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1306B - A polishing composition for polishing a wafer edg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polish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A polishing composition for polishing a wafer edg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polish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1306B
TWI401306B TW95113620A TW95113620A TWI401306B TW I401306 B TWI401306 B TW I401306B TW 95113620 A TW95113620 A TW 95113620A TW 95113620 A TW95113620 A TW 95113620A TW I401306 B TWI401306 B TW I4013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cerium oxide
edge
polishing composition
waf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13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26831A (en
Inventor
Maejima Kuniaki
Miyabe Shinsuke
Izumi Masahiro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hemical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hemical Ind filed Critical Nippon Chemical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726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26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1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1306B/zh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Description

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製造方法以及研磨加工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進行於表面形成金屬膜、氧化物膜、氮化物膜等(以下,記載為金屬膜等)之裝置晶圓之邊緣部份之研磨加工之裝置晶圓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此外,本發明係關於使用上述裝置晶圓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進行裝置晶圓之邊緣部份之鏡面加工之方法。
以矽單晶等半導體素材作為原材料之IC、LSI或者超LSI等電子零件,係於晶圓寫入電路分割成小片狀之半導體晶片為基礎製造者,該晶圓係將矽或其他化合物半導體之單晶晶柱切片成薄圓板狀者。由晶柱切片之晶圓,經由研磨、蝕刻、進一步拋光等步驟,加工成平面及邊緣面修飾成鏡面之鏡面晶圓。晶圓,於其後之裝置步驟於該修飾成鏡面之表面形成細微的電路,惟便圓面成不規則地沉積金屬膜等之狀態。直到分割成半導體元件晶片晶圓將維持最初的圓板狀之形狀會有以邊緣部支持之搬送等步驟。於搬送時若晶圓的外周側面邊緣為不規則的構造形狀,則與搬送裝置之接觸引起微小的破壞而產生細微粒子,或於該粗的狀態之面捲入污染粒子,於其後之步驟該等逸散而污染施以精密加工之面,對製品之良率或品質有很大的影響。為防止此,於電路形成後需要作邊緣部份之鏡面研磨修飾。
上述邊緣研磨,係於墊支持體例如可旋轉的圓筒表面,黏貼包含合成樹脂發泡體、合成皮革或者不織布等之拋光墊之研磨機,使加工物之晶圓之邊緣部份邊旋轉傾斜按壓,邊供給以二氧化矽等作為研磨砥粒成分之研磨組成物溶液,進行邊緣部份之研磨加工之方法而進行。作為使用之研磨組成物之砥粒,提案有與用於矽晶圓之邊緣拋光者相同的膠態二氧化矽,或用於裝置晶圓之面研磨之氣相法二氧化矽或氧化鈰、氧化鋁等。特別是膠態二氧化矽或氣相法二氧化矽由於係細微的粒子而可得到平滑的鏡面而受到矚目。
如此之研磨組成物亦稱為「漿料」,以下亦有如此記載之情形。
以二氧化矽砥粒為成分之研磨組成物,一般使用含有鹼成分之溶液。該加工,係應用該成分之鹼之化學作用,具體而言係應用對氧化矽膜或金屬膜等的被加工物之侵蝕性者。即,藉由鹼的腐蝕性,於晶圓等被加工物表面形成薄的軟質侵蝕層。將該薄層以細微的砥粒粒子之機械作用去除而進行加工者。
於如此之加工,膠態二氧化矽或氣相法二氧化矽之矽粒子之形狀成為重要的因子。即,被加工物表面係藉由鹼腐蝕而形成薄層,惟該薄層之去除速度根據二氧化矽粒子之形狀而大大地變化。矽粒子之粒徑大,則雖去除速度會變快,但也容易在研磨面產生括痕。又,形狀以異型粒子之去除速度較真球狀快,但也容易在研磨面產生括痕。因此,該粒子需具有適度的尺寸,為適當的形狀,而不可為容易破壞,或高次凝集成膠化者。即,二氧化矽粒子,係藉由機械作用有效地去除以鹼形成之侵蝕層者。因此,不可為去除後對新的研磨面造成任何影響者。
由先前於裝置晶圓之拋光,提案有各式各樣的研磨組成物。例如,於專利文獻1,揭示碳酸鈉與含有氧化劑之膠態二氧化矽。於專利文獻2,揭示有含有乙烯二胺之膠態二氧化矽。於專利文獻3,記載有繭狀之形狀之二氧化矽粒子。於專利文獻4,揭示有使用含有乙烯.二胺.焦兒茶醇與二氧化矽微粉末之水溶液之裝置晶圓之研磨方法。於專利文獻5,揭示有使用有甘胺酸.過氧化氫.苯並三唑與二氧化矽微粉末之水溶液之裝置晶圓之研磨方法。於專利文獻6,揭示有於KOH水溶液分散平均粒子徑5~30奈米之氣相法二氧化矽芝研磨劑及其製造方法。
如上數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使用膠態二氧化矽之情形有雜質之問題。由於膠態二氧化矽係以矽酸蘇打為原料製造故相對含有較多銅、鋅、鎳等金屬,並不是適合的材料。專利文獻3之繭狀形狀之二氧化矽粒子,係以有機矽化物作為原料製造故高純度,且為較佳的形狀,但由於該二氧化矽粒子軟,故有研磨速度低的缺點。於專利文獻4、專利文獻5並沒有記載關於二氧化矽粒子之形狀。專利文獻6雖為使用特定範圍之粒子徑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之漿料,惟平均1次粒徑係由比表面積使用下式換算之粒徑,單只是反映粒子之粗細程度而已。
d=6/(S×D),其中d為平均一次粒徑(奈米)、S為比表面積(平方公尺/公克)、D為氣相法二氧化矽之密度(2.2公克/立方公分)
比較裝置晶圓之邊緣部份之研磨加工,與裝置晶圓之平面部份之研磨加工,則由於前者相較於後者,拋光墊接觸邊緣部份的時間較短,故施加於加工面之壓力較高,且拋光墊對於加工面之線速度也較快。即,相較於平面拋光,邊緣部份之研磨加工步驟可說是非常苛刻的加工條件。裝置晶圓之邊緣部份之面粗糙度非常的粗。於如此之加工條件下,使用先前的裝置晶圓之平面拋光用研磨組成物無法得到充分的研磨速度與面粗糙度。
[專利文獻1]特開昭62-101034號公報 第5頁[專利文獻2]特開平2-146732號公報 專利申請範圍[專利文獻3]特開平11-60232號公報 第2頁[專利文獻4]特開平6-53313號公報 第3頁[專利文獻5]特開平8-83780號公報 第5頁[專利文獻6]特開平9-193004號公報 專利申請範圍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研磨用的研磨組成物,其係為進行研磨速度快,且可得良好的面粗糙度之裝置晶圓之邊緣部份之鏡面研磨加工者。此外,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裝置晶圓之邊緣部份之鏡面研磨方法,其係使用上述晶圓邊緣研磨用研磨組成物者。
本發明者們,發現藉由使用研磨組成物,其係作為砥粒使用氣相法二氧化矽,並且對溶液全體之二氧化矽粒子濃度為2~30重量%之水分散液,可有效地進行裝置晶圓之邊緣部份之鏡面研磨加工,完成本發明。於本發明所謂裝置晶圓,係於矽晶圓基板表面行程二氧化矽等絕緣膜者,或者施以多晶矽等半導體膜,進一步施以銅薄膜等金屬導體膜者。
即,本發明之第一發明係一種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包含以BET法測定之比表面積為50~200平方公尺/公克,且以TEM觀察之粒子長徑A與短徑B之比A/B之平均值為1.2~7的範圍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之二氧化矽粒子對溶液全體之濃度為2~30重量%之水分散液上述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含有鹼,且於25℃之pH值為8~11為佳。
上述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包含組合於25℃之酸解離常數之倒數之對數值(pKa)為8.0~12.5之弱酸及強鹼之緩衝溶液,且於pH8~11間具有緩衝作用者為佳。
構成上述弱酸之陰離子為碳酸離子、碳酸氫離子,且上述構成強鹼之陽離子為鹼金屬離子、膽鹼離子、四甲基銨離子或4級銨離子之至少一種為佳。
作為膽鹼離子、四甲基銨離子以外之4級銨離子,以四乙基銨離子、芐基三甲基銨離子、四丙基銨離子、四丁基銨離子、苯基三甲基銨離子、甲基三羥乙基銨離子等容易取得而佳。
上述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於25℃之導電率,以二氧化矽粒子1重量%當量為20毫西門子/公尺以上為佳。
上述氣相法二氧化矽,對於二氧化矽粒子全體包含30重量%以上為佳。
又,本發明之第二發明係一種上述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強鹼之水溶液與氣相法二氧化矽混合,進行濕式粉碎之後,添加弱酸成緩衝溶液,進一步進行濕式粉碎。
又,本發明之第三發明係一種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混合於pH8~11之間具有緩衝作用之弱酸及強鹼之水溶液與氣相法二氧化矽,進行濕式粉碎。
本發明之第四發明係一種裝置晶圓之邊緣研磨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於具有墊支持體之研磨加工機,該墊支持體黏貼有包含合成樹脂發泡體、合成皮革或不織布等之拋光墊,載置按壓被加工物之裝置晶圓,邊供給上述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旋轉上述墊支持體及被加工物之雙方或一方而研磨
使用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於裝置晶圓等之邊緣研磨可得卓越的效果。藉由本發明,於先前相對對策較不充分的晶圓的邊緣部份之鏡面研磨加工可得良好的研磨力及其持續性之研磨組成物,對於相關業界之影響極大。
氣相法二氧化矽,一般於氫氧焰中燃燒四氯化矽而製造。含有燃燒時所產生的鹽酸成分,而呈酸性。藉由改變製造條件,有比表面積約50~500平方公尺/公克之製品。又,亦有將氣相法二氧化矽粒子以氧化鋁變性之製品。市售品,有Degussa公司之AEROSIL或Cabot公司之CAB-O-SIL等,該等的水分散液(漿料)亦有市售。將該等市售之氣相法二氧化矽直接分散者無法使用於本發明。
於本發明,作為包含於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的研磨組成物中之研磨砥粒使用具有特定粒徑與形狀之氣相法二氧化矽。即,於本發明,作為研磨砥粒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以BET法測定之比表面積為50~200平方公尺/公克,且粒子之長徑A與短徑B之比A/B之平均值為1.2~7的範圍為重要。
如上所述,由比表面積以真球換算之平均一次粒徑,將d=6/(S×D)整理,有下式之關係。
2720/比表面積(平方公尺/公克)=以真球換算算出之平均一次粒徑(奈米)
因此,所謂比表面積50~200平方公尺/公克,雖有以平均一次粒徑13.6~54.4奈米記載之方法,並不正確。又,根據製造商亦有將平均一次粒徑以電子顯微鏡測定之數值者,無法套用上式。氣相法二氧化矽並非真球狀,2至7個球連接.分歧之形狀、棒狀、稻袋、繭狀、線狀等各式各樣的粒子,進一步凝集形成二次粒子,而不規則的形狀,故使用真球換算所算出之平均一次粒徑之數值無法表現正確的形狀。因此,僅只是以表示粒子之粗細之觀點使用比表面積。
其次,藉由將粒子長徑A與短徑B之比A/B之平均值限定於1.2~7的範圍,可正確地表示用於本發明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之形狀,可知與先前之一般製品相異。該氣相法二氧化矽,係例如,於先前之一般製品之中將粗的線狀粒子短短地裁切之形狀,具體而言以50平方公尺/公克而A/B為2時,短徑為約50nm長徑為約100nm之稻袋狀,200平方公尺/公克而A/B為5時,短徑為約10nm長徑為約50nm之棒狀。如此之氣相法二氧化矽,可將先前一般製品,以玻珠研磨或砂磨等強力的粉碎手段以濕式粉碎,進一步由該漿料藉由沉澱分離(水力掏洗)去除粗粒調製。
上述形狀之氣相法二氧化矽可分散於水形成安定的膠體狀分散液。比表面積較50平方公尺/公克小者難以於原料的階段製造,難以取得。比表面積較200平方公尺/公克大者,於使用中會2次凝集等,物性容易變化,無法使研磨性能安定。由同樣的理由,比表面積在70~150平方公尺/公克之範圍之粒子更佳。另一方面,A/B較1.2小者研磨力低無法達到本發明之目的。A/B較7大者會於使用中2次凝集等,物性容易變化,無法使研磨性能安定。由更加提升研磨組成物之研磨力及安定性之觀點,A/B以2~5為佳。該氣相法二氧化矽,對於溶液中的二氧化矽粒子全體包含30重量%以上為佳。又,於本發明,亦可含有氣相法二氧化矽以外之二氧化矽粒子。作為其他的二氧化矽粒子,可舉不滿足上述特定值之氣相法二氧化矽、或膠態二氧化矽等,通常使用於裝置晶圓邊緣研磨之研磨粒子。
於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包含氣相法二氧化矽之二氧化矽粒子之濃度,對於液體全體為2~30重量%為佳。由提升研磨組成物之研磨力之觀點,二氧化矽粒子之濃度,以10~25重量%為佳。又,研磨組成物,含有鹼(鹼劑),且於25℃之pH以8~11為佳。
再者,於本發明,為於實際的研磨加工時持續安定的研磨力,將溶液全體之pH保持於8~11之範圍為佳。pH未滿8則研磨速度降低有脫離實用的範圍之情形。又,pH超過11,則研磨部以外之蝕刻過強,又由於二氧化矽粒子會開始凝集而降低研磨組成物之安定性,此亦有脫離實用的範圍之情形。再者,該pH不會因摩擦、熱、與外氣之接觸或者與其他成分混合等,可考慮之外因條件而容易變化者為佳。特別是在於邊緣研磨,研磨組成物將作為循環流使用。即,由漿料桶向研磨部位供給之研磨組成物,以回到漿料桶的方式使用。先前技術之僅含有鹼劑之研磨組成物,於使用時pH於短時間即降低。此係,因被研磨物之溶解或清洗水之混入,保持漿料桶內之研磨組成物之pH於一定成非常繁雜的作業,容易引起研削殘留品等的產生。
因此,於本發明漿研磨組成物本身,對於外因條件之變化之pH變化之幅度少,所謂緩衝作用強之液為佳。為形成緩衝溶液,只要組合使用於25℃之酸解離常數(Ka)之倒數之對數值(pKa)為8.0~12.5之範圍之弱酸及強鹼即可。於25℃之酸解離常數之倒數之對數值(pKa)未滿8.0時,為提升pH需要添加大量的弱酸及強鹼而不佳。於25℃之酸解離常數之倒數之對數值(pKa)超過12.5時,難以形成具有使pH於8~11之範圍安定之大的緩衝作用之緩衝溶液而不佳。
於本發明,作為使用於形成具有緩衝作用之研磨組成物溶液之弱酸,可舉碳酸(pKa=6.35、10.33)、硼酸(pKa=9.24)、磷酸(pKa=2.15、7.20、12.35)類及水溶性有機酸等,又亦可為其混合物。又,作為強鹼,可使用鹼金屬之氫氧化物、四級銨之氫氧化物等。於本發明所述緩衝溶液,係表示以上述之組合形成,於溶液中弱酸作為價數相異之離子解離之狀態,或解離之狀態與未解離之狀態共存之溶液,即使混入少量的酸或鹼,pH之變化少為特徵。
於本發明,藉由提高研磨組成物溶液之導電率,可明顯地提高研磨速度。所謂導電率係表示液中電的導通容易度之數值,單位長度之電阻值之倒數值。於本發明單位長度之導電率之數值(微.西門子)以換算成每二氧化矽1重量%當量之數值表示。於本發明,於25℃之導電率為20毫西門子/公尺/1%-SiO2 以上則對提升研磨加工速度佳,25毫西門子/公尺/1%-SiO2 以上則更佳。作為提升導電率之方法,有以下二方法,一係提高緩衝溶液之濃度之方法,另一係添加鹽類之方法。提高緩衝溶液濃度,只要不改酸與鹼之莫耳比僅提高濃度即可。用於添加鹽類之方法之鹽類,雖由酸及鹼之組合構成,作為酸,強酸、弱酸均可,可使用礦酸及有機酸,亦可為其混合物。作為鹼,強鹼、弱鹼均可,可使用強鹼、鹼金屬之氫氧化物、水溶性四級銨之氫氧化物、水溶性胺,亦可為其混合物。以弱酸及強鹼、強酸及弱鹼、弱酸及弱鹼之組合添加時,由於有使緩衝溶液之pH變化之情形,故大量添加並不好。亦可併用上述二方法。
又,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含有與銅形成水不溶性螯合化合物之螯合化劑為佳。作為螯合化劑例如可舉如苯並三唑之唑類或羥基喹啉、奎哪啶酸之喹啉衍生物等習知之化合物為佳。
為改良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可併用介面活性劑、分散劑、沉澱防止劑等。作為介面活性劑、分散劑、沉澱防止劑,可舉水溶性的有機物、無機層狀化合物等。又,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係水溶液,惟亦可添加有機溶劑。本發明之研磨組合物,於研磨時亦可混合膠態二氧化矽等其他的研磨劑、鹼、添加劑、水等調製。
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如下製造。
混合強鹼水溶液與氣相法二氧化矽,進行濕式粉碎分散氣相法二氧化矽之後,添加弱酸作為緩衝溶液,進一步進行濕式粉碎。濕式粉碎,可以玻珠研磨或砂磨等強力的粉碎手段進行,進一步由該漿料藉由沉澱分離去除粗粒為佳。按照需要對所得氣相法二氧化矽漿料適宜添加弱酸、強鹼、去離子水、及調整導電率之鹽類等作為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
又,事先調製於pH8~11之間具有緩衝作用之弱酸及強鹼之水溶液,將該緩衝溶液與氣相法二氧化矽混合進行濕式粉碎,於所得氣相法二氧化矽漿料適宜添加與上述同樣的各種添加劑作為研磨組成物亦可。
其次,說明使用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之邊緣研磨加工方法。
邊緣拋光時,一般對於可旋轉之墊支持體之表面,黏貼包含合成樹脂發泡體、合成皮革或不織布等拋光墊之研磨加工機,使工件(被加工物)之施有斜邊之矽晶圓等之邊緣部份邊旋轉邊傾斜按壓,邊供給研磨組成物溶液,進行邊緣部份之研磨加工之方法而進行。用於本發明之邊緣拋光用加工機,係例如創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PEEDFAM INC)製EP-IV型邊緣拋光裝置所示者,包含:墊支持體,其係於表面黏貼拋光墊而可旋轉者;及把持部,其係把持工件旋轉可以任意角度傾斜者,將安裝於該把持部之工件之邊緣部份按壓於上述墊支持體,邊供給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邊使工件與墊支持體之雙方旋轉觸碰,進行工件之邊緣部份之鏡面研磨加工。即,對邊旋轉邊一點點上升或下降改變位置之墊支持體,使工件邊旋轉以一定的角度按壓,邊於加工部份滴下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進行拋光。使用本發明之研磨組成物之裝置晶圓邊緣之具體研磨加工方法將於以下所述實施例明瞭。再者,關於裝置並非限定於上述所記載者,例如亦可使用特開2000-317788號公報、特開2002-36079號公報等所記載之裝置。
[實施例]
其次,舉實施例及比較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之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及使用此之研磨加工方法,本發明並非限定於該等實施例者。
(實施例1~12、比較例1~8) <研磨組成物之調製>
於純水70重量部加入氣相法二氧化矽15重量部強力攪拌使之分散,加入微量的氫氧化四甲基銨使之pH為8。接著,將該高黏性的漿料,放入以0.5毫米之氧化鋯珠為粉碎媒體之砂磨(AIMEX公司製:4TSG-1/4型)之容器,以2000rpm進行粉碎。粉碎後取出內容物,以篩去除氧化鋯珠,回收粉碎漿料。粉碎漿料成低黏性,於此再度加入氣相法二氧化矽15重量部強力攪拌使之分散,加入微量的氫氧化四甲基銨再度使之pH為8。接著,再度進行以砂磨之粉碎,以篩去除氧化鋯珠,回收二氧化矽濃度30%之粉碎漿料。由於氣相法二氧化矽之酸成分使pH稍微降低,故再度以氫氧化四甲基銨使之pH為8。
氣相法二氧化矽,使用BET比表面積130平方公尺/公克之市售品a,與BET比表面積50平方公尺/公克之市售品b。
使用市售品a所得之漿料中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二氧化矽A),BET比表面積為160平方公尺/公克而A/B為5,使用市售品b所得之漿料中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二氧化矽B),BET比表面積為70平方公尺/公克而A/B為2。作為比較,縮短市售品a之粉碎時間調製BET比表面積為150平方公尺/公克而A/B為15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二氧化矽C)。此外,作為比較,使用二氧化矽濃度30%,BET比表面積為70平方公尺/公克而A/B為1.0之真球狀膠態二氧化矽(二氧化矽D)。再者,將粉碎之氣相法二氧化矽直接乾燥則因氫氧化四甲基銨二氧化矽之一部份溶解,以BET法測定之BET比表面積會比實際值低。因此,將粉碎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以稀鹽酸使之為pH3之後,使之於鐵氟龍(註冊商標)皿上乾燥,將乾燥粉末移至濾紙,以純水清洗至無法檢測出氯後,再度乾燥作為測定試料。
各個二氧化矽漿料,以純水稀釋成特定之二氧化矽濃度之後,加入特定量之表1、表2所記載之藥劑,作為研磨組成物使用。再者,於上述粉碎步驟使用的氫氧化四甲基銨並未合於表所記載之藥劑量。
添加物之中,碳酸氫四甲基銨,碳酸鉀係組合作為弱酸之碳酸(pKa=10.33)與強鹼之組合而成之鹽為本發明之緩衝溶液。氟化鉀,係為提高導電率之添加物。以上述方法進行各個裝置晶圓之研磨實驗。於本研磨加工試驗,使用層疊氧化矽膜、氮化鈦膜、金屬銅膜之8吋矽晶圓。
<研磨試驗>
於本發明使用之裝置晶圓邊緣研磨裝置及藉由此之研磨條件如下。
研磨裝置:創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PEEDFAM INC),EP-IV型邊緣拋光裝置。
圓桶旋轉數:800轉/分鐘晶圓旋轉速度:60秒/轉晶圓旋轉數:4次/片研磨布:DRP-II(創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PEEDFAMINC))製加重:2.5公斤研磨組成物流量:250毫升/分
研磨組成物之pH使用pH計測定。導電率以導電率計測定。研磨速度,以研磨前後之矽晶圓之重量差求得。研磨面之評估,霾與凹洞之賺態以聚光燈下以目視觀察,及因邊緣拋光不完全而產生的研削殘留,使用光學顯微鏡以800倍的倍率調查加工後之工件全周而進行。
使用於表1及表2所示實施例1~12及比較例1~8之研磨組成物,將研磨組成物循環使用進行邊緣部份之鏡面加工試驗。於使用實施例1~12及比較例1~8之研磨組成物之所有研磨加工試驗,沒有看到霾與凹洞。將其他評估結果併記於表1及表2。再者,於表中使用之略稱表示如下者。TMAOH:氫氧化四甲基銨,KHCO3 :碳酸氫鉀,TMAHCO3 :碳酸氫四甲基銨,KF:氟化鉀。於表中該等之添加量,係以對於研磨組成物中二氧化矽1公斤的莫耳數(莫耳/公斤-SiO2 )表示。又,導電率之單位為二氧化矽粒子1重量%當量之(毫西門子/公尺/1%-SiO2 )
由表1之實施例所示結果可知,於以A/B在1.2~7之範圍內,二氧化矽之濃度為2~30重量%,且包含組合25℃之酸解離常數之倒數之對數值為8.0~12.5之弱酸及強鹼之緩衝溶液於pH8~11之間具有緩衝作用之研磨組成物,將研磨組合物循環使用進行邊緣部份之加工之實驗,研磨速度、表面狀態均安定地得到滿足的結果,又表面品質亦無重大的缺陷而良好。相對於此,如表2所示比較例,使用B/A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研磨組成物時,研磨速度低,即使提高二氧化矽濃度研磨速度沒有上升很多。因此,於循環使用無法進行安定的研磨,研磨不充分,故原來的粗面殘留而未被拋光。又,如膠態二氧化矽A/B為1.0之真球狀二氧化矽研磨速度低,無法得到良好的表面狀態,惟發現與本發明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併用則其性能可大幅改善。此外,即使於本發明之氣相法二氧化矽少量混在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亦不會大幅地使本發明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之性能惡化。
(實施例13)
於實施例3,作為弱酸之碳酸(pKa=10.33)與強鹼之組合而成之鹽之碳酸氫鉀(KHCO3 ),以同莫耳量的氫氧化四甲基銨置換以外,調製與實施例3相同的研磨組成物。即,調製二氧化矽A15重量%、氫氧化四甲基銨0.168莫耳/公斤-SiO2 、氟化鉀(KF)0.034莫耳/公斤-SiO2 之組成之漿料。氫氧化四甲基銨係以0.08與0.088加算之量。該漿料之pH為11.5,為安定化漿料滴下5%硝酸將pH調節成11.0,作為研磨組成物。於研磨試驗使用與實施例3相同之層疊氧化矽膜、氮化鈦膜、金屬銅膜之8吋矽晶圓,與實施例3相同的研磨條件進行試驗。研磨試驗中,邊攪拌漿料桶內之研磨組成物,測定pH,當pH降低到10.5之時點滴下25%氫氧化四甲基銨水溶液,使pH成11.0之方法,調節研磨組成物之pH於10.5與11.0之間。
由循環第1次至第10次,研磨速度以2.3±0.1毫克/分鐘而安定,表面品質亦無重大缺陷而良好。

Claims (10)

  1. 一種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包含以BET法測定之比表面積為50~200平方公尺/公克,且以TEM觀察之粒子長徑A與短徑B之比A/B之平均值為1.2~7的範圍之氣相法二氧化矽之二氧化矽粒子對溶液全體之濃度為2~30重量%之水分散液。
  2.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中含有鹼,且於25℃之pH值為8~11。
  3.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中包含組合於25℃之酸解離常數之倒數之對數值(pKa)為8.0~12.5之弱酸及強鹼之緩衝溶液,且於pH8~11間具有緩衝作用者。
  4.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3項所述的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中構成弱酸之陰離子為碳酸離子、碳酸氫離子,且構成強鹼之陽離子為鹼金屬離子、膽鹼離子、四甲基銨離子或4級銨離子之至少一種。
  5.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中於25℃之導電率,二氧化矽粒子1重量%當量為20毫西門子/公尺以上。
  6.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中對於二氧化矽粒子全體包含30重量%以上的氣相法二氧化矽。
  7.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5項所述的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中對於二氧化矽粒子全體包含30重量% 以上的氣相法二氧化矽。
  8. 一種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之製造方法,製造如專利申請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包含:將強鹼之水溶液與氣相法二氧化矽混合,進行濕式粉碎之後,添加弱酸成緩衝溶液,進一步進行濕式粉碎之步驟。
  9. 一種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之製造方法,製造如專利申請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包含:混合於pH8~11之間具有緩衝作用之弱酸及強鹼之水溶液與氣相法二氧化矽,進行濕式粉碎之步驟。
  10. 一種裝置晶圓之邊緣研磨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於具有墊支持體之研磨加工機,該墊支持體黏貼有包含合成樹脂發泡體、合成皮革或不織布等之拋光墊,載置按壓被加工物之裝置晶圓,邊供給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至第7項之任何一項所述裝置晶圓邊緣研磨用之研磨組成物,旋轉上述墊支持體及被加工物之雙方或一方而研磨。
TW95113620A 2005-06-02 2006-04-17 A polishing composition for polishing a wafer edg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polishing method TWI401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62714 2005-06-02
JP2005305679A JP4955253B2 (ja) 2005-06-02 2005-10-20 デバイスウエハエッジ研磨用研磨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研磨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6831A TW200726831A (en) 2007-07-16
TWI401306B true TWI401306B (zh) 2013-07-11

Family

ID=3775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13620A TWI401306B (zh) 2005-06-02 2006-04-17 A polishing composition for polishing a wafer edg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polish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55253B2 (zh)
TW (1) TWI401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35481A (ja) * 2007-03-19 2008-10-02 Nippon Chem Ind Co Ltd 半導体ウエハ研磨用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研磨加工方法
JP2009256507A (ja) * 2008-04-18 2009-11-05 Shin Etsu Chem Co Ltd 縫製エアバッグ目止め材用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6003550B2 (ja) * 2012-11-07 2016-10-05 東レ株式会社 成形材料および成形材料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5273A (ja) * 1998-05-07 1999-11-16 Hiroaki Tanaka 研磨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ッジポリッシング方法
US6015506A (en) * 1996-11-26 2000-01-18 Cabot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olishing rigid disks
US6027669A (en) * 1996-12-05 2000-02-22 Fujimi Incorporated Polishing composition
JP2000345144A (ja) * 1999-03-31 2000-12-12 Tokuyama Corp 研磨剤及び研磨方法
JP2001097712A (ja) * 1999-09-30 2001-04-10 Tokuyama Corp 微小球状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US6248144B1 (en) * 1999-07-15 2001-06-19 Fujimi Incorpora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ishing com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5569B2 (ja) * 1997-08-11 2001-08-06 守 磯 繭型コロイダル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JP4163785B2 (ja) * 1998-04-24 2008-10-08 スピードファム株式会社 研磨用組成物及び研磨加工方法
JP2001118815A (ja) * 1999-10-22 2001-04-27 Speedfam Co Ltd 半導体ウェーハエッジ研磨用研磨組成物及び研磨加工方法
JP3563017B2 (ja) * 2000-07-19 2004-09-08 ロデール・ニッタ株式会社 研磨組成物、研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シング方法
EP1483351A2 (en) * 2001-08-02 2004-12-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brasive 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JP2003297777A (ja) * 2002-03-29 2003-10-17 Speedfam Co Ltd 研磨用組成物及びその調製方法並びに研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5506A (en) * 1996-11-26 2000-01-18 Cabot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olishing rigid disks
US6027669A (en) * 1996-12-05 2000-02-22 Fujimi Incorporated Polishing composition
JPH11315273A (ja) * 1998-05-07 1999-11-16 Hiroaki Tanaka 研磨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ッジポリッシング方法
JP2000345144A (ja) * 1999-03-31 2000-12-12 Tokuyama Corp 研磨剤及び研磨方法
US6248144B1 (en) * 1999-07-15 2001-06-19 Fujimi Incorpora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ishing composition
JP2001097712A (ja) * 1999-09-30 2001-04-10 Tokuyama Corp 微小球状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55253B2 (ja) 2012-06-20
JP2007013070A (ja) 2007-01-18
TW200726831A (en) 2007-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13282B2 (ja) 研磨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ッジポリッシング方法
TWI404793B (zh) 用於化學機械拋光應用上的超純膠狀矽土
JP5287174B2 (ja) 研磨剤及び研磨方法
US6027669A (en) Polishing composition
JP4163785B2 (ja) 研磨用組成物及び研磨加工方法
JP5385306B2 (ja) セリア材料およびセリア材料を形成する方法
JP2008235481A (ja) 半導体ウエハ研磨用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研磨加工方法
JP4113288B2 (ja) 研磨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加工方法
KR20060031872A (ko) 실리카 및 실리카-계 슬러리
JPH07502778A (ja) 表面を研磨及び平坦化する組成物と方法
TW200817497A (en) Polishing composition for semiconductor wafer,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polishing method
WO2016199340A1 (ja) 研磨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研磨方法
JP2003297777A (ja) 研磨用組成物及びその調製方法並びに研磨方法
TWI401306B (zh) A polishing composition for polishing a wafer edg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polishing method
JP7356932B2 (ja) 研磨用組成物及び研磨方法
JPWO2019043890A1 (ja) 半導体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2001118815A (ja) 半導体ウェーハエッジ研磨用研磨組成物及び研磨加工方法
JP4346712B2 (ja) ウェーハエッジ研磨方法
JP4163788B2 (ja) 研磨用組成物及び研磨加工方法
JP3754986B2 (ja) 研磨剤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JP4291665B2 (ja) 珪酸質材料用研磨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研磨方法
JP4396963B2 (ja) 研磨用組成物、その調製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ウェーハの研磨方法
JPH10172934A (ja) 研磨用組成物
JP4042906B2 (ja) 研磨用組成物,研磨用組成物の調整方法および研磨方法
JP5373250B2 (ja) 半導体ウエハ研磨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