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9941B - 按摩機 - Google Patents

按摩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9941B
TWI459941B TW099116247A TW99116247A TWI459941B TW I459941 B TWI459941 B TW I459941B TW 099116247 A TW099116247 A TW 099116247A TW 99116247 A TW99116247 A TW 99116247A TW I459941 B TWI459941 B TW I4599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ubbing
unit
airbag
portions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6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43219A (en
Inventor
Nichimu Inada
Hideshi Kondo
Yoshifumi Fukuyama
Nagatoshi Harada
Hiroo Fujita
Yoshiyuki Hamada
Yasuhiro Sugino
Myongsik Kim
Mitsuo Deguchi
Original Assignee
Fami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mi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mil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43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3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9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99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61H7/004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64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 A61H2201/1669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moving along the body in a reciprocating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07Control means thereof computer control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71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30/00Measuring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54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 A61H23/0263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using rotating unbalanced mas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按摩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按摩機,具備擦摩單元,該擦摩單元具有對於受療者身體部位施以擦摩按摩之擦摩部、及驅動該擦摩部之擦摩驅動部。
以往已知有一種對受療者身體部位進行擦摩之按摩機。此種按摩機例如係構成為:將以夾住受療者身體部位之方式配置於該身體部位之兩側方之一對施療板,沿著身體部位之側面往返移動而對身體部位之側面施以擦摩動作,及將位於前述一對施療板間且配置於身體部位之背面之背面施療板,朝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往返移動而對身體部位之背面施以擦摩動作及按壓動作(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45968號公報
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按摩機中,雖可對身體部位之側面進行擦摩動作,及對身體部位之背面進行擦摩動作及按壓動作,但無法對身體部位之背面之不同位置個別地進行按壓。
因此,本發明係為了解決此種問題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既可對於受療者身體部位之側面進行擦摩動作,又可對於身體部位之背面之不同位置個別地進行擦摩動作及按壓動作之按摩機。
本發明之按摩機係具備擦摩單元,該擦摩單元具有對於受療者身體部位施以擦摩按摩之成對擦摩部、及驅動該擦摩部之擦摩驅動部;前述擦摩部係具有:成對之第1擦摩部,配置於前述身體部位之兩側方,且朝沿著該身體部位之側面之方向往返移動;及成對之第2擦摩部,配置於前述身體部位之背面,且朝沿著該身體部位之背面之方向及與該背面交叉之方向往返移動。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即可藉由成對之第1擦摩部擦摩身體部位之側面,並且藉由成對之第2擦摩部個別擦摩並按壓身體部位之背面之不同位置。
此外,本發明之按摩機係具備擦摩單元,該擦摩單元具有對於受療者身體部位施以擦摩按摩之擦摩部、及驅動該擦摩部之擦摩驅動部;前述擦摩部係具有:成對之外側擦摩部、及配置於該成對之外側擦摩部間之中間擦摩部;前述外側擦摩部、及前述中間擦摩部係具有:第1擦摩部,配置於前述身體部位之側方,且朝沿著前述身體部位之側面之方向往返移動;及第2擦摩部,朝沿著前述身體部位之背面之方向及與該背面交叉之方向往返移動。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例如進行按摩之身體部位為腳時,係藉由成對之外側擦摩部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即可擦摩兩腳各自兩側面,並且藉由成對之外側擦摩部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即可個別擦摩並按壓兩腳各自背面不同之位置。
此外,前述第1擦摩部與前述第2擦摩部係以一體構成為較佳。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只要擦摩驅動部之動力傳遞至第1擦摩部與第2擦摩部中任一方,即可將第1擦摩部及第2擦摩部均予以驅動,而且,可使第1擦摩部與第2擦摩部連動驅動。因此,不需設置使第1擦摩部與第2擦摩部連動驅動之傳遞部等,因此可將構造簡化。
此外,前述成對之擦摩部較佳為以彼此不同之相位往返移動。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由於成對之第1擦摩部係以彼此不同之相位往返移動,因此身體部位會被沿著該身體部位之側面之方向拉住而難以移動。因此,在第1擦摩部往返移動時,在第1擦摩部與身體部位之間產生朝沿著該身體部位之側面之方向的位置偏移,而可適當地擦摩身體部位之側面。此外,由於成對之第2擦摩部以彼此不同之相位往返移動,因此以不同時間點(timing)按壓(上下移動)身體部位背面之左右不同位置,而可將身體部位朝左右方向搓揉。
此外,前述外側擦摩部與前述中間擦摩部較佳為以彼此不同之相位往返移動。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例如進行按摩之身體部位為腳時,由於成對之外側擦摩部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係以彼此不同之相位往返動作,因此兩腳會各自被沿著腳側面之方向拉住而難以移動。因此,在第1擦摩部往返動作時,在第1擦摩部與腳之間產生朝沿著腳之側面之方向的位置偏移,而可適當地擦摩兩腳各自之兩側面。此外,由於成對之外側擦摩部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係以彼此不同之相位往返移動,因此以不同時間點按壓(上下動作)兩腳各自背面之左右不同位置,而可將兩腳朝左右方向搓揉。
此外,前述擦摩部較佳為具有配置於前述第1擦摩部之內側面,用以按摩前述身體部位之按摩部。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即可在第1擦摩部及第2擦摩部所為之擦摩動作之外,利用按摩部進行按摩。
此外,前述按摩部較佳為藉由空氣之供排氣而膨脹收縮之氣囊(air cell),用以按壓前述身體部位。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即可依據身體部位之大小或形狀,而簡單調整成對之擦摩部之間隔、或外側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之間隔。此外,可在擦摩動作之外藉由氣囊之膨脹收縮而對身體部位進行按壓按摩。
此外,前述氣囊較佳為可在前述擦摩部之往返移動之間膨脹收縮。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在擦摩部往返移動時,即使擦摩部與身體部位之位置關係變更,亦可藉由適當調整氣囊之膨脹程度,而以與身體部位形狀對應之狀態維持成對之擦摩部之間隔、或外側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之間隔。
此外,前述氣囊較佳為在沿著身體部位之方向設有複數個。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即可使成對之擦摩部之間隔、或外側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之間隔更適當地與身體部位之形狀大略一致。例如進行按摩之身體部位為腳時,藉由將位於小腿側之氣囊膨脹相較位於腳踝側之氣囊為大,即可使成對之擦摩部之間隔、或外側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之間隔與腳之形狀大略一致。
此外,較佳為具有支撐前述擦摩單元之基座(base)部,前述基座部係具有限制部,其用以限制前述擦摩部朝與前述身體部位之側面交叉之方向移動。
藉由設計為此種構成,即可防止因為氣囊膨脹所形成之反作用力而使成對之擦摩部之間隔、或外側擦摩部與中間擦摩部之間隔大於所需程度以上。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擦摩受療者身體部位之側面,並且個別擦摩並按壓身體部位背面不同位置之按摩機。
[整體構成]
以下根據第1圖及第2圖說明具備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1、M2之椅子型按摩機100之整體構成。第1圖係為具備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之椅子型按摩機之前方斜視圖,第2圖係為第1圖所示椅子型按摩機之功能方塊圖。
如第1圖所示,具備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1、及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2之椅子型按摩機100係具有:供受療者就座之座部101;以可轉動於前後方向(箭頭a之方向)的方式連結在座部101之後部之靠背部102;以可轉動於上下方向(箭頭b之方向)的方式連結在座部101之前部之擱腳部(foot rest)103;設於座部101之左右兩側之扶手部104、104;及從扶手部104朝下方延伸而載置於地板面之支撐腳部105、105。另外,本說明書中之方向概念,係為就座於使靠背部102豎起,且使擱腳103上升至大致水平狀態之狀態之椅子型按摩機100之受療者朝向正面時,其前方為「前」,後方為「後」,左手側為「左」,右手側為「右」,頭側為「上」,腰側為「下」,其他情形則會有適當說明。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靠背部102係可藉由電動馬達、流體壓缸、或氣囊等所構成之致動器(actuator)106繞著左右水平方向之軸傾斜(recline),且可在從第1圖中以實線所示之豎起之狀態至二點鏈線所示之傾倒之狀態之間的任意位置停止。此外,擱腳103係與靠背部102同樣地可藉由電動馬達、流體壓缸、或氣囊等所構成之致動器107繞著左右水平方向之軸上下轉動,且可停止在從第1圖中以實線所示之上升狀態至二點鏈線所示之垂下狀態之間的任意位置。
如第1圖所示,在該椅子型按摩機100中,係於座部101之前部設有作為按摩腳之擱腳103之按摩機M1,且於座部101設有按摩臀部之按摩機M2,及於靠背部102設有按摩軀體之按摩機M2,又於兩扶手部104、104設有按摩手臂之按摩機M2。
(第1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第3圖至第6圖來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1之構成。第3圖係為按摩機M1之前方斜視圖,第4圖係為省略按摩機M1之基座部4之前方正面圖,第5圖係為省略按摩機M1之擦摩部2之前方斜視圖,第6圖係為省略按摩機M1之基座部4之前方斜視圖。
[按摩機之整體構成]
如第1圖所示,按摩機M1係以其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後部)連結於座部101之前部、及其前後方向一端側(前部)可朝上下方向轉動之方式設置。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此按摩機M1係由以下構成:擦摩單元1,由分別對受療者兩腳側面施以擦摩按摩之擦摩部2、及驅動該擦摩部2之擦摩驅動部3所構成;及基座部4,連結於座部101前部,用以支撐擦摩單元1。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在座部101下方係設有:供排氣裝置5,具有供給排出空氣之泵(pump)及閥(valve)等,用以將空氣供排至設於後述按摩機M1作為按摩部之氣囊7;及控制部6,由進行擦摩驅動部3及供排氣裝置5之驅動控制之CPU(中央處理單元)、及具有記憶體(RAM(隨機存取記憶體))及記憶部(ROM(唯讀記憶體))之微電腦等所構成。此控制部6係電連接於受療者所操作之操作部108,用以根據從操作部108所輸入之輸入信號而輸出用以驅動控制擦摩驅動部3、供排氣裝置5、及致動器106、107之輸出信號。
[基座部之構成]
如第5圖所示,基座部4係藉由板狀底部4a、從該底部4a左右兩側立設之板狀側部4b、4b、從底部4a前側立設之板狀前部4c、及從底部4a後側立設之板狀後部4d而成為上方開放之構成。在基座部4之左右側部4b、4b,係透過後述之動力傳遞部8而以可移動之方式支撐有擦摩部2。此外,在基座部4底部4a,係支撐有動力傳遞部8、及藉由透過動力傳遞部8而驅動擦摩部2之馬達等所構成之擦摩驅動源9。
[擦摩部之構成]
如第3圖至第6圖所示,擦摩部2係透過動力傳遞部8而支撐於基座部4,具有: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連結於動力傳遞部8而可朝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移動,且配置於兩腳外側方;及中間擦摩部11,連結於動力傳遞部8而可朝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移動,且配置於該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間。
外側擦摩部10係由以下構成:板狀第1擦摩部12,具有與腳外側面相對向之對向內側面12a;及板狀第2擦摩部13,與該第1擦摩部12一體構成,具有從第1擦摩部12下端部朝向左右內側方延設而與腳背面相對向之對向內底面13a。該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係透過動力傳遞部8而以可移動之方式支撐於基座部4之兩側部4b、4b。
中間擦摩部11係由以下構成:板狀第1擦摩部14,具有分別與兩腳內側面相對向之對向內側面14a、14a;及板狀第2擦摩部15、15,與該第1擦摩部14一體構成而從第1擦摩部14下端部朝向左右兩側方延設,具有分別與兩腳背面相對向之對向內底面15a、15a。該中間擦摩部11係透過動力傳遞部8而以可移動之方式支撐於基座部4之兩側部4b、4b。
藉由該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與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14、及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與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13、15,而構成上方及前後兩端予以開放用以收容腳之左右成對之凹部M1a、M1a,而收容於此左右成對之凹部M1a、M1a之兩腳兩側面係由第1擦摩部12、14所支撐,而兩腳背面係由第2擦摩部13、15所支撐。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與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14,從沿著前後方向(腳之長度方向)較長之側方觀看為大致矩形,而第1擦摩部12、14之對向內側面12a、14a係形成為下端側朝內側方稍微傾斜之傾斜面。此外,第1擦摩部12、14係具有後述之按壓受療者腳外側面之氣囊7,而此氣囊7係沿著前後方向(腳長度方向)設有複數個於第1擦摩部12、14之對向內側面12a、14a。此氣囊7係透過空氣配管(未圖示)而連接於供排氣裝置5,且藉由空氣之供排氣而可膨脹收縮。
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與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13、15,從沿著前後方向(腳長度方向)較長之上方觀看為大致矩形,而第2擦摩部13、15之對向內底面13a、15a,係形成為內側端側朝下方稍微傾斜之傾斜面。此外,外側擦摩部10之第2擦摩部13與中間擦摩部11之第2擦摩部15,係近接配置使腳不會掉入於兩第2擦摩部13、15間的程度。
如第4圖所示,藉由此等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與中間擦摩部11所構成之擦摩部2,係藉由具有伸縮性之布料等所構成之覆蓋部16而一體覆蓋擦摩部表面,用以防止擦摩部2露出於外部,並且減低腳被夾入於兩第2擦摩部13、15間的危險。
[擦摩驅動部之構成]
以下根據第5圖及第6圖來說明擦摩驅動部3之構成。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擦摩驅動部3係具有:由藉由控制部6所驅動控制之馬達等所構成之擦摩驅動源9、及傳遞擦摩驅動源9之旋轉動力而使擦摩部2動作之動力傳遞部8,而此擦摩驅動部3係設於基座部4。擦摩驅動源9之輸出軸係沿著前後方向(腳長度方向)設置,而動力傳遞部8係具有:齒輪箱(gear case)17,具有改變擦摩驅動源9之輸出軸之旋轉方向並減速之蝸形齒輪(worm gear);及傳遞軸18,連接於該蝸形齒輪而繞著朝左右方向(腳寬度方向)之軸芯旋轉。此傳遞軸18係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撐於基座部4之前後方向之一端部側(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前端部)。在本實施形態中,擦摩驅動源9係由馬達構成,且以藉由控制部6使其輸出軸之旋轉方向、及旋轉速度為可變之方式構成。
傳遞軸18其左右兩端部係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撐於基座部4之兩側部4b、4b,更具體而言,係透過外嵌於傳遞軸18之旋轉軸外周部之軸承(bearing)20而支撐於兩側部4b、4b所具有之圓環狀第1保持件(holder)19、19。此外,在傳遞軸18左右方向之中途部,係於與各擦摩部2對應之位置設有偏心凸輪(cam)21,更具體而言,係設有左右各2個連結於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之外側偏心凸輪21a、及左右2個連結於中間擦摩部11之中間偏心凸輪21b之共計6個偏心凸輪21。
此等偏心凸輪21係形成左右方向具有厚度的圓盤形狀,且於偏離其外形之幾何學之圓中心之位置設有旋轉軸芯21c。另外,此旋轉軸芯21c係與傳遞軸18之軸芯一致。偏心凸輪21之旋轉軸芯21c係具有貫通於左右方向之貫通孔21d,藉由將傳遞軸18插通於該貫通孔21d而使偏心凸輪21支撐於傳遞軸18,且使此等複數個偏心凸輪21可與傳遞軸18一體旋轉。再者,連結於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之外側偏心凸輪21a、21a、21a、21a,相對於其旋轉軸芯21c之相位係為彼此相同相位;而連結於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之外側偏心凸輪21a、21a、21a、21a與連結於中間擦摩部11之中間偏心凸輪21b、21b,相對於其旋轉軸芯21c之相位係為彼此不同。另外,在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外側偏心凸輪21a與中間偏心凸輪21b相對於旋轉軸芯21c之相位,係彼此相異180度。
此外,此等偏心凸輪21係透過具有朝向左右方向之開口之圓環狀第2保持件22而安裝於外側擦摩部10及中間擦摩部11。此第2保持件22係藉由螺栓(bolt)等連結手段(未圖示)而安裝於各擦摩部2,而偏心凸輪21係鬆嵌於該環狀第2保持件22內。
此外,在基座部4之前後方向之另一端部側(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後端部)中,係支撐有棒狀導軸(guide shaft)23,該導軸23係具有將擦摩部2相對於基座部4之移動引導朝向左右方向的軸芯,更具體而言,該導軸23其左右兩端部係支撐於基座部4兩側部4b、4b,而其左右方向之中途部係支撐於基座部之底部4a,且設成無法旋轉。該導軸23係透過第3保持件24而安裝於外側擦摩部10及中間擦摩部11之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後端部),更具體而言,該導軸23係插通於第3保持件24所具有之導引25,其係於腳長度方向較長之左右方向形成開口。此第3保持件係對應於各擦摩部2(亦即對應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及中間擦摩部11)而設,而1支導軸23係以穿串方式插通於設於各擦摩部2之第3保持件所具有之導孔。因此,各擦摩部2之另一端部側係一面由導軸23限制旋轉運動,一面在導孔25之範圍內沿著導孔25之長度方向而可相對地移動於前後方向。
[按摩部之構成]
以下根據第3圖來說明擦摩部2所具有之按摩部之構成。
如第3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採用藉由虛線所示之空氣之供排氣而膨脹收縮之氣囊7以作為按摩受療者身體部位之按摩部。此氣囊7係設於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及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14之對向內側面12a、14a,於收縮時在側面觀看雖係為大致扁平,惟於從供排氣裝置5供給空氣而膨脹時,則於左右方向之內側膨脹。另外,此氣囊7亦可設計為具有其下部安裝於第1擦摩部12、14之對向內側面12a、14a且無法展開之基部、及其上部可在左右方向之內側展開之展開部,而於收縮時在側面觀看係為大致扁平,而於從供排氣裝置5供給空氣而膨脹時,展開部會相對於基部膨脹展開於左右方向內側為伸縮囊狀。
此氣囊7係設於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之對向內側面12a、及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4之兩內側面14a、14a,且藉由此等氣囊7而構成與左腳對應以按壓左腳兩側面之氣囊群26L、及與右腳對應以按壓右腳兩側面之氣囊群26R。再者,此氣囊群26L、26R係於前後方向(腳長度方向)設置複數個,藉由此複數個氣囊群26L、26R即可與腳長度方向之粗細的變化對應而按壓兩腳。因此,當藉由來自控制部6之輸出信號驅動供排氣裝置5而對左右複數個氣囊群26L、26R供給空氣時,即藉由氣囊7之膨脹而對腳進行按壓按摩,此外,將收容腳之凹部M1a之間隔,調整為與受療者之腳的粗細對應之間隔。
[擦摩部之動作]
以下根據第7圖來說明擦摩部2之動作。第7圖係為按摩機M1之側面圖,且為說明擦摩部2之動作圖。
具有前述構成之擦摩驅動部3,當驅動擦摩驅動源9而使其輸出軸旋轉時,即透過齒輪箱17而與輸出軸之旋轉連動,使設於基座部4之前後方向一端側(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前端部)之傳遞軸18繞著其軸芯旋轉,且使安裝於傳遞軸18之左右中途部之偏心凸輪21以傳遞軸18之旋轉軸芯為中心公轉。再者,藉由偏心凸輪21之公轉,支撐偏心凸輪21之第2保持件22即以沿著偏心凸輪21之公轉軌道之方式進行圓周運動。另一方面,由於設於基座部4之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後端部)之導軸23,係插通於設於各擦摩部2之第3保持件24所具有之導孔25,因此儘管第2保持件22進行圓周運動,擦摩部2本身之圓周運動均被限制。結果,在傳遞軸18作1旋轉之期間,擦摩部2係於前後方向進行1次往返預定距離,並且進行朝前後方向傾動之繞轉動作。
此時,從左右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之側方觀看時,位於大致中央之定點12A係沿著前後方向較長之大致橢圓形狀之軌道12B繞轉,而位於第1擦摩部12之上端前部之定點12C,係沿著較前述定點12A之軌道為長之大致橢圓形狀之軌道12D繞轉。此外,由於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13係與第1擦摩部12一體構成,因此在與第1擦摩部12之繞轉動作連動而於前後方向進行1次往返預定距離之期間,進行朝前後方向傾動之繞轉動作。另外,擦摩驅動部3之擦摩驅動源9,係經由驅動電路(未圖示)而電連接於控制部6,用以根據來自控制部6之控制信號而藉由從前述驅動電路所輸出之電信號來控制其動作。
不過,如前所述,安裝於外側擦摩部10之外側偏心凸輪21a與安裝於中間擦摩部11之中間偏心凸輪21b,彼此之相位係相差180度。因此,繞轉中之外側擦摩部10、10與中間擦摩部11亦相差180度而彼此朝相反方向移動。亦即,外側擦摩部10、10朝前後方向一方側(前方)移動時,中間擦摩部11係朝前後方向另一方側(後方)移動,而於外側擦摩部10、10之前後方向一端側(前端部)朝上下方向一方側(上方)移動,而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後端部)朝上下方向另一方側(下方)移動時,中間擦摩部11之前後方向一端側(前端部)係朝上下方向另一方側(下方)移動,而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後端部)則朝上下方向一方側(上方)移動。
[防止夾入機構之構成]
以下根據第4圖、第6圖、及第8圖來說明防止夾入機構。第8圖(a)係為從正面觀看按摩機1之示意圖,且為外側擦摩部10之前後方向一端側最下降,而中間擦摩部11之前後方向另一端側最上升之狀態。第8圖(b)係為從正面觀看按摩機1之示意圖,且為外側擦摩部10之前後方向一端側最上升,而中間擦摩部11之前後方向另一端側最下降之狀態。
如第4圖及第6圖所示,外側擦摩部10係具有從其第2擦摩部13之對向內底面13a之左右方向之內側端部、及前後兩端部朝下方延設,且於上下方向具有預定尺寸D1之板狀側壁13b。此外,與外側擦摩部10相同地,中間擦摩部11係具有從其第2擦摩部15之對向內底面15a之左右方向之內側端部、及前後兩端部朝下方延設,且於上下方向具有預定尺寸D2之板狀側壁15b。另外,在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外側擦摩部10之第2擦摩部13所具有之側壁13b之預定尺寸D1與中間擦摩部11之第2擦摩部15所具有之側壁15b之預定尺寸D2雖設定為相同尺寸,惟亦可為不同尺寸。
如第8圖(a)所示,在外側擦摩部10之前後方向一端側最下降,而中間擦摩部11之前後方向一端側最上升之狀態中,從外側擦摩部10之側壁13b之下端部至中間擦摩部11之側壁15b之上端部(中間擦摩部11之對向內底面15a之上面)之距離D3,係設定為較側壁13b之預定尺寸D1與側壁15b之預定尺寸D2的合計為小。此外,如第8圖(b)所示,在外側擦摩部10之前後方向一端側最上升,而中間擦摩部11之前後方向一端側最下降之狀態中,從外側擦摩部10之側壁13b之上端部(外側擦摩部10之對向內底面13a之上面)至中間擦摩部11之側壁15b之下端部之距離D4,係設定為較側壁13b之預定尺寸D1與側壁15b之預定尺寸D2的合計為小。
因此,在擦摩部2之動作中,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側壁13b之側面與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側壁15b之側面總是形成重疊,而可防止腳夾入於外側擦摩部10之第2擦摩部13與中間擦摩部11之第2擦摩部15之間。亦即,藉由該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側壁13b與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側壁15b,而構成防止受療者身體部位(腳)被夾入之防止夾入機構。
[施療模式(pattern)]
以下根據第9圖至第12圖來說明按摩機M1之一施療模式例。
第9圖係為施療模式1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第10圖(a)係為施療模式2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第10圖(b)係為施療模式3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第11圖係為施療模式4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第12圖(a)係為施療模式5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第12圖(b)係為施療模式6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
如第9圖所示,施療模式1係為一面以氣囊群26L、26R將腳從左右兩側夾住,一面擦摩腳兩側面之模式。控制部6係於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使其膨脹之後,在維持該氣囊群26L、26R膨脹之狀態下,驅動擦摩驅動源9而使擦摩部2進行繞轉動作。更具體說明之,首先於預定時間T1供給空氣至氣囊群26L、26R。經過前述預定時間T1後,在維持氣囊群26L、26R膨脹之狀態下,使屬於擦摩驅動源9之馬達正轉而使擦摩部2繞轉動作預定時間T2。經過前述預定時間T2之後,在維持氣囊群26L、26R膨脹之狀態下,使屬於擦摩驅動源9之馬達反轉,而於預定時間T3使擦摩部2朝與前述繞轉動作相反之方向繞轉動作。經過前述預定時間T3之後,在繼續維持氣囊群26L、26R膨脹之狀態下,重複屬於該擦摩驅動源9之馬達進行正轉及反轉驅動。在此預定時間T2、及/或預定時間T3中,亦可使屬於擦摩驅動源9之馬達之驅動速度隨時間經過逐漸加快或減慢。
如第10圖(a)及第10圖(b)所示,施療模式2係為一面以氣囊群26L、26R將腳從左右兩側夾住,一面擦摩腳兩側面,且將夾力逐漸加強的模式,施療模式3係為一面以氣囊群26L、26R將腳從左右兩側夾住,一面擦摩腳兩側面,且將夾力逐漸減弱的模式。在施療模式2中,控制部6係於驅動擦摩驅動源9使擦摩部2繞轉動作之後,在維持擦摩部2之繞轉動作之狀態下,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而使其膨脹。更具體而言,首先使屬於擦摩驅動源9之馬達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4,且於經過前述預定時間T4之後,在使屬於擦摩驅動源9之馬達驅動之狀態(重複執行馬達之正轉及反轉驅動之切換之狀態)下,於預定時間T5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之後進行排氣。在施療模式3中,控制部6係於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而使其膨脹之後,將氣囊群26L、26R之空氣排出而使其收縮,且與氣囊群26L、26R之開始收縮大致同時驅動擦摩驅動源9而使擦摩部2進行繞轉動作。更具體說明之,首先於預定時間T6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在經過預定時間T6之後,使空氣從氣囊群26L、26R排出預定時間T7。在與該氣囊群26L、26R之開始收縮大致同時使屬於擦摩驅動源9之馬達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8。依據此等施療模式1至3,即可緩解在腳粗細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束縮之筋纖維。
如第11圖所示,施療模式4係為將擦摩部2一點一點地重複動作及停止,且於擦摩部2停止之狀態下藉由氣囊群26L、26R將腳從左右兩側夾住之模式。控制部6係於驅動擦摩驅動源9以改變擦摩部2之位置之後,停止擦摩驅動源9之驅動而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使其膨脹,且依前述順序一點一點地重複該擦摩部2之動作、停止、及氣囊群26L、26R之膨脹。更具體而言,係使屬於擦摩驅動源9之馬達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9。在經過前述預定時間T9之後,停止擦摩驅動源9之驅動,且在與擦摩驅動源9之停止大致同時於預定時間T10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在經過預定時間T10之後,從氣囊群26L、26R排氣預定時間T11。重複前述預定時間T9至T11所進行之一連串動作。依據此施療模式4,即可使藉由氣囊群26L、26R夾住(按壓)腳的位置變化。
如第12圖(a)所示,施療模式5係為從擦摩部2之繞轉動作速度慢而由氣囊群26L、26R所施予之按壓力大之狀態,逐漸轉為擦摩部2之繞轉動作速度快而由氣囊群26L、26R所施予之按壓力小之狀態之模式。控制部6係以預定速度S1使擦摩驅動源9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12,且於與該擦摩驅動源9之開始驅動大致同時,於預定時間T12持續供給空氣至氣囊群26L、26R直到成為預定壓力P1。在經過預定時間T12之後,以較前述預定速度S1快的預定速度S2使擦摩驅動源9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13,且於與該擦摩驅動源9朝預定速度S2上升大致同時,對氣囊群26L、26R持續進行排氣預定時間T13直到成為較前述預定壓力P1為低的預定壓力P2。在經過預定時間T13之後,以較前述預定速度S2快的預定速度S3使擦摩驅動源9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14,且於與該擦摩驅動源9朝預定速度S3上升大致同時,對氣囊群26L、26R持續進行排氣預定時間T14直到成為較前述預定壓力P2為低的預定壓力P3。在經過預定時間T14之後,以較前述預定速度S1快且較前述預定速度S3慢的預定速度S4使擦摩驅動源9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15,且於與該擦摩驅動源9朝預定速度S4下降大致同時,於預定時間T15持續供給空氣至氣囊群26L、26R,直到成為較前述預定壓力P1為低且較前述預定壓力P3為高之預定壓力P4。
另外,在第12圖(a)中,雖圖示於各預定時間T12至T15中,僅使擦摩驅動源9進行正轉驅動之構成,惟亦可僅進行反轉驅動,或亦可重複進行正轉及反轉驅動之切換。或者,在各預定時間T12至T15中,亦可在從速度0至各預定速度S1至S4之間的範圍內,將擦摩驅動源9之驅動速度隨時間之經過逐漸加快或減慢。
此外,在第12圖(a)中,雖圖示於各預定時間T12至T15中,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直到成為各預定壓力P1至P4,以維持膨脹之構成,惟在各預定時間T12至T15中,亦可重複進行膨脹收縮。例如,在各預定時間T12至T15中,亦可在壓力0至各預定壓力P1至P4之間的範圍內使氣囊群26L、26R重複進行膨脹收縮,亦可重複進行膨脹收縮以使壓力之平均值成為各預定壓力P1至P4。
依據此施療模式5,即可逐漸加快對身體部位進行按摩之韻律,而成為對睡醒後等的有效暖身(warm up)動作。
如第12圖(b)所示,施療模式6係為從為從擦摩部2之繞轉動作速度快而由氣囊群26L、26R所施予之按壓力小之狀態,逐漸轉為擦摩部2之繞轉動作速度慢而由氣囊群26L、26R所施予之按壓力大之狀態的模式。控制部6係以預定速度S5使擦摩驅動源9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16,且於與該擦摩驅動源9之開始驅動大致同時,於預定時間T16持續供給空氣至氣囊群26L、26R直到成為預定壓力P5。在經過預定時間T16之後,以較前述預定速度S5慢的預定速度S6使擦摩驅動源9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17,且於與該擦摩驅動源9朝預定速度S6降低大致同時,於預定時間T17將空氣持續供給至氣囊群26L、26R,直到成為較前述預定壓力P5高的預定壓力P6。在經過預定時間T17之後,以較前述預定速度S6慢的預定速度S7使擦摩驅動源9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18,且於與該擦摩驅動源9朝預定速度S7降低大致同時,於預定時間T18將空氣持續供給至氣囊群26L、26R,直到成為較前述預定壓力P6高的預定壓力P7。在經過預定時間T18之後,以較前述預定速度S5慢且較前述預定速度S7快的預定速度S8使擦摩驅動源9驅動(正轉或反轉驅動)預定時間T19,且於與該擦摩驅動源9朝預定速度S8上升大致同時,於預定時間T19對氣囊群26L、26R持續進行排氣,直到成為較前述預定壓力P5為高且較前述預定壓力P7為低之預定壓力P8。
另外,在第12圖(b)中,雖圖示於各預定時間T16至T19中,僅使擦摩驅動源9進行正轉驅動之構成,惟亦可僅進行反轉驅動,或亦可重複進行正轉及反轉驅動之切換。或者,在各預定時間T16至T19中,亦可在從速度0至各預定速度S5至S8之間的範圍內,將擦摩驅動源9之驅動速度隨時間之經過逐漸加快或減慢。
此外,在第12圖(b)中,雖圖示於各預定時間T16至T19中,將空氣供給至氣囊群26L、26R直到成為各預定壓力P5至P8以維持膨脹之構成,惟在各預定時間T16至T19中,亦可重複進行膨脹收縮。例如,在各預定時間T16至T19中,亦可在壓力0至各預定壓力P5至P8之間的範圍內使氣囊群26L、26R重複進行膨脹收縮,亦可重複進行膨脹收縮以使壓力之平均值成為各預定壓力P5至P8。
依據此施療模式6,即可逐漸減慢對身體部位進行之按摩之韻律,而成為就寢前等的有效鎮靜(cool down)動作。
(第2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第13圖至第18圖來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2之構成。另外,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1共通之構成係賦予相同符號,且以設於扶手部104之按摩機M2為代表進行說明。第13圖係為按摩機M2之前方斜視圖,第14圖係為省略按摩機M2之按摩部之前方斜視圖,第15圖係為省略按摩機M2之基座部4之一部分之前方正面圖,第16圖係為按摩機M2之左側面圖,第17圖係為省略按摩機M2之擦摩部2之一部分之前方斜視圖,第18圖係為顯示按摩機M2之動力傳遞部8之主要部分之前方斜視圖。
[按摩機之整體構成]
如第13圖至第15圖所示,該按摩機M2係由以下構成:擦摩單元1,由對受療者身體部位(手臂)側面施以擦摩按摩之擦摩部2、及驅動該擦摩部2之擦摩驅動部3所構成;及基座部4,設置於扶手部104上面,用以支撐擦摩單元1。
[基座部之構成]
如第17圖所示,基座部4係藉由:板狀底部4a、從該底部4a左右兩側立設之板狀側部4b、4b、從底部4a前側立設之板狀前部4c、及從底部4a後側立設之板狀後部4d而成為上方敞開之構成。在基座部4左右側部4b、4b,係透過後述之動力傳遞部8而以可移動之方式支撐有擦摩部2。此外,在基座部4之底部4a,係支撐有:動力傳遞部8、及藉由透過動力傳遞部8而驅動擦摩部2之馬達等所構成之擦摩驅動源9。此外,在基座部4之兩側部4b、4b之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後端部),係設有在後述之用以限制擦摩部2之旋轉運動之手臂之長度方向較長之左右方向形成開口之導孔54、54。
[擦摩部之構成]
如第13圖至第15圖所示,擦摩部2係透過動力傳遞部8而支撐於基座部4,且由以下所構成:板狀連結部50,連結於動力傳遞部8而可朝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移動;板狀第1擦摩部12,支撐於連結部50,且具有與手臂外側面相對向之對向內側面12a;及板狀第2擦摩部13,與第1擦摩部12一體構成而具有從第1擦摩部12下端部朝向左右內側方延設而與手臂背面相對向之對向內底面13a;該擦摩部2係左右成對設於基座部4之兩側部4b、4b。
藉由該左右成對之擦摩部2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12與第2擦摩部13、13,而構成上方及前後兩端開放之用以收容手臂之凹部M2a,而收容於此凹部M2a之手臂之兩側面係支撐於第1擦摩部12、12,而手臂背面係支撐於第2擦摩部13、13。
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第1擦摩部12沿著前後方向(手臂之長度方向)從較長之側方觀看為大致矩形,而第1擦摩部12之對向內側面12a係成為下端側朝內側方稍微傾斜之傾斜面。此外第1擦摩部12係具有後述之按壓受療者手臂外側面之氣囊7,而此氣囊7係沿著前後方向(手臂長度方向)設有複數個於第1擦摩部12之對向內側面12a。此氣囊7係經由空氣配管(未圖示)而連接於供排氣裝置5,且藉由空氣之供排氣而可膨脹收縮。
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第2擦摩部13係沿著前後方向(手臂長度方向)從較長之上方觀看為大致矩形,而第2擦摩部13之對向內底面13a,係成為內側端側朝下方稍微傾斜之傾斜面。左右成對之第2擦摩部13、13,係鄰接配置成手臂不會陷入於兩第2擦摩部13、13間的程度。此外,第2擦摩部13係具有設於屬於第2擦摩部13之對向內底面13a之背側面之外底面13b,用以連結第2擦摩部13與連結部50而抵抗手臂荷重之補強部51。此外,第2擦摩部13係具有從手臂背面至側面進行指壓之施療突起部52,而此施療突起部52係由沿著手臂長度方向較長之合成樹脂等而成之薄片(sheet)狀構成為可遮蓋第1擦摩部12之對向內側面12a之下部、及第2擦摩部13之對向內底面13a之程度,且設於第2擦摩部13之對向內底面13a。
如第15圖所示,此等左右成對之擦摩部2、2係藉由其表面具有伸縮性之布料等所構成之覆蓋部16而一體覆蓋,用以防止擦摩部2露出於外部,並且減低手臂夾入於兩第2擦摩部13、13間的風險。
如第15圖至第17圖所示,連結部50係構成為具有與屬於第1擦摩部12之對向內側面12a之背側面之外側面12b相對向之內側面50a之板狀,且在其前端下部,於連結部50從其內側面50a連結有後述之使擦摩部2動作之動力傳遞部8。此外,在連結部50後端部,設有從連結部50外側面50b突出於外側方之棒狀導軸53,而此導軸53係插通於設於基座部4側部4b且具有於手臂長度方向較長之開口之導孔54。導軸53係沿著導孔54長度方向而可相對地移動於前後方向,而且,可相對於導孔54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撐。
如第16圖所示,連結部50係具有限制相對於基座部4朝左右方向(與手臂側面交叉之方向)之移動的限制部55,而此限制部55係設於連結部50之上端部。由於限制部55係具有與連結部50前後方向之長度尺寸相同程度之長度尺寸,因此在前後方向(腳長度方向)較長,再者,在左右方向具有預定厚度,且於限制部55下部具有上下方向開口之前後一對導孔56。此導孔56係為從下方插通有基座部4之側部4b所具有之突出於上方之前後一對引導突起57,而此引導突起57係形成前後方向之中央部較兩端部突出於上方之帶圓之大致山型形狀。由於導孔56之前後方向之長度尺寸,係確保為較引導突起57前後方向之長度尺寸為大,因此容許連結部50相對於基座部4朝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之移動,而限制朝左右方向之移動。
[擦摩驅動部之構成]
以下根據第17圖及第18圖來說明擦摩驅動部3之構成。
如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擦摩驅動部3係具有:由藉由控制部6所驅動控制之馬達等所構成之擦摩驅動源9、及傳遞擦摩驅動源9之旋轉動力而使擦摩部2動作之動力傳遞部8,而此擦摩驅動部3係設於基座部4。擦摩驅動源9之輸出軸,係沿著前後方向(手臂長度方向)設置,而動力傳遞部8係具有:齒輪箱17,具有變更擦摩驅動源9之輸出軸之旋轉方向而減速之蝸形齒輪;傳遞軸18,連接於該蝸形齒輪而繞著朝左右方向(手臂寬度方向)之軸芯旋轉;及軸支撐部58,將該傳遞軸18左右兩端部支撐於擦摩部2。此傳遞軸18係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撐於基座部4之前後方向之一端部側(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前端部)。在本實施形態中,擦摩驅動源9係由馬達構成,且以藉由控制部6使其輸出軸之旋轉方向、及旋轉速度為可變之方式構成。
軸支撐部58係具有:偏心凸輪59,安裝於後述之傳遞軸18;軸承60,設於偏心凸輪59外周部;及保持件61,透過軸承60而將偏心凸輪59安裝於擦摩部2所具有之連結部50。在此傳遞軸18之左右兩端部,係設有使擦摩部2動作之左右成對之偏心凸輪59、59,而此偏心凸輪59係以可與傳遞軸18一體旋轉地安裝於傳遞軸18。
此偏心凸輪59係形成左右方向具有厚度的圓盤形狀,且於偏離其外形之幾何學之圓中心之位置設有旋轉軸芯59a,而傳遞軸18之左右各端部,係安裝成與左右成對之偏心凸輪59、59之旋轉軸芯59a、59a一致。在此偏心凸輪59之外周部,係套設有圓環狀軸承60,而此偏心凸輪59係透過軸承60而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撐於保持件61,而此保持件61係藉由螺栓等連結手段(未圖示)而安裝於各擦摩部2所具有之連結部50、50之內側面50a、50a。再者,該左右成對之偏心凸輪59、59,相對於其旋轉軸芯59a之相位係為彼此不同。另外,在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中,左右成對之偏心凸輪59、59相對於旋轉軸芯59a之相位,係彼此相差180度。
[按摩部之構成]
以下根據第13圖來說明擦摩部2所具有之按摩部之構成。
如第13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採用藉由空氣之供排氣而膨脹收縮之氣囊7以作為按摩受療者身體部位之按摩部。此氣囊7係分別設於左右成對之第1擦摩部12、12之對向內側面12a、12a,於收縮時由側面觀看雖係為大致扁平,惟於從供排氣裝置5供給空氣而膨脹時,則於左右方向之內側膨脹。另外,此氣囊7亦可設計為具有其下部安裝於第1擦摩部12之對向內側面12a且無法展開之基部、及其上部可在左右方向之內側展開之展開部,而於收縮時由側面觀看係為大致扁平,而於從供排氣裝置5供給空氣而膨脹時,展開部乃相對於基部朝左右方向內側膨脹展開為伸縮狀。
藉由此左右成對之氣囊7而構成按壓手臂兩側面之氣囊群26,而此氣囊群26係於前後方向(手臂長度方向)設置複數個,藉由此複數個氣囊群26,即可與手臂長度方向之粗細變化對應之按壓手臂。因此,當藉由來自控制部6之輸出信號驅動供排氣裝置5而對複數個氣囊群26供給空氣時,即藉由氣囊7之膨脹而對手臂進行按壓按摩,此外,將收容手臂之凹部M2a之間隔,調整為與受療者之手臂的粗細對應之間隔。
[擦摩部之動作]
以下根據第19圖來說明擦摩部2之動作。第19圖係為顯示按摩機M2之擦摩部2之主要部分之左側面圖,且為說明擦摩部2之動作圖。
具有前述構成之擦摩驅動部3,當驅動擦摩驅動源9而使其輸出軸旋轉時,即透過齒輪箱17而與輸出軸之旋轉連動而使設於基座部4之前後方向一端側(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前端部)之傳遞軸18繞著其軸芯旋轉,且使安裝於傳遞軸18之左右兩端部之偏心凸輪59、59以傳遞軸18之旋轉軸芯為中心公轉。再者,藉由偏心凸輪59之公轉,設於支撐偏心凸輪59之連結部50之前後方向一端側下部之保持件61,即以沿著偏心凸輪59之公轉軌道之方式進行圓周運動。另一方面,由於設於連結部50之前後方向另一端側之導軸53,係插通於設於基座部4之兩側部4b、4b之導孔54、54,因此儘管保持件61進行圓周運動,連結部50本身之圓周運動亦被限制。結果,在傳遞軸18作1旋轉期間,連結部50係於前後方向進行1次往返預定距離,並且進行朝前後方向傾動之繞轉動作。因此,擦摩部2係隨著前述之動作,在前後方向進行1次往返預定距離期間,進行朝前後方向傾動之繞轉動作。
此時,從擦摩部2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之側方觀看時,位於大致中央之定點12A,係沿著前後方向較長之大致橢圓形狀之軌道12B繞轉,而位於第1擦摩部12之上端後部之定點12C,係沿著較前述定點12A之軌道長之大致橢圓形狀之軌道12D繞轉。此外,由於擦摩部2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13係與第1擦摩部12一體構成,因此在與第1擦摩部12之繞轉連動而於前後方向進行1次往返預定距離期間,進行朝前後方向傾動之繞轉動作。另外,擦摩驅動部3之擦摩驅動源9,係經由驅動電路(未圖示)而電性連接於控制部6,用以根據來自控制部6之控制信號而藉由從前述驅動電路所輸出之電信號來控制其動作。
然而,如前所述,左右成對之偏心凸輪59、59,彼此之相位係相差180度。因此,繞轉中之左右成對之擦摩部2、2亦相差180度而彼此朝相反方向移動。亦即,一個擦摩部2朝前後方向一方側(前方)移動時,另一擦摩部2則朝前後方向另一方側(後方)移動;而一個擦摩部2之前後方向一端側(前端部)朝上下方向一方側(上方)移動,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後端部)則朝上下方向另一方側(下方)移動時,另一個擦摩部2之前後方向一端側(前端部)則朝上下方向另一方側(下方)移動,而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後端部)則朝上下方項一方側(上方)移動。
[施療模式]
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2係可執行與前述之第1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1相同之施療模式1至6。
[按摩機之其他實施形態]
此外,前述第1及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1、M2並不限於圖示形態,只要在本發明範圍內,亦可為其他形態。以下係以按摩機M1、M2之其他實施形態適用於按摩機M1之情形為代表進行說明,惟同樣亦可適用於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2。
按摩機M1雖已於第1圖中圖示應用於椅子型按摩機100之形態,惟亦可設計為在與椅子型按摩機100個別獨立之狀態下載置於地板面等載置面而使用之形態。此時,供排氣裝置5及控制部6係配置於基座部4之底部4a等。設計為將該按摩機M1在與椅子型按摩機100個別獨立之狀態下使用之形態時,係可設置角度調整機構190,用以變更基座部4之底部4a與載置按摩機M1之地板面等載置面F所形成之角度。以下根據第20圖來說明此角度調整機構190。第20圖(a)係為按摩機M1之後方斜視圖,且為說明角度調整機構190之一例圖,第20圖(b)係為按摩機M1之左側面圖,且為說明角度調整機構190之另一例圖。
如第20圖(a)所示,以角度調整機構190之一例而言,係藉由以可轉動之方式連結於基座部4之前後方向另一端部(後端部)之支撐部200所構成。此支撐部200係由按摩機M1使用時在基座部之底部4a接地於載置面F之狀態下,透過左右方向之轉動軸201而樞支於基座部4之兩側部4b、4b,且於前後方向較長之左右成對之側部分200a、200a;及連結該兩側部分200a、200a之前後方向一端部(前端部),且在可接地於載置面F之左右方向較長之連結部分200b所構成,而此兩側部分200a、200a與連結部分200b係一體構成。在此底部4a接地於載置面F之狀態下,支撐部200之兩側部分200a、200a,係分別位於基座部4之兩側部4b、4b之外側方,而支撐部200之連結部分200b係位於基座部4之前部4c之前方。再者,從第20圖(a)中實線所示之狀態至二點鏈線所示之狀態,使支撐部200之前後方向另一端部(後端部)轉動至後方(箭頭c之方向),而使連結部分200b接地於載置面F,藉此即可變更基座部4之底部4a與載置面F所形成的角度。另外,藉由設置鎖定該支撐部200之轉動的鎖定機構(未圖示),即可將支撐部200定位於從第20圖(a)中實線所示之狀態至二點鏈線所示之狀態之間的任意位置,而可任意變更基座部4之底部4a與載置面F所形成之角度。
如第20圖(b)所示,以角度調整機構190之另一例而言,係由支撐基座部4之基座支撐部202、夾置於基座部4之底部4a與基座支撐部202之間的氣囊203所構成。該基座支撐部202係構成為在上下方向具有面之板狀,且在其上面202a可載置基座部4之底部4a,且以可將其下面202b接地於載置面F之方式構成,而基座部4之前後方向一端部(前端部),係透過左右方向之轉動軸204而樞支於基座支撐部202之前後方向一端部(前端部)。氣囊203係設於基座支撐部202之上面202a,於收縮時係如實線所示為大致扁平,而於膨脹係係如二點鏈線所示另一端部(前後方向後端部)展開為扇狀。因此,藉由適當調整氣囊203之膨脹度,即可任意變更基座部4之底部4a與基座支撐部202(亦即載置面F)所形成之角度。另外,藉由前述之供排氣裝置5所為之空氣供排氣而進行該氣囊203之膨脹收縮。
此外,按摩機M1所具有之氣囊7,雖係設計為僅配置於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之對向內側面12a與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4之對向內側面14a、14a之構成,惟亦可設計為亦配置於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13之對向內底面13a、及/或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2擦摩部15之對向內底面15a、15a之構成。此外,亦可設計為僅於第1擦摩部12與第1擦摩部14中任一方之對向內側面設置氣囊7之構成。
此外,擦摩部2所具有之按摩部亦可為氣囊7以外之構成。以下根據第21圖來說明按摩部之其他構成。第21圖係為按摩機M1之前方斜視圖,且為說明按摩部之其他構成圖。
如第21圖所示,轉動於受療者身體部位(腳)側面之滾筒(roller)205係設於第1擦摩部12、14之對向內側面12a、14a,以取代設於第1擦摩部12、14之氣囊7。該滾筒205係具有延伸於上下方向之旋轉軸206,用以朝前後方向(身體部位長度方向)旋轉,而該滾筒205對於身體部位之接觸面205a,係藉由擦摩部2之繞轉動作而擦摩該身體部位側面。此外,該滾筒205係沿著前後方向設置複數個。
另外,該滾筒205亦可設於第2擦摩部13、15之對向內底面13a、15a,自不待言,而於第2擦摩部13、15設置滾筒205時,該滾筒205係具有延伸於左右方向之旋轉軸,用以朝前後方向(身體部位長度方向)旋轉,而該滾筒對於身體部位之接觸面,係藉由擦摩部2之繞轉動作而擦摩該身體部位背面。
前述第1及第2實施形態之擦摩按摩機M1、M2,係具備用以調整由氣囊7所為之對於受療者身體部位之按壓力的強弱調整部70。以下根據第22圖至第27圖來說明強弱調整部70、80、90之構成。另外,在以下說明中,雖以在第1實施形態之擦摩按摩機M1設置強弱調整部70、80、90之構成作為代表進行說明,惟於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M2同樣亦可設置強弱調整部70、80、90。
第22圖係為強弱調整部(其1)70之功能方塊圖,且為說明實施形態1之檢測部71之構成圖。第23圖係為強弱調整部(其1)70之功能方塊圖,且為說明實施形態2之檢測部71之構成圖。第24圖係為按摩機M1之前方正面示意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1)70所具有之實施形態2之檢測部71之構成圖。第25圖(a)係為氣囊7收縮狀態下按摩機M1之外側擦摩部10之前方正面示意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1)70所具有之實施形態3之檢測部71之構成圖。第25圖(b)係為氣囊7膨脹狀態下按摩機M1之外側擦摩部10之前方正面示意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1)70所具有之實施形態3之檢測部71之構成圖。第26圖係為省略按摩機M1之擦摩部2之前方斜視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2)80之構成圖。第27圖係為按摩機M1之前方正面示意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3)90之構成圖。
[強弱調整部之構成(其1)]
如第22圖及第23圖所示,強弱調整部(其1)70係由控制部6、供排氣裝置5、及用以檢測由氣囊7所為之對於身體部位之按壓力的檢測部71所構成,且為根據檢測部71之檢測結果來調整空氣對於氣囊7的供排氣量之方式構成。供排氣裝置5係由泵5a及閥5b所構成,而由前後方向一端側(前側)之氣囊7、7所構成之氣囊群26L、26R、及由前後方向另一端側(後側)之氣囊7、7所構成之氣囊群26L、26R,係作為獨立系統而連接於閥5b。另外,此閥5b係可為藉由僅切換供氣狀態與排氣狀態之電磁閥(solenoid valve)等所構成之閥,亦可為藉由可切換供氣狀態與排氣狀態,而且,使來自閥之輸出埠(port)之直徑為可變而可藉以切換對於氣囊7之供氣速度不同之複數個供氣狀態之迴轉閥(rotary valve)等所構成之閥。在控制部6之記憶體中,係記憶有複數個預定按壓力F,例如分別將按壓力「弱」設定為預定按壓力F1、按壓力「中」設定為預定按壓力F2、按壓力「強」設定為預定按壓力F3。此預定按壓力F係可由受療者操作操作部108來設定,此外,亦可依據儲存於控制部6之記憶體之自動按摩程式而自動設定。
另外,在此所謂「由檢測部71所檢測出之氣囊7所為之對於身體部位之按壓力F」係由氣囊7內部或連接於氣囊7之空氣配管內部之壓力、對於氣囊7外部之接觸壓、或流通於氣囊7或空氣配管內部之空氣量所規定。
如第22圖所示,實施形態1之檢測部71,係藉由檢測氣囊7內部壓力、或連接氣囊7與供排氣裝置之空氣配管72之內部壓力的應變計(strain gauge)等所成之壓力感測器71a所構成。壓力感測器71a係設於介置於氣囊7與閥5b之間的空氣配管72a,更具體而言,係個別設於:介置於前側之氣囊群26L、26R與閥5b之間的空氣配管72a、及介置於後側之氣囊群26L、26R與閥5b之間的空氣配管72a。因此,可藉由壓力感測器71a而個別檢測出由前側之氣囊群26L、26R所為之按壓力、及後側之氣囊群26L、26R所為之按壓力,且可根據壓力感測器71a之檢測結果而個別控制對於前側之氣囊群26L、26R之供排氣量、及對於後側之氣囊群26L、26R之供排氣量,因此對於腳或手臂等在長度方向粗細不同之身體部位可有效地按摩。另外,該壓力感測器71a亦可設於介置於泵5a與閥5b之間的空氣配管72b,此時,可減少壓力感測器71a之個數。此外,該壓力感測器71a亦可與閥5b一體構成,設於連接於泵5a之空氣配管72b之連接部5b1、或連接於氣囊7之空氣配管72a之連接部5b2,此時可將強弱調整部70小型化。此外,該檢測部71亦可藉由檢測送入於氣囊7之空氣量之流量感測器來構成,此時係設於泵5a之噴出部5a1或空氣配管72。
如第24圖所示,實施形態2之檢測部71,係藉由具有檢測來自身體部位對於氣囊7之接觸壓之可撓性之形成為薄片狀之感壓感測器71b所構成。感壓感測器71b係設於氣囊7對於身體部位之接觸面,如第23圖所示,係分別個別設於前側之氣囊7與後側之氣囊7。因此,可藉由感壓感測器71b個別檢測出由前側之氣囊群26L、26R所施予之按壓力、及後側之氣囊群26L、26R所施予之按壓力,且可根據感壓感測器71b之檢測結果來個別控制對於前側之氣囊群26L、26R之供排氣量、及對於後側之氣囊群26L、26R之供排氣量,因此對於腳或手臂等在長度方向粗細不同之身體部位可有效地按摩。另外,該感壓感測器71b亦可介置於第1擦摩部12、14與氣囊7之間(亦即於第1擦摩部12、14之對向內側面12a、14a)而設置。藉由感壓感測器71b構成檢測部71時,無論每一受療者不同身體部位之大小(粗細),均可調整為所希望的按壓力。此外,該檢測部71亦可藉由用以檢測氣囊7之歪扭而與氣囊7一體構成之歪扭感測器來構成,亦可藉由用以檢測設於氣囊7對於身體部位之接觸面之受療者發汗量的發汗感測器來構成。
如第25圖(a)所示,實施形態3之檢測部71係藉由檢測氣囊7對於左右方向之膨脹度之分壓器(potentiometer)71c所構成。分壓器71c係由以下所構成:引拉構件73,由一端部連結於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之對向內側面12a之下部,且跨越氣囊7對於身體部位之接觸面而延設至第1擦摩部12之外側面12b之線材(wire)等所構成;被檢測體74,設於引拉構件73之另一端部,且可朝上下方向移動;及檢測體75,設於用以檢測被檢測體74位置(上下位置)之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之外側面12b。該被檢測體74之下端部係藉由由彈簧等所構成之彈力部76而總是朝下方向彈拉。如第25圖(b)所示,當氣囊7朝左右方向膨脹時,連結於引拉構件73之被檢測體74即抵抗彈力部76之彈力而朝上方向移動,且藉由檢測體75檢測被檢測體74之位置而檢測氣囊7之膨脹度。分壓器71c係相對於前側之氣囊7與後側之氣囊7分別個別設置。因此,可藉由分壓器71c而個別檢測出前側之氣囊群26L、26R所施予之按壓力、及後側之氣囊群26L、26R所施予之按壓力,且可根據分壓器71c之檢測結果來個別控制對於前側氣囊群26L、26R之供排氣量、及對於後側氣囊群26L、26R之供排氣量,因此對於腳或手臂等在長度方向粗細不同之身體部位可有效地按摩。
前述實施形態1至3之具有檢測部71之強弱調整部70,係以成為所設定之預定按壓力F之方式驅動控制供排氣裝置5來調整空氣對於氣囊7之供排氣量。具體而言,控制部6係於預定時間持續藉由檢測部71檢測按壓力,而在前述預定時間內藉由檢測部71檢測出之按壓力的平均值,進行空氣對於氣囊7之供排氣直到成為所設定之預定按壓力F,且於經過預定時間後,停止空氣的供排氣而驅動控制供排氣裝置5以維持氣囊7之前述預定按壓力F。藉由如此構成,在擦摩驅動部3所為之擦摩部2的動作中,雖會變更氣囊7相對於受療者身體部位之位置,惟即使擦摩部2在動作中,亦可將氣囊7設定為所希望之按壓力。
[強弱調整部之構成(其2)]
如第26圖所示,強弱調整部(其2)80係藉由變更擦摩部2之左右方向之位置,以調整凹部M1a(參照第4圖)之左右方向之間隔之寬度調整手段所構成,該寬度調整手段係由使支撐於傳遞軸18之偏心凸輪21朝傳遞軸18之軸方向(左右方向)移動,以定位於傳遞軸18之軸方向之任意位置之定位部81所構成。該定位部81係藉由嵌入於偏心凸輪21之貫通孔21d且由橡膠等彈性構件製成之滑動襯套(slide bush)所構成,及透過偏心凸輪21而將擦摩部2設為可相對於傳遞軸18滑動,而且可定位。
[強弱調整部之構成(其3)]
如第27圖所示,強弱調整部(其3)90係藉由改變氣囊7之左右方向位置,以調整設於外側擦摩部10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之氣囊7與設於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4之氣囊7之左右方向間隔之寬度調整手段所構成,該寬度調整手段係由介置於作為按摩部之氣囊7與第1擦摩部12、14之間的寬度調整用氣囊91所構成。此寬度調整用氣囊91係與作為按摩部之氣囊7同樣設於成對之外側擦摩部10、10及中間擦摩部11所具有之第1擦摩部12、14之對向內側面12a、14a,而於收縮時由側面觀之雖為大致扁平,惟從供排氣裝置5供給空氣而膨脹時,則於左右方向之內側膨脹。另外,此寬度調整用氣囊91亦可設計為具有其下部安裝於第1擦摩部12、14之對向內側面12a、14a且無法展開之基部、及其上部可在左右方向之內側展開之展開部,而於收縮時由側面觀之係為大致扁平,而於從供排氣裝置5供給空氣而膨脹時,展開部會相對於基部於左右方向內側膨脹展開為伸縮囊狀。該寬度調整用氣囊91與氣囊7係作為獨立系統而連接於閥5b。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可運用於既可對受療者身體部位側面進行擦摩動作,又可對身體部位背面不同位置個別進行擦摩動作及按壓動作之按摩機。
1...擦摩單元
2...擦摩部
3...擦摩驅動部
4...基座部
4a...底部
4b...側部
4c...前部
4d...後部
5...供排氣裝置
5a...泵
5a1...噴出部
5b...閥
5b1、5b2...連接部
6...控制部
7...按摩部(氣囊)
8...動力傳遞部
9...擦摩驅動源
10...外側擦摩部
11...中間擦摩部
12、14...第1擦摩部
12a、14a...對向內側面
12A、12C...定點
12b...外側面
12B、12D...軌道
13、15...第2擦摩部
13a...對向內底面
13b...側壁
15a...對向內底面
15b...側壁
16...遮蓋部
17...齒輪箱
18...傳遞軸
19...第1保持件
20...軸承
21...偏心凸輪
21a...外側偏心凸輪
21b...中間偏心凸輪
21c...旋轉軸芯
21d...貫通孔
22...第2保持件
23...導軸
24...第3保持件
25...導孔
26、26L、26R...氣囊群
50...限制部
50a...內側面
50b...外側面
51...補強部
52...施療突起部
53...導軸
54...導孔
55...限制部
56...導孔
57...引導突起
58...軸支撐部
59...偏心凸輪
59a...旋轉軸芯
60...軸承
61...保持件
70、80、90...強弱調整部
71...檢測部
71a...壓力感測器
71b...感壓感測器
71c...分壓器
72...空氣配管
72a、72b...空氣配管
73...引拉構件
74...被檢測體
75...檢測體
76...彈力部
81...定位部
90...強弱調整部
91...寬度調整用氣囊
100...椅子型按摩機
101...座部
102...靠背部
103...擱腳
104...扶手部
105...支撐腳部
106、107...致動器
108...操作部
190...角度調整機構
200...支撐部
200a...側部分
200b...連結部分
201...轉動軸
202...基座支撐部
202a...上面
202b...下面
203...氣囊
204...轉動軸
205...按摩部(滾筒)
205a...接觸面
206...旋轉軸
D1、D2、D3、D4...預定尺寸
F...載置面
M1、M2...按摩機
M1a、M2a...凹部
P...預定壓力
S...預定速度
T...預定時間
第1圖係為具備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之椅子型按摩機之前方斜視圖。
第2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椅子型按摩機之功能方塊圖。
第3圖係為第1實施形態之按摩機之前方斜視圖。
第4圖係為省略按摩機之基座部之前方正面圖。
第5圖係為省略按摩機之擦摩部之前方斜視圖。
第6圖係為省略按摩機之基座部之前方斜視圖。
第7圖係為按摩機之左側面圖,且為說明擦摩部之動作圖。
第8圖(a)係為按摩機之正面圖,且為外側擦摩部之前後方向一端側最下降,而中間擦摩部之前後方向另一端側最上升之狀態之示意圖。(b)係為按摩機之正面圖,且為外側擦摩部之前後方向一端側最上升,而中間擦摩部之前後方向另一端側最下降之狀態之示意圖。
第9圖係為施療模式1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
第10圖(a)係為施療模式2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b)係為施療模式3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
第11圖係為施療模式4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
第12圖(a)係為施療模式5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b)係為施療模式6之擦摩驅動源及氣囊之動作說明圖。
第13圖係為第2實施形態之按摩機之前方斜視圖。
第14圖係為省略按摩機之按摩部之前方斜視圖。
第15圖係為省略按摩機之基座部之一部分之前方正面圖。
第16圖按摩機之左側面圖。
第17圖係為省略按摩機之擦摩部之一部分之前方斜視圖。
第18圖係為顯示按摩機之動力傳遞部之主要部分之前方斜視圖。
第19圖係為顯示按摩機之擦摩部之主要部分之左側面圖,且為說明擦摩部之動作圖。
第20圖(a)係為按摩機之後方斜視圖,且為說明角度調整機構之一例圖。(b)係為按摩機之左側面圖,且為說明角度調整機構之另一例圖。
第21圖係為按摩機之前方斜視圖,且為說明按摩部之其他構成圖。
第22圖係為強弱調整部(其1)之功能方塊圖,且為說明實施形態1之檢測部之構成圖。
第23圖係為強弱調整部(其1)之功能方塊圖,且為說明實施形態2之檢測部之構成圖。
第24圖係為按摩機之前方正面示意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1)所具有之實施形態2之檢測部之構成圖。
第25圖(a)係為氣囊收縮狀態下之按摩機之外側擦摩部之前方正面示意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1)所具有之實施形態3之檢測部之構成圖。(b)係為氣囊膨脹狀態下之按摩機之外側擦摩部之前方正面示意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1)所具有之實施形態3之檢測部之構成圖。
第26圖係為省略按摩機之擦摩部之前方斜視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2)之構成圖。
第27圖係為按摩機之前方正面示意圖,且為說明強弱調整部(其3)之構成圖。
1...擦摩單元
2...擦摩部
3...擦摩驅動部
4...基座部
4b...側部
4c...前部
7...按摩部(氣囊)
10...外側擦摩部
11...中間擦摩部
12、14...第1擦摩部
12a、14a...對向內側面
13、15...第2擦摩部
13a...對向內底面
15a...對向內底面
M1...按摩機

Claims (7)

  1. 一種按摩機,係具備擦摩單元,該擦摩單元具有對於受療者身體部位施以擦摩按摩之左右成對之擦摩部、及驅動該擦摩部之擦摩驅動部;前述左右成對之擦摩部係具有:成對之第1擦摩部,配置於前述身體部位之兩側方,且朝沿著該身體部位之側面之方向往返移動;及成對之第2擦摩部,以對應於相同之身體部位之背面之方式而配置,且朝沿著該相同之身體部位之背面之方向及與該背面交叉之方向往返移動;並且前述第1擦摩部與前述第2擦摩部係一體構成;前述左右成對之擦摩部係以彼此不同之相位往返移動。
  2. 一種按摩機,係具備擦摩單元,該擦摩單元具有對於受療者身體部位施以擦摩按摩之擦摩部、及驅動該擦摩部之擦摩驅動部;前述擦摩部係具有:成對之外側擦摩部、及配置於該成對之外側擦摩部間之中間擦摩部;前述外側擦摩部係具有:第1擦摩部,配置於前述身體部位之側方,且朝沿著前述身體部位之側面之方向往返移動;及第2擦摩部,朝沿著前述身體部位之背面之方向及與該背面交叉之方向往返移動;並且前述外側擦摩部之第1擦摩部與第2擦摩部係一體構成; 而前述中間擦摩部係具有:第1擦摩部,配置於前述身體部位之側方,且朝沿著前述身體部位之側面之方向往返移動;及成對之第2擦摩部,朝沿著前述身體部位之背面之方向及與該背面交叉之方向往返移動;並且前述中間擦摩部之第1擦摩部與第2擦摩部係一體構成;前述外側擦摩部與前述中間擦摩部係以彼此不同之相位往返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按摩機,其中,前述擦摩部係具有配置於前述第1擦摩部之內側面,用以按摩前述身體部位之按摩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按摩機,其中,前述按摩部係為藉由空氣之供排氣而膨脹收縮之氣囊(air cell),用以按壓前述身體部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按摩機,其中,前述氣囊係可在前述擦摩部之往返移動之間膨脹收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按摩機,其中,前述氣囊係在沿著身體部位之方向設有複數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按摩機,其中,具有支撐前述擦摩單元之基座(base)部,前述基座部係具有限制部,其用以限制前述擦摩部朝與前述身體部位之側面交叉之方向移動。
TW099116247A 2009-05-21 2010-05-21 按摩機 TWI459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3291 2009-05-21
JP2009186823A JP5259524B2 (ja) 2009-05-21 2009-08-11 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3219A TW201043219A (en) 2010-12-16
TWI459941B true TWI459941B (zh) 2014-11-11

Family

ID=43125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6247A TWI459941B (zh) 2009-05-21 2010-05-21 按摩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16134B2 (zh)
JP (1) JP5259524B2 (zh)
CN (1) CN202505710U (zh)
HK (1) HK1169266A2 (zh)
TW (1) TWI459941B (zh)
WO (1) WO20101342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8487A (ja) * 2011-10-04 2013-05-02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DE102011117927B4 (de) * 2011-11-09 2017-06-1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JP2015134126A (ja) * 2014-01-18 2015-07-27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WO2016076079A1 (ja) * 2014-11-12 2016-05-19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6603056B2 (ja) * 2014-11-12 2019-11-06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4398375B (zh) * 2014-12-20 2016-09-07 张志� 肩部动态熏蒸装置
JP6786198B2 (ja) * 2015-05-01 2020-11-18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エアマッサージ装置
FR3051741B1 (fr) * 2016-05-31 2019-07-19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u confort d'un occupant d'un tel siege
KR102474142B1 (ko) * 2016-06-20 2022-12-06 패밀리 이나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마사지 유닛 및 그 마사지 유닛을 가지는 마사지기
US10842708B2 (en) 2017-01-25 2020-11-24 Luraco, Inc. Massage apparatus for legs and feet and massage chair having the massage apparatus
US11179290B2 (en) 2017-05-11 2021-11-23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wireless charger, armrest sliding, hammering devices, and oxygen generation
US10724549B2 (en) 2017-05-11 2020-07-28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noise-reducing, enclosure device
CN108433961A (zh) * 2018-04-11 2018-08-24 深圳航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下肢的旅行按摩装置
US10639230B2 (en) * 2018-04-29 2020-05-05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fluid massage element for arm massaging
JP7231182B2 (ja) * 2018-07-23 2023-03-01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施療ユニットおよび当該施療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マッサージ機
US10932576B2 (en) 2018-08-07 2021-03-02 FlUS DISTRIBUTORS, LLC Massage chair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JP7282353B2 (ja) * 2018-10-02 2023-05-29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7249005B2 (ja) * 2018-10-18 2023-03-30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7488113B2 (ja) * 2020-05-29 2024-05-21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
US20220211184A1 (en) * 2021-01-06 2022-07-07 MerchSource, LLC Reversible ottoman
WO2023149018A1 (ja) * 2022-02-03 2023-08-10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45968A (ja) * 2007-03-30 2008-10-16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9261B1 (en) * 2002-01-23 2003-07-29 Hsin Hao Health Materials Co., Ltd. Massaging device
WO2004091466A2 (en) * 2003-04-09 2004-10-28 Kenneth Owen Richardson Massage device
US6969361B2 (en) * 2003-05-22 2005-11-29 Wen-Hsu Hsieh Leg massage device
JP2005021645A (ja) * 2003-07-03 2005-01-27 Kohei Serada 枕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034174A (ja) * 2003-07-15 2005-02-10 Toshiba Tec Corp マッサージ機
US7179239B2 (en) * 2004-03-25 2007-02-20 Horng Jiun Chang Lower leg massage assembly
US7041070B2 (en) * 2004-10-05 2006-05-09 Wen-Hsu Hsieh Massaging and oscillating device
CN101152118B (zh) * 2006-09-25 2011-07-06 发美利株式会社 按摩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45968A (ja) * 2007-03-30 2008-10-16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34293A1 (ja) 2010-11-25
JP2011000419A (ja) 2011-01-06
HK1169266A2 (en) 2013-01-18
US20120071799A1 (en) 2012-03-22
JP5259524B2 (ja) 2013-08-07
CN202505710U (zh) 2012-10-31
TW201043219A (en) 2010-12-16
US9216134B2 (en) 2015-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9941B (zh) 按摩機
JP3339849B2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とこのマッサージ機を用い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5892724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4194904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7453685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09745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408744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356472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48867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3000665A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とこのマッサージ機を用い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5847613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5538589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44182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209916B2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401547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0279480A5 (zh)
JP2017184850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321318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338257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2248146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323930B2 (ja) 往復移動機構
JP2001029419A (ja) ローラマッサージ機構とこの機構を内蔵したマッサージ装置
JP6253829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107038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192015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