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4477B - 廣角鏡頭(二十九) - Google Patents
廣角鏡頭(二十九)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34477B TWI734477B TW109116217A TW109116217A TWI734477B TW I734477 B TWI734477 B TW I734477B TW 109116217 A TW109116217 A TW 109116217A TW 109116217 A TW109116217 A TW 109116217A TW I734477 B TWI734477 B TW I73447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refractive power
- surface facing
- object side
- wid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廣角鏡頭包括一第一、一第二、一第三、一第四、一第五、一第六、一第七、一第八、一第九及一第十透鏡。第一透鏡具負屈光力為彎月型透鏡。第二透鏡具負屈光力為彎月型透鏡。第三透鏡具負屈光力。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為彎月型透鏡。第五透鏡具有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一物側。第六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七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八透鏡具有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物側。第九透鏡具有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物側及一凸面朝向一像側。第十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及十透鏡沿著一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廣角鏡頭。
現今的廣角鏡頭之發展趨勢,除了不斷朝向大視場發展外,隨著不同的應用需求,還需具備高解析度及抗環境溫度變化的特性,習知的廣角鏡頭已經無法滿足現今的需求,需要有另一種新架構的廣角鏡頭,才能同時滿足大視場、高解析度及抗環境溫度變化的需求。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廣角鏡頭,其視場較大、解析度較高、抗環境溫度變化,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
本發明之廣角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一第八透鏡、一第九透鏡及一第十透鏡。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為彎月型透鏡。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為彎月型透鏡。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為彎月型透鏡。第五透鏡具有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一物側。第六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七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八透鏡具有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物側。第九透鏡具有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物側及一凸面朝向一像側。第十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
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及第十透鏡沿著一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
其中第八透鏡具有正屈光力,此第八透鏡由一第八前透鏡及一第八後透鏡膠合而成,此第八前透鏡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此第八後透鏡為彎月型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物側及一凸面朝向像側,此第八前透鏡及此第八後透鏡沿著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
其中第九透鏡具有負屈光力,此第九透鏡由一第九前透鏡及一第九後透鏡膠合而成,此第九前透鏡為雙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此第九後透鏡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此第九前透鏡及此第九後透鏡沿著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
其中第三透鏡包括一凹面朝向物側及另一凹面朝向像側,第五透鏡可更包括一凹面朝向像側。
其中第三透鏡包括一凹面朝向物側及一平面朝向像側,第五透鏡可更包括一凸面朝向像側。
其中第一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物側及一凹面朝向像側,第七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物側及一凹面朝向像側,第十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物側及另一凸面朝向像側。
其中第二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物側及一凹面朝向像側,第四透鏡包括一凹面朝向物側及一凸面朝向像側,第六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物側及另一凸面朝向像側,第八透鏡可更包括另一凸面朝向像側。
其中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八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九透鏡具有負屈光力。
其中廣角鏡頭至少滿足以下任一條件:14.5TTL/f16.5;9TTL/BFL11;6f4/f8;6|f7/f|8;其中,TTL為第一透鏡之一物側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之一間距,f為廣角鏡頭之一有效焦距,BFL為第十透鏡之一像側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之一間距,f4為第四透鏡之一有效焦距,f7為第七透鏡之一有效焦距。
本發明之廣角鏡頭可更包括一光圈,設置於第六透鏡與第七透鏡之間。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做詳細說明。
1、2、3:廣角鏡頭
L11、L21、L31:第一透鏡
L12、L22、L32:第二透鏡
L13、L23、L33:第三透鏡
L14、L24、L34:第四透鏡
L15、L25、L35:第五透鏡
L16、L26、L36:第六透鏡
ST1、ST2、ST3:光圈
L17、L27、L37:第七透鏡
L18、L28、L38:第八透鏡
L18F、L28F、L38F:第八前透鏡
L18R、L28R、L38R:第八後透鏡
L19、L29、L39:第九透鏡
L19F、L29F、L39F:第九前透鏡
L19R、L29R、L39R:第九後透鏡
L110、L210、L310:第十透鏡
OF1、OF2、OF3:濾光片
CG1、CG2、CG3:保護玻璃
IMA1、IMA2、IMA3:成像面
OA1、OA2、OA3:光軸
S11、S21、S31:第一透鏡物側面
S12、S22、S32:第一透鏡像側面
S13、S23、S33:第二透鏡物側面
S14、S24、S34:第二透鏡像側面
S15、S25、S35:第三透鏡物側面
S16、S26、S36:第三透鏡像側面
S17、S27、S37:第四透鏡物側面
S18、S28、S38:第四透鏡像側面
S19、S29、S39:第五透鏡物側面
S110、S210、S310:第五透鏡像側面
S111、S211、S311:第六透鏡物側面
S112、S212、S312:第六透鏡像側面
S113、S213、S313:光圈面
S114、S214、S314:第七透鏡物側面
S115、S215、S315:第七透鏡像側面
S116、S216、S316:第八透鏡物側面(第八前透鏡物側面)
S117、S217、S317:第八前透鏡像側面(第八後透鏡物側面)
S118、S218、S318:第八透鏡像側面(第八後透鏡像側面)
S119、S219、S319:第九透鏡物側面(第九前透鏡物側面)
S120、S220、S320:第九前透鏡像側面(第九後透鏡物側面)
S121、S221、S321:第九透鏡像側面(第九後透鏡像側面)
S122、S222、S322:第十透鏡物側面
S123、S223、S323:第十透鏡像側面
S124、S224、S324:濾光片物側面
S125、S225、S325:濾光片像側面
S126、S226、S326:保護玻璃物側面
S127、S227、S327:保護玻璃像側面
第1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一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
第2A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一實施例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圖。
第2B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一實施例的畸變(Distortion)圖。
第2C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一實施例的光點(Spot)圖。
第2D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一實施例的離焦調變轉換函數(Through Focus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圖。
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二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
第4A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二實施例的場曲圖。
第4B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二實施例的畸變圖。
第4C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二實施例的光點圖。
第4D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二實施例的離焦調變轉換函數圖。
第5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三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
第6A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三實施例的場曲圖。
第6B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三實施例的畸變圖。
第6C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三實施例的光點圖。
第6D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三實施例的離焦調變轉換函數圖。
本發明提供一種廣角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力,此第一透鏡為彎月型透鏡;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此第二透鏡為彎月型透鏡;一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一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力,此第四透鏡為彎月型透鏡;一第五透鏡具有屈光力,此第五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一物側;一第六透鏡具有正屈光力;一第七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一第八透鏡具有屈光力,此第八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物側;一第九透鏡具有屈光力,此第九透鏡包括一凹面朝向物側及一凸面朝向一像側;及一第十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及第十透鏡沿著一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
請參閱底下表一、表三及表五,其中表一、表三及表五分別為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之相關參數表。
第1、3、5圖分別為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一、二、三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其中第一透鏡L11、L21、L31為彎月型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1、S21、S31為凸面,像側面S12、S22、S32為凹面,物側面S11、S21、S31與像側面S12、S22、S32皆為球面表面。
第二透鏡L12、L22、L32為彎月型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3、S23、S33為凸面,像側面S14、S24、S34為凹面,物側面S13、S23、S33與像側面S14、S24、S34皆為球面表面。
第三透鏡L13、L23、L33具有負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5、S25、S35為凹面,物側面S15、S25、S35為球面表面。
第四透鏡L14、L24、L34為彎月型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7、S27、S37為凹面,像側面S18、S28、S38為凸面,物側面S17、S27、S37與像側面S18、S28、S38皆為球面表面。
第五透鏡L15、L25、L35具有正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9、S29、S39為凸面,物側面S19、S29、S39與像側面S110、S210、S310皆為球面表面。
第六透鏡L16、L26、L36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11、S211、S311為凸面,像側面S112、S212、S312為凸面,物側面S111、S211、S311與像側面S112、S212、S312皆為球面表
面。
第七透鏡L17、L27、L37為彎月型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14、S214、S314為凸面,像側面S115、S215、S315為凹面,物側面S114、S214、S314與像側面S115、S215、S315皆為球面表面。
第八透鏡L18、L28、L38為膠合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16、S216、S316為凸面,像側面S118、S218、S318為凸面,物側面S116、S216、S316與像側面S118、S218、S318皆為球面表面。第八透鏡L18、L28、L38分別由第八前透鏡L18F、L28F、L38F及第八後透鏡L18R、L28R、L38R膠合而成,第八前透鏡L18F、L28F、L38F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16、S216、S316為凸面,像側面S117、S217、S317為凸面,物側面S116、S216、S316與像側面S117、S217、S317皆為球面表面,第八後透鏡L18R、L28R、L38R為彎月型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17、S217、S317為凹面,像側面S118、S218、S318為凸面,物側面S117、S217、S317與像側面S118、S218、S318皆為球面表面。
第九透鏡L19、L29、L39為膠合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19、S219、S319為凹面,像側面S121、S221、S321為凸面,物側面S119、S219、S319與像側面S121、S221、S321皆為球面表面。第九透鏡L19、L29、L39分別由第九前透鏡L19F、L29F、L39F及第九後透鏡L19R、L29R、L39R膠合而成,第九前透鏡L19F、L29F、L39F為雙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19、S219、S319為凹面,像
側面S120、S220、S320為凹面,物側面S119、S219、S319與像側面S120、S220、S320皆為球面表面,第九後透鏡L19R、L29R、L39R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20、S220、S320為凸面,像側面S121、S221、S321為凸面,物側面S120、S220、S320與像側面S121、S221、S321皆為球面表面。
第十透鏡L110、L210、L310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由玻璃材質製成,其物側面S122、S222、S322為凸面,像側面S123、S223、S323為凸面,物側面S122、S222、S322與像側面S123、S223、S323皆為球面表面。
另外,廣角鏡頭1、2、3至少滿足底下其中一條件:
其中,TTL為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中,第一透鏡L11、L21、L31之物側面S11、S21、S31分別至成像面IMA1、IMA2、IMA3於光軸OA1、OA2、OA3上之一間距,BFL為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中,第十透鏡L110、L210、L310之像側面S123、S223、S323分別至成像面IMA1、IMA2、IMA3於光軸OA1、OA2、OA3上之一間距,f為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中,廣角鏡頭1、2、3之一有效焦距,f4為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中,第四透鏡L14、L24、L34之一有效焦距,f7為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中,第七透鏡L17、L27、L37之一有效焦距。使得廣角鏡頭1、2、3能有
效的提升視場、有效的提升解析度、有效的抗環境溫度變化、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
當第一透鏡為彎月型透鏡,可大幅收光達到大視場之功能。
當第二透鏡為彎月型透鏡,可更進一步輔助第一透鏡收光之不足。
當第三透鏡為雙凹透鏡,可平衡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收光所引起之像差。
當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皆具正屈光力,可平衡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皆具負屈光力,以修正像差。
光圈之像側設置連續的兩片膠合透鏡(第八透鏡及第九透鏡),能夠有效的消除軸上色差與橫向色差,可提升廣角鏡頭解析度。
第十透鏡可調整廣角鏡頭之場曲及光線入射角。
現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一實施例。請參閱第1圖,廣角鏡頭1沿著一光軸OA1從一物側至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L11、一第二透鏡L12、一第三透鏡L13、一第四透鏡L14、一第五透鏡L15、一第六透鏡L16、一光圈ST1、一第七透鏡L17、一第八透鏡L18、一第九透鏡L19、一第十透鏡L110、一濾光片OF1及一保護玻璃CG1。第八透鏡L18由一第八前透鏡L18F及一第八後透鏡L18R膠合而成。第九透鏡L19由
一第九前透鏡L19F及一第九後透鏡L19R膠合而成。成像時,來自物側之光線最後成像於一成像面IMA1上。根據【實施方式】第一至十二段落,其中:
第三透鏡L13為雙凹透鏡,其像側面S16為凹面,像側面S16為球面表面;
第五透鏡L15為彎月型透鏡,其像側面S110為凹面,像側面S110為球面表面;
濾光片OF1其物側面S124與像側面S125皆為平面;
保護玻璃CG1其物側面S126與像側面S127皆為平面;
利用上述透鏡、光圈ST1及至少滿足條件(1)至條件(4)其中一條件之設計,使得廣角鏡頭1能有效的提升視場、有效的提升解析度、有效的抗環境溫度變化、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
表一為第1圖中廣角鏡頭1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表。
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之廣角鏡頭1之相關參數值及其對應條件(1)至條件(4)之計算值,由表二可知,第一實施例之廣角鏡頭1皆能滿足條件(1)至條件(4)之要求。
另外,第一實施例之廣角鏡頭1的光學性能也可達到要求,由第2A圖可看出,第一實施例之廣角鏡頭1其場曲介於-0.04mm至0.04mm之間。由第2B圖可看出,第一實施例之廣角鏡頭1其畸變介於-100%至0%之間。由第2C圖可看出,第一實施例之廣角鏡頭1,當像高為0.000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半徑為0.883μm,光點的幾何(Geometrical)半徑為1.857μm,當像高為4.378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
徑為1.175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3.418μm,當像高為6.566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1.422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4.517μm,當像高為7.892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2.135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6.950μm。由第2D圖可看出,第一實施例之廣角鏡頭1,當焦點偏移介於-0.05mm至0.05mm之間其調變轉換函數值介於0.0至0.78之間。
顯見第一實施例之廣角鏡頭1之場曲、畸變都能被有效修正,鏡頭解析度、焦深也都能滿足要求,從而得到較佳的光學性能。
請參閱第3圖,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二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廣角鏡頭2沿著一光軸OA2從一物側至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L21、一第二透鏡L22、一第三透鏡L23、一第四透鏡L24、一第五透鏡L25、一第六透鏡L26、一光圈ST2、一第七透鏡L27、一第八透鏡L28、一第九透鏡L29、一第十透鏡L210、一濾光片OF2及一保護玻璃CG2。第八透鏡L28由一第八前透鏡L28F及一第八後透鏡L28R膠合而成。第九透鏡L29由一第九前透鏡L29F及一第九後透鏡L29R膠合而成。成像時,來自物側之光線最後成像於一成像面IMA2上。根據【實施方式】第一至十二段落,其中:
第三透鏡L23為平凹透鏡,其像側面S26為平面;
第五透鏡L25為雙凸透鏡,其像側面S210為凸面,像側面S210為球面表面;
濾光片OF2其物側面S224與像側面S225皆為平面;
保護玻璃CG2其物側面S226與像側面S227皆為平面;
利用上述透鏡、光圈ST2及至少滿足條件(1)至條件(4)其中
一條件之設計,使得廣角鏡頭2能有效的提升視場、有效的提升解析度、有效的抗環境溫度變化、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
表三為第3圖中廣角鏡頭2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表。
表四為第二實施例之廣角鏡頭2之相關參數值及其對應條件(1)至條件(4)之計算值,由表四可知,第二實施例之廣角鏡頭2皆能滿足條件(1)至條件(4)之要求。
另外,第二實施例之廣角鏡頭2的光學性能也可達到要求,由第4A圖可看出,第二實施例之廣角鏡頭2其場曲介於-0.04mm至0.04mm之間。由第4B圖可看出,第二實施例之廣角鏡頭2其畸變介於-100%至0%之間。由第4C圖可看出,第二實施例之廣角鏡頭2,當像高為0.000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0.873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2.168μm,當像高為4.378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1.276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3.300μm,當像高為6.566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1.395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5.064μm,當像高為7.892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1.913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5.647μm。由第4D圖可看出,第二實施例之廣角鏡頭2,當焦點偏移介於-0.05mm至0.05mm之間其調變轉換函數值介於0.0至0.78之間。
顯見第二實施例之廣角鏡頭2之場曲、畸變都能被有效修正,鏡頭解析度、焦深也都能滿足要求,從而得到較佳的光學性能。
請參閱第5圖,第5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廣角鏡頭之第三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廣角鏡頭3沿著一光軸OA3從一物側至一
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L31、一第二透鏡L32、一第三透鏡L33、一第四透鏡L34、一第五透鏡L35、一第六透鏡L36、一光圈ST3、一第七透鏡L37、一第八透鏡L38、一第九透鏡L39、一第十透鏡L310、一濾光片OF3及一保護玻璃CG3。第八透鏡L38由一第八前透鏡L38F及一第八後透鏡L38R膠合而成。第九透鏡L39由一第九前透鏡L39F及一第九後透鏡L39R膠台而成。成像時,來自物側之光線最後成像於一成像面IMA3上。根據【實施方式】第一至十二段落,其中:
第三透鏡L33為雙凹透鏡,其像側面S36為凹面,像側面SS36為球面表面;
第五透鏡L35為彎月型透鏡,其像側面S310為凹面,像側面S310為球面表面;
濾光片OF3其物側面S324與像側面S325皆為平面;
保護玻璃CG3其物側面S326與像側面S327皆為平面;
利用上述透鏡、光圈ST3及至少滿足條件(1)至條件(4)其中一條件之設計,使得廣角鏡頭3能有效的提升視場、有效的提升解析度、有效的抗環境溫度變化、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
表五為第5圖中廣角鏡頭3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表。
表六為第三實施例之廣角鏡頭3之相關參數值及其對應條件(1)至條件(4)之計算值,由表六可知,第三實施例之廣角鏡頭3皆能滿足條件(1)至條件(4)之要求。
另外,第三實施例之廣角鏡頭3的光學性能也可達到要
求,由第6A圖可看出,第三實施例之廣角鏡頭3其場曲介於-0.02mm至0.04mm之間。由第6B圖可看出,第三實施例之廣角鏡頭3其畸變介於-100%至0%之間。由第6C圖可看出,第三實施例之廣角鏡頭3,當像高為0.000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0.763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1.397μm,當像高為4.378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1.737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4.570μm,當像高為6.566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1.199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4.222μm,當像高為7.892mm時,其光點的均方根半徑為2.042μm,光點的幾何半徑為5.491μm。由第6D圖可看出,第三實施例之廣角鏡頭3,當焦點偏移介於-0.05mm至0.05mm之間其調變轉換函數值介於0.0至0.78之間。
顯見第三實施例之廣角鏡頭3之場曲、畸變都能被有效修正,鏡頭解析度、焦深也都能滿足要求,從而得到較佳的光學性能。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廣角鏡頭
L11:第一透鏡
L12:第二透鏡
L13:第三透鏡
L14:第四透鏡
L15:第五透鏡
L16:第六透鏡
ST1:光圈
L17:第七透鏡
L18:第八透鏡
L18F:第八前透鏡
L18R:第八後透鏡
L19:第九透鏡
L19F:第九前透鏡
L19R:第九後透鏡
L110:第十透鏡
OF1:濾光片
CG1:保護玻璃
IMA1:成像面
OA1:光軸
S11:第一透鏡物側面
S12:第一透鏡像側面
S13:第二透鏡物側面
S14:第二透鏡像側面
S15:第三透鏡物側面
S16:第三透鏡像側面
S17:第四透鏡物側面
S18:第四透鏡像側面
S19:第五透鏡物側面
S110:第五透鏡像側面
S111:第六透鏡物側面
S112:第六透鏡像側面
S113:光圈面
S114:第七透鏡物側面
S115:第七透鏡像側面
S116:第八透鏡物側面(第八前透鏡物側面)
S117:第八前透鏡像側面(第八後透鏡物側面)
S118:第八透鏡像側面(第八後透鏡像側面)
S119:第九透鏡物側面(第九前透鏡物側面)
S120:第九前透鏡像側面(第九後透鏡物側面)
S121:第九透鏡像側面(第九後透鏡像側面)
S122:第十透鏡物側面
S123:第十透鏡像側面
S124:濾光片物側面
S125:濾光片像側面
S126:保護玻璃物側面
S127:保護玻璃像側面
Claims (10)
- 一種廣角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力,該第一透鏡為彎月型透鏡;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該第二透鏡為彎月型透鏡;一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一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力,該第四透鏡為彎月型透鏡;一第五透鏡具有屈光力,該第五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一物側;一第六透鏡具有正屈光力;一第七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一第八透鏡具有屈光力,該第八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該物側;一第九透鏡具有屈光力,該第九透鏡包括一凹面朝向該物側以及一凸面朝向一像側;以及一第十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該第七透鏡、該第八透鏡、該第九透鏡以及該第十透鏡沿著一光軸從該物側至該像側依序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廣角鏡頭,其中該第八透鏡具有正屈光力,該第八透鏡由一第八前透鏡以及一第八後透鏡膠合而成,該第八前透鏡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該第八後透鏡為彎月型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朝向該物側以及一凸面朝向該像側,該第八前透鏡以及該第八後透鏡沿著該光軸從該物側至該像側依序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廣角鏡頭,其中該第九透鏡具有負屈光力,該第九透鏡由一第九前透鏡以及一第九後透鏡膠合而成,該第九前透鏡為雙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該第九後透鏡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該第九前透鏡以及該第九後透鏡沿著該光軸從該物側至該像側依序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廣角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包括一凹面朝向該物側以及另一凹面朝向該像側,該第五透鏡更包括一凹面朝向該像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廣角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包括一凹面朝向該物側以及一平面朝向該像側,該第五透鏡更包括一凸面朝向該像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廣角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該物側以及一凹面朝向該像側;該第七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該物側以及一凹面朝向該像側;以及該第十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該物側以及另一凸面朝向該像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廣角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該物側以及一凹面朝向該像側;該第四透鏡包括一凹面朝向該物側以及一凸面朝向該像側;該第六透鏡包括一凸面朝向該物側以及另一凸面朝向該像側;以及該第八透鏡更包括另一凸面朝向該像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廣角鏡頭,其中:該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力;該第八透鏡具有正屈光力;以及該第九透鏡具有負屈光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廣角鏡頭,其更包括一光圈設置於該第六透鏡與該第七透鏡之間。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6217A TWI734477B (zh) | 2020-05-15 | 2020-05-15 | 廣角鏡頭(二十九) |
US17/194,446 US11774715B2 (en) | 2020-05-15 | 2021-03-08 | Lens assembl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6217A TWI734477B (zh) | 2020-05-15 | 2020-05-15 | 廣角鏡頭(二十九)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34477B true TWI734477B (zh) | 2021-07-21 |
TW202144841A TW202144841A (zh) | 2021-12-01 |
Family
ID=77911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6217A TWI734477B (zh) | 2020-05-15 | 2020-05-15 | 廣角鏡頭(二十九)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74715B2 (zh) |
TW (1) | TWI7344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9433B (zh) * | 2022-03-10 | 2023-09-15 | 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近距离广视角成像透镜组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93445B (zh) * | 2019-12-11 | 2020-05-1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廣角鏡頭(二十四)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39261A (ja) | 2008-08-06 | 2010-02-18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広角レンズ |
CN101833164A (zh) | 2009-03-10 | 2010-09-1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红外取像镜头 |
CN102449525B (zh) | 2009-09-01 | 2014-08-27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物镜光学系统 |
TWI427355B (zh) * | 2011-02-23 | 2014-02-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廣視角攝影鏡組 |
JP2015060019A (ja) | 2013-09-18 | 2015-03-3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および内視鏡 |
TWI766975B (zh) * | 2018-03-30 | 2022-06-11 |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
CN108592867B (zh) | 2018-05-21 | 2024-03-19 | 余姚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信号接收光学镜组 |
-
2020
- 2020-05-15 TW TW109116217A patent/TWI734477B/zh active
-
2021
- 2021-03-08 US US17/194,446 patent/US1177471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93445B (zh) * | 2019-12-11 | 2020-05-1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廣角鏡頭(二十四)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356707A1 (en) | 2021-11-18 |
US11774715B2 (en) | 2023-10-03 |
TW202144841A (zh) | 2021-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46865B (zh) | 广角镜头 | |
CN110879458B (zh) | 广角镜头 | |
TW202013000A (zh) | 廣角鏡頭(十七) | |
CN112485885B (zh) | 成像镜头 | |
TWI693445B (zh) | 廣角鏡頭(二十四) | |
TWI690726B (zh) | 廣角鏡頭(十八) | |
TWI734477B (zh) | 廣角鏡頭(二十九) | |
US12055791B2 (en) |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 |
TWI733628B (zh) | 成像鏡頭(四十九) | |
US20220171161A1 (en) | Lens Assembly | |
TWI736462B (zh) | 成像鏡頭(四十八) | |
TWI727544B (zh) | 廣角鏡頭(二十七) | |
CN114442262B (zh) | 成像镜头 | |
TWI704372B (zh) | 廣角鏡頭(二十一) | |
TWI759021B (zh) | 成像鏡頭(五十二) | |
TWI701475B (zh) | 廣角鏡頭(二十五) | |
TWI722559B (zh) | 成像鏡頭(三十七) | |
CN114647060B (zh) | 成像镜头 | |
TWI733191B (zh) | 成像鏡頭(三十九) | |
TWI825679B (zh) | 成像鏡頭(六十六) | |
TWI835185B (zh) | 廣角鏡頭(四十) | |
TWI770777B (zh) | 成像鏡頭(五十五) | |
TWI724539B (zh) | 成像鏡頭(三十八) | |
CN112987245B (zh) | 广角镜头 | |
TW202319800A (zh) | 廣角鏡頭(三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