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2858B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2858B
TWI352858B TW096106727A TW96106727A TWI352858B TW I352858 B TWI352858 B TW I352858B TW 096106727 A TW096106727 A TW 096106727A TW 96106727 A TW96106727 A TW 96106727A TW I352858 B TWI352858 B TW I3528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egrees
liquid crystal
polarizer
ang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06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39198A (en
Inventor
Yoshihisa Iwamoto
Original Assignee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39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39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2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28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selectively controlled between a twisted state and a non-twisted state, e.g. TN-LC cell
    • G02F1/139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selectively controlled between a twisted state and a non-twisted state, e.g. TN-LC cell the twist being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90°, e.g. STN-, SBE-, OMI-LC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I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00年7月11曰 九、發明說明: C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3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係根據並主張2006年3月29日申請之日本專 5 利申請案第2006-091816號的優先權,該專利之完整内容在 此以參照方式併入本說明書。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液晶顯示器,特別是垂直配向型液晶 顯示器。 ίο 【先前技相e】 相關技藝之說明 所謂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器(LCD)具有兩個透明基 板和·^個爽於s玄基板之間的液晶層’並將液晶分子配置成 與該液晶層和該基板之間之邊界平面垂直或者從與該邊界 15 平面垂直之平面輕微傾斜。此一液晶層在電壓未被施加之 狀態下自前側檢視時的延遲為零或接近零。因此,如果兩 個極化器以直交偏光配置方式被設置於液晶元件之外側 上,由於被直交偏光配置之該兩極化器的綷熄性能,具有 良好黑色顯示品質之正常黑色型顯示器是可行的。 20 具有良好視角特性之垂直配向型LCD的習知範例之一 為多象限垂直配向型LCD,其控制液晶分子配向以使其在 單一像素中具有複數個配向。 多象限係透過在設置於該基板之内表面上的電極中形 成狹縫以在上、下基板之間產生一傾斜電場的方式(比方 5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曰期:100年7月1'1曰 說,參照日本專利公報號數2507122)或者透過在基板平面 上形成突出部的方式(比方說,參照日本專利公報號數 2947350)實現。 這些實現多象限的方法因為像素中設有狹縫或突出部 5 而具有降低開口率及降低LCD光透射率的缺點,雖然其並 不需要確實執行配向製程,比方說對基板表面執行刷磨作 業0 垂直配向型LCD避免降低開口率及壓抑光透射率降低 之習知範例之一為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基於LCD 10 具有類似傳統TN-LCD之電極結構且其基板表面並不規 律,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透過確實執行均勻配向製 程而具有一均勻的預傾角度。 第7圖為一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之概略分解透 祝圖。 15 該單象限預傾垂直齡向型LCD係由一組基板(上基板 31及下基板32)與一夾於該基板之間之液晶層39組成。該上 基板31及該下基板32包括以比方說透明平行玻璃基板做成 之上、下透明基板33、34,形成於該上、下透明基板33、 34之對立平面上並以透明傳導材料如氧化銦錫(ITO)做成 2〇 真具有預設圖案的上、下透明電極35、36,以及覆蓋該上、 下透明電極35、36之上、下垂直配向薄膜37、38。 該組基板(上基板31及下基板32)被配置成大致平行,使 該#直配向薄膜37、38互相面對面,且該液晶層39被夾於 该#直配向薄膜37、38之間。一電壓施加構件43被連接於 6 1352858 . 該透明電極35 ' 36上且可施加期望電壓至介於該透明電極 35、36之間之4液晶層39。第7圖顯示該液晶層财電壓未 被施加至該透明電極35、36時的狀態。 έ亥上配向薄膜37、該下配向薄膜38、或該上、下配向 5薄膜37、38兩者被經受一均勻配向製程(提供一均句預傾角 度),以形成一零缺陷單象限LCD。 配向方法包括⑴藉由二氧化矽無機氧化金屬之傾斜氣 相沉積或藉由連續式濺鍍(比方說,參照 JP-A-HEI-11-160707)形成一具有非等方性表面之基板,然 10後在該非等方性基板表面上形成一表面活性劑薄膜以使其 做為極化器薄膜使用(比方說,參照Jp_A_HEI_n_16〇7〇6)、 (ii)使备、外線沿一相對於該薄膜表面之傾斜方向照射至感 光垂直極化器的光學配向法(比方說,參照曰本專利公報號 數2872628)、(iii)在適當條件下刷磨一具有適當表面自由能 15 量之垂直極化器薄膜,以及其他方法。 上、下極化器41、42以直交偏光配置方式被設置於該 組基板(上基板31及下基板32)之外側上並呈大致平行。該極 化器41、42之傳輸軸方向以箭頭表示。各該極化器41、42 僅傳輸在該傳輸軸方向上被極化之光線。 2〇 在無施加電壓之狀態下,沿顯示法線向上入射之光線 在與箭頭方向平行之方向上被該下極化器42極化、傳經該 液晶層39、並由該上極化器41攔截。因此,該垂直配向型 LCD顯示“黑色”。 在施加電壓之狀態下,液晶分子39a之配向狀態與沒有 7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曰期:1〇〇年7月ΰ日 施加電壓時之狀態不同。從該下極化器42側入射之光線在 該上極化器41之傳輸轴方向上具有光學零件並傳經該上極 化器41。因此,LCD顯示“白色’’。 如第7圖所示’ X及Y方向(箭頭方向為正向)被界定成在 該上基板31及該下基板32之面内方向上呈垂直。z方向被界 定成沿與該上基板31及該下基板32垂直之方向延伸並具有 一從該下基板32朝該上基板31之正向,以加入右手座標系 統。基板面内逆時鐘方向(朝負X方向的旋轉方向)上的角度 座標被界定成正Y方向為0度方位角。在這些角度座標中, 負X方向為一 90度之方位角,負γ方向為一 18〇度之方位 角,而正X方向則為一270度之方位角。 該上極化器41之傳輸軸的方位角(箭頭所指之方位角) 為一45至225度之方位角,而該下極化器42之傳輸軸的方位 角則為一 135至315度之方位角。 由於以相對於基板法線之深極角檢視時的光學穿透, 該垂直配向型LCD具有降低對比之問題。光學穿透所致之 視角特性的惡化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尤其嚴重。形成光學 穿透可能有兩種因素:液晶延遲之增加所致的雙折射效 應;以及極化器之視角依附性。 極化器之視角依附性所致的光學穿透以下列方式發 生。在該極化器以直交偏光配置方式被設置於該上、下美 板外側的狀態下,當觀察極角在該極化器之該傳輸軸戋吸 收軸以外的方向上變深時,該上、下極化器之明顯佈局從 直交偏光狀態偏移。在極端範例中,完美的平行偏光狀熊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00年7月11日 發生於從基板面内方向(觀察極角=90度)檢視之時。換句話 說,當該觀察極角從法線方向變深時,該極化器之直交偏 光狀態會削弱使得光學穿透發生。 5 延遲增加所致之光學穿透可以藉由使用一視角補償板 改善之,該視角補償板在,舉例來說,該液晶層具有正向 單軸光學非等方性時係由具有可抵銷該正向光學非等方性 之負向光學非等方性的透明媒介做成。 第8圖為一具有視角補償板之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 LCD的概略分解透視圖。 10 此一LCD與第7圖中所示之該LCD不同之處在於,一視 角補償板45被設置於一上透明基板33與一上極化器41之 間。該視角補償板45可以插於一該基板與一該極化器之 間,如第8圖所示,或插於所有該極化器與該基板之間。 15 第9圖顯示使用該視角補償板(第8圖中所示之該垂直 配向型LCD)與未使用該視角補償板(第7圖中所示之該垂直 配向型LCD)時光透射率之觀察極角依附性。 該觀察極角依附性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中於Rth w _ _ i40 nm的條件下位於〇至18〇度之方位角(從右至左方位 角),其中Rth為該視角補償板之延遲,而編(如:液晶材 料雙折射、1該液晶層39之厚度)則為該液晶層外之延遲。 橫座標代表單位為“。(度),,之觀察角度(極角)。此-圖表 顯示從正Ζ方向朝正丫方向(◦度之方位角)或朝負γ方向_ 度之方位角)的傾斜角度(觀察角度、極角)。從正Z方向朝正 γ方向(〇度之方位角)的傾斜角度以正值表示,而從正2方向 9 ^書替換本曰ΙΓΠοο 年7 月 ι·ι 日 朝負Υ方向(180度之方位角)的傾斜角度則以負值表示。負 觀察角度之絕對值等於從正2方向朝負Υ方向(18〇度之方位 角)的傾斜角度》 縱座標代表單位為“ %,’之各個觀察角度的光透射率。 5 曲線a顯示未使用該視角補償板之垂直配向型LCD(第 7圖中所示之該垂直配向型LCD)中觀察角度與光透射率之 間的關係,而曲線b則顯示使用該視角補償板之垂直配向型 LCD(第8圖中所示之該垂直配向型lcd)中觀察角度與光透 射率之間的關係。 10 未使用該視角補償板之LCD的光透射率(曲線a)在大約 20度之極角處接近零,從大約2〇度之極角處逐漸增加,在 60度之極角處為3 %或更大。 使用該視角補償板之L C D的光透射率(曲線b)小於未使 用該視角補償板之LCD的光透射率(曲線a),特別是在大約 15 20度或更大之極角處,且在60度之極角處為其一半或更 小。從此一圖表可見,透過使用該視角補償板,光學穿透 可以被抑制且良好的顯示品質可以被實現,特別是在深觀 察角度處。 然而,如曲線b所示,即使是透過使用該視角補償板之 20該垂直配向型LCD ’光學穿透仍無法被完美地解決。這是 因為存在該極化器之視角依附性所致的光學穿透。 有一種可以避免液晶層之延遲以及極化器視角依附性 所致之光學穿透的LCD(比方說,參照JP-A-HEI-11-258605) 提案。 10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00^7 ^ 11日 第10A至10E圖為LCD之概略分解透視圖。 參考第10A圖。第10A圖中所示之LCD與第7圖中所示 之LCD不同之處在於,一 C板46被附加設置於_上基板31 與一上極化器41之間且一 A板47被附加設置於_下基板32 5 與一下極化器42之間。 互相垂直之X軸與Y軸被界定於一光學薄膜(相差板)之 面内方向上且一 Z軸被界定於一厚度方向上。X、¥及2袖之 反射係數分別以nx、ny及nz表示。該A板具有nx > ny = nz 之反射係數分配,而該C板則具有nx « ny > nz之反射係數 10 分配。 該A板47為一具有正向单轴光學非等方性及一位於面 内之光轴的光學薄膜(相差板)’而該C板46則為一具有負 向、接近單軸光學非等方性及一位於厚度方向上之光軸的 光學薄膜(相差板)。 15 透過使用5亥A板47及該C板46 ’我們可以避免該液晶層 之延遲與該極化器所致之光學穿透。這是因為該。板私(負 向單軸光學非等方性)具有在傾斜觀察時抵鎖(補償)該液晶 層之延遲(正向單轴光學非等方性)的功能,而該錄47在連 同該C板46使用時可以實現解決該極化器之視角依附性的 2〇光學功能。光學薄膜(相差板)之面内方向延遲&以Re = (nx-ny) xd界定’其中d為該光學薄膜之厚度,而厚度方 向延遲Rth則以Rth = [i(nx + ny)/2} — ηζ] χ d界定。 如第i〇c圖所示’堆疊在—起之該A板與該c板可以設 置於該上基板之上表面上或設置於該下基板之下表面上。 11 1352858 I第 096106727 號說明書本日期:ιοό^ΐΐΐίΐΐ 在此一範例中,類似第10Α圖之優點可以被獲得,即使該C 板被設置於靠近該元件之平面上且該A板被設置於靠近該 極化器之平面上。 參考第10B圖。第10B圖中所示之LCD與第7圖中所示 5 之LCD不同之處在於,一雙軸薄膜48被附加設置於一上基 板31與一上極化器41之間。 該雙軸薄膜48為一具有負向雙轴光學非等方性並在一 單一光學薄膜中集合該A板與該C板之功能的光學薄膜。換 言之’負向雙軸薄膜為一由nx>ny>nz界定之光學薄膜。 10透過使用該雙軸薄膜48,類似使用該A板47及該C板46可獲 得之優點可以被達成。 第10B圖顯示第1 〇C圖中減少光學薄膜數量的結構,且 此一結構可以提供與第10C圖大致相當的光學特性。 如第10D及10E圖所示,即使第i〇A及10C圖中所使用之 15 該A板被該雙軸薄膜取代,仍可獲致類似的優點。 當第7圖中所示之該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以深 觀察極角被觀察時,我們發現,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或在 一接近臨界電壓之電壓(相當於在簡易矩陣驅動中未選擇 電壓)被施加至LCD以行低明視度發射之狀態下,〇度與18〇 20度之方位角處的明視度(光透射率)不同之現象將出現。舉例 來說’在一區段顯示型簡易矩陣驅動顯示器中,當顯示區 域處於非選擇狀態(關閉區段)時,不同的明視度(光透射率) 將依不同的觀察方位角出現。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我們 從第9圖中可以看出,比方說6〇度之極角在〇度方位角與 12 1352858 第0‘96106727 ^·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loo年 方位角處的光透射率明顯不同。 5 本發明之發明人以預傾角度做為參數模擬單象限預傾 垂直配向型LCD在無電壓施加條件下以及在接近臨界電壓 之電壓施加條件下的光透射率。模擬標的LCD具有之結構 如下:做為視角補償板之C板被插於第7圖中所示之該單象 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的該下基板與該下極化器之間。使 用之觀察方位角為參照第7圖所述之該0度及180度方位 角,且該觀察極角設定為50度(從該基板法線方向朝該基板 面内方向傾斜50度之角度)。 10 模擬係透過使用Thing Tech Co. Ltd公司所生產之LCD 模擬器LCD主機6執行。當本說明書中所述之其他模擬被執 行時,該模擬器亦被使用。 15 該模擬標的LCD之該下基板的配向製程方向(刷磨方 向)被設定於270度方位角,且該上基板的配向製程方向被 設定於90度方位角,以實現該上、下基板之間的非平行配 向。該液晶層係由具有負向介電常數非等方性(Δε < 〇),詳 言之Δε = -5.1之液晶材料做成,以將延遲ΔικΙ設定在大約 0.36微米。掌性材料未添加。卩〇以6(:1111〇(1!〇.,1^.公司所生 產之SHC125U被做為該上、下極化器使用。該上、下極化 器之傳輸軸的方位角分別設定在45至225度方位角及135至 315度方位角。該C板係由冰片烯樹脂做成並具有220奈米之 厚度延遲Rth。 第1圖顯示模擬結果。 該圖之橫座標代表單位為“。(度)”之預傾角度而縱座標 13 1352858 Ρ~^~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¾)年7月i’ii 則代表單位為“ %”之光透射率。 曲線cl顯示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從〇度方位角觀察時 預傾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曲線c2顯示在無電壓施 加狀態下從18 0度方位角觀察時預傾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 5 的關係。曲線dl及d2顯示在接近臨界電麼之電壓施加狀態 下分別從0度及180度方位角觀察所得的關係。 參考該曲線cl及c2。在90度之預傾角度處,從〇度及180 度方位角觀察所得的光透射率沒有差異。然而,當該預傾 角度變小時’光透射率在0度方位角呈線性增加,而光透射 10 率在180度方位角呈線性減少。因此,該預傾角度越小,則 〇度與180度方位角之間之光透射率差異就越大。 參考該曲線dl及d2。同樣在接近臨界電壓之電壓施加 狀態下,在90度之預傾角度處,從〇度及180度方位角觀察 所得的光透射率相同。此一光透射率與在無電壓施加狀態 15下從〇度及180度方位角觀察所得的光透射率一樣。然而, 當該預傾角度變小時,光透射率在0度方位角呈線性增加, 而光透射率在180度方位角呈線性減少。增加率及減少率大 於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之速率。因此,該極角方位角越傾 斜’則0度與180度方位角之間之光透射率差異就越大,且 20 該差異大於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之差異。 模擬結果與LCD之外部觀察相符。 在第1圖所示之圖示中,從0度方位角觀察所得之光透 射率大於從180度方位角觀察所得之光透射率的原因在於 單軸預傾配向以及視角補償板被非對稱地設置於該液晶元 14 1352858 第096106727¾¾申請案說明書替換: 1〇〇年:7月 件之上、下側。如果具有接近相同特性之視角補償板被設 置於該液晶元件之上、下側,則在〇度及18〇度方位角處有 可能獲得相同的光透射率,無論該液晶層中之預傾角度為 何。然而’使用之光學薄膜數量增加,導致成本上的缺點。 5藉由改變該上、下極化器之傳輸軸方位角或將該C板從該元 件之下側移至該元件之上側,在180度方位角處之透射率可 以逆轉為在0度方位角處之透射率。 發明人復又透過使用具有雙軸薄膜以替代上述模擬標 的之該C板的LCD’研究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雙軸薄膜之面 10内方向延遲與最小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所使 用之新模擬標的具有一雙軸薄膜以做為視角補償板,其中 該雙軸薄膜被插於第7圖中所示之該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 型LCD的該下基板與該下極化器之間。 做為該新模擬標的使用之LCD與上述模擬標的不同之 15 處在於,該C板被一雙軸薄膜取代且該液晶層之延遲被設定 至大約0.38微米之And。該雙轴薄膜之厚度方向延遲被設 定至250奈米且一面内方向延遲相軸被設定於一 135至315 度之方位角。 類似上述模擬地,一觀察方位角被設定至〇度及180度 20 之方位角,且一觀察極角被設定成50度。 第2圖顯示模擬結果。 該圖之橫座標代表單位為“奈米”之雙軸薄膜的面内方 向延遲Re而縱座標則代表單位為“ %,,之光透射率。 曲線el顯示從0度方位角以90度之預傾角度觀察時面 15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00年7月1‘1日 内方向延遲Re與最小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曲線e2顯示從 180度方位角以90度之預傾角度觀察時面内方向延遲Re與 最小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曲線el及e2兩者相同且被繪製 成互相疊置。 曲線fl及f2顯示從〇度及180度方位角以89度之預傾角 度觀察時兩者之間的關係。 曲線gl及g2顯示從〇度及180度方位角以88度之預傾角 度觀察時兩者之間的關係。 曲線hi及h2顯示從〇度及180度方位角以85度之預傾角 度觀察時兩者之間的關係。 參考各組曲線el及e2、fl及f2、gl及g2、以及hi及h2, 下列說明將針對各組之間的比較做成。從0度及18〇度方位 角以90度之預傾角度觀察時,光透射率之Re依附性幾乎相 同。然而,以90度以外之預傾角度觀察時,〇度方位角上之 光透射率的Re依附性與18〇度方位角上之光透射率的5^依 附性不同。該兩方位角在相同Re下之光透射率之間的差異 將隨該預傾角度變小而變大。 各該4組曲線中一者的一曲線與另一曲線在接近5〇奈 米之Re處交又。在此一交叉點上,LCD可以從〇度及18〇度 方位角在相同的光透射率下被觀察。 從各該組曲線el及e2、fl及f2、gl及g2、以及hi及h2 之間之交叉點,我們可以看見,當該預傾角度變小時,該 父又點(從右側及左側檢視時光透射率相同之點)的光透射 率將變大。根據本發明之發明人的研究結果,此一傾向亦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〇〇年7月11曰 發生於使用A及C板之組合以取代該雙軸薄膜的LCD上。這 些模擬結果與LCD之外部觀察相符。 具有C板以做為第7圖中所示之該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 型LCD的該下基板與該下極化器之間之視角補償板的 5 LCD,其透射率在0度及180度方位角處以50度之極角被模 擬,且該液晶層之延遲And被改變。該C板之厚度方向延遲 Rth被調整成Rth = And - 140奈米。該上、下基板上之預傾角 度被修正至89度。 模擬結果顯示於第11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延遲And 10 變大時,0度方位角上之透射率增加且180度方位角上之透 射率減少,使兩者之間的差異變大。 我們可以看出,在0.58微米或更大之△!!(!下,〇度及180 度方位角上之透射率差異為兩倍或更大。換句話說,我們 可以看出,當延遲And變大時,0度及180度方位角上之透射 15 率差異從外部觀察而言亦是顯而易見的。在Δικ! 2 0.58微米 下更是明顯。此一現象在90度預傾角度下完全沒有發生。 相反地,當預傾角度變小時,此一現象具有更顯著的效果。 此一現象亦發生於該雙軸薄膜或該Α及C板之組合被做為 該視角補償板時。 2〇 本發明之發明人在JP-A-2004-267160中指出,均勻的單
象限配向無法在設置於經受如第7圖所示之配向製程的單 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厚度方向上之液晶層中央的液晶 分子之90至89.5度預傾角度下被獲得,且因此,在其基板 之一或兩者經受該配向製程之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 17 1352858 第0961^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00年7月ίΐ日 的液晶層之中央區域中,宜將該預傾角度設定於89.5度或 更小。如果該預傾角度被設定成大約90度,則配向製程方 法與配向薄膜材料將受限,使其從緊縮LCD生產利潤之角 度看來不受歡迎。 鑒於JP-A-2004-267160中之指出以及上述模擬結果,生 產具有高對比且在右側及左側具有光透射率對稱性之LCD 可能被視為困難之事。 C 明内3 發明概要 10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為提供一種具有良好顯示品質之液 晶顯示器。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一液晶顯示器包括:一第一基 板’該第一基板具有一電極圖案並經受一具有88 5度或較 大至89.5度或較小之預傾角度的配向製程;一與該第一基 15板大致平行之第二基板,該第二基板具有一電極圖 案並經 受一具有88.5度或較大至89.5度或較小之預傾角度的配向 製程;一擠壓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之液晶層, 該液晶層具有厚度d並以液晶分子材料做成,依據該第一基 板及該第二基板所經受之該配向製程,該液晶分子材料在 2〇無電壓施加狀態下與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大致垂直配 向且在施加電壓之狀態下具有一扭曲角度在16〇度或較大 至240度或較小之範圍内的扭曲結構,含有掌性材料之該液 晶層具有掌性螺距p,其中d/p為0 2或較大至〇_74或較小; 第一極化器,該第一極化器面向該第一基板之與該液晶 18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00年7月11曰 層對立的平面且具有一做為傳輸轴方向之第一方向;一第 二極化器,該第二極化器面向該第二基板之與該液晶層對 立的平面且具有一做為傳輸軸方向之第二方向,從該第一 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法線方向檢視時,該第二方向與該第 5 一方向具有85度或更大至95度或更小之角度;以及一光學 非等方性板,該光學非等方性板具有一與該第一及第二極 化器大致平行之面内方向且至少被設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 第一極化器之間或者該第二基板與該第二極化器之間。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具有良好顯示品質之液晶顯示 10 器。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2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3圖為顯示使用於模擬標的之LCD内部結構範例的 15 概略分解透視圖; 第4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5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6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7圖為一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之概略分解透 20 視圖; 第8圖為一具有視角補償板之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 LCD的概略分解透視圖; 第9圖顯示使用該視角補償板(第8圖中所示之該垂直 配向型LCD)與未使用該視角補償板(第7圖中所示之該垂直 19 1352858 蔓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二1〇〇年7-β_η日 配向型LCD)時光透射率之觀察極角依附性; 第10A至10E圖為LCD之概略分解透視圖’ 第11圖顯示延遲與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以及 第12圖顯示在50度極角下扭曲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的 關係。 C實施方式:j 較佳實施例之說明 本發明之發明人業已深入研究以期實現即使是在無電 壓施加狀態下或者是在接近臨界電壓之電壓施加狀態下皆 10 能實現具有對稱視角特性之LCD。 發明人首先模擬液晶分子之扭曲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 的關係。 第3圖為顯示做為模擬標的使用之L C D内部結構範例 的概略分解透視圖。該模擬標的為具有C板被插於第7圖中 15 所示之該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的該下基板與該下極 化器之間以做為該視角補償板45之結構的LCD。此一LCD 與用以獲得第1圖中所示結果之模擬標的使用的LCD相同。 上、下極化器,極化器之傳輸軸佈局,C板之材料,其 厚度方向延遲Rth ’液晶層之延遲And,及介電常數非等方 2〇 性值Δε皆被設定成與用以獲得第1圖中所示結果之模擬標 的使用的LCD所設定者相同。 液晶分子之扭曲角度透過改變該上、下基板之配向方 向(刷磨方向)被改變。該上、下基板之配向方向被做成使位 於液晶厚度方向中央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位在27〇度方 20 1352858
第的6!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rggTXHT 位角上。因此,舉例來說,180度之扭曲角度可以藉由將該 上、下基板之配向方位角設定在0度(平行配向)之方式實 現。扭曲方向被設定成向左扭曲。 為了實現45度或更大的扭曲角度,左掌性材料被添加 至液晶材料中以將液晶層厚度d與掌性螺距p之d/p比設定 成0.25。該上、下基板之預傾角度皆被設定成89度。 10 發明人模擬該模擬標的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與接近臨 界電壓之電壓施加狀態下之光透射率的扭曲角度依附性。 觀察方位角被設定在〇度及180度方位角而觀察極角則被設 定在50度。 第4圖顯示模擬結果。 §亥圖之橫座標代表單位為“(度)”之扭曲角度而縱座標 則代表單位為“% ”之光透射率。 15 曲線il顯示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從〇度方位角觀察時 扭曲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曲線i2顯示在無電壓施 加狀態下從180度方位角觀察時扭曲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 的關係。曲線jl及j2顯示在接近臨界電壓之電壓施加狀態下 分別從0度及180度方位角觀察所得的關係。 參考該曲線il及i2。無論扭曲角度為何,右側及左側 (180度-0度)方位角上之光透射率之間沒有很大的差異,且 光透射率的扭曲角度依附性不甚明顯。當扭曲角度從〇度變 大時’右侧及左側上之光透射率之間的差異將變小,且在 大約210度之扭曲角度處差異為零。就超出21〇度之扭曲角 度’光透射率之強度在〇度與180度方位角處將為相反,且 21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曰期:100 3 “日 當扭曲角度變大時,光透射率之間的差異將再度增加。 參考該曲線jl及j2。在接近臨界電壓之電壓施加狀態 下,右側及左側(180度-0度)方位角上之光透射率之間具有 很大的差異,且光透射率的扭曲角度依附性甚為明顯。 5 在大約0度至90度之扭曲角度下,光透射率在右側及左 側方位角上大致不變,故右側及左側方位角上之光透射率 差異亦大致不變。 10 在超出90度之扭曲角度範圍内,當扭曲角度變大時, 從〇度方位角觀察所得之光透射率與從18〇度方位角觀察所 得之光透射率之間的差異變小。 在160度或更大之扭曲角度下,右側及左側方位角上之 光透射率差異約為沒有該扭曲結構(扭曲角度為〇度)時右側 及左側方位角上之光透射率差異的一半或更小。 15 在180度或更大之扭曲角度下,右側及左側方位角上之 光透射率差異約為沒有該扭曲結構(扭曲角度為〇度)時右側 及左側方位角上之光透射率差異的丨/3或更小。 在大約210度之扭曲角度下,右側及左側方位角上之光 透射率差異為零。 在超出210度之扭曲角度下,光透射率之強度在〇度與 180度方位角處將為相反,且當扭曲角度變大時光透射率 之間的差異將再度增加。 在大約240度之扭曲角度下,右側及左側方位角上之光 透射率差異再度為沒有該扭曲結構(扭曲角度為〇度)時右側 及左側方位角上之光透射率差異的大約1/3。 22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00年7月"日 如第11圖所示,在扭曲角度為0度下,當該液晶層之延 遲Δη(1變大時,0度與180度方位角(右側及左側方位角)之間 的光透射率差異將變大。發明人模擬And之強度增加時第4 圖中0度與180度方位角處之光透射率的扭曲角度依附性將 5 如何改變。在模擬中,Δικί被設定在825奈米且該C板之該厚 度方向延遲Rth被設定成And-140奈米。 計算結果如第12圖所示。其傾向大約等於第4圖中And 在大約0.36微米處所顯示的結果。在從〇度到90度之扭曲角 度範圍内,50度極角處之光透射率幾乎沒有改變,而在更 10 大的扭曲角度處,光透射率大幅改變^在大約210度之扭曲 角度下,〇度與180度方位角之間的光透射率差異為零。 在大約160度或更大之扭曲角度下,右側及左側方位角 上之光透射率差異為扭曲角度為0度時右侧及左側方位角 上之光透射率差異的一半或更小。在大約180度或更大至 15 240度或更小之扭曲角度下,右側及左側方位角上之光透射 率差異為扭曲角度為0度時的1/3或更小。因此,宜將扭曲 角度設定成160度或更大,且最好是180度或更大及240度或 更小,無論Δηίΐ為何。 發明人在上述模擬中所獲得之較佳扭曲角度範圍内製 20作LCD原型,且確認其顯示狀態。該原型係於該較佳範圍 之上、下限數值’即180度及240度之扭曲角度下製成。 對於該原型’誘發垂直配向之有機配向薄膜材料被使 用且配向製程被執行以透過刷磨提供一大約88.5度之均勻 的預傾角度。該原型係在d/p比=0.25下製成。 23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 年7月1.1曰 該原型在180度之扭曲角度下展現良好的顯示品質且 右側及左側顯示對稱性相較於不具有該扭曲結構(扭曲角 度為0度)之LCD係確認有所改進。 對於在24G度之扭曲角度下的原型,無法設定期 望的扭 5曲角度,且右側及左侧顯示對稱性無法改善。此一原型之 光電特性經分析發現其扭曲方向為逆向6〇度之扭曲。 發明人透過改變原先被設定在〇 252d/p比觀察該24〇 度扭曲原型之顯示狀態。良好的顯示品質在〇.4或更大與 0.74或更小之d/p比範圍内被獲得。發明人發現當d/p比變小 10 時’刷磨條紋等配向缺點可以輕易看出。 發明人透過改變d/p比觀察具180度扭曲角度之該原型 的顯示狀態’且條紋配向缺點在0.15或更小之d/p比下被認 出。 在180度或更大至240度或更小之扭曲角度範圍内,d/p 15 比宜為0.2或更大至0.74或更小。 接下來發明人使用預傾角度做為參數模擬一具有和該 原型相同結構之模擬標的LCD在180度之扭曲角度與0.25之 d/p比下於無電壓施加狀態下與接近臨界電壓之電壓施加 狀態下的光透射率。觀察方位角為〇度及180度方位角且觀 2〇 察極角為50度。 第5圖顯示模擬結果。 該圖之橫座標代表單位為“(度)”之預傾角度而縱座標 則代表單位為“ %”之光透射率。 曲線kl顯示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從〇度方位角觀察時 24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書替換本 預傾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曲線“顯示在無電壓施 加狀態下從180度方位角觀察時預傾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 的關係。曲線11及12顯示在接近臨界電壓之電壓施加狀態下 分別從〇度及180度方位角觀察所得的關係。 5 比較第5圖中之圖表與第1圖中之圖表。 就所有被模擬之預傾角度而言,曲線kl所示之增加率 (光透射率之增加量相較於預傾角度之單位增加量)約為第i 圖中曲線cl所示之增加率的1/3或更小。 就所有被模擬之預傾角度而言,曲線k2所示之減少率 10 (光透射率之減少量相較於預傾角度之單位減少量)約為第i 圖中曲線c2所示之減少率的1/3或更小。 就所有被模擬之預傾角度而言’曲線11所示之增加率 約為第1圖中曲線dl所示之增加率的1/3或更小。 就所有被模擬之預傾角度而言,曲線12所示之減少率 15 約為第1圖中曲線d2所示之減少率的1/3或更小。 因此,就所有被模擬之預傾角度而言,在扭曲角度為 180度且d/p比為0.25之條件下,右側及左側之光透射率差異 約為沒有該扭曲結構(扭曲角度為〇度)時的1/3或更小。 為了確说實際LCD之顯不品質的預傾角度依附性,發 20 明人以大約89.8度、89度及88.5度之預傾角度在扭曲角度為 180度且d/p比為0.25之條件下製作3個原型LCD,並比較該 LCD之顯示品質。該3個原型LCD使用相同的配向薄臈材 料。在賦予預傾角度時,透過在刷磨製程中於基板與刷磨 布料之間使用空隙,不同的預傾角度被設定至各該LCD。 25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曰期:100年7月ίΐ曰 我們不能說僅有具大約89.8度之預傾角度的LCD具有 良好的顯示品質。此一原型在電壓施加期間需要時間以安 定液晶分子之配向。無法決定良好顯示品質之原因可以歸 因於液晶層之高速回應未被實施。 5 從該原型之觀察結果可以看出,該預傾角度宜設定在 89.5度或更小。 宜將預傾角度設定在88度或更大,最好是88.5度或更 大。這是因為良好的對比可以在前側觀察中被實現且良好 的顯示品質可以在簡易矩陣驅動器中被獲得。 10 15 發明人確認不僅是使用該C板做為具有以嚴格直交佈 局(垂直直交)配置之上、下極化器的視角補償板之LCD,具 有與該直交佈局偏斜配置,比方說偏斜正5度或負5度(亦 即’該上極化器之傳輸軸與該下極化器之傳輸軸之間的角 度從該基板之法線方向檢視時為85度至95度)之上、下極化 器之LCD,亦可獲致類似的優點。 與使用該C板可獲得者類似的優點經確認亦可由該右 側及左側方位角(180度至0度方位角)實現,如果該c板由2 個A板取代。在此一情況下,該兩a板具有一雙倍於該^板 之該厚度方向延遲Rth的面内方向延遲Re,並被接合在一起 使延遲相軸垂直且各該A板之該延遲相轴的方向為與位於 該液晶層在厚度方向上之中央的液晶分子之配向方向平行 或垂直的方向。發明人發現,類似的優點可以透過使該上、 下極化器以正5度或負5度從該直交狀態偏斜配置之方式被 獲得。 26
Mj^I^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日^ΤΥ〇〇年7月lfj] 發明人使用第3圖之LCD並使用具有雙軸薄膜(具有負 向雙軸光學非等方性之光學薄膜)以做為該視角補償板之 結構進行模擬,以檢查該雙軸薄膜之面内方向延遲2^與光 透射率之間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的關係。 在此一模擬標的中,位於該液晶層在厚度方向上之中 央的液晶分子具有270度之配向方位角。上、下基板表面之 刷磨方位角被設定為〇度方位角’且左側扭曲液晶層被視為 具有180度之扭曲角度。d/p比被設定於0.25。該液晶層之延 遲Δικ!,該雙軸薄膜之厚度方向延遲Rth,該雙軸薄膜之面 内方向延遲相軸的方位角,該上、下極化器之傳輸軸方位 角等被設定成具有與第2圖所示結果所使用之LCD相同的 數值。 觀察方位角為0度及180度方位角且觀察極角為5〇度。 第6圖顯示模擬結果。 該圖之橫座標代表單位為“奈米”之雙軸薄膜的面内方 向延遲Re而縱座標則代表單位為“%,’之光透射率。 曲線vl顯示從〇度方位角以9〇度之預傾角度觀察時面 内方向延遲Re與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曲線v2顯示從18〇 度方位角以90度之預傾角度觀察時面内方向延遲Re與光透 射率之間的關係。曲線vl&v2兩者相同且被繪製成互相疊 置。 曲線wl及w2顯示從〇度及180度方位角以89度之預傾 角度觀察時兩者之間的關係。 曲線xl及x2顯示從〇度及18〇度方位角以88度之預傾角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曰期:1〇〇年7月ΰ日 度觀察時兩者之間的關係。 曲線yl及y2顯示從0度及180度方位角以85度之預傾角 度觀察時兩者之間的關係。 所有該8條曲線vl至y2皆互相接近。這意味著該雙轴薄 膜之面内方向延遲Re與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具有較小的視 角方位角(0度至180度方位角)依附性與預傾角度依附性。就 所有被模擬之預傾角度而言,可以看出光透射率在大約5〇 奈米之Re下呈現最小且可實現良好的黑色顯示品質。 10 發明人確認,如果雙轴薄膜之光學特性以A板(大約8〇 奈米之Re)與C板之組合實施,類似的結果亦可被獲得。 15 其他組合可為(i)該A板與該C板兩者皆被設置於該上 基板與該上極化器之間及/或該下基板與該下極化器之 間、(ii)該A板與該C板中一者被設置於該上基板與該上極化 器之間且另一者被設置於該下基板與該下極化器之間、(出) 該雙軸薄膜與該C板兩者皆被設置於該上基板與該上極化 器之間及/或該下基板與該下極化器之間、以及(iv)該雙抽 薄膜與該C板中一者被設置於該上基板與該上極化器之間 且另一者被設置於該下基板與該下極化器之間。 本發明業已參照較佳實施例說明如上。本發明不限於 上述實施例。 舉例來說’雖然§亥C板在實施例中被設置於該下基板與 該下極化器之間’該C板亦可被設置於該上基板與該上極化 器之間。 熟悉此項技藝之人士應可理解,其他各種修飾、改良、 28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日期:100年7月11曰 組合等是可行的。 本發明適用於垂直配向型LCD,無論LCD為簡易型矩 陣或主動式矩陣。 由於右側及左側顯示品質可以相符,本發明可應用至 5 車用顯示器及可攜式資訊端子顯示器。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2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3圖為顯示使用於模擬標的之LCD内部結構範例的 10 概略分解透視圖; 第4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5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6圖顯示模擬結果; 第7圖為一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LCD之概略分解透 15 視圖; 第8圖為一具有視角補償板之單象限預傾垂直配向型 LCD的概略分解透視圖; 第9圖顯示使用該視角補償板(第8圖中所示之該垂直 配向型LCD)與未使用該視角補償板(第7圖中所示之該垂直 20 配向型LCD)時光透射率之觀察極角依附性; 第10A至10E圖為LCD之概略分解透視圖; 第11圖顯示延遲與光透射率之間的關係;以及 第12圖顯示在50度極角下扭曲角度與光透射率之間的 關係。 29 1352858 第0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替換本曰期:100年7月Γ1曰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6-..LCD模擬器LCD主機 31, 32…基板 33, 34…透明基板 35, 36···電極 37, 38·.·垂直配向薄膜 39…液晶層 39a···液晶分子 41,42…極化器 43…電壓施加構件 45…視角補償板 46…C板 47…A板 48…雙軸薄膜 30

Claims (1)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 第基板,該第一基板具有一電極圖案並經受一 配向製程,該配向製程可給予該第_基板88 5度或更大 至89.5度或更小之預傾角度; 一與該第一基板大致平行之第二基板,該第二基板 具有一電極圖案並經受一配向製程,該配向製程可給予 該第二基板88.5度或更大至89·5度或更小之預傾角度; 一擠壓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 層,該液晶層具有厚度d並以液晶分子材料做成,依據 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所經受之該配向製程,該液晶 分子材料在無電壓施加狀態下與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 基板呈大致垂直配向,且在施加電壓之狀態下具有一扭 曲角度在160度或較大至240度或較小之範圍内的扭曲 結構,該液晶層含有具,掌性螺距p之掌性材料,其中 d/p為0.2或較大至0.74或較小; 一第一極化器(polarizer),該第一極化器面向該第 一基板之與該液晶層對立的平面且具有一做為傳輸軸 方向之第一方向; 一第二極化器,該第二極化器面向該第二基板之與 該液晶層對立的平面且具有一做為傳輸軸方向之第二 方向’從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法線方向檢視時, 該第二方向與該第一方向具有85度或更大至95度或更 小之角度;以及 31 一光學各向異性(anisotropic)板,該光學各向異性 具有一與該第-及第二極化器大致平行之面内方向板 至少被設置於該第-基板與該第一極化器之間或者= 第二基板與該第二極化器之間。 X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液晶層之 該厚度d與該液晶分子材料之雙折射Δη的乘積,即二延 遲Δη· d ’係為580奈米或更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光學各向 異性板具有負向單軸光學各向異性且至少被設置於1 第一基板與該第一極化器之間或者該第二基板與該第 二極化器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光學各向 異性板包括2個正向單軸光學各向異性板,該正向單軸 光學各向異性板在延遲相軸成互相垂直之狀態下設置 且至少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一極化器之間或者該第 二基板與該第二極化器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光學各向 異性板具有負向雙軸光學各尚異性且至少被設置於7 第一基板與該第一極化器之間或者該第二基板與該第 二極化器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光學各向 異性板包括一具有正向單軸各向異性之光學各向異性 板以及一具有負向單轴各向異性之光學各向異性板,且 至少被設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一極化器之間或者該 32 1352858 第96106727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日期:100年7月11曰 第二基板與該第二極化器之間。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光學各向 異性板包括一具有負向雙轴各向異性之光學各向異性 板以及一具有負向單軸各向異性之光學非等方性板,且 至少被設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一極化器之間或者該 第二基板與該第二極化器之間。 33
TW096106727A 2006-03-29 2007-02-27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5285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91816A JP4948871B2 (ja) 2006-03-29 2006-03-29 液晶表示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39198A TW200739198A (en) 2007-10-16
TWI352858B true TWI352858B (en) 2011-11-21

Family

ID=38558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06727A TWI352858B (en) 2006-03-29 2007-02-27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64276B2 (zh)
JP (1) JP4948871B2 (zh)
CN (1) CN100472298C (zh)
TW (1) TWI3528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68466A (ja) * 2007-04-19 2008-11-06 Fujinon Corp 位相差補償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14911B (zh) * 2008-06-27 2011-07-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JP5129682B2 (ja) * 2008-08-04 2013-01-30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KR101314480B1 (ko) 2008-12-26 2013-10-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면상 스위치 모드 lcd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면상 스위치 모드 lcd
JP5348473B2 (ja) * 2009-01-20 2013-11-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727131B2 (ja) * 2009-09-24 2015-06-0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JP5416606B2 (ja) * 2010-02-04 2014-02-12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CN101881903B (zh) * 2010-06-28 2012-06-2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8780301B2 (en) * 2011-10-07 2014-07-15 Japan Display West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135273A (zh) * 2011-12-02 2013-06-0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63675A (zh) * 2011-12-13 2013-06-1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JP5901980B2 (ja) * 2012-01-25 2016-04-1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素子、液晶表示装置
KR20140061935A (ko) * 2012-11-14 2014-05-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3207477B (zh) * 2013-04-19 2014-08-20 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68040B (zh) * 2013-05-09 2016-01-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光学补偿方法
US20210071079A1 (en) * 2017-02-24 2021-03-11 Jnc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an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JP7160536B2 (ja) * 2018-01-24 2022-10-2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109669302B (zh) * 2019-01-07 2022-03-01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光配向方法
CN110824789B (zh) 2019-10-16 2020-10-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5128872A (zh) * 2022-07-13 2022-09-30 东南大学 一种针对液晶分子及器件垂直取向的无机取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7122B2 (ja) * 1990-03-08 1996-06-12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5377028A (en) * 1990-10-01 1994-12-27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liquid crystal elastic constant ratio at least 1.75
JP2872628B2 (ja) 1996-02-05 1999-03-1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3282986B2 (ja) * 1996-02-28 2002-05-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6642981B1 (en) * 1996-09-30 2003-11-04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operating in a vertically aligned mode including at least one retardation film
JPH10153802A (ja) * 1996-09-30 1998-06-09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027805B2 (ja) * 1996-09-30 2000-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EP0884626B1 (en) * 1997-06-12 2008-0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Vertically-aligned (V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11160707A (ja) * 1997-11-21 1999-06-18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11160706A (ja) * 1997-11-21 1999-06-18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872147B2 (ja) * 2000-07-25 2012-02-08 Dic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US6831721B2 (en) * 2000-11-07 2004-12-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038744B2 (en) * 2002-01-09 2006-05-02 Konica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having a stretched film on a side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mploying the same
JP3873939B2 (ja) * 2002-11-08 2007-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321458A (ja) * 2004-05-06 2005-11-17 Canon Inc 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
JP3841306B2 (ja) * 2004-08-05 2006-11-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48871B2 (ja) 2012-06-06
TW200739198A (en) 2007-10-16
JP2007264461A (ja) 2007-10-11
CN100472298C (zh) 2009-03-25
US7864276B2 (en) 2011-01-04
CN101046584A (zh) 2007-10-03
US20070229739A1 (en) 2007-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2858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820417B2 (ja) 表示装置
CN100370340C (zh) 补偿膜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补偿膜的液晶显示器
TWI261711B (en)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compensation film for angular field of view using positive biaxial retardation film
US2010027158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with high transmittance and wide viewing angle
US10551648B2 (en) Switcha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12440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6887525B2 (ja) 表示装置
JP2004094219A (ja) Ips方式液晶セルを含んでなる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TW201227010A (en) Antireflective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8233412A (ja) 液晶表示素子
KR20010004524A (ko) 액정 표시 소자
WO2010001648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3111867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0454102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具广视角的交错偏光膜
US20130329147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925864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93260B (zh) 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552970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11270A (ja) 液晶表示素子
US8958034B2 (en)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a compensation film having a first retardation value Ro and a second retardation value Rth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WO2010016284A1 (ja) 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TW200528895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49794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009056A (ja) 視角補償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