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2957B - 照相設備 - Google Patents

照相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2957B
TWI422957B TW094120565A TW94120565A TWI422957B TW I422957 B TWI422957 B TW I422957B TW 094120565 A TW094120565 A TW 094120565A TW 94120565 A TW94120565 A TW 94120565A TW I422957 B TWI422957 B TW I4229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unit
unit
imaging
range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0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9660A (en
Inventor
Yukio Uenaka
Takahiro Ogawa
Original Assignee
Pentax Ricoh Im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853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659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852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6590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tax Ricoh Im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ntax Ricoh Imag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09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9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2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29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3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a processor, e.g. controlling the readout of an image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Description

照相設備
本發明關於一種照相設備,特別是關於一種利用照相光學系統之焦距來取得相較於標準影像要更為廣角的影像之設備。
本發明提供一種照相設備,其可以取得相較於標準影像來更為廣角的影像,其係藉由使用該照相光學系統的焦距、移動成像範圍、在某些位置成像,並藉由結合在某些位置處所拍攝的一些影像來達到。
Ishida等人的美國專利第6,639,625號案中揭示一種照相設備,其成像裝置至照相光學系統為可以移動。
但是在此照相設備中,當該成像裝置移動時,即改變了光學軸的方向,所以由複數個影像所組合而成的組合的影像在連接區域處即會扭曲。另外,因為該照相光學系統為可移動,該照相設備即增大。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廣角照相設備,其可在連接區域處得到沒有扭曲的廣角影像,且不需要增大本體。
根據本發明,照相設備包含可移動單元、固定單元及控制單元。
該可移動單元具有成像裝置,並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動。該第一方向係垂直於該照相設備的照相光學系統之光學軸。
該固定單元可滑動地在該第一方向上支撐該可移動單元。
該控制設備控制了在該可移動單元之移動範圍內來移動該可移動單元到兩個或更多的移動位置,並取得廣角影像信號,其為在兩個或更多的可移動單元之移動位置處所成像的兩個或更多之影像信號之組合。
本發明將在以下參考圖面中所示之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在第一及第二具體實施例中,該照相裝置1為數位相機。該照相裝置1具有光學軸LX。
第一圖到第三圖所示為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照相裝置1之架構。第四圖到第七圖為架構圖,顯示了在該可移動單元30a與該固定單元30b之間的位置關係。第八圖到第十一圖為架構圖,其顯示了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與該成像範圍IF的移動範圍R1之間的位置關係。
為了解釋在此具體實施例中的方向,其定義了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請參見第一圖)。該第一方向x為垂直於該光學軸LX之水平方向。第二方向y為垂直方向,其垂直於該光學軸LX與該第一方向x。該第三方向z為水平方向,其平行於該光學軸LX,且同時垂直於該第一方向x與該第二方向y。
第十四圖顯示沿著第十三圖之線A-A之截面的架構圖。
照相設備1之成像部份包含Pon按鈕11、Pon開關11a、測光開關12a、快門按鈕13、快門開關13a、指示單元17例如LCD監視器等、記憶體18、CPU 21、成像體22、AE(自動曝光)單元23、AF(自動對焦)單元24、在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中的成像單元39a、及照相光學系統67(請參考第一圖、第二圖及第三圖)。
該Pon開關11a是在開啟狀態或關閉狀態,係由該Pon按鈕11之狀態所決定,所以該照相設備1之開啟/關閉狀態係對應於Pon開關11a之開啟/關閉狀態來改變。
該照相主題影像係在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當中捕捉,成為透過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光學影像。該成像裝置39a1由光電轉換方式將該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信號。在由該成像裝置39a1累積一段預定的時間長度之後,由該光學影像所轉換,並基於該讀出電荷的該電子信號,即轉換成影像信號,其可在該指示單元17上指示出來,並儲存在該記憶體18中,其係透過CPU 21之成像體22與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來操作。
該指示單元17將該影像信號指示為該照相主題影像。該照相主題影像可由該光學觀景窗(未顯示)光學式地觀察。該指示單元17係連接於CPU 21之埠P6。
該記憶體18儲存該影像信號。該記憶體18係連接於CPU 21之埠P7。
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由該指示單元17有兩種形態來指示操作。兩種形態中的一種為整個影像的第一指示,其中基於該影像信號之照相主題影像係在第一預定時段中連續地指示。整個影像之第一指示係在當該快門開關13a在關閉狀態時來執行,所以該影像信號並未儲存在記憶體18中。
指示操作的兩種形態之另一種為由該照相操作所得到之靜態影像的指示。在靜態影像的指示中,係指示了基於該影像信號之照相主題影像(該靜態影像)。該靜態影像之指示係在當該快門開關13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來執行,所以該影像信號即儲存在記憶體18中。
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有兩種方式來指示靜態影像。兩種方式中的一種為正常靜態影像之第二指示,所以兩種方式中的另一種為廣角靜態影像之第三指示。
該正常靜態影像之第二指示當中,基於該正常影像信號之正常照相主題影像,其係由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固定在一個位置時所成像得到的,其係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內來指示,且該正常影像信號係儲存在記憶體18中。該正常靜態影像之第二指示係在當該廣角成像開關15a在關閉狀態時所執行。
在該廣角靜態影像之第三指示中,基於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廣照相主題影像PicW(廣角影像PicW)係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來指示,且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係儲存在該記憶體18中。該廣角靜態影像之第三指示係在當該廣角成像開關15a在開啟狀態中時來執行。
第三圖為方塊圖,顯示了該照相設備1之電路架構。
該CPU 21為控制設備,其控制了關於該成像操作的照相設備1之每一部份,並控制關於該防震操作的照相設備1之每一部份,其中包括了該移動及位置偵測操作的控制。該防震操作控制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並控制了偵測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
該CPU 21臨時性儲存關於該防震模式的參數IS之數值,其將在稍後說明。
當該快門按鈕13由操作者押下一半時,該測光開關12a改變到開啟狀態,所以即執行了該測光操作、AF感應操作及該對焦操作。
當該快門按鈕13由操作者完全壓下時,該快門開關13a改變到開啟狀態時,所以即執行成像操作,並在成像時即儲存該影像。
該成像體22驅動該成像單元39a。該AE單元23對該成像主題進行測光操作,計算測光值,並計算該曝光時間之光圈值及時間長度,其為成像時對應於該測光值所需要。該AF單元24執行AF感應操作,並執行對焦操作,其為成像時對應於該AF感應操作之結果所需要。在該對焦操作中,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位置即在光學軸LX方向上移動。
該照相設備1之防震部份包含:防震按鈕14、防震開關14a、廣角成像按鈕15、廣角成像開關15a、指示單元17、記憶體18、CPU 21、角速度偵測單元25、驅動器電路29、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及該照相光學系統67。
當該防震按鈕14由操作者完全按下時,該防震開關14a即改變成開啟狀態,所以當該角速度偵測單元25與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被驅動時,即執行該防震操作(即防震模式),其係在每兩個預定時段時進行,無關於其它包括測光操作等之操作。當該防震開關14a在開啟狀態時,換言之即在防震模式時,該參數IS即設定為1(IS=1)。當該防震開關14a不在開啟狀態時,換言之即是在非防震模式,該參數IS即設定為0(IS=0)。在此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二預定時段為1 ms。
當該廣角成像按鈕15由操作者完全按下時,該廣角成像開關15a即改變到開啟狀態,並停止該防震操作,且該指示單元17、該記憶體18、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及該成像體22即被驅動,並執行該廣角成像操作(該廣角成像模式)。
對應於這些開關的輸入信號之多種輸出命令係由CPU 21所控制。
關於該測光開關12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12,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關於該快門開關13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13,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關於該防震開關14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14,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關於該廣角成像開關15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15,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
該成像體22係連接到CPU 21之埠P3,用於輸入及輸出信號。該AE單元23係連接到CPU 21之埠P4,用於輸入及輸出信號。該AF單元24係連接到CPU 21之埠P5,用於輸入及輸出信號。
接下來,將說明該角速度單元25、該驅動器單元29、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與該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之與CPU 21之輸入與輸出關係之細節。
該角速度單元25具有第一角速度感應器26、第二角速度感應器27、及組合的放大器與高通濾波器電路28。該第一角速度感應器26偵測該照相設備1之角速度在第一方向x上的速度分量,其係在每次第二個預定時段(1 ms)進行。該第二角速度感應器27偵測該照相設備1之角速度在第二方向y上之速度分量,其係在每次第二預定時段(1ms)進行。
該組合的放大器與高通濾波器電路28放大了關於該角速度之第一方向x的信號(即該角速度在第一方向x上之速度分量),降低歸零電壓,及該第一角速度感應器26之搖動,並輸出該類比信號到CPU 21之A/D轉換器A/D 0做為第一角速度vx。
該組合的放大器與高通濾波器電路28放大了關於該角速度之第二方向y的信號(即該角速度在第二方向y上之速度分量),降低歸零電壓,及該第二角速度感應器27之搖動,並輸出該類比信號到CPU 21之A/D轉換器A/D 1做為第二角速度vy。
CPU 21轉換該第一角速度vx,其輸入到該A/D轉換器A/D 0,及該第二角速度vy,其輸入到該A/D轉換器A/D 1成為數位信號(A/D轉換操作),並計算該手震動量,其係發生在該預定的時間(1ms)內,其係基於該轉換的數位信號及該轉換係數而定,其中並考量到焦距。因此,CPU 21及角速度偵測單元25具有計算手震動量之功能。
CPU 21計算了該成像單元39a(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S,其對應於所計算出的手震動量而必須在該第一方向x及該第二方向y上移動,其係在當該成像設備1處於防震模式之下。
位置S之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定義為sx,而位置S之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定義為sy。該可移動單元30a(包括該成像單元39a)之移動係利用電磁力來進行,將在稍後說明。驅動力D,其驅動該驅動器電路29來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位置S,其具有第一PWM(Pulse Width Modulatio,脈波寬度調變)負荷dx,做為在第一方向x上的驅動力分量,及第二PWM負荷dy做為在第二方向y上之驅動力分量。
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為一種可修正手震動效應之設備,其係藉由移動該成像單元39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到位置S,並藉由消除在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表面上之照相主題影像之遲滯,並藉由穩定到達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表面的照相主題影像。
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具有可移動單元30a,其中包括該成像單元39a與固定單元30b。或者是,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係包含:驅動零件,其藉由電磁力來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位置S;及位置偵測零件,其可偵測出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偵測位置P)。
該電磁力之大小與方向係由在線圈中流動之電流之大小與方向,及該磁鐵的磁場大小與方向來決定。
當該照相設備1在廣角成像模式時,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取得廣角影像信號PsW,其中包含第一影像信號Ps1、第二影像信號Ps2、第三影像信號Ps3、及第四影像信號Ps4。
該第一影像信號Ps1係由該成像操作所得到,其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並接觸到第一角落邊緣點pe1時進行(第一成像操作)。
該第二影像信號Ps2係由該成像操作所得到,其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並接觸到第二角落邊緣點pe2時進行(第二成像操作)。
該第三影像信號Ps3係由該成像操作所得到,其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並接觸到第三角落邊緣點pe3時進行(第三成像操作)。
該第四影像信號Ps4係由該成像操作所得到,其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並接觸到第四角落邊緣點pe4時進行(第四成像操作)。
該可移動單元30a即移動到一個點而使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一角落邊緣點pe1、或該第二角落邊緣點pe2、或該第三角落邊緣點pe3、或該第四角落邊緣點pe4,其係藉由在廣角成像模式中由該線圈與磁鐵所產生的電磁力所造成。
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防震模式中被移動到一個點,其係在該防震模式中基於該線圈與磁鐵的電磁力所造成。
該可移動單元30a可同時在該第一方向x與該第二方向y上移動,但是該照相光學系統67為不可移動(固定)。因此,該成像範圍IF係對應於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而移動,但是該光學軸LX之方向並未改變。
因為即使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來取得該廣角影像PicW,該光學軸LX之方向並未改變,該組合的影像(即該廣角影像PicW)在該連接區域處(靠近重疊區域)並不會有扭曲的成份。
該第一角落邊緣點pe1為在第一方向x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一個,且為在第二方向y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一個。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一角落邊緣點pe1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位置即定義成第一位置S1(請參考第四圖)。
該第二角落邊緣點pe2為在第一方向x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在第二方向y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二角落邊緣點pe2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位置即定義成第二位置S2(請參考第五圖)。
該第三角落邊緣點pe3為在第一方向x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在第二方向y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三角落邊緣點pe3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位置即定義成第三位置S3(請參考第六圖)。
該第四角落邊緣點pe4為在第一方向x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在第二方向y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四角落邊緣點pe4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位置即定義成第四位置S4(請參考第七圖)。
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移動範圍)即等於被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角落邊緣點pe1、pe2、pe3及pe4所維繫與環繞的範圍。
當該廣角成像開關15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所以會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且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時,由該成像裝置39a1所取得的影像信號即定義成第一影像信號Ps1(該第一成像操作)。
當該廣角成像開關15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所以會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且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時,由該成像裝置39a1所取得的影像信號即定義成第二影像信號Ps2(該第二成像操作)。
當該廣角成像開關15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所以會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且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時,由該成像裝置39a1所取得的影像信號即定義成第三影像信號Ps3(該第三成像操作)。
當該廣角成像開關15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所以會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且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四位置S4時,由該成像裝置39a1所取得的影像信號即定義成第四影像信號Ps4(該第四成像操作)。
其有需要該CPU 21控制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的順序(即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像操作之順序)而成為由該第三方向z觀看的右手或左手。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的順序為從該第三方向z所觀視的右手,即為第一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第二移動即到該第二位置S2,第三移動即到該第三位置S3,及第四移動即到該第四位置S4。
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之可移動單元30a之驅動係由該驅動器電路29所執行,其具有來自該CPU 21之PWM 0輸入的第一PWM負荷dx,並具有來自該CPU 21之PWM 1輸入的第二PWM負荷dy。該可移動單元3Oa之成像裝置39a1的中心之已偵測位置P,不論是在移動之前或移動之後,其係由該驅動器電路29所移動,即由該霍爾元件單元44a及該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所偵測。
對於該偵測位置P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位置的資訊,換言之即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2。該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為類比信號,並透過該A/D轉換器A/D 2轉換成數位信號(A/D轉換操作)。對於該偵測位置P在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位置(於該A/D轉換操作之後)即定義成pdx,其係對應於該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
對於該偵測位置P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位置的資訊,換言之即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3。該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為類比信號,並透過該A/D轉換器A/D 3轉換成數位信號(A/D轉換操作)。對於該偵測位置P在第二方向y上的第二位置(於該A/D轉換操作之後)即定義成pdy,其係對應於該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
該PID(比例積分微分)控制係基於該偵測位置P(pdx、pdy)之資料,及必須移動到之位置S(sx、sy)之資料來執行。
用於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該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位置S1、S2、S3及S4之第一及第二PWM負荷dx與dy的數值係儲存在該CPU 21中。因此,當於該廣角成像模式中,該可移動單元30a移動到該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位置S1、S2、S3及S4時,並不會執行PID控制。
用於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該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位置S1、S2、S3及S4之第一與第二PWM負荷dx與dy的數值係事先設定,其會考慮重力等的影響,並由保留該照相設備1之方向所改變。
該可移動單元30a具有第一線圈31a、第二線圈32a、成像單元39a、霍爾單元44a、可移動電路板49a、移動軸50a、水平移動之第一軸承單元51a、水平移動的第二軸承單元52a、水平移動的第三軸承單元53a、及平板64a(請參考第十三圖與第十四圖)。
該固定單元30b具有第一磁鐵411b、第二磁鐵412b、第一軛431b、第二軛432b、垂直移動之第一軸承單元54b、垂直移動的第二軸承單元55b、垂直移動之第三軸承單元56b、垂直移動的第四軸承單元57b、及基板65b。
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軸50a當由第三方向z觀看時具有通道形狀。垂直移動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軸承單元54b、55b、56b及57b係附著於該固定單元30b之基板65b。移動軸50a係由垂直移動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軸承單元54b、55b、56b及57b在該垂直方向上(第二方向y)可滑動地支撐。
垂直移動的第一及第二軸承單元54b及55b具有於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槽。
因此,該可移動單元30a可在該垂直方向(第二方向y)上相對於該固定單元30b而線性地移動。
該移動軸50a由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水平移動的第一、第二及第三軸承單元51a、52a及53a在該水平方向(該第一方向x)上可滑動地支撐。
因此,除了該移動軸50a之外,該可移動單元30a可相對於該固定單元30b及該移動軸50a在該水平方向(第一方向x)上線性地移動。
該成像裝置具有成像範圍IF,其在該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長度L1,及在該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長度L2。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時,該成像範圍IF之第二位置S2的側區域,及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時,該成像範圍IF之第一位置S1的側區域,即具有重疊區域,其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寬度w1,而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長度L2(請參見第八圖及第九圖)。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時,該成像範圍IF之第三位置S3的側區域,及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時,該成像範圍IF之第二位置S2的側區域,即具有重疊區域,其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長度L1,而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寬度w2(請參見第九圖及第十圖)。
該成像範圍IF之移動範圍R1在該第一方向x與該第二方向y上皆是位在影像圓圈的範圍R2之內(請參見第十圖)。該影像圓圈係等於光線通過該照相光學系統67在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表面上的成像範圍。
因此,有需要該第一及第二寬度w1、w2在上述條件之下儘可能地設定成較短,藉以在相較於該第一及第二寬度w1、w2被設定成較長時而為較寬的範圍之下來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
當進行該穿透影像之第一指示及該正常靜態影像之第二指示時,該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該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被移動到該位置S(sx、sy)時的條件之下來進行。該位置S(sx、sy)之數值係在防震模式(IS=1)之下來計算。該位置S(sx、sy)之數值係設定為該非防震模式(IS=0)之下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中心。
當進行該廣角靜態影像之第三指示時,該第一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的條件之下所進行,所以該第一影像信號Ps1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該第二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的條件之下所進行,所以該第二影像信號Ps2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該第三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的條件之下所進行,所以該第三影像信號Ps3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該第四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四位置S4的條件之下所進行,所以該第四影像信號Ps4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
基於該第一影像信號Ps1之第一影像Pic1,基於該第二影像信號Ps2之第二影像Pic2,基於該第三影像信號Ps3之第三影像Pic3,及基於該第四影像信號Ps4之第四影像Pic4之間的重疊區域皆為重疊,所以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被連接起來。然後,該廣角影像信號PsW即由組合來得到。對應於該重疊區域的一影像信號為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中的一個。換言之,在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之組合中,每個信號係對於該重疊區域來處理,且每個信號對於該非重疊區域來加入。
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Pic1、Pic2、Pic3及Pic4之間的重疊區域的大小及位置係基於該成像範圍IF之大小(即該第一及第二長度L1及L2之長度)、與該第一及第二寬度w1及w2之長度來決定。該第一及第二長度L1及L2,與該第一及第二寬度w1及w2之數值,係由該照相設備1之設計條件所決定。
關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Pic1、Pic2、Pic3及Pic4之間重疊區域的大小及位置之資訊係當作座標資料而儲存在CPU 21之記憶體中。該座標資料具有第一座標資料D1,及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用於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時,並具有第二座標資料D2及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用於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時,並具有第三座標資料D3及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用於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時,並具有第四座標資料D4及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用於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四位置S4時。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一位置S1時,該第一座標資料D1及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係做為該成像裝置39a1之相對應座標資訊(請參見第八圖)。
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一座標資料D1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一座標資料D1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的周緣線的長方形區域,其顯示出該成像裝置39a1之像素的範圍,其係用於成像,並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該第二位置S2、或該第三位置S3、或該第四位置S4時重疊。
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係四個組成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之座標資料當中的一個。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二位置S2時,該第二座標資料D2及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係做為該成像裝置39a1之相對應座標資訊(請參見第九圖)。
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一座標資料D2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一座標資料D2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的周緣線的長方形區域,其顯示出該成像裝置39a1之像素的範圍,其係用於成像,並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該第一位置S1、或該第三位置S3、或該第四位置S4時重疊。
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係四個組成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之座標資料當中的一個。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三位置S3時,該第三座標資料D3及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係做為該成像裝置39a1之相對應座標資訊(請參見第十圖)。
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三座標資料D3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三座標資料D3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的周緣線的長方形區域,其顯示出該成像裝置39a1之像素的範圍,其係用於成像,並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該第一位置S1、或該第二位置S2、或該第四位置S4時重疊。
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係四個組成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之座標資料當中的一個。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四位置S4時,該第四座標資料D4及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係做為該成像裝置39a1之相對應座標資訊(請參見第十一圖)。
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四座標資料D4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四座標資料D4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的周緣線的長方形區域,其顯示出該成像裝置39a1之像素的範圍,其係用於成像,並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該第一位置S1、或該第二位置S2、或該第三位置S3時重疊。
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係四個組成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之座標資料當中的一個。
該CPU 21基於該第一座標資料D1、該第二座標資料D2、該第三座標資料D3、該第四座標資料D4、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及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來辨識出該重疊成像範圍,並組合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來取得該廣角影像信號PsW。
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像操作之後,基於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廣角影像信號PicW即在該指示單元27之指示範圍上指示出來。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係儲存在記憶體18中。
關於該重疊區域之影像信號中僅有一個可以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
因此,如果該成像裝置39a1為成像裝置,其中對於特定部份之累積的電荷可以被讀出,例如CMOS等,由該電子信號基於該累積的電荷所轉換出的影像信號,而為了組合需要由該成像範圍IF的部份所讀出者,其可暫時儲存在CPU 21當中,做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
因此,為了暫時儲存所需要的CPU 21之記憶體的容量即可降低,所以該操作的反應速率可以較高。
在此例中,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係由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所形成,其條件為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Pic1、Pic2、Pic3及Pic4彼此約束在一起。
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第一位置S1時,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二位置S2、或第三位置S3、或第四位置S4時,於沒有重疊之下所成像的該成像範圍IF的區域即定義成第一成像範圍IF1。基於在該第一成像範圍IF1中累積的電荷之第一影像信號Ps1即暫時儲存在CPU 21中。該第一成像範圍IF1為長方形,並在該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三長度L3,並在該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四長度L4(請參見第十二圖)。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第二位置S2時,於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三位置S3、或該第四位置S4時無重疊所成像的該成像範圍IF的區域即定義成第二成像範圍IF2。基於在該第二成像範圍IF2中累積的電荷之第二影像信號PS2即暫時儲存在CPU 21中。該第二成像範圍IF2為長方形,並在該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長度L1,並在該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四長度L4。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第三位置S3時,於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四位置S4時無重疊所成像的該成像範圍IF的區域即定義成第三成像範圍IF3。基於在該第三成像範圍IF3中累積的電荷之第三影像信號Ps3即暫時儲存在CPU 21中。該第三成像範圍IF3為長方形,並在該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三長度L3,並在該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長度L2。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第四位置S4時,該成像範圍IF的區域可定義成第四成像範圍IF4。基於在該第四成像範圍IF4中累積的電荷之第四影像信號Ps4即暫時儲存在CPU 21中。該第四成像範圍IF4為長方形,並在該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長度L1,並在該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長度L2。
當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的中心區域係位在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光學軸LX上時,該可移動單元30a與該固定單元30b之間的位置關係設定成該成像範圍IF於同時在該第一方向x與該第二方向y上其移動範圍R1之中心處。
形成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表面(該有效像素區域)且為該成像範圍IF之長方形形狀具有兩條對角線。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成像範圍IF之中心為這兩條對角線之交叉點。
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成像範圍IF之中心即符合於該有效像素區域之長方形形狀的重心處。因此,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其移動範圍R1之中心處時,該有效像素區域的長方形形狀之重心即位在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光學軸LX之上。
於該第一方向x上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係使用第一電磁力來進行。
於該第二方向y上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係使用第二電磁力來進行。
該第一電磁力係基於該第一線圈31a之電流方向與該第一磁鐵411b的磁場方向來發生。
該第二電磁力係基於該第二線圈32a之電流方向與該第一磁鐵412b的磁場方向來發生。
該成像單元39a、該平板64a及該可移動電路板49a係依照沿著該光學軸LX方向之此順序來附著,其係由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側面所觀視。該成像單元39a具有成像裝置39a1(例如CCD或CMOS等)、平台39a2、一保留單元39a3、及光學低通濾波器39a4。該平台39a2及該平板64a保留並推動該成像裝置39a1、該保留單元39a3及該光學低通濾波器39a4在該光學軸LX方向上。
用於水平移動之第一、第二及第三軸承單元51a、52a及53a係附著於該平台39a2。該成像裝置39a1係附著於該平板64a,所以該成像裝置39a1之定位係由該成像裝置39a1垂直於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光學軸LX時來進行。如果該平板64a由金屬材料製成,該平板64a會具有由該成像裝置39a1藉由接觸該成像裝置39a1而輻射熱量的效應。
該第一線圈31a、第二線圈32a及該霍爾元件單元44a係附著於該可移動電路板49a。
該第一線圈31a形成基座及螺旋形線圈圖案。該第一線圈31a之線圈圖案具有直線段,其平行於第二方向y,其中包含該第一線圈31a之可移動單元30a藉由該第一電磁力在該第一方向x上移動。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之直線段係用於在該第一方向x上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之直線段具有第一有效長度LE1。
該第二線圈32a形成基座及螺旋形線圈圖案。該第二線圈32a之線圈圖案具有直線段,其平行於第一方向x,其中包含該第二線圈32a之可移動單元30a藉由該第二電磁力在該第二方向y上移動。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之直線段係用於在該第二方向y上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之直線段具有第二有效長度LE2。
該第一及第二線圈31a及32a係連接於該驅動器電路29,其透過該撓性電路板(未示出)來驅動該第一及第二線圈31a及32a。該第一PWM負荷dx由該CPU 21之PWM 0輸入到該驅動器電路29,且該第二PWM負荷dy即由該CPU 21之PWM 1輸入到該驅動器電路29。該驅動器電路29供應對應於該第一PWM負荷dx之數值的功率到該第一線圈31a,並供應對應於該第二PWM負荷dy之數值的功率到該第二線圈32a,藉以驅動該可移動單元30a。
該第一磁鐵411b係附著於該固定單元30b之可移動單元側,其中該第一磁鐵411b在該第三方向z上面對該第一線圈31a及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
該第二磁鐵412b係附著於該固定單元30b之可移動單元側,其中該第二磁鐵412b在該第三方向z上面對該第二線圈32a及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
該第一磁鐵411b係附著於該第一軛431b,其條件為該N極與S極係配置在第一方向x上。該第一軛431b係附著於該固定單元30b的基板65b,其係在該第三方向z之可移動單元30a之側面上。
該第一磁鐵411b在該第二方向y上之長度相較於該第一線圈31a之第一有效長度LE1為較長。影響了該第一線圈31a及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之磁場於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二方向y上移動期間並不會改變。
該第二磁鐵412b係附著於該第二軛432b,其條件為該N極與S極係配置在第二方向y上。該第二軛432b係附著於該固定單元30b的基板65b,其係在該第三方向z之可移動單元30a之側面上。
該第二磁鐵412b在該第一方向x上之長度相較於該第二線圈32a之第二有效長度LE2為較長。影響了該第二線圈32a及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之磁場於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一方向x上移動期間並不會改變。
該第一軛431b係由軟性磁性材料製成,並當由該第二方向y觀看時形成正方U形通道。該第一磁鐵411b、該第一線圈31a、及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係位在該第一軛431b之通道內。
該第一軛431b之側面會接觸到該第一磁鐵411b,以防止該第一磁鐵411b之磁場會洩漏到外圍。
該第一軛431b之另一側(其面對於該第一磁鐵411b、該第一線圈31a、及該可移動電路板49a)會提高該第一磁鐵411b與該第一線圈31a之間及該第一磁鐵411b與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之間的磁通量密度。
該第二軛432b係由軟性磁性材料製成,並當由該第一方向x觀看時形成正方U形通道。該第二磁鐵412b、該第二線圈32a、及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係位在該第二軛432b之通道內。
該第二軛432b之側面會接觸到該第二磁鐵412b,以防止該第二磁鐵412b之磁場會洩漏到外圍。
該第二軛432b之另一側(其面對於該第二磁鐵412b、該第二線圈32a、及該可移動電路板49a)會提高該第二磁鐵412b與該第二線圈32a之間及該第二磁鐵412b與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之間的磁通量密度。
該霍爾元件單元44a為單軸霍爾元件,其具有使用霍爾效應而成為電磁轉換元件(磁場改變偵測元件)之兩個霍爾元件。該霍爾元件單元44a偵測該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其係用於指出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目前位置P在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位置,而該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其係用於指出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目前位置P在第二方向y上的第二位置。
該兩個霍爾元件中的一個為第一霍爾元件hh10,其用於偵測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位置,所以另一個為第二霍爾元件hv10,用於偵測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二方向y上的第二位置(請參見第十三圖)。
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係附著於該可移動單元30a之可移動電路板49a,其條件為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在該第三方向z上面對了該固定單元30b之第一磁鐵411b。
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係附著於該可移動單元30a之可移動電路板49a,其條件為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在該第三方向z上面對了該固定單元30b之第二磁鐵412b。
當該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通過該光學軸LX時,其有需要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位在該霍爾元件單元44a面對了該第一磁鐵411b之N極與S極之間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間區域(當由該第三方向z觀視時),藉以執行該位置偵測操作,其利用了該範圍的整個區域,其中可基於該單軸霍爾元件的線性輸出變化(線性度)來進行正確的位置偵測操作。
類似地,當該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通過該光學軸LX時,其有需要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係位於該霍爾元件單元44a面對了該第二磁鐵412b之N極與S極在該第二方向y上之間的中間區域(當由該第三方向z觀視時)。
該基板65b為平板狀構件,其成為用於附著該第一軛431b等之基底,並配置成平行於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表面。
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基板65b係配置在相較於該可移動電路板49a在該第三方向z上較靠近於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側邊處。但是,該可移動電路板49a可配置在相較於該基板65b為較靠近於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側邊處。在此例中,該第一及第二線圈31a與32a,及該霍爾元件單元44a係配置在該可移動電路板49a相對於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側面上,所以該第一及第二磁鐵411b與412b係配置在與該照相光學系統67相同的基板65b側邊上。
該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具有第一霍爾元件信號處理電路450及第二霍爾元件信號處理電路460。
該第一霍爾元件信號處理電路450基於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之一輸出信號來偵測在該第一霍爾元件hh10之輸出終端之間的水平電位差x10。
該第一霍爾元件信號處理電路450輸出該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其基於該水平電位差x10來指出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一方向x上之第一位置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2。
該第二霍爾元件信號處理電路460基於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之輸出信號來偵測在該第二霍爾元件hv10之輸出終端之間的垂直電位差y10。
該第二霍爾元件信號處理電路460輸出該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其基於該垂直電位差y10來指出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二方向y上之第二位置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3。
接著,該防震操作之流程,其係在每次第二預定時段(1 ms)來執行,其做為中斷處理,而無關於其它操作,即使用在第十五圖中的流程圖來解釋。
在步驟S11中,開始該防震操作之中斷處理。在步驟S12中,由該角速度偵測單元25輸出的該第一角速度vx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0,並轉換成數位信號。該角速度偵測單元25輸出的該第二角速度vy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1,並轉換成數位信號。
在步驟S13中,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係由該霍爾元件單元44a所偵測,所以該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其由該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所計算,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2,並轉換成數位信號(pdx),而該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其由該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所計算,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3,並轉換成數位信號(pdy)。因此,即可決定該可移動單元30a P(pdx、pdy)之目前位置。
在步驟S14中,其可判定是否IS的數值為0。當其判定該IS的數值為0(IS=0)時,換言之即是在該非防震模式中,該可移動單元30a(該成像單元39a)之位置S(sx、sy)在步驟S15中,必須移動到,即設定到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範圍的中心。在步驟S15中,當其判定出該IS的數值不為0時(IS=1),換言之即是在該防震模式中,該可移動單元30a(該成像單元39a)之位置S(sx、sy)在步驟S16中,即必須移動到,即基於該第一及第二角速度vx及vy所計算出來的位置。
在步驟S17中,該驅動力D即驅動該驅動器電路29來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位置S處,換言之即該第一PWM負荷dx及該第二PWM負荷dy,即基於在步驟S15或步驟S16中所決定之位置S(sx、sy)及目前位置P(pdx、pdy)來計算。
在步驟S18中,該第一線圈單元31a即由使用該第一PWM負荷dx透過該驅動器電路29來驅動,而該第二線圈單元32a即由使用該第二PWM負荷dy透過該驅動器電路29來驅動,所以該可移動單元30a即被移動。
在步驟S17及S18中的程序為自動控制計算,其係配合該PID自動控制來執行一般(正常)比例式、積分及微分計算。
接下來,該成像操作的流程(即CPU21之操作流程)即使用第十六圖中的流程圖來解釋。
在步驟S101中,該Pon開關11a設定在開啟狀態(電源開啟),所以該照相設備1之電源即設定到開啟狀態。在步驟S102中,該防震操作,使用第十五圖中的流程圖來說明,係在每次第二預定時段(1 ms)時開始,並做為中斷處理。該防震操作係在步驟S102之後獨立於其它操作來執行。
在步驟S103中,其判定是否該防震開關14a在開啟狀態。當該防震開關14a在開啟狀態時,該參數IS之數值即在步驟S104中設定為1。當該防震開關14a在關閉狀態時,該參數IS之數值即在步驟S105中設定為0。
在步驟S106中,該測光操作係驅動該AE單元23之AE感應器來執行,所以可計算出該曝光時間的光圈值與時間長度。在步驟S107中,該AF感應操作係由驅動該AF單元24之AF感應器來執行,所以該對焦操作由驅動該AF單元24之鏡片控制電路來執行。
在步驟S108中,該電荷係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在步驟S109中,於曝光時間中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所累積的電荷即被讀取。
在步驟S110中,基於被讀取之電荷所得到的電子信號即轉換成影像信號,所以基於該影像信號所得到的正常影像即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指示出來,換言之即進行該穿透影像之第一指示。
在步驟S111中,其判定是否該快門開關13a係由操作者設定在開啟狀態。當該快門開關13a並未設定到開啟狀態時,該處理即回到步驟S103,所以重覆該成像操作。當該快門開關13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其判定該廣角成像開關15a在步驟S112中由操作者設定到開啟狀態。
當其判定該廣角成像開關15a在步驟S112中並未設定到開啟狀態,該電荷即在步驟S113中於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在步驟S114中,於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的電荷即被讀取。在步驟S114之後的步驟S115,基於該電荷之電子信號被讀取,即轉換成該影像信號,且該影像信號被儲存在該照相設備1中的記憶體18之中,做為一已經被成像之影像。在步驟S114之後的步驟S116,所儲存的影像即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指示出來,換言之即進行該正常靜態影像的第二指示。然後該處理回到步驟S103。
當其判定該廣角成像開關15a於步驟S112中設定到開啟狀態時,即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在步驟S117中,做為中斷處理之防震操作即停止(禁止)。在步驟S118中,該第一影像信號Ps1即輸入並暫時儲存在CPU 21(該第一成像操作),該第二影像信號Ps2即輸入並暫時儲存在CPU 21(該第二成像操作),該第三影像信號Ps3即輸入並暫時儲存在該CPU 21(該第三成像操作),而該第四影像信號Ps4即輸入並暫時儲存在CPU 21中(該第四成像操作)。
在步驟S119中,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即組合成該廣角影像信號PsW。此組合包括對該資料的薄型化操作或壓縮操作的製作操作。
在步驟S120中,該中斷的禁止狀態即被解除,重新開始該防震操作,所以該處理即前進到步驟S115。
在步驟S120之後的步驟S115,該廣角影像信號PsW即儲存在該照相設備1之記憶體18中,做為被成像及組合的該廣角影像PicW。在步驟S120之後的步驟S117,所儲存的廣角影像PicW即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指示出來,換言之即進行該廣角靜態影像的第三指示。該處理回到步驟S103。
接下來,在第十八圖之步驟S118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像操作的流程即使用第十七圖中的流程圖來解釋。
在步驟S151中,開始該第一成像操作。
在步驟S152中,該可移動單元30a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在步驟S153中,該電荷係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在步驟S154中,於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的電荷即被讀取。在步驟S155中,基於該電荷之電子信號被讀取,並轉換到該第二影像信號Ps1,且該第二影像信號Ps1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做為被成像的該第一影像Pic1。然後完成該第一成像操作。
在完成該第一成像操作之後,開始該第二成像操作。
在步驟S156中,該可移動單元30a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在步驟S157中,該電荷係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在步驟S158中,於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的電荷即被讀取。在步驟S159中,基於該電荷之電子信號被讀取,並轉換到該第一影像信號Ps2,且該第一影像信號Ps2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做為被成像的該第二影像Pic2。然後完成該第二成像操作。
在完成該第二成像操作之後,開始該第三成像操作。
在步驟S160中,該可移動單元30a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在步驟S161中,該電荷係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在步驟S162中,於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的電荷即被讀取。在步驟S163中,基於該電荷之電子信號被讀取,並轉換到該第三影像信號Ps3,且該第三影像信號Ps3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做為被成像的該第三影像Pic3。然後完成該第三成像操作。
在完成該第三成像操作之後,開始該第四成像操作。
在步驟S164中,該可移動單元30a移動到該第四位置S4。在步驟S165中,該電荷係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在步驟S166中,於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的電荷即被讀取。在步驟S167中,基於該電荷之電子信號被讀取,並轉換到該第四影像信號Ps4,且該第四影像信號Ps4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做為被成像的該第四影像Pic4。然後完成該第四成像操作,所以該處理即進行到第十六圖中的步驟S119。
基於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廣角影像PicW相較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Pic1、Pic2、Pic3及Pic4具有較寬的成像範圍。因此,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當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時,可以得到相較於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焦距為廣角的影像。
接下來,即說明該第二具體實施例。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於該廣角成像操作中的功能不同於該第一具體實施例(請參見第二十一圖)。
因此,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係針對在第二具體實施例中不同於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照相設備1之架構(功能)來做解釋。
第一圖、第三圖與第十八圖顯示了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照相設備1之架構。
該指示單元17將該影像信號指示為該照相主題影像。該照相主題影像可由該光學觀景窗(未顯示)光學式地觀察。該指示單元17係連接於CPU 21之埠P6。
該記憶體18儲存了由成像(該照相操作)所得到之影像信號,其條件為該可移動單元30a係在該預定的成像位置。該記憶體18係連接於CPU 21之埠P7。
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共有兩種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操作。該兩種指示操作中有一種為指示該穿透影像,其中基於該影像信號之照相主題影像係在第一預定時段中連續地指示。穿透影像之指示係在當該快門開關13a在關閉狀態時來執行,所以該影像信號並未儲存在記憶體18中。
有兩種方式來指示該穿透影像。兩種指示該穿透影像方式中的一種為該正常穿透影像的第四指示,所以指示該穿透影像之兩種方式的另一種為該廣角穿透影像的第五指示。
該正常穿透影像之第四指示當中,基於該正常影像信號之正常照相主題影像,其係由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固定在一個預定成像位置時所成像得到的,其係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所指示,且該正常影像信號並未儲存在記憶體18中。該正常穿透影像之第四指示係在當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在關閉狀態時所執行。
在該廣角穿透影像之第五指示中,基於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廣角照相主題影像PicW(廣角影像PicW)係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來指示,且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並未儲存在該記憶體18中。該廣角穿透影像之第五指示係在當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在開啟狀態中時來執行。
在該廣角穿透影像之第五指示中,當並未執行該防震操作時,照相畫面F1進一步會指示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該照相畫面F1為邊界,其顯示了用於儲存該記憶體18在該廣角影像PicW上之成像範圍。該照相畫面F1之位置係由操作者視需要來設定。
指示操作的兩種形態之另一種為由該照相操作所得到之靜態影像的第六指示。在靜態影像的第六指示中,係指示了儲存在該記憶體18中基於該影像信號之照相主題影像(該靜態影像)。該靜態影像之第六指示係在當該快門開關13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來執行,所以該影像信號即儲存在記憶體18中。
第十九圖為方塊圖,其顯示該照相設備1之電路架構。
該CPU 21為控制設備,其控制了關於該成像操作的照相設備1之每一部份,並控制關於該防震操作的照相設備1之每一部份,其中包括了該移動及位置偵測操作的控制。該防震操作控制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並控制了偵測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
該CPU 21臨時性儲存關於該防震模式的參數IS之數值,其將在稍後說明。
該照相設備1之防震部份包含防震按鈕14、防震開關14a、廣角影像指示按鈕16、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指示單元17、CPU 21、角速度偵測單元25、驅動器電路29、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及該照相光學系統67。
當該防震按鈕14由操作者完全按下時,該防震開關14a即改變成開啟狀態,所以當該角速度偵測單元25與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被驅動時,即執行該防震操作(即防震模式),其係在每兩個預定時段時進行,無關於其它包括測光操作等之操作。當該防震開關14a在開啟狀態時,換言之即在防震模式時,該參數IS即設定為1(IS=1)。當該防震開關14a不在開啟狀態時,換言之即是在非防震模式,該參數IS即設定為0(IS=0)。在此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二預定時段為1 ms。
當該廣角影像指示按鈕16由操作者完全按下時,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即改變到開啟狀態,並停止該防震操作,且該指示單元17、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及該成像體22即被驅動,並執行該廣角穿透影像之第五指示(該廣角影像指示模式)。
關於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16,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
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的照相設備1具有功能表按鈕91、功能表開關91a、第一方向鍵92、第一方向開關92a、第二方向鍵93、第二方向開關93a、第三方向鍵94、第三方向開關94a、第四方向鍵95、第四方向開關95a、決定按鈕96、及決定開關96a(請參見第十八圖及第十九圖)。
當該功能表按鈕91被操作者按下時,該功能表開關91a即改變成開啟狀態,所以即指示用於選擇該照相畫面F1之位置的功能表。
當該第一方向鍵92被操作者按下時,該第一方向開關92a改變成開啟狀態,在該廣角影像PicW上之照相畫面F1之位置即在該第一方向x之一個方向上移動。
當該第二方向鍵93被操作者按下時,該第二方向開關93a改變成開啟狀態,在該廣角影像PicW上之照相畫面F1之位置即在該第一方向x之另一個方向上移動。
當該第三方向鍵94被操作者按下時,該第三方向開關94a改變成開啟狀態,在該廣角影像PicW上之照相畫面F1之位置即在該第二方向y之一個方向上移動。
當該第四方向鍵95被操作者按下時,該第四方向開關95a改變成開啟狀態,在該廣角影像PicW上之照相畫面F1之位置即在該第二方向y之另一個方向上移動。
當該決定鍵96被操作者按下時,該決定開關96a改變成開啟狀態,在該廣角影像PicW上該照相畫面F1之位置即被決定。
對應於這些開關的輸入信號之多種輸出命令係由CPU 21所控制。
關於該選單開關91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91,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關於該第一方向開關92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92,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關於該第二方向開關93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93,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關於該第三方向開關94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94,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關於該第四方向開關95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95,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關於該決定開關96a是否在開啟狀態或在關閉狀態之資訊即輸入到CPU 21之埠P96,做為一個1位元之數位信號。
CPU 21計算了該成像單元39a(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S,其對應於所計算出的手震動量而必須在該第一方向x及該第二方向y上移動,其係在當該照相設備1處於防震模式之下。
位置S之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定義為sx,而位置S之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定義為sy。該可移動單元30a(包括該成像單元39a)之移動係利用電磁力來進行,將在稍後說明。驅動力D,其驅動該驅動器電路29來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位置S,其具有第一PWM負荷dx,做為在第一方向x上的驅動力分量,及第二PWM負荷dy做為在第二方向y上的驅動力分量。
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為一種可修正手搖動效應之設備,其係藉由移動該成像單元39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到位置S,並藉由消除在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表面上之照相主題影像之遲滯,並藉由穩定到達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表面的照相主題影像。
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具有可移動單元30a,其中包括該成像單元39a與固定單元30b。或者是,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係包含:驅動零件,其藉由電磁力來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位置S;及位置偵測零件,其可偵測出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偵測位置P)。
該電磁力之大小與方向係由在線圈中流動之電流之大小與方向,及該磁鐵的磁場大小與方向來決定。
當該照相設備1在廣角影像指示模式時,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取得廣角影像信號PsW,其中包含第一影像信號Ps1、第二影像信號Ps2、第三影像信號Ps3、及第四影像信號Ps4。
該第一影像信號Ps1係由該成像操作所得到,其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並接觸到第一角落邊緣點pe1時的條件下進行(第一成像操作)。
該第二影像信號Ps2係由該成像操作所得到,其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並接觸到第二角落邊緣點pe2時的條件下進行(第二成像操作)。
該第三影像信號Ps3係由該成像操作所得到,其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並接觸到第三角落邊緣點pe3時的條件下進行(第三成像操作)。
該第四影像信號Ps4係由該成像操作得到,其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並接觸到第四角落邊緣點pe4的條件下時進行(第四成像操作)。
該可移動單元30a即移動到一個點而使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一角落邊緣點pe1、或該第二角落邊緣點pe2、或該第三角落邊緣點pe3、或該第四角落邊緣點pe4,其係藉由在廣角影像指示模式中由該線圈與磁鐵所產生的電磁力所造成。
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防震模式中被移動到一個點,其係在該防震模式中基於該線圈與磁鐵的電磁力所造成。
該可移動單元30a可同時在該第一方向x與該第二方向y上移動,但是該照相光學系統67為不可移動(固定)。因此,該成像範圍IF係對應於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而移動,但是該光學軸LX之方向並未改變。
因為即使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來取得該廣角影像PicW,該光學軸LX之方向並未改變,該組合的影像(即該廣角影像PicW)在該連接區域處(靠近重疊區域)並不會有扭曲的成份。
該第一角落邊緣點pe1為在第一方向x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一個,且為在第二方向y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一個。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一角落邊緣點pe1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位置即定義成第一位置S1(請參考第四圖)。
該第二角落邊緣點pe2為在第一方向x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在第二方向y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二角落邊緣點pe2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位置即定義成第二位置S2(請參考第五圖)。
該第三角落邊緣點pe3為在第一方向x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在第二方向y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三角落邊緣點pe3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位置即定義成第三位置S2(請參考第六圖)。
該第四角落邊緣點pe4為在第一方向x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在第二方向y上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四角落邊緣點pe4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位置即定義成第四位置S4(請參考第七圖)。
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的移動範圍)即等於被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角落邊緣點pe1、pe2、pe3及pe4所維繫與環繞的範圍。
當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所以會進行該廣角穿透影像的第五指示,且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時,由該成像裝置39a1所取得的一影像信號即定義成第一影像信號Ps1(該第一成像操作)。
當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所以會進行該廣角穿透影像的第五指示,且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時,由該成像裝置39a1所取得的一影像信號即定義成第二影像信號Ps2(該第二成像操作)。
當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所以會進行該廣角穿透影像的第五指示,且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時,由該成像裝置39a1所取得的一影像信號即定義成第三影像信號Ps3(該第三成像操作)。
當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所以會進行該廣角穿透影像的第五指示,且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四位置S4時,由該成像裝置39a1所取得的影像信號即定義成第四影像信號Ps4(該第四成像操作)。
具有需要該CPU 21控制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的順序(即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像操作之順序)而成為由該第三方向z觀看的右手或左手。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的順序為從該第三方向z所觀看的右手,即為第一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第二移動即到該第二位置S2,第三移動即到該第三位置S3,及第四移動即到該第四位置S4。
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30之可移動單元30a之驅動係由該驅動器電路29所執行,其具有來自該CPU 21之PWM 0輸入的第一PWM負荷dx,並具有來自該CPU 21之PWM 1輸入的第二PWM負荷dy。該可移動單元30a之成像裝置39a1的中心之已偵測位置P,不論是在移動之前或移動之後,其係由驅動該驅動器電路29所移動,即由該霍爾元件單元44a及該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所偵測。
對於該偵測位置P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位置的資訊,換言之即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2。該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為類比信號,並透過該A/D轉換器A/D 2轉換成數位信號(A/D轉換操作)。對於該偵測位置P在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位置(於該A/D轉換操作之後)即定義成pdx,其係對應於該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
對於該偵測位置P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位置的資訊,換言之即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3。該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為類比信號,並透過該A/D轉換器A/D 3轉換成數位信號(A/D轉換操作)。對於該偵測位置P在第二方向y上的第二位置(於該A/D轉換操作之後)即定義成pdy,其係對應於該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
該PID(比例積分微分)控制係基於該偵測位置P(pdx、pdy)之資料,及必須移動到之位置S(sx、sy)之資料來執行。
用於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該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位置S1、S2、S3及S4之第一及第二PWM負荷dx與dy的數值係儲存在該CPU 21中。因此,當於該廣角成像指示模式中,該可移動單元30a移動到該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位置S1、S2、S3及S4時,並不會執行PID控制。
用於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該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位置S1、S2、S3及S4之第一與第二PWM負荷dx與dy的數值係事先設定,其會考慮重力等的影響,並由保留該照相設備1之方向所改變。
該成像裝置具有成像範圍IF,其在該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長度L1,及在該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長度L2。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時,該成像範圍IF之第二位置S2的側區域,及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時,該成像範圍IF之第一位置S1的側區域,即具有重疊區域,其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寬度w1,而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長度L2(請參見第八圖及第九圖)。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時,該成像範圍IF之第三位置S3的側區域,及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時,該成像範圍IF之第二位置S2的側區域,即具有重疊區域,其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長度L1,而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寬度w2(請參見第九圖及第十圖)。
該成像範圍IF之移動範圍R1在該第一方向x與該第二方向y上皆是位在一影像圓圈的範圍R2之內(請參見第十圖)。該影像圓圈係等於光線通過該照相光學系統67在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表面上的一成像範圍。
因此,有需要該第一及第二寬度w1、w2在上述條件之下儘可能地設定成較短,藉以在相較於該第一及第二寬度w1、w2被設定成較長時而為較寬的範圍(或是得到該較寬的廣角穿透影像)之下來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
當進行該正常穿透影像之第四指示及該靜態影像之第六指示時,該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該成像裝置39a1之中心)被移動到該位置S(sx、sy)時的條件之下來進行。該位置S(sx、sy)之數值係在防震模式(IS=1)之下來計算。該位置S(sx、sy)之數值係設定為該非防震模式(IS=0)之下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之預先成像位置,其係由操作者視需要來選擇。
當進行該廣角穿透影像之第五指示時,該第一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的條件之下所進行,所以該第一影像信號Ps1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該第二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的條件之下所進行,所以該第二影像信號Ps2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該第三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的條件之下所進行,所以該第三影像信號Ps3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該第四成像操作係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四位置S4的條件之下所進行,所以該第四影像信號Ps4暫時儲存在該CPU 21中。
基於該第一影像信號Ps1之第一影像Pic1,基於該第二影像信號Ps2之第二影像Pic2,基於該第三影像信號Ps3之第三影像Pic3,及基於該第四影像信號Ps4之第四影像Pic4之間的重疊區域皆為重疊,所以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被連接起來。然後,該廣角影像信號PsW即由組合來得到。對應於該重疊區域的一影像信號為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中的一個。換言之,在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之組合中,每個信號係對於該重疊區域來處理,且每個信號對於該非重疊區域來加入。
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Pic1、Pic2、Pic3及Pic4之間的重疊區域的大小及位置係基於該成像範圍IF之大小(即該第一及第二長度L1及L2之長度)、與該第一及第二寬度w1及w2之長度來決定。該第一及第二長度L1及L2,與該第一及第二寬度w1及w2之數值,係由該照相設備1之設計條件所決定。
關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Pic1、Pic2、Pic3及Pic4之間重疊區域的大小及位置之資訊係當作座標資料而儲存在CPU 21之記憶體中。該座標資料具有第一座標資料D1,及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用於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時,並具有第二座標資料D2及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用於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二位置S2時,並具有第三座標資料D3及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用於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三位置S3時,並具有第四座標資料D4及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用於當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四位置S4時。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一位置S1時,該第一座標資料D1及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係做為該成像裝置39a1之相對應座標資訊(請參見第八圖)。
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一座標資料D1的一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一座標資料D1的一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的一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的一周緣線的一長方形區域,其顯示出該成像裝置39a1之像素的範圍,其係用於成像,並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該第二位置S2、或該第三位置S3、或該第四位置S4時重疊。
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係四個組成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之座標資料當中的一個。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二位置S2時,該第二座標資料D2及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係做為該成像裝置39a1之相對應座標資訊(請參見第九圖)。
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二座標資料D2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一座標資料D2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的周緣線的長方形區域,其顯示出該成像裝置39a1之像素的範圍,其係用於成像,並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該第一位置S1、或該第三位置S3、或該第四位置S4時重疊。
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係四個組成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之座標資料當中的一個。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三位置S3時,該第三座標資料D3及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係做為該成像裝置39a1之相對應座標資訊(請參見第十圖)。
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三座標資料D3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三座標資料D3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的周緣線的長方形區域,其顯示出該成像裝置39a1之像素的範圍,其係用於成像,並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該第一位置S1、或該第二位置S2、或該第四位置S4時重疊。
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係四個組成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IF之座標資料當中的一個。
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四位置S4時,該第四座標資料D4及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係做為該成像裝置39a1之相對應座標資訊(請參見第十一圖)。
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四座標資料D4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四座標資料D4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一方向x並通過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的周緣線,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y並通過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的周緣線的長方形區域,其顯示出該成像裝置39a1之像素的範圍,其係用於成像,並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位在該第一位置S1、或該第二位置S2、或該第三位置S3時重疊。
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係四個組成該成像裝置39al之成像範圍IF之座標資料當中的一個。
該CPU 21基於該第一座標資料D1、該第二座標資料D2、該第三座標資料D3、該第四座標資料D4、該第一邊緣點座標資料T1、該第二邊緣點座標資料T2、該第三邊緣點座標資料T3、及該第四邊緣點座標資料T4來辨識出該重疊成像範圍,並組合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來取得該廣角影像信號PsW。
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像操作之後,基於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一廣角影像PicW即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指示出來。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並未儲存在記憶體18中。
直到該快門開關13a設定成開啟狀態時,該廣角穿透影像之第五指示即在每一個第一預定時段時重覆地進行,換言之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到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位置S1、S2、S3及S4、在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位置S1、S2、S3、S4處的成像、用於得到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之組合、即該廣角影像PicW之指示,皆在每一個第一預定時段時重覆地進行。
因此,該靜態影像之指示即被更新,並在每一個第一預定時段時連續地進行,所以該操作者可以基於該連續指示的靜態影像來觀察該移動圖像。
該預定的成像位置為由操作者在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範圍內視需要來選擇,用於指定要儲存在該記憶體18中的該區域。該照像框F1,其係在該指示單元17上所指示,其由該操作者使用該選單按鈕91、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方向鍵92、93、94及95即決定鍵96來移動,所以要儲存在該記憶體18中的區域即在該廣角影像PicW之範圍內選擇。
該照相畫面F1係在當該指示單元17指示了該廣角穿透影像時(即執行該第五指示時)來指示,並在當該照相設備在該非防震模式(IS=0)時。
該照相畫面F1於初始狀態中,當該成像裝置39a1為同時在該第一方向x及該第二方向y上其移動範圍之中心處時,即設定到成像範圍之位置。
該CPU 21由該初始位置辨識移動量,所以該可移動單元30a之預定成像位置即設定到對應於與該初始位置之移動量的一個位置。
因此,在該指示單元17上之照相畫面F1在當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預定的成像位置時,即符合於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
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的其它架構即相同於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的那些架構。
接著,該防震操作之流程,其係在每次第二預定時段(1 ms)來執行,其做為中斷處理,而無關於其它操作,即使用在第二十圖中的流程圖來解釋。
在步驟S21中,開始該防震操作之中斷處理。在步驟S22中,由該角速度偵測單元25輸出的該第一角速度vx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0,並轉換成數位信號。該角速度偵測單元25輸出的該第二角速度vy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1,並轉換成數位信號。
在步驟S23中,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係由該霍爾元件單元44a所偵測,所以該第一偵測位置信號px,其由該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所計算,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2,並轉換成數位信號(pdx),而該第二偵測位置信號py,其由該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45所計算,即輸入到該CPU 21之A/D轉換器A/D 3,並轉換成數位信號(pdy)。因此,即可決定該可移動單元30a P(pdx、pdy)之目前位置。
在步驟S24中,其可判定是否IS的數值為0。當其判定該IS的數值為0(IS=0)時,換言之即是在該非防震模式中,該可移動單元30a(該成像單元39a)之位置S(sx、sy)在步驟S25中,必須移動到,即設定到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移動範圍的中心。當其判定出該IS的數值不為0時(IS=1),換言之即是在該防震模式中,該可移動單元30a(該成像單元39a)之位置S(sx、sy)在步驟S26中,即必須移動到,即基於該第一及第二角速度vx及vy所計算出來的位置。
在步驟S27中,該驅動力D即驅動該驅動器電路29來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到位置S處,換言之即該第一PWM負荷dx及該第二PWM負荷dy,即基於在步驟S25或步驟S26中所決定之位置S(sx、sy)及目前位置P(pdx、pdy)來計算。
在步驟S28中,該第一線圈單元31a即由使用該第一PWM負荷dx透過該驅動器電路29來驅動,而該第二線圈單元32a即由使用該第二PWM負荷dy透過該驅動器電路29來驅動,所以該可移動單元30a即被移動。
在步驟S27及S28中的程序為自動控制計算,其係配合該PID自動控制來執行一般(正常)比例式、積分及微分計算。
接下來,該成像操作的流程(即CPU21之操作流程)即使用第二十一圖中的流程圖來解釋。
在步驟S201中,該Pon開關11a設定在開啟狀態(電源開啟),所以該照相設備1之電源即設定到開啟狀態。在步驟S202中,該防震操作,使用第二十圖中的流程圖來說明,係在每次第二預定時段(1 ms)時開始,並做為中斷處理。該防震操作係在步驟S202之後獨立於其它操作來執行。
在步驟S203中,其判定是否該防震開關14a在開啟狀態。當該防震開關14a在開啟狀態時,該參數IS之數值即在步驟S204中設定為1。當該防震開關14a在關閉狀態時,該參數IS之數值即在步驟S205中設定為0。
在步驟S206中,該測光操作係驅動該AE單元23之AE感應器來執行,所以可計算出該曝光時間的光圈值與時間長度。在步驟S207中,該AF感應操作係由驅動該AF單元24之AF感應器來執行,所以該對焦操作由驅動該AF單元24之鏡頭控制電路來執行。
在步驟S208中,其判定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是否設定到開啟狀態。當其判定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並未設定到開啟狀態時,即執行該正常穿透影像之第四指示。特別是,在步驟S209中,該電荷係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在步驟S210中,於曝光時間中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所累積的電荷即被讀取。
在步驟S210之後的步驟S211中,基於該電荷之電子信號即被讀取,並轉換到該影像信號,所以基於該影像信號之正常影像,及基於被讀取之電荷,其即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指示出來。
當其判定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被設定到開啟狀態時,即執行該廣角穿透影像之第五指示。特別是,在步驟S212中,做為中斷處理之防震操作即停止(禁止)。在步驟S213中,該第一影像信號Ps1即輸入並暫時儲存在CPU 21(該第一成像操作),該第二影像信號Ps2即輸入並暫時儲存在CPU 21(該第二成像操作),該第三影像信號Ps3即輸入並暫時儲存在該CPU 21(該第三成像操作),而該第四影像信號Ps4即輸入並暫時儲存在CPU 21中(該第四成像操作)。
在步驟S214中,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信號Ps1、Ps2、Ps3及Ps4即組合成該廣角影像信號PsW。此組合包括對該資料的薄型化操作或壓縮操作的製作操作。
在步驟S215中,該中斷的禁止狀態即被解除,重新開始該防震操作,所以該處理即前進到步驟S211。
在步驟S215之後的步驟S211中,基於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廣角影像PicW即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指示出來。如果該照相設備1係在該非防震模式(IS=0)時,該照相畫面F1即指示該照相畫面F1係在該廣角影像PicW上被疊層的地方,並在該預定的成像位置處。如果該照相設備1係在該防震模式(IS=1),該照相畫面即不會指示出來。
在步驟S216中,其判定是否該快門開關13a係由操作者設定在開啟狀態。當該快門開關13a並未設定到開啟狀態時,該處理即回到步驟S203,所以重覆該成像操作。當該快門開關13a設定到開啟狀態時,該可移動單元30a之位置S即設定到該預定的成像位置,所以該可移動單元30a即在步驟S217中被移動到該預定的成像位置。而且然後該成像裝置39a1之該成像範圍IF即符合於該照相畫面F1。
在步驟S218中,該電荷係在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在步驟S219中,於該成像裝置39a1中累積的電荷即被讀取。在步驟S220中,基於該電荷之電子信號被讀取,即轉換成該影像信號,且該影像信號被儲存在該照相設備1中的記憶體18之中,做為已經被成像之影像。在步驟S221中,已經儲存的影像即在該指示單元17之指示範圍上指示出來,換言之即進行該靜態影像的第六指示。在該第六指示中,並未指出該廣角影像PicW,即使該廣角影像指示開關16a在開啟狀態或是在關閉狀態,而且即使該防震開關14a在開啟狀態或是在該關閉狀態。該處理回到步驟S203。
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第二十一圖之步驟S213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像操作的流程即類似於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第十八圖之步驟S118。
基於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廣角影像PicW相較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影像Pic1、Pic2、Pic3及Pic4具有較寬的成像範圍。因此,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當進行該廣角成像操作時,可以得到相較於使用該照相光學系統67之焦距所得到的標準影像而為廣角的影像。另外,當未執行該防震操作時(非防震模式),該照相畫面F1係在該指示單元17上指示出來,除了基於該廣角影像PicW的穿透影像之外(請參見第二十二圖)。
因此,操作者可以藉由觀察該指示單元17來確認不僅在該照相畫面F1之內,也可在該照相畫面F1之外的狀況。因此,由該照相畫面F1之外移動到該照相畫面F1之內的照相主題A之移動狀況即可在該照相主題A已經到達該照相畫面F1內之前被確認。所以,像是該照相主題A在移動中的照相主題,即可在不錯失該成像操作的機會之下而被成像。
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對應於該預定成像位置之照相畫面F1亦可由操作者視需要來選擇,所以像是該照相主題A之正在移動中的照相主題進一步可藉由移動該照相畫面F1來在不錯失該成像操作的機會之下而被成像。特別是,當該照相主題A由該照相畫面F1之外移動到該照相畫面F1之內時,該照相畫面F1係在該照相主題A之移動方向上移動,並遠離A(請參見第二十三圖)。其有可能來加長該照相主題已經到得該廣角影像PicW之內的時間、與該照相主題A已經到達該照相畫面F1之內的時間之間的時間差距,所以可以加長直到該照相主題A到達該照相畫面F1之內的時間。
如果該照相主題A之移動方向並不明顯,對應於該預定成像位置之照相畫面F1即設定到該可移動單元的移動範圍及該成像裝置39a1之成像範圍F1之移動範圍的中心。
在該第一與第二具體實施例中,用於得到該廣角影像信號PsW之構件即用於該防震操作。因此,如果該照相設備具有該防震設備,該廣角成像操作可以在不加入專屬構件之下來進行。
另外,其解釋了該第一位置S1為當該可移動單元30a接觸到該第一角落邊緣點pe1時的位置。在此例中,該可移動單元30a由該驅動力D驅動到該可移動單元30a可接觸到該第一角落邊緣點pe1的地方,所以該可移動單元30a可以到達該第一位置S1。此驅動力D之數值可以事先決定,其係考慮重力效應,及每個組件之特性等,並根據該照相設備1之保留方式來改變。因此,用於計算移動到該第一位置S1之驅動力D的處理及偵測要移動到的該第一位置S1之處理皆可省略。此係類似於該第二、第三及第四位置S2、S3及S4的處理。
在該第一及第二具體實施例中,其解釋了該可移動單元30a被移動到該第四位置(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位置S1、S2、S3及S4),藉以得到該廣角影像PicW。但是,如果該可移動單元30a要移動到的位置數目為2或更多,該廣角影像PicW可基於該可移動單元30a之這兩個位置的影像信號為基礎來取得。
在該第一及第二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一磁鐵411b為一個體來偵測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位置,並在該第一方向x上驅動該可移動單元30a。但是用於偵測該第一位置的磁鐵,與用於在該第一方向x上驅動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磁鐵,是可以分開的。
類似地,該第二磁鐵412b為一個本體來偵測該可移動單元30a在該第二方向y上的該第二位置,並在該第二方向y上驅動該可移動單元30a。但是用於偵測該第二位置的磁鐵,與用於在該第二方向y上驅動該可移動單元30a之磁鐵,是可以分開的。
另外,其解釋了該霍爾元件單元44a係附著於該可移動單元30a,且該位置偵測磁鐵(該第一及第二磁鐵411b與412b)係附著於該固定單元30b,然而該霍爾元件單元可以附著到該固定單元,且該位置偵測磁鐵可以附著到該可移動單元。
產生磁場之磁鐵可為永遠會產生磁場的永久磁鐵,或是在需要時產生磁場的電磁鐵。
另外,移動該可移動單元30a並不受限於來自該線圈與該磁鐵的電驅動力。
另外,其解釋了該霍爾元件係用於位置偵測,如同該磁場改變偵測元件,但是另一個偵測元件可用於位置偵測。特別是,該偵測元件可為MI(磁性阻抗)感應器,換言之為高頻載波型式的磁場感應器、或磁場共振型式磁場偵測元件、或MR(磁性阻抗效應)元件。當使用了該MI感應器、磁場共振型式磁場偵測元件、及該MR元件中的一種,關於該可移動單元之位置的資訊即可藉由偵測該磁場變化來得到,類似於使用該霍爾元件。
雖然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已經在此參考所附圖面來說明,顯然地本技術專業人士可以在不背離本發明範圍之下進行許多修正與改變。
本揭露事項與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04-185207號(2004年6月23日提出)及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04-185371號(2004年6月23日提出)有關,該等案子揭露事項全部在此併入當成參考。
1...照相設備
11...Pon按鈕
12a...測光開關
13...快門按鈕
13a...快門開關
14...防震按鈕
14a...防震開關
15...廣角成像按鈕
15a...廣角成像開關
17...指示單元
21...中央處理單元
22...成像體
23...自動曝光單元
24...自動對焦單元
25...角速度偵測單元
26...第一角速度感應器
27...第二角速度感應器
28...放大器與高通濾波器
29...驅動器單元
30...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
30a...可移動單元
30b...固定單元
31a...第一線圈
32a...第二線圈
39a...成像單元
39a1...成像裝置
39a2...平台
39a3...保留單元
39a4...光學低通濾波器
411b...第一磁鐵
412b...第二磁鐵
431b...第一軛
432b...第二軛
44a...霍爾元件單元
45...霍爾元件信號處理單元
49a...可移動電路板
50a...移動軸
51a...水平移動的第一軸承單元
52a...水平移動的第二軸承單元
53a...水平移動的第三軸承單元
54b...垂直移動的第一軸承單元
55b...垂直移動的第二軸承單元
56b...垂直移動的第三軸承單元
57b...垂直移動的第四軸承單元
64a...平板
65b...基板
67...照相光學系統
dx...第一PWM責任
dy...第二PWM責任
F1...照相畫面
hh10...第一霍爾元件
hv10...第二霍爾元件
IF...成像範圍
IF1...第一成像範圍
IF2...第二成像範圍
IF3...第三成像範圍
IF4...第四成像範圍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L3...第三長度
L4...第四長度
LE1...第一有效長度
LE2...第二有效長度
LX...光學軸
pe1...第一角落邊緣點
pe2...第二角落邊緣點
pe3...第三角落邊緣點
pe4...第四角落邊緣點
px...第一偵測位置信號
py...第二偵測位置信號
R1...成像範圍的移動範圍
R2...影像圓圈的範圍
S1...第一位置
S2...第二位置
S3...第三位置
S4...第四位置
vx...第一角速度
vy...第二角速度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本發明之目的及優點將可藉由以下之說明及所附圖式而更加瞭解,其中:第一圖所示為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照相設備從該照相設備的後方所觀看的立體圖;第二圖為該照相設備的前視圖;第三圖為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照相設備的電路架構圖;第四圖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位置時,簡單顯示出該可移動單元與該固定單元之間的位置關係之架構圖;第五圖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位置時,簡單顯示出該可移動單元與該固定單元之間的位置關係之架構圖;第六圖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三位置時,簡單顯示出該可移動單元與該固定單元之間的位置關係之架構圖;第七圖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四位置時,簡單顯示出該可移動單元與該固定單元之間的位置關係之架構圖;第八圖所示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第一位置上時該成像範圍的位置關係;第九圖所示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第二位置上時該成像範圍的位置關係;第十圖所示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第三位置上時該成像範圍的位置關係;第十一圖所示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第四位置上時該成像範圍的位置關係;第十二圖所示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像範圍之間的位置關係之架構圖;第十三圖所示為該防震與廣角成像單元之架構圖;第十四圖為沿著第十三圖之線A-A的視圖;第十五圖為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的防震操作的流程圖,其係在每隔兩個預定間隔時執行,並做為一個中斷程序。
第十六圖為在該第一具體實施例中成像操作的流程圖;第十七圖為該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成像操作的流程圖;第十八圖所示為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之照相設備從該照相設備的後方所觀看的立體圖;第十九圖為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照相設備的電路架構圖;第二十圖為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的防震操作的流程圖,其係在每隔兩個預定間隔時執行,並做為一個中斷程序。
第二十一圖為在該第二具體實施例中成像操作的流程圖;第二十二圖所示為該廣角穿透影像及在其移動範圍之中心處的該照相畫面;及第二十三圖所示為該廣角穿透影像及其由中心移開之照相畫面。
步驟...S101
步驟...S102
步驟...S103
步驟...S104
步驟...S105
步驟...S106
步驟...S107
步驟...S108
步驟...S109
步驟...S110
步驟...S111
步驟...S112
步驟...S113
步驟...S114
步驟...S115
步驟...S116
步驟...S117
步驟...S118
步驟...S119
步驟...S120

Claims (14)

  1. 一種照相設備,包含:可移動單元,具有成像裝置,且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動,該第一方向為垂直於該照相設備的照相光學系統之光學軸;固定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可滑動地支撐該可移動單元;及控制設備,其控制了在該可移動單元之移動範圍內來移動該可移動單元到兩個或更多的移動位置,且其取得廣角影像信號,其為在兩個或更多的可移動單元之移動位置處所成像的兩個或更多影像信號之組合;其中該成像裝置可以部份地讀出累積的電荷,該兩個或更多影像信號中的每一個,可根據該累積的電荷而獲得,其中該累積的電荷係累積於該組合中所必要之各個部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可移動單元可在該第一方向上移動,並可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及該光學軸之第二方向上移動;該固定單元同時在該第一及第二方向上可滑動地支撐該可移動單元;及該移動位置的數目為四個或四個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四個或四個以上之移動位置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位置;該第一位置為該可移動單元接觸到第一角落邊緣點的位置,其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其中之一的第一角落邊緣 點,且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其中之一;該第二位置為該可移動單元接觸到第二角落邊緣點的位置,其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其中之一;該第三位置為該可移動單元接觸到第三角落邊緣點的位置,其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及該第四位置為該可移動單元接觸到第四角落邊緣點的位置,其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其中之一,且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可移動單元移動到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位置之順序係由平行於該光學軸之第三方向所觀視之右手方向或左手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可移動單元及該固定單元其中之一具有用於在該第一方向上移動該可移動單元之第一線圈,並具有用於在該第二方向上移動該可移動單元之第二線圈;及該可移動單元及該固定單元中另一個具有用於在該第一方向上移動該可移動單元之第一磁鐵,並具 有用於在該第二方向上移動該可移動單元之第二磁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可移動單元之該成像裝置的成像範圍的移動範圍係位在影像圓圈之內,其係等於通過該照相光學系統之光線的成像範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相設備,進一步包含指示單元,其基於該廣角影像信號來指示廣角影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可移動單元可在該第一方向上移動,並可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及該光學軸之第二方向上移動;該固定單元同時在該第一及第二方向上可滑動地支撐該可移動單元;及該移動位置的數目為四個或四個以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四個或四個以上之移動位置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位置;該第一位置為該可移動單元接觸到第一角落邊緣點的位置,其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其中之一的第一角落邊緣點,且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其中之一;該第二位置為該可移動單元接觸到第二角落邊緣點的位置,其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其中之一;該第三位置為該可移動單元接觸到第三角落邊 緣點的位置,其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且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及該第四位置為該可移動單元接觸到第四角落邊緣點的位置,其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其中之一,且為該可移動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兩個角落邊緣點中的另一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照相設備,進一步包含儲存影像信號之記憶體;該控制單元移動該可移動單元到預定的成像位置;及該影像信號係由該可移動單元在該預定成像位置上的條件之下進行成像所得到。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指示單元指示了照相畫面,其顯示出當該可移動單元在該預定成像位置時用於在該廣角影像上儲存該影像信號在該記憶體中的成像範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預定成像位置係符合於該可移動單元之移動範圍與該成像裝置之成像範圍的移動範圍之中心。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照相設備,進一步包含操作單元;藉由該操作單元,根據需求選擇該預定的成像位置在該可移動單元之該移動範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照相設備,其中該操作單 元具有用於選擇該預定成像位置之方向鍵。
TW094120565A 2004-06-23 2005-06-21 照相設備 TWI422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85371A JP4565907B2 (ja) 2004-06-23 2004-06-23 撮像装置
JP2004185207A JP4565905B2 (ja) 2004-06-23 2004-06-23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9660A TW200609660A (en) 2006-03-16
TWI422957B true TWI422957B (zh) 2014-01-11

Family

ID=35505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0565A TWI422957B (zh) 2004-06-23 2005-06-21 照相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80457B2 (zh)
KR (1) KR100961748B1 (zh)
TW (1) TWI4229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775B (zh) * 2018-11-12 2020-04-01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6755B2 (ja) * 2004-07-01 2011-10-19 Hoya株式会社 像ブレ補正装置
US7593040B2 (en) * 2006-01-30 2009-09-22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anti-shake in digital cameras
JP4991497B2 (ja) * 2007-11-28 2012-08-01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
JP5129638B2 (ja) 2008-04-02 2013-01-30 ペンタックス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8154611B2 (en) * 2008-07-17 2012-04-10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resolution of a digitally stabilized image
TWI508501B (zh) * 2010-01-21 2015-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便攜式電子裝置
JP2012059865A (ja) * 2010-09-08 2012-03-22 Sony Corp 撮像素子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317770B2 (en) * 2013-04-28 2016-04-19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detecting image stability
US9584727B2 (en) 2013-05-17 2017-02-28 Ricoh Imaging Company, Lt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ing control system
CN105430265A (zh) * 2015-11-27 2016-03-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摄像头成像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5626A (ja) * 1995-03-28 1996-10-11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H11345317A (ja) * 1998-06-01 1999-12-1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0187165A (ja) * 1998-12-22 2000-07-04 Sony Corp 顕微鏡装置
US6205259B1 (en) * 1992-04-09 2001-03-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6292593B1 (en) * 1996-09-18 2001-09-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ynthesizing device and method
US6556783B1 (en) * 1997-01-16 2003-04-29 Janet L. Gelphm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of an obje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7395A (ja) 1997-03-13 1998-09-25 Hitachi Ltd 画像撮影装置
US6639625B1 (en) * 1997-07-16 2003-10-28 Minolta Co., Ltd. Image sensing device
JP2005244725A (ja) 2004-02-27 2005-09-08 Pentax Corp 像ブレ補正装置
US7405750B2 (en) 2004-02-27 2008-07-29 Hoya Corporation Position-detecting apparatus
US7656428B2 (en) * 2005-05-05 2010-02-0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Imaging device employing optical motion sensor as gyroscop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5259B1 (en) * 1992-04-09 2001-03-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H08265626A (ja) * 1995-03-28 1996-10-11 Canon Inc 撮像装置
US6292593B1 (en) * 1996-09-18 2001-09-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ynthesizing device and method
US6556783B1 (en) * 1997-01-16 2003-04-29 Janet L. Gelphm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of an object
JPH11345317A (ja) * 1998-06-01 1999-12-1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0187165A (ja) * 1998-12-22 2000-07-04 Sony Corp 顕微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775B (zh) * 2018-11-12 2020-04-01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86887A1 (en) 2005-12-29
TW200609660A (en) 2006-03-16
US7480457B2 (en) 2009-01-20
KR20060048489A (ko) 2006-05-18
KR100961748B1 (ko) 2010-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2957B (zh) 照相設備
TWI424249B (zh) 防震設備
JP4679170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TWI391776B (zh) 防震裝置
JP4540354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WO2016132571A1 (ja) 撮像装置
KR100846702B1 (ko) 상흔들림 보정 장치
CN100504569C (zh) 摄像装置
JP2005345504A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4530691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2005316222A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4759275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2023068086A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
JP2005283965A (ja) ブレ量表示装置
JP2005244725A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4565907B2 (ja) 撮像装置
JP2005242326A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5001514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2011133828A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像振れ補正装置を備えたカメラ
JP2017146362A (ja) 撮影装置、撮影方法及び撮影プログラム
JP4624003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6525139B2 (ja) 画像検出装置、画像検出方法及び撮影装置
JP4671626B2 (ja) 撮像装置
JP4484555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
JP2005275379A (ja) 可動体の位置検出装置及び像ブレ補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