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2951B - Process for olefin epoxidation and co-production of nylon precursor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olefin epoxidation and co-production of nylon precurs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2951B
TWI332951B TW094106700A TW94106700A TWI332951B TW I332951 B TWI332951 B TW I332951B TW 094106700 A TW094106700 A TW 094106700A TW 94106700 A TW94106700 A TW 94106700A TW I332951 B TWI332951 B TW I3329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hexanone
olefin
epoxidation
effluent
cyclohexan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6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2332A (en
Inventor
Zhiping Shan
Chuen Yuan Yeh
Philip J Angevine
Frits M Dautzenberg
Jacobus Cornelis Jansen
Original Assignee
Lummus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mmus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Lummus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602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2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2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29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1/00Preparation of oxiranes
    • C07D301/02Synthesis of the oxirane ring
    • C07D301/03Synthesis of the oxirane ring by 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compounds, or of mixtures of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compounds
    • C07D301/19Synthesis of the oxirane ring by 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compounds, or of mixtures of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compounds with organic hydrope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1/00Preparation of oxiranes
    • C07D301/02Synthesis of the oxirane ring
    • C07D301/03Synthesis of the oxirane ring by 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compounds, or of mixtures of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compounds
    • C07D301/12Synthesis of the oxirane ring by 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compounds, or of mixtures of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compound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or inorganic peroxides or per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1/00Preparation of oxiranes
    • C07D301/02Synthesis of the oxirane 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Epoxy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332951 ⑴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觸媒轉化法,並特別關於用以使烯烴環 氧化並同時製造尼龍先質之方法。 【先前技術】 烯烴環氧化作用係完整建立的反應,其經常需要包括 φ 過渡金屬的多相觸媒。初期的市售觸媒型式係擔載在非晶 型二氧化矽上的鈦(參考11.八.5116丨£1〇11,1.\^.(:.£· Arends, Η. E. B. Lempers, Catal Today 1 998, 4 1, 3 8 7 - 407 )。如果在水性系統中使用時,則使催化用活性組份 (鈦)浸出,並使觸媒依流失的鈦含量爲比例喪失觸媒活 •性。因此,使用有機氧化物,如特丁基過氧化氫》但是, 在有機系統中使用特丁基過氧化氫導致產生成爲反應副產 物的醇,即特丁醇。將該醇再加工成其過氧化氫會明顯增 % 加環氧化物的製造成本。
Taramasso等人於1 983年證明與ZSM-5相等結構的 結晶狀微孔鈦矽酸鹽(TS-1 )在或有機或無機反應系統中 展現用以使烯烴環氧化的高催化活性(M. Taramasso,G. Perego, B. Notari,美國專利第4,410,501號)。雖然事實 上所有的鈦觸媒會在曝露於水性環境時浸出,但是在TS-1 中的鈦活性種類係一種關於此點最穩定的種類。TS-1開啓 使用過氧化氫作爲氧化劑的新領域,其得到成爲副產物的 水。在此該環氧化方法更具環境友善性。但是,結晶狀微 -5- ⑧ (2) 1332951 • 孔TS-1及其它含過渡金屬之沸石具有小孔(正常係小於 1.2奈米直徑),其阻礙一些重要的大塊反應物進入活性 位置。對特定的大反應物需要具有大孔的觸媒,具有好的 觸媒性能。 已揭不含過渡金屬之中孔材料(即具有介於1.5至3〇 奈米之間的孔直徑)’如Ti-MCM-41及Ti-MCM-48 (Pinnavaia 等人之 J. Am. Soc·,1 996,118,pgs. 9164-^ 1971) »這些材料具有獨特的孔結構:Ti-MCM-41具有以 平行規則排列的單向孔,然而Ti.MCM-48具有以三向爲 順序的孔。 目前已揭示具有三向互連型孔系統的新穎中孔材料 (表示爲TUD-1’美國專利第6,358,486B1號)。該孔系 統具有超越MC Μ-41的優點,因爲其加速反應物及產物的 質量轉移’並減低孔堵塞的可能性。以加入過渡金屬使該 中孔材料起作用,並接著可以用作環氧化觸媒。
上述的TUD-1中孔材料具有非晶型特徵。其它的非晶 型Ti材料通常具有上述列舉的浸出問題。與其使用水, 不如使用有機介質可使金屬浸出減至最低,但是引起另一 個問題,即形成不希望的醇副產物。所需要的是有效利用 對應之醇副產物作爲有價値的產物及允許以大塊反應物及 有機氧化物用於環氧化作用的方法,不會淨產生醇副產 物。 【發明內容】 ⑧ -6- (3) 1332951 •在本文提供使烯烴環氧化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使至少 一種烯烴與有機過氧化氫在觸媒的存在下在烯烴環氧化反 應條件下接觸,提供包括烯烴環氧化物(類)之環氧化反 應產物,其中觸媒包含過渡金屬及具有隨意互連型中孔的 非晶型多孔無機氧化物,其中該中孔包含以中孔及微孔爲 基準計至少約97體積%之孔體積,以及其中多孔無機氧化 物係以具有介於〇.5°與3.0°之間以20計之高峰的X-射 φ 線繞射圖案爲特徵。有機過氧化氫係以特丁基過氧化氫較 佳,其可以環己烷的氧化作用獲得。 該方法利用醇副產物形成有價値的產物,如尼龍先質 (例如,己二酸及己內醯胺)。 •【實施方式】 本發明揭示一種新穎整合方法,用以使烯烴環氧化及 使有機過氧化氫轉化成對應之醇,特別係使環己基過氧化 % 氫成爲環己醇。該整合方法可以使用含過渡金屬之中孔材 料’過渡金屬係選自鈦(Ti )、鉻(Cr )、釩(V )、鐵 (Fe )、鎢(W )及鉬(Mo )或彼等之組合物。也可以使 用含沸石之中孔材料,如美國專利申請發表案第 2002/0074263號所揭示之材料,其中將沸石的一些矽以 Ti、Cr、V、Fe、W、Mo等經同晶型取代,藉此提供環氧 化活性。該方法也可以使用兩種上述觸媒材料的組合物, 在中孔框架及沸石框架中均具有過渡金屬(類)。所有三 種觸媒材料型式具有三向隨意互連型中孔,改進大塊有機 (4) 1332951 物可達到活性位置的能力及減少質量轉移限制β
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例有利的特性係製造己二酸或 己內醯胺’彼等係後續製造尼龍的先質。依慣例使用含 〇2之氣體的環己院氧化作用提供環己醇、環己酮與環己基 過氧化氫(“CHHP”)之混合物。接著將CHHP分解成環 己醇及環己酮。最後將環己醇與環己酮之混合物進—步氧 化,製造己二酸。另一選擇係環己醇可以進行脫氫作用, 形成環己酮,可將環己酮與羥基胺反應,形成環己酮賠, 接著以貝克曼(Beckmann)重排作用獲得己內醯胺。本發 明可以有效利用中間物C Η Η P作爲氧化烯烴之氧化劑,並 於其間製造重要有用的醇,即環己醇。因此可以完全使用 CHHP中間物,並可以消除其分解過程。而且,環氧化作 用的醇副產物係用以製造己二酸或己內醯胺所希望的化學 先質。本發明以這樣提供整合方法,其合倂烯烴環氧化作 用及後續的尼龍先質製造作用。 現在參考圖1,其展示使用使烯烴環氧化並同時製造 尼龍先質之CHHP的整合系統100。以環己烷氧化作用可 以獲得CHHP。首先將環己烷進料101引入氧化反應區 110,在此將其以〇2或含〇2之氣體102氧化,提供包括 CHHP、環己醇、環己酮與未反應之環己烷的混合物之流 出物]0 3。 在本技藝已知各種環己烷氧化法。例如,在介於130 。(:至200°C之間的溫度及介於4至50巴之間的壓力下使用 含氧之氣體在沒有觸媒的存在下可以獲得CHHP。美國專 ⑧ -8- (5) 1332951 -利第5,Ο 4 3,4 8 1號具有加入環鏈烷之氧化產物的類似特 性。ΕΡ-Α-1,209,143揭示使用含有環系Ν -羥基醯亞胺及過 渡金屬化合物的觸媒之方法。美國專利第4,675,450號揭 示在磷酸鹽酯的存在下使用含鈷之觸媒的方法。美國專利 第3,987,100號揭示使用含鈷及鉻鹽之環己烷可溶性二元 觸媒的方法。 環己烷氧化作用正常係得到在未轉化之環己烷、環己 φ 醇與環己酮之混合物中約2至12重量%之CHHP。 可隨意選擇先將CHHP在流出混合物103中濃縮,然 後以慣例法與烯烴反應。一種慣例法的實例包括蒸餾法。 例如,美國專利第4,080,3 8 7號揭示一種使用特丁醇與環 己烷形成共沸物的方法。於是蒸餾塔的底部區域具有約10 ' 重量%至‘ 30重量%之CHHP濃度。 接著將流出混合物103引入環氧化反應區120,在此 將其與包括希望的烯烴(類)之流體104在環氧化觸媒的 % 存在下接觸。在該步驟中,將烯烴部份氧化成環氧化物, 並將CHHP轉化成環己醇。 原則上環氧化作用不需要額外的溶劑,因爲含CHHP 之流出物103具有相對大量的環己烷及一些環己醇和環己 酮。但是,若必要時,可隨意選擇一些用以環氧化作用的 慣例溶劑加入流出物1 03中,如甲醇。 適合於整合方法的烯烴類係選自具有從3至約25個 碳原子之直鏈或支鏈或環系烯烴類,以從3至約16個碳 原子較佳。適合的烯烴類包括(但不限於此)丙烯、丁烯 -9- (6) 1332951 • (例如,1 - 丁烯、2 · 丁烯、異丁烯)、戊烯、己烯、庚 烯、辛烯、壬烯、癸烯、環己烯等。烯烴流體可以是純烯 烴、二或多種烯烴之混合物或一或多種烯烴與惰性物質之 混合物。 較佳的環氧化觸媒包含TUD-1,其係具有獨特的三向 隨意互連型中孔的孔結構之非晶型中孔無機氧化物。中孔 包含以中孔及微孔爲基準計至少約97體積%之孔體積。而 φ 且,其中孔尺寸可從1.5奈米轉變成30奈米,以符合各 種觸媒法的要求。已證明TUD-1具有以孔尺寸協定的不尋 常的高表面積(例如,400至1 100平方公尺/公克)及孔 體積(〇.4至2·0立方公分/公克)。其X-射線繞射圖案展 示介於〇. 5與3.0度之間以2 0計之強反射高峰,對應於 • 介於25奈米與350奈米之間的晶格d-間隔。TUD-1材料 已揭示於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3 58,486號,將其併入本文 以供參考。觸媒包括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型式或可以具有數 ^ 種過渡金屬之組合物。該過渡金屬包括Ti、Cr、V、Fe、 Mo、W、Sn、Ga等。過渡金屬量可從0.01重量%改變至 90重量%。觸媒主要包括矽、氧及過渡金屬。但是,其可 能包括一些可以故意加入的其它元素,如鋁。從結構的觀 點而言,TUD-1可以進一步包含微孔沸石(例如,TS-1及 /或TS-2),如美國專利申請發表案第2002/0074263號所 揭示,將其倂入本文以供參考。沸石可以包括在框架中的 上述過渡金屬。 可以各種氧化劑用於鏈烯的環氧化作用,如分子氧、 -10- ⑧ (7) 1332951 • 過氧化氫、有機過氧化氫(例如,特丁基過氧化氫)及有 機過酸(例如,過甲酸)。雖然可在該通用的反應系統中 使用許多不同的烷基過氧化氫,但是根據本發明係以環己 基過氧化氫(CHHP )較佳。以在有機反應系統中使用較 佳,在反應系統中具有最少的水量。 在環氧化反應區120中,將烯烴流體與含C Η HP之流 ‘體在環氧化觸媒的存在下在從約0°C至約200°C之溫度及 φ 高達約1〇〇巴之壓力下接觸,以從約20°C至約80°C之溫 度及從約大氣壓力至約30巴之壓力較佳。環氧化流出物 105包括環氧化物、環己醇、環己酮、未反應之烯烴及未 反應之環鏈烷。接著可在分開階段1 3 0以例如蒸餾法進行 分開作用,獲得環氧化物106、環己醇107及環己酮108 • 或環己醇與環己酮之混合物(也爲已知的”KA油”)的希 望產物。將未轉化之烯烴經由烯烴再循環流體1 09送回環 氧化反應區120,並將未反應之環己烷經由環己烷再循環 ^ 流體111送回氧化反應區no。 較佳地係將環己醇107送入脫氫反應區150,在此使 其在慣例的反應條件下進行脫氫,製造環己酮,接著加入 環己酮流體108中。接著將環己酮108送入氨解氧化反應 區160,在此將其與羥基胺反應及轉化成環己酮肟。接著 將環己酮肟送入反應區〗7〇,在此將其以貝克曼重排作用 轉化成己內醯胺,其係尼龍先質,將其抽出成爲有價値的 產物P。脫氫作用、氨解氧化作用及貝克曼重排作用係本 技藝已知的慣例方法。 ⑧ -11 - (8) 1332951 •在可替換的具體實施例中’可將環己醇與環己酮之 KA油混合物氧化,提供己二酸’ HOOC(CH2)4COOH,其 係另一個尼龍先質。在本技藝中已知以例如硝酸氧化KA 油的方法》 提供以下的實例例證本發明β使用在配備石墨單色光 鏡之Philips PW 1840繞射儀(具有CuKa輻射)上記錄所 得材料的X-射線粉末繞射(XRD )圖案。將樣品在0.5-φ 40° 2之範圍內以0.02 °步階掃描。使用具有在3 00仟伏 特下操作的LaB6單纖絲作爲電子來源的Philips GM30T 電子顯微鏡進行透射式電子顯微鏡(TEM )測量。在 Quantachrome Autosorb-6B上以 77°K 測量氮吸附等溫 線。使用 BJH (Barrett-Joyner-Halenda)型計算中孔度。 •使用WAX 52 CB進行氣相色層分離法(GC )。 實例1
首先將1_1重量份正丁醇鈦(IV)(純度99%, ACROS )與 35.0 重量份原矽酸四乙酯(“TE0S”) (98%,ACROS )混合。接著將 25·3 份三乙醇胺 (“TEA”) ( 97%,ACROS )逐滴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同 時攪拌。在攪拌1小時之後,將17.3份四乙基氫氧化銨 (“TEAOH”) ( 25%,Aldrich )逐滴加入上述混合物中。 將最終均勻的混合物在室溫下經2 4小時熟化,在1 0 〇 t下 經2 4小時乾燥及接著在空氣中以】°C /分鐘之加熱升溫速 度於700°C下煅燒10小時。 ⑧ -12- (11) 1332951 使用GC分析測量環己酮、環己醇及CHHP含量。也 經由以Na2S203溶液滴定的方式確認CHHP含量。最終的 反應混合物具有環己酮(0.50重量% )、環己醇(0.76重 量% )及環己基過氧化氫(6.3重量% )。環己烷的轉化率 係6.2重量%,以及對環己基過氧化氫的選擇率係76.4重 量%。將最終的反應混合物使用無水MgS04乾燥,然後進 行環氧化反應。
實例7 依照與實例6相同的步驟,但是將反應固定在1 5 0°C 及將反應時間縮短成4 · 5小時。最終,反應混合物包括環 己酮(0.47重量% )、環己醇(0.74重量% )及環己基過 氧化氫(6.8重量% )。環己烷的轉化率係7.6重量%,以 及對環己基過氧化氫的選擇率係84.9重量%。
實例8 依照與實例6相同的步驟,但是將反應固定在1 60°C 及將反應時間縮短成〇·5小時。反應混合物包括環己酮 (0.12重量% )、環己醇(〇·34重量% )及環己基過氧化 氫(4.8重量% )»環己烷的轉化率係4.4重量%,以及對 環己基過氧化氫的選擇率係85.3重量%。 實例9 該實例證明1 -辛烯的環氧化作用。將以實例1所製備 -15- (14) 1332951 圖3係以實例1所獲得的材料之TEM影像; 圖4描述以實例1所獲得的材料之氮吸附等溫線及孔 尺寸分布:及 圖5展示以實例2、3、4及5所獲得的材料之X-射 線繞射圖案。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 0 :整合系統 101 :環己烷進料 1 02 : 02或含02之氣體 103 :流出混合物 1 04 :包括希望的烯烴(類)之流體 1 0 5 :環氧化流出物 106:環氧化物產物 1 0 7 :環己醇產物 1 0 8 :環己酮產物 109 :烯烴再循環流體 1 1 〇 :氧化反應區 . 111 :環己烷再循環流體 1 2 0 :環氧化反應區 1 3 0 :分開階段 1 5 0 :脫氫反應區 160 :氨解氧化反應區 170 :反應區 ⑧ -18- (15)1332951 P :有價値的產物
⑧ -19-

Claims (1)

1332951
第94 1 06700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無劃線_本 民國99年2月22日修正 1.—種用以使烯烴環氧化之方法,其包含: 使至少一種烯烴與環己基過氧化氫在觸媒的存在下在 烯烴環氧化反應條件下接觸,提供包括烯烴環氧化物之環 氧化反應流出物, 其中該觸媒包含過渡金屬及具有隨意互連型中孔的非 晶型多孔無機氧化物,其中該中孔包含以中孔及微孔爲基 準計至少約97體積%之孔體積,以及其中該多孔無機氧化 物係以具有介於〇.5°與3.0°之間以20計之高峰的X-射線繞 射圖案爲特徵。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烯烴具有 從3至25個碳原子。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烯烴具有 從3至16個碳原子。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該烯烴係選 自丙稀、1-丁稀、2-丁烯、異丁烯、戊烯、己烯、庚烯、 辛烯 '壬烯、癸烯、環己烯及其組合物。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烯烴環氧化 反應條件包括從約〇°C至約20(TC之溫度及高達約100巴之 壓力。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方法,其中過渡金屬係 1332951 選自 Ti、Cr、V、Fe、Mo、W、Sn 及 Ga。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過渡金屬係Ti 〇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觸媒進一步 包含微孔結晶狀沸石。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沸石係選 自 TS-1 及 TS-2。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環己基過氧 化氫係由環己烷氧化作用所提供。 I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環己烷氧 化作用之流出物除了環己基過氧化氫,還包括環己醇和環 己酮。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環氧化反應 流出物進一步包括環己醇和環己酮。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將流出物 中的環己醇和環己酮氧化,提供己二酸。 φ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將流出物 中的環己酮以氨解氧化作用轉化成環己酮肟,接著將其以 貝克曼重排作用轉化成己內醯胺。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將流出物 中的環己醇脫氫,形成額外的環己酮’接著在氨解氧化作 用之前,先將其與流出物中的環己酮合倂。 16. —種用以製造尼龍先質之整合方法,其包含步驟 : [S3 -2- 1332951 a) 將環己烷在第一個氧化反應區中以含氧之氣體氧 化,提供包括環己基過氧化氫、環己醇及環己酮的第一個 中間物流體; b) 使至少一種烯烴與環己基過氧化氫在觸媒的存在 下在烯烴環氧化反應條件下接觸,提供包括烯烴環氧化物 、環己醇及環己酮之環氧化反應流出物, c) 將烯烴環氧化物與環氧化反應流出物分開;及 d) 將在環氧化反應流出物中的環己醇及/或環己酮轉 化成尼龍先質; 其中該觸媒包含過渡金屬及具有隨意互連型中孔的非 晶型多孔無機氧化物,其中該中孔係以直徑從約1 .5至約 3 0奈米爲範圍,並包含以中孔及微孔爲基準計至少約97體 積%之孔體積,以及其中該多孔無機氧化物係以具有介於 0.5°與3.0°之間以20計之高峰的X-射線繞射圖案爲特徵, 以及其中該多孔無機氧化物具有從約400至1,1〇〇平方公尺/ 公克之表面積。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將環氧化 反應流出物中的環己醇和環己酮氧化,以及尼龍先質係己 二酸。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尼龍先質 係己內醯胺,其係由以環氧化反應流出物環己酮的氨解氧 化作用製造環己酮肟,再及以環己酮肟的貝克曼重排作用 製造己內醯胺尼龍先質之方式所提供。 19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過渡金屬 1332951 係鈦。 2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觸媒進 一步包含至少一種具有以非晶型取代鈦之沸石。
[S] -4- 1332951 附件5:第94106700號專利申請案中文說明書無劃線替換頁 民國99年2月22日呈 七 、邦定代表圖: ^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1 )圖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f-— —.
100 整 合 系統 10 1 環 己 烷進 料 102 〇2 或含〇2 , 之 戰體 103 流 出 混合 物 104 包 括 希望 的 烯 Μ (類)之流體 105 環 氧 化流 出 物 106 環 氧 化物 產 物 107 環 己 醇產 物 108 環 己 酮產 物 109 烯 烴 再循 環 流 體 110 氧 化 反應 區 111 環 己 烷再 循 環 流體 120 環 氧 化反 應 1品 130 分 開 階段 150 脫 氫 反應 區 160 氨 解 氧化 反 應 Ιρπ 1 70 反 應 區 P :有價 値 的產 物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TW094106700A 2004-03-08 2005-03-04 Process for olefin epoxidation and co-production of nylon precursor TWI33295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95,726 US7091365B2 (en) 2004-03-08 2004-03-08 Process for olefin epoxidation and co-production of nylon precurs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2332A TW200602332A (en) 2006-01-16
TWI332951B true TWI332951B (en) 2010-11-11

Family

ID=3491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6700A TWI332951B (en) 2004-03-08 2005-03-04 Process for olefin epoxidation and co-production of nylon precursor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091365B2 (zh)
EP (1) EP1723130A1 (zh)
JP (1) JP5235406B2 (zh)
KR (1) KR101100840B1 (zh)
CN (1) CN1946704B (zh)
BR (1) BRPI0508109A (zh)
CA (1) CA2553936C (zh)
RU (1) RU2359964C2 (zh)
TW (1) TWI332951B (zh)
WO (1) WO2005090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77396A1 (en) * 2009-07-03 2012-02-28 Univ Nanyang Tech Method of form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102452921B (zh) * 2010-10-27 2014-03-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二元羧酸的方法
CN102452890B (zh) * 2010-10-29 2014-05-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甲基环己醇氢解为甲基环己烷的方法
US9233944B2 (en) 2012-06-27 2016-01-12 University Of Kansas Alkylene epoxidation with mesoporous catalysts
US20160167030A1 (en) 2014-12-16 2016-06-16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Hierarchical aluminophosphates as catalysts for th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CN105944707A (zh) * 2016-05-13 2016-09-21 浙江师范大学 Ti-TUD-1催化剂在环己酮氨氧化合成环己酮肟反应中的应用
CN107413342B (zh) * 2016-05-23 2021-02-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环氧化生产环氧化合物的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9695B (zh) * 2016-10-31 2019-05-03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丙烷的生产方法
CN106699696B (zh) * 2016-10-31 2019-05-03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丙烷和环己酮的联产方法
CN107488099B (zh) * 2017-08-10 2019-05-07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环氧丙烷和环己醇的方法
WO2021021366A1 (en) * 2019-08-01 2021-02-04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Process and system to make olefin epoxides
US11827613B2 (en) 2019-08-01 2023-11-28 ExxonMobi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Process and system to make olefin epoxi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7100A (en) 1974-04-11 1976-10-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yclohexane oxi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binary catalysts
US4080387A (en) 1976-09-23 1978-03-21 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 Process for concentration of cyclohexane oxidate
NL7802125A (nl) 1978-02-25 1979-08-28 Stamicarbon Werkwijze voor het bereiden van cycloalkanolen en cycloalkanonen.
IT1127311B (it) 1979-12-21 1986-05-21 Anic Spa Materiale sintetico,cristallino,poroso costituito da ossidi di silicio e titanio,metodo per la sua preparazione e suoi usi
US4675450A (en) 1985-11-12 1987-06-2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duction of cyclohexyl hydroperoxide
EP0987220A1 (en) 1998-09-17 2000-03-22 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 Mesoporous amorphous silicate materials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US5043481A (en) 1990-09-28 1991-08-27 Arco Chemical Technology, Inc. Cyclohexane oxidation
NL9200187A (nl) * 1992-02-03 1993-09-01 Dsm Nv Werkwijze voor de bereiding van cycloalkanon en/of cycloalkanol.
NL9201269A (nl) 1992-07-15 1994-02-01 Dsm Nv Werkwijze voor de bereiding van cyclohexylhydroperoxide.
RU2140819C1 (ru) * 1993-12-23 1999-11-10 Арко Кемик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 Л.П. Титансодержащий цеолит,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эпоксидирования олефинов и дичетвертичное аммониев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титансодержащего цеолита
JPH11349580A (ja) * 1998-06-05 1999-12-21 Ube Ind Ltd シクロアルケンオキシドの製造法
US6906208B2 (en) 1999-09-07 2005-06-14 Abb Lummus Global Inc. Mesoporous material and use thereof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US6930219B2 (en) 1999-09-07 2005-08-16 Abb Lummus Global Inc. Mesoporous material with active metals
US6762143B2 (en) 1999-09-07 2004-07-13 Abb Lummus Global Inc. Catalyst containing microporous zeolite in mesoporous support
JP4601805B2 (ja) 2000-11-24 2010-12-22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クロヘキサンの酸化方法
JP2003128655A (ja) * 2001-10-26 2003-05-0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ε−カプロラクタムの製造方法
JP3969078B2 (ja) * 2001-12-12 2007-08-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ペンタシル型ゼオライ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ε−カプロラクタムの製造方法
JP2003210993A (ja) * 2002-01-21 2003-07-29 Maruzen Petrochem Co Ltd 遷移金属錯体を固定化した酸化触媒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炭化水素類の酸化方法
AU2002255305A1 (en) * 2002-04-24 2003-11-10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ctam synthesiz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091365B2 (en) 2006-08-15
JP5235406B2 (ja) 2013-07-10
JP2007527907A (ja) 2007-10-04
KR20070026406A (ko) 2007-03-08
RU2359964C2 (ru) 2009-06-27
TW200602332A (en) 2006-01-16
WO2005090324A1 (en) 2005-09-29
CN1946704A (zh) 2007-04-11
BRPI0508109A (pt) 2007-07-17
US20050197499A1 (en) 2005-09-08
KR101100840B1 (ko) 2012-01-02
RU2006135399A (ru) 2008-04-20
EP1723130A1 (en) 2006-11-22
CA2553936C (en) 2012-05-22
CN1946704B (zh) 2012-04-25
CA2553936A1 (en) 2005-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2951B (en) Process for olefin epoxidation and co-production of nylon precursor
Jiang et al. Catalytic hydroxylation of benzene to phenol with hydrogen peroxide using catalysts based on molecular sieves
US6906208B2 (en) Mesoporous material and use thereof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DE60213634T2 (de) Verfahren zur direkten epoxidation unter verwendung eines mischkatalysatorsystems
CN101291877B (zh) 钛硅酸盐沸石ts-1的制备
EP2531297B1 (en) Process for making titanium-mww zeolite
US8932980B2 (en) Ordered mesoporous titanosilicate and th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EP0651674B1 (en) Catalysts and their use in oxidation of satured hydrocarbons
JP2006525283A5 (zh)
TWI500607B (zh) 直接環氧化之方法
WO2000021945A1 (de) Verfahren zur oxidation einer mindestens eine c-c-doppelbindung aufweisenden organischen verbindung
CN105439826B (zh) 一种丙二醇单甲醚的制备方法
WO2003027087A1 (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oxyde de propylene
JP4035611B2 (ja) シクロオクテンオキサイドの製造方法
JP4643110B2 (ja) プロピレンオキサイドの製造方法
CN105524019A (zh) 一种氧化烯烃的制备方法
Changjiu et al. A “Green” cyclohexanone oxidation route catalyzed by hollow titanium silicate zeolite for preparing ε‐caprolactone, 6‐hydroxyhexanoic acid and adipic acid
JP2005536474A (ja) 担持酸化ニオブ触媒を使用するエポキシ化方法
JP2005089341A (ja) 含酸素シクロヘキセ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