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0257B - Straddle type vehicle incorporating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incorporating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0257B
TWI310257B TW95123078A TW95123078A TWI310257B TW I310257 B TWI310257 B TW I310257B TW 95123078 A TW95123078 A TW 95123078A TW 95123078 A TW95123078 A TW 95123078A TW I310257 B TWI310257 B TW I3102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tator
teeth
angle
strad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23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3757A (en
Inventor
Masumi Nakajima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13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3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0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02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motor or generator with the drive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axially facing the armatures, e.g. hub-type cycle dynamos

Description

131025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一旋轉電機之跨坐型車輛及一種 衣該方疋轉電機之方法,且係關於一種使該旋轉電機之安 裝工作較容易之技術。 【先前技術】 傳統上’某些跨坐型車輛(例如’摩托車)經開發以具備 一可援助一引擎之動力或可藉由其自身動力來運轉一車輛 之旋轉電機(舉例而言,見專利文件丨)。一種用於該等跨坐 型車輛之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包括一其上接合有磁鐵之圓 盤樣轉子及一沿旋轉軸軸線方向對置於該轉子之定子。該 轉子附裝至該旋轉軸或一固定至該旋轉軸之飛輪或類似物 以與旋轉軸一同旋轉,而該定子附裝至一殼體或類似物。 女裝至該車輛之旋轉電機可係一徑向間隙型。該徑向間 隙型旋轉電機包括一具有磁鐵並環繞該機器軸線之轉子及 一沿一徑向方向對置於該轉子並亦環繞該軸線之定子。於 該徑向間隙型旋轉電機中,類似於該軸向間隙型,該轉子 附衣至遠叙轉軸、該飛輪或類似物,而該定子附裝至該殼 體或類似物。 【發明内容】 [本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在某些場合中,可能無法順利地裝配該種習用旋轉電機 以將轉子附裝至旋轉軸及飛輪或類似物而將定子附裝至該 殼體或類似物。舉例而言,若在轉子固定至旋轉軸或飛輪 I12226.doc 1310257 之後试圖在該定子對置於該轉子時安裝該定子,則該定子 在其被置放於一正確位置中之狀態下的安裝工作係困難, 此乃因安裝至轉子之磁鐵及該定子之齒彼此吸引。特定而 言’在用於車輛之旋轉電機内使用產生強磁力的磁鐵之情 形中’則將該定子安裝於正確位置内更為困難。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提出,且旨在提供一種跨坐型 車輛及一種用於安裝一旋轉電機之方法,該方法可使該旋 轉電機之安裝工作較容易。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解決該問題’根據本發明之一跨坐型車輛包括一旋轉 電機,該旋轉電機具有〔一定子及一轉子,其附裝至該定 子以進行旋轉並與一旋轉軸及一沿旋轉軸之軸線方向對置 於該轉子之旋轉構件一同旋轉。該定子支撐該轉子以進行 旋轉。該轉子具有一嚙合部分。該旋轉構件具有一沿該軸 線方向與該喃合部分喷合之被嗔合部分。 一種用於裝配根據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之方法包括以下 步驟:使該轉子及該定子彼此對置、及藉由磁力將其彼此 結合、及將彼此結合之轉子及定子附裝至該車輛之車體、 及使該轉子之嚙合部分與旋轉構件之被嚙合部分嚙合。 根據本發明,該定子支撐該轉子以進行旋轉。因此,可 首先使該定子及該轉子彼此結合且然後可將該結合之轉子 及疋子裝配至该車輛之車體。將該旋轉電機安裝至該車輛 之車體的工作可容易地完成。亦即,若(例如)在轉子被固定 至該旋轉構件之後安裝定子,則將該定子保持在其正確位 112226.doc 1310257
:中係困難,此乃因該轉子會吸引該定子。然而 明’可在該轉子及該定子彼此結合之後將其裝配 兩之車體。因此,該安裝工作可變得較容易。 A 該旋轉構件可係(例如)一曲軸、一飛輪、一離合器私 :連續可變傳動裝置之帶槽輪或類似構件。該旋轉電^ 仏-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一種其中該轉子沿旋 : 線方向對置於該定子之類型),或可係—徑向間隙型 機(一種其中該轉子及該定子電 型)。 ^/口 ^向方向彼此對置之類 、於本發明-態樣中’該旋轉電機包括—磁鐵及―* 磁鐵及該齒產生一形成於哮诚雜s 4 人 ^ 办成於該磁鐵及该齒之間的磁通通道。 该轉子具有該磁鐵或該齒中之任一者,且該轉子經設置以 沿該軸線方向作滑動運動,該定子具有該磁鐵或該齒 =支撐該轉子以進行旋轉且同時保#該磁鐵與 5亥齒之間的間隔距離》 根據該態樣’可精確地設定該磁鐵與該齒之間的間隔距 離。舉例而言,即使該旋轉構件沿該輛線方向之位置存在 —錯誤或該定子沿軸線方向之位置存在—錯誤,皆可精確 地設定該磁鐵與該齒之間的距離,此乃因該轉子可沿:軸 線方向滑動。 ^ 在該態樣中,該轉子可具有一由軸承固持之表面,該定 子可具有-轴承固持表面’且該軸承固持表面可藉由一軸 承來固持該由軸承固持之表面以進行旋轉。由此,可精確 地設定該磁鐵與該齒之間的間隔距離,且該轉子可移定地 I I2226.doc 1310257 轉―關於此方面,該旋轉電機可具有複數個磁鐵及齒’ 且該複:個磁鐵及該複數個齒可置放成環繞該旋轉軸。 ▲在"亥恶樣中,錢轉構件之旋轉角經決定係—參考角, /走轉構件以該參考角採取—相對於該車輛車體之參考位 f »亥轉子相對於該定子之旋轉角經決定係一穩定角,該 、°亥穩疋角藉由該複數個磁鐵與該複數個齒之間的吸 弓1力穩疋地支撐該定子。在該轉子以該穩定角定位而該旋 轉構件以4參考角定位之條件下,該嚙合部分與被喷合部 分彼此正面對置。 種用於衣配根據該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之方法包括以下 ㈣:由該^子以該穩定角支撐該轉子、及使該轉子及該 疋子彼此結合、以該參考角置放該旋轉構件、使該轉子之 結合至該定子之嚙合部分與該旋轉構件之被嚙合部分正面 對置、及將彼此結合之轉子及定子附裝至該車輛之車體、 及使該轉子之嚙合部分與該旋轉構件之被嚙合部分嚙合。 由此,當安裝該旋轉電機時,可藉由磁力以該穩定角(亦 即,一可抑制相對於定子旋轉之角度、或一可抑制純產响 合之角度)來定位該轉子,且可以該參考角(亦即,相對於該 車輛車體之參考角)來置放該旋轉構件。因此,該嚙合部分 與該被嚙合部分可彼此正面對置。因此,舉例而言,當安 裝該旋轉電機時,無需查看該嚙合部分及該被嚙合部分之 各自位置以確認其彼此正面對置。各自地,旋轉電機之安 裝工作可較容易。 可提供一用於沿旋轉軸之軸線方向覆蓋該旋轉電機之罩 I12226.doc 1310257 2 °在當將旋轉電機安裝至該車輛之車體時,該定子可附 X罩π且可在該定子以該穩定角支撐該轉子之情形 下將該定子附裝至該罩蓋。 -種用於裝配根據該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之方法包括以下 f驟:藉由Μ子以該穩定角來支撐該轉子、將該轉子附 裝至該草i、及使該轉子、収子及該罩蓋彼此結合、以 4參考角來置放該旋轉構件、使該轉子之咱合部分與該旋 轉構件之被嚙合部分正面對置、及將彼此結合之轉子、定 子及罩息附裝至該車輛之車體、及使該轉子之嚙合部分與 該旋轉構件之被嚙合部分嚙合。 由此,當將該定子附裝至罩蓋且該定子以穩定角(亦即, 一可抑制相對於定子旋轉之角度、或-可抑制純齒喊合之 角又)支撐為轉子時,右§亥旋轉構件處於參考角度,則該口逾 合部分與被嚙合部分彼此正面對置。因此,當安裝該旋轉 電機及罩蓋時,無需查看該嚙合部分及被嚙合部分之各自 位置以確認其彼此正面對i。另夕卜,在該定子被附裝至單 蓋且定子、轉子及罩蓋彼此結合之情形下,則可將其附装 至該車輛之車體。 關於此方面,該複數個磁鐵及該複數個齒可在其間形成 磁通,且該轉子之穩定角係彼此鄰近之磁鐵所形成磁通之 各自密度之間差別最小之角度。由此,當附裝該旋轉電機 時,可以抑制相對於轉子旋轉之角度(可抑制轉子鈍齒嚙合 之角度,亦即,以該穩定角)容易地定位該轉子。亦即,若 採用各自密度之間差別係最小之角度(亦即,採用該磁鐵: II2226.doc 1310257 该齒之間的空間磁通密度與下一個磁 、s h ^ ㈣^间的空問减 、饴度之間差別最小之角度)’則可平衡 M jz. ^ . D 疋轉方向影響該 轉子之磁力,且轉子Μ至㈠之角度可具有穩定性。 該轉子之穩定角可係-該等彼此鄰近磁鐵之 rr- _ /、丫陶 1 固 JE» 〜於該複數個#之其中兩個且沿軸線方向與該兩 元全重疊之角度。 ▲該轉子之穩定角可係-兩個彼此鄰近的齒之各自部分沿 該軸線方向與該複數個磁鐵中一個磁鐵重聂 刀/〇 ^ < 用度,且該 ㈤之各自部分之大小可彼此相等。同樣,該轉子之穩 定角可係鄰近該兩個齒中任一個齒之該齒正: 數個磁鐵中之任一磁鐵之角度。 、〃 於本發明另-態樣中,該轉子之唾合部分或該旋轉構件 之被喃合部分中任-者可具有—用於在轉子旋轉時阻尼彼 此碰撞之阻尼區段。 根據該態樣,可阻尼唾合部分與被嗜合部分的彼此碰 撞,且(例如)可減小由於旋轉電機之旋轉所引起之嗓聲。 於本發明進一步態樣’該旋轉構件係—飛輪。因:,不 需要重新提供一通常不具備之組件來作為該旋轉構件。 【實施方式】 下文將基於圖式闡述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1係一摩托車丨之側視圖,摩托車丨係一根據本發明一實 施例構造之跨坐型車輛之實例。圖2係_摩托車遷部部分 之側視圖。圖3係一沿圖2之線則!截取之剖視圖。圖4係 -圖3之旋轉電機20之放大視圖。圖5係一附裝至一曲㈣ 112226.doc -10- 1310257 之飛輪56之正視圖。圖6係一旋轉電機2〇之 圖。圖/包括:-形成-定一定定子3。之後視圖、: 亦开/成疋子25之可動式定子4〇之正視圖。圖8係一顯示一 ’、中轉子2 1沿擬附裝之曲軸5【之軸線方向(下文將其簡稱 為”軸線方向”)滑動狀態之圖解。圖9係_示意性顯示之旋轉 電機2〇之透視分解圖。另外,圖2中省卻―消音器、一車體 罩蓋等。圖5之正視圖顯示一飛輪56之對置於轉子21之表
面。圖6之正視圖顯示一轉子21之對置於固定定子%之表 面。圖7⑷之正視圖顯示—固定定子3()之對置於可動式定子 之表面目7(b)之正視圖顯示一可動式定子4〇之對置於固 定定子30之表面。 如®^1中所不,摩托車1具有一位於車體下前部分之前輪 3。-前輪又5支撐前輪3以在其底端部分處旋轉。一轉向軸 7與前輪又5的一頂端部分耦接以向上傾斜延伸。操縱柄9 附衣至軺向軸7的一頂端部分以沿該車體之寬度方向延 伸知縱柄9之各自端部具有一把手i i。一車體框架⑺附裝 至轉向軸7之中央部分。 义 車體框架1〇自兮击 目该皁體之一則部向下傾斜延伸至其— 部、。然後:車體框架10彎曲並筆直延伸。此後,車體框架 進乂 4曲以向上傾斜延伸。一座位13設置於車體框架 1〇之上後部中。—後懸掛15連接至車體框架1G之後端。後 心掛15之底&連接至後臂16的—後端部分心(見圖2)。後臂 >後車輪17以進行旋轉。一引擎5〇之驅動力係經由 與動力傳遞機構(例如’帶式連續可變傳動裝置博遞至後 112226.doc 1310257 車輪1 7以使後車輪1 7旋轉 下中央部分内。 5ί擎5〇設置於車體框架1〇的一 一活塞50b。一連接杆之頂端5〇 ^ 與活塞50b耦接 附裝至連接杆50c之一底端。 一旋轉電機20沿車體寬度方向 _ ^ (方即,由圖3符號[α]所指 :二方向)設置於引擎50之一外部位置内。旋轉電機2。附裝 :二51(見圖3)。旋轉電機20可援助咖之動力或藉由 其自身動力來運轉一車輛。另外, 田 電池(未顯示)之電量 低於預6又疋置或處於一類似情形中日丰,f絲$ 丨月φ T時,方疋轉電機20可擔 當一發電機。 σ 如圖3及4令所示,一軸承52支撐一曲軸51以進行旋轉。 一覆蓋曲軸观之殼體罩蓋19側向地固持轴承52。另-軸承 53(其在軸承53與曲軸5 }的—表面之間形成—油臈)支撐曲 軸5 1之中央部分以進行旋轉。曲轴箱50d固持轴承53。一
二央部分具有—汽虹體汽缸體 曲軸51 密封構件54沿車體寬度方向自—外部位置置放於曲轴^之 末端5 1 c上。 -起動器減速齒輪61、—單向離合器55、—飛輪^及旋 轉電機20按照自曲轴5 i之中央部分(亦即,連接杆所搞 接之側)至其末端5 1 c之次序附裝至曲軸5 1。 百先’將闊述起動器減速齒輪61及單向離合器55。起動 益減速齒輪61與—齒輪62咬合,而齒輪62又與一自動起動 馬達60之輸出軸咬合。當起動一引擎作業時,起動器減速 齒輪61會將自起動式馬達6〇之驅動力傳遞至單向離合器 112226.doc •12· 1310257 55傳遞至單向離合器55之驅動力經由與單向離合器55_ :轉動之飛輪56傳遞至曲軸51。另一方面,在起動弓丨擎5〇 '灸自起動式馬達6〇之旋轉停止。由於單向離合器55相 2 ;起動器減速齒輪61獨立地旋轉,故引擎5G之驅動力不 -傳遞至自起動式馬達6G。另外,起動器減速齒輪㈠相對 於曲轴5 1空轉。 接下來,將闡述飛輪56(旋轉構件)。如4或圖5中所示,
飛輪56包括-圓盤樣形狀的圓盤區段56a、一圓柱形大直徑 。1體區奴56b、及—圓柱形小直徑圓柱體區段%卜圓盤 之中央具有—曲轴51延伸穿過之開孔。大直徑圓柱 / & 5H由線方向自圓盤區段%之邊緣朝旋轉電機 (伸+直僅圓柱體區段56e沿軸線方向自圓盤區段56a之 開孔朝旋轉電機2〇延伸。 «個螺栓孔沿圓盤區段56a之徑向方向之形成於其多 寺定位置處。同樣,螺栓孔形成於單向離合器$ 5之多個 。置處及等位置對應於圓盤56a之位置。螺检被插入圓盤 區段56a之螺栓孔及單向離合器”之螺栓孔内並經緊固以 將飛輪56固定至單向離合器55。 小直徑圓柱體區段56c之一内圓周表面具有一沿軸線方 向筆直延伸之凹槽樣凹入部分56d。另—方面,曲軸51之圓 周表面具有-對應於飛輪56之内圓周表面之凹人部分。一 泣適合曲軸51之凹人部分之構造之喷合構件&配裝至該凹入 部分内"f合構件65之—部分料部分自曲軸51之圓周表 面伸出以與飛輪56之凹人部分56d喷合。由於唾合構料 112226.doc 1310257 與飛輪56及曲軸51兩者嚙合’故飛輪56與曲軸51彼此之相 對位置係沿旋轉方向決定。 小直役圓柱體區段56c之内圓周表面朝向曲轴51之末端 5 1 c漸縮(見圖4)。曲軸5 1具有一朝末端5丨c漸縮之錐形區段 5 1 b。曲軸5 1插入至小直徑圓柱體區段56c内,且小直徑圓 柱體區段56c之内圓周表面鄰接錐形區段51b之外圓周表 面因此 了防止飛輪5 6比錐形區段5 1 b朝曲車由5 1之中心移 動得更遠。由此,可決定飛輪56在曲軸5丨上之位置。可自 曲軸5 1之外部位置(末端5 1 c之側)將一螺母57置放於曲軸5 1 上。螺母57朝向曲軸51推動飛輪56以將小直徑區段56c之内 圓周表面壓至錐形區段51b之外圓周表面。因此,飛輪% 藉由摩擦而與曲軸51耦接。 *大直徑圓柱體區段56b之内圓周表面具有沿該軸線方向 筆直延伸之凹槽樣凹入部分(被嚙合部分)56e。多個凹入部 分56e沿圓周方向彼此間隔開。旋轉電機2〇所具備的轉子u 之概鐵22與凹人部分56e〇^合。因此,轉子21與飛輪56-同 旋轉下文將更加詳細地闡述軛鐵22與飛輪兄之間的嚙合。 接下來,將闡述旋轉電機2〇。旋轉電機2〇按照自曲軸51 0序匕括轉子2 1及定子2 5。於該實施例中,係使用 疋子早凡作為定子25,言亥定子單元具有-對置於轉子21 之固疋定子3 β只 # 在一對置於轉子2 1之一側上對置於固定 定子30之可動式仝 J八疋子40。如下文所述,可視需要改變 25所產生之場磁鐵。 如圖4或圖6 φ _ 厅不’轉子2 1具有輛鐵22及磁鐵23(用於場 II2226.doc 1310257 磁鐵之磁鐵)。輥鐵22具有一大致圓盤樣形狀之圓盤區段 22 a及一圓柱體形狀之内圓柱體區段22b。圓盤區段22 a之中 心具有一貫通孔。内圓柱體區段22b沿軸線方向自貫通孔之 邊緣朝固定定子30延伸。 曲軸5 1及飛輪56之小直徑圓柱體區段56c被插入内圓柱 體區段22b。兩個圓形彈性構件5 8、5 8被配裝至内圓柱體區 I又2 2 b與飛輪5 6之小直徑區段5 6 c之間的間隙内。彈性構件
58、58密封内圓柱體區段22b之内圓周表面與飛輪56之小圓 柱體區段56c之外圓周表面之間的間隙以(例如)在旋轉電機 2〇旋轉時抑制轉子21振動。另外,多個磁鐵23經環形置放 以環繞曲軸51並接合至圓盤區段22a之一面向固定定子3〇 之表面。 如圖4或圖8中所不,轉子21附裝至飛輪56以便可沿軸線 方向滑動。具體而言,軛鐵22之圓盤區段22a之外部直徑幾 乎等於飛輪56之大直徑圓柱體區段56a之内直徑。圓盤部分 22a之圓周部分具有多個沿徑向方向向外突出之凸出部分 22c(嗜合部分)’該等凸出部分之數量與飛輪%之凹入部分 π(被齒° 力)相同°凸出部分22c沿凹入部分56e滑動以 ' 1可軸線方向滑動。當安裝旋轉電機20時,多 Ρ刀56e可藉由朝飛輪56移動轉子2丨且以自凸出部 分22c傳遞旋轉力之方式接納凸出部分❿並與其唾合。下 文將更加詳知& μ、+. μ 4 、# ^^疋轉電機2〇之安裝方式及凹入部分 56e和凸出部分❿所形成之位置。 現在將闡迷定子25。Jfr» 1* 如上所述’定子25包括固定定子3〇 112226.doc 15 1310257 及可動式定子40。同樣’定子25具有當被賦予電流時產生 磁力之線圈31。如圖4及圖7(a)中所示,以定子3()具有複 數個固疋齒34’每一固定齒皆由一鐵芯形成。每一線圈” 纏繞在各自固定齒34上。固定齒34經環形佈置以環繞曲轴 51 °各自固定齒之面向轉子21之端表面34a(磁通產生區域) 對置於轉子21之磁鐵彼等多㈣定齒34及線圈31係由 樹脂區段3 6 (其由包括潤滑劑之樹脂形成)模製而成。樹脂區
段36以環形方式形成於曲轴51之轴線周圍。樹脂區段%具 有一比一由多個線圈31形成之線圈塊更定位於内部(位置 比多個線圈31更靠近曲軸51)之大致圓柱體内圓周區段 ha、及一位於該線圈塊外部之大致圓柱體外圓周區段 36b(見圖 3)。 一外圓周區段36b固定至殼體罩蓋19。亦即,外圓周區段 36b經形成以延伸至殼體罩蓋丨卜一面向殼體罩蓋μ之周邊 端部具有複數個嗔合部分37。每_喷合部分37自面向罩蓋 19之外圓周區段36b之周邊端部沿該徑向方向向外㈣(見 圖6及圖7(a))。每一嚙合部分37皆具有多個螺栓孔。另一方 面’殼體罩蓋19於對應於4合部分37之位置處具有多個螺 栓孔59。嚙合部分37係經由嚙合部分之孔及對應螺栓孔59 而栓接至該般體罩蓋。由此,將固定定子3〇固定至殼體罩 蓋19。 如圖4中所示, 之圓盤區段22a, 體區段22b。 固定齒34之各自端表面34a對置於軛鐵22 而内圓周部分36a對置於軛鐵22之内圓柱 H2226.doc -16- 1310257 一軸承似位於内圓周區段36a之内部。内圓周區段… 經由軸承63支_子21以進行旋轉運動且同時保持固定齒 34與磁鐵23之間的間隔距離。具體而言,㈣㈣段⑽具 有一軸承固持部分抓。軸承固持部分地具有-圓形軸承固 持表面36C及-軸承鄰接表面36j。軸承固持表面W對置於 轉子21並垂直於抽線方向延伸。軸承鄰接表面w整個地鄰 接軸承63之一外圓周表面。
扼鐵22之内圓柱體區段22b於一較靠近曲⑽之末端a 之部分處(較靠近固定定子30)具有一由轴承A固持之部 分。由轴承固持之部分22e具有一由轴承固持之圓形表面 —及軸承邮接表面22f。由轴承固持之表面對置於固 疋疋子3G亚垂直於轴線方向延伸。軸承鄰接表面以以圓柱 體方式形成於該軸線關並鄰接H63之内圓周表面。 轴承63定位於@定定子取軸承固持表面36。與輕鐵22 之由軸承固持之表面22d之間。如上論述,轉子2丨可沿曲轴 51之轴線方向滑動。固定定子3〇藉由磁力吸引轉子21。軸 承固持表面36c經由軸承63克服磁力而固持輛鐵22之由軸 承固持之表面22d。由此’每一磁鐵23之對置於固定定子3〇 表面23a自各自齒34之對置於磁鐵23之端表面34a間 隔開一距離[h]。 軸承63鄰接内圓周區段36&之軸承鄰接表面36j及軛鐵22 ,轴承鄰接表面22f兩者,扼鐵22圍繞曲_之轴線 旋轉而不會沿徑向方向擺動。如上所論述,内圓周區段36a 經由軸承63支撐轉子21以進行旋轉運動。另外,於圖9中, '12226.doc 1310257 省卻了線圈3 1及固定齒34。 下文將更加詳細地闡述面向可移動定子4〇之内圓周區段 36a之構造。面向可移動定子4〇之内圓周區段具有—對 置於可移動定子40且環繞該軸線之圓形軸承固持表面 及一 %繞該軸線之圓形凸出部分36g。軸承固持表面刊f垂 直於軸線方向延伸。凸出部分36§經形成自軸承固持表面 36f之一内周邊端部朝可移動定子4〇延伸。一軸承“之内圓 周表面鄰接凸出部分36g之一外圓周表面。軸承固持表面 36f固持軸承64。 如上所述,可移動定子40在對置於轉子21之側上對置於 固定定子30。可移動定子40具有可移動齒41及一圓形基座 42(見圖4圖或7(b)) ’該可移動齒之數量與固定齒34相等。 基座4 2支撐可移動齒41以使該多個可移動齒以環形方式設 置於曲軸5 1周圍。基座42及可移動齒41係由—樹脂區段 43(其由包括潤滑劑之樹脂形成)模製而成。樹脂區段43具有 一位於多個可移動齒41及基座42内側(較靠近曲軸51之側) 之圓形内圓周區段43e。 内圓周區段43e具有一軸承固持表面43a。軸承固持表面 43a垂直於軸線方向延伸並對置於固定定子3〇。由於軸承μ 支撐軸承固持表面43a,故每一可移動齒41之端表面4U自 各自固定齒34之一端表面34b間隔開一距離[k]。 亦即’轴承64定位於軸承固持表面43a與固定定子3〇之軸 承固持表面36f之間。每一可移動齒41皆藉由一鐵芯形成。 線圈3 1之磁力朝向固定定子3〇吸引可移動定子4〇。軸承固 112226.doc •18· 1310257 持表面36f經由轴承“克 軸承固持表面43a。由此,# 了切可移動定子4〇之 各白計^ 移動齒41之端表面41以 各自固疋齒34之端表面3仆間隔開距_。 二移動定子-之内圓周區段43e之内表面具有一鄰接轴 =之:外圓周表面之鄰接表面川。鄰接表面川鄰接抽 二之外圓周表面。可移動定子繞該軸線旋轉且同時 其被防止沿該徑向方向移動。 =(:中所示,樹脂區段43之一外圓周表面具有一沿 仕向方向大出之齒輪咬合部分45。齒輪咬合部分牦且有一 :=!:之長度。一喷合部分(例如,-齒輪)與齒輪喷合 h U以相對於固定定子3峻轉可移動定子扣。 下文將更加詳細地闡述轉子21之凸出部分仏及飛輪% =7:所形成之位置及將旋轉電機2。安裝至該車 =56(其可圍繞曲軸5丨旋轉)之-旋轉角被預定為一給 予/輛車體參考位置之參考角。該參考角係(例如)飛輪 之凹入部分56d被置放於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之角度。同 給予轉子21、定子25及殼體翠蓋19參考位置以使 以寻芬&置係該等組件安裝時所採取之位置。殼體罩蓋 19之參考位置係一給予安裝位置之位置’亦即,於該位置 處’曲―軸li5Gd之安裝位置與殼體罩蓋19之安裝位置彼此對 ^ 5之參考位置係一固定定子3〇之嚙合部分37對置 於殼體罩蓋19(其位於安裝位置内)之螺栓孔的位置。轉子21 >考位置係、才目對於固定定子3〇(其位於參考位置内)之 112226.doc 19 1310257 旋轉角係一穩定角之位置。關於此方面,該穩定角係一固 定定子30藉由磁鐵23與固定齒34之間的吸引力(磁力)穩定 地支撐定子21之角度。凸出部分22c及凹入部分56e所形成 之位置係在飛輪56以參考角置放而定子21以穩定角置放之 條件下飛輪56及定子21彼此正面對置之位置。亦即,當飛 輪56以參考角定位而殼體罩蓋19、定子25及轉子21以各自 之參考位置置放時,凸出部分22c及凹入部分兄㈠皮此正面 對置。 下文將更加詳細地傳輸該穩定角。該穩定角係一彼此鄰 近之磁鐵23與固定齒34之間所形成磁通之各自密度之差別 係最小之角度,且係一影響磁鐵23之磁力平衡且沿其旋轉 方向沒有力施加至轉子21之角度。因此,固定定子3〇可穩 定地支撐以穩定角定位之轉子21。 圖1 〇包括多個圖解,其顯示當轉子2 1以穩定角定位時磁 鐵23與固定齒34位置之間關係的一實例。下文將基於具有 八個磁鐵23及十二個固定齒34之轉子21來闡述該等關係。 於圖10中,每一固定齒34皆由兩條虛線來指示。 如圖10(a)中所示’在轉子21以穩定角定位之條件下,所 有磁鐵23及固定齒34相對於一垂直於曲軸51延伸之特定中 心線對稱設置。同樣,彼此鄰近之固定齒34L、34m沿該軸 線方向與彼此鄰近之各自磁鐵23[、23rn重疊。進一步,鄰 近固疋齒34m之固定齒34η被置放於彼此鄰近之磁鐵23m、 23η之間的中間部分處。 如圖1 0(b)中所示’該穩定角係彼此鄰近之兩個固定齒 112226.doc -20- 1310257 34L、34m沿該軸線方向與任—個磁鐵23重疊之角度。該穩 定角可係-各自部分之面積彼此相等之角度。關於此方 面,如圖中所示,鄰近固定齒3礼之固定齒34m正面對 置於磁鐵23m。 旋轉電機2G可附褒至以如下方式構造之摩托車卜 首先,藉由磁鐵23之磁力將固定定子3〇、可移動定子4〇 及轉子21彼此結合在—起。在此過程中,轉子_置於固 定定子30以處於穩定角。可移動定子她對置於轉子^ 方式置放’其中間有固定定子30。接下來,將固定定子30
之嚙合部分37栓接至螺栓孔59。將經結合之轉子以、固定 定子30及可移動定子_裝至殼體罩蓋19以使里置放 自之參考位置處。同樣,如上所述以參考角來定位飛輪56。 作為-結果’飛輪56之凹人部分56e及轉子21之凸出部分 22〇沿轴線方向彼此正面對置。然後,將殼體罩蓋Η與轉子 2卜固定定子30及可移動定子4G—同附裝至曲軸箱5〇d。在 此過程中’轉子21滑至飛輪对,且凹人部分W沿該轴線 方向接,’.内凸出邛分22c以與凸出部分22c嚙合以便可傳遞旋 轉力。 根據上述之摩托車1,固定定子3〇藉由磁力吸引轉子21 以支撐轉子21以進行旋轉。因此,可在將定子25、殼體罩 蓋19及轉子21附裝至曲軸箱51之前將其彼此結合在一起。 飛輪56具有沿軸線方向延伸之凹入部分56e,而轉子2 1具有 /口軸線方向向外大出之凸出部分2 2 c。由此,於該安裝狀態 中,可將轉子21移至飛輪56以便可將殼體罩蓋19、定子25 D2226.doc -21 · 1310257 及轉子21附裝至該車輛之車體。作為一結果,可將旋轉電 機谷易地附裝至該車輛之車體。 同樣,根據上述之旋轉電機2〇’係將固定定子3〇固定至 殼體罩蓋19以不沿軸線方向移動,而將轉子21附裝至飛輪 56以可沿軸線方向移動。另外,固定定子30經由轴承63支 撐轉子。因此,即使殼體罩心之構造中或飛⑽之附 裝位置中存在任何錯誤,皆可精確地設置磁鐵^之對置表 面與固定齒34之端表面3私之間的各自間隔距離。 另外’於旋轉電機20中,可移動定子⑽圍繞該軸線相對 於固定,子30旋轉。由此,旋轉電機2()可改變其輸出特性, 例如冋轉矩及低速旋轉或一低轉矩及高速旋轉。 圖"包括多個圖解’其顯示多個其中可移動定子4〇圍繞 :軸51之軸線旋轉之狀態。出於解釋目的,於該圖式中, 名部了圖3中所示固定定子3G之樹脂區段36及可移動定子 4〇之樹脂區段43兩者、曲軸51及線圈3。同樣,於該圖式中, 中彼等部分相同之部分被標示以相同之參考編號及 圖11⑷顯示可移動㈣正面對置於固定齒34。在該條件 下’面向各自可移動齒之每一固定齒34之端表面34b與 各自固定齒34之每—可移動齒41之端表面仏的隔 =最小值[k_。於該狀態中,磁通穿過固二 ㈣齒41、基座42及磁鐵23。磁通自面向磁鐵^之 2齒34之端表面34a流至其對置端表面糾 , 穿過各自線圈3 1之内部。 112226.doc •22- 1310257 一馬達66(其將於下文予以闡述)驅動可移動定子40以進 行旋轉。可移動定子40旋轉至圖11((〇中所示之位置’亦即, 直到每-可移動齒41採取一圖剛中所示之中間位置後皆 中間定位於各自固定齒34與鄰近固定齒34之間。於該狀能 中’面向各自可移動齒41之每—固定齒处端表面糾與面 向各自固定齒34之每一可移動齒41之端表面仏之間的間 隔距離增大。因此’該等磁通最少以致弱於圖刚之狀態 中之彼等磁通。由於在圖丨丨⑷t所示條件下磁通係弱,故 方疋轉電機20作為-低轉矩及高速旋轉型旋轉電機工作。另 方面在圖11(a)中所示條件下,由於磁通流過各自線圈 31之内部’故磁通比圖u⑷中狀態之彼磁通強。因此,旋 轉電機20作為-高轉矩及低逮旋轉型旋轉電機工作。 另外ϋ係由馬達66來驅動,故可移動定子扣之此一旋 轉切實可行。具體而言,形成於可移動定子4〇之樹脂區段 43之外圓周表面上之齒輪喷合部分似該徑向方向向外突 j以與齒輪68咬合。-電線66a纏繞於齒輪68上,且電線66a 連^至馬達66(見圖2)。當馬達66沿—正方向或沿—反方向 可移動疋子40圍繞該軸線相對於固定定子%旋 轉。另外’齒輪68具有一偵測齒輪68的旋轉 測器69。 村貝 接下來,將闡述本發明之另—實施例。 ^係-旋轉電機2⑼之剖視圖,該旋轉電機被提供至—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修改之 至摩托車•飛輪•正視圖=。:3係-被提供 规圖。圖14(a)係一被提供至旋 Ϊ I2226.doc -23· 1310257 -機200之轉子21〇之正視圖。圖14〇5)係一馬達2i〇之後視 圖°圖14⑷係-沿圖14⑷之線c_c截取之剖視圖。圖15係一 顯示-其中旋轉電機與殼體罩蓋19—同安裝至該車輛 車體之狀態之圖解。圖13之正視圖顯示—對置於轉子21〇 之飛輪560之表面。於圖14中,該正視圖顯示一面向固定定 子30之表面’而該後視圖顯示—對置於飛輪56()之表面。另 外,於彼等圖式中,與摩托車丨及旋轉電機2〇之彼等部分相
同之部分將被標示以相同之參考編號及符號,且將省卻關 於該等部分之說明。 如圖12中所示,於摩托車1〇〇中,與上述摩托車1類似, $動器減速齒輪61、單向離合器55、飛輪56〇及旋轉電機2〇〇 白附裝至曲軸5卜如圖13中所示,飛輪56〇包括一圓盤樣形 狀之圓盤區段560a、一圓柱體形小直徑圓柱體區段56〇c、 及一慣性質量區段560b。 圓盤區段560a之中心具有一曲軸5丨延伸穿過之開孔。小 直徑圓柱體區段560c自圓盤區段56〇a之開孔邊緣沿該軸線 方向延伸(見圖12)。小直徑圓柱體區段56〇(;之_内圓周表面 具有一沿該軸線方向延伸之凹入部分5 6 〇 d。小直徑圓枉體 區段560c及圓盤區段560a之各自結構與上述小直徑圓柱體 區段56c及圓盤區段56a相同,且將省卻詳細之說明。 慣性夤里區段560b包括一圓盤樣形狀之附裝圓盤區段 560f及一自附裝圓盤區段56〇f之外周邊沿軸線方向朝旋轉 電機200延伸之圓柱體區段56〇g(見圖12)。附裝圓盤區段 5 6 0 f具有複數個螺检孔(該實施例中為四個)(見圖13)。每一 I I2226.doc -24· 1310257 蜍才王孔白形成於一沿徑向方向 π自曲軸51之軸線間隔開之位 置處。圓盤區段560a具有客侗碑认 虿夕個螺栓孔,該等螺栓孔之數量 與附裝圓盤區段560f之數量相π ^ 罝相冋。螺栓560h延伸穿過附裝 圓盤區段56Gf之各自孔、對應於附裝圓盤區段州化圓盤區 段560a之各自孔、及形成於單向離合㈣内之螺检孔。當 緊固該等螺栓時,可將飛給ς Α Λ 』肝胧輪560附裝至單向離合器55(見圖 12)。另外’藉由拆㈣'栓56〇h,可以另一具有不同重量之 慣性質量區段更換慣性質量區段56〇b。
每一螺栓5 6 0 h之頭部皆沿轴線方向朝旋轉電機2 〇 〇伸 出。-由-彈性構件(例如,一橡膠構件)形成之圓形阻尼器 560i被置放於該頭部上。該頭部及阻尼器56〇i一同形成一凸 出部分(亦即,嚙合部分)560j ’轉子21〇之凹入部分24〇b(其 將於下文予以闡述)即與該凸出部分嚙合。下文將更加詳細 地闡述凸出部分560j及凹入部分24〇b。 旋轉電機200包括轉子210及定子25。於該實施例中,與 上述旋轉電機20類似,係將一具有固定定子3〇及可移動定 子40之定子用作定子25。 如圖14中所示,轉子210包括一軛鐵22〇、磁鐵23〇及一在 軸線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之圓形區段240。軛鐵220具有一圓 形内圓柱體區段220b及一沿該徑向方向自内圓柱體區段 220b向外延伸之圓盤區段220a。内圓柱體區段220b之一内 直徑大於曲軸5 1之外直徑且大於飛輪560之小直徑圓柱體 區段560c之外直徑,且轉子210可沿軸線方向滑動。 圓形區段240之外直徑對應於圓盤區段220a之外直徑。圓 112226.doc -25- 1310257 形區段240藉由複數個鉚釘240a(該實施例中係四個)固定至 圓形區段220a之背表面(亦即,對置於飛輪56〇之圓盤區段 560a之表面)。各自具有一對應於各自凸出部分56〇〗之大小 之凹入部分(嚙合部分)240b係形成於圓形區段24〇中對應於 飛輪560之凸出部分560j處(見圖14(c))。藉由沿該軸線方向 相對於其將各自凸出部分56〇j移入凹入部分240b内,轉子 210可沿該軸線方向滑動。同樣,當附裝旋轉電機2〇〇時, 藉由使轉子210滑入飛輪560内,各自凸出部分56〇〗接納凹 入。P刀240b ’亦即,各自凸出部分56〇」配裝於凹入部分 内;由此,其彼此嚙合以便傳遞旋轉力。因而,轉子21〇 “飛輪同紋轉。下文將更加詳細地闡述凹入部分24〇b及 凸出部分5 6 0j。 軛鐵220之内圓柱體區段22〇b具有一由軸承固持之部分 220e。由於軛鐵22〇及磁鐵23〇分別具有與上述旋轉電機 之軛鐵22及磁鐵23相同之結構,故將省卻詳細之說明。 與上述旋轉電機20類似,固定定子3〇包括:複數個固定 齒34、纏繞於多個固定齒34上之線圈31及模製其之樹脂區 树月曰區·^又36之外圓周部分36b經形成以朝向殼體罩蓋 乙伸。其周邊端部具有複數個嚙合部分37。藉由螺栓將 各自嚙π部分37緊固至殼體罩蓋19之螺栓孔59,該等螺栓 孔形成於對應於唾合部分37之位置處。儘管旋轉電機· 之固定定子30具有三個嚙合部分37,但圖12之剖視圖中僅 顯示其中一個嚙合部分37。 成體罩盍19具有一沿軸線方向圍繞曲軸51之末端51〇延 112226.doc -26- 1310257 伸之圓柱體形疋子支撐區段19a。定子支撐區段19a之一外 圓周表面鄰接樹脂區段36之内圓周區段36a之内圓周表 面内圓周區段36a具有一軸承固持部分Mi。一轴承Ο定 位於軸承m持部分36l與轉子21G之*軸承固持之部分 :間。固1定子30藉由軸承63支撐轉子21〇以進行旋轉之同 T可保持每一磁鐵23 0與各自固定齒34之間的間隔距離。
與上述旋轉電機20類似,可移動定子4()包括複數個可移 動w 41及基座42,該兩者皆由圓形樹脂區段43模製而成。 樹脂區段43之一内圓周表面43f鄰接定子支撐區段w之一 外圓周表面。樹脂區段43之一對置於固定定子3〇(亦即,面 向曲軸5 1之部分)之内部分鄰接内圓周區段。同樣,樹 脂區段43之一與對置於固定定子3〇之表面對置定位之表面 鄰接定子支撐區段19a之外圓周表面,亦即,一定子支撐表 面19b垂直於軸線方向延伸。因此,可移動定子4〇係藉由插 入固定定子30與定子支撐表面19b之間而定位。另外,由 此’可移動定子40之振動得到抑制。 下文將闡述轉子210之凹入部分240b及飛輪560之被嚙合 部分560j所形成之位置及將旋轉電機2〇〇安裝至該車輛車 體之方式。 凹入部分240b與凸出部分5 60j之各自位置之間的關係與 上述凹入部分56e與旋轉電機20之凸出部分22c的彼等關係 相同。亦即,在飛輪560以參考角設置而轉子2 1〇以穩定角 設置之條件下,凹入部分240b及凸出部分560j被置放成彼 此正面對置。 112226.doc •27- 1310257 關於此方面,如上所述,轉子210之穩定角係彼此鄰近之 磁鐵230與固定齒34之間所形成磁通之各自密度之間的差 別係最小的角度且係一影響該等磁鐵之磁力平衡且沿其軸 線方向沒有力施加至轉子2 1〇之角度。飛輪560之參考角係 (例如)飛輪560之凹入部分560d定位其頂部之角度。 可將旋轉電機200安裝至以下述方式構造之摩托車1〇〇。 與上述旋轉電機20之安裝方式類似,首先,藉由磁鐵230 與固定齒34之間的吸引力將固定定子3〇、可移動定子4〇及 轉子210結合在一起。於該過程中,如圖15中所示,轉子21〇 與固定定子30彼此對置,且轉子2 1〇相對於固定定子3〇的角 度被設置成該穩定角。接下來,藉由螺栓將固定定子3〇之 嚙合部分37緊固至殼體罩蓋19之螺栓孔59 ;由此,可將彼 此結合之轉子210及定子25附裝至殼體罩蓋19以將其置放 於各自參考位置處。同樣,以上述參考角定位飛輪56〇。作 為一結果,轉子210之凹入部分24〇13沿該軸線方向正面對置 於飛輪560之凸出部分560ρ然後’將殼體罩蓋19與轉子21〇 及疋子25同附裝至该車輛之車體。在該過程中,轉子 沿曲轴51之軸線方向滑入飛輪56〇,且凸出部分56〇」·配裝於 與其對應定位之凹入部分240b内並與其嚙合以便可傳遞該 旋轉力。 根據上述摩托車100,固定定子3〇藉由磁力吸引轉子21〇 以支撐轉子21〇進行旋轉。因此,可在將定子25、殼體罩蓋 19及轉子210附裝至曲軸51之前將其彼此結合在—起。飛輪 560具有多個沿軸線方向朝向旋轉電機2〇〇延伸之凸出部分 112226.doc •28· 1310257 56 ·巾轉子21Q具有多個對應於轉子210之各自凸出部分 配货構&而馨空之凹入部分24〇b。由此,凸出部分560j 二於凹入部分240b内’且結合在一起之殼體罩蓋⑺、定 及轉子210被安裝至曲軸51。 轅 於以上5兄明中’論述了一種具有一軸向間隙型旋 托車。然而,本發明可運用於-種具有-徑向 轉電機之摩托車。舉例而言,該種 機 ^如下。 心定子以環形方式形成以環繞一旋轉軸…轉子以圓柱 =式形成以環繞該定子以使該轉子之磁鐵沿徑向方向對 :齒。藉由該定子之一對置於轉子的表面,該定子支撐 進行旋轉。該轉子之-對置於飛輪的表面具有多個用 2該飛輪喃合之喷合部分。該飛輪係以該飛輪沿-轴線 二對置於旋轉電機之方式安裝至一曲轴。該飛輪具有多 鱼於轉子嚙合部分定位之被嚙合部分。該等口齒合部分 鉦了等被嚙合部分彼此嚙合;由&,該轉子可圍繞該旋轉 軸與飛輪一同旋轉。 【圖式簡單說明】 根據本發明一實 圖1係一摩托車之側視圖,該摩托車係 施例構造之跨坐型車輛之實例。 圖2係一摩托車後部之側視圖。 圖3係一沿圖2之線^-^〖截取之剖視圖。 圖4係一圖3之放大視圖。 视圖 圖5係一附裝至一摩托車曲軸之飛輪之正 112226.doc -29- 1310257 圖6係一安裝至該摩托 圖7⑷、(b)包括—旋轉電機之轉子之正視圖。 動定子之正視圖。 固疋定子之後視圖及一可移 圖8係一圖解,其顯示 T °亥轉子沿曲軸轴键古a 以附裝至飛輪之狀態。 f綠方向滑動 圖9係旋轉電機之—+立 生圖解透視分解圖。 圖10⑷、⑻包括若干顯示當該轉子以_穩定 鐵與固定齒位置之間關係之圖解。 〜、 日.磁
圖iUaMc)包括若干顯千A 一 其甲—可移較子相對於-固 疋疋子旋轉之狀態之圖解。 口 圖12係-提供至一摩托車之旋轉電機之剖視圖,該摩托 係根據本發明另—實施例修改之實例。 圖13係—飛輪之正視圖’該飛輪安裝至根據另一 修改之摩托車之曲軸。 圖(a) (c)包括一旋轉電機之轉子之正視及後視圖以及 剖視圖,該旋轉電機安裝至根據另一實施例修改之摩托車。 3 係圖解,其顯示根據另一實施例修改之摩托車之 旋轉電機之狀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3 5 7 9 摩托車 前輪 前部 前輪叉 操縱柄 112226. doc •30- 1310257 11 把手 13 座位 15 後部懸掛 16 後部臂 17 後輪 19 殼體罩蓋 20 旋轉電機 21 轉子 22 幸厄鐵 22c 凸出部分(唾合部分) 22d 由軸承固持之表面 23 磁鐵 25 定子 30 固定定子 31 線圈 34 固定齒 36 樹脂區段 36c 軸承固持表面 37 嚙合部分 40 可移動定子 41 可移動齒 42 基座 43 樹脂區段 50 引擎 112226.doc -31 - 1310257
5 1 曲轴(旋轉軸) 52 軸承 53 軸承 54 密封構件 55 單向離合器 56 飛輪(旋轉構件) 56e 凹入部分(被嚙合部分) 57 螺母 59 螺栓孔 60 自起動馬達 61 起動器減速齒輪 62 齒輪 63 軸承 64 軸承 65 嚙合構件 66 馬達 68 圓形區段 100 摩托車 200 旋轉電機 210 轉子 220 車厄鐵 230 磁鐵 240 圓形區段 240b 凹入部分(嚙合部分) 112226.doc -32- 1310257 560 飛輪(嚙合部分) 560j 凸出部分(被嚙合部分)
112226.doc -33-

Claims (1)

131025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括: 旋轉電機’其包括定子及附裝至該定子以進行旋轉並 與旋轉軸一同旋轉之轉子;及 旋轉構件,其沿該旋轉軸之軸線方向與該轉子對置, 該定子支撐該轉子以進行旋轉, 該轉子具有一嚙合部分,且 方疋轉構件具有於該軸線方向與該嚙合部分嚙合 嚙合部分。 2-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該旋轉電機包括磁鐵及齒,該磁鐵及該齒產生形成於 該磁鐵與該齒之間的磁通通道, 该轉子具有該磁鐵或該齒中之任_個,錢轉子經設 置以沿該轴線方向滑動,且 °亥疋子具有該磁鐵或該齒中之里 面〒之另一個,且該定子支撐 距離。 行°亥磁鐵與該齒之間的間隔 如明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該轉子具有由軸承固持之表面, 該定子具有軸承固持表面,且 該軸承固持表面固持該由軸承固 進行旋轉。 付之表面以經由軸承 如-月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I12226.doc 1310257 該旋轉電機具有複數個該等磁鐵及該等齒,且 該複數個該等磁鐵及該等複數個齒經置放以環繞該旋 轉軸。 5. 如請求項4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該旋轉構件之一旋轉角經決定為—參考角,該旋轉構 件以該參考角採取-相對於該車輛之車體之參考位置, 該轉子相對於該定子之-旋轉角經決定為一穩定角, 該定子以該穩定㈣由㈣複數個磁鐵與該等複數個齒 之間的吸引力穩定地支撐該轉子,且 在該轉子以該穩定角定位而該旋轉構件係以該參考角 定位之-條件下’㈣合部分與該被喷合部分彼此正面 對置。 6. 如請求項5之跨坐型車辆,其進一步包括用於沿該旋轉軸 之該軸線方向覆蓋該旋轉電機之罩蓋,該定子能夠 裝至該罩蓋,且 該定子係在當將該旋轉電機安裝至該㈣之該車體 =,該定子以該敎角支推該轉子之條件下附裝至該罩 蓋。 7. 如請求項5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該等複數個磁鐵與該等複數個齒中間形成磁通,且 =轉子之該穩定㈣-該等彼此鄰近之磁鐵所形成之 该專磁通之各自密度之間的差別係最小之角度。 8. 如請求項5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該轉子之該穩定角係-該等彼此鄰近磁鐵中之兩個磁 112226.doc 1310257 鐵正面對置於該等複數個齒中之兩個齒且沿該轴線方向 與該等齒中之該兩個齒完全重疊之角度。 9.如叫求項5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S轉子之°亥穩疋角係一該等彼此鄰近中兩個齒之各自 $刀/σ該軸向方向與該等複數個磁鐵中之一個磁鐵重疊 之角度,且 該等齒中兩個齒之各自部分之大小彼此相等。 10·如請求項9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該轉子之該穩定角係鄰近該等齒中該兩個齒之任一個 之該齒對置於該等複數個磁鐵中任一個磁鐵之角度。 Π.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甲該轉子之該嚙合部分或該 旋轉構件之該被嚙合部分中之任—個,具有用於在該轉 子旋轉時阻尼其彼此碰撞之阻尼區段。 1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該旋轉構件係飛輪。 13. —種用於裝配如請求項丨之跨坐型車輛之方法,該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 使該轉子與該定子彼此對置,且藉由磁力將其彼此結 合在一起;及 將彼此結合之該轉子及該定子附裝至該車輛之該車 體,且將該轉子之該嚙合部分與該旋轉構件之該被嚙合 部分唾合。 14. 一種用於裝配如請求項5之跨坐型車插 之方法,該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 112226.doc 1310257 =由該定子以該穩定角支揮該轉子,且 疋子彼此結合在一起; 子及该 以該參考角置放該旋轉構件; 之:::至該定子之該轉子之該唾合部分與該旋轉構件 °亥破嚙合部分瓜面對置;及 將彼此結合之該轉子及該定子附裝至該車 體,並使該轉子之該爾分與該旋轉構件之該= 部分嚙合。 喵口
15. 一種用於裝配如請求項6之跨坐型車輛之方法 括以下步驟: 該方法包 藉由該定子以該穩定角來支撐該轉子,將 竹邊疋子附裝 至該罩蓋’且將該轉子、該定子及該罩蓋彼此結合在一 起; 以該參考角置放該旋轉構件; 之該被嚙合部分 使該轉子之該嚙合部分與該旋轉構件 正面對置’及 該定子及料蓋㈣至該車輛 X齒σ部分與該旋轉構件之該
將彼此結合之該轉子' 之該車體’且使該轉子之 被嚙合部分喷合。 112226.doc
TW95123078A 2005-08-05 2006-06-27 Straddle type vehicle incorporating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TWI31025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8943 2005-08-05
JP2006058663A JP4969873B2 (ja) 2005-08-05 2006-03-03 回転電機を搭載する鞍乗型車両、及び回転電機の取り付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3757A TW200713757A (en) 2007-04-01
TWI310257B true TWI310257B (en) 2009-05-21

Family

ID=3719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23078A TWI310257B (en) 2005-08-05 2006-06-27 Straddle type vehicle incorporating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750359A3 (zh)
JP (1) JP4969873B2 (zh)
TW (1) TWI310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3886B2 (en) * 2010-03-26 2014-08-26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equipped with driving motor
JP5374474B2 (ja) * 2010-10-26 2013-12-25 芳明 河北 回転慣性力補助部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自転車の駆動輪
KR101936803B1 (ko) * 2017-08-09 2019-01-10 엘에스오토모티브테크놀로지스 주식회사 레졸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16779A (zh) * 1950-07-04
JPS55119579A (en) * 1979-03-09 1980-09-13 Masaru Ojima Vehicle
JPS5941065U (ja) * 1982-09-04 1984-03-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発電機装置
JPH0970163A (ja) * 1995-08-30 1997-03-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キシャル形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H09240565A (ja) * 1996-03-13 1997-09-16 Seiko Epson Corp 電動自転車
JP3928828B2 (ja) * 1998-06-24 2007-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兼アシスト装置
JP2001097274A (ja) * 1999-09-30 2001-04-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補助動力付き車両
JP2001286114A (ja) * 2000-01-25 2001-10-12 Toshiba Corp 電動機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294993B2 (ja) * 2002-08-09 2009-07-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DE60335198D1 (de) * 2002-08-09 2011-01-13 Yamaha Motor Co Ltd Rotierende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JP4217089B2 (ja) * 2003-03-19 2009-0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WO2004088826A1 (ja) * 2003-03-31 2004-10-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回転電機及び電動車両
CN100499322C (zh) * 2003-07-18 2009-06-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和具有此旋转电机的电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69873B2 (ja) 2012-07-04
EP1750359A3 (en) 2013-11-13
JP2007062713A (ja) 2007-03-15
EP1750359A2 (en) 2007-02-07
TW200713757A (en) 200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6966B2 (ja) 回転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946781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CN100529380C (zh) 具有支撑拨叉支点部分的可靠支点支架的起动机
JP2004150324A (ja) 電子制御式スロットル制御装置
JP5411066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TWI310257B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incorporating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JP5089892B2 (ja) 回転電機
JP4259315B2 (ja) 電子制御式スロットル制御装置
JP2001352702A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H10271759A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5719008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5138243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回転装置
JP2006307761A (ja) バルブリフト制御装置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914443B2 (ja) モータ及び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WO2015083690A1 (ja) コアレスモータ駆動式スロットルバルブ装置
JP5039308B2 (ja) 回転電機
JP2007064314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
JP5874288B2 (ja) スタータ
JP4802014B2 (ja) 回転電機を搭載する鞍乗型車両
JP2008278647A (ja)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JP4772811B2 (ja) 始動電動機
JP2020186706A (ja) モータ
JPH073016Y2 (ja) エンジン用始動装置
JP5919715B2 (ja) スタータ
JPH073017Y2 (ja) エンジン用始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