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3137B - Compression system, multi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Compression system, multi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3137B
TWI363137B TW094113059A TW94113059A TWI363137B TW I363137 B TWI363137 B TW I363137B TW 094113059 A TW094113059 A TW 094113059A TW 94113059 A TW94113059 A TW 94113059A TW I363137 B TWI363137 B TW I3631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frigerant
cylinder
blade
rota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3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2559A (en
Inventor
Takahiro Nishikawa
Hirotsugu Ogasawara
Akihiro Suda
Masayuki Hara
Hiroyuki Sawabe
Hiroyuki Yoshida
Akira Hashimoto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016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2272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019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0470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029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2644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030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2276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354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5269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0602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2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3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31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8/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8/06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pping, starting, idling or no-load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08Rotary pistons
    • F01C21/0809Construction of vanes or vane holders
    • F01C21/0818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 F01C21/0827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 F01C21/0845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comprising elastic means, e.g.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08Rotary pistons
    • F01C21/0809Construction of vanes or vane holders
    • F01C21/0818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 F01C21/0854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fluid means
    • F01C21/0863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fluid means the fluid being the wor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04C18/356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F04C18/356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surface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forming the working space, be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1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6Sile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 Manufacture,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Description

1363137 .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乃關於一種壓細糸統、構成該壓縮系統之多氣 缸迴轉壓縮機’及使用該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冷束裝置。 【先前技術】 以往’此類的壓縮系統係藉由多氣缸迴轉壓縮機及控 制該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運轉之控制裝置而構成。此多氣 缸迴轉壓細機’例如具備弟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之雙氣 籲缸迴轉壓縮機,係於密閉容器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該驅 動要素的迴轉軸所驅動之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而組 成。此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係由:第1及第2氣紅; 嵌合於形成於迴轉軸之偏心部而各於氣缸内進行偏心迴轉 之第1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該第1及第2氣缸而各自將 氣紅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壓室侧之第1及第2葉片所構 成。此外,第1及第2葉片係藉由彈簧構件,而各自常時 彈壓於第1及第2滾輪。 鲁 一旦以上述控制裝置來驅動驅動要素,則低壓的冷媒 氣體從吸入通路被吸入於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各個 氣紅内的低壓室側,並藉由各個滾輪及各個葉片的動作而 各自壓縮為咼溫高壓的冷媒氣體,於經由吐出槔而從各個 氣缸的高壓室側吐出至吐出消音室之後,吐出至密閉容器 .内,然後吐出至外部而構成(例如參照曰本特開平5_99172 -號公報)。 於如此之具備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壓縮系統中,於較 7 316998 1363137 ^ 低速迴轉時等的較低效能區域令,以第1及 的排r —二缸進仃壓縮運轉時’由於必須吸入兩個氣缸 的冷媒氣體而麗縮,因此必須針對該量,而 =1=降低驅動要素的迴轉頻率而運轉。然而, 且.¾漏;r失於下降,則會產生㈣要素的效率降低, 4㈣失增大而顯著地降低運轉效率之問題。 單':二::於該問題’而開發出可因應能力而切換為 …第2葉片彈壓於第1及SC ,任方的彈黃構件(例如去除將第2葉片彈壓 ί韓Ιί輪之*黃構件),而於藉由控制裝置而進行雙氣缸 =際,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的冷媒壓力來做 =厂:Γ背壓。藉此’可彈壓第2葉片於第2滚輪側 而完成壓縮工作。 另-方面’於從上述雙氣缸運轉切換為單氣缸運轉之 際,係錯由控制裝置’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的 ,媒I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由於此吸人壓力為低 壓’因此無法將第2葉片彈壓於第2滾輪側。因此,於第 2迴轉壓縮要素中實質上並未進行壓縮工作,而、 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冷媒的壓縮工作。 如此,u由在較小效能區域中設定為單氣缸運轉,可 • IV低所f縮的冷媒氣體的量,因而可因應該量而提高迴轉 •頻率。藉此’可改善驅動要素的效率’並降低洩漏損失。 在此,如上所述,於雙氣缸運轉之際未設置彈簧構件 316998 8 1363137 , 之第2迴轉壓縮要素中,由於彈壓第2滾輪之兩迴轉壓縮 要素的吐出側壓力之壓力變動較大,因該壓力變動而導致 葉片的跟隨性惡化,並於第2滾輪及第2葉片之間產生碰 撞音,因此本申請人乃嘗試,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 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來做為第2滾輪的 背壓》 然而,於施加上述中間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的 情況下,於從單氣缸運轉切換為雙氣缸運轉之際,使第2 葉片跟隨第2滾輪時會較花費時間,並於其間會產生第2 滾輪及第2葉片的碰撞,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另方面,於單氣缸運轉之際,由於施加相同的吸入 側壓力於第2氣缸内的壓力及第2葉片的背壓,因此於從 雙氣缸運轉切換為單氣缸運轉之際,無法從第2氣缸 内拉引第2葉片’㈣會與第2滾輪碰揸而產生碰撞音之 問題。 從曰心 的彈:1, 虹迴轉壓縮機的運轉時之葉片對滾輪 壓!於葉片的背壓側(與滾輪為相反側)產生 [力脈動,而未設置彈簧構件之第2葉片,會因為該壓力 葉片的跟隨性惡化,並與第2滚輪產生碰 才里而產生石亚撞音之問題。 :者,由於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而施加之兩迴幽 壓力變動較大,藉此,亦使未設置彈 片之間產的跟隨性惡化’並於第2滾輪及第2葉 316998 9 1363137 ^ 此外,於單氣缸運轉之際,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中第 • 2滚輪處於空轉的狀態,但此時由於施加相同的吸入側壓 .力於第2氣缸内的塵力及第2葉片的背塵,因而產生因兩 空間的均衡的變動而使第2葉片突出於第2氣缸内,而與 第2滾輪.產生碰撞,並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乃為了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而創作者,其目的 在於,於具備藉由彈簧構件僅將第i葉片彈壓於第i滾輪, 鲁料切換使較兩迴轉壓縮要素進㈣縮王狀第^運轉 杈式,及實質上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 運轉模式之多氣紅迴轉壓縮機之麼縮系統中,可避免於運 轉模式切換之際產生第2葉片的碰撞音。 、本發明之壓縮系統係具備多氣紅迴轉廢縮機,該多氣 缸迴轉壓縮機乃於密閉容器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該驅動 =素的迴轉軸所驅動之第i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並藉由 "1及第2氣缸、嵌合於形成.於迴轉軸之偏心部而分別於 氣缸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i及第2滾輪 '及抵接於該第i 及第2 f輪而各自將氣紅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壓室側之 f 1及第2葉片’而構成該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並 稭由㈣構件僅將第!葉片彈壓於第ι滾輪,且可切換使 :使: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ni運轉模式,及實 •貝^ _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 •其特徵為’於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為第1運轉模式之際, 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时 316998 10 1363137 壓之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 之間的中間壓力。 ^此外,本發明之壓縮系統係具備多氣缸迴轉壓縮機, 忒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乃於密閉容器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 該驅動要素的迴轉㈣驅動之第丨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 =藉由第1及第2氣缸、嵌合於形成於迴轉軸之偏心部而 分別於氣缸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丨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 X第1及第2滾輪而各自將氣缸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壓 •至側之第1及第2葉片’而構成該第1及帛2迴轉壓縮要 $,亚藉由彈簧構件僅將第丨葉片彈壓於第1滾輪,且可 切換使用使兩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丨運轉模 式,及貫質上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 轉权式’其特徵為,設置用以控制對第2氣紅的冷媒流通 之閥裝置,於從第1運轉模式切換為第2運轉模式之際, 於藉由閥!置而遮斷對第2氣缸的冷媒流入之後,施加兩 鲁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 此外,本發明之壓縮系統係具備多氣缸迴轉壓縮機, 該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乃於密閉容器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 °玄驅動要素的迴轉軸所驅動之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 =藉由第1及第2氣缸、嵌合於形成於迴轉軸之偏心部而 二別於氣缸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丨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 第1及第2 ’衰輪而各自將氣缸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壓 本之第1及弟2葉片,而構成該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 $並藉由彈簧構件僅將第丨葉片彈壓於第丨滾輪,且可 316998 11 1363137 切換使用使兩迴轉壓墙i $ •細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1運轉模 U’、貝上僅弟1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 轉模式’其特徵為,設署田 ^ $ X置用於控制對第2氣缸的冷媒流通 之閥裝置,於第1運韓禮_^ ^ 0 ^ 柃杈式中,猎由閥裝置而使冷媒流入 ,缸,且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人側壓力及吐出 側壓力之間的辛間壓力來 刀;做為苐2某片的背壓,而於第2 ^轉藉由閥裝置而阻謂W氣缸的冷媒流入, =加㈣轉壓縮要素的吸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 ^亚且’於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為第!運轉模式之際, 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
&之後’ %加兩迴轉愿输iI
Bg ^ 和&鈿要素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 之間的中間壓力,於從莖11 一 、弟1運模式切換為第2運轉模式 之際,於藉由閥農置而遮斯對 、 &丄 t畊對弟2軋缸的冷媒流入之後, ^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 此:,於本發明之壓縮系統中,於上述各 :式切狀際,使多氣虹迴轉壓縮機的驅動要素低速迴 轉,亚設疋第1迴轉壓缩I去 比於3.0以下。 要素或疋兩迴㈣縮要素的壓縮 根據本發明,係於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為第i運轉模 式之際,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 ^ μ ,, ~ ^ '丁、旳土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 茱片的月反之後,施加兩迴轉壓 屮㈣七々值要素的吸入側壓力及吐 :㈣力之間的中間麗力’因此’可藉由兩迴轉壓縮要各 mm力㈣早期往第2滾輪側移動第2葉片。藉^ 316998 12 1363137 可改善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為第1運轉模式時之第2葉片 .的跟隨性,改善運轉效率,並可避免產生第2葉片的碰撞 音。 此外,對第2葉片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壓 力,使第2葉片跟隨第2滚輪而移動之後,施加兩迴轉屋 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藉 ^由於壓力變動明顯地比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 壓力於第2葉片的背壓的情況還小,因此,可改善運轉模 鲁式切換後之多氣缸迴轉愿縮機的第2葉片的跟隨性,並改 善第2迴轉壓、缩要素的壓縮效率,並且可於帛i運轉模式 中,預先防範第2滾輪及第2葉片的碰撞音之產生。 此外,於從第1運轉模式切換為第2運轉模式之際, 於藉由閥裝置而遮斷對第2氣知的冷媒流入之後,施力:兩 迴轉壓縮要素的吸人㈣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因 此’可設定第2氣缸内的壓力較第2葉片的背壓還高。藉 此,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第2葉片乃藉由第2氣虹内的^ 力,而被壓往與第2滾輪相反的-側,而不會到達第2氣 内因此可防止與第2滾輪碰撞,而避免產生碰撞音之 此外’從上述說明可得知,可使可切換使用以第工及 第2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i運轉模式,及實質 •上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之多 -氣缸迴轉壓縮機的性能及可靠性提升,而顯著地提升壓縮 系統整體的性能。 316998 13 1363137 丄八疋^式切換之際,若使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驅 動要素低速迴轉,錢Μ 1迴㈣料素或兩迴轉壓縮 要素的壓縮比於3. 〇以下,則可抑制模式切換時的壓力變 動。 此外本發明之冷凍裝置係採用上述各發明之壓縮系 統’而構成冷媒回路。 ” 根據本發明,係採用上述各發明之壓縮系統而構成冷 束裝置的冷媒回路’因此可改善冷隸置全體的運轉效率。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於藉由彈簧構件僅將第1 某片彈壓於第1滾輪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壓縮系統中, 可避免於啟動時產生第2葉片的碰撞音。 亦即本發明之壓縮系統係具備多氣缸迴轉壓縮機, 5亥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乃於密閉容器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 該驅動要素的迴轉軸所驅動之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 二la由第1及苐2氣缸、嵌合於形成於迴轉軸之偏心部而 分別於氣缸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丨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 該第1及第2滾輪而各自將氣缸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壓 至側之第1及第2葉片,而構成該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 素,並且’藉由彈簧構件僅將第1葉片彈壓於第1滾輪; 其特徵為,於啟動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際,係於施加兩迴 轉壓縮要素的吸入侧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之狀態下 啟動,並且於啟動之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壓 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之後,將第2葉片的背壓設為 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 316998 14 1363137 力。
此外,於本發明之壓縮系統令,上述發明中的多氣缸 迴轉壓縮機係設定為,可切換使用以兩迴轉壓縮要素進行 壓縮工作之第1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 .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 H 根據本發明,係於啟動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際,於施 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之 狀態下啟動,因此可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中,實質上不會 φ 進行壓縮工作。 、、 曰 此外,係於啟動之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 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藉此,將第2葉片彈壓於第 2滾輪,而開始第2迴轉壓縮要素之壓縮工作。 再者,係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 第2葉片的背壓之後’設定第2葉片的背壓為兩迴轉壓縮 要素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藉此, 由於壓力變動係顯著地較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壓 力於第2葉月的背壓的情況還小,因此,可改善啟動後: 一般運轉時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第2葉片的跟隨性,改 善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壓縮效率,並且可預先防範第^滾 輪及弟的石並撞音之產生。 尤其是可提升,可切換使用以兩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 •縮工作之第1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第丨迴轉壓縮要素進 .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性=及 可罪性’而顯著地提升壓縮系統整體的性能。 316998 15 1363137 此外,本發明之冷凍 統,而構成冷媒回路。 米用上述各發明之I缩系
東F置Θ㈣用上述各發明之虔縮系統而構成冷 /東裝置的冷媒回路,因此可故X L al 1 了改善冷凍裝置全體的運轉效率。 筆月i壓於的目的在於’於藉由彈簧構件僅將第1 弟1滚輪之多氣-迴㈣縮機,以及具備該多 氣缸迴轉㈣機之壓㈣、統中,可改善第2葉片的跟隨 性,亚避免產生第2葉月的碰撞音。 亦P本心月之夕氣缸迴轉壓縮機係於密閉容器 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該驅動要素的迴轉轴所驅動之第丨 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並藉由第1及第2氣虹、後合於形 成於迴轉軸之偏心部而分別於氣缸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工 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該第i及第2滾輪而各自將氣虹内 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壓室側之第丨及第2葉片,而構成唁 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並且,藉由彈簧構件僅將第 葉片彈壓於第1滾輪,其特徵為,具備用以施加背壓於第 2葉片而彈壓於第2滾輪之背壓室,並設定該背壓室為具 有特定的空間容積之消音(muffler)室。 於此發明中’係將該背壓室設定為具有特定的空間容 積之消音室,因此可藉由該空間容積,而降低因第2葉片 的彈壓動作所產生的壓力脈動,並且可降低做為第2葉片 •的背壓而施加之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側壓力的壓力變 /動。 藉此’可改善第2葉片的跟隨性且改善第2迴轉壓縮 16 316998 1363137 要素的壓縮效率 碰撞音之產生。 並且可極力防止第2滾輪及第2葉片的 a此外,從上述說明可得知,可提升可切換使用以第1 =第2迴㈣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i運轉模式,及實 質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進行L作之第2運轉模式二 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性能及可靠性。 此外,本發明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係於密閉容器 内收.·内驅動要素及由該驅動I素的迴轉轴所驅動之 及第2迴轉墨縮要素,並藉由苐i及第2氣缸、嵌、 成於迴轉轴之偏心部而分別於氣㈣進行偏心迴轉之第; 及第2滾輪 '抵接於該第1及第2滾輪而各自將氣缸内區 隔為低壓室側及高^狀第1及第2葉片,而構成兮第 U第2迴轉塵縮要素,並且,藉由彈箐構件僅將第^葉 片弹壓於第1滾輪,其特徵為’具備用以施加背壓於第2
=之背壓料路’並將該背壓用通路的剖面積設為露出 於第2氣缸内之第2葉片的表面積的平均值以上。 於此發明令,係設定背麼用通路的剖面積,為露出於 第2氣㈣之第2#片的表面積的平均值以上,因充 =確保該背壓用通路,而降低因第2葉片的彈壓動作所產 的Μ力脈動’並且可純做為第2葉片时壓 冷媒的壓力變動。 2迴轉壓縮 第2葉片的 藉此,可改善第2葉片的跟隨性且改善第 要素的壓縮效率’並且儘可能防止第2滾輪及 碰撞音之產生。 316998 17 1363137 從上述說明可得知,可提升藉由彈簧構件僅將…葉 弹壓於弟1滾輪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性能及可靠性。 此外,本發明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係於密閉容器内, =納驅動要素及由該驅動要素的迴轉轴所驅動之第1及第 2=1缩要素,並藉由第】及第2氣紅、嵌合於形成於 ^ =之^料分躲“⑽行偏心迴轉之第!及第 及抵接於該第1及第2滾輪而各自將氣虹内區隔 =室側及购側之第1及第2葉片,而構成該第i 於第ϊ Γϋ壓縮要素’亚藉由彈菁構件僅將第1葉片彈壓 作\輪’且可切換㈣使兩迴轉㈣要素進行I縮工 :::1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第i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 :Γ=2運轉模式,其特徵為,設置將第2葉片彈厂堅 “輪之彈屋手段,並將該彈壓手段的彈壓力設定 加兩迴㈣縮要素或是第1迴㈣縮要素的吸入 复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時之彈壓力以下。 中設以:f發: 月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中,於上述發明 工制對第2氣缸的冷媒流通之閥裝置,於第j 力運轉模式令’藉由㈣而使冷媒流入至第丄= 及吐_力之間的㈣ 要术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 ,^、’而於第2運轉模式中,藉由閥裝置而遮斷對第2 :為某Ϊ入’且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來 做為第2茱片的背壓。 木 此外’本發明之壓縮系統係具備多氣缸迴轉壓縮機, 18 316998 1363137 /夕氣缸迴轉壓縮機乃於密閉容器内,收納驅動要辛及由 驅動!素的迴轉軸所驅動之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 八錯由第1及第2氣缸、嵌合於形成於迴轉轴之偏心部而 氣!^進行心迴狀第1及第2滚輪'及抵接於 二弟及第2滚輪而各自將氣缸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壓 2側之f 1及第2葉片,而構成該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 '、’並藉由彈簧構件僅將第1葉片彈壓於第1滾輪,且可 切換使:使兩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i運轉模 式:及實質上僅第!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 轉模式,其特徵為,設置用以控·第2氣 之間裝置,及將第2葉片彈壓於第2滾輪之彈壓手= 將該彈堡手段的彈壓力為,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或是第 ^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時之 彈壓力以下’並且,於第1谨魏措—士 # 弟1運轉核式中,猎由閥裝置而使 惠入至第2氣缸’且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 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或是兩迴轉壓縮 則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而於第2運轉模式中, 錯由閥裝置而遮斷對第2氣缸的冷媒流入,且施加兩 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 此外,本發明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係於密閉容器 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該驅動要素的迴轉轴所驅動之第1 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並藉由第丄及第2氣缸、丧合於妒 成於迴轉軸之偏心部而分別於氣缸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 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該第i及第2滾輪而各自:氣紅内 316998 19 1363137 壓力更大。 藉此,即使於設置彈壓第2葉片於第2滾輪之彈磨手 段時」即使於第2運轉模式令設置彈菁構件時,亦可藉由 '氣Μ的壓力’使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第2葉片不合 到達於第U缸内,因此可預先防範與第2滚輪碰撞,: 避免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此外,從上述說明可得知,可提升可切換使用以第! 及弟2迴轉壓縮要素進行i缩工作之第!運轉模式,及實 貝上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之 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性能及可靠性,而顯著地提升壓縮产、 統整體的性能。 ,τ' 此外,藉由拉引負載用的弱彈簧,而於第2運轉模式 令因該弱彈簧的拉引力而使第2葉片不會到達於第2氣缸 内’因此可預先防範與第2滾於;gjf并· ^ 乐展輪娅撞,而避免產生碰撞音 之問題。 【貫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式來詳細敘述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實施例1 ) /心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壓縮系統cs的多氣缸迴 縮機的實施例,為具備第i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之 塵型迴轉壓縮機1〇的縱切側面圖,第2圖係顯示第/ = 迴轉壓縮機Π)的縱切側面圖(係顯示與第…:勺 面)。本實施例之壓縮系統cs,係構成做為進行室内二 的冷凍裝置之空氣調節機的冷媒回路的一部分。 二碉 316998 21 1363137 於各圖中,實施例之迴轉壓縮機1〇為内部高壓型迴 轉壓縮機,係於由鋼板所組成的縱型圓筒狀的密閉容器12 ,内,收納做為配置於此密閉容器12的内部空間的上側的驅 動要素之電動要素丨4,及配置於此電動要素14的下側, ^以電動要素14的迴轉軸16所驅動之第1及第2迴轉壓 縮要素32、34而組成之迴轉壓縮機構部18。 密閉容器12係以底部為儲油區,並由收納電動要素 Η及迴轉壓縮機構部18之容器主體12A,及封閉此容器主 鲁體12A的上部開口之大略呈碗狀的末端保護套(蓋體)⑽ 所構成,並且,於此末端保護套12B的上面形成圓形的安 裝孔12D,於此安裝孔12D上’裝設用以供應電力至電動 要素14之端子(省略配線)2〇。 ^此外,於末端保護套上裝設之後所述的冷媒吐出 管96,此冷媒吐出管96的一端與密閉容器12連通。於密 閉容裔12的底部上設置裝設用台座11。 電動要素14係由’沿著密閉容器丨2的上部空間的内 周面而熔接固定為環狀之定子22,及於此定子22的内側 設置些許的間隔而插入設置之轉子24所構成,此轉子Μ 係固定於通過令心而於筆直方向延伸之迴轉軸16。 上述定子22係具備疊層如甜甜圈形狀的電磁鋼板之 疊層體26,及藉由直捲(集中繞捲)方式而捲裝於此疊層 體26的齒部之定子線圈28。此外,轉子24亦與定子22 相同’以電磁鋼板之疊層體3〇而形成。 於上述第1迴轉壓縮要素32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Μ 316998 22 1363137 之間,夾持中間區隔板3 6。亦即,第1迴轉壓縮要素32 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34係由:中間區隔板36 ;配置於此 中間區隔板36的上下之第1及第2氣缸38、40 ;具有18〇 度的相位義’並嵌合於設置在迴轉軸16之上下偏心部42、 44,而各於第丨及第2氣缸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j 及第2滾輪46 ' 48 ;抵接於此第1及第2滾輪46、48而 將各個氣缸38、40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壓室側之第j 及第2葉片50、52 ;及做為關閉第}氣缸38的上側開口 面及第2氣缸40的下側開口面,並兼具迴轉軸丨6的軸承 的功此之支撐構件之上部支撐構件54及下部支撙構件$6 所構成。 於上述第1及第2氣缸38、4G巾’設置分別連通於 泫第1及第2氣缸38、40之吸入通路58、6〇,於該吸入 通路58、60巾,各自連通連接有後述的冷料人管、 94。
此外’於上部支撐構件54的上側設置吐出消音室62, 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所壓縮的冷媒氣體被吐出至令吐出 消音室62。此吐出消音室62係於中心具備用以讓迴轉轴 16及兼具迴轉轴16的軸承的功能之上部支禮構件 之孔’並形成於包覆上部支撐構件心電動要辛14側(上 側)之略呈碗狀的杯狀構件於杯狀構件63的上方 上,以與杯狀構件63隔著特^間隔而設置電動要素14。 闕%上設置,為障壁的覆蓋物* ㈣形成方…支撐構件56的下側之凹陷部,並藉此而形 316998 23 吐出消音室64。亦即,吐出消音室64係以區隔吐出 4曰室64的下部覆蓋物68而關閉。 於上述第1氣缸38中’形成收納上述第1葉片50之 !導溝7〇’於此引導溝7。的外側,亦即於第1葉片50的 月面側上’形成收納做為彈簧構件之彈簧74之收納部 =A。此彈簧74係抵接於第i葉片_背面侧端部,並時 二第1葉片5〇彈壓於第1滚輪料側。此外,於收納部 亦^入例如⑨閉容11 12内的之後述吐出側壓力(高 L ’並做為第1葉片5G的背壓而施加。之後,此收納部 於引導溝70側及密閉容器12側(容器主體12A)開口’ 於收納於收納部70A之彈簧74的密閉容器⑴則,設置全 屬製的插栓137,而具備防止彈簧74聽的功能。 此外,於上述第2氣缸4〇中,形成收納上述第2葉 片52之引導溝72 ’於此引導溝72的外侧,亦即於第2葉 片52的月面侧上,形成背壓室72a。此背壓冑似於引導 溝72側及么閉谷益丨2側開口,於該密閉容器12側的開口 上’連通連接有後述的配管75,並密封於密閉容器12内。 ^於密閉容器12的容器主體m的側面,於對應第1 氣缸38及第2氣缸40的吸入通路58、60之位置上,各自 熔接固疋有套筒141及142。這些套筒141及142係上下 鄰接。 用於‘入冷媒氣體於第1氣缸38之冷媒導入管92的 、碥,係插入連接於套筒141内此冷媒導入管92的一端 連通於第1氣缸38的吸入通路58。此冷媒導入管92的另 24 316998 1363137 —端則於蓄壓器(Accumulator) 146内開口。 用以‘入冷媒氣體於第2氣缸4〇之冷媒導入管%的 一端,係插入連接於套筒142内,此冷媒導入管料的一端 連通於第2氣缸40的吸入通路60。此冷媒導入管%的另 -端則與上述冷媒導入管92相同,乃於蓄壓器146内開口。 上述畜壓器146為進行吸入冷媒的氣液分離之儲存 槽,係藉由托架147而裝設於密閉容器12的容器主體12八 的上部側^。此夕卜冷媒導入管92 1冷媒導入f 94乃從 ,部插人㈣㈣146 ’另—端的開口則各自位於該蓄壓 态146内的上方。此外,於蓄壓器146内的上部,插 冷媒配管100的一端。 吐出消音室64及吐出消音室62係經由貫通於轴心方 向(上下方向)之連通路120,而連通於上部支撐構件Μ 及下部支撐構件56、第1及第?演 示上及弟Ζ乳缸38、40及中間區隔 板36。之後’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34進行壓縮而吐出至 吐出消音室64之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乃經由該連通路 120’而·吐出至吐㈣音室62,並與於第ι迴轉壓縮要素 3 2進行壓縮後的尚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匯流。 此外,吐出消音室62及密閉容器^内,係以貫通杯 狀構件63之圖中未顯示的孔而互相連通,並且於第丄迴轉 壓縮要素32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34進行壓縮,而吐出至 吐出消音室62之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係從該孔 閉容器12内。 山 在此,於上述冷媒配管1〇〇的中途部上,係連通連接 316998 25 1363137 有冷媒配管101 ’該配管係經由電磁閥i 05而連接於上述 配管75。此外,於上述冷媒吐出管96的中途部,亦連通 .連接有冷媒配管1 02,並與上述冷媒配管丨〇丨相同,係柄 由電磁閥106而連接於上述配管75。此外,這些電磁閥 105、106係各自以之後所述的控制器21〇而控制開閉。亦 即,若藉由控制器210打開電磁閥1〇5並關閉電磁閥1〇6, 則冷媒配管101與配管75相連通。藉此,流通於冷媒配管 1〇〇並流入於蓄壓器146之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I 鲁側冷媒的-部分,乃進入於冷媒配f 1〇1,並從配管乃漭 入於月壓至72A。藉此’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 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此汁’舌精由控制 ......< % $叫i U J亚打開屬 閥106 ’則冷媒吐出管96與配管75連通。藉此,從穷 容器12吐出並流通於冷媒吐出f96之兩迴轉壓山 i2、t4的吐出側冷媒的一部分,乃經由冷媒配管102',、
k配管7 5流入背壓宮7 ? A。A 2Α錯此,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 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的j4的控制器210係構成本發明之壓縮系統 率^ 控制迴轉壓縮機10的電動要素14的迴轉 105及1^上所述,並控制上述冷媒配f 1G1的電磁 冷媒配”02的電磁閥106的開關。 接下來,第3圖係顯示採用 述空氣調節機的冷銲回制^ %系統CS而構成之』 乃構成…夕 亦即’實施例的I缩系統< 乃稱成弟3圖所示的办今 的工軋调即機的冷媒回路的一部分,」 316998 26 1363137 由上述迴轉壓縮機10及控制器210等所構成。迴轉壓縮機 10的冷媒吐出管96係連接於室外側熱交換器152的入 口。上述控制器210及迴轉壓縮機1 〇及室外側熱交換器 152 ’係設置於空氣調節機之圖中未顯示的室外機。連接於 此室外側熱交換器152的出口之配管,係連接於做為減壓 手^又之膨脹閥154 ’從膨脹閥154延伸出的配管則連接於 至内側熱父換裔15 6。這些膨脹閥15 4及室内側熱交換器 156係設置於空氣調節機之圖中未顯示的室内機。此外, φ於至内側熱交換器15 6的出口側,連接迴轉壓縮機丨〇的上 述冷媒配管1〇〇。 冷媒係使用HFC及HC系列的冷媒,而可使用例如礦 物油(Mineral 0il)、烷基苯(Alkyl Benzene)油、及醚 (Ether)油及酯(Ester)油等既有的油脂做為潤滑油的 油脂。 於以上的構成下,接下來說明迴轉壓縮機丨〇的動作。 Φ (1)第1運轉模式(—般負載或是高負載時的運轉) 首先說明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循環之第i 運轉拉式。根據設置於上述室内機之圖中未顯示的室内 =之控制器的運轉指令的輸入,控制器21〇係控制迴轉壓 縮機10的電動要素14的迴轉頻率’並且於室内為—般負 載或是高負載狀態時,控制器21〇執行第丨運轉模式。於 此第1運轉模式中,控制器21〇關閉冷媒配管⑻'^電磁 閥1 0 5及冷媒配管1 〇 2的電磁閥1 〇 6。 之後’ -旦經由端子2。及圖中未顯示的配線而對電 316998 27 1363137 動要素14的定子線圈28通電,則啟動電動要素14而使轉 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第1及第2滾輪46、48乃嵌合 於與迴轉軸16 —體設置之上下偏心部42、44,而於第1 及第2氣缸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 藉此’低壓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〇的冷媒配管1〇〇流 入至蓄壓器146内。如上所述,由於關閉冷媒配管1〇1的 黾磁閥1 0 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1 〇 〇的冷媒不會流入於 配管7 5,而全部流入至蓄壓器14 6内。 之後,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進行 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口的 各個冷媒導入管92、94内。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低壓 冷媒氣體經由吸入通路58 ’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 3 2的第1氣虹3 8的低壓室側。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士第1滾輪46及第i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 籲高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i氣缸38的高壓室側中,通過圖 令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 另一方面,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4之低壓冷媒氣體經 =吸入通路60 ’而被吸入於帛2迴轉壓縮要素34的第2 氣缸^0的低屋至側。被吸入於第2氣缸4〇的低壓室側的 冷媒氣體,係藉由第2滚輪48及第2葉片52的㈣Μ 壓縮。 此日可,如上所述,由於關閉電磁閥1〇5及電磁 因此連接於第2葉片52的背壓室72Α之配管75内,乃成 316998 28 1363137 為封閉空間。此外,由於第2氣缸40内不少的冷媒,係從 第2葉片52及收納部70A之間流入至背壓室72a,因此第 2葉片52的背壓室72A内的壓力,成為兩迴轉壓縮要素 32 ' 3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而成 為該令間壓力被施加為第2葉片52的背壓之狀態。萨 中間壓力,可不需採用彈簧構件,而充分地將第2葉9片Μ 彈壓於第2滾輪48。 ^ 此外,以往乃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 壓力之高壓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此時’由於吐出側 壓力:脈動較大,且不具備彈篑構件,因此會從而脈動, 而使第2葉片52的跟隨性惡化’導致壓縮效率的降低,並 於第2葉片52及第2滾輪48之間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然而,藉由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 ^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心 ^可顯著地降低壓力脈動較上述之施加吐出側壓力的情 尤其是於本實施例中’由於係設定為關閉電磁閥 5及赛磁閥⑽’而遮斷來自於配管乃之㈣轉壓缩要 f=、34的吸人側冷媒及吐出側冷媒之流人,因此可更進 運St第!葉52的背壓的脈動。藉此,可改善第Ϊ 要二二之/ 2茱“2的跟隨性,亦可提升第2迴轉壓縮 黃京34的壓縮效率。 ::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被愿 的冷媒氣體,•第2氣缸4Q的高壓室側,㈣ 未頌示的止出璋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4。吐出至 316998 29 1363137 吐出消音至64之冷媒氣體,係經由上述連通路12〇被吐出 至吐出消音室62,並與於上述第丨迴轉壓縮要素犯進行 壓縮後的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匯《。匯流後的冷媒氣體, 從貫通杯狀構件63之圖中未顯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 12内。
之後,密閉容器丨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12 =末端保護套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室外側熱交換器152。冷媒於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 154進盯減壓之後’流人於室内側熱交換器。冷媒於該 處蒸發,此時從室内循環的空氣中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 作用而冷卻室内。之德,A段穴g费 7媒乃反復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 β 156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丨〇之循環。 (2)第2運轉模 < (較低負載時的運轉) 接下來說明第2運轉模式。控制器21〇係於室内為較 低負載狀態的情況下’控制器21〇移行至第2運轉模式。 此第2運轉模式為’實質上係為僅第i迴轉壓縮要素32 ,丁壓縮工作之模式’而係為室内成為較低負載而於上述 ^運轉模式t,電動要素14低速迴轉時所進行之運轉模 式。於廢縮糸統CS的較低效能區域中,實質上僅第^迴轉 I缩要素32進行壓縮工作,藉此,可較第i及第2氣缸 3旦8、4〇進行_工作時’更加降低所壓縮的冷媒氣體的 因此可因應該量’即使於較低負載之際,亦可提高電 要素14的迴轉頻率,改善電動要素14的運轉效率,並 降低冷媒的洩漏損失。 羊亚· 316998 30 1363137 此時,控制器210打開冷媒配管101的電磁閥105, 而關閉冷媒配管102的電磁閥1 06。藉此,冷媒配管101 與配管75連通’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冷媒流入
S 背壓室72Α ’而施加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 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控制器210經由端子20及圖 中未顯示的配線而對電動要素14的定子線圈28通電,而 使電動要素14的轉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第1及第2 _滾輪46、48乃嵌合於與迴轉軸16 —體設置之上下偏心部 42、44,而於第1及第2氣缸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 藉此’低壓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 〇的冷媒配管1 〇〇流 入至畜壓器146内。此時,如上所述,由於打開冷媒配管 101的電磁閥1〇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ι〇〇之第1迴轉壓 ,要素32的吸入側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ι〇1經由配 管75,而流入於背壓室72Α。藉此,背壓室72Α成為第1 _迖轉£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而施加該第丄迴轉壓縮要 素32的吸入侧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在此’由於做為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背壓而施加 2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為低壓,因此無法 =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48。因此,於第2迴轉壓 為百要素3 4中,容暂I* 丁、 ^ 貝貝上不進行壓縮工作,而僅設置有彈簧 之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冷媒的壓縮工作。 方面,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 進行氣液分離之後,.得、人 ^ 僅冷媒軋體進入於該畜壓器146内開 31 316998 1363137 二的冷媒導人管92。進人於冷媒導人管 =:8,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二 乐丄氣缸3 8的低壓室側。 被吸人於第丨氣缸38的錢室側的冷錢體,係藉 弟1滾輪46及第i葉片5〇的動作而被壓縮 y =的冷媒氣體,並從第丨氣缸38的高壓室側,二二 切'示的吐出皡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此時,由方t 在該第2運轉模式t,吐出消音室62具備膨脹型的消音室 ::能’且吐出消音室64具備共鳴型的消音室的功能,因 更可降低於幻迴轉壓縮要素32所壓縮之冷媒的壓力脈 動。藉此,於實質上僅第!迴轉壓縮要f32進行壓端工作 之第2運轉模式中,更可提升消音效果。 從吐出消音室62所吐出的冷媒氣體,從貫通杯狀構 件63之圖中未顯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12内 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的末端保 套12B之冷媒士出管96〇土出至外部,而流入於室外側献交 換器152。冷媒於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 壓之後,流入於室内側熱交換器156。冷媒於室内側熱交 換器156處蒸發,並從室内循環的空氣中吸熱,藉此來發 揮冷卻作用而冷卻室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室⑽ 熱交換器1 56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〇之循環。 (3)彳之苐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丨運轉模式 旦室内從上述的較低負載狀態成為 般 另一方面 > 〜,"八仏:/ m 負載或是高負載狀態,則控制器210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 316998 32 丄丄j/ 至第1運轉模式。在此接% 才木用弟4圖來說明從第2運轉 切換至第1運轉模式之動作 建〜权式 勒作此,控制器210係控制雷 動要素14低速迴轉(迴輕镅夫ς ^ 谷頻千50Ηζ以下),並將兩迴轉壓 縮要素32、34的壓縮比設為3 句^. ϋ以下。此外,控制哭? 1 〇 關閉冷媒配管1 〇 1的電磁門 °。 日]电磁閥105,而打開冷媒配管1〇2 電磁閥106(第4圖的(2))。 藉此’冷媒配管102與配管75連通,兩迴轉壓縮要 =、34的吐出側冷媒流入於背磨室72α,而施加兩迴轉 屋縮要素32、34的吐出你丨厭士 + ^ 出側屋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 壓0 藉由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 ^ 的背壓’而使第2葉片52的背厂堅室m的 :二:卓乂弟2:缸40内還高,因此’第2葉片52藉由該 月垄室72Α的高壓,而被彈壓並跟隨於第2滾輪w側。 在此,於切換之際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 >出巧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可充分將第2葉片 52/單[於第2滾輪48側。亦即,於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 至第1運轉模式之際,於如上述第j運轉模式中的一般運 轉時,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虔力及吐出側 歷力之間的中間壓力的情況下,於該中間麼力下,由於第 2氣缸4〇内及背壓室72Α的壓力差較小,因此至第2葉月 52跟隨到第2滚輪48為止,乃極為花f時間,而於此之 間產生第2葉片52及第2滾輪48的碰撞,因而產生碰撞 音之問題。 316998 33 1363137 ,而’於本發明中,於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W :吴式:際’係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 34的吐出側壓力 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可蕻ώ 1丄山/广 厭μ 9 一 1 了糟由5玄吐出側壓力而充分彈 弟2茱片52於第2滾輪仏側 Μ跟隨於苐2滚輪48。 更早也使弟2某片 藉此可改善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 之第2葉片52的跟隨性,改盖 建轉耦柄 葉片52之碰撞音的產生。運"'效率,亚可避免第2 此外,於切換之際,才空制器210係控制電動要素14 低速峨迴轉頻率啊以下),並將兩迴轉㈣要素I 34的壓縮比設為3. G以下。由於藉此可抑㈣力變動,因 此即使於施加兩迴轉壓输i去 /、将&細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 η專I缩要素34的背壓’亦不會受到該麼力變動所造 成的景> 響。 此外’控^ 21 0係於將兩迴轉麼縮要素32、34的 吐出側屢力施加於第2葉片…使第2葉片52跟隨於第2 滾輪48之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 及吐出㈣力之間的中_力(第4圖的(3))。藉此,由 於磨力變動係明顯較施加々迴轉㈣要素32、34的吐 壓力於第2葉片的背壓的情況還小,因此,可改善運轉模 式切換後之迴轉壓縮機10 #第2葉片52的跟隨性,改善 第2迴轉Μ縮要素34的I缩效率,益且可於# i運轉模^ 中,預先防範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碰撞音之^生^ 如上所詳細敎述’可藉由本發明而提升,具備可切換 316998 34 1363137 * . 使用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i •運轉枳式’及實質上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工作 •之第2運轉模式之迴轉壓縮機10之壓縮系統CS的性能及 可靠性。 藉此,藉由採用該壓縮系統CS而構成空氣調節機的 冷媒回路,可提升該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效率及性能,並可 降低消耗電力。 (實施例2) •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壓縮系統CS的其他實施例。第5 圖in纟·.員示此時之壓細糸統cs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為具備 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之内部高壓型迴轉壓縮機11〇的 2切側面圖。於第5圖中,具有與第!圖至第4圖相同的 付號者,為相同或是可達到類似效果的構成要素。 於弟5圖中’ 2 0 0為閥裝置,係設置於位於蓄壓器14 6 的出口側亦即密閉容器12的入口側的冷媒導入管94的中 籲途部。此電磁閥200係用以控制往第2氣缸的冷媒流入之 閥裝置,乃藉由做為控制裝置之控制器2丨〇所控制。 於本貫施例中,關於冷媒,亦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係 使用HFC及HC系列的冷媒,關於做為潤滑油的油脂,可使 用例如礦物油(Mineral 0il)、烷基苯(Alkyl Benzene) 油、醚(Ether )油及酯(Ester)油等既有的油脂。 於以上的構成中,接下來說明迴轉壓縮機110的動作。 (1 )第1運轉模式(一般負載或是高負載時的運轉) 首先說明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ι 35 316998 1363137 運轉杈式。根據設置於上述室内機之圖中未顯示的室内機 側之控制器的運轉指令輸入,控制器21〇控制迴轉壓縮機 =的電動要们4的迴轉_,並且於室内為一般負載或 是咼^载狀態的情況下,控制器21〇執行第丨運轉模式。 於此第1運轉模式中,控制器210打開冷媒導入管94的電 磁閥200 ’並關閉冷媒配管1〇1的電磁閥1〇5及冷媒配管 10 2的電磁間丨〇 6。 、 之後,一巨經由端子20及圖中未顯示的配線而對電 動要素14的定子線圈28通電’則啟動電動要素丨4而使轉 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第1及第2滾輪46、48乃嵌合 於與迴轉軸1 6 —體設置之上下偏心部42、44,而於第工 及第2氣虹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 ,此,低壓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10的冷媒配管100流 入至畜壓器146内。如上所述,由於關閉冷媒配管ι〇ι的 電,閥105 ’目此,通過冷媒配管1〇〇白勺冷媒不會流入於 配管75,而全部流入至蓄壓器146内。 广、之後,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進行 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口的 各個冷媒導入管92、94内。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低壓 冷媒氣肢經由吸入通路,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 32的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 '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第1滾輪46及第1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溫 问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1氣缸38的高壓室側’通過圖中 316998 1363137 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 2。 由梅方面’進入冷媒導入管94之低壓冷媒氣體係經 k路60,而被吸入於第2迴轉&缩要素34的第2 :媒::低歷室側。被吸入於第2氣缸W的低壓室側的 壓縮。 讀由第2㈣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而被 因上所述’由於關閉電磁閥105及電磁閥1〇6, 接於弟2案片52的背塵室72Α之配管75内 為封閉空間。此外,由於坌9 # & / )成 R 由於弟2軋缸40内不少的冷媒係從第 2,片52及收納部70A之間流入至背壓室m,因此第2 :月52的背壓室72A内的壓力成為兩迴 34的吸入側厂"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厂堅力,而二 :二力,加為第2葉片52的背磨之狀態。藉;: 堡力’可不需採用彈筈構件 π 於第2滚輪48。〜構件而充么地將弟2葉片52彈麈 措此,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可改善第 2葉片52的跟隨性,亦可揾 柃才、弋之弟 縮效率。 升弟2迴轉壓縮要素34的壓 一 ^由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被壓縮而 南溫南壓的冷媒氣體,係從第2氣缸4Q的高壓室側中1 過圖中未顯示的吐出崞内而姑 、 mi u 出至吐出消音室“。吐出 ^吐出消音室64之冷媒氣體,經由上述連通路120被: 出至吐出消音室62,並與於上述第1迴轉壓縮要辛32進 行壓縮後的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匯流。匿流後的冷媒氣體 37 316998 1363137 係從貫通杯狀構件63之圖中未顯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 器12内。 , 之後,么閉谷益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12 $末舳保諼套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至外側熱父換器152。冷媒於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 =進订減壓之後,流入於室内側熱交換€ 156。冷媒於該 至内側熱父換益156處蒸發,此時從室内循環的空氣吸 熱’稭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卻室内。之後’冷媒乃反覆 •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156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 110之循環。 (2 )從第1運轉模式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 、、接下來,一旦室内從上述的一般負載或是高負載狀態 成為較低負載狀態,則控制器210從第i運轉模式切換至 第2運軺模式。在此採用第6圖來說明從第1運轉模式切 換至第2運轉模式之動作。於模式切換之際,控制器 係控制為,低速迴轉電動要素14,例如迴轉頻率為5· 以下’並將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壓縮比設為3. 〇以下。 I先,控制器210關閉上述電磁閥2〇〇,以阻止冷媒 流入於第2氣缸40 (第6圖的(2))。藉此,於第2迴轉 壓縮要素34中無法進行壓縮工作。一旦阻止冷媒流入於第 乳缸40,則第2氣k 40内成為較上述兩迴轉壓縮要冬 3 2、3 4的吸入側壓力稍微高的壓力(第2滾輪* 8係迴二 亚且密閉容器12内的高壓會從第2氣缸4〇内的空隙等流 入些炸’因此第2氣缸4G内會成為較吸人側壓力稍微高的 316998 38 1363137 壓力)。 力A兩,^ 1運轉核式中,如上所述,背壓室72A的壓 二為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 δ::二t力’因此,第2氣缸4。内的壓力與第2葉片 、月埜至72A内的壓力大致相同。 之後’控制器21〇打開冷媒配管1Q1的電磁閥1〇5。 =配f H12的電磁閥1G6則維持關閉的狀態(第6圖 (3))。稭此,冷媒配管1〇2與配管75連通,第工迴轉 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冷媒流入背壓室m,而施加第i迴 轉墨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藉此,通過冷媒配管100之第丨迴轉壓縮要素犯的 吸入側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101經由配管75,而流 入於背壓室72A。藉此,背壓室72A成為第!迴轉壓縮要1L 素32的吸入侧壓力,而施加該第丨迴轉壓縮要素犯的吸 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φ 如上所述,由於將第2氣缸40内的壓力設為較第j 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還高,因此藉由施加第工 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 壓,而使得第2氣缸40内的壓力較第2葉片52的背壓^ 72A還高。因昨,第2葉片52係藉由第2氣紅4〇内的壓 力’而被推壓至與弟2滚輪4 8相反的一側之背壓室7 2 a 側,而收納於引導溝72内。藉此,於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 之際,可較早地從第2氣缸40内拉引第2葉片52而收納 於引導溝72内,因此可預先防範第2葉片52與第2滾輪 316998 39 1363137 48碰撞’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3)第2運轉模式 。接下來說明第2運轉模式之迴轉壓縮機11〇的動作。 低壓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0的冷媒配管100流入至蓄壓器 1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進行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 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口的冷媒導入管92。進入於% 媒導入管92之低壓冷媒氣體經由吸入通路⑽’而被吸入7 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第i氣缸38的低壓室側。 魯被吸入於第1氣紅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由第1滾輪46及第i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盖 高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丨氣缸38的高壓室側,通過圖中 未顯不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從吐出消音 室62所吐出的冷媒氣體,從貫通杯狀構件⑽之圖令未^ 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i 2内。 之後,在、閉容器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j 2 的末端保護套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室外侧熱交換器152。冷媒於該處進行放熱,並於膨脹閥 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室内側熱交換器丨56。冷媒於室 内側熱父換益1 5 6處蒸發,並從室内循環的空氣吸熱,藉 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卻室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 至内側熱乂換咨15 6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1 q之循 環。 此外,於該第2運轉模式中,控制器21〇係於關閉上 述%磁閥2 0 0而阻止冷媒流入於第2氣缸4 〇的狀態下運 316998 40 轉’因此於第2運鰱 為較第2葉片52=:」第2氣"4〇内的堡力係維持 係藉由第2氣二:!Γ 。.因此’第2葉片52 反的-側之背愿室白姿力’而被壓往與第2 ;裒輪48相 此’可預先防範於第m… 弟2乳缸40内。藉 到達第轉域的運轉中,第2葉片52 之問題。4〇内而與第2滚輪48碰撞,而產生碰撞音 另(4 )攸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1運轉模式 負載^ θ ’―旦室内從上述的較低負載狀態成為-般 至則控制器210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 切換至採用第7圖來說明從第2運轉模式 打PUPW U之動作。此時’控制器210係控鰣為, 蛘而讓冷媒流入於第2氣缸4〇,並且關閉冷 106 (第7: 1〇5,而打開冷媒配管102的電磁閥 iUb (第 7 圖的(2))。 要幸:使冷媒配官102與配管75連通,兩迴轉壓縮 2 34的吐出側冷媒流入於背壓室似,而施加兩迴 广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 月壓。 〜藉*由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 葉片52的背壓’而使第2葉片52的背壓室的壓力 :較第2 $缸40内還高,因此,第2葉片52藉由該背壓 至72Α的高壓,而被彈壓並跟隨於第2滾輪48側。 在此,於切換時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 316998 41 丄 JUJU / 彈璧於第背壓’可充分將第2葉片52 1運計/ 側。亦即,於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 ’於如上述第1運轉模式中的一般運轉時, 二了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 力時,於該中嶋下,由於第2氣缸心 二8 厂1力差較小,因此至第2葉片52跟隨到第2 、w ‘‘,,,較為費時,而於此之間產生第2葉片52 第2滾輪48的碰撞,因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竿片52及 “然而,於本發明令’於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 轉撫式=際,係、施加兩迴轉墨縮要素犯、%的吐出側 L茱久.52的背壓’可藉由該吐出側壓力而充分將 ί隨於;:=第2滾輪48側’更早地使第2葉心 太藉,’可改善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旱第1運轉模式 之第2茱片52的跟隨性,改善運轉效率,並可避免第2 葉片52之碰撞音的產生。 此外於切換之際,控制器210係控制電動要素j 4 低速迴轉(迴轉頻帛50Ηζ以下)’並將兩迴轉壓縮要素⑽、 34的壓縮比設為3.0以下。由於藉此可抑制壓力變動,因 此即使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 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背壓,亦不會受到因該壓 : 造成的影響。 ^ 此外,控制斋210係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犯、μ 的吐出側塵力於第2葉片52,使第2葉片52跟隨於 316998 42 1363137 兩t:二閉電磁間106 (第7圖的⑺),而施加 中S V2、3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 丰由於麼力變動係明顯比將兩迴㈣縮要 ::3: 4的吐出㈣力施加於第2葉片的背虔的情況還 Ά ’可改善運轉模式切換後之迴轉壓縮機110的第 茱,#跟隨性,改善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壓縮效 2」^可於?運轉模式中’預先防範第2滾輪4 8及第 2葉片52的碰撞音之產生。 μ i 細敘逑’於本實施例中,亦可提升具備可切 第及弟2迴㈣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 運=式’及實質上僅第i迴㈣縮要素犯進行墨縮工作 之土 2運轉_式之迴㈣縮機1G之m統es的性 可靠性。 、稭此,藉由採用該壓縮系統cs而構成空氣調節機的 冷媒回路,可提升該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效率及性能,並可 降低消耗電力。 (實施例3) 於上述實施例中,係採用HFC&HC系列來做為冷媒, 但亦可構成為採用:氧化碳等高錢差較大的冷媒,例如 採用組合二氧化碳及⑽(Polyalkyl Glycol,聚乙二醇) 者來做為冷媒。於此情況下,由於在兩迴轉壓縮要素32、 34中進仃壓縮的冷媒之壓力極高’因此若如上述實施例, =2狀構件63包覆上部支撐構件54的上側而形成吐出消 音室62,則有因該高壓而導致杯狀構件63破損之虞。 316998 43 1363137 因此,若將於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 媒所匯流之上部支撐構件54的上側的吐出消音^之/ 狀’形成為第8圖所示之形狀,則可確保耐壓性升: ^ 8圖所示之吐出消音室162係藉由於上部支樓構件5P4 ’ :上側形成凹陷部,並以做為覆蓋物之上部覆蓋物 ; = 成。藉此’即使於採用如二氧化碳般之高低 壓差較大的冷媒的情況下,亦可適用本發明。 - (實施例4) • ^下來說明本發明之壓縮系統cs的啟動時的動作。 於本實施例中,係採用與實施例i中所採用之第 3圖之壓縮系統cs、多氣虹迴轉壓縮機及冷媒回路。因此 4、略這些構成的說明。關於所使用的冷媒,亦與上述實施 例相同,係使用H F C及H C系列的冷媒,關於做為潤滑油的 油脂,可使用例如礦物油(Mineral〇u)、烷基笨(α_
Benzene)油醚(Ether)油及酯(Eskr)油等既有的油 脂。 ‘ 春纟此係、採用第9圖來說明本實施例之迴轉壓縮機10 的啟動%·的動作。根據設置於室内機之圖中未顯示的室内 機側之控制裔·的運轉指令的輸入,控制器21〇對迴轉屋縮 機10的電動要素u通電。此時,與對電動要素14通電的 同時,控制器210打開冷媒配管101 0電磁g 105並關閉 冷?配管102的電磁閥1〇6 (第9圖的⑴)。藉此,冷媒 配吕101舁配官75連通’而控制器2][〇於施加兩迴轉壓縮 要素32、34的吸入側虔力來做為第2葉# 52的背麼的狀 44 316998 1363137 二下’控制迴轉壓lis機1 〇的電動要素14的迴轉頻率而啟 動。 之後’ 一旦經由端子20及圖中未顯示的配線而對電 動要素14的定子線圈28通電,則啟動電動要素14而使轉 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嵌合於與迴轉軸16 一體設置之 上下偏心部42、44的第1及第2滾輪46、48係於第1及 第2氣虹3 8、4 0内進行偏心迴轉。 藉此’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0的冷媒配管1 〇〇流入至 鲁苗壓器146内。此時,如上所述,由於打開冷媒配管i 〇】 的電磁閥10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丨〇〇之兩迴轉壓縮要 2 32、34的吸入側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1〇1經由配 管75,而流入於背壓室72A。 卜另一方面,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冷媒,於此處進行 軋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口的 冷媒導入管92内。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冷媒氣體經由 鲁吸入通路58,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第1氣 紅38的低壓室側。 被吸入於第1氣缸3 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f第1滚輪46及第i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 高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氣缸38的高壓室側中,通過圖 中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吐出消音 至62所吐出的冷媒氣體係從貫通杯狀構件63之圖中未顯 不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j 2内。 在此,於冷媒回路内,在迴轉壓縮機10的啟動時為 316998 45 1363137 t:麼。亦即,迴轉壓縮機1。於上-次的運轉停… 逐漸達到均壓,一曰婉迟葙+士 适符彳了止之伋, 銜壓,, 一.,·工過預疋時間,則冷媒回路内達到平 財 Q此’於冷媒回路内 厭始魏m 士 運到千衡壓的狀況下啟動迴轉 反縮機1 〇日丁,於啟動迴轉 52的昔Α 、衿&鈿機10之後,做為第2葉片 “ £而%加之兩迴轉塵縮要素32、34的吸入 的壓力’乃略呈平衡壓。同樣7 、 略π 检地第2氣缸40内的壓力亦 略王平衡壓。因此’由於去您资。 、未將第2茱片52彈壓於第2滾輪 48’因此,於第2迴棘懕始®主。 工称,… 素34中’實質上不進行壓縮 5又置有弹黃74之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冷 媒的壓縮工作。 之後’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係從形成於密閉容器12 的末端保護套12Β<冷媒吐出f 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室外側熱交換器152。冷媒於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 154進仃減壓之後,流入於室内側熱交換器j 。流入於室 内侧熱交換器156的冷媒於該處蒸發,此時從室内循環的 空氣中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卻室内。之後,冷 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156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 壓縮機10之循環。 另一方面,一旦啟動迴轉壓縮機1〇經過特定時間, 則於冷媒回路内構成高低壓力差,而使冷媒回路内的狀態 逐漸穩定。於此時點中,由於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施 加之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冷媒的壓力為低壓, 由於在該低壓下無法將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48側, 因此與上述相同,實質上僅設置第丨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 316998 46 1363137 壓縮工作。 々在此,一旦啟動迴轉壓縮機10經過預定時間,則如 第9圖的(2)所示’控制g 21〇關閉冷媒配管1〇1的電磁 ,105,並打開冷媒配管102的電磁閥1〇6。藉此,冷媒配 =102與配管75連通,而流通於迴轉壓縮機1〇的冷媒配 官1 〇〇的冷媒,則全部流入至蓄壓器i46内。 此外,從密閉容器12内吐出至冷媒吐出管⑽之冷媒 =一部分:乃經由冷媒配管102,而從配管75流入於背壓 至72A。藉此,背壓室72A成為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 吐出側壓力,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 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藉,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侧壓力來做 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使第2葉片52的背壓室的屏力 遠較第2氣缸40内還高,因此,第2葉片52藉由該背屏
室m的高壓,而被彈壓並跟隨於第2滾輪48側,而於第 2迴轉壓縮要素34中開始壓縮工作。 亦即’僅在蓄壓H 146内進行氣液分離後的冷媒氣 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口的各個冷媒導入管92、94 内。進入於冷媒導人管92之低壓冷媒氣體係經由吸入通路 58,而被吸入於第丨迴轉壓縮要素32的第i氣缸⑽ 壓室側。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俜藉 由第1滾輪46及第i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益 向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i氣缸38的高壓室側,通過圖中 316998 47 1363137 未"’ ·員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 2。 另一方面,進入冷媒導入管94之低壓冷媒氣體係經 由及入通路60,而被吸入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第2 氣缸4〇的低壓室側。被吸入於第2氣缸40的低壓室側的 冷媒氣體,係藉由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而被 在此,於控制器210關閉電磁閥105且打開電磁閥 =6,並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 第2茱片52的背壓的狀態下,啟動迴轉壓縮機1〇時,如 上所述,由於啟動後的冷媒回路内的壓力大略呈平衡壓, 因此即使打開電磁閥106,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ς加 的壓力亦為該平衡壓,因此至該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 的吐出側壓力達到高壓為止,乃花費較長時間。因此,至 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上升至某種程度為 止’乃無法使第2葉片52跟隨於第2滾輪48。 此外,啟動後的冷媒回路内的狀態較不穩定,因此兩 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的脈動亦顯著地增大。 因此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的狀態下 啟動時,由於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的脈 動’會使第2葉片52的跟隨性惡化,導致第2葉片52與 第2滾輪4 8碰撞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然而,如本發明.所述,打開電磁閥1〇5而於施加兩迴 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的狀態下啟動,不使第2 葉片52跟隨於第2滚輪48’而使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 316998 48 1363137 壓紐工作’、貝上成為無效’並進行啟動而於冷媒回路内達 *定狀態下施加兩迴轉塵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 稭由該吐出側壓力而將第2葉片52彈愿於第2滚輪48側 :跟隨於▲第2滾輪48 ’藉此,可避免上述問題而改善啟動 時之第2葉片52的跟隨性。 “藉此’可改善迴轉屋縮機1〇運轉效率,並可避免第2 葉片52之碰撞音的產生。 、此=,藉由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被壓縮 籲而成為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係從第2氣缸4〇的高壓室 側,通過圖中未顯示之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 64。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4之冷媒氣體,係經由上述連通路 120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並與於上述第1迴轉壓縮要 素32進行壓縮後的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匯流。匯流後的冷 媒氣體係從貫通杯狀構件63之圖中未顯示的孔,被吐出至 密閉容器12内。 φ 之後’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係從形成於密閉容器1 2 的末端保護套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室外側熱交換器152。此外,由於如所述打開電磁閥1〇6, 因而使流通於冷媒吐出管96之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 吐出側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102經由配管75而流入 於月壓至7 2 A。藉此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 2、3 4的吐出側 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另一方面,流入至室外側熱交換器1 52之冷媒氣體於 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室 49 316998 1363137 内側熱交換器156。冷媒於該室内側熱交換器156處_, 此時從室内循環的空氣十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二 卻室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 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10之循環。 另一方面,一旦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吐 側壓力,使第2葉片52跟隨於第2滾輪48,則控制哭21〇 於之後關閉電磁閥106 (第9圖的(3))。藉此,連接於 2葉片52的背壓室72A之配管75 μ乃成為封閉空間。在 此,由於第2氣缸40内不少的冷媒係從第2葉片52及收 :部70A之間流入至背壓室72A,因此第2葉片52的背壓 室72A内的壓力,成為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 力及: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而成為該中間壓力被施 加為第2葉片52的背壓之狀態。藉由此中間壓力’可不需 採用彈簣構件,而充分地將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滚輪而 48 〇 …在此,於持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 壓力之高塵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時,吐出側壓力的脈 動較大,且第2迴轉壓縮要素34不具備彈簧構件,因此會 口此脈動而使第2葉片5 2的跟隨性惡化,導致壓縮效率 勺I1牛低,並於第2葉片52及第2滾輪48之間產生碰撞音 之問題。 此外,啟動迴轉壓縮機〗〇,並且不施加兩迴轉壓縮要 素3 2、3 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於背 疋至72Α的情況下,於該中間壓力下,由於第2氣缸 50 316998 1363137
=背壓室72A的壓力差較小,因此至第2葉片52跟隨到 “滾輪48為止’乃極為花費時間,而於其間產生第2 某片52及第2滾輪48的碰撞,因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十因此,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 34的吐出側壓力 ::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並藉由該吐出側壓力而將第2 某片5_於第2滚輪48側而跟隨於第2滚輪48之後, …迴轉壓縮要#32、34的吸入側壓力 =中間壓力於背壓室72A,藉此可改善第2葉片52 = 升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壓縮效率,並且預先防 I巳於,動之際12葉片52及第2滾輪48產生碰撞而導 致碰撞音之問題。 於本實施例中,控制器21〇係設定為,對電動要素14 通電的同時,打開電磁閥1〇5並關閉電磁閥1〇6,但 磁閥服' m的開閉,只要於迴轉堡縮機1〇的啟動前^ 订即可,例如,控制器21G於對電動要素14通電 開電磁閥1 06並關閉電磁閥丨05即可。 “此外,關於在一般負載或是高負載時所進行之第1運 轉,式及於㈣負載時所進狀第2運轉模柄動作,= 與貫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該說明。 丁 (實施例5) 接=來,於本發明之壓縮系統以中,亦如上述實施 例2之第5圖所示,其構成為:於位於蓄壓器η。口 側且為岔閉容器12的入口側的冷媒導入管94的中、六泣 設置電磁閥200,並藉由控制器21〇來控制電磁閥 316998 5] 1363137 如此,於冷媒導入管94設置電磁閥200,於啟動時關 閉電磁閥200,而完全遮斷往第2迴轉壓縮要素%之冷: 心入於打開媒配管1 〇 2的電磁閥1 〇 6之際,亦打開電磁 閥200,本發明於此構成亦為有效。 此外,於第2運轉模式中藉由控制器21〇來關閉電磁 閥200,於阻止往第2氣缸40之冷媒流入的狀態下運轉, 藉此可將第2氣缸40内的壓力設定為較第i迴轉壓縮要素 32的吸入側壓力還高。 • 於本實施例中,關於冷媒亦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係使 用HFC及HC系列的冷媒,關於做為潤滑油的油脂,可使用 例如礦物油(Mineral Oil)、烷基苯(Alkyl Benzene)油、 醚(Ether)油及酯(Ester)油等既有的油脂。 接下末5兒明此彳月況下的動作。如上所述,控制器210 關閉上述電磁閥200,以阻止冷媒流入於第2氣缸4〇。藉 此,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34中無法進行壓縮工作。一旦^ 止冷媒流入於第2氣缸40,則第2氣缸40内成為較上述 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稍微高的壓力(第2 滾輪48係進行迴轉,並且密閉容器12内的高壓會從第2 氣缸40内的空隙等流入些許,因此第2氣缸4〇内會成為 較吸入側壓力稍微高的壓力)。 之後’控制器210打開冷媒配管1 〇 1的電磁閥1 〇 5, 並關閉冷媒配管102的電磁閥1 〇6。藉此,冷媒配管1 〇} 與配管75連通’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冷媒流入 於背壓室72A,而施加該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 52 316998 1363137 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在此,通過迴轉壓縮機11〇的冷媒配管1〇〇之第i迴 •轉壓鈿要素32的吸入侧冷媒的一部分,係從冷媒配管101 經由配管75,而流入於背壓室72A。藉此,背壓室72A成 ,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而施加該第丨迴轉 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在此,若關閉電磁閥200以阻止冷媒流入於第2氣缸 40内,並將第2氣缸40内設定為較第丨迴轉壓縮要素32 籲的吸入側麼力還高之壓力,則可藉由施加第i迴轉壓縮要 素32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使第2氣 缸40内的麼力較第2葉片52的背壓還高。因此,第2葉 片52由於第2氣缸40内的壓力,而被壓往與第2滾輪48 相反的一側之背壓室72A側,而不會到達第2氣缸4〇内。 稭此,可預先防範第2葉片52到達第2氣缸4〇内而與第 2滾輪48碰撞,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 另一方面,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 進行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 口的冷媒導入管92。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低壓 體經由吸入通路58,而被^、α@ @ ^ … — 饭及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 弟1氣缸3 8的低壓室側。 /吸人於第1氣k 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 由第1滾輪46及第!葉片5〇的動作而被壓縮 a ,冷媒氣體,並從第1氣-38的高壓室側二; 未,員示的吐出淳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從吐出消音 316998 53 丨η/ 室62所吐出的冷媒氣體,從貫通杯狀構件63之圖中未顯 不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12内。 之後在閉谷裔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丨2的 末而保叹套12Β之冷媒吐出f 96。土出至外部,而流入於室 外側熱=換器152。冷媒於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闊154 進订減壓之後’流入於室内側熱交換器。冷媒於室内 側熱父換器156處蒸發’並從室内循環的空氣中吸熱,藉 上來么揮冷部作用而冷卻室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 至内側熱又換為156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之循 環。 ^如此,於冷媒導入管94的中途部設置電磁閥200,於 弟^運轉柄式尹以控制器21〇關閉電磁間⑽,而於阻止 、=2迎轉壓縮要素34之冷媒流入的狀態下運轉,藉此, ;第2運轉模式中,維持第2氣紅内的壓力較第2葉片 =的背壓還高。因此,第2葉片52由於第2氣缸40内的 ^姿力,而被壓往與第2滾輪48相反的一側之背壓室72八 ’而不會到達第2氣缸4〇内。藉此,可預先防範第2 茱片52到達第2氣缸4〇内而與第2滾輪48碰撞,而產生 碰撞音之問題。 〇如上所詳細敘述,可藉由本發明而提升,具備設定為 可=換成以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 =第1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 、S作之第2運轉模式而使用之迴轉壓縮機11 〇之壓縮系 統CS的性能及可靠性。 316998 54 A媒θ敗’糟t知用泫壓縮系統cs而構成空氣調節機的 二低可提升5玄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效率及性能,並可 丨舍低 >肖耗電力。 (實施例6) 列來做二二%例4及實施例5 [係採用HFC及HC系 大亦可構成為㈣二氧化碳等高低壓差較 二J二採用組合二氧化碳及PAG㈤…… 兩.時/K乙一释)者來做為冷媒。於此情況下,由於在 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中 中進仃壓鈿的冷媒之壓力極高,因 此右如上述實施例,將 fi〇 . ^ ^ 竹土出4曰至62形成為以杯狀構件 而導二:,構件54的上側之形狀,則可能因該高壓 而導致杯狀構件63的破損。 Α媒==將於兩迴轉壓縮要素%、34中進行壓縮的 :媒==部支樓構件54的上側的吐出消音室之形 第8圖所二弟圖所不之形狀’則可確保耐壓性。亦即, 的上側彤:之吐出消音室162係藉由,於上部支撐構件54 ==:部’並以做為覆蓋物之上部覆蓋物66來封 閉凹…構成。藉此,即使 壓差較大的冷媒的情況下,亦可適用本發Γ (實施例7) =說明本發明的多氣紅迴轉壓縮機的其他實施 =刀=_此情況下之本發明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 =面圖。此外,本發明的多氣缸迴轉I 缩機的另一 圖,係與實施例1的第1圖相同,此外,冷媒 316998 55 1^63137 此’於本實施例中, 此外,於本實施例 為相同或是可達到 回路圖亦與實施例3圖相同。因 僅說明與實施例1的構成為不同之處。 中Μ第1圖至第3圖相同的符號者, 類似效果的構成要素。 .只靶例的月壓至172Α係於引導溝72側及密閉容器 12侧開π,於該密心器12側的開口上連通連接有後述 的配管75,並密封於密閉容器12内。 —此外,本發明的背壓室172Α係設定為具有特定的空 間谷積之/肖曰至。如第丨〇圖所示,實施例的背壓室1 係設定為,具備於成為下部支撐構件56上側的上述配管 75及引導溝72之連接處的位置,具有特定的空間容積之 凹陷狀的室之形狀。亦即,於本實施例的背壓室i 72Α中, 係藉由下部支撐構件56而封閉第2氣缸4〇下面的開口 部,而形成於對應關閉上述第2氣缸40的下側的開口面之 下部支撐構件56上面的配管75及引導溝72的位置上所形 成的凹陷部。 如此,係將背壓室172A設為具有特定的空間容積之 形狀,並藉由該背壓室172A,而可降低因第2葉片52的 彈壓動作所產生的壓力脈動,以及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而施加之壓力脈動。 關於冷媒,係使用HFC及HC系列的冷媒,關於做^ 潤滑油的油脂,可使用例如礦物油(Mineral 〇i 1 )、燒基 笨(Alkyl Benzene)油、(Ether)油及酯(Ester)、、由 等既有的油脂。 56 316998 1363137 於以上~的構成下,接下來說明迴轉壓縮機Μ的動作。 • 到運轉模式般負載或是高負载時的運轉) • Τ先說明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j 運轉模式。。。根據設置於上述室内機之圖令未顯示的室内機 側之控制器的運轉指令的輸入,控制器21〇控制迴轉塵縮 機:0的電動要素14的迴轉頻率’並且於室内為—般負載 或是f負載狀態的情況下,控制器21〇執行第2運轉模式。 於此第1運轉模式中,控制器2 j 〇關閉冷媒配管1 〇 1的電 翁磁閥105,而打開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閥1〇6。藉此,冷媒 配官102與配管75連通,兩迴轉壓縮要素犯、%的吸入 側冷媒係流入於背壓室172A,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 34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之後,一旦經由端子20及圖中未顯示的配線而對電 動要素14的定子線圈28通電,則啟動電動要素14而使轉 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嵌合於與迴轉軸16 一體設置之 上下偏心部42、44的第1及第2滾輪46、48係於第1及 第2氣缸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 藉此,低麗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 〇的冷媒配管1 〇 〇流 入蓄壓器146内。如上所述,由於關閉冷媒配管1〇1的電 磁閥10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100的冷媒不會流入於配 管75,而全部流入至蓄壓器146内。 之後’流入至蓄壓器丨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進行 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口的 各個冷媒導入膏92、94。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低壓冷 57 316998 1363137 媒氣體經由吸入通路58,而被吸入於第丨迴轉壓縮 的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 ”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由弟1滾輪46及第1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严 高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1氣虹38的高壓室側,通過= 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 另—方面,進入冷媒導入管94之低壓冷媒氣體係經 ,吸入通路60,而被吸入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第2 轧缸⑼的低壓室側。被吸入於第2氣缸4〇的低壓室側的 冷媒氣體’係藉由第2滚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而被 壓縮。 此叫,如上所述,由於第2葉片52之對第2滾輪 的彈壓動作,而於第2葉片52之與第2滾輪48相反w的一 側之月壓至172A側,產生壓力脈動。於此情況下,於以往 未設置彈簧構件的第2迴轉壓縮要素34中,會因該壓力脈 動而產生第2葉片52相對於第2滾輪48的跟隨性亞化之 問題。 此外,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施加的兩迴轉壓縮 要素32 ' 34的吐出側壓力的脈動較大,且不具備彈箬構 件,因此會因此脈動,而使第2葉片52的跟隨性惡化,導 致壓縮效率的降低,並於第2葉片52及第.2滾輪48之間 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然而,藉由將本發明之背壓室丨72A設定為具有特定 的空間容積之消音室,而可降低因第2葉片52的彈壓動作 316998 58 1363137 所產生的壓力脈動。此外,來自於配管75的兩迴轉壓縮要 素32、34的吐出側冷媒’於通過該背壓室丨72A的過程中, 該壓力脈動顯著變小。藉此,可不需採用彈簀構件,而充 分地將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48。 藉此,可改善第1運轉模式之第2葉片52的跟隨性, 並提升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壓縮效率。此外,由於改善 第2葉片52的跟隨性,而可避免往第2滾輪48之碰撞。 .因此,可儘量防止與第2滾輪48之間的碰撞音之產生。 此外,藉由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被壓縮 而成為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係從第2氣缸4〇的高壓室側, 通過圖中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吐 出至吐出消音室64之冷媒氣體係經由上述連通路12〇被吐 出至吐出消音室62,並與於上述第丨迴轉壓縮要素犯進 行壓縮後的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匯流。匯流 體,從貫通杯狀構件63之圖令未顯示的孔閉 容器12内。 之後,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12 的末端保護套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室外側熱交換器152。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於藉由控 制器210而打開電磁閥106,使流通於冷媒吐出管%之兩 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冷媒的一部分,經由冷媒配 官102 ’而從配官75流入於背壓室n2A。藉此,施加兩迴 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 壓。 316998 59 1363137 另一方面,流入於室外側熱交換器丨52的冷媒氣體, .於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 •室内側熱交換器156。冷媒於室内側熱交換器156處蒸發, 此時從室内循環的空氣當t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 冷卻至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1 $ 6 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1 〇之循環。 於上述第1運轉模式中,控制器21〇關閉冷媒配管1〇1 的電磁閥105,而打開冷媒配管1 〇2的電磁閥丨〇6,使冷媒 籲配¥ 102與配管75連通,而施加高壓之兩迴轉壓縮要辛 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於 該第1運轉模式中,亦可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 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 52的免壓。於此情況下,例如藉由控制器2ι 〇而關閉冷媒 配管ιοί的電磁閥105及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閥1〇6,並 將連接於第2葉片52的背壓室172A之配管75内設為封閉 空間,則由於第2氣缸4〇内不少的冷媒,係從第2葉片 52及收納部70A之間流入至背壓室72八,因此第2葉片52 的背壓室72A内的壓力’成為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 入側壓纽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該中間壓力乃做 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被施加。 如此,於施加該中間壓力以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的情況下,亦可不採用彈簧構件,而藉由該中間壓力來充 分地彈壓第2葉片52於第2、、梦I入/1。 乃、弟Z澴輪48。此外,該壓力脈動 會比施加兩迴轉壓缩要专3 q d , 和&拖受畜以料的吐出側壓力的情況顯著 316998 60 1363137 變小,因此除了上述藉由背壓室i72A達成之脈動降低效杲 .之外,更可進一步的降低脈動。尤其是,如上所述,關閉 ‘ 电磁閥105及電磁閥106 ,並遮斷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 的吸入側冷媒及吐出側冷媒之流入,於此狀態下,更可進 一步地抑制第2葉片52的脈動。 (2 )第2運轉模式(較低負荷時的運轉) 接下來說明第2運轉模式。控制器21 〇於室内為較低 負載狀態的情況下,控制器21〇移行至第2運轉模式。此 _第2運轉模式為,實質上僅第!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壓縮 .作之模式,於至内成為較低負載,而於上述第1運轉模 式中,電動要素14進行低速迴轉時之運轉模式。於較低效 能區域中,實質上僅第丨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工作, 藉此,可較第1及第2氣缸38、40進行壓縮循環的情況, 更加~低所壓縮的冷媒氣體的量,因此可因應該量,即使 於較低負載之際,亦可提高電動要素14的迴轉頻率,改善 _私動要素14的運轉效率,並降低冷媒的洩漏損失。 於此情況下,控制器210打開冷媒配管1〇1的電磁閥 ,而關閉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閥1〇6。藉此,冷媒配管 101與配管75連通,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冷媒 流入於背壓室172A,而施加第i迴轉壓縮要素犯的吸入 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控制器21〇經由端子2〇及圖 中未顯.示的配線而與電動要素丨4的定子線圈28通電,而 使電動要素14的轉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嵌合於與迴轉 316998 61 1363137 * . 軸16—體設置之上下偏心部42、44的第1及第2滾輪46、 _ 48係於第1及第2氣缸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 • 猎此’低壓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0的冷媒配管1〇〇流 入至苗壓器146内。此時,如上所述,由於打開冷媒配管 1〇1的電磁閥10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100之第1迴轉壓 縮要素32的吸入側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丨〇丨經由配 管、75,而流入於背壓室Π2Α。藉此,背壓室n2A成為第 1 轉壓縮要素3 2的吸入側壓力,而施加該第丨迴轉壓縮 籲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在此,由於做為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背壓而施加 之兩迴轉壓縮要素32 ' 34的吸入側壓力為低壓,因此無法 將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48。因此,於第2迴轉壓 縮要素34中,實質上不進行壓縮工作,而僅設置有彈菩 Μ之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冷媒的壓縮工作。 ' 此時’由於施加相同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氣缸4〇 内的壓力與第2葉片的背壓,因此以往因兩空間的均衡的 又動而使第2葉片到達第2氣缸内,而與第2滾輪產生碰 4里並產生碰彳里音之問題。然而,藉由本發明之具有特定 的空間容積之背壓室172A ,而可降低變動。因此可避免第 2葉片52到達於第2氣缸40内而與第2滾輪48碰撞,因 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另一方面,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 進仃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丨46内開 口的冷媒導入管92。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低壓冷媒氣 62 316998 1363137 胆經由吸入通路5 8,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 2的 第1氣紅3 8的低歷室側。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由第1滾輪46及第1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 高塵的冷媒氣體,並從第丨氣缸38的高壓室側,通過= 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從吐出消音 ,62所吐出的冷媒氣體,從貫通杯狀構件之圖中未顯 不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12内。 之後,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係從形成於密閉容哭12 =末端保縣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室外側熱交換器152。冷媒於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 154進订減壓之後,流入於室内㈣熱交換器⑽。冷媒於室 内側熱交換器156處蒸發,並從室内循環的空氣吸熱,藉 ,來發揮料作用而冷卻室内。之後,冷㈣反覆進行從 ^内側熱父換器156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1〇之循 壤0 斤洋,,田敘述,可藉由本發明而提升,可切換使用 =及第2迴㈣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1 吴式及戶、貝上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工作 弟^運轉模式之迴轉壓縮機10的性能及可靠性。 的此11由才木用S玄迴轉壓縮機10而構成空氣調節機 、U路’可提升該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效率及性能,並 可降低消耗電力。 料A丰及“王 (實施例8) 316998 63 例7中’係將背壓室172A形成為呈備特定* =室之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二 形成為第背愿室 係顯示料本料㈣第11圖 !固… 平面剖面圖。於第η圖令,血第 1圖至第10圖相同的符轳丰各± r興弟 的構成要素。一者,為相同或是可達到類似效果 此北:二m:為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吐出埠。 浐二至“丁、於第2氣缸4〇的橫向上具備特定空間容 ==!’全體呈大略筒狀。如此,於將背壓室272A /成為本貫施例的形狀時,亦可藉由背壓室㈣ 壓力脈動,改盖第2榮H Λ 0 t 爹低"亥
滾輪48之㈣。片52的跟^性,而可避免往第Z (實施例9) _於上述實施例7及實施例8的情況下,亦可如第5圖 所不而構成為’於迴轉壓縮機丨〇的蓄壓器【46的出口側且 為密閉容器12的入口側的冷媒導入管94的中途部,設置 用以控制2迴轉壓縮要f 34白勺冷媒流入之電磁閥 200 ’並於第2運轉模式中,關閉電磁閥2〇〇而遮斷往第2 氣缸40的冷媒流入。 此τ 旦遮斷在弟2氣缸4 0的冷媒流入,則第2 氣缸40内成為較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 力稍微高的壓力(第2滾輪48係進行迴轉,並且密閉容器 12内的高壓會從第2氣缸4〇内的空隙等流入些許,因此 64 316998 1363137 第2氣虹4 0内會成為較吸入側壓力稍微高的壓力)。 因此,第2葉片52係藉由第2氣缸40内的壓力,而 被麼往與第2滚輪48相反的一側之背廢室172A側(或是 为壓至272A)’而不會到達第2氣缸40内。藉此,除了上 述背壓室172A (或是背壓室272A)的效果之外’更可有效 地避免第2葉片52與第2滾輪48之間的碰撞之問題。 (實施例10 ) 於上述實施例7、實施例8及實施例9中,係採用hfc 籲及HC系列來做為冷媒’但亦可構成為採用二氧化碳等高低 壓差較大的冷媒,例如採用組合二氧化碳及Mg ° (Polyalkyi Glycol ’聚乙二醇)者來做為冷媒。此時, f於在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中進行壓縮的冷媒之壓力極 =件因6 f ”實施例,將吐出消音室6 2形成為以杯狀 ^ 匕後上部支撐構件54的上側的形狀,則可能 高壓而導致杯狀構件63的破損。 v
因此,若將於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中 冷媒所匯流之上部立蜱椹杜L i &的 支撐構件54的上側的吐出消音 狀’形成為第8圖所示之艰办·,目丨丨叮十^ 口岍不之形狀,則可確保耐壓性。 第8圖所示之π土出,占立玄】β 9么从 ,Ρ ’ 出消曰至1 62係稭由於上部支禮播 的上側形成凹陷部,並 54 閉凹陷部而構成。葬皿66來封 矿.、, 再戍稭此,即使於採用如二氧化碳船夕古7 壓差較大的冷楳v__ ’之南低 7媒日丁,亦可適用本發明。 (實施例11) 接下來採用第 12圖及第13圖,來說明本發 明的多氣 316998 65 1363137 缸迴轉壓縮機之另外的實施例。第12圖係顯示於本發明的 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中,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 x 於上死點時之第2氣缸的平面剖面圖。 ' • ^ DQ _ 』w 口弟105圖係顯示於本 失月的夕氣缸迴轉壓縮機之實施例u中,於第2 要素的第2滚輪位於下死點時之第2氣虹的平面剖面圖、。 :外,此貫施例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縱切側面圖, 了施例1的第1圖及第2圖相同,冷媒回路圖亦愈實 把例1的第3圖相同。因此,.於本實施例中,僅說明盘患 把例上的構成為不同之處。此外,於本實施例中,與第1 ==圖相同的符號者’為相同或是可達到類似效果的 ⑽第2“52的背面側形成背壓室似。背 i至 τ、於$丨導溝72側及密閉容器12側開口,於㈣ 閉容器12側的開口 ’連通而連接 壓 、: 375 (第12圖及第13圖),〜 土用通路之配官 ". 弟13圖)亚密封於密閉容器12内。 上逑配管375係用於施加昔厭认贫。 之"葉…_通==迪轉壓縮要素34 λ? ^ 1 η 1 各自、.里由之後所述的冷媒 配:i。二兩迴轉壓縮要素㈣4的吸入側的冷媒 配官100,及經由冷媒配管 .34的吐出側的冷媒吐㈣296而連^於兩迴轉壓縮要素 34的吐出側冷媒或是 要素32、 媒,係從配管75流入於背壓室^\32、34的吸入側冷 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 A’亚施加兩迴轉壓縮要 入侧,力t 疋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 入側麼力,來做為第2葉片5 ^ 316998 66 第=外’於本發明中’崎375的剖面積係設定為露出 即,1 4 0内之第2葉片5 2的表面積的平均值以上。亦 48之:出跟*隨於第2氣缸40内進行偏心迴轉的第2滚輪 4()咖2某月52,從第12圖所示之最不會露出第2氣缸 第内的狀態之上死點開始,至第13圖所示之最為暴露出 :缸:◦—内的狀態之下死點(第13圖的第2葉片52 第係择員不露出第2氣缸40内的部分)為止之間,露出 2:缸4〇内之第2葉片52的表面積的平均值,並將上 _以配官375的剖面積設為該表面積的平均值以上。 如此’藉由將配管375的剖面積設為露出第2氣缸40 一之第2葉片52的表面積的平均值以上,可充分確保第2 “片52之與上述第2滾輪48為相反側之背壓室側的 關於冷媒,係使用HFC及I系列的冷媒,關於做為 潤滑油的油脂,可使用例如礦物油(Mineral Oil)、烷基 笨(Alkyl Benzene)油、醚(Ether)油及酯(Ester) 2 等既有的油脂。 於以上的構成中,接下來說明迴轉壓縮機1〇的動作。 ⑴第1運轉模式(-般負荷或是高負荷時的運轉) 首先說明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 運轉模式。根據設置於上述室内機之时未顯示的室内機 側之控制器的運轉指令輸入’控制器21〇控制迴轉壓縮機 10的電動要素14的迴轉頻率,並且於室内為一般負載或 是焉負載狀悲的情況下’控制器21 〇執行第1運轉模式。 316998 67 1363137 於此第1運轉模式甲,控制器210關閉冷媒配管1〇1的電 •磁閥105,而打開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閥1〇卜藉此,冷媒 ,配s 1〇2與配官75連通,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 側冷媒流入於背壓室72A,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 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之後,一旦經由端子20及圖中未顯示的配線而與電 動要素14的定子線圈28通電,則啟動電動要素14而使轉 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叙合於與迴轉軸a 一體設置之 鲁上下偏心部42、44的第1及第2滾輪46、48係於第1及 苐2氣缸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 藉此,低壓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 〇的冷媒配管1 〇 〇流 入至蓄壓器146内。如上所述,由於關閉冷媒配管1〇1.的 畦磁閥1 0 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1 〇 Q的冷媒不會流入於 配管375,而全部流入至蓄壓器146内。 之後,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進行 _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丨46内開口的 各個冷媒導入管92、94。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低壓冷 媒氣體經由吸入通路58’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 的弟1氣缸3 8的低壓室側。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由第1滾輪46及第1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溫 高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1氣缸38的高壓室側,通過圖中 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 另一方面,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4之低壓冷媒氣體係 68 316998 1363137 經由吸入通路60,而被吸入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第2 氣缸40的低壓室側。被吸入於第2氣缸40的低壓室側的 冷媒氣體,係藉由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而被 壓縮。 此時’如上所述,由於第2葉片52之對第2滾輪48 的彈壓動作’而於第2葉片52之與第2滾輪48相反的一 側之月壓至72A側’產生壓力脈動。於此情況下,於以往 未設置彈簧構件的第2迴轉壓縮要素34中,會因該壓力脈 動而產生第2葉片5 2相對於第2滾輪4 8的跟隨性惡化之 問題。 “ 此外’做為第2葉片5 2的背壓而施加的兩迴轉壓縮 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的脈動較大,且第2迴轉壓縮要 素34不具備彈簧構件,因此會因此脈動,而使第2葉片 52的跟隨性惡化,並因此導致壓縮效率的降低,並且產生 於第2葉片52及第2滾輪48之間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然而,如上所述藉由將配管375的剖面積設為露出第 2氣缸40内之第2葉片52的表面積的平均值以上,可充 分確保第2葉片52之與上述第2滾輪48為相反側之背壓 室72A側的面積,而可降低因第2葉片”的彈壓動作所產 生的壓力脈動。此外,來自於配管375的兩迴轉壓縮要素 32、34的吐出側冷媒,於通過該配管375的過程中,該壓 力脈動顯著變小。藉此,可不需採用彈簧構件,而充分地 將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48。 籍此,可改善第1運轉模式之第2葉片52的跟隨性, 316998 69 叫137 並提升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壓縮效率。此外,由於改善 第2葉片52的跟隨性,而可避免往第2滾輪48之碰撞。 因此’可儘量防止與第2滾輪48之間的碰撞音之產生。 此外’藉由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被壓縮 而成為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係從第2氣缸40的高壓室 側通過吐出埠4 9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 4。吐出至 吐出消音室64之冷媒氣體,係經由上述連通路12〇被吐出 f吐出消音室62,並與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 後的冷媒氣體匯流。匯流後的冷媒氣體係從貫通杯狀構件 63之圖中未顯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12内。 之後,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12 $末端保護套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至外側熱父換器1 52。在此,由於如上述打開配管J 〇2的 電磁闊106,使流通於冷媒吐出管96之兩迴轉壓縮要素 32 34的吐出側冷媒的一部分,如上所述經由冷媒配管】⑽ 而進入㈣己管375,並做為帛2葉片52的背壓而施加。 ▲另一方面,流入於室外側熱交換器152的冷媒氣體係 =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麗之後,流入於 至内側熱交換器156。冷媒於室内側熱交換器156處蒸發, ,時從室内循環的空氣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卻 "'内之後#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⑽排出 而被吸人於迴轉壓縮機丨〇之循環。 於上述第1運轉模式中,控制器21〇關閉冷媒配管ι〇ι 勺电兹閥105’而打開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⑽,並連通 316998 70 1363137 冷媒配管102與配管375,而施加高壓之兩迴轉壓縮要素 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以的背壓,但亦 可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璧力及吐出側麼力 之間的中間I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I。此時,例如 藉f控制器210而關閉冷媒配管1〇1的電磁閥1〇5及冷媒 配管102的電磁閥106,並將連接於第2葉片“的背壓室 72A之配管375内設為封閉空間,則由於第2氣缸4〇内不 少的冷媒係從第2葉片52及收納部7〇A之間流入至背屋室 72A’因此第2葉片52的背壓冑m内的壓力成為兩迴 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 墜力,而該中間壓力乃做為第2葉片的背壓而被施加。 ±如此,於施加該中間壓力以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日:’亦可不需採用彈簣構件,而藉由該_間壓力來充分彈 壓第、2葉片52於第2滾輪48。此外,該壓力脈動係比施 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時還顯著變小,因 此除了上述依據配管375之效果之外,更可進—步降低脈 動。尤其是,如上所述,關閉電磁閥1〇5及電磁閥1〇6, 並遮斷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人側冷媒及吐出側冷媒 之流入,於此狀態下,更可進一步抑制第2葉片52之 的脈動。 (2 )第2運轉模式(較低負載時的運轉) 接了來說明第2運轉模式。控制器21〇於室内為較低 負載狀態時’控制器210移行至第2運轉模式。此第2運 咎模式為’貫負上僅第丨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循環之 316998 71 電;要it内成為較低負載,而於上述第1運轉模式中, _,本Γ進行低速迴轉時之運動模式。於較低效能區域 可^貝]上僅弟1迴轉1縮要素32進行壓縮循環,藉此, 低所;^及$ 21缸38、4G進行壓縮玉作的情況,更加降 1斤,的冷媒氣體的ϋ此可因應該量,即使於較低 i载之際,亦可提高電動要素14的迴轉頻率,改善電動要 T的^轉效率’並降低冷媒㈣漏損失。 此時’控制器21G打開冷媒配管1G1的電磁閥1〇5, =關!冷媒配管102的電磁閥106。藉此,冷媒配管101 吳配官 375遠i甬,g 1、n r~ 苐C軺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冷媒流入 :月坚至72A,而施加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 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另方面,如上所述,控制器210經由端子2〇及圖 中未顯示的配線而與電動要素14的定子線圈28通電,而 使電動要素14的轉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後合於與迴 轉軸16 一體設置之上下偏心部42、44的第i及第2滾輪 46、48_Ρμ2|^38、4〇|^”“^ 藉此,低壓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〇的冷媒配管1〇〇流 入至田C益146内。此時’如上所述,由於打開冷媒配管 101的電磁閥10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1〇〇之第丨迴轉壓 縮要素32的吸入側冷媒的一部分係從冷媒配管J 〇丨經由配 官375 ’而流入背壓室72A。藉此,背壓室72A成為第^ 迴車τ C备§要素3 2的吸入側壓力,而施加該第1迴轉壓縮要 素32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72 316998 1363137 在此’由於做為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背壓而施加 之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為低壓,因此無法 將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48。因此,於第2迴轉壓 縮要素34當中,實質上不進行壓縮工作,而僅設置有彈簧 74之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冷媒的壓縮工作。 此時’由於施加相同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氣缸4〇 内的壓力與第2葉片52的背壓,因此以往因兩空間的均衡 的變動而使第2葉片52會到達第2氣缸40内,而與第2 鲁滾輪48產生碰撞,並產生碰撞音之問題。然而,如本發明 所示,藉由將配管375的剖面積設為露出第2氣缸40内之 第2葉片52的表面積的平均值以上’而可藉由該配管3乃 來降低變動。因此可避免第2葉片52到達於第2氣缸4〇 内而與第2滾輪4 8碰撞,因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另一方面,流入至蓄壓器146 .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 進仃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 鲁口的冷媒導入管92。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低壓冷媒氣 體經由吸入通路58,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 第1氣缸3 8的低壓室側。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由第1滾輪46及第i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二 高㈣冷媒氣體,並從第i氣虹38的高壓室側,通過^ ,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從吐出消音 室62所吐出的冷媒氣體,從貫通杯狀構件63之圖中= 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12内。 316998 73 1363137 之後’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係從形成於密閉容器i 2 的末立而保邊套12 B之冷媒吐出管9 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至外侧熱父換态15 2。冷媒於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 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室内側熱交換器156。冷媒於室 内側熱父換益15 6處蒸發,並從室内循環的空氣中吸熱, 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卻室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 k至内側熱父換.裔156排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1 〇之循 環。 如上所詳細敘述,可藉由本發明而提升,設可切換使 用以第1及第2迴轉廢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i 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工作 之第2—運轉模式之迴轉壓縮機1()的性能及可靠性。 、藉此,藉由採用該迴轉壓縮機1〇而構成空氣調節機 的冷媒回路’可提升該空翁哨^ 乱°周即機的運轉效率及性能,並 可降低消耗電力。 (實施例1 2 ) ,如第5圖所示,於迴轉壓縮機1〇 口側且為密閉容器12的入口側 勺出 W的冷媒導入管q的中 部,設置用以控制往第2迴轉壓縮 4的/、 的冷媒流入之電磁閥2〇〇,並第J白、罘2乳缸40 磁間而遮斷往第2氣缸40:二運=式中’關閉電 盥笼1岡石穿! q门 J今媒流入。於第5圖中, 效果的構成要素。 為相同或是可達到類似 遮斷往第2氣缸40的冷媒流入, 316998 於此情況下,一 74 1363137 則第2氣缸40内成為較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 入側遂力稍W南的壓力(苐2 >衰輪4 8迴轉,並且密閉容器 12内的高壓會從第2氣缸40内的空隙等流入些許,因此 第2氣缸40内會成為較吸入側壓力稍微高的壓力)。 …口此,第2葉片52係藉由第2氣缸内的壓力,而 被壓在與第2滾輪48相反的一側之背壓室72A側,而不會 到達第2氣缸40内。藉此,除了上述配管375的效果之外, 更可有效地避免第2葉片52與第2;袞輪48之間的碰撞問 題。 (實施例13 ) .於上述實施例11及實施例12中,係採用hfc&hc =來做為冷媒’但亦可構成為採紅氧化碳等高低壓差 1的冷媒’例如採用組合二氧化碳及咖⑽^如 厂:二T乙二醇)者來做為冷媒。此時’由於在兩迴轉 ^:?32、3"進行壓縮的冷媒之壓力極高,因此若如 ’上邙支r:杜將吐出消音室62形成為以杯狀構件63包覆 上。ρ支撑構件54的上側 狀構件63的破損。 則可能因該高壓而導致杯 a婢戶 ='1若將於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中進行壓縮的 7炼所匯流之上部支 狀,形成為上W 的吐出消音室之形 即,第8圖所示之吐出:可確雜性。亦 54的上側形細<讀由於上部支撙構件 來封閉做為覆蓋物之上部覆蓋物66 ^構成。藉此,即使於採❹二氧化碳般之 316998 75 1363137 錢塵差較大的冷媒時,亦可適用本發明。 (貧施例14 ) 14固明之$縮线CS的其他實施例。第 n不树明之壓縮系統cs的多氣㈣轉壓縮機, 句具備弟1及第2迴鰱厭主 10的縱切側面圖,第二:之内部高壓型迴轉壓縮機 的縱切側面圖(盘第?=顯示第1圖的迴轉壓縮機1。 統CS,係構成進㈣面)°本實施例之壓縮系 的冷媒回路的—部分:二=的冷;東裝置之空氣調節機 實施例之與第i圖至第门 口 Τ與上述各 弟13圖相同的符號者,為相同戋是可 達到類似效果的構成要素,並省略該㈣。 疋 引導溝b 7卜2, St述Ϊ 2氣虹4〇内形成收納第2葉片52〜之 背面側上,开導溝72的外側,亦即於第2葉片52的 /成收納做為第16圖所示的彈壓手段朽 76之收納部472A。扑胳仏* 平发于奴之弱弹簧 容器12惻開D, J=”72A係於引導溝72側及密閉 後述的配管75,並^連通連接有 兀在封於密閉容器12内。 上述弱彈簧76係將第2葉片以彈 者’:魅接於第2葉片52的背面側端部,另 於收納。P 472A之從密閉容器12所連 ; 端,並加以固定。此外’該弱彈菁76的彈壓力係 於施加兩迴㈣縮要素Μ, 植要為 的吸人側壓力·_ ?寻土地要不32 此外,於蓄麼”4心 壓力以下。 。。146的出口側且為密閉容器i 2的入 316998 1363137 口側的冷媒導入管94的中 pa 9〇n . m 1 〇又罝电磁閥200。此電磁 隨‘用以控制往第2氣缸4。的冷媒流入之閥裝置乃 藉由做為控制裝置之後述的控制器2! 〇所控制。 在此,上述的控制器210係構成本發明之壓縮系統Μ 的一部分’係控制迴轉壓縮機10的電動要素14的迴轉頻 率。.此外,如上所,並控制上述冷媒導人f 94的電磁間 、冷媒配管101的電磁閥1〇5&冷媒配管1〇2的電 10 6的開關。 接下來,第17圖係顯示採用壓縮系統cs而構成之上 述空氣調節機的冷媒回路圖。亦即,實施例的壓縮系統以 乃構成第1 7圖所示的空氣調節機的冷媒回路的一部分,並 由上述迴轉壓縮機10及控制器21〇等所構成。迴轉壓縮機 10的冷媒吐出管96係連接於室外側熱交換器152的入 口。上述控制器210及迴轉壓縮機1 〇及室外側熱交換器 152,係設置於空氣調節機之圖中未顯示的室外機。連接於 此室外侧熱交換器丨52的出口之配管,係連接於做為減壓 手丰又之私服閥15 4 ’從膨膳閥15 4延伸出的配管則連接於 室内側熱交換器156。這些膨脹閥154及室内側熱交換器 15 6係設置於空.氣調節機之圖中未顯示的室内機。此外, 於室内側熱交換器15 6的出口側,連接有迴轉壓縮機1 〇 的上述冷媒配管1〇〇。 關於冷媒,係使用HFC及HC系列的冷媒,關於做為 潤滑油的油脂’可使用例如礦物油(M i nera 1 0 i 1 )、烧基 笨(A1 ky 1 Benzene )油、( Ether )油及酯(Ester )油 77 316998 1363137 荨既有的油脂。
於以上的構成下,接下夾% aB 卜木5兄明迴轉壓縮機10的動作。 (1)第1運轉模式(一船gs > .又員載或疋尚負载時的運結、 首先說明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卫作之第'^ 運轉模圖係顯示迴轉壓縮機1G的第iit轉模式 之冷媒的流動之圖式(圖中的粗線係顯示冷媒的流動)。 根據設置於上述室内機之圖令未顯示的室内機側之 控制器的運轉指令的輪入,控制器21〇與迴轉壓縮機1〇 •的電動要素14通電。此時,與對電動要素14通電的同時, 控制器210打開冷媒導入管94的電磁閥2〇〇及冷媒配管 102的電磁閥106’並關閉冷媒配管1〇1的電磁閥1〇5(6第 18圖)。藉此,冷媒配管102與配管75連通,而控制哭2⑺ 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 葉片52的背壓的狀態下,控制迴轉壓縮機1〇的電動要素 14的迴轉頻率而啟動。在此,雖然係設定為對電動要素μ 鲁通電的同時,控制器210打開電磁閥2〇〇及電磁閥1〇6並 關閉電磁閥105’然而電磁閥2〇〇及電磁閥1〇5、1〇6的開 閉,只要於迴轉壓縮機1〇的啟動前進行即可,例如,控制 益210於對電動要素14通電之前,打開電磁閥2〇〇及電磁 閥10 6 ’並關閉電磁閥1 〇 5即可。 之後’旦經由端子2 0及圖中未顯示的配線而對電 動要素14的定子線圈28通電,則啟動電動要素14而使轉 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嵌合於與迴轉軸μ 一體設置之 上下偏心部42、44的第1及第2滾輪46、48係於第1及 316998 78 1363137 第2氣缸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 藉此,冷媒從迴轉壓縮機1 〇的冷媒配管丨〇〇流入至 畜壓裔14 6内。此時’如上所述,由於關閉冷媒配管1 〇 1 的電磁閥10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1 〇〇之兩迴轉壓縮要 素32、34的吸入側冷媒,並不會流通至配管75,而完全 流入於蓄壓器146内。 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冷媒,於此處進行氣液分離之 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口的各個冷媒導 _入官92及冷媒導入管94内。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冷媒 氣體係經由吸入通路58,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 的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侧的冷媒氣體,係藉 =第1滾輪46及第1葉片50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溫 巧f的冷媒氣體,並從第1氣缸38的高壓室側,通過圖中 未择員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 • 另一方面,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4之低壓冷媒氣體經 ^吸入通路60,而被吸入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第2 氣缸的低壓室側。被吸入於第2氣缸40的低壓室側的 Γ广^係藉由第2滾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而被 衡屙在此,於冷媒回路内,迴轉壓縮機1 〇的啟動時為平 如t亦即,迴轉壓縮機10於上一次的運轉停止之後,逐 漸達到均壓,—n 壓,. —旦經過特定時間,則冷媒回路内達到平衡 此,於冷媒回路内達到平衡壓的狀況下啟動迴轉壓 79 316998 1363137 縮機10時,於啟動迴轉壓縮機1〇之後,做為第2葉片μ 的背壓而施加之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冷媒的壓 力’乃大略呈平衡壓。同樣地’第2氣缸4〇内的壓力亦: 大略平衡壓。因此’至兩迴轉壓縮要素犯,的吐出側: 力上升至某種程度為止,乃無法使第2葉片Μ跟隨於第^ 滾輪48。因此,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34,實質上不進f浮 縮工作,而僅設置有彈簧74之第1迴轉壓縮要素32 S 冷媒的壓縮工作。 丁 此外,啟動後的冷媒回路内的狀態較不穩定 罐縮要修34的吐出側厂堅力的脈動亦顯著地增大兩 猎此,於未設置任何彈壓手段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 3各4的吐出側壓力於第2葉片52上時,由於兩迴轉壓 不32、34的吐出側壓力的脈動, '” 性惡化,導致第2葉片52與第"=”52的跟隨 音之問題。 、弟2滾輪亚撞而產生碰撞 弱彈::藉由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仏之 也:即使於弟2耽缸40内的壓力及收納部472Α大 略為相同(平衡壓)之起動之際,亦可 2Α大 壓力而使第2葉片52 _ ; 的彈 =第之2第,,性。此外,亦心^^^^ 具備兮、3^轉^要素34進行壓縮卫作,因此,可提升 '、。"迴轉壓縮機10之空氣調節機的性能。 此:卜:藉由第2滾㈣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被壓縮 成為…壓的冷媒氣體’係從第2氣缸4〇的高壓室 316998 80 !363137 側’通過吐出埠49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4。吐出至 吐出4音室64之冷媒氣體,係經由上述連通路12〇被吐出 至吐出消音室62,並與於上述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 壓縮後的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匯流。匯流後的冷媒氣體, k貝通杯狀構件6 3之圖中未顯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 12内。 之後在閉谷杰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12 勺末i而保邊套12B之冷媒吐出管g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至外側熱父換态152。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於藉由控 制器210而打開電磁闊1〇6,使流通於冷媒吐出管96之冷 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1〇2經由配管75而流入於收納部 472A。 ▲另一方面,流入至室外側熱交換器152之冷媒氣體於 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室 内=熱交換器156。冷媒於該室内側熱交換器156處蒸發, 鲁此钤從室内循環的空氣中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 、至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1 $ 6排 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1 〇之循環。 (較低負 (2 )從第1運轉模式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 载Bij·的運轉) 接下來,-旦室内從上述的一般負載或是高負載狀能 j為較低負載狀態,則控制器210從第丨運轉模式移行至 弟2運轉模式。此第2運轉模式為實質上僅第}迴轉:缩 要素32進行壓縮工作之模式,於室内成為較低負荷^ 於 316998 81 1363137 上述第1運轉模式令, 模式。於屋料心 進行低速料時之運轉 盍鈿不,,·先CS的較低效能區域中, 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芦植工你一 声、貝上僅弟1 氣缸38、40進行壓墙工你心. 知弟1及第2 氣體的旦•清況,更加降低所壓縮的冷媒 札肢的里’因此可因雁兮旦 提含雷勒i丰η ^應5亥里,即使於較低負荷之際,亦可 &问電動要素14的迴轉頻率 率,並降低冷媒的_損失。 動要素U的運轉效 在此,從第1運轉模式切換至第 制器210係控制電動要辛u 飞之際控 50Hz以下,並將兩迴轉壓喃 、马 、 、得&蝻要素32、34的壓縮比設為3. 〇 以下。 首先,控剌器210如第19圖所示,關閉上述電磁間 200’以阻止冷媒流入於第2氣缸4〇。藉此,於第2迴轉 壓縮要素34中無法進行壓縮循環。―旦阻止冷媒流入於第 2氣缸40,則第2氣缸40内成為較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 鲁32、34的吸入側壓力稍微高的壓力(第2滾輪48迴轉\ 並且密閉容器12内的高壓會從第2氣缸4〇内的空隙等流 入些許,因此第2氣缸4 0内會成為較吸入側壓力稍微高的 壓力)。 之後’控制器21 0打開冷媒配管1 〇〗的電磁閥1 〇 $, 並關閉冷媒配管102的電磁閥106。藉此,冷媒配管j 〇 j 與配管75連通,通過冷媒配管1〇〇之第I迴轉壓縮要素 32的吸入側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1〇丨經由配管75, 而流入於收納部472A。藉此,收納部472A成為第1迴轉 316998 82 063137 愿要素3 2的吸入側屋力,而施加該第丨迴轉壓缩要辛 32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在此,由於弱彈簧76之對第2滾輪48的彈壓力被設 定為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以下,因此如上所 述’將第2氣缸40内的壓力設定為較第1迴轉壓縮要素 32的吸入側壓力還高,因此藉由施加第1迴轉壓縮要素μ 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使得第2 氣缸40内的壓力,較將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
之收納部472A的壓力及弱彈簧76的彈壓力還高。 亦即,由於藉由第2氣缸40内的壓力而將第2葉片 52彈壓於背壓側(收納部472A側)的彈壓力,較將第2 葉片52彈壓於第2滾輪48之收納部472A的壓力及弱彈箬 76的彈壓力還高,因此第2葉片52被壓往與第2滾輪:8 為相反側之收納部472A側,而收納於引導溝72内。藉此 可於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之際,於早期從第2氣缸4〇 ;拉 引第2葉片52,而收納於引導溝72内。 此時,於未設置彈壓手段於第2葉片52的背壓側 :⑽之際’第2葉片52因第2氣紅4〇内的壓力,而被 二It缸4〇内之際’第2葉片52與收納部472A的壁 』及配g 75的前端碰撞,而產生碰撞音之問 由設置弱彈㈣,於第2葉片52被拉入第2氣缸:内: 際,可由該弱彈簧76來吸收衝擊。藉此,可預先防 茶片:2與第2滾輪48碰撞,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移在貫質上僅第丨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 316998 83 1363137 運轉模式。 (3)第2運轉模式 . 接下來說明第2運轉模式之迴轉壓縮機10的動作。 與上述仗第1運轉模式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時相同,為關 閉冷媒導入管94的電磁閥200,打開冷媒配管1〇1的電磁 闊105 ’亚關閉冷媒配管i 〇2的電磁閥} 〇6 (第} g圖)的 狀態°從迴轉壓縮機10的冷媒配管100流入至蓄壓器146 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進行氣液分離之後,僅冷媒氣體進 Φ入於5亥畜壓态146内開口.的冷媒導入管92内。進入於冷媒 ‘入g 92之低壓冷媒氣體係經由吸入通路58,而被吸入 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第i氣缸38的低壓室側。 另方面’由於以控制器210打開冷媒配管1 〇 1的電 磁閥1 05,使通過冷媒配管丨〇〇之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 配管101經由配管75而流入收納部47以。藉此,收納部 472A成為第1迴轉壓縮要素犯的吸入側壓力,並施加第 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以作為第2葉片52的背 壓。 另一方面,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 氣體:係藉由* 1滾輪46及第i葉片5〇的動作而被壓縮, 成為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1氣缸38的高壓室側, 通過圖中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從 吐出消音室62所吐出的冷媒氣體,係從貫通杯狀構件63 之圖中未顯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i 2内。 之後,在閉容器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 2 316998 84 1363137 的末端保護套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至外側熱父換范15 2。此外,如上所述,由於關閉電磁閥 ,因此,流通於冷媒吐出管96之第丨迴轉壓縮要素犯 的吐出側冷媒,並不會流通至配管75,而完全流入於室外 側熱交換器152。流入於室外側熱交換器!52之冷媒於該 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室内 側熱交換器156。冷媒於室内側熱交換器! 56處蒸發,並 伙至内循環的空氣中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卻室 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156排出而 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10之循環。 此外,於該第2運轉模式中,控制器21〇係於關閉上 述電磁闊200而阻止冷媒流入於第2氣缸4〇的狀態下運 轉’因此於第2運轉模式中,第2氣缸4{)内的壓力係維持 為較第2葉片52的背壓還高的狀態。因此,第2葉片52 係藉由第2氣紅4G内的壓力,而被壓往與第2滚輪仏相 丨反,一側之收納部47以側(弱彈簧76側),而不會到達第 内。藉此’可預先防範於第2運轉模式的運轉中, 產二茱二Γ到達第2氣缸4°内而與第2滾輪48碰撞,而 屋生石亚撞音之問題。 (4 )处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丨運轉模式 ㈣’ 一旦室内從上述的較低負載狀態變成-般 ^載載狀態,則控制器21G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 夕订至弟1運轉模式。在 、 1運夕击 運轉模式切換至第 T J動作。此時,控制器210係控制為,低速迴 316998 85 1363137 轉(迴轉頻率為5〇Hz以下)電動要素μ ,並將兩迴轉壓 •細要素32、34的壓縮比設為3. 〇以下。控制器21 〇打開電 磁閥200而讓冷媒流入於第2氣缸4〇,並且關閉冷媒配管 101的電磁閥105,而打開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閥1〇6。 藉此,冷媒配管102與配管75連通,兩迴轉壓縮要 素32 ' 34的吐出側冷媒流入於收納部47以,而施加兩迴 轉壓縮要素32、34的。土出側壓力,來做為帛2葉片52的 背壓。 • #由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 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使第2葉片52的收納部472Α 的壓力遠較第2氣缸40内還高,因此,第2葉片52係藉 由該收納部472Α的高;% ^ 曰 ^ , 问扈及弱弹更%,而被彈壓並跟隨於 弟2滾輪4 8侧。藉此而® 士喆私铱 丹-人開始弟2迴轉壓縮要素34的 贫口此,稭由設置弱彈簧 ^ T ......又示4连锝楔式切換至 48 更早地使第2葉片52跟隨於第2滾輪48。 之第=善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1運轉模式時 之弟2茱片52的跟隨性,改善運 、, 葉片52之碰撞音的產生。運…’亚可避免第2 如上所詳細敘述,可藉由 以第1万笼9 .η姑「 ^月而&升’可切換使用 第1及弟2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
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第丨迴轉壓縮 W 之第2運轉模式而使用㈣J 2進行壓縮工作 和&鈿機10之壓縮系統CS的 316998 86 1363137 性能及可靠性。 藉此,藉由採用該壓縮系統CS而構成空氣調節機的 ,冷媒回路,可提升該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效率及性能,並可 降低消耗電力。 於本實施例中,於第1運轉模式啟動時,及從第2運 轉模式切換至第1運轉模式而運轉時,乃藉由控制器21 〇 而打開冷媒配管102的電磁閥1 〇6,使冷媒配管1 〇2與配 官75連通,並流入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冷媒 籲於收納部472A ’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 ' 34的吐出側 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亦 可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 之間的中間壓力,來做為上述第2葉片的背壓。 此時,例如如第20圖所示,藉由控制器21 〇關閉電 磁閥106及電磁閥106,而將連接於第2葉片52的收納部 472A之配管75内設為封閉空間,則第2氣缸4〇内不少的 籲冷媒,從第2葉片52及收納部70A之間流入至收納部 472A,因此第2葉片52的收納部472A内的壓力,成為兩 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 間壓力’而成為該中間壓力被施加為帛2葉# 52 狀態。 < 如此’即使於施加中間壓力來做為上述第2葉片的北 壓時,亦與上述實施例相同般施加有_# 76的彈壓力 因此可充分地將第2葉片52彈壓於第2滚輪48,而更早 地使第2葉片52跟隨於第2滾輪48。 316998 87 1363137 (實施例15 )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之壓縮系統的多氣 缸迴轉壓縮機(迴轉壓縮機)。第21圖及第22圖係各顯示 本實施例之迴轉壓縮機31〇的縱切側面圖。於第2丨^及^ 22圖中’與第1圖至第2〇圖相同的符號者,為相同或是 可達到類似效杲的構成要素者。 於第22圖中’ 176為拉引荷重用的弱彈簧,係設置於 收納第2迴轉壓縮要素34的第2葉片52之引導溝72的外 側亦即5又置於第2葉片52的背面側之收納部472A。此 弱彈簧176係用以往與第2滾輪48為相反側拉引第2葉片 52者,一端裝設於第2葉片52的前端,另一端則裝嗖於 配管〜此外,言免定該弱彈# 176的拉引力為,於施加兩 迴轉壓縮要素32、34或第!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 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時之彈壓力以下。 在此,採用第23圖來說明該弱彈簧176的裝設方法。 此弱彈簧Π6之兩端的直徑部分,係形成為較其他部分還 大。並以該弱彈簧176的—端與第2葉片52之未抵接於第 2,滚輪48的-側之端部的中心—致之方式,形成溝似, 亚喪入此弱彈资176的一端於溝52A。同樣地,以該弱彈 -176的另端與連接在收納部472A之配管75的内壁一 致之方式’形成溝75A ’並嵌入此弱彈簧176的另一端於 溝75A。藉此,可裝設弱彈簧176於第2葉片52的背面側, 而往與第_48為相反側拉引第2葉片52。此外,並 不限疋方、上述|又之採用兩端的直徑部分較其他部分還大之 316998 88 1363137 弱彈簧176’例如第24圖所示’於採用全體的直徑部分為 相等之弱彈簧時,只要擴大該彈簀的兩端部的間距,^ 避免弱彈簧抵接於第2葉片52而裝設。此外,亦可如 25圖所示,於弱彈箐176的一端上裝設鉤m,並裝Μ 鉤177於第2葉片52上(於第2葉片52上形成用二^ 鉤177之孔178)而拉引第2葉片52。 、 於以上的構成下,接下來說明迴轉壓縮機⑽的動作。 ⑴第1運轉模式(一般負載或是高負載時的運 i 首先說明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夏 運轉模式。根據設置於上述室内機之圖中未顯示的室内 二之控器的運轉指令的輸入,控制器21〇對迴轉壓縮機 的私動要素14通電。此時,與電動要素14通電的同 時’控制器210打開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㈤1〇6,並關閉 冷媒配管m的電磁閥105。藉此,冷媒配管1〇2與配管 75連通,而控制為21 〇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犯、34的 •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的狀態下,控制 ,機310的電動要H4的迴轉頻率而啟動。在此,與對 電動要素14通電的同時,控制ϋ 210打開電磁% 1()6並關 閉電磁閥105,而電磁間1〇5、1〇6的開閉,只要於迴轉屏 縮機310的啟動前進行即可,例如,控制器21〇與電動^ 素14通電之前,打開電磁閥106,並關閉電磁閥105即可。 之後,一旦經由端子2〇及圖中未顯示的配線而與電 動要素14白勺,子線圈28通電,則啟動電動要素14而使轉 子24運轉。藉由此運轉,嵌合於與迴轉軸16 —體設置之 89 316998 1363137 上下偏心部42、44的第1及第2滾輪46、48係於第1及 苐2氣缸38、40内進行偏心迴轉。 藉此,冷媒從迴轉壓縮機310的冷媒配管100流入至 蓄壓器146内。此時,如上所述,由於關閉冷媒配管1〇1 的電磁閥105,因此,通過冷媒配管1〇〇之兩迴轉壓縮要 素32、34的吸入侧冷媒,並不會流通至配管75,而完全 流入於蓄壓器146内。 流入至蓄壓器146内的冷媒,於此處進行氣液分離之 #後,僅冷媒氣體進入於該蓄壓器146内開口的各個冷媒導 入管92及冷媒導入管94内。進入於冷媒導入管92之冷媒 氣體係經由吸入通路58,而被吸入於第丨迴轉壓縮要素32 的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 被吸入於第1氣缸38的低壓室側的冷媒氣體,係藉 由第1滾輪46及第1葉片5〇的動作而被壓縮,成為高溫 高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丨氣缸38的高壓室側,通過圖中 未顯示的吐出埠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 在此,於冷媒回路内,迴轉壓縮機310的啟動時為平 衡&亦即,迴轉壓縮機310於上一次的運轉停止之後, 逐漸達到均壓’―旦經過預定時間,則冷媒回路内達到平 衡壓因此’於冷媒回路内達到平衡壓的狀況下啟動 =機二的情況下’於啟動迴轉壓 出側:媒的壓的:,壓:::加 =^ 内的壓力亦丄略平衡壓。同… 316998 90 1363137 因此,至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上升 Ϊ 度為止,乃無法使第2葉片52跟隨於第2滚輪 i作二於第2迴轉壓縮要素34中,實質上不進行壓縮 媒的壓縮循環。 41迴㈣縮要素32進行冷
此時,由於啟動後的冷媒回路内的狀態較不穩定,因 兩,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㈣力的脈動亦顯著地增 =錯此’於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㈣力之 啟動時,會㈣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塵力 々脈動,而使第2葉片52的跟隨性惡化,導致第2葉片 ”第2 /袞輪48碰撞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而’於本實施例中,#由設置往與第2滾輪仏為 目側拉引第2葉片52之弱彈簧176,可藉由弱彈簧} 76 的=力:避免第2葉片52到達第2氣缸40内,而預先 防乾第2葉片52與第2滾輪48碰撞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至。另面,於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而吐出 出消θ至62冷媒氣體,係經過貫通杯狀構件63之圖 未顯不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12内。 之後迕閉谷器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哭^ 2 :末端保護套12B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側熱交換器152。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於藉由控 210而打開電磁閥1 〇 6 ,因而使流通於冷媒吐出管9 6 之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102經由配管75而流入於收 納部472A。 316998 91 1363137 另一方面’流入至室外側熱交換器15 2之冷媒氣體於 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室 内側熱交換器156。冷媒於該室内側熱交換器156處蒸發, 此時從室内循環的空氣中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 卻室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156排 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310之循環。 另一方面,一旦啟動迴轉壓縮機31〇經過預定時間, 貝J於冷媒回路内構成南低壓力差,亦即第1迴轉壓縮要素 • 32的吸入側壓力為低壓,吐出側壓力為高壓。藉此,第2 茱片52藉由該吐出側壓力而跟隨於第2滾輪48,亦使第2 2轉壓縮要素34進行壓縮工作。在此,如上所述,由於設 定弱彈簧176的拉引力為’於施加第!迴轉壓縮要素3汉或 疋兩迴轉壓鈿要素32、34 )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苐2葉片 5^2的賴時之㈣力以下,因此可藉由該高壓而順利地使 第2葉片52跟隨於第2滾輪48。 二卜’藉由第2滚輪48及第2葉片52的動作被壓縮 為同溫向壓的冷媒氣體,係從第2氣缸40的高壓室 二通ίί出埠49内而被吐出至吐出消音室“。吐出至 ^ “系轧體^經由上述連通路120被吐出 二至62,並與於上述第1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 堊縮後的高溫高璧的冷# g冑 ^ ^ 呆乱紅匯/风。匯流後的冷媒氣體係 仗貝通杯狀構件63之圖中夫甚g + 12内。 ㈡甲未_不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 之後, 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 從形成於密閉容器 12 316998 92 1363137 的末鳊保護套1 之冷媒吐出管9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至外側熱交換器1 52。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於藉由控 •制器210而打開電磁閥106,因而使流通於冷媒吐出管96 之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配管102經由配管75而流入於收 納部472Α。 ^另一方面,流入至室外側熱交換器152之冷媒氣體於 該處進行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室 内側熱父換器156。冷媒於該室内側熱交換器⑸處茱發, 此日枝室内循環的空氣中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 γ室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脱排 出而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31〇之循環。 載時的運轉模式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較低負 ,下來’-旦室内從上述的—般負載或是高負載狀辕 成為較低負載狀態,則控制器210從第J運轉 第2運轉模式。此第2運轉模式為、'夕订 要素32進行壓缩工作之、僅第1迴轉壓縮 上述第! ㈣⑼Μ載’而於 这弟1運轉板式中’電動要素14進行低速迴 模式。於壓縮系統CS的較低效能區域 :社 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工作,藉此,可心= 氣缸38、40進行壓縮工作的情況,更加 及苐2 氣體的量,因此可因應該量,即使 ·斤壓縮的冷媒 提高電動要素U的迴轉頻率,改善電乂動負本載之際,亦可 率,並降低冷媒的洩漏損失。 $ 14的運轉效 316998 93 1363137 在此,從第1運轉模式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之際,控 市1J杰21 0係控制為低速迴轉電動要素丨4,例如迴轉頻率為 50Hz以下,並將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壓縮比設為& 〇 以下。 . 之後’控制益210打開冷媒配管1 〇 1的電磁閥1 〇 5, 並關閉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閥1〇6。藉此,冷媒配管ι〇ι 與配管75連通,而通過冷媒配管1〇〇之第丨迴轉壓縮要素 32的吸入側的冷媒的一部分係從冷媒配管1〇1經由配管乃 鲁而流入於收納部472A。藉此,收納部472A成為兩迴轉壓 ^要素3 2 3 4的吸入側壓力,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犯、 34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壓。 在此,第2氣缸40内及第2葉片52的背壓同為兩迴 轉壓縮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此時,於未設置弱彈箬 176於第2葉片52的背壓側的情況下,如上所述,由於第 2氣缸40内及第2葉片52為相同壓力’因此從第2氣缸 鲁40拉引第2葉片52乃極為花費時間,而於此之間產生第2 葉片52及第2滾輪48的碰撞,因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 ,然而,藉由設置拉引荷重用的弱彈簧i 76,可藉由該 弱彈簧176的拉引力’使第2葉片52被拉往與第2滾輪 48為相反側之收納部472A側,而收納於引導溝72A内。 藉此可於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之際,更早地從第2氣缸 内拉引第2葉片52,而收納於引導溝72内。 藉此’可預先防範第2葉片52與第2滾輪48碰撞, 而產生碰撞音之問題,而可移行至實質上僅第丨迴轉壓縮 94 316998 1363137 要素32進行1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 (3)第2運轉模式 接二來說明第2運轉模式之迴轉壓縮機3ι〇的動作。 =述從第1運轉模式切換至第2運轉模式時相同為打 j冷媒配管⑻的電磁閥105,並關閉冷媒配管102的電 =間广的狀態。從迴㈣縮機31Q的冷媒配管⑽流入 ^器146内的低壓冷媒,於此處進行氣液分離之後, 體進入於該f壓器146内開口的冷媒導入管犯 。進入於冷媒導人管92之低壓冷媒氣體經由吸入通路 ,而被吸入於第1迴轉 壓室側。 要素32的第i氣缸38的低 ^方面’由☆以控制器21〇打開冷媒配管1〇 使通過冷媒配管⑽之冷媒的一部分,從冷媒 部^管75而流入於收納部簡。藉此,收納 A成為第i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並施加 心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力來作為第2葉片52的 ^入於第1氣& %的低壓室側的冷媒 成:二第1滾輪4 6及第1葉片5 〇的動作而被壓縮, ==壓的冷媒氣體,並從第1氣缸38的高壓室側, 二吐出至吐出消音室62。從 之罔中f _所吐出的冷媒氣體,係從貫通杯狀構件63 "未頭示的孔,被吐出至密閉容器12内。 之後,密閉容器12内的冷媒,從形成於密閉容器12 316998 95 1363137 的末古而保瘦套12 B之冷媒吐出管9 6吐出至外部,而流入於 室外側熱父換器152。此外,如上所述,由於關閉電磁間 106,因此,流通於冷媒吐出管96之第j迴轉壓縮要素% 的吐出側冷媒,並不會流通至配管75,而完全流入於室外 側熱交換器152。流入於室外側熱交換器丨52之冷媒於該 處進打散熱,並於膨脹閥154進行減壓之後,流入於室内 側熱父換器156。冷媒於室内側熱交換器156處蒸發,並 從室内循環的空氣吸熱’藉此來發揮冷卻作用而冷卻室 内之後,冷媒乃反覆進行從室内側熱交換器156排出而 被吸入於迴轉壓縮機310之循環。 —此外,於a亥第2運轉模式中,藉由上述弱彈簧1 π以 使第2葉4 52被拉往與第2滚輪48為相反側之收納部 ⑽側(弱彈簧176側),因此無法到達第2氣紅4〇内。 預先防视於第2運轉模式的運轉中,第2葉片52 =2乳缸40内而與第2滾輪48碰撞,而產生碰撞音 (4)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1運轉模式 負截^ —旦室内從上述的較低負載狀態成為一般 至第1二:狀】、’則控制器210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 轉模式之動作:於=兄明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至第1運 14為低速迴轉(迴韓’控制11 21G係控制電動要素 要素134的二 為5,以下),並將兩迴轉壓縮 《105,而打開冷媒配管1〇2的電磁閥1〇6。 316998 96 1363137 藉此,冷媒配管102與配管75連通,兩迴轉壓縮要 素32、34的吐出側冷媒流入於收納部472A,而施加兩迴 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 背壓。 藉由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32、34的吐出側壓力來做 為第2葉片52的背壓,而使彈壓第2葉片52於第2滾輪 48之彈壓力較弱彈簧176的拉引力還高,因此,第2葉片 52藉由該收納部472A的高壓,而被彈壓並跟隨於第2滾 輪48側。藉此再次開始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壓縮工作。 如上所詳細敘述,可藉由本發明而提升,具備可切換 使用以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32、34進行壓縮工作之第 1運轉杈式,及實質上僅第丨迴轉壓縮要素32進行壓縮工 作之第2運轉模式之迴轉壓縮機31〇之壓縮系統cs的性能 及可靠性。 、藉此,藉由採用該壓縮系統CS而構成空氣調節機的 冷媒㈣’可提升該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效率及性能,並可 降低消耗電力。 “於本實施例中’於第1運轉模式啟動時,及從第2運 轉拉式切換至第1運轉模式而運轉時,乃藉由控制器㈣ ^打開冷媒配官102的電磁閥1〇6,使冷媒配管1〇2與配 官75連通’並流入兩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吐出側冷媒 於收納部472A ’而施加兩迴轉壓縮要素犯、^的吐出側 壓力’來做為帛2葉# 52的背壓,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亦 可施加兩迴轉I缩要素32、34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 97 316998 1363137 中間壓力,來做為上述第2葉片的背壓。即使於此 由於將弱彈* 176的拉引力設於施加兩迴 六/要素32、34或是第1迴轉壓縮要素32的吸入側壓 力來做為第2葉片52的背;f時之谐厭六w π 妯脾g 9 — u 37月&吩之弹壓力以下,因此可充分 地將第2茶片52彈壓於第2滾輪48。 於上述各實施例巾’係採用帆及此系列來做 媒,但亦可構成為採用二氧化碳等高低壓差較大的冷媒, 例如採用組合二氧化居万p ' 二醇)者來⑽M yalkyl Giyco1,聚乙 )者末做為冷媒。此時,由於在兩迴轉壓縮要辛32、 34令進行壓縮的冷媒之壓力極高,因此若如上述實施例, 將吐出消音室62报β^ ^ ^ /成為以杯狀構件63包覆上部支撐構件 5 4的上側之形狀,貝丨〗有因古 韦口。玄呵壓而導致杯狀構件63破損 之屢。 、 a據若將於兩迴㈣縮要素32、34中進行I缩的 冷媒所匯…部支撐構件54的上側的吐出消音室之开, 狀,形成為上述第8圖所干之报壯 al 乂 即,第8 ®所-Γ 則可確保耐屢性。亦 ρ / 心之吐出消音室162_由’於上部支樓構 =:的上側形成凹陷部,並以做為覆蓋物之上部覆,物 ⑽來封閉凹陷部而構成。藉此’即使於採用如二氧^炭般 之南低Μ差較大的冷媒的情況下,亦可適用本發明。 此^於上述各實施例中,係採用迴轉轴 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當然亦可適用於 知用迴轉軸!6為橫置型之迴轉壓縮機的情況。 再者’於上述各實施例中,係採用雙氣缸的迴轉壓縮 316998 98 ::進:說明’但是本發明亦可適用於具備三氣缸,或是 缩系的旋轉壓縮要素之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壓 【圖式簡單說明】 氣紅迴 一個縱.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壓縮系統的多 車T壓縮機的縱切側面圖。 第2圖、、顯不第i圖的多氣缸迴轉壓的另 切側面圖。
第3圖係顯示採用本發明 調節機的冷媒回路圖。 的實施例之壓縮系統之空氣 不第1圖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 1運轉模式的動作之圖式。 的實施例2之壓縮系統的多氣缸 第4圖(1)至(3)係顯 «第2運轉模式切換為第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 迴轉壓縮機的縱切側面圖 第圖⑴至⑺备、顯不第5圖的多氣虹迴轉壓縮機之 運轉模式切換為第2運轉模式的動作之圖式。 第7圖⑴至⑺係顯示第5圖的多氣缸迴轉塵縮機之 從第2運轉模式切換為第1運轉模式的動作之圖式。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3之麼縮系統的多氣缸 迴轉壓縮機的縱切側面圖。 /第9圖⑴至⑶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5之壓縮系統的多 氣缸迴㈣縮機的第2運轉模紅各個電磁闕的動作之圖式。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7之多氣紅迴轉愿縮 機的縱切側面圖。 316998 99 1363137 ,第11 ffi係顯不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實施例8的第2 氣&L之平面剖面圖。 帛12圖係顯不於本發明的多氣缸迴轉虔縮機之實施 例^1中,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第2滚輪位於上死點時之第 2氣缸的平面剖面圖。 第13圖係顯示於本發明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實施 中’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第2滾輪位於下死點時之第 2氣缸的平面剖面圖。 •帛14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4之多氣缸迴轉壓縮 機的縱切側面圖。 第15圖係顯示第14圖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另一個 縱切侧面圖。 第16圖係顯示第14圖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第2迴 聖縮要素的第2氣把之平面剖面圖。 •广7圖係顯示採用實施例14的壓縮系統之空氣調節 機的冷媒回路圖。 第18圖係顯示實施例14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第上 轉模式之冷媒的流動之圖式。 第19圖係顯示實施例14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第2 運拎杈式之冷媒的流動之圖式。 第20圖☆'顯不其他實施例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的第1 運轉模式之冷媒的流動之圖式。 第2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5之多氣缸迴轉壓縮 钱的縱切側面圖。 316998 100 丄j/ 第22圖係顯示第21圖 縱切側面圓。 的多氣知1迴轉壓縮機的另 一個 轉』:3:=::多氣缸迴轉壓縮機… 第24圖釭顯不第23圖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其他實
施例,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弱彈簧的放大I 第5圖iT'顯示第23圖的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之另外的
其他實施例之第2迴轉壓縮要素的弱彈簧的放大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 110 、 310 11 12 12A 12B 12D 14 •16 18 20 22 24 26 ' 30 28 32 迴轉壓縮機 台座 密閉容器 容器主體 末端保護套(蓋體) 安裝孔 電動要素 迴轉軸 迴轉壓縮機構部 端子 定子 轉子 疊層體 定子線圈 第1迴轉壓縮要素 316998 101 1363137 34 第2迴轉壓縮要素 36 中間區隔板 38 第1氣缸 40 第2氣缸 42 ' 44 偏心部 46 第1滾輪 48 第2滾輪 49 吐出槔 50 第1葉片 52 第2葉片 52A 、 75A 溝 54 上部支撐構件 56 下部支撐構件 58、60 吸入通路 62 、 64 、 162 吐出消音室 63 杯狀構件 66 上部覆蓋物 68 下部覆蓋物 70、72 引導溝 70A 、 472A 收納部 72A 、 172A 、 272A 背壓室 74 彈簀 75 、 375 配管 76 弱彈簧 102 316998 1363137 92、94 冷媒導入管 96 冷媒吐出管 100 、 101 、 102 冷媒配管 105 、 106 ' 200 電磁闊 120 連通路 137 插栓 141 、 142 套筒 146 蓄壓器 147 托架 152 室外側熱交換器 154 膨脹閥 156 室内側熱交換器 176 拉引荷重用的弱彈簧 177 釣 178 210 控制器 CS 壓縮系統 103 316998

Claims (1)

  1. 第94113059號專利申請案 101年1月9曰修正替換頁
    十、申請專利範圍: I 一種壓縮系統,具備: 多氣缸迴轉壓縮機,該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係於密閉 容器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該驅動要素的迴轉軸所驅動 -之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並藉由第1及第2氣缸、 嵌·合於形成於上述迴轉軸之偏心部而分別於上述氣缸 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1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該第1 及第2滾輪而各自將上述氣缸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 壓至侧之第1及第2葉片,而構成該第1及第2迴轉壓 縮要素,並藉由彈簧構件僅將上述第1葉片彈壓於上述 第1滾輪,且可切換使用使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進行屋 縮工作之第1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上述第1迴轉壓縮 要素進行麈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以及 控制器’係控制前述多氣紅迴轉壓縮機; 其中: 鈿述控制器係對前述多氣紅迴轉壓縮機進行下述 控制:於從上述第2運轉模式切換為上述第丨運轉模式 之際,於施加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侧壓力來做為 上述第2葉片的背壓之後,施加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的 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 2· —種壓縮系統,具備: 多氣缸迴轉壓縮機,該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係於密閉 容器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該驅動要素的迴轉軸所驅動 之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並藉由第i及第2氣缸、 316998(修正版) 104 第94113059號專利申請案 =成於上述迴轉軸之偏心部而^^ 内進仃偏心迴棘之笛 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該第1 及弟Z滚輪而各自脾μ > 壓室侧之第1及第為低麼室侧及高 弟2葉片,而構成該第丨及第2迴轉壓 縮要素,並藉由溫·《? /iL 更構件以僅將上述第1葉片彈壓於上 ^ ^"可切換使用使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進行 ㈣:作之第1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上述第1迴轉壓 縮要素進行壓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以及 控制器,係控制前述多氣缸迴轉壓縮機; 其中: 裝置 設置有詩控㈣上述第2氣缸的冷媒流通之闕 9 月'J述控制器係對前述多氣缸迴轉壓縮機進行下述 控制.從上述第1運轉模式切換為上述第2運轉模式之 際:於藉由上述㈣置遮斷對上述第2氣缸的冷媒流入 之後’施加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上 述第2葉片的背壓。 3· —種壓縮系統,具備: 多氣缸迴轉壓縮機,該多氣缸迴轉壓縮機係於密閉 容器内收納驅動要素及由該驅動要素的迴轉轴所驅動 之第1及第2迴轉壓縮要素,並藉由第丨及第2氣缸、 嵌合於形成於上述迴轉軸之偏心部而分別於上述氣缸 内進行偏心迴轉之第1及第2滾輪、及抵接於該第1 及第2滾輪而各自將上述氣缸内區隔為低壓室側及高 316998(修正版) 105 第94113〇59號專利申請案 厭6 丨101年1月9曰修正替換頁 至貝’之第1及第2葉片’而構成該第1及第2迴轉壓 縮要素:並藉由彈簧構件以僅將上述第i葉片彈塵於上 述第1滾輪,且可切換使用使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進行 壓縮工作之第1運轉模式,及實質上僅上述第1迴轉壓 縮要素進行愿縮工作之第2運轉模式;以及 控制器,係控制前述多氣缸迴轉壓縮機; 其中: °又置有用以控制對上述第2氣缸的冷媒流通之閥 裝置, 控制 别述控制器係對前述多氣缸迴轉壓縮機進行下述 於上述第1運轉模式中,藉由上述閥裝置而流入冷 媒至上述第2氣缸,且施加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 侧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來做為上述第2 葉片的背壓’而於上述第2運轉模式中,藉由上述間裝 置阻止對上述第2氣缸的冷媒流人,且施加上述兩迴轉 壓縮要素的吸人側壓力來做為上述第2葉片的背壓, 並且’於從上述第2運轉模式切換為上述第1運轉 模式之際’於施加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吐出侧壓力來 做為上述第2葉片的背壓之後,施加上述兩迴轉壓縮要 素的吸入側壓力及吐出側壓力之間的中間壓力,於從上 述第1運轉模式切換為上述第2運轉模式之際,於藉由 上述«置遮斷對上述第2氣紅的冷媒流人之後,施加 上述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吸入側壓力來做為上述第2葉 316998(修正版) 106 片的背壓。 第94113059號專利申請案 101年1月9曰修正替換頁 如甘申請ί㈣圍第1項至第3項巾任-項之壓縮系統, -中Θ述控制器係、進行下述控制:於上述模式切換之 際以低速迴轉上述多氣缸迴轉麼縮機的上述驅動要 二並將上述第1迴轉壓縮要素或兩迴轉壓縮要素的壓 縮比設為3. 0以下。 裝置’其特徵為:係採用申請專利範圍第! 項中任一項所記载之壓縮系統,而構成冷媒回 316998(修正版) 107
TW094113059A 2004-07-08 2005-04-25 Compression system, multi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I36313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01601A JP2006022723A (ja) 2004-07-08 2004-07-08 圧縮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2004201915A JP4404708B2 (ja) 2004-07-08 2004-07-08 圧縮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2004202994A JP4726444B2 (ja) 2004-07-09 2004-07-09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
JP2004203001A JP2006022766A (ja) 2004-07-09 2004-07-09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
JP2004235419A JP2006052693A (ja) 2004-08-12 2004-08-12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圧縮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2559A TW200602559A (en) 2006-01-16
TWI363137B true TWI363137B (en) 2012-05-01

Family

ID=35044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3059A TWI363137B (en) 2004-07-08 2005-04-25 Compression system, multi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7524174B2 (zh)
EP (2) EP1614902B1 (zh)
KR (1) KR101083218B1 (zh)
AT (1) ATE384197T1 (zh)
DE (1) DE602005004333T2 (zh)
TW (1) TWI363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0509A (en) * 2004-03-15 2005-09-16 Sanyo Electric Co Multi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compressing system and refrigerating unit with the same
WO2006005171A1 (en) * 2004-07-09 2006-01-19 Junjie Gu Refrigeration system
KR20060024739A (ko) * 2004-09-14 2006-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기통 압축기
TW200619505A (en) * 2004-12-13 2006-06-16 Sanyo Electric Co Multicylindrical rotary compressor, compression system, and freezing device using the compression system
JP2006291799A (ja) * 2005-04-08 2006-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ロータリ圧縮機
RU2403449C2 (ru) * 2006-03-07 2010-11-10 Дайкин Индастриз, Лтд.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мпрессора и компрессор
KR20070101896A (ko) * 2006-04-12 2007-10-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용량가변 회전압축기 및 그의 용량가변방법
KR100726454B1 (ko) * 2006-08-30 2007-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
US20080145252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Lg Electronics Inc. Rotary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KR101116214B1 (ko) * 2007-01-15 2012-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295720B1 (en) * 2008-05-19 2016-01-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Two-stage rotary expander, expander-integrated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ES2627045T3 (es) * 2008-08-05 2017-07-26 Lg Electronics Inc. Compresor rotativo
KR101409876B1 (ko) * 2008-08-22 2014-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용량가변형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냉동기기 및 그 운전 방법
CN102192154B (zh) * 2010-03-18 2013-05-0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US9267504B2 (en) 2010-08-30 2016-02-23 Hicor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CA2809945C (en) 2010-08-30 2018-10-16 Oscomp Systems Inc.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CN104454548B (zh) * 2014-12-22 2017-02-0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KR102080623B1 (ko) * 2015-03-06 2020-02-2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전동압축기
WO2017008229A1 (zh) * 2015-07-13 2017-01-1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8800481B (zh) * 2018-08-17 2019-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压缩机切缸的方法、装置及机组、空调系统
BR112021012978A2 (pt) * 2019-01-03 2021-09-08 Aspen Compressor, Llc Compressores de alto desempenho e sistemas de compressão de vap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788A (ja) * 1985-07-30 1987-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H01247786A (ja) * 1988-03-29 1989-10-03 Toshiba Corp 2シリンダ型ロータリ式圧縮機
JP2555464B2 (ja) * 1990-04-24 1996-11-20 株式会社東芝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H0599172A (ja) 1991-10-03 1993-04-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2気筒回転圧縮機
JPH05256286A (ja) * 1992-03-13 1993-10-05 Toshiba Corp 多気筒型回転圧縮機
JP3762043B2 (ja) * 1997-01-17 2006-03-29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式密閉形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1050184A (ja) * 1999-08-05 2001-02-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
KR100466620B1 (ko) * 2002-07-09 2005-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용량가변형 회전압축기
JP4343627B2 (ja) * 2003-03-18 2009-10-14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式密閉形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447859B2 (ja) * 2003-06-20 2010-04-07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式密閉形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05061901A1 (ja) * 2003-12-03 2005-07-07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TW200530509A (en) * 2004-03-15 2005-09-16 Sanyo Electric Co Multi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compressing system and refrigerating unit with the same
DE102004012736A1 (de) 2004-03-15 2005-10-06 A. Friedr. Flender Ag Schmelzsicherung für eine hydrodynamische Kupplung
JP2006177194A (ja) * 2004-12-21 2006-07-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
JP4856091B2 (ja) * 2005-02-23 2012-01-1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容量可変型ロータリ圧縮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冷却システム
US7611341B2 (en) * 2005-02-23 2009-11-03 Lg Electronics Inc. Capacity varying type rotary compressor
JP2006300048A (ja) * 2005-03-24 2006-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6291799A (ja) * 2005-04-08 2006-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ロータリ圧縮機
KR20080068441A (ko) * 2007-01-19 2008-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용량가변 회전압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83218B1 (ko) 2011-11-11
EP1813814A3 (en) 2007-10-17
EP1614902B1 (en) 2008-01-16
EP1614902A2 (en) 2006-01-11
DE602005004333D1 (de) 2008-03-06
EP1813814A2 (en) 2007-08-01
US20080298993A1 (en) 2008-12-04
EP1614902A3 (en) 2006-05-10
US7585162B2 (en) 2009-09-08
US7572116B2 (en) 2009-08-11
US7524174B2 (en) 2009-04-28
US20080206071A1 (en) 2008-08-28
ATE384197T1 (de) 2008-02-15
TW200602559A (en) 2006-01-16
KR20060049794A (ko) 2006-05-19
DE602005004333T2 (de) 2009-01-15
US20080199325A1 (en) 2008-08-21
US7585163B2 (en) 2009-09-08
US20060008360A1 (en) 2006-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137B (en) Compression system, multi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I337223B (zh)
CN102575674B (zh) 回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JP5017037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1486742A1 (en) Refrigerant cycle apparatus
JP5515289B2 (ja) 冷凍装置
JP4696530B2 (ja) 流体機械
JP4617831B2 (ja) 流体機械
JP2006022723A (ja) 圧縮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2004028492A (ja) Co2冷媒を用いた冷媒回路
JP4278402B2 (ja)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JP4766872B2 (ja)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
TW564289B (en) Multiple 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2006022766A (ja)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
JP4404708B2 (ja) 圧縮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4020622B2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3954875B2 (ja) 冷媒回路装置
JP3883837B2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4726444B2 (ja)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
JP2004308489A (ja)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JP3469845B2 (ja) 多段圧縮冷凍装置
JP2006052693A (ja)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圧縮システム
JP3357865B2 (ja) 多段圧縮冷凍装置
TW550345B (en) Compress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defroster of refrigerant circuit and refrigeration unit
JP5169231B2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