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3324B - Continuous connection of ion generator and connected ion generator - Google Patents

Continuous connection of ion generator and connected ion genera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3324B
TWI413324B TW097112774A TW97112774A TWI413324B TW I413324 B TWI413324 B TW I413324B TW 097112774 A TW097112774 A TW 097112774A TW 97112774 A TW97112774 A TW 97112774A TW I413324 B TWI413324 B TW I4133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on generator
ion
gas
electrodes
gas 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2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3420A (en
Inventor
Yasunori Terasaki
Fumitaka Irie
Original Assignee
Hugl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gl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Hugle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1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3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3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33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4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spark gaps or other discharg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及連結型離子生成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連結複數個離子生成器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及以這種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來連結成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
先前技術之棒型離子生成器,有施加高電壓在針狀電極(放電針)而自空氣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以下在總稱正離子及負離子時,單稱做離子)使離子及氣流一齊噴射到帶電之除電對象而除電之電暈放電式離子生成器。前述除電對象之一例,有例如板狀玻璃基板等。前述玻璃基板,係例如使用於TFT(薄膜電晶體)液晶面板、PDP(電漿顯示面板)或LCD(液晶顯示器)等之基板。
這種電暈放電式離子生成器,係還概略區分為施加在電極之高壓電源使用直流電源之直流式離子生成器、及使用交流電源之交流式離子生成器。各離子生成器各有特徵,必須依照使用目的來選擇。
直流式離子生成器,係使正電極及負電極分別以相同數量交互設置,正電極係產生正離子,負電極係產生負離子。電極係設於噴射噴嘴內,使生成之離子載置於氣流而加快移動速度,藉此提高除電效果。
交流式離子生成器,係主要使用以升壓變壓器來將商用頻率交流電源加以升壓之電源電壓,正離子及負離子係 以1支電極來交互生成。電極係配置於噴射噴嘴內,使生成之離子載置於氣流而加快移動速度,藉此提高除電效果。
近年來,隨著PDP或LCD畫面之大型化,上述除電對象例示之玻璃基板係有大型化之傾向,離子生成器也必須對應這種大型玻璃基板的除電。其解決對策在先前技術中,係採用使用複數個離子生成器之手法。這種使用複數個離子生成器之先前技術,有例如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16997號公報,發明名稱:離子化裝置及其放電電極棒)所示者。
在專利文獻1之第3圖中,係開示有使橫向並列之複數支放電電極棒1做成組33,使前述組33成複數列並列。如此一來,也能對應橫向很大型之除電對象。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16997號公報(段落編號0021,第3圖)
如專利文獻1第3圖所記載,當鄰接之2個放電電極棒之中間間隔較寬時,設於這些放電電極棒最外面之2個電極係成分離狀態,會有離子無法到達此中間間隔正下方附近之問題。
在此,當配置鄰接之2個離子生成器時,藉由統一全部電極間隔,能使離子均勻地到達除電對象。但是,當統一統一全部電極間隔時,必須在設置現場確認2個離子生 成器之電極間隔,且使安裝位置轉位而安裝,所以作業方便性不佳。而需要以簡單作業就能正確決定電極間隔之方法。
在此,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研發出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實施2個離子生成器之定位,以使全部電極等間隔,能使設置作業容易化,且能提高除電能力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
又,提供一種以這種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來連結而能均勻地對大型除電對象實施除電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包括:離子生成器本體,形成長形體;電氣回路,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內部;以及複數個電極,在縱向上以既定電極間隔複數並列而往離子生成器本體外部凸出,施加有供給自電氣回路之電壓而產生離子;用於連結電暈放電式離子生成器,其特徵在於: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包括:2個嵌合部,嵌合有離子生成器之側端部;2個固定部,將連結的2個離子生成器之側端部加以固定;以及定位部,實施2個離子生成器之定位,以使嵌入嵌合 部,同時使以固定部固定之2個離子生成器側端部附近之2個電極以既定電極間隔來分隔。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中,前述2個嵌合部係藉由連續之中空孔部一體形成。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中,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包括打開中空孔部之切入部而自側面觀之成剖面C字形,包括擴大切入部而擴開前述2個嵌合部之功能。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中,前述離子生成器係在側端部包括側面蓋體,前述固定部,係卡止前述側面蓋體之卡止部。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係使用n(n係正整數)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而連結n+1個離子生成器所構成,其特徵在於:全部電極係在縱向保持既定電極間隔且 成複數並列。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包括:離子生成器本體,形成長形體;電氣回路,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內部;流體回路,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內部;複數個電極,在縱向上以既定電極間隔複數並列而往離子生成器本體外部凸出,施加有供給自電氣回路之電壓而產生離子;複數個氣體噴射部,縱向上複數並列且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外部,自流體回路供給噴射離子搬運用氣流;以及氣體通流口,使自氣體供給源供給之氣流往流體回路供給,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側面;用於連結電暈放電式離子生成器,其特徵在於: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包括:2個嵌合部,嵌合有離子生成器之側端部;2個固定部,將連結的2個離子生成器之側端部加以固定;定位部,實施2個離子生成器之定位,以使嵌入嵌合部,同時使以固定部固定之2個離子生成器側端部附近之2個電極以既定電極間隔來分隔;氣體流路部,被連結在連結之2個離子生成器側面處之2個氣體通流口;以及 收容部,收容氣體流路部。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中,前述2個嵌合部及前述收容部係藉由連續之中空孔部一體形成。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中,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包括打開中空孔部之切入部而自側面觀之成剖面C字形,包括擴大切入部而擴開前述2個嵌合部之功能。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6、7或8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中,前述離子生成器係在側端部包括側面蓋體,前述固定部,係卡止前述側面蓋體之卡止部。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係使用n個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而連結n+1個離子生成器所構成,其特徵在於:n+1個離子生成器之流體回路係以n個氣體流路部來 連結,同時全部電極係在縱向保持既定電極間隔且成複數並列。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中,前述氣體流路部,係T字形氣體流路部,被連結在2個氣體通流口,同時與氣體供給源連結,往連結有前述T字形氣體流路部之兩側離子生成器供給氣體。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或第11項所述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中,前述氣體噴射部,係電極被收容在內部,全部電極及氣體噴射部係在縱向上保持既定電極間隔且成複數並列,同時自流體回路供給離子搬運用氣流而與電極周圍之離子一齊噴射。
當使用如上之本發明時,能提供一種藉由實施2個離子生成器之定位,以使全部電極等間隔分離,且能使設置作業容易化及提高除電能力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
又,提供一種以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連結而對大型除電對象之除電不會偏倚不均的連結型離子生成器。
接著,參照圖面來說明本發明最佳實施形態的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及連結型離子生成器。第1圖係構成本形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的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及離子生成器重要部位立體外觀圖;第2圖係第1圖之正視圖;第3圖係第1圖之俯視圖;第4圖係第1圖之仰視圖。在本形態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中,如第1~第4圖所示,係包括藉由1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使2個離子生成器20連結之構造。
在此,當說明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及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時,將第2圖、第3圖及第4圖之左右方向當作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及離子生成器20之縱向,將第2圖、第3圖及第4圖之上下方向當作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及離子生成器20之橫向。
接著,參照圖面來說明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第5圖係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之構造圖;第5(a)圖係正視圖;第5(b)圖係左側視圖;第5(c)圖係俯視圖;第5(d)圖係仰視圖。第6圖係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之構造圖;第6(a)圖係A-A線剖面圖;第6(b)圖係B-B線剖面圖;第6(c)圖係C-C線剖面圖。
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係包括C字狀本體11、中空孔部12、缺口部13、定位部14及卡止部15。在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中空孔部12空間內且構成有嵌合部16及收容部17(下述)。
C字狀本體11,如第5(a)、(b)、(c)及(d) 圖所示,形成筒狀且而形成有中空孔部12。前述C字狀本體11,如第5(b)圖所示,係藉由形成於上側之缺口部13形成剖面概略呈C字狀。第5(b)圖所示之C字狀本體11開口,係形成嵌合有在下述離子生成器20側端部之側面蓋體22。
定位部14,係凸出到中空孔部14內地一體形成在C字狀本體上。如第5(b)圖、第6(a)圖、第6(b)圖及第6(c)圖所示,形成剖面凹自行之約略立方體。離子生成器20側面蓋體22係抵接在作為定位部14側面之側壁部141而使離子生成器20定位。關於使用定位部14來定位則說明於後。
卡止部15,係本發明固定部之具體例,在C字狀本體11開口附近往中空孔部12側凸出之卡止片。在一邊之開口改變高度而配置有2個卡止部15,又,在另一邊開口改變高度而配置有2個卡止部15。關於使用卡止部15之卡止則說明於後。
嵌合部16,如第6(a)圖所示,係指在中空孔部12空間之中,於C字狀本體1左右兩側開口部附近,且沒有定位部14之空間。嵌合部16係形成於左右兩側開口部。在前述左右兩側嵌合部16配置有離子生成器20側端部之側面蓋體22。離子生成器20側端部側面蓋體22,係在抵接定位部14側壁部141而被定位之狀態下,被配置在嵌合部16處。
收容部17,如第6(a)圖所示,係指在中空孔部12 空間之中,以兩側嵌合部16夾持之空間(嵌合部16以外之空間),且定位部14上方之空間。在前述收容部17中,係在作為設於離子生成器20側面之2個接續連結器等之氣體通流口(下述)上,連結有作為管體等之氣體流路部(下述)之狀態下,被配置收容。
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之構成係如上所述。
接著,參照圖面來說明使用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之離子生成器的連接。第7圖及第8圖係由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所致之連結處所的放大剖面圖;第9圖係由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所致之連結時電極間隔的說明圖。在打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缺口部13(參照第5圖及第6圖)而中空孔部12開口附近(嵌合部16)擴開之狀態下,自左右兩側插入有離子生成器20。如此一來,能不被卡止部15牽絆地通過開口,之後,卡止部15係抵接側面蓋體22而被維持在擴開狀態,此時可嵌入離子生成器20。此時,在一邊之氣體通流口25安裝有作為硬管體之氣體流路部18,在安裝離子生成器20之同時,氣體流路部18係被固定在另一邊之氣體通流口25。
當使離子生成器20插入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時,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卡止部15係自側面蓋體22脫離,成為卡止部15卡止側面蓋體22之狀態,離子生成器20會連結在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兩側。在此連結之同時,如第8圖所示,定位部14側壁141係抵接在離子生成器20側面蓋體22而在縱向(左右方向)被定位。 又,氣體流路部18連結在兩側之氣體通流口25。在此情形下,中空孔部12中之包括側面蓋體22的處所係成為嵌合部16,以左右兩側嵌合部16夾住之空間係成為收容部17。如此一來,如第9圖所示,能定位2個離子生成器20,以使藉由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讓2個離子生成器20側端部側面蓋體22附近的2個電極23以既定電極間隔A分離。在此,離子生成器20電極23之電極係既定之電極間隔A,結果,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之全部電極係以既定之電極間隔A被定位。
在離子生成器20連結於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兩側之同時實施定位,所以,能使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設置作業容易化。而且,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全部之電極23係被維持在既定之電極間隔A,所以能提高除電能力。
接著,參照圖面來說明使用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來構成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首先,概略說明離子生成器20之具體例。在本形態中,係想定脈波為AC方式的離子生成器20來做說明。第10圖係離子生成器之說明圖。在此,離子生成器20,係包括離子生成器本體21、側面蓋體22(參照第7圖、第8圖及第9圖)、電極23、噴射噴嘴24、氣體通流口25、氣體供給通路26、電源電壓輸入端子27、電源供給線28、電源回路部29及電源線30。
離子生成器本體21,係由第10圖可知,在電極配列方向上形成長棒狀。離子生成器本體21,係由第5(b)圖可知,側面形狀係形成約略長方形。而且,離子生成器本 體21係側面形狀不侷限於約略長方形,側面可為約略橢圓形等各種形態。棒型之離子生成器,係必須在無塵室中不會妨礙來自微細過濾器單元之往下氣流且高效率地使離子運送至作為除電對象之下方,因為這些理由,可以使用使往下氣流容易流動之上下方向較長的橢圓形或長方形。
側面蓋體22,係使內部構造組入離子生成器本體21後,嵌入離子生成器本體21側端部而被固定之蓋體。
電極23,如第10圖所示,係例如在離子生成器本體21縱向配置4個。而且,此數量在設計時可適當選擇。鄰接之2個電極23之間隔係既定之電極間隔A。
噴射噴嘴24,如第10圖所示,係例如在離子生成器本體21縱向配置4個。在本形態中,電極23係配置在噴射噴嘴24中。因此,鄰接之4個噴射噴嘴24之間隔也係既定之電極間隔A。而且,離子生成器20也可以電極23與噴射噴嘴24係形成於分別處所。而且,其數量可以在設計時適當選擇。
氣體通流口25,係輸入來自外部之供給氣體,或往外部輸出,所以,係與管體等氣體流路部18拆裝自如的連結器。
氣體供給通路26,係在左右之側端部兩側與氣體通流口25連通,同時也與噴射噴嘴24連通。被供給到氣體通流口25之供給氣體係被供給到氣體供給通路26,而且往噴射噴嘴24供給。
電源電壓輸入端子27,係例如電源用連結器,輸入來 自外部之電源電壓。在本形態中,雖然係採用在左右側面部配置有電源電壓輸入端子27之構成,但是,也可以配置在任一邊。而且,電源電壓輸入端子27,係也可以採用不配置在側面而配置在離子生成器本體21前後表面之構成。
電源供給線28,係使被供給到電源電壓輸入端子27之電源電壓傳遞到電源回路部29。
電源回路部29,係當被供給來自外部之電源電壓時,會產生交流脈波高壓電源供給到電源線30。
電源線30係複數條(在第2圖中係4條)連接到電源回路部29,電極23係分別電氣性連接到電源線30。電源線30,係藉由適當設置之密封部(未圖示)而不洩漏地被牽入氣體供給通路26內部。
離子生成器20係包括上述構成。
在此,電源電壓輸入端子27、電源供給線28、電源回路部29及電源線30係包含在電氣回路。電氣回路,係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21內部,係指包含電源系統等各種回路之回路。而且,雖然未圖示,但是在電氣回路也可以包含訊號處理系統。訊號處理系統係實施各種訊號處理。例如,係包括自利用無線式遙控傳訊之設定部(未圖示)輸入控制指令,自由增減施加在電極23上之高壓電源的功能。在此情形下,也可以具備接受來自外部之通訊訊號的外部輸入輸出部,或者,顯示動作狀態之動作顯示面板(未圖示)。又,也可以讓電源回路29產生供給到這些訊號處理系統之低壓電源。而且,交流脈波高壓電源,係也可以採用例如 依據未圖示之偵知器,來控制產生之波形.波高.頻率的構成。如此一來,電氣回路係可以考慮各種構成。
又,氣體通流口25及氣體供給通路26,係包含在流體回路內。如上所述,當供給氣體自氣體通流口25被導入時,氣流係透過氣體供給通路26自噴射噴嘴24輸出。流體回路,係指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21內部之流體回路。前述流體回路也可以考慮上述以外之各種構成。
這種棒型離子生成器20,係使電氣回路與空氣回路分成上下領域配置,所以當自側面觀看時,其一般係上下方向較長之橢圓或長方形構造。在此情形下,也可以藉由未圖示之分隔壁,使電氣回路與空氣回路分成上下配置。而且,棒型離子生成器20,係雖然成為放電針體之電極23在離子生成器本體21底部橫向並列,但是,與一般離子生成器相同地,係在放電針體尖端部施加約7000~1000V之高電壓而使其電暈放電。
離子生成器20之構造係說明如上。
接著,參照圖面來說明使用這些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及離子生成器20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第11圖係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之說明圖;第11(a)圖係連結2個離子生成器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之說明圖;第11(b)圖係連結3個離子生成器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之說明圖。首先,如第11(a)圖所示,其係使用1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來連結2台離子生成器20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而且,使電源電壓線(未圖示)分別連接到2 台離子生成器20之電源電壓輸入端子27而實施電源供給。在此情形下,一邊之離子生成器20(在第11(a)圖中之右側)的氣體供給通路26(參照第1圖),係氣流自連接一端之氣體通流口25被供給。又,氣流係自與前述氣體供給通路26連通之另一端氣體通流口25被放出到另一邊之離子生成器20(在第11(a)圖中係左側)。
又,另一邊離子生成器20(在第11(a)圖中之左側)之氣體供給通路26(參照第10圖),係氣流自連接於一端之氣體通流口25被供給。另一邊離子生成器20(在第11(a)圖中之左側)之另一端氣體通流口25係被密封部40密封。在這2台離子生成器20之氣體供給通路26處,連接有複數個(本形態係包括8個)噴射噴嘴24,當被壓縮之供給氣體自氣體通流口25被導入時,氣流係透過氣體供給通路26自噴射噴嘴24輸出。
接著,說明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之使用方法。
自使用開始,氣流係在自流體回路噴射噴嘴24輸出之狀態。又,使交流脈波高壓電源施加在電極23而在電極23周圍交互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如此一來,噴射噴嘴24內之正離子或負離子係搭載在氣流而自噴射噴嘴24的噴射部開口往下側噴射。如此一來,藉由在電極23周圍噴出氣流,能搬運離子至較遠距離,也能減少髒污附著在電極23上。
在上述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中,係使全部電極23之間隔以既定之電極間隔A分離,能減少正離子或負離子在 縱向位置偏倚,所以,能對大型玻璃基板等電極配列方向很長之除電對象提供前所未有的高度除電功能,而提高除電能力。
接著,第11(b)圖係使用2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來連結3台離子生成器20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前述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之構成及動作係很容易類推,所以說明予以省略。
在上述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中,連結多數離子生成器20而能對寬度很長之除電對象實施除電。又,全部之電極23係維持以既定之電極間隔A分離,能減少正離子或負離子在縱向位置偏倚,所以,能對大型玻璃基板等電極配列方向很長之除電對象提供前所未有的高度除電功能,而提高除電能力。
接著,參照圖面來說明其他形態。第12圖係其他形態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的說明圖;第12(a)圖係俯視放大剖面圖;第12(b)圖係正視放大剖面圖。在本形態中,當與上述形態比較時,在改變氣體流路部18之外,係與上述說明之構造相同,為了不重複說明相同構造,所以其說明予以省略。
以下說明不同點。例如,首先在使用第11(b)圖來說明過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中,自一端之氣體通流口25實施氣體供給,自噴射噴嘴23噴射氣體,所以,離開前述氣體通流口25最遠之處所的密封部40附近的氣體壓力較低,有可能因為噴射噴嘴23之處所而會產生除電能力 之偏倚。
在此,在氣體供給通路26途中供給氣體,具體說來,係只要在鄰接之離子生成器20間之氣體流通口25間供給氣體即可。為了實現氣體供給,取代第8圖所示之氣體流路部18,而採用第12圖所示之T字型氣體流路部19。前述T字型氣體流路部19,係連結在2個氣體通流口25,同時T字型氣體流路部19之剩下開口係與氣體供給源(未圖示)相連結。例如,當連結有2個離子生成器20時,在2個離子生成器20之間係連接有T字型氣體流路部19,在離子生成器20之各剩下另一端皆配置有密封部40。前述T字型氣體流路部19,係氣體供給到本身連結之兩側離子生成器20,所以,與先前技術相比較下,因為處所不同而產生之壓力差較少,能提高除電能力。
又,也可以不設置密封部40而使氣體供給源連結在全部氣體通流口25來供給氣體。藉此,因為處所不同而產生之壓力差會更少,能提高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之除電能力。
以上,說明過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而且,此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還可以有各種變形形態。在上述形態中,係使自電氣回路供給之電壓以交流脈波電壓施加在電極上之交流脈波方式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
但是,也可以係取代交流脈波方式,而使自電氣回路供給之電壓以正常正弦波之交流電壓施加在電極上之交流方式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
又,也可以以直流方式來取代交流方式。也可以使正電極與負電極交互配列,在正電極施加正電壓而產生正離子,又,在負電極施加負電壓而產生負離子。在此情形下,在鄰接之2個離子生成器20間,也考慮使正電極與負電極交互配列。這種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係可以成為離子再結合很少的直流方式,使產生之正離子與負離子混合而以氣流吹到除電對象來除電。但是,即使係直流方式,雖然有特殊用途,但是也可以使自電氣回路供給之電壓僅為正直流電壓來僅生成正離子,或者,使自電氣回路供給之電壓僅為負直流電壓來僅生成負離子。在此情形下,也能獲得本發明之效果。
又,電極之個數雖然說明過有4個。但是,電極個數係可在設計時適當選擇,例如可以採用包括5個電極及噴射噴嘴的離子生成器,或者,採用包括6個電極及噴射噴嘴的離子生成器等,可以適當增加電極及噴射噴嘴。
又,離子生成器20之連結數也可以採用4台以上,可以對應除電對象寬度採用連結適當個數離子生成器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亦即,使用n(n係正整數)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來連結n+1個離子生成器20,藉以構成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
而且,離子生成器20雖然說明過包括流體回路者,但是,也可以係自上述離子生成器20去除流體回路而僅有電氣回路之離子生成器20,使其係與這種離子生成器20連結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10、及使用上述離子生成器 用接續連結器10來連結複數個離子生成器20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100。在此情形下,因為使全部電極設定成既定之電極間隔,所以能提高除電能力。
當使用以上說明過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時,離子生成器之連結變容易,能以簡單作業即可組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
又,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構造很簡素,能降低成本。
又,當使用這種連結型離子生成器時,尤其能對較寬之除電對象實施除電,只要對應安裝條件來增減連結數即可,能改善設置之自由度。又,用於往電極配列方向(縱向)延長之離子生成器增設作業也變得較容易,能減少作業負荷。
10‧‧‧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
11‧‧‧C字形本體
12‧‧‧中空孔部
13‧‧‧缺口部
14‧‧‧定位部
15‧‧‧卡止部
16‧‧‧嵌合部
17‧‧‧收容部
18‧‧‧氣體流路部
19‧‧‧T字形氣體流路部
20‧‧‧離子生成器
21‧‧‧離子生成器本體
22‧‧‧側面蓋體
23‧‧‧電極
24‧‧‧噴射噴嘴
25‧‧‧氣體通流口
26‧‧‧氣體供給路徑
27‧‧‧電源電壓輸入端子
28‧‧‧電源供給線
29‧‧‧電源回路部
30‧‧‧電源線
40‧‧‧密封部
100‧‧‧連結型離子生成器
141‧‧‧側壁部
第1圖係構成用於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形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的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及離子生成器重要部位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及離子生成器重要部位之正視圖。
第3圖係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及離子生成器重要部位之俯視圖。
第4圖係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及離子生成器重要部位之仰視圖。
第5圖係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之構造圖;第5(a)圖係正視圖;第5(b)圖係左側視圖;第5(c)圖係俯視圖;第5(d)圖係仰視圖。
第6圖係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之構造圖;第6(a)圖係A-A線剖面圖;第6(b)圖係B-B線剖面圖;第6(c)圖係C-C線剖面圖。
第7圖係由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所致之連結處所的俯視放大剖面圖。
第8圖係由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所致之連結處所的正視放大剖面圖。
第9圖係由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所致之連結時電極間隔的說明圖。
第10圖係離子生成器之說明圖。
第11圖係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之說明圖;第11(a)圖係連結2個離子生成器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之說明圖;第11(b)圖係連結3個離子生成器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之說明圖。
第12圖係其他形態之連結型離子生成器的說明圖;第12(a)圖係俯視放大剖面圖;第12(b)圖係正視放大剖面圖。
10‧‧‧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
14‧‧‧定位部
20‧‧‧離子生成器
21‧‧‧離子生成器本體
22‧‧‧側面蓋體
23‧‧‧電極

Claims (8)

  1. 一種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包括:離子生成器本體,形成長形體;電氣回路,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內部;以及複數個電極,在縱向上以既定電極間隔複數並列而往離子生成器本體外部凸出,施加有供給自電氣回路之電壓而產生離子;用於連結電暈放電式離子生成器,其特徵在於: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包括:2個嵌合部,嵌合有離子生成器之側端部;2個固定部,將連結的2個離子生成器之側端部加以固定;以及定位部,實施2個離子生成器之定位,以使嵌入嵌合部,同時使以固定部固定之2個離子生成器側端部附近之2個電極以既定電極間隔來分隔;前述2個嵌合部係藉由連續之中空孔部一體形成;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包括打開中空孔部之切入部而自側面觀之成剖面C字形,包括擴大切入部而擴開前述2個嵌合部之功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其中,前述離子生成器係在側端部包括側面蓋體,前述固定部,係卡止前述側面蓋體之卡止部。
  3. 一種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使用n(n係正整數)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 器,而連結n+1個離子生成器所構成,其特徵在於:全部電極係在縱向保持既定電極間隔且成複數並列。
  4. 一種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其包括:離子生成器本體,形成長形體;電氣回路,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內部;流體回路,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內部;複數個電極,在縱向上以既定電極間隔複數並列而往離子生成器本體外部凸出,施加有供給自電氣回路之電壓而產生離子;複數個氣體噴射部,縱向上複數並列且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外部,自流體回路供給噴射離子搬運用氣流;以及氣體通流口,使自氣體供給源供給之氣流往流體回路供給,設於離子生成器本體側面;用於連結電暈放電式離子生成器,其特徵在於: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包括:2個嵌合部,嵌合有離子生成器之側端部;2個固定部,將連結的2個離子生成器之側端部加以固定;定位部,實施2個離子生成器之定位,以使嵌入嵌合部,同時使以固定部固定之2個離子生成器側端部附近之2個電極以既定電極間隔來分隔;氣體流路部,被連結在連結之2個離子生成器側面處 之2個氣體通流口;以及收容部,收容氣體流路部;前述2個嵌合部及前述收容部係藉由連續之中空孔部一體形成;前述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係包括打開中空孔部之切入部而自側面觀之成剖面C字形,包括擴大切入部而擴開前述2個嵌合部之功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其中,前述離子生成器係在側端部包括側面蓋體,前述固定部,係卡止前述側面蓋體之卡止部。
  6. 一種連結型離子生成器,使用n個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而連結n+1個離子生成器所構成,其特徵在於:n+1個離子生成器之流體回路係以n個氣體流路部來連結,同時全部電極係在縱向保持既定電極間隔且成複數並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其中,前述氣體流路部係T字形氣體流路部,被連結在2個氣體通流口,同時與氣體供給源連結,往連結有前述T字形氣體流路部之兩側離子生成器供給氣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離子生成器用接續連結器,其中,前述氣體噴射部係電極被收容在內部,全部電極及氣體噴射部係在縱向上保持既定電極間隔且成複數 並列,同時自流體回路供給離子搬運用氣流而與電極周圍之離子一齊噴射。
TW097112774A 2007-08-09 2008-04-09 Continuous connection of ion generator and connected ion generator TWI4133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7567A JP2009043580A (ja) 2007-08-09 2007-08-09 イオナイザ用接続コネクタおよび連結型イオナイ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3420A TW200913420A (en) 2009-03-16
TWI413324B true TWI413324B (zh) 2013-10-21

Family

ID=4039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2774A TWI413324B (zh) 2007-08-09 2008-04-09 Continuous connection of ion generator and connected ion generato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43580A (zh)
KR (1) KR101425495B1 (zh)
CN (1) CN101365287A (zh)
TW (1) TWI413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95259B2 (en) 2016-08-08 2023-07-04 Global Plasma Solutions, Inc. Modular ion generator device
US11283245B2 (en) 2016-08-08 2022-03-22 Global Plasma Solutions, Inc. Modular ion generator device
JP6658459B2 (ja) * 2016-11-02 2020-03-04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イオナイザーユニット
KR20230085946A (ko) 2018-02-12 2023-06-14 글로벌 프라즈마 솔루션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셀프 클리닝 이온 발생기 장치
US11581709B2 (en) 2019-06-07 2023-02-14 Global Plasma Solutions, Inc. Self-cleaning ion generator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8196A (ja) * 1995-04-26 1996-11-12 Kasuga Denki Kk 一体型直流除電器
JPH11273892A (ja) * 1998-03-19 1999-10-08 Towa Sangyo Kk 除電用イオン放出ブロック
JP2007141692A (ja) * 2005-11-19 2007-06-07 Keyence Corp イオン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8196A (ja) * 1995-04-26 1996-11-12 Kasuga Denki Kk 一体型直流除電器
JPH11273892A (ja) * 1998-03-19 1999-10-08 Towa Sangyo Kk 除電用イオン放出ブロック
JP2007141692A (ja) * 2005-11-19 2007-06-07 Keyence Corp イオン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15788A (ko) 2009-02-12
JP2009043580A (ja) 2009-02-26
KR101425495B1 (ko) 2014-08-01
CN101365287A (zh) 2009-02-11
TW200913420A (en) 200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3324B (zh) Continuous connection of ion generator and connected ion generator
US8576535B2 (en) Ion-generating device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US7995321B2 (en) Ionization device
KR101040298B1 (ko) 제전장치 및 방전모듈
JP4832058B2 (ja) イオン化装置
WO2008004454A1 (fr) Appareil de génération d'ions et appareil électrique
WO2005117506A1 (ja) 除電装置
US8355237B2 (en) Ion generator
TWI455427B (zh) Electrode unit and ion generator
JP2007141691A (ja) イオン化装置
JP2009238602A (ja) 直流式バー形除電電極構造
JP4226359B2 (ja) 除電器
JP2016520959A (ja) X線発生装置と、これを構成するx線発生部及び高電圧発生部
JP2007305366A (ja) イオナイザ、イオナイザの取り付け方法およびクリーンルームシステム
KR20130038153A (ko) 정전기 제거 장치
JP2011054308A (ja) 除電装置及び除電方法
US20220338338A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Gas Discharge
JP2011204694A (ja) 直流式バー形除電電極構造
JP2010129499A (ja) イオナイザおよびイオナイザシステム
JP2014222634A (ja) イオン発生素子およびイオン発生装置
CN214507448U (zh) 一种微型静电消除器
JP5406671B2 (ja) 除電装置
KR20210050859A (ko) 대향 전극이 구비된 방전 전극 소켓
JP2011146251A (ja) プラズマ化ガス発生装置
KR20210043889A (ko) 방전 전극 소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