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4236B - 育兒器材 - Google Patents

育兒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4236B
TWI454236B TW095114289A TW95114289A TWI454236B TW I454236 B TWI454236 B TW I454236B TW 095114289 A TW095114289 A TW 095114289A TW 95114289 A TW95114289 A TW 95114289A TW I454236 B TWI454236 B TW I4542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ortion
roller
holding portion
movable
childcar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4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1913A (en
Inventor
Tsutomu Fukasawa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01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1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4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42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10Rocking-chairs; Indoor Swings ; Baby bounc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00Children's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1/00Children's furniture convertible into other kinds of furniture, e.g. children's chairs or benches convertible into beds or constructional play-furniture
    • A47D11/005Convertible children's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10Rocking-chairs; Indoor Swings ; Baby bouncers
    • A47D13/105Rocking-chairs; Indoor Swings ; Baby bouncers pivotally mounted in a fr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5/00Accessories for children's furniture, e.g. safety belts or baby-bottle hold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Description

育兒器材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作為新生兒、嬰兒及兒童等幼兒之椅子或床使用之育兒器材。
發明背景
育兒器材有開發一種作為椅子或床使用者,其包含有於下端設有腳輪之左右一對前腳及後腳、連結於各前腳及後腳之上端之左右一對側板及配置於一對側板間,且具有用以覆蓋側板之一對臂靠之育兒器材本體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在專利文獻1揭示之育兒器材中,育兒器材本體部除了臂靠外,尚具有座部、連接於座部前方下方之踏梯、從座部後端於垂直方向上方延伸而連結之背部、連結於背部上方之頭靠。該等各部在連結處可相互自由傾斜移動。因此,育兒器材具有作為幼兒椅子之功能,且藉傾斜移動,使腳部、座部及背部呈約略水平狀態而具有作為幼兒之床之功能。
又。前腳及後腳相對於側板以安裝軸為中心旋動自如。藉此,可使育兒器材本體部之位置升高或降低。再者,育兒器材本體部之座部與背部以合成樹脂等之薄板覆蓋。
此種育兒器材使用包含有設置於腳部上部,且具有下方呈凸起之彎曲狀軌道之保持部、具有設置於由座部及背 部構成之育兒器材本體部下方,且於保持部之軌道上往返移動之旋動自如之滾子的可動部者。
在上述之育兒器材中,藉設置於可動部下方之滾子於保持部之彎曲狀軌道上往返移動,可動部可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藉此,可使供幼兒乘坐之座部及背部相對於腳部搖動自如,而可對乘坐於育兒器材之幼兒給予舒適之搖動感。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03-24189號
發明概要
然而,在此種育兒器材中,有安裝於可動部之滾子於安裝於保持部之軌道上往返移動時,產生噪音之問題。又,在此種育兒器材中,有在可動部停止之狀態下,來自可動部之裝載重量直接施加於保持部,而於滾子或軌道產生破損之情形。又,有可動部停止時,因某些理由不按操作者之意願而使可動部移動之情形。
本發明即是考慮該等點而發明者,其以提供一種可動部平順地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而可抑制噪音產生之育兒器材為目的。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在可動部停止之狀態下,於保持部與可動部間設置間隙而可相對於保持部鎖固可動部,藉此,可防止可動部停止時,來自可動部之裝載重量直接施加於保持部,且不致不按操作者意願而使可動部移動之育兒器材。
第1發明之育兒器材包含有具有座部及背部之育兒器 材本體部、用以支撐該育兒器材本體部之腳部、設置於腳部上方,並具有於上方旋動自如之滾子之保持部、具有載置於保持部上,以接觸保持部之彎曲形軌道,且設置於育兒器材本體部下方之可動部;而該可動部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根據上述發明,由於軌道表面向下,故於該軌道上不致堆積塵埃等垃圾,藉此,可動部可平順地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而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在上述發明之育兒器材中,與前述可動部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滾子截面的上緣及下緣宜具有凸狀之彎曲形狀,與可動部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軌道的截面具有上方呈凸起之彎曲形狀。或者,在上述發明之育兒器材中,與前述可動部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滾子截面的上緣及下緣宜具有凸狀之彎曲形狀,與可動部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軌道的截面具有上方呈凸形之V字形狀。藉此,可動部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時,可抑制此可動部於滾子之軸方向移動,因此,可防止可動部與保持部之一部份撞擊,而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在上述發明之育兒器材中,在前述可動部中,宜設置有於軌道長向之一端或兩端具有緩衝構件,且抵接滾子,以限制滾子對軌道之移動之滾子停止部。藉此,由於於可動部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時,可緩和滾子撞擊可動部之軌道之長向之端部附近,故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在上述發明之育兒器材中,滾子設置有複數,軌道於對應各滾子之位置設置複數個。藉此,可動部可更穩定地 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
第2發明之育兒器材包含有具有座部及背部之育兒器材本體部、用以支撐該育兒器材本體部之腳部、設置於前述腳部上方,並具有彎曲狀軌道之保持部、具有載置於前述保持部上,於下方具有於前述保持部之前述軌道上往返移動且旋動自如之滾子,且設置於育兒器材本體部下方之可動部;與前述可動部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截面的上緣及下緣具有凸狀之彎曲形狀,與前述可動部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前述軌道的截面具有下方呈凸起之彎曲形狀,前述可動部於前述保持部上往返移動。藉此,可動部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時,可抑制此可動部於該滾子之軸方向移動,因此,可防止可動部與保持部之一部份撞擊,而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第3發明之育兒器材包含有具有座部及背部之育兒器材本體部;用以支撐該育兒器材本體部之腳部;設置於前述腳部上方之保持部;於約略水平方向往返移動自如地載置於前述保持部上,並設置於前述育兒器材本體部下方,同時,於底部具有被卡合構件之可動部;及具有設置於保持部上且與被卡合構件卡合而將該被卡合構件舉起之卡合構件、操作桿、及連結於卡合構件與操作桿間之連桿機構的鎖固部。又,藉操作桿之水平方向移動,以連桿機構使卡合構件於垂直方向移動。根據上述發明,可提供一種在可動部停止之狀態下,於保持部與可動部間設置間隙而相對於保持部鎖固可動部,藉此,可防止可動部停止時,來 自可動部之裝載重量直接施加於保持部,且不致不按操作者意願而使可動部移動之育兒器材。
在上述發明之育兒器材中,連桿機構宜具有於前述保持部上滑動之水平方向移動構件及旋動自如地連結於前述水平方向移動構件之連結構件,該連結機構之連結構件旋轉自如地連結於卡合構件,同時,前述水平方向移動構件連結於前述操作桿。藉此,可將作用於操作桿之水平方向之力藉由水平方向移動構件及連結構件轉換為卡合構件之垂直方向之力。
在上述發明之育兒器材中,宜於可動部設置複數被卡合構件,於鎖固部設置複數卡合構件,各卡合構件設置於對應各被卡合構件之位置。藉此,鎖固部可更穩定地將可動部舉起至垂直方向上方而固定。
在上述發明之育兒器材中,宜於保持部設置於垂直方向延伸且引導卡合構件於垂直方向移動自如之卡合構件引導軌道。藉此,可使卡合構件更穩定地於垂直方向上方移動。
在上述發明之育兒器材中,可動部之被卡合構件宜為棒狀,卡合構件具有對應被卡合構件之形狀之凹部。藉此,由於可使卡合構件輕易且穩定地卡合於被卡合構件,故鎖固部可更穩定地將可動部舉起至垂直方向上方而固定。
根據第1及第2發明之育兒器材,由於可動部可平順地於保持部上往返移動,故可抑制噪音之產生。又,根據第3發明之育兒器材,在可動部停止之狀態下,於保持部與可 動部間設置間隙而相對於保持部鎖固可動部,藉此,可防止可動部停止時,來自可動部之裝載重量直接施加於保持部,且不致不按操作者意願而使可動部移動。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之育兒器材之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之育兒器材之保持部、載置於此保持部上之可動部及鎖固部之立體圖。
第3圖係以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分離之狀態顯示之立體圖。
第4圖係從上方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上視圖。
第5圖係從X方向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正面圖。
第6圖係從Y方向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右側面圖。
第7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及可動部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第8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及可動部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第9圖係第7圖之保持部及可動部之P-P箭示圖。
第10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第11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第12圖係顯示第1圖之育兒器材之另一結構之保持部及載置於該保持部上之可動部的截面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作說明。第1圖至第1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由嬰兒架等構成之育兒器材之實施形態者。其中,第1圖係本發明育兒器材10之立體圖,第2圖係顯示第1圖之育兒器材10之保持部20、載置於此保持部20上之可動部及鎖固部40之立體圖、第3圖係以第2圖之保持部20、可動部30及鎖固部40分離之狀態顯示之立體圖。又,第4圖係從上方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20、可動部30及鎖固部40之上視圖,第5圖係從X方向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20、可動部30及鎖固部40之正面圖,第6圖係從Y方向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20、可動部30及鎖固部40之右側面圖。
如第1圖所示,育兒器材10包含有育兒器材本體部11、設置於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下方,且支撐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腳部13。其中,育兒器材本體部11具有座部11a、安裝從該座部11a之後端往上方延伸之背部11b、設置於座部11a之側邊之一對側板12、12。
又,於設置於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座部11a兩側之各側板12、12覆蓋一對臂靠11c、11c,又,於座部11a之前方下方設置踏梯11d。再者,於背部11b之上部設置頭靠11e,且背部11b為可相對於座部11a往後方傾倒之結構。
腳部13為用以支撐育兒器材本體部11者,此腳部13由 左右一對之前腳13a、13a、後腳13b、13b構成。如第1圖所示,各前腳13a及各後腳13b在各中間部連結成相互活動自如,從側邊觀看育兒器材10,其係配置成X字形。此外,如後述,腳部13藉由保持部20及可動部30支撐育兒器材本體部11。
於前腳13a、13a及後腳13b、13b之下方端分別設置腳輪13c、13d。各腳輪13c、13d具有停止器13e,藉使此停止器13e下降,各腳輪13c、13d固定。又,藉使腳輪13c、13d固定,腳部13全體相對於地面F固定。
此種育兒器材10如第1圖所示可作為幼兒用椅子使用,且藉使背部11b往後方傾倒,可作為幼兒用床。又,由於各前腳13a及各後腳13b在各中間部連結成相互活動自如,故藉擴大各前腳13a之腳輪13c與各後腳13b之腳輪13d之距離,可降低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位置,又,藉縮小各前腳13a之腳輪13c與各後腳13b之腳輪13d之距離,可使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位置升高。
又,育兒器材10之育兒器材本體部11如上述藉由保持部20及可動部30支撐於腳部13,又,於保持部20與可動部30間設置固定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之位置之鎖固部40。此時,如第1圖至第6圖所示,保持部20安裝於腳部13之上部,可動部30安裝於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座部11a之下部。其中,可動部30在保持部20上於第2圖之Y方向左右移動。以下,就保持部20、可動部30及鎖固部40詳細說明。
第7圖至第11圖係顯示保持部20、可動部30及鎖固部40 之詳細內容者。其中,第7圖及第8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20及可動部30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第9圖係第7圖之保持部20及可動部30之P-P箭示圖。又,第10圖及第11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20、可動部30及鎖固部40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安裝於腳部13側之保持部20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具有略正方形或略長方形之平板形狀,其4個角之上方安裝有支撐構件22,各支撐構件22由一對板狀構件22a、22a構成。且,滾子21藉由以第2圖之X方向為軸線之軸21c可旋動地安裝於各支撐構件22之一對板狀構件22a、22a間。
另一方面,安裝於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座部11a側之可動部30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具有與保持部20幾乎相同大小之略正方形或略長方形之平板形狀,於此可動部30之中央形成略正方形或略長方形之中空部份30a。在此可動部30,於對應保持部20之各滾子21之4個角落之位置形成從第2圖X方向觀看呈彎曲狀之相同形狀之4個軌道31。具體而言,如第6圖所示,各軌道31形成從可動部30之側緣往內側延伸。可動部30載置於保持部20上,而使此可動部30之4個角之各軌道31分別接觸保持部20之4個角之各滾子21。此時,該可動部30呈相對於保持部20約略平行之狀態。
又,如第9圖所示,與可動部30之往返移動方向(第2圖之Y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滾子21的截面上緣21a及下緣21b呈向外側突出之凸狀彎曲形狀,又,與此可動部30之往返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軌道31的截面具有上方呈凸 起之彎曲形狀。又,於滾子21與位於滾子21兩側邊之支撐構件22之一對板狀構件22a、22a間設置間隙g。在此,第9圖所示之軌道31之截面之彎曲半徑RB 為較滾子21截面之上緣21a及下緣21b之彎曲半徑RA 大者。藉此,滾子21與軌道31在第9圖所示之截面圖中在點P接觸,而可減低作用於滾子21與軌道31間之摩擦力。然後,當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於滾子21之軸21c之軸線方向(第9圖之左右方向)時,藉從育兒器材本體部11施加於可動部30之裝載重量,於軌道31向下之力作用,滾子21旋轉,使可動部30移動,而使滾子21接觸軌道31之中央之凹面之部份。藉此,在與可動部30之往返移動方向(第2圖之Y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截面中,可將滾子21之位置經常維持在軌道31之中央之凹面之部份(參照第9圖)。
如第5圖所示,在可動部30,於軌道31之長向之端部31a下方設置由橡膠等緩衝構件33a構成之滾子停止部33。具體而言,如第5圖所示,在於可動部30之往返移動方向(第5圖之左右方向)並列配置之2個軌道31、31中,設置於其中之一軌道31之滾子停止部33與設置於另一軌道31之滾子停止部33在各自對應之軌道31、31中配置於可動部30之中央部附近。當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於第5圖之左右方向移動,而使滾子21接近軌道31之端部31a之附近部份時,該滾子停止部33抵接滾子21,而限制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之位置。又,由於滾子停止部33由橡膠等緩衝構件33a構成,故可緩和滾子停止部33撞擊滾子21時之衝擊。此外, 顯示了將由緩衝構件33a構成之滾子停止部33設置於軌道31之一端之例,不僅可將滾子停止部33設置於軌道31之一端,亦可設置於兩端。
又,於可動部30之中央之中空部份30a設置由於第2圖之X方向延伸之棒狀體構成,且相互平行之2個被卡合構件32。各被卡合構件32之兩端安裝於各可動部30中央之中空部份30a之內側面,各被卡合構件32配置成相對於可動部30之X軸方向之中心鉛直面相互對稱。
相對於保持部20固定可動部30之鎖固部40如第2圖、第3圖、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具有載置於保持部20上,與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卡合,且將該被卡合構件32舉起之4個卡合構件41、進行該等卡合構件41之操作之操作桿42、連結於各卡合構件41與操作桿42間之2個連桿機構45。第10圖係顯示鎖固部40之卡合構件41與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卡合前之狀態且從X方向觀看之截面圖,第11圖係顯示鎖固部40之卡合構件41與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卡合而舉起後之狀態且從X方向觀看之截面圖。
各卡合構件41如第2圖所示,沿設置於保持部20之卡合構件引導軌道26之溝部26a而於上下方向移動自如,且設置於對應設在可動部30中央之中空部份30a之各被卡合構件32之位置。如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各卡合構件41具有由對應被卡合構件32之棒狀體形狀之彎曲面構成的凹部41a,而可輕易卡合於被卡合構件32。
如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連結各卡合構件41與操作桿 42間之各連桿機構45具有橫跨一對卡合構件41間而延伸,且於保持部20上滑動之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一端48a旋動自如地連結於此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之2個連結構件48。此時,各連結構件48對應各卡合構件41而設置。連桿機構45之各連結構件48之另一端48b旋動自如地連結於沿卡合構件引導軌道26之溝部26a引導之卡合構件41。又,連桿機構45之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之端部連結於操作桿42。此操作桿呈可輕易操作之形狀,俾供操作者握持而於前後方向(第10圖之左右方向)移動。
在第10圖所示之鎖固部40之卡合構件41與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卡合前之狀態下,在操作桿42之按壓方向(第10圖之左右方向)上,安裝於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之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較另一端48b位於前側(第10圖之右側),從此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向另一端48b連結之直線相對於水平面形成之角度為約45度。在此狀態下,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藉保持部20限制其移動,俾使該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不致滑動至更前側(第10圖之右側)。
另一方面,在第11圖所示之鎖固部40之卡合構件41與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卡合而舉起後之狀態下,在操作桿42之按壓方向(第11圖之左右方向)上,此操作桿42被按壓至後方向(第11圖之左方向),而使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移動至後側。然後,安裝於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之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較另一端48b位於後側(第10圖之左側),從此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向另一端48b連結之直線相對於水平面形 成之角度A略大於90度,例如為100度。在此狀態下,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藉保持部20限制其移動,俾使該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不致滑動至更後側(第10圖之左側)。
接著,就如此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作用作說明。
首先,就安裝於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座部11a側之可動部30於安裝於腳部13側之保持部20上往返移動的動作作說明如下。在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靜止之狀態下,如第7圖所示,藉從育兒器材本體部11施加於可動部30之裝載重量,於軌道31向下之力作用,由於可動部30全體下降,故保持部20之滾子21接觸彎曲狀軌道31之中央之凹面部份。
此時,當操作者使包含育兒器材10之座部11a及背部11b之育兒器材本體部11於前後方向移動時,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於第2圖之Y方向移動,滾子21旋轉而使軌道31於21上移動,而如第8圖所示,軌道31之端部31a到達滾子21附近。此時,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略為上升。
在第8圖顯示之狀態中,當解放包含育兒器材10之座部11a及背部11b之育兒器材本體部11時,藉從育兒器材本體部11施加於可動部30之裝載重量,於軌道31向下之力作用,滾子21旋轉,而使軌道31於滾子21上移動。此時,藉來自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重量,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下降,之後,藉可動部30對保持部20之慣性,可動部30再度上升。此可動部30一面相對於保持部20反覆下降及上升,一面在保持部20上於約略水平方向往返移動。
接著,就固定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之位置之動作 說明如下。當可動部30之位置不固定,此可動部30相對於保持部20往返移動自如時,如第10圖所示,呈鎖固部40之卡合構件41較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位於下方之位置的狀態。
在第10圖所示之狀態中,當操作者將操作桿42按壓至後方向(第10圖之左方向)時,連桿機構45之水平移動構件47在保持部20上滑動至第10圖之左方向。在此,連桿機構45之連結構件48之一端連結於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而於水平方向移動自如,另一端48b連結於卡合構件41,而沿卡合構件引導軌道26之溝部26a於垂直方向移動自如。因此,當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在保持部20上滑動至左方向時,旋動自如地安裝於此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之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移動至左方向。此時,另一端48b因連結於卡合構件41而無法於左右方向移動,連結構件48如第11圖所示相對於保持部20傾斜移動而使另一端48b直立,結果,連結構件48之另一端48b移動至上方。藉此,旋動自如地安裝於連結構件48之另一端48b之卡合構件41沿卡合構件引導軌道26之溝部26a被舉起至垂直方向上方,如第11圖所示,卡合構件41卡合於被卡合構件32,如此進行,卡合構件41舉起被卡合構件32。此時,可動部30之軌道31從保持部20之滾子21分離,而藉卡合構件41與被卡合構件32,固定可動部30之位置。
在此,在鎖固部40之卡合構件41舉起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之前後,旋動自如地安裝於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 之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隨著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之保持部20之滑動,在較操作桿42之按壓方向之另一端48b位於前側之位置(參照第10圖)與較另一端48b略為後側之位置(參照第11圖)間移動。假設在鎖固部40之卡合構件41舉起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後之狀態下,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僅可移動至較操作桿42之按壓方向之另一端48b前側(第11圖之右側)之情形。此時,在卡合構件41舉起被卡合構件32後之狀態下,手從操作桿42放開時,由於藉施加於可動部30之裝載重量,對連結構件48之另一端48b按壓至下方之力作用,而使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較另一端48b位於前側(第11圖之右側),故對此一端48a按壓至前方向(第11圖之右方向)之力作用,而使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強制滑動至前方向(第11圖之右方向),而回復至卡合構件41與被卡合構件32卡合前之狀態。
然而,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卡合構件41與被卡合構件32卡合而舉起後之狀態下,如第11圖所示,由於連結構件48之一端48a在操作桿42之按壓方向上,較另一端48b位於後側(第11圖之左側),故在卡合構件41舉起被卡合構件32後之狀態下,縱使手從操作桿42放後,施加於可動部30之裝載重量成為對一端48a按壓至後方向(第11圖之左方向)之力,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不致強制滑動至前方向(第11圖之右方向),而可維持卡合構件41舉起被卡合構件32後之狀態。
根據本發明,如上述,安裝於腳部13之保持部20具有於上方旋動自如之滾子21,安裝於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座 部11a之可動部30具有接觸保持部20之滾子21,且向下之彎曲狀軌道31,此可動部30可於保持部20上往返移動。如此,由於可動部30之軌道31之表面向下,故於該軌道31上不致堆積塵埃等垃圾,因此,可動部30可於保持部20上平順移動,故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又,與可動部30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滾子21截面的上緣21a及下緣21b具有凸狀之彎曲形狀,與可動部30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軌道31的截面具有上方呈凸起之彎曲形狀。藉此,可動部於保持部20上往返移動時,可抑制此可動部30於滾子21之軸方向移動,因此,可防止可動部30與保持部20之一部份撞擊,而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又,在可動部30中,設置有於軌道31長向之一端或兩端具有緩衝構件33a,且抵接滾子21,以限制滾子21對軌道31之移動之滾子停止部33。藉此,由於於可動部30於保持部20上往返移動時,可緩和滾子21撞擊可動部30之軌道31之長向之端部31a附近,故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又,滾子21設置有複數,軌道31於對應各滾子21之位置設置複數個。藉此,可動部30可更穩定地於保持部20上往返移動。
在此育兒器材10中,可動部30於約略水平方向往返移動自如地載置於保持部20上,並設置於育兒器材本體部10下方,同時,於底部具有被卡合構件32,又,鎖固部40設置於保持部20上,此鎖固部40具有與被卡合構件32卡合,以將該被卡合構件舉起之卡合構件41、操作桿42及連結於 卡合構件41與操作桿42間之連桿機構45。藉操作桿42之水平方向移動,以連桿機構45使卡合構件41於垂直方向移動。藉此,在可動部30停止之狀態下,於保持部20與可動部30間設置間隙而相對於保持部20鎖固可動部30,藉此,可防止可動部30停止時,來自可動部30之裝載重量直接施加於保持部20,且不致不按操作者意願而使可動部30移動之育兒器材。
又,連桿機構45具有於保持部20上滑動之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及旋動自如地連結於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之連結構件48,該連桿機構45之連結構件48旋轉自如地連結於卡合構件41,同時,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連結於操作桿42。藉此,可將作用於操作桿42之水平方向之力藉由水平方向移動構件47及連結構件48轉換為卡合構件41之垂直方向之力。
又,於可動部30設置複數被卡合構件32,於鎖固部40設置複數卡合構件41,各卡合構件41設置於對應各被卡合構件32之位置。藉此,鎖固部40可更穩定地將可動部30舉起至垂直方向上方而固定。
又,於保持部20設置於垂直方向延伸且引導卡合構件41於垂直方向移動自如之卡合構件引導軌道26。藉此,可使卡合構件41更穩定地於垂直方向上方移動。
又,可動部30之被卡合構件32為棒狀,卡合構件41具有對應被卡合構件32之形狀之凹部41a。藉此,由於可使卡合41構件輕易且穩定地卡合於被卡合構件32,故鎖固部40 可更穩定地將可動部30舉起至垂直方向上方而固定。
本發明之育兒器材10不限於上述態樣,可添加各種變更。
本發明之變形例可使用與可動部30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滾子21截面的上緣21a及下緣21b具有凸狀之彎曲形狀,與可動部30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軌道31的截面具有上方呈凸起之V字形狀(圖中未示)之育兒器材10。就由此結構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作用說明如下。
當可動部30載置於保持部20上,軌道31搭載於滾子21上時,滾子21與軌道31在與可動部30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的截面上,在相對通過軌道31之V形頂點之中心線呈對稱之2點接觸,而可減低作用於滾子21與軌道31間之摩擦力。然後,當可動部30於滾子21之軸21c之軸線方向移動時,藉藉由育兒器材本體部11施加於可動部30之裝載重量,於軌道31向下之力作用,而使可動部30移動而使滾子21位於軌道31之V形之凹面部份。藉此,可使與可動部30之往返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截面的滾子21之位置維持於軌道31之V形凹面部份。
藉此,與可動部30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的軌道31之截面呈上方呈凸起之彎曲形狀同樣地,由於於可動部30在保持部20上往返移動時,抑制可動部30於該滾子21之軸方向移動,藉此,可防止可動部30與保持部20之一部份撞擊,而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又,使用第12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變形例。第12圖係顯示育兒器材10之另一結構之保持部50及載置於該保持部50上之可動部60的截面圖。在此變形例之育兒器材10中,不同點僅為保持部50具有軌道51取代滾子21,且可動部60具有滾子61取代軌道31,其他與第1圖至第11圖之實施形態約略相同。具體而言,設置於腳部13側之保持部50具有彎曲狀軌道51,用以支撐具有座部11a及背部11b之育兒器材本體部11之可動部60於下方具有於保持部50之軌道51上往返移動且旋動自如之滾子61。又,與可動部60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滾子61之截面的上緣61a及下緣具61b有凸狀之彎曲形狀,與可動部60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軌道51的截面具有下方呈凸起之彎曲形狀。接著,就由此結構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作用說明如下。
在可動部60相對於保持部50呈靜止之狀態下,藉施加於可動部60之裝載重量,於滾子61向下之力作用,而使可動部60之滾子61接觸保持部50彎曲狀軌道51之中央之凹面部份。
接著,當操作者使包含育兒器材10之座部11a及背部11b之育兒器材本體部11於前後方向移動時,可動部60之滾子61於保持部50之軌道51上往返0移動。此時,滾子61與軌道51在第11圖所示之截面圖中在一點接觸,而可減低作用於滾子61與軌道51間之摩擦力。然後,當可動部60移動至滾子61之軸61c之軸線方向(第11圖之左右方向)時,藉從育兒器材本體部11施加於可動部60之裝載重量,於滾子61 向下之力作用,使可動部60移動,而使滾子61接觸軌道51之中央之凹面部份。藉此,可將在與可動部60之往返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之截面之滾子61的位置維持在軌道51之中央之凹面部份。
如此,根據此變形例之育兒器材10,可動部60於保持部50上往返移動時,可抑制此可動部60於滾子61之軸方向移動,因此,可防止可動部60與保持部50之一部份撞擊,而可抑制噪音之產生。
10‧‧‧育兒器材
11‧‧‧育兒器材本體部
11a‧‧‧座部
11b‧‧‧背部
11c‧‧‧臂靠
11d‧‧‧踏梯
11e‧‧‧頭靠
12‧‧‧側板
13‧‧‧腳部
13a‧‧‧前腳
13b‧‧‧後腳
13c‧‧‧腳輪
13d‧‧‧腳輪
13e‧‧‧停止器
20‧‧‧保持部
21‧‧‧滾子
21a‧‧‧上緣
21b‧‧‧下緣
21c‧‧‧軸
22‧‧‧支撐構件
22a‧‧‧板狀構件
26‧‧‧卡合構件引導軌道
26a‧‧‧溝部
30‧‧‧可動部
30a‧‧‧中空部份
31‧‧‧軌道
31a‧‧‧端部
32‧‧‧被卡合構件
33‧‧‧滾子停止部
33a‧‧‧緩衝構件
40‧‧‧鎖固部
41‧‧‧卡合構件
41a‧‧‧凹部
42‧‧‧操作桿
45‧‧‧連桿機構
47‧‧‧水平方向移動構件
48‧‧‧連結構件
48a‧‧‧一端
48b‧‧‧另一端
50‧‧‧保持部
51‧‧‧軌道
60‧‧‧可動部
61‧‧‧滾子
61a‧‧‧上緣
61b‧‧‧下緣
61c‧‧‧軸
第1圖係本發明之育兒器材之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之育兒器材之保持部、載置於此保持部上之可動部及鎖固部之立體圖。
第3圖係以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分離之狀態顯示之立體圖。
第4圖係從上方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上視圖。
第5圖係從X方向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正面圖。
第6圖係從Y方向觀看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右側面圖。
第7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及可動部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第8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及可動部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第9圖係第7圖之保持部及可動部之P-P箭示圖。
第10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第11圖係顯示第2圖之保持部、可動部及鎖固部之位置關係且從X方向觀看之橫截面圖。
第12圖係顯示第1圖之育兒器材之另一結構之保持部及載置於該保持部上之可動部的截面圖。
20‧‧‧保持部
21‧‧‧滾子
21a‧‧‧上緣
30‧‧‧可動部
31‧‧‧軌道
31a‧‧‧端部
33‧‧‧滾子停止部
33a‧‧‧緩衝構件

Claims (9)

  1. 一種育兒器材,包含有:育兒器材本體部,係具有座部及背部者;腳部,係用以支撐該育兒器材本體部者;保持部,係設置於前述腳部上方,並具有於上方旋動自如之滾子者;及可動部,係設置於前述育兒器材本體部下方,並具有載置於前述保持部上,以接觸前述保持部滾子之彎曲形軌道者,又,該可動部可於該保持部上往復移動,其中在與前述可動部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上,前述滾子截面的上緣及下緣具有凸狀之彎曲形狀,而在與前述可動部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上,前述軌道的截面具有上方呈凸起之彎曲形狀,且軌道之截面之彎曲半徑為較滾子截面之上緣及下緣之彎曲半徑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育兒器材,其中前述可動部中,設有滾子停止部,且該滾子停止部於前述軌道長向之一端或兩端具有緩衝構件,並且抵接前述滾子,以限制前述滾子相對前述軌道之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育兒器材,其中前述滾子設有複數個,且前述軌道於對應各滾子之位置處亦設有複數個。
  4. 一種育兒器材,包含有: 育兒器材本體部,係具有座部及背部者;腳部,係用以支撐該育兒器材本體部者;保持部,係設置於前述腳部上方,並具有彎曲狀軌道者;及可動部,係具有載置於前述保持部上,於下方具有於前述保持部之前述軌道上往復移動且旋動自如之滾子,並且設置於前述育兒器材本體部下方者,又,在與前述可動部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上,前述滾子截面的上緣及下緣具有凸狀之彎曲形狀,而在與前述可動部之移動方向垂直相交之方向上,前述軌道的截面具有下方呈凸起之彎曲形狀,並且前述可動部可於前述保持部上往復移動,且軌道之截面之彎曲半徑為較滾子截面之上緣及下緣之彎曲半徑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之育兒器材,進一步包含有:鎖固部,具有設置於前述保持部上且與可動部之被卡合構件卡合而將該被卡合構件舉起之卡合構件、操作桿、及連結於前述卡合構件與前述操作桿間之連桿機構,又,藉操作桿之水平方向移動,以連桿機構使卡合構件於垂直方向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育兒器材,其中前述連桿機構具有於前述保持部上滑動之水平方向移動構件、及旋動 自如地連結於前述水平方向移動構件之連結構件,且該連桿機構之連結構件旋轉自如地連結於前述卡合構件,並且前述水平方向移動構件連結於前述操作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育兒器材,其中於前述可動部設置複數被卡合構件,且於前述鎖固部設置複數卡合構件,並且各前述卡合構件設置於對應各前述被卡合構件之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育兒器材,其中前述保持部設有卡合構件引導軌道,且前述卡合構件引導軌道係於垂直方向延伸且引導前述卡合構件於垂直方向移動自如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育兒器材,其中前述可動部之被卡合構件呈棒狀,且前述卡合構件具有對應前述被卡合構件之形狀之凹部。
TW095114289A 2005-04-27 2006-04-21 育兒器材 TWI4542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9772A JP4652113B2 (ja) 2005-04-27 2005-04-27 育児器具
JP2005129746A JP4738881B2 (ja) 2005-04-27 2005-04-27 育児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1913A TW200701913A (en) 2007-01-16
TWI454236B true TWI454236B (zh) 2014-10-01

Family

ID=3665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4289A TWI454236B (zh) 2005-04-27 2006-04-21 育兒器材
TW103119733A TWI539919B (zh) 2005-04-27 2006-04-21 育兒器材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9733A TWI539919B (zh) 2005-04-27 2006-04-21 育兒器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2) EP1955615A1 (zh)
JP (2) JP4738881B2 (zh)
KR (1) KR101317793B1 (zh)
CN (2) CN100569149C (zh)
HK (2) HK1097710A1 (zh)
TW (2) TWI4542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5086B2 (en) 2005-12-01 2009-02-03 3699013 Canada Inc. Rocking mechanism for children with associated sounds
GB2496516B (en) 2011-11-10 2016-03-09 Bp Childrens Prod Hk Co Ltd High chair and wheel assembly thereof
US10252739B2 (en) * 2017-03-27 2019-04-09 Kori Faith Duboff Child stroller with directional rock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26756Y1 (zh) * 1965-06-10 1968-11-06
JPH0956532A (ja) * 1995-08-18 1997-03-04 Itoki Crebio Corp 椅 子
JPH09315295A (ja) * 1996-05-29 1997-12-09 Daifuku Co Ltd 搬送車のガイド構造
JP2002180688A (ja) * 2000-12-14 2002-06-26 Nakamura:Kk 地下駐車装置
JP2003024189A (ja) * 2001-07-16 2003-01-28 Combi Corp 幼児用椅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115647Y1 (zh) * 1964-01-24 1966-07-22
JPH0235251Y2 (zh) * 1985-11-05 1990-09-25
JPH0727887Y2 (ja) * 1992-10-15 1995-06-28 コンビ株式会社 幼児用椅子
US6080087A (en) * 1999-10-06 2000-06-27 Bingham; Anne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xercise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persons
JP4211182B2 (ja) * 2000-02-15 2009-01-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輌のチャイルドシート装置
CN2448208Y (zh) * 2000-11-13 2001-09-19 柏贸企业有限公司 可调整座架位置的摇椅学步车
US20020113469A1 (en) * 2001-02-09 2002-08-22 Stern Carl M. Infant soothing device
JP3732787B2 (ja) * 2002-02-05 2006-01-11 アップリカ育児研究会アップリカ▲葛▼西株式会社 育児器具
CN100512721C (zh) * 2004-03-31 2009-07-15 康贝株式会社 婴儿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26756Y1 (zh) * 1965-06-10 1968-11-06
JPH0956532A (ja) * 1995-08-18 1997-03-04 Itoki Crebio Corp 椅 子
JPH09315295A (ja) * 1996-05-29 1997-12-09 Daifuku Co Ltd 搬送車のガイド構造
JP2002180688A (ja) * 2000-12-14 2002-06-26 Nakamura:Kk 地下駐車装置
JP2003024189A (ja) * 2001-07-16 2003-01-28 Combi Corp 幼児用椅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52113B2 (ja) 2011-03-16
EP1716792A1 (en) 2006-11-02
EP1955615A1 (en) 2008-08-13
JP2006304961A (ja) 2006-11-09
TWI539919B (zh) 2016-07-01
KR101317793B1 (ko) 2013-10-15
CN100569149C (zh) 2009-12-16
CN1853537A (zh) 2006-11-01
TW201434416A (zh) 2014-09-16
JP2006304960A (ja) 2006-11-09
TW200701913A (en) 2007-01-16
JP4738881B2 (ja) 2011-08-03
CN101703350B (zh) 2012-07-04
HK1140394A1 (en) 2010-10-15
HK1097710A1 (en) 2007-07-06
KR20060113460A (ko) 2006-11-02
CN101703350A (zh)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16329B2 (ja) 子供用座席装置
US5722506A (en) Movable working platform
KR20120109575A (ko) 브레이크 부착 휠체어
TWI454236B (zh) 育兒器材
US6834868B1 (en) Transformable creeper
CA3020679A1 (en) Baby car seat allowing position change
JP2006296631A (ja) 昇降テーブル
CN212972472U (zh) 一种单电机婴儿床
JP2006044603A (ja) 搬送装置
KR20190028623A (ko) 축의 회전력에 의하여 움직이는 그네의자
JP2017195942A (ja) ソファーベッド装置
JP2007068863A (ja) 昇降テーブル
CN110613389B (zh) 一种坐便辅助器
JP2003225145A (ja) 育児器具
JPH0551330U (ja) ベッド装置
JP6415064B2 (ja) キャスター出入り式机
JPH04118051U (ja) 移動家具
JP5470153B2 (ja) 医療台における支脚器支持構造
JP3010819U (ja) ソファー
JP6470569B2 (ja) 担架ロック機構、及び、入浴システム
JP4371672B2 (ja) ソファー
JP5184954B2 (ja) 椅子
JPH0751894Y2 (ja) リール取付具
JP3018270B2 (ja) 移動観覧席装置の支持装置
CN113576201A (zh) 一种单电机婴儿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