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8315B - 機車 - Google Patents
機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8315B TWI468315B TW101108356A TW101108356A TWI468315B TW I468315 B TWI468315 B TW I468315B TW 101108356 A TW101108356 A TW 101108356A TW 101108356 A TW101108356 A TW 101108356A TW I468315 B TWI468315 B TW I46831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portion
- frame
- vehicle
- locomotive
- view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46—Luggage carriers forming part of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機車。
在一些機車中,踏腳板安置於車座前面以允許騎乘者將他/她的腳放在踏腳板上。舉例而言,日本特許專利公開申請案第JP-A-2006-298356號描述一種小輪型(scooter-type)機車,其包括一平坦踏腳板,該平坦踏腳板在車輛之橫向(寬度)方向上具有平坦形狀。該機車進一步包括一車身框架。該車身框架包括一頭管、一對右邊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一對右邊及左邊下部框架部分、一對右邊及左邊直立框架部分、一對右邊及左邊車座軌條部分、一耦接框架及一中央框架。向下框架部分自頭管向下延伸。下部框架部分自向下框架部分之底部部分向後延伸,而同時安置於平坦踏腳板之下。直立框架部分自下部框架部分之後部分向上延伸。車座軌條部分自直立框架部分之頂部部分向後延伸,而同時安置於車座之下。耦接框架之前部分耦接至右邊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底部部分。另外,耦接框架之後部分耦接至右邊及左邊直立框架部分之底部部分。中央框架經安置而用於連接頭管與耦接框架。
在如以上所描述之包括平坦踏腳板之機車中,為了將踏腳板安置在較低位置,需要將下部框架定位成儘可能低且在平坦踏腳板之下。然而,在圖17中所說明之機車100中,自車身前面施加至前輪200的負載A1會產生負載A2,
負載A2係向後施加至車身框架300之頭管301。如以上所描述,在包括平坦踏腳板400之機車100中,將下部框架部分302定位成儘可能低。因此,負載A2在介於下部框架部分302與向下框架部分303之間的一部分中造成大的力矩。鑒於以上原因,為了支撐施加至車身框架300之負載A2,機車100具備中央框架304及耦接框架305。因此,車身框架300可以可靠地獲得所需剛度。
同時,需要延長平坦踏腳板之縱向(前後)長度以便增強騎乘者之舒適度。尤其需要延長平坦踏腳板之橫向中間部分的縱向長度。然而,在以上所描述之熟知機車中,由於中央框架的存在,不容易延長平坦踏腳板之橫向中間部分的縱向長度,該中央框架係可靠地獲得車身框架所需之剛度所必需的組件。
本發明之一目標為提供一種機車,用於可靠地獲得車身框架所需之剛度,且同時用於延長踏腳板之縱向長度。此目標係藉由如技術方案1之機車達成。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的一種機車包括一車身框架、一轉向軸、一前叉、一前輪、一車座及一踏腳板。該車身框架包括一頭管部分、一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一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一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一右邊加強框架部分、一左邊下方框架部分及一右邊下方框架部分。該頭管部分較佳在定位於在車輛橫向方向上的車身中心處。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自該頭管部分橫向向左向下延伸出,且較佳連
接至該頭管部分之一左邊橫向部分。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自該頭管部分橫向向右向下延伸出,且較佳連接至該頭管部分之一右邊橫向部分。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連接至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且較佳向後彎曲。另外,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之剛度比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剛度高。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連接至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且較佳向後彎曲。另外,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之剛度比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剛度高。該左邊下方框架部分連接至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且向後延伸。該右邊下方框架部分連接至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且向後延伸。該轉向軸插入至該頭管部分中。該前叉連接至該轉向軸之一底部部分。該前輪由該前叉之一底部部分支撐。該車座係定位在該頭管部分後面而同時由該車身框架支撐。該踏腳板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定位於該前輪與該車座之間。該踏腳板係定位成低於該車座,而同時定位成高於該右邊下方框架部分及該左邊下方框架部分,且較佳為平坦的。因此,該車身框架較佳不包括自該頭管部分延伸至低於該踏腳板之位置,而同時在該車輛橫向方向上安置於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與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間的框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在該機車中,右邊加強框架部分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中之每一者包括一管形構件及一板形構件。該板形構件安置成跨越該管形構件之直徑與該管形構件交叉。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的機車。在該機車中,該板形構件之面積在車輛之平面圖中比車輛之側視圖中小。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在該機車中,在車輛之側視圖中,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一上部分與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之一上部分在車輛縱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疊。另外,在車輛之側視圖中,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一上部分與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之一上部分在車輛縱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該機車進一步包括一電池。該電池在車輛橫向方向上安置於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與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間。較佳地,在車輛之側視圖中,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至少部分地與該電池重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五態樣的機車。在該機車中,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中之每一者包括一自該頭管部分橫向向外水平延伸的部分。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在該機車中,該平坦踏腳板之一前邊緣之在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中間部分向前凹。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在該機車中,該平坦踏腳板具有一在橫向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之前邊緣。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在該機車中,在車輛之側視圖中,該平坦踏腳板之一前邊緣之在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一中心與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重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的機車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在該機車中,該前叉包括一懸掛裝置。該懸掛裝置支撐該前輪。該前輪經組態成至少在該懸掛裝置最大程度收縮時在車輛之側視圖中與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重疊。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該車身框架不包括自該頭管部分延伸至低於該平坦踏腳板之位置,而同時在車輛橫向方向上安置於右邊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間的框架。簡言之,該車身框架不包括熟知機車中所設置之中央框架。因此,可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延長該平坦踏腳板。另外,右邊加強框架部分安置於右邊向下框架部分與右邊下方框架部分之間,而左邊加強框架部分安置於左邊向下框架部分與左邊下方框架部分之間。因此,每一加強框架部分可接收及支撐作用於介於每一向下框架部分與每一下方框架部分之間之一部分上的負載。藉由上述結構,即使不具備熟知機車中所設置之中央框架,車身框架仍可以可靠地獲得所需剛度。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機車,因此有可能可靠地獲得車身框架所需之剛度,且同時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延長平坦踏腳板。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的機車,右邊及左邊加強框架部
分中之每一者可歸因於設置於兩者之間的板形構件而獲得較高剛度。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態樣的機車,右邊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中之每一者可逆著在負載自車輛前面施加至前輪時使每一加強框架部分彎曲之方向而獲得較高剛度。
根據本發明之第四態樣的機車,向下框架部分在大致垂直於水平方向之方向上延伸。因此,可在配置在向下框架部分後面且在平坦踏腳板上方的位置中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五態樣的機車,在右邊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間產生的空間係用作容納電池之空間。因此,與電池係安置於平坦踏腳板之下的結構相比較而言,本文中平坦踏腳板安置於較低位置中。因此,可在平坦踏腳板之上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另外,與電池係安置於平坦踏腳板之下的結構相比較而言,本文中電池可安置於較高位置中。因此,可防止電池被道路上之水弄濕。或者,與電池係安置於車座下方之結構相比較而言,可以可靠地產生大的儲存空間。另外,在側視圖中,電池至少部分地與右邊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重疊。因此,可防止電池向後突出。因此,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可在車座前面可靠地產生大的騎乘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六態樣的機車,可在右邊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間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因此,可以可靠地產生用於容納電池之大的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七態樣的機車,可在平坦踏腳板之在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中間部分中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八態樣的機車,平坦踏腳板之前邊緣在車輛橫向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因此,與平坦踏腳板之前邊緣之在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中間部分向後突出的結構相比較而言,可在平坦踏腳板之在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中間部分中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九態樣的機車,可在平坦踏腳板之在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中間部分中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態樣的機車,車身可在車輛橫向方向上形成為緊湊的。另外,車身框架不包括對應於熟知機車中所設置之中央框架的框架。因此,即使當前輪安置成在車輛縱向方向上更接近於車身框架時,仍有可能防止前輪與車身框架之間的干擾。
現將參照附加圖式,該等圖式形成本原創發明之一部分。
後文中將參照諸圖來解釋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機車。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機車1的側視圖。圖2為機車1之正視圖。機車1為小輪型機車。機車1包括車身框架2、轉向軸3、前叉4、前輪5、車座6、引擎單元7、後輪8及車身罩9。在以下解釋中,應注意,縱向(前後)方向指代從坐在車座6上之騎乘者來看的車身縱向方向。另外,橫向(寬度或左右)方向指代從坐在車座6上之騎
乘者來看的車身橫向方向。
車身框架2主要由鐵管形成。車身框架2包括頭管部分21、向下框架部分22、第一加強框架部分23、下方框架部分24、第二加強框架部分25及後框架部分26。
頭管部分21定位於在橫向方向上的車身中心處。轉向軸3以可旋轉方式插入至頭管部分21中。把手單元12耦接至轉向軸3之頂部。如圖2中所說明,把手單元12包括車把120、右手柄121及左手柄122。車把120耦接至轉向軸3之頂部。右手柄121附接至車把120之右端,而左手柄122附接至車把120之左端。前叉4經組態成可以延長及收縮,且耦接至轉向軸3之底部。前叉4包括懸掛裝置11。輪5以可旋轉方式由懸掛裝置11之底部部分支撐。
圖3為車身框架2之透視圖。圖4為車身框架2之平面圖。圖5為車身框架2之側視圖。圖6為說明在頭管部分21之中央軸線之延伸方向上所見的車身框架2之前部分的圖式。如圖3至圖6中所說明,向下框架部分22連接至頭管部分21。向下框架部分22自頭管部分21向下延伸。在本申請案之說明書中,藉由術語「在垂直(上下)方向上延伸」所表達的狀態並不限於元件平行於字面上的「垂直」方向(亦即,垂直於水平方向之方向)而延伸的狀態。具體而言,本文中藉由術語「在垂直方向上延伸」所表達的狀態指代如下狀態:其中由字面上的「垂直」方向與元件之延伸方向所形成之角度中的較小者小於或等於45度。換言之,藉由術語「在垂直方向上延伸」所表達的狀態包括如下狀
態:其中元件在相對於字面上的「垂直」方向有所傾斜之方向上延伸。另外,藉由術語「在縱向(前後)方向上延伸」所表達的狀態並不限於元件平行於縱向方向而延伸之狀態。具體而言,藉由術語「在縱向方向上延伸」所表達的狀態指代如下狀態:其中由水平方向與元件之延伸方向所形成之角度中的較小者小於或等於45度。換言之,藉由術語「在縱向方向上延伸」所表達的狀態包括如下狀態:其中元件在相對於水平方向有所傾斜之方向上延伸。
向下框架部分22不包括定位於車身框架2之橫向中間的任何部分。換言之,向下框架部分22不包括在車身框架2之橫向中間自頭管部分21向下延伸的任何部分。具體而言,向下框架部分22包括一對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
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連接至頭管部分21之右邊橫向部分。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自頭管部分21之頂端橫向向右水平延伸,且在其中間部分中彎曲以在頭管部分21之右側向下延伸。在側視圖中,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之上部分及下部分在縱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疊。具體而言,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包括第一段22a1及第二段22a2。第一段22a1自頭管部分21橫向向外(亦即,橫向向右)延伸。應注意,如圖2中所說明,第一段22a1之連接至頭管部分21之一部分自頭管部分21水平地延伸。然而,在正視圖中,第一段22a1完全向下且橫向向外傾斜。第二段22a2自第一段22a1之右端向下延伸。
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連接至頭管部分21之左邊橫向部分。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自頭管部分21之頂端橫向向左水平延伸,且在其中間部分中彎曲以在頭管部分21之左側向下延伸。在側視圖中,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上部分及下部分在縱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疊。具體而言,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包括第一段22b1及第二段22b2。第一段22b1自頭管部分21橫向向外(亦即,橫向向外)延伸。應注意,如圖2中所說明,第一段22b1之連接至頭管部分21之一部分自頭管部分21水平地延伸。然而,在正視圖中,第一段22b1完全向下且橫向向外傾斜。第二段22b2自第一段22b1之左端向下延伸。
如圖2中所說明,在正視圖中,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安置成不與前輪5重疊。換言之,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係在橫向方向上安置於自前輪5之位置偏移的位置中。特定言之,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在橫向方向上安置於前輪5右邊。另一方面,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在橫向方向上安置於前輪5左邊。
如圖1中所說明,當機車1係水平地停放且前輪5係沿著車輛之縱向方向安置時(該狀態在後文中將被稱作「前輪5之正常狀態」),在側視圖中,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不與前輪5重疊。另外,在圖1中藉由雙點虛線所描繪之前輪5'的位置對應於當前叉4最大程度地收縮時前輪5之位置。當前叉4最大程度地收縮時,在側視
圖中,前輪5'與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重疊。換言之,前輪5'至少部分地在車輛之橫向方向上定位於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間。應注意,在側視圖中,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可與正常狀態之前輪5重疊。在此情形下,當前叉4最大程度地收縮時,在側視圖中,前輪5'與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重疊的程度更大。
第一加強部分23定位於向下框架部分22與下方框架部分24之間。第一加強部分23包括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
如圖5中所說明,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連接至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且向後彎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係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及待描述之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分開設置的構件。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之剛度比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剛度高。另外,在側視圖中,在車輛之縱向方向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之上部分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上部分至少部分地重疊。換言之,在側視圖中,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上部分之後端前面。具體而言,在側視圖中,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之前端231定位在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第二段22b2之後邊緣221前面。
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係與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雙側對稱地安置。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連接至右邊向下框架部
分22a且向後彎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係與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待描述之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分開設置的構件。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之剛度比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之剛度高。另外,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與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之間的位置關係實質上等同於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間的前述位置關係。因此,在側視圖中,在車輛之縱向方向上,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之上部分及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之上部分至少部分地重疊。換言之,在側視圖中,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之上部分之後端前面。具體而言,在側視圖中,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之前端定位在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之第二段22a2之後邊緣前面。
圖7為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之放大側視圖。圖8(a)為沿著線A-A截取之圖7之橫截面圖。圖8(b)為沿著線B-B截取之圖7之橫截面圖。如圖7及圖8中所說明,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包括管形構件37及板形構件38。管形構件37具有彎曲形狀。管形構件37包括第一管部分37a、第二管部分37b及第三管部分37c。第一管部分37a為管形構件37之上部分。第一管部分37a具有之內徑比第三管部分37c之內徑大。另外,第一管部分37a之外徑比第三管部分37c之外徑大。第一管部分37a之上端370相對於管形構件37之軸向方向傾斜。具體而言,上端370向上且向後傾斜。前述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下端插入且固定至第一管部分37a中。
第二管部分37b為管形構件37之後部分。第二管部分37b之內徑比第三管部分37c之內徑大。另外,第二管部分37b之外徑比第三管部分37c之外徑大。第二管部分37b之後端371相對於第二管部分37b之軸線傾斜。具體而言,後端371向上且向後傾斜。待描述之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的前端插入至第二管部分37b中。在沿著管形構件37之軸線的方向上,第三管部分37c定位於第一管部分37a與第二管部分37b之間。第三管部分37c具有彎曲形狀。
另外,管形構件37包括第一凸出部分372及第二凸出部分373。第一凸出部分372自管形構件37之表面向外突出。第一凸出部分372具有平坦表面。第一凸出部分372沿著管形構件37之軸線延伸。如圖8(a)中所說明,管形構件37在第一凸出部分372之相對側上包括第三凸出部分374。第三凸出部分374之形狀與第一凸出部分372相同。第二凸出部分373自管形構件37之表面向外突出。第二凸出部分373具有平坦表面。第二凸出部分373安置成沿著管形構件37之軸線遠離第一凸出部分372。第二凸出部分373沿著管形構件37之軸線延伸。如圖8(b)中所說明,管形構件37在第二凸出部分373之相對側上包括第四凸出部分375。第四凸出部分375之形狀與第二凸出部分373。另外,如圖8中所說明,管形構件37包括第一半分割構件41及第二半分割構件42。第一半分割構件41及第二半分割構件42具有通過板形構件38之雙側對稱形狀。
板形構件38安置成跨越管形構件37之直徑與管形構件37
交叉。具體而言,板形構件38插入於第一半分割構件41與第二半分割構件42之間。如圖7中所說明,類似於管形構件37,板形構件38具有彎曲形狀。板形構件38經安置以將其在平面圖(參見圖4)中之面積設定為小於其在側視圖中之面積。板形構件38包括在末端38a上之第一凹口381。末端38a為板形構件38在沿著管形構件37之軸線的方向上之各個末端中之一者。第一凹口381定位於第一管部分37a之內。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底端(其插入至第一管部分37a中)定位於第一凹口381之內。板形構件38包括在末端38b上之第二凹口382。末端38b為板形構件38在沿著管形構件37之軸線的方向上之各個末端中之另一者。第二凹口382定位於第二管部分37b之內。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前端(其插入至第二管部分37b中)定位於第二凹口382之內。板形構件38之寬度比管形構件37之外徑大。因此,沿著管形構件37之軸向方向延伸之板形構件38的邊緣38c及38d兩者自管形構件37之表面向外突出。藉由將突出部分熔接至管形構件37來固定板形構件38及管形構件37。因此,容易熔接板形構件38及管形構件37,此係歸因於板形構件38自管形構件37之表面突出的形狀。
應注意,如圖8(a)中所說明,管形構件37包括穿透第一凸出部分372及第三凸出部分374之第一通孔376。另一方面,板形構件38在其與第一通孔376相對之部分中包括第三通孔383。另外,如圖8(b)中所說明,管形構件37包括穿透第二凸出部分373及第四凸出部分375之第二通孔377。
另一方面,板形構件38在其與第二通孔377相對之部分中包括第四通孔384。在製造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的過程中,將銷插入至該等通孔中,用於適當地定位第一半分割構件41、板形構件38及第二半分割構件42。第一半分割構件41、板形構件38及第二半分割構件42係藉助於熔接來整體地固定,而同時係藉助於銷來適當地定位。
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具有與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之結構雙側對稱之結構。因此,後文中將省略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之詳細描述。應注意,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及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係經由如圖3中所說明之耦接框架部分27a耦接。
下方框架部分24經由第一加強部分23連接至向下框架部分22之下端。具體而言,下方框架部分24包括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及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連接至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自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水平地向後延伸。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連接至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自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向後水平延伸。如圖3及圖4中所說明,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之縱向中心部分經由耦接框架部分27b耦接至前述耦接框架部分27a,而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縱向中間部分經由耦接框架部分27c耦接至耦接框架部分27a。
後框架部分26連接至下方框架部分24之後端。後框架部分26自下方框架部分24之後端向上延伸。具體而言,後框
架部分26包括右邊後框架部分26a及左邊後框架部分26b。
右邊後框架部分26a連接至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之後端。右邊後框架部分26a在斜向上方向上自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之後端向後延伸。具體而言,右邊後框架部分26a自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之後端大致垂直地延伸,接著在其中間部分中向後彎曲,且最終在斜向上方向上向後延伸。更具體而言,如圖3中所說明,右邊後框架部分26a包括第一段26a1及第二段26a2。第一段26a1在斜向上方向上自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之後端向後延伸。第二段26a2在斜向上方向上自第一段26a1向後延伸。第一段26a1相對於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之傾斜角大於第二段26a2相對於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之傾斜角。
左邊後框架部分26b連接至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後端。左邊後框架部分26b在斜向上方向上自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後端向後延伸。具體而言,如圖5中所說明,左邊後框架部分26b自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後端大致垂直地延伸,接著在其中間部分中向後彎曲,且最終在斜向上方向上向後延伸。更具體而言,左邊後框架部分26b包括第一段26b1及第二段26b2。第一段26b1在斜向上方向上自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後端向後延伸。第二段26b2在斜向上方向上自第一段26b1向後延伸。第一段26b1相對於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傾斜角大於第二段26b2相對於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傾斜角。
如圖3中所說明,右邊後框架部分26a之第一段26a1及左
邊後框架部分26b之第一段26b1係經由耦接框架部分28a及28b耦接。另外,右邊後框架部分26a之後端及左邊後框架部分26b之後端係經由耦接框架部分29耦接。
右邊支架29a附接至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及右邊後框架部分26a。另一方面,左邊支架29b附接至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及左邊後框架部分26b。在車輛之橫向方向上延伸的樞軸(諸圖中未說明)附接至右邊支架29a及左邊支架29b。另外,圖1中所說明之後懸吊型引擎單元7以樞轉方式附接至樞軸上。引擎單元7包括輸出軸(圖中未說明)。後輪8以可旋轉方式由引擎單元7之輸出軸支撐。
第二加強框架部分25安置於頭管部分21周圍。第二加強框架部分25包括第一橫框架部分31、第二橫框架部分32、第一連接框架部分33及第二連接框架部分34。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中的每一者連接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中之每一者之剛度係設定成低於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中每一者之剛度。
如圖6中所說明,在頭管部分21之中心軸線C之延伸方向上看,第一橫框架部分31連接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而同時在頭管部分21後面通過。另外,第一橫框架部分31亦連接至頭管部分21。第一橫框架部分31定位在頭管部分21後面,且經由第一連接框架部分33間接地連接至頭管部分21,第一連接框架部分33連接至頭管部分21之底端。第一橫框架部分31具有直線形狀。
如圖5中所說明,第一橫框架部分31係在頭管部分21之中心軸線C的延伸方向上安置於區域L內,區域L之範圍係自頭管部分21之頂端至底端。另外,第一連接框架部分33與頭管部分21之間的經連接部分33a及第一連接框架部分33與第一橫框架部分31之間的經連接部分33b兩者皆定位於區域L內。
如在圖6中所說明,在頭管部分21之中心軸線C之延伸方向上看,第二橫框架部分32連接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而同時在頭管部分21前面通過。另外,第二橫框架部分32亦連接至頭管部分21。第二橫框架部分32定位在頭管部分21前面,且經由第二連接框架部分34間接地連接至頭管部分21,第二連接框架部分34連接至頭管部分21之底端。如圖5中所說明,第二橫框架部分32與頭管部分21之間的經連接部分(亦即,第二橫框架部分32與第二連接框架部分34之間的經連接部分34a)定位於區域L內。另外,第二連接框架部分34與頭管部分21之間的經連接部分34b定位於區域L內。另一方面,第二橫框架部分32與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間的各個經連接部分定位於區域L之外。換言之,僅有第二橫框架部分32之上部分安置於區域L內,而第二橫框架部分32之另一部分並不安置於區域L內。
如圖1中所說明,車座6安置於後框架部分26之上。車座6定位於頭管部分21後面。車座6由車身框架2支撐。具體而言,車座6直接或間接附接至右邊後框架部分26a及左邊
後框架部分26b。如圖1中所說明,車座6為允許兩個人(亦即,騎乘者及乘客)坐在上面之前後二人座。
車身罩9包括前車身罩部分51、後車身罩部分52及下方罩部分53。前車身罩部分51覆蓋頭管部分21之周圍。前車身罩部分51包括前面罩部分54及背面罩部分55。前面罩部分54覆蓋頭管部分21之前側。前面罩部分54之上段54a定位成高於前輪5。車前燈61安置於前面罩部分54之上段54a中。前面罩部分54之下段54b定位於前輪後面。前面罩部分54之下段54b的橫向中間部分向後凹以防止干擾前輪5。應注意,前擋泥板54c安置於前輪5之上。
背面罩部分55覆蓋頭管部分21之背側。圖9為前車身罩部分51之透視圖。圖10為前車身罩部分51之放大局部側視圖。在圖10中,實線551及虛線552描繪背面罩部分55之橫向中心的形狀。實線551及虛線552對應於在圖9中概念性描繪之雙點虛線550。圖9中所描繪之雙點虛線550在後文中將被稱作「背面中心線550」。圖10中所描繪之實線551在後文中將被稱作「背面中心線550之上段551」。另一方面,圖10中所描繪之虛線552在後文中將被稱作「背面中心線550之下段552」。
背面中心線550之上段551向下且向前傾斜。背面中心線550之下段552定位在將描述之左邊後邊緣線553前面。背面中心線550之下段552以凸出形狀向後彎曲。背面中心線550之下段552的底端向下且向前傾斜。圖11為圖10之沿著線XI-XI截取之橫截面圖。具體而言,圖11說明圖10之橫
截面CS1(後文中稱作「第一橫截面CS1」),該橫截面係在前叉4最大程度收縮之條件下沿著通過前輪5'之後端P2之水平面所截取。圖12為圖10之沿著線XII-XII截取之橫截面圖。具體而言,圖12說明圖10之橫截面CS2(後文中稱作「第二橫截面CS2」),該橫截面係沿著通過將描述之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之橫向中心P1之水平面所截取。換言之,圖12中所說明之第二橫截面CS2定位成低於圖11中所說明之第一橫截面CS1。如圖11及圖12中所說明,背面罩部分55之下部分的橫向中間段55a(後文中稱作「背面中間段55a」)向前凹。再者,在第二橫截面CS2上於前面罩部分54之下段54b與背面中間段55a之橫向中心之間產生的縱向距離Da2小於在第一橫截面CS1上於前面罩部分54之下段54b與背面中間段55a之橫向中心之間產生的縱向距離Da1。另外,在第二橫截面CS2上於背面中間段55a之橫向中心與正常狀態之前輪5之間產生的縱向距離Dw2小於在第一橫截面CS1上於背面中間段55a之橫向中心與正常狀態之前輪5之間產生的縱向距離Dw1。在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機車1中,車身框架2因此並不包括對應於熟知機車中所設置之中央框架的任何框架。因此,背面罩部分55可在背面中間段55a中向前凹。背面罩部分55之形狀使得有可能縱向擴展定位於背面罩部分55之背面中間段55a後面之供騎乘者的空間。另外,背面中間段55a可安置成鄰近於前輪5。因此,機車1之前部分(包括前輪5)可形成為緊湊的。
背面靠右段55b安置於背面中間段55a右邊,而背面靠左段55c安置於背面中間段55a左邊。背面靠右段55b安置於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後面。背面靠左段55c安置於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後面。背面靠右段55b及背面靠左段55c分別朝向背面中間段55a後面突出。在圖9及圖10中,實線553描繪在側視圖中背面靠左段55c之後邊緣的形狀(實線553在後文中將被稱作「左邊後邊緣線553」)。左邊後邊緣線553之下段554定位在左邊後邊緣線553之後端555前面。應注意,圖9以雙點虛線概念性地說明了對應於下段554之位置。另外,實線556描繪背面罩部分55之橫向最外部分的形狀(實線556在後文中將被稱作「左邊外緣線556」)。在側視圖中,左邊外緣線556定位在左邊後邊緣線553前面。
另外,如圖11及圖12中所說明,在第二橫截面CS2上於背面靠右段55b與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之間產生的縱向距離Db2小於在第一橫截面CS1上於背面靠右段55b與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之間產生的縱向距離Db1。同樣,在第二橫截面CS2上於背面靠左段55c與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之間產生的縱向距離Dc2小於在第一橫截面CS1上於背面靠左段55c與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之間產生的縱向距離Dc1。換言之,在定位成低於第一橫截面CS1之第二橫截面CS2上,背面靠右段55b之向後突出長度及背面靠左段55c之向後突出長度小於在第一橫截面CS1上之彼等向後突出長度。背面罩部分55之形狀使得有可能縱向擴展定位在背面
靠右段55b之下部分及背面靠左段55c之下部分後面之用於騎乘者的空間。
如圖9中所說明,背面罩部分55進一步包括蓋構件56。蓋構件56定位於背面罩部分55之橫向中間。蓋構件56以可拆卸方式附接至背面罩部分55之另一部分。圖13為以雙點虛線描繪之背面罩部分55之後視圖。如圖13中所說明,電池43安置在蓋構件56前面。電池43橫向安置於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間。如圖1中所說明,在側視圖中,電池43與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部分地重疊。
如圖1中所說明,後車身罩部分52定位於車座下方。後車身罩部分52覆蓋安置於車座6下方之後框架部分26的前側及兩個橫向側。另外,油箱57安置於車座6下方。油箱57安置於右邊後框架部分26a及左邊後框架部分26b之前述第二段26a2與26b2之間(參見圖3)。
下方罩部分53定位於前車身罩部分51與後車身罩部分52之間。下方罩部分53耦接前車身罩部分51與後車身罩部分52。下方罩部分53包括平坦踏腳板53a。平坦踏腳板53a附接至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及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平坦踏腳板53a縱向安置於前輪5與車座6之間。平坦踏腳板53a定位成低於車座6。平坦踏腳板53a為坐在車座6上之騎乘者在車輛行進期間用來放腳的表面。平坦踏腳板53a定位於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及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上。平坦踏腳板53a縱向定位於向下框架部分22與後框架部分26
之間。在橫向方向上,平坦踏腳板53a具有完全平坦之形狀。
如圖9中所說明,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連接至前述背面罩部分55之底端。因此,圖12說明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的形狀以及背面罩部分55之底端的形狀。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的橫向中間部分向前凹。具體而言,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包括前邊緣中間段531、前邊緣靠右段532及前邊緣靠左段533。前邊緣中間段531橫向安置於前邊緣靠右段532與前邊緣靠左段533之間。前邊緣中間段531在橫向方向上之中心P1(亦即,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的橫向中心)安置在前邊緣靠右段532之後端及前邊緣靠左段533之後端前面。如圖10中所說明,在側視圖中,前邊緣中心點P1與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重疊。在側視圖中,前邊緣中心點P1與左邊外緣線556之下段重疊。另外,如圖1中所說明,前邊緣中心點P1定位在前述左邊後邊緣線553前面。更具體而言,在側視圖中,前邊緣中心點P1定位在左邊後邊緣線553之前述下段554前面。在前叉4最大程度收縮之條件下,前邊緣中心點P1定位成低於前輪5'之後端P2。另外,如圖1中所說明,在側視圖中,前邊緣中心點P1定位在背面中心線550之上段551的後端前面。圖14為機車1之俯視圖。如圖14中所說明,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完全定位於手柄121及122前面。
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機車1具有以下特徵。
車身框架2不包括自頭管部分21延伸至低於平坦踏腳板53a之位置而同時橫向安置於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間的任何框架。簡言之,車身框架2不包括熟知機車中所設置之中央框架。因此,可擴展平坦踏腳板53a之縱向長度。
另外,在不使用中央框架之情況下,藉由第一加強部分23加強了本例示性實施例之車身框架2的剛度。具體而言,右邊加強部分23a安置於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右邊下方框架部分24a之間,而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安置於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與左邊下方框架部分24b之間。因此,可藉由第一加強部分23來支撐作用於介於向下框架部分22與下方框架部分24之間的一部分上之負載。另外,耦接框架部分27a固定至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因此,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可接收及支撐自耦接框架部分27a轉移而來之負載。因此,即使不具備熟知機車中所設置之中央框架,車身框架2仍可以可靠地獲得所需要剛度。
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中的每一者包括管形構件37及板形構件38。因此,可藉由板形構件38獲得高的剛度。尤其是,板形構件38經安置以將其在平面圖中之面積設定為小於其在側視圖中之面積。因此,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中的每一者具有高的剛度以對抗會使第一管部分37a向後彎曲且使第二管部分37b向上彎曲之負載(參見圖7中之箭頭A1)。另外,
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中的每一者具有高的剛度以對抗會使第一管部分37a向前彎曲且使第二管部分37b向下彎曲之負載(參見圖7中之箭頭A2)。因此,車身框架2可逆著在負載自車身前面施加至前輪5時使第一加強部分23彎曲之方向而獲得較高剛度。
向下框架部分22在垂直於水平方向之方向上延伸。因此,可在配置在向下框架部分22後面且在平坦踏腳板53a上方的位置中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
在向下框架部分22之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間產生的空間係用作容納電池43之空間。因此,與電池43安置於平坦踏腳板53a之下的結構相比較而言,平坦踏腳板53a可安置於較低位置中。因此,可在平坦踏腳板53a之上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或者,與電池43係安置於車座6之下的結構相比較而言,可在車座6之下可靠地產生大的儲存空間。另外,在車身中前後分開地安置電池43及油箱57,該等組件的重量較大。因此,可增強機車之重量平衡。
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中之每一者包括一自頭管部分21橫向向外水平延伸之部分。因此,可在向下框架部分22之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之間可靠地產生大的空間。換言之,可以可靠地產生用於容納電池43之大的空間。
如圖12中所說明,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中間段531安置在前邊緣靠右段532之後端與前邊緣靠左段553之後端前
面。另外,如圖10中所說明,在側視圖中,前邊緣中心點P1與右邊加強框架部分23a及左邊加強框架部分23b重疊。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機車1不包括熟知機車中所設置之中央框架。因此,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可因此很大程度地向前延伸。換言之,可在平坦踏腳板53a之上可靠地產生縱向大的空間。
當懸掛裝置11最大程度地收縮時,在側視圖中,前輪5'與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重疊。換言之,在縱向方向上於前輪5與向下框架部分22之間產生小的距離。可藉此減小車身之縱向長度。另外,車身框架2不包括對應於熟知機車中所設置之中央框架的任何框架。因此,即使當前輪5安置成在縱向方向上更接近於車身框架2時,仍有可能防止前輪5與車身框架2之間的干擾。
儘管車身框架2不包括中央框架,但藉由第二加強框架部分25進一步加強車身框架2之剛度。具體而言,車身框架2具備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連接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與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而同時分別在頭管21後面或前面通過。另外,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連接至頭管21。舉例而言,當將向後的外力施加至前輪5時,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變形。因此,藉由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減輕施加至車身框架2之外力。如圖15中所詳細說明,當將向後的外力
施加至前輪5時,頭管部分21之底端向後移動且發生弓形變形。當頭管部分21變形時,連接至頭管部分21之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亦變形。藉此減輕施加至車身框架2之外力。因此,車身框架2可在不具備中央框架以便加強向下框架部分22之右邊向下框架部分22a及左邊向下框架部分22b的情況下獲得足夠高之剛度及強度。在圖15中應注意,實線描繪當不將向後之外力施加至前輪5時的車身框架2,而虛線描繪當將向後之外力施加至前輪5時的車身框架2。
另外,如圖5中所說明,第一橫框架部分31定位於區域L內。因此,當將外力施加至頭管部分21時,第一橫框架部分31及第二橫框架部分32進一步容易變形。藉此有可能進一步有效地減輕施加至車身框架2之外力。
以上已描述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前述例示性實施例,且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可在本文中進行多種改變。
在前述例示性實施例中,車身框架2係藉助於熔接藉由固定鐵管而形成。然而,在本發明中,車身框架之結構並不限於以上結構。舉例而言,車身框架可藉助於澆鑄而整體形成。另外,本發明之車身框架可能未必由鐵構成且可由除鐵以外之任何其他合適材料構成。舉例而言,車身框架可由鋁或鋁合金構成。或者,車身框架可由鎂合金構成。
本發明之加強框架部分的特定結構並不限於前述例示性
實施例之第一加強部分23,而是只要其剛度比向下框架部分22之剛度高即可。另外,本發明之加強框架部分之剛度較佳比下方框架部分24之剛度高。舉例而言,加強框架部分可由厚度比向下框架部分22之厚度及下方框架部分24之厚度大的管形成。另外,加強框架部分可藉助於澆鑄而整體形成,而不是藉由整體地熔接複數個構件而形成。另外,加強框架部分可由不同於向下框架部分22及下方框架部分24之材料的材料構成以便獲得高的剛度。
本發明之車身框架可不包括前述例示性實施例之第二加強框架部分25。另外,第二加強框架部分之結構可不限於前述例示性實施例之結構。舉例而言,第一橫框架部分可直接連接至頭管部分,而無需第一連接框架部分介入。同樣,第二橫框架部分可直接連接至頭管部分,而無需第二連接框架部分介入。在前述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橫框架部分31具有直線形狀。然而,例如,第一橫框架部分可具有彎曲或凸出形狀。在此情形下,第一橫框架部分較佳形成為在頭管部分21之中心軸線C之延伸方向上所見的向後凸出形狀。
平坦踏腳板可能未必形成為完全平坦之形狀,且可包括一些凸凹。或者,平坦踏腳板可具有彎曲表面。
如前述例示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當連接背面中心線550與平坦踏腳板53a以形成側視圖中(參見圖10)之預定角度時,可將前邊緣中心點P1定義為藉由背面中心線550及平坦踏腳板53a形成之角度的頂點。在此情形下,可將平坦
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定義為平坦踏腳板53a與通過前邊緣中心點P1之水平面之間的交叉線。當藉由彎曲表面來連接背面中心線550與平坦踏腳板53a時,可將前邊緣中心點P1定義為配置於彎曲表面之橫向中心線上的任意點。
如圖16中所說明,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可在橫向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換言之,平坦踏腳板53a之前邊緣530的橫向中間部分可縱向安置於與前邊緣530之橫向末端相同的位置中。
根據本發明,有可能提供一種機車,用於可靠地獲得車身框架所需之剛度,且同時用於延長踏腳板之縱向長度。
1‧‧‧機車
2‧‧‧車身框架
3‧‧‧轉向軸
4‧‧‧前叉
5‧‧‧前輪
5'‧‧‧前輪
6‧‧‧車座
7‧‧‧引擎單元
8‧‧‧後輪
9‧‧‧車身罩
11‧‧‧懸掛裝置
12‧‧‧把手單元
21‧‧‧頭管部分
22‧‧‧向下框架部分
22a‧‧‧右邊向下框架部分
22a1‧‧‧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第一段
22a2‧‧‧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第二段
22b‧‧‧左邊向下框架部分
22b1‧‧‧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第一段
22b2‧‧‧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第二段
23‧‧‧第一加強框架部分
23a‧‧‧右邊加強框架部分
23b‧‧‧左邊加強框架部分
24‧‧‧下方框架部分
24a‧‧‧右邊下方框架部分
24b‧‧‧左邊下方框架部分
25‧‧‧第二加強框架部分
26‧‧‧後框架部分
26a‧‧‧右邊後框架部分
26a1‧‧‧右邊後框架部分之第一段
26a2‧‧‧右邊後框架部分之第二段
26b‧‧‧左邊後框架部分
26b1‧‧‧左邊後框架部分之第一段
26b2‧‧‧左邊後框架部分之第二段
27a‧‧‧耦接框架部分
27b‧‧‧耦接框架部分
27c‧‧‧耦接框架部分
28a‧‧‧耦接框架部分
28b‧‧‧耦接框架部分
29‧‧‧耦接框架部分
29a‧‧‧右邊支架
29b‧‧‧左邊支架
31‧‧‧第一橫框架部分
32‧‧‧第二橫框架部分
33‧‧‧第一連接框架部分
33a‧‧‧經連接部分
33b‧‧‧經連接部分
34‧‧‧第二連接框架部分
34a‧‧‧經連接部分
34b‧‧‧經連接部分
37‧‧‧管形構件
37a‧‧‧第一管部分
37b‧‧‧第二管部分
37c‧‧‧第三管部分
38‧‧‧板形構件
38a‧‧‧末端
38b‧‧‧末端
38c‧‧‧邊緣
38d‧‧‧邊緣
41‧‧‧第一半分割構件
42‧‧‧第二半分割構件
43‧‧‧電池
51‧‧‧前車身罩部分
52‧‧‧後車身罩部分
53‧‧‧下方罩部分
53a‧‧‧踏腳板
54‧‧‧前面罩部分
54a‧‧‧前面罩部分之上段
54b‧‧‧前面罩部分之下段
54c‧‧‧前擋泥板
55‧‧‧背面罩部分
55a‧‧‧橫向中間段/背面中間段
55b‧‧‧背面靠右段
55c‧‧‧背面靠左段
56‧‧‧蓋構件
57‧‧‧油箱
61‧‧‧車前燈
100‧‧‧機車
120‧‧‧車把
121‧‧‧右手柄
122‧‧‧左手柄
200‧‧‧前輪
221‧‧‧後邊緣
231‧‧‧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之前端
300‧‧‧車身框架
301‧‧‧頭管
302‧‧‧下部框架部分
303‧‧‧向下框架部分
304‧‧‧中央框架
305‧‧‧耦接框架
370‧‧‧第一管部分之上端
371‧‧‧第二管部分之後端
372‧‧‧第一凸出部分
373‧‧‧第二凸出部分
374‧‧‧第三凸出部分
375‧‧‧第四凸出部分
376‧‧‧第一通孔
377‧‧‧第二通孔
381‧‧‧第一凹口
382‧‧‧第二凹口
383‧‧‧第三通孔
384‧‧‧第四通孔
400‧‧‧踏腳板
530‧‧‧踏腳板之前邊緣
531‧‧‧前邊緣中間段
532‧‧‧前邊緣靠右段
533‧‧‧前邊緣靠左段
550‧‧‧背面中心線
551‧‧‧背面中心線之上段
552‧‧‧背面中心線之下段
553‧‧‧左邊後邊緣線
554‧‧‧左邊後邊緣線之下段
555‧‧‧左邊後邊緣線之後端
556‧‧‧左邊外緣線
CS1‧‧‧第一橫截面
CS2‧‧‧第二橫截面
P1‧‧‧前邊緣中心點
P2‧‧‧前輪之後端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機車的側視圖;圖2為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機車的正視圖;圖3為車身框架之透視圖;圖4為車身框架之平面圖;圖5為車身框架之側視圖;圖6為說明在頭管部分之中心軸線的延伸方向上所見之車身框架之前部分的圖式;圖7為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之放大側視圖;圖8A及圖8B包括分別沿著線A-A及線B-B截取之圖7之橫截面圖;圖9為前車罩部分之透視圖;圖10為前車身罩部分之局部放大側視圖;圖11為沿著線XI-XI截取之圖10之橫截面圖;
圖12為沿著線XII-XII截取之圖10之橫截面圖;圖13為後罩部分之後視圖;圖14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機車的俯視圖;圖15為說明第二加強框架部分之工作效應的示意圖;圖16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前車身罩部分的透視圖;及圖17為根據先前技術之機車之車身框架的側視圖。
1‧‧‧機車
2‧‧‧車身框架
3‧‧‧轉向軸
4‧‧‧前叉
5‧‧‧前輪
11‧‧‧懸掛裝置
12‧‧‧把手單元
21‧‧‧頭管部分
22a‧‧‧右邊向下框架部分
22a1‧‧‧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第一段
22a2‧‧‧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第二段
22b‧‧‧左邊向下框架部分
22b1‧‧‧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第一段
22b2‧‧‧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第二段
23a‧‧‧右邊加強框架部分
23b‧‧‧左邊加強框架部分
32‧‧‧第二橫框架部分
120‧‧‧車把
121‧‧‧右手柄
122‧‧‧左手柄
Claims (12)
- 一種機車,包含:一車身框架,該車身框架包括:一頭管部分;一左邊向下框架部分,其自該頭管部分橫向向左向下延伸出;一右邊向下框架部分,其自該頭管部分橫向向右向下延伸出;一左邊加強框架部分,其連接至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且其剛度比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剛度高;一右邊加強框架部分,其連接至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且其剛度比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剛度高;一連接至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之左邊下方框架部分,該左邊下方框架部分向後延伸;及一連接至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之右邊下方框架部分,該右邊下方框架部分向後延伸;一插入至該頭管部分中之轉向軸;一連接至該轉向軸之一底部部分之前叉;一由該前叉之一底部部分支撐的前輪;一定位在該頭管部分後面之車座,該車座係由該車身框架支撐;及一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定位於該前輪與該車座之間的踏腳板,該踏腳板定位成低於該車座,該踏腳板定位成高於該右邊下方框架部分及該左邊下方框架部分;其中,在側視圖中,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後邊緣定位在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之前邊緣之上端的後方;在側視圖中,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後邊緣定位在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之前邊緣之上端的後方; 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中之每一者包括一管形構件及一板形構件,該板形構件安置成跨越該管形構件之直徑而與該管形構件交叉;該板形構件之面積在該車輛之平面圖中比在該車輛之側視圖中小。
- 如請求項1之機車,其中該頭管部分定位於在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一車身中心處;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連接至該頭管部分之一左邊橫向部分;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連接至該頭管部分之一右邊橫向部分;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向後彎曲;且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向後彎曲。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該車身框架不包括一自該頭管部分延伸至一低於該踏腳板之位置而同時在該車輛橫向方向上安置於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與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間的框架。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在該車輛之側視圖中,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一上部分及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之一上部分在該車輛縱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疊,且在該車輛之側視圖中,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之一上部分及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之一上部分在該車輛縱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疊。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進一步包含:一電池,其在該車輛橫向方向上安置於該右邊向下框 架部分與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之間。
- 如請求項5之機車,其中在該車輛之側視圖中,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至少部分地與該電池重疊。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中之每一者包括一自該頭管部分橫向向外水平延伸之部分。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該踏腳板之一前邊緣之在該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一中間部分向前凹。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該踏腳板具有一在該橫向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之前邊緣。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在該車輛之側視圖中,該踏腳板之一前邊緣之在該車輛橫向方向上的一中心與該右邊加強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加強框架部分重疊。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該前叉包括一支撐該前輪之懸掛裝置,且該前輪經組態成至少當該懸掛裝置最大程度收縮時在該車輛之側視圖中與該右邊向下框架部分及該左邊向下框架部分重疊。
-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該踏腳板為平坦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63755A JP2012197057A (ja) | 2011-03-23 | 2011-03-23 | 自動二輪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44985A TW201244985A (en) | 2012-11-16 |
TWI468315B true TWI468315B (zh) | 2015-01-11 |
Family
ID=45811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08356A TWI468315B (zh) | 2011-03-23 | 2012-03-12 | 機車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502815B1 (zh) |
JP (1) | JP2012197057A (zh) |
CN (1) | CN102689666B (zh) |
TW (1) | TWI4683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30137173A1 (en) * | 2020-03-11 | 2023-05-04 |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 Cooling of heat-generating compon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CN114954753A (zh) * | 2021-02-26 | 2022-08-30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用于安装大容量电池的电动车车架及电动摩托车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51982A (en) * | 1946-08-01 | 1951-05-08 | Robert H Verkins | Vehicle frame |
TWI262882B (en) * | 2003-10-08 | 2006-10-01 | Honda Motor Co Ltd | Basket structure of vehicle |
TWI275511B (en) * | 2004-08-30 | 2007-03-11 | Honda Motor Co Ltd | Body cov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TWM381573U (en) * | 2009-11-19 | 2010-06-01 | Unitec Composite Technology Corp | Vehicle frame seat pipe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
CN201580489U (zh) * | 2010-01-04 | 2010-09-15 | 蒋妙根 | 电瓶车/摩托车的车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43322B2 (ja) * | 2001-06-25 | 2005-04-2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エンジンの懸架構造 |
JP4459160B2 (ja) | 2005-03-25 | 2010-04-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JP2012245796A (ja) * | 2009-09-25 | 2012-12-13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及び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
-
2011
- 2011-03-23 JP JP2011063755A patent/JP2012197057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3-01 EP EP20120157607 patent/EP2502815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3-12 TW TW101108356A patent/TWI468315B/zh active
- 2012-03-23 CN CN201210084349.9A patent/CN1026896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51982A (en) * | 1946-08-01 | 1951-05-08 | Robert H Verkins | Vehicle frame |
TWI262882B (en) * | 2003-10-08 | 2006-10-01 | Honda Motor Co Ltd | Basket structure of vehicle |
TWI275511B (en) * | 2004-08-30 | 2007-03-11 | Honda Motor Co Ltd | Body cov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TWM381573U (en) * | 2009-11-19 | 2010-06-01 | Unitec Composite Technology Corp | Vehicle frame seat pipe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
CN201580489U (zh) * | 2010-01-04 | 2010-09-15 | 蒋妙根 | 电瓶车/摩托车的车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197057A (ja) | 2012-10-18 |
TW201244985A (en) | 2012-11-16 |
EP2502815B1 (en) | 2014-05-14 |
EP2502815A3 (en) | 2013-03-06 |
CN102689666B (zh) | 2015-07-22 |
EP2502815A2 (en) | 2012-09-26 |
CN102689666A (zh) | 2012-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96646B (zh) | 機車 | |
EP2457815B1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JP600189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JP4887637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 |
CN110962971B (zh) | 跨骑型车辆 | |
JP4459161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TWI588049B (zh) | 跨坐型車輛之側蓋構造 | |
JP515176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TWI468315B (zh) | 機車 | |
WO2011037179A1 (ja) | 自動二輪車及び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 |
JP677091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構造 | |
JP689426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JP580664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
JP2006298356A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
JP4731926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 |
CN108025789B (zh) | 两轮摩托车用车身架 | |
JP6162189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7303839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5843813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構造 | |
TWI471247B (zh) | Locomotives for locomotives and locomotives | |
JP738563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BR112018000609B1 (pt) | Veículo do tipo para montar | |
JP514278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 |
JP2022056993A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5307497B2 (ja) | 低床式鞍乗り型車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