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2767B - Detec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Detec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2767B
TWI472767B TW103102286A TW103102286A TWI472767B TW I472767 B TWI472767 B TW I472767B TW 103102286 A TW103102286 A TW 103102286A TW 103102286 A TW103102286 A TW 103102286A TW I472767 B TWI472767 B TW I4727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ng
tested
air
unit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2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0145A (zh
Inventor
Chia Chun Tsou
Hong Ju Tsai
Che Wen Yao
Chih Hung Hsu
Original Assignee
Utechz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techz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Utechzon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102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2767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75124.6A priority patent/CN10478757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2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27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0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0145A/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Description

檢測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檢測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平穩地輸送待測物並避免待測物磨損的檢測裝置。
現有的檢測裝置在檢測LCD面板是否具有瑕疵時,通常是先將LCD面板平放在一條寬度對應LCD面板的輸送帶上,再透過該輸送帶的捲動帶動LCD面板輸送至一個檢測平面上,使LCD面板與位在檢測平面上方的一個檢測器單元對位以進行檢測。
然而,現有的檢測裝置在輸送LCD面板時,LCD面板僅依靠與輸送帶表面的摩擦力被帶動,因此LCD面板與輸送帶的固定並不穩固,常會與輸送帶產生相對位移而彼此摩擦,導致輸送過程中LCD面板的表面磨損。此外,LCD面板在輸送時整面與輸送帶接觸,因此摩擦產生時位在LCD面板中央的可視區也容易磨損。再者,LCD面板在檢測平面上檢測時常因為LCD面板發生翹曲而不平整,導致檢測結果的精準度降低。因此,現有的檢測裝置顯然還有許多有待改善的空間。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平穩地輸送待測物的檢測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避免待測物的中央部分磨損的檢測裝置。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避免待測物在輸送時產生彎矩的檢測裝置。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檢測時使待測物保持平整的檢測裝置。
於是,本發明檢測裝置,適用於檢測一個待測物。檢測裝置包含一個檢測台單元、一個檢測器單元、一個輸送單元,及一個吸附單元。檢測台單元內部中空形成一個第一內部空間,並包括一個形成於外側的檢測面,及多個形成於檢測面的第一吸氣孔。各第一吸氣孔連通第一內部空間與外部。檢測器單元與檢測面相間隔地面向檢測面,並用以檢測輸送至檢測面上的待測物。
輸送單元設於檢測台單元的一側,並包括一個氣浮機構及二個分別位於氣浮機構對應二側的側邊輸送帶。氣浮機構具有一個面對待測物的工作面,及多個形成於工作面的出氣孔。該等出氣孔對待測物噴氣而形成一氣流層以提供待測物與該工作面保持一工作距離。側邊輸送帶抵觸該待測物並帶動待測物行進。每一個側邊輸送帶圍繞界定一個第二內部空間,並具有一個相反於第二內部空間的外側面,及多個形成於外側面且連通第二內部空間與外部的第二吸氣孔。
吸附單元與第一內部空間及第二內部空間相連通,並對第一內部空間與第二內部空間抽氣,以使連通第一內部空間的第一吸氣孔與連通第二內部空間的第二吸氣孔對外產生吸力。
較佳地,該吸附單元包括多個分別對應設置於該第一內部空間與該等第二內部空間內的吸附盒,及一個與該等吸附盒相連接的抽氣機構;每一吸附盒內部中空而形成一氣室空間,並具有一位於該氣室空間上方的上板,及多個形成於該上板且連通於該氣室空間的開槽,各開槽連通於對應的第一吸氣孔或第二吸氣孔。
較佳地,每一吸附盒還具有多個在該氣室空間內彼此間隔並排的分隔板,藉此將該氣室空間分隔為多個腔室。
較佳地,該檢測台單元為一個檢測輸送帶;該檢測輸送帶圍繞界定該第一內部空間;該檢測面形成於該檢測輸送帶相反於該第一內部空間的一側。
較佳地,該吸附單元包括多個位於該第一內部空間內的第一支撐滾輪,及多個位於該等第二內部空間內的第二支撐滾輪;該等第一支撐滾輪彼此沿該待測物行進的方向間隔地排列,並抵接該檢測輸送帶;每一個第二內部空間內的該等第二支撐滾輪彼此沿該待測物行進的方向間隔地排列,並抵接側邊輸送帶。
較佳地,該氣浮機構的工作面與該檢測台單元的檢測面彼此沿該待測物行進的方向並排,且該工作面在 一垂直該待測物行進方向的方向上的寬度小於等於該檢測面的寬度。
較佳地,該氣浮機構的工作面朝向上方;該等側邊輸送帶與該待測物抵觸之抵觸面的高度高於該工作面。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利用側邊輸送帶上的第二吸氣孔配合吸附單元產生吸力,使待測物在輸送時穩固地吸附固定於側邊輸送帶而被帶動。此外,利用彼此間隔的側邊輸送帶將待測物中央懸空地支撐,避免了待測物在輸送時中央與檢測裝置摩擦而損壞。另外,透過氣浮機構對待測物中央懸空處噴氣提供一個上升力,避免待測物的中央懸空處因重力產生彎矩。再者,透過形成於檢測面的第一吸氣孔配合吸附單元產生吸力,使待測物被檢測時平整地貼覆於檢測面,讓檢測精準度大幅提升。
1‧‧‧檢測台單元
100‧‧‧待測物
11‧‧‧第一內部空間
12‧‧‧檢測面
13‧‧‧第一吸氣孔
2‧‧‧檢測器單元
3‧‧‧輸送單元
31‧‧‧氣浮機構
311‧‧‧工作面
312‧‧‧出氣孔
32‧‧‧側邊輸送帶
321‧‧‧第二內部空間
322‧‧‧外側面
323‧‧‧第二吸氣孔
4‧‧‧吸附單元
40‧‧‧吸附盒
401‧‧‧上板
402‧‧‧下板
403‧‧‧開槽
404‧‧‧分隔板
41‧‧‧氣室空間
411‧‧‧腔室
42‧‧‧抽氣機構
43‧‧‧第一支撐滾輪
44‧‧‧第二支撐滾輪
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檢測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圖2是一上視示意圖,說明一檢測台單元與兩輸送單元的頂面;圖3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檢測台單元及一輸送單元;圖4是一圖2的部分放大圖,說明每一吸附盒的上板具 有多個開槽;圖5是一圖4中沿V-V剖線所取的剖視圖,說明吸附盒的內部結構;圖6是一上視示意圖,說明一待測物被輸送至該檢測台單元上方;圖7是一部分剖切示意圖,說明本發明檢測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圖8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檢測裝置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及圖9是一上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檢測裝置的第四較佳實施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
參閱圖1至圖3,為本發明檢測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適用於檢測一個例如LCD面板的待測物100是否具有瑕疵。該檢測裝置包含一個檢測台單元1、一個設於檢測台單元1上方的檢測器單元2、二個分別位於檢測台單元1前側與後側的輸送單元3,及一個吸附單元4。在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檢測台單元1具體為一檢測輸送帶,檢測輸送帶圍繞界定一位於內部的第一內部空間11,且包括一個形成於檢測輸送帶相反於第一內部空間11側的檢測面12,及多個形成於檢測面12的第一吸氣孔13。檢測面12的左右 寬度對應於待測物100的左右寬度。各第一吸氣孔13連通第一內部空間11與外部。檢測器單元2在本實施例中為一個光學式檢測模組,並與檢測面12相間隔地朝下面向的檢測面12,而用以檢測輸送至檢測面12上的待測物100。
每一個輸送單元3包括一個氣浮機構31及二個分別位於氣浮機構31左右對應二側的側邊輸送帶32。氣浮機構31具有一個朝上間隔地面對待測物100中央部分的工作面311,及多個形成於工作面311的出氣孔312。氣浮機構31的工作面311與檢測台單元1的檢測面12彼此前後並排,且工作面311在左右方向上的寬度小於檢測面12的左右寬度。該等出氣孔312對待測物100的中央部分噴氣而形成一氣流層(圖未示),以提供待測物100的中央部分與該工作面311保持一工作距離。在本實施例中氣浮機構31為一個氣浮載台。側邊輸送帶32與該待測物100抵觸之抵觸面的高度高於氣浮機構31的工作面311,並分別接觸待測物100底部的左右兩側,且可捲動以帶動待測物100行進以向後輸送。每一個側邊輸送帶32圍繞界定一個第二內部空間321,並具有一個相反於第二內部空間321的外側面322,及多個形成於外側面322且連通第二內部空間321與外部的第二吸氣孔323。
參閱圖2、圖4及圖5,吸附單元4與檢測輸送帶圍繞界定的第一內部空間11及各側邊輸送帶32圍繞界定的第二內部空間321相連通,並包括多個分別對應設置於第一內部空間11與各第二內部空間321內的吸附盒40 ,及一個與各吸附盒40相連接的抽氣機構42。每一個吸附盒40內部中空而形成一氣室空間41,並具有一個位於氣室空間41上方的上板401、一個位於氣室空間41下方的下板402,及多個形成於上板401且連通於氣室空間41的開槽403。各開槽403向上連通於對應的第一吸氣孔13或第二吸氣孔323,並沿待測物100的行進的前後方向呈長形延伸,且彼此垂直延伸的方向間隔地並排。抽氣機構42用以對吸附盒40中的氣室空間41抽氣,使檢測台單元1的檢測面12與側邊輸送帶32的外側面322分別透過連通氣室空間41的第一吸氣孔13與第二吸氣孔323對外產生吸力。
參閱圖1、圖2及圖6,檢測裝置在進行檢測時,待測物100先被放置於檢測台單元1前側的輸送單元3上(如圖1及圖2所示),此時待測物100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受兩條側邊輸送帶32的外側面322向上支撐,由於外側面322上的第二吸氣孔323利用的吸附單元4產生吸力,因此待測物100會被牢固地吸附固定在側邊輸送帶32的外側面322上,不會與側邊輸送帶32產生相對位移而摩擦而能平穩地被輸送。同時待測物100底部的中央部分則因為與下方的氣浮機構31相間隔而呈懸空的狀態,免除了待測物100的中央部分在運輸時受輸送單元3摩擦損壞的風險。須強調地,待測物100中央懸空的部分由於對位於氣浮機構31的工作面311,因此會受到出氣孔312產生的氣流層向上推抵,讓待測物100的中央部分即使處於懸空的狀態也不會因自身重力產生彎矩。
隨著支撐待測物100的側邊輸送帶32逐漸向後朝檢測台單元1轉動,待測物100也被帶動往檢測台單元1的方向輸送,最後抵達檢測台單元1的檢測面12上方而受檢測面12支撐(如圖6所示),藉此待測物100與檢測面12上方的檢測器單元2相互對位而被檢測。待測物100在位於檢測面12上時受到第一吸氣孔13產生的吸力吸附,所以能平整地貼覆於檢測面12上而避免了翹曲的發生,進而使檢測裝置的檢測精準度大幅提升。在待測物100檢測完成後,檢測輸送帶向後捲動將待測物100輸送至後側的輸送單元3,以繼續輸送進行後續的檢測流程。
參閱圖7,為本發明檢測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惟在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各吸附盒40還具有多個在氣室空間41內彼此間隔並排的分隔板404,以將氣室空間41區隔為多個向上開口的腔室411。該等腔室411分別與對應的第一吸氣孔13或第二吸氣孔323相連通。抽氣機構42對吸附盒40中的各腔室411抽氣,藉此避免氣室空間41內部的各位置因氣壓不同導致各第一吸氣孔13與各第二吸氣孔323產生的吸力不平均的現象。
此外,在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吸附單元4還包括多個位於第一內部空間11內的第一支撐滾輪43,及多個位於各第二內部空間321內的第二支撐滾輪44。第一內部空間11內的多個第一支撐滾輪43彼此沿該待測物100行進的方向前後間隔地排列,並向上抵接檢測輸送帶。各第二 內部空間321內的多個第二支撐滾輪44彼此沿該待測物100行進的方向前後間隔地排列,並向上抵接於對應的側邊輸送帶32。透過第一支撐滾輪43與第二支撐滾輪44分別向上支撐檢測輸送帶與側邊輸送帶32的設計,不但能避免檢測輸送帶與側邊輸送帶32在各腔室411被抽氣時產生凹陷,還能同時降低檢測輸送帶與側邊輸送帶32轉動時的摩擦力,使檢測輸送帶與側邊輸送帶32的轉動更為平順。
參閱圖8,為本發明檢測裝置的第三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二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惟在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檢測台單元1呈一圓筒狀的滾筒,檢測台單元1的檢測面12為一弧面。藉由檢測台單元1的檢測面12呈弧面的設計,使待測物100在檢測面12上進行檢測時與檢測面12的接觸面積減小,進一步降低待測物100與檢測面12相互摩擦的機率,且由於待測物100在檢測面12上進行檢測時,待測物100底部的前端與後端分別被檢測台單元1前側與後側的輸送單元3支撐,因此即使檢測面12為弧面,待測物100仍會穩固地被支撐。
參閱圖9,為本發明檢測裝置的第四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惟在第四較佳實施例中,檢測台單元1的檢測面12左右寬度縮減,而在兩側邊輸送帶32並排的左右方向寬度小於兩側邊輸送帶32的左右間距,且約等於工作面311的左右寬度。位在檢測台單元1前側的側邊輸送帶32向後延伸至檢測台單元1的後側,使檢測台單元1的檢測面12及檢測台單元1後方的氣浮機構 31位在該等側邊輸送帶32間。藉此使待測物100在運送過程中皆被兩條相同的側邊輸送帶32支撐而更為平穩,同時減少了側邊輸送帶32的設置數量及檢測台單元1的寬度,讓檢測裝置的製造成本更為節省。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側邊輸送帶32上的第二吸氣孔323配合吸附單元4產生吸力,藉此使待測物100在輸送時穩固地吸附固定在側邊輸送帶32的外側面322上,不會與側邊輸送帶32產生相對位移而摩擦。此外,利用兩條彼此左右間隔的側邊輸送帶32將待測物100中央懸空地支撐,避免待測物100在輸送時中央與檢測裝置摩擦而損壞。另外,透過氣浮機構31對待測物100的中央懸空處提供一個氣流層產生支撐,使待測物100的中央懸空處不會因為重力作用而產生彎矩。再者,透過形成於檢測面12上的第一吸氣孔13配合吸附單元4產生吸力,使待測物100在檢測時被吸引而平整地貼覆於檢測面12,不會產生翹曲以讓檢測的精準度大幅提升。故確實能達到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檢測台單元
100‧‧‧待測物
11‧‧‧第一內部空間
12‧‧‧檢測面
13‧‧‧第一吸氣孔
3‧‧‧輸送單元
31‧‧‧氣浮機構
311‧‧‧工作面
312‧‧‧出氣孔
32‧‧‧側邊輸送帶
321‧‧‧第二內部空間
322‧‧‧外側面
323‧‧‧第二吸氣孔
40‧‧‧吸附盒
401‧‧‧上板

Claims (9)

  1. 一種檢測裝置,適用於檢測一待測物;該檢測裝置包含:一檢測台單元,內部中空形成一第一內部空間,並包括一形成於外側的檢測面,及多個形成於該檢測面的第一吸氣孔,該等第一吸氣孔連通該第一內部空間與外部;一檢測器單元,與該檢測面相間隔地面向該檢測面,並用以檢測輸送至該檢測面上的該待測物;一輸送單元,設於該檢測台單元的一側,並包括一氣浮機構及二分別位於該氣浮機構對應二側的側邊輸送帶,該氣浮機構具有一個面對該待測物的工作面,及多個形成於該工作面的出氣孔,該等出氣孔對該待測物噴氣而形成一氣流層,以提供該待測物與該工作面保持一工作距離,該等側邊輸送帶用以抵觸該待測物並帶動該待測物行進,每一個側邊輸送帶圍繞界定一第二內部空間,並具有一相反於該第二內部空間的外側面,及多個形成於該外側面且連通該第二內部空間與外部的第二吸氣孔;以及一吸附單元,與該第一內部空間及該等第二內部空間相連通,並對該第一內部空間與該等第二內部空間抽氣,以使連通該第一內部空間的該等第一吸氣孔與連通該等第二內部空間的該等第二吸氣孔對外產生吸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檢測裝置,其中,該吸附單元包括多 個分別對應設置於該第一內部空間與該等第二內部空間內的吸附盒,及一個與該等吸附盒相連接的抽氣機構,每一吸附盒內部中空而形成一氣室空間,並具有一位於該氣室空間上方的上板,及多個形成於該上板且連通於該氣室空間的開槽,各開槽連通於對應的第一吸氣孔或第二吸氣孔。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檢測裝置,其中,每一吸附盒還具有多個在該氣室空間內彼此間隔並排的分隔板,藉此將該氣室空間分隔為多個腔室。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檢測裝置,其中,該檢測台單元為一個檢測輸送帶,該檢測輸送帶圍繞界定該第一內部空間,該檢測面形成於該檢測輸送帶相反於該第一內部空間的一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檢測裝置,其中,該吸附單元包括多個位於該第一內部空間內的第一支撐滾輪,及多個位於該等第二內部空間內的第二支撐滾輪,該等第一支撐滾輪彼此沿該待測物行進的方向間隔地排列,並抵接該檢測輸送帶,每一個第二內部空間內的該等第二支撐滾輪彼此沿該待測物行進的方向間隔地排列,並抵接側邊輸送帶。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檢測裝置,其中,該氣浮機構的工作面與該檢測台單元的檢測面彼此沿該待測物行進的方向並排,且該工作面在一垂直該待測物行進方向的方向上的寬度小於等於該檢測面的寬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檢測裝置,其中,該氣浮機構的工作面朝向上方,該等側邊輸送帶與該待測物抵觸之抵觸面的高度高於該工作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檢測裝置,其中,該檢測台單元呈一個圓筒狀,該檢測台單元的檢測面為一個弧面。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檢測裝置,其中,該檢測台單元的檢測面在該等側邊輸送帶並排方向上的寬度小於該等側邊輸送帶的間距,該等側邊輸送帶自該檢測台單元一側向該檢測台單元之另一側延伸,使該檢測台單元的檢測面位在該等側邊輸送帶間。
TW103102286A 2014-01-22 2014-01-22 Detection device TWI472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2286A TWI472767B (zh) 2014-01-22 2014-01-22 Detection device
CN201410075124.6A CN104787579B (zh) 2014-01-22 2014-03-03 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2286A TWI472767B (zh) 2014-01-22 2014-01-22 Detec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2767B true TWI472767B (zh) 2015-02-11
TW201530145A TW201530145A (zh) 2015-08-01

Family

ID=53018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2286A TWI472767B (zh) 2014-01-22 2014-01-22 Detect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87579B (zh)
TW (1) TWI4727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4545A (zh) * 2016-05-11 2016-09-28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滚轮检测的分料槽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896B (zh) * 2015-08-18 2017-05-11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氣浮載台
ES2924801T3 (es) * 2016-02-01 2022-10-11 Laitram Llc Módulo magnético de cinta transportadora
US20180118602A1 (en) * 2016-11-01 2018-05-03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sheet transfer apparatuses for laser-based machining of sheet-like glass substrates
SE1750051A1 (en) * 2017-01-20 2018-07-21 Packsize Llc A belt conveyor and system
TW202007926A (zh) * 2018-07-30 2020-02-16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載台裝置與平面度檢測調整設備
CN109353758A (zh) * 2018-11-19 2019-02-19 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入模气浮式皮带输送机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2334A (en) * 1966-10-27 1971-07-13 Gen Logistics Differential pressure conveyors
TWM288004U (en) * 2005-10-19 2006-02-21 Utechzone Co Ltd Air-float platform and air-float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12127761A (ja) * 2010-12-14 2012-07-05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基板検査装置
TWM449343U (zh) * 2012-10-12 2013-03-21 Utechzone Co Ltd 真空吸平裝置
CN202837200U (zh) * 2012-10-12 2013-03-27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
TWM454623U (zh) * 2013-01-24 2013-06-01 Utechzone Co Ltd 移載裝置
TWM455983U (zh) * 2013-02-21 2013-06-21 Utechzone Co Ltd 傳送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7872B2 (ja) * 2003-03-18 2009-08-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基板検査装置
KR100713815B1 (ko) * 2005-07-08 2007-05-02 주식회사 태성기연 판유리 이송장치
JP5265099B2 (ja) * 2006-09-11 2013-08-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基板検査装置
JP2010195592A (ja) * 2010-03-18 2010-09-09 Olympus Corp 浮上ユニット及び基板検査装置
JP2011213435A (ja) * 2010-03-31 2011-10-27 Toray Eng Co Ltd 搬送装置及び塗布システム
KR20110128988A (ko) * 2010-05-25 2011-12-01 한미반도체 주식회사 웨이퍼 이송장치와 이를 구비한 위치 측정 시스템 및 비전 검사 시스템
KR101610215B1 (ko) * 2012-04-26 2016-04-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아이에이치아이 반송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2334A (en) * 1966-10-27 1971-07-13 Gen Logistics Differential pressure conveyors
TWM288004U (en) * 2005-10-19 2006-02-21 Utechzone Co Ltd Air-float platform and air-float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12127761A (ja) * 2010-12-14 2012-07-05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基板検査装置
TWM449343U (zh) * 2012-10-12 2013-03-21 Utechzone Co Ltd 真空吸平裝置
CN202837200U (zh) * 2012-10-12 2013-03-27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
TWM454623U (zh) * 2013-01-24 2013-06-01 Utechzone Co Ltd 移載裝置
TWM455983U (zh) * 2013-02-21 2013-06-21 Utechzone Co Ltd 傳送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4545A (zh) * 2016-05-11 2016-09-28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滚轮检测的分料槽道
CN105964545B (zh) * 2016-05-11 2018-09-18 罗洋德 一种应用于滚轮检测的分料槽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7579B (zh) 2017-03-22
TW201530145A (zh) 2015-08-01
CN104787579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2767B (zh) Detection device
JP5286461B1 (ja) 吸引式搬送装置
JP5170839B2 (ja) ガラス基板の搬送方法
KR101434169B1 (ko) 에어블로윙 타입 기판 부상 및 이송 장치
JP2016150794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TWI483883B (zh) Handling device
JP2011225377A (ja) 板ガラス搬送装置
TWI635058B (zh) Scribing device
JP2014201449A (ja) ガラス板搬送装置及びガラス板搬送方法
WO2012066613A1 (ja) 通気性搬送用テーブル
CN106144594B (zh) 用来运送平板构件的输送载具
WO2015033520A1 (ja) ガラス板のエアーコンベア
TW201414657A (zh) 輸送裝置
JP4376641B2 (ja) エア浮上式コンベア
JP6220137B2 (ja) ガラス基板用合紙異物検査装置
JP5902909B2 (ja) 移動装置
TW201350412A (zh) 搬運裝置
WO2021100392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78016B2 (ja)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装置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04940B2 (ja) 浮上搬送装置
JP2014210638A (ja) カード搬送装置
JP2012101897A (ja) 搬送装置
JP5776940B2 (ja) ガラス板の端部検査装置
KR101504188B1 (ko) 팬필터유닛을 이용하여 기판을 이송시키는 기판이송장치
JP2015196586A (ja)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装置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