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6331B -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6331B
TWI336331B TW095149921A TW95149921A TWI336331B TW I336331 B TWI336331 B TW I336331B TW 095149921 A TW095149921 A TW 095149921A TW 95149921 A TW95149921 A TW 95149921A TW I336331 B TWI336331 B TW I3363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rbon atoms
formula
aryl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49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40835A (en
Inventor
Choong-Hoon Lee
Eun-Jung Lee
Seung-Whan Jung
Jung-A Lee
Bo-Ram Lee
Bun-Yeoul Lee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40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40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6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63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C07F7/28Titan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7/00Metalloce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C07F7/02Silicon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10/00Features related to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the catalyst use or to the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 C08F2410/03Multinuclear procatalyst, i.e. containing two or more metals, being different or no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20/00Metallocene catalysts
    • C08F2420/02Cp or analog bridged to a non-Cp X anionic don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08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onising compound other than alumoxane, e.g. (C6F5)4B-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526/00Synthetic resins or natural rubbers -- part of the class 520 series
    • Y10S526/943Polymerization with metallocen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1336331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新穎的過渡金屬化合物、一 合物,及彼之製備方法。尤其是,本發明關於一 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於其中環戊二烯基團及醯 基團係透過伸苯基橋而橋接、關於一種新穎的雙 屬化合物,於其中兩個經橋接的新穎單核過渡金 係透過位於伸苯基橋的橋接基團而連結、關於一 備過渡金屬化合物的中間化合物,以及彼之簡單 製備方法。 本申請案主張分別於2005年12月30曰及 月18日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10-2005-0135900 1 0-2006-0067 1 1 7之優先權,其全部內容以引用 本文。 【先前技術】 於90年代初期,陶氏化學公司(The Dow Company )發表[Me2Si(Me4C5)NtBu]TiCl2 (幾何 ,將簡稱其爲CGC)(美國專利號5,064,802 ) 已知的茂金屬觸媒相較,於乙烯與α -烯烴之共 反應中,CGC之優異的特徵通常可分爲兩類:( 於高聚合作用之溫度下,其產生具高活性的高分 物,以及(2)其使具有高立體阻礙的α -烯烴 一己烯和1-辛烯,產生非常優異之聚合作用。 種中間化 種新穎的 胺基或磷 核過渡金 屬化合物 種用以製 且容易的 2006 年 7 和 方式納入
Chemical 侷限觸媒 ,其中與 聚合作用 :1 )即便 子量聚合 ,諸如1 此外,當 -5- (2) (2)1336331 聚合作用反應發生時’ CGC具有數種特徵,.而因此於學 術界與業界已廣泛硏究合成CGC的衍生物供使用作爲聚 合作用之觸媒。 方法之一嘗試採用各式橋與氮取代基而非矽橋於金屬 化合物之合成,以及使用彼之聚合作用。一些近來已知的 金屬化合物之代表性示範例包括以下所示(Chem. Rev. 2003, 103,283):
於前列之化合物中,係採用磷橋(1 )、伸乙基或伸 丙基橋(2)、亞甲基橋(3),和伸甲基橋(4),而非 CGC結構中之矽橋。然而,當使用其於乙烯聚合作用或 與α —烯烴之共聚合作用時,相較於CGC,其對於活性 或共聚合作用之表現性並無優異結果。 另一個方法嘗試合成包含氧化配位基而非醯胺配位基 之CGC的許多化合物,以及有時候使用彼之聚合作用》 其示範例總結如下示:
-6 (3) (3)1336331 化合物(5)之特徵在於,Cp衍生物和氧化配位基係 透過鄰伸苯基團而橋接,如T. Marks等人所揭露者( Organometallics 1997,16,5958)。亦如 Mu 等人所揭露 之具相同橋之化合物以及使用彼之聚合作用( Organometallics 2004,23,540)。另外,如 Rothwell 等 人所揭露之透過相同鄰伸苯基團而橋接茚基配位基與氧化 配位基(Chem. C 〇 mmun. 2003,1 0 3 4 ) 。(6)之特徵在 於環戊二烯配位基與氧化配位基藉三個碳而橋接,如 Whitby 等人所揭露(Organometallics 1999,18, 348), 且此等觸媒被指出對對排聚苯乙烯聚合作用展現活性。此 外’ Hessen等人亦提出類似的化合物(Organometallics 1998,17,1652)。顯示於(7)中之化合物之特徵在於, 其對於高溫高壓下(210°C、l5〇MPa)之乙烯和乙烯/1 -己烯共聚合作用展現活性,如Rau等人所揭露(J. Organomet. Chem. 2000,608,71)。另外,具有類似結構 (8)之觸媒的合成,以及使用此觸媒於高溫和高壓下之 聚合作用係Sumitomo Corp.所申請之專利申請案(美國專 利號 6,548,686)。 近來’已發展具兩個金屬位置之化合物,其並自此採 用作爲聚合作用的觸媒。U.S.專利號6,153,776描述雙核 金屬化合物,於其中兩個CGC形式之化合物透過環戊二 烯(Cp)基團、Si橋、或N取代基團而橋接,其並描述 使用彼而製備烯烴聚合物的方法。Marks等人[J. Am. (4) (4)1336331
Chem. Soc·,2004,126,6542-6543 ]敘述若使用其中之兩個 CGC形式的化合物透過-CH2CH2-基團而橋接的雙核Ti金 屬化合物於苯乙烯同元聚合作用及乙烯/苯乙烯共聚合作 用反應,則聚合作用活性優於習知使用的CGC化合物者 。此外,Marks等人描述一示範例,於其中各爲CGC形 式之Ti化合物及Zr化合物係順序地經橋接以製備雙核 Ti/Zr金屬化合物,且此化合物可使用於乙烯同元聚合作 用反應’以製備具有支鏈,即便無共單體,之聚乙烯。因 此’相較於使用習知使用的單金屬化合物,上述先前技術 顯示藉使用雙核金屬化合物於烯烴聚合作用反應,可製備 具有更優異活性及新穎之物理特性的聚烯烴。 然而,儘管有上述之嘗試,僅有少數之觸媒實質上用 於工業裝置中。因此,仍有必要發展一種具有新穎性結構 的觸媒,以及使用彼製備聚合物的方式。特別是,習知的 雙核觸媒化合物仍爲CGC形式的結構,且製備彼之方法 複雜,產量也低。因而,需要一種可展現催化活性的具新 穎性結構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及簡易的具高產量之製 備彼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穎的單核過渡金屬 化合物,其具有優異的催化活性且能夠簡單地被製備。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穎的雙核過渡金屬 化合物,其具有優異的催化活性且能夠簡單地被製備.
-8- < S (5) (5)1336331 本發明之第三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穎的有機胺或有機 磷化合物,其可使用作爲用於製備新穎的單核及雙核過渡 金屬化合物之中間產物。 本發明之第四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簡單且容易的方法, 係用於製備新穎的單核或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 爲了實現第一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穎的過度金屬 化合物,於其中環戊二烯基團和醯胺基或磷基團透過伸苯 基橋而橋接。 爲了實現第二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穎的雙核過渡 金屬化合物,於其中具有環戊二烯基團和醯胺基或磷基團 透過伸苯基橋而橋接的兩個經橋接的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 透過位於伸苯基橋的橋接基團而連結。 爲了實現第三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穎的有機胺或 有機磷化合物,其包含含有醯胺基或磷基團的伸苯基橋。 爲了實現第四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方法,其藉使用
Suzuki偶合反應而製備新穎的單核或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 〇 本發明之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係經組態,以使環戊二 烯基團及醯胺基或磷基團透過伸苯基橋而橋接。另外,本 發明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係經組態,使得具有環戊二烯 基團和醯胺基或磷基團透過伸苯基橋而橋接的兩個經橋接 的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經由位於伸苯基橋的橋接基團而 連結。此外,根據本發明,藉使用Suzuki偶合反應可以 簡單且具高良率的方式製備單核或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 -9- (6)1336331 【實施方式】 以下將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下示式1之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 [式1] R2
其中 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丨至20個碳原子之 烷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具有7至 φ 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或經具有1至30個碳原子的烴 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之至少雨者 藉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 起鍵結而形成環; R6至R6"'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 個碳原子之烷基;或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且R6 至R6 η之至少兩者可一起鍵結而形成稠合環; Α係氮或隣原子;
-10- (7) 1336331 CY1係具有5至20個碳原子之脂族環; 之 有 I 院 20 佳 橋 配 物 強 fftra 觸 雙 烯 9 時 5 式 具 原 Q1和Q2係各自獨立地爲鹵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 烷基醯胺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醯胺基:具 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 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 基芳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具有1至 個碳原子之次烷基;以及 Μ係第4族過渡金屬。 於式1中,R1和R4,R2和R3,及R6至R6"'較 係彼此相同。 根據本發明之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具有透過伸苯基 而橋接的醯胺基或磷配位基,有別於具有含環戊二烯之 位基的習知過渡金屬化合物,並因此單核過渡金屬化合 可穩定地維持堅固的五角環結構,使其更容易接近具有 結構性立體阻礙之單體。此外,包含過渡金屬化合物之 媒組成物展現高活性及高共單體反應性,且可製備具有 組成分布之聚烯烴聚合物。 尤其是,於式1的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中,環戊二 基團(Cp),和醯胺基團或磷基團透過伸苯基橋而連結 並因此於Q1-M-Q2角度爲接近單體而保持大角度的同 ,具有使Cp-M-A角度結構性保持小角度的傾向。另外 相對於具有透過矽橋連結的CGC結構,舉例而言,以 1表示之化合物結構具有穩定且堅固的五角環結構,其 有金屬位置與環戊二烯環(Cp)、伸苯基橋,和氮或磷 -11 - (8) (8)1336331 子。因此,此等化合物可與用於活化之諸如甲基鋁氧烷和 B(C6F 5)3之共觸媒反應,並接續使用於烯烴聚合作用中, 且即便於高聚合溫度下亦可製得具有諸如高活性、高分子 量和高共聚合性等特徵之聚烯烴。特別是,於觸媒之結構 性特徵中,因可能導入之大量α—烯烴,可製備具有密度 低於0.910 g/cc的超低密度聚烯烴共聚物及密度約0.910 至0.93 0 g/cc的直鏈低密度聚乙烯。此外,可納入各式取 代基至環戊二烯環、氮或磷原子及伸苯環中,其中根據納 入之取代基的種類,可輕易調節金屬周圍的電子或立體環 境,並因此可控制所得聚烯烴的結構和物理特性。根據本 發明之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較佳係用於製備用以聚合烯烴 單體的觸媒,但不受限於此。且可採用單核過渡金屬化合 物於任何可使用如前述之其他過渡金屬化合物的領域中。 尤其是,若使用具有式1結構的過渡金屬錯合物於烯 烴聚合作用,可製備具有雙組成分布的聚合物。特別是, 於式1中CY1表示的脂族環係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 、環辛基或類似者,但並不限於此等,且其可爲任何具有 5至20個碳原子的脂族環。 式1之化合物較佳係下示式2之化合物: < S' -12- 1336331
其中R1至R4 ' R6至R6〜、A、Q 1、Q2和Μ各具有 如式1中所定義之相同意義。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下示式3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 物: [式3]
其中 R1至R4,和R7至R10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 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和R7至R10之至少二者 -13- (10) 1336331 藉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 起鍵結而形成環; R5和Rl 1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3至20 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 R6和R12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烷基;或芳基;或R6和R12可彼此相互鍵結; A和V係各自獨立地氮或磷原子; E係用於橋接兩個伸苯環之共價橋接基團,其係環氧基團 :環硫基團;羰基團;矽烷基團;二矽烷基團;具有1至 6 0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烴基團;或具有1 至60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第4B、5B或 6B族元素之雜伸烴基團: Q1至Q4係各自獨立地鹵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基醯胺基;芳基醯胺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烯基;芳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具有1至20個碳原 子之次烷基;以及 Μ係第4族過渡金屬。 於式 3 中,Rl、R4、R7 和 RIO; R2、R3、R8 和 R9 ;R6和R12;及R5和R11較佳係彼此相同》 根據本發明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係經組態,使得環 戊二烯基團及醯胺基或磷基團透過伸苯基橋而橋接,且藉 由金屬位置結合而形成的兩個單金屬化合物係藉位於伸苯
·: S -14- (11) (11)1336331 基橋之諸如-ch2-、·0-和-S-基團的橋接基團·而連結。另 外,於本發明中,藉使用Suzuki偶合反應以連結環戊二 烯基團和伸苯基橋,新穎的配位基和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 可以高良率而簡單的方式製備,以提供金屬周圍各樣電子 或立體環境。 尤其是,於式3表示的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中,兩個 單金屬化合物藉位於伸苯基橋上的橋接基團而連結,且金 屬化合物係經組態,使得使得環戊二烯基衍生物(Cp)和 醯胺基團或磷基團藉伸苯基橋而連結。因此,其特徵爲於 Q1-M-Q2和Q3-M-Q4角度爲接近單體而保持大角度的同 時,Cp_M· A角度結構性保持小角度。相對於具有透過矽 橋連結的CGC結構,於式3表示之化合物中,Cp'伸苯 基橋,和氮或磷原子組成具金屬位置之穩定且堅固的五角 環結構,且兩金屬位置的反應性極可能強烈相互影響。因 此預期,若本發明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與用於活化之諸 如甲基鋁氧烷和B(C6F5)3之共觸媒反應,並接續用於烯 烴聚合作用中,與習知單金屬化合物相較,可製得具有獨 特結構和物理特性之聚烯烴。此外,可納入各式取代基至 環戊二烯環、氮或磷原子及伸苯環中,其中根據納入之取 代基的種類,可輕易調節電子或立體環境,並因此可控制 所得聚烯烴的結構和物理特性。另外,亦可於使用雙核過 渡金屬化合物的情況下製備具雙組成分布的聚烯烴。根據 本發明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較佳係用於製備用以聚合烯 烴單體的觸媒,但不受限於此。此外,係可採用其於可使 -15- (12) 1336331 用如前述之過渡金屬化合物的任何領域中。· 於本發明中’以下示式4表示的化合物較佳係預期爲 易於調節式3中之金屬周圍電子或立體環境的化合物: [式4]
其中 R13至R15’和R17至R19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或具有 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或矽烷基; R16和R2 0係各自獨立地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具有3至20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 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或芳基烷基; • Q5至Q8係各自獨立地鹵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基醯胺基;芳基醯胺基;或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 G係環氧基團;環硫基團;羰基團;具有1至60個 碳原子之雜伸烴基團,係經含有氧或氮原子之取代基所取 代;或-C(R2 1)2-(其中R2 1係氫,或具有i至20個碳原 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 :烷基芳基;或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
-16- < S (13) 1336331 屬的類金屬基;以及 · M係第4族過渡金屬。 作爲G之具有1至60個碳原子之伸烴基團較佳係具 有10個或更少之碳原子的伸烴基團,諸如亞甲基、亞乙 基、亞丙基、亞丁基或亞戊基。
其中 Y 係-CH2-、-C(CH3)2-、-c( = 0)-、-C( = NR22)-、-0-或-S· (其中R2 2係氫原子;具有l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 φ 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 或芳基烷基); R13至R20、Q5至Q8和Μ各具有如式4中所定義之相同 意義。 • 式1之化合物較佳係以下示式6表示之化合物: -17- (14) 1336331 [式6]
馨其φ R1 至 R4、R6 至 R1 0、R1 2、Q 1 至 Q4、A、A'、E 和 Μ 各 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同意義,以及 CY1和CY2係各自獨立地具有5至20個碳原子之脂族環 〇 式6之化合物較佳係以下示式7表示之化合物: [式7]
其中R1至R4、R6至RIO、R12、Q1至Q4、Ε和Μ各具 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同意義。 (15) (15)1336331 於本發明中’式3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較佳係以下 不結構之一·表示:
於上列結構中, R2 3係選自氫和甲基,及Q9和Q10係各自獨立地選自甲 基、二甲基醯胺基、二乙基醯胺基和氯基。 於本說明書中,將詳細描述各取代基。 具有1至20個碳原子的烷基可爲直鏈或支鏈,且其 示範例包括甲基團、乙基團、丙基團、異丙基團、丁基團 、第三丁基團、戊基團、己基團和庚基團,但不受限於此 等。 芳基較佳含有6至20個碳原子,且其特別示範例包 括苯基團、萘基團、蒽基團、聯苯基團、芘基團、茈基團 ,但不受限於此等。 矽烷基的示範例包括三甲基矽烷基、三乙基矽烷基、 三異丙基矽烷基、三特丁基矽烷基和三苯基矽烷基’但不 -19- (16) (16)1336331 受限於此等。 I · 烯基可爲直鏈或支鏈,且較佳含有2至20個碳原子 。特別是,其示範例包括乙烯基、1_丙烯基、2 —丙烯基 、異丙烯基、1— 丁烯基、2 — 丁烯基、3_ 丁烯基、1—戊 烯基、2 —戊烯基、3_戊烯基、3_甲基一 1— 丁烯基、 1,3_ 丁二烯基、1 一辛烯基、1_癸烯基和1_十八烯基, 但不受限於此等。 烷基芳基意指經前述烷基取代的芳基,且較佳含有7 至20個碳原子。 芳基烷基意指經前述芳基取代的烷基,且較佳含有7 至20個碳原子。 第4族過渡金屬的示範例包括Ti、Zr和Hf。 烴基意指藉由自烴移除氫原子而形成的單價取代基, 較佳含有1至60個碳原子,更佳含有1至30個碳原子。 特別是,其示範例包括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烷基芳 基和芳基烷基,但不受限於此等。 類金屬廣泛地意指具有類似金屬及非金屬兩種特性的 金屬。其示範例包括硼、矽、砷、銻和締,但不受限於此 等。 於本發明中經取代之伸烴基團或經取代之雜伸烴基團 的取代基較佳係鹵素、具有1至20個碳原子的烷基、具 有1至2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或具有6至20個碳原子的 芳基,但不受限於此等。任何其他可得的習知取代基皆可 用於此。 -20- (17) 1336331 本發明提供一種作爲與過渡金屬化合物中金屬配位之 配位基的新穎有機胺或有機磷化合物,係以下示式8至 12表示: [式8]
其中R1至R4、R6至R6”1、A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式9]
R2
其中R2至R4、R6至R6"’、A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21 - ;·. S" (18) (18)1336331 [式 10]
其中R1至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 同意義。 [式 11]
其中R2至R6和R8至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 所定義之相同意義。 [式 12]
-22- (19) 1336331 其中 R5、R6、R11、R12、A、A’禾 定義之相同意義,且XI和X2係名 若式8之化合物與一金屬配位 氮或磷及環戊二烯係配位至金屬。 物配位至兩個金屬,則兩個伸苯基 戊二烯係配位至金屬。有機胺或有 作爲根據本發明之單核或雙核過渡 但本發明之範圍不受限於此。本發 何其他領域。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新穎的方法 的方式製備由式1至7表示的單核 。尤其是,爲製備由式8表示之具 配位基或由式10表示之具有兩個 位基,本發明於Pd金屬觸媒存在 (Suzuki 反應)。Suzuki 反應爲: 知方法,係使用於形成C-C鍵。藉 式8表示之單環戊二烯配位基,或 環戊二烯配位基,其各具有納入至 於伸苯基橋附近之各樣取代基,並 表示之單核或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 或立體阻礙係經調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提供 化合物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a )令經-NH2基團或-PH2基團 □ E各晷有·如式3中所 -自獨立地鹵素原子。 ,則形成伸苯基橋,且 另外,若式1 〇之化合 橋各自形成,且氮及環 機磷化合物較佳係使用 金屬化合物的配位基, 明之化合物可使用於任 ,係用於以簡單而多樣 或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 有伸苯基橋之環戊二烯 伸苯基橋的環戊二烯配 下使用碳-碳偶合反應 有機化學中代表性之習 使用此反應,可製備由 由式10表示之兩個單 環戊二烯基、氮或磷及 因此可製備由式1至7 ,且於金屬周圍之電子 一種製備單核過渡金屬 取代之苯化合物與以下 -23- < £ (20) (20)1336331 示式13表示之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備苯化合物之鹵化 物; b) 令苯化合物之鹵化物與以下示式14表示之硼酸化 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9表示之化合物; c) 令以式9表示之化合物與R'Li或R’MgX化合物反 應,並加入酸至其中,以製備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其中 R'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 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 :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且X係鹵素 原子; d) 令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與鹼反應,以製備以下示 式15表示之鋰化合物;以及 e) 令以式15表示之鋰化合物與烷基鋰和MX4 (其中 X係鹵素;且Μ係第4族過渡金屬)之原位混合物反應 ,以製備以下示式1表示之化合物: [式1]
其中R1至R4、R6至R6〜、A、CY1、M、Q1和Q2各具 有如前述定義之相同意義; -24- (21) 1336331 [式8] R2
其中R1至R4、R6至R6”’、A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式9] R2
R3 其中R2至R4、R6至R6"'、A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式 13]
R25 其中 -25- (22) 1336331
R2 4和R2 5係各自獨立地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 芳基,且R24和R25可彼此鍵結; [式 14]
其中 R’、R"和R"’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 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 :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 類金屬基;以及 [式 15]
R2
其中R1至R4、R6至R6·"、A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態樣提供一種製備單核過渡金 屬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26- (23) (23)1336331 a) 令經-NH2基團或_PH2基團取代之苯化·合物與上示 式13表示之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備苯化合物之鹵化物 i b) 令苯化合物之鹵化物與上示式14表示之硼酸化合 物反應,以製備以上示式9表示之化合物; c) 令以式9表示之化合物與R’Li或ITMgX化合物反 應,並加入酸至其中,以製備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其中 R'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 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 :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且X係鹵素 原子; d’)令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示式16表示之化 合物反應,並加入(CH3)nSiX4-n (其中X係鹵素原子,且 η係〇、1、2或3)化合物至其中,以製備上示式1表示 之化合物: [式 16] M(D(R26)2)4 其中Μ係第4族過渡金屬,R2 6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 之烷基或芳基,且D係氮或磷原子。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態樣提供一種製備雙核過渡金 屬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a)令以下示式17表示之化合物與式13表示之有機 化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12表示之化合物:
-27 - < S (24) (24)1336331 b) 令以下示式12表示之化合物與以式14表示之硼 酸化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11表示之化合物; c) 令以式11表示之化合物與R'Li或R’MgX化合物 反應,並加入酸至其中,以製備以式1〇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R’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 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 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且X係 鹵素原子: d) 令以式10表示之化合物與鹼反應,以製備以下示 式18表示之二鋰化合物;以及 e) 令以式18表示之二鋰化合物與烷基鋰和MX4 (其 中X係鹵素;且Μ係第4族過渡金屬)之原位混合物反 應,以製備以下示式3表示之化合物: [式3]
其中R1至R12、A、A’、E、Q1至Q4和Μ各具有如 前述定義之相同意義; -28- (25)1336331 [式 10]
其中R1至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 同意義; [式 11]
其中R2至R6和R8至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 所定義之相同意義;
-29- (26) 1336331 其中115、尺6、1111、1112、八、八'和£各具有如式3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且XI和X2係各自獨立地鹵素原子; [式 17]
P
其中R6、R12、A ' A'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同 意義; [式 18]
其中R1至Rl2、A、A1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 同意義。 於前述用於製備根據本發明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的 方法中,可以下示反應圖式1闡述製備其中之A和A1均 爲N的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之方法。 •30- (27) 1336331
φ 其中 R1 至 R12、ε、Μ、Q1 至 Q4、R'、R,’和 R",各具有 如前述定義之相同意義。 根據本發明之製備雙核過渡金屬之方法的各步驟係將 仔細地描述。 於步驟a)中,藉使式17表示之二苯胺化合物與式 13表示之化合物反應,以諸如NaBH4和LiAlH4之還原劑 處理產物化合物,並使產物與諸如Br2之鹵素化合物反應 ,可製備由式12表示之化合物。
於步驟b)中,藉使—不飽和酮化合物與於THF -31 - (28) (28)1336331 或醚溶劑中之硼三酯化合物反應,並以酸處理產物,可製 備由式14表示之硼酸化合物。接著,於鈀觸媒存在下, 藉使由式14表示之硼酸化合物與由式12表示之二苯胺鹵 化物進行"suzuki偶合"反應,可製備具有各樣基於二胺結 構之由式11表示之化合物。可使用於此之鈀觸媒係以式 19表示之習知的膦化合物。使用於本發明之較佳化合物 係四(三苯基膦)鈀。 [式 19] p(w / 軌) 其中R係各自獨立地烷基或芳基;X係鹵素原子;且η係 0至3之整數。 於步驟c)中,藉使由式11表示之化合物與R1 Li或 R’MgX化合物於低溫下(較佳爲〇°C或更低)反應,並以 酸處理產物,可製備由式1〇表示之化合物。於此步驟中 ,爲增進R’Li或R'MgX化合物之反應性,可納入諸如 CeCl3之路易斯酸化合物。於此可使用之R'的示範例係氫 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的烷基、芳基或矽烷基;具 有2至20個碳原子烯基、烷基芳基或芳基烷基;或以烴 基取代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團,更佳係具有1至10個 碳原子的烷基或芳基,且最佳係甲基、正丁基、正己基、 -32- (29) (29)1336331 正辛基、第三丁基、苯基、苄基或(三甲基)矽烷甲基。 於步驟d)中,藉以於諸如THF和乙二醚之溶劑中的 鹼處理由式10表示之配位基而製備固體化合物。於此, 可使用烷基鋰作爲鹼,且特別是可使用諸如正丁基鋰之強 驗。 藉由4當量之正丁基鋰處理由式10表示之配位基而 製備四鋰化的固體化合物。隨後於步驟e)中,藉使2當 量之第4族金屬四氯化物與4當量之諸如MeLi的烷基鋰 化合物於低至-78°C的溫度反應,可製備Me2MCl2(溶劑)n (其中Μ係Ti或Zr,溶劑係THF或Et20,且η係1至 2)化合物。藉由以前述化合物原位處理於步驟d)中所 製備的四鋰鹽,可簡易製備具各樣取代基之以下示式3表 示之化合物。特別是,可獲得具高產率(70%或更高)之 具有以烷基或芳基基團直接取代的Q1至Q4的第4族過 渡金屬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態樣提供一種製備雙核過渡金 屬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a) 令以式17表示之化合物與式13表示之有機化合 物反應,以製備以式12表示之化合物; b) 令以式12表示之化合物與示式14表示之硼酸化 合物反應,以製備以式Π表示之化合物; c) 令以式11表示之化合物與R'Li或KMgX化合物 反應,並加入酸至其中,以製備以式10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V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 -33- (30) 1336331 砂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 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且又係 鹵素原子;以及 d’)令以式10表示之化合物與以式16表示之金屬化 合物反應,並加入(CH3)nSiX4_n (其中X係鹵素原子;且 η係0、1、2或3)化合物至其中,以製備以式3表示之 化合物。 於前述用於製備根據本發明之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的 方法中’可以下示反應圖式2闡述製備其中之Α和Α·係 N的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之方法。 [反應圖式2]
-34- (31) (31)1336331 其中R1至R12、E、M、Q1至Q4、R,、R"和R,1’各具有 如前述定義之相同意義。 於根據本發明之前述用於製備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的 方法中’步驟a)至c)係如前述。於步驟d')中,藉由 添加2當量之M(N(R26)2)4至以式1〇表示之配位基而獲 得具有二烷基醯胺基或二芳基醯胺基納入於其中的雙核過 渡金屬化合物,且可以4當量的(CH3)nSiX4-n化合物處理 所獲得的化合物以製備由式1至2a表示之化合物。特別 是,藉使用如步驟d’)中之製程,可獲得80%或更高的 高產率之雙核金屬化合物。 以下將藉示範例更加詳細描述本發明,但本發明之範 圍並不以其爲限。 配位基和金屬化合物的合成 有機試劑和溶劑購自 Aldrich Chemical Company和 Merck limited,且以供使用之標準方法純化。於所有用於 合成的步驟中,避免與空氣及水分接觸,以提高實驗的重 現性。爲顯示化合物的結構,使用 4〇〇 MHz之核磁共振 譜儀(NMR)和X射線譜儀於各譜與圖。 示範例1 2_二羥基氧硼—3,4 —二甲基—2 —環戊烯一 1_酮
將2_溴— 3,4 —二甲基一 2 —環戊烯_1 一酮乙二醇縮 酮(57.3 g,246 mmol )和 THF ( 300 mL )加入 1 000-mL (32) 1336331 之燒瓶中並混合之。將燒瓶的溫度降低至-78t,並注入 正丁基鋰(2.5M於己烷中,98_3 mL,245 mmol)於其中 。將溫度維持於-78 °C,並於1小時後加入硼三異丙酯( 50.9 g,270 mmoL)且將混合物攪拌1·5小時。接著,將 溫度升高並於-30 °C時另外攪拌30分鐘,隨後立即將2Ν HCL ( 300 mL)加入燒瓶中。將添加水溶液的溶液轉移至 分液漏斗,自乙醇(300mL)中萃取有機層。接續自乙醇 (300 mL)中另外進行兩次有機層萃取。自合倂的有機層 以MgS04將水移除,並以玻璃濾器將之過濾。旋轉蒸發 器係用於移除溶劑,由是得到一固體。所獲得的固體於己 烷中經粉碎,並接著經過濾以獲得20.3 g之最終產物。 *H NMR ( CDC13 ) : δ 1.24 ( d > J = 3.6Hz,3H,CH3
),2.09 ( dd,J=19 > 2.0Hz,1H,CH2 ) ,2_39 ( s,3H ,CH3 ) ,2.72 ( dd > J=19,6 · 8Hz,1H,CH2 ) ,2.84 - 2.86 ( m > 1H > C H ) ,7.29 (s’ 2H,OH) ppm。 ,3C{ 'H}NMR ( CDCI3 ) : 6 18.01,18.90,40.76,44.22
,197.08,216.12ppm〇 元素分析計算値(C7HnB03): C: 54.60; H,7.20%. 實測値:C,54.40; H,7_42 示範例2 2—溴一N —環己苯胺 將2 —溴苯胺(1.65 g,9.56 mmol)、環己酮( 4.693 g 1 47.8 1 mmol ) '苯(9 ml)和分子舖(4A,2.0 -36· € (33) 1336331
g)置入100-mL之燒瓶中。將Dean-Stark裝置連接至燒 瓶以用於持續4天的回流。接著將燒瓶的溫度降低至常溫 ,並進行過濾以移除分子篩。旋轉蒸發器係用於移除溶劑 ,並於60 °C之真空中乾燥以獲得亞胺化合物。所獲得之 亞胺化合物溶解於經除氣的甲醇(28 ml)中,於氮氣環 境下緩慢地加入硼氫化鈉(1.08 g,28.7 mmol),接續於 常溫下攪拌混合物持續2小時。接著將IN KOH ( 20 mL )水溶液加入經攪拌的溶液中。將添加水溶液的溶液轉移 至分液漏斗,自二氯甲烷(30 mL)進行兩次萃取。自合 倂的有機層以Mg S04將水移除,並以玻璃濾器將之過濾 。旋轉蒸發器係用於移除溶劑,藉此得到一殘留物。所獲 得的殘留物經管柱層析法分離以獲得無色的油(1.43 g, 59% ) 〇 NMR ( CDC13 ) : δ 0.99 ( t > J = Hz,2H,Cy ), 1.29-1.53 (m,3H,Cy) > 1.72 - 1.75 ( m * 1H * Cy )
,1.88 - 1.84 ( m,2H,Cy) ,2.11-2.14 ( m,2H,Cy ),3.36 - 3.40 ( m,1 H,N-CH ) ,4.3 4 ( b r s,1 Η,N H ),6.58 ( td,J = 7_6,0.8Hz,1H,C6H4) ,6.7 1 ( d, J = 7.6Hz,1 H > C 6 H 4 ) ppm。 13C{ 'H}NMR ( CDCI3 ) : (5 24.9 1,25.94,33.13 > 51.53
,1 09.62,111.58,116.92,128.16,1 3 2.3 3,143.83ppm 元素分析計算値(Ci2H16BrN) : C,56.71; H,6.35; N • 5.5 1 % · -37- (34) 1336331 實測値:C,56.67; Η,6·58; N,5.82% 示範例3 N —環己基一4 —甲苯胺 將對甲苯胺(3·85 g,35·9 mmol)、環己酮(21.2 g ,0.216 mol)、甲苯(25 ml)和分子舗(4A,7_0 g)置 入100-mL之燒瓶中。將燒瓶密封並於l〇〇°C下攪拌混合 物持續2天。接著將分子篩移除,並於60 °C之真空中乾 燥所得物,以獲得亞胺化合物。將所獲得之亞胺化合物溶 解於經除氣的甲醇(28 ml )中,於氮氣環境下緩慢地加 入硼氫化鈉(4.08 g,108 mmol),並接續於常溫下攪拌 混合物持續2小時。接著將IN KOH ( 20 mL )水溶液加 入經攪拌溶液中。將添加水溶液的溶液轉移至分液漏斗, 自二氯甲烷(30 mL)進行兩次萃取。自合併的有機層以 M gS04將水移除,並以玻璃濾器將之過濾。旋轉蒸發器係 用於移除溶劑,藉此得到一殘留物。所獲得的殘留物經管 柱層析法分離以獲得無色的油(5.16g,76%)。 *H NMR ( C6D6 ) : (5 0.88-0.94 (m - 2H> Cy), 1.04 - 1.09 (m,1H,Cy) ,1.12-1.21 (m,2H,Cy) 1 1.46 - 1.50 ( m - 1 H > Cy ) ,1 · 5 5 - 1 · 6 0 ( m,2 H,C y )’ 1.90 - 1.93 ( m > 2H « Cy ) ,2 _ 23 ( s,3 H,CH3 ), 3 _03 ( brs,1Η,NH ) > 3.04-3.10 (m> 1H* N-CH ), 6.45 ( d,J = 8.0Hz,2H,C6H4 ) 5 7.00 ( d > J = 8.0Hz > 2H > C6H4) ppm。 S' -38- (35)1336331 3C {•H} NMR ( C6D6 ) : (5 20.8 5,25.50 > 26.50 > 33.82 ,52.04,113.82,1 25.78 * 1 3 0.03,1 45.60 ppm° 示範例4 2—溴_N —環己基—4 一甲苯胺
於100-mL燒瓶中,將N -環己基—4一甲苯胺(2.00 g,10.6 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 mL)中,且於0°C 注入溶解於二氯甲烷(16 mL)之溴(Br2)溶液(1.69 g ,10.6 mmol)持續30分鐘。接著將溶液攪拌持續另外的 2小時,並加入IN KOH ( 20 mL )水溶液。將添加水溶液 的溶液轉移至分液漏斗,自二氯甲烷(40 mL)進行兩次 萃取。自合倂的有機層以MgS04將水移除,並以玻璃濾 器將之過濾。旋轉蒸發器係用於移除溶劑,藉此得到一殘 留物。所獲得的殘留物經管柱層析法分離以獲得無色的油 (2.67 g,94% )。
*H NMR ( C6D6 ) : δ0·98 - 1-03 ( m,3H,Cy ), 1.10- 1.16 ( m,3H,Cy) ,1.39 - 1.42 ( m,1H,Cy) ,1.53- 1.56 (m,2H,Cy) ,1.82— 1.85 (m,2H,Cy ),2.03 ( s,3H,CH3 ) ,3.06 - 3.08 ( m > 1H,N-CH)
> 4.16 ( brd,J = 7.2Hz,1HNH ) ,6.46 ( d,J = 7.6Hz,1H ,C6H3 ) ,6.84 ( dd,J=1.6,7.6Hz,1H,C6H3 ) ,7.23 (d > J = 1.6Hz > 1 H > C6H3) PPm。 3C {^} NMR ( C6D6 ) : δ 20.25 > 25.21,26.29,33.37 • 5 1.90« 1 10.25 , 1 12.29, 126.71 , 129.24 , 1 33.29, -39- (36)1336331 1 42 · 3 4 ppm ° 示範例5 N_環己基—4 一苯基苯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3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此 使用聯苯胺取代對甲苯胺外’以獲得黃色的固體化合物( 65% )。 1H NMR ( C6D6 ) : δ 0-84 - 0.94 ( m . 2H > Cy ) ’
1 .02 - 1.21 ( m > 3H > Cy ) ’ 1.46 - 1.59 (m,3H,Cy) ,1.88-1.91 (m,2H,Cy) ,3.06-3.11 (m,1H,N-CH ) ,3 · 1 8 ( brs,1 Η,NH ) ’ 6 · 49 ( d ’ J = 8.0Hz ’ 2H, C6H4 ) ,7.14 ( t,J = 8.0Hz * 1H,C6H5 ) > 7.28 ( t ’ J = 8.0Hz > 2H,C6H5 ) ,7.49 ( d ’ J = 8 ·ΟΗζ,2H,C6H4 ) ,7.60 ( d,J = 8.0Hz > 2H,C6H5) ppm ° 13C{ *H}NMR ( C6D6 ) : 525.43 - 26.4 1 - 3 3.66 > 51.70 >
113.78,126.15,1 26.59,1 28.27,1 29.00,130.10, 1 4 2.03,147.14 ppm o 示範例6 2 _漠一 N _環己基一 4 _本基本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4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此 使用N -環己基一 4_聯苯胺取代N —環己基-4—甲苯胺 外,以獲得無色的油化合物(73%) ^NMR ( C6D6 ) : δ 0.96 - 1.05 ( m > 2H > Cy) ’ < S' -40- (37) 1336331 1.06 - 1.18 (m,2H,Cy) ,1.23 — 1.31 (m,1H,Cy) ,1.3 9 - 1.44 ( m,1 H,Cy ) ,1 .5 2 — 1 .5 6 ( m,2 H,C y )> 1.79 - 1.83 ( m > 2H > Cy) ,3.02-3.11 (m,1H, N-CH ) ,4.35 ( brd,J = 7.2Hz,1H,NH ) ,6.52 ( d, J = 8.0Hz,1H,C6H3 ) ,7.11 ( tt,J= 1 .6,8.0Hz,1H, C6H5 ) ,7.21 ( t,J = 8.0Hz,2H,C6H5 ) ,7.34 ( dd > J = 2.4,8.4Hz,1H,C6H3 ) ,7.37 ( dd > J=l_2,8.0Hz, 2H > C6H5 ) > 7.78 ( d > J = 2.4Hz,1H - C6H3) ppm。
13C{ 'H}NMR ( C6D6 ) : 62 5.1 3 > 26.20 - 3 3.22 > 51.70 - 110.72, 112.28, 1 26.5 6, 1 26.62, 1 27.3 6,1 29.02, 1 3 0.93,131.42,1 40.42 > 1 43.67 ppm° 示範例7 4_氯一N—環己苯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3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此 使用4 -氯苯胺取代對甲苯胺外,以獲得白色的固體化合 物(7 1 % ) 〇 'H NMR ( C6D6 ) : δ 0.77 - 0.85 ( m > 2H,Cy ), 1.01- 1.17 (m> 3H> Cy) ,1.45-1.56(m,3H,Cy) ,1.76— l_79(m,2H,Cy) > 2.8 5 - 2.9 0 ( m > 1H N-CH ) ,3.03 ( brs > 1H,NH ) ,6.15 ( d > J = 8.8Hz > 2H, C 6 H 4 ) ,7.09(d,J = 8.8Hz,2H’ C 4 ) ,ppm。 13C { 'H}NMR ( C6D6 ) : δ 2 5.63 > 26.34,3 3.44 > 51.70, 114.42 > 12 1.31,1 29.3 0,146.21 ppm -41 - (38) 1336331 示範例8 2-溴一 4_氯一N—環己苯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4中之方式執行相间步驟,除了於此 使用4 一氯-N—環己苯胺取代N—環己基一 4_甲苯胺外 ,以獲得無色的油化合物(90% ) ° *H NMR ( C6D6 ) : 5 0-82 - 0.93 ( m , 2H > Cy ), 0.96-0.98 ( m,1H,Cy) ,1·〇〇 - 1·11 ( m,2H,Cy)
,1.37 — 1.41( m,1H,Cy) * 1.36— 1.41 ( m , 2H 1 Cy ),1.66-1.69(m,2H,Cy) > 2.79 - 2.90 ( m > 1 H > N-CH ) ’ 4.14 ( brd,J = 7.2Hz,1H ’ NH ) ,6.16 ( d 1 J = 8.8Hz,1H,C6H3 ) ,6.98 ( dd ’ J = 2.8,8.8Hz,1H, C6H3) ,7.38( d,J = 2.8Hz,1H,C6H3) ppm。 ^CpHJNMR ( C6D6 ) : <5 25.06,26.15,3 3.03,51.68, 1 09.87,112.42,121.04,1 2 8.5 7,132.16,143.12 ppm 示範例9 N —環己基—4 —氟苯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3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此 使用4 -氟苯胺取代對甲苯胺外’以獲得褐色的油化合物 (92% )。 'H NMR ( C6D6 ) : δ 0.83 - 0.92 ( m - 2Η > Cy ), 1 .〇〇 - 1.22 ( m - 3H - Cy ) ’ 1-47-1.52(m,1H,Cy) ’ 1.56 - 1.60 ( m,2H,Cy ) ’ 1 . 8 2 - 1 . 8 5 ( m,2 H,C y -42- (39) (39)1336331 ),2.89-2.95 (m,1H,N-CH) ,3.〇〇(brs,1H’ NH ),6.22 ( dd,J = 4.4,8·8Ηζ,2H,C6H4 ) ,6·79 ( t, J = 8.8Hz,2H > C6H4) ppm。 13C{!H}NMR ( C6D6 ) : 25.45,26.43 ’ 33.64 ’ 52.33, 114.13 ( d,3Jcf = 6_8Hz,C6H4F),1 5 5.78 ( d,2Jcf = 22Hz,C6H4F) ,144.1 8 ( d,4Jcf=1 ·5Ηζ ’ C6H4F-C ) ’ 1 5 5.66 ( d * 1JCf = 231.3Hz · C6H4F-C) ppm 示範例1 0 2_溴一N—環己基一4 —氟苯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4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此 使用N_環己_4 —氟苯胺取代N —環己基—4—甲苯胺外 ,以獲得無色的油化合物(90% ) ° 'H NMR ( C6D6 ) : δ〇.90 - 0.99 ( m > 2H > Cy ) ’ 1.03 — 1.19 (m,3H,Cy) ,1.42-1.46(m’ 1H,Cy) > 1 .5 3 - 1.5 7 ( m > 2H > Cy ) ,1 · 7 5 - 1 - 7 8 ( m,2 H,C y )> 2.87- 2.96 (m> 1H> N-CH) ’ 3.97 ( d,J = 7.2Hz ,1H,NH) ,6.23 ( dd,5 = 4.4 · 8 · 8Hz ’ 1H ’ C6H3 ) ’ 6.72 ( td,J = 2.8,8.8Hz,1H ’ C6H3 ) ’ 7 · 09 ( dd,J = 2 · 8 ,8.0Hz » 1H,C6H3) ppm。 ,3C {^JNMR ( C6D6 ) : 525.20' 26.28 > 3 3.2 9' 52.15· 109.14 ( d,3Jcf = 9_9Hz,C6H3),"199 ( d ’ 3Jcf = 7.6Hz > C6H3) · 115.21 (d> 2Jcf = 21.2Hz« C6H3) > 119.71 (d > 2JCf = 25Hz > C6H3 ) ,141.26 ( d,4JCF = 2.3Hz,C6H3 ) -43- (40)1336331 m 1 5 4 · 3 2 ( d,J c f = 2 3 6 H z,C 6 H 3 ) p p 示範例1 1 2_ (2 —胺苯基)_3,4_二甲基一 2_環戊烯一 1 一酮 將2_二羥基氧硼基_3—甲基一2 —環戊烯一 1_酮 (1.27 g > 8.26 mmol )、四(三苯基膦)鈀(0.182 g, 0.157 mmol)和碳酸鈉(1.25 g,11.8 mm〇l)置入 100-mL之 Schlenk燒瓶中’並使用注射器將經除氣的 DME (21 mL)和以氮氣沖洗的蒸餾水(7mL)置入其中。接 著使用注射器置入2_溴一 N—環己苯胺(2.00 g,1.87 mmol ),並使其於95 °C下反應持續12小時。 隨後將反應溶液轉移至分液漏斗中,並另外加入乙酸 乙酯(200 mL)和水(100 mL)至分液漏斗中以萃取有 機層。水溶液層係進一步自乙酸乙酯(100 mL)進行萃取 。自合倂的有機層以MgS04將水移除,並以玻璃濾器將 之過濾。旋轉蒸發器係用於移除溶劑,藉此得到最終產物 (1.23 g)。
*H NMR ( CDCI3 ) : 5 1 . 1 3 - 1.28 ( m > 4H > Cy ), 1.32 ( d,J = 6.8Hz,3H,CH3 ) ,1-35 - 1.41 ( m > 2H > Cy ) ,1.62— 1.65 (m,1H,Cy) , 1.71-1.75 (m,2H
,6·8Ηζ,1 Η > CH2 ) ,2.95 (五重態,J = 6.8Hz,1H,CH ),3.24-3.29 (m,1H,N-CH) > 3.48 ( s > 1Η > NH ) -44 - (41) 1336331 * 6.7 1 ( t,J = 8.8Hz,1H,C6H4 ) ,6.74 ( d,J = 8.8Hz > 1H,C6H4 ) ,6.88 ( d,J = 8_8Hz,1H,C6H4) ,7.20 ( t ,J = 8.8Hz,1H,C6H4 ) ppm。 ^Ci'HJNMR ( CDC13 ) : (5 16.31,19.54,24.82,25.88 ,33.13,3 7.59,43.52 > 51 .43,111.34,116.13,117.19 ,1 28.89, 129.44 » 1 3 0.39 > 1 44.72,1 78.62,206.65ppm
示範例1 2 2_ (2 —環己胺基一4 —甲苯基)一3,4 —二甲基一2_環 戊烯_ 1 —酮 以相同於示範例11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 2—溴一 N—環己基—4 —甲苯胺取代2_溴一 N- 環己苯胺外’以獲得黃色的油化合物(98 %)。 *H NMR ( C6D6 ) : <5 〇·77 ( d,J = 6.8Hz,3H,CH3) > 1.10 — 1-22( m> 4H> Cy) ’ 1.42— 1.48(m’ 2H,Cy ) 1.54 — 1.62 ( m > 2H » Cy) > 1.63 (s* 3H· CH3) ’ 1.86 ( dd > J = 2.4 ’ 1 8.4Hz ’ 1H ’ CH2 ) ’ 1.96 — 2.06 ( m
,2H,Cy) ’ 2.18-2.23 (m’lH’CH) * 2.25 ( s > 3H ,C 6 H3 - C H3 ) ’ 2 · 4 6 ( dd ’ J = 6 · 8 ’ 1 8.4 Hz ’ 1 H ’ C H2 ) ’ 3.14 - 3.24 ( m » 1H > N-CH ) ,3.84(brs,lH,NH), 6.73 ( d,J = 8.4Hz ’ 1H,C 6 H 3 ) ’ 6.8 6 ( b r s ’ 1 H ’ C 6 H3 ),7.08 ( dd ’ J = 2.4 > 8 · 4Hz ’ 1H ’ C6H3 ) ppm ° ^Cl'HjNMR ( CgDg) : δ16.19 ’ 19.50 ’ 20.81 ’ 25.32 ’ -45- (42) 1336331 26.53 , 33.75 , 37.67 , 43.78 , 52.02 , 112.29 , 119.07 , 1 25.25 , 1 29.8 5, 13 1.90, 1 39.93 , 1 43.96, 1 76.77, 205.26ppm ° 示範例1 3 2_ (2 —環己胺基_4_苯基苯基)—3,4 —二甲基_2 — 環戊烯一 1 —酮 以相同於示範例11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2-溴一 N —環己基-4-聯苯胺取代2-溴_N_ 環己苯胺外,以獲得黃色的油化合物(9 8 % )。 1H NMR ( C6D6) : ¢5 0.75 ( d,J = 6.8Hz,3H,CH3 ) ,1.11- 1.25 (m,4H,Cy ) ,1.42 - 1.47 ( m > 2H > Cy )> 1 . 56 - 1.62 ( m > 2H > Cy ) ,1.61(s,3H,CH3), 1.87 ( dd,J = 2.0,18.4Hz,1H,CH2 ) ,1.97 - 2.06 ( m ,2H > Cy ) ,2.16 - 2.26 ( m > 1 H > CH ) ,2.46 ( dd >
J = 6.4,18.4Hz,1H,CH2 ) ,3.17 - 3.29 ( m - 1H > N-CH ),4.14 ( brs,1H,NH) ,6 _ 7 9 ( d,J = 8 · 0 Η z,1H, C6H3 ) ,7, 14 ( tt,J=1.2,7.2Hz,1H > C6H5 ) > 7.27 ( t ,J = 8.0Hz,2H,C6H5 ) ,7.36 ( d > J = 2.0Hz > 1H,C6H3 ),7.55 ( dd,J = 2.0 > 8_4Hz,1H,C6H3) ,7.62 ( dd > J = 1 . 2 > 8.0Hz,2 H > C 6 H s ) ppm。 13C{ !Η}ΝΜΚ ( C6D6 ) : δ 16.19,19.39,25.23,26.45, 33.59, 37.80 43.73 > 51.81 > 112.53, 119.36, 126.29 > 1 26.76 , 128.18 , 1 29.02 , 129.8 1 , 1 3 0.2 5 , 14 1.92 , -46- (43) 1336331 1 45.76 > 177.4 1,205.3 0ppm ° 示範例1 4 2— (2 —氯—2_環己胺苯基)_3,4_二甲基—2_環戊 烯一 1 _酮 以相同於示範例11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4_氯一N —環己苯胺取代2—溴一 N —環己苯胺外 ,以獲得黃色的油化合物(97% )。
NMR ( C6D6 ) : δ 0.68 ( d > J = 7.2Hz > 3H,CH3 ) > 1 .03 - 1 . 1 7 ( m > 4H > Cy ) > 1.40 - 1.46 ( m > 2H > Cy ),1.47(s,3H,CH3) ,1.53-1.55(m,2H,Cy), 1.78 ( dd,J = 2.0 > 18.4Hz,1H,CH2 ) ,1.84 - 1.94 ( m ,2H,Cy ) ,2.08 - 2.12 ( m > 1H,CH ) ,2.36 (dd,
J = 7.2 > 18.4Hz,1H,CH2 ) ,2.97 - 3.08 ( m,1H,N-CH ),4.00 ( brs,1H,NH) ,6.4 7 ( d,J = 8.8 Η z,1H, C6H3 ) ,7.0 1 ( d,J = 2.4Hz,1H,C6H3) ,7.2 1 ( dd, J = 2.4 5 8·8Ηζ,1H,C6H3 ) ppm。 13C { 1H}NMR ( C6D6 ) : δ 16.02 > 19.30 > 21.15 > 26.37 » 33.32 , 37.80 , 43.61 , 51.76 , 113.08 , 120.46 , 120.98 , 1 29.05 > 1 3 0.94,1 3 8.63 > 1 44.87 > 1 78.02,204.82ppm 示範例1 5 2_ (2_環己胺基一 4_氟苯基)_3,4_二甲基_2_環 戊燒_ l _ _
-47- (44) 1336331 以相同於示範例11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N -環己基-4-氟苯胺取代2 -溴一N -環己苯胺 外,以獲得黃色的油化合物(90% )。 1H NMR ( C6D6) : δ 0.76 ( d > J = 7.2Hz,3H,CH3 ) ,1.06 - 1.20 ( m,4H,Cy ) ,1 · 4 3 - 1.4 8 ( m,2 H,C y )> 1 .56 ( s > 3H > CH3 ) ,1.54-l_62(m,2H,Cy), 1.8 1 ( dd,J = 2.0,1 8.4Hz > 1H,CH2 ) ,1.86 - 1.96 ( m ,2H > Cy ) ,2.18-2.22 (m,1H > CH ) ,2.40 ( dd >
J = 6.8,18.4Hz > 1 H > CH2) ,2.99 - 3.0 8 ( m > 1H,N-CH ),3.78 ( brs,1H,NH ) ,6.48 ( dd,J = 4.8,8.8Hz > 1H,C6H3 ) ,6.77 ( dd > J = 3_2,8·8Ηζ,1H,C6H3), 6.91 ( td > J = 3.2 5 8.8Hz,1H,C6H3 ) ppm。 13C { *H}NMR ( C6D6 ) : δ16.06,19.30 > 25.24,26.45, 3 3.5 3,3 7.77,43.63,52.21,1 1 2.8 1 ( d,Jc F= 7.6 Hz, C6H3 ) ,115.51 (d,2Jcf = 21.2Hz,C6H3) ,117.84 (d, 2JCF = 2 1 .2Hz > C6H3 ) ,120.15 ( d,JCf = 7.6Hz > C6H3 ), 142.66,154.0 1,1 5 6.3 3,1 77.80 > 204.84 ppm° 示範例1 6 2 — (2,3,5 —三甲基環戊_1,4_二烯基)苯基_N—環己 胺 將 CeCl3 ( 5.27 g,21.4 mmol)和 THF ( 24 mL)置 入 150-mL之燒瓶中,將溫度降低至-78 °C ,並接著將 MeLi ( 1.6 Μ 於二乙酸中,13_4 mL,21.4 mmol)加入混 -48- (45) 1336331 合物中。若溶液的顏色於1小時後轉變成黃色,裝 2 —胺苯基)—3,4 —二甲基—2 —環戊稀一 1—酮( ,7.13 mmol)加入燒瓶’且於-78 °C攪拌混合物持 時。接著將蒸飽水(20 mL)和EA(40 mL)加入 並將溶液轉移至分液漏斗以萃取有機層。進一步, 外的EA ( 1 0 mL )以執行兩次萃取,合倂有機層 HCL水溶液(2N’ 20 mL)至合倂的有機層中,並 晃2分鐘。以NaHC03(4 mL)中和有機層,並接 機層合倂,而殘餘的水以MgS04移除。玻璃濾器 以移除CeCl3和MgS04,旋轉蒸發器係用於移除溶 留的化合物藉管柱層析法(己烷:E A = 10 : 1 )而 以獲得純粹的最終產物(1.66 g,83%)。 *H NMR ( CDC13 ) : δ 1.06 — 1.20 ( m,2H,
1.21 - 1.30 ( m > 1H > Cy ) ,1.34- 1.46 (m,2H ,1.68(d,J=1.2Hz,3H,CH3) ,1.74-1.81 (m Cy ) ,1.87(s,3H,CH3) ,2.01 (s’ 3H,CH3 ) -2.10 ( m · 2H,Cy ) ,2.94 ( AB,J = 22.8Hz > 1】 ),3.0 1 ( AB,J = 22.8Hz,1H,CH2 ) ,3.29 - 3 ,1H,N-CH) ,3.67 ( brs,1H,NH) ,6.69 ( td ,7.2Hz > 1H C6H4 ) ,6.71 ( d,J=8.0Hz,1H, ,6.93 ( dd,J=1.6,7.2Hz,1H,C6H4 ) ,7.20 ( J=1.6,7.2,8.0Hz,1H,C6H4) ppm。 13C{ 'H}NMR ( CDCls ) : (5 1 1.70- 1 3.73- 1 4.47 ,25.17,26.05,33.17,3 3.50,48.81,51.50,1 F 2-( 2.02 g 續2小 其中, 加入另 。加入 劇烈搖 續使有 係使用 劑。殘 分離, Cy ), ,Cy ) ,3H, ,2.03 Λ > CH2 .34 ( m ,3=1.2 C6H4 ) :ddd, ,25.13 10.18, -49- (46)1336331 115.50, 1 22.5 3, 1 27.76,130.01 ,133.11 , 1 3 5.64, 1 3 6.80 > 1 3 9.66,1 44.86ppm ° 示範例1 7 4 -甲基_2- (2,3,5 -三甲基環戊一1,4 —二烯基)苯基 _ N —環己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1 6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2- (2 -環己胺基一4 -甲苯基)一3,4一二甲基一 2_環戊烯一 1一酮取代2_ (2 —胺苯基)_3,4_二甲基 一 2_環戊烯-1-酮外,以獲得黃色的固體化合物(70% ;° 1H NMR ( C6D6 ) : 5 0.92 - 1.04 ( m,3H,Cy ), 1 . 12 - 1.22 ( m > 2H > Cy ) ,1.40 - 1.48 ( m,1H,Cy) ,1.5 0 - 1 .5 7 ( m,2H,Cy ) ,1 · 81 ( s,3 H,C H 3 ), 1.88 (s,3H,CH3 ) ,1.90(s,3H,CH3) ,1.93- 2.01
(m,2H,Cy ) ,2.28 ( s,3H,CH3 ) ,2.72 ( AB, J = 22.8Hz,1H,CH2 ) ,2.80 ( AB - J = 22.8Hz,1H,CH2 )-3.16-3.25 (m> 1H> N-CH ) ,3 · 6 5 ( b r d,J = 8 · 0 H z ,1H,NH) ,6.70 ( d > J = 8.0Hz > 1H,C6H3 ) * 6.93 ( d ,J = 2.0Hz,1H,C6H3 ) ,7.07 ( dd > J = 2.0,8.0Hz > 1H ,C6H3) ppm。 示範例1 8 4 一氯_2— (2,3,5_三甲基環戊_1,4 —二烯基)苯基—
S -50- (47) 1336331 N _環己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16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2— (4_氯—2 —環己胺基苯基)— 3,4 -二甲基-2_環戊燦_1 一嗣取代2_ (2 -胺苯基)_3,4_二甲基 一2_環戊烯—1—酮外,以獲得黃色的油化合物(75%) 1H NMR ( C6D6 ) : 5 0.87 - 1.04 ( m,3H,Cy ), 1 . 1 1 - 1.23 ( m > 2H > Cy ) ,1.41- 1.47 ( m > 1H > Cy )
,1.50 - 1 _58 ( m,2H,Cy ) ,1 · 8 0 ( s,3 H,C H 3 ), 1.88 (s,3H,CH3 ) ,1.90(s,3H,CH3) ,1.93- 2.00 (m,2H,Cy ) ,2.72 ( AB,J = 22.8Hz,1H,CH2 ), 2.80 ( AB,J = 22.8Hz > 1H,CH2) ,3. 1 7 - 3 · 2 8 ( m,1H ,N - CH ) ,3.86 ( brd,J = 8.0Hz,1H,NH) ,6.77 ( d ,J = 8.0Hz,1H,C6H3 ) ,7.13 ( t,J = 8.0Hz,1H,C6H5 ),7.27 ( t > J = 8.0Hz,2H,C6H5) ,7.48 ( d > J = 2.4Hz ,1H,C6H3 ) ,7.59 ( dd,J = 2.4 > 8·0Ηζ,1H,C6H3), 7.64 ( d,J = 8.0Hz,2H,C6H5 ) ppm。 13C{ ^jNMR ( C6D6 ) : (5 12.21,13.90,14.78,25.42, 26.35 , 33.78 , 33.81 , 49.13 , 51.67 , 111.22 , 123.43 , 1 26.09, 1 26.60,1 27.22, 1 28.98, 1 29.23, 1 29.3 5, 1 3 3.45 > 1 3 6.2 9,137.15,1 40.73,1 42.05,1 45.00ppm。 示範例1 9 4_氟_2—(2,3,5 —三甲基環戊一 1,4_二烯基)苯基—
S -51 - (48) 1336331 N —環己胺 以相同於示範例16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2 —(4 —氟一2—環己胺基苯基)_3,4_二甲基一 2-環戊烯一 1—酮取代2_ (2 —胺苯基)一 3,4 —二甲基 -2 —環戊烯-1—酮外,以獲得黃色的油化合物(75%) *H NMR ( C6D6 ) : 5 0.80 - 0.90 ( m,3H ’ Cy ) > 0.94-1.01 ( m > 2H > Cy ) » 1.08-1.18 (m> 1H> Cy)
,1 _40 - 1 .5 1 ( m,2H,Cy ) ’ 1 · 6 7 ( s ’ 3 H ’ C H 3 ), 1.77 ( s,3H,CH3 ) ,1.83 ( s ’ 3H ’ CH3 ) ’ 2.61 ( AB ,J = 22.8Hz,1H,CH2 ) ,2.71 ( AB,J = 22.8Hz > 1H, CH2 ) ,2.99 - 3.07 ( m ’ 1 H,N-CH ) ’ 3.68 ( brd, J = 8.0Hz,1H,NH) ,6.44 ( d > J = 8.8Hz ’ 1H,C6H3 ) ’ 7.07 ( d,J = 2.4Hz,1H,C6H3 ) ’ 7.17 ( dd ’ J = 2.4, 8.8Hz,1 H,C6H3 ) ppm。 13C {^JNMR ( C6D6 ) : 5 1 1.93,13.82,14.54 ’ 25.3 6, 25.39,26.29,3 3.56,3 3.5 9,49.10,51.65,111.77 ’ 120.79,1 24.66,128.24,130.18,1 3 3.70 > 1 3 5.67, 1 3 7.73,1 3 9.52,144.15ppm ° 示範例2 0 伸苯基(N —環己醯胺基)(2,3,5—三甲基環戊二烯基) 二氯化駄
將2— (2,3,5 -三甲基環戊—1,4—二烯基)苯基—N -52- (49) (49)
1336331 一環己胺(0.196 g,0.696 mmol)和經甲苯(2 mL) 釋的 Ti(N(Me)2)4( 0.156 g,0.696 mmol)置入 25-mL 燒瓶中。加熱至80 °C使溶液進行反應持續2天,接著 溶劑移除以獲得紅色的固體。於常溫下依序加入甲苯 mL)和 Me2SiCl2 ( 0.269 g,2.09 mmol )至所獲得之固 ,並於常溫下攪拌持續4小時,接續將溶劑移除。接 於-3 0 °C自己烷使固體再結晶以獲得紅色的固體作爲最 產物(0.183 g,66% )。 】H NMR ( C6D6) : δθ.83 - 1.00 ( m,2H,Cy ) 1.35 -1.5 1 ( m , 3Η , Cy) ,1 · 64 ( s,3H, CH3 ) ’ 1. -1.74 ( m,3 Η,C y ), 1.75 (s, 3H,CH3 ) ,1 .81 1.95 (m, 2H « Cy ) - 2.09 ( s -3H ,ch3 ) ,5.46 - 5. (m ,1 Η ’ N-CH) ,6.06 (s, 1H, Cp-H ) • 6.65 ( d ]=7. 2Hz, 1H,C6H4 ) ,6 • 95 ( td, J = 0.8, 7.2Hz > 1 H C6H4), 7.07 ( dd,J = 2.0 ,7.2Hz, 1H,C6 H4 ) > 7.11 t d * 1 = 2.05 7·2Hz,1 H,C6H4 ) ppm。 13C{*H}NMR ( C6D6 ) : 512.38 > 14.48 > 14.82 > 25.81 27.08 , 27.51 , 59.57 , 111.11 , 118.50 , 123.05 , 128. ,128.99 , 131.56 , 132.17 , 142.13 , 142.93 , 143.42 1 64.02ppm ° 元素分析計算値(〇:2(^25(:12>^丨):(:,60.3 3;11’6· ;N » 3.52%. 實測値:C,60.19; Η,6.52; N,3.29%. 稀 之 將 (2 體 著 終 5 6 6 58 ( 49 3 3 -53- (50) 1336331
示範例2 1 4 一甲基伸苯基(N〜 二烯基)二氯化鈦 壤己醯胺基) (2,3,5 _三甲基環戊 以相同於示範例 此使用 4_甲基一2〜 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2,3,5—三甲基環戊一1,4_二烯基 2—(2,3,5 —三甲基環戊_l,4 — )苯基—N—環己胺取&
苯基_ N~環己胺外 ,以獲得紅色的固體化合物 (59% )。
1H NMR ( C6D6 ) : 5 0·84 — 1.00 ( m,2H,Cy ), 1.3 7 - 1 .5 3 ( m > 3H ' Cy ) ,l.69(s,3H,CH3) > 1.71 —1.76 ( m,2H,Cy ) ’ 1 .8 0 ( s,3 H,CH3 ) ’ 1.85- 1.97(m,2H,Cy) ’ 2.10-2.18 (m,1H,Cy) ,2." (s,3H,CH3) ,2.21(s’3H,CH3) > 5.57 ( m > 1H »
N-CH ) ,6.09 ( s,1H * Cp-H ) ,6.60 ( d > J = 8.4Hz - iH ,C6H3 ) ,6.91 ( s ’ 1H > C6H3 ) ,6·94 ( d ’ J = 8_4Hz ’
1 H,C6H3 ) ppm。 ,3C{ *H}NMR ( C6D6 ):占 12.45 ’ 14.50,14.89,20.69 ’ 25.85 , 27.10 , 27.58 ’ 59.59 , 110.77 , 118.38 ’ 128.87 , 1 29.68,131.37,132.55,1 32.75,142.06,1 42.64, 14 3.11,161.82ppm° 元素分析計算値(C2 丨 H27Cl2NTi ) :C,61.19;H’6.60 ;N,3.40% . 實測値:C,60·94; Η’ 6·54; N,3.61%. (51)1336331 示範例22 4_苯基伸苯基(N —環己醯胺基)(2,3,5_三甲基環戊 二烯基)二氯化鈦 以相同於示範例2〇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4 _苯基-2 - ( 2,3,5 一三甲基環戊—丨,4 —二烯基 )苯基_N_環己胺取代2一(2,3,5 —三甲基環戊一 1,4 — 二烯基)苯基一 N—環己胺外,以獲得紅色的固體化合物 (87% )。
NMR ( C6D6 ) : 5 0.93 - 1.06 ( m,2H,Cy ), 1.3 8 - 1.56 ( m > 4H,Cy ) ,1.70 ( s > 3H > CH3 ) ,1 -72 一 1.80 ( m,2H,Cy ) ,1 · 81 ( s,3 H,C H 3 ) ,1_88 - 2.03 ( m,2H,Cy ) ,2.13 ( s,3H,CH3 ) ,5.54 ( m 5 1H,N-CH) ,6.10 ( s,1H,Cp-H ) ,6.71 ( d,J = 8 · 〇Hz ,1H,C6H3 ) ,7.20 ( d,J = 8_0Hz,1H,C6H5) ,7.31 (
t,J = 8.0Hz,2H,C6H5 ) ,7.38 ( d > J = 2.0Hz > 1H,C6H3 ),7.44 ( dd,J = 2.0,8.0Hz,1H,C6H3) ,7.58 ( dd * J = 2.0,8.0Hz,2H,C6H5 ) ppm。 13C {1H}NMR ( C6D6 ) : δ12·58,14.63,15.03,25.95 ’ 27.17 , 27.68 , 59.73 , 111.22 , 118.40 , 126.81 , 126.99 ,127-27 , 128.79 , 129.05 , 131.50 , 132_68 , 136.14 ’ 140.46,141.77,1 42.72,1 43.20,163.14ppm。 元素分析計算値(C26H29Cl2NTi ) : C,65.84 ; Η,6·1ό ;N,2.9 5 % · 實測値:C,65.92; H,6.05: N,3.13%.
<S -55- (52) 1336331 示範例2 3 4 —氯伸苯基(N〜環己醯胺基)(2,3,5_三甲基環戊二 烯基)二氯化鈦 以相同於示範例20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4 一氯_2〜(2,3,5_三甲基環戊_1,4—二烯基) 本基—N—環己胺取代2_ (2,3,5_三甲基環戊―丨〆-二
嫌基)苯基環己胺外,以獲得紅色的固體化合物( 73% )。 lR nmr ( C6D6 ) : d 0.82 - 0.96 ( m > 2H > Cy ) ’ 1.31- 1.50 (m> 4H> Cy) ,1.56(s,3H,CH3) ,l·67 (s’ 3H > CH3 ) ’ 1.68 - 1.78 (m> 2Η» Cy) ,1 ·91 ^ 2.03 ( m * 2H,Cy ) ,2.04 ( s,3H,CH3 ) ’ 5.39 ( m 1H,N-CH) ,6_00 ( s,1H,Cp-H ) ,6.40 ( d,J = 8.8Hz ,1H,C6H3),7.04 ( d,J = 2.8Hz,1H,C6H3 ) ’ 7·10 ( dd,J = 2.8,8·8Ηζ,1H,C6H3 ) ppm。 13C{ 'H}NMR ( C6D6 ) : 5 12.30,14.44,14.74,25.72 ’ 26.97,27.28,59.67,111.71,118.64,1 28.33,128.45 ,129.05 , 131.85 , 133.38 , 140.29 , 142.78 , 143.28 ’ 162·5 4ppm 0
元素分析計算値(c2〇H24Cl3NTi ) : C,55.52 ; H ;N,3.24% · 實測値:C,55.38; H,5.79; N,3.34% -56 (53) 1336331 示範例24 4 —氟伸苯基(N_環己醯胺基)(2,3,5 —三甲基環戊一 烯基)二氯化鈦 以相同於示範例20中之方式執行相同步驟,除了於 此使用4 —氟一2- (2,3,5 -三甲基環戊_1,4_二嫌基) 苯基—N—環己胺取代2-(2,3,5-三甲基環戊一1,4 一一 烯基)苯基- N-環己胺外,以獲得紅色的固體化合物( 90% )。 1H NMR ( C6D6 ) : 5 0.88 - 1 ·〇3 ( m ’ 2H ’ Cy ) ’ 1.32 - 1.47 (m,2H,Cy) ’ 1·47 - 1·56 ( m ’ 1H ’ Cy) ,1.61 ( s,3H,CH3),卜71 ( s ’ 3H ’ CH3) ’ 卜72-1.84 (m> 3H« Cy) J 1.93-2.05 (m> 2H> Cy) > 2.09 (s,3H,CH3) ,5.38 — 5.47 (m’ 1H’ N-CH) ’ 6.05 ( s,1H,Cp-H) ’ 6.43 ( dd ’ J = 4.8,8.8Hz ’ 1H ’ C6H3) ,6.79 - 6.85 ( m > 2H,C6H3) ppm。 13C { *H}NMR ( C6D6 ) : δ12·61,14.75,15.04,26.03, 27.29,27.58,27.66,59.74,111.38 ( d,3Jcf = 8.3Hz, C 6 H 3 ),1 1 4.8 0 ( d,2 J c f = 2 2.8 H z,C 6 H 3 ) ’ 1 1 6 · 4 9 ( d, 2JCF = 23.5Hz,C6H3 ) ,1 1 8.62,13 1.69,1 33.42 ( d, 3JCF = 8.3Hz,C6H3),1 40 02,1 42.53 ’ 1 43.00 ’ 1 59.74 ( d,丨】〇^ = 240.4112,C6H3) ’ 160 02PPm。I9fnMR(C6E>6) :δ-28·83 ( dd,J = 7.8 > 12·4Ηζ) ppm。 示範例2 5 ’:ε -57- (54) (54)1336331 4— (4 一(環己胺基)苄基)_N_環己苯胺 將 4,4 _ 亞甲苯胺(4.000 g,20.1 75 mmol )、環己 烷( 15.839 g,161.396 mmol)、分子篩(4A,10_0 g) 和作爲溶劑之甲苯(30 ml)置入2 5 Ο-mL之燒瓶中。於 1 00 °C下使溶液進行反應持續2天。於反應後,將溶液冷 卻到室溫,分子篩係經濾出,並於60 °C之真空中經乾燥 以獲得4— (4 一(環己二燃胺基)节基)—N —環己苯胺 。將所獲得之化合物溶解於甲醇(60 mL )中,加入硼氫 化鈉( 4.576 g,121.047 mmol)至其中,並使混合物於室 溫下反應持續2小時。之後以IN KOH ( 80 mL )溶液中 和反應溶液。將經中和的溶液轉移至分液漏斗且自M.C. (二氯甲烷)(60 mL)兩次萃取有機層。合倂的有機層 於MgS04上經乾燥,且自己烷和乙酸乙酯(v/v = 20 : 1 ) 溶劑再結晶,以獲得白色的固體化合物(3.765 g,5 1 % )0 *H NMR ( CDC13 ) : 6.94 ( d,4H,Ph ) ,Ph ) ’ 3.72(s,2H,CH2) ,3.37(s,2H,NH) > 3 . 1 9 ( m » 2H,CHCy ) ,2.02 ( m > 4H > CH2Cy ) ,1.72 ( m,4H > CH2Cy ) ,1 .57 ( m,2H,CH2Cy ) ,1 3 3 ( m,4H,CH2Cy )> 1.2 1 ( m - 2H « CH2Cy ) ’ 1.12(m,4H,CH2Cy) 示範例2 6 4 一(3—溴一4一(環己胺基)苄基)-2—溴—N—環己 苯胺 -58- (55) 1336331 於100-mL之燒瓶中將4- (4—(環己胺基)苄基) 一 N— 環己苯胺(1_5 g,4.137 mmol)溶解於 m.C. (15 mL)中,並將溶液冷卻至〇°C。於〇°C將於M.C. ( 10 mL )中的Βι*2溶液緩慢加入燒瓶中持續30分鐘,並使溶液 進行反應持續2小時。之後以1N KOH ( 1 〇 mL )溶液中 和反應溶液。將經中和的溶液轉移至分液漏斗且自M.C. (40 mL)兩次萃取有機層。合倂的有機層於MgS〇4上經 乾燥,並接續使用己烷和乙酸乙酯溶劑(v/v = 20: 1)藉 管柱層析法將之純化,以獲得白色的固體化合物(1.523 g,7 1 % )。 lH NMR ( C6D6 ) : 7.35 ( d,2H,Ph) ,6·89 ( dd, 2Η,Ph ) ,6_45 ( d,2H,Ph ) ,4.22 ( d,2H,NH ), 3.54 ( s * 2H,CH2) ,3.04 ( m > 2H,CHCy ) ,1.80 ( m
,4H,CH2Cy ) ’ 1_52 ( m,4H,CH2Cy ) ,1.41 ( m,4H ,CH2Cy) ,1.16-0.93 (m,10H,CH2Cy)
13CNMR ( C6D6 ) : 142.74 > 1 3 3.04 > 1 3 0.86 > 129.14-112.29 , 110.28 * 51.81 , 39.78 , 33.31 » 26.25 > 25.17 示範例2 7 4— (3- (3,4 —二甲基環戊—1,3 —二烯酮)—4-(環 己胺基)苄基)一2- (3,4 —二甲基環戊一 1,3 -二烯酮 )—N_環己苯胺 將硼酸( 0.85 7 g,5.565 mmol )、Na2C03 ( 0.843 g ’ 7.95 1 mmol ) 、Pd(P(Ph)3)4及於示範例26中製備之化 -59- (56) (56)1336331 合物(1 _378 g,2.650 mmol )溶解於 DME ( 12 mL )和水 (4 mL )中,並使溶液於95 °C下進行反應持續40小時。 將反應溶液冷卻至室溫,並接著自乙酸乙酯(30 mL)萃 取有機層。所獲得之經萃取溶液於MgS04上經乾燥,並 接續使用己烷和乙酸乙酯(3: 1)溶劑藉管柱層析法將之 純化,以獲得黃色的固體化合物(1.206 g,79% )。 'H NMR ( CDC13) : 6.96 ( dd,2H,Ph ) ,6.64 ( d ,2H,Ph) ,6.60 ( d,2H,Ph ) - 3.73 ( s * 2H,CH2 ) ,3.32(s,2H,NH) ,3.19(m,2H,CHCy) ,2.87(m ,2H,CH ) ,2.74 ( dd,2H,CH2 ) ,2.11 ( dd,2H, CH2 ) ,1.95 ( m,4H,CH2Cy ) ,1.93 ( s,6H,Me), 1.67 ( m,4H,CH2Cy ) ,1 · 5 7 ( m,2 H,C H2 Cy ) ,1.36 一 1.03(m,10H,CH2Cy) ,l_25(d,6H,Me)。 示範例2 8 4— (3—(2,3,5—三甲基環戊一 1,3-二烯)—4—(環己 胺基)苄基)一 2-(2,3,5 —三甲基環戊一 1,3_二烯)_ N —環己苯胺 將無水 CeCl3 ( 3.744 g,1 5.203 mmol)溶解於 THF (30 mL)中,並將溶液冷卻至- 78°C。緩慢地加入MeLi (9.502 mL,1 5.203 mmol )至溶液中,並使其於-78°C反 應持續1小時。加入化合物(4— (3_ (3,4-二甲基環 戊—1,3 —二烯酮)_4—(環己胺基)苄基)一2—(3,4 —二甲基環戊-1,3 _二烯酮)—N -環己苯胺)(1.100
·,: S -60- (57) (57)1336331 g’ 1.900 mmol)至其中,並於-781持續另外2小時的反 應。加入蒸餾水(30 mL )和乙酸乙酯(40 mL )至溶液 中以萃取有機層。加入2N HCL至萃取的有機層中,並使 其反應持續2分鐘。以NaHC03鹼中和所得產物,並將獲 得的有機層於MgS04之上乾燥。所獲得的油使用己烷和 乙酸乙酯(v/v = 20 : 1)溶劑藉管柱層析法而純化,以獲 得白色的油(0.502 g,46%)。 'H NMR ( CDC13 ) : 6.95 ( dd,2H,Ph ) ,6.70 ( d ,2H,Ph) > 6.55 ( d > 2H > Ph ) ,3.74(s,2H,CH2) ,3.43 ( d,2H,NH ) ,3.20 ( m > 2H CHCy ) ,2.86 (
qd,4H,CH2 ) ,1.96 ( m,4H,CH2Cy) ,1.9 1 ( s,6H ,Me) > 1.76 (s> 6Η» Me) ,1.70 — 1.54(m,6H, CH2Cy ) ,1.54 ( s,6H,Me) ,1.30 ( m,4H,CH2Cy ) ,1 . 1 6 ( m,2H,CH2Cy ) ,1 _ 0 1 ( m,4H,CH2Cy )。 示範例2 9 亞甲基一雙一(3,4 —伸苯基(環己醯胺基)(2,3,5 —三 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鈦 使含有4_ ( 3 — ( 2,3,5 —三甲基環戊_ 1,3 _二烯) -4—(環己醯胺基)苄基)—2- (2,3,5 —三甲基環戊 一 1,3 —二烯)—N —環己苯胺(1.1481 g,2.58 mmol)、 Ti(N(Me2))4( 1.271 g,5.67 mmol)和甲苯(15 mL)之 溶液於80°C下反應持續2天。接著自溶液移除溶劑,並 自戊烷萃取所得產物以獲得紅的色固體。將固體化合物溶 -61 - < S ) (58) 1336331
解於甲苯(15 mL)中,並將 Me2SiCl2 ( 1.996 g,15.46 mmol )加入至溶液中。接著於常溫下攪拌溶液持續4小 時,並將溶劑自其移除。加入戊烷至所得產物中,並粉碎 且過濾混合物以獲得紅色的固體化合物(1.8 08 g,整體 87% )。 *H NMR ( C6D6 ) : δ 0.91- 0.97 ( m > 2H > Cy-CH2)
,1.40 - 1.52 ( m > 6H > Cy-CH2 ) ,1.68 - 1.75 ( m > 3H
,Cy-CH2 ) ,1.70 ( s,6H,CH3 ) ,1.82 ( s,6H,CH3 ),1.82 - 2.00 ( m - 6H > Cy-CH2 ) > 2.06 - 2.18 ( m > 3H,Cy-CH2 ) ,2·13 ( s,6H,CH3 ) ,3.95 ( s,2H,橋 接的- CH2) ,5.50-5.61 (m,2H,N-CH) ,6.10(s, 1H,Cp-H ) ,6.68 ( d,J = 8.0Hz,2H,C6H3-CH) ,7.04 (s,2H,C6H3 - CH ) ,7.09 ( d - J = 8.0Hz > 2H > C6H3- C H ) p p m o 13C{ *H}NMR ( C6D6 ) : 512.76,44.80,15.17,26.09, 27.36 , 27.88 > 27.95 , 59.87 > 110.94 , 118.52 , 128.87 , 1 29.53 > 13 1.59 > 1 32.76 , 136.4 1 > 141.80 > 1 42.5 7 > 1 4 3.03 » 162.45ppmo 示範例3 0 4— (3_ (2,3,5_三甲基環戊二烯基)一4_ (環己醯胺 基)苄基)_2_ (2,3,5_三甲基環戊—1,3 -二烯)—N -環己苯醯胺四鋰鹽 將示範例28中所製備之4 一(3 —(2,3,5 —三甲基環 -62- (59) 1336331 戊一 1,3 —二烯)—4-(環己胺基)苄基)—2_ (2,3,5 —三甲基環戊一1,3 —二烯)—N—環己苯胺(0_390 g’ 0.68 mmol)溶解於冷的作爲溶劑之乙二酸(4 mL’ _30°C )中,緩慢地將正 丁基鋰(1.140 mL’ 2·85 mmol ’ 2.5M 於己烷中)加入其中,並使混合物進行反應持續12小時 。過濾淡黃色的沉積物,並以戊烷(丨2 mL)沖洗’以獲 得白色的固體(產率:1〇〇%) 。士和13C NMR譜顯示, 四鋰鹽化合物明顯地被製造,且有0.58乙二醚存在。 *H NMR ( C6D6 + dPy ) : <5 1.14- 1.26 ( m > 6H - Cy- CH2 ) ’ 1.36- 1.51 ( m > 4H > Cy-CH2) , 1.54 - 1.62 ( m ,4H,Cy-CH2 ) ,1.63 - 1.74 ( m > 6H,Cy-CH2 ) ,1.90 (s,6H,CH3 ) ,2.14 ( s > 6H,CH3 ) ,2.38 ( s > 6H, CH3 ) ,3.3 7 - 3.44 ( m - 2H,N-CH) ,4.23 ( s,2H,橋 接的- CH2) ,5.86 (s’ 2H,Cp-H) ,6.61 (d,J = 5.6Hz ,2H,C6H3-CH ) ,7.36 ( brs,2H,C6H3-CH) ,7.46 ( s
,2H,C6H3 -CH ) ppm。 示範例3 1 亞甲基—雙一(3,4_伸苯基(環己醯胺基)(2,3,5—三 甲基環戊二烯基)一二甲基鈦) 將 TiCl4 DME( 0.644 g,2.30 mmol)溶解於乙二酸 (16 mL)溶劑中,並儲存溶液於_30。〇下持續3〇分鐘。 緩㈢地將 MeLi(2.106 g’ 4_60 mmol,1.6 Μ 於乙二酸( 無LiBr)中)加入此溶液中持續15分鐘。將示範例30 -63 - < £' (60) 1336331
中所製備的4_ (3— (2,3,5—三甲基環戊二烯基)一 4 — (環己醯胺基)苄基)-2- (2,3,5 -三甲基環戊二烯基 )—N—環己苯醯胺四鋰鹽( 0.800 g,1.15 mmol)加入 反應溶液中,並使混合物於室溫下反應持續3小時。於真 空中乾燥所有的溶劑,並自戊烷(25 mL )進行萃取,以 獲得暗紅色的油(〇.670g,88%)。 *H NMR ( C6D6 ) : δ 0.47 ( brs > 6H, Ti-CH3), 0.61 ( brs,6H,Ti-CH3 ) ,1 . 0 3 - 1 . 1 7 ( m,2 H,C y - C H 2
),1.40 — 1 .5 3 ( m,3H,Cy-CH2 ) ,1 .5 6 ( s,6 H,C H 3 ),1.67 ( s > 6H,CH3 ) ,1 .8 0 — 1 .8 8 ( m,6H,Cy-CH2 ),1.90 - 2.04 ( m > 3H,Cy-CH2 ) ,2.13 ( s,6H,CH3 ),2. .27 - 2.39 (m, 6H,Cy-CH2 ) ,3.95 (s, 2H, 橋接 的-CH 2 ), 5.89 (brs ,2H , N-CH) > 6.10 (S ,2H ,C p - H ), 6.70 (brs ,2H ,C6H3-CH ), 7.07 ( s , 2H > C6H3- CH ) -7.1 2 ( d, J = 5.6Hz,2H,C6H 3-CH ) ppm o 13C{ •hjnmr ( C ;6 D 6 ) :611.82 , 13 .89,1 4.13 ,26 • 39, 27.96 ,30 .63 , 4 1.07 ,44.25 , 47.9 1 , 56 .48 , 108.37, 110.66 , 112.85 , 122.12 , 129.93 , 132.12 , 133.42 > 1 3 5.68 > 1 3 6.3 0,1 60.25ppm °

Claims (1)

1336331 m: 6 . ο ν- 年月曰修正本 十、申請專利範圍 附件3八: 第95 1 4992 1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 民國99年6月7曰修正 1 · 一種下示式1之化合物, [式1]
其中 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 烷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φ 子之烯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具有7至 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或經具有1至30個碳原子的烴 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之至少兩者 藉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 起鍵結而形成環; R6至R6”’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烷基;或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以及R6至 R6"’之至少兩者可一起鍵結而形成稠合環; A係氮或磷原子; 1336331 CY1係具有5至20個碳原子之脂族環; Q1和Q2係各自獨立地鹵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基醯胺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醯胺基;具有1 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具 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芳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具有1至20個 碳原子之次烷基;以及 Μ係第4族過渡金屬。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R1和 R4 ; R2和R3 ;及R6至R6"'係彼此相同。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式1係 以下示式2表示: [式2] R2
其中R1至R4、R6至R6"·、A、Ql、Q2和Μ各具有如式 1中所定義之相同意義。 4. 一種下示式3之化合物, 1336331 [式3]
φ R1至R4,和R7至R10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至 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和R7至R10之至少二者藉 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起 鍵結而形成環; R5和R11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3至20 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φ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 R6和R12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烷基;或芳基;或R6和R12可彼此相互鍵結; A和A’係各自獨立地氮或磷原子; E係用於橋接兩個伸苯環之共價橋接基團,其係環氧基團 :環硫基團;羰基團;矽烷基團;二矽烷基團;或具有1 至1 〇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烴基團; Q1至Q4係各自獨立地鹵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1336331 基醯胺基;芳基醯胺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烯基;芳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具有1至20個碳原 子之次烷基;以及 Μ係第4族過渡金屬。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化合物,其中Rl、R4 、R7 和 Rl〇; R2、R3、R8 和 R9; R6 和 R12;及 R5 和 R11係彼此相同。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化合物,其中式3係 以下示式4表示: [式4]
其中 R13至R15,和R17至R19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或具有 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或矽烷基; R16至R20係各自獨立地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具有3至20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 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或芳基烷基; Q5至Q8係各自獨立地鹵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基醯胺基;芳基醯胺基;或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G係環氧基團;環硫基團;羰基團;或- C(R21)2-(其中 1336331 R2 1係氫,或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 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或芳基烷 m }: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以及 M係第4族過渡金屬。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化合物,其中式4係 以下示式5表示: [式5 ]
其中 γ 係-CH;!-、-C(CH3)2-' -C( = 0)-、-C( = NR22)-' -0-或-S- (其中R2 2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 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 或芳基烷基); R1 3至R2〇、Q5至Q8和μ各具有如式4中所定義之相同 意義。 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化合物,其中式3係 以下不式6表示: -5- 1336331 [式6] Qt Q2
Μ〆03 、Q4 其中 R1 至 R4、R6 至 RIO、R12、Q1 至 Q4、A、A’、E 和 M 各 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同意義,以及 CY1和CY2係各自獨立地具有5至20個碳原子之脂族環 〇 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化合物,其中式6係 以下示式7表示: [式7] Q1 Q2
其中R1至R4、R6至RIO、R12、Q1至Q4、Ε和Μ各具 有如式6中所定義之相同意義。 10. —種下示式8之化合物, -6- 1336331
其中 Φ 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 烷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具有7至 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或經具有1至30個碳原子的烴 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之至少兩者 藉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 起鍵結而形成環; R6至R6”'係各自獨立地爲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 ^ 碳原子之烷基;或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以及至 少兩個R6至R6”'可鍵結而一起形成稠合環; A係氮或磷原子;以及 CY1係具有5至20個碳原子之脂族環》 11. 一種下示式9之化合物, 1336331
其中 R2至R4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 烷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稀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垸基芳基;具有7至 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或經具有1至30個碳原子的烴 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2至R4之至少兩者 藉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院基或芳基的次院基可一 起鍵結而形成環; R6至R6"·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烷基;或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以及至少 兩個R6至R6"'可一起鍵結而形成稠合環; A係氮或磷原子:以及 CY1係具有5至20個碳原子之脂族環。 1 2 . —種下示式1 〇之化合物, 1336331 [式 ι〇]
其中 R1至R4,和R7至R10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 2〇個碳原子之院基;芳基;砂院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和R7至R10之至少兩者藉 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起 鍵結而形成環; R5和Rl 1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3至20 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稀基;院基芳基;芳基院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 R6和R12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 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或R6和R12可彼此相互鍵結 » A和A’係各自獨立地氮或磷原子;以及 E係用於橋接兩個伸苯環之共價橋接基團,其係環氧基團 :環硫基團;羰基團;矽烷基團;二矽烷基團;或具有1 至10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烴基團。 -9- 1336331 13. 一種下示式1 1之化合物, [式 11]
其中 · R2至R4,和R8至R10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 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2至R4和R8至R10之至少兩者藉 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起 鍵結而形成環; R5和Rl 1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3至20 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φ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 R6和R12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烷基;芳基;或R6和R12可彼此相互鍵結; A和A’係各自獨立地氮或磷原子;以及 E係用於橋接兩個伸苯環之共價橋接基團,其係環氧基團 ;環硫基團;羰基團;矽烷基團;二矽烷基團;或具有1 至1 0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烴基團。 -10- 1336331 14.—種下不式12之化合物, [式 12]
其中 # R5和R11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3至2〇 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 R6和R12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個碳 原子之烷基;或芳基;或R6和R12可彼此相互鍵結; A和A’係各自獨立地氮或磷原子; E係用於橋接兩個伸苯環之共價橋接基團,其係環氧 — :環硫基團;羰基團;矽烷基團;二矽烷基團;具有丨至 1 〇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烴基團;以及 XI和X2係獨立地鹵素原子。 I5· —種用於製備單核過渡金屬化合物的方法,其包 含以下步驟: a) 令經-NH2基團或_ph2基團取代之苯化合物與以下 示式13表示之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備苯化合物之鹵化 物; b) 令苯化合物之鹵化物與以下示式14表示之硼酸化 -11 - 1336331 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9表示之化合物; c) 令以式9表示之化合物與R'Li或R'MgX化合物反 應’並加入酸至其中’以製備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其中 R’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 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 :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且X係鹵素 原子;
d) 令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與驗反應,以製備以下不 式1 5表示之鋰化合物;以及 e) 令以式15表示之鋰化合物與烷基鋰和MX4 (其中 X係齒素;且Μ係第4族過渡金屬)之原位混合物反應, 以製備以下示式1表示之化合物: [式1]
其中 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 烷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具有7至 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或經具有1至30個碳原子的烴 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之至少兩者 -12- 1336331 藉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 起鍵結而形成環; R6至R6”'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烷基;或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以及R6至 R6"'之至少兩者可一起鍵結而形成稠合環: A係氮或磷原子; CY1係具有5至20個碳原子之脂族環; Q1和Q2係各自獨立地鹵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基醯胺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醯胺基;具有1 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具 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芳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或具有1至20 個碳原子之次烷基;以及 Μ係第4族過渡金屬: [式8]
其中R1至R4、R6至R6,,,、Α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13- 1336331 [式9]
其中R2至R4、R6至R61"、Α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式 13]
其中R2 4和R2 5係各自獨立地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基或芳基,以及R24和R25可彼此鍵結; [式 14]
B(OH)2 其中 V、R”和R"’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 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 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 金屬基;以及 -14- 1336331 [式 15] R2
其中 R1 至 R4、R6 至 R6"1、A 和 CY1 定義之相同意義。 16. —種用於製備單核過渡金屬化 含以下步驟: a)令經·ΝΗ2基團或-PH2基團取代 示式13表示之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 物; b )令苯化合物之鹵化物與以下示式 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9表示之化合 • c)令以式9表示之化合物與R'Li或 應,並加入酸至其中,以製備以式8表开 R’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娱 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 :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 原子; d·)令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示 物反應,然後加入(CH3)nSiX4.n (其中X η係0、1、2或3 )化合物至其中,以製 具有如式1中所 '物的方法,其包 :苯化合物與以下 苯化合物之鹵化 1 4表示之硼酸化 物; R'MgX化合物反 :之化合物,其中 :基;芳基;矽烷 :方基,方基院基 基;且X係鹵素 式1 6表示之化合 係鹵素原子,且 備以下示式1表 -15- 1336331 示之化合物 [式η R2
,Q1 SQ2 3中 · R1至R4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 烷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具有7至 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或經具有1至30個碳原子的烴 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之至少兩者 藉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 起鍵結而形成環; R6至R6"’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馨 原子之烷基:或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以及R6至 R6”’之至少兩者可一起鍵結而形成稠合環; A係氮或磷原子; CY1係具有5至20個碳原子之脂族環; Q1和Q2係各自獨立地鹵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基醯胺基;具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醯胺基:具有1 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具 有6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16- 1336331 芳基;具有7至20個碳原子之芳基烷基;或具有1至20 個碳原子之次烷基;以及 Μ係第4族過渡金屬; [式8]
其中R1至R4、R6至R6"'、Α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其中R2至R4、R6至R6"'、A和CY1各具有如式1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 [式 13]
R25 其中R24和R25係各自獨立地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 -17- 1336331 基或芳基,以及R24和R25可彼此鍵結; [式 14]
其中 R’、R1'和R"'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 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 :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 類金屬基; [式 16] M(D(R26)2)4 其中Μ係第4族過渡金屬,R26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 之烷基或芳基,且D係氮或磷原子。 17. —種用於製備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的方法,其包 含以下步驟: a) 令以下不式17表不之化合物與下示式13表示之 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1 2表示之化合物; b) 令以下示式12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示式14表示 之硼酸化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11表示之化合物; c) 令以式11表示之化合物與ITLi或R,MgX化合物 反應’然後加入酸至其中,以製備以式10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R'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院基;芳基 -18- 1336331 ;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 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且X 係鹵素原子; d) 令以式10表示之化合物與鹼反應,以製備以下示 式18表示之二鋰化合物;以及 e) 令以式18表示之二鋰化合物與烷基鋰和MX4 (其 中X係鹵素;且Μ係第4族過渡金屬)之原位混合物反 應,以製備以下示式3表示之化合物: [式3]
其中 R1至R4,和R7至R10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 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Μ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和R7至R10之至少二者藉 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起 鍵結而形成環; R5和R11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3至2〇 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烧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19- 1336331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 R6和R12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烷基:或芳基;或R6和R12可彼此相互鍵結; A和A'係各自獨立地氮或磷原子; E係用於橋接兩個伸苯環之共價橋接基團,其係環氧基團 ;環硫基團;羯基團;矽烷基團;二矽烷基團;或具有1 至1 〇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烴基團; Q1至Q4係各自獨5地鹵基;具有1至2〇個碳原子之烷 基酿胺基’方基釀胺基;具有1至2〇個碳原子之烷基; 稀基;芳基;院基芳基;芳基烷基;或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次烷基;以及 Μ係第4族過渡金屬; [式 10]
其中R1至R12、A、Α,和Ε各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同 意義; -20- 1336331 [式 1 1]
其中R2至R6和R8至R12、A、A’^ E各具有如式3中
所定義之相同意義; [式 12]
其中 R5、R6、Rll、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且XI和X2係各自獨立地鹵素原子; [式 13]
R24
R25 其中 R2 4和R25係各自獨立地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 芳基,以及R24和R25可彼此鍵結; -21 - 1336331 [式 14]
其中
R'、R'’和R”’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 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 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 4族金屬的類 金屬基;以及 [式 17]
其中R6、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同 意義; [式 18]
其中R1至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同 意義。 -22- 1336331 I8· —種用於製備雙核過渡金屬化合物的方法,其包 含以下步驟: a) 令以下示式17表示之化合物與下示式13表示之 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1 2表示之化合物; b) 令以下示式12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示式14表示 之硼酸化合物反應,以製備以下示式11表示之化合物; c) 令以式1 1表示之化合物與R’Li或R’MgX化合物 反應,然後加入酸至其中,以製備以式1 0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R'係氫原子;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 ;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 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族金屬的類金屬基:且X 係鹵素原子;以及 d')令以式1〇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示式16表示之金 屬化合物反應’然後加入(CH3)nSiX4.n (其中X係鹵原子 :且η係0、1、2或3)化合物至其中,以製備以式3表 示之化合物: [式3]
其中 -23- 1336331 R1至R4,和R7至RIO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至 20個碳原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R1至R4和R7至R10之至少二者藉 含有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芳基的次烷基可一起 鍵結而形成環; R5和R11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3至20 個碳原子之環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碳原 子之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14 族金屬的類金屬基; R6和R12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鹵基;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烷基;或芳基;或R6和R12可彼此相互鍵結; A和A·係各自獨立地氮或磷原子; E係用於橋接兩個伸苯環之共價橋接基團,其係環氧基團 ;環硫基團:羰基團;矽烷基團;二矽烷基團;或具有i 至1 0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烴基團; Q1至Q4係各自獨立地鹵基;具有1至2〇個碳原子之烷 基醯胺基;芳基醯胺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烯基;芳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之次烷基;以及 Μ係第4族過渡金屬; • 24 · 1336331 [式 ι〇]
其中R1至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定義之相同 意義; [式 1 1]
其中R2至R6和R8至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 • 所定義之相同意義; [式 12]
其中 R5、R6、R11、R12、A、A·和E各具有如式3中所 定義之相同意義,且XI和X2係各自獨立地鹵素原子; -25- 1336331 [式 13] Ο R24^R25 其中 原子之烷基或 R2 4和R2 5係各自獨立地具有1至20個碳 芳基,以及R24和R25可彼此鍵結; [式 14]
其中 R’、R"和R"’係各自獨立地氫原子;具有1 子之烷基;芳基;矽烷基;具有2至20個 :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經烴基取代之第 類金屬基;以及 [式 17] 至20個碳原 碳原子之烯基 1 4族金屬的
其中116、1112、八、八|和£各具有如式3中 意義;以及 [式 16] 所定義之相同 M(D(R26)2)4 ΡΓ336331 其中Μ係第4族過渡金屬,R2 6係具有1至20個碳原子 之烷基或芳基,且D係氮或磷原子。
-27-
TW095149921A 2005-12-30 2006-12-29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TWI33633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50135900 2005-12-30
KR20060067117 2006-07-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0835A TW200740835A (en) 2007-11-01
TWI336331B true TWI336331B (en) 2011-01-21

Family

ID=3822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9921A TWI336331B (en) 2005-12-30 2006-12-29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TW095149903A TWI342317B (en) 2005-12-30 2006-12-29 Catalyst composition comprising group 4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olefin using the same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9903A TWI342317B (en) 2005-12-30 2006-12-29 Catalyst composition comprising group 4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olefin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7807762B2 (zh)
EP (2) EP1966225B1 (zh)
JP (2) JP4988754B2 (zh)
KR (2) KR100839758B1 (zh)
CN (1) CN102558245A (zh)
ES (2) ES2446926T3 (zh)
TW (2) TWI336331B (zh)
WO (2) WO20070781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8245A (zh) * 2005-12-30 2012-07-11 Lg化学株式会社 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74032B1 (ko) * 2006-02-01 2008-12-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이 금속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촉매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올레핀 중합
US10318981B2 (en) * 2007-07-11 2019-06-11 Joseph BO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self-modifying semi-opaque sales
EP2832739A1 (en) 2013-08-01 2015-02-04 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oration Bridged metallocene complex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KR102516747B1 (ko) * 2019-09-30 2023-04-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프로필렌계 복합재
WO2021066488A1 (ko) * 2019-09-30 2021-04-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프로필렌계 복합재
US11289056B2 (en) * 2020-06-05 2022-03-29 Michael Kevin Krobot Interchangeable neck and bridge for a guita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7782A (en) * 1977-08-04 1979-03-02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roduction of the same
JPS5599954A (en) * 1979-01-26 1980-07-30 Sankyo Kagaku Kk Synthesis of triphenylmethane dye
JPS5727782A (en) * 1980-07-29 1982-02-15 Mitsui Toatsu Chem Inc Colorant for pressure-sensitive,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paper
US5055438A (en) * 1989-09-13 1991-10-08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US5096867A (en) * 1990-06-04 1992-03-17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Monocyclopentadienyl transition metal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JPS644725A (en) * 1987-06-29 1989-01-09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Organic nonlinear optical material
EP0311899A3 (en) 1987-10-14 1990-06-27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Alpha, beta-unsaturated alkenyl bis-aryldiamines for use in preparing cross-linkable condensation polymer
JP2507773B2 (ja) * 1988-03-22 1996-06-19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フルオレ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6686488B2 (en) * 1989-08-31 2004-02-03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Constrained geometry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NZ235032A (en) 1989-08-31 1993-04-28 Dow Chemical Co Constrained geometry complexes of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comprising a substituted cyclopentadiene ligand; use as olefin polymerisation catalyst component
CN1029850C (zh) * 1989-08-31 1995-09-27 陶氏化学公司 用于加成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US5064802A (en) * 1989-09-14 1991-11-12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etal complex compounds
US6825369B1 (en) * 1989-09-14 2004-11-30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etal complex compounds
US5721185A (en) 1991-06-24 1998-02-24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Homogeneous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by abstraction with lewis acids
WO1993014132A1 (en) 1992-01-06 1993-07-22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Improved catalyst composition
US5350723A (en) 1992-05-15 1994-09-2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monocyclopentadienyl metal complex compounds and method of use
JP3672357B2 (ja) * 1995-05-30 2005-07-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新規な遷移金属化合物および該遷移金属化合物からな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
DE19624581C2 (de) 1996-06-20 1999-02-04 Targor Gmbh Übergangsmetallverbindung und ei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sowie ihre Verwendung
DK0933346T3 (da) * 1996-07-31 2004-03-29 Shionogi & Co Nye p-terphenylforbindelser
US6635597B1 (en) * 1997-08-01 2003-10-21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erfluoronaphthyl substituted boron containing catalyst activator
KR20010024020A (ko) 1997-09-15 2001-03-26 그래햄 이. 테일러 2-금속 착체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중합 촉매
US6235917B1 (en) 1998-08-28 2001-05-22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Dinuclear complexes and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therefrom
US6332023B1 (en) 1998-06-04 2001-12-18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228790B1 (en) 1998-06-29 2001-05-0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inuclear metallocene catalyst for preparing high molecular weight olefin polymer
KR100354290B1 (ko) * 1999-06-22 2002-09-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담지 메탈로센 촉매 및 이를 이용한 올레핀 중합
WO2001092269A2 (de) 2000-05-31 2001-12-06 Basell Polyolefin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übergangsmetallverbindungen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polymerisation von olefinen
SG99905A1 (en) 2000-06-21 2003-11-27 Sumitomo Chemical Co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 catalyst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ddition polymer
JP4094955B2 (ja) * 2001-01-18 2008-06-04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置換アミノ基を有するテルフェニル化合物
KR20060118552A (ko) * 2003-12-16 2006-11-23 바젤 폴리올레핀 게엠베하 모노시클로펜타디에닐 착물
KR100789241B1 (ko) 2005-07-08 2008-01-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이금속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촉매 조성물 및 이를이용한 올레핀 중합
US20070049711A1 (en) * 2005-09-01 2007-03-01 Chi-I Kuo Catalys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upport materials having an improved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CN102558245A (zh) * 2005-12-30 2012-07-11 Lg化学株式会社 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74032B1 (ko) 2006-02-01 2008-12-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이 금속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촉매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올레핀 중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78933B2 (en) 2010-03-16
US20090030221A1 (en) 2009-01-29
TW200745185A (en) 2007-12-16
CN102558245A (zh) 2012-07-11
EP1966223A4 (en) 2011-06-01
EP1966223B1 (en) 2013-08-14
EP1966223A1 (en) 2008-09-10
JP4988754B2 (ja) 2012-08-01
KR20070072429A (ko) 2007-07-04
ES2446926T3 (es) 2014-03-10
US7807762B2 (en) 2010-10-05
EP1966225A1 (en) 2008-09-10
US20090005525A1 (en) 2009-01-01
EP1966225B1 (en) 2013-12-25
KR20070072428A (ko) 2007-07-04
WO2007078133A1 (en) 2007-07-12
JP2009521527A (ja) 2009-06-04
EP1966225A4 (en) 2011-06-01
KR100839758B1 (ko) 2008-06-20
WO2007078134A1 (en) 2007-07-12
ES2428151T3 (es) 2013-11-06
TWI342317B (en) 2011-05-21
JP5090368B2 (ja) 2012-12-05
KR100839759B1 (ko) 2008-06-20
TW200740835A (en) 2007-11-01
JP2009517495A (ja) 200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6331B (en)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Pan et al. Ligands dominate highly syndioselectiv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by using constrained-geometry-configuration rare-earth metal precursors
CN106062012B (zh) 负载型混合催化剂及使用其制备基于烯烃的聚合物的方法
Kim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behavior of zirconium complexes with chelating ketoiminate ligands
TWI326287B (en)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catalys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olefin polymerization using the catalyst compositions
JP2000509710A (ja) ジェミナルに置換された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を転化する方法
JP7128296B2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用遷移金属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
JP2001261639A (ja) イミノメチルピロール骨格を有する配位子を有する新規金属錯体化合物及びこれを含む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
US6537943B1 (en) Catalyst system composed of metallocenes comprising substituents containing fluorine
CN101296932A (zh) 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eballos-Torres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kenyl and alkyl substituted group 4 metallocene dichloride complexes: Applications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Rimkus et al. Di-and trinuclear zirconium complexes as catalysts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JP2000510117A (ja) 分枝アルキル基で置換された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
Labinger Titanium, zirconium and hafnium: Annual survey covering the year 1978
Obuzor et al. Synthesis of 4-(2-Indenylethyl) morpholine and their cationic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KR101648554B1 (ko) 촉매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올레핀계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KR101583671B1 (ko) 리간드 화합물 및 전이금속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Lim et al. Reactivity of [Cp∗ Rh (η6-C6H3NH2-2, 6-i-Pr2)](OTf) 2 toward phosphines and alky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