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1022B - 窗簾用之致動機構 - Google Patents

窗簾用之致動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1022B
TWI451022B TW100110859A TW100110859A TWI451022B TW I451022 B TWI451022 B TW I451022B TW 100110859 A TW100110859 A TW 100110859A TW 100110859 A TW100110859 A TW 100110859A TW I451022 B TWI451022 B TW I4510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lting member
drive shaft
actuating mechanism
blades
til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0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7221A (en
Inventor
Fu Lai Yu
Chin Tie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Teh Y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h Y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h Y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7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7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1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10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03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06B2009/3222Cordless, i.e. user interface without 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Description

窗簾用之致動機構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改良式的窗簾,尤指一種透過操作底軌道,可帶動葉片進行傾斜調整、上升或下降之窗簾。
百葉簾為包含有橫向延伸之複數葉片,而這些橫向延伸之葉片懸吊於頂軌道及底軌道之間。百葉簾通常透過特定繩子(稱為梯繩)控制葉片的轉動。此外,百葉簾透過另一條繩子(稱為升起繩)帶動葉片的升起或下降動作。透過梯繩的位移,可帶動葉片朝向任一方向進行旋轉或傾斜約180度。例如,在第一最大傾斜角度,調整後的葉片可互相重疊,且其第一側朝向戶內、第二側則向戶外;在第二最大傾斜角度,葉片第一側可朝向戶外、第二側則向戶內。當升起繩位移時,可帶動底軌道朝向頂軌道位移,使得葉片層層堆疊在一起。
目前大部分的百葉簾設有一外側的傾斜操控桿,用於操控控制葉片轉動的操作機構。此外,百葉簾通常還設有一外部的操作繩,用於控制底軌道的高度位置。然而,傾斜操控桿及操作繩十分明顯而不美觀,而且操作繩可勒住小孩而產生危險。雖然習知的百葉簾也提供了移除外側之傾斜操控桿或操作繩的設計,惟,窗簾的功能仍受嚴重的侷限。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種兼具美觀及安全的窗簾,而此窗簾不包含外側之傾斜操控桿或操作繩。
因此,目前有需要提供一種窗簾用(例如百葉簾)的致動機構,其可有效控制葉片的動作並克服上述的問題。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窗簾用的無繩型致動機構,使得窗簾不需使用一般的拉繩,也可升起或下降葉片。該致動機構特別適用於百葉簾,而百葉簾包含有一頂軌道、數個葉片、一升起繩、及一懸掛在升起繩的底軌道。使用者可沿垂直方向調整底軌道的位置。該致動機構亦可適用於其他窗簾的類型,例如蜂巢窗簾,而蜂巢窗簾的內部包含有數個可調整的簾片。
百葉簾包括有一頂軌道、及由頂軌道伸出的梯繩,梯繩連接於葉片、並可帶動葉片進行傾斜動作。此外,百葉簾還設有一阻止裝置、裝設於頂軌道中的驅動軸、及一升起繩。阻止裝置用於限制梯繩沿垂直方向的位移範圍、及其所懸掛之葉片。驅動軸上設有一捲筒,其與升起繩的上端相固定。藉此,捲筒及驅動軸可搭配驅動單元或外施力(即使用者之施力)產生旋轉,以調整升起繩的垂直位置。阻止裝置可具有多種類型,將於後續再加以敘述。
驅動軸還可與一傾斜件連接,使傾斜件可隨著驅動軸轉動。梯繩的上端是固定於傾斜件,使得傾斜件的旋轉角度可對於梯繩產生傾斜力,進而帶動葉片進行傾斜。此外,驅動軸與傾斜件之間還設有一離合器裝置。在阻止裝置阻止梯繩作垂直位移時,離合器裝置將對應地去除驅動軸與梯繩間的耦合關係,使旋轉或傾斜力無法從驅動軸傳遞至傾斜件。
依據一實施例,傾斜件可包含有一外筒,該梯繩連接於該外筒的周圍。該致動機構更包括一內筒及一捲繞彈簧,其中內筒固定於驅動軸並可隨其轉動,捲繞彈簧則構成離合器裝置。捲繞彈簧設置於內筒之周圍、且具有一緊束狀態及一鬆開狀態。當捲繞彈簧在緊束狀態時,捲繞彈簧緊束內筒之周圍,當捲繞彈簧在鬆開狀態時,則解除其緊束內筒的狀態。
外筒設於捲繞彈簧的周圍。捲繞彈簧為偏向緊束狀態裝設。當捲繞彈簧處於緊束狀態時,驅動軸的旋轉動作可透過捲繞彈簧傳遞至傾斜件,其中驅動軸的旋轉可藉由使用者帶動底軌道往上或往下移動而觸發。
依據另一實施例,傾斜件可包含有一捲繞滑輪,該捲繞滑輪具有一輪轂,輪轂位於一對滑輪側壁之間、並定義有大約呈V形之凹槽。當梯繩捲繞於輪轂周圍時,梯繩的封閉環圈將受侷限於凹槽的內側。在阻止裝置抵觸並阻止葉片的傾斜動作,以增加對於梯繩環圈的施力時,滑輪側壁將與梯繩環圈抵觸,使梯繩離開輪轂,從而解除施於梯繩的傾斜力。依據其他實施例,輪轂還包括有數個凸肋,以增強與梯繩的摩擦接合。
本發明可以採多種方式來加以實施,而顯示於圖式以及詳細地記載於以下說明書中的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然而,可以理解這些實施例為符合本發明原則之一些範例,而本發明不侷限於這些實施例。
簡單來說,用於百葉簾之致動機構實現本發明且利用一新穎的驅動離合器裝置,該驅動離合器裝置可以由捲繞彈簧或滑輪加以實施,而且以慣常組合位置顯示於圖式。「上方」、「下方」、「水平」、及「垂直」等用詞參考慣常組合位置。然而,致動機構亦可採用說明書及圖式以外的方式,加以製造、傳送、銷售或使用。
第1圖至第10圖繪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顯。如第1圖所示,百葉簾10的葉片處於完全展開的狀態。百葉簾10包括有一頂軌道12、一底軌道16、葉片組70、及致動機構20、21。頂軌道12具有一矩形狀,包含有一底側15以及一實質上為開放的頂側13。頂軌道12內側形成有一大體上為中空的溝槽14。如第7圖至第10圖所示,頂軌道12的底側15包含有一阻止件或第一底緣11(如第8圖及第10圖所示)及第二底緣19(如第7圖所示)。頂軌道12可採用任何已知的方式固定於窗戶。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之下,頂軌道12也可包含裝潢的飾邊。
再參閱第1圖,底軌道16包含有一頂側17及一底側18。較佳地,頂側17的面積可以相當於各葉片72的縱向面積。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下,底軌道16的外形可作變化。
葉片組70包含有複數個別葉片72,各葉片72包含有一頂部73及一底部74。頂部73及底部74藉由一邊緣端75相連在一起。邊緣端75包含有第一邊緣76、第二邊緣77、第三邊緣78、及第四邊緣79,其中第三邊緣78及第四邊緣79沿葉片72的寬度方向延伸。在較佳實施例中,葉片72的剖面形狀大體上為矩形,然而,葉片72的剖面亦可具有其他形狀。至於葉片72的數量,乃是由葉片72的尺寸以及所欲遮蔽的長度或垂直範圍來決定。
第2圖至第6圖為詳細顯示本發明所提供的傾斜控制機構30,其用於傾斜葉片組70。傾斜控制機構30包含有一內筒40、設有耦合件(例如捲繞彈簧50)的離合器裝置、以及一傾斜件60(例如以一外筒組成)。在此實施例中,內筒40、捲繞彈簧50及傾斜件60由複數個別零件組成,然而亦可能為其他零件的組合。內筒40較佳地為塑膠一體成形,包含一大體上圓筒狀的外表面44。內筒40的外表面44在其二軸向相對側分別設有第一凸緣42及第二凸緣46。另外,內筒40設有一穿孔48。穿孔48可供驅動軸24插入,使內筒40緊束地接合於驅動軸24並隨驅動軸24同步轉動。內筒40在第二凸緣46及接近第二凸緣46的部分外表面44處還設有一狹長孔45。狹長孔45可在內筒40的末端增加一些彈性,以方便內筒40插入傾斜件60。
傾斜件60具有中空圓筒狀、且在組裝時可供驅動軸24穿過其中。傾斜件60包含有一外表面61且設有一穿孔部63,而穿孔部63設有一內表面68。穿孔部63的內表面68更設有一凹槽62。此外,外表面61沿其軸向還形成有一溝槽64。溝槽64的尺寸可容設一包含有二片夾片65、67的固定件66,以將梯繩端部22a及梯繩端部22b(例如前、後梯繩端部)牢固在傾斜件60上(如第5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傾斜件60及固定件66為分離的零件,在其他實施例,傾斜件60及固定件66亦可為一體成形。固定件66的外形可配合傾斜件60的曲度半徑。
如第3圖更清楚地繪示,捲繞彈簧50包含突起端52,而突起端52大約徑向地向外延伸。捲繞彈簧50可具有兩個狀態,分別為緊束狀態及鬆開狀態。捲繞彈簧50是以緊束狀態裝設於內筒40,使捲繞彈簧50在第一凸緣42與第二凸緣46之間接觸外表面44、並緊束內筒40。設有捲繞彈簧50的內筒40可插接於傾斜件60之穿孔部63中,使捲繞彈簧50的突起端52置放於傾斜件60之凹槽62。當捲繞彈簧50處於緊束狀態時,捲繞彈簧50對於內筒40的外表面44產生緊束作用,使內筒40、捲繞彈簧50及傾斜件60得以同步旋轉。當捲繞彈簧50處於鬆開狀態時,則可解除捲繞彈簧50對於內筒40之外表面44的緊束作用,使內筒40能夠獨立於捲繞彈簧50及傾斜件60跟著驅動軸24旋轉。
再參閱第2圖至第6圖,傾斜控制機構30包含有設置於內筒40周圍的捲繞彈簧50。內筒40及捲繞彈簧50設置於傾斜件60之穿孔部63內,而捲繞彈簧50之突起端52位於凹槽62。第一凸緣42及第二凸緣46的尺寸最佳具有足夠的高度以防止捲繞彈簧50或傾斜件60相對於內筒40作軸向位移。為了驅動傾斜控制機構30,驅動軸24穿設於內筒40之穿孔48。因此,驅動軸24分別通過內筒40、捲繞彈簧50及傾斜件60,使前述的零件均裝設在同一軸線。
參閱第1圖、第5圖及第6圖,固定件66的夾片65、67分別夾住兩個梯繩端部22a及22b。梯繩端部22a可在百葉簾10之前側伸展、且連接至葉片組70之一側(例如第四邊緣79)。梯繩端部22b則於百葉簾10的後側伸展、且連接至葉片組70之另一側(例如第三邊緣78)。各梯繩端部22a、22b具有一上端及一下端,其中上端固定於傾斜控制機構30,而下端固定於底軌道16。如同梯繩端部22a、22b及傾斜控制機構30,百葉簾10在另一側還可設有梯繩端部43及傾斜控制機構31,梯繩43的一端固定於傾斜控制機構31而另一端則固接於底軌道16。葉片組70可藉此懸掛於梯繩端部22a、22b、43。升起繩25從致動機構20的捲筒組件29伸展、分別通過頂軌道12的一孔洞及葉片組70、並在其下端固接於底軌道16。升起繩26以相同的方式裝設,從另一致動機構21的捲筒伸展、分別通過頂軌道12的一孔洞及葉片組70、並固接於底軌道16。如後續說明,使用者可透過推動或拉動底軌道16促使升起繩沿垂直方向的調整、並改變葉片組70的傾斜度。
參閱第5圖及第6圖,致動機構20包含有捲筒組件29及傾斜控制機構30。捲筒組件29及傾斜控制機構30分別設置於驅動軸24。同樣地,致動機構21亦設置於驅動軸24、且包含捲筒及傾斜控制機構。值得一提,透過一個共同驅動軸24連接數個致動機構,可以簡單、可靠的方式同步驅動致動機構、並使其平衡分配,以利窗簾能均勻升起並作傾斜的調整。依據此實施例,有二個致動機構設置於驅動軸24上。然而,致動機構的數量可依據窗簾的重量及寬度而定。
第15圖為繪示用來操控升起繩25之捲筒組件29的剖視圖(為了清楚起見,第15圖中未顯示傾斜控制機構)。捲筒組件29包含有一支撐結構,例如殼體138。在殼體138中分別設置有一捲筒140及一馬達彈簧142(以剖面圖顯示),為沿軸向相對彼此分離裝設。在此實施例中,捲筒140包含有一軸杆144,其中軸杆144與捲筒140為一體成形。驅動軸24為定義出一縱向軸線148,且插入軸杆144內並與其相固接,使捲筒140與驅動軸24可同步旋轉。較佳地,捲筒140、馬達彈簧142及軸杆144沿同一軸線設置。尤其,馬達彈簧142可為捲繞彈簧,其第一端固定於殼體138,捲繞彈簧的一第二端則固定於軸杆144。馬達彈簧142對驅動軸24及捲筒140施加旋轉力(即扭力),以使得捲筒140捲收升起繩25。較佳地,馬達彈簧142為一恆力彈簧,可在其伸展範圍中提供大約固定的彈簧力或扭力。因各捲筒組件29是裝設於同一驅動軸24,若需要更大的力量操作更寬的窗簾,可以簡單、方便的方式增加捲筒組件29的數量。
升起繩25的一第一端150固定於捲筒140的一柱體152。當底軌道16上升時,由馬達彈簧142的扭力驅動的捲筒140將旋轉,以便捲收升起繩25。當底軌道16上升至欲設的高度、而且施於底軌道16的拉力被移除後,窗簾中可對於馬達彈簧142的扭力產生抵衡力,以保持底軌道及簾片的位置,其中而抵衡力可包含有內部摩擦、及底軌道與其上堆疊的葉片對於升起繩25所產生的重量載荷。
參照第7圖至第10圖說明如何操作百葉簾10。第7圖為繪示第1圖的百葉簾10處於完全升起的狀態。在此狀態下,葉片組70沿大約水平面層層堆疊於底軌道16的頂側17。葉片組70中位於頂端的葉片72抵接於頂軌道12的第二底緣19。此外,捲繞彈簧50處於緊束狀態,以緊束內筒40,而且捲筒組件29捲收大部分升起繩25。
第8圖繪示百葉簾10處於位置較低的第一閉合狀態,葉片組70處於大約垂直的狀態,且各葉片72的底部74面向前側。當使用者欲下降百葉簾10時,可拉動底軌道16由第7圖所示的狀態至第8圖所示的狀態,亦即底軌道16往離開頂軌道12的方向位移。隨底軌道16離開頂軌道12位移,將使得升起繩25由捲筒組件29伸展,進而帶動捲筒140及驅動軸24旋轉(例如逆時針旋轉)。驅動軸24的旋轉更使得內筒40轉動,並透過捲繞彈簧50傳送至傾斜件60。因此,梯繩端部22b被往上拉動,梯繩端部22a則同步往下位移,使得葉片組70朝向一第一方向傾斜,直到各葉片72達到一第一最大傾斜角度為止。葉片72在進行傾斜調整的過程中,可透過位於頂端的葉片72的第四邊緣79抵接於頂軌道12之第一底緣11及/或葉片72的第三邊緣78與其下方鄰近的葉片72相抵觸,阻止葉片72的傾斜位移,從而界定葉片72的最大傾斜角度。在此實施例中,頂軌道12之第一底緣11因此可與位於頂端的葉片72相抵接而阻止梯繩端部22a、22b沿垂直方向位移,以便阻止葉片組70在其最大傾斜角度的位置。此最大傾斜角度相應於百葉簾10之閉合狀態,使光線無法透過葉片組70、或是只有少量光線能穿過葉片組70。當葉片組70藉由驅動軸24朝一第一方向旋轉的帶動達到第一最大傾斜角度時,便可阻止傾斜件60朝同一方向旋轉及葉片組70繼續傾斜,而驅動軸24朝第一方向的持續旋轉(其可直接傳送至內筒40)將帶動捲繞彈簧50稍微轉動,使捲繞彈簧50的一個突起端52抵壓凹槽62的一側壁。因此,捲繞彈簧50將轉換為一鬆開狀態,使內筒40可跟驅動軸24轉動。至於傾斜件60、捲繞彈簧50以及梯繩端部22a、22b依然相對於驅動軸24保持不動。因梯繩端部22a、22b的末端固接於傾斜件60的外側,所以梯繩端部22a、22b與傾斜件60之間不會相互摩擦,藉此避免梯繩22a、22b發生磨損。驅動軸24也可持續旋轉,使得升起繩25從捲筒組件29釋放下來並伸展葉片組70。由於百葉簾10的架構,葉片組70可在此操作階段朝一方向作傾斜並往下移動。
如第9圖所示,百葉簾10的葉片可調整為展開且向下伸展的狀態。在此狀態下,每一葉片70實質上呈水平狀態。若百葉簾10要從第8圖的伸展閉合狀態轉變為第9圖的伸展開啟狀態,可推動底軌道16朝向頂軌道12稍微上升,使得驅動軸24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而先前相對於凹槽62的側壁呈擠壓之捲繞彈簧50的突起端52將不再接收擠壓。因此,捲繞彈簧50可恢復其緊束內筒40的狀態,使驅動軸24的順時針旋轉可透過內筒40、捲繞彈簧50傳送至傾斜件60。因此,傾斜件60的旋轉可向上拉動梯繩端部22a、並釋放梯繩端部22b向下伸展,如此使得葉片組70可朝向一第二方向傾斜。當達到欲設的傾斜角度時,底軌道16將不會繼續地往上升,以維持葉片組70的狀態,如第9圖所示。
第10圖為繪示第7圖至第9圖之百葉簾10的升起操作。當底軌道16上升時,馬達彈簧142驅動驅動軸24及捲筒組件29旋轉(例如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捲筒組件29捲收升起繩25。驅動軸24的順時針旋轉施於內筒40,且透過捲繞彈簧50傳送至傾斜件60。結果,梯繩端部22a、22b分別進行上升及下降動作,使得葉片組70朝向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轉或傾斜,直到葉片組70達到第二最大傾斜角度。依據一實施例,當該些葉片72相互接觸,或是當葉片組70中的頂端葉片72的第三邊緣78抵接於頂軌道12的第一底緣11時,即可達成葉片組70的第二最大傾斜角度。當葉片組70達到第二最大斜度後,便可阻止傾斜件60旋轉。因底軌道16繼續上升,使得驅動軸24繼續旋轉,而且捲繞彈簧50的另一突起端52會與傾斜件60之凹槽62的側壁相頂推。藉此,捲繞彈簧50將再次鬆開內筒40,而使得內筒40可隨著驅動軸24相對於傾斜件60及捲繞彈簧50進行旋轉,其中傾斜件60及捲繞彈簧50均維持靜止不動。當驅動軸24持續轉動時,捲筒組件29將捲收升起繩25,使葉片組70逐漸上升並層層堆疊於底軌道16上。由於百葉簾10如此的結構設計,使得葉片組70可以同時朝一方向傾斜並向上移動。
本發明之範圍不限於前述實施例,亦可包含不同的變化。例如,裝設於頂軌道內側的零件可以相反的方向轉動。此外,雖第7圖至第10圖所述的結構為對應致動機構20的設計,然而,兩個致動機構20、21皆可設有相同的結構,共同連接至驅動軸24並同步運作。值得一提,捲繞彈簧50的功能有如設置於驅動軸54與傾斜件60之間的離合器裝置,其可在頂軌道的底壁與頂端葉片相抵接時(即相當於阻止裝置)用以阻止葉片的傾斜運動、並使捲繞彈簧鬆開,從而中斷施於梯繩的傾斜力。
雖用來將扭力傳輸於內筒40及傾斜件60之間的離合器裝置,其較佳的實施例為捲繞彈簧50,然而離合器裝置可包括其他種類的機械零件,使內筒40與傾斜件60可一起轉動、且在足夠的施力下允許內筒40相對於傾斜件60轉動。
舉例而言,離合器裝置可為一圓筒,其與傾斜件相固定,使圓筒可隨傾斜件旋轉、且與內筒產生摩擦接觸。在驅動軸施加足夠的扭力下,可克服圓筒內部與內筒外表面間的靜摩擦力係數,使得傾斜件及內筒可相對旋轉。當扭力中斷時,靜摩擦力再度使得傾斜件及內筒同時一起轉動。
請參閱第24圖至第26圖,依據另一實施例300,內筒302之外表面320可緊貼於傾斜件304之內部306,使內筒302與傾斜件304產生摩擦接觸。在此架構下,內筒302與傾斜件304之間無須裝設其他中間零件,內筒302與傾斜件304之間的靜摩擦力是足以驅使內筒302及傾斜件304一起轉動。當驅動軸24所產生的扭力足以克服內筒302與傾斜件304間的靜摩擦力時,內筒302便可獨立於傾斜件304作轉動。
第11圖至第14A圖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致動機構80包含有一捲筒100、一內筒109、具有外翻突起端112的捲繞彈簧110、一傾斜件90、數個梯繩端部84、及升起繩86。致動機構80設置於頂軌道81內側並與驅動軸82相接。先前第1圖至10圖所示的致動機構可以替換為此實施例之致動機構80。因此,致動機構80可用於帶動葉片進行上升、下降及傾斜的操作。
第12圖繪示部分致動機構80的分解圖。在此實施例中,捲筒100包含一中空圓柱狀的本體104以及一軸套筒109。本體104設有一捲繩筒108,軸套筒109則由捲繩筒108的一側伸出、實質上為圓柱狀、並具有小於捲繩筒108的直徑。在組裝時,驅動軸82可穿過捲筒100(包括軸套筒109及本體104)。依據一實施例,包括本體104、捲繩筒108及軸套109的捲筒100為一體成形。捲繩筒108的一內側表面還設有徑向之凹槽106,捲繞彈簧110的突起端112則可設置於凹槽106中。
在此實施例中,傾斜件90包含有一滑輪98及一套筒94,其中套筒94接合於滑輪98一側。滑輪98包含有數條徑向設置的凸肋92,凸肋92可增強傾斜件90抓住梯繩端部84的力量,以利梯繩端部84位移並帶動葉片72進行傾斜。
共同參閱第11圖及第12圖,第13圖繪示傾斜件90組接於捲筒100的放大圖。第14圖繪示致動機構80的立體圖,第14A圖則為繪示第14圖之致動機構80的剖視圖(為了更清楚顯示,第14A圖省略驅動軸及繩子)。捲繞彈簧110以緊束的狀態裝設於傾斜件90的套筒94的周圍表面。捲筒100的軸套筒109可穿過於附有捲繞彈簧110的傾斜件90之套筒94,而捲繞彈簧110的突起端112可設置於凹槽106。如同前述實施例,捲繞彈簧110具有兩個狀態。當捲繞彈簧110處於緊束狀態時,捲繞彈簧110緊束套筒94,使得捲筒100、捲繞彈簧110及傾斜件90可以一起轉動。在鬆開狀態時,捲繞彈簧110則鬆開傾斜件90,因此,當驅動軸82帶動捲筒100旋轉,捲繞彈簧110可隨著捲筒100旋轉,而傾斜件90則相對於驅動軸82維持靜止不轉動。因此,可利用捲繞彈簧110作為離合器裝置,以便耦合捲筒100與傾斜件90的旋轉動作、或解除其耦合關係。
各梯繩端部84接合於葉片組70的一側(例如其中一個梯繩端部連接於前側,而另一梯繩端部則連接於後側)、並具有其上端固接於滑輪98。夾件85在滑輪98之兩條凸肋92之間可夾住該二梯繩端部84的末端部。如第14圖及第14A圖所示,致動機構80可設於一殼體88內,而殼體88具有一第一區間88A、一第二區間88B、以及一位於第一區間88A及第二區間88A之間的第三區間88C。第一區間88A內可容置一馬達彈簧130,其用於維持底軌道160平衡在欲設的高度。依據一實施例,馬達彈簧130可為一恆力捲彈簧,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透過一轉接套筒132固定於驅動軸82,該第二端則固接於殼體88。第二區間88B內容置有捲筒100,其與升起繩86相耦接。第三區間88C在捲繩筒108與馬達彈簧130之間容置有與梯繩端部84相耦接之傾斜件90。驅動軸82穿設於殼體88的內側,並分別穿過捲筒100、傾斜件90、及馬達彈簧130。藉由此架構設計,致動機構80可採用緊密及模組化的方式加以組合,以便與驅動軸82組接。
先前第1圖至第10圖所述之致動機構實施例(即致動機構20),可以替換為第11圖、第12圖、及第13圖所述之致動機構實施例(即致動機構80)。在操作百葉簾的過程中,馬達彈簧130對於驅動軸82的施力可透過捲筒100及升起繩86轉換為一向上的懸吊力,以便抵銷底軌道16及層層堆疊於底軌道16上的葉片72的重量。
當使用者欲朝向一第一方向傾斜葉片組70時,使用者可在有限的範圍內向下輕微拉動底軌道16。因此,升起繩86將被往下拉動而使得捲筒100轉動,且使得捲繞彈簧110處於緊束狀態。結果,傾斜件90帶動該二梯繩端部84分別朝相反的方向位移,使得葉片組70朝第一方向傾斜。隨底軌道16向下位移,葉片組70將持續轉動且朝第一方向作傾斜。當葉片組70達到欲設的傾斜角度後,使用者便可釋放底軌道16。施於升起繩86之力量總合(包含馬達彈簧130的上升力、底軌道16的重量加上層層堆疊於底軌道16上的葉片72的重量、以及內部摩擦力),可使得底軌道16以及葉片組70在欲設的傾斜角度保持平衡狀態。
若使用者欲朝向一第二方向(即相反於第一方向)傾斜葉片組70,則可對於底軌道16向上施力,使得馬達彈簧130驅使驅動軸82及捲筒100作旋轉。此捲筒100的旋轉可透過處於緊束狀態的捲繞彈簧110傳遞至傾斜件90。因此,傾斜件90將帶動該二梯繩端部84分別朝相反方向位移,使葉片組70朝向第二方向傾斜。隨底軌道16上升,葉片組7可持續朝向第二方向作傾斜。當葉片組70達到欲設的傾斜角度後,使用者便可放開底軌道16。
當使用者欲下降百葉簾並伸展葉片組70時(如第8圖所示),則可抓住底軌道16並帶動底軌道16朝離開頂軌道12的方向往下位移。隨底軌道16朝離開頂軌道12的方向位移,升起繩86將被向下拉動,使得捲筒100及驅動軸82朝同一方向(例如逆時針)旋轉。捲筒100的旋轉可透過捲繞彈簧110傳遞至傾斜件90,使得該二梯繩端部84分別往上、下位移,如此一來,帶動葉片組70朝向第一方向進行傾斜,直到葉片組70達到第一最大傾斜角度。當葉片組70中的頂端葉片72之第四邊緣79抵接到頂軌道12的第一底緣11、及/或各葉片72的第三邊緣78抵接到其下方鄰近的葉片72時(如第1圖所示),葉片組70即可停止傾斜的動作,從而界定葉片組70的第一最大傾斜角度。當葉片組70處於第一最大傾斜角度時,便可阻止傾斜件60的朝同一方向繼續旋轉,而捲筒100的持續旋轉將促使捲繞彈簧110的其中一個突起端112抵壓於徑向的凹槽106的一側壁,使得捲繞彈簧110轉換為鬆開狀態。因此,隨底軌道16往下降且升起繩86伸展,捲繞彈簧110與捲筒100可繼續轉動,而傾斜件90與連接於傾斜件90的該二梯繩端部84則位於對應葉片組70的第一最大傾斜角度並維持靜止不動。
當使用者欲將百葉簾升起並閉合葉片組70時(如第10圖所示),可對於底軌道16向上輕微施力(其例如小於升起繩86所承受的重量載荷)。因此,馬達彈簧130將帶動驅動軸82及捲筒100朝另一方向(例如順時針方向)旋轉,以便捲收升起繩86並升起底軌道16。捲筒100的旋轉可透過捲繞彈簧110傳遞給傾斜件90。藉此,該二梯繩端部84將帶動葉片組70朝向第二方向(即相反於第一方向)傾斜,直到葉片組70達到第二最大傾斜角度。其中,當葉片組70中的頂端葉片72之第三邊緣78抵接到頂軌道12的第一底緣11、及/或各葉片72的第四邊緣79抵接於其下方鄰近的葉片72時(如第1圖所示),便可在第二最大傾斜角度阻止葉片組70的傾斜動作。當葉片組70處於第二最大傾斜角度時,可阻止傾斜件90轉動,而捲筒100的持續旋轉可促使捲繞彈簧110的其中一個突起端112抵壓於徑向凹槽116的另一側壁,進而使得捲繞彈簧110鬆開傾斜件90。結果,隨底軌道16上升且馬達彈簧130驅使捲筒100捲收升起繩86,捲繞彈簧110與捲筒100可繼續旋轉,而傾斜件90與連接於傾斜件90的梯繩端部84則在葉片組70的第二最大傾斜角度維持靜止不動。藉此,底軌道16可以持續上升,直到底軌道16到達欲設的高度為止。
由於梯繩端部84可隨著傾斜件90一起位移,使得梯繩端部84與傾斜件90之間不會產生摩擦。當底軌道16下降以展開葉片組70時,傾斜件90與梯繩端部84的靜態可以避免梯繩端部84磨損。
第16圖至第19圖為繪示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致動機構200。該致動機構200包含有一傾斜控制機構,其可由一傾斜捲繞滑輪204組成,其中傾斜捲繞滑輪204可由塑膠或其他適合材料組成。傾斜捲繞滑輪204具有一中央開口供驅動軸24穿過,以耦接傾斜捲繞滑輪204與驅動軸24的旋轉。如第18圖所示,傾斜捲繞滑輪204包含有一中央輪轂207(或傾斜圓筒)以及數個側壁206,中央輪轂207與該些側壁206之間定義出一V形凹槽210,其中凹槽210的寬度朝向傾斜捲繞滑輪204的中央逐漸地變小。參閱第16圖,梯繩端部22的上端部形成一個封閉的環圈,其插入凹槽210內且與凹槽210的表面相接觸。當底軌道向上或向下位移以使簾片傾斜時,驅動軸54可帶動傾斜捲繞滑輪204作轉動。因梯繩端部22的環圈緊貼於傾斜捲繞滑輪204的凹槽210中,傾斜捲繞滑輪204的旋轉可促使梯繩端部22位移,以便帶動該些葉片72傾斜。當該些葉片72達到最大傾斜角度而且驅動軸54繼續旋轉時,梯繩端部22無法進一步位移並開始相對於傾斜捲繞滑輪204產生滑動,其中傾斜捲繞滑輪204為與驅動軸54同步轉動。
第20圖至第23圖繪示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致動機構220。傾斜控制機構220包含有一傾斜件,其由一傾斜捲繞滑輪224組成,其中傾斜捲繞滑輪224可由塑膠或其他適合材料製成。本實施例之傾斜捲繞滑輪224在結構及功能上均與傾斜捲繞滑輪204大約相同,只是本實施還另外設置數條徑向的凸肋234,而該些凸肋234從中央輪轂235向外延伸,以便中央輪轂235與梯繩端部22能更牢固地相接。
傾斜捲繞滑輪224具有一中央開口供驅動軸24穿過。如第22圖所示,傾斜捲繞滑輪224包含有數個側壁226,該些側壁226之間形成V形之凹槽230,而該凹槽230的寬度朝向傾斜捲繞滑輪224之中央逐漸變小。參閱第20圖,該些梯繩端部22的上端部彼此相接而形成一個封閉的環圈,該環圈緊貼並接觸於凹槽230的表面。當底軌道16向上或向下位移以便傾斜該些葉片72時,驅動軸54可驅使傾斜捲繞滑輪224旋轉。因為梯繩端部22的環圈緊貼於凹槽230中,傾斜捲繞滑輪224的旋轉便可帶動梯繩端部22位移,以便傾斜該些葉片72。當該些葉片72達到最大傾斜角度而且驅動軸54繼續旋轉時,梯繩端部22不會繼續位移並開始相對於傾斜捲繞滑輪224產生滑動,其中傾斜捲繞滑輪224為與驅動軸54同步轉動。藉由前述的致動機構,可在傾斜控制機構中整合離合器裝置,不需另裝設離合器裝置。
依據前述實施例,可限制梯繩端部沿垂直方向位移的阻止裝置,即是葉片組中的頂端葉片與頂軌道相抵接、或是葉片傾斜至最大傾斜角度時與其下方鄰近的葉片相接觸而實現。然而,阻止裝置也可由其他架構來加以實施。例如,傾斜筒上設有突出物或棘爪,其可與頂軌道內側的接合部相接,從而組成阻止裝置。
除了上述的離合器裝置外,其他形式的離合器裝置也可適用。例如,捲筒與傾斜控制機構可透過靜摩擦力方式相互接合,例如以同軸相抵接組合。當捲筒所接收的施力足夠且阻止裝置阻止傾斜控制機構的旋轉時,便可克服靜摩擦力,使得捲筒可獨立於傾斜控制機構作轉動。另外,亦可利用調整彈簧改變捲筒與傾斜控制機構間的靜摩擦力的大小。此外,依據其他離合器裝置的實施例,可使用類似於第16圖至第19圖的實施例,其中捲筒以及傾斜控制機構為一體單元,設有連接於升起繩的捲繞部、及連接於梯繩的傾斜部。
以上敍述依據本發明多個不同實施例,其中各項特徵可以單一或不同結合方式實施。因此,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揭露為闡明本發明原則之具體實施例,應不拘限本發明於所揭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言之,先前敍述及其附圖僅為本發明示範之用,並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變化或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10...百葉簾
11...第一底緣
12、81...頂軌道
13...頂側
14...軌道
15...底側
16...底軌道
17...頂側
18...底側
19...第二底緣
20、21、80、200...致動機構
22a、22b、22、43、84...梯繩端部
24...驅動軸
25、26、86...升起繩
29...捲筒組件
30、31、90、220...傾斜控制機構
40、302...內筒
42...第一凸緣
44、61、320...外表面
45...狹長孔
46...第二凸緣
48...穿孔
50、110...捲繞彈簧
52、112...末端
54、82...驅動軸
60...傾斜件
63...穿孔部
66...固定件
64...溝槽
65、67...夾片
68...內表面
70...葉片組
72...葉片
73...頂部
74...底部
75...邊緣部
76...第一邊緣
77...第二邊緣
78...第三邊緣
79...第四邊緣
85...夾件
88、138...殼體
88A...第一區間
88B...第二區間
88C...第三區間
92、234...凸肋
94...套筒
98...滑輪
104...本體
62、106、210、230...凹槽
108...捲繩筒
109...軸套套筒
130、142...馬達彈簧
132...轉接套筒
144...軸杆
148...縱向軸線
150...第一端
152...柱體
204...傾斜捲繞滑輪
207、235...中央輪轂
206...側壁
第1圖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百葉簾處於伸展狀態、並設有一致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之致動機構中所設置的傾斜控制機構的部分分解圖。
第3圖為繪示第2圖之傾斜控制機構中使用捲繞彈簧的立體圖。
第4圖為繪示第2圖之傾斜控制機構的立體圖。
第5圖為繪示第1圖之致動機構的俯視圖。
第6圖為繪示第5圖之致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7圖為沿7-7線繪示第1圖之百葉簾處於完全收折之剖視圖。
第8圖為繪示第7圖之百葉簾處於第一遮蔽狀態的剖視圖。
第9圖為繪示第7圖之百葉簾處於伸展狀態之剖視圖。
第10圖為繪示第7圖之百葉簾處於一第二遮蔽狀態的剖視圖。
第11圖為繪示本發明一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致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12圖為繪示第11圖之致動機構的分解圖。
第13圖為繪示第11圖之致動機構的部分立體圖。
第14圖為繪示第11圖之致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14A圖為繪示第11圖之致動機構的剖視圖。
第15圖為繪示第6圖之捲筒組件的部分剖視圖。
第16圖為繪示本發明設有一傾斜捲繞滑輪之致動機構的部分側視圖。
第17圖為第16圖之立體圖。
第18圖為繪示傾斜捲繞滑輪的前視圖。
第19圖為繪示傾斜捲繞滑輪的側視圖。
第20圖為繪示本發明設有另一傾斜捲繞滑輪之致動機構的部分側視圖。
第21圖為第20圖的立體圖。
第22圖為繪示第20圖之傾斜捲繞滑輪的前視圖。
第23圖為繪示第20圖之傾斜捲繞滑輪的側視圖。
第24圖為繪示本發明設有另一離合器裝置之致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25圖為繪示第24圖之致動機構的分解圖。
第26圖為繪示第24圖之致動機構的立體圖。
30...傾斜控制機構
40...內筒
42...第一凸緣
44...外表面
45...狹長孔
46...第二凸緣
48...穿孔
50...捲繞彈簧
52...突起端
60...傾斜件
61...外表面
63...穿孔部
64...溝槽
65、67...夾片
66...固定件
68...內表面

Claims (10)

  1. 一種窗簾用之致動機構,其中該窗簾包含有一頂軌道、複數葉片、及一組梯繩端部,其中該些梯繩端部伸出於該頂軌道並與該複數葉片的二相對側連接,而該致動機構包括:一驅動軸;一傾斜件,其中該傾斜件具有筒狀且與該組梯繩端部連接,且該驅動軸為穿過該傾斜件;一捲筒,其與一升起繩相耦接並設置鄰近於該傾斜件,其中該捲筒包括一中空圓柱狀的本體以及一軸套筒,該本體設有一捲繩筒,該軸套筒則由該捲繩筒的一側伸出、並具有小於該捲繩筒的直徑,其中該驅動軸為穿過該軸套筒及該捲筒;及一離合器裝置,可選擇性將該傾斜件與該驅動軸的旋轉動作相耦合、或解除其耦合,該離合器裝置包含有一捲繞彈簧,該捲繞彈簧與該傾斜件組接;其中,該傾斜件包含有一滑輪及一套筒,該捲繞彈簧為裝設於該套筒的周圍表面上,該軸套筒則可穿過於該套筒,該捲繩筒的一內側表面還設有一凹槽,該捲繞彈簧以緊束的狀態裝設於該套筒的周圍表面、並具有至少一突起端置放於該凹槽中;其中,當該離合器裝置將該傾斜件與該驅動軸的旋轉動作相耦合時,便可藉由該驅動軸的旋轉帶動該梯繩端部位移,從而調整該複數葉片的傾斜角度;當該離合器裝置處於解除耦合的狀態時,便可允許該驅動軸相對於該傾斜件持續旋轉,以放下、或往上堆疊該複數葉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致動機構,其中該複數葉片可介於一第一最大傾斜角度與一第二最大傾斜角度之間進行傾斜調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致動機構,其中可透過位於頂端的葉片的一邊緣抵接於該頂軌道及/或各葉片的另一相對側邊緣與 其下方鄰近的葉片相抵觸,阻止該複數葉片的傾斜位移,從而界定該複數葉片的第一、第二最大傾斜角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致動機構,其中當該複數葉片藉由該驅動軸朝一第一方向旋轉的帶動到達該第一最大傾斜角度後,便可阻止該傾斜件朝該第一方向旋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致動機構,其中當該複數葉片處於該第一最大傾斜角度、且該驅動軸繼續朝該第一方向旋轉時,便可轉換該離合器裝置為解除耦合的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致動機構,更包括一可與該驅動軸同步旋轉的內筒,其中,該傾斜件具有圓筒狀、並包含有一穿孔部,該離合器裝置則為裝設於該內筒外表面上的捲繞彈簧,且該內筒及該捲繞彈簧為裝設於該穿孔部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致動機構,其中該傾斜件在該穿孔部的內側表面還設有一凹槽,該捲繞彈簧則以緊束狀態裝設於該內筒的外表面、並設有大約徑向地向外延伸的突起端,其中該突起端置放於該凹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致動機構,其中當該複數葉片藉由該驅動軸朝一第一方向旋轉的帶動到達一最大傾斜角度後,便可阻止該傾斜件朝該第一方向旋轉,而該驅動軸朝該第一方向的持續旋轉將促使該突起端抵壓該凹槽的一側壁,以鬆開該捲繞彈簧,從而轉換該離合器裝置為解除耦合的狀態,使該內筒可由該驅動軸的帶動相對於該傾斜件、該捲繞彈簧旋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致動機構,其中當該複數葉片藉由該驅動軸朝一第一方向旋轉的帶動到達一最大傾斜角度後,便可阻止該傾斜件朝該第一方向旋轉,而該驅動軸朝該第一方向的持續旋轉將促使該突起端抵壓該凹槽的一側壁,以鬆開該捲繞彈簧,從而轉換該離合器裝置為解除耦合的狀態,使該捲筒與該捲繞彈簧由該驅動軸的帶動相對於該傾斜件旋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致動機構,其中該致動機構設於一殼體內,該殼體具有一第一區間、一第二區間、以及一位於該第一區間及該第二區間之間的第三區間,該第一區間內可容置一連接於該驅動軸的馬達彈簧,該第二區間內容置有該捲筒,該第三區間則容置有該傾斜件,其中該驅動軸穿設於殼體的內側,並分別穿過該捲筒、該傾斜件及該馬達彈簧。
TW100110859A 2010-04-16 2011-03-29 窗簾用之致動機構 TWI451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99,055 US8281843B2 (en) 2010-04-16 2010-04-16 Actuator mechanism for venetian blin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7221A TW201137221A (en) 2011-11-01
TWI451022B true TWI451022B (zh) 2014-09-01

Family

ID=4477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0859A TWI451022B (zh) 2010-04-16 2011-03-29 窗簾用之致動機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81843B2 (zh)
CN (1) CN102220835B (zh)
TW (1) TWI4510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1843B2 (en) * 2010-04-16 2012-10-09 Teh Yor Co., Ltd. Actuator mechanism for venetian blinds
US20120073765A1 (en) * 2010-09-17 2012-03-29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otorized Venetian Blind System
TWI604124B (zh) * 2012-02-23 2017-11-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及其控制模組
JP5997913B2 (ja) * 2012-02-27 2016-09-28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日射遮蔽装置のモーターユニット取付装置
BR112014020913B1 (pt) 2012-02-27 2021-02-17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B.V. montagem de inclinação para cortina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escadas de inclinaçâo
TWI468580B (zh) * 2012-03-07 2015-01-11 Bao Song Prec Industry Co Ltd 無拉繩式窗簾隨意止動控制裝置
CN102839906B (zh) * 2012-07-30 2013-10-30 杭州欧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带不完全齿轮翻转机构的百叶窗卷轮系统
CN102808577B (zh) * 2012-07-30 2013-08-28 杭州欧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百叶窗的卷轮机构及带齿轮离合器翻转机构的卷轮系统
US9078537B2 (en) * 2013-06-05 2015-07-14 Han-Sen Lee Single cordless control for window covering
GB2534082B (en) * 2013-10-01 2019-10-16 Hunter Douglas Ind Bv Rail for an architectural covering
US9482046B2 (en) * 2013-12-27 2016-11-01 Pella Corporation Fenestration covering tilt system and method
US9222302B2 (en) * 2013-12-27 2015-12-29 Pella Corporation Fenestration covering lift system and method
WO2015182642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6469382B2 (ja) * 2014-08-11 2019-02-13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装置のスラット駆動装置
US9719298B2 (en) * 2014-11-04 2017-08-01 Hunter Douglas Inc. Tilt mechanism for a window blind
TWI564468B (zh) * 2014-11-17 2017-01-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及其致動系統
JP6608169B2 (ja) * 2015-05-19 2019-11-20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チルト装置、横型ブラインド
AU2016204260B2 (en) 2015-06-25 2021-04-08 Hunter Douglas Inc. Shutter assembly with motorized louver drive system
CN106996255B (zh) * 2016-01-22 2019-12-03 陈金福 无拉绳窗帘的帘体制动机构
US10407977B2 (en) 2016-12-28 2019-09-10 Hunter Douglas Inc. Motorized shutter assembly
JP6842913B2 (ja) * 2016-12-28 2021-03-17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横型ブラインド
JP6948831B2 (ja) * 2017-05-18 2021-10-13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
US10550635B2 (en) 2017-08-09 2020-02-04 Whole Space Industries Ltd Window covering control apparatus
TWM555885U (zh) * 2017-08-30 2018-02-21 San Hsin Plastech Co Ltd 電動窗簾的捲收裝置
US20190078383A1 (en) * 2017-09-12 2019-03-14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Adjusting module for a window blind
US10676988B2 (en) 2017-09-20 2020-06-09 Whole Space Industries Ltd. Window covering control apparatus
US11142944B2 (en) * 2017-12-28 2021-10-12 Home Depot Product Authority, Llc Slat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window blinds
US20190242186A1 (en) * 2018-02-06 2019-08-08 Tser Wen Chou Horizontal blind structure
CN108316826A (zh) * 2018-03-27 2018-07-24 森科(南通)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渐变式百叶帘
CN108316842A (zh) * 2018-04-03 2018-07-24 北京尚亿嘉科技有限公司 百叶窗帘结构及自动百叶窗帘系统
USD935221S1 (en) 2019-06-26 2021-11-09 Whole Space Industries Ltd Bottom rail for a window covering
CN110649735A (zh) * 2019-09-24 2020-01-03 浙江联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百叶窗电机安装的电机支架结构
US11639631B2 (en) * 2019-12-04 2023-05-02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CN111997280B (zh) * 2020-08-19 2021-10-22 苏州裕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风向调节式旋转天窗
CN114922551B (zh) * 2021-02-11 2024-05-07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和其致动系统
TWI771181B (zh) * 2021-09-10 2022-07-11 慶豐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翻轉件之捲線組件及使用該捲線組件的窗簾
CN114376397B (zh) * 2021-12-24 2023-12-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一种螺旋式电动窗帘杆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8356A (en) * 1995-03-06 1997-05-13 Marocco; Norbert Combined tilt and lift control for window cover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6716A (en) * 1941-03-17 1942-03-17 Carlos J Cardona Venetian blind
US2397765A (en) 1944-04-05 1946-04-02 August R Sylvanus Venetian blind
US2765030A (en) * 1952-04-08 1956-10-02 Bechtler & Co Actuating device for blinds
NL109750C (zh) * 1961-07-05
GB1081976A (en) * 1963-12-17 1967-09-06 Hunter Douglas International Venetian blind
DE1683177A1 (de) 1965-12-16 1969-09-18 Lageson Per Stephan Kordelantriebsvorrichtung fuer Jalousien mit Lamellen
US3443624A (en) 1967-08-10 1969-05-13 Anchor Enterprises Corp Venetian blind window
DE2726452A1 (de) * 1977-06-11 1979-05-23 Hunter Douglas Ind Bv Antrieb fuer eine lamellenjalousie
JPS58143086A (ja) * 1982-02-19 1983-08-25 ト−ソ−株式会社 ロ−ルブラインドのクラツチ装置
US4917168A (en) * 1989-09-21 1990-04-17 Chen Cheng Hsiung Angle-controlling device for a venetian blind
US6009931A (en) 1998-09-11 2000-01-04 Peterson; James M. Modular horizontal window blind
ES2306866T5 (es) 2002-03-20 2012-11-29 Rollease, Inc. Un embrague de toldo de rodillo con engranaje interno
WO2003080980A2 (en) * 2002-03-20 2003-10-02 Rollease Inc. Semi-cordless unbalanced spring driven blin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and making same
US7137430B2 (en) * 2002-03-25 2006-11-21 Rollease, Inc. Mono control lift and tilt mechanism for horizontal blinds
ATE471429T1 (de) * 2002-12-30 2010-07-15 Ober S R L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der ausrichtung von jalousien und jalousie
US7143802B2 (en) 2003-03-20 2006-12-05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Lp Cordless blinds
US7546866B2 (en) 2003-03-20 2009-06-16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Lp Cordless blinds
EP1557524A3 (en) * 2003-03-31 2009-05-27 Jørn Krab Holding APS Lift and tilt mechanisms for a venetian blind
TW592254U (en) 2003-06-27 2004-06-11 Nien Made Entpr Co Ltd Control structure of curtain blinds
US6910516B2 (en) * 2003-09-15 2005-06-28 Shien-Te Huang Curtain blind take-up drive mechanism with non-slip effect
US7287569B2 (en) 2005-05-03 2007-10-30 Gwo-Tsair Lin Tilt and lift device for adjusting tilt angle and height of slats of a Venetian blind
US7975748B2 (en) * 2006-11-02 2011-07-12 Teh Yor Co., Ltd.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cordless window covering
US7665502B2 (en) 2006-12-14 2010-02-23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Bv Architectural covering
CN101230774B (zh) * 2007-01-23 2011-03-09 金男顺 自平衡门窗帘升降装置
US7624785B2 (en) 2007-07-19 2009-12-01 Teh Yor Co., Ltd. Self-raising window covering
US8281843B2 (en) * 2010-04-16 2012-10-09 Teh Yor Co., Ltd. Actuator mechanism for venetian blind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8356A (en) * 1995-03-06 1997-05-13 Marocco; Norbert Combined tilt and lift control for window coverin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0835A (zh) 2011-10-19
CN102220835B (zh) 2013-10-16
US20110253321A1 (en) 2011-10-20
TW201137221A (en) 2011-11-01
US8281843B2 (en) 2012-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1022B (zh) 窗簾用之致動機構
TWI439601B (zh) 窗簾控制機構
JP6002317B2 (ja) 窓用シェード、その制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窓用シェードを操作する方法
EP1728963B1 (en)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KR101938904B1 (ko) 이동가능한 레일의 제어
JP2009121232A (ja) 建築物の開口部の覆いの昇降機構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制御ユニット
JP5209052B2 (ja) 自動上昇式の窓覆い
US10443302B2 (en) Window shade
US7287570B2 (en) Window covering lifting system and method
KR20180104741A (ko) 창문 차양 및 창문 차양의 작동 시스템
TWI564468B (zh) 窗簾及其致動系統
JP6872020B2 (ja) 窓シェード
JP2013536340A (ja) ウィンドウシェードを上げ下げするためのクラッチを有する制御モジュール
JP4704772B2 (ja) ブラインド
EP2573311B1 (en) Looped-cord system for window coverings
JP2021055484A (ja) 遮蔽装置
JP5376708B2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装置
EP4036366B1 (en) Blind lifting device and a blind lifting control module thereof
JP6704285B2 (ja) ブラインド
AU2005200181A1 (en) Corded architectural covering including cord actuator and locking system
JP7438050B2 (ja) 日射遮蔽装置及び日射遮蔽装置用の操作装置
WO2011129801A1 (en) Actuator mechanism for venetian blinds
JP4695910B2 (ja) ロールアップブラインドの昇降装置
JP2005320829A (ja) 日射遮蔽装置
JP2012026262A (ja) 自動上昇式の窓覆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