TWI480148B -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sin film, a casting die,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resin film, a resin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sin film, a casting die,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resin film, a resin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0148B
TWI480148B TW100135011A TW100135011A TWI480148B TW I480148 B TWI480148 B TW I480148B TW 100135011 A TW100135011 A TW 100135011A TW 100135011 A TW100135011 A TW 100135011A TW I480148 B TWI480148 B TW I4801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asting die
film
casting
resin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5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1243A (en
Inventor
Keisuke Mizoguchi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31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1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0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01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7/00Producing 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D7/01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8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n endless bel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01/00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e.g. viscose, as moul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流延模、樹脂薄膜之製造裝置、樹脂薄膜、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前述製造方法中使用的流延模、具備前述流延模之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藉由前述製造方法所得的樹脂薄膜、使用前述之樹脂薄膜作為透明保護膜之偏光板、及具備前述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樹脂薄膜有鑑於其化學特性、機械特性及電性特性等,使用於各種領域(例如液晶顯示裝置等)。具體而言,在液晶顯示裝置之影像顯示區域中配置各種樹脂薄膜,例如為保護偏光板之偏光元件時之透明保護薄膜等。該樹脂薄膜例如廣泛使用纖維素酯薄膜等之透明性優異的樹脂薄膜。
纖維素酯薄膜等之樹脂薄膜,可使用在溶媒中溶解有纖維素酯系樹脂等之原料樹脂之樹脂溶液(漿料)予以製造。使用該漿料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具體而言例如溶液流延製膜法等。溶液流延製膜法,係使漿料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且乾燥至可剝離的程度後,自前述支持體上剝離作為薄膜,然後,使經剝離後的薄膜以搬送輥搬送且藉由實施乾燥或延伸等,製造長尺狀樹脂薄膜的方法。
藉由上述之溶液流延製膜法製造樹脂薄膜時,在流延 模之吐出口附近的外表面上,具體而言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中央部附近之外表面、或流延模之吐出口的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漿料為基準之皮膜、即皮面。該皮膜係藉由製造樹脂薄膜,慢慢地成長者。其次,該皮膜會有搗亂流延漿料的流動而阻害製造樹脂薄膜之問題。此外,自流延模脫離的皮膜,會有損傷所形成的樹脂薄膜的問題。
另外,於藉由溶液流延製膜法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中,用來抑制形成如上述之皮膜、特別是用來抑制流延模之吐出口的中央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的方法,可舉出例如使用在與漿料接觸的面等處實施了表面加工的流延模之方法。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記載的方法等。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通過T塑模,押出丙烯系樹脂之丙烯系薄膜的製造方法,使用在塑模之凸緣口的邊緣部具有熔射了陶瓷材料所成的陶瓷熔射部的T塑模之丙烯系薄膜的製造方法。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可製得沒有與附著於圍住塑模之凸緣口的凸緣部之異物接觸、混入的丙烯系薄膜。
此外,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藉由以押出機將熔融的熔融樹脂自塑模以薄片狀吐出於行走或旋轉的冷卻支持體上,進行冷卻固化的熔融製膜法,來製造纖維素系樹脂薄膜的方法中,自與前述塑模之前述熔融樹脂接觸的接觸部之表面粗糙度為0.3μm以下、接觸角為50°以上、且表面能量為60mN/m以下之前述塑模吐出前述熔融樹脂之纖 維素系樹脂之製造方法。
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自塑模吐出熔融樹脂時,可抑制導致薄膜之面品質降低的殘渣故障產生,且以良好的生產效率製造具有優異的光學特性之纖維素系樹脂薄膜。
而且,抑制皮膜形成的另一方法,特別是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的方法,可舉出例如自流延模吐出漿料,使漿料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時,於吐出漿料的同時,自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可溶解構成漿料之透明性樹脂之溶劑的方法。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專利文獻3記載的方法等。
於專利文獻3中記載一種溶液製膜方法,其特徵為在循環地行走的支持體上,自流延模之吐出部吐出含有聚合物與溶劑之漿料,且在前述流延模之吐出部與前述支持體之間形成流延珠,同時在前述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自前述支持體上剝取前述流延膜作為濕潤薄膜,使該剝取後之濕潤薄膜乾燥,而製得薄膜之溶液製膜方法中,自在前述吐出口部之上方位置具有噴嘴口之液體噴嘴,朝前述吐出部之端部附近吐出防止凝固液,且以誘導路將自前述液體噴嘴所吐出的防止凝固液導入前述吐出部之端部附近,在前述吐出部之端部附近形成前述防止凝固液之滯留液,藉由該滯留液將前述防止凝固液供應給前述吐出部之端部及前述流延珠之前述支持體寬度方向端部。
專利文獻3中揭示,相對於流延珠之兩端部而言,可 安定且以良好精度供應防止凝固液。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8988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19495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9-45928號公報
本發明係以提供一種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製造樹脂薄膜時所使用的樹脂溶液之皮膜的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為目的。而且,以提供前述製造方法所使用的流延模、具備前述流延模之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藉由前述製造方法所得的樹脂薄膜、使用前述樹脂薄膜作為透明保護薄膜之偏光板、及具備前述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為目的。
本發明之一發明的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將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自流延模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的流延步驟,與使前述流延膜自前述支持體剝離的剝離步驟;於前述流延步驟中,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吐出前述樹脂溶液,流延於前述支持體上,同時藉由將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朝向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動於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上,以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作為前述 流延模,係使用:其外表面之被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與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成的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相對於較之前述第1區域更位於前述流延模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中央部側之第2區域的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之流延模。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流延模,其係將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以形成流延膜之流延模,其特徵為在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兩端部的上方位置形成有用來供應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的供應口;被前述供應口與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成的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相對於較之前述第1區域更位於前述流延模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中央部側的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可行走的支持體,與藉由使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流延於行走的前述支持體上,用以在前述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之流延模,及自前述支持體剝離前述流延膜之剝離部;前述流延模為上述之流延模。
而且,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樹脂薄膜,其特徵為藉由上述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來製得。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偏光板,其特徵為具備偏光元件、與配置於前述偏光元件之表面上的透明保護薄膜;且前述透明保護薄膜為上述之樹脂薄膜。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液晶晶胞、與以夾住前述液晶晶胞的方式配置的兩張偏光板,且前述兩張偏光板中之至少一方為上述之偏光板。
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局面、及優點,可藉由下述之詳細記載與附加圖面更進一步了解。
[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
藉由本發明人等之檢討,可知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記載的製造方法,不易充分控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
另外,可知即使於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記載的製造方法中,組合了自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可溶解構成漿料之透明性樹脂之溶劑的方法,仍不易充分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此係因為使用於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記載之製造方法的流延模,於對吐出口之長度方向全面施加了表面加工,在使上述溶劑流延於流延模之外表面上時,因為其流動混亂所造成的。
而且,藉由本發明人等之檢討,可知長時間進行專利文獻3記載的製造方法時,不易充分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此係因為經過長時間進行製造樹脂薄膜時,在形成上述滯留液的區域中囤積污染等,而無法安定地供應防止凝固液的緣故。
因此,本發明人等推測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產生以漿料為基材之皮膜、即皮毛邊的理由係如下所述。
首先,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係推測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與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中央部附近之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不同之緣故。
具體而言,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因為容易曝露在兩端部附近的外氣中,在吐出口之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流動的漿料之溶劑容易被乾燥,藉由該乾燥而形成者。
而且,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中央部附近的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因為自吐出口被吐出的漿料朝厚度方向膨脹,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中央部附近之外表面上有漿料附著,且附著的漿料之溶媒受到乾燥而形成者。
就此等情事而言,本發明人等乃著重於必須抑制上述各皮膜之產生,且進行各種檢討。結果,本發明人等發現了自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可溶解構成樹脂薄膜之透明性樹脂的溶劑之防止固化液,而且,依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上之位置的不同,流延模之外表面的物性也不同,遂而完成了如下所述的本發明。
於下述中,係說明本發明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之實施形態,惟本發明不受此等所限制。
本實施形態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係具備使含有透 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漿料)自流延模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流延帶)之流延步驟,與自前述支持體剝離前述流延膜作為薄膜之剝離步驟,即所謂的藉由溶液流延製膜法之製造方法。此外,一般而言,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除上述步驟外,尚可具備使經剝離後的薄膜乾燥的乾燥步驟,也可再具備將剝離後的薄膜延伸的延伸步驟。其次,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係藉由例如第1圖所示之溶液流延製膜法的樹脂薄膜之製造裝置來進行的。而且,樹脂薄膜之製造裝置,不受限於第1圖所示者,亦可為其他的構成者。另外,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其中一種實施形態之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之基本構成的簡略圖。
其次,本實施形態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於前述流延步驟中,藉由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吐出前述樹脂溶液,流延於前述支持體上,同時使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朝向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動於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上,而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前述流延模係使用:其外表面之被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與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成的第1區域的表面能量,相對於較之前述第1區域更位於前述流延模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中央部側的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之流延模。換言之,使用(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為10~30mN/m之流延模。
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相對於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而言若過高時,第1區域之防液性過低,會有可溶解構成樹脂薄膜之透明性樹脂的溶劑之防止固化液在前述第1區域上之流動變得過慢的傾向。此外,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相對於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而言沒有相當更高時,則會有無法充分抑制因防止固化液飛散於前述第1區域以外等而在所形成的樹脂薄膜上產生打點故障等之故障的傾向。此係因為第1區域之防液性變得過高,會有防止固化液在前述第1區域上之流動變得過快的傾向的緣故。換言之,會有無法充分抑制防止固化液自前述第1區域飛散至前述第2區域,或無法充分抑制在前述第1區域中之漿料蛇行流動等之傾向的緣故。
因此,藉由使用(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為10~30mN/m之流延模,既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而且又可製造樹脂薄膜。
而且,此處之表面能量可藉由習知方法測定。具體而言,分別測定對於:表面自由能量、及其各成分(分散力成分、極性成分、及氫鍵成分)已知的複數種液體之接觸角,且可由其所測定的複數個接觸角求得表面能量。
更具體而言,可如下述方式來進行測定。
首先,液體之表面能量係如下述式(1)所示具有分散力成分、極性成分、及氫鍵成分。
γLL dL pL h (1)
式中,γ係表示表面能量,γd 係表示表面能量之分散力成分,γp 係表示表面能量之極性力成分,γh 係表示表面能量之氫鍵成分。其次,各γ下方所附加的文字之L,係表示液體。
其次,液體係視其種類之不同,可為僅具分散力成分者,具有分散力成分與極性成分、惟不具氫鍵成分者,具有分散力成分與氫鍵成分、惟不具極性者等。並且,係有其各成分為已知的液體。
具體而言,正十六烷之γL d 為27.6mN/m,γL p 及γL h 為0mN/m。碘化亞甲基之γL d 為46.8mN/m,γL p 為4mN/m,γL h 為0mN/m。水之γL d 為29.1mN/m,γL p 為1.3mN/m,γL h 為42.4mN/m。乙二醇之γL d 為30.1mN/m,γL p 為0mN/m,γL h 為17.6mN/m。
換言之,正十六烷為僅具分散力成分者,碘化亞甲基為具有分散力成分與極性成分且不具氫鍵成分者,水為具有3成分者,乙二醇係為有分散力成分與氫鍵成分且不具極性成分者。
其次,首先使用接觸角計(商品名PG-X、Matsubo股份有限公司製),測定滴入3mm3 之僅具分散力成分之正十六烷時之靜態接觸角。以經分解後的凹模之寬度方向10mm間隔,使自寬度端部起算之300mm的範圍以各位置及其附近測定3點,以其平均值為接觸角。使用該所測得的接觸角,藉由下述式(2)及下述式(3),可求得測定對象物之凹模的表面能量之分散力成分γs d
Wa=γL (1+cosθ)(Young-Dupre's equation) (2)
Wa=2(γS d γL d )1/2 +2(γS p γL p )1/2 +2(γS h γL h )1/2 (3)
而且,各γ下方所附加的文字之S,係表示固體,Wa係表示黏著加工。
然後,使用具有分散力成分與極性成分、且不具氫鍵成分之碘化亞甲基,藉由與上述相同的方法,測定接觸角,使用所測得的接觸角與前述求得的分散力成分γS d ,藉由上述式(2)及上述式(3),可求得測定對象物之凹模的表面能量之極性成分γS P
其次,使用同時具有3成分之水,藉由與上述相同的方法,測定接觸角,使用所測得的接觸角、前述所求得的分散力成分γS d 、與極性成分γS P ,藉由上述式(2)及上述式(3),可求得測定對象物之凹模的表面能量之氫鍵成分γS h
然後,使用上述方法所求得的分散力成分γS d 、極性成分γS P 、與氫鍵成分γS h ,藉由下述式(4),可求得測定對象物之凹模的表面能量γS
γSS dS pS h (4)
例如,如上所述的方式,可求得流延模表面之表面能量γS
此外,前述兩端部中之一方端部,係自吐出口之端起算佔有吐出口之長度方向的長度的0.1~0.5%之區域。換言之,前端兩端部係自吐出口之各端部起算之佔有吐出口 長度方向的長度之0.1~0.5%的兩個區域。另外,中央部係指兩端部以外之區域。具體而言,例如吐出口之長度方向的長度為3000mm時,兩端部中之其中一方端部係自吐出口之端部起算佔有3~15mm之區域。然後,由於兩端部是自吐出口之各端部佔領3~15mm之區域,故中央部所起算各佔領的區域之長度方向的長度為2970~2994mm。
此處,流延模之外表面,係指:流延模之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上游側或下游側之側面。而且,流延模之外表面,係以流延模之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的行走方向下游側之側面較佳。因此,可在自吐出口所吐出的流延膜的端部上表面載負防止固化劑,可適度地抑制皮毛邊的產生。
第1圖係表示藉由使用循環帶支持體11之溶液流延法之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1之基本構成的簡略圖。樹脂薄膜之製造裝置1,係具備循環帶支持體11、流延模20、剝離輥13、乾燥裝置14及捲取裝置15等。前述流延模20,係使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漿料)16以帶狀吐出,流延於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表面上。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係可藉由一對驅動輥及從動輥驅動且予以支持,可形成由自流延模20所流延的樹脂溶液16所成的流延膜(流延帶),予以一面搬送且一面被進行乾燥達到以前述剝離輥13可進行剝離的程度。然後,前述剝離輥13,係使被乾燥後的流延膜自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剝離。被 剝離後的流延膜,再藉由前述乾燥裝置14予以進一步乾燥,使被乾燥後的流延膜作為樹脂薄膜被捲取於前述捲取裝置15上。
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如第1圖所示,表面為鏡面的可無限行走的金屬製循環皮帶。前述皮帶就流延膜之剝離性考量,例如以使用由不銹鋼等所成的皮帶較佳。藉由前述流延模20進行流延的流延膜之寬度,就有效地活用循環帶支持體11之寬度考量,相對於循環帶支持體11之寬度而言,以80~99%較佳。其次,想要最終製得1500~4000mm寬度之樹脂薄膜時,循環帶支持體11之寬度以1800~4500mm較佳。而且,亦可使用表面為鏡面之旋轉的金屬製桶(循環桶支持體)取代循環帶支持體。
前述流延模,只要是可實現上述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者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可使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而形成流延膜之流延模,在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形成為用來供應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之供應口,被前述供應口與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成之第1區域的表面能量,相對於較之前述第1區域更位於前述流延模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中央部側之第2區域的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之流延模等。更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下述之流延模。
第2圖係表示流延模20周邊之簡略斜視圖。第3圖 係表示自循環帶支持體11行走方向下游側所觀察到的流延模20之側面圖。第4圖係表示與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正交的方向所觀察到的流延模之側面圖。第5圖係表示第3圖所示的流延模20之溶劑供應口25周邊之擴大圖。
前述流延模20,係如第2~5圖所示,具備流延模本體21與漿料供應管22與側板23與溶劑供應管24。
前述漿料供應管22,係連接於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上端部,將漿料16供應給流延模本體21內。
前述流延模本體21,係使漿料16流動於在其內部。並且,在前述流延模本體21上,形成有用來將該漿料16朝向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吐出之吐出口21a。前述吐出口21a,係如第2圖所示,形成在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側的稜線上。而且,該稜線朝與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約略正交的方向延伸。並且,前述吐出口21a與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間隔,以200~5000μm較佳。前述間隔過於狹窄時,恐會有讓流延模20與循環帶支持體11接觸的虞慮。而且,前述間隔過寬廣時,自吐出口21a所吐出的帶狀漿料(流延帶)會有容易受到風等之外在要因影響的傾向。
前述側板23係具備於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長度方向(與循環帶支持體11之搬送方向約略正交的方向)之兩端部上。在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長度方向的兩端部上所具備的前述側板23之間的距離,如第3圖所示,是用來規 定流延模本體21之吐出口21a的長度方向之長度,亦即帶狀樹脂溶液16之寬度方向的長度。
前述溶劑供應管24,係為將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防止固化液)35供應給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外表面的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的上方位置者。前述溶劑供應管24,係連接於前述側板23之上端部,使防止固化液35在其內部流動。並且,前述溶劑供應管24,主要係貫通前述流延模20之前述側板23,且連通至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外表面的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的上方位置為止。換言之,前述溶劑供應管24,係在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外表面的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的上方位置,形成有用來供應防止固化液35之溶劑供應口25。而且,第4圖係流延模20之側面圖,惟流延模20內部之溶劑供應管24以虛線表示。
此外,前述溶劑供應管24,自溶劑之流通方向的下游側順序連接著流量檢測裝置31與送液裝置32與閥33與溶劑儲藏槽34。前述溶劑儲藏槽34,係儲藏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防止固化液)35。前述閥33係藉由開放,開始將前述溶劑儲藏槽34中所儲藏的溶劑35流通於前述溶劑供應管24內。前述送液裝置32,係將前述溶劑供應管24中之溶劑35朝向前述側板23內進行送液。前述流量檢測裝置31,係檢測流通於前述溶劑供應管24中之溶劑35的流量。然後,亦可以該檢測結果為基準,來控制前述送液裝置32之輸出量。藉此,如第3圖所 示,供應給前述側板23內之溶劑35,主要是由前述流延20之前述側板23內流通至溶劑供應口25。其次,自前述溶劑供應口25朝向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吐出口21a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動於前述流延模20之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下游側側面上,自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吐出口21a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換言之,在流延膜之兩端部上以載負前述溶劑35的方式使流延膜流下。
前述漿料供應管22,係如第3圖所示,分支成3條,連接於流延模本體21,惟該分支條數沒有特別的限制,可為沒有分支,可為2條,亦可為4條以上。而且,漿料供應管22之分支條數,就可安定地將漿料16供應給流延模本體21而言,以2~4條較佳。
此外,在前述流延模20之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的行走方向下游側側面上,如第5圖所示形成有前述溶劑供應口25。而且,被前述流延模20之前述溶劑供應口25之下端面與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吐出口21a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繞之第1區域26,及較之前述第1區域26更位於吐出口21a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側之第2區域27,以第1區域26之表面能量相對於第2區域27之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的方式分別進行表面加工。
前述第1區域26,只要是滿足上述關係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具體而言,例如前述第1區域26為有實施粗面化處理的區域等。前述粗面化處理,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藉由砂紙進行研磨等。
此外,前述第1區域26之表面粗糙度,以十點之平均粗糙度Rz計為1000~8000nm較佳。藉此,可更為抑制在流延模20之外表面上形成以製造樹脂薄膜時所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之皮膜。此係如下所述之故。藉由前述第1區域26之表面粗糙度限定在上述範圍內,可更為抑制防止固化液35自前述第1區域26飛散至前述第2區域27,或在前述第1區域26內的漿料蛇行流動等。因此,被認為可在吐出口21a所吐出的漿料之寬度方向的位置更加適當地流下。所以被認為是,可更為抑制因防止固化液35飛散於前述第1區域26以外等,而在所形成的樹脂薄膜上發生打點故障等之故障,且可更為抑制在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的外表面上形成皮膜。
而且,此處之十點的平均粗糙度Rz,係藉由一般的測定方法所求得者。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以JIS B0601:2001為基準的方法等。
此外,前述第2區域27,只要是可滿足上述關係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前述第2區域27係有實施樹脂被覆處理或電鍍處理的區域等。前述樹脂被覆處理,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舉出例如被覆氟系樹脂之處理(氟系樹脂被覆處理)等。更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被覆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製之CYTOP、IWAKI COATING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聚四氟乙烯(PTFE)或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PFA)等之處理等。而且,前述電鍍處理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舉出例如使用 Extrusion Die Industries(EDI)公司製之Ultra Chrome之電鍍處理等。
另外,前述第1區域26之寬度A、即與前述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之長度A,以1~10mm較佳,以3~10mm更佳。前述第1區域26之寬度A過短時,會有無法充分發揮抑制在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的效果之傾向。而且,前述第1區域26之寬度A過長時,因自吐出口21a所吐出的漿料朝厚度方向膨脹,漿料會附著於吐出口21a附近之外表面上,且所附著的漿料之溶劑乾燥而形成,一般而言是形成在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中央部附近的外表面上的皮膜,會有於前述第1區域26內形成的傾向。因此,藉由使前述第1區域26之寬度A限定為上述範圍內,可更為抑制在流延模20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所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之皮膜。此係被認為是藉由使與前述第1區域26之前述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之長度限定為上述範圍內,可各自更為適當地發揮抑制在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的外表面上形成皮膜之效果,與抑制在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中央附近的外表面上形成皮膜之效果。
而且,前述第1區域26之表面粗糙度,以十點之平均粗糙度Rz計為1000~8000nm,前述第1區域26之寬度A、即前述與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之長度A,以3~10mm更佳。藉此,可更為抑制在流延模20之 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之皮膜。
此外,前述第2區域27之寬度B、即前述與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之長度B,以10~100mm較佳。前述第2區域27之寬度B過短時,會有無法充分抑制在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中央部附近的外表面上形成皮膜的傾向。另外,前述第2區域27之寬度B過長時,並沒有特別提高對於皮膜之抑制效果,表面加工面積變為超過必要以上之面積,會有對經濟性不利的傾向。
另外,前述第1區域26之長度C、即前述與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之長度C,以0.5~20mm較佳,以1~15mm更佳。前述第1區域26之長度C過短時,流動於前述第1區域26之溶劑35的流動變得不安定,會有無法充分抑制在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上形成皮膜的傾向。而且,前述第1區域26之長度C過長時,會有流動於前述第1區域26之溶劑35飛散於前述第2區域27等,會有在所製得的樹脂薄膜上產生以該飛散的溶劑為基材之打點故障的傾向。
此外,前述溶劑(防止固化液)35之供應速度(滴下速度),只要是可充分抑制在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端部附近的外表面形成皮膜者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具體而言,例如自其中一方的溶劑供應管24所供應的份量,以0.1~3ml/分鐘較佳,以0.2~1ml/分鐘更佳。
而且,前述流延模20,可以是如上所述的這種溶劑 供應管24沒有通過流延模20內部,亦可以是如下所述的這種溶劑供應管24設置於流延模20之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下游側之側面上。
第6圖係表示流延模20之周邊的簡略斜視圖。第7圖係表示自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下游側所觀察到的流延模20之側面圖。第8圖係表示與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的正交方向所觀察到的流延模之側面圖。第9圖係表示第7圖所示之流延模20之溶劑供應口25周邊的擴大圖。第6~9圖所示之流延模20之說明中,省略了與第2~5圖所示之流延模20相同之點。
前述溶劑供應管24,係設置於流延模20之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下游側之側面上,在前述流延模本體21之外表面的吐出口2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形成為用來供應防止固化液35之溶劑供應口25。
第6~9圖所示之流延模20,除了前述溶劑供應管24之設置位置以外,其他皆與第2~5圖所示之流延模20相同。
使用上述之流延模20製造樹脂薄膜時,既可抑制在流延模20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劑為基材的皮膜,又可製造樹脂薄膜。
其次,可藉由使在循環帶支持體11上所形成的流延膜(流延帶)以剝離輥13、乾燥裝置14及捲取裝置15等之剝離步驟或乾燥步驟,來製造樹脂薄膜。下述之步驟沒有特別的限制,只要是一般的步驟即可採用。具體而言例如 下述之步驟。而且,本發明不限於下述之步驟。
首先,以循環帶支持體11一邊搬送所形成的流延膜(流延帶),一邊使漿料中之溶劑被乾燥。前述乾燥例如是藉由使循環帶支持體11進行加熱,在流延帶吹噴加熱風來進行的。此時,流延帶之溫度係視漿料的溶液而不同,就考慮到因應溶劑之蒸發時間的搬送速度、微粒子之分散程度、生產性等而言,以-5℃~70℃之範圍較佳,以0℃~60℃之範圍更佳。流延帶之溫度愈高的話,由於可使溶劑之乾燥速度愈快,故較佳,惟過高時,會有發泡且平面性惡化的傾向。
在加熱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時,可舉出例如使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上之流延帶以紅外線加熱器進行加熱的方法,對於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表面及背面以紅外線加熱器進行加熱的方法、在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背面吹噴加熱風進行加熱的方法等,視其所需可做適當選擇。
而且,吹噴加熱風時,該加熱風之風壓就考量到溶媒蒸發之均勻性、微粒子之分散程度等而言,以50~5000Pa較佳。加熱風之溫度,係可以一定的溫度來進行乾燥,亦可在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方向分成數個階段之溫度進行供應。
在前述循環帶之支持體11上流延了漿料後,在到達自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剝離流延帶為止之間的時間,係視想要製作的樹脂薄膜之膜厚、所使用的溶媒而不同,惟就考慮自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剝離性時,係以0.5~5 分鐘之範圍較佳。
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速度,例如以約60~150m/分鐘的程度較佳。藉由這種設定,既可抑制在流延模20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之皮膜,又可有效地製造樹脂薄膜。是以,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速度較快時,雖然可有效地製造樹脂薄膜,一般而言會有在流延模20之外表面上容易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之皮膜的傾向,惟藉由本實施形態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的話,則是既可抑制該皮膜之形成,又可提高樹脂薄膜之製造效率。
另外,相對於自前述流延模20所吐出的漿料之流速,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行走速度的比例(拖曳比)以約0.5~2的程度較佳。使前述拖曳比設定在該範圍內時,可安定地形成流延膜。例如拖曳比過大時,會有產生流延膜朝寬度方向縮小的縮幅現象之傾向,因此,會有不易形成大寬度的樹脂薄膜之傾向。
前述剝離輥13,係配置於循環帶支持體11流延漿料16這一側的表面附近,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與前述剝離輥13之距離,以1~100mm較佳。以前述剝離輥13為支點,藉由對經乾燥後的流延膜(流延帶)施加張力進行拉拔的話,可剝離經乾燥後的流延膜(流延帶)作為薄膜。自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剝離薄膜時,藉由剝離張力及後繼之搬送張力,薄膜將朝向薄膜之搬送方向(Machine Direction:MD方向)進行延伸。因此,自前述循環帶支持 體11剝離薄膜時之剝離張力及搬送張力,以50~400N/m較佳。
此外,自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剝離薄膜時之薄膜的殘留溶媒率,就考慮到來自前述循環帶支持體11之剝離性、剝離時之殘留溶媒率、剝離後之搬送性、搬送暨乾燥後樹脂薄膜的物理特性等因素而言,係以30~200質量%較佳。而且,薄膜之殘留溶媒率係以下述式(I)予以定義。
殘留溶媒率(質量%)={(M1 -M2 )/M2 }×100 (I)
此處,M1 係表示在薄膜之任意時間點的質量,M2 係表示測定了M1 之後的薄膜在115℃下乾燥1小時後之質量。
前述乾燥裝置14,係具備複數個搬送輥,在該輥之間搬送薄膜時使薄膜被乾燥。此時,可單獨使用加熱空氣、紅外線等進行乾燥,亦可併用加熱空氣與紅外線進行乾燥。就簡單方便性而言,以使用加熱空氣較佳。乾燥溫度係視薄膜之殘留溶媒量而定,適當的溫度雖然不同,就考慮到乾燥時間、收縮不均勻、伸縮量之安定性等而言,係在30~180℃之範圍內依據殘留溶媒率予以做適當地選擇決定。而且,可以一定的溫度進行乾燥,亦可分為2~4階段之溫度分為數個階段進行乾燥。而且,在乾燥裝置14內搬送時,亦可使薄膜朝MD方向進行延伸。
在前述乾燥裝置14內進行乾燥處理後之薄膜的殘留溶媒率,就考慮乾燥步驟之負荷、保存時之尺寸安定性、伸縮率等而言,以0.001~5質量%較佳。而且,本實施形態係指在乾燥步驟慢慢地除去溶媒,以全部殘留溶媒量為15質量%以下之薄膜稱為樹脂薄膜。
捲取裝置15係在前述乾燥裝置14內將已經成為一定的殘留溶媒率之樹脂薄膜捲取必要量的長度於捲芯上。而且,捲取時之溫度,為了防止因捲取後收縮所導致的擦傷、捲取緩慢等理由,以冷卻至室溫為止較佳。使用的捲取機,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一般所使用者。具體而言,例如可使用:應用了定張力法、定轉距法、錐度張力法、內部應力一定的程式控制張力法等之捲取機予以捲取。
而且,樹脂薄膜之製造裝置,只要是上述構成者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另外具備延伸裝置等。延伸裝置可舉出例如將自循環帶支持體11所剝離的薄膜朝與薄膜之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Transverse Direction:TD方向)予以延伸的延伸裝置等。
於下述中,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中使用的樹脂溶液(漿料)之組成。
本實施形態中使用的樹脂溶液,係為在溶媒中溶解有透明性樹脂者。
前述透明性樹脂,只要是藉由溶液流延製膜法等來形成基板狀時具有透明性之樹脂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係 以可容易藉由溶液流延製膜法等來製造薄膜,與硬質塗佈層等之其他機能層之黏著性優異,具有光學等方性等的樹脂較佳。而且,此處之透明性係指:可見光之透過率為60%以上,較佳者為80%以上,更佳者為90%以上。
前述透明性樹脂,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纖維素二乙酸酯樹脂、纖維素三乙酸酯樹脂、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樹脂、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樹脂等之纖維素酯系樹脂;聚對二苯甲酸乙二酯樹脂、聚萘二酸乙二酯樹脂等之聚酯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等之丙烯酸系樹脂;聚碸(亦包含聚醚碸)系樹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玻璃紙、聚氯化亞乙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乙烯乙烯醇樹脂、間規聚苯乙烯系樹脂、環烯烴系樹脂、聚甲基萜烯樹脂等之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丙烯酸酯系樹脂;聚醚酮樹脂;聚醚酮醯亞胺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氟系樹脂等。於此等之中,以纖維素酯系樹脂、環烯烴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碸(包含聚醚碸)系樹脂較佳。此外,以纖維素酯系樹脂較佳,於纖維素酯系樹脂中以纖維素乙酸酯樹脂、纖維素丙酸酯樹脂、纖維素丁酸酯樹脂、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樹脂、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樹脂、纖維素三乙酸酯樹脂更佳,以纖維素三乙酸酯樹脂更佳。另外,前述透明性樹脂可單獨使用上述例示的透明性樹脂,亦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其次,說明有關前述纖維素酯系樹脂。
纖維素酯系樹脂之數平均分子量,為30000~ 200000,就成型成樹脂薄膜時之機械強度強,且於溶液流延製膜法中可形成適當的漿料黏度的觀點而言較佳。而且,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平均分子量(Mn),以1~5之範圍內較佳,以1.4~3.0之範圍內更佳。
而且,纖維素酯系樹脂等之樹脂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使用凝膠滲透色層分析法或高速液體色層分析法進行測定。因此,使用此等求取出數平均分子量(Mn)、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且可計算其比例。
纖維素酯系樹脂以可具有碳數為2~4之醯基作為取代基者較佳。該取代度,例如以乙醯基之取代度為X、以丙烯基或丁烯基之取代度為Y時,X與Y之合計值為2.2以上、2.95以下,X大於0且2.95以下較佳。
而且,沒有以醯基取代的部分,通常是以羥基的方式存在。此等之纖維素酯系樹脂,可以習知的方法合成。醯基之取代度的測定方法,以ASTM-D817-96的規定為基準進行測定。
前述纖維素酯系樹脂之原料的纖維素,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舉出例如棉絨、木材紙漿(來自針葉樹、來自闊葉樹)、洋麻等。而且,由此等所獲得的纖維素酯系樹脂,雖然可各以任意的比例混合使用,惟以使用50質量%以上之棉絨較佳。此等之纖維素酯系樹脂,於醯基化劑為酸酐(醋酸酐、丙酸酐、丁酸酐)時,係使用如醋酸之類的有機酸或二氯甲烷等之有機溶媒,使用如硫酸之類的質子性觸媒,與纖維素原料反應而製得。
本實施形態使用的溶媒,可使用含有相對於前述透明性樹脂之良溶媒的溶媒。前述良溶媒係視使用的透明性樹脂而不同。例如,為纖維素酯系樹脂時,視纖維素酯之醯基取代度而定,良溶媒與貧溶媒會改變,例如使用丙酮作為溶媒時,纖維素酯之醋酸酯(乙醯基取代度2.4)、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係為良溶媒,纖維素之醋酸酯(乙醯基取代度2.8)則為貧溶媒。而且,視使用的透明性樹脂而定,有良溶媒及貧溶媒之不同,以纖維素酯系樹脂為例予以說明。
相對於纖維素酯系樹脂而言之良溶媒,例如二氯甲烷等之有機鹵化物、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戊酯、丙酮、四氫呋喃、1,3-二噁烷、1,4-二噁烷、二氧雜環戊烷衍生物、環己酮、甲酸乙酯、2,2,2-三氟乙醇、2,2,3,3-六氟-1-丙醇、1,3-二氟-2-丙醇、1,1,1,3,3,3-六氟-2-甲基-2-丙醇、1,1,1,3,3,3-六氟-2-丙醇、2,2,3,3,3-五氟-1-丙醇、硝基乙烷等。於此等之中,以二氯甲烷等之有機鹵化物、二氧雜環戊烷衍生物、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等較佳。此等之良溶媒,可單獨使用,亦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此外,在不會析出透明性樹脂之範圍內,於漿料中亦可含有貧溶媒。相對於纖維素酯系樹脂而言之貧溶媒,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第2-丁醇、第3-丁醇等之碳原子數1~8之醇;甲基乙酮、甲基異丁酮、醋酸丙酯、單氯苯、苯、環己烷、四氫呋喃、甲基溶 纖劑、乙二醇單甲醚等。此等之貧溶媒,可單獨使用,亦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另外,本實施形態所使用的樹脂溶液,在不會阻害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亦可含有除了前述透明性樹脂、及前述溶媒外之其他成分(添加劑)。前述添加劑可舉出例如微粒子、可塑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熱安定化劑、導電性物質、難燃劑、平滑劑及護墊劑等。
前述微粒子視使用目的予以適當選擇。其使用目的,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因含於透明性樹脂中而造成可見光混亂或賦予平滑性等,藉由在透明性樹脂中含有前述微粒子,可同時改善可見光之混亂情形及提高平滑性之兩者。而且,為其中任一目的時,必須在不會損害薄膜之透明性的程度,調整前述微粒子之粒徑或含量。前述微粒子可為氧化矽等之無機微粒子,亦可為丙烯酸系樹脂等之有機微粒子。
前述無機微粒子,可舉出例如氧化矽、氧化鈦、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鎂、碳酸鈣、碳酸鍶、滑石、黏土、燒成高嶺土、燒成矽酸鈣、水合矽酸鈣、矽酸鋁、矽酸鎂及磷酸鈣等之微粒子。其中,以使用氧化矽、氧化鈦、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鎂等之微粒子較佳。
此外,前述有機微粒子可舉出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之丙烯酸系樹脂、丙烯酸苯乙烯系樹脂、聚矽氧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苯并鳥糞胺系樹脂、蜜胺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醯胺系 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及聚氟化乙烯系樹脂等所成的微粒子。其中,以交聯聚苯乙烯粒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粒子之丙烯酸系樹脂微粒子等較佳。
而且,前述微粒子可單獨使用上述例示的微粒子,亦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前述微粒子之平均粒徑,以0.1~10μm較佳,以0.3~5μm更佳。微粒子之平均粒徑過小時,會有無法充分發揮藉由微粒子之機能性的傾向。另外,過大時,不僅無法充分發揮藉由微粒子之機能性,且會有樹脂薄膜之透光性降低的傾向。而且,微粒子之平均粒徑可藉由TEM觀察樹脂薄膜之截面進行測定,亦可使用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等進行測定。
前述微粒子之含量,相對於前述透明性樹脂而言以0.01~35質量%較佳,以0.05~30質量%更佳。微粒子之含量過少時,會有無法充分發揮藉由微粒子之機能性的傾向。另外,過多時,會有樹脂薄膜之透光性降低的傾向。
而且,微粒子之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舉出例如球狀、平板狀、針狀等,以球狀較佳。
前述可塑劑,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舉出例如磷酸酯系可塑劑、苯二甲酸酯系可塑劑、偏苯三酸酯系可塑劑、均苯四甲酸系可塑劑、醇酸酯系可塑劑、檸檬酸酯系可塑劑、聚酯系可塑劑等。含有前述可塑劑時,其含量就考慮尺寸安定性、加工性而言,相對於纖維素酯系樹脂而言以1~40質量%較佳,以3~20質量%更佳,以4~15質量% 最佳。可塑劑之含量過少時,於進行隙縫加工或穿孔加工時,無法得到平滑的切斷面,會有切削屑變多的傾向。換言之,無法充分發揮含有可塑劑之效果。
前述抗氧化劑,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以使用受阻苯酚系化合物較佳。而且,含有前述抗氧化劑時,抗氧化劑之含量相對於纖維素酯樹脂而言,以質量比例為1ppm~1.0%較佳,以10~1000ppm更佳。
藉由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所製造的樹脂薄膜,由於其很高的尺寸安定性,故可使用於偏光板或液晶顯示用構件等,此時,為防止偏光板或液晶等惡化,以使用紫外線吸收劑較佳。
前述紫外線吸收劑,就波長370nm以下之紫外線的吸收能力優異且良好的液晶顯示性而言,以使用波長400nm以上之可見光的吸收少者較佳。具體而言,以380nm之透過率未達10%較佳,尤以未達5%更佳。前述紫外線吸收劑,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氧化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水楊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丙烯酸氰酯系化合物、鎳錯鹽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等。於此等之中,以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或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較佳。前述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就考慮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之效果、透明性等而言,以0.1質量%~2.5質量%較佳,以0.8質量%~2.0質量%更佳。
前述熱安定劑,可舉出例如高嶺土、滑石、矽藻土、 石英、碳酸鈣、硫酸鋇、氧化鈦、氧化鋁等之無機微粒子、鈣、鎂等鹼土類金屬之鹽等。
前述導電性物質,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舉出例如陰離子性高分子化合物等之離子導電性物質、金屬氧化物之微粒子等之導電性微粒子及抗靜電劑等。藉由含有前述之導電性物質,可製得具有所期望的阻抗之樹脂薄膜。此處,離子導電性物質,係呈現電傳導性且含有作為運作電性之載體的離子之物質。
而且,漿料之黏度以在溫度30℃之條件、使用旋轉式黏度計所測定的黏度為30~80Pa‧s較佳。因此,既可抑制在流延模20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又可有效地製造樹脂薄膜。使用較高黏度的漿料時,雖然可有效地製造樹脂薄膜,惟一般而言會有在流延模20之外表面上容易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之傾向,但是藉由本實施形態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則是既可抑制該皮膜形成,又可提高樹脂薄膜之製造效率。而且,此處之黏度,只要是在溫度30℃之條件下使用旋轉式黏度計所測定的黏度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具體而言,例如下述所測定者。首先,使流通於前述流延模20之漿料供應管22的漿料收容於密閉容器中。然後,可舉出例如在收容於密閉容器之漿料中插入BROOKFIELD公司製之旋轉式黏度計(B型黏度計)之旋轉軸,以剪力速度0.5(l/s)進行旋轉所測定之值等。
其次,說明有關使用纖維素酯系樹脂作為透明性樹脂來調製漿料之方法例。
調製漿料時之纖維素酯系樹脂之溶解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一般的方法。藉由組合加熱與加壓,利用加熱至常壓下的溶媒之沸點以上之溫度,以在常壓下之沸點以上之溫度使纖維素酯系樹脂溶解於溶媒中的作法,就防止產生被稱為凝膠或麵糰之塊狀未溶解物而言較佳。另外,較佳者係使用將纖維素酯系樹脂與貧溶媒混合,予以濕潤或膨脹後,再添加良溶媒予以溶解的方法。
前述加壓係可藉由壓入氮氣等之惰性氣體的方法,或使溶媒在密閉容器中加熱,藉由前述加熱使溶媒之蒸氣壓上昇的方法進行。前述加熱以自外部進行較佳,例如外套型加熱器可容易控制溫度,故較佳。
用來為溶解纖維素酯系樹脂時之溶媒的溫度(加熱溫度),就纖維素酯之溶解性而言以較高者為佳,惟欲使加熱溫度昇高時,必須藉由前述加壓以使容器內之壓力變高,會導致生產性惡化。因此,前述加熱溫度以45~120℃較佳。而且,前述壓力係被調整成:在設定溫度下溶劑不會沸騰的壓力。或者以使用冷卻溶解法較佳,藉此可於醋酸甲酯等之溶媒中溶解纖維素酯系樹脂。
其次,將所得到的纖維素酯系樹脂之溶液使用濾紙等之適當過濾材進行過濾。前述過濾材,為除去不溶物等,以絕對過濾精度小者較佳,惟絕對過濾精度過小時,會有容易產生過濾材網目阻塞的問題。因此,絕對過濾精度以 0.008mm以下之過濾材較佳,以0.001~0.008mm之過濾材料更佳。
過濾材之材質,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一般的過濾材。例如聚丙烯、鐵氟龍(註冊商標)等之塑膠製之過濾材、或使用纖維素纖維或螺縈之濾紙、不銹鋼等之金屬製過濾材,不會產生纖維脫落等情形,故較佳。藉由過濾以除去、減低原料之纖維素酯系樹脂之溶液中所含的雜質,特別是亮點異物較佳。前述亮點異物,係將2張偏光板以正交偏光狀態配置,且於其間配置樹脂薄膜,自其中一方偏光板側照射光,由另一方偏光板側觀察時可見到來自相反側之漏光的點(異物),以直徑為0.01mm以上之亮點數為200個/cm2 以下較佳。
過濾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一般的方法進行,在溶媒之常壓下的沸點以上且加壓下,一邊以溶媒不會沸騰的溫度下進行加熱一邊進行過濾的方法,以過濾前後之濾壓差(稱為差壓)的上昇程度小的較佳。前述溫度以35~60℃較佳。前述濾壓以小者較佳,例如以1.6MPa以下較佳。
含有前述各添加劑時,例如可在醇或二氯甲烷、二氧雜環戊烷等之有機溶媒中溶解前述添加劑後,添加於漿料中,或直接添加於漿料組成中。而且,針對於在有機溶劑中不會溶解的無機粉體,係將添加劑與纖維素酯系樹脂使用DISSOLVER高速攪拌機或砂磨機,來將在纖維素酯系樹脂中分散有添加劑者添加於漿料中較佳。
在所得到的纖維素酯系樹脂之溶液中分散前述微粒 子。分散的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如下述進行。例如首先使分散用溶媒與微粒子進行攪拌混合後,以分散機進行分散。以該液作為微粒子分散液。將該微粒子分散液加入上述纖維素酯系樹脂之溶液中進行攪拌。
前述分散用溶劑,可舉出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等之低元醇類。而且,低元醇類沒有特別的限制,以使用與調製纖維素酯系樹脂之溶液時使用的溶媒相同者較佳。
前述分散機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一般的分散機。分散機大致可分為介質分散機與無介質分散機,就霧度變低(透光性變高)而言以無介質分散機較佳。前述介質分散機,可舉出例如球磨機、砂磨機、濕式介質分散機(DYNO-MILL)等。而且,前述無介質分散機,可舉出例如超音波型、離心型、高壓型等,以高壓型分散裝置較佳。前述高壓分散裝置,係藉由使混合有微粒子與溶媒之組成物高速通過細管中,作出高剪力或高壓狀態等之特殊條件的裝置。前述高壓分散裝置,例如Microfluidics Corporation公司製之超高壓均混器(商品名Microfluidizer)、Nanomizier公司製Nanomizier等,另外有MONTONGOLIN型高壓分散裝置等。而且,MANTONGOLIN型高壓分散裝置例如IZUMI FOOD MACHINERY製均混器、三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之UHN-01等。
而且,自流延模之吐出口兩端流下的溶劑,可使用與 前述樹脂溶液(漿料)之溶媒相同者。具體而言,含有相對於前述透明性樹脂而言之良溶媒,且視其所需亦可含有貧溶媒。
藉由上述之本實施形態的製造方法,既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又可製造樹脂薄膜。
因此,藉由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所製造的樹脂薄膜,係抑制了用來在製造時可供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之防止固化液的飛散所產生的打點故障等之缺點的樹脂薄膜。另外,由於可抑制因在流延模之吐出口附近的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所導致的樹脂溶液(漿料)之混亂流動,因此所得到的樹脂薄膜為偏光相位差或配向等之均一性很高的光學特性優異者。
此外,此處所得到的樹脂薄膜之寬度,就使用於大型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加工時之薄膜的使用效率、生產效率而言,以1500~4000mm較佳。於製造該寬幅之樹脂薄膜時,一般而言會有容易在流延模20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準的皮膜之傾向,惟藉由本實施形態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既可抑制該皮膜形成又可製造樹脂薄膜。
另外,就液晶顯示裝置之薄型化、樹脂薄膜之生產安定化而言,樹脂薄膜之膜厚以20~70μm較佳。此處,膜厚係平均膜厚,係表示藉由MITSUTOYO股份有限公司製之接觸式膜厚計,在樹脂薄膜之寬度方向測定20~200處 之膜厚,以其測定值之平均值作為膜厚。
(偏光板)
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係具備偏光元件與配置於前述偏光元件表面上之透明保護薄膜,前述透明保護薄膜係前述樹脂薄膜。前述偏光元件係將入射光變成偏光而射出的光學元件。
前述偏光板,例如藉由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漬於碘溶液中進行延伸所製作的偏光元件中至少一面的表面上,使用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使前述樹脂薄膜或前述層合薄膜貼合者較佳。而且,在前述偏光元件中之另一面表面上,亦可層合前述樹脂薄膜,而且亦可層合另外的偏光板用透明保護薄膜。該偏光板用之透明保護薄膜,例如以使用作為市售的纖維素酯薄膜之KC8UX2M、KC4UX、KC5UX、KC4UY、KC8UY、KC12UR、KC8UY-HA、KC8UX-RHA(以上為KONICA MINOLTA股份有限公司製)等較佳。另外,亦可使用除了纖維素酯薄膜以外之環狀烯烴樹脂、丙烯酸樹脂、聚酯、聚碳酸酯等之樹脂薄膜。此時,由於皂化適性低,以經由適當的黏著層對偏光板進行黏著加工較佳。
前述偏光板,如上所述之層合於偏光元件之至少一面的表面側之保護薄膜,係使用前述樹脂薄膜者。此時,前述樹脂薄膜作為相位差薄膜使用時,樹脂薄膜之遲相軸是以實質上平行或正交於偏光元件之吸收軸的方式予以配置 較佳。
而且,前述偏光元件之具體例,可舉出例如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係有: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中染色有碘者與染色有二色性染料者。前述聚乙烯醇系薄膜,以乙烯改質的改質聚乙烯醇系薄膜較佳。
前述偏光元件,例如係以下述方式所製得者。首先,使用聚乙烯醇水溶液進行製膜。將所得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施予一軸延伸的後染色,或染色後才進行一軸延伸。其次,較佳者以硼化合物實施耐久性處理。
前述偏光元件之膜厚,以5~40μm較佳,以5~30μm更佳,以5~20μm最佳。
在該偏光元件之表面上貼合纖維素酯系樹脂薄膜時,藉由以完全皂化聚乙烯醇等為主成分的水系黏著劑貼合較佳。而且,除了纖維素酯系樹脂薄膜以外之樹脂薄膜時,以經由適當的黏接層,在偏光板上進行黏著加工較佳。
如上所述之偏光板,係使用本實施形態之樹脂薄膜作為透明保護薄膜。該樹脂薄膜由於可抑制於製造時用來減少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之防止固化液的飛散所導致的打點故障等之缺點,且偏光相位差或配向等之均一性很高之光學特性優異者,因此所得到的偏光板例如於使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時可實現液晶顯示裝置之高畫質化者。
(液晶顯示裝置)
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係具備液晶晶胞與夾住 前述液晶晶胞的方式配置的2張偏光板,前述2張偏光板中之至少其中一方為前述偏光板。而且,液晶晶胞係在一對電極間填充有液晶物質者,藉由對該電極施加電壓,液晶之配向狀態會有變化,可控制透過光量。該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前述偏光板作為偏光板用之透明保護薄膜。藉此,可製得對比度等經提高之高畫質的液晶顯示裝置。
於下述中,以實施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此等所限制。
[實施例] [實施例1]
(漿料之調製)
首先,在加入有二氯甲烷440質量份及乙醇40質量份之溶解桶中,添加作為透明性樹脂之纖維素三乙酸酯樹脂(數平均分子量Mn148000、重量平均分子量Mw310000、Mw/Mn=2.1)100質量份,再添加三苯基磷酸酯8質量份、乙基酞基乙二醇2質量份、TINUVIN 109(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0.5質量份、TINUVIN 171(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0.5質量份及AEROSIL 972V(Japan Aerosil股份有限公司製)0.2質量份。然後,使液溫昇溫至80℃為止後,進行攪拌3小時。藉此製得樹脂溶液。然後,完成攪拌後,放置至液溫為43℃為止。然 後,將放置後之樹脂溶液使用過濾精度0.005mm之濾紙進行過濾。藉由使過濾後之樹脂溶液放置一晚,使樹脂溶液中之氣泡予以脫泡。將如此所得的樹脂溶液使用作為漿料,如下所述地製造樹脂薄膜。
(樹脂薄膜之製造)
首先,在所得的漿料之溫度為30℃下,將循環帶支持體之溫度調整為25℃。然後,使用第1圖所示之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使漿料自流延模流延於搬送速度100m/分鐘之不銹鋼製且由研磨成超鏡面之循環帶所形成的循環端帶支持體上。
此時,流延模係使用下述之流延模。
首先,使流延模之長度方向上的寬度為2500mm,其外表面之下端部的中央部2490mm上形成了使用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製之CYTOP來實施的氟系樹脂被覆處理的氟系樹脂被覆處理層。該氟系樹脂被覆處理層之厚度為5微米。前述氟系樹脂被覆處理層之寬度B為50mm。其次,在流延模之外表面的兩端部上形成以砂紙實施了粗面化處理的粗面化處理層。該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為1mm,長度C為5mm。而且,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為表1所示之寬度。
而且,粗面化處理層之表面粗糙度Rz,係表1所示之值,為800nm。此處之Rz係使用MITSUTOYO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J-400,以JIS B0601:2001為基準之方法進 行測定。
此外,粗面化處理層係指:其表面能量相對於氟系樹脂被覆處理層之表面能量而言,更高出表1所示之表面能量的差值者。
另外,表1所示之表面能量差值,係自隙縫部之長度方向兩端部起算之300nm之範圍,以每10mm之間隔所測定的表面能量之平均值,與氟系樹脂被覆處理層之表面能量的差值。而且,各表面能量係以上述方法進行測定的。
而且,於前述漿料流延時,以二氯甲烷95質量%與甲醇5質量%之混合溶媒作為溶劑,自溶劑供應口流動於前述粗面化處理層上,而自流延模之吐出口兩端部流下。
其次,自循環帶支持體側之乾燥機吹出風速為10m/分鐘之40℃之風,使循環帶支持體上之流延帶乾燥。使該經乾燥後的流延帶自循環帶支持體剝離而作為薄膜。而且,剝離稍前之薄膜,殘留溶媒率為80質量%。
經剝離後的薄膜,一邊以搬送輥搬送並且在80℃下進行乾燥1小時。經乾燥後的薄膜,使用延伸裝置(張力機),在100℃之環境中以夾子固定薄膜之兩端,且朝TD方向進行延伸成1.25倍。而且,延伸時之薄膜,殘留溶媒率為3~10質量%。其次,經延伸後的薄膜一邊以搬送輥搬送並且在125℃下進行乾燥1小時。
然後,藉由使經乾燥後的薄膜以捲取裝置捲取,而製得捲成輥狀之樹脂薄膜。使所製得的樹脂薄膜冷卻至20℃ 為止。
該所製得的樹脂薄膜,係膜厚50μm、寬度2200mm之纖維素酯薄膜。
[實施例2]
除了將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改為表1所示之3mm,且藉由改變粗面化處理所使用的砂紙之粗糙度,使粗面化處理層之表面粗糙度Rz改為表1所示之1000nm之外,其他皆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行。
[實施例3]
除了將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改為表1所示之8mm,且藉由改變粗面化處理所使用的砂紙之粗糙度,使粗面化處理層之表面粗糙度Rz改為表1所示之2500nm之外,其他皆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行。
[實施例4]
除了將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改為表1所示之10mm,且藉由改變粗面化處理所使用的砂紙之粗糙度,使粗面化處理層之表面粗糙度Rz改為表1所示之8000nm之外,其他皆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行。
[實施例5]
除了將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改為表1所示之 10mm,且藉由改變粗面化處理所使用的砂紙之粗糙度,使粗面化處理層之表面粗糙度Rz改為表1所示之8500nm之外,其他皆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行。
[實施例6~10]
實施例6~10中除了藉由將前述氟系樹脂被覆層之厚度改為3mm,且使表面能量差值改為10mN/m之外,其他皆與實施例1~5相同地進行。
[比較例1]
除了沒有形成粗面化處理層之外,其他皆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行。
[比較例2]
除了將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改為表1所示之12mm,且使粗面化處理層之表面粗糙度Rz改為表1所示之2500nm之外,其他皆與比較例1相同地進行。
[比較例3]
除了將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改為表1所示之0mm,自端部起算之5mm的位置(於實施例中,係存在著粗面化處理層之區域)之表面粗糙度Rz改為表1所示之800nm,且藉由改變前述氟系樹脂被覆層之厚度,使表面能量差值改為40mN/m之外,其他皆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 行。
[比較例4]
除了將粗面化處理層之寬度A改為表1所示之12mm,且使粗面化處理層之表面粗糙度Rz改為表1所示之2500nm,且藉由改變前述氟系樹脂被覆層之厚度,使表面能量差值改為40mN/m之外,其他皆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行。
如上述方式所製得的樹脂薄膜(實施例1~10、比較例1~4),進行下述之評估,其結果如表1所示。
(皮膜形成)
以上述方式形成樹脂薄膜時,確認是否有在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有皮膜。具體而言,以攝影機觀察支持體上之流延膜端部,如果漿料之流動有產生亂流時,就確認為有皮膜形成。
其次,即使連續4週以上進行製造樹脂薄膜,仍無法確認出有皮膜形成的話,評估為「◎」。即使連續2週以上進行製造樹脂薄膜,仍確認出沒有皮膜形成,惟在連續4週進行製造樹脂薄膜後,確認出有皮膜形成的話,評估為「○」;連續2週進行製造樹脂薄膜,確認出有皮膜形成的話,評估為「×」。
(打點故障)
以目視觀察所形成的樹脂薄膜之表面。觀察是否有圓形凹部。該凹部係推測為起因於溶劑飛散之打點故障。
即使連續1個月以上進行製造樹脂薄膜時,仍確認為沒有圓形凹部時,就評估為「◎」,即使連續2週以上進行製造樹脂薄膜,仍無法確認有圓形凹部,惟連續4週進行製造樹脂薄膜,確認出有圓形凹部時,就評估為「○」。連續3日以上進行製造樹脂薄膜,仍確認沒有圓形凹部,惟連續2週進行製造樹脂薄膜,確認出有圓形凹部時,就評估為「△」。連續3日進行製造樹脂薄膜,確認出有圓形凹部時,就評估為「×」。
此等之結果如表1表示。
由表1可知,使用粗面化處理層(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較相對於氟系樹脂被覆處理層(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而言更高出10~30mN/m之流延模(實施例1~10)的情況,與使用沒有表面能量差值的情況(比較例1及比較例2)或粗面化處理層(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較相對於氟系樹脂被覆處理層(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而言更高出超過30mN/m之流延模的情況(比較例3及比較例4)相比時,可抑制皮膜的形成,且產生打點故障之情形更少。
本說明書係揭示上述各種形態之技術,其中主要技術如下所述。
本發明之一的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將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自流延模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的流延步驟,與使前述流延膜自前述支持體剝離的剝離步驟;於前述流延步驟中,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吐出前述樹脂溶液,流延於前述支持體上,同時藉由將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朝向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動於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上,以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作為前述流延模,係使用:其外表面之被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與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成的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相對於較之前述第1區域更位於前述流延模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更中央部側之第2區域的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之流延模。
藉由該構成,提供一種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之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
此係藉由下述所推測。
首先,藉由自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可溶解構成樹脂薄膜之透明性樹脂的溶劑(防止固化液),在支持體上使流延膜被浸透有至少一部分前述防止固化液,以提高流延膜之寬度方向(與流延膜之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之溶媒濃度。因此,即使自流延模所流延的流延膜之端部較之其他部分更容易被乾燥,仍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
其次,前述第1區域較之前述第2區域的表面能量更高,係指:前述第1區域較前述第2區域之防液性更低之故。此係防止固化液可在前述第1區域上比較慢地流動之故。因此,可抑制防止固化液自前述第1區域飛散至前述第2區域,或抑制在前述第1區域內的漿料蛇行流動等之情形。故可在自吐出口所吐出的漿料之寬度方向的位置適當地被流下。所以,既可抑制防止固化液因飛散於前述第1區域以外等而導致在所形成的樹脂薄膜上產生打點故障等之故障情形,又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
另外,前述第2區域較之前述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更低,係指:前述第1區域較之前述第2區域之防液性更高 之意。此係即使在前述第2區域上附著了樹脂溶液(漿料),仍可抑制藉由流落、附著的漿料乾燥而形成皮膜。因此,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中央部附近的外表面上形成皮膜。
由上述可知,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另外,藉由防止固化液之飛散等,亦可抑制在所形成的樹脂薄膜上產生打點故障等之故障情形。
而且,於前述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中,前述第1區域之表面粗糙度以十點平均粗糙度Rz計為1000~8000nm較佳。
藉由該構成,可提供一種更為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
其理由是如下所述。
除上述之外,藉由使前述第1區域之表面粗糙度設定在上述範圍內,可更為抑制防止固化液自前述第1區域飛散至前述第2區域,或在前述第1區域內漿料蛇行流動等情形。故可自吐出口所吐出的漿料之寬度方向的位置更適當地流下。因此,既可抑制因防止固化液朝前述第1區域以外之飛散等而導致在所形成的樹脂薄膜上產生打點故障等之故障,又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
此外,於前述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中,與前述第1區 域之前述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之長度,以1~10mm較佳,以3~10mm更佳。
藉由該構成,可提供一種更能夠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此係因為藉由使與前述第1區域之前述吐出口方向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之長度設定在上述範圍內,可分別適當地發揮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之效果,與抑制在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中央部附近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之效果的緣故。
此外,於前述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中,前述透明性樹脂為纖維素酯系樹脂,前述溶劑以含有二氯甲烷較佳。
藉由該構成,可提供一種更能夠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此係因為含有二氯甲烷之溶劑,可適當地溶解纖維素酯系樹脂。由此可知,透明性樹脂為纖維素酯系樹脂時,藉由使用含有二氯甲烷之溶劑作為前述溶劑,可製造出:於吐出口之長度方向兩端部適當地抑制漿料之溶媒乾燥,且可更抑制以樹脂溶液為基材所形成的皮膜之樹脂薄膜。另外,由於使用纖維素酯系樹脂作為透明性樹脂,可製得透光性高的樹脂薄膜。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流延模,其係將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以使其形成流延膜之流延模,其特徵為在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的吐出口之 長度方向兩端部的上方位置形成有用來供應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的供應口;被前述供應口與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成的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相對於較之前述第1區域更位於前述流延模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中央部側的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
使用該構成之流延模來製造樹脂薄膜時,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且可製造樹脂薄膜。
而且,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樹脂薄膜之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可行走的支持體,與藉由使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流延於行走的前述支持體上,用以在前述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之流延模,及自前述支持體剝離前述流延膜之剝離部;前述流延模為上述之流延模。
藉由該構成,可提供一種既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之皮膜,又可製造樹脂薄膜之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樹脂薄膜,其特徵為藉由前述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來製得。
藉由該構成,可製得既可抑制於製造時因為用來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之防止固化液的飛散而產生的打點故障等之問題的樹脂薄膜。而且,由於可抑制因流延模之吐出口附近的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皮膜而產生的樹脂溶液(漿料)之流動混亂情形,所製得的樹脂薄膜為偏光相 位差或配向等之均一性很高的光學特性優異者。
而且,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偏光板,其特徵為具備偏光元件、與配置於前述偏光元件之表面上的透明保護薄膜;且前述透明保護薄膜為前述之樹脂薄膜。
藉由該構成,由於作為偏光元件之透明保護薄膜,為可抑制於製造時因為用來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之防止固化液的飛散而產生的打點故障等之問題,而且,可使用作為偏光相位差或配向等之均一性很高的光學特性優異的樹脂薄膜,例如使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時,可製得可實現液晶顯示裝置之高畫質化的偏光板。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液晶晶胞、與以夾住前述液晶晶胞的方式配置的2張偏光板,且前述2張偏光板中之至少其中1方為前述之偏光板。
藉由該構成,由於使用可抑制於製造時因為用來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皮膜防止固化液的飛散而導致的打點故障等之問題,且具備偏光相位差或配向等之均一性高的光學特性優異的樹脂薄膜之偏光板,故可製得高畫質的液晶顯示裝置。
[產業上之利用價值]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抑制在流延模之外表面上形成以於製造樹脂薄膜時使用的樹脂溶液為基材的皮膜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而且,可提供前述製造方法所使用 的流延模、具備前述流延模之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藉由前述製造方法所得的樹脂薄膜、使用前述樹脂薄膜作為透明保護薄膜之偏光板、及具備前述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1‧‧‧製造裝置
11‧‧‧循環帶支持體
13‧‧‧剝離輥
14‧‧‧乾燥裝置
15‧‧‧捲取裝置
16‧‧‧漿料
20‧‧‧流延模
21‧‧‧流延模本體
21a‧‧‧吐出口
22‧‧‧漿料供應管
23‧‧‧側板
24‧‧‧溶劑供應管
25‧‧‧供應口
26‧‧‧第1區域
27‧‧‧第2區域
31‧‧‧流量檢測裝置
32‧‧‧送液裝置
33‧‧‧閥
34‧‧‧溶劑儲藏槽
35‧‧‧防止固化液
A‧‧‧寬度
B‧‧‧寬度
C‧‧‧長度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之基本構成的簡略圖。
[第2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流延模周邊的簡略斜視圖。
[第3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自循環帶支持體行走方向下游側所觀察到的流延模之側面圖。
[第4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自與循環帶支持體之行走方向正交的方向所見到的流延模之側面圖。
[第5圖]係表示第3圖所示流延模之溶劑供應口周邊之擴大圖。
[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流延模周邊的簡略斜視圖。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自循環帶支持體之行走方向下游側所觀察到的流延模之側面圖。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自與循環帶支持體之行走方向正交的方向所觀察到的流延模之側面圖。
[第9圖]係表示本第7圖所示之溶劑供應口周邊之擴大圖。
11‧‧‧循環帶支持體
16‧‧‧漿料
20‧‧‧流延模
21‧‧‧流延模本體
21a‧‧‧吐出口
22‧‧‧漿料供應管
23‧‧‧側板
24‧‧‧溶劑供應管
25‧‧‧供應口
35‧‧‧防止固化液

Claims (10)

  1. 一種樹脂薄膜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將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自流延模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的流延步驟,與使前述流延膜自前述支持體剝離的剝離步驟;於前述流延步驟中,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吐出前述樹脂溶液,流延於前述支持體上,同時藉由將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朝向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動於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上,以自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流下,作為前述流延模,係使用:其外表面之被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位置與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成的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相對於較之前述第1區域更位於前述流延模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的中央部側之第2區域的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之流延模。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區域之表面粗糙度以十點平均粗糙度Rz計,為1000~8000n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區域之平行於前述吐出口的長度方向之長度為1~10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區域之平行於前述吐出口之長度方向的長度為3~10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透明性樹脂為纖維素酯系樹脂,前述溶劑含有二氯甲烷。
  6. 一種流延模,其係將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流延於行走的支持體上以形成流延膜之流延模,其特徵為在前述流延模之外表面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兩端部的上方位置形成有用來供應可溶解前述透明性樹脂之溶劑的供應口;被前述供應口與前述流延模之吐出口的長度方向兩端部所圍成的第1區域之表面能量,相對於較之前述第1區域更位於前述流延模的吐出口之長度方向的中央部側的第2區域之表面能量,更高出10~30mN/m。
  7. 一種樹脂薄膜的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可行走的支持體,與藉由使含有透明性樹脂之樹脂溶液流延於行走的前述支持體上,用以在前述支持體上形成流延膜之流延模,及自前述支持體剝離前述流延膜之剝離部;前述流延模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流延模。
  8. 一種樹脂薄膜,其特徵為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製得。
  9. 一種偏光板,其特徵為具備偏光元件、與配置於前述偏光元件之表面上的透明保護薄膜;且前述透明保護薄膜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樹脂薄膜。
  10.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液晶晶胞、與以夾住前述液晶晶胞的方式配置的兩張偏光板,且 前述兩張偏光板中之至少其中一方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偏光板。
TW100135011A 2010-10-26 2011-09-28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sin film, a casting die,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resin film, a resin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801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9800 2010-10-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1243A TW201231243A (en) 2012-08-01
TWI480148B true TWI480148B (zh) 2015-04-11

Family

ID=45993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5011A TWI480148B (zh) 2010-10-26 2011-09-28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sin film, a casting die,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resin film, a resin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92977B2 (zh)
JP (1) JP5708655B2 (zh)
TW (1) TWI480148B (zh)
WO (1) WO20120566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2569B (zh) * 2012-05-16 2017-10-1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系统的滑轮
CN108824082A (zh) * 2018-08-01 2018-11-16 江西盛峰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杯生产用淋膜出料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6212A (ja) * 1991-09-30 1993-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溶液製膜方法
CN1381346A (zh) * 2001-03-14 2002-11-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流延模具、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89888A (ja) 2005-04-14 2006-10-2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プロピレン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194798B2 (ja) * 2005-12-05 2013-05-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ロール状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状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194956A (ja) 2007-02-13 2008-08-28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装置
JP5153496B2 (ja) 2007-07-26 2013-02-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溶液製膜方法及びカワバリ防止装置
JP5304286B2 (ja) 2009-02-03 2013-10-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6212A (ja) * 1991-09-30 1993-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溶液製膜方法
CN1381346A (zh) * 2001-03-14 2002-11-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流延模具、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07300A1 (en) 2013-08-15
WO2012056625A1 (ja) 2012-05-03
JPWO2012056625A1 (ja) 2014-03-20
TW201231243A (en) 2012-08-01
US9492977B2 (en) 2016-11-15
JP5708655B2 (ja)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3613B (zh) An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an optical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351365B2 (en) Solution film-forming method, protective film of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unction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708654B2 (ja)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樹脂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035837A1 (ja)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TWI480148B (zh)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sin film, a casting die,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resin film, a resin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304286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601414B2 (ja)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0184408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076070A1 (ja)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692095B2 (ja)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樹脂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252581B2 (ja)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182508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907178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160148455A (ko) 수지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101407788B1 (ko) 수지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5082998B2 (ja)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217744B2 (ja)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979216B2 (ja)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6256847B (zh) 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JP5682749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7056579A1 (ja) 偏光膜の製造方法、偏光膜及び偏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