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7355B - 廣視角攝影鏡組 - Google Patents

廣視角攝影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7355B
TWI427355B TW100106055A TW100106055A TWI427355B TW I427355 B TWI427355 B TW I427355B TW 100106055 A TW100106055 A TW 100106055A TW 100106055 A TW100106055 A TW 100106055A TW I427355 B TWI427355 B TW I4273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wide
curvature
radius
angle photograph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6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5727A (en
Inventor
Chih Wen Hsu
Ming Ta Chou
Tsung Han Tsai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06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7355B/zh
Priority to CN2011201169540U priority patent/CN201993513U/zh
Priority to CN201110108636.4A priority patent/CN102650724B/zh
Priority to US13/155,213 priority patent/US843709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235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5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7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73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廣視角攝影鏡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組件及光學系統,特別是一種由複合透鏡所組成的小型化廣視角攝影鏡組。
近幾年來,由於光學攝像鏡頭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手機相機、電腦網路相機、車用鏡頭、安全影像監控及電子娛樂等產業,而一般攝像鏡頭的影像感測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兩種,且由於製程技術的精進,使得影像感測元件的畫素面積縮小,攝像鏡頭逐漸往高畫素及小型化領域發展,因此,如何以微小化的攝像鏡頭於小型的影像感測元件上產生良好的成像品質係為各業者主要研究與開發的方向。
習見的手機鏡頭多採用三片式透鏡組,請參照美國專利公告號第6,490,102號所揭露的一種包括玻璃與塑膠透鏡的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由於第三透鏡係為玻璃球面透鏡,使得光學透鏡組修正像差的自由度降低,進而難以控制成像品質。再者,請參照美國專利公告號第7,262,925號所揭露的一種具有三片透鏡片的光學鏡組,其中,光學鏡組的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使得光學總長度增加,無法滿足小型化的光學鏡組的需求。
為了因應市場需求及改善習知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廣視角攝影鏡組,可有效縮小體積、獲得較大視場角以及良好的成像品質。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由光軸之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一具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二透鏡與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三透鏡。第一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物側面及一為凹面之像側面,第二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物側面。第三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像側面。
其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為非接合(non-cemented)透鏡。於光軸上,第二透鏡具有一焦距f2 ,第三透鏡具有一焦距f3 ,第一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1 ,第三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5 ,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且滿足以下公式:
(公式1):0.6<f2 /f3 <1.3;
(公式2):0<R1 /|R5 |<1.0;以及
(公式3):0<(R5 +R6 )/(R5 -R6 )<3.0。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由光軸之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一具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二透鏡與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三透鏡。第一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物側面及一為凹面之像側面,第二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物側面。第三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像側面。
其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為非接合(non-cemented)透鏡。於光軸上,廣視角攝影鏡組更包括一光圈與一成像面,且廣視角攝影鏡組具有一焦距f,第二透鏡具有一焦距f2 ,第三透鏡具有一焦距f3 ,第一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2 ,光圈至成像面具有一距離SL,第一透鏡物側面至成像面具有一距離TTL,且滿足以下公式:
(公式1):0.6<f2 /f3 <1.3;
(公式4):0<R2 /f<0.6;以及
(公式5):0.3<SL/TTL<0.68。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再一實施例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由光軸之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一具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二透鏡與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三透鏡。其中,第一透鏡為塑膠透鏡且具有至少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物側面及一為凹面之像側面,且第一透鏡之物側面及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第二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物側面,第三透鏡具有一為凸面之像側面。
其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為非接合(non-cemented)透鏡。於光軸上,廣視角攝影鏡組更包括一光圈與一成像面,且廣視角攝影鏡組具有一焦距f,第一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2 ,第二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3 ,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光圈至該成像面具有一距離SL,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具有一距離TTL,且滿足以下公式:
(公式4):0<R2 /f<0.6;
(公式5):0.3<SL/TTL<0.68;以及(公式6):-2.5<R3 /R6 <-0.7。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具負屈折力且物側面為凸面、像側面為凹面之第一透鏡可有效擴大廣視角攝影鏡組的視場角。具正屈折力之第二透鏡可提供廣視角攝影鏡組所需的部分正屈折力,有助於縮短光學總長度。具正屈折力之第三透鏡可有效配合第二透鏡的正屈折力,有助於降低廣視角攝影鏡組的敏感度。
此外,當第二透鏡之物側面為凸面時,可有助於加強第二透鏡正屈折力之配置,進而使得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總長度變得更短。當第三透鏡之像側面為凸面時,可有效縮短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總長度。
於滿足上述(公式1)時,第三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屈折力大小配置較為適當。於滿足上述(公式2)時,第一透鏡物側面曲率與第三透鏡物側面曲率之間的搭配較為合適,可協助修正系統像差。於滿足上述(公式3)時,第三透鏡的鏡面曲率較合適,可有效加強正屈折力,且不致使系統像差過大。於滿足上述(公式4)時,第一透鏡之像側面具有合適的曲率,有利於修正像差。於滿足上述(公式5)時,有利於廣視角攝影鏡組在廣視場角中取得良好的效益。滿足上述(公式6)時,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的鏡片曲率較合適,可有效縮短鏡間距。
以上關於本發明的內容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 示範及解釋本發明的精神及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係先以「第1A圖」作一舉例說明,以說明各實施例中具有相同的透鏡組成及配置關係,以及說明各實施例中具有相同的廣視角攝影鏡組之公式,而其他相異之處將於各實施例中詳細描述。
以「第1A圖」為例,廣視角攝影鏡組10由光軸之物側至像側(如「第1A圖」由左至右)依序包括有:
一具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110,包括一呈凸面之第一透鏡物側面111及一呈凹面之第一透鏡像側面112。第一透鏡110之材質為塑膠,且第一透鏡物側面111及第一透鏡像側面112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第一透鏡物側面111具有至少一反曲點113。
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二透鏡120,包括一呈凸面之第二透鏡物側面121及一第二透鏡像側面122。
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三透鏡130,包括一第三透鏡物側面131及一呈凸面之第三透鏡像側面132。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及第三透鏡130為非接合(non-cemented)透鏡。
再者,廣視角攝影鏡組10更包括一光圈100,光圈100可設置於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之間。此外,廣視角攝影鏡組10在第三透鏡130之後依序包括有一紅外線濾光片140、一保護 玻璃150(cover glass)、一成像面160及一影像感測元件162。其中,影像感測元件162係設置於成像面160上。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10可滿足以下公式:(公式1):0.6<f2 /f3 <1.3
(公式2):0<R1 /|R5 |<1.0
(公式3):0<(R5 +R6 )/(R5 -R6 )<3.0
(公式4):0<R2 /f<0.6
(公式5):0.3<SL/TTL<0.68
(公式6):-2.5<R3 /R6 <-0.7
其中,於光軸上,f為廣視角攝影鏡組10的焦距,f2 為第二透鏡120的焦距,f3 為第三透鏡130的焦距。R1 為第一透鏡物側面111的曲率半徑,R2 為第一透鏡像側面112的曲率半徑,R3 為第二透鏡物側面121的曲率半徑,R5 為第三透鏡物側面131的曲率半徑,R6 為第三透鏡像側面132的曲率半徑。SL為光圈100與成像面160之間的距離,TTL為第一透鏡物側面111與成像面160之間的距離。
於滿足上述(公式1)時,第三透鏡130與第二透鏡120之間的屈折力大小配置較為適當,且(公式1)較佳範圍為0.8<f2 /f3 <1.2。於滿足上述(公式2)時,第三透鏡物側面131曲率較合適,可協助修正系統像差。於滿足上述(公式3)時,第三透鏡130的鏡面曲率較合適,可有效加強正曲折力,且不致使系統像差過大,且(公式3)較佳範圍為0.4<(R5 +R6 )/(R5 -R6 )<2.0。於滿足上述(公式4)時, 第一透鏡像側面112具有合適的曲率,有利於修正像差。於滿足上述(公式5)時,有利於廣視角攝影鏡組10在廣視場角中取得良好的效益。於滿足上述(公式6)時,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之間的鏡片曲率較合適,可有效縮短鏡間距。且(公式6)較佳範圍為-1.5<R3 /R6 <-0.7。
此外,廣視角攝影鏡組10另可至少滿足下列公式其中之一:(公式7):-0.5<R3 /R4 <0.5
(公式8):HFOV>60度
其中,於光軸上,R3 為第二透鏡物側面121的曲率半徑。R4 為第二透鏡像側面122的曲率半徑。HFOV為廣視角攝影鏡組10最大視角的一半。
於滿足(公式7)時,第二透鏡120的鏡面曲率較為適當,有助於系統球差的補正。於滿足(公式8)時,可提供系統較大的視場角。
此外,第一透鏡110具有至少一反曲點113,更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的光線入射於影像感測元件162上的角度,並且可進一步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其中,廣視角攝影鏡組10中的透鏡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廣視角攝影鏡組10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透鏡表面可為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且可以有效降低廣視角攝影鏡組10的總長度。
再者,在廣視角攝影鏡組10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則表示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則表示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凹面。
此外,為了因應使用需求,可在廣視角攝影鏡組10中插入至少一光闌,以排除雜散光並提高成像品質或限制其被攝物的成像大小。其光闌可為耀光光闌(Glare Stop)或視場光闌(Field Stop)等光闌,但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將以下述各實施例進一步描述具體方案。其中,各實施例中參數的定義如下:Fno為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光圈值,HFOV為廣視角攝影鏡組所具有最大視角的一半。此外,各實施例中所描述的非球面可利用但不限於下列非球面方程式(公式ASP)表示:
其中,X為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上頂點之切面的相對距離,Y為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至光軸的距離,k為錐面係數,Ai為第i階非球面係數,在各實施例中i可為但不限於4、6、8、10、12。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1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587.6奈米(nanometer,nm)為例,然 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1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1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113,第一透鏡像側面112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面1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1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1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1-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110至第三透鏡1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1-2」:
此外,從「表1-1」中可推算出「表1-3」所述的內容:
由「表1-3」可知,f2 /f3 =1.28,符合(公式1)範圍。R1 /|R5 |=0.82,符合(公式2)範圍。(R5 +R6 )/(R5 -R6 )=1.17,符合(公式3)範圍。R2 /f=0.56,符合(公式4)範圍。SL/TTL=0.53,符合(公式5)範圍。R3 /R6 =-1.34,符合(公式6)範圍。R3 /R4 =0.31,符合(公式7)範圍。HFOV=69.8,符合(公式8)範圍。
請參照「第1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1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曲線示意圖。其中,波長486.1nm的光線係為「第1B圖」圖面中的實線L。波長587.6nm的光線係為「第1B圖」圖面中的虛線M。波長656.3nm的光線係為「第1B圖」圖面中的點線N。橫座標為焦點位置(mm),縱座標為標準化(Normalized)的入射瞳或光圈半徑。也就是說,由縱向球差曲線可看出近軸光(縱座標接近0)及邊緣光(縱座標接近1)分別進入廣視角攝影鏡組10後之焦點位置的差異。從「第1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廣視角攝影鏡組10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10所產生的縱向球 差皆介於-0.05mm至0.02mm之間。
在後述之第二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的內容,「第2B圖」、「第3B圖」、「第4B圖」、「第5B圖」、「第6B圖」、「第7B圖」、「第8B圖」、「第9B圖」與「第10B圖」之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中,其所表示之實線L係為波長486.1nm的光線的縱向球差曲線,虛線M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的縱向球差曲線,點線N係為波長656.3nm的光線的縱向球差曲線,為簡潔篇幅,故不再逐一贅述。
再請參照「第1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1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Astigmatic Field Curves)曲線示意圖。其中,子午面(Tangential Plane)的像散場曲曲線係為「第1C圖」圖面中的虛線T。弧矢面(Sagittal Plane)的像散場曲曲線係為「第1C圖」圖面中的實線S。橫座標為焦點的位置(mm),縱座標為像高(mm)。也就是說,由像散場曲曲線可看出子午面及弧矢面因曲率不同所造成焦點位置之差異。從「第1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10所產生的子午面的像散場曲介於-0.070mm至0.0mm之間,弧矢面的像散場曲介於-0.015mm至0.005mm之間。
在後述之第二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的內容,「第2C圖」、「第3C圖」、「第4C圖」、「第5C圖」、「第6C圖」、「第7C圖」、「第8C圖」、「第9C圖」與「第10C圖」之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中,其所表示之實線S係為弧矢面的像散場曲曲線,虛線T係為子午面的像散場曲曲線,為簡潔篇幅,故不再逐一贅述。
再請參照「第1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1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Distortion)曲線示意圖。其中,水平軸為畸變率(%),垂直軸為像高(mm)。也就是說,由畸變曲線G可看出不同像高所造成畸變率之差異。從「第1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10所產生的畸變率介於-40.0%至0%之間。如「第1B圖」至「第1D圖」所示,依照上述第一實施例進行設計,廣視角攝影鏡組1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在後述之第二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的內容,「第2D圖」、「第3D圖」、「第4D圖」、「第5D圖」、「第6D圖」、「第7D圖」、「第8D圖」、「第9D圖」與「第10D圖」之畸變曲線示意圖,其所表示之實線G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的畸變曲線,為簡潔篇幅,故不再逐一贅述。
需注意的是,波長486.1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廣視角攝影鏡組10所分別產生的畸變曲線與像散場曲曲線接近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廣視角攝影鏡組10的畸變曲線與像散場曲曲線,為避免「第1C圖」與「第1D圖」圖式的混亂,於「第1C圖」與「第1D圖」圖中未繪製出波長486.1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廣視角攝影鏡組10所分別產生的畸變曲線與像散場曲曲線,以下第二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亦同。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 影鏡組的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2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2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2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2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2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2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213,第一透鏡像側面212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面2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2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2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2-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210至第三透鏡2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2-2」: 表2-2
此外,從「表2-1」中可推算出「表2-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2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2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2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2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6mm至0.02mm之間。
再請參照「第2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2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第2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2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5mm至0.005mm之間,弧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2mm至0.005mm之間。
再請參照「第2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2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2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20所 產生的畸變率介於-50.0%至0%之間。如「第2B圖」至「第2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二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2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3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3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3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3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3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313,第一透鏡像側面312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面3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3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3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3-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310至第三透鏡3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3-2」:
此外,從「表3-1」中可推算出「表3-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3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3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3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3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5mm至0.02mm之間。
再請參照「第3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3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 「第3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3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2mm至0.02mm之間,弧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25mm至0.005mm之間。
再請參照「第3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3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3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30所產生的畸變率介於-50.0%至0%之間。如「第3B圖」至「第3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三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3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4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四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4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4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4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4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4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4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413,第一透鏡像側面412為凹面。 第二透鏡物側面4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4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4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4-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410至第三透鏡4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4-2」:
此外,從「表4-1」中可推算出「表4-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4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4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 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4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4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4mm至0.03mm之間。
再請參照「第4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4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第4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4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125mm至0.0125mm之間,弧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1mm至0.0125mm之間。
再請參照「第4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4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4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40所產生的畸變率介於-50.0%至0%之間。如「第4B圖」至「第4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四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4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5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5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5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 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5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5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5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5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513,第一透鏡像側面512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面5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5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5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5-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510至第三透鏡5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5-2」:
此外,從「表5-1」中可推算出「表5-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5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5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5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5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4mm至0.015mm之間。
再請參照「第5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5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第5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5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35mm至0.02mm之間,弧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2mm至0.006mm之間。
再請參照「第5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5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5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50所產生的畸變率介於-50.0%至0%之間。如「第5B圖」至「第5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五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5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6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 影鏡組的第六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六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6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6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6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6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6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6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613,第一透鏡像側面612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面6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6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6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6-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610至第三透鏡6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6-2」: 表6-2
此外,從「表6-1」中可推算出「表6-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6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6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6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6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4mm至0.035mm之間。
再請參照「第6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6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第6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6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mm至0.025mm之間,弧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mm至0.02mm之間。
再請參照「第6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6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6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60所 產生的畸變率介於-60.0%至0%之間。如「第6B圖」至「第6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六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6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7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七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七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7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7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7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7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7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7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713,第一透鏡像側面712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面7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7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7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7-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710至第三透鏡730皆為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7-2」:
此外,從「表7-1」中可推算出「表7-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7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7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7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7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6mm至0.015mm之間。
再請參照「第7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7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 「第7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7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25mm至0.015mm之間,弧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15mm至0.010mm之間。
再請參照「第7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7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7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70所產生的畸變率介於-60.0%至0%之間。如「第7B圖」至「第7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七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7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8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八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八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8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8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8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8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8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8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813,第一透鏡像側面812為凹面。 第二透鏡物側面8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8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8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8-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810至第三透鏡8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8-2」:
此外,從「表8-1」中可推算出「表8-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8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8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 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8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8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4mm至0.01mm之間。
再請參照「第8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8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第8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8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30mm至0.015mm之間,弧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40mm至0.005mm之間。
再請參照「第8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8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8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80所產生的畸變率介於-40.0%至0%之間。如「第8B圖」至「第8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八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8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9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九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九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9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9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 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9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9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9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9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913,第一透鏡像側面912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面9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9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9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9-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910至第三透鏡9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9-2」:
此外,從「表9-1」中可推算出「表9-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9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9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9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9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4mm至0.01mm之間。
再請參照「第9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9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第9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9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3mm至0.03mm之間,弧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4mm至0.01mm之間。
再請參照「第9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9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9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90所產生的畸變率介於-30.0%至0%之間。如「第9B圖」至「第9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九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9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第10A圖」所示,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 攝影鏡組的第十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第十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編號皆以10作為百位數字之開頭,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構,為求簡化說明,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廣視角攝影鏡組100所接受光線的波長係以587.6nm為例,然而上述波長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不以上述波長數值為限。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1010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10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1030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鏡物側面1011為凸面,且具有二反曲點1013,第一透鏡像側面1012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面1021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面1032為凸面。
廣視角攝影鏡組100的詳細資料如下列「表10-1」所示:
本實施例之第一透鏡1010至第三透鏡1030皆為塑膠材質之非球面透鏡,且可符合但不限於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關於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請參照下列「表10-2」:
此外,從「表10-1」中可推算出「表10-3」所述的內容:
請參照「第10B圖」所示,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10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從「第10B圖」中可知,本實施例中不論是接收波長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線,廣視角攝影鏡組100所產生的縱向球差皆介於-0.03mm至0.02mm之間。
再請參照「第10C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10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從「第10C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100所產生的子午面像散場曲介於-0.04mm至0.02mm之間,弧 矢面像散場曲介於-0.02mm至0.0mm之間。
再請參照「第10D圖」所示,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10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從「第10D圖」中可知,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廣視角攝影鏡組100所產生的畸變率介於0.0%至5%之間。如「第10B圖」至「第10D圖」所述,依照上述第十實施例進行設計,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100可具有較廣的視場角。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的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30,40,50,60,70,80,90,100‧‧‧廣視角攝影鏡組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第一透鏡物側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第一透鏡像側面
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13‧‧‧反曲點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第二透鏡物側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第二透鏡像側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第三透鏡物側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1032‧‧‧第三透鏡像側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紅外線濾光片
150‧‧‧保護玻璃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成像面
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2,1062‧‧‧影像感測元件
第1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1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1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1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1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1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1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2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2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2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2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2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2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3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3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3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3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3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3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4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4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4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4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4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4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4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5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5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5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5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5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5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5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6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六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6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6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6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6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6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6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7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七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7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7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7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7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7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7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8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八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8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8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8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8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8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8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9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九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9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9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9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9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9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9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第10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第十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第10B圖係為波長486.1nm、587.6nm與656.3nm的光線入射於第10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縱向球差曲線示意圖。
第10C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10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像散場曲曲線示意圖。
第10D圖係為波長587.6nm的光線入射於第10A圖所揭露之廣視角攝影鏡組的畸變曲線示意圖。
10...廣視角攝影鏡組
100...光圈
110...第一透鏡
111...第一透鏡物側面
112...第一透鏡像側面
113...反曲點
120...第二透鏡
121...第二透鏡物側面
122...第二透鏡像側面
130...第三透鏡
131...第三透鏡物側面
132...第三透鏡像側面
140...紅外線濾光片
150...保護玻璃
160...成像面
162...影像感測元件

Claims (18)

  1. 一種廣視角攝影鏡組,係沿著一光軸之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一具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之物側面為凸面,該第一透鏡之像側面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二透鏡,該第二透鏡之物側面為凸面;以及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三透鏡,該第三透鏡之像側面為凸面;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為非接合(non-cemented)透鏡,於該光軸上,該第二透鏡具有一焦距f2 ,該第三透鏡具有一焦距f3 ,該第一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1 ,該第三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5 ,該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且滿足以下公式:0.8<f2 /f3 <1.2;0<R1 /|R5 |<1.0;以及0<(R5 +R6 )/(R5 -R6 )<2.0。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3 ,該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且滿足下列公式:-2.5<R3 /R6 <-0.7。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2 ,該廣視角攝影鏡組具有一焦距f,且滿足下列公式:0<R2 /f<0.6。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該第三透鏡物側面具有一 曲率半徑R5 ,該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且滿足下列公式:0.4<(R5 +R6 )/(R5 -R6 )<2.0。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3 ,該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且滿足下列公式:-1.5<R3 /R6 <-0.7。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為塑膠透鏡,且具有至少一反曲點,且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與該第一透鏡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更包含一光圈與一成像面,該光圈至該成像面具有一距離SL,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具有一距離TTL,且滿足下列公式:0.3<SL/TTL<0.68。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3 ,該第二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4 ,且滿足下列公式:-0.5<R3 /R4 <0.5。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廣視角攝影鏡組之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且滿足下列公式:HFOV>60度。
  10. 一種廣視角攝影鏡組,係沿著一光軸之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一具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之物側面為凸面,該第一透鏡之像側面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二透鏡,該第二透鏡之物側面為凸面;以及 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三透鏡,該第三透鏡之像側面為凸面;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為非接合(non-cemented)透鏡,該廣視角攝影鏡組另包含有一光圈與一成像面,於該光軸上,該廣視角攝影鏡組具有一焦距f,該第二透鏡具有一焦距f2 ,該第三透鏡具有一焦距f3 ,該第一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2 ,該光圈至該成像面具有一距離SL,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具有一距離TTL,且滿足以下公式:0.8<f2 /f3 <1.2;0<R2 /f≦0.56;以及0.3<SL/TTL<0.68。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5 ,該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且滿足下列公式:0.4<(R5 +R6 )/(R5 -R6 )<2.0。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3 ,該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且滿足下列公式:-1.5<R3 /R6 <-0.7。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1 ,該第三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5 ,且滿足下列公式:0<R1 /|R5 |<1.0。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3 ,該第二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4 , 且滿足下列公式:-0.5<R3 /R4 <0.5。
  15. 一種廣視角攝影鏡組,係沿著一光軸之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一具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為塑膠透鏡且具有至少一反曲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面為凸面,該第一透鏡之像側面為凹面,且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與該第一透鏡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二透鏡,該第二透鏡之物側面為凸面;以及一具正屈折力之第三透鏡,該第三透鏡之像側面為凸面;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為非接合(non-cemented)透鏡,該廣視角攝影鏡組另包含有一光圈與一成像面,於該光軸上,該廣視角攝影鏡組具有一焦距f,該第二透鏡具有一焦距f2 ,該第三透鏡具有一焦距f3 ,該第一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2 ,該第二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3 ,該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該光圈至該成像面具有一距離SL,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具有一距離TTL,且滿足以下公式:0.8<f2 /f3 <1.2;0<R2 /f<0.6;-2.5<R3 /R6 <-0.7;以及0.3<SL/TTL<0.68。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面 具有一曲率半徑R3 ,該第三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6 ,且滿足下列公式:-1.5<R3 /R6 <-0.7。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3 ,該第二透鏡像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4 ,且滿足下列公式:-0.5<R3 /R4 <0.5。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廣視角攝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1 ,該第三透鏡物側面具有一曲率半徑R5 ,且滿足下列公式:0<R1 /|R5 |<1.0。
TW100106055A 2011-02-23 2011-02-23 廣視角攝影鏡組 TWI427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6055A TWI427355B (zh) 2011-02-23 2011-02-23 廣視角攝影鏡組
CN2011201169540U CN201993513U (zh) 2011-02-23 2011-04-18 广视角摄影镜组
CN201110108636.4A CN102650724B (zh) 2011-02-23 2011-04-18 广视角摄影镜组
US13/155,213 US8437091B2 (en) 2011-02-23 2011-06-07 Wide viewing angle optical lens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6055A TWI427355B (zh) 2011-02-23 2011-02-23 廣視角攝影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5727A TW201235727A (en) 2012-09-01
TWI427355B true TWI427355B (zh) 2014-02-21

Family

ID=4466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6055A TWI427355B (zh) 2011-02-23 2011-02-23 廣視角攝影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37091B2 (zh)
CN (2) CN102650724B (zh)
TW (1) TWI4273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9031B (zh) * 2015-07-27 2016-11-21 Showin Technology Co Ltd Three-piece camera lens
TWI753815B (zh) * 2021-04-14 2022-01-2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7355B (zh) * 2011-02-23 2014-0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廣視角攝影鏡組
CN103048767B (zh) * 2011-10-14 2016-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系统
TWI506296B (zh) * 2011-10-14 2015-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系統
CN103869448B (zh) * 2012-12-12 2016-09-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镜头
CN104995542B (zh) * 2013-02-19 2017-12-12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光学系统的方法
JP6529624B2 (ja) * 2013-03-28 2019-06-1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2014209190A (ja) * 2013-03-28 2014-11-0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6233408B2 (ja) * 2013-04-01 2017-1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500956B (zh) * 2013-11-25 2015-09-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
CN105242379B (zh) * 2014-06-25 2018-04-10 Kolen株式会社 成像镜头系统
JP2016031501A (ja) * 2014-07-30 2016-03-07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KR101621204B1 (ko) * 2014-11-18 2016-05-31 주식회사 코렌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101710320B1 (ko) * 2014-11-18 2017-02-27 주식회사 코렌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CN105988201B (zh) * 2015-04-08 2018-09-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交互式镜头
CN104834157A (zh) * 2015-04-13 2015-08-12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其装配结构
CN105138193A (zh) * 2015-09-09 2015-12-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触摸屏的摄像模组及其镜头
US10353173B2 (en) 2015-12-23 2019-07-16 6115187 Canada, Inc. Miniature wide-angle imaging lens
JP6644566B2 (ja) * 2016-01-29 2020-02-12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JP6653183B2 (ja) * 2016-01-29 2020-02-26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US10422976B2 (en) * 2016-02-26 2019-09-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berration corrected optical system for near-eye displays
TWI710791B (zh) * 2016-04-28 2020-1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TWI618945B (zh) 2016-07-06 2018-03-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JP2018087938A (ja) * 2016-11-30 2018-06-07 Hoya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
CN106646825B (zh) * 2016-12-12 2022-08-05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成像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镜头
CN110050216A (zh) * 2017-01-19 2019-07-23 镜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赫兹-吉赫兹鱼眼镜系统
TWI766975B (zh) 2018-03-30 2022-06-11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US11454783B2 (en) 2018-04-25 2022-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iled triplet lenses providing a wide field of view
CN108592867B (zh) * 2018-05-21 2024-03-19 余姚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信号接收光学镜组
TWI672539B (zh) * 2018-10-31 2019-09-2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片式紅外線單波長投影鏡片組
CN110596854A (zh) * 2019-07-24 2019-12-20 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车载投影灯的光学系统
JP6740440B2 (ja) * 2019-11-28 2020-08-12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TWI721686B (zh) * 2019-12-06 2021-03-11 聲遠精密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辨識模組及光學成像鏡頭
WO2021166027A1 (ja) * 2020-02-17 2021-08-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対物光学系、撮像装置、及び内視鏡
TWI734477B (zh) * 2020-05-15 2021-07-2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廣角鏡頭(二十九)
JP6997265B2 (ja) * 2020-07-22 2022-02-04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CN113759506B (zh) * 2021-09-10 2022-09-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US11832791B2 (en) * 2021-09-17 2023-12-05 Altek Biotechnology Corporation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ndoscopic optical device
CN114019660B (zh) * 2021-12-07 2022-05-17 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3p镜头组件及成像方法
CN114167591A (zh) * 2021-12-27 2022-03-11 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3p广角镜头
CN114779433B (zh) * 2022-03-10 2023-09-15 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广视角成像透镜组
CN117555116B (zh) * 2023-12-29 2024-04-30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4712A (ja) * 1999-10-07 2001-06-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光学系
JP2009098322A (ja) * 2007-10-16 2009-05-07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200928425A (en) * 2007-12-31 2009-07-01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 Inc Zoom l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878A (ja) * 1986-06-24 1988-01-09 Toyota Motor Corp 塗装機の噴霧頭の洗浄方法
JPH0634878A (ja) * 1992-07-17 1994-02-10 Konica Corp 超広角レンズ装置
JP4268323B2 (ja) * 2000-03-23 2009-05-27 株式会社長野光学研究所 広角レンズ
US6490102B1 (en) 2000-05-12 2002-12-03 Yeo-Chih Huang Hybrid lens system
JP2006162829A (ja) * 2004-12-06 2006-06-22 Seiko Epson Corp 広角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4847150B2 (ja) * 2005-02-21 2011-12-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広角撮像レンズ
TWI255361B (en) 2005-05-05 2006-05-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array
JP4815319B2 (ja) * 2006-09-29 2011-11-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メラ装置
TWI321664B (en) * 2006-10-05 2010-03-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for taking image
CN101470256B (zh) * 2007-12-28 2011-06-08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JP5096226B2 (ja) * 2008-05-16 2012-1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5393521B2 (ja) * 2009-03-06 2014-01-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427355B (zh) * 2011-02-23 2014-0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廣視角攝影鏡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4712A (ja) * 1999-10-07 2001-06-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光学系
JP2009098322A (ja) * 2007-10-16 2009-05-07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200928425A (en) * 2007-12-31 2009-07-01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 Inc Zoom le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9031B (zh) * 2015-07-27 2016-11-21 Showin Technology Co Ltd Three-piece camera lens
TWI753815B (zh) * 2021-04-14 2022-01-2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5727A (en) 2012-09-01
CN201993513U (zh) 2011-09-28
CN102650724B (zh) 2014-01-22
US8437091B2 (en) 2013-05-07
CN102650724A (zh) 2012-08-29
US20120212839A1 (en) 201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7355B (zh) 廣視角攝影鏡組
TWI448722B (zh) 成像系統
TWI417596B (zh) 廣視角攝影鏡頭
TWI437258B (zh) 拾像光學鏡組
TWI416198B (zh) 光學取像系統
JP7347991B2 (ja) 撮像レンズ
TWI461728B (zh) 影像鏡組
TWI438470B (zh) 影像拾取光學鏡片組
TWI439752B (zh) 光學影像拾取透鏡組
TWI447473B (zh) 攝影用光學鏡頭組
TWI428651B (zh) 光學鏡頭組
TWI416196B (zh) 影像擷取鏡頭
TWI436124B (zh) 成像用光學鏡頭組
TWI461731B (zh) 影像鏡頭系統組
TWI448725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系統
TWI474069B (zh) 取像光學系統鏡組
TWI457596B (zh) 光學攝像系統組
TWI460465B (zh) 光學影像鏡頭系統組
TWI432772B (zh) 光學影像擷取透鏡組
TWI440921B (zh) 光學影像系統
TWI440920B (zh) 取像攝影鏡頭組
TWI457595B (zh) 光學取像系統鏡組
TWI448724B (zh) 光學攝影系統鏡組
TWI422857B (zh) 薄型攝像光學鏡組
TWI449946B (zh) 成像鏡頭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