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8876B - Vehicle-body cov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Vehicle-body cov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8876B
TWI378876B TW098105918A TW98105918A TWI378876B TW I378876 B TWI378876 B TW I378876B TW 098105918 A TW098105918 A TW 098105918A TW 98105918 A TW98105918 A TW 98105918A TW I378876 B TWI378876 B TW I3788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upper edge
vehicle
seat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5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4415A (en
Inventor
Luca Caruso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113519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378876(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44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4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8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46Luggage carriers forming part of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Description

1378876 /、、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一本發明係關於-種跨坐型車輛之車體蓋板構造,%其係關於 種於車座下s又置與後蓋板為不同零件之I飾的構造。再者, 於本申請案中’車辅安裝零件之前後•左右•上下係以車輛安 裝狀態下之車輛前進方向為基準4,所謂_及外側,係將 上述車輛安裝狀態下成為車體中央側之侧作為内侧,將反對侧 作為外侧。 【先前技術】 作為覆蓋車座下方之後部車體蓋板,有覆蓋車座下方部分之 至J左右_的後蓋板’賴蓋板有時係賴具成形為大型樹 脂製零件。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7-69261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此種大型之模具成形零件之情形時,為了抑制由於在與配 置於周邊之其他零件、尤其是形狀變化較大之車座之對準位置 產生間隙而致使外觀性降低,有時會藉由改修模具而調整蓋板 形狀。 然而,僅對於此種大型零件之模具中一部分進行改修來提高 成形精度,於操作方面較為困難,又考慮到樹脂之液體流動 性,亦難以只提高一部分之成形精度。 098105918 4 生因此本申凊案發明係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之車體蓋板構 造,無須對此種大型之模具進行改修便可將車座與後蓋板間之 對準部外觀保持良好。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關於跨坐型車輪之車體蓋板構造之申請 專利範圍第i項發明,係包括有跨坐式車座'覆蓋其左右兩側 部下方的樹脂製之後蓋板者;其特徵在於: 藉由/、上述後蓋板之上緣部為另一零件所構成的分離件蓋 板,來覆蓋鄰接於上述車座之下緣且沿著該下緣的前後方 位。 申請專利第2項之發明如上料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發 明’其中m離件蓋板被重疊配置於上述後蓋板之上。 申請專利翻第3項之發明如上述巾請專利範圍第i或2 項之發明,其中,於上述車座之下方配置有收納盒,使上述分 離件蓋板之上緣進人被配置於上述收納盒之側緣部下表面的 凹部,且使下緣卡合於上述後蓋板。 申請專利細第4項之發明如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 明’其中’上述分離件蓋板係以左右一對而被配置於上述後蓋 板之至少前部兩側,將與該等分離件蓋板之各後端相連續的後 部上緣部設置於上述後蓋板,同時除上述分離件蓋板之上緣外 亦使上述後部上緣部進人被配置於上述_盒之側緣部下表 面的凹部。 098105918 5 1378876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如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發 月八以包圍上述車座;^端部之兩側及考麦方之方式配置前 方開放且形成為大致口字形狀的載物架或手柄,且使上述分離 件蓋板之後卿延輕該載触或手柄之前端附近為止。 (發明效果)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發明,藉由僅使沿著車座下緣之 部位構成為與後蓋板不同之零件的分離件蓋板,可縮小成形成 之模具。因此,可容易地進行模具改修,從而容易地實現成形 精度之提高。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由於分離件蓋板係重疊於 後蓋板之上’故沿著車座τ緣之車體蓋板部分成為雙層構造, 可利用分離件蓋板來補強後蓋板之上緣部。 根據申請專利制第3項之發明,可·㈣盒之側緣來固 定分離件蓋板之上緣,更進一步分離件蓋板之上緣與收納盒相 連續而不會於兩零件之對準部產生間隙,因此可提高外觀性。 根據申請專利_第4項之發明,將與分離件蓋板之各後端 相連續之後部上緣部設置於後蓋板,使該上緣與分離件蓋板之 上緣-併進入被配置於收納盒之側緣部下表面的凹部,且包圍 收納盒之周緣的後蓋板上緣與收納盒相連續因此,即便於未 設置有分離件蓋板之後蓋板後部產生_,亦可提高外觀性。 根據申請專·圍第5項之發明,II岐分離件蓋板延伸至 載物架或手柄之前端附近’而構成與载物架或手柄相連續之設 098105918 6 1378876 -心載物架或手柄與後蓋板可視作-體,可實施使該等變得不 易顯眼之設計。 ·、 【實施方式】 卩τ ’根據圖式來說明-實施例。目丨係跨坐型車柄之一 例,係本實施例中之速克達型二輪機車之外觀側視圖於前輪 ^與後輪2之間具有低底盤式之職板3 4持前輪丨左右的 前又4之上部係由樹脂製之前部車體蓋板5所覆蓋。元件符號 • 6係前通氣窗,元件符號7係前信號燈,元件符號8係排風口, 使仃驶風自作為本申請案發明空氣進人口之前通氣窗6而進 入至前部車體脉5 Ν,且使對後紐熱$進行冷卻後之溫排 風自開口於刖部車體蓋板5側面之排風口 8朝車體侧方排出。 元件符號9係手柄,元件符號10係手柄蓋板,元件符號u係 頭燈。 别部車體蓋板5具備前後對準之前方側之前蓋板12與後方 鲁侧之護腿板13。前蓋板12以侧面觀察係成為大致〈字狀,上 下方向中間部之前鼻12d於前擋泥板14之上方朝向前方突出, 下端部延伸至前輪1之後方為止而與自下方覆蓋腳踏板3的下 底襯板15之前端部相連接。於下底襯板15之後部側面可裝卸 自如地安裝有分離件之下蓋板16。下底襯板15及下蓋板16 、均係樹脂製。於下蓋板16之後端部上緣連接有蹬連接座17之 下鳊部。於蹬連接座17之側面配置有起立自如之後座踏板18。 °蒦腿板13係覆蓋腳已置於腳踏板3上之乘客之腳部ρ前方 098105918 7 1378876 肛構件’側面觀察形狀包括與前蓋板12相對應而成大致〈字 的部分,且於朝該前方突出的彎曲部附近之側面設置有排風 2 8。護腿板13之下端部與腳踏板3之前部卡合。夾著腳踏 3而於護腿板13之後方配置有供2人乘車用之車座別,苴 前端部之高度與排風口 8之位置為大致相同之程度,且位於排 土 8之後方車座2〇之下方左右係由後蓋板以所覆蓋。前 W系由中心蓋板22所覆蓋。利用後蓋板21之 22來包㈣擎。料後缝21及巾心、蓋板22為樹脂製。 中心蓋板22具備上下方向部分孤及自其下端起大致水平 地彎曲而朝向前方延伸出之腳部挪,上下方向部分瓜係形 成為弓丨擎之檢修蓋板,且於其上端部_收容有可轉動自如地 2結車座20之前端部的鉸鏈之支持部恤。腳部挪係形成 為可開閉自如地覆蓋腳踏板3中所形成的檢修開口(省略圖示) 之檢修蓋板,可對由其下方支狀電池1咖⑽進行檢修。 於車座—20與後蓋板21之間設置有形成為大致帶狀之裝飾 23 ’其覆蓋於後述收納盒之上緣部與後蓋板2ι之上緣部間所 形成的朝向前後方向大致帶狀延伸之部分。裝飾幻相當於本 申=案發明之分離件蓋板,越過前部座席孤與後部座席施 之邊界部,於其附近延伸至後部座席施下方為止,且形成為 後置物架24 -部分的手柄部25之前端部位於其後端部附近。 後置物架24係兼用作本t請案發明中之載物架與手柄之構件, 平面觀察下前方開放而形成為大致=7字形狀。 098105918 8 裝飾23與後置物架24係塗裝為相同之金屬 色而呈現一體 感,觀視下彷彳綠飾23與手柄部25相連續。 7G件符號26係絲顿蓋板21之後㈣的尾燈單元,元件 符號27係搖動式動力單元,元件符號28係空氣清淨機,元件 符號29係後部緩衝器。 圖2係將® 1之車體蓋板類設為虛線喊示車體框架洲等 之内部構造的圖。車體框架3〇包括有支持腳踏板3之底板部 3卜底板部31之前後方向中_形成為大致水平部分,其前 端部係朝向上方彎曲而立起,且連接於沿車體中心整體地朝向 上下方向傾斜而配置的垂下部32之下部。於垂下部於之前端 (上端)支持有前管33,藉由該前管33而可轉動自如地支持手 柄軸34。手柄軸34之下端經由底橋35而與前又*連接且 上端與手柄9連接。 ▲元件符號36係自前管33之上下方向中間部傾斜向上且朝向 刖方犬出之撐捍,並支持剩0八37。散熱器38位於剩叭37之 :方且則官33之别方,藉由撐桿36之前端部而支持於朝左右 突出之支架36a。元件符號39係設置於前管33之前表面下部 的^架,元件符號40係排風導件’元件符號41係散熱液之儲 液箱,儲液箱41係經由撐桿42及支架39等而支持於前管犯。 喇八37、散熱器38及儲液箱41與前部車體蓋板5之前側 部分形狀相合致’前方逐漸變低之向前方突出,側面觀 察時保持大致階梯狀之配置。 098105918 1378876 且上作“立起之支柱部 持架44之前端部。於後框架44之前部支 持有朝向上㈣放的樹賴之收納盒45,且於 = 燃料箱46。該等之上方係由可開閉自如 . 相46進仃供油。元件符號46a係供油蓋。 2㈣W物有軸柄力單元27。搖動 2=早=係由引擎47與變速箱48—體化而成者,㈣ ^附近μ ’經由連接機構27a而可搖動自如地支持於盘 支柱部43之連接部附近的後框架44。 ^速㈣之後嫩持錢輪2,㈣輸8之後端部 與後框架44之後端部間設置有後部緩衝器單元29。引擎π 大致水平狀態地配置於自支柱部43之上端朝向前方突出的後 框架44之前端部下方’自後方之空氣清淨機找供給空氣至其 吸氣口,且自電子燃料噴射裝置49供給燃料。 圖3係底板部31部分之立體圖。底板部31具備前後朝向上 方彎曲之左右-對管構件50 ’其各水平部之前後由十字管 51、52而形成連結4側十字管51之中間部與垂下部犯之 下端部炼接,後側之十字管52溶接於左右之支柱部上所熔 接的支架53之下端部間。X ’於左右管構件5〇之各水平部, 外側面_有金屬製板狀之支持撐桿54。支鱗桿Μ係沿水 平部而朝向前後方向延伸,且朝向外側方突出,其上表面支持 098105918 10 腳踏板3。主挥y β 钭,义 牙干 突出形狀係以前端側變高之方式傾 斜㈣側上表面成為與管槿杜ςη ^ 程度之高户。 〇之水平部上表面大致相同 側突出::::中於前後端及中央之三處設置朝向管構件50 而進在㈣吏其各前端部抵接於管構—^ 肿丨 向Μ轉結合於管構件.元件 付就56係利用支持標桿54 類。元件符號57係_板3之安裝下表_支持的境線 到=:藉由!用板狀構件之編桿54,可使底板部31達 56了咖。又,藉由形成為板狀,而可容易支持纜線類 ^框架44係前端部彎曲而朝向後方以左右 觀察下為大致[1字狀辭構件 f之千面 十字管他(圖2)形成連結。纟右^件之各後端部間藉由 元件符號58係自底板部y 銘 架,且支輸職_丨)㈣向刪出的階梯柜 其次’對《蓋車釘㈣車_部狀車體紐構 =°圖4係於收納盒45之周圍成-體化的後部車體蓋板小 、、且a體60之立體圖,目5係其俯視圖。後部車體蓋板小έ且八 體60係由覆蓋收納盒45之前方部的中心蓋板22、和安裝: 覆蓋左右兩侧的後蓋板21之上緣部之㈣23所構m 23係本申請紐财之車體蓋板上部絲構件。 — 098105918 1378876 中心蓋板22具備上下部61與腳部62,上下部61可裝卸自 如地覆蓋收納盒45之前端部下方而可對收納盒45下方之引擎 47(參照® 2)等進行檢修。巾^蓋板22之上端部形 前方之突出部63 ’其中收容有朝向前方突出設置在收納盒犯 前端之鉸鏈安裝部64。腳部62係自上下部61之下端部彎曲 而朝向前方擴展的蓋狀部分,使腳踏板3之檢修孔開閉,而可 對電池19(圖2)等進行檢修。 收納盒45具有成一體之前部側之盒部65及自其後部朝向後 方較長延伸出之蓋部66 ^盒部65朝向上方職,形 納安全帽等大型物品之較大容量空間。 … 蓋部66覆蓋燃料箱蚁圖2)之上方,自車座2〇之下方延伸 至其後端部為止。元件符號67係供油用開口部,燃料箱仙之 供油蓋46a(圖2)與此面臨。元件符號75係形成於後蓋板21 之後方且車體中^上之安裝孔,且係用以將後置物架^安裝 至後框架44側之孔。 、 收納盒45之左右緣部形成為凸、緣68,其内側嵌合有裝飾23 之上緣部。 裝掷23重疊於後蓋板21之肩部7〇上,自收納盒45之前端 部附近至供油關口部67之附近為止,朝向前後方向延長形 成接續裝飾23之後端部,其後側之肩部7〇上開口有用以將 手柄部25之前端部安裝於後框架44侧之安裝孔71。 後蓋板21左右分割,重疊於收納盒45之左右側面。 098105918 1378876 左右之後蓋板21利用朝向較蓋部66之後端部朝更後方延伸 之尾部72、72而左右對準而結合成一體化。元件符號係對 準線,元件符號74係結合突座,元件符號75係朝車體框架之 安裝用螺栓孔。尾燈單元26自尾部72、72之左右兩側面安裝 於後部。 圖6係沿圖5之6-6線之剖視圖,圖7係將其一部分之裝飾 23部分放大之圖。如該等圖所示,凸緣68朝向外側彎曲,進 • 而朝向下方彎曲而折回,外側折回部76之下方側以稍微朝向 外方打開之方式保持傾斜。其具備有形成於折回部76之内側 且形成為大致倒U字狀剖面而下方側保持開放之溝π,於該 溝77内嵌合有裝飾23之上緣部78。 上緣部78形成為朝向上方立起之上升凸緣狀,形成較垂直 而稍微更偏向盒部65側(車寬度方向中央側)傾倒之傾斜。因 此’折回部76與上緣部78嵌合為推拔對準狀,折回部76與 馨上緣部78之嵌合狀態可達到緊密。然❿,上緣部78之前端與 凸緣68之最頂端部之間具有一些空隙,可吸收尺寸變動而不 會對上緣部78之尺寸變動造成影響。 於裝飾23之下端緣8〇中之適當位置朝向下方突出形成有鉤 81 ’藉由自上方插入至經形成於後蓋板21之肩部7〇的卡合孔 82而卡止。裝飾23傾斜被覆於肩部70上,中間部朝向下方 .凸狀地彎曲。 後蓋板21之上部中形成有朝向盒部65側以階梯狀進入之肩 098105918 13 1378876 部70 ’該肩部70朝向後蓋板21 # 形诸色令 1之則後方向涵盍大致全長而 开:成。肩部7G之盒部65側形成為傾斜部们,更進
知側最接进各立β βς夕办丨& '八月J 行地细ί 成為與盒部65之_大致平 ΓΓ上方延伸的上升凸緣84。上升凸緣μ與盒部65形 間隙而不會相接觸’且上端亦位於較上緣部Μ f之段部79更偏離至下方之位置。 如此-來’即便上升凸緣84不與凸緣68結合凸賴與 上升凸緣84分離而形成有間隙,藉由裝飾23亦不會展現具有 此種間隙等而容易損及輪之對準部,因此可將外觀保持良 =°因此’無需考慮與後蓋板21之對準便可成形出作為大型 零件之後蓋板21,因此成形變得料。並且,裝飾23係比較 小型之零件’模具亦小型化,容易高精度地成形且廉價。 此外,上緣部78與折回部76利用推拔對準而嵌合於凸緣 68之溝77内,而可吸收尺寸之變動,因此即便未高精度地成 形亦可。 圖8係在除去收納盒45後之狀態下使後蓋板21、中心蓋板 22及裝飾23成一體化之狀態的立體圖。如該圖所示,上升凸 緣84位於較上緣部78更低之位置。然而,自未被裝飾23所 覆蓋之安裝孔71附近之部分起,以與上緣部78相連續之方式 形成一段變高而朝向後方延伸之後部上升凸緣85。後部上升 凸緣85係相當於與裝飾23之後端相連續的本申請案發明之後 部上緣部。較裝飾23之後端更靠後方部分,藉由後部上升凸 098105918 14 1378876 -緣85而覆蓋外側方而不會影響外觀,因此可省略裝飾23。又, 可使後部上升凸緣85與裝飾23之上緣部78•同樣地直接彼合 於凸緣68。 圖9係後蓋板21之側視圖,圖10係後蓋板2i之俯視圖。 如該等圖卿,於料胸彡财前後料碰處(本實施例中 為4處)之卡合孔82。又,於上升凸緣&之下部形成有前後 方向複數處(本實施例中為3處)之安裝孔87。 # 元件符號88係形成於後蓋板21之前部下端的鉤,且自上方 插入並卡σ於腳踏板3之後方延伸部。元件符號撕、懸係 尾燈單元26之安裝突座,其中螺固有尾燈單元%。 再者,圖ίο中表示左右之後蓋板2卜其尾部72、72中沿 著右側之對準線73,自結合突座74之前後朝向對側而突出形 成有鉤90。又,於後端部亦形成有卡合孔91與釣92。 於左侧之尾部72,與右側相對應而形成有卡合凹部93、93、 .結合突座74、賴及卡合凹部95,t抵翻對準線73時便 緊密卡合。再者’右側與左侧之結合餘74形成高度不同狀, 右側之結合突座74重疊於左側之結合突座74。 又’於後蓋板21之前端部形成有朝向内方突出之卡合突部 96 ’且與中心魏22之上下部6U則緣中所形成的釣(省略 示)卡合。 ° 圖11係裝飾23之側視圖,圖12係裝飾23之前視圖。如兮 等圖所示,於裝飾23之下端緣8〇朝向前後方向突出形成^ 098105918 15 1378876 8卜其卡合於後蓋板21之卡合孔82(參照圖1〇)。 又,於裝飾23之側面朝向内側斜下方一體地突出形成有複 數個突座97°該突座97如圖13所示’前端重疊於後蓋板21 之安裝孔參照圖9、1G) ’並透過螺桿98而自後蓋板21之 内侧斜下方結合。圖13係安裝孔87與突座97之結合部剖面。 如此’僅使沿著車座2〇之側部下緣的部位成為與後蓋板21 不同之零件之裝飾23構成,軌可縮小成形模具 。因此,可 容易地進行模具改修,而容易地提高成形精度。又,由於裝飾 23重疊於後蓋板21之上’故沿著車座2〇之側部下緣的車體 蓋板部分成為雙層構造,而可彻作為分離件蓋板之裝飾23 來補強後蓋板21之上緣部。 此外,可利用作為收納盒45之侧緣的凸緣⑽之溝 77來固 疋上緣。P 78,裝飾23之上緣部78與收納盒45之凸緣68相 連續而不會於兩構件之對準部產生間隙,因此可提高外觀性。 進而將與左右之裝娜23之各後端相連續的後部上升凸緣 85。又置於後蓋板21上,使該上緣與裝飾23 一併進入收納盒 45之凸緣68之溝77内’因此包圍收納盒奶之後部側緣部的 後蓋板21之上緣與收納盒45相連續,故不會於未設置有裝餅 23的後蓋板21之後部產生間隙’而可更進—步提高外觀性。 又,使裝飾23與後蓋板21為分離件,藉此容易因應如改變 色調或改變標tt'UogQ ―)般之小變更,而於如此情形時, 小幅改修模具即可。更進一步藉由改變後蓋板21與色調,而 098105918 1378876 -可提高車體蓋板之設計自由度並實現差別化。 — 圖14係後置物架24之俯視圖,後置物架24包括有整體為 金屬製且前部侧左右形成為腕狀而朝向前方延伸出之一對手 柄部25 ’形成於其各前端部之突座部1〇〇進入安裝孔7i(圖 4)内,於突座部100中螺栓固定有形成於後框架44之後端部 上的支架101(圖2)。 手柄部25之後方’形成較車座2〇之後端朝向更後方延伸出 • 而支持貨物的後置物架24之本體部1〇3。於本體部103前部 之車寬度方向中央處形成有突座1〇4,此處,使螺栓(省略圖 示)穿過,而固定於自設置於後框架44之後端部的十字管44a 中央朝向上方延伸出之支架105(圖2)。此時,後置物架24重 疊於後蓋板21之尾部72,使突座1〇4與結合突座74 一致而 藉由螺栓將後置物架24與尾部72 —併緊固於支架1〇5(參照 圖2) • 減—來,利用後置物架24之手柄部25,可覆蓋車座2〇 之下端緣與後蓋板21之上部之對準部,因此即便省略裝飾^ 亦可將外觀保持良好。藉由塗裝為與裝飾23同一色,可使裳 飾23與手柄部25觀視下宛如相連續之-個構件,而可實現具 有統-感之外觀。^且,藉由將手柄部25與裝飾23設計成一 體而可使其不易顯目。 再者’手柄部25係後部座席之乘客用以握住之構件,亦可 不必設為手柄’而設為後置物架24之安裝部。又,亦可為作 098105918 17 1378876 為不具有後置物架24功能之手柄構件的單功能零件扶手。 其次,對尾燈單元26進行說明。圖15係尾燈單元26之俯 視圖,圖16係後視圖,圖17係沿圖16之17_17線的平剖視 圖。於該等圖中,尾燈單元26係中央之尾燈11〇與左右之後 信號燈120、120形成為一體之組合燈。 如圖17所示,尾燈11〇之燈泡1U以光軸C1朝向正後方之 方式而朝後方突出,後信號燈120之燈泡121以其光軸C2與 光軸C1正交而朝向侧方之方式,朝左右兩側方突出。 尾燈110之反射器112與後信號燈12〇之反射器122相連續 而形成為一體,反射器112形成凹曲面,反射器122形成大致 平坦狀而朝向侧方。 尾燈110之透鏡113形成有朝向後方凸出之曲面。後信號燈 120之透鏡123後方側形成有自透鏡113相連續之曲面,且形 成有於燈泡121上產生彎曲之彎曲部124,成為前方自該彎曲 部124朝向内方進入之凹部125。 如圖15所示’尾燈單元26中與後蓋板21相對之對準部26a 形成為朝向前方擴散開之大致V字狀。因此,左右後信號燈 120、120之透鏡123、123的間隔D1大於相同部位之後蓋板 21之間隔D2,透鏡123、123分別較後蓋板21朝左右更大幅 突出。 如此,滿足左右透鏡123之間隔D1之相關法規的同時,滿 足左右之燈泡121間隔及反射器122之面積之相關法規,再者 098105918 18 ^78876 -且可縮小車寬度。 其次,對下底襯板15及下蓋板μ進行詳細說明。 圖18係下底襯板15之立體圖,圖19係下底襯板15之侧視 圖’圖20係下底概板15之俯視圖(左側部分)七該等圖所示, 下底襯板15係使腳踏板3之下方朝向車寬度方向橫斷而形成 之單-構件,底部130與兩側部131相連續而形成為一體。 兩側部131之後半部侧設置有大致三角形狀切開之切口部 (空間)132。包括有與該切口部(空間)132面臨之斜邊部133 及大致水平之底邊部m,斜邊部133之後端部與底邊部134 之前後方向中間部係利用上下方向之支柱部135而連結成一 體。 如圖20所不,斜邊部133朝向後方而向外打開狀地傾斜, 底邊部134自斜邊部133起内側以直線狀而朝向前後方向延 伸斜邊部133之後端部較底邊部134朝向更外側方打開。因 。支柱#135彎曲成朝向上方而向外打開狀(參照圖⑻。 圖W中,於兩側部131之前部設置有突座136,將自前蓋 之下端部及腳踏板3之前端部突出的安裝部螺栓固定。 於底部130之前部中央設置有形成為大致山形之肋件137, 且抵接於十字管51(圖3)之下端部(圖2)。 /底邊。Ρ 134之前端部、支柱部135之上下部及底邊部134 之後端部,設置有安農部138、139、14〇、141(圖2〇)。 圖21位-r — 糸下盍板16之侧視圖,圖22係下蓋板16之俯視圖。 098105918 1378876 該等圖中,下蓋板16以覆蓋切口部(空間)132之方式,側 面觀察下為大致三角形狀,且左右對稱地形成為一對。再者, 圖21、圖22係表示左側之下蓋板16’而右侧亦為相同之構造。 下蓋板16具有斜邊143、底邊144,且分別與斜邊部133 及底邊部134(圖19)抵接。斜邊143與底邊144之各後端部間 在朝向内侧彎曲後形成有凸緣145,並於其上端部設置有安裝 孔146,重疊於蹬連接座17(圖丨)之後緣而自後方由螺桿固定。 於斜邊143之前端部及後部,朝向上方而突出地成形有形成 階梯狀之突部147、148。前方之突部147朝向斜前方及上方 突出並重疊於下底襯板15之兩側部131内側。 更進一步,於突部148附近設置有安裝孔150,此處,係透 過螺桿自側方安裝於支架53之螺帽部53a(圖3)。 元件符號151〜154係突座,自内侧透過螺桿而結合於下底 襯板15之安裝部138〜141。如此一來,使於車體下部由於行 駛時之飛石等而容易受損之部分作為比較小型零件之下蓋板 16而形成為裝卸構造,且藉由左右分離件而可形成更小之跫 件。 々 —因此’可將下底襯板15 +容易受損之部分作為分離件之下 盍板16而更換自如,,即便下蓋板16部分受損,只要保 ^下底襯板15 *僅更換彳、零狀下蓋板16即可,因此較為經 再者,本申請案發明跡受限於上述實施例,於發明之原理 098105918 1378876 。例如,適用本申請案發明之車輛不 可適用於包含此之各種跨坐型車輛^ 圖1係本實施例速克達型二輪機車之外觀側視圖。 圖2係將圖1之車體蓋板類設為虛線而表示内部的圖。 圖3係底板部部分之立體圖。 圖4係後部車體蓋板小組合體之立體圖。
内可進行各種變形或應用 限於速克達型二輪機車, 【圖式簡單說明】 圖5係圖4之俯視圖。 圖6係沿著圖5之6-6線的剖視圖。 圖7係將裝飾部分放大之圖。 圖8係後部車體蓋板之立體圖。 圖9係後蓋板之側視圖。 圖10係後蓋板之俯視圖。 圖11係裝飾之側視圖。 圖12係裝飾之前視圖。 圖13係安裝扎與突座之結合部剖面。 圖14係後置物架之俯視圖。 圖15係尾燈單元之俯視圖。 圖16係後視圖。 圖Π係沿著圖16之17-17線的平剖視圖。 圖18係下底襯板之下方立體圖。 圖19係下底襯板之側視圖。 098105918 1378876 圖20係下底襯板之俯視圖。 圖21係下蓋板之侧視圖。 圖22係下蓋板之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前輪 2 後輪 3 腳踏板 4 前叉 5 前部車體蓋板 6 通氣窗 7 前信號燈 8 排風口 9 手柄 10 手柄蓋板 11 頭燈 12 前蓋板 12d 前鼻 13 護腿板 14 前擔泥板 15 下底概板 16 下蓋板 17 蹬連接座 18 後座踏板 19 電池 20 車座 20a 前部座席 098105918 22
後部座席 後蓋板 中心蓋板 上下方向部分 腳部 裝飾 後置物架 手柄部 尾燈單元 搖動式動力單元 連接機構 空氣清淨機 後部緩衝器 車體框架 底板部 垂下部 前管 手柄轴 底橋 撐桿 支架 口刺口八 散熱器 支架 排風導件 儲液箱 23 1378876 42 撐桿 43 支柱部 44 後框架 45 收納盒 45a 支持部 46 燃料箱 46a 供油蓋 47 引擎 48 變速箱 49 電子燃料喷射裝置 50 管構件 51 ' 52 十字管 53 支架 53a 螺帽部 54 支持撐桿 55 突部 56 纜線類 57 安裝部 58 階梯框架 60 後部車體蓋板小組合體 61 上下部 62 腳部 63 突出部 64 鉸鏈安裝部 65 盒部 66 蓋部 098105918 24 1378876 -67 68 70 71 72 73 74 75
78 82 84 85 87 供油用開口部 凸緣 肩部 安裝孔 尾部 對準線 結合突座 孔 折回部 溝 上緣部 卡合孔 上升凸緣 後部上升凸緣 安裝孔 88、90、92、94 鉤 89a、89b 安裝突座 91 卡合孔 93、95 卡合凹部 96 卡合突部 100 突座部 101 支架 103 本體部 104 突座 105 支架 110 尾燈 098105918 25 1378876 111 112 113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 139 、 140 、 143 144 145 146 147 、 148 150 151-154
Cl 燈泡 反射器 透鏡 後信號燈 燈泡 反射器 透鏡 彎曲部 凹部 底部 兩側部 切口部 斜邊部 底邊部 支柱部 突座 肋件 141安裝部 斜邊 底邊 凸緣 安裝孔 突部 安裝孔 突座 光轴 098105918 1378876 C2 光轴 D1 間隔 098105918 27

Claims (1)

1378876 AUG - 9 2012 七、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 1.-種跨坐型車輛之車體蓋板構造,係包括有:跨坐式車 座、覆k其左右兩側部下方的樹脂製之後蓋板者;其特徵在於: 糟由與上述後蓋板之上緣部為另一零件所構成的分離件蓋 板’來覆蓋鄰接於上述車座之下緣且沿著該下緣的前後方向部 位,並且, ° 於上述車座之下方配置收納盒,使上述分離件蓋板之上緣進 入被配置於上述收納盒之側緣部下表面的溝,使下緣卡合於上 述後蓋板。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跨坐型車柄之車體蓋板構造,其 中,上述分離件蓋板被重疊配置於上述後蓋板之上。 3·如申請專職圍第丨項之跨㈣車輛之車體蓋板構造,盆 中,上述後蓋板之上緣形成為朝向上方立起,且較垂直更如 車寬度方向内側傾倒之傾斜之凸緣狀。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車體蓋板構造,其 t , 八 上述刀離件蓋板係以左右一對而被配置於上述後蓋板之至 少前部兩側,將與該等分離件蓋板之各後端相連續的後部上緣 部設置於上述後蓋板’同時除上述分離件蓋板之上緣外亦使上 述後部上緣部進入被配置於上述收納盒之側緣部下表面的溝。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車體蓋板構造,並 098105918 28 1378876
日修(更)正替換頁丨 以包圍上述皁座後端部之兩側及後方之方式配置前方開放 且形成為大致口字形狀的載物架或手柄,且使上述分離件蓋板 之後端部延伸至該載物架或手柄之前端附近為止。 098105918 29
TW098105918A 2008-03-31 2009-02-25 Vehicle-body cov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TWI37887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4014A JP5183273B2 (ja) 2008-03-31 2008-03-31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4415A TW200944415A (en) 2009-11-01
TWI378876B true TWI378876B (en) 2012-12-11

Family

ID=4113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5918A TWI378876B (en) 2008-03-31 2009-02-25 Vehicle-body cov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258610B1 (zh)
JP (1) JP5183273B2 (zh)
CN (1) CN101970282B (zh)
BR (1) BRPI0910323B1 (zh)
TW (1) TWI378876B (zh)
WO (1) WO20091227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5643B2 (ja) * 2010-09-29 2014-04-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N103029776A (zh) * 2011-09-28 2013-04-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
JP6188381B2 (ja) 2013-03-29 2017-08-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166298B2 (ja) * 2015-03-20 2017-07-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DE102016111602A1 (de) * 2016-06-24 2017-12-2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Handhabe für ein bewegliches Bauteil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08263525B (zh) * 2016-12-30 2020-04-03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DE102017220119A1 (de) * 2017-11-13 2019-05-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itzbankanordnung für ein Motorrad
JP2020059423A (ja) * 2018-10-11 2020-04-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WO2020202191A1 (en) * 2019-03-29 2020-10-08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scooter type two-wheeled vehicle
CN115103797A (zh) * 2019-12-27 2022-09-23 爱迪生发动机有限公司 用于改变摩托车主体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6779U (ja) * 1992-01-07 1993-07-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H05310164A (ja) * 1992-05-01 1993-11-22 Honda Motor Co Ltd 二輪車艤装部品の取付構造
JP2952799B2 (ja) 1993-08-31 1999-09-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JP4056615B2 (ja) * 1998-03-27 2008-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カバー取付構造
JP4077561B2 (ja) * 1998-07-16 2008-04-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取付け構造
JP4464647B2 (ja) * 2003-09-18 2010-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装置
WO2009038051A1 (ja) * 2007-09-18 2009-03-2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10323B1 (pt) 2019-02-05
BRPI0910323A2 (pt) 2015-09-29
EP2258610B1 (en) 2014-04-09
CN101970282A (zh) 2011-02-09
EP2258610A4 (en) 2013-01-09
EP2258610A1 (en) 2010-12-08
TW200944415A (en) 2009-11-01
JP5183273B2 (ja) 2013-04-17
WO2009122799A1 (ja) 2009-10-08
JP2009241900A (ja) 2009-10-22
CN101970282B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8876B (en) Vehicle-body cov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8016308B2 (en) Rear fender of motorcycle
US7438340B2 (en) motorcycle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EP1245442B1 (en) Vehicle rear structure
US20070025113A1 (en) Vehicle Light Apparatus and Motorcycle Having the Light Apparatus
JP2008201333A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車体カバー構造
CN102530138B (zh) 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
BRPI0901522A2 (pt) estrutura de suporte da porção dianteira do corpo de veìculo
CN103963880B (zh) 跨坐型车辆
TWI270493B (en) Front structure of pedal type motorcycle type vehicle
JP546052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JP2002284072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用燃料タンクの遮熱構造
US20130258690A1 (en) Tail lamp device for motorcycle
EP2299172A1 (en) Tail lamp unit
CN107406111B (zh) 用于摩托车的头灯安装结构
US10150363B2 (en) Scooter-type vehicle
CN105818906B (zh) 速克达型车辆
BR102012019905B1 (pt) estrutura da parte traseira de corpo em veículo do tipo de condução montada
JP6025764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のリア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TWI248894B (en) Lightening equipment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scooter-type vehicle
JP363243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ランプ取付構造
JP5592859B2 (ja) 自動2輪車の後部灯体構造
JP682752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灯火装置
CN105818897A (zh) 速克达型车辆
JPH06156341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ランプ配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