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5834B - A dual structure tire wheel and a method for installing it - Google Patents

A dual structure tire wheel and a method for installing 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5834B
TWI325834B TW097141506A TW97141506A TWI325834B TW I325834 B TWI325834 B TW I325834B TW 097141506 A TW097141506 A TW 097141506A TW 97141506 A TW97141506 A TW 97141506A TW I325834 B TWI325834 B TW I3258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m
inner tube
tubeless tire
tire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1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7524A (en
Inventor
Kazuhiro Ikeda
Original Assignee
Kazuhiro Iked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zuhiro Ikeda filed Critical Kazuhiro Ikeda
Publication of TW200927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7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5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58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1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utilising additional inflatable supports which become load-supporting in emerg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4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utilising additional non-inflatable supports which become load-supporting in emerg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4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utilising additional non-inflatable supports which become load-supporting in emergency
    • B60C17/06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utilising additional non-inflatable supports which become load-supporting in emergency resili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522Multiple chamber
    • Y10T152/10576Annular chambers
    • Y10T152/10594Mutually free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4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 付諕簡早說明 I 0 :輪圈 II :凸緣 1 2 :收納部 1 5 :内胎 3 0 :無内胎輪胎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 徵的化學式: 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⑴r"
於例如轎車、卡車、公共汽車等的汽車的輪胎(如)或2 車等的兩輪摩托車、自行車’而且適用於飛機或特殊車輛用 的輪胎等。特別是關於於在車輛行走(r_ing)中所裝設的 輪胎爆胎(puncture)的情形下,到車輛停止為止容易進行某 種程度的方向盤控制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 【先前技術】 汽車的輪胎是以無内胎輪胎(tubeless tire)為主 /;IL。無内胎輪胎的基本構造如圖31所示。配設有由胎面 (tread)l的兩端朝輪胎的徑向形成環狀之一對胎壁(8丨心 1325834 wal 1 )2,其端部成為胎唇部(bead part)3,在該胎唇部 3 安裝有具有輪圈閥(rim valve)4之輪圈(rim)5。 如圖31所示之習知的無内胎輪胎的情形,被指出當行 走中輪胎爆胎時因空氣洩掉,故由於車輛負载使車身傾 斜,方向盤操作變的困難,並且剎車作用變的難以起作用。 鑑於上述問題點,在習知技術中已知有設法即使爆胎 也能行駛一定距離之種種的失壓續跑胎(run flat tire)。 此處,失壓續跑胎是指即使輪胎的空氣壓因爆胎而減少, 輪胎被壓扁也能使某種程度的距離之行走為可能之輪胎。 習知的第一失壓續跑胎有將輪胎的胎壁作成壁厚,在 爆胎時藉由胎壁之構造上的強度一時地支撐車重之胎壁補 強型失壓續跑胎。 但是,胎壁補強型的失壓續跑胎因將肩負吸收來自路 面的振動的角色之胎壁作成壁厚提高構造強度,故有振動 吸收能力降低,影響乘坐的感覺,並且會犧牲燃油效率 (fuel efficiency),關鍵的重量變重之缺點。 習知的第二失壓續跑胎有在輪胎的内部裝設輪狀的内 結構支撐體(inner structural supporter),在爆胎時藉 由内結構支撐體之構造上的強度一時地支撐車重之内結構 支撐體型失壓續跑胎。 揭示該内結構支撐體型失壓續跑胎的技術有曰本國特 開平7-27693 1號公報、日本國特開2002-09661 3號公极 等。該内結構支撐體型失壓續跑胎的情形因在爆胎時藉由 内結構支撐體一時地支撐車身,故當然需使内結構支標體 4 1325834 的直徑比輪圈的直徑大。 [專利文獻1 ] 日本國特開平7 - 2 7 6 9 3 1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國特開2002-096613號公報 【發明内容】 内結構支撐體型失壓續跑胎其目的如上述為即使是在 車輛行走中所裝設的輪胎爆胎的情形下,到車輛停止為止 某種程度的方向盤控制也可能。 _ 但是,在習知技術的内結構支撐體型失壓續跑胎中問 題點可舉出輪胎裝設的方法困難。 即使是通常的一般的無内胎輪胎,將輪胎嵌入裝設於 輪圈也絕非易事’但是’内結構支撐體型失壓續跑胎的情 形因在輪圈的周圍存在直徑大的内結構支撐體,故在裝設 内結構支撐體於輪圈後’在其外側嵌入裝設無内胎輪胎此 點在通常的裝設程序上很困難。 在内結構支撐體與外側的無内胎輪胎未被牢牢地安穿 鲁的狀態下’在使兩者都覆蓋在輪圈後使内結構支樓體固定 於輪圈的情形也不容易。 依照日本國特開平7_27693 1號公報,自無内胎輪胎未 被裝設於輪圈的階段開始的裝設程序完全未顯示,所揭示 的圖也僅是輪圈與内結構支撐體與外側的無内胎輪胎的上 半部的剖面構造。 接著’日本國特開2002-0966 1 3號公報認識到很難由 該内結構支撑體被裝設於輪圈的階段裝設無内胎輪胎於外 5 1325834 側’並指出該問題點。在日本國特開2002-0966 1 3號公報 的技術中,内結構支撐體不是以輪狀的單一物形成,而是 預先將全體分割成2〜6等份而形成,以由内周部與外周部 構成的雙重構成將内結構支撐體的内周面固定於輪圈。 在曰本國特開2002-0966 1 3號公報所揭示的裝設方法 是重複在將輪圈的一方嵌在輪胎後,稍微使輪圈傾斜並使 其面臨輪胎的外部,在該傾斜的部位裝設分割的一片内結 構支撐體’而且,在將其他的部位之輪圈伸出於外部後, 裝設内結構支撐體的程序,依次裝設内結構支撐體於輪胎 之_的方法。被視為内結構支撐體是藉由螺栓(bo丨t)等固 定於輪圈。 但是’現實上外側的無内胎輪胎是經由胎唇使空氣不 會 掉而被密著裝設,即使是在將無内胎輪胎嵌通於輪圈 的狀態下,也因幾乎無間隙’故無放入内結構支撐體的餘 裕。即使準備假設可由些微的間隙插入的内結構支撐體, 該内結構支撐體成薄的板狀物,構造上的強度極弱,故也 會成為不堪使用之物吧。因此,在日本國特開2002-096613 號公報所揭示的技術中,無法提供具有於實際上在車輛行 走中所裝設的輪胎爆胎的情形下,使某種程度的方向盤控 制為可能之構造強度。 鏗於上述問題點,本發明其目的為提供一種内結構支 撐體型的無内胎輪胎,即使是於在車輛行走中所裴設的輪 胎爆胎的情形下,也能使某種程度的方向盤控制為可能, 且可使裝設於輪圈容易。 6 1325834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具備第 輪,其特徵包含:具備如下構件之輪圈:凸 裝無内胎輪胎的胎唇部分之胎魯片(bead 前述凸緣小,配設於井(we 1 1 )之收納部; 收納部之中之内胎(tire tube);調整前述 氣壓之第一輪圈閥;用以調整前述内胎的 圈閥;以及無内胎輪胎, 其中藉由厚且強固的橡膠原料構成前 前述内胎的底部的形狀為與收納部底部附 β形狀嵌合的形狀,藉由使兩者嵌合而固定 内胎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前述内胎 脫落。 依照上述構成,可得到裝設方法被> 輪。因在外側的無内胎輪胎裝設時内胎被 納部,故不會妨礙無内胎輪胎之裝設於輪 使内胎膨脹,在爆胎時可透過内胎之構造 支撐車重。 ® 此處,前述内胎的原料為具有可膨脹 由前述第二輪圈閥注入空氣到前述内胎内 氣壓,並在前述無内胎輪胎的内側使前述 下,前述内胎的直徑比前述凸緣的直徑大 藉由上述構成,變成内胎的直徑較凸 過在爆胎時藉由内胎一時地支撐車身,-小,爆胎時的方向盤操作變的比較容易。 一雙重構造的車 緣(flange);安 sheet);直徑比 可被收納於前述 無内胎輪胎的空 空氣壓之第二輪 述内胎的底部, 近的側面的突起 ,即使是由前述 也不會由前述井 准立之實用的車 收納於輪圈的收 圈,然後,藉由 上的強度一時地 性的原料,在經 直到成為預定空 内胎膨脹的狀態 較佳。 緣的直徑大,透 f吏車身的傾斜變 7 1325834 使前述内胎膨脹的方法有幾種。例如可舉出以下 種方法。 第一方法為前述内胎的原料採用具有伸縮性的原 藉由填充空氣使其膨脹之方法。 第二方法為在前述内胎的原料為具有伸縮性的原 表面間歇地配設硬質橡膠等的硬的原料,能以所謂的 囊(be 1 lows)方式折疊而構成,藉由填充空氣使其膨脹 法。 第三方法為前述内胎的原料採用不具伸縮性但柔 ®原料(例如玻璃纖維(g 1 a s s f i b e r)等的強化纖維原料 由由空氣洩掉洩氣的狀態填充空氣使其膨脹之方法。 此外,前述内胎的原料為橡膠、塑膠、纖維的任 或此等橡膠、塑膠、纖維的組合或混合構造強化原料 等橡膠、塑膠、纖維較佳。 接著,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具備第一雙 造的車輪的安裝方法,為包含如下構件之具備雙重構 車輪的安裝方法:具備如下構件之輪圈:凸緣;安裝無 ®輪胎的胎唇部分之胎唇片;直徑比前述凸緣小,配設 之收納部;可被收納於前述收納部之中之内胎;調整 無内胎輪胎的空氣壓之第一輪圈閥;用以調整前述内 空氣壓之第二輪圈閥;以及無内胎輪胎,其中藉由厚 固的橡膠原料構成前述内胎的底部,前述内胎的底部 狀為與收納部底部附近的側面的突起形狀嵌合的形狀 由使兩者嵌合而固定,即使是由前述内胎的旋轉產生 的三 料, 料的 伸縮 之方 軟的 丨,藉 一種 於此 重構 造的 内胎 於井 前述 胎的 且強 的形 ,藉 的離 8 1325834 心力作用,前述内胎也不會由前述井脫落, 其特徵為:藉由將於在將前述内胎收納於前述收納部 之中的狀態下裝設前述無内胎輪胎於前述胎唇片後,填充 空氣至前述内胎及前述無内胎輪胎之程序分成如下之兩階 段的程序,使前述内胎在前述無内胎輪胎的内側膨脹:以前 述第二輪圈閥調整前述内胎的内壓至預定壓力之第一程 序;接著,以前述第一輪圈閥將前述無内胎輪胎的内壓調 整至預定壓力之第二程序。 此外,有長時間行走的話僅外側的無内胎輪胎磨損的 β情形。在本發明的車輪中僅外側的無内胎輪胎的更換可簡 單地進行。更換裝設於前述輪圈的外周之前述無内胎輪胎 的情形是在藉由以前述第一輪圈閥戌掉空氣使前述無内胎 輪胎的内壓由前述預定壓力減壓之第二程序,和以前述第 二輪圈閥洩掉空氣使前述内胎的内壓由前述預定壓力減壓 之第一程序洩掉空氣使前述内胎收縮後,藉由由前述無内 胎輪胎拔出前述輪圈,以相反的程序安裝新的前述無内胎 輪胎更換前述無内胎輪胎較佳。 ® 藉由上述程序,可將填充於内胎之中的空氣的量當作 在無内胎輪胎的爆胎時的狀態中,以内胎當作内結構支撐 體適當地使其膨脹用之適當的量。 接著,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具備第二雙重構 造的車輪,其特徵包含:具備如下構件之輪圈:凸緣;安裝 無内胎輪胎的胎唇部分之胎唇片;井;沿著前述井外周配 設,至前述井的安裝角度的調整為可能,在前述安裝角度 9 1325834 為沿著前述井外周之角度的情形了’其擴展的直徑比前述 輪圈的凸緣的直徑小之多數個板狀體;調整前述無内胎輪 胎的空氣壓之輪圈閥;以及無内胎輪胎, 其中在令前述板狀體的安裝角度為沿著前述井外周的 角度之狀態下,在裝設前述無内胎輪胎於前述胎唇片後, 調整前述板狀體之至前述井的安裝角度並使前述板狀體朝 前述井的外側方向擴展而展開,在前述無内胎輪胎的内側 使其具有擴展,對外側的前述無内胎輪胎在其内側配設前 述板狀體,前述板狀體的形狀在沿著前述井的外周排列的 狀態下,在前述井之一個旋轉方向具有凸形狀,在與前述 一個旋轉方向相反的旋轉方向具有凹形狀,藉由在互相接 鄰的前述板狀體之間前述凸形狀與前述凹形狀互相對應而 配置,增加前述板狀體的前述井旋轉方向中的長度,2增 加排列於前述井外周之前述板狀體的數目。 依照上述構成’可得到裝設方法被確立之實用的車 輪。因在外側的無内胎輪胎裳設時板狀體被收納於輪圈的
收納部,故不會妨礙無内胎輪胎之裝設於銓 取又仏糇圈,然後,透 過藉由安裝角度的調整使板狀體展開,在,Μ # J隹爆胎時可透過板 狀體之構造上的強度一時地支樓車重。 此外’前述板狀體具有沿著前述井的外周的彎曲較佳。 如此’若具有沿著凸緣的外周的彎曲,則因在使板狀 體沿著輪圈的外周時整齊地沿著輪圈外周,故可咸丨 部的深度。 * 此處’錢板狀體的原料為金屬、硬質塑膠、硬質橡 1325834 膠的任一種或此等金屬硬質塑膠、硬質橡膠的組4 此外,本發明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在裝設無 胎於輪圈的狀態下以車輪販賣也可以,也可以僅以 賣使用於本發明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之輪圈。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用以實施本發明的最佳的形態’藉由實 體地說明。此外,本發明不是被限定於此等實施例。 _ 本七月的[車輪(tirewheel)]"5^適用於例如如層 示的轎車、卡車、公共汽車等的汽車的輪胎或摩牦 兩輪摩托車、自行車,而且可適用於飛機或特殊車 輪胎等。在以下的實施例中雖然是以轎車的輪胎為 行說明’惟也能適用於卡車或公共汽車其他的特殊 輪胎等。 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輪圈(wheel)是指包含所 圈(rim)與内胎,或者包含輪圈(rim)與板狀體裝 鲁胎輪胎於輪圈者的全體為車輪。 (貫施例一) 實施例一的車輪其構成例為使内胎膨脹的方法 如下的方法:内胎的原料採用具有伸縮性的原料,藉 空氣使其膨脹之方法(第一方法3 圖1是顯示與實施例一有關之車輪的輪圈的基 之圖,圖2是顯示使圖示的内胎膨脹的樣子: 外,裝設程序等為一W,較安裝於胎唇部等詳 較佳。 内胎輪 單體販 施例具 "2所 車等的 輛用的 例子進 車輛的 謂的輪 設無内 是使用 由填充 本構成 圖。此 程序是 1325834 省略圖示。 圖1是顯示本發明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的輪圈10之 大致的輪廓,圖 1(A)為前視圖,圖1(B)為縱剖面圖,圖 1 ( C )為側視圖。圖1 ( D )及圖1 ( E )為容易理解比較習知的車 輪的輪圈與本發明中的車輪的輪圈之圖。在圖1(E)中本發 明中的收納部1 2的範圍是附加剖面線(h a t c h i n g)顯示。 如圖1(A)至圖1(C)所示,本發明中的輪圈10具備: 凸緣11、收納部1 2、調整被裝設於輪圈1 0的無内胎輪胎 30的空氣壓之第一輪圈閥13、用以調整後述的内胎15的 ®空氣壓之第二輪圈閥14、内胎15。此外,通常的輪圈所具 備的其他的構造物等的圖示是省略。 胎唇片是具有與無内胎輪胎 3 0的内周緣之接點的部 分,具備安裝無内胎輪胎3 0的胎唇部分之部分(未圖示)。 收納部 1 2是藉由去掉(削除)習知的井的内徑而構 成,當作内胎1 5的收納空間而提供。因去掉井的内徑,故 與習知的車輪的輪圈比較可寬廣地確保收納空間。收納部 12的範圍是附加剖面線而表示。在收納部1 2之中收納有 内胎1 5。 第一輪圈閥13及第二輪圈閥14在構造上是與通常的 輪圈閥一樣,其詳細的圖示常省略,第一輪圈閥13的空氣 插入口是在無内胎輪胎 30的内部被導引至可調整空氣壓 的位置,第二輪圈閥14的空氣插入口是被導引至可調整後 述的内胎15的内部的空氣壓之位置。 内胎15具有些微的彈性力,由具備構造強度的原料製 1325834 作,具有輪狀的袋構造,藉由填充空氣等的氣體而 原料例如有薄的強化橡膠、強化塑膠、強化纖維等 為了提高構造上的強度,混合玻璃纖維、鈦等也可 内胎1 5被製作成在收縮的狀態下被收納於收 之中的尺寸,透過藉由第二輪圈閥14填充空氣等 内胎15變成輪圈10的内結構支撐體。 關於對輪圈1 0固定内胎1 5的方法,例如藉由 固的橡膠原料構成内胎1 5的底部,藉由使該橡膠與 12底部附近的側面的突起嵌合並咬合而固定,設法 ®離心力作用也不會脫落。若藉由該方法在收縮内胎 態下固定於輪圈1 0的收納部1 2的底部,則變成a 圖1 (C)所示的狀態。 圖2是顯示使内胎1 5膨脹的樣子的一例之圖。 如圖2左邊所示,内胎1 5在收縮的狀態下被收 納部12之中。圖2右邊是顯示藉由第二輪圈閥14 氣並使内胎1 5膨脹的狀態。内胎1 5在膨脹的狀態 其直徑比凸緣1 1的直徑大,成為可當作具備雙重構 β輪的内結構支撐體而發揮功能之尺寸。 圖3及圖4是顯示裝設無内胎輪胎30於輪圈 周,以内胎1 5當作内結構支撐體展開的程序之圖 在圖3及圖4中針對無内胎輪胎3 0是以實線表 形概略,内部的剖面概略形狀是以虛線表示,内部 概略形狀是為了容易理解輪圈10的裝設關係的概 併顯示。 膨脹。 ,而且, 以。 納部12 3膨脹, 厚且強 收納部 讓即使 15的狀 1 1(A)〜 納於收 填充空 下變成 造的車 10的外 D 示其外 的剖面 略而一 1325834 首先,如圖3左側所示,對無内胎輪胎3 0嵌入本發明 的輪圈10。對輪圈10的胎唇片(未圖示)以習知的方法安 裝無内胎輪胎30的胎唇部(未圖示)(詳細未圖示)。無内胎 輪胎3 0的胎唇部及輪圈1 0的胎唇片的形狀或構造與以往 一樣也可以。 此時,内胎1 5收縮且為被收納於收納部1 2之中的狀 態,因其直徑變小,故在無内胎輪胎3 0之嵌入輪圈1 0時 不會成為阻礙,可依照習知的通常的程序進行裝設。 藉由將無内胎輪胎3 0嵌入輪圈1 0,如圖3右側所示, ®經由胎唇部使無内胎輪胎3 0與輪圈1 0被緊密地嵌合,無 内胎輪胎3 0的内部被密閉。但是,還在該階段中第一輪圈 閥1 3被打開,無内胎輪胎3 0的内側與外氣相通,空氣壓 與外氣壓相同。 接著,如圖4的左圖到右圖所示使内胎15膨脹,在無 内胎輪胎3 0的内部中展開(第一程序)。針對該内胎1 5的 膨脹是經由第二輪圈閥1 4進行。第二輪圈閥1 4是使外氣 與内胎1 5的内部相通,成為可藉由控制空氣的流通與閥的 ®開關調整内胎1 5的内部的空氣壓之構造。經由該第二輪圈 閥1 4增加内胎1 5的内部的空氣壓,使内胎1 5膨脹並使其 在無内胎輪胎3 0的内部展開。使内胎1 5膨脹後關閉第二 輪圈閥1 4使内胎1 5密閉,維持固定内胎1 5的膨脹狀態。 該内胎1 5的直徑為作為失壓續跑胎的内結構支撐體的直 徑具有適當的程度的大小。 此外,在該階段中,無内胎輪胎30的内部的空氣壓因 1325834 打開第一輪圈閥1 3,故與外氣壓相同。 接著,調整無内胎輪胎30的空氣壓。經由第一輪圈閥 13調整無内胎輪胎3 0的内部的空氣壓,然後,關閉第一 輪圈閥13,密封無内胎輪胎30(第二程序)。 若填充空氣直到無内胎輪胎 30的内壓成為預定的空 氣壓,則無内胎輪胎3 0膨脹至通常的使用狀態,適合車輛 的行走。 此外,上述的兩個程序,亦即,第一程序最初是以第 二輪圈閥14調整内胎15的内壓至預定壓力,然後,藉由 籲第二程序以第一輪圈閥13調整無内胎輪胎30的内壓至預 定壓力。依照該兩階段的程序,可將填充於内胎1 5的空氣 . 量當作在爆胎時内胎 1 5維持作為内結構支撐體的膨脹用 之適當的量。 其理由如以下所示。正當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爆胎, 無内胎輪胎 30内的空氣壓由預定壓力急遽地下降至外氣 壓時,若内胎 1 5不耐由自身的内壓造成的膨脹,則内胎 15也一起破裂。乃因若為上述程序,則在最初以第二輪圈 ®閥14調整内胎15的内壓至預定壓力時,無内胎輪胎30 變成外氣壓,被填充於内胎15的空氣量成為對外氣壓適度 地膨脹用之適當的量。 此外,若藉由第二程序經由第一輪圈閥13提高無内胎 輪胎30至預定壓力,則内胎15也被緊壓並被提高至該預 定壓力,内胎1 5自身稍微洩氣。但是,透過如此稍微洩氣 的狀態,於在爆胎時無内胎輪胎3 0的内壓急遽地下降至外 1325834 氣壓的情形下,藉由自身的内壓充分地膨脹,可完成内結 構支撐體的角色。 圖5是顯示藉由上述程序填充空氣而得之與本實施例 一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1 0 0的完成狀態的一例之 .圖。圖5(A)是斜視圖,圖5(B)是顯示其剖面之圖。如圖 5 (B )所示,内胎1 5是在無内胎輪胎3 0的内部膨脹展開。 接著,針對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爆胎的情形之功效來 說明。 圖6的左側是顯示正常的狀態之圖,右側是顯示習知的 ®無内胎輪胎3 0爆胎的狀態之圖,中央是顯示本發明的無内 胎輪胎3 0爆胎的狀態之圖。 當無内胎輪胎3 0爆胎時,無内胎輪胎3 0破裂無法支 撐車重車身塌陷,車身的塌陷越大方向盤操作變的越困 難,危險性增加。在習知的車輪中由左側的圖的狀態到右 侧的圖的狀態車身一口氣塌陷。亦即,成為塌陷高度(b) 部分,如此會招致非常危險的狀態。另一方面,本發明的 情形由於是藉由内胎15 —時地支撐車重的構造,故變成車 ®身由左側的圖的狀態塌陷到中央的圖的狀態。亦即,變成 塌陷高度(a)部分。比較車身塌陷的高度,顯然相對於在習 知的車輪中塌陷高度(b)部分,在本發明的車輪1 0 0中因僅 塌陷高度(a)部分,故即使是爆胎時塌陷也小,因此變的更 安全。 此外,關於在爆胎時成為内結構支撐體的内胎15之構 造上的強度進行說明。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即使爆胎也不 1325834 會70全裂開’而是一時地殘存在輪圈的周圍。此時,内胎 15是進行像對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〇之一種的内胎(tube) 的作用。亦即,雖然是一時的但仍像有内胎輪胎(tube t丨re) & A #用。不是長時間行走而是到停止為止的短時間行走 的話,藉由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0與内胎15如有内胎輪胎 般的行走為可能。本發明是以該功效為目標。 接著針對更換輪胎的紅序來說明《本發明的特徵為 在外側的無内月台㈣3 〇磨損1需更換的情形等之下,也能 僅更,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0。若為習知的失壓續跑胎,則 即使是外側的無内胎輪月台3〇磨損的情形也須更換失壓續 ^全體。在本發明中因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0與内胎15 ?刀離’故僅更換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0即可。 拆卸的第一程序如圖7所示,首凑, ! 4 ^ ΒΑ 首先’打開第二輪圈閥 洩掉内月。1 5内的空氣,使内胎 ^ , . °丄5收縮。内胎15被收 、,、成為收納空間的收納部1 2。接著 ^ ^ „ ! 〇 沟拔冰相,丨认~ 可打開第一輪圈閥1 3 卜側的無内胎輪胎3 0内的空氣。 卸下=二卸的第二程序如圖8所*,由輪圈的胎唇片 卸下外側無内胎輪胎3〇的胎唇部 1 Λ .. 刀離無内胎輪胎30與 輪圈10’由無内胎輪胎30抽出輪 直吉麻總, _ 1 ϋ。因内胎1 5收縮且 其直役變小,故在拔出輪圈1〇時 而進階段的程序僅拆卸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〇 :、此外’新的無内胎輪胎30的裝設也可以依照 圖3至圖4的程序安裝。 以上’雖然是顯示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有關之具備雙 17 1325834 種種的變更 重構造的車輪的構成例’惟上述構成為—例 為可能。 (實施例二) 實施例一的車輪其構成例為使内胎膨脹的方法是使用 如下的方法:在内胎的原料是具有伸縮性的原料的表面間 歇地配6又硬質橡膠等的硬的原料,能以所謂的伸縮囊方式 折疊而構成’藉由填充空氣使其膨脹之方法(第二方法)。 圖9是顯示與實施例二有關之車輪的輪圈的基本構成 之圖’圖1 0是顯示使圖9所示的内胎膨脹的樣子之圖。此 外’裝設程序等為—例,關於安裝於胎唇等詳細的程序是省 略圖示。 圖9是顯示輪圈i〇a之大致的輪廓’圖9(A)為前視圖, 圖9 ( B )為縱剖面圖,圖9 (C )為側視圖。關於實施例二的輪 圈也是收納部1 2的範圍與實施例一一樣也可以’故相當於 圖1 (E)的圖省略。 如圖9(A)至圖9(c)所示,與實施例二有關的輪圈i〇a 具備如下的構件此點與實施例一一樣:凸緣1 1、收納部 12、調整被裝設於輪圈10a的無内胎輪胎30的空氣壓之第 輪圈閥13、用以調整後述的内胎i5a的空氣壓之第二輪 圈閱14、内胎1 5 a。關於凸緣11、收納部1 2、第一輪圈閥 13第—輪圈閥14其功能和構造與實施例一所示者一樣也 可以。 内胎1 5 a為在具有伸縮性的原料的表面間歇地配設硬 質橡膠等的硬的原料,能以所謂的伸縮囊方式折疊而構 ⑶ 5834 成 。内胎15a全體是以具有伸縮性的柔軟的橡膠原料等構 JL> ’例如成為如實施例一般一填充空氣就膨脹之構成β但 Θ 尺’實施例二的内胎1 5 a為在外周部分間歇地配設有以硬 質橡膠等的硬的原料製成的外皮。亦即,如圖9(C)所示在 Ά j, 的原料的外皮之間有柔軟的橡膠原料,成為該部分可伸 JL· 欢*可折疊之構成’並成為能以所謂的伸縮囊方式使全體 伸縮之構成。 此外,在實施例二的内胎1 5 a中因外皮被硬質橡膠等 的硬的原料覆蓋’故也能得到構造上的強度變強之效果。 内胎1 5 a被製作成在收縮的狀態下被收納於收納部1 2 之中的尺寸’藉由以第二輪圈閥14填充空氣等而膨脹,内 胎1 5a成為失壓續跑胎的内結構支撐體。 關於對輪圈1 Oa固定内胎丨5a的方法,與實施例—— 樣如圖9(B)所示,藉由厚且強固的橡膠構成内胎i5a的底 部’藉由使該橡膠與收納部1 2底部附近的側面的突起嵌合 並咬合而固定’設法讓即使離心力作用也不會脫落。 圖1 〇是顯示使内胎1 5a膨脹的樣子的一例之圖。 如圖1 0左邊所示,内胎1 5 a在收縮的狀態下被收納於 收納部12之中。圖10右邊是顯示藉由第二輪圈閥14填充 空氣並使内胎1 5a膨脹的狀態。内胎丨5a在膨脹的狀態下 變成其直徑比凸緣11的直徑大,成為可當作具備雙重構造 的車輪的内結構支撐體而發揮功能之尺寸。 圖11及圖12是顯示裝設無内胎輪胎30於輪圈10a的 外周’以内胎1 5a當作内結構支撐體展開的程序之圖。 1325834 無内胎輪胎30之裝設於輪圈10a的方法是與實施例一 一樣。首先,如由圖1 1左側至圖11右側所示,對無内胎 輪胎30嵌入輪圈10a。對輪圈10a的胎唇片以習知的方法 安裝無内胎輪胎 30的胎唇部(未圖示)(詳細未圖示)。此 時,内胎1 5 a收縮且為被收納於收納部1 2之中的狀態,因 其直徑變小,故在無内胎輪胎30之嵌入輪圈10a時不會成 為阻礙,可依照習知的通常的程序進行裝設。 無内胎輪胎3 0的裝設後,對内胎1 5 a經由第二輪圈閥 1 4填充空氣,使其由圖1 2左側的狀態成為圖1 2右側的狀 •態。 此外,藉由對内胎1 5a經由第二輪圈閥1 4填充空氣之 .程序(第一程序),與然後,對無内胎輪胎3 0經由第一輪圈 閥1 3填充空氣之程序(第二程序)的兩階段的程序填充空 氣此點是與在實施例一說明的一樣,此處的說明是省略。 圖1 3是顯示藉由上述程序填充空氣而得之與本實施例 二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1 〇 〇 a的完成狀態的一例之 圖。圖13(A)是斜視圖,圖13(B)是顯示其剖面之圖。如圖 ® 13(B)所示,内胎15a是在無内胎輪胎30的内部膨脹展開, 當作失壓續跑胎之内結構支撐體發揮功能。在内胎1 5a的 外周補強有硬的原料部分,作為内結構支撐體的構造強度 被提高。 接著,針對更換輪胎的程序來說明。與實施例——樣, 在本實施例二中也是在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磨損且需更 換的情形等之下,也能僅更換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 20 ^^834 拆卸的第一程序如圖14所示, 14洩掉内胎l5a内的空氣,使内 先,打 欠'内於成為收納空間的收納部1 2。接“收缩 1 3 '曳掉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内的空^打 接著,拆卸的第二程序如圖15所— 卸下外側無内胎輪胎3 〇的胎唇部,八★由 輪圈〗〇a’由無内胎輪胎3〇抽出輪圈離無P 縮且其直杈變小,故在拔出輪圈 a ° 可藉由該兩階段的程序僅拆卸 β 而進仃更換。此外,新的無内胎輪月'!的矣 圖"至圖12的程序安裝。 ° 3〇的裝 以上’雖然是顯示與本發明的 曹搭、it AA 土 貫施例二 重構&的車輪的構成例,惟上述構 為可能。 战為一例 (實施例三) 實施例三的車輪其構成例為使 如下的太土 优内胎膨脹 下的方t内月台的原料採用*具伸 如玻璃纖維等的強化纖維原料 異充工虱使其膨脹之方法(第三方法 、圖16是顯示與實施例三有關之。 構成之圖’圖1 7是顯示使圖1 6所示的内 圖。此外,梦机广姑· 的内月口 藉床θ 序4為一例,關於安裝奸 私序疋省略圓示。 、月0 圖16是顯示輪圈⑽之大致的輪廊,圖 開第二輪圈閥 。内胎15a被 開第一輪圈閥 輪圈的胎唇片 3胎輪胎3 0與 因内胎15a收 成為阻礙。 i内胎輪胎 30 設也可以依照 有關之具備雙 ,種種的變更 的方法是使用 $軟的原料(例 洩掉洩氣的狀 圈1 Ob的基本 膨脹的樣子之 唇片等詳細的 16(A)為前視 丄325834 圖’圖16(B)為縱剖面圖,圖16(C)為側視圖。 二的輪圈也是收納部丨2的範圍與實施例——關於實施例 相當於圖1 (E)的圖省略。 樣也可以’故 如圖16(A)至圖16(C)所示’與實施例= 1 〇 b具備如下的構件此點與實施例一、實施例有關的輪圈 11、收納部i 2、調整被裝設於輪圈丨〇b的無一一樣:凸緣 的空氣壓之第一輪圈閥13、用以調整後述的内胎輪胎3〇 氣壓之第二輪圈閥14、内胎15b<>關於凸緣1 1月。l5b的空 #第~輪圈閥13、第二輪圈閥14其功能和構、/、收納部12、 實施例二所示者一樣也可以。 乂與實施例一、 円胎1 5b是由像例如破璃纖維等的強化 具伸縮性但薄且堅固的原料製成,可折纖維原料 構成。此外,在膨脹的狀態下不會洩漏空"氣可使其膨 破螭纖維等的強化纖維原料的情形,背面民較佳。例 膠原料等空氣不會洩漏之合成化學及底部是使 造較佳。 ’ 戍為被密封 内胎15b是在收縮的狀態下成 m λ. 项*句像布片加欲 <曲’藉由以第二輪圈閥14填充* a ~柔軟自 嬙也 兄工氣等而膨眩 續^胎的内結構支撐體。 脹,成為 關於對輪圈10b固定内胎〗R 樣如圖16⑻所示,藉由厚且強的方法’與實施例 底部,藉由使該橡勝與收納部12麻膠構成内胎U 合並咬合而固[設法讓即使離部附近的側面的突 m 離心力作用也不會脫- 圖Π是顯示使内胎15b膨眩 脫洛 /脹的樣子的一例之圖。 1325834 如圖17左邊所示,内胎15b在收縮的狀態下變 縮小的狀態。圖1 7右邊是顯示藉由第二輪圈閥1 4 氣並使内胎1 5 b膨脹的狀態。内胎1 5 b在膨脹的狀 定,變成其直徑比凸緣1 1的直徑大,成為可當作具 構造的車輪的内結構支撐體而發揮功能之尺寸。 圖18及圖19是顯示裝設無内胎輪胎30於輪圈 外周,以内胎1 5b當作内結構支撐體展開的程序之 無内胎輪胎30之裝設於輪圈10b的方法,首先 1 8左側至圖1 8右側所示,對無内胎輪胎3 0嵌入輪 ®對輪圈1 Ob的胎唇片以習知的方法安裝無内胎輪胎 唇部(未圖示)(詳細未圖示)。此時,内胎15b因柔 - 地折彎,故若輪圈1 0 b的收納部12的直徑比無内 3 0的孔的内徑(輪圈直徑)小而有少許的間隙,則可 1 5b塞入該間隙,如圖1 8右側所示在嵌入輪圈1 Ob 成為阻礙且内胎15b也可嵌入。在内胎15b進入無 胎 3 0之中後也可以依照習知的通常的程序裝設胎 輪圈10b。 ^ 無内胎輪胎3 0的裝設後,對内胎1 5b經由第二 1 4填充空氣,使其由圖1 9左側的狀態成為圖1 9右 態。 此外,藉由對内胎1 5b經由第二輪圈閥1 4填充 程序(第一程序),與然後,對無内胎輪胎3 0經由第 閥13填充空氣之程序(第二程序)的兩階段的程序 氣此點是與在實施例一說明的一樣,此處的說明是 成左右 填充空 態下穩 備雙重 10b的 圖。 如由圖 圈 1 0 b。 30的胎 軟自如 胎輪胎 將内胎 時不會 内胎輪 唇部於 輪圈閥 側的狀 空氣之 一輪圈 填充空 省略。 ϊ 23 1325834 圖2 0是顯示藉由上述程序填充空氣而得之與本實施例 三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l〇〇b的完成狀態的一例之 圖。圖20(A)是斜視圖,圖20(B)是顯示其剖面之圖。如圖 20(B)所示,内胎15b是在無内胎輪胎30的内部膨脹展開, 當作失壓續跑胎之内結構支撐體發揮功能。 接著,針對更換輪胎的程序來說明。與實施例——樣, 在本實施例三中也是在外側的無内胎輪胎 3 0磨損且需更 換的情形等之下,也能僅更換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 拆卸的第一程序如圖2 1所示,首先,打開第二輪圈閥 • 14洩掉内胎1 5 b内的空氣,使内胎1 5 b收縮。然後,打開 第一輪圈閥1 3洩掉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内的空氣。 . 接著,拆卸的第二程序如圖22所示,由輪圈的胎唇片 卸下外側無内胎輪胎3 0的胎唇部,分離無内胎輪胎3 0與 輪圈1 Ob,由無内胎輪胎30抽出輪圈1 Ob。因内胎1 5b收 縮且變成柔軟自如,故若輪圈1 〇 b的收納部1 2的直徑比無 内胎輪胎3 0的孔的内徑(輪圈直徑)小而有少許的間隙,則 内胎1 5b進入該間隙,可拔出輪圈1 Ob。 ® 可藉由該兩階段的程序僅拆卸外側的無内胎輪胎 30 而進行更換。此外,新的無内胎輪胎3 0的裝設也可以依照 圖18至圖19的程序安裝。 以上,雖然是顯示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三有關之具備雙 重構造的車輪的構成例,惟上述構成為一例,種種的變更 為可能。 (實施例四) 24 1325834 實施例四是具備雙重構造之本發明的第二車輪的構成 例。 圖23是顯示與實施例四有關之輪圈l〇c的基本構成之 圖,圖24是顯示使圖23所示的輪圈10c的板狀體展開的 樣子之圖。此外,關於安裝於胎唇部等詳細的程序是省略圖 示,而且,無内胎輪胎30的裝設程序和板狀體的展開程序 等為一例。 圖23是顯示實施例四的輪圈之大致的輪廓,圖23(A) 為前視圖,圖2 3 ( B )為顯示側視圖。如圖2 3所示,與本發 ®明有關的輪圈l〇c具備:凸緣11、板狀體16、調整無内胎 輪胎30的空氣壓之第一輪圈閥13。凸緣11、第一輪圈閥 13與實施例一一樣也可以。此外,在圖2 3中如後述般調 整板狀體16的安裝角度之角度調整機構以及通常的輪圈 10c所具備之其他的構造物等的圖示省略。 板狀體16是至輪圈10c的井的安裝角度的調整為可能 之板狀的構造物,沿著輪圈1 0 c的外周配置有多數片。 在板狀體16的安裝角度為沿著輪圈10c的外周的角度 ®的情形下,被調整俾其擴展的直徑比凸緣1 1的直徑小。而 且,在調整板狀體16的安裝角度且各板狀體16朝輪圈10c 的外側方向擴展而展開的情形下,被調整俾成為其擴展的 直徑比輪圈的凸緣1 1的直徑大的直徑。 圖2 4 (A)左側是顯示成為板狀體1 6沿著輪圈1 0 c的外 周的狀態的樣子之圖,圖24(A)的右側是顯示板狀體16朝 輪圈1 0 c的外側擴展而被展開的樣子之圖。 25 1325834 如圖2 4 (A )左側所示,板狀體1 6在沿著輪圈1 0 c的外 周的狀態下其擴展的直徑比凸緣1 1的直徑小。如圖24(A) 右側所示,板狀體16的安裝角度可藉由角度調整機構(未 圖示)自如地調整。亦即,如圖2 4 (A )右側所示,可當作朝 輪圈1 0 c的外側方向擴展而展開的狀態。成為板狀體1 6 的擴展的直徑比輪圈l〇c的凸緣11的直徑大的直徑,成為 可當作車輪的内結構支撐體發揮功能的尺寸。 此外,板狀體1 6的形狀加入以下的辦法較佳。 第一辦法如圖 2 4 ( B )的側視圖所示為使其具有沿著輪 ®圈1 Oc的外周的彎曲之辦法。乃因若具有這種彎曲,則在 令板狀體1 6為沿著輪圈1 0 c的外周的狀態時,可最緊密地 縮小其擴展的直徑。 第二辦法如圖24(B)的俯視圖所示為以板狀體16的一 方側當作凸形狀,以他方側當作對應的凹形狀之辦法。如 圖24(B)的板狀體1 6的形狀所示,凸形狀與凹形狀互相對 應,如圖2 4 ( C )所示在排列板狀體1 6的狀態下,可在互相 接鄰的板狀體 1 6之間使凸形狀與凹形狀互相對應而配 @設,不產生由互相重疊造成的段差,可作成如圖示般平滑 的圓弧狀態,平順地收納為可能。藉由該辦法可增加板狀 體的長度(輪圈旋轉方向的長度),且可緊密地排列板狀體 彼此,可增加排列於輪圈外周的板狀體16的數目。此外, 若增加板狀體的長度(輪圈旋轉方向的長度),則如後述般 調整板狀體1 6的安裝角度而展開的情形,可得到其直徑變 大之優點。而且,若能增加排列於輪圈外周的板狀體16 26 1325834 失壓續跑胎的内結構支撐體之構造 的數目’則可得到作為 上的強度可提高之優點 此外’板狀體16的原料可採用輕量的金屬、輕量的硬 質塑膠、輕量的硬質橡膠等。 圖25及圖26是顯示裝設無内胎輪胎30於輪圈1〇c的 外周W板狀體1 6 #作内結構支撐體展開的程序之圖。 、在W 25及η 26中針對無内胎輪胎3〇,其外形概略曰 以實線表不,内部的剖面概略形狀是以虛線表示。内部: >狀疋為了谷易理解輪圈1〇c的裝設關係 而一併顯示。 蟖略 貫先,如圖25左側所示,對無内胎輪胎3〇嵌入本 明的輪圈10c。對輪圈1〇c的胎唇片以習知的方法安裝叙 内月。輪月口 30的胎唇部(詳細未圖示)。無内胎輪胎3〇及輪 圈1 〇C的凸緣11的形狀或構造與習知的方法一樣也可以。 夺板狀體16因安裝角度被調整為沿著輪圈外周的 時 ”直徑變小’故在將無内胎輪胎3 0嵌入輪圈1 0 c 鲁’不會成為阻礙,可依照習知的通常的程序進行裝設。 接菩 如圖2 6的左側到右側所示,調整板狀體1 6之 至輪® ] π 、 c的安裝角度’板狀體16朝輪圈10c的外側方向 擴展而展pq , * ’在‘,,、内胎輪胎3 0的内側使其具有擴展。該板 狀體 1 β 人 的擴展的直徑為作為失壓續跑胎的内結構支撐髂 的直挪Θ i ^ 二“有適當的程度的大小。 若έτ;
、士由第一輪圈閥13填充空氣於無内胎輪胎30直到 預定的空^ J 乳壓’則無内胎輪胎30膨脹至通常的使用狀態, 27 1325834 適合車辆的行走。 此外,因無内胎輪胎30的内壓不會伴隨著板狀體16 的展開而變化,故不管板狀體16的展開與空氣之填充於無 内胎輪胎3 0的順序,在填充空氣於無内胎輪胎3 0後展開 板狀體1 6也可以。 圖2 7是顯示藉由上述程序填充空氣而得之與本實施例 四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1 0 0 c的完成狀態的一例之 圖。圖27(A)是斜視圖,圖27(B)是顯示其剖面之圖。如圖 27(B)所示,板狀體1 6是在無内胎輪胎30的内部被展開。 ® 接著,針對無内胎輪胎爆胎的情形之功效來說明。 圖28的左側是顯示正常的狀態之圖,右側是顯示習知 的車輪爆胎的狀態之圖,中央是顯示本發明的車輪1 〇〇c 爆胎的狀態之圖。 當無内胎輪胎3 0爆胎時,因無内胎輪胎3 0破裂無法 支撐車重車身塌陷,在習知的車輪中由左側的圖的狀態到 右側的圖的狀態車身一口氣塌陷,故成為塌陷高度(b)部 分,如此會招致非常危險的狀態。另一方面,本發明的車 ®輪的情形由於是藉由板狀體16 —時地支撐車重的構造,故 變成車身由左側的圖的狀態塌陷到中央的圖的狀態,變成 塌陷高度(a )部分。比較車身塌陷的高度,顯然相對於在習 知的車輪中塌陷高度(b)部分,在本發明的車輪100c中因 僅塌陷高度(a)部分,故即使是爆胎時塌陷也小,因此變的 更安全。 此外,針對展開板狀體 1 6的狀態的内徑的調整來說 28 1325834 明。可藉由板狀體16之至輪圈1〇c的安裝角度自如地調整 板狀體1 6的擴展的直徑。亦即,因意味著作為内結構支撐 體的高度的調整,故依照車種或用途適宜地調整板狀體16 的安裝角度並調整内結構支撐體的高度到適當的高度的話 也可以。 此外,關於爆胎時的板狀體丨6之構造上的強度進行說 明。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0即使爆胎也不會完全裂開,而是 一時地殘存在輪圈的周圍。此時,板狀體16若為可一時地 支撐車重者較佳。不是長時間行走而是到停止為止的短時 間行走的話即可。本發明是以該功效為目標。 接著’針對更換輪胎的程序來說明。本發明的特徵為 在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磨損且需更換的情形等之下,也能 僅更換外侧的無内胎輪胎30。在本發明的第二車輪中因外 侧的無内胎輪胎30與板狀體1 6被分離,故僅更換外側的 無内胎輪胎30即可。 拆卸的第一程序如圖29所示調整板狀體16的安裝角 度 > 从
a ’沿著輪圈外周放倒板狀體1 6,打開第一輪圈閥1 3洩 掉夕K 卜側的無内胎輪胎3 0内的空氣。此外’不管板狀體1 6 的角度調整與第一輪圈閥1 3的打開的順序,哪一邊先都可 以〇 接著,拆卸的第二程序如圖30所示,由輪圈的胎唇片 卸下外側的無内胎輪胎3 0的胎唇部’分離無内胎輪胎3 0 、輪圈l〇c’由無内胎輪胎30抽出輪圈10c。因板狀體16 的直彳变變小’故在拔出輪圈l〇c時不會成為阻礙。 29 1325834 可藉由該兩階段的程序僅拆卸外側的無内胎輪胎 30 而進行更換。此外,新的無内胎輪胎3 0的裝設也可以依照 圖25至圖26的程序安裝。 以上,雖然是顯示與本發明的實施例四有關之具備雙 重構造的車輪的構成例,惟上述構成為一例,種種的變更 為可能。 以上雖然是圖示說明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的構成例中 的較佳的實施例,惟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的範圍種種的變 更為可能可被理解吧。 以上雖然是圖示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惟不脫 離本發明的技術的範圍種種的變更為可能可被理解吧。因 此,本發明的技術的範圍僅藉由添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之記 載限定。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 (B)、(C)、(D)、(E)是顯示本發明之具備第 一雙重構造的車輪的輪圈部分的基本構成之圖。 圖2是顯示使圖1所示的内胎膨脹的樣子之圖。 圖3是顯示裝設無内胎輪胎於輪圈的外周的程序之 圖。 圖4是顯示在無内胎輪胎内以内胎當作内結構支撐體 展開的程序之圖。 圖5(A)、(B)是顯示與實施例一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的 車輪的完成狀態的一例之圖。 30 1325834 圖6是針對輪胎爆胎的情形之功效說明之圖。 圖7是顯示在無内胎輪胎内收縮内胎的程序之圖。 圖8是顯示卸下無内胎輪胎的程序之圖。 圖9 (A )、( B )、( C)是顯示與實施例二有關之本發明之 具備第一雙重構造的車輪的輪圈部分的基本構成之圖。 圖1 0是顯示使圖9所示的内胎膨脹的樣子之圖。 圖11是顯示裝設無内胎輪胎的程序之圖。 圖1 2是顯示在無内胎輪胎内以内胎當作内結構支撐 體展開的程序之圖。 圖13(A)、(B)是顯示與實施例二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 的車輪的完成狀態的一例之圖。 圖1 4是顯示在無内胎輪胎内收縮内胎的程序之圖。 圖15是顯示卸下無内胎輪胎的程序之圖。 圖1 6 (A )、( B)、( C )是顯示與實施例三有關之具備雙重 構造的車輪的輪圈部分的基本構成之圖。 圖17(A)、(B)、(C)、(D)是顯示使圖16所示的内胎膨 脹的樣子之圖。 圖18是顯示裝設無内胎輪胎於輪圈的外周的程序之 圖。 圖1 9是顯示在無内胎輪胎内以内胎當作内結構支撐 體展開的程序之圖。 圖20(A)、(B)是顯示與實施例三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 的車輪的完成狀態的一例之圖。 圖21是顯示在無内胎輪胎内收縮内胎的程序之圖。 1325834 圖22是顯示由輪圈的外周卸下無内胎輪胎的程序之 圖。 圖23(A)、(B)是顯示斑眚尬私丨抓女狀々 丹貫施例四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 的車輪的輪圈部分的基本構成之圖。 圖24(A)、(B)、(C)是顯示使圖23所示的板狀體展開 的樣子之圖。 圖2 5是顯示裝設無内胎輪胎於與實施例四有關之輪圈 的程序之圖。 圖2 6是顯示以與實施例四有關之板狀體當作内結構支 •撐體展開的程序之圖。 圖27(A)、(B)是顯杀與實施例四有關之具備雙重構造 的車輪的完成狀態的一例之圖。 圖28是針對無内胎輪胎爆胎的情形之功效說明之圖。 圖2 9是顯示在無内胎輪胎内將板狀體放倒的程序之 圖。 圖30是顯示卸下無内胎輪胎的程序之圖。 圖31是顯示習知的難内胎輪胎的基本構造之圖。 馨 圖32(A)、(B)是顯米裝設本發明的車輪於汽車或摩托 車的樣子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胎面 2 :胎壁 3 :胎唇部 1325834 4 :輪圈閥 5 :輪圈 10、10a、10b、10c:輪圈 11 :凸緣 1 2 :收納部 13 :第一輪圈閥 14 :第二輪圈閥 15、15a、15b、15c:内胎 1 6 :板狀體 3 0 :無内胎輪胎 100、100a、100b、100c:車輪
3 3

Claims (1)

1325834 ?择Mu日修(更)正替換頁 七、申請專利範圍: --------- ' 1、一種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其特徵包含: 具備如下構件之輪圈:凸緣;安裝無内胎輪胎的胎唇部 分之胎唇片;直徑比該凸緣小,配設於井之收納部;可被 收納於該收納部之中之内胎;調整該無内胎輪胎的空氣壓 之第一輪圈閥;調整該内胎的空氣壓之第二輪圈閥;以及 無内胎輪胎, 其中藉由厚且強固的橡膠原料構成該内胎的底部,該 内胎的底部的形狀為與收納部底部附近的側面的突起形狀 嵌合的形狀,藉由使兩者嵌合而固定,即使是由該内胎的 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該内胎也不會由該井脫落。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其 中該内胎的原料為具有可膨脹性的原料,在經由該第二輪 圈閥注入空氣到該内胎内直到成為預定空氣壓,並在該無 内胎輪胎的内側使該内胎膨脹的狀態下,該内胎的直徑比 該凸緣的直徑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具備雙重構造的 車輪,其中該内胎的原料為橡膠、塑膠、纖維的任一種或 此等橡膠、塑膠、纖維的組合或混合構造強化原料於此等 橡膠、塑膠、纖維。 4、 一種輪圈,使用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 任一項之車輪。 5、 一種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的安裝方法,為包含如下 構件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的安裝方法:具備如下構件之 34 1325834 輪圈:凸緣;安裝無内胎輪胎的胎唇部分之胎唇片;直徑 該凸緣小,配設於井之收納部;可被收納於該收納部之 之内胎;調整該無内胎輪胎的空氣壓之第一輪圈閥;用 調整該内胎的空氣壓之第二輪圈閥;以及無内胎輪胎, 中藉由厚且強固的橡膠原料構成該内胎的底部,該内胎 底部的形狀為與收納部底部附近的側面的突起形狀嵌合 形狀,藉由使兩者嵌合而固定,即使是由該内胎的旋轉 生的離心力作用,該内胎也不會由該井脫落, 其特徵為:藉由將於在將該内胎收納於該收納部之 的狀態下裝設該無内胎輪胎於該輪圈的胎唇片後,填充 氣至該内胎及該無内胎輪胎之程序分成如下之兩階段的 序,使該内胎在該無内胎輪胎的内側膨脹:以該第二輪圈 調整該内胎的内壓至預定壓力之第一程序;接著,以該 一輪圈閥將該無内胎輪胎的内壓調整至預定壓力之第二 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的 裝方法,其中裝設於該輪圈的外周的該無内胎輪胎磨損 情形,在藉由以該第一輪圈閥洩掉空氣使該無内胎輪胎 内壓由該預定壓力減壓之第二程序,和以該第二輪圈閥 掉空氣使該内胎的内壓由該預定壓力減壓之第一程序洩 空氣使該内胎收縮後,藉由由該無内胎輪胎拔出該輪圈 以相反的程序安裝新的該無内胎輪胎更換該無内胎輪胎 7、 一種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其特徵包含: 具備如下構件之輪圈:凸緣;安裝無内胎輪胎的胎唇 比 中 以 其 的 的 產 中 空 程 閥 第 程 安 的 的 洩 掉 部 35 1325834 --1 - 对年1月加細正替換曾 ____I •分之胎唇片;井;沿著該井外周配設,至該井的安裝 的調整為可能,在該安裝角度為沿著該井外周之角度 形下,其擴展的直徑比該輪圈的凸緣的直徑小之多數 狀體;調整該無内胎輪胎的空氣壓之輪圈閥;以及 無内胎輪胎, 其中在令該板狀體的安裝角度為沿著該井外周的 之狀態下,在裝設該無内胎輪胎於該胎唇片後,調整 狀體之至該井的安裝角度並使該板狀體朝該井的外側 擴展而屐開,在該無内胎輪胎的内側使其具有擴展, 側的該無内胎輪胎在其内側配設該板狀體, 該板狀體的形狀在沿著該井的外周排列的狀態下 . 該井之一個旋轉方向具有凸形狀,在與該一個旋轉方 反的旋轉方向具有凹形狀,藉由在互相接鄰的該板狀 間該凸形狀與該凹形狀互相對應而配置,增加該板狀 該井旋轉方向中的長度,且增加排列於該井外周之該 體的數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具備雙重構造的車輪 中該板狀體具有沿著該井的外周的彎曲。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之具備雙重構 車輪,其中該板狀體的原料為金屬、硬質塑膠、硬質 的任一種或此等金屬、硬質塑膠 '硬質橡膠的組合。 1 0、一種輪圈,使用於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至第 中任一項之車輪。 角度 的情 個板 角度 該板 方向 對外 ,在 向相 體之 體的 板狀 ,其 造的 橡膠 9項 36
TW097141506A 2007-12-18 2008-10-29 A dual structure tire wheel and a method for installing it TWI32583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7/074778 WO2009078110A1 (ja) 2007-12-18 2007-12-18 二重構造を備えたタイヤホイールおよびその取り付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7524A TW200927524A (en) 2009-07-01
TWI325834B true TWI325834B (en) 2010-06-11

Family

ID=4044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1506A TWI325834B (en) 2007-12-18 2008-10-29 A dual structure tire wheel and a method for installing it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528612B2 (zh)
EP (2) EP2072278B1 (zh)
KR (1) KR101043269B1 (zh)
CN (1) CN101678726B (zh)
AU (1) AU2007358553B2 (zh)
BR (1) BRPI0713518A2 (zh)
TW (1) TWI325834B (zh)
WO (1) WO20090781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4414B (zh) * 2014-12-12 2016-10-21 Shui-Lai Su Double-powered wheel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355A (zh) * 2012-02-23 2012-07-18 李必春 子母式轮胎汽车安全车轮技术
CN105751829A (zh) * 2014-09-24 2016-07-13 李凤纲 汽车安全轮胎
KR102680612B1 (ko) * 2022-08-22 2024-07-02 넥센타이어 주식회사 고하중용 공기입 타이어 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0463A (en) * 1951-03-17 1954-06-08 Khalil Seyed Tubeless tire
US2884983A (en) * 1952-09-06 1959-05-05 Cuesta Francisco Gonzalez Safety pneumatic tire wheel
FR1378047A (fr) * 1963-06-04 1964-11-13 Michelin & Cie Perfectionnements aux enveloppes de pneumatiques
US3844325A (en) * 1972-07-31 1974-10-29 V Betancourt Dual pneumatic tire casings
GB1451227A (en) * 1973-11-29 1976-09-29 Betancourt L Vm Pneumatic tyre and wheel assemblies
US3982576A (en) 1974-08-09 1976-09-28 Vector Wheel Corporation Tire structure and method
US4071386A (en) * 1974-10-15 1978-01-31 Synair Hybrid solid filled pneumatic tire
JPS527501A (en) * 1975-01-21 1977-01-20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Annular elastic member for assembling wheel rim and pneumatic tire and the assembly of the tire
US4008743A (en) * 1975-08-27 1977-02-22 The General Tire & Rubber Company Pneumatic tire with puncture resistance internal safety structure
DE2653658A1 (de) * 1976-11-25 1978-06-01 Uniroyal Ag Fahrzeugluftreifen mit plattfahreigenschaften
US4137894A (en) * 1977-06-17 1979-02-06 The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mpany Pneumatic tire, rim and run-flat system combination
US4318434A (en) * 1980-05-01 1982-03-09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Banded tire load enhancement system
JPS60105209U (ja) 1983-12-23 1985-07-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構造
JPS63103710A (ja) 1986-10-22 1988-05-09 Komatsu Ltd 車両用タイヤ
US5035273A (en) * 1987-09-21 1991-07-30 Francesco Ruvio Vehicle wheel rim device for mounting a first tire casing inwardly of a second tire casing, providing a safety emergency wheel device
FR2622149B1 (fr) * 1987-10-26 1991-01-25 Michelin & Cie Jante pour pneumatique comprenant un boudin qui permet de rouler a l'etat degonfle
US4953291A (en) * 1988-12-09 1990-09-04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Tire interior support system
JPH03107305U (zh) 1990-02-22 1991-11-05
GB9116259D0 (en) 1991-07-27 1991-09-11 Hamilton Robin Tyre pressure control and tyre safety
US5273093A (en) * 1992-12-17 1993-12-28 Hoosier Racing Tire Corp. Racing tire assembly
DE4344524A1 (de) 1993-12-24 1995-06-29 Joachim Richter Sicherheitsfelge mit innerem Notlaufreifen und automatischer Druckluftnachfüllung
JPH07276931A (ja) 1994-04-06 1995-10-24 Kunihiro Yamamoto 二重構造の安全タイヤ
JPH0958209A (ja) 1994-09-14 1997-03-04 Yasushi Mera パンクのしない凹凸自在滑り止めピンつき百足車輪
EP0707985A3 (en) * 1994-10-21 1997-03-05 Oks Lili Feld Tire holding device
US5746850A (en) 1996-04-26 1998-05-05 Luscher; Marcus P. Double inner tube and valve system
KR19980031156U (ko) * 1996-11-30 1998-08-17 양재신 자동차용 이중타이어
JP2002013927A (ja) 2000-06-29 2002-01-18 Sharp Corp 測距装置及びこれを適用した画像表示装置
US6896020B1 (en) * 2000-06-30 2005-05-24 Tbdc, Llc Tire inflated with a plurality of balls
JP2002096613A (ja) 2000-09-22 2002-04-02 Sanko Chemical:Kk 車両用タイヤ
JP2002103927A (ja) 2000-09-28 2002-04-09 Bridgestone Corp 安全タイヤヘの空気圧充填方法
JP3424041B2 (ja) 2001-06-20 2003-07-07 邱▲いく▼樸 タイヤの制御不能防止装置
KR20040053778A (ko) * 2002-12-13 2004-06-24 홍석기 휠과 튜브리스 타이어 조립체
US20040177910A1 (en) 2003-03-11 2004-09-16 Chao-Ying Chen Bicycle wheel with inner and outer tire members
JP2004330985A (ja) 2003-05-12 2004-11-25 Topy Ind Ltd エアバッグ式ランフラットホイール
JP2005153678A (ja) 2003-11-25 2005-06-1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用支持中子
FR2867107B1 (fr) * 2004-03-04 2006-04-28 Michelin Soc Tech Corps servant de support a un pneumatique en cas de degonflage et ensemble pneumatique equipe avec un tel corps.
JP4054831B1 (ja) * 2006-09-23 2008-03-05 一博 池田 二重構造を備えたタイヤホイー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4414B (zh) * 2014-12-12 2016-10-21 Shui-Lai Su Double-powered whe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89302B1 (en) 2012-08-22
EP2072278A3 (en) 2009-08-26
EP2072278A2 (en) 2009-06-24
TW200927524A (en) 2009-07-01
EP2072278B1 (en) 2012-02-01
KR20090090999A (ko) 2009-08-26
WO2009078110A1 (ja) 2009-06-25
US20100212800A1 (en) 2010-08-26
KR101043269B1 (ko) 2011-06-21
AU2007358553A1 (en) 2009-07-02
EP2189302A1 (en) 2010-05-26
CN101678726A (zh) 2010-03-24
US8528612B2 (en) 2013-09-10
CN101678726B (zh) 2011-09-28
BRPI0713518A2 (pt) 2012-02-07
AU2007358553B2 (en)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01859B2 (ja) 3枚のカーカス層を有するラン・フラット型タイヤ
RU2361746C2 (ru) Эластомерная шина с аркообразными плечевыми зонами
JP2014501203A (ja) 半空気入りタイヤ(インタイヤ)
JP2008285156A (ja) 転動時騒音減少型タイヤ
TWI325834B (en) A dual structure tire wheel and a method for installing it
JPH10250309A (ja) 自転車用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及びリム
JP4054831B1 (ja) 二重構造を備えたタイヤホイール
CN101654043A (zh) 用于车辆的轮胎
US20170355232A1 (en) Extended-Mobility Cross-Ply Or Radial Tire
JP2008273517A (ja) 気泡層を備えたタイヤ
US20070289685A1 (en) Body Serving as a Support for a Tire in the Event of Deflation and Tire Assembly Equipped with such a Body
US6557604B2 (en) Safety liner for a vehicle tire and method of use
JPH0858306A (ja) 弾性のある変形可能な環状構造体を有する2輪車用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アセンブリ
TW436432B (en) A type air tube, a tyre containing said air tube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BRPI0720634A2 (pt) Pneumático destinado a ser montado sob pressão sobre um aro de roda de veículo
US10696095B2 (en) Foam tire flap for low pressure applications
US6892777B2 (en) Rim with seats inclined outwards and assemblies comprising such a rim and an inflated bearing support
WO2006090399A2 (en) Run-flat tire
JP4635111B1 (ja) 二重構造を備えたタイヤホイールおよびその取り付け方法
IT202100024558A1 (it) Inserto per pneumatico e ruota di veicolo comprendente detto inserto
WO2004108437A1 (ja) 安全タイヤ用空気のう
IT202100025376A1 (it) Inserto per ruota veicolo e ruota di veicolo comprendente l'inserto
ITTO20120308A1 (it) Pneumatico per autoveicolo ad elasticita' variabile
JP2006327309A (ja) 安全タイヤ用空気のう及び安全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