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6954B - Organic el element and organic el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 element and organic el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6954B
TWI316954B TW091124739A TW91124739A TWI316954B TW I316954 B TWI316954 B TW I316954B TW 091124739 A TW091124739 A TW 091124739A TW 91124739 A TW91124739 A TW 91124739A TW I316954 B TWI316954 B TW I3169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ayer
structural formula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24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noshita Masaru
Sotoyama Wataru
Kodama Jun
Okamoto Yasuo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6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69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2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four rings, e.g. p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1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bridged by heteroatoms, e.g. N, P, Si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21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 H10K85/324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comprising aluminium, e.g. Alq3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3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S428/917Electroluminesc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1124739號專利申請案說明書修正頁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内容、實施方式及圈 ^ηη η 式簡單說明)
,A b替換頁 L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3 相互參照至相關的申請案 此申請案基於且主張先前2002年2月6日所主張的日本 專利申請案號2002-29335之優先權利,其全部内容以參考 之方式併於本文。 發明範圍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有機EL元件及一種使用該有機El 元件的有機EL顯示器。 10 【先前技術3 相關技藝之描述 15 有機EL元件具有諸如自發發光、高速反應性及其類似 的特徵,且它們預期可應用至平板顯示器。已報導出具有 正電洞傳輸性質(正電洞傳輸層)的二層(已積層)有機薄膜 與具有電子傳輸性質(電子傳輸層)的有機薄膜(c w.湯 (Tang)及S.A.凡斯萊克(VanSlyke),應用物理通訊(却沖& 尸妙幻以1以你〇乂〇1.5卜及913(1987)),且由於其大面積 發光元件(其可在低電壓10V或較低下發光),最近已引起 注意。該積層型式的有機EL元件具有下列基本架構,正電 極/正電洞傳輪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負電極,其中該正電 洞傳輸層或電子傳輸層的功能可以二層型式加入至該發光 層。 已預期有機EL元件將很快應用至全彩顯示器上。在此 全彩顯示器中,需要在面板上安排可發射三原色光(藍色 20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已有三種方法可達成此 (B)、綠色(G)及紅色(R))的圖素 安排: 藍色(B)、綠色(g)、 (a)提供三種型式的有機EL元件, 紅色(R〇 : ⑻利用濾色片來分離該從發射白光(其為藍色⑻、綠 色(G)及紅色(R)光的混合物)的有機el元件所發射出來之 光, ⑷將從發射藍光的有機EL元件上所發射之光,利用 一顏色轉換層使用螢制其轉換成綠色⑹及紅色(r)的發 1〇 射光。 在全部這些系統中,發射藍(B)光為不可缺少的,因 此想要提供一種可發射藍光且其亮度高、功率高及顏色純 度高之有機EL元件。 至於發射藍光的有機EL元件之實例,例如已在曰本專 15利申請公開公報(Jp_A)案號〇9_241629中揭示出一種使用祐 (其為一種芳香族稠和環化合物、或其烷基衍生物或環烷 基衍生物的型式,其可作為發光材料)之有機EL元件。但 疋,當在此有機EL元件中該發光材料的螢光量子產率小時 ,則會有發射出的藍光之純度不足的問題。Jp_A案號 2〇 2〇〇M 18682提出一種可顯現出高顏色純度的發藍色螢光 之有機EL元件,特別是其具有大的螢光量子產率,而其使 用1,3,6,8-四苯基芘及其衍生物類(13,6,8_四苯基芘的螢光 i子產率如0.9—樣高,如與未經取代的芘之螢光量子產 率(其為0.3)比較)。但是,在此有機EL元件的EL性質中, 1¾.« 1316954 正替換頁 顏色純度及其類似性質不足 I 玖、發明說明 亦會有發光亮度、發光功率 的問題’而想要進一步改良 為了獲得高發光功率的有機EL元件,在cw湯,s A 凡斯萊克,及C.H.陳,應用物理通訊ν〇ι.65,及36i〇(i989) 中已建議種具有此*顯現出向發光功率的發光層之有機el το件,其將小量具有高螢光發光性質的顏料分子作為客宿 材料(guest material)摻入一作為主要組分的宿主材料(h〇st material)中。在JP-A案號n_312588的實例9中揭示出在先 前提及的發光層中將四笨基芘作為客宿材料而摻入作為宿 10主材料的9,10_二(3',5'-〇-甲苯基)苯基蒽中。但是,於此實 例中,摻雜四苯基芘幾乎無影響,且發射光的亮度及顏色 純度亦不足。 C發明内容3 發明概述 15 因此,本發明之目標為提供一種具有優良的發光功率 、發光亮度及顏色純度之藍色光的有機EL元件,及_種使 用此有機EL元件之高效率有機EL顯示器。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包括一有機薄膜層,其在正電極 與負電極間包含一發光層。此有機薄膜層包含一由下列社 2〇 構式(1)表示之1,3,6,8-四笨基祐化合物及一由下列纟士構1 (2)表示之B卡吐衍生物。 9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結構式(1)
在結構式(1)中,Ri_R4可相同或不同,且可為氫原子 或一取代基。
結構式(2) 在結構式(2)中,Ar為一芳香基團或雜環基團’其中r1 及R2可相同或不同,而可為氫原子或—取代基;及〇為一 整數。 在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中’該有機薄膜層包含一特定 的1,3,6,8 -四本基比化合物及·一特定的吟唾衍生物,因此盆 藍光具有優良的發光功率、發光亮度及顏色純度。 當將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使用在本發明之有機el顯 示器時,該顯示器亦具有優良的藍光發光功率、發光亮度 15 及顏色純度。 10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在根據本 EL元件中的層組成實例。 月之有機 第2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在根據本發明之 EL元件中的另一個層組成實例。 機 第3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一被動陣列方法的 機EL顯不器(被動陣列面板)架構之實例。 、有 第4圖為-圖式解釋圖,其描述—顯示在第的被動 陣列方法之有機EL顯示器(被動陣列面板)中的電路實例。 10 15
第5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一主動陣列方法的有 機EL顯示器(主動陣列面板)之架構實例。 第6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一顯示在第5圖的主動 陣歹J方法之有機EL顯示器(主動陣列面板)中的電路實例。 第7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根據將正電洞注入層與正
電洞傳輸層分擔在每種顏色之有機E L元件間的觀點來描述 一有機E L顯不器的實例。 第8圖為貫例1之有機EL元件的發光光譜圖實例。 第9圖為比較例丨之有機E L元件的發光光譜圖實例。 第10圖為比較例2之有機EL元件的發光光譜圖實例。 2〇 【實施方式】 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描述 <有機EL元件>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具有一有機薄膜層,其在正電極 與負電極間包含一發光層,此有機薄膜層包含至少一種由 11 131695^ υ 玖、發明說明 卞列結構式⑴表示之;!,3,Μ_四笨*祐化合物,及一種由 下列結構式(2)表示之咔唑衍生物。
結構式(1) 在、、。構式⑴中’ RjR4可相同或不同’且可為氫原子 或取代基。至於該取代基,合適提及的有烧基、環烧基 或芳基’且這些亦可進—步由-取代基置換。
1〇 環 團 #禾在結構式(2)中’ Ar為—多官能基的芳香基團或雜 «基團’而下列表示之雙官能基或三官能基的芳香烏 或雜環芳香基團特別合適。 " 12 1316954 玫、發明說明
一般式(1) 疋些可經非共軛的基團取代。R為一連結基團,例如 下列: ?Η' —C— I ch3 c— cf3 ο IIs—11ο 化學式(l) 10 在先前提及的結構式(2)中,R1及R2可相同或不同,且 可為氫原子或一取代基。此取代基合適的實例有鹵素原子 、烷基、烷基颯基、芳烷基、烯基、羥基、氰基、胺基、 醯胺基、酿基、敌基、烧氧基、絲基幾基、芳基、芳氧 基、芳香烴或芳香雜環基團及其類似物。這些基團可進一 步由取代基取代,n為一整數(2或3特別合適)。 在結構式(2)中,Ar為二個苯環經由—單鍵連結 香基團,R1及V為氫原子An=2。*下列結構式⑺表示之 雙(9十坐基)-聯苯(CBP)㈣其優良的藍光發光功率 、發光亮度、顏色純度及其類似的性質而較佳。 13 15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雖然上述的13,6,8_四笨基祐化合物與先前提及的㈣ 衍生物包含在先前提及的有機薄膜層中,最佳的是它們包 含在此有機薄膜層的電子傳輸層、正電洞傳輸層及發光層 的至少-層中,但是更佳的是它們包含在發光層中。 10 15
在先前提及的有機薄膜層或先前提及的發光層中,上 述的1,3,6,8-四本基比化合物之功能為客宿材料’而先前提 及的叶。坐衍生物之功能為宿主材料。…細笨基祐化合 物的光學吸收波長為33〇奈米至奈米,而在先前提及的 叶坐衍生物類中’ 4,4’-雙(9-。卡嗤基聯苯(CBp)的主要光
毛射波長為380奈米。此4,4’_雙(9_味唾基)_聯苯(CBp)的光 學吸收波長比1,3,6,8-四笨基祐化合物短,且其光發射波長 接近並與1,3,6,8-四笨基芘化合物的光學吸收波長重疊。因 此激%此里可從座激發之先前提及的宿主材料(4,4,_雙(9_ 咔唑基)-聯笨(CBP))有效地移至先前提及的客宿材料 (1,3,6,8-四笨基芘化合物)’而該宿主材料會返回至其基態 而沒有發射光’僅有經激發的客宿材料(1,3,6,8-四苯基芘 化合物)會發射出為藍光的激發能量。因此,此材料具有 優良的藍光發光功率、發光亮度及顏色純度。再者,在先 14 20 1316954玖、發明說明 舸提及的有機薄膜層或先前提及的發光層中,1,3,6,8_四苯 基芘化合物以相當低的濃度分散在先前提及的宿主材料 (4,4’-雙(9+坐基)_聯苯(CBp))中,因此可有效地抑制上述 的“濃度驟減(concentratinquenching),,效應,且發光功率優 5 良。 Μ雙(9十坐基)_聯苯(CBp)亦具有優良的薄膜形成 性質,因此能夠形成有機薄膜層或發光層,而與^心四 笨基比化合物其自身的薄膜形成性質無關。 10 15 該有機薄膜層或先前提及的發光層可包含二種或多種 型式的宿主材料,除非其會干涉本發明之效應。 在包含1,3,6,8-四苯基芘化合物之層中,由(丨)表示之 1,3,6,8-四本基比化合物的量(有機薄膜層或發光層)較佳為 0.1%至5〇質量%,更佳為5%至3〇質量%。 若此含量少於0·1質量%’則呈色功率、呈色光度及顏 色純度會不^ ^含量超過5()質量%,則顏色純度會下降 另方面右含I在上述的較佳範圍中,則呈色功率、
20 王巴尤度及願色純度優良 又八 rp ^ τ 丨口 H 里 時,會趨向於容易私咮"、-g电 x生'辰度驟減”’但是根據本發明, 由與特定的宿主材料一刼击 十I使用’即使客宿材料含量增力 不會發生“濃度驟減,,。 在先前提及的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的發光層中,, 加電場時,正電洞可從正電極、T +、门3人厣十χ干 兒從、正電洞注入層或正電、;丨 輪層引進’或電子可從負電極、電子佈植層或電子傳! 引進在私洞與電子間可提供—再結合用之區域,而1 15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在此時會產生再結合能量,而使得丨,^^四苯基芘化合物 (光發射分子)放射藍光。除了 u,6,8_四苯基芘化合物外, 可加入其匕叙光材料至它們不會干擾藍光發射的程度。 先前提及的發光層可根據熟知的方法形成,例如,氣 5相沉積m薄膜形成法、MBE(分子束蟲晶)法、分子 團離子束(chmer ion beam^、分子積層法、⑶法、印刷 法、轉移法及其類似方法。 在這些當中,從不使用有機溶劑的觀點來看氣相沉積 較佳,因其並無廢液處理問題,且製造成本低、簡單而有 10效率。在將該發光層設計成單層結構中,例如當此發光層 形成為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時,則溼式薄膜 形成法較佳。 15 20
在氣相沉積法上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其目的合適糾 選擇熟知的方法’例如真空氣相沉積、熱阻絲氣相沉積、 化學氣相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及其類似的方法。化學氣书 沉積的實例有電漿CVD、雷射CVD、熱CVD及氣源^孔' 1,3,6,8-四苯基祐化合物可合適地利用真空氣相沉積沒 形成,或在此發光層除了上述⑽四苯基祐化合峨 包含先前提及的宿主材料之實例中,u,6,8,M^^ 物與此宿主材料可利用真空氣相沉積法同步形成。 在先前提及的渔式薄膜形成法上並無特別限制,可相 據其目的合適地選擇熟知的方法,例如嗜墨法、旋轉塗令 法、葉片塗佈(kneader coat)法、棒式涂仕 、踅佈法、編織塗令 (braui 法、_法、浸潰法、幕塗法及其類似的方法。 16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在先前提及的溼式薄膜形成法中,可使用(塗佈)將發 光層材料與樹脂組分一起溶解或分散的溶液。此樹脂組分 的實例有聚乙烯咔唑、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笨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曱酯、聚酯、聚颯、聚苯醚、聚丁二烯、烴 5類樹脂、酮樹脂、苯氧基樹脂、聚醯胺、乙基纖維素、醋 酸乙烯酯、ABS樹脂、聚胺基曱酸酯、馬來胺樹脂、不飽 和的聚酯樹脂、醇酸樹脂、環氧樹脂、矽酮樹脂及其類似 物。 矛J用屢式:4膜开> 成法獲得的發光層可例如使用(塗佈 10及乾燥)將丨,3,6,8-四苯基芘化合物與樹脂材料(若需要的話 )溶解在溶劑中的溶液(塗佈液體)來形成;或若此發光層除 了 U,6,8-四笨基芘化合物外還包括先前提及的宿主材料, 則可使用(塗佈及乾燥)將此^…’卜四笨基芘化合物、宿主 材料及樹脂材料(若需要的話)溶解在溶劑中的溶液(塗佈液 15 體)來形成。 先前提及的發光層厚度較佳為丨奈米至5〇奈米,但是 更佳為3奈米至20奈米。 若該發光層的厚度在上述較佳的數值範圍中,則由此 有機EL元件發射的藍光發光功率、發光亮度及顏色純度足 2〇夠,且若在更佳的數值範圍中,則這些效應更明顯。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包含一有機薄膜層,其包括一插 在正電極與負電極間之發光層’但是其可根據目的而具有 其它層,諸如保護層。 該有機薄膜層至少包含先前提及的發光層’且亦可如 17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需要具有一正電洞注入層、_正電洞、 卿丨―yer)或—電子傳輪層。——正電洞阻 -正電極- 在正電極上並無特別限, 擇。特別是,♦此有機 1 ,、可根據目的而合適地選 田有機溥膜層僅包含該發光屏日士 是將正電峨峨供至此發紗 ^ ’較佳的 步包含-正電洞傳輸層時,好為二有機薄膜層進- 此正電洞傳輸層;且當此有機薄膜層 =至 注入層時,較佳為蔣τ + / ^^一正電洞 10 15 20 。 較“將正電洞(載體)提供至此正電洞注入層 :正電極材料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 地…例如金屬、合金、金屬氧化物、導電化合物、盆 混合物及其類似物。具有功函數㈣或更大的材料較佳。八 遠正電極材料的特定實例有導電金屬氧化物(諸如氧 化錫、氧化鋅、氧化銦、氧化銦錫(ιτο)及其類似物)、金 屬(諸如黃金、銀、鉻、鎳及其類似物)、這些金屬及” 金屬乳化物的混合物或層壓板、無機導電物質(諸如峨化 銅' 硫化鋼及其類似物)、有機導電材料(諸如聚苯胺、聚 嗔为及其類似物)' 這些與ιτ〇的層壓板及其類似 物k二可單獨使用或以二種或多種組合著使用。在這些 當中’導電金屬氧化物較佳’且從產率、高導電度及透明 度的觀點來看,ITO特別佳。 在正電極厚度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材料而選擇 ,但是1奈米至5000奈米較佳且20奈米至200奈米更佳。 18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該正電極通常會在一諸如玻璃狀的蘇打石灰坡璃、或 無驗玻璃、或透明樹脂的基板上形成。 當使用上述提及的玻璃作為基板時,從它們可減輕從 玻璃來的沖提離子(eluti〇n i〇n)之觀點來看,含有二氧化矽 或其類似物之屏障塗佈物(barrier _)的無驗破璃^蘇^ 石灰玻璃較佳。 在基板厚度上並無特別限制,其限制條件為需足以維 持機械強度,但是當使用玻璃作為基板時,其正常為Μ 毛米或更厚,且〇_7毫米或更厚較佳。 ι〇 15 20 >該正電極可合適地利用任何上述提及的方法來形成, 。者如可利用氣相沉積法、澄式薄膜形成法、電子束法“賤 鍍法、反應物賤、则Ε(分子束遙晶)法、分子團離子 ^ 離子电鍍法、電漿聚合法(高頻激發離子電鍍法)、 分子積層法、LB法、印刷法、轉移法、化學反應法(例如 ,溶膠凝膠製程)及其類似方法來塗佈— Ιτ〇分散物。 藉由洗㈣正電極錢行其^理可減低此有機肛元 的驅動電屢,且亦可增加發光功率。至於其它處理的實 :’當該正電極材料為肋時,可提及的處理有υν臭氧化 電漿處理及其類似的處理。 -負電極- 在負電極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而合適地選 將^別是’當此有機薄膜層僅包含該發光層時,較佳為 傳二子提供至此發光層;當此有機薄膜層進一步包含電子 4 較佳為將電子提供至此電子傳輸層,·及當在此 19 ί316954 玫、發明說明 2機薄膜層與負電極間有—電子佈植 提供至此電子佈植層。 竿乂佳為將电子 在負電極材料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 鄰接的層或分子(諸 H此負1極 5 10 15 傳輪層及發光層)之附著性質、 人J 位及穩定性而合適地選擇。其實例有金屬' 。…屬乳化物、導電化合物、其混合物及其類似物。 该負電極材料的實例有驗金屬類(例如’Li、Na、K、 .主r貞似物)、鹼土金屬類(例如’ Mg、Ca及其類似物) ’汽、…銀、錯、铭、鈉-鉀合金類或其混合物、經-銘合 金類或其混合物、鎂-銀合金類或其混合物、稀土金屬(諸 如銦、镱及其類似物)及其合金類、及其類似物。 可早獨使用這些之一,或可以組合方式使用二種或多 種。這些當中’具有功函數㈣或較小的材料較佳。紹、 链-紹合金類或其混合物、或鎂_銀合金類或其混合物及豆 類似物更佳。 八 在負電極的厚度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負電極材 料而選擇,但是i奈米至⑽⑻奈米較佳,而2q奈米至· 奈米更佳。 該負電極可利用上述提及的任何方法合適地形成,諸 如氣相沉積法、渔式薄膜形成法、電子束法、滅鑛法、反 應物濺鑛法、MBE(分子束遙晶)法、分子團離子東法、離 子電鍍法、電裝聚合法(高頻激發離子電鍍法)、分子積層 法、LB法、印刷法、轉移法及其類似方法。 當使用這些的二種或多種一起作為負電極材料時,可 20 20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同時氣相沉積二種或多種材料 5 氣相沉積用之預先製備的合金,以可製得 及1電極的電_為低,最好它們為數個百 -正電洞注入層_ 在正電洞注入層上並無特別限制,其 擇,但是最佳的β且古 κ康目的而選 <的疋具有例如當施加電 來的正電洞之功能。 予-佈植從正電極 10 在正電洞注人層材料上並無特別限制 而合適地選擇,例如由下列結構、_Τ根據目的 (4 4, 4,,- = η 飞(4)表不之星芒胺 5 — _甲基苯基(苯基)胺基]三笨其p 叫鋼狀青、聚苯胺及其類似物、
結構式(4) ’其可根據目的 而5奈米至5〇奈 電洞庄入層厚度上並無特別限制 而遥擇。例如,約1奈米至1〇〇奈米較佳, 米更佳。 該正電 洞注入層可利用上述提及的任何方法合適地形 21 15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成=il相"匕積法、渔式薄膜形成法、電子束法、滅鍵 法、反應物>_法、MBE(分子束蟲晶)法、分子團離子束 法、離子電鎮法、電漿聚合法(高頻激發離子電鑛法)、分 子積a法LB法、印刷法、轉移法及其類似方法。 -正電洞傳輪層_ 在,電洞傳輸層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而選 擇’但是例如具有當施加電場時可輸送從正電極來的正電 洞功能之層較佳。 10 15 20 鲁 、在正電洞傳輪層材料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 合適地選擇。其實例有芳香族的胺化合物類、㈣、味嗅 一坐可唑、气二唑、聚芳基烷、吡唑啉、吡唑啉_、 伸苯基二胺、芳基胺、經胺取代的茜素藍黑㈣⑽e)、笨 乙稀基蔥、_ m氮燒、笨乙稀基胺、芳香埃 二次曱基化合物類'紫菜鹼化合物類、聚矽烷化合物類、 聚(N-乙稀基十坐)、笨胺共聚物、導電寡聚物及聚合物類( 諸如噻吩寡聚物及聚合物類)、聚噻吩及碳膜。 這些可單獨使用,或可以二種或多種組合著使用。在 廷些當中’芳香族的胺化合物較佳。特別是,由下列結構 式(5)表示之TPD(N,N|_二苯基_N,N,.雙(3_甲基苯基HU,_ %苯]-4,4 -一胺),及由下列結構式(6)表示之Νρ〇(Ν,Ν,_二 秦基-Ν,Ν,-·Τ_苯基-[U,_聯苯]_4,4,_二胺)更佳。 22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TPD
結構式(5)
NPD
結構式(6) 在電洞傳輸層厚度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 而選擇,但是正常來說丨奈米至5〇〇奈米較佳,而奈米至 100奈米更佳。 10 、該正電洞傳輸層可利用任何上述提及的方法合適地形 成,諸如氣相沉積法、溼式薄膜形成法、電子束法、濺鍍 法、,應物濺鑛法、_(分子束蟲晶)法、分子團離子束 +子電鍍法、電漿聚合法(高頻激發離子電鍍法)、八 子積層法、LB法、印刷法、轉移法及其類似物。 -正電洞阻斷層_ a在正電洞阻斷層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選擇, 但是例如具有可阻礙從正電極來佈植的正電洞之功能層較佳。 ^正電洞阻斷層材料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 …也選擇’例如’由下列結構式⑺表示之2,9-二甲基· 23 15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 ,1 〇 非琳(銅靈(bathocuproin) ; BCP)及其来員{乂
結構式(7) 從正 且從i 若先前提及的有機EL元件包含—正電洞阻斷展, 電極邊輸送來的正電洞會由此正電洞阻斷層阻擋 電極輸送來的電子會傳 提及的發光層1此、Γ 洞精層而到達先前 声中有’ %子與正電敎料合可在此發光 層中有效率地發生,而可防止正電 10 薄膜層的發光層外再結合。因此, Ή有機 發光材料^6,8-四W仆人你 > 率地獲得從標的 度方面優良。基比化合物來之發光,而此在顏色純 間 。該正電洞阻斷層較佳地配置在發光層與電子傳輸層 之 15 在正電洞阻斷層厚度上並無特別限制,並 而合適地選擇,例如其 ,、乂據目的 米至财米較佳。㈡奈米,但是_ 該正電洞阻斷層可為單層結構,或可為積層結構。 該正電洞阻斷層可利用任 曰 成,諸如述提及的方法合適地形 成者如乳相沉積法、渔式薄膜开 ^ 电子束法、濺鍍 24 20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法、反應物_法、MBE(分子束蟲晶)法、分子團離子束 法、離子電鑛法、電漿聚合法(高頻激發離子電鍍法)、分 子積層法、LB法、印刷法、轉移法及其類似方法。 -電子傳輸層- *在電子傳輸層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而合i 地選擇’但是例如具有從負電極輸送電子的功能,或引 用為阻礙從正電極佈植的正電洞之功能層較佳。 10
電子傳輪層材料的實财十林衍生物類,例如具有8 嗜琳作為配位基的有機金屬錯合物類,諸 唾何生物、三飾生物、啡琳衍生物、二萘嵌苯街 =生Π:生物’衍生物、靖衍生物、二苯基 、㈣基取代的I吩(flu_Phenem生物及其類 似物。鋁喳啉錯合物(Alq)
在雷;彿^ 、、、σ才冓式(8) 合適地==度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而 、例如其通㈣奈米编奈米,但是較佳為 25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10奈米至50奈米。 5亥電子傳輸層可為單層結構,或可為積層結構。 邊電子傳輸層可利用任何上述提及的方法合適地形成 ,諸如氣相沉積法、溼式薄膜形成法、電子束法、濺鍍法 、反應物濺鍍法、MBE(分子束磊晶)法、分子團離子束法 離子電鍍法、電漿聚合法(高頻激發離子電鍍法)、分子 、^法 L B法、印刷法、轉移法及其類似物。 -其它層-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可具有根據目的而合適選擇的其 1〇它層’例如,保護層及其類似層。 在先兩提及的保護層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 而合適地選擇,但是例如可防止會促進有機EL元件損壞的 分子或物質(諸如濕氣及氧)滲透該有機EL元件之層較佳。 先則提及的保護層材料實例有金屬,諸如In、Sri、Pb 15 、Au、Cu、Ag、A卜Ti、Ni及其類似物;金屬氡化物類 ’諸如 MgO、SiO、Si02、Al2〇3、GeO、NiO、CaO、BaO 、Fe203、Y203、Ti〇2及其類似物;氮化物類,諸如SiN、 SiNxOv及其類似物;金屬氟化物類,諸如MgF2、LiF、 AIF3、CaFj ’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曱酯;聚醯 20亞胺;聚脲;聚四氟乙烯;聚氣三氟乙烯;聚二氯二氟乙 烯;氣三氟乙烯及二氯二氟乙烯的共聚物;藉由共聚合一 包含四氟乙烯與至少一種共單體的單體混合物而獲得之共 聚物;在共聚物主鏈中具有環結構之含氟共聚物;具有吸 水比例為1 %或更多之吸水物質;及具有吸水比例為〇 j % 26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或較少的防潮物質。 …先前提及的保護層可利用任何上述提及的方法合適地 物 電 形成’诸如IU目沉積法、渔式薄膜形成法、舰法、反應 物魏法、MBE(分子束為晶)法、分子團離子束法、離子 鑛法、電浆聚合法(高頻激發離子電鍵法)、印刷法 '轉 移法及其類似方法。 β根據目的而選擇之本發明的有機仙元件結構上並 無特別限制’即’下列層組成(1)-(13): (1) 正電極/正電洞 10 15 20 入層/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 傳輸層/電子佈植層/負電極, (2) 正電極/正電洞、、拿人s τ # /主入層/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 傳輸層/負電極, ()電極/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佈 植層/負電極, (4)正電極/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負電極, )%極/正兒洞注入層/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_電子 傳輸層/電子佈植層/負電極, (6) 正電極/正雷 洞主入層/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 傳輸層/負電極, (7) 正電極/正電洞彳I ρ @ /π , θ U1寻輸層/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電子佈 植層/負電極, (8) 正電極/正電 寻輸層/發先層及電子傳輸層/負電極, (9) 正電極/正雷 冤洞注入層/正電洞傳輸及發光層/電子傳 輸層/電子佈植層/負電極, 27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10) 正電極/正電洞注入層/正電洞傳輪及發光層/電子 傳輸層/負電極, (11) 正電極/正電洞傳輸及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佈 植層/負電極, (12) 正電極/正電洞傳輸及發光層/電子傳輸層/負電極, (13) 正電極/正電洞傳輸及光發射及電子傳輸層/負電 極’及其類似物。 &當該有機EL元件具有一正電洞阻斷層時’該正電洞阻 10 15 20 斷曰插入存在於上迷的結構⑴至(13)中之發光層與電子傳 輸層間的層結構亦合適。 —層.、且成中’觀點(4)(正電極/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 /電子傳輸層/負電極)則顯示在㈣。有機EL元件10巧 一層組成,A句人—士 ,、有 ’、3在玻璃基板12上形成的正電極14(例 如’ I丁Ο雷搞、、 -r ^ 電極)—正電洞傳輸層16、—發光層18、— 傳輸層20及—負電極2 ^ U ^ A1 Ll電極),以此順序積層 。電極14(例如,ITO電極)及負 H电極)及負$極22(例如,A1-U電極 )可透過電源供應器互 ,τ φ 連接奂監光的有機薄膜層24可 由正電洞傳輸層16、笋氺 ^ 毛先層18及電子傳輪層20形成。 該包含正電洞阻斷層 士“卜 研層的層組成圖則顯示在第2圖中。 此有機EL元件具有一岸 的ITO電桎…曰.·'成、、中-在破璃基板12上形成 u电極(正電極)14、一正 輸層16、一發光>18 〜 一正電润傳 20及—…、—正電洞阻斷層19、-電子傳輪層 山电極(負電極)22, 與仙電極可m你 、斤積層。该ιτο電極 电汗J透過毛源供應器 祁逆接發藍光的有機 28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薄膜層可由正電洞注入層、正電洞傳輸層、發光層、正電 洞阻斷層及電子傳輸層形成。 至於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的彩色發射波長,4〇〇奈来 至500奈米較佳。 5 至於在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中EL發光的CIE彩色座標 ,當y值減低時,顏色純度變好,而y較佳地滿足y<〇 i2的 條件。 10 20 攸本叙明之有機EL元件的光發射功率觀點來看,較佳 的是在電壓10V或較低下發射藍光,更佳的是在電壓^或 1乂低下發射藍光,仍然更佳的是在電壓5V或較低下發射藍 光。 7L 500 15 大。
較佳的是,在lov的施加電壓下,本發明之有機虹 件的光發射亮度為⑽燭光/平方公尺或更大更佳為… 燭光/平方公尺或更大,特別佳為咖燭光/平方公尺或更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在多種領域中特別有用,諸如電 '二車载顯示裝置、野外顯示裝置、家庭裝置、工業裝置 、豕用電器、交通顯示裝置、時鐘g 一 τ里”'貝不戒置、排程顯示單 凡、發光螢幕及音響裝置,特 ^ a〇 , ^ 行” α適於在此之後描述的本 兔明之有機EL顯示器。 <有機EL·顯示器> 顯示本發明一 广泠別限制’而可選自於熟知的組成。 忒有機EL顯示器可放射出 |邑的早色光、多顏色光或 29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為全彩型式。 該有機EL顯示器可形成為全彩型式,如在2〇〇〇年9月 的日本顯示器月刊〇/印训z>咖/ay从⑽⑻少),33至37頁中 所揭示,即,在一基板上配置可發射三顏色光的方法,其 5中該發光有機EL元件各別與三原色(藍色(B)、綠色(G)、 紅色(R))相符合;白光方法,其中將從發射白光的有機el 兀件來之白光利用濾色片分成三原色;及顏色轉換方法’ 其中將由發藍光的有機E L元件所發射之藍光藉由螢光顏料 層轉換成紅色(R)及綠色(G)。在本發明中,當本發明之有 10機ELtl件發射藍光時,可使用發射三顏色光方法及顏色轉 換方法,而發射三顏色光方法特別合適。 在利用先前提及的發射三顏色光方法來製造全彩有機 EL顯示器中’除了發射藍光之本發明的有機队元件外, 尚需要發射紅光的有機EL元件與發射綠光的有機eL元件 15 ° 在發射紅光的有機EL元件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選自 於在技藝中熟知的那些,及例如由IT〇.(正電極)/Npd/由下 列結構式(9)表示的DCJTB ’ 1%鋁4琳錯合物(Alq)/Alq/Al-Li(負電極)表示之層組成。DCJTB為4-二氰基亞甲基_6-Cp-20 久洛尼定基笨乙烯基_2_三級丁基-4H-吡喃。 30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在發射綠光的有機EL元件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選自 於在技藝中熟知的那些,例如可由IT〇(正電極二甲 基之喳丁鋼1 % A1q/Alq/A1_Li(負電極)表示之層組成。 在有機EL顯示器上並無特別限制,其可根據目的而選 擇,但是由2_年3月13日尼奇電子學(細⑽㈣ ,案號765,55至62頁中所揭示的被動陣列面板及主” 列面板合適。 10 6例如’先前提及的被動陣列面㈣在玻璃基扣上具 有安排成彼此平行的帶狀正電極14(例如,IT㈣極在 正電極14上,以相繼平行且有效垂直於正電極14的方式排 ^帶狀發藍光的有機薄膜層24、發綠光㈣機薄膜_ ^紅光的有機薄膜層28,如顯示在第3圖。在該發藍光 的有機~膜層24、發綠光的有機薄膜層%及發q 薄膜層28上則具有形狀相同的負電極〜 機 以正 正=及的被動陣列面板_,將包含多個正電㈣ 的正電極線30與包含多個負電極22的負電極線32例如 31 15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二角又有放地父又’以形成電路,如顯示在第4圖。位 於母個交又點處之發藍光、發綠光及發紅光的有機薄膜層 24 — 26 28的母層則可作為圖素,而有數個有機EL元件34
’、母個圖素相付合。在此被動陣列面板中’當利用定電流 來源36將電流施加至在正電極、_巾的—個正電極1績在 負電極線32中的—個負電極22時’電流將施加至位於交叉 處㈣機EL薄膜層’而在此位置處的錢肛薄膜層將發 光藉由k制此圖素單元的光發射,可容易形成全彩圖像
士在主動陣列面板中,例如,會將掃描線、資料線及電 *供應線安排在玻璃基板丨2的網柵圖案中,如顯示在第$ 圖。由形成網栅圖案的掃描線連接之TFT電路侧配置在 母個方形十,及配置在每個方形中的正電極14(例如,IT〇 電極)可由TFT電路4〇驅動。相繼平行地安排帶狀發藍光的 15有機薄膜層24、發綠光的有機薄膜層26及發紅光的有機薄 膜層28。亦安排負電極22,以便覆蓋該發藍光之有機薄膜 層發綠光之有機薄膜層%及發紅光之有機薄膜層^。' 發藍光之有機薄膜層24、發綠光之有機薄膜層城射紅光 之有機薄膜層28各別形成一正電洞傳輸層16、-發光層18 20 及—電子傳輸層20。 在先前提及的主動陣列面板中’彼此平行的多條掃描 線46、彼此平行的多條f料線42與電流供應線在正確角 度有政地父叉以形成方形(如顯示在第6圖),且將『FT開 關裝置48與TFT驅動裝置5〇連接至每個方形以形成一電^ 32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若從驅動電路38施加電流時,料驅動每個方形的㈣ 開關裝置48及TFT驅動裝置5Q。在每個方形中,發藍光、 發綠光及發紅光之有機薄膜元件24、26、巧則作為圖素。 在此主動陣列面板中,若從驅動電路38施加電流至安排在 5水平方向中的掃描祕之-及安排在垂直方向中的 應線44之一時,位於交叉處的TF 丁開關裝置48會被驅動’ 忒TFT驅動裝置5〇驅動的結果為在此位4處# 52發光。藉由控制此圖素單元的光發射,可容易形成全彩 圖像。 1〇 在本發明中,在第3及5圖中的正電洞傳輸層16(和正 電洞注入層15)無圖案,且為發藍光的有機薄膜層24、發 綠光的有機薄膜層26及發紅光的有機薄膜層28共有之結構 較佳’如顯示在第7圖。在此結構實例中,並不需要圖形 化正電洞傳輸層16(和正電洞注入層15),此製造容易且可 15 防止正電極及負電極短路。 本發明之有機EL顯示器可合適地使用在不同種類的領 域,諸如電腦、車載顯示裝置、野外顯示裝置、家庭裝置 、工業裝置、家用電器、交通顯示裝置、時鐘顯示裝置、 排程顯示單元、發光螢幕及音響裝置。 2〇 於此之後,將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之特定實例,但是應 該了解的是本發明不限制於這些實例。 (實例1) 如下製造使用1,3,6,8-四笨基芘與4,4,_雙(9_咔嗅基)_聯 苯(CBP)之發光層的積層型式之有機EL元件。將在上面已 33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極的1和電極之玻璃基板使用水、丙s同及異 / 3曰波地清潔。在uv臭氧化後’使 裝置(真空程度小的t4(13xl〇 '匕積 形成作為正電洞基板-溫度,) 与而復蓋此IT〇電極的m-MTDATA至 曰又丁米人,將NPD(其為正電洞傳輸層)塗佈在該 m-MTDATA正電洞注人層上至厚度㈣米。其次,在上述 10 的卿正電洞傳輸層上利用氣相沉積同步塗佈上鱗米厚 的毛光層’如此U 四笨基祐與4,4,·雙(9十坐基)聯笨 (⑽)可形成9〇分子的CBp(9G莫耳,,量%)(相對於咐 子的1,3,6,8-四笨基祐(1〇莫耳,1〇質量%))。’然後在此發光 層上形成作為正電洞阻斷層的BCp至厚度1〇奈米。然後在 此正電洞阻斷層上塗佈作為電子傳輸層的AIq至厚度20奈 米,且在此Alq電子傳輸層上氣相沉積作為負電極的A丨_u 15 當在已製造的有機EL元件中將電壓施加至IT〇電極(正 弘極)及Al-Li合金(負電極)時,可在電壓4ν或較高下觀察 到此有機EL元件發射藍光’且在施加電壓1〇v時,可觀察 到所發射的高純度藍光之發光亮度為2100燭光/平方公尺 20 (EL發光的CIE彩色座標:x=〇.i62,y=〇.〇82)。從此有機 EL元件來的發光光譜與原始的^^四笨基祐(其為客宿 材料)之發光光5兽具有相同的發光光譜’如顯示在第8圖。 (貫例2 ) 如在實例1中般製造一有機EL元件,除了將^卜四 合金(Li含量=0,5質量%)至厚度8〇奈米。該有機虹元件可 由上述方法製造。 34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苯基芘與4,4’-雙(9-咔唑基)_聯苯(CBp)之氣相沉積比率改 為99分子的CBP(99莫耳,99質量%)(相對於i分子的 1,3,6,8-四苯基芘(1莫耳,1質量%))。 當在已製造的有機EL元件中施加一電壓至IT〇電極(正 5電極)及ANLl合金(負電極)時,可在電壓5V或較高下觀察 到此有機EL元件發射藍光,且在施加電壓丨〇v時,可觀察 到所發射的高純度藍光之發光亮度為85〇燭光/平方公尺 (EL發光的 CIE彩色座標:χ=〇161,y=〇 〇72)。 (實例3) 10 如在貫例1中般製造一有機EL元件,除了將丨丄匕^四 笨基芘與4,4’-雙(9-咔唑基)_聯苯(CBp)的氣相沉積比率改 為95分子的CBP(95莫耳,95質量%)(相對於5分子的 1,3,6,8 -四笨基芘(5莫耳,5質量%))。 當在已製造的有機EL元件中施加一電壓至IT〇電極(正 15電極)及Al-Li合金(負電極)時,可在電壓4V或較高下觀察 到此有機EL元件發射藍光,且在施加電壓丨〇v下,可觀察 到所發射的高純度藍光之發光亮度為丨58〇燭光/平方公尺 (EL發光的 CIE彩色座標::^=0^59,y=〇.〇7(^。 (實例4) 20 如在實例1中般製造一有機EL元件,除了將丨,3,6,8_四 苯基芘與4,4’-雙(9-咔唑基)_聯苯(CBP)的氣相沉積比率改 為80分子的CBP(80莫耳,80質量%)(相對於2〇分子的 1,3,6,8-四苯基芘(20莫耳,2〇質量%))。 當在已製造的有機EL元件中施加一電壓至IT〇電極(正 35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電極)及Al-Li合金(負電極)時,可在電壓4V或較高下觀察 到此有機EL兀件發射藍光,且在施加電壓丨〇v下,可觀察 到所發射的高純度藍光之發光亮度為263〇濁光/平方公尺 (EL發光的CIE彩色座標:x=0丨63,y=;〇 〇98)。 5 於此之後舉列出比較例,以較好地支持本發明之特徵 〇 (比較例1) 如在實例2中般製造一有機£1^元件,除了將44,_雙(9_ 咔唑基)-聯苯(CBP)由上述置換,且不提供正電洞傳 10輪層,而使用該發光層作為正電洞傳輸及發光層。 當在已製造的有機EL元件中施加一電壓至IT〇電極(正 电極)及Al-Li合金(負電極)時,可在電壓5V或較高下觀察 到此有機EL元件發射藍光,且在施加電壓1〇v下,可觀察 到所發射的南純度藍光之發光亮度為65〇燭光/平方公尺 15 (EL發光的CIE彩色座標:χ=〇.168,y=〇 152)。從此有機 EL元件來的發光光譜與原始的丨’^卜四苯基祐(其為客宿 材料)之發光光譜不同(如顯示在第9圖中),而具有寬的光 阳▼見。同樣地,至於此有機EL元件的光發射,發光亮声 及顏色純度已經降低(與實例1至4的實例比較)。 2〇 (比較例2) 在實例2中,如在實例2中般製造該有機£^元件,除了 將1,3,6,8-四苯基芘由下列結構式(1〇)表示之二萘嵌笨置換 36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結構式(10) 當在所製造的有機EL元件中施加一電壓至IT〇電極(正 電極)及Al-Li合金(負電極)時,可在電壓6V或較高下觀察 5到此有機£^元件發射藍光,且在施加電壓10V下,可觀察 到所發射的高純度藍光之發光亮度為U5燭光/平方公尺 (EL發光的CIE彩色座標:x==2〇1,y=〇 293)。從此有機此 元件來的發光光譜與原始的•四苯基祐(其為客宿材 料)之發光光譜不同,如顯示在第1〇圖。除了45〇奈米至 1〇 530奈米(其為二萘嵌苯的原始光發射波長)外,從二萘嵌苯 組分來的低功率發光組分亦在較長的波長處顯現。在此有 機EL元件中,會觀察到“濃度驟減,,現象且發光亮度與顏色 純度會陡峭地下降(與實例丨_ 4的實例比較)。 根據本發明,已解決相關技藝固有的問題,且可提供 15具有優良的發光功率、發光亮度及顏色純度之藍光的有機 EL元件’及一種使用此有機队元件的高性能有機π顯示 器。 ’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在根據本發明之有機 20 EL元件中的層組成實例。 第2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在根據本發明之有機 EL元件中的另一個層組成實例。 37 1316954 玖、發明說明 第3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一被動陣列方法的有 機EL顯示器(被動陣列面板)架構之實例。 第4圖為-圖式解釋圖’其描述一顯示在第3圖的被動 陣列方法之有機EL顯示器(被動陣歹,^面板)中的電路實例。 第5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一主動陣列方法的有 機EL顯示器(主動陣列面板)之架構實例。 第6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描述—顯示在第5圖的主動 陣列方法之有機EL顯示器(主動陣列面板)中的電路實例。 10 15 ^第7圖為一圖式解釋圖,其根據將正電洞注入層與正 :而傳輸層分擔在每種顏色之有機扯元件間的觀點來描述 有機EL顯示器的實例。 第8圖為實例1之有機EL元件的發光光譜圖實例。 第9圖為比較例1之有機EL元件的發光光譜圖實例。 第10圖為比較例2之有機EL元件的發光光譜圖實例。 ••有機EL元件 30.. 正電極線 •.坡璃基板 32.. 負電極線 •-JE電極 34.. 有機EL元件 ..正電洞注入層 36·· 定電流來源 正電洞傳輸層 38·. 驅動電路 ·-發光層 40·. TFT電路 •正電洞阻斷層 42.. 資料線 ·.電子傳輪層 44.· 電流供應線 •負電極 46.· 掃描線 •發藍光的有機薄膜層 48·· • TFT開關裝置 .·發綠光的有機薄膜層 50._ • TFT驅動裝置 ,發紅光的有機薄膜層 52.. .有機EL元件 10 12 14 15 16 18 19 2〇 22 24 26 38

Claims (1)

1316954+八 + 拾、申請專利範圍 第91124739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修正 1. 一種有機EL元件,其包括: 一有機薄膜層,其在一正電極與一負電極之間包 含一發光層, 其中在s亥有機薄膜層中的一層包含一由下列結構 式(1)表示之1,3,6,8-四苯基芘化合物,及一由下列結構 式(2)表示之n卡唑衍生物,
結構式(1) 在結構式(1)中,R1至R4可相同或不同,且各為氯 原子 '烷基、環烷基、以及芳基中之—者,
η 結構式(2) 在結構式(2)中,Ar為多功能基芳香基團或雜環芳香基 圑,R1及R2可相同或不同,且各為氫原 、 国素原子 39 1316954 拾、申請專利範圍 、烷基、烷基楓基、芳烷基、烯基、羥基、氰基、胺 基、醯胺基、醯基、羧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芳 基、芳氧基及芳香烴基與芳香雜環基中之一者,及 一整數。 5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在該有機 EL元件的發光層中包含一由結構式(1)表示之丨,3,6,8-四 苯基芘化合物’及一由結構式(2)表示之咔唑衍生物。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1^元件,其中由該結構式 (2)表示的B卡唑衍生物為一種由下列結構式(3)表示之 4,4’-雙(9-咔唑基)_聯苯(CBp)及其衍生物,
結構式(3)。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在包含 1,3,6,8-四苯基芘化合物的層中,該由結構式(1)表示之 1,3,6,8-四苯基芘化合物的含量為〇1質量%至5〇質量% 〇 5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在包含 1,3,6,8-四苯基芘化合物的層中,該由結構式(1)表示的 1,3,6,8-四笨基芘化合物之含量為5質量%至3〇質量%。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el元件,更包含一正電洞 40 1316954 拾、申請專利範圍 阻斷層,其係位在該含有由結構式(1)表示之1,3,6,8__四 苯基逆化合物的層與該負電極之間。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有機£1^元件其中在該有機 EL元件的該正電洞阻斷層中包含一由下列結構式(?)表 示之2,9 一甲基-4,7-二苯基_1,1〇__啉(浴鋼靈,Bcp),
結構式(7)β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在該有機 EL元件中的EL發光之CIE彩色座標為y<〇 12。 1〇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在該有機 ELtg件中的該發光層之厚度為5奈米至5〇奈米。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有機EL 元件係被使用來發射藍光。 11. 一種有機EL顯示器,其包括一有機£1^元件, 15 其中該有機EL元件包括: —有機薄膜層,其在一正電極與一負電極之間包 含一發光層, 其中在該有機薄膜層中的一層包含一由下列結構 式(1)表示之1,3,6,8-四苯基祐化合物’及—由下列結構 41 1316954^ ^ 拾、申請專利範圍 式(2)表示之If卡吐衍生物, 5
在結構式(1)中,R1至R4可相同或不同 、烷基、環烷基、以及芳基中之一者 結構式(1) 且各為氫原子
η 結構式(2) 10 在結構式(2)中,Ar為多功能基芳香基團或雜環芳香基 團,R1及R2可相同或不同,且各為氫原子、鹵素原子 、烧基、烧基楓基、芳院基、烯基、羥基、氰美、胺 基、醯胺基、醯基、羧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芳 基、芳氧基及芳香烴基與芳香雜環基中之一,及11為__ 整數。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有機el顯示器,其包括: 一發藍色顏色的有機EL元件; 42 15 1316954 拾、申請專利範圍 一發綠色顏色的有機EL元件;及 一發紅色顏色的有機EL元件;
其中該發藍色顏色的有機EL元件、發綠色顏色的 有機EL元件及發紅色顏色的有機EL元件包含相同之正 電洞注入層及正電洞傳輸層中之一者;及該發藍色顏 色的有機EL元件包含一有機薄膜層,而該薄膜層在一 正電極與一負電極間包含一發光層,且在此有機薄骐 層中的一層包含一由結構式⑴表示的1,3,6,8-四苯基祐 化合物,及—由結構式(2)表示的咔唑衍生物。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之有機此顯示器,其中 肛顯示器為被動陣列面板及主動陣列面板之—種。
43
TW091124739A 2002-02-06 2002-10-24 Organic el element and organic el display TWI31695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29335A JP3841695B2 (ja) 2002-02-06 2002-02-06 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16954B true TWI316954B (en) 2009-11-11

Family

ID=27677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24739A TWI316954B (en) 2002-02-06 2002-10-24 Organic el element and organic el display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60370B2 (zh)
JP (1) JP3841695B2 (zh)
KR (1) KR100918548B1 (zh)
TW (1) TWI3169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5344B2 (ja) * 2002-03-15 2006-09-2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WO2004064453A1 (ja) * 2003-01-10 2006-05-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4531342B2 (ja) * 2003-03-17 2010-08-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白色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発光装置
JP4401665B2 (ja) 2003-03-20 2010-01-2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界発光素子
TWI363573B (en) * 2003-04-07 2012-05-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862906B2 (en) * 2003-04-09 2011-01-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4327634A (ja) * 2003-04-23 2004-11-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レーザ発振器
US7571894B2 (en) * 2003-04-28 2009-08-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WO2005011332A1 (ja) * 2003-07-24 2005-02-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発光素子の作製方法
US7232619B2 (en) * 2003-10-03 2007-06-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yrene derivativ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100683659B1 (ko) * 2003-10-25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카바졸 고리 함유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소자
WO2005051047A1 (ja) * 2003-11-21 2005-06-02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有機電子機能材料とその利用
TWI252051B (en) * 2004-03-31 2006-03-21 Fujitsu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KR100556421B1 (ko) 2004-04-09 2006-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색 인광용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0556422B1 (ko) * 2004-04-19 2006-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색 인광용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2006176491A (ja) * 2004-11-25 2006-07-06 Kyoto Univ ピレン系化合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発光トランジスタ素子
JP2006176494A (ja) * 2004-11-25 2006-07-06 Kyoto Univ ピレン系化合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発光トランジスタ素子及び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7679282B2 (en) * 2005-03-02 2010-03-16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olymer and small molecule based hybrid light source
JP2006269670A (ja) * 2005-03-23 2006-10-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US20060222886A1 (en) * 2005-04-04 2006-10-05 Raymond Kwong Arylpyrene compounds
US20070018153A1 (en) * 2005-07-20 2007-01-25 Osram-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Thick light emitting polymers to enhance oled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US8647753B2 (en) * 2005-10-12 2014-02-11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WO2007072766A1 (en) 2005-12-22 2007-06-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04114B1 (en) 2005-12-28 2014-03-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08912B1 (en) * 2006-01-16 2012-08-15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 transport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070172701A1 (en) * 2006-01-23 2007-07-26 Fujifilm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EP1832915B1 (en) 2006-01-31 2012-04-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contrast
EP1816508A1 (en) 2006-02-02 2007-08-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6B1 (en) * 2006-02-24 2012-12-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5A1 (en) * 2006-02-24 2007-08-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4245015B2 (ja) 2006-08-11 2009-03-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1892407B1 (ko) * 2009-09-07 2018-08-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조명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WO2011077689A1 (ja) 2009-12-21 2011-06-3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ピレン誘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608682B2 (ja) 2009-12-21 2014-10-1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ピレン誘導体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20104926A (ko) 2009-12-21 2012-09-24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피렌 유도체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6118036B2 (ja) * 2011-04-12 2017-04-19 ユー・ディー・シー アイル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有機電界発光素子用材料、膜、発光層、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の作製方法
JP2012084534A (ja) * 2011-12-13 2012-04-2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661925B1 (ko) 2014-03-03 2016-10-05 한국교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파이렌 유도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5321A (en) * 1976-06-08 1978-04-18 Xerox Corporation Multi-phase photoactivated switch
JP3185258B2 (ja) 1991-07-31 2001-07-09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新規なジアミノ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感光体
JPH05194943A (ja) 1991-08-05 1993-08-03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3258690B2 (ja) 1992-01-17 2002-02-18 旭化成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素子
JPH06219973A (ja) 1993-01-25 1994-08-09 Ricoh Co Ltd 新規なピレン誘導体
US5405724A (en) * 1993-03-08 1995-04-11 Xerox Corporation Photoconductive imaging members and processes thereof comprising solubilized pigment-lewis acid complexes
JP3490749B2 (ja) 1993-10-14 2004-01-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の情報記録方法
US5554450A (en) 1995-03-08 1996-09-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US5708931A (en) * 1996-07-26 1998-01-13 Xerox Corporation Magnetic imaging member
JPH1088122A (ja) * 1996-09-12 1998-04-07 Sony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H10289786A (ja) 1997-04-14 1998-10-27 Toyo Ink Mf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材料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3801317B2 (ja) 1997-09-09 2006-07-2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H11273864A (ja) 1998-03-26 1999-10-08 Fujitsu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3838814B2 (ja) 1998-05-01 2006-10-25 Tdk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用化合物および有機el素子
JP2001102172A (ja) 1999-09-30 2001-04-13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3905265B2 (ja) 1999-10-21 2007-04-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01041512A1 (en) * 1999-12-01 2001-06-07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Complexes of form l2mx as phosphorescent dopants for organic leds
JP3953781B2 (ja) * 2001-11-08 2007-08-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ジナフトピレン化合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3825344B2 (ja) * 2002-03-15 2006-09-2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234190A (ja) 2003-08-22
KR100918548B1 (ko) 2009-09-21
US20030157365A1 (en) 2003-08-21
KR20030067463A (ko) 2003-08-14
US7060370B2 (en) 2006-06-13
JP3841695B2 (ja) 200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6954B (en) Organic el element and organic el display
JP4060669B2 (ja) 1,3,6,8−四置換ピレン化合物、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EP1621597B1 (en) 1,3,6,8-tetrasubstituted pyrene compounds, organic el device and organic el display
EP1345278B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display
CN101044641A (zh) 具有色补偿场致发光单元的白光oled
TW200915915A (en) High-performance tandem white OLED
JP2004010703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1084717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およびその用途
WO2010008034A1 (en) Fused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compound
JP4521182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KR100854880B1 (ko) 디나프토피렌 화합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유기 el 소자 및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JP4192152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3903645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TWI239791B (en) Peropyrene compound, and organic EL element and organic EL display containing the same
US7083867B2 (en) Peropyrene compou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JP7173145B2 (ja) 薄膜、電子デバイス、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用材料、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WO2020012686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3760556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H03163189A (ja) 電界発光素子
JP200401421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60093754A (ko) 적색 인광 호스트 화합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소자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04046082A1 (ja) ビオラントレン化合物、イソビオラントレン化合物、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