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3014B - Inverter transformer - Google Patents
Inverter transforme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13014B TWI313014B TW094146198A TW94146198A TWI313014B TW I313014 B TWI313014 B TW I313014B TW 094146198 A TW094146198 A TW 094146198A TW 94146198 A TW94146198 A TW 94146198A TW I313014 B TWI313014 B TW I31301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obbin
- slit
- cap
- separation
- coi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76—Cool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5—Coil bobb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Description
131301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換流器變壓器。在上述換流器變 壓器中,分離狹缝用以分離一次捲線軸及二次捲線軸,而 絕緣分離狹缝形成在貫通式帽蓋上。此外,上述二次捲線 軸具有二輸出部及對稱之u形線圈’因此上述一次捲線轴 及二次捲線軸更能有效地達成電性絕緣,上述變壓器的效 率也可以提高,且上述變壓器產生的熱量也可以減少。更 且,線圈的產量也能提高,且藉由避免上述線圈被接在錯 誤的位置,而改善變壓器之製程作業效率。 【先前技術】 隨著顯示裝置相關技術之發展,液晶顯示(LCD)螢幕 廣泛地應用在電腦或其它顯示裝置。相較於CRT螢幕,LCD 螢幕的優點在於其垂直的橫截面較細化(s 1 im),且幾乎不 會發生閃爍(f 1 ickering)等現象。上述LCD螢幕有一盞螢 光燈,係以高壓驅動,而用於需要背光模組的背光系統。 傳統之換流器(i nverter),具有一驅動電路,用以驅 動上述螢光燈。上述換流器具有一高壓變壓器,通常稱為 是換流器變壓器。 上述換流器變壓器從一低AC輸入電壓產生一高AC輸 出電壓,以對於一組成LCD面板的燈具提供電壓。 TW2795PA 7 1313014 上述換流器變壓器,與一燈具及面板的電容,係以施 於上述變壓器主要侧邊之頻率而共振,藉以提高上述變壓 器次要電壓,使其大於一次及二次轉數比。因此,上述換 流器變壓器亦可以稱作一共振變壓器。 傳統換流(共振)變壓器係驅動一變壓器,以提供燈具 所需之電力。然而,在外部電極螢光燈(EEFL),或在冷負 極螢光燈(CCFL)被平行驅動之情形,幾個變壓器係被驅 動,以提供幾個燈具所需電源。 第1圖係繪示根據相關技術一種換流器變壓器之分 解透視圖,第2圖係繪示根據相關技術,一種換流器變壓 器的平面圖,且第3圖係繪示在線圈103及第一捲繞部分 1 Ola之間的沿面距離(creepage distance),及在線圈103 及第二捲繞部分101b之間的沿面距離。如第1圖所示, 關於相關技術之上述換流器變壓器包括一捲線軸101,其 具有第一及第二線圈捲繞部分101a及101b。在該些線圈 捲繞部分附近,分別捲繞有一次線圈及二次線圈。上述換 流器變壓器更包括一貫通式帽蓋102,其置入有捲線軸 101 ;更包括一對E形線圈103,其分別為上述貫通式帽蓋 之兩邊所穿過,以被置入於形成在上述捲線軸101内之置 入孔104。 TW2795PA 8 1313014 如第2圖所示,捲線轴ι〇1係由位於中心之 =::分ma,以及分別位於第一線圈捲繞部分㈣兩 ,侧之兩個第二線圈捲繞部分龜所組成。換流器變㈣ .係以應提供恒定分離距離之方式所構成,藉以取得絕輯 需之沿面距離。結果,線圈捲繞的區域減少,且變壓 輸出容量變得有限,因而降低變壓器的效率。 、 如第3圖,沿面距離是指在二個導 =係指沿著配置在導電部分間之絕緣材料;= :表=量得的距離。根據相關技術,在換流 中,於在線圈m之間及第—捲繞部分咖間之距^ :與第二個捲繞部分1〇lbf_ ^過1笔未。因此,在線圈103及第—捲繞部分ι〇ι 間的沿面距離1A’以及在線圈盥第二结、 之間的沿面距離lB,要分別保持超過1G亳米7^刀101b 據此,根據相關技術,在換流器 第二個捲繞部㈣M1Glb之間,可提及 距離S ,LV%e〇n 」徒七、—固定的分離 所^以取传20宅米的沿面距離,如第!圖及第2圖 w ,根據相關技術之上述換流器變壓琴 及二呤绐圃总灿&丄 is裔’一次線圈 Λ圈係捲、、^在一捲線軸附近,因 距離以達絕緣,有必 巧了取侍一沿面 啕义要鈥供一固疋的分離距離。
TW2795PA 1313014 要侧邊之捲繞面積會形成浪費 此外,由於作為捲繞面積之部分的主要侧邊形成不必 要的浪費,因此許多線,法捲繞,增加裝載損失,以至 於在主要側邊產生一些熱量,而降低變壓器的效率。 其外,根據相關技術,因為E形線圈有一狹窄的橫截 面:無法形成許多磁路,變壓器效率因而減退。線圈的形 狀很複雜,因而線圈的產量減少。 y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優點,在於提供一換流器變壓器,其具有分 T -人及—次捲線軸之分離狹縫,以及形成在貫通式帽蓋 =絕緣分離狹縫,換流器變壓器還具有二次捲線轴,盆 輪出部及對稱之__,藉以使—次捲線轴及二 2 性絕緣,以得到更多可靠性,而可以增加變壓 、*突/ft亚可以減少由變壓11產生之熱量。更且,在換 =變壓器’線圈生產量增加,且由於線圈不會被置入」 1誤位置’而可以增加變壓^製造過程的操作效率。 2據本發明的其_面向,換流器變壓器包括一次捲線 右」t形成有複數個絕緣狹缝,纟些絕緣狹縫之間捲繞 在二:欠捲線軸’其上形成有複數個絕緣狹縫, m縫之間捧繞有—二次線圈,二次捲線軸具有二
TW2795PA 10 1313014 輸出部;一貫通式帽蓋,包括第一捲線轴接收部及第二捲 線軸接收部,其可分別置入一次捲線軸及二次捲線軸,其 中在貫通式帽蓋中央形成有一分離狹缝;以及一對u形線 圈,分別通過貫通式帽蓋之兩侧,藉以使些u形線圈可分 別置入於一次捲線軸與二次捲線轴之插孔。 在貫通式帽蓋上表面,形成有第一熱線圈及第二熱線 圈散熱孔,藉以釋放由一次線圈及二次線圈產生之熱量。 在貫通式帽蓋之第一播線軸接收部中,形成有一第一 至第四組配突出物,用以固定一次捲線轴,並用以決定一 次捲線轴的置入方向。 第一組配突出物及第三組配突出物係形成在貫通式 帽蓋之分離狹缝,且第二組配突出物及第四組配突出物係 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之分離狹缝的表面上。 在貫通式帽蓋的第二捲線轴接收部中,形成有一第五 至第七組配突出物,用以固定二次捲線軸,並用以決定二 次捲線軸的置入方向。 第五組配突出物及第七組配突出物係形成在貫通式 帽蓋之分離狹缝,且第六組配突出物及第八組配突出物係 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之分離狹縫的表面上。 TW2795PA 11 1313014 貫通式帽蓋之第一組配突出物及第三組配突出物突 出範圍自分離狹缝算起為1.5毫米至2.0毫米。 貫通式帽蓋之第五組配突出物及第七組配突出物突 出範圍自分離狹缝算起為1.5毫来至2.0毫米。 在第一捲線軸接收部及第二捲線軸接收部形成有一 第一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缝,以取得一絕緣分離距離。 貫通式帽蓋之第一絕緣分離狹缝及第二絕緣分離狹 缝係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之分離狹缝之表面中。 貫通式帽蓋之第三絕緣分離狹缝及第四絕緣分離狹 缝係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之分離狹缝之表面中。 貫通式帽蓋之第一絕緣分離狹缝及第二絕緣分離狹 缝突出範圍,自相對於貫通式帽蓋之分離狹缝的表面算 起,為2. 5毫米至3. 5毫米。 貫通式帽蓋之第三絕緣分離狹缝及第四絕緣分離狹 缝突出範圍,自相對於貫通式帽蓋之分離狹缝的表面算 起,為2.5毫米至3.5毫米。 TW2795PA 12 1313014 第一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缝的厚度是在0.3毫米到0.8 毫米的範圍。 在一次捲線軸及二次捲線轴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複數 固定銷,以固定捲繞之一次線圈及二次線圈。 在一次捲線軸之複數個絕緣狹缝中之一邊緣缝與一 次捲線軸之一邊之間,及在一次捲線轴之另一邊及另一邊 緣缝之間,一次線圈不捲繞。此外,在二次捲線軸之複數 個絕緣狹缝中之一邊緣缝與二次捲線軸之一邊之間,及在 二次捲線轴之另一邊及另一邊緣缝之間,二次線圈不捲 繞。 在一次捲線轴之複數個絕緣狹缝中之一邊緣缝與一 次捲線軸之一邊之間的寬度,及在一次捲線轴之另一邊及 另一邊緣缝之間的寬度範圍為1.0毫米至1.2毫米。此 外,在一次捲線軸之複數個絕緣狹缝中之一邊緣缝與二次 捲線轴之一邊之間的寬度,及在二次捲線轴之另一邊及另 一邊緣缝之間的寬度範圍為1.0毫米至1.2毫米。 二次捲線軸更包括一輸出部之分離端,其上形成有一 輸入端。 在每個輸出部,形成有一輸出端。 TW2795PA 13 • 1313014 在一次捲線軸之外表面,形成有第一至第四組配凹 槽,在些凹槽中分別置入第一至第四組配突出物。 在二次捲線軸之外表面,形成有第五至第八組配凹 槽,在些凹槽中分別置入第五至第八組配突出物。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 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 明如下: 【實施方式】 本發明將根據所附圖式具體詳細描述如下。 第4A圖係根據本發明,一種換流器變壓器分解透視 圖,至於第4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種換流器變壓器的 組裝透視圖。 如第4A圖及第4B圖所示,根據本發明,換流器變壓 器包括一次捲線轴401及二次捲線轴402 ’其中一次線圈 405及二次線圈406分佈於多個絕緣狹缝407之間,且分 別繞著一次捲線轴401及二次捲線轴402作捲繞。上述換 流器變壓器更包括貫通式帽蓋403,其具有第一及第二捲 線軸接收部411及412,其中第一及第二捲線軸接收部411 TW2795PA 14 1313014 及412中可分別置入一次捲線轴401及二次捲線轴402。 此外,在貫通式帽蓋403中心配置有分離狹缝413,且在 第一及第二捲線轴接收部411及412中形成有第一至第四 絕緣分離狹缝416a至416d。上述換流器變壓器更包括一 對U形線圈404,可分別通過貫通式帽蓋403之兩侧,藉 以使該些U形線圈404分別置入於該一次捲線軸401與二 次捲線轴402之插孔420。 因為貫通式帽蓋403的分離狹缝413將一次捲線轴 401及二次捲線轴402分開,可以使得一次捲線軸401及 二次捲線軸402彼此電性絕緣,並增加元件之可靠性,所 以不需要取得為使一次捲線轴及二次捲線轴絕緣所需的 一定分離距離。因此,捲繞面積部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 費。 在貫通式帽蓋403之兩侧,形成有線圈通孔417,其 用以讓U形線圈404穿過。在貫通式帽蓋403的上表面 (如第4B圖所示),形成有第一及第二熱線圈散熱孔418、 419,以釋放由一次線圈及二次線圈405及406產生之熱 量。 在貫通式帽蓋403之第一捲線軸接收部411中, 形成有第一至第四組配突出物(assembling pro jections)414a至414d,用以固定一次捲線軸401,並 TW2795PA 15 ‘1313014 用以決定一次捲線轴401的置入方向。第一組配突出物及 第三組配突出物414a、414c係形成在貫通式帽蓋403之 分離狹缝413上,且第二組配突出物及第四組配突出物 414b、414d係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之分離狹缝 413的表面上。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取得1毫米可被當作沿面距離的 分離距離,第一及第三組配突出物414a、414c之寬度al 可以是在1. 5毫米到2. 0毫米,此寬度al係沿著貫通式 帽蓋403之分離狹缝413朝向相對之表面的方向測量。換 句話說,第一及第三組配突出物突出範圍,從貫通式帽蓋 403之分離狹缝413,可以是1.5毫米至2.0毫米。這是 因為,為了將一次捲線轴401置入於第一捲線軸接收部 411,寬度al應該略微大於所需的1毫米分離距離。 貫通式帽蓋403的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416a、 416b,位在形成於貫通式帽蓋403第一捲線轴接收部411 中,係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的表面 上。更且,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416a、416b係形成 在相對於分離狹缝413貫通式帽蓋403的表面上,且朝 向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的方向上。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416a及 416b的寬度bl可以是在2.5毫米到3.5毫米的範圍,當 TW2795PA 16 1313014 它們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的表面,朝向 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的方向上測量時。換句話 說,第一及第二分離狹缝,從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分離 狹缝413的表面上,可以突出在2.5毫米到3.5毫米的範 圍。這是因為,只有在上述範圍,才能取得絕緣所需的沿 面距離。當取得上述範圍時,.它是否滿足絕緣所需的沿面 距離,將依照圖式敘述如下。 另一方面,在貫通式帽蓋403之第二捲線軸接收部 412,形成有第五至第八組配突出物415a至415d,用以固 定二次捲線軸402及決定二次捲線軸402的置入方向。 第五及第七組配突出物415a、415c係形成在貫通式帽蓋 403分離狹缝413上,且第六及第八組配突出物415b、415d 係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的表面上。 就如在貫通式帽蓋403的第一捲線轴接收部411中一 樣,為了取得可以被當作沿面距離的1毫米分離距離,第 五及第七組配突出物415a、415c寬度a2可以是在1.5毫 米至2. 0毫米的範圍,當他們被沿著貫通式帽蓋403分離 狹缝413,朝向相對於分離狹缝413貫通式帽蓋403表面 的方向上進行測量。換句話說,第五及第七組配突出物 415a、415c,從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縫413,可以突出 在1. 5毫米到2. 0毫米的範圍。 TW2795PA 17 1313014 貫通式帽蓋403之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縫416c、 416d,係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之表 面,被形成在貫通式帽蓋403第二個捲線軸接收部412表 面之中。更且,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c、416d被 形成在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之表面,朝向 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縫413的方向上。 至於在貫通式帽蓋4 0 3第一捲線轴接收部411,第 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c、416d寬度b2可以是在2. 5 毫米到3. 5毫米的範圍,當它們在相對於分離狹缝413貫 通式帽蓋403表面,朝向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的 方向上進行測量時。換句話說,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 416c、416d,從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表面 上,突出範圍可以在2. 5毫米至3. 5毫米。 為了取得沿面距離,第一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a 至416d的厚度c還必須應該是在0. 3毫米至0. 8毫米的 範圍。當取得上述厚度c的範圍時,它是否滿足絕緣所需 的沿面距離,將依照圖式敘述如下。 在一次捲線轴及二次捲線轴401、402,形成有複數 個絕緣狹缝407 ,藉以包纏一次線圈及二次線圈405、 406,此外形成有複數固定銷410,藉以固定捲繞之一次線 圈及二次線圈405、406。 TW2795PA 18 1313014 在這種情況下,在一次捲線轴之複數個絕緣狹缝407 中之一邊緣缝407a與一次捲線轴401之一邊之間,及在 一次捲線轴之另一邊402及另一邊緣缝407a之間,一次 線圈不捲繞。更且,在二次捲線轴402之複數個絕緣狹缝 407中之一邊緣缝407b與二次捲線轴402之一邊之間,及 在二次捲線轴402之另一邊及另一邊緣缝407b之間’二 次線圈不捲繞。在一次捲線軸401之複數個絕緣狹缝407 之中一邊緣缝407a與一次捲線軸401之一邊之間,以及 在另一邊緣缝407a與一次捲線轴402另一邊之間,寬度d 可以是在1. 0毫米到1. 2毫米的範圍。更且,、在二次捲線 轴402之複數個絕緣狹缝407之中一邊緣缝407b,與二次 捲線轴402之一邊之間,以及在另一邊緣缝407b與二次 捲線轴402的另一邊之間,寬度d可以是在1. 0毫米到1. 2 毫米的範圍。另外,當取得上述範圍時,它是否滿足絕緣 所需的沿面距離,將依照圖式敘述如下。 在一次捲線軸401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至第四組配 凹槽408a至408d,這些凹槽在組裝換流器變壓器過程中, 分別置入有貫通式帽蓋403之第一至第四組配突出物414a 至 414d 。 至於一次捲線轴401,在二次捲線轴402的外表面, 形成有第五至第八組配凹槽409a至409d,這些凹槽在組 TW2795PA 19 1313014 器變壓器過程中,分別被置入貫通式帽蓋棚之第 至苐八組配凹槽415a至415d。 在二次捲線車由402,輸出部劃分末端421 ±形成有一 ::端424,其被配置在中心’用以劃分一輸出續, >、附近減有二次_,时成二個部分,藉以使一變 ΐ器能做出二個輸出。更且’在-狹窄的區域使用二變壓 盗,將獲得相同的結果,因此能節省變壓器的製造費用。 ,在一次捲線軸及二次捲線軸401及4〇2的外表面, 形成有複數固定銷41G,用以固定捲繞之—次線圈及二次 線圈405、406’因此能避免換流器變麗器在組裝 震動。 至於對線圈404,其使用左右對稱的的U形線圈。 比起傳統Ε形線圈,υ形線圈有更加簡單的形狀,因此可 以增加線圈生產量。比起傳統線圈,U形線圈有更大區域 而能形成更多磁路。更且,因為不可能使對稱線圈加入錯 誤位置,減ϋ變壓器製造過程的操作效率可以被提高。 第5Α圖至第5Β圖係緣示在線圈4〇4及捲繞—次捲線 轴4 〇 1之間的沿面距離。第6 Α圖至第6 β圖躲示在線 404及捲繞二次捲線軸402之間的沿面距離。
TW2795PA 20 1313014 在本發明之換流器變壓器中,沿面距離須超過22毫 ' 米以達絕緣,在線圈404及捲繞一次捲線轴401之間,在 . 線圈404及捲繞二次捲線軸402之間,及在捲繞一次捲 . 線軸及二次捲線軸401及402之間的各個距離,係設定超 過1毫米。因此,在線圈404與捲繞一次捲線軸4〇1之間 的沿面距離,以及在線圈404 .與捲繞二次捲線軸4〇2之 間的沿面距離’應該設定超過11毫米。 一般而言,具有以下尺寸之捲線軸經常被用來作為一 次捲線軸及二次捲線軸。各捲線軸邊的厚度是丨丨毫米, 捲線軸的邊緣縫的厚度是0.5毫米,從在分離狹縫之邊緣 縫到在捲線轴裡面的插孔的垂直距離,以及從在捲線轴裡 面的插孔,到在分離狹縫之各捲線軸邊的垂直距離,是4 〇 毫米,並且從在分離狹縫之各捲線軸邊到捲線軸的插孔入 口的垂直距離是5. 06毫米。因此,本發明之一次捲線卓 • 401假設也使用以下尺寸:各邊厚度U是1, 1毫米,邊緣 縫407a厚度131是〇.5毫米,從在分離狹縫413之邊緣縫 4〇7a至一次捲線軸4〇1裡面插孔42〇的垂直的距離I”, 以及從一次捲線軸401裡面的插孔420到在分離狹缝413 之一次捲線軸401的各邊的垂直距離1μ是4Q毫米,以 及垂直的距離U從在分離狹缝413之—次捲線軸401的 各邊至一次捲線軸4〇1之插孔420入口是5. 〇6毫米。更 且,本發明之二次捲線軸401假設使用以下尺寸:各邊厚 度1b5是L 1毫米,邊緣縫407b厚度1m是〇. 5毫米,從在
TW2795PA 21 1313014 分離狹縫413之邊緣縫407b至二次捲線軸402裡面插孔 420的垂直的距離lbz,以及從二次捲線軸402裡面的插孔 420到在分離狹縫413之二次捲線軸402的各邊的垂直距 離lb4是4. 0毫米,以及垂直的距離he從在分離狹縫413 之一次捲線軸402的各邊至二次捲線轴402之插孔420入 口是5.06毫米。 第5A圖及第6A圖係繪示鄰接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 縫413之一次及二次捲線軸401、402部分的沿面距離。 在—次捲線軸401,沿面距離係以邊緣縫407a厚度lai的 總合表示。從在分離狹縫413之邊緣缝407a到一次捲線 轴4〇1檀面插孔420的垂直距離la2,在邊緣縫4〇7a與一 次捲線軸401的各邊之間寬度Ια’從捲線轴401裡面插孔 —次到在分離狹缝413之一次捲線轴401各邊的垂直 距離1a4,一次捲線軸401的各邊厚度I”,以及從在分離 2 4丨3之-次捲線軸樹❸各邊到一次捲線轴4G1插孔 入口的垂直距離lae。在二次捲線軸 以邊緣縫407b厚产1从认 化由距離係 4n7K f x bl的總合表示。從在分離狹縫413之 邊緣縫侧到二次捲線輪 在邊緣缝407b鱼_ 的垂直距離 從二次捲線轴術裡=捲線軸402的各邊之間寬度^ 捲線_各邊:=::42()到在分離狹_之一次 ^ , 罝矩離lb4,二次捲線軸402的各邊厚 度㈣及從在分離狹縫413 = 二次捲線軸402插孔铷入口的垂直距離二。2的各邊到
TW2795PA 22 1313014 特別是,在邊緣缝407a與一次捲線轴401各邊之間 寬度la3,及在邊緣缝407b與二次捲線轴402的各邊之間 寬度lb3,可以是在1.0毫米到1.2毫米的範圍,如第4A 圖所示。如果寬度1 a3及1 b3是0. 9毫米,它們不到1毫 米。所以,部分一或二次捲線軸4 01或4 0 2在貫通式帽蓋 403分離狹缝413附近的沿面距離是lal,la3,la5及la6的 總合,或lbl,lb3,lb5及lb6之總合,即7. 56毫米。因此, 11毫米之沿面距離,在線圈404與捲繞一次捲線軸401之 間,及在線圈404與捲繞二次捲線軸402之間無法取得。 然而,如果寬度la3及h3被設定在1毫米,部分一 或二次捲線轴401或402在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 附近的沿面距離是1 al,la2,la3,la4,la5,及la6之總和, 或 lbl,lb2,lb3,lb4,lb5,及 lb6 之總合,即 15. 66 毫米。 因此,在線圈404與捲繞一次捲線轴401之間,以及在線 圈404與二次捲線軸402之間,11毫米之沿面距離可以 取得。如果寬度la3及lb3設定大於1. 2毫米,則可取得 超過11毫米沿面距離,但將過份浪費捲繞面積,因為一 次線圈405在邊緣缝407a與一次捲線軸401的各邊之間, 以及在邊緣缝407b與二次捲線軸402的各邊之間,一次 線圈405不捲繞。所以,在邊緣缝407a與一次捲線軸401 的各邊之間的寬度la3,以及在邊緣缝407b與二次捲線軸 402的各邊之間的寬度lb3可以是在1. 0毫米到1. 2毫米 23
TW2795PA 1313014 的範圍。 弟5B圖係繪示說明部分一次捲線軸4〇ι 式帽蓋403分離狹、縫413的沿面 #貝通 邊緣縫4G7a厚度lal之⑲人表干一:广,面距離係以 于/又ia丨;…σ录不,足度h2係從 式帽蓋403分離狹缝413之表面到I、s + # 、貝k 蟢川七a L 〈衣曲到貝通式帽蓋403分離狹 縫413方向上測量,第一絕緣分離狹縫_厚度u =緣分離狹縫416a寬度la4係從貫通式帽蓋4〇3分離狹 缝仙到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〇3分離狹縫413表面的方向 上量測,-次捲線軸的一邊厚I L5,以及從在分離狹 缝413之夂捲線軸4〇1 —邊到—次捲線軸扼插孔42〇 入口的垂直距離lae。在一次捲線軸4〇1的另一邊,第二絕 緣狹、、逢416b對應於第一絕緣狹缝416&。第圖係繪示說 月口p刀一-人捲線軸4〇2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〇3分離狹缝 413的/α面距_。上述沿面距離係以邊緣缝厚度κ 之〜&表示寬度係從相對於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 縫41々3之表面到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縫413方向上測 量,第一絕緣分離狹縫416c厚度1μ,第—絕緣分離狹缝 416C寬度lb4係從貫通式帽蓋403分離狹縫413到相對於 貝通式巾_盖4 0 3分離姑么签jiQt工& 刀雕狄縫413表面的方向上量測,二次捲 線轴4 0 2的^ 一邊歷1 您乂予度lb5’ u及從在分離狹縫413之二次捲 線轴4 0 2 —邊到--a坡& i 一-人捲線軸402插孔420入口的垂直距離 1 b6。在*--^ 捲線細 4 Π 9 6Λ p ^ 尺平由4〇2的另一邊,第二絕緣狹缝416d對 應於第一絕緣狹鏠41。
TW2795PA 24 1313014 - 如第4A圖所示,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縫416a、416b 見度la2,及第三及第四分離狹缝416c、416d寬度lb2,可 \ 以是在2. 5毫米到3. 5毫米的範圍。更且,第一及第二 . 絕緣分離狹缝416a、416b厚度la ’及第三及第四絕緣分 離狹缝416c、416d厚度Us,可以是在〇· 3毫米到〇. 8毫 米的範圍。在第5A圖及第6A圖,如果第一及第二個絕緣 分離狹縫寬度la3,及第三與第四絕緣分離狹縫寬度^被 設定為2. 5毫米,且第一及第二絕緣的分離狹縫416a、416b 厚度la3,及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l6c及416d厚度 1 μ被设定為〇· 5毫米,部分一次捲線軸1相對於貫通式 帽蓋403分離狹縫413的沿面距離是ial、la2,la3,丨^, laS,及lu的總和,且部分二次捲線軸4〇2相對於貫通式 帽蓋403分離狹缝413的沿面距離是lbl,lb2,lb3,h4, lb5及1 be的總和,意即兩個沿面距離都是1 2· 1 6毫米。所 鲁以,在線圈404及捲繞第一捲線軸之間,以及在線圈 404及二次捲線軸402之間’可以取得η毫米之沿面距離。 然而,如果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縫4丨寬 度la3 ’及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縫416c、416d寬度^ 被設定為大於3.5毫米,第-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 至416d係形成在形成於貫通式帽蓋4〇3裡面的線圈通孔 417上面,因此前者能避免線圈4〇4通過貫通式帽蓋 403。另外,如果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ο μ並且41叻
TW2795PA 25 1313014 厚度la3,及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c、416d厚度lb3 被設定為大於0. 8毫米,在邊緣缝407a及一次捲線軸401 的各邊之間寬度,其中一次線圈不捲繞。此外,在邊緣缝 407b至二次捲線轴402的各邊之間寬度,二次線圈不捲 繞而變得寬廣,因而會多餘地浪費捲繞面積。所以,第一 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縫416a、416b之寬度la2,及第三及第. 四分離狹缝416c、416d之寬度lb2,可以是在2. 5毫米到 3.5毫米的範圍。更且,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416a、 416b厚度la3,及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c、416d厚 度lb3,可以是在0.3毫米到0.8毫米的範圍。 本發明雖已參考實施例具體描述如上,惟熟習該項技 術者應暸解其仍可以在未脫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之 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完成各種改變或修飾。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換流器變壓器,將一次捲線 轴及二次捲線軸分開之分離狹缝,及絕緣分離狹缝皆係形 成在貫通式帽蓋,藉以使一次捲線軸及二次捲線轴達成電 性絕緣,以取得更多可靠性,且捲繞線圈的漏電誘導性只 與線圈之繞數成正比。另外,由於不需要取得一定的分離 距離以使一次捲線軸及二次捲線軸絕緣,捲繞面積變得很 寬廣,可以提高變壓器的效率,並且可以被減少由變壓器 引起的熱量。 TW2795PA 26 1313014 當使用對稱U形線圈時,它的面積比傳統E形線圈 大,因此可以形成許多磁路,而改善變壓器的效率。因為 線圈的形狀簡單,故能增加線圈生產量。更且,因為線圈 的形狀是對稱的,可以避免線圈被加入錯誤位置,因此可 以改進變壓器製造過程的操作效率。 另外,根據本發明換流器變壓器,二次捲線轴的輸出 部被劃分成二個部分,藉以使一變壓器得以做二個輸出, 意即在一狹窄的區域可以使用二變壓器。因此,可以節省 變壓器的製造費用。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 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 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當可作各種之 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 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TW2795PA 27 1313014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繪示根據相關技術一種換流器變壓器之分 解透視圖; 第2圖係繪示根據相關技術,一種換流器變壓器的平 面圖; 第3圖係繪示根據相關技術,在線圈及第一捲繞部分 之間的沿面距離,以及在線圈及第二個捲繞部分之間的沿 面距離;
第4A圖係根據本發明,一種換流器變壓器分解透視 圖, 視圖; 第4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種換流器變壓器的組裝透 第5A圖至第5B圖料示在線圈及捲繞—次捲線轴之 間的沿面距離;以及
門的至第⑽圖鱗示在線圈及捲繞二次捲線軸之 間的沿面距離。 402 :二次捲線軸 405 :—次線圈 :貫通式帽蓋 413 :分離狹縫 絕緣分離狹縫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401 : —次捲線軸 407 :絕緣狹縫 406 :二次線圈 411 :第一捲線軸接收部 412 :第二捲線軸接收部 416a至4161):第—至第
TW2795PA 28 1313014 404 : U形線圈 420 :插孔 . 417 :線圈通孔 418、419 :第一及第二熱線圈散熱孔 414a至414d :第一至第四組配突出物 第414a、414c : 一組配突出物及第三組配突出物 414b、414d:第二組配突出物及第四組配突出物 al :第一及第三組配突出物414a、414c之寬度 416a、416b :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 籲 bl :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416a及416b的寬度 415a至415d :第五至第八組配突出物 a2 :第五及第七組配突出物415a、415c寬度 416c、416d :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 b2 :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c、416d寬度 c:第一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a至416d的厚度 410 :固定銷 407a :邊緣缝 407b :邊緣缝 d :寬度 • 408a至408d :第一至第四組配凹槽 409a至409d:第五至第八組配凹槽 421 :輸出部劃分末端 424 :輸入端 ' 422 :輸出部 TW2795PA 29
Claims (1)
- U丄J V·/丄"T 丨 j 丨?終$胁丨:Vi:K_n:罐網 十、申請專利範圍: L一叫 一.——一———一一一一—一J 1. 一種換流器變壓器,包括: ——次捲線轴,其上形成有複數個絕緣狹缝,在該些 絕緣狹缝之間捲繞有一次線圈; 一二次捲線轴,其上形成有複數個絕緣狹缝,在該些 絕緣狹縫之間捲繞有一二次線圈,該二次捲線軸具有: —輸出部, 一輸出部劃分末端,設置於該二輸出部之間,用 以分離該二輸出部;及 一輸入端,形成於該輸出部劃分末端上; 一貫通式帽蓋,包括一第一捲線軸接收部及一第二捲 線轴接收部,用以分別置入該一次捲線軸及該二次捲線 軸,其中該貫通式帽蓋中央形成有一分離狹缝;以及 一對U形線圈,分別通過貫通式帽蓋之兩側,藉以使 該些U形線圈分別置入於該一次捲線軸之一插孔,及該二 次捲線軸之一插孔; 其中,在該第一捲線軸接收部及該第二捲線軸接收部 形成有一第一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缝,以取得一絕緣分離距 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在該貫通式帽蓋上表面,形成有一第一熱線圈散熱孔 及一第二熱線圈散熱孔,藉以釋放由該一次線圈及該二次 線圈產生之熱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TW2795PA 30 1313014 :m。: : : : : : ί 中,在該貫通式帽蓋之S第一捲線軸接收部中,形成有一 第一至第四組配突出物,用以固定該一次捲線軸,並用以 決定該一次捲線軸的置入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中 該第一組配突出物及該第三組配突出物係形成在該貫通 式帽蓋之該分離狹缝,且該第二組配突出物及該第四組配 突出物係形成在相對於該貫通式帽蓋之該分離狹缝的該 表面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在該貫通式帽蓋的該第二捲線軸接收部中,形成有一 第五至第八組配突出物,用以固定該二次捲線軸,並用以 決定該二次捲線轴的置入方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中 該第五組配突出物及該第七組配突出物係形成在該貫通 式帽蓋之該分離狹缝,且該第六組配突出物及該第八組配 突出物係形成在相對於該貫通式帽蓋之該分離狹缝的該 表面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中 該貫通式帽蓋之該第一組配突出物及該第三組配突出物 突出範圍自該分離狹縫算起為1.5毫米至2.0毫米。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中 該貫通式帽蓋之該第五組配突出物及該第七組配突出物 突出範圍自該分離狹缝算起為1.5毫米至.2.0毫米。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該貫 TW2795PA 31 (S) 1313014 ^ 3 ^ / * 通式帽蓋之該第一絕緣分離狹缝及該第二絕緣分離狹缝 - 係形成在相對於該貫通式帽蓋之該分離狹缝之該表面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換流器變壓器,其中該 貫通式帽蓋之該第三絕緣分灕狹缝及該第四絕緣分離狹 - 缝係形成在相對於該貫通式帽蓋之該分離狹缝之該表面 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該貫通式帽蓋之該第一絕緣分離狹缝及該第二絕緣分 離狹缝突出範圍,自相對於該貫通式帽蓋之該分離狹缝的 該表面算起,為2.5毫米至3.5毫米。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該貫通式帽蓋之第三絕緣分離狹缝及第四絕緣分離狹 缝突出範圍,自相對於該貫通式帽蓋之該分離狹縫的該表 面算起,為2.5毫米至3.5毫米。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該第一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縫的厚度是在0.3毫米到0.8 毫米的範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在該一次捲線轴及該二次捲線軸的外表面上,形成有 複數固定銷,以固定該捲繞之一次線圈及二次線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在該一次捲線轴之該複數個絕緣狹缝中之一邊緣縫與 該一次捲線軸之一邊之間,及在該一次捲線軸之另一邊及 另一邊緣縫之間,該一次線圈不捲繞;以及 TW2795PA 32 1313014在該二次捲線軸之該複數個絕緣狹缝中之一邊緣缝 與該二次捲線軸之一邊之間,及在該二次捲線軸之另一邊 及另一邊緣缝之間,該二次線圈不捲繞。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在該一次捲線軸之該複數個絕緣狹缝中之一邊緣缝與 該一次捲線軸之一邊之間的寬度,及在該一次捲線軸之另 一邊及另一邊緣缝之間的寬度範圍為1.0毫米至1.2毫 米;以及 在該一次捲線轴之該複數個絕緣狹缝中之一邊緣缝 與該二次捲線軸之一邊之間的寬度,及在該二次捲線軸之 另一邊及另一邊緣缝之間的寬度範圍為1.0毫米至1..2毫 米。 .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在每個該些輸出部,形成有一輸出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在該一次捲線軸之該外表面,形成有第一至第四組配 凹槽,在該些凹槽中分別置入該第一至第四組配突出物。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換流器變壓器,其 中,在該二次捲線軸之該外表面,形成有第五至第八組配 凹槽,在該些凹槽中分別置入該第ΐ至第八組配突出物。 TW2795PA 33 B13014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4A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4 01 : —次捲線轴 4 0 2 :二次捲線轴 407 :絕緣狹缝 4 0 5 : —次線圈 406 :二次線圈 403 :貫通式帽蓋 411 :第一捲線軸接收部 412 :第二捲線軸接收部 413 :分離狹缝 416a至416d:第一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缝 404 : U形線圈 420 :插孔 417 :線圈通孔 414a至414d:第一至第四組配突出物 第414a、414c : 一組配突出物及第三組配突出物 414b、414d :第二組配突出物及第四組配突出物 al :第一及第三組配突出物414a、414c之寬度 416a、416b: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 bl :第一及第二絕緣分離狹缝416a及416b的寬度 415a至415d:第五至第八組配突出物 a2 :第五及第七組配突出物415a、415c寬度 416c、416d :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 b2 :第三及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c、416d寬度 c :第一至第四絕緣分離狹缝416a至416d的厚度 410 :固定銷 407a :邊緣缝 407b :邊緣缝 d :寬度 TW2795(060418)CRF.doc 51313014 408a至408d :第一至第四組配凹槽 409a至409d:第五至第八組配凹槽 421 :輸出部劃分末端 424 :輸入端 422 :輸出部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 的化學式:TW2795(060418)CRF.doc 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50055447A KR100724139B1 (ko) | 2005-06-27 | 2005-06-27 | 인버터 트랜스포머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01270A TW200701270A (en) | 2007-01-01 |
TWI313014B true TWI313014B (en) | 2009-08-01 |
Family
ID=3786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4146198A TWI313014B (en) | 2005-06-27 | 2005-12-23 | Inverter transformer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0724139B1 (zh) |
TW (1) | TWI31301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41818B2 (en) | 2015-09-18 | 2018-11-27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Winding frame structure for motor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002902A (ko) * | 2007-07-04 | 2009-01-0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인버터 트랜스포머 |
KR101430450B1 (ko) * | 2007-10-09 | 2014-08-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인버터용 트랜스포머 |
KR101387512B1 (ko) | 2007-10-15 | 2014-04-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인버터용 트랜스포머 |
KR200450740Y1 (ko) * | 2007-11-22 | 2010-10-26 | 광성전자홍콩유한공사(영업소) | 공진트랜스 |
KR101029419B1 (ko) * | 2008-11-14 | 2011-04-14 | 한국태양유전(주) | 플로팅형 2인1 트랜스포머 |
KR101405407B1 (ko) * | 2013-01-04 | 2014-06-11 | 크로바하이텍(주) | 안전규격거리를 유지한 보빈 |
KR102143868B1 (ko) * | 2019-07-04 | 2020-08-26 | (주) 트랜스온 | 플랫 타입 트랜스포머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41972A (ja) | 1997-02-28 | 1998-09-11 | Hitachi Ferrite Electronics Ltd | 放電ランプ点灯用高圧トランス |
TW507224B (en) | 2001-08-17 | 2002-10-21 | Ambit Microsystems Corp | Transformer for inverter |
KR100535240B1 (ko) * | 2003-10-20 | 2005-12-09 | 주식회사 필룩스 | 엘씨디 백라이트용 트랜스 |
KR200381562Y1 (ko) | 2005-01-13 | 2005-04-14 | 타이페이 멀티파워 일렉트로닉스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고전압 트랜스포머 |
KR100631125B1 (ko) | 2005-06-21 | 2006-10-0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인버터 트랜스포머 |
-
2005
- 2005-06-27 KR KR1020050055447A patent/KR10072413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2-23 TW TW094146198A patent/TWI31301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41818B2 (en) | 2015-09-18 | 2018-11-27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Winding frame structure for motor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724139B1 (ko) | 2007-06-04 |
TW200701270A (en) | 2007-01-01 |
KR20070000046A (ko) | 2007-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13014B (en) | Inverter transformer | |
TW507224B (en) | Transformer for inverter | |
US7274282B2 (en) | Transformer | |
JP3906413B2 (ja) |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 |
US7443278B2 (en) | Coil device, composite coil device, and transformer device | |
US20080024261A1 (en) | High Voltage Transformer | |
KR100534375B1 (ko) | 인버터용 변압기 | |
JP2012204625A (ja) | 電圧変換装置 | |
TWI281171B (en) | Transformer of light tube driv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light tube using thereof | |
US20060125591A1 (en) | [high voltage transformer] | |
JP3306377B2 (ja) |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 |
JP2004056107A (ja) | リーケージトランス | |
US7342478B2 (en) | Structure for high voltage bearable transformers | |
KR200292121Y1 (ko) | 2개의 1차 코일과 2개의 2차 코일을 갖는 트랜스포머 | |
JP2010056123A (ja) | トランス | |
KR100563185B1 (ko) | 인버터 회로용 트랜스 | |
TWI274526B (en) | Light tube driving system and transformer | |
TWI390559B (zh) | 變壓器 | |
JP2002353047A (ja) |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 |
JP2007173455A (ja) | 巻線部品 | |
KR20030015957A (ko) | 인버터 회로용 변압기 | |
JP2010212380A (ja) | 巻線枠および巻線部品 | |
KR200341423Y1 (ko) | 인버터 회로용 트랜스 | |
JP2011124337A (ja) | トランス | |
KR101387512B1 (ko) | 인버터용 트랜스포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