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2449B - Chamfering device and gear machine with its gear - Google Patents

Chamfering device and gear machine with its gea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2449B
TWI422449B TW99135808A TW99135808A TWI422449B TW I422449 B TWI422449 B TW I422449B TW 99135808 A TW99135808 A TW 99135808A TW 99135808 A TW99135808 A TW 99135808A TW I422449 B TWI422449 B TW I4224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workpiece
chamfering
axis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5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9018A (en
Inventor
Koichi Masuo
Takahide Tokaw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9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9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2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24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FMAKING GEARS OR TOOTHED RACKS
    • B23F19/00Finishing gear teeth by other tools than those used for manufacturing gear teeth
    • B23F19/10Chamfering the end edges of gear tee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FMAKING GEARS OR TOOTHED RACKS
    • B23F19/00Finishing gear teeth by other tools than those used for manufacturing gear teeth
    • B23F19/10Chamfering the end edges of gear teeth
    • B23F19/102Chamfering the end edges of gear teeth by mi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1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 Y10T29/5176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including machin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9/00Gear cutting, milling, or planing
    • Y10T409/10Gear cutting
    • Y10T409/101113Gear chamfering or debur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9/00Gear cutting, milling, or planing
    • Y10T409/10Gear cutting
    • Y10T409/107791Using rotary cutter
    • Y10T409/108586Plural rotary cutters

Description

倒角裝置及具備其之齒輪加工機
本發明係關於倒角裝置及具備其之齒輪加工機
藉由滾齒機等對工件加工齒輪後,根據所需,倒角加工(齒輪倒角)齒輪端面之齒形脊線。上述之倒角功能係使用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進行(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即,將倒角銑刀抵壓於形成有工件之齒輪之部位,使之塑性變形,且以具有圓盤狀之刃之除毛邊銑刀,切削除去因該塑性變形產生於工件之邊緣之毛邊。
作為具有上述之倒角功能之倒角裝置,具有將各銑刀(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設置於傳送台之裝置(具有複數個軸傳送機構之裝置),或將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設置於1個傳送台,從而小型化之裝置(具有1個軸傳送機構之裝置)。
另一方面,要求有欲將上述之倒角功能設置於未設置有上述滾齒機內之器具之空間的市場。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註冊實用新案第3056882號公報
然而,上述之具有複數個軸傳送機構之裝置,雖在工件之大小改變之情形可調整各銑刀對工件之位置,但每個銑刀均必須設置軸傳送機構,使其結構變得複雜。又,上述軸傳送機構之設置導致佔有空間增大。
上述之具有1個軸傳送機構之裝置雖可謀求裝置自身之小型化,但由於工件之大小改變時,必須相對於工件調整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之位置,故即使藉由1個軸傳送機構,相對於工件調整倒角銑刀之位置,但為使倒角銑刀之直徑與除毛邊銑刀之直徑不同,除毛邊銑刀尚未相對於工件配置於適當之位置,除調整上述軸傳送機構以外,仍必須另行調整除毛邊銑刀之位置。又,相反,即使藉由1個軸傳送機構相對於工件調整除毛邊銑刀之位置,但與上述同樣地,為使除毛邊銑刀之直徑與倒角銑刀之直徑不同,倒角銑刀尚未相對於工件配置於適當之位置,除調整上述軸傳送機構以外,仍必須另行調整倒角銑刀之位置。
因此,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之問題而提案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簡易之結構,容易地進行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對工件之位置調整的倒角裝置及具備其之齒輪加工機。
解決上述之問題之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將經齒輪加工之工件進行倒角之倒角銑刀;具有與上述倒角銑刀之直徑不同之直徑的除去上述工件之毛邊之除毛邊銑刀;及可旋轉地支持上述倒角銑刀與上述除毛邊銑刀,並可相對於上述工件調整該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位置之傳送台;並以可相對於上述工件1軸傳送上述傳送台的方式,且以在對象工件之範圍內,使倒角銑刀側切入變化量與除毛邊銑刀側之切入變化量大致相同的方式,配置上述倒角銑刀及上述除毛邊銑刀。
解決上述之問題之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其係如上述之倒角裝置,其中以使上述工件為對象工件之最大直徑時的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除毛邊銑刀之軸心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1B,及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倒角銑刀之軸心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2B;上述工件為對象工件之最小直徑時的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除毛邊銑刀之軸心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1A,及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倒角銑刀之軸心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2A;及上述傳送台之正交於傳送方向之方向的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除毛邊銑刀之軸心之間的距離Y1,及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倒角銑刀之軸心之間的距離Y2滿足如下所示之(1)公式的方式,相對於工件,配置上述除毛邊銑刀與上述倒角銑刀。
[數1]
解決上述之問題之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其係如上述之倒角裝置,其中上述傳送台包含2個傳送台,與可將一個傳送台軸傳送至上述工件側之軸傳送機構,且具備相對於另一個傳送台,可支持地配置上述1個傳送台之軸。
解決上述之問題之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其係如上述之倒角裝置,其中具備限制利用上述軸之上述1個傳送台之旋轉之限制機構。
解決上述之問題之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其係如上述之倒角裝置,其中進一步具備配置於上述1個傳送台與上述另1個傳送台之間之彈性體。
解決上述之問題之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其係如上述之倒角裝置,其中上述彈性體係以朝向上述倒角銑刀賦能上述1個傳送台的方式配置。
解決上述之問題之本發明之齒輪加工機,其特徵為具備上述之倒角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在以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可加工之工件之直徑為最大時至最小時的範圍內,使對工件之倒角銑刀之傳送量與除毛邊銑刀之傳送量大致相同。其結果,可將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定位於1個傳送台。因此,可以簡易之結構,容易地進行各銑刀相對於工件之位置調整。又,可將裝置小型化。
根據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傳送台包含2個傳送台,與可將1個傳送台軸傳送至上述工件側之軸傳送機構,且具備相對於另1個傳送台,可支持地配置1個傳送台之軸,藉此可以簡易之結構,容易地進行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對工件之位置調整。
根據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具備限制利用軸之1個傳送台之旋轉之限制機構,藉此可於倒角銑刀之軸心及除毛邊銑刀之軸心與工件的距離相同之部位,配置該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因此,可以簡易之結構,容易地進行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對工件之位置調整。
根據本發明之倒角裝置,進一步具備配置於1個傳送台與另1個傳送台之間之彈性體,藉此使1個傳送台向工件側移動,從而可藉由彈性體,減輕倒角銑刀或除毛邊銑刀接觸於工件時之衝擊。
根據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彈性體係以朝向倒角銑刀賦能1個傳送台的方式配置,藉此使1個傳送台向工件側移動時,可使倒角銑刀先於除毛邊銑刀容易地接觸於工件。再者,工件與倒角銑刀咬合時,即使工件與倒角銑刀之齒之齒峰彼此接觸之情形,亦可藉由旋轉工件,因為藉由工件按壓倒角銑刀,改變該倒角銑刀之齒之齒峰位置,從而可以倒角銑刀之齒之齒槽與工件咬合。因此,容易相對於工件調整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齒輪加工機,具備倒角裝置,藉此可根據需要,以相同之裝置,對已進行齒輪加工之工件進行倒角加工及除毛邊加工。
以下,基於實施例,具體地說明用於實施本發明之倒角裝置及具備其之齒輪加工機之形態。
[實施例1]
以下,使用圖1~圖7,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齒輪加工機。但,在圖4~圖6中,以實線表示對象工件之最大形狀(最大直徑)之工件及倒角銑刀與除毛邊銑刀之位置,以1點鏈線表示對象工件之最小形狀(最小直徑)之工件及倒角銑刀與除毛邊銑刀之位置。在圖5中,以2點鏈線表示工件加工前之狀態。
如圖1、2所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加工機100係使用滾銑齒輪加工工件之滾齒機。該齒輪加工機100包含基座1;立設於基座1上之計數器立柱10;可旋轉地設置於計數器立柱10之下部外周之旋轉環(4台環裝載機)11;及設置於旋轉環11,且把持工件W之4個夾子12。
該等夾子12分別配置於搬入‧搬出位置P1、準備位置P2、滾銑加工位置P3、及倒角加工位置P4。旋轉環11順時鐘每旋轉90°,夾子12依序移動至上述之特定位置(搬入‧搬出位置P1、準備位置P2、滾銑加工位置P3、及倒角加工位置P4)而配置。於滾銑加工位置P3及倒角加工位置P4分別配置有可旋轉地搭載工件W之設置台16。
對向於上述之計數器立柱10配置立柱20。該立柱20可旋轉地支持齒輪加工由夾子12把持配置於上述之滾銑加工位置P3之工件W之滾銑21。於滾銑21之附近,配置倒角加工經齒輪加工之工件W之倒角裝置30。但,齒輪加工機100配置成可齒輪加工滾銑21(參照圖3所示之工件W)。
上述之計數器立柱10具備位於工件W之上方,可旋轉地支持工件W之工件軸13;旋轉驅動工件W之驅動裝置16;及經由工件軸支架14,可於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持工件軸13之移動機構15。
如圖3及圖4所示,上述之倒角裝置30具備倒角銑刀31、除毛邊銑刀32、支持台33、34、銑刀旋轉台35、銑刀前後傳送台42、銑刀前後傳送馬達44等。
倒角銑刀31配置於可旋轉地支持之支持台33,除毛邊銑刀32配置於可旋轉、上下移動地支持之支持台34。除毛邊銑刀32之上下移動係藉由組設於支持台34之未圖示之活塞,與未圖示之加壓手段進行。該等支持台33、34固定於銑刀旋轉台(1個傳送台)35之前端35b側。於銑刀旋轉台35之側部,分別安裝用於將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固定於該銑刀旋轉台35之固定把手38、39。再者,於銑刀旋轉台35之前端35b側之上部,分別安裝用於調整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之高度位置之高度調整螺釘36、37a、37b。因此,可藉由該等高度調整螺釘36、37a、37b,配合工件W之高度,調整後述之倒角銑刀本體31a、31b之高度方向之位置,及後述之除毛邊銑刀本體32a、32b之高度方向之位置。
於銑刀旋轉台35之基端35c側形成孔35a。該孔35a內銑刀前後傳送台(另1個傳送台)42之前端42b側在插入的狀態下配置於該孔35a內,且在孔35a之銑刀旋轉台35之後端側之端面與銑刀前後傳送台42之前端42b之間有空隙的狀態下進行配置。在如此之狀態下,貫通銑刀旋轉台35及銑刀前後傳送台42而配置旋轉軸41。因此,銑刀旋轉台35經由旋轉軸41支持於銑刀前後傳送台42,且以旋轉軸41為旋轉中心,可旋轉地支持於銑刀前後傳送台42。
銑刀前後傳送台42係配置於基台43上。於基台43之1個端部側固定銑刀前後傳送馬達44。前後傳送馬達44包含向銑刀旋轉台35延伸之軸體45。但,前後傳送馬達44軸體45係以在形成於銑刀前後傳送台42之孔42a內貫通的方式配置。於該孔42a之銑刀前後傳送馬達44側之銑刀前後傳送台42之端面附近,固定於內面形成有螺釘部之圓筒狀之構件(以下稱為圓筒構件)46。該圓筒構件46之螺釘部與形成於軸體45之周面螺釘部咬合。因此,藉由驅動銑刀前後傳送馬達44順逆轉軸體45,在基台43上滑動銑刀前後傳送台42,並在工件W與倒角銑刀31咬合之位置,與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對於工件W離間之位置之間,調整銑刀旋轉台35之位置。再者,上述之軸體45及圓筒構件46構成軸傳送機構。
於上述之銑刀旋轉台35與銑刀前後傳送台42之間配置彈性體即旋轉力附加彈簧50。具體而言,係於形成於銑刀旋轉台35之孔35d及形成於銑刀前後旋轉台42之孔42e內配置旋轉力附加彈簧50。藉由該旋轉力附加彈簧50,獲得銑刀前後傳送台42之反作用力,從而賦能銑刀旋轉台35。因此,以旋轉軸41作為旋轉中心,旋轉銑刀旋轉台35,並將固定於銑刀旋轉台35之倒角銑刀31較除毛邊銑刀32配置於工件W附近。其結果,向工件W側移動銑刀旋轉台35時,可使倒角銑刀31先於除毛邊銑刀32容易地接觸於工件W。再者,工件W與倒角銑刀31咬合時,即使工件W與倒角銑刀31之齒之齒峰彼此接觸之情形,亦可藉由旋轉工件W,因為藉由工件W按壓倒角銑刀31,改變該倒角銑刀31之齒之齒峰位置,從而可以倒角銑刀31之齒之齒槽與工件W咬合。
於銑刀前後傳送台42之側部42c之工件W側,固定限制機構之旋轉擋板51。在倒角銑刀31咬合於工件W的狀態下,將銑刀旋轉台35朝向工件W附近進行軸傳送時,旋轉擋板51之前端51a接觸於銑刀旋轉台35之孔35a,從而限制該銑刀旋轉台35之旋轉(圖4中逆時針旋轉之移動)。因此,亦可在工件W與倒角銑刀31咬合後,相對於工件W定位除毛邊銑刀32。
於上述之銑刀前後傳送台42之側部42d,經由固定具47,配置檢測工件W與倒角銑刀31咬合之狀態之咬合確認檢測器48。
上述之倒角銑刀31係由周面形成為齒輪狀之上下一對倒角銑刀本體31a、31b構成。上述之除毛邊銑刀32係以圓盤狀,且周面形成有刀刃之上下一對除毛邊銑刀本體32a、32b構成。倒角銑刀31之直徑L1形成為大於除毛邊銑刀32之直徑L2。
倒角銑刀31與除毛邊銑刀32係相對於工件W軸傳送銑刀前後傳送台42,藉此以可以倒角銑刀31將經齒輪加工之工件W進行倒角,且可以除毛邊銑刀32除去工件W之毛邊的方式配置於銑刀旋轉台35。
具體而言,係基於工件W為對象工件之最大形狀(最大直徑)時之倒角銑刀31之切入位置,與工件W為對象工件之最小形狀(最小直徑)時之倒角銑刀31之切入位置,運算倒角銑刀側對工件W之切入變化量。此處,倒角銑刀31之切入位置是指倒角銑刀31之刀刃接觸於工件W之齒輪,並以該倒角銑刀31進行倒角之位置。又,基於工件W為對象工件之最大形狀(最大直徑)時之除毛邊銑刀32之切入位置,與工件W為對象工件之最小形狀(最小直徑)時之除毛邊銑刀32之切入位置,運算除毛邊銑刀側對工件W之切入變化量。此處,除毛邊銑刀32之切入位置是指除毛邊銑刀32之刀刃接觸於工件W之邊緣,並以該除毛邊銑刀32進行除毛邊之位置。且,以使上述倒角銑刀側切入變化量與上述除毛邊銑刀側切入變化量大致相同的方式,將倒角銑刀31與除毛邊銑刀32配置於銑刀旋轉台35。對象工件之最大形狀與最小形狀係藉由倒角銑刀31之參數及除毛邊銑刀32之參數等決定。對象工件是指可以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進行加工之工件。
藉由如此配置銑刀31、32,使得在可以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進行加工之工件之直徑最大時至最小時範圍內,倒角銑刀31與除毛邊銑刀32相對於工件W之傳送量大致相同。其結果,可以1個銑刀前後傳送台42定位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因此,可以簡易之結構,進行各銑刀31、32相對於工件W之位置調整。又,可使裝置小型化。
此處,參照圖5及圖6,具體地說明工件之大小與倒角銑刀之移動量及除毛邊銑刀之移動量之關係。在圖6中,以實線表示對象工件之最大形狀(最大直徑),並以1點鏈線表示對象工件之最小形狀(最小直徑)。
工件為對象工件之最大形狀之情形,如圖5中實線所示,配置工件W1、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運算求得工件W1之軸心Wc與除毛邊銑刀32之軸心32cb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1B,及工件W1之軸心Wc與倒角銑刀31之軸心31cb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2B。
工件為對象工件之最小形狀之情形,如圖5中1點鏈線所示,配置工件W2、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運算求得工件W2之軸心Wc與除毛邊銑刀32之軸心32ca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1A,及工件W2之軸心Wc與倒角銑刀31之軸心31ca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2A。
以使銑刀前後傳送台42之正交於傳送方向之方向的工件W1、W2之軸心Wc與除毛邊銑刀32之軸心32ca、32cb之間的距離Y1,及工件W1、W2之軸心Wc與倒角銑刀31之軸心31ca、31cb之間的距離Y2滿足如下所示之(1)公式的方式運算求得。
[數2]
藉由如此配置,可使X1=X2,且即使於1個傳送台安裝倒角銑刀與除毛邊銑刀,亦可對對象工件之最大形狀與最小形狀施與適當之切入。
如上所述,定位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藉此使得在可以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進行加工之工件之直徑最大時至最小時的範圍內,倒角銑刀31與除毛邊銑刀32相對於工件W之傳送量相同。
相對於此,未於以上述之(1)公式決定之Y1、Y2之位置配置倒角銑刀、除毛邊銑刀之情形,圖5所示之X1=X2之關係瓦解。將其狀態顯示於圖6。
圖6(a)係顯示將工件配置於偏向倒角銑刀側之情形。對對象工件之最小形狀與最大形狀,設定除毛邊銑刀與倒角銑刀之切入方向之距離R1A、R1B、R2A、R2B,並配置於與Y1、Y2不同之位置Y11、Y12之情形,不滿足(1)公式,從圖可知,X11>X12。
圖6(b)係顯示將工件配置於偏向除毛邊銑刀側之情形。對對象工件之最小形狀與最大形狀,設定除毛邊銑刀與倒角銑刀之切入方向之距離R1A、R1B、R2A、R2B,並配置於與Y1、Y2不同之位置Y21、Y22之情形,不滿足(1)公式,從圖可知,X21<X22。
因此,以滿足上述之(1)公式之方式配置工件、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藉此可在對象工件之直徑最大時至最小時之範圍內,使倒角銑刀31對工件W之傳送量與除毛邊銑刀32對工件W之傳送量大致相同。藉此,可將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定位於1個銑刀前後傳送台42,因此,可以簡易之結構,進行各銑刀相對於工件之位置調整。又,可使裝置小型化。
此處,使用圖7,詳細地說明上述之利用倒角裝置30之經齒輪加工之工件W之倒角作業。
如圖7(a)所示,開始進行倒角之前,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與經齒輪加工之工件W離間而定位。
其次,如圖7(b)所示,驅動銑刀前後傳送馬達44並旋轉軸體45,直至工件W之齒輪與倒角銑刀31之刀刃不產生干擾之位置,使銑刀前後傳送台42向工件W側移動(前進)。
其次,如圖7(c)所示,旋轉工件W,將銑刀前後傳送台42定位於咬合確認位置。具體而言,使銑刀前後傳送台42移動至工件W側。工件W側之齒與倒角銑刀31之齒之咬合未完(齒之齒峰彼此接觸)之情形,以上述之旋轉軸41為旋轉中心,旋轉銑刀旋轉台35,將倒角銑刀向後推回。此時,咬合確認檢測器48之前端48a未接觸於銑刀旋轉台35之孔35a之內面,呈OFF狀態。該向後推回之力藉由旋轉力附加彈簧50減輕至不對工件W產生損傷之程度。即,工件W與倒角銑刀31之接觸時之衝擊係藉由旋轉力附加彈簧50減輕。再者,旋轉擋板51配置於不起作用之位置,從而軸體45之力不產生作用。
其次,如圖7(d)所示,銑刀旋轉台35藉由旋轉力附加彈簧50,以旋轉軸41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完成工件W與倒角銑刀31之咬合。此時,咬合確認檢測器48之前端48a接觸於銑刀旋轉台35之孔35a,呈ON(咬合完成)狀態。
其次,如圖7(e)所示,使銑刀前後傳送台42前進至工件W側進行配置。藉此,使倒角銑刀31配置於工件W之邊緣。此時,銑刀旋轉台35之旋轉藉由旋轉擋板51限制,且倒角加工之加工力經由旋轉擋板51、銑刀前後傳送台42、圓筒構件46、軸體45,由銑刀前後傳送馬達44接收。其次,將除毛邊銑刀32按壓於工件W(除毛邊銑刀本體32a按壓於下面,除毛邊銑刀本體32b按壓於上面),除去在倒角加工中產生之毛邊。
因此,在上述之作業中,使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同時作用於工件W,從而同時進行工件W之齒輪之倒角及工件W之邊緣之除毛邊。具體而言,將倒角銑刀31之直齒按壓於工件W之螺旋齒輪之上側及下側之邊緣WT 、WL (參照圖3之工件W之粗實線部位)塑性變形,從而進行該部位之倒角。此時,於工件W之上側及下側產生毛邊。該毛邊係藉由除毛邊銑刀32之齒切削除去。又,由於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配置於相同之銑刀旋轉台35,故無需個別定位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使得作業變得容易。又,結構自身亦簡易,可抑制設備成本之增加。
因此,根據上述之倒角裝置30,其具備倒角銑刀31;具有與倒角銑刀31之直徑L1不同之直徑L2之除毛邊銑刀32;及可旋轉地支持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並可相對於工件W調整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之位置之銑刀旋轉台35及銑刀前後傳送台42;以可相對於工件W軸傳送銑刀旋轉台35及銑刀前後傳送台42的方式,配置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並滿足(1)公式的方式配置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藉此使得在對象工件之直徑最大時至最小時之範圍內,倒角銑刀31相對於工件之傳送量與除毛邊銑刀32相對於工件之傳送量大致相同。其結果,可將倒角銑刀31及除毛邊銑刀32定位於1個傳送台。因此,可以簡易之結構,容易地進行各銑刀相對於工件之位置調整。可將裝置小型化。又,上述之軸傳送機構係朝向倒角銑刀31可軸傳送地配置,藉此銑刀旋轉台35移動至工件W側時,可使倒角銑刀31先於除毛邊銑刀32確實地接觸於工件W。
根據上述之齒輪加工機100,可根據需要,以相同之裝置對進行過齒輪加工之工件W進行倒角加工及除毛邊加工。
根據倒角銑刀31之樣式,必須設定成與除毛邊銑刀32略微不同之軸心距離,但亦可以旋轉擋板51之調整進行設定。又,藉由除毛邊銑刀32之磨利口,即使對外形縮小者,亦可同樣地,以旋轉擋板51之調整進行對應。
再者,在上述中,雖已使用具備倒角裝置30之齒輪加工機100進行說明,但亦可為倒角裝置單體之設備。如此之裝置除發揮與上述之倒角裝置30同樣之作用效果以外,由於僅需對目前使用之齒輪加工機導入上述倒角裝置即可,故亦可抑制設備成本之增大。
在上述中,作為齒輪加工機100雖已使用滾齒機進行說明,但亦可為於滾齒機以外之齒輪加工機設置有倒角裝置之設備。如此之設備亦可發揮與上述之齒輪加工機同樣之作用效果。
在上述中,雖已使用對經螺旋齒輪加工之工件W進行倒角加工及除毛邊加工之倒角裝置30進行說明,但亦可藉由改變倒角銑刀之齒輪形狀,對經直齒輪加工之工件進行倒角加工及除毛邊加工。
在上述中,雖已使用具備一對倒角銑刀本體31a、31b及一對除毛邊銑刀本體32a、32b之倒角裝置30進行說明,但亦可作為於工件之上部側或下部側僅配置有倒角銑刀本體及除毛邊銑刀本體之倒角裝置。在如此之倒角裝置中,進行完工件之一側之倒角及除毛邊以後,反轉配置上述工件之表面背面,藉此可進行工件之另一側之倒角及除毛邊。因此,即使為如此之倒角裝置,亦可發揮與上述之倒角裝置30同樣之作用效果。
在上述中,雖已使用具備倒角銑刀31、及具有小於倒角銑刀31之直徑L1之直徑L2之除毛邊銑刀32的倒角裝置30進行說明,但亦適用於具備倒角銑刀、及具有大於倒角銑刀之直徑之直徑之除毛邊銑刀的倒角裝置。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由於可以簡易之結構,容易地進行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對工件之位置調整,故可在工作機械產業等中有益地加以利用。
1...基座
10...計數器立柱
11...旋轉環
12...夾子
13...工件軸
14...工件軸支架
15...移動機構
16...驅動裝置
20...立柱
21...滾銑
30...倒角裝置
31...倒角銑刀
31a、31b...倒角銑刀本體
32a、32b...除毛邊銑刀本體
31c、31ca、31...倒角銑刀之軸心
32...除毛邊銑刀
32c、32ca、32cb...除毛邊銑刀之軸心
33、34...支持台
35...銑刀旋轉台
35b...前端
35a、35d...孔
35b...前端
35c...基端
36、37a、37b...螺釘
38、39...固定把手
41...旋轉軸
42...銑刀前後傳送台
42a、42e...孔
42b...前端
42c、42d...側部
43...基台
44...銑刀前後傳送馬達
45...軸體
46...圓筒構件
47...固定具
48...咬合確認檢測裝置
48a...前端
50...旋轉力附加彈簧
51...旋轉擋板
51a...前端
100...齒輪加工機
L1、L2...直徑
P1...搬入‧搬出位置
P2...準備位置
P3...滾銑加工位置
P4...倒角加工位置
W、W1、W2...工件
Wc...工件之軸心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齒輪加工機之立體圖,圖1(a)顯示工件之齒輪加工時及工件之倒角加工時之狀態,圖1(b)係顯示器加工前之狀態。
圖2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齒輪加工機之平面圖。
圖3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具備齒輪加工機之倒角裝置之立體圖。
圖4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具備齒輪加工機之倒角裝置之概略圖。
圖5係用於說明具備倒角裝置之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與工件之位置關係的圖。
圖6係用於說明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之配置不良時之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與工件之位置關係的圖,圖6(a)係顯示工件過於偏向倒角銑刀側之情形,圖6(b)顯示工件過於偏向除毛邊銑刀側之情形。
圖7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具備齒輪加工機之倒角裝置之作業狀態的說明圖,圖7(a)係顯示倒角裝置之配置於啟動位置之狀態,圖7(b)係顯示將倒角裝置靠近工件配置之狀態,圖7(c)係顯示倒角裝置之倒角銑刀與工件之咬合未完之狀態,圖7(d)係顯示倒角裝置之倒角銑刀與工件之咬合完成之狀態,圖7(e)係顯示倒角裝置之工件加工時之狀態。
31...倒角銑刀
31c...倒角銑刀之軸心
32...除毛邊銑刀
32c...除毛邊銑刀之軸心
33、34...支持台
35...銑刀旋轉台
35a、35d...孔
35b...前端
35c...基端
36、37a、37b...螺釘
38、39...固定把手
41...旋轉軸
42...銑刀前後傳送台
42a、42e...孔
42b...前端
42c、42d...側部
43...基台
44...銑刀前後傳送馬達
45...軸體
46...圓筒構件
47...固定具
48...咬合確認檢測裝置
48a...前端
50...旋轉力附加彈簧
51...旋轉擋板
51a...前端

Claims (15)

  1. 一種倒角裝置,其特徵為包含:將經齒輪加工之工件進行倒角之倒角銑刀;具有與上述倒角銑刀之直徑不同之直徑的除去上述工件之毛邊之除毛邊銑刀;及可旋轉地支持上述倒角銑刀與上述除毛邊銑刀,並可相對於上述工件調整該倒角銑刀及除毛邊銑刀位置之傳送台;並以可相對於上述工件1軸傳送上述傳送台的方式,且以在對象工件之範圍內,使倒角銑刀側切入變化量與除毛邊銑刀側之切入變化量大致相同的方式,配置上述倒角銑刀及上述除毛邊銑刀。
  2. 如請求項1之倒角裝置,其以使上述工件為對象工件之最大直徑時的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除毛邊銑刀之軸心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1B,及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倒角銑刀之軸心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2B;上述工件為對象工件之最小直徑時的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除毛邊銑刀之軸心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1A,及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倒角銑刀之軸心之間的切入方向之距離R2A;及上述傳送台之正交於傳送方向之方向的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除毛邊銑刀之軸心之間的距離Y1,及上述工件之軸心與上述倒角銑刀之軸心之間的距離Y2滿足如下所示之(1)公式的方式,相對於工件,配置上述除毛邊銑刀與上述倒角銑刀,[數3]
  3. 如請求項1之倒角裝置,其中上述傳送台包含2個傳送台,與可將一個傳送台軸傳送至上述工件側之軸傳送機構;且包含相對於另一個傳送台,可支持地配置上述1個傳送台之軸。
  4. 如請求項2之倒角裝置,其中上述傳送台包含2個傳送台,與可將一個傳送台軸傳送至上述工件側之軸傳送機構;且包含相對於另一個傳送台,可支持地配置上述1個傳送台之軸。
  5. 如請求項3之倒角裝置,其包含限制利用上述軸之上述1個傳送台之旋轉之限制機構。
  6. 如請求項4之倒角裝置,其包含限制利用上述軸之上述1個傳送台之旋轉之限制機構。
  7. 如請求項3之倒角裝置,其進一步包含配置於上述1個傳送台與上述另1個傳送台之間之彈性體。
  8. 如請求項4之倒角裝置,其進一步包含配置於上述1個傳送台與上述另1個傳送台之間之彈性體。
  9. 如請求項5之倒角裝置,其進一步包含配置於上述1個傳送台與上述另1個傳送台之間之彈性體。
  10. 如請求項6之倒角裝置,其進一步包含配置於上述1個傳送台與上述另1個傳送台之間之彈性體。
  11. 如請求項7之倒角裝置,其中上述彈性體係以朝向上述倒角銑刀賦能上述1個傳送台的方式配置。
  12. 如請求項8之倒角裝置,其中上述彈性體係以朝向上述倒角銑刀賦能上述1個傳送台的方式配置。
  13. 如請求項9之倒角裝置,其中上述彈性體係以朝向上述倒角銑刀賦能上述1個傳送台的方式配置。
  14. 如請求項10之倒角裝置,其中上述彈性體係以朝向上述倒角銑刀賦能上述1個傳送台的方式配置。
  15. 一種齒輪加工機,其特徵為包含請求項1之倒角裝置。
TW99135808A 2010-03-15 2010-10-20 Chamfering device and gear machine with its gear TWI4224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7009A JP5072993B2 (ja) 2010-03-15 2010-03-15 面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歯車加工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9018A TW201139018A (en) 2011-11-16
TWI422449B true TWI422449B (zh) 2014-01-11

Family

ID=44648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5808A TWI422449B (zh) 2010-03-15 2010-10-20 Chamfering device and gear machine with its gear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120166B2 (zh)
EP (1) EP2548684A1 (zh)
JP (1) JP5072993B2 (zh)
CN (1) CN102596473B (zh)
BR (1) BR112012010109A2 (zh)
TW (1) TWI422449B (zh)
WO (1) WO20111145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6993A1 (de) * 2011-04-07 2012-10-11 Mag Modul Verzahn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zahnung an Werkstücken
JP5691944B2 (ja) 2011-08-31 2015-04-01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上部旋回体の機器支持構造
DE102012002125A1 (de) * 2012-02-03 2013-08-22 Liebherr-Verzahn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Werkzeugmaschine sowie Werkzeugmaschine
JP2013212551A (ja) * 2012-04-02 2013-10-17 Asano Gear Co Ltd 歯車加工装置および歯車加工方法
JP5994057B2 (ja) * 2012-08-02 2016-09-21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歯車加工装置
DE102013212432B4 (de) * 2013-06-27 2015-11-05 Felsomat Gmbh & Co. Kg Wälzfräsmaschine mit Schwenkarm, an dem eine Anfasvorrichtung und wenigstens ein Schneidwerkzeug angeordnet ist
DE102013218542B4 (de) * 2013-09-16 2015-09-24 Felsomat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Anfasen und Glätten von verzahnten Werkstücken und zugehörige Bearbeitungsstation
JP6231383B2 (ja) * 2013-12-27 2017-11-15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加工システム及び加工具の交換方法
DE102014010824B4 (de) * 2014-07-23 2016-09-08 Emag Holding Gmbh Vorrichtung zum Anfasen und Entgraten verzahnter Werkstücke
DE102014013230A1 (de) * 2014-09-05 2016-03-10 Gleason-Pfauter Maschinenfabrik Gmbh Verfahren zum Bearbeiten einer Verzahnung, Bearbeitungswerkzeug und Werkzeugmaschine
DE102014018328B4 (de) * 2014-12-10 2023-03-02 Gleason-Pfauter Maschinenfabrik Gmbh Verfahren zum bearbeiten einer verzahnung, werkzeuganordnung und verzahnungsmaschine
JP7316792B2 (ja) * 2016-05-19 2023-07-28 ザ グリーソン ワークス ギアのトップランド面取り
CN106217054B (zh) * 2016-08-31 2023-07-07 浙江飞宇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钢圈自动成型机
CN110091003B (zh) * 2019-05-14 2024-04-05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工件双面外圆倒角设备
CN113070761B (zh) * 2021-04-26 2022-04-12 常熟星祥益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零件倒角设备
CN116652616B (zh) * 2023-07-31 2023-09-26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管材加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6882U (zh) * 1989-10-04 1991-05-31
JPH0899221A (ja) * 1994-09-30 1996-04-16 Ando Electric Co Ltd 歯車のバニッシング装置
JP2006224228A (ja) * 2005-02-16 2006-08-31 Kashifuji:Kk 歯車加工装置
JP2009039800A (ja) * 2007-08-07 2009-02-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面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歯車加工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4913U (ja) * 1983-10-28 1985-05-2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ホブ盤
JPS6278220U (zh) * 1985-10-31 1987-05-19
DE29715092U1 (de) 1997-08-22 1997-10-23 Gleason Works Vorrichtung zum Anfassen und Entgraten der stirnseitigen Zahnkanten von Zahnrädern
US6757949B2 (en) * 2002-03-27 2004-07-06 New Venture Gear, Inc. Combination gear hobber, chamfer/debur and sha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60174464A1 (en) * 2005-02-04 2006-08-10 Fitzgerald Brian M Multiple operation gea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with common work axi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6882U (zh) * 1989-10-04 1991-05-31
JPH0899221A (ja) * 1994-09-30 1996-04-16 Ando Electric Co Ltd 歯車のバニッシング装置
JP2006224228A (ja) * 2005-02-16 2006-08-31 Kashifuji:Kk 歯車加工装置
JP2009039800A (ja) * 2007-08-07 2009-02-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面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歯車加工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9018A (en) 2011-11-16
WO2011114558A1 (ja) 2011-09-22
JP5072993B2 (ja) 2012-11-14
US9120166B2 (en) 2015-09-01
CN102596473B (zh) 2015-06-17
BR112012010109A2 (pt) 2016-06-07
JP2011189449A (ja) 2011-09-29
US20120251258A1 (en) 2012-10-04
CN102596473A (zh) 2012-07-18
EP2548684A1 (en)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2449B (zh) Chamfering device and gear machine with its gear
JP6012705B2 (ja) 工作物への歯部の作製方法
JP6903004B2 (ja) 歯部を加工する方法及び加工用工具並びに工作機械
CN110355569B (zh) 用于对工件进行倒棱加工的设备
US8827611B2 (en) Free form cutting machine
EP2394782A2 (en) Grinding method of multifunction grinding machine
JP5919002B2 (ja) 切削装置
KR101481053B1 (ko) 가공 장치 및 버 제거 장치
KR20200123124A (ko) 챔퍼링 도구, 챔퍼링 시스템, 기어 절삭기, 및 치형부 챔퍼링 방법
JP5192748B2 (ja) 面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歯車加工機
JP6990173B2 (ja) 歯部の製造及びバリ取り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20190080739A (ko) 절삭 블레이드의 드레싱 방법
EP3369526B1 (en) Powder molding ed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powder molding edge processing method
JP6151529B2 (ja) サファイアウェーハの研削方法
US20170087689A1 (en) Clamping device for a machine tool
JP5006008B2 (ja) 研削盤
CN114367854A (zh) 一种抽屉部件加工装置
JP5290084B2 (ja) 研削装置
WO2014010322A1 (ja) 歯車の歯形を面取り加工する方法
CN104440562A (zh) 一种透视圆弧砂轮修整器
JP2006326783A (ja) 研削盤
JP6388518B2 (ja) 被加工物の研磨方法
JP2019111620A (ja) 面取り装置及び面取り方法
CA1082463A (en) One chuck grinding apparatus for end milling cutters and the like
JP7035433B2 (ja) 眼鏡レンズ加工装置及び眼鏡レンズ加工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