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9385B - Stroller hand putter - Google Patents

Stroller hand put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9385B
TWI439385B TW095135995A TW95135995A TWI439385B TW I439385 B TWI439385 B TW I439385B TW 095135995 A TW095135995 A TW 095135995A TW 95135995 A TW95135995 A TW 95135995A TW I439385 B TWI439385 B TW I4393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oller
wire
joint
disposed
joi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5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6423A (en
Inventor
Junichi Asano
Kentaro Moriguchi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883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09899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883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09899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1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6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9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93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20Handle bars;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o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whe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2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parts that are adjustable, attachable or detach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6/00Adjustable or convertible 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 B62B2206/003Adjustable or convertible 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with actuation mechanisms which drive the adjustment or conversio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501/00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2B2501/06Materials used
    • B62B2501/067W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嬰兒車之手推桿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嬰兒車之手推桿,特別是有關於可提高遠距操作裝置之操作性同時可達成輕量化之嬰兒車之手推桿。
發明背景
一般而言,在為了散步或買東西等將嬰兒帶到戶外時所使用之嬰兒車中,會開發可因應所需容易摺疊、收納或攜帶的東西。
第23圖係顯示嬰兒車之概略構造的切除一部份之透視圖。如第23圖所示,嬰兒車本體包含具有前輪11之左右一對前腳12、具有後輪13之左右一對後腳14、彎曲成大致U形之手推桿15、左右一對之扶手16、分別樞接於該等扶手16之一端之互相平行延伸之左右兩根側部縱管17。
在各扶手16之前部樞接有前腳12之頂端部,且在該等扶手16之前端部之間橫跨有可裝上及卸下之可彎曲成弧狀之橋樑臂部18。又,左右之後腳14之頂端部也樞接於扶手16之中間部,且在該後腳14之中間部樞接有彎曲成L形之支架19的一端。又,支架19之中間位置係分別樞接於側部縱管17之下端部。並且,在嬰兒車之展開狀態中,可滑動地安裝於側部縱管17之鎖構件20係卡合於形成於支架19之另一端之卡合部,且維持其展開狀態。
另一方面,左右之前腳12係藉由具有腳踏板21之前腳連結板22相連結,左右之後腳14係藉由後腳連結板23相連結。再者,在各前腳12之中間部樞接有側部框24之前端,且該側部框24之後端與上述支架19及手推桿15之下端部一起樞接於側部縱管17之前端部。又,左右之側部框24之中間部係藉由朝左右方向延伸之上部連結板25相連結。
如此一來,藉由將設於側部縱管17下端之鎖構件20卡合於設於支架19上端之卡止部,可將嬰兒車保持於可使用之展開狀態。另一方面,一旦操作設於手推桿15之操作裝置26使鎖構件20與支架19之卡合脫離時,則扶手16及側部框24可相對於側部縱管17以各樞接點為中心朝上方搖動。結果,前腳12與後腳14可以大致水平狀態搖動,且可摺疊成攜帶方便的對折狀態。
在如上所述所形成之嬰兒車本體安裝有具有座板部及靠背部之底座27。即,底座27之底板部27a安裝於上部連結板25上,且靠背部27b之左右側邊部從左右之側部縱管17之前述扶手16之樞接點安裝於上方部。並且,在底座27上因應所需載置由縫製品所構成之嬰兒座(未圖示),且讓嬰兒坐在或睡在該嬰兒座上,並移動嬰兒車。
在上述嬰兒車中,由於會有在折疊狀態下搬動或者在樓梯等等要抱起嬰兒車且搬動的時候,故輕量化會成為一個課題。
但,過去,如第24(a)圖、第24(b)圖所示,嬰兒車的手推桿15包含一對側部管67及配置於一對側部管67之間之U形管68。在U形管68設置遠距操作裝置,又,在遠距操作裝置連結已連結於設於各側部管之鎖解除構件之金屬線69。在側部管67設有具有一外齒輪71與金屬線引導路90之一接合部61,且在U形管68設有具有另一外齒輪83與金屬線引導路90且可相對於所對應之一接合部61自由旋轉之另一接合部65。再者,在一接合部61與另一接合部65之間設有可自由卸下且用以卡合一接合部61之一外齒輪71與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之內齒輪63。
於此,金屬線69會配置於設於內齒輪63外側之金屬線引導路60內,以在相對於各側部管67彎折U形管68時,不會與內齒輪63纏在一起。因此,在U形管68相對於側部管67配置成直線狀時(參照第24(a)圖)及U形管68相對於側部管67彎曲配置時(參照第24(b)圖),必須改變配置於金屬線引導路60內之金屬線69的長度。因此,先纏繞金屬線69形成環59,藉此形成餘線。
然而,一旦先形成該環59,則在以遠距操作裝置操作時,會產生無謂的阻力,且會成為操作性低劣的原因。又,由於金屬線69較重,故一旦先纏繞金屬線69而形成環59,光這個部份就會讓嬰兒車變重。
又,藉由手邊的遠距裝置等使鎖構件20等動作之構件大多由像手推桿一樣位於管的內側且與手邊的遠距裝置連動之內側滑動構件及與其連動並隨之移動之外側滑動構件所構成。並且,該外側滑動構件大多形成為筒狀,該部分就會讓嬰兒車變重。即,只要外側滑動構件可跟隨內側滑動構件即可,故不一定要是筒狀,但儘管如此,外側滑動構件大多形成為筒狀,且在考量輕量化時有其改善的空間。
發明概要
本發明係考量上述問題點,以提供輕量化之嬰兒車之手推桿為目的。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包含:一對側部管;U形管,係配置於一對側部管之間;遠距操作裝置,係設於U形管;金屬線,係設於遠距操作裝置,同時與設於各側部管之鎖解除構件相連結;一接合部,係設於各側部管,同時具有一外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路;另一接合部,係設於U形管,同時具有另一外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路,且可相對於所對應之一接合部自由地旋轉;內齒輪,係設於一接合部與另一接合部之間,同時可自由卸下地卡合於一接合部之一外齒輪與另一接合部之另一外齒輪;及引導構件,係與內齒輪相鄰接地設於一接合部與另一接合部之間,且具有將金屬線引導至另一接合部之旋轉中心附近之金屬線引導軸。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引導構件包含用以保持金屬線引導軸之保持板及設於保持板且用以引導金屬線之引導突起。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引導構件之引導突起係於U形管側形成空間,且於側部管側形成用以保持金屬線之缺口。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於另一接合部設有用以解除另一接合部之另一外齒輪與內齒輪之卡合之按鈕。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於引導構件之保持板設有使金屬線可迴避之迴避溝。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於內齒輪與一接合部之間設有彈簧,且於一接合部設有從內側支持固定該彈簧之彈簧固定軸。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包含:一對側部管;U形管,係配置於一對側部管之間;遠距操作裝置,係設於U形管;金屬線,係設於遠距操作裝置,同時與設於各側部管之鎖解除構件相連結;一接合部,係設於各側部管,同時具有一外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路;另一接合部,係設於U形管,同時具有另一外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路,且可相對於所對應之一接合部自由地旋轉;及內齒輪,係設於一接合部與另一接合部之間,同時可自由卸下地卡合於一接合部之一外齒輪與另一接合部之另一外齒輪,又,一接合部或另一接合部之其中一者具有金屬線引導軸,且該金屬線引導軸係將金屬線引導至另一接合部之旋轉中心附近。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一接合部或另一接合部之其中一者具有安裝有金屬線引導軸之接合部本體,且接合部本體具有朝另一接合部之旋轉方向延伸設置之缺口。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於接合部本體設有接合部蓋,該接合部蓋係用以覆蓋朝另一接合部之旋轉方向延伸設置之缺口同時可朝另一接合部之旋轉方向自由旋轉者,且,接合部蓋具有可穿過金屬線之金屬線引導孔。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於另一接合部設有用以解除另一接合部之另一外齒輪與內齒輪之卡合之按鈕。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於內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軸之間設有彈簧,且於金屬線引導軸側邊設有用以支持彈簧之凸部。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按鈕具有與內齒輪相抵接之突起部及設於該突起部且貫通內齒輪之突起棒。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包含:一對側部管,係於側面具有朝軸線方向延伸之長孔;U形管,係配置於一對側部管之間;導件,係沿著側部管之軸線方向延伸,並插入固定於至少其中一側部管內;內側滑動構件,係於側部管內安裝成可沿著導件朝軸線方向滑動;彈簧,係設於導件與內側滑動構件之間,且賦與勢能使內側滑動構件相對於導件而位於初始位置;外側滑動構件,係呈板狀且設於側部管外面,同時透過側部管之長孔與內側滑動構件相連結,並安裝成可沿著側部管之長孔的長向而相對於側部管的外面滑 動。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更包含:遠距操作裝置,係設於U形管;及金屬線,係設於該遠距操作裝置,同時與內側滑動構件相連結,又,藉由利用遠距操作裝置來操作金屬線,可使外側滑動構件透過內側滑動構件,而沿著側部管之長孔的長向相對於側部管的外面滑動。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外側滑動構件係安裝成可以手動地相對於側部管外面滑動。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外側滑動構件係藉由締結構件締結。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外側滑動構件在將嬰兒車折疊成對折狀態時為用以解除鎖之鎖解除構件。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外側滑動構件為用以將手推桿保持成面對面推狀態或從背面推狀態之卡止構件。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於外側滑動構件內側的外面設有朝水平方向突出之突出部。
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係於外側滑動構件外面設有可滑動地卡合於側部管之前述長孔之基部。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藉由縮短設於遠距操作裝置與鎖解除構件之間的金屬線的長度,或者使與內側滑動構件連帶從動之外側滑動構件形成為板狀,可達成輕量化之嬰兒車之手推桿。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裝上本發明之手推桿之概略構造的透視圖。
第2圖係嬰兒車的縱截面側視圖。
第3圖係靠背部支持框及側板部之放大側視圖。
第4圖係靠背部支持框及頭靠部之平面圖。
第5圖係靠背部支持框及頭靠部之作動說明圖。
第6圖係折疊時之靠背部支持框及頭靠部之作動說明圖。
第7圖係從第1圖之A方向觀看第1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平面圖。
第8圖係從第1圖之B方向觀看第1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平面圖。
第9圖係第1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側截面圖。
第10(a)圖、第10(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一接合部之構成圖。
第11(a)圖、第11(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內齒輪之構成圖。
第12(a)圖、第12(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引導構件之構成圖。
第13(a)圖、第13(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另一接合部之構成圖。
第14(a)圖、第14(b)圖係第1實施形態中組裝後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側截面圖。
第15(a)圖~第15(d)圖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引導構件與金屬線之關係之構成圖。
第16圖係第2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平面概略圖。
第17圖係第2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側視概略圖。
第18(a)圖~第18(c)圖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接合部本體、接合部蓋及金屬線之關係之上方概略圖。
第19(a)圖、第19(b)圖係第2實施形態中組裝後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側截面圖。
第20(a)圖、第20(b)圖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接合部本體、接合部蓋及金屬線之關係之平面概略圖。
第21圖係第3實施形態中可滑動地設於手推桿之鎖解除構件之透視圖。
第22圖係第3實施形態中鎖解除構件之縱截面圖。
第23圖係習知之嬰兒車之一部分切除的透視圖。
第24(a)圖、第24(b)圖係顯示習知之手推桿之平面概略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
首先,針對已裝上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15之嬰兒車利用第1圖至第6圖作說明。
第1圖係顯示嬰兒車之概略構造的透視圖,第2圖係其縱截面側視圖,嬰兒車包含具有前輪11之左右一對前腳12、具有後輪13之左右一對後腳14、彎曲成大致U形之手推桿15、左右一對扶手16及分別樞接於該等扶手16之後端之互相平行延伸之左右兩根側部縱管17。
在扶手16之前端部樞接有前腳12與後腳14之頂端部。在扶手16之後端部樞接有於側部縱管17之頂點部。左右之前腳12係藉由兼具腳踏板之前腳連結板22相連結。左右之後腳14係藉由後腳連結板23相連結。在後腳14藉由軸19a樞接有L形之支架19的下端部,且其中間部藉由軸30樞接於側部縱管17之下端部。又,在左右之側部縱管17下端部於分別互相相向之內側面藉由軸30樞接有框安裝構件(參照第3圖)。再者,於軸30樞接有配設於側部縱管17外側之支架19及U形之手推桿15之下端部。
於左右之前腳12之中間位置分別樞接有側部框24之前端部。該左右之側部框24之前端係藉由前側上部連結板32相連結。又,側部框24之後端部係固定於框安裝構件31之中間位置。在框安裝構件31於相對於側部框24之固定位置與軸30相反側之下方位置突出設置有框安裝部31a。在該框安裝部31a固定有後側上部連結板33,且藉由該後側上部連結板33相互連結左右之框安裝構件31。又,在左右之框安裝構件31於軸30與後側上部連結板33之間藉由軸30樞揭有形成為倒U形之靠背部支持框34之左右前端部,且倒U形之靠背部支持框34係可搖動地安裝於框安裝構件31(參照第3圖)。
但,在嬰兒車之展開狀態中,與支架19之自由端部相卡合且維持其展開狀態之鎖構件20係可滑動地安裝於側部縱管17下端部。另一方面,藉由設於手推桿15之遠距操作裝置37來操作之鎖解除構件38係沿著手推桿15可滑動地安裝於手推桿15。然後,若藉由遠距操作裝置37將鎖解除構件38往上拉,則鎖解除構件38會被拉到上方。然後,一旦鎖解除構件38被拉到上方,則設於鎖解除構件38之鎖解除桿39會與設於鎖構件20之作動板40相抵接,且鎖構件20會被拉到上方。因此,會解除支架19的鎖,且前腳12與後腳14會成為大致平行狀態,而可使嬰兒車本體變成對折狀態。又,在扶手16及側部縱管17之外方側外面固定設置有朝橫方向突出之卡止凸起41(僅顯示其中一個(參照第1圖))。又,與該卡止凸起41相卡合且具有凹部之卡合構件42係沿著手推桿15可滑動地安裝於手推桿15。因此,將卡合構件42拉到上方,使卡合構件42從卡止凸起41解放,且朝後方或前方搖動手推桿15,藉此可使手推桿15成為面對面推狀態或從背面推狀態。
但,藉由左右之側部框24、24及連結該等之前端部之前側上部連結板32係構成U形之座部支持框。又,在座部支持框及與該座部支持框相連結之靠背支持框34所圍成的部份鋪設有底座用布46。即,底座用布46之座部46a之兩側端部係安裝於左右之側部框24,同時座部46a之前端端部係安裝於前側上部連結板32。又,與座部46a相連結之靠背部46b之兩側端部係安裝於靠背部支持框34之左右之側框部34a,且靠背部46b之後端端部係安裝於連結靠背部支持框34之左右之側框部34a之水平桿部34b。並且,底座用布46係鋪設成朝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繃緊之狀態。而且,在鋪設於座部支持框之底座用布46之座部46a的裡面縫上底座繃緊構件47(參照第2圖)。又,底座繃緊構件47之前端部在嬰兒車之展開狀態中係安裝於設於靠背部支持框34之樞接軸35下方位置之後側上部連結板33(參照第2圖)。如此一來,由於底座之座部46a會被底座繃緊構件47拉到後方,因此,會成為從四邊拉的狀態,且底座用布46會更確實地成為緊繃狀態。
又,在鋪設有底座用布46之靠背部支持框34的背面配設有固定於左右之側部縱管17之傾斜鋪設帶48。因此,可藉由調節該傾斜鋪設帶48的長度,來調節靠背部46a的傾斜角度。
如此一來,藉由將底座用布46鋪設成朝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繃緊之狀態,可維持底座的剛性。因此,不需要像過去的嬰兒車的板材,而可達成輕量化。而且,由於後側上部連結板33設於靠背部支持框34之下方位置,故不會有底座用布46因嬰兒本身的重量而彎曲使臀部碰到後側上部連結板33的情況發生,也不會產生不舒適感。
另一方面,如第3圖所示,在連結側部縱管17與框安裝構件31之軸30樞接有用以保護嬰兒的側部之側板50之前端部。又,如第4圖所示,在連結靠背部支持框34之左右之側框部34a之水平桿部34b的左右兩端部設有軸承51、51。並且,在該等軸承51、51藉由軸53樞接有用以保護嬰兒的頭部之頭靠部52的下端部。再者,在該頭靠部52之左右兩側部突出設置有桿54,該桿54係卡合於形成於側板50之後端部之長孔155內。
第3圖係顯示讓靠背部支持框34傾倒以讓嬰兒睡覺之狀態,且成為頭靠部52相對於靠背部支持框34之平面向上抬高之狀態。因此,可藉由左右之側板50來保護嬰兒的兩側部,同時藉由抬高之頭靠部52來保護嬰兒的頭部。此時,若縮短傾斜鋪設帶48的長度(參照第2圖),且如第5圖所示增大靠背部支持框34的傾斜角度,則伴隨於此側板50也會朝上方傾斜,且藉由桿54與長孔155之卡合,頭靠部52可以軸53為中心朝第3圖中之順時針方向搖動,且頭靠部52會與靠背部支持框34成為大致同一平面。因此,可成為使嬰兒睡覺的狀態。
另一方面,在第5圖之狀態中,若鬆綁傾斜鋪設帶48,則側板50會與靠背部支持框34同時朝下方搖動,伴隨於此,頭靠部52會朝上方搖動,且成為第3圖所示之狀態,而可保護嬰兒的頭部。
又,在欲成為對折之狀態時,在使側板50與靠背部支持框34同時成為第5圖所示之狀態後,操作設於手推桿15之遠距操作裝置37,可與習知之嬰兒車同樣地折疊。第6圖顯示該折疊狀態中之靠背部支持框34與側板50等之狀態。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嬰兒車之手推桿15參照圖式進一步詳述。於此,第1圖及第7圖至第1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手推桿15的詳細情況。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手推桿15係包含從鎖解除構件38及卡止構件42朝上方延伸之一對側部管67、配置於一對側部管67之間之U形管68、設於U形管68之遠距操作裝置37。又,於遠距操作裝置37連結有金屬線69,且該金屬線69連結於設於各側部管67下方之鎖解除構件38。
又,如第1圖、第7圖、第8圖及第9圖所示,手推桿15包含設於各側部管67同時具有一外齒輪71與金屬線引導路90之一接合部61、設於U形管68同時具有另一外齒輪83與金屬線引導路90且可相對於所對應之一接合部61自由旋轉之另一接合部65。
其中,在一接合部61與另一接合部65之間設有可自由卸下且用以卡合一接合部61之一外齒輪71與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之內齒輪63。
又,在另一接合部65與內齒輪63之間於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設有具有用以引導金屬線69之金屬線引導軸74之引導構件64。
再者,在另一接合部65設有用以解除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與內齒輪63之卡合之按鈕66,又,在內齒輪63與一接合部61之間配置有用以使被按鈕66按壓之內齒輪63彈回之彈簧62(參照第14(b)圖)。
接著,利用第10圖至第13圖更詳細地說明一接合部61、內齒輪63、引導構件64及另一接合部65。
首先,一接合部61包含與內齒輪63相卡合之一外齒輪71與從內側支持固定彈簧62之彈簧固定軸72與引導金屬線69之金屬線引導路90,且彈簧62安裝於固定軸72(參照第10(a)圖、第10(b)圖)。
內齒輪63設於一接合部61與另一接合部65之間,如第1(a)圖所示,內齒輪63在中心附近形成有插入且固定彈簧62之彈簧固定空間73。又,如第11(b)圖所示,在內齒輪63中於固定空間73之相反側,形成插入有引導構件64之金屬線引導軸74(參照第12(a)圖、第12(b)圖)之引導軸固定空間79,再者,在內齒輪63之側部管67(下方)外周設有用以保持金屬線69之缺口99。
接著,藉由第12(a)圖、第12(b)圖針對引導構件64作說明。如第12(a)圖、第12(b)圖所示,引導構件64包含保持板76及設於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同時引導金屬線69之金屬線引導軸74。該金屬線引導軸74係保持於保持板76同時插在內齒輪63之引導軸固定空間79(參照第11(a)圖、第11(b)圖)中且固定之。又,在保持板76設有用以引導金屬線69之引導突起77。
於此,如第12(a)圖、第12(b)圖所示,設於保持板76之引導突起77係在U形管側(上方側)形成空間89,且在側部管側(下方側)行程用以保持金屬線69之缺口81。其中空間89係設成金屬線69可自由地在金屬線引導軸74上方旋轉者,且缺口81係將金屬線69保持於內齒輪63下方以將金屬線69確實地引導至旋轉中心附近。又,在引導構件64之保持板76設有金屬線69可迴避之迴避溝82,且該迴避溝82係用以減輕在藉由按鈕66之突起部86按壓引導構件64時(參照第14(b)圖)施加於金屬線69的力量者。
又,如第13(a)圖所示,在另一接合部65設有與內齒輪63相卡合之另一外齒輪83、插入有引導構件64之中空部84、用以引導金屬線69之金屬線引導路90。又,如第13(b)圖所示,在另一接合部65之中空部84之相反側之面設有插入按鈕66之按鈕插入部85。
接著,參照第7圖、第8圖、第9圖及第14(a)圖針對一接合部61、彈簧62、內齒輪63、引導構件64及另一接合部65之組裝方法作說明。
如第7圖、第8圖、第9圖及第14(a)圖所示,彈簧62插入一接合部61之彈簧固定軸72。藉由彈簧固定軸72固定之彈簧62接著插入內齒輪63之彈簧固定空間73內。在內齒輪63之引導軸固定空間79插入固定有引導構件64之金屬線引導軸74,且被固定之引導構件64插入另一接合部65之中空部84,同時,與按鈕66之突起部86接觸。此時,內齒輪63與一接合部61之一外齒輪71和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兩者卡合。
接著,針對由上述構造所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作用敘述。
如第14(a)圖所示,在未按壓按鈕66之狀態下,內齒輪63與一接合部61之一外齒輪71和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兩者卡合。因此,另一接合部65會固定且不會繞一接合部61旋轉,因此,可將設於另一接合部65之U形管68固定於設於一接合部61之側部管67。
另一方面,如第14(b)圖所示,藉由按下設於已設於U形管68之另一接合部65之按鈕66,可藉由按鈕66之突起部86按下內齒輪63,且可解除內齒輪63與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之卡合。因此,另一接合部65可繞一接合部61自由地旋轉,因此,可使設於另一接合部65之U形管68相對於設於一接合部61之側部管67自由地旋轉。
因此,可調整U形管68離地面之高度,且藉由將U形管68調整成配合操作者的高度,可較容易推嬰兒車。
又,在收納嬰兒車時,藉由彎折U形管68,可縮短嬰兒車高度方向的長度,而可節省收納嬰兒車的空間。
另,如第12(a)圖、第12(b)圖所示,由於在引導構件64之保持板76設有金屬線69可通過之迴避溝82,故在按下按鈕66時,可讓金屬線69迴避至迴避溝82。因此,可減輕在按下按鈕66時施加於金屬線69的力量。
接著,針對使U形管68相對於側部管67旋轉時之金屬線69的移動作說明。
如第15(a)圖、第15(b)圖所示,在未彎折U形管68時,金屬線69係從側部管67之鎖解除構件38延伸至U形管68之遠距操作裝置37,且在一接合部61與另一接合部65之間繞金屬線引導軸74並配置成大致直線狀。
另一方面,在彎折U形管68時,另一接合部65可相對於一接合部61旋動。此時,如第15(c)圖、第15(d)圖所示,金屬線69係從側部管67之鎖解除構件38延伸至U形管68之遠距操作裝置37,且彎曲地捲繞在金屬線引導軸74。
於此,由於金屬線69所捲繞之金屬線引導軸74設於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故金屬線69可通過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因此,金屬線69不會繞過內齒輪63外側,而可繞過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
因此,不必先繞金屬線69而形成環59,且事先作成餘線(參照第21圖)。因此,只要使用所需最低限度的長度之金屬線69即可,故可減輕嬰兒車的重量。
又,由於金屬線69不形成環59而與鎖解除構件38相連結,故在按下遠距操作裝置37之按鈕(未圖示)且將金屬線69往上拉時,不會產生無謂的阻力。因此,可輕易地操作與鎖解除構件38相連結之金屬線69。
又,由於不需要事先使金屬線69成環,故在製造嬰兒車之步驟中,將不需要形成金屬線69之環。
另,由於設於引導構件64之引導突起77在U形管側(上方側)具有空間89,故金屬線69可在空間89內自由地移動。因此,金屬線69可在上方繞金屬線引導軸74自由地旋轉(參照第15圖)。
又,如第12(a)圖、第12(b)圖所示,設於引導構件64之引導突起77在側部管側(下方側)具有缺口81,又,如第11(a)圖、第11(b)圖所示,內齒輪63在側部管側(下方側)也有缺口99。因此,可將金屬線69保持於引導構件64及內齒輪63下方。因此,可將金屬線69確實地引導至旋轉中心附近。
第2實施形態
接著,藉由第16圖至第20圖針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作說明。第16圖至第20圖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係在一接合部61或另一接合部65之其中一者設置金屬線引導軸87來取代設置用以引導金屬線69之引導構件64,且其他係與第1圖至第15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大致相同。
在第16圖至第20圖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中,與第1圖至第15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部分則賦予同一符號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首先,藉由第16圖至第18圖,說明在一接合部61設置金屬線引導軸87之構造。
如第16圖、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一接合部61包含接合部本體92及用以覆蓋該接合部本體92之接合部蓋93。
其中,在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本體92設有用以引導金屬線69之金屬線引導路91及在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引導金屬線69之金屬線引導軸87。又,在金屬線引導軸87之內齒輪63的側邊設有用以支持彈簧62之凸部97以使彈簧62不會進入金屬線引導路91(參照第17圖)。
於此,第18(a)圖係從上方觀看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本體92之概略圖,第18(b)圖係從上方觀看接合部蓋93之概略圖,第18(c)圖係從上方觀看在組裝接合部本體92與接合部蓋93後,將金屬線69插入接合部本體92之缺口94與接合部蓋93之金屬線引導孔95之狀態之概略圖。
如第18(a)圖所示,在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本體92之U形管68側(上方側)設有朝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方向延伸設置之缺口94。
又,如第18(b)圖所示,在接合部蓋93設有金屬線69可通過之金屬線引導孔95。並且,如第18(c)圖所示,接合部蓋93係配置於接合部本體92之U形管側(上方側),且用以覆蓋設於接合部本體92且朝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方向延伸設置之缺口94。
又,如第18(c)圖所示,金屬線69係配置成可通過設於接合部本體92之缺口94與設於配置於接合部本體92上之接合部蓋93之金屬線引導孔95。
於此,在另一接合部65相對於一接合部61旋轉時,金屬線69可在金屬線引導軸87上方沿著缺口94自由地移動。又,接合部蓋93可在接合部本體92上自由地旋轉,且在另一接合部65相對於一接合部61旋轉時,接合部蓋93會被通過金屬線引導孔95的金屬線69按壓且在接合部本體92上旋動。
又,如第17圖所示,按鈕66包含可與內齒輪63相抵接之突起部86及一體地設於該突起部86且貫通內齒輪之突起棒88。
接著,參照第16圖至第19圖,針對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本體92及接合部蓋93、彈簧62、內齒輪63、另一接合部65及按鈕66之組裝方法作說明。
如第16圖至第19圖所示,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蓋93係配置於接合部本體92之U形管側(上方側)。於此,接合部蓋93在接合部本體92之U形管側(上方側)中係覆蓋沿著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方向設置之缺口94。
接著,彈簧62係配置於接合部本體92之金屬線引導軸87側邊且配置於設於內齒輪63之凸部97上。接著,內齒輪63係嵌入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本體92,且彈簧62係插入內齒輪63之彈簧固定空間73內。接著,另一接合部65係嵌入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本體92。此時,內齒輪63係與一接合部61之一外齒輪71與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兩者相卡合。
然後,按鈕66之突起棒88(參照第17圖)係貫通插入另一接合部65之孔部88d、內齒輪63之孔部88c、彈簧62內部、接合部本體92之孔部88b、接合部蓋93之孔部88a。此時,接合部蓋93及接合部本體92與彈簧62與內齒輪63與另一接合部65係組裝成一體。
接著,針對由上述構造所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作用敘述。
如第19(a)圖所示,在未按壓按鈕66之狀態下,內齒輪63與一接合部61之一外齒輪71和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兩者卡合。因此,另一接合部65會固定且不會繞一接合部61旋轉,因此,可將設於另一接合部65之U形管68固定於設於一接合部61之側部管67。
另一方面,如第19(b)圖所示,藉由按下設於另一接合部65之按鈕66,可藉由按鈕66之突起部86按下內齒輪63,且可解除內齒輪63與另一接合部65之另一外齒輪83之卡合。因此,另一接合部65可繞一接合部61自由地旋轉,因此,可使設於另一接合部65之U形管68相對於設於一接合部61之側部管67自由地旋轉。
因此,可調整U形管68離地面之高度,且藉由將U形管68調整成配合操作者的高度,可較容易推嬰兒車。
又,在收納嬰兒車時,藉由彎折U形管68,可縮短嬰兒車高度方向的長度,而可節省收納嬰兒車的空間。
接著,針對使U形管68相對於側部管67旋轉時之金屬線69的移動作說明。
如第20(a)圖所示,在未彎折U形管68時,金屬線69係通過設於接合部本體92且沿著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方向設置之缺口94與設於接合部蓋93之金屬線引導孔95(參照第18(c)圖)。此時,金屬線69係側部管67之鎖解除構件38延伸至U形管68之遠距操作裝置37,且在一接合部61與另一接合部65之間成為大致直線狀。
另一方面,如第20(b)圖所示,在彎折U形管68時,另一接合部65可相對於一接合部61旋動。此時,金屬線69係從側部管67之鎖解除構件38延伸至U形管68之遠距操作裝置37,且彎曲地捲繞在金屬線引導軸87。
於此,由於金屬線69所捲繞之金屬線引導軸87設於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故金屬線69可通過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因此,金屬線69不會繞過內齒輪63外側,而可繞過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中心附近。
又,由於在金屬線引導軸87側邊設有凸部97,故可防止彈簧62掉入一接合部61之金屬線引導路91。因此,可確實地將金屬線69捲繞在金屬線引導軸87上。
藉此,不必先繞金屬線69而形成環59,且事先作成餘線(參照第21圖)。因此,只要使用所需最低限度的長度之金屬線69即可,故可減輕嬰兒車的重量。
又,由於金屬線69不形成環59而與鎖解除構件38相連結,故在按下遠距操作裝置37之按鈕(未圖示)且將金屬線69往上拉時,不會產生無謂的阻力。因此,可輕易地驅動操作與鎖解除構件38相連結之金屬線69。
又,由於不需要事先使金屬線69成環,故在製造嬰兒車之步驟中,將不需要形成金屬線69之環。
另,如第18(a)圖所示,由於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本體92具有設於U形管側且朝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方向延伸設置之缺口94,故金屬線69可在該延伸設置之缺口94內自由地移動。因此,如第20(a)圖、第20(b)圖所示,金屬線69可繞金屬線引導軸87自由地旋轉。
又,如第18(b)圖所示,一接合部61之接合部蓋93可朝另一接合部65之旋轉方向自由地旋轉,且具有金屬線69可通過之引導孔95。因此,如第20(a)圖、第20(b)圖所示,金屬線69可繞金屬線引導軸87自由地旋轉,同時,可隱藏延伸設置於接合部本體92之缺口94,藉此,可良好地保持一接合部61之外觀。
另,設於金屬線引導軸87側邊之凸部97只要是可支持彈簧62的東西即可,無論為何種形態皆可。
又,亦可調整金屬線引導軸87或彈簧62的大小,使彈簧62不要掉入金屬線引導路91。此時,無須設置凸部97。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顯示一接合部61具有接合部本體92、接合部蓋93、金屬線引導軸87的例子,但不限於此,亦可為另一接合部65具有接合部本體92、接合部蓋93、金屬線引導軸87之構造。
第3實施形態
接著,藉由第21圖及第22圖針對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作說明。在第21圖及第22圖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中,與第1圖至第15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部分則賦予同一符號且省略其詳細說明。第21圖係可滑動地設於手推桿15之鎖解除構件38之透視圖,第22圖係鎖解除構件38之縱截面圖。
如第1圖及第22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手推桿15包含在側面具有朝軸線方向延伸之長孔155之一對側部管67及配置於一對側部管67之間之U形管68。
又,如第22圖所示,在側部管67內插入固定有沿著側部管67之軸線方向延伸同時具有突出部156a之導件156。又,在側部管67內安裝有可沿著導件156朝軸線方向滑動之 內側滑動構件157。在導件156之突出部156a與內側滑動構件157之間設有用以賦與勢能使內側滑動構件157可相對於導件156而位於初始位置之彈簧161。在側部管67外面設有透過長孔155與內側滑動構件157連結且安裝成可沿著長孔155之長向而相對於側部管67的外面滑動之大致板狀之鎖解除構件(外側滑動構件)38。
又,如第21圖及第22圖所示,在手推桿15於其一部分形成平面狀部15a,且在該平面狀部15a外面安裝有可沿著該手推桿15滑動之大致板狀之鎖解除構件38。在該鎖解除構件38內側(側部縱管17側)外面突出設置有朝大致水平方向突出之鎖解除桿(突出部)39。
又,如第22圖所示,在手推桿15如上所述設有朝軸線方向延伸之長孔155。設於大致板狀之鎖解除構件38之側部管67側之基部38a係可滑動地卡合於該長孔155。
又,如第22圖所示,在手推桿15內插入固定有導件156,且在該導件156側面可滑動地安裝有內側滑動構件157。又,該內側滑動構件157係可滑動地沿著形成於導件156且朝軸線方向延伸之長孔158卡合。又,內側滑動構件157係藉由安裝於鎖解除構件38之如自攻螺絲之締結構件159一體地連結於鎖解除構件38。又,在內側滑動構件157連結有藉由遠距操作裝置37作動之金屬線160的前端(下方端部)。再者,如上所述,在導件156與內側滑動構件157之間設有彈簧,且賦與勢能使內側滑動構件157相對於導件156朝初始位置,即下方移動。
如此一來,當為了以大致平行狀態搖動嬰兒車之前腳12與後腳14,且將嬰兒車本體折疊成對折狀態以方便攜帶,而操作遠距操作裝置37以將金屬線160往上拉時,內側滑動構件157會與構成外側滑動構件之鎖解除構件38同時對抗彈簧161而被往上拉。因此,構成外側滑動構件之鎖解除構件38會沿著長孔155之長向向上方移動。因此,在嬰兒車之展開狀態中與支架19之自由端部相卡合且維持該展開狀態之鎖構件20(參照第1圖)會藉由從鎖解除構件38突出設置之鎖解除39沿著側部縱管17滑動。結果,鎖構件20與支架19之間的卡合會脫離,且可將嬰兒車折疊成對折狀態。
但,上述構成外側滑動構件之鎖解除構件38係形成為大致板狀。因此,較過去形成為筒狀之鎖解除構件(參照第23圖)為輕,且可達成嬰兒車本體等之輕量化。又,用以引導滑動構成外側滑動構件之鎖解除構件38之朝長向延伸之長孔155只要形成於管之其中一側即可,且亦可簡化加工。
另,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將本發明顯示為適用於鎖解除構件38,但亦可適用於將嬰兒車中之手推桿15保持成面對面推狀態或從背面推狀態之卡止構件42,且亦可達成該零件之輕量化。再者,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顯示藉由遠距操作裝置透過金屬線等使內側滑動構件157移動,且透過該內側滑動構件157操作外側滑動構件,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直接用手來操作外側滑動構件。
11...前輪
12...前腳
13...後輪
14...後腳
15...手推桿
15a...平面狀部
16...扶手
17...側部縱管
18...橋樑臂部
19...支架
19a...軸
20...鎖構件
21...腳踏板
22...前腳連結板
23...後腳連結板
24...側部框
25...上部連結板
26...操作裝置
27...底座
27a...底板部
27b...靠背部
30...軸
31...框安裝構件
31a...框安裝部
32...前側上部連結板
33...後側上部連結板
34...靠背部支持框
34a...側框部
34b...水平桿部
35...樞接軸
37...遠距操作裝置
38...鎖解除構件
38a...基部
39...鎖解除桿
40...作動板
41...卡止凸起
42...卡合構件
46...底座用布
46a...座部
46b...靠背部
47...底座繃緊構件
48...傾斜鋪設帶
50...側板
51...軸承
52...頭靠部
53...軸
54‧‧‧桿
59‧‧‧環
60‧‧‧金屬線引導路
61‧‧‧一接合部
62‧‧‧彈簧
63‧‧‧內齒輪
64‧‧‧引導構件
65‧‧‧另一接合部
66‧‧‧按鈕
67‧‧‧側部管
68‧‧‧U形管
69‧‧‧金屬線
71‧‧‧一外齒輪
72‧‧‧彈簧固定軸
73‧‧‧彈簧固定空間
74‧‧‧金屬線引導軸
76‧‧‧保持板
77‧‧‧引導突起
79‧‧‧引導軸固定空間
81‧‧‧缺口
82‧‧‧迴避溝
83‧‧‧另一外齒輪
84‧‧‧中空部
85‧‧‧按鈕插入部
86‧‧‧突起部
87‧‧‧金屬線引導軸
88‧‧‧突起棒
88a、88b、88c、88d‧‧‧孔部
89‧‧‧空間
90‧‧‧金屬線引導路
91‧‧‧金屬線引導路
92‧‧‧接合部本體
93‧‧‧接合部蓋
94‧‧‧缺口
95‧‧‧金屬線引導孔
97‧‧‧凸部
99‧‧‧缺口
155‧‧‧長孔
156‧‧‧導件
156a‧‧‧突出部
157‧‧‧內側滑動構件
158‧‧‧長孔
159‧‧‧締結構件
160‧‧‧金屬線
161‧‧‧彈簧
第1圖係顯示裝上本發明之手推桿之概略構造的透視圖。
第2圖係嬰兒車的縱截面側視圖。
第3圖係靠背部支持框及側板部之放大側視圖。
第4圖係靠背部支持框及頭靠部之平面圖。
第5圖係靠背部支持框及頭靠部之作動說明圖。
第6圖係折疊時之靠背部支持框及頭靠部之作動說明圖。
第7圖係從第1圖之A方向觀看第1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平面圖。
第8圖係從第1圖之B方向觀看第1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平面圖。
第9圖係第1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側截面圖。
第10(a)圖、第10(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一接合部之構成圖。
第11(a)圖、第11(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內齒輪之構成圖。
第12(a)圖、第12(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引導構件之構成圖。
第13(a)圖、第13(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另一接合部之構成圖。
第14(a)圖、第14(b)圖係第1實施形態中組裝後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側截面圖。
第15(a)圖~第15(d)圖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引導構件與金屬線之關係之構成圖。
第16圖係第2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平面概略圖。
第17圖係第2實施形態中組裝前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側視概略圖。
第18(a)圖~第18(c)圖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接合部本體、接合部蓋及金屬線之關係之上方概略圖。
第19(a)圖、第19(b)圖係第2實施形態中組裝後之一接合部、彈簧、內齒輪、引導構件、另一接合部及按鈕之側截面圖。
第20(a)圖、第20(b)圖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接合部本體、接合部蓋及金屬線之關係之平面概略圖。
第21圖係第3實施形態中可滑動地設於手推桿之鎖解除構件之透視圖。
第22圖係第3實施形態中鎖解除構件之縱截面圖。
第23圖係習知之嬰兒車之一部分切除的透視圖。
第24(a)圖、第24(b)圖係顯示習知之手推桿之平面概略圖。
64...引導構件
69...金屬線
74...金屬線引導軸
77...引導突起
81...缺口
89...空間

Claims (20)

  1. 一種嬰兒車之手推桿,其特徵在於包含:一對側部管;U形管,係配置於一對側部管之間者;遠距操作裝置,係設於U形管者;金屬線,係設於遠距操作裝置,同時與設於各側部管之鎖解除構件相連結者;一接合部,係設於各側部管,同時具有一外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路者;另一接合部,係設於U形管,同時具有另一外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路,且可相對於所對應之一接合部自由地旋轉者;內齒輪,係設於一接合部與另一接合部之間,同時可自由卸下地卡合於一接合部之一外齒輪與另一接合部之另一外齒輪者;及引導構件,係與內齒輪相鄰接地設於一接合部與另一接合部之間,且具有將金屬線引導至另一接合部之旋轉中心附近之金屬線引導軸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引導構件包含用以保持金屬線引導軸之保持板、及設於保持板且用以引導金屬線之引導突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引導構件之引導突起係於U形管側形成空間,且於側部管側形成用以保持金屬線之缺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於另一接合部設有用以解除另一接合部之另一外齒輪與內齒輪之卡合之按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於引導構件之保持板設有使金屬線可迴避之迴避溝。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於內齒輪與一接合部之間設有彈簧,且於一接合部設有從內側支持固定該彈簧之彈簧固定軸。
  7. 一種嬰兒車之手推桿,其特徵在於包含:一對側部管;U形管,係配置於一對側部管之間者;遠距操作裝置,係設於U形管者;金屬線,係設於遠距操作裝置,同時與設於各側部管之鎖解除構件相連結者;一接合部,係設於各側部管,同時具有一外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路者;另一接合部,係設於U形管,同時具有另一外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路,且可相對於所對應之一接合部自由地旋轉者;及內齒輪,係設於一接合部與另一接合部之間,同時可自由卸下地卡合於一接合部之一外齒輪與另一接合部之另一外齒輪者,又,一接合部或另一接合部之其中一者具有金屬線 引導軸,且該金屬線引導軸係將金屬線引導至另一接合部之旋轉中心附近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一接合部或另一接合部之其中一者具有安裝有金屬線引導軸之接合部本體,且接合部本體具有朝另一接合部之旋轉方向延伸設置之缺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於接合部本體設有接合部蓋,該接合部蓋係用以覆蓋朝另一接合部之旋轉方向延伸設置之缺口,同時可朝另一接合部之旋轉方向自由旋轉者,且,接合部蓋具有可穿過金屬線之金屬線引導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於另一接合部設有用以解除另一接合部之另一外齒輪與內齒輪之卡合之按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於內齒輪與金屬線引導軸之間設有彈簧,且於金屬線引導軸側邊設有用以支持彈簧之凸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按鈕具有與內齒輪相抵接之突起部及設於該突起部且貫通內齒輪之突起棒。
  13. 一種嬰兒車之手推桿,其特徵在於包含:一對側部管,係於側面具有朝軸線方向延伸之長孔者; U形管,係配置於一對側部管之間者;導件,係沿著側部管之軸線方向延伸,並插入固定於至少其中一側部管內者;內側滑動構件,係於側部管內安裝成可沿著導件朝軸線方向滑動者;彈簧,係設於導件與內側滑動構件之間,且賦與勢能使內側滑動構件相對於導件而位於初始位置者;板狀之外側滑動構件,係設於側部管外面,同時透過側部管之長孔與內側滑動構件相連結,並沿著側部管之長孔的長向而僅安裝於側部管外面的一部份,且可相對於該外面的一部分滑動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更包含:遠距操作裝置,係設於U形管者;及金屬線,係設於該遠距操作裝置,同時與內側滑動構件相連結者,又,藉由利用遠距操作裝置來操作金屬線,可使外側滑動構件透過內側滑動構件,而沿著側部管之長孔的長向相對於側部管的外面滑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外側滑動構件係安裝成可以手動地相對於側部管外面滑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外側滑動構件係藉由締結構件締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外側滑動構件為在將嬰兒車折疊成對折狀態時用以解除鎖之 鎖解除構件。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外側滑動構件為用以將手推桿保持成面對面推狀態或從背面推狀態之卡止構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於外側滑動構件內側的外面設有朝水平方向突出之突出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嬰兒車之手推桿,其中於外側滑動構件外面設有可滑動地卡合於側部管之長孔的基部。
TW095135995A 2005-09-30 2006-09-28 Stroller hand putter TWI4393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88307A JP2007098998A (ja) 2005-09-30 2005-09-30 摺動制御装置
JP2005288305A JP2007098996A (ja) 2005-09-30 2005-09-30 ベビーカーの手押し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6423A TW200716423A (en) 2007-05-01
TWI439385B true TWI439385B (zh) 2014-06-01

Family

ID=38159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5995A TWI439385B (zh) 2005-09-30 2006-09-28 Stroller hand putte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1327296B1 (zh)
CN (1) CN101837800B (zh)
HK (2) HK1105395A1 (zh)
TW (1) TWI4393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184B (zh) * 2012-05-29 2019-01-21 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Baby carriag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4141B2 (ja) * 2011-11-07 2016-07-05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CN104442979B (zh) * 2013-09-24 2017-06-30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推车
JP6236131B2 (ja) 2015-11-23 2017-11-22 明門香港股▲フェン▼有限公司 幼児ベビーカー装置
CN106741100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浙江晨辉婴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后脚杆的折叠车架
JP6957045B2 (ja) * 2019-05-31 2021-11-02 コンビ株式会社 乳母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304Y2 (zh) * 1984-09-04 1992-03-31
EP0680429B1 (fr) * 1993-01-20 1997-03-19 Mgb Ensemble pliable pour le support ou le transport d'une personne
JP2000159121A (ja) * 1998-11-26 2000-06-13 Aprica Kassai Inc 乳母車
JP5100930B2 (ja) * 2001-03-23 2012-12-19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CN2502967Y (zh) * 2001-08-13 2002-07-31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折叠式婴儿车的手推把操作机构
US6550801B1 (en) * 2001-10-03 2003-04-22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Adjustable cable compensating knuckle for a stroller
CN2678996Y (zh) * 2004-01-09 2005-02-1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童车的推手杆调节锁定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184B (zh) * 2012-05-29 2019-01-21 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Baby carri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48503A1 (zh) 2011-09-09
HK1105395A1 (en) 2008-02-15
KR20070037347A (ko) 2007-04-04
CN101837800B (zh) 2014-12-10
TW200716423A (en) 2007-05-01
CN101837800A (zh) 2010-09-22
KR101327296B1 (ko) 2013-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2437B2 (ja) 幌付折畳式乳母車
TWI439385B (zh) Stroller hand putter
JP4855035B2 (ja) ベビーカー
JP2007098993A (ja) ベビーカー
JPS6324869B2 (zh)
JP2012125545A (ja) ブレーキ付き車椅子
JP2007313278A (ja) 歩行補助車
TWI659878B (zh) Baby carriage
TW201708012A (zh) 折疊式嬰兒車
EP2857279A1 (en) Baby stroller and seat unit
JP4299016B2 (ja) 折畳式乳母車
TWI422507B (zh) Baby carriage
JP2007098996A (ja) ベビーカーの手押し杆
JP2007216948A (ja) シート等を乳母車のシャーシにはめ込むための装置
JP4841879B2 (ja) ベビーカー
JP2018043710A (ja) ベビーカー
JP4549712B2 (ja) ベビーカーのハンドルロック連動装置
TWI756697B (zh) 嬰兒車
TWI503247B (zh) 折疊式手推車及折疊式嬰兒車
JP4912653B2 (ja) ベビーカーのガードアーム
JP2007015587A (ja) ベビーカー
JP4173120B2 (ja) ベビーカー及びベビーカー用補助椅子
JP2007098998A (ja) 摺動制御装置
JP4472384B2 (ja) ベビーカー
JP2005118144A (ja) 折り畳み式車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