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1442B - 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及其製法 - Google Patents

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及其製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1442B
TWI391442B TW094138189A TW94138189A TWI391442B TW I391442 B TWI391442 B TW I391442B TW 094138189 A TW094138189 A TW 094138189A TW 94138189 A TW94138189 A TW 94138189A TW I391442 B TWI391442 B TW I3914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weight
fixing frame
flat panel
pane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3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26667A (en
Inventor
Hidenori Nakagawa
Seiji Kikuchi
Makoto Takagi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Chemic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Chemicals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Chemical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26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26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1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14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46Cla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1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bound to oxygen
    • C08K5/42Sulfon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41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K5/5415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O bond
    • C08K5/5419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O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C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1/00Compositions of oils, fats or wax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L91/06W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02F2201/465Snap -fi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 G02F2202/02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polyme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273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aper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及其製法
本發明係關於樹脂組成物,由該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及其製造方法。
平板顯示器(下文也有簡稱為「FPD:Flat Panel Display」之情形)係有效利用其如體態薄型、輕量且低耗電量之特徴而被廣泛使用於電視機、數位式靜像相機、錄影機、個人電腦、攜帶式電話、彈鋼珠機及汽車導航裝置等領域。FPD係必須使用用以將顯示器之結構體固定於裝置之框。尤其是在液晶顯示器(下文也有簡稱為「LCD」之情形)則通常使用框。此等框在本發明中則稱之為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下文也有簡稱為「FPD固定框」之情形)。將FPD固定框固定於裝置之方法,最近被常用的是快裝構造。
FPD固定框係為將電子機器的顯示器固定於裝置所使用,且需要具有如下所述之物性。亦即,FPD固定框係為提供加以支撐顯示器之功能而要求具有某一程度之剛性。並且由於FPD具有電源,因此FPD固定框是需要優異的難燃性。特別是近年來因顧慮到環境負荷而正在加以抑制鹵素系難燃劑及磷系難燃劑之使用。此外,對FPD固定框也要求耐熱性、外觀等。
能符合此等機械特性及熱特性的樹脂組成物,已有各式各樣之提案。例如在發明專利文獻1已揭示一種由聚碳酸酯樹脂、薄片狀無機塡充材料及纖維狀塡充劑所構成且具有高剛性之LCD固定框。該技術係一種使用玻璃薄片來提供高剛性的固定框。
此外,在發明專利文獻2則揭示一種經混合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玻璃塡料、氧化鈦及有機磺酸鹽之難燃性樹脂組成物,且也揭示著可用作為LCD固定框。該技術係使用玻璃薄片,以提供一種具有難燃性同時具有高剛性之成型品。
在發明專利文獻3也有揭示一種由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有機鹼金屬鹽系難燃劑、烷氧基矽烷化合物、具有原纖維形成能之含氟聚合物及滑石等之矽酸鹽礦物所構成之難燃性樹脂組成物。此外,在發明專利文獻4也有揭示一種包含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具有原纖維形成能之含氟樹脂及珪酸礦物之難燃性樹脂組成物。此外,在發明專利文獻5則已揭示一種由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接枝共聚合物、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之共聚合物及滑石等之無機塡料所構成,且適合於車輛內外裝用構件之樹脂組成物。
對於FPD固定框,除已經由上述習知技術所檢討的熱特性及機械特性以外,也被要求異物之產生必須為少。亦即,附著在FPD固定框的異物,將對FPD之影像造成不良影響。異物係因浮出於FPD固定框表面的塡料與其他構件磨擦而脫落,或在成型時所產生的毛刺部份與其他材料磨擦而脫落所產生。
近年正在樂於採用之快裝結構是造成不少的此等異物的產生或然率。因為快裝係在進行嵌合時將與其他材料產生磨擦,並因其磨擦而導致浮出在表面的塡料脫落以致產生異物之可能性較高之緣故。
並且快裝方式係在公側及母側之任一方皆有模具空腔之定位面存在之可能性,因此容易產生毛刺。尤其是大型固定框之情形或具有壁厚為薄的部份之固定框時,則可容易產生毛刺。毛刺之部份係因與其他材料之磨擦而容易脫落,或若將毛刺加以切削處理時,則也有可能塡料將從其切面脫落之情形。與其他材料之磨擦係在搬送FPD固定框時或使用時所發生。
發明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8-152608號公報發明專利文獻2日本發明專利特開第2003-226805號公報發明專利文獻3日本發明專利特開第2002-294063號公報發明專利文獻4日本發明專利特開第2003-082218號公報發明專利文獻5日本發明專利特開第2003-206398號公報
如上所述,如欲對FPD固定框賦予剛性則需要混合塡料。然而塡料將從固定框表面脫落而變成會對FPD之影像顯示造成不良影響之異物,構成FPD的不良率之增加原因。特別是FPD固定框之快裝構造將構成塡料脫落或然率之增加原因。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含有塡料,且具有優越的剛性而適合使用於FPD固定框之樹脂組成物。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快裝構造之FPD固定框,且具有耐擦性,難於產生異物,對FPD之影像顯示造成不良影響之情事為少之適合使用於FPD固定框之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可在不再需要混合鹵素系難燃劑或磷酸酯系難燃劑下,提供一種具有優異難燃性、耐熱性之適合使用於FPD固定框之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由該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FPD固定框。並且本發明之又一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FPD固定框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發明者等,發現含有特定粒徑之滑石、特定粒徑之白雲母、聚碳酸酯樹脂及其他成份之樹脂組成物,係具有優越的剛性、難燃性、耐熱性、外觀,且耐擦性而終於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由:(i)100重量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ii)1~30重量份之選自由以X射線透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9微米之滑石(B-1成份)及以雷射繞射.散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50微米之白雲母(B-2成份)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之板狀矽酸鹽礦物(B成份);(iii)0.01~0.6重量份之含氟抗滴下劑(C成份);及(iv)0.001~1.0重量份之有機磺酸鹼(土類)金屬鹽(D成份)所構成,且該樹脂組成物係可供使用於具有至少一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之樹脂組成物。
此外,本發明係一種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係具有至少一由:(i)100重量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ii)1~30重量份之選自由以X射線透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9微米之滑石(B-1成份)及以雷射繞射.散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50微米之白雲母(B-2成份)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之板狀矽酸鹽礦物(B成份);(iii)0.01~0.6重量份之含氟抗滴下劑(C成份);及(iv)0.001~1.0重量份之有機磺酸鹼(土類)金屬鹽(D成份)所構成之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
此外,本發明係一種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之製造方法,係用以製造具有至少一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其特徵為由下述步驟所構成:(1)由(i)100重量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ii)1~30重量份之選自由以X射線透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9微米之滑石(B-1成份)及以雷射繞射.散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50微米之白雲母(B-2成份)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之板狀矽酸鹽礦物(B成份),(iii)0.01~0.6重量份之含氟抗滴下劑(C成份),以及(iv)0.001~1.0重量份之有機磺酸鹼(土類)金屬鹽(D成份)所構成,在UL(美國保險商試驗所)規格94之垂直燃燒試驗的1.5毫米厚度試驗片之燃燒等級為V-0,且並未混合氯原子及溴原子所經化學鍵結之化合物為其特徴的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酯粒加以準備之步驟(步驟-i);(2)將該酯粒以射出塡充於模具空腔之步驟(步驟-ii);及(3)由該模具空腔內取出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之步驟(步驟-iii)。
若依照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具有優越的難燃性、耐熱性、剛性、耐擦性,在製造FPD時異物之產生少,且也具有優越的表面外觀之適合使用於FPD固定框之樹脂組成物。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何以會減少對FPD之影像顯示會造成不良影響的異物,其理由雖然並未弄清楚,但是可推想為因下列作用所產生。第一,由於B成份係設定為特定的粒徑以下,以致由成型品表面所浮出的塡料之比率降低,使得與其他構件磨擦時之力降低,藉此即可降低脫落之或然率。第二,B成份係較之玻璃為軟,因此與其他構件磨擦時之力將降低使得脫落之或然率降低。而且特別是由於滑石是具有良好的滑動性,在此等問題上是優異。第三為B成份係由於粒徑小,即使脫落時,對影像顯示的不良影響是少。
〔本發明之最佳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平板顯示器係可例示LCD(液晶顯示裝置)、電漿顯示器、無機EL(電激發光)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及場致發射顯示器等。其中能更有效地發揮本發明樹脂組成物之功效的是LCD。
所謂「快裝」係意謂關於公母一對的嵌合部之嵌合,其設置在公側的突起會嵌合在母側之孔或溝的構造。兩者在嵌合及脫離時,則必須強迫該部份暫時予以變形至其突起與孔或溝會相嵌合為止。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之構造並無特殊限制,可為自古以來在許多樹脂成型品方面所適用的任何構造。
《樹脂組成物》
茲將本發明更詳說明如下。
(A成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係將二元酚與碳酸酯前驅物進行反應所得。反應方法之一實例是包括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換法、碳酸酯預聚物之固相酯交換法及環狀碳酸酯化合物之開環聚合法等。
可供使用之二元酚之代表性實例係包括:氫醯、間苯二酚、4,4’-聯苯酚、1,1-雙(4-羥基苯基)乙烷、2,2-雙(4-羥基苯基)丙烷(俗稱為「雙酚A」)、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苯基)丁烷、1,1-雙(4-羥基苯基)-1-苯基乙烷、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2,2-雙(4-羥基苯基)戊烷、4,4’-(對-伸苯基二亞異丙基)二苯酚、4,4’-(間-伸苯基二亞異丙基)二苯酚、1,1-雙(4-羥基苯基)-4-異丙基環己烷、氧化雙(4-羥基苯基)、雙(4-羥基苯基)硫醚、雙(4-羥基苯基)亞碸、雙(4-羥基苯基)碸、雙(4-羥基苯基)酮、雙(4-羥基苯基)酯、雙(4-羥基-3-甲基苯基)硫醚、9,9-雙(4-羥基苯基)茀和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較佳的二元酚為雙(4-羥基苯基)烷,其中從耐衝擊性之觀點來看,則特佳為雙酚A。亦即,A成份係由以下述式所代表之雙酚A之重複單元所構成,且較佳為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0,000~30,000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在本發明,除通用之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雙酚A之芳香族聚碳酸酯以外,也可將使用其他二元酚類所製造之特殊芳香族聚碳酸酯,作為A成份來使用。
例如,作為二元酚成份之一部分或全部所使用之4,4’-(間-伸苯基二亞異丙基)二苯酚(下文也有簡稱為「BPM」之情形)、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下文也有簡稱為「Bis-TMC」之情形)、9,9-雙(4-羥基苯基)茀和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下文也有簡稱為「BCF」之情形)之芳香族聚碳酸酯(單獨聚合物或共聚合物),係適合使用於吸水引起之尺寸變化或形態安定性之要求為特別嚴苛的用途。該等之BPA(雙酚A)以外之二元酚,係以使用構成芳香族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份全體之5莫耳%以上,特別是以10莫耳%以上為佳。
尤其是被要求剛性及耐水解性時,用以構成樹脂組成物之A成份較佳為下列第(1)~(3)項之共聚合芳香族聚碳酸酯。
(1)在用以構成芳香族聚碳酸酯之二元酚成份100莫耳%中,BPM為20~80莫耳%(更佳為40~75莫耳%,進一步更佳為45~65莫耳%),且BCF為20~80莫耳%(更佳為25~60莫耳%,進一步更佳為35~55莫耳%)之共聚合聚碳酸酯。
(2)在用以構成芳香族聚碳酸酯之二元酚成份100莫耳%中、BPA為10~95莫耳%(更佳為50~90莫耳%,進一步更佳為60~85莫耳%),且BCF為5~90莫耳%(更佳為10~50莫耳%,進一步更佳為15~40莫耳%)之共聚合聚碳酸酯。
(3)在用以構成芳香族聚碳酸酯之二元酚成份100莫耳%中,BPM為20~80莫耳%(更佳為40~75莫耳%,進一步更佳為45~65莫耳%),且Bis-TMC為20~80莫耳%(更佳為25~60莫耳%,進一步更佳為35~55莫耳%)之共聚合聚碳酸酯。
該等之芳香族聚碳酸酯,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適當地混合兩種以上來使用。此外,也可將該等與被通用之雙酚A型之聚碳酸酯混合使用。
關於該等之聚碳酸酯之製造方法及特性,則例如在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6-172508號公報、特開平第8-27370號公報、特開第2001-55435號公報及特開第2002-117580號公報等有詳細揭示。
此外,在上述各種聚碳酸酯中,經加以調整共聚合組成等,以使吸水率及Tg(玻璃轉移溫度)控制於下述之範圍內者,其聚合物本身之耐水解性良好,且經成型後的低翹曲度性上是優異。
(i)吸水率為0.05~0.15%,較佳為0.06~0.13%,且Tg為120~180℃之聚碳酸酯,或(ii)Tg為160~250℃,較佳為170~230℃,且吸水率為0.10~0.30%,較佳為0.13~0.30%,更佳為0.14~0.27%之聚碳酸酯。
所謂「芳香族聚碳酸酯之吸水率」是使用直徑為45毫米,厚度為3.0毫米之圓板狀試驗片,並根據ISO 62-1980在23℃水中經浸漬24小時後之水份率加以測定所得之值。此外,Tg(玻璃轉移溫度)是根據JIS K7121而經以微差掃描熱量儀(DSC)測定所求得之值。
碳酸酯前驅物係使用鹵化羰基、碳酸二酯或鹵甲酸酯等,具體而言,係包括光氣、碳酸二苯酯或二元酚之二鹵甲酸酯等。
將二元酚與碳酸酯前驅物以界面聚合法製造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時,必要時也可使用觸媒、末端終止劑、用以防止二元酚的氧化之抗氧化劑等。此外,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係包括將三官能以上之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予以共聚合之分枝聚碳酸酯樹脂,將芳香族或脂肪族(包含脂環族)之二官能性羧酸予以共聚合之聚酯碳酸酯樹脂,將二官能性醇(包含脂環族)予以共聚合之共聚合聚碳酸酯樹脂,以及此等二官能性羧酸及二官能性醇一起予以共聚合之聚酯碳酸酯樹脂。此外,也可為經混合兩種以上所獲得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混合物。
分枝聚碳酸酯樹脂可再進一步改善本發明樹脂組成物之抗滴下功能。可使用於此等分枝聚碳酸酯樹脂的三官能以上之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係包括:根皮三酚、根皮葡酚;或4,6-二甲基-2,4,6-參(4-羥基苯基)庚烯-2、2,4,6-三甲基-2,4,6-參(4-羥基苯基)庚烷、1,3,5-參(4-羥基苯基)苯、1,1,1-參(4-羥基苯基)乙烷、1,1,1-參(3,5-二甲基-4-羥基苯基)乙烷、2,6-雙(2-羥基-5-甲基苯甲基)-4-甲基苯酚、4-{4-〔1,1-雙(4-羥基苯基)乙基〕苯}-α,α-二甲基苯甲基苯酚等之參酚;四(4-羥基苯基)甲烷、雙(2,4-二羥基苯基)酮、1,4-雙(4,4-二羥基三苯基甲基)苯;或偏苯三酸、焦蜜石酸、二苯甲酮四甲酸、及該等之酸氯化物等。此等之中,較佳為1,1,1-參(4-羥基苯基)乙烷、1,1,1-參(3,5-二甲基-4-羥基苯基)乙烷,特佳為1,1,1-參(4-羥基苯基)乙烷。
在分枝型聚碳酸酯之由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所衍生出之構成單元,係由二元酚所衍生出之構成單元與由該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所衍生出之構成單元之合計的100莫耳%中,為0.01~1莫耳%,較佳為0.05~0.9莫耳%,特佳為0.05~0.8莫耳%。
此外,特別是在熔融酯交換法之情形時,則有可能作為副反應而會產生分枝型構造單元之情形,但是對於此等分枝型構造單元量,也在與由二元酚所衍生出之構成單元之合計100莫耳%中,為0.001~1莫耳%,較佳為0.005~0.9莫耳%,特佳為0.01~0.8莫耳%。此外,關於此等分枝型構造的比率係可由1 H-NMR(核磁共振法)測定來算出。
脂肪族之二官能性羧酸較佳為α,ω-二羧酸。脂肪族之二官能性羧酸包括例如:泌脂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十烷二酸等之直鏈飽和脂肪族二羧酸酸,以及環己烷二羧酸等之脂環族二羧酸。二官能性醇更佳為脂環族二醇,例如可例示環己烷二甲醇、環己烷二醇和三環癸烷二甲醇等。
此外,也可使用使聚有機矽氧烷單元予以共聚合之聚碳酸酯-聚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
藉由界面聚合法之反應是二元酚與光氣之反應,係在酸結合劑及有機溶劑之存在下使其進行反應。酸結合劑可使用例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等之鹼金屬氫氧化物、吡啶等。
有機溶劑係例如可使用二氯甲烷、氯苯等之鹵化碳氫化合物。
此外,為促進反應可使用例如第三級胺或第四級銨鹽等之觸媒,分子量調節劑較佳為使用例如:苯酚、對-三級-丁基苯酚、對-異丙苯基苯酚等之單官能酚類。並且單官能酚類係包括:癸基苯酚、十二基苯酚、十四基苯酚、十六基苯酚、十八基苯酚、二十基苯酚、二十二基苯酚和三十基苯酚等。具有該等之較長鏈的烷基之單官能酚類係對於被要求提高流動性或耐水解性之情形時則為有效。
反應溫度通常為0~40℃,反應時間為數分鐘~5小時,反應中之pH通常以保持為10以上為佳。
藉由熔融酯交換法之反應,通常為二元酚與碳酸二酯之酯交換反應,係在惰性氣體之存在下混合二元酚與碳酸二酯,並在減壓下通常以120~350℃使其進行反應。減壓度係使其作階段性變化,最後則控制於133 Pa以下並將所生成之酚類除去於系外。反應時間係通常約為1~4小時。
「碳酸二酯」類係包括、例如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萘酯、碳酸雙(二苯基)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二丁基酯等,其中較佳為碳酸二萘酯。
為加速聚合速度可使用聚合觸媒,聚合觸媒係包括例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等之鹼金屬或鹼土類金屬之氫氧化物、硼或鋁之氫氧化物、鹼金屬鹽、鹼土類金屬鹽、第四級銨鹽、鹼金屬或鹼土類金屬之烷氧基金屬、鹼金屬或鹼土類金屬之有機酸鹽、鋅化合物、硼化合物、矽化合物、鍺化合物、有機錫化合物、鉛化合物、銻化合物、錳化合物、鈦化合物、鋯化合物等之通常使用於酯化反應或酯交換反應之觸媒。觸媒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兩種以上來使用。該等聚合觸媒之使用量係相對於原料的二元酚之1莫耳,較佳為1×10 9 ~1×10 5 當量,更佳為選自1×10 8 ~5×10 6 當量之範圍。
在藉由熔融酯交換法之反應,為減少酚性之末端基,可在縮聚反應之後期或結束後,加入例如碳酸2-氯苯基苯酯、碳酸2-甲氧基羰基苯基苯酯和碳酸2-乙氧基羰基苯基苯酯等之化合物。
此外,在熔融酯交換法較佳為使用用以中和觸媒的活性之去活化劑。此等去活化劑之量,較佳為以相對於殘留的1莫耳觸媒為0.5~50莫耳之比率來使用。另外以相對於聚合後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為0.01~500 ppm之比率,更佳為0.01~300 ppm,特佳為0.01~100 ppm之比率來使用。去活化劑可使用十二基磺酸四丁基鏻鹽等之鏻鹽、十二基苯甲基硫酸四乙基銨等之銨鹽等。
關於上述以外的反應形式之詳細,也在各種文獻及專利公報等中已為眾人皆知。
本發明之A成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不僅是新原料,連經由已使用過之製品所再生之聚碳酸酯樹脂,所謂「經回收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也可使用。己使用過之製品包括以隔音壁、玻璃窗、透光屋頂材料和汽車之敞篷頂等所代表的各種軋光材料,擋風或汽車車頭燈透鏡等之透明溝件,水瓶等之容器,以及光記錄媒體等。該等不會含有大量之添加劑或其他樹脂等,可容易穩定的獲得目的之品質。尤其是汽車車頭燈透鏡或光記錄媒體等,由於其等係能符合上述黏度平均分子量之更佳的條件,因此堪稱為較佳的來源。此外,上述「新原料」是經製造後並未在市場被使用之原料。
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雖然並無特殊限制,但是較佳為10,000~30,000,更佳為14,000~20,000,進一步更佳為15,500~17,500。
黏度平均分子量為少於10,000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在實用上則有不能獲得充分的耐衝擊性或快裝性等之情形,而且,由於不能獲得充分的抗滴下功能,在難燃性上也容易變得差。相對地,由黏度平均分子量為超過30,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所得之樹脂組成物,由於在射出成型時之流動性差,因此為不佳。並且由於成型加工溫度將變得更高,因此容易導致樹脂組成物之熱安定性降低。
此外,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也可為由經混合其黏度平均分子量係上述之範圍以外者所得者。尤其是具有超過上述之範圍,特別是50,000以上,更佳為100,000以上之黏度平均分子量之聚碳酸酯樹脂,則具有高熵彈性。其結果,在氣體輔助式成型、射出加壓成型及發泡成型,即可顯現出良好的成型加工性。此種成型加工性之改善是比上述分枝型聚碳酸酯更為優。
在本發明所謂「黏度平均分子量」係首先使用奧氏(Ostwald’s)毛細管黏度計從以20℃使0.7克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溶解於100毫升之二氯甲烷的溶液求出經以次式所算出之比黏度(ηS P ),比黏度(ηS P )=(t-t0 )/t0
(t0 係二氯甲烷之落下秒數、t係試料溶液之落下秒數)並從經求得之比黏度(ηS P )以下列數式來算出黏度平均分子量M。
ηS P /c=〔η〕+0.45×〔η〕2 c(但是〔η〕為極限黏度)〔η〕=1.23×10 4 M0 . 8 3 c=0.7
此外,在本發明樹脂組成物之黏度平均分子量之計算係以下列準則進行。亦即,將該樹脂組成物,與其20~30倍重量之二氯甲烷混合,使樹脂組成物中之可溶分加以溶解。將該可溶分以Celite(商品名;矽藻土製品)過濾採取。其後,則除去所得的溶液中之溶劑。溶劑除去後之固體充分加以乾燥,即得會溶解於二氯甲烷的成份之固體。從將0.7克之該固體溶解於100毫升之二氯甲烷的溶液,與上述相同地求出在20℃之比黏度,然後由該比黏度與上述相同地算出黏度平均分子量M。
(B成份:板狀矽酸鹽礦物)
B成份是選自由以X射線透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9微米之滑石(B-1成份)及以雷射繞射.散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50微米之白雲母(B-2成份)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之板狀矽酸鹽礦物。
(B-1成份:滑石)
滑石係在化學組成上是一種含水矽酸鎂,一般以化學式4SiO2 .3MgO.2H2 O所代表,且具有層狀構造之鱗片狀微粒,且組成上是由56~65重量%之SiO2 、8~35重量%之MgO2 、約5重量%之H2 O所構成。其他之少量成份則含有Fe2 O3 為0.03~1.2重量%、Al2 O3 為0.05~1.5重量%、CaO為0.05~1.2重量%、K2 O為0.2重量%以下、Na2 O為0.2重量%以下等。其標準組成可例示例如,SiO2 :62.5重量%、MgO:31.5重量%、Fe2 O3 :0.13重量%、Al2 O3 :0.2重量%和CaO:0.07重量%,以及灼熱減量:4.5重量%。
B-1成份之滑石的平均粒徑為0.5~9微米,較佳為0.5~4微米,更佳為0.5~3.5微米。粒徑愈小愈可減少對FPD的影像顯示造成之不良影響,但是平均粒徑若為低於0.5微米時,則只使不良影響之降低達到極限,但是另方面卻將導致成本增加,因此缺乏通用性。
此外,較佳為將經壓縮處理成容積密度為0.4 g/cm3 以上,更佳為0.5 g/cm3 以上之滑石作為原料而使用。此等滑石容積密度係以設定為1.0 g/cm3 為其上限是在使用方便性及處理成本的并存上是較為理想。
在本發明之滑石平均粒徑係指經由液相沉降法之一的X射線透射法所測定之D50(粒徑分佈之等量徑)。執行此等測定的裝置之具體實例包括Macrotix公司製造之Sedigraph 5100。
此外,關於將滑石從原石加以粉碎時之製造方法並無特殊限制,可利用軸流型磨機法、環型磨機法、輥磨機法、球磨機法、噴射磨機法和容器回轉式壓縮剪切型磨機法等。並且經粉碎後之滑石,則以經由各種分級機加以分級處理,使得粒徑分佈成為均勻者為佳。分級機並無特殊限制,可使用:衝擊型慣性力分級機(可變型衝擊機等),利用柯安達效應(Coanda effect)型慣性分級機(彎管噴射機等),離心式分級機(多管式旋風分離器、微粉分粒機、分散式選粉機、銳切分離機、渦輪分級機、渦輪分粒機、微級分離機和超級分離機等)等。此外,滑石可為天然礦物之粉碎物,也可為經合成所得之人工滑石。
如上所述滑石係從其使用方便性等之觀點來看,則以呈凝聚狀態為佳,此等製法則有藉由脫氣壓縮之方法,使用集束劑而加以壓縮之方法等。特別是藉由脫氣壓縮之方法係因為簡便且不必在樹脂組成物中混有不需要的集束劑成份而較為理想。
(B-2成份:白雲母)
B-2成份的白雲母之平均粒徑為0.5~50微米,較佳為1~30微米。平均粒徑係指經由雷射繞射.散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D50(粒徑分佈之等量徑)。測定係可利用例如經由堀場製作所(股)製造之雷射繞射.散射方式粒徑分佈測定裝置。雲母之平均粒徑若超過50微米時,則將有大量的雲母會浮出於成型品表面,使得雲母容易脫落。
白雲母之厚度可使用經以電子顕微鏡所觀察實測的厚度為0.01~1微米者。較佳的厚度為0.03~0.3微米。縱橫比可使用為5~200者,較佳為10~100者。白雲母之莫氏(Mohr’s)硬度係以約3為佳。白雲母係比較金雲母等之其他雲母可達成高剛性及高強度,可在優異水準下解決本發明之課題。而且,由於也具有優越的色調,即使在FPD固定框之一部份會露出於外部之情形時,也能應付各式各樣的著色,因此為較佳。白雲母可為天然礦物之粉碎物,也可為合成雲母。
此外,白雲母之粉碎,可為經由乾式粉碎法及濕式粉碎法中任一法所製造。乾式粉碎法雖然為因低成本而為一般所樂於採用,但是濕式粉碎法則可將白雲母粉碎成更薄且微細(樹脂組成物之剛性提高功效將更為高)。
B成份之板狀矽酸鹽礦物,係也可經為E成份之化合物、矽烷偶合劑、高級脂肪酸酯和蠟等之各種表面處理劑所加以表面處理。B成份中,若就異物之降低功效而言,則以滑石為更有利,另一方面,就高剛性之觀點而言,則以雲母為有利之情形較為多。因此,可考慮這些因素而酌量選擇任一板狀矽酸鹽礦物,或是適當地加以混合該等。
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其B成份較佳為含有以X射線透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9微米之滑石(B-1成份)及以雷射繞射.散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50微米之白雲母(B-2成份)兩者。
(C成份:含氟抗滴下劑)
C成份之含氟抗滴下劑,係包括具有原纖維形成能的含氟聚合物,此等聚合物係包括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系共聚合物(例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合物等),如美國發明專利第4,379,910號公報所示之部份氟化聚合物,由氟化二酚製造之聚碳酸酯樹脂等,但是較佳為聚四氟乙烯(下文也有簡稱為「PTFE」之情形)。
具有原纖維形成能之聚四氟乙烯(原纖維化PTFE),係具有極高的分子量,且會顯現因剪切力等之外來作用而使PTFE彼此鍵結成為纖維狀之傾向。其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50萬~數千萬之範圍。其下限則較佳為300萬。此等數量平均分子量係如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6-145520號公報所揭示,可根據在380℃下的聚四氟乙烯之熔融黏度來算出。亦即,原纖維化PTFE係經以此等公報所揭示的方法所測定之在380℃下之熔融黏度為107~1,013泊之範圍,較佳為108~1,012泊之範圍。
PTFE係除固體形狀之外,可使用水性分散液形態者。並且具有原纖維形成能之PTFE,為提高在樹脂中之分散性,期能獲得更佳難燃性及機械特性也可使用與其他樹脂之混合形態的PTFE混合物。此外,如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6-145520號公報所開示,也適合於利用具有以此等原纖維化PTFE為芯,且以低分子量之聚四氟乙烯為殼的構造者。
原纖維化PTFE之市售品包括例如:三井.杜邦氟化學品(股)製造之特氟綸(註冊商標)6J、Daikin化學工業(股)製造之Polyflon MPA FA500、F-201L等。原纖維化PTFE的水性分散液之市售品,其代表品係包括旭ICI氟聚合物(股)製造之Fluon AD-1、AD-936、Daikin工業(股)製造之Fluon D-1、D-2、三井.DuPont氟化學品(股)製造之特氟綸(註冊商標)30J等。
混合形態之原纖維化PTFE,可使用經由:(1)混合原纖維化PTFE之水性分散液與有機聚合物之水性分散液或溶液並施加共沉澱以獲得共凝聚混合物之方法(在日本發明專利特開昭第60-258263號公報、特開昭第63-154744號公報等所揭示之方法);(2)混合原纖維化PTFE之水性分散液與乾燥的有機聚合物微粒之方法(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4-272957號公報所揭示之方法);(3)均勻混合原纖維化PTFE之水性分散液與有機聚合物微粒溶液,並由此等混合物同時除去各自的媒體之方法(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06-220210號公報、特開平第08-188653號公報等所揭示之方法);(4)在原纖維化PTFE之水性分散液中使供形成有機聚合物之單體予以聚合之方法(在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9-95583號公報所揭示之方法);及(5)經均勻混合PTFE之水性分散液與有機聚合物分散液後,再在該混合分散液中使乙烯系單體聚合,其後獲得混合物之方法(在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11-29679號等所揭示之方法)所製得者。該等之混合形態的原纖維化PTFE之市售品可以例示三菱Rayon(股)之「Metaplene A3800」(商品名),及GE特殊化學公司製造之「BLENDEX B449」(商品名)等。
在混合形態的原纖維化PTFE之比率,係在此等混合物100重量%中,原纖維化PTFE係以10~80重量%為佳,更佳為15~75重量%。原纖維化PTFE之比率若在此等範圍時,則可達成原纖維化PTFE之良好的分散性。
(D成份:有機磺酸鹼(土類)金屬鹽)
D成份之有機磺酸鹼(土類)金屬鹽是具有磺酸鹼(土類)金屬鹽基之有機化合物,例如較佳為全氟化烷基磺酸之鹼金屬鹽或鹼土類金屬鹽,或芳香族磺酸之鹼金屬鹽或鹼土類金屬鹽為適合於使用。尤其是以全氟化烷基磺酸鹼金屬鹽。此等金屬鹽能發揮良好的難燃性同時在改善樹脂組成物的色調上是適合於使用。特別是與滑石組合時即可發揮良好的色調改善功效。
D成份中的鹼金屬係包括鋰、鈉、鉀、銣及銫,鹼土類金屬係包括鈹、鎂、鈣、鍶及鋇。更佳為鹼金屬。在此等鹼金屬中,若對透明性之要求為更高時,則以銣及銫為適合於使用,但是該等並非為通用性而且精製也有困難,因此,就結果而言,卻有可能導致在成本上的不利。相對地,鋰及鈉是在成本或難燃性上雖然為有利,但是卻有相反地在透明性上造成不利之情形。雖然可在衡量這些因素下分別使用磺酸鹼金屬鹽中之鹼金屬,但是仍然是以在任何觀點也是具有優異的特性平衡之有機磺酸鉀鹽為最適合於使用。此外,也可將此等鉀鹽與由其他鹼金屬所構成之磺酸鹼金屬鹽併用。
「全氟化烷基磺酸鹼金屬鹽」之具體實例係包括:三氟甲烷磺酸鉀、全氟丁烷磺酸鉀、全氟己烷磺酸鉀、全氟辛烷磺酸鉀、五氟乙烷磺酸鉀、全氟丁烷磺酸鈉、全氟辛烷磺酸鈉、三氟甲烷磺酸鋰、全氟丁烷磺酸鋰、全氟庚烷磺酸鋰、三氟甲烷磺酸銫、全氟丁烷磺酸銫、全氟辛烷磺酸銫、全氟己烷磺酸銫、全氟丁烷磺酸銣和全氟己烷磺酸銣等,該等可使用一種或併用兩種以上來使用。其中全氟化烷基之碳原子數較佳為1~18之範圍,更佳為1~10之範圍,且進一步更佳為1~8之範圍。該等之中,特佳為全氟丁烷磺酸鉀。
在由鹼金屬所構成之全氟化烷基磺酸鹼(土類)金屬鹽中,通常會少混入不少的氟化物離子(F )。有該氟化物離子的存在,則有可能構成難燃性降低之原因,因此應盡可能的予以減少。此種氟化物離子之比率可以離子層析儀來測定。氟化物離子之含量,係以100 ppm以下為佳,更佳為40 ppm以下,特佳為10 ppm以下。此外,在製造效率上是以0.2 ppm以上為適合。
此等經減少氟化物離子量之全氟化烷基磺酸鹼(土類)金屬鹽之製造方法可例示:(i)在製造該金屬鹽時所含在原料中的氟化物離子量加以減少之方法;(ii)將反應所得之氟化氫等以反應時所發生之氣體或加熱加以除去之方法;及(iii)在製造該金屬鹽時使用再結晶及再沉殿等之精製方法將該化合物之氟化物離子量加以減少之方法等。特別是由於全氟化烷基磺酸鹼(土類)金屬鹽係比較容易溶解於水,因此以使用離子交換水,特別是電阻值為18M Ω.cm以上,亦即,電導率為能符合約0.55 μ S/cm以下之條件的水,且以比常溫為高之溫度使其溶解後加以洗淨,其後予以冷卻使其再結晶化之步驟來製造之方法,是適合用作為經減少氟化物離子量之全氟化烷基磺酸鹼(土類)金屬鹽之製造方法。
「芳香族磺酸鹼(土類)金屬鹽」之具體實例係包括例如:二苯基硫醚-4,4’-二磺酸二鈉、二苯基硫醚-4,4’-二磺酸二鉀、5-磺基間苯二甲酸鉀、5-磺基間苯二甲酸鈉、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磺酸鈉、1-甲氧基萘-4-磺酸鈣、4-十二基苯基醚二磺酸二鈉、聚(2,6-二甲基氧化伸苯基)聚磺酸鈉、聚(1,3-氧化伸苯基)聚磺酸鈉、聚(1,4-氧化伸苯基)聚磺酸鈉、聚(2,6-二苯基氧化伸苯基)聚磺酸鈉、聚(2-氟-6-丁基氧化伸苯基)磺酸鋰、苯磺酸酯之磺酸鉀、苯磺酸鈉、苯磺酸鍶、苯磺酸鎂、對-苯二磺酸二鉀、萘-2,6-二磺酸二鉀、聯苯基-3,3’-二磺酸鉀、二苯基碸-3-磺酸鈉、二苯基碸-3-磺酸鉀、二苯基碸-3,3’-二磺酸二鉀、二苯基碸-3,4’-二磺酸二鉀、α,α,α-三氟苯乙酮-4-磺酸鈉、二苯甲酮-3,3’-二磺酸二鉀、噻吩-2,5-二磺酸二鈉、噻吩-2,5-二磺酸二鉀、噻吩-2,5-二磺酸二鈣、苯并噻吩磺酸二鈉、二苯基亞碸-4-磺酸鉀、萘磺酸鈉之福爾馬林縮合物,及蒽磺酸鈉之福爾馬林縮合物等。在該等芳香族磺酸鹼(土類)金屬鹽,則特別是以鉀鹽為適合於使用。
(E成份)
B成份係容易導致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之熱安定性降低。因此,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含有熱安定性改良劑。藉由此等化合物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將成為適合用作為FPD固定框,特別是大型之FPD固定框的樹脂材料。亦即,由於能保持良好外觀,可確實地減少塡料之脫落或然率。此外,由於樹脂組成物能適應於廣闊的成型條件,可從不合理的塡充條件予以開放使得FPD固定框之翹曲得以更加減少。
熱安定性改良劑係以被覆型為適合於使用。被覆型之熱安定性改良劑,係經被覆板狀矽酸鹽礦物之表面,即可減少該礦物與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反應性,且藉由該表面受到被覆的成份與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並無反應性來改良熱安定性。
此等熱安定性改良劑包括(i)在與矽酸鹽礦物之間含有具有反應性之官能基的滑劑,及(ii)在矽酸鹽礦物含有預先受到表面被覆之滑劑。因此,在上述矽酸鹽礦物之表面處理劑中,具有滑劑功效者則將當作該被覆型之熱安定性改良劑而起作用。較佳的被覆型之熱安定性改良劑係選自由含有酸性基之滑劑、烷基烷氧基矽烷及烷基氫二烯矽烷所構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E成份)。E成份較佳為相對於100重量份之A成份為含有0.01~5重量份。
在烷基烷氧基矽烷及烷基氫二烯矽烷中的烷基之碳原子數較佳為4以上。烷基之碳原子數較佳為60以下,更佳為20以下,進一步更佳為18以下,特佳為16以下。烷基碳原子數係愈大滑劑之功效愈優,但是熱安定性卻將降低。此外,在該等矽烷化合物的烷基之數係以一個或兩個為佳,特別是以一個為佳。此外,在烷基烷氧基矽烷中之烷氧基則以甲氧基及乙氧基為佳。
在含有酸性基之滑劑中之「酸性基」可例示:羧基、羧酸酐基、磺酸基、亞磺酸基、膦酸基及次膦酸基。較佳的酸性基是羧基、羧酸酐基、磺酸基、亞磺酸基、膦酸基及次膦酸基中之至少一種。特別是以具有選自由羧基、羧酸酐基及膦酸基中之至少一種酸性基之滑劑,特別是以具有羧基及/或羧酸配基(下文則稱為「羧基類」)之滑劑為佳。在含有酸性基之滑劑中其酸性基之濃度為0.05~10 meq/g之範圍,更佳為0.1~6 meq/g之範圍,進一步更佳為0.5~4 meq/g之範圍。
所謂「滑劑」是一種在塑膠成型加工領域中為減少與裝置或模具的摩擦或為獲得良好離型所廣泛地為眾人皆知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以例示烯烴系蠟、高級脂肪酸(例如碳原子數為16~60之脂肪族羧酸)、聚合度為約10~200之聚烷撐二醇、聚矽氧油和氟烴油等。烯烴系蠟,其石蠟類可以例示石蠟、微晶蠟、費歇爾.托倫(Fisher-Tropsch)蠟和α-烯烴聚合物等,其聚乙烯蠟可以例示分子量為約1,000~15,000之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此外,該分子量係由GPC(凝膠滲透層析)法之標準聚苯乙烯所得之校正曲線為基準所算出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使酸性基鍵結於該滑劑(高級脂肪酸除外)之方法,係包括例如,(a)使具有酸性基之單體與α-烯烴單體進行共聚合之方法,(b)對上述滑劑使具有酸性基之化合物或單體作鍵結或共聚合之方法等。
上述第(a)項之方法,除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懸浮聚合、整體聚合等之自由基聚合法之外,也可採用活性聚合法。此外,也可採取暫且形成宏觀單體後進行聚合之方法。共聚合物之形態係除無規共聚合物以外,也可使用交替共聚合物、嵌段共聚合物、漸減共聚合物等之各種形態的共聚合物而加以使用。在上述第(b)項之方法,可採用對滑劑,特別是對烯烴系蠟必要時則加入過氧化物或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俗稱「二異丙苯基(過氧化二異丙苯)」)等之自由基產生劑,並在高溫下進行反應或共聚合之方法。此種方法是在滑劑中以熱方式生成反應活性部位,並使對該活性部位會反應的化合物或單體進行反應。生成反應所需要的活性部位之其他方法,也包括照射放射線或電子射線,以及使用機械化學方法的賦予外力等之方法。並且也包括預先在滑劑中生成反應所需要之活性部位的單體加以共聚合之方法。反應所需要之活性部位係包括 飽和鍵、過氧化物鍵、位阻高且對熱安定的硝基氧化物自由基等。
具有羧基類之化合物或單體,可以例示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酐和檸康酸等,特別是以順丁烯二酸酐為佳。
含有酸性基之滑劑係以含有羧基類之烯烴系蠟為佳。而且以每1克之該蠟以較佳為0.05~10 meq/g,更佳為0.1~6 meq/g,進一步更佳為0.5~4 meq/g之濃度下含有羧基類的含有羧基類之烯烴系蠟為佳。此外,烯烴系蠟之分子量係以1,000~10,000為佳。而且以能符合此等濃度及分子量之條件的α-烯烴與順丁烯二酸酐之共聚合物為佳。此等共聚合物可依照常法並在自由基觸媒之存在下藉由熔融聚合或整體聚合法來製造。上述α-烯烴之碳原子數係以平均值計則較佳為10~60,更佳為16~60,進一步更佳為25~55。
(關於各成份之混合量)
其次,就B成份~E成份之混合量加以說明。板狀矽酸鹽礦物(B成份)之混合量係以100重量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為基準則為1~30重量份,較佳為1~25重量份,更佳為1~20重量份。B成份之量若為小於1重量份時樹脂組成物之剛性將不充分,若超過30重量份時,則衝擊強度將降低,以致不適合用作為FPD固定框用之樹脂組成物。
含氟抗滴下劑(C成份)之混合量係以100重量份之A成份為基準則為0.01~0.6重量份,較佳為0.1~0.6重量份。C成份若為小於0.01重量份時,則由於燃燒時之抗熔融滴下性能不充分,以致難於發揮混合功效,若超過0.6重量份時,則由於衝擊強度將降低或導致分散不良引起的成型品表面變粗,因此為不佳。
有機磺酸鹼(土類)金屬鹽(D成份)之混合量係以100重量份之A成份為基準時則為0.001~1.0重量份,較佳為0.003~0.3重量份,更佳為0.005~0.15重量份。D成份若為小於0.001重量份時,由於樹脂組成物之難燃性改良不充分,以致難於發揮混合功效,若超過1.0重量份時,則耐濕熱性將差,因此為不佳。
選自由含有酸性基之滑劑、烷基烷氧基矽烷和烷基氫二烯矽烷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E成份)之混合量,以100重量份之A成份為基準則較佳為0.01~5重量份。各化合物的更佳混合量如下。烷基烷氧基矽烷及烷基氫二烯矽烷之混合量係以100重量份之A成份為基準則分別為0.1~3重量份,更佳為0.2~1.5重量份。含有酸性基之滑劑,特別是含有羧基類的烯烴系蠟之混合量係以100重量份之A成份為基準則較佳為0.05~1.5重量份,更佳為0.1~1重量份,特佳為0.2~0.8重量份。E成份若在上述之範圍下含有時,則能發揮在提高熱安定性、靭性、離型性和剛性上之功效。
(關於其他添加劑)
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除A成份~E成份以外,可混合通常供混合於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各種添加劑。
(I)難燃劑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必要時可混合D成份以外之難燃劑。此等難燃劑包括(i)有機磷系難燃劑(例如,單體磷酸酯化合物、磷酸酯低聚物化合物、膦酸酯低聚物化合物、磷腈低聚物化合物和胺基磺酸化合物等),及(ii)由聚矽氧化合物所構成之聚矽氧系難燃劑。
有機磷系難燃劑係以磷酸酯化合物為佳。磷酸酯化合物係不僅是樹脂組成物之難燃性也能提高流動性,因此有利。因此,對於大型之FPD固定框有利。然而對於如上述的因應環境負荷或降低耐熱性上,磷酸酯化合物是不利,因此必須參酌這一點而加以利用。
此外,在本發明中難燃劑之磷酸酯化合物係以下述式(i)所代表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之磷酸酯化合物。
但是式中之X,係代表由二元酚所衍生出之二元有機基,R1 、R2 、R3 和R4 係分別由一價酚所衍生出之一價有機基,j、k、l、m、n係代表0~5之整數。
上述式之磷酸酯化合物皆未含有經化學鍵結的氯原子及溴原子。上述式之磷酸酯化合物也可為具有不同n數的化合物之混合物,若為如此的混合物之情形時,則平均之n數較佳為0.5~1.5,更佳為0.8~1.2,進一步更佳為0.95~1.15,特佳為1~1.14之範圍。
用以衍生上述X的二元酚之較佳具體實例,係可例示:氫醌、間苯二酚、雙(4-羥基二苯基)甲烷、雙酚A、二羥基聯苯、二羥基萘、雙(4-羥基苯基)碸、雙(4-羥基苯基)酮和雙(4-羥基苯基)硫醚,其中較佳為間苯二酚、雙酚A和二羥基聯苯。
用以衍生上述R1 、R2 、R3 和R4 之一價酚的較佳具體實例係可例示:苯酚、甲酚、二甲苯酚、異丙基苯酚、丁基苯酚和對-異丙苯基苯酚,其中較佳為酚和2,6-二甲基苯酚。
至於「磷酸酯化合物」之具體實例包括:以磷酸三苯酯和磷酸三(2,6-二甲苯基)酯等之單磷酸酯化合物;及以磷酸間苯二酚雙二(2,6-二甲苯基)酯為主體之磷酸酯低聚物;以磷酸4,4-二羥基二苯基雙(二苯基)酯為主體之磷酸酯聚合物;及以磷酸雙酚A雙(二苯基)酯為主體之磷酸酯低聚物(所謂「為主體」係意謂可含有少量之聚合度不同的其他成份,更佳為在上述式(i)中n=1之成份為80重量%以上,更佳為85重量%以上,進一步更佳為含有90重量%以上。)。
然而,更佳的樹脂組成物,係難燃劑並未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特別是以上述一般式(i)所代表之化合物之樹脂組成物。
在本發明中難燃劑之聚矽氧系化合物,係含有芳基且藉由燃燒時之化學反應來提高難燃性。該化合物可使用迄今為止作為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難燃劑所提案的各種化合物。聚矽氧化合物係被認為其係在燃燒時藉由其本身將鍵結或與源於樹脂的成份鍵結而形成結構,或藉由在該結構形成時的還原反應來對聚碳酸酯樹脂賦予難燃功效。因此,較佳為含有在此等反應時的活性較高之基,更具體而言,較佳為含有特定量的選自烷氧基及氫二烯(亦即,Si-H基)中之至少一種基。此等基(烷氧基,Si-H基)的含率,較佳為0.1~1.2莫耳/100克之範圍,更佳為0.12~1莫耳/100克之範圍,進一步更佳為0.15~0.6莫耳/100克之範圍。此種比率係經以鹼分解法測定聚矽氧化合物之每單位重量所產生之氫或醇之量即可求得。此外,烷氧基較佳為碳原子數為1~4之烷氧基,特佳為甲氧基。
一般而言,聚矽氧化合物之構造,係經任意組合下列4種之矽氧烷單元即可構成。亦即,M單元:(CH3 )3 SiO1 / 2 、H(CH3 )2 SiO1 / 2 、H2 (CH3 )SiO1 / 2 、(CH3 )2 (CH2 =CH)SiO1 / 2 、(CH3 )2 (C6 H5 )SiO1 / 2 、(CH3 )(C6 H5 )(CH2 =CH)SiO1 / 2 等之一官能性矽氧烷單元;D單元:(CH3 )2 SiO、H(CH3 )SiO、H2 SiO、H(C6 H5 )SiO、(CH3 )(CH2 =CH)SiO、(C6 H5 )2 SiO等之二官能性矽氧烷單元;T單元:(CH3 )SiO3 / 2 、(C3 H7 )SiO3 / 2 、HSiO3 / 2 、(CH2 =CH)SiO2 / 2 、(C6 H5 )SiO3 / 2 等之三官能性矽氧烷單元;及Q單元:以SiO2 所代表之四官能性矽氧烷單元。
本發明E-2成份之聚矽氧化合物之構造,具體而言,以特性式表示則包括:Dn 、Tp 、Mm Dn 、Mm Tp 、Mm Qq 、Mm Dn Tp 、Mm Dn Qq 、Mm Tp Qq 、Mm Dn Tp Qq 、Dn Tp 、Dn Qq 、Dn Tp Qq 。其中較佳的聚矽氧化合物之構造,係Mm Dn 、Mm Tp 、Mm Dn Tp 、Mm Dn Qq ,更佳的構造係Mm Dn 或Mm Dn Tp
上述特性式中係數m、n、p、q係代表各矽氧烷單元之聚合度的1以上之整數,在各特性式的係數之合計將為聚矽氧化合物之平均聚合度。該平均聚合度較佳為3~150之範圍,更佳為3~80之範圍,更佳為3~60之範圍,特佳為4~40之範圍。愈屬此等較適範圍其難燃性愈優。此外,如後述在含有特定量的芳香族基之聚矽氧化合物也具有優越的透明性。此外,m、n、p、q中任一為2以上之數值時,則附有其係數的矽氧烷單元,即可作成為鍵結的氫原子或有機殘基不同的兩種以上之矽氧烷單元。
此外,難燃劑之聚矽氧系化合物,可為直鏈狀也可為具有分枝型構造者。此外,供鏈結於聚矽氧原子之有機殘基,較佳為至少含有芳基,且其他之有機殘基也是碳原子數為1~30,更佳為1~20之有機殘基。此等有機殘基,係包括烷基、環烷基和芳烷基。
此外,難燃劑之聚矽氧系化合物只要是含有芳基,即可提供具有優越的難燃性及更佳透明性或色調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更佳為以下述一般式(ii)所代表之芳香族基所含有之比率(芳香族基量),較佳為10~70重量%(更佳為15~60重量%)。
式(ii)中,X係分別獨立地代表OH基、碳原子數為1~20之一價有機殘基。n係代表0~5之整數。並且在式(ii)中n為2以上時,則可分別取互不相同的種類之X。
本發明難燃劑之聚矽氧系化合物,除上述Si-H基及烷氧基以外,也可含有反應基,該反應基係可例示例如,胺基、羧基、環氧基、乙烯基、氫硫基和甲基丙烯醯氧基等。
在難燃劑之聚矽氧系化合物中具有Si-H基之聚矽氧化合物,係可例示含有以下述一般式(iii)及(iv)所代表之構成單元中之至少一種以上之聚矽氧化合物。
式(iii)及式(iv)中,Z1 ~Z3 係分別獨立地代表氫原子、碳原子數為1~20之一價有機殘基、或以下述一般式(v)所代表之化合物。α 1~α 3係分別獨立地代表0或1。m1係代表0或1以上之整數。此外,在式(iii)中,m1為2以上時之重複單元係可為互不相同的數個重複單元。
式(v)中,Z4 ~Z8 係分別獨立地代表氫原子、碳原子數為1~20之一價有機殘基。α 4~α 8係分別獨立地代表0或1。m2係代表0或1以上之整數。此外,在式(v)中,m2為2以上時之重複單元係可為互不相同的數個重複單元。
在難燃劑之聚矽氧系化合物中,具有烷氧基之聚矽氧化合物,係包括例如選自以一般式(vi)及一般式(vii)所代表之化合物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
式(vi)中,β1 係代表乙烯基、碳原子數為1~6之烷基、碳原子數為3~6之環烷基,以及碳原子數為6~12之芳基和芳烷基。γ1 、γ2 、γ3 、γ4 、γ5 和γ6 係代表碳原子數為1~6之烷基及環烷基,以及碳原子數為6~12之芳基和芳烷基,且至少一個基為芳基或芳烷基。δ1 、δ2 和δ3 係代表碳原子數為1~4之烷氧基。
式(vii)中,β2 及β3 係代表乙烯基、碳原子數為1~6之烷基、碳原子數為3~6之環烷基,以及碳原子數為6~12之芳基和芳烷基。γ7 、γ8 、γ9 、γ1 0 、γ1 1 、γ1 2 、γ1 3 及γ1 4 係代表碳原子數為1~6之烷基、碳原子數為3~6之環烷基,以及碳原子數為6~12之芳基和芳烷基,且至少一個基為芳基或芳烷基。δ4 、δ5 、δ6 和δ7 係代表碳原子數為1~4之烷氧基。
難燃劑之聚矽氧系化合物混合量係以100重量份之A成份為基準,較佳為0.1~10重量份,更佳為0.2~5重量份,進一步更佳為0.3~3重量份。
(II)磷系安定劑對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又混合磷系安定劑。此等磷系安定劑可提高在製造時或在成型加工時之熱安定性,提高機械特性、色調和成型安定性。磷系安定劑係可例示亞磷酸、磷酸、亞膦酸、膦酸及該等之酯,以及第三級膦等。
具體而言,亞磷酸酯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亞膦酸酯化合物、膦酸酯化合物係包括日本發明專利特開第2004-137472號公報所揭示之化合物。此等之中,較佳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等。
「第三級膦」係可例示:三乙基膦、三丙基膦、三丁基膦、三辛基膦、三戊基膦、二甲基苯基膦、二丁基苯基膦、二苯基甲基膦、二苯基辛基膦、三苯基膦、三-對-三基二苯基甲基膦、三萘基膦和二苯基苯甲基膦等。此等之中,第三級膦特佳為三苯基膦。
上述磷系安定劑不僅是一種,可混合兩種以上來使用。在上述磷系安定劑中較佳為混合以磷酸三甲酯為代表的磷酸烷酯化合物。此外,該磷酸烷酯化合物與亞磷酸酯化合物和/或亞膦酸酯化合物之併用也是適合於使用之方式。
(III)位阻型酚系安定劑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可又混合位阻型酚系安定劑。此等混合可發揮抑制例如在成型加工時之色調惡化或在長期間使用時的色調惡化等之功效。位阻型酚系安定劑係包括例如在日本發明專利特開第2004-137472號公報所揭示之化合物。該等係皆可容易取得。上述位阻型酚系安定劑可以單獨或以組合兩種以上來使用。此等之中,較佳為正-十八基-β-(4’-羥基-3’,5’-二-三級-丁基苯基)丙酸酯、肆〔亞甲基-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等。
磷系安定劑及位阻型酚系安定劑之混合量,係相對於100重量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為0.0001~1重量份,較佳為0.001~0.5重量份,更佳為0.005~0.3重量份。安定劑若比上述之範圍為少時,則難於獲得良好的安定化功效,若為多於上述之範圍而為多時,則有可能導致組成物之物性降低之情形。
(IV)上述以外之熱安定劑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可混合上述磷系安定劑及位阻型酚系安定劑以外之其他熱安定劑。該其他之熱安定劑可例示例如以3-羥基-5,7-二-三級-丁基-呋喃-2-酮與鄰-二甲苯的反應生成物所代表之內酯系安定劑。此種安定劑之詳細係揭示於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7-233160號公報。此等化合物係以Irganox HP-136(商標:CIBA特用化學品公司製造)之商品名所出售,可加以利用該化合物。此外,也有出售將該化合物與各種磷酸酯化合物及位阻型酚化合物加以混合之安定劑。例如可例示上述公司製造之Irganox HP-2921。內酯系安定劑之混合量係相對於100重量份之A成份,較佳為0.0005~0.05重量份,更佳為0.001~0.03重量份。
另外其他安定劑係可例示:新戊四醇肆(3-氫硫基丙酸酯)、新戊四醇肆(3-月桂基硫基丙酸酯)和甘油-3-硬脂基硫基丙酸酯等之含硫安定劑。此等含硫安定劑之混合量係相對於100重量份之A成份較佳為0.001~0.1重量份,更佳為0.01~0.08重量份。
(V)紫外線吸收劑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也可以賦予耐光性為目的而混合紫外線吸收劑。
紫外線吸收劑,具體而言,在二苯甲酮系、苯并三氮唑系、羥基苯基三氮系、環狀亞胺基酯系,可例示例如日本發明專利特開第2004-83850號公報所揭示之化合物。此等之中,較佳為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2-羥基-3,5-異丙苯基苯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氮唑-2-基)苯酚〕。
此外,紫外線吸收劑,具體而言,在氰基丙烯酸酯系,即可例示例如:1,3-雙-〔(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醯基)氧基〕-2,2-雙〔(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醯基)氧基〕甲基)丙烷和1,3-雙-〔(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醯基)氧基〕苯等。
此外,上述紫外線吸收劑也可為經藉由自由基聚合為可行的單體化合物之構造使此等紫外線吸收性單體和/或光安定性單體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之單體予以共聚合的聚合物型之紫外線吸收劑。上述紫外線吸收性單體係可例示在(單)丙烯酸酯之酯取代基中含有苯并三氮唑骨架、二苯甲酮骨架、三氮骨架、環狀亞胺基酯骨架和氰基丙烯酸酯骨架之化合物。
上述中,關於紫外線吸收能之觀點上則以苯并三氮唑系及羥基苯基三氮系為佳,在耐熱性或色調之觀點上則以環狀亞胺基酯系及氰基丙烯酸酯系為佳。上述紫外線吸收劑可以單獨或也可使用兩種以上之混合物。紫外線吸收劑之混合量,相對於100重量份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為0.01~2重量份,較佳為0.02~2重量份,更佳為0.03~重量份,進一步更佳為0.05~0.5重量份。
(VI)其他之樹脂或彈性體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也可取代A成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的一部份而在能發揮本發明之功效之範圍內使用少量比率的其他之樹脂或彈性體。其他之樹脂或彈性體之混合量係在100重量%之與A成份之合計中,較佳為20重量%以下,更佳為10重量%以下,進一步更佳為5重量%以下。
此等其他之樹脂,係包括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之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醚醯亞胺樹脂、聚胺甲酸酯樹脂、聚矽氧樹脂、聚苯醚樹脂、聚苯醯醚樹脂、聚碸樹脂、聚乙烯、聚異戊二烯等之聚烯烴樹脂,聚苯乙烯樹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A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酚樹脂、環氧樹脂等之樹脂。
此外,彈性體係包括例如:異丁烯/異戊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乙烯/丙烯橡膠、丙烯酸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聚醯胺系彈性體、芯殼型之彈性體的MBS(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丁二烯)橡膠、MA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苯乙烯)橡膠等。
(VII)上述以外之其他成份上述以外對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也可為對成型品賦予各種功能或改善特性而混合少量比率之其本身是已知的添加物。該等添加物係只要不致於損及本發明之目的則可為通常之混合量。
此等添加劑係包括滑動劑(例如PTFE微粒)、著色劑(例如碳黑、氧化鈦等之顏料、染料)、光擴散劑(例如丙烯酸交聯微粒、聚矽氧交聯微粒、碳酸鈣微粒)、螢光染料、螢光增白劑、光安定劑(以位阻型胺化合物為代表)、無機系螢光體(例如以鋁酸鹽為母結晶之螢光體)、抗靜電劑、結晶核劑、無機及有機之抗菌劑、光觸媒系防污劑(例如微粒氧化鈦、微粒氧化鋅)、離型劑、流動改質劑、自由基產生劑、紅外線吸收劑(熱射線吸收劑),以及光致色變劑等。
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係在UL規格94之垂直燃燒試驗的1.5毫米厚度試驗片之燃燒等級為V-0,且未混合氯原子及溴原子所經化學鍵結之化合物。
(樹脂組成物之製造)
製造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時,當可採用任意方法。例如將A成份~D成份,較佳為加入E成份,並且必要時則任意與其他成份一起供應於以通風式雙螺桿擠出機為其代表的熔融捏合機,加以熔融捏合。通常經由擠出機模具所擠出之股條係通過水槽中加以冷卻,並以製粒機切斷冷卻後之股條,藉此即可製得由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酯粒。在對擠出機供料時,則可將原料加以預混合。預混合之裝置可使用例如V型攪拌機、赫歇耳(Henschel)混合機、機械化學裝置和擠出混合機等。必要時原料及其預混合物係可經由擠出造粒機或造塊機等來加以造粒。
各成份對熔融捏合機之供應方法,可以例示:(i)將A~D成份及其他成份分別獨立供應於熔融捏合機之方法;(ii)將A~D成份及其他成份之一部份加以預混合後,與其餘成份獨立供應於熔融捏合機之方法;(iii)將一部份成份以水或有機溶劑加以稀釋混合然後供應於熔融捏合機之方法,以及(iv)將此等稀釋混合物與其他成份作預混合後,供應於熔融捏合機之方法等。此外,將混合的成份若有呈液狀者時,對熔融捏合機的供應則可使用所謂的液注裝置,或液添裝置。特別是作為B成份而混合滑石,作為C成份而混合固體狀PTFE時,則可使用藉由將滑石與C成份作預混合以提高其分散性之方法。
較佳的擠出機係具有通風設備以使原料中水份,或由熔融捏合樹脂所產生之揮發氣體加以脫氣。通風設備適合於設置如真空泵之減壓用泵。經由此等設置即可有效率將所產生之水份或揮發氣體向擠出機外部排出。此外,也可在擠出機模具部前之區域設置用以除去混入於擠出原料中的異物等之濾網,以從樹脂組成物取除異物。此種濾網可例示金屬網、過濾網更換器、以及燒結金屬板(碟型過濾器等)等。熔融捏合機係除雙螺桿擠出機以外,也可例示班伯里捏合機、捏合輥、單螺桿型擠出機、三螺桿以上之多螺桿型擠出機等。
如上所述經擠出之樹脂,將直接加以切斷以使其切粒化,或經形成股條後將此等股條以製粒機予以切斷加以切粒。酯粒之形狀可為圓柱、角柱和球狀等之一般形狀,但是更佳為圓柱。此等圓柱係包括橢圓柱。此等圓柱直徑較佳為1~5毫米,更佳為1.5~4毫米,進一步更佳為2~3.3毫米。此等直徑若為橢圓柱時,則較佳為長徑及短徑之任一也屬於此等範圍內。至於圓柱長度,則較佳為1~30毫米,更佳為2~5毫米,進一步更佳為2.5~3.5毫米。
《FPD固定框》
本發明之FPD固定框,係具有由上述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中之至少一個。
該樹脂組成物係相對於100重量份之A成份又含有0.01~5重量份之選自由含有酸性基之滑劑、烷基烷氧基矽烷及烷基氫二烯矽烷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E成份)。此外,C成份較佳為聚四氟乙烯。此外,D成份較佳為全氟化烷基磺酸鹼金屬鹽
FPD固定框之形狀,係以短邊為200~800毫米,長邊為300~1,300毫米之範圍為佳。長邊係具有短邊以上之長度。長邊與短邊之比(長邊/短邊),較佳為51/49~80/20,更佳為55/45~75/25,進一步更佳為58/42~35/65之範圍。框部份之佔有面積比率,較佳為10~30%,更佳為13~27%,進一步更佳為17~23%之範圍。所謂「框部份之佔有面積比率」係將FPD固定框投影在平行於固定面之面時,為相對於框外周部所包圍的部份之投影面積的框部份之投影面積的百分率。在此等FPD固定框之投影面積中,孔之部份等並未包含在其中。因此FPD固定框之投影面積是從為框外周部所包圍的部份之投影面積扣除框內空間部份之投影面積的面積。
此外,本發明之FPD固定框,較佳為在各邊中具有一個以上之快裝用的突起或孔或溝。在各邊的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更佳為兩個以上,更佳為3個以上。各邊之上限,較佳為10,更佳為8。此外,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之數,以合計計則較佳為4~40,更佳為8~30,進一步更佳為10~24。
本發明之FPD固定框,較佳為用以裝載FPD之框內緣部之厚度為0.3~1毫米之範圍。該厚度較佳為0.4~0.8毫米。本發明之FPD固定框用樹脂組成物,係具有許多該快裝部位及薄壁部部份,即使為異物之發生或然率會增高的成型品,也能提供良好的FPD固定框。
《FPD固定框之製造》
本發明之FPD固定框,係將上述樹脂組成物之酯粒,射出塡充於模具空腔即可獲得。亦即,本發明係用以製造具有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中之至少一個之FPD固定框的方法,其特徵為由下述步驟所構成:(1)準備由上述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且在UL規格94之垂直燃燒試驗的1.5毫米厚度試驗片之燃燒等級為V-0,且未混合氯原子及溴原子所經化學鍵結之化合物為其特徴的酯粒之步驟(步驟-i)、(2)將該酯粒射出塡充於模具空腔之步驟(步驟-ii),以及(3)從該模具空腔內取出FPD固定框之步驟(步驟-iii)所構成。
步驟-ii之射出塡充,不僅是通常之射出成型,也包括射出壓縮成型、射出成型模壓、氣體輔助式射出成型、發泡成型(包括注入超臨界流體之方法)、鑲嵌成型、模內被覆成型、保溫模具成型、快速加熱冷卻模具成型、雙色成型、夾層成型和超高速射出成型等。此外,成型是可選擇冷流道方式及熱流道方式中之任一方式。
更佳的成型係以冷流道方式實施。特別是以對冷流道且為針點澆口的模具空腔作射出塡充之製造方法為佳。針點澆口是對提高生產性上是有功效。惟從另一方面來說對於含有板狀塡料的樹脂組成物而言,澆口剖面卻容易造成起毛邊的形狀,使得塡料易於由該部份脫落。因此,在製造工地則常常在FPD之製造前使用高溫烙鐵等來加以處理固定框之針點澆口部份。本發明之FPD固定框係澆口剖面之起毛邊形狀已較之以往之玻璃薄片大幅度減少,加上即使造成脫落也不容易成為對影像顯示會帶來不良影響之異物。因此,可解決處理針點澆口部份所引起之生產性降低問題。
針點澆口之直徑,較佳為0.4~1.5毫米之範圍,更佳為0.6~1.3毫米,進一步更佳為0.8~1.1毫米之範圍。若比上述範圍為小時,則成型性容易降低,太大時,冷卻時間則將拖長使得生產性變差。此外,針點澆口之澆口數,較佳為4~30,更佳為8~25,更佳為10~22之範圍。若使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時,即使為多點式澆口且異物產生或然率為高之情形下,也能提供良好的FPD固定框。
本發明之發明者等所認為本發明之最佳方式,當為匯集上述各要點的較佳範圍者,例如,將其代表例揭示於下述實施例中。不用說本發明並非為該等所局限。
《實施例》 〔實施例1~6、比較例1~4〕 (樹脂組成物之製造)
以表1及表2所示之組成將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矽酸鹽礦物(B成份)或比較用的塡料,以及其他成份使用滾筒均勻加以混合以製得預混合物,並將該混合物由位於擠出機螺桿根部的第一供應口供應。此外,PTFE、F114P及TMP係作成為與A成份之10重量%之母料而供應於滾筒。將所得之預混合物供應於直徑為30毫米Φ之通風式雙螺桿擠出機〔日本製鋼所(股)製造之TEX30XSST〕之第一供應口(螺桿根部),並在筒溫度280℃、螺桿回轉數為150 rpm、吐出量為20 kg/h和通風減壓度為3 kPa下予以熔融擠出加以切粒。但是,僅使其他成份之CR-741,以加熱成80℃之狀態使用液注裝置〔富士Techno工業(股)製造之HYM-JS-08〕,由筒途中之供應口獨立地以能成為特定比率之方式供應於擠出機。然後就所獲得之酯粒實施下述評估。
(FPD固定框之製造)
將所製得之酯粒以120℃歷時5小時,以熱風循環式乾燥機加以乾燥。乾燥後,使用筒內徑50毫米Φ之射出成型機(日精樹脂工業(股)製造之FN8000),將酯粒成型為第1圖所示之FPD固定框。模具是直徑1.0毫米之針點澆口,且為冷流道方式。成型條件係在筒溫度為310℃及模具溫度為95℃下,且以射出速度為170毫米/秒鐘進行成型。然後對所製得之FPD固定框實施下述評估。
(I)評估項目(1)FPD固定框之特性評估(1-1)表面平滑性將第1圖所示FPD固定框之液晶顯示器單元裝載部份之平坦面(圖中18)加以切出,以表面粗糙度計(Surfcom 1400A,東京精密(股)製造)測定表面平滑度。測定係對所有試料之同一部份實施,且全部是測定對FPD固定框的邊之長度方向成直角方向之剖面曲線。測定係根據JIS B0601而以切斷值為0.8毫米、測定長度為4毫米之條件下實施,並評估該剖面曲線之最大高度(Ry)。
(1-2)脫落物之大小與數(1-2-1)測定(1)將5個FPD固定框朝相同方向疊合並以繩子束起來。將此等成型品束反復使其以自然落下於為PET薄膜所覆蓋之大理石製平台上。落下高度約為10公分。以能使邊成為平行於落下面之方式一邊一邊地依序變更位置而使其落下。以此等4次落下計為1組而反復實施共計為10組之落下。然後,以在前端裝上PTFE製1微米孔徑之薄膜過濾器之吸塵器平均地吸引落下面之PET薄膜上。上述實驗係在經送風經由HEPA高效率微粒過濾器的空氣之簡便乾箱內實施。而且每次變更評估試料時則使用新的PET薄膜。然後殘留在過濾器上之異物以數位式顯微鏡(Keyence(股)製造之VH-8000)加以觀察。異物之大小係取其最大長度之平均,且將落下物之數加以計數。
(1-2-2)測定(2)在PET薄膜上反復實施100次的FPD固定框之快裝公部與被嵌合的母部(以JIS規格之碳鋼「S-45C」所製造)之嵌合與離脫之操作。然後,以在前端裝上PTFE製1微米孔徑之薄膜過濾器之吸塵器平均地吸引落下面之PET薄膜上。上述實驗係在經送風經由HEPA高效率微粒過濾器的空氣之簡便乾箱內實施。而且每次變更評估試料時則使用新的PET薄膜。然後殘留在過濾器上之異物以數位式顯微鏡(Keyence(股)製造之VH-8000)加以觀察。異物之大小係取其最大長度之平均,且將落下物之數加以計數。
(1-3)對影像的脫落物之影響使經實施與上述相同試驗所製得且已除去金屬異物的薄膜過濾器上之異物,附著在夏普(股)製造之AQUOS20型之前面偏光板之內側,以確認對影像顯示所造成之影響。以肉眼觀察畫面時,看得到像素有異常者則評估為×,看不出異常者則評估為○。另外評估係皆以相同影像進行。
(1-4)液晶顯示器單元裝載部份之平坦性載放厚度為2毫米之平滑平板之玻璃單元,以藉由觀察其有無晃動來確認平坦性。結果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並未看到會晃動者,皆為固定框並無翹曲而具有足夠於供裝載液晶玻璃單元的平坦性。
(1-5)外觀觀察有無FPD固定框的澆口附近之銀痕。評估係將自清洗後至第10次注射予以作廢,而針對於從第11次注射起至第20次注射之成型品而實施。全部產生銀痕者則評估為×,即使為產生一次者則評估為△,一次都未產生者則評估為○。
(2)材料特性之評估所製得的酯粒之一部份則經以120℃歷時5小時,以熱風循環式乾燥機加以乾燥後,以射出成型機(住友重機械工業(股)製造之SG-150U)在筒溫度為300℃,模具溫度為80℃下製造下列所示之各試驗用試驗片並加以評估。
(2-1)剛性(彎曲模數)根據ISO 178測定彎曲模數(MPa)。試驗片形狀為80毫米長度×10毫米寬度×4毫米厚度。
(2-2)耐熱性根據ISO 75-1或75-2來測定負荷撓曲溫度。測定負荷為1.80 MPa。
(2-3)難燃性以1.5毫米之厚度實施UL規格94之垂直燃燒試驗,並評估其等級。
(II)組成物中各成份之符號(A成份)PC-1:以雙酚A及作為末端終止劑之對-三級-丁基苯酚,以及從光氣以界面縮聚法所合成之直鏈狀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粉末(帝人化成(股)製造:Panlight L-1225WX、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9,700)PC-2:以雙酚A及作為末端終止劑之對-三級-丁基苯酚,以及從光氣以界面縮聚法所合成之直鏈狀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粉末(帝人化成(股)製造:CM-1000、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6,000)(B成份)TALC:滑石(林化成工業(股)製造:Upn HS-T0.8,板狀、平均粒徑為2微米)MICA-1:雲母(山口雲母工業所(股)製造:A-41,板狀、平均粒徑為40微米)(B成份之比較用)MICA-2:雲母(林化成工業(股)製造:MC-40,板狀、平均粒徑為250微米)GFL:顆粒狀玻璃薄片(日本板硝子(股)製造之Fleca REFG-301、玻璃薄片之平均粒徑為140微米、玻璃薄片之平均厚度為5微米)(C成份)PTFE:具有原纖維形成能之聚四氟乙烯(Daikin工業(股)製造:Polyflon MPA FA500)(D成份)F114P:全氟丁烷磺酸鉀鹽(大日本油墨化學(股)製造:Megafac F-114P)(E成份)AY048:異丁基三甲氧基矽烷(東麗-道康寧(股)製造:AY43-048)K3103:癸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聚矽氧(股)製造:KBM3103)DC30:由順丁烯二酸酐與α-烯烴之共聚合物所構成之酸改性烯烴蠟(三菱化學(股)製造:Diacaruna PA30M)(其他)TMP:磷系安定劑(大八化學工業(股)製造:TMP)CR741:以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為主成份之磷酸酯(大八化學工業(股)製造:CR-741)PX200:間苯二酚雙(二甲苯基磷酸酯)(大八化學工業(股)製造:PX200)
由表1及表2即得以明白,本發明之FPD固定框係具有以其他塡料或其他組成所不能達成的良好特性。
〔發明之功效〕
本發明之FPD固定框,即使未含有有機鹵素系難燃劑或磷酸酯系難燃劑也具有良好的難燃性。此外,本發明之FPD固定框係具有優越的剛性、耐熱性及尺寸安定性。此外,本發明之FPD固定框係具有優越的耐擦性,對於影像顯示裝置會造成不良影響的異物之產生少,且具有優越的表面外觀。藉由使用本發明之FPD固定框,即可製造大型且高畫質之FPD。
藉由使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即可製得具有優越的難燃性、剛性、耐熱性、尺寸安定性、耐擦性之FPD固定框。
〔產業上之利用性〕
本發明之FPD固定框可用作為電視機、數位式相機、錄影機、個人電腦、攜帶式電話、彈鋼珠機和汽車導航裝置等之FPD。
1...框
2...上部澆口(針點澆口1.0毫米Φ、6處)
3...上部液晶胞裝載面(厚度為0.5毫米)
4...上部外側快裝公部
5...上部螺絲孔
6...右部澆口(針點澆口1.0毫米Φ、5處、右部及左部係由正面側之方向為基準)
7...右部液晶胞裝載面(厚度為0.5毫米)
8...右部外側快裝公部
9...右部內側快裝公部
10...下部澆口(針點澆口1.0毫米Φ、6處)
11...下部液晶胞裝載面(厚度為0.5毫米)
12...下部外側快裝公部
13...下部螺絲孔
14...左部澆口(針點澆口1.0毫米Φ,5處)
15...左部液晶胞裝載面(厚度0.5毫米)
16...左部外側快裝公部
17...左部內側快裝公部
18...為測定表面粗糙度之液晶胞裝載面切出部份
19...框高度(16.5毫米)
20...框正面側之外周厚度(1.0毫米)
21...框正面側之外周高度(2.5毫米)
22...框正面側之外周與內周間之寬度(11.0毫米)
23...框正面側之內周高度(2.5毫米)
24...框正面側之內周厚度(1.5毫米)
25...液晶胞裝載面之高度(2.5毫米)
26...液晶胞裝載面寬度(3.0毫米)
27...液晶胞裝載面厚度(0.5毫米)
28...(10.0毫米)
29...(2.0毫米)
30...(5.0毫米)
31...框背面側之外周高度(11.5毫米)
32...框背面側之外周厚度(1.5毫米)
33...正面殼
34...LCD
35...背光
36...背光殼
37...基板
38...屏蔽殼
第1圖係以實施例所製造,且供評估所使用之框正面側正面示意圖,框係縱方向長度:325毫米,橫方向長度:400毫米,內緣部之對角線長度:423毫米(17英寸),框高度:16.5毫米,框寬度:16.5毫米,澆口部周圍之主要厚度:1毫米,及框部份之佔有面積:19%。
第2圖係框背面側正面示意圖。
第3圖係第2圖之部份擴大圖,斜線部係展示背面部之表面。
第4圖係第1圖之A-B剖面擴大圖,上側係展示表面,下側係展示背面。
第5圖係展示使用本發明框之液晶顯示器之組裝方式。

Claims (11)

  1. 一種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係具有至少一由:(i)100重量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ii)1~30重量份之選自由以X射線透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9微米之滑石(B-1成份)及以雷射繞射.散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50微米之白雲母(B-2成份)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之板狀矽酸鹽礦物(B成份);(iii)0.01~0.6重量份之含氟抗滴下劑(C成份);及(iv)0.001~1.0重量份之有機磺酸鹼(土類)金屬鹽(D成份)所構成之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中相對於100重量份之A成份又包含0.01~5重量份之選自由含有酸性基之滑劑、烷基烷氧基矽烷及烷基氫二烯矽烷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E成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中A成份係由以下述式所代表之重複單元所構成,且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0,000~30,000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中C成份為聚四氟乙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中D成份為全氟化烷基磺酸鹼金屬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中短邊為200~800毫米、長邊為300~1,300毫米之範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中在各邊具有一個以上之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中具有用以裝載平板顯示器之厚度為0.3~1毫米之框內緣部。
  9. 一種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之製造方法,係用以製造具有至少一快裝用之突起或孔或溝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其特徵為由下述步驟所構成:(1)準備由(i)100重量份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A成份),(ii)1~30重量份之選自由以X射線透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9微米之滑石(B-1成份)及以雷射繞射.散射法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5~50微米之白雲母(B-2成份)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之板狀矽酸鹽礦物(B成份),(iii)0.01~0.6重量份之含氟抗滴下劑(C成份),以及(iv)0.001~1.0重量份之有機磺酸鹼(土類)金屬鹽(D成份) 所構成,在UL規格94之垂直燃燒試驗的1.5毫米厚度試驗片之燃燒等級為V-0,且未混合氯原子及溴原子所經化學鍵結之化合物為其特徵的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酯粒之步驟(步驟-i);(2)將該酯粒以射出填充於模具空腔之步驟(步驟-ii);及(3)由該模具空腔內取出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之步驟(步驟-iii)。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ii係經由直徑為0.4~1.5毫米之針點澆口而射出填充於模具空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平板顯示器固定框之製造方法,其中針點澆口之數目為4~30。
TW094138189A 2004-11-01 2005-11-01 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及其製法 TWI391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17838 2004-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6667A TW200626667A (en) 2006-08-01
TWI391442B true TWI391442B (zh) 2013-04-01

Family

ID=3631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8189A TWI391442B (zh) 2004-11-01 2005-11-01 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及其製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20070257401A1 (zh)
EP (1) EP1808462B1 (zh)
JP (1) JP4747102B2 (zh)
KR (1) KR101174686B1 (zh)
CN (1) CN101056939A (zh)
DE (1) DE602005017926D1 (zh)
TW (1) TWI391442B (zh)
WO (1) WO20060492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7217B2 (ja) * 2004-08-19 2012-02-0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硬化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
DE102006036365B4 (de) * 2006-08-02 2012-09-20 Element One Multimedia Gmbh Bildschirmaufnahmevorrichtung
CN101910966B (zh) * 2007-11-29 2013-01-23 创造者科技有限公司 包括具有不可变形有源区域的可折叠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101565538B (zh) * 2008-04-22 2011-07-20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JP5095814B2 (ja) * 2008-08-25 2012-12-12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インプットデバイス及び電子機器
CN201373955Y (zh) * 2008-08-26 2009-12-3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屏装配结构
WO2010077644A1 (en) * 2008-12-08 2010-07-0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Flame retardan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therefrom
US9458315B2 (en) * 2009-08-25 2016-10-0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Flame retardant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and films made therefrom
DE102009043509A1 (de) 2009-09-30 2011-03-3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 mit verbesserter Thermostabilität
CN101792585B (zh) * 2010-03-16 2011-12-14 广州市番禺区天宇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9664818B2 (en) * 2010-05-27 2017-05-30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olycarbonate resin
TWI554404B (zh) * 2011-08-01 2016-10-21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olycarbonate resin laminate
US8669315B2 (en) * 2011-08-22 2014-03-11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JP6026946B2 (ja) * 2013-04-19 2016-11-1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15187243A (ja) * 2014-03-12 2015-10-29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CN107522208B (zh) * 2017-09-29 2020-02-11 昊青薪材(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钾霞石粉体合成纳米白云母副产硝酸钾的方法
CN107936517B (zh) * 2017-11-06 2020-06-23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915979B (zh) * 2017-11-06 2020-11-2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621349A (zh) * 2018-06-04 2018-10-09 丹阳市博尔瑞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发光膜固定框的装置
JP2020158663A (ja) * 2019-03-27 2020-10-01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EP3736309A1 (en) * 2019-05-07 2020-11-11 Trinseo Europe GmbH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which exhibits a flecked appearance when molde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8894A1 (ja) * 2002-12-26 2004-07-1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2608A (ja) * 1994-11-25 1996-06-11 Sumika A B S Ratetsukusu Kk 液晶用枠体材料および液晶用枠体
JP2000010501A (ja) * 1998-06-18 2000-01-14 Sony Corp パネル型表示装置の取付け構造
JP2000160001A (ja) * 1998-11-24 2000-06-13 Sumitomo Dow Ltd 液晶枠体用帯電防止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該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液晶用枠体
US7012768B2 (en) * 2000-12-27 2006-03-14 Ntn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JP5031949B2 (ja) * 2001-03-29 2012-09-26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242870B2 (ja) * 2001-09-11 2013-07-24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JP4303015B2 (ja) * 2002-03-27 2009-07-29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4027112A (ja) * 2002-06-27 2004-01-29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04035587A (ja) * 2002-06-28 2004-02-05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4012439B2 (ja) * 2002-07-01 2007-11-21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JP4116462B2 (ja) 2003-02-17 2008-07-09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る樹脂組成物よりなるペレット及び射出成形品
JP4243497B2 (ja) * 2003-02-21 2009-03-25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5015657A (ja) * 2003-06-26 2005-01-20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線反射板
JP4571391B2 (ja) * 2003-11-26 2010-10-27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4399347B2 (ja) * 2003-12-24 2010-01-13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成型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8894A1 (ja) * 2002-12-26 2004-07-1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95222A1 (en) 2011-08-11
CN101056939A (zh) 2007-10-17
US20070257401A1 (en) 2007-11-08
JP4747102B2 (ja) 2011-08-17
US20120148819A1 (en) 2012-06-14
KR20070083890A (ko) 2007-08-24
TW200626667A (en) 2006-08-01
EP1808462A4 (en) 2007-10-24
EP1808462A1 (en) 2007-07-18
KR101174686B1 (ko) 2012-08-16
EP1808462B1 (en) 2009-11-25
JPWO2006049263A1 (ja) 2008-05-29
WO2006049263A1 (ja) 2006-05-11
DE602005017926D1 (de) 201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1442B (zh) 平板顯示器固定框及其製法
JP5021928B2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鏡筒
JP5021918B2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TWI411643B (zh) 樹脂組成物
JP5085862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固定枠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固定枠
JP6092499B2 (ja) 金型磨耗性に優れる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1026439A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
JP5371973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352076B2 (ja) 樹脂組成物
JPWO2009060986A1 (ja) 樹脂組成物
WO2016088861A1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10275413A (ja) ガラス強化樹脂組成物
JP2011140545A (ja) 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樹脂成形体
JP2011016901A (ja) 電気・電子機器部品
JP2011184619A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495683B2 (ja) 絶縁熱伝導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CN101418117B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JP6133650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829054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782576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558926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7440306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7428558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23134996A (ja) 電子機器筐体
JP2022114253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通信機器用回路成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