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2564B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2564B
TWI302564B TW094116644A TW94116644A TWI302564B TW I302564 B TWI302564 B TW I302564B TW 094116644 A TW094116644 A TW 094116644A TW 94116644 A TW94116644 A TW 94116644A TW I302564 B TWI302564 B TW I3025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mitting layer
derivative
light
orga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6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9329A (en
Inventor
Yoshiaki Nagara
Ichiro Yamamoto
Kenji Mori
Takanori Murasaki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Jidoshokk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Jidoshokki Kk filed Critical Toyota Jidoshokki Kk
Publication of TW200609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9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2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25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6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sulfur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benzothioph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130256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在陽極上依序積層至少一層發光 層及陰極之有機EL元件。 【先前技術】 以往,在對向的電極(陽極及陰極)之間具備含有機發 光材料之發光層,在此等之電極間藉由流通電流自發光 層發出光(電發光、EL)之有機EL元件,係爲已知。該有 機EL元件中,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在陽極上積層有2 B層發光層之有機EL元件。 而且,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了在陽極上依序積層有藍 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紅色發光層及陰極的有機EL 元件。 另外,於專利文獻3中揭示了在陽極上依序積層有紅 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及陰極的有機EL 元件。 此外,於專利文獻4中揭示了在該發光層間設有電荷 β輸送緩衝層之有機EL元件。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0-68057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1 0-3990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 0 0 2 - 1 7 5 8 7 9號公報 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 0 0 1 - 3 1 3 1 8 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然而’僅有2層發光層之有機EL元件,會有色再現 性降低的問題。而且,即使發光層爲3層時,自陽極側 依序積層藍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紅色發光層時,或 1302564 自陽極側依序積層紅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藍色發光 層時,仍會有發光效率降低的問題。此外,即使該有機 EL元件之發光層間設有電荷輸送緩衝層,仍不易得到實 用上充分的色度、色再現性、發光效率、元件壽命等。 本發明之目的係爲有鑑於上述問題者,提供一種色 度、色再現性、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較習知者更爲改善 的有機EL元件。 爲達成上述目的時,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係於 陽極上至少依序設置紅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綠色發 B 光層及陰極之有機EL元件中,其特徵爲該藍色發光層 及綠色發光層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衍生物,可改善白色 度、色再現性、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在上述綠色 發光層及陰極之間以設置電子輸送層較佳。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藍色發 光層及綠色發光層所含之至少一種相同的衍生物係以選 自於二苯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 #物、芘衍生物、菲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蒽衍 生物、咔唑衍生物、矽諾魯(silole)衍生物及三苯基胺衍 生物較佳。 上述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中包含有相同的衍生 物時,可提高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提高發光效率及元 件壽命之理由,可考慮下述2點。 1.由於上述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具有類似的構 造,故在此等之層間不會有形成激發複合體或CT錯合 物的可能性。 ,1302564 2.由於上述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_ 的能量水平差小,故可在此等之層間使載體(電子或電洞) 平順地移動。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藍色發 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至少含有—種 相同的衍生物。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藍色發 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係以選自於二 苯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苑衍 B 生物、茈衍生物、蒽衍生物、咔唑衍生物、矽諾魯衍生 物及三苯基胺衍生物較佳。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藍色發 光層之摻雜劑及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以至少含有一種相 同的衍生物較佳。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藍色發 光層之摻雜劑及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係以選自於喹啉醇 根系金屬錯合物、芘衍生物、茈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 ® 衍生物、蒽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及三苯基胺衍生物較 佳。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藍色發 光層之摻雜劑及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係各在該藍色發光 層及綠色發光層中所含的衍生物中含有螢光量子收率最 高的衍生物。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藍色發 光層之摻雜劑及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係以選自於喹啉醇 根系金屬錯合物、芘衍生物、菲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 1302564 衍生物、蒽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及三苯基胺衍生物較 佳。 ,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在上述紅色 發光層及藍色發光層之間以設有嵌段層較佳。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電子輸 送層可由1層所形成。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電子輸 送層可由2層所形成。另外,由2層所形成的上述電子 輸送層中,上述陽極側之層爲叁(8 -喹啉醇根)鋁層,上 ® 述陰極側之層爲啡啉衍生物層或三苯基甲烷衍生物層。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電子輸 送層可爲使數種衍生物混合所形成的層。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上述電子輸 送層以至少含有1種金屬錯合物較佳。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1有機EL元件中,可含有磷光 物質。 另外,爲達成上述目的時,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 •件’其係於在陽極上至少依序設置·一層發光層及陰極之 有機EL元件中,其特徵爲發光層含有電子輸送性材料、 電洞輸送性材料及發光摻雜劑。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在上述發光 層及陰極之間以設有電子輸送層較佳。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以上述發光 層之電子輸送材料與電子輸送層之電子輸送性材料是同 一種較佳。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以在上述陽 1302564 極上依序設置至少紅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綠色發光 層、及陰極,上述綠色發光層含有電子輸送性材料、電 洞輸送性材料及發光摻雜劑較佳。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以上述藍色 發光層含有主要材料與發光摻雜劑,且藍色發光層及綠 色發光層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衍生物較佳。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以藍色發光 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電洞輸送性材料至少含有 一種相同的衍生物較佳。 ®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相同的 衍生物對綠色發光層計,係以含有3重量%〜6〇重量% 較佳,以含有5重量%〜5 0重量%更佳。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相同的 衍生物係以選自於二苯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喹啉醇根 系金屬錯合物、芘衍生物、茈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 生物、蒽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及三苯基胺衍生物較佳, 上述金屬錯合物以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更佳,以(4-苯 ®基苯酚根)雙(8-喹啉醇根)鋁或叁(8-喹啉醇根)鋁最佳。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以上述藍色 發光層含有主要材料與發光摻雜劑,且藍色發光層之摻 雜劑及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衍生物 較佳。 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作爲摻雜劑之 相同的衍生物係以選自於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芘衍 生物、茈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蒽衍生物、矽 諾魯衍生物及三苯基胺衍生物較佳,上述金屬錯合物以 ,1302564 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更佳,以(4-苯基苯酚根)雙(8-嗤 啉醇根)鋁或叁(8 -喹啉醇根)鋁最佳。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藍色發 光層之摻雜劑及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係以各在該藍色發 光層及綠色發光-層中所含的衍生物中含有螢光量子收率 最高的衍生物較佳。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以在上述紅 色發光層及藍色發光層之間設有嵌段層較佳。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電子輸 送層可由1層所形成。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電子輸 送層可由2層所形成。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由2層 所形成的電子輸送層中,以陽極側之層含有喹啉醇根系 金屬錯合物,且陰極側之層含有啡啉衍生物層或三苯基 甲烷衍生物較佳。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電子輸 送層係以使數種衍生物混合所形成的層(混合層)較佳。 另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上述電子輸 送層以至少含有1種金屬錯合物較佳。 此外’於本發明之第2有機EL元件中,可含有磷光 物質。 爲達成上述目的時,本發明之第3有機EL元件,其 係於陽極及陰極之間至少設有2層發光層,上述2層發 光層皆含有主要材料與發光摻雜劑,陰極側之發光層的 主要材料含有電洞輸送性材料及電子輸送性材料,且陽 -10- 1302564 極側之發光層的主要材料含有上述電洞輸送性材料。 而且’於本發明之第3有機EL元件中,以上述陰極 . 側之發光層的發光波長較陽極側之發光層的發光波長爲 長較佳。 ' 發明效果 本發明之第1〜第3有機EL元件,可提供較沒有採 用本發明構成之習知有機EL元件具有良好的(白)色 度、色再現性,元件壽命測定時之(白)色度變化量少等 優點,且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經提高的有機EL元件。 ® 發明實施之最佳形態 於下述中,參照第1圖且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實施形 態之有機EL元件。 [層構成]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係爲在陽極(2)上依序積層至少 一層發光層(5、7、8)及陰極(1 1)所構成。 [基板] 基板(1)係爲支撐有機EL元件、主要的板狀構件。有 0機EL元件由於構成的各層非常薄,一般而言作爲藉由 該基板支撐的有機EL元件所製作。 基板(1)由於爲積層有機E L元件之構件,以具有平面 平滑性較佳。 而且,基板(1)在採光側時,對採光而言爲透明基板(1) 只要是具有上述性能即可,可使用習知物。一般而言, 可選擇玻璃基板或矽基板、石英基板等之陶瓷基板、或 塑膠基板等。此外,亦可使用金屬基板或在載體上形成 有金屬箔之基板等。另外,亦可使用由組合數層同種或 -11 - ‘1302564 不同種之基板的複合板所成基板。 [陽極] 陽極(2)係爲本發明之有機E L元件中注入電洞之電 極。因此’陽極(2)形成用材料只要是可賦予陽極(2)具有 該性質之材料即可,一般而言可選擇金屬、合金、電傳 導性化合物、此等之混合物等習知材料。 陽極(2)形成用材料例如有銦-錫-氧化物(〗τ 〇)、銦-鋅_ 氧化物(ΙΖΟ)、氧化錫、氧化鋅、氧化鋅鋁、氮化鈦等之 金屬氧化物或金屬氮化物;金、鉑、銀、銅、鋁、鎳、 Β 鈷、鉛、鉻、鉬、鎢、钽、鈮等之金屬;此等金屬之合 金或碘化銅之合金等;聚苯胺、聚噻吩、聚卩比略、聚伸 苯基亞乙烯基、聚(3 -甲基噻吩)、聚伸苯基硫化物等之 導電性高分子;等。 陽極(2)比發光層還設於採光側時,一般而言對採光而 言透過率設定大於1 0 %。採取可視光範圍之光時,使用 在可視光範圍內透過率高的ΙΤΟ。 而且,可使用陽極(2)之ΙΤΟ以鉻等反射性導電材料 ®取代,下述陰極(1)之鋁以ΙΤΟ等透明電極取代,形成上 方發射構造。 陽極(2)可以僅由上述一種材料形成,亦可以數種混合 形成。而且’可以由數層同種組成或不同種組成所成的 多層構造。 陽極(2)之電阻高時,可設置補助電極以降低電阻。補 助電極係爲使銅、鉻、鋁、鈦、鋁合金等之金屬或此等 之積層物爲部分設於陽極(2)的電極。 陽極(2)係使用上述材料’藉由濺射法、離子噴鍍法、 -12- 1302564 真空蒸鍍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鍍法等習知的薄膜 形成法形成於基板(1)上。 而且,可使陽極(2)之表面進行u V臭氧洗淨,且電獎 洗淨。爲抑制有機EL元件產生短路或缺陷情形時,可 藉由使粒徑微小化的方法或成膜後硏磨的方法,使表面 粗度之自乘平均値抑制於20nm以下。 陽極(2)之膜厚係視使用的材料而定,一般爲5nm〜 Ιμιη’較佳者爲lOnm〜Ιμιη,更佳者爲i〇nm〜5〇〇nm,尤 佳者爲10nm〜300nm,最佳者爲i〇nm〜2〇〇nm。 陽極(2)之片板電阻以設定爲數百q/□以下較佳,以5 〜5 Ο Ω / □更佳。 [電洞注入層] 電洞注入層(3)可設於陽極(2)與下述電洞輸送層(4)或 發光層(5、7、8)之間。電洞輸入層(3)係爲使自陽極(2) 注入的電洞’輸送至電洞輸送層(4)或發光層(5、7、8) 之層。然而,電洞注入層形成用材料只要是可賦予電洞 注入層(3)具有該性質之材料即可。 電洞注入層(3)所使用的材料,只要是電洞注入性能高 的材料即可,例如酞菁衍生物、卟啉衍生物、聚硫衍生
物、聚噻吩衍生物、聚伸苯基亞乙烯基衍生物、 m-MTDATA (T r i p h e n y 1 a m i n e s)衍生物、聚苯胺衍生物等,其中以銅酞 菁、無金屬酞菁等較佳。 電洞注入層(3)可使此等材料使用濺射法、離子噴鍍 法、真空蒸鍍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鍍法等之習知 成膜方法,在陽極(2)上成膜製作。 -13- ,1302564 該電洞注入層(3)之膜厚以3nm〜60nm較佳,以5nm 〜3 0 n m更佳。 [電洞輸送層] 電洞輸送層(4)可設於陽極(2)或電洞注入層(3)與下述 發光層(5、7、8)之間。電洞輸入層(4)係爲使自陽極(2) 或電洞注入層(3)注入的電洞輸送至發光層(5、7、8)之 層。然而,電洞輸送層形成用材料只要是可賦予電洞輸 送層(4)具有該性質的材料即可。 電洞輸送層(4)所使用的材料只要是電洞輸送性能高 B 的材料即可,例如三胺衍生物、四胺衍生物、聯苯胺衍 生物、三芳基胺衍生物、伸芳基二胺衍生物、伸苯基二 胺衍生物、對伸苯基二胺衍生物、間伸苯基二胺衍生物、 1,1雙(4-二芳基胺基苯基)環己烷衍生物、4,4,·二(二芳基 胺基)聯苯衍生物、雙[4-(二芳基胺基)苯基]甲烷衍生 物、4,4”-二(二芳基胺基)聯三苯衍生物、4,4,,,-二(二芳 基胺基)聯四苯衍生物、4,4 ’ -二(二芳基胺基)二苯基醚衍 生物、4,4,·二(二芳基胺基)二苯基颯衍生物、雙[4-(二芳 ® 基胺基)苯基]二甲基甲烷衍生物、雙[4-(二芳基胺基)苯 基]-二(三氟甲基)甲烷衍生物等,其中以芳基-二(4-二芳 基胺基苯基)胺衍生物、三苯基胺之二聚物、三聚物、四 聚物、4,4,·雙[N-(l-萘基)-N-苯基胺基]聯苯等較佳。 電涧輸送層(4)可使此等材料使用濺射法、離子噴鍍 法、真空蒸鍍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鑛法等之習知 成膜方法,在陽極(2)或電洞注入層(3)上成膜製作。 該電洞輸送層(4)之膜厚以〇.5nm〜200nm較佳,以 10nm〜90nm更佳。 -14- 1302564 [發光層] 在上述陽極(2)、電洞注入層(3)、或電洞輸送層(4)上 至少設置一層發光層(5、7、8)。該發光層例如有紅色發 光層(5)、藍色發光層(7)及綠色發光層(8)。設置全部此 等發光層(5、7、8)時,自陽極(2)側依序積層紅色發光層 (5)、藍色發光層(7)及綠色發光層(8)。 [紅色發光層] 紅色發光層(5)係設於陽極(2)、電洞注入層(3)或電洞 輸送層(4)、與下述藍色發光層(7)、嵌段層(6)、電子輸 送層(9)或陰極(1 1)之間,含有紅色發光摻雜劑。因此, 該紅色發光層(5)之紅色發光摻雜劑中各使自陽極(2)及 陰極(1 1)注入的電洞及電子再結合形成激發的狀態,使 其回復至基底狀態時使紅色發光。紅色發光層(5)所使用 的材料,可自具有紅色發光能力之習知材料等選擇任意 的材料使用。 紅色發光層(5)以含有紅色發光主要材料及紅色發光 摻雜劑較佳。藉此可有效地使紅色發光。
紅色發光層(5)所使用的紅色發光主要材料,例如三月安 衍生物、四胺衍生物、聯苯胺衍生物、三芳基胺衍生物、 伸芳基二胺衍生物、伸苯基二胺衍生物、對伸苯基二胺 衍生物、間伸苯基二胺衍生物、1,1-雙(4_二芳基.胺基苯 基)環己烷衍生物、4,4’-二(二芳基胺基)聯苯衍生物、雙 [4-(二芳基胺基)苯基]甲烷衍生物、4,4”-二(二芳基胺基) 聯三苯衍生物、4,4’’’-二(二芳基胺基)聯四苯衍生物、 4,4’-二(二芳基胺基)二苯基醚衍生物、4,4、二(二芳基胺 基)二苯基颯衍生物、雙[4-(二芳基胺基)苯基]二甲基甲 -15- • 1302564 烷衍生物、雙[4-(二芳基胺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甲烷衍 生物等。 ^ 此外,紅色發光層(5 )係以含有至少一種紅色摻雜劑較 佳。藉此可更爲提高有機EL元件之白色度、色再現性、 發光效率、初期亮度半衰期壽命等。 紅色發光層(5)中所含的紅色發光摻雜劑,只要是具有 紅色發光能力者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蒽衍生物、 稠四苯衍生物、稠五苯衍生物、芘衍生物、銪等之金屬 錯合物、苯并哌喃衍生物、4 -(二電子吸引基取代次亞甲 ® 基)-4H-吡喃衍生物、4-(二電子吸引基取代次亞甲 基)-4H-噻哌喃衍生物、若丹明衍生物、苯并噻噸酮衍生 物、卟啉衍生物、啡噚迫酮衍生物、迫呋喃酮衍生物等, 其中以7-二乙基胺基苯并[a]啡噚阱-9H-3-酮、[2-第三丁 基-6-[反式- 2-(2,3,5,6-四氫-1,1,7,7-四甲基苯并[i,j]喹啉 阱-9-基)乙炔基]·4Η-吡喃-4-茚]-1,3-丙二腈、[2-甲基 -6-[反式-2-(2,3,5,6-四氫-1,1,7,7-四甲基苯并[i,j]喹啉 阱-9-基)乙炔基]-4H-吡喃-4-茚]-1,3-丙二腈、二苯并四苯 Φ 基迫呋喃酮等較佳。另外,以雙(2-苯基卩比啶)銥(III)乙醯 丙酮根鹽、2,3,7,8,12,13,17,18-八乙基-211!,2311-卟啉、 鉑(II)等之磷光物質較佳。紅色發光摻雜劑對紅色發光層 (5)全體而言之重量%以0.5〜20重量%較佳、更佳者爲1 〜15重量%、最佳者爲2〜10重量%。在該範圍內時,可 得優異的白色度。 紅色發光層(5)係使此等材料使用濺射法、離子噴鍍 法、真空蒸鍍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鍍法等之習知 成膜方法,在陽極(2)、電洞注入層(3)或電洞輸送層(4) -16- 1302564 上成膜製作。 該紅色發光層(5)之膜厚以lnm〜10nm較佳,以inm 〜8nm更佳。 [嵌段層] 在紅色發光層(5)與下述藍色發光層(7)之間,以另& 置嵌段層(6)較佳。其中,「嵌段層」係指調整發光材米斗 之發光強度的層。該嵌段層(6)藉由使電子或電洞嵌段, 可更爲提高紅色、藍色、綠色等之發光強度平衡性。n 此可更爲提高白色度、色再現性、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 β 嵌段層(6)可使用的材料,使用電洞輸送性材料等之$ 使電子嵌段的材料即可,例如三芳基胺衍生物、4,4,_二 胺基聯苯衍生物、電洞輸送層(4)所例舉的較佳材料等, 特別是具有優異的電子嵌段性能,其中以4,4’-雙[N-U_ 萘基)-N-苯基胺基]聯苯等較佳。使電洞嵌段時,例如有 金屬苯酚根、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三唑衍生物、 唑衍生物、噚二唑衍生物、喹噚啉衍生物、喹啉衍生物、 吡咯衍生物、苯并吡咯衍生物、四苯基甲烷衍生物、啦 唑衍生物、噻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 物、硫萘衍生物、螺旋系化合物、咪唑衍生物、苯幷咪 唑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啡啉 衍生物、三苯基甲烷衍生物等。其中,就提高發光效率 而言以使用電子移動度高的曙二唑衍生物、矽諾魯衍生 物、啡啉衍生物、三苯基甲烷衍生物等之電子輸送性材 料作爲電子輸送性材料較佳,就使元件壽命增長而言以 使用玻璃轉移溫度高的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等之電子 輸送性材料較佳。特別是以使用2,9-二甲基-4,7-二苯基 -17- 1302564 啡啉、叁(8-喹啉醇根)鋁、雙(2-甲基-8-喹啉醇根)(4-苯 基苯酚根)錦等更佳。 _ 嵌段層(6)可使此等材料使用濺射法、離子噴鍍法、真 空蒸鍍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鍍法等之習知成膜方 法,在紅色發光層(5)上成膜製作。 該嵌段層(6)之膜厚以Onm〜20nm較佳。以〇.5nm〜 2 0nm更佳。若在該範圍內時,可得優異的白色度等。 [藍色發光層] 藍色發光層(7)係設於陽極(2)、電洞注入層(3)、電洞 ® 輸送層(4)、紅色發光層(5)或嵌段層(6)、與下述的綠色 發光層(8)、電子輸送層(9)或陰極(11)之間。藍色發光層 (7)係使自陽極(2)及陰極(11)注入的電洞及電子再結合 形成激發的狀態,使其回復至基底狀態時使藍色發光。 藍色發光層(7)可使用的材料,可自具有藍色發光能力之 習知材料等選擇任意的材料使用。 而且,藍色發光層(7)以含有藍色發光主要材料及藍色 發光摻雜劑較佳。藉此可使發光效率佳且可使藍色發光。 # ••藍色發光層(7)可使用的藍色發光主要材料,例如二苯 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筷衍生物、咔唑衍生物、蒽衍生 物、三芳基胺衍生物、雙(2-甲基-8-喹啉醇根)(4-苯基苯 酚根)鋁等之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4,4’-雙(2,2-二芳基 乙烯基)聯苯衍生物等。而且,例如亦有雙[4,6·二氟苯基 -吡啶醇根-N,C2’]吡啶甲酸銥(III)、雙[4,6-氟苯基-吡啶醇 根-N,C2’]乙醯丙酮根銥等之磷光物質等。 藍色發光層(7)可使用的藍色發光摻雜劑,只要是具有 藍色發光能力者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芘衍生物、 -18- I3Q2564 茈衍生物、蒽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苯并曙唑 衍生物、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苯并噻唑衍生物、苯 并咪唑衍生物、筷衍生物、菲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苯衍 生物、二苯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二乙烯基伸芳基衍生 物、叁苯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三芳基乙烯衍生物、四 芳基丁二烯衍生物等。藍色發光摻雜劑對藍色發光層(7) 全體而言之重量%以0.1〜15重量%較佳、更佳者爲2〜9 重量%、最佳者爲3〜7重量%。 藍色發光層(7)係使此等材料使用濺射法、離子噴鍍 B 法、真空蒸鍍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鍍法等之習知 成膜方法,在陽極(2)、電洞注入層(3)、電洞輸送層(4)、 紅色發光層(5)或嵌段層(6)上成膜製作。 該藍色發光層(7)之膜厚以〇.6nm〜70nm較佳,以5nm 〜60nm更佳 ° [綠色發光層] 綠色發光層(8)係設於陽極(2)、電洞注入層(3)、電洞 輸送層(4)或藍色發光層(7)、與下述電子輸送層(9)或陰 •極(Π)之間。綠色發光層(8)係使自陽極(2)及陰極(11)注 入的電洞及電子再結合形成激發的狀態,使其回復至基 底狀態時使綠色發光。綠色發光層(8)可使用的材料,可 自具有綠色發光能力之習知材料等選擇任意的材料使 用。 而且,綠色發光層(8)可使用的綠色發光主要材料及綠 色發光摻雜劑較佳。藉此可使發光效率佳且可使綠色發 光。 綠色發光層(8)可使用的綠色發光主要材料,例如二# -19- 1302564 乙嫌基伸方基衍生物 '筷衍生物、咔卩坐衍生物、三芳基 胺衍生物、叁(8-喹啉醇根)鋁、雙(2-甲基n奎啉酸)鋁等 之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4,4,_雙(2,2 _二芳基乙烯基) 聯苯衍生物等。而且,例如亦有面_叁(2_苯基吡啶)銥等 之磷光物質。 另外’此等材料亦可以2種使用。以使用雙(2,2_ 二苯基乙烯基)聯苯作爲第1之綠色發光主要材料,以喹 琳醇根系金屬錯合物作爲第2綠色發光主要材料較佳, 以使用巻(8-嗤啉醇根)鋁或雙(2_甲基-8_喹啉醇根)鋁更 佳。第2綠色發光主要材料,對綠色發光層(8)全體而言 可使用0〜80重量%。 綠色發光層(8)中所含的綠色發光摻雜劑,只要是具有 綠色發光能力者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香豆素衍 生物、嗟卩丫酮衍生物、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二苯乙 嫌基胺衍生物、1,4-雙[2-(4-二甲基胺基苯基)乙烯基]苯 等。特別是具有優異的綠色發光能力,以香豆素衍生物、 1,4-雙[2-(4-二甲基胺基苯基)乙烯基]苯等較佳。以烷 基或未經取代)-8-(烷基或未經取代)-7-胺基-3-芳基 -4-(三氟化甲基或未經取代)香豆素衍生物、丨,4-雙[2_(4_ 二甲基胺基苯基)乙烯基]苯更佳。尤其是在香豆素母核 之3位的芳基上,就考慮與香豆素母核之π電子的共軛 性時以苯并噻唑-2 -基、苯并咪唑-2 -基、苯并Df唑-2 -基、 苯并硒唑-2 -基等之基較佳,此等之芳基中苯環部分可以 另被取代。綠色發光摻雜劑對綠色發光層(8)全體而言之 重量%以1〜丨5重量%較佳。在該範圍內時,可得優異的 白色度等。 -20- I3Q2564 而且,除上述綠色發光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摻雜劑 外,藉由在綠色發光層(8)中含有電子輸送性材料,可更 爲提高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 此處所使用的電子輸送性材料,以電子輸送層(9)中所 使用的材料較佳,特別是與電子輸送層(9)中所使用的材 料相同、或叁(8 -喹啉醇根)鋁或(4 -苯基苯酣根)雙(8 -喹啉 醇根)鋁之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較佳。與電子輸送性(9) 中所使用的材料相同時,可得降低成本的優點。 該電子輸送性材料對綠色發光層(8)全體而言以3〜 B 60重量%較佳,以5〜50重量%更佳。 綠色發光層(8)係使此等材料使用濺射法、離子噴鍍 法、真空蒸鍍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鍍法等之習知 成膜方法,在陽極(2)、電洞注入層(3)、電洞輸送層(4) 或藍色發光層(7)上成膜製作。 綠色發光層(8)之膜厚以lnm〜30nm較佳,以2nm〜 2 0nm更佳。 紅色發光摻雜劑、藍色發光摻雜劑及綠色發光摻雜 • 劑,如上所述可以爲在各發光層中含量最少的衍生物, 可定義爲螢光量子收率最高的衍生物。 實際測定螢光量子收率時,可使用習知的雷射、積分 球、熱二極管測定。而且,實際之各色發光材料的螢光 量子收率,係使用使各色之主要材料及各色之摻雜材料 在石英基板上以200nm膜厚來蒸鍍測定用試樣而予以測 定。 [電子輸送層] 電子輸送層(9)係設於上述發光層(5、7、8)與下述電 -21- 1302564 子注入層(1 0)或陰極(1 1)之間。電子輸送層(9)係使自電 子注入層(1 0)或陰極(1 1)輸送的電子輸送至發光層(5、 7、8)之層。 電子輸送層(9)可以爲一層構造,就減少電子輸送性材 料與發光層材料之激發複合體或C T錯合物形成等之相 互作用而言,以二層構造較佳。藉此可提高有機EL元 件之發光效率,增長元件壽命。 電子輸送層(9)爲以單一材料形成的一層構造時,可視 有機EL元件所要求的發光效率或元件壽命而定適當選 擇電子輸送性材料。具體而言例如金屬苯酚根、喹啉醇 根系金屬錯合物、三唑衍生物、曙唑衍生物、曙二唑衍 生物、喹噚啉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吡咯衍生物、苯并 吡咯衍生物、四苯基甲烷衍生物、吡唑衍生物、噻唑衍 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硫萘衍生物、 螺旋系化合物、咪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二苯乙 烯基苯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啡啉衍生物、三苯基甲 院衍生物等。其中,就提高發光效率而言以使用電子移 動度高的卩f二唑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啡啉衍生物、 三苯基甲烷衍生物等之電子輸送性材料作爲電子輸送性 材料較佳’就增長元件壽命而言以使用玻璃轉移溫度高 的B奎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等之電子輸送性材料較佳。特 別是使用2,9 -二甲基-4,7 -二苯基啡啉、叁(8 -喹啉醇根) 錦、雙(2-甲基-8-喹啉醇根)(4_苯基苯酚根)鋁等更佳。 電子輸送層(9)爲二層構造時,自上述電子輸送性材料 適當選擇<2_不同電子移動度爲宜,經選擇的材料中以 電子移動度高的電子輸送性材料構成陰極(1 1)側之層, -22- 1302564 以電子移動度低的電子輸送性材料構成綠色發光層(8) 側。上述電子輸送性材料可以單獨或適當組合使用。藉 此,藉由電子移動度低的電子輸送性材料擔任緩衝功 能,可使電子移動度高的電子輸送性材料與藍色發光層 材料之相互作用減少,可維持發光效率且增長元件壽命。 於上述電子輸送性磁料中,具有中程度電子移動度之 電子輸送性材料與上述其他電子輸送性材料之組合依 序,相對地維持高電子移動度,且相對地維持低電子移 動度。如此組合上述電子輸送性材料,係以相對的電子 B 移動度之差爲基準者。 電子輸送層(9)可以爲混合上述衍生物之一層構造。而 且,該混合以均勻混合較佳,不一定必須均勻混合。藉 由2種材料混合時,電子移動度低的材料對電子輸送層 (9)全體而言的重量%以.1〜70重量%較佳,以10〜50重 量%更佳。藉此可更爲提高有機EL元件之發光效率且增 長兀件壽命。 另外,電子輸送層(9)中以至少含有一種金屬錯合物較 • 佳。可賦予有機EL元件具有更高的發光效率、以及長 的元件壽命。於該金屬錯合物中,以喹啉醇根系金屬錯 合物較佳。 該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除叁(8-喹啉醇根)鋁及(4- 苯基苯酚根)雙(8-喹啉醇根)鋁外,以使用具有作爲配位 子之8-喹啉醇根、2-甲基-8-喹咐醇根、4-甲基-8-喹啉醇 根、5-甲基-8-喹啉醇根、3,4-二甲基-8-喹啉醇根、4-乙 基-8-喹啉醇根、4,5-二甲基-8-喹啉醇根、4,6-二甲基-8- 喹啉醇根、4-甲氧基-8-喹啉醇根、苯并[h]-10-喹啉醇根、 -23- 1302564 苯并[f]-8-喹啉醇根、8-喹啉醇根之二聚物、丙基-8-喹啉醇根等之複合物,中心金屬以使用鋁、鈹、鋅、鎂' 鎵、銦、銅、#5、錫、給等較佳。 更具體的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物,例如叁(8 _喹啉醇根) 鋁、(4-苯基苯酚根)雙(8-喹啉醇根)鋁、叁(2_甲基^_喹 啉酸)鋁、叁(5-甲基-8-喹啉酸)鋁、(4-甲基喹啉醇根) 雙(8-喹啉醇根)鋁、(4-乙基喹啉醇根)(〇甲基-8-喹啉 醇根)(8-喹啉醇根)鋁、叁(3,4-二甲基-8-喹啉酸)鋁、叁(4- 甲氧基-8-喹啉酸)鋁、叁(4,5-二甲基-8-喹啉酸)鋁、叁 (4,6-二甲基-8-喹啉酸)鋁、叁(5_氯-8-喹啉酸)鋁、叁(5_ 溴-8-喹啉酸)鋁、叁(5,7_二氯·8_喹啉酸)鋁、叁(5-氰基_8_ 喹啉酸)鋁、叁(5-磺醯基喹啉酸)鋁、叁(5_丙基喹 啉酸)銘、雙(8-喹啉醇根)鋅、雙(2_甲基-8-喹啉酸)鋅、 雙(2,4-二甲-8-喹啉酸)鋅、雙(八甲基-5_氯喹啉酸) 辞 -甲基-5 -氛基-8-嗤琳酸)辞、雙(3,4-二甲基-8_ 喹啉酸)鋅、雙(4,6-二甲基_8·喹啉酸)鋅、雙(弘氯_8_喹啉 酸)鋅、雙(5,7-二氯-8-喹啉酸)鋅、雙(苯并[f]_8-喹啉酸) 書鋅、雙(8·嗟啉醇根)鈹、雙(2_甲基奎啉酸)鈹、雙(2,4_ 一甲基-8 -喹啉酸)鈹、雙(2 -甲基_5_氯_8_喹啉酸)鈹、雙 甲基-5-氰基8 -喹啉酸)鈹、雙(3,4 -二甲基喹啉酸)鈹、 雙(4,6-一甲基_8-喹啉酸)鈹、雙(5-氯-8-喹啉酸)鈹、雙(苯 并[h]-l〇-喹啉酸)鈹、雙(8-喹啉醇根)鎂、雙(2_甲基·8_ 喹啉酸)鎂、雙(2,4-二甲基-8-喹啉酸)鎂、雙(2-甲基_5_ 氯喹啉酸)鎂、雙(2-甲基-5_氰基-8-喹啉醇根)鎂、雙 (3,4-一甲基-8-喹啉酸)鎂、雙(4,6-二甲基喹啉酸)鎂、 雙(5 -氯-8-喹啉酸)鎂、雙(5,7 -二氯_8 -喹啉酸)鎂、雙(苯 -24- 1302564 并[h]-l〇-喹啉酸)鎂、戔(8-D奎咐醇根)銦、8 -嗤啉酸鋰、 叁(5-氯-8-喹啉酸)鎵、雙(5-氯-8-喹啉酸)鈣、雙(2-甲基 . -8-喹啉醇根)(三苯基矽烷醇根)鋁、雙(2-甲基-8-喹啉醇 根)(二苯基甲基矽烷醇根)鋁、雙(2 -甲基-8 -喹啉醇根)(第 三丁基二苯基政院醇根)錦、雙(2 -甲基-8 -喹啉醇根)[巻 (4,4-聯苯)矽烷酸]鎵、雙(2-甲基-8-喹啉醇根)(丨·萘醇根) 鎵、雙(2-甲基-8-喹啉醇根)(2_萘醇根)鎵、雙(8_喹啉醇 根)銅等,於此等之中使用可良好滿足上述條件者。 電子輸送層(9)係使上述材料使用濺射法、離子噴鍍 ® 法、真空蒸鑛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鍍法等之習知 成膜方法,在發光層(5、7、8)上成膜製作。 電子輸送層(9)之膜厚以lnm〜50nm較佳,以l〇nm〜 4 0nm更佳。 [電子注入層] 電子注入層(10)可設於電子輸送層(9)與下述陰極(11) 之間。電子注入層(1 0)爲可容易自陰極(1 1)使電子注入電 子輸送層(9)之層。 Φ 電子注入層(10)可使用的材料,只要是可賦予電子注 入層(1 〇)具有上述性能的物質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 例如鋰、鈉、鉋等之鹼金屬、緦、鎂、鈣等之鹼土類金 屬、氟化鋰、氧化鋰、氟化鎂、氟化鈣、氟化緦、氟化 鋇等之鹼金屬化合物、鹼土類金屬之氟化物、氧化物、 氯化物、硫化物等,其中以氟化鋰較佳。電子注入層(丨0) 可以單獨的材料形成,亦可藉由數種材料形成。 電子注入層(10)係使此等材料使用濺射法、離子噴鍍 法、真空蒸鍍法、旋轉塗覆法、電子束蒸鍍法等之習知 -25· J3Q2564 成膜方法,在電子輸送層(9)上成膜製作。 電子注入層(10)之膜厚以O.lnm〜3nm較佳,以〇.2nm 〜1 n m更佳。 [陰極] 陰極(11)係爲使電子注入上述發光層(5、7、8)、電子 輸送層(9)或電子注入層(1〇)之電極,爲提高電子注入效 率時可採用功函數例如小於4.5 eV之金屬或合金、電傳 導性化合物及此等之混合物作爲電極物質。 該陰極材料例如鋰、鈉、鎂、銀、銅、鋁、銦、鈣、 錫、釘、鈦、鍾、絡、紀、銘-齡合金、銘-錐合金、銘_ 鎂合金、鎂-銀合金、鎂-銦合金、鋰-銦合金、鈉-鉀合金、 鎂/銅混合物、鋁/氧化鋁混合物等。而且,可採用陽極(2) 所使用的材料。於此等之中,以鋁較佳。 陰極(1 1)設於採光側時,一般對採光而言透過率設定 大於10%,例如採用超薄膜之鎂-銀合金上積層透明導電 性氧化物所形成的電極等。而且,於該陰極(丨丨)中,使 導電性氧化物縣射時,由於爲防止發光層(5、7、8)等因 ®電漿受到損失時,使添加有銅酞菁之緩衝層設在陰極(1 1) 與發光層(5、7、8)、電子輸送層(9)或電子注入層(10)之 作爲光反射性電極使用時,上述材料中適當選擇具備 使自外部採取的光反射功能的材料,一般而言選擇金屬 或合金、金屬化合物。 陰極(1 1)可以單獨上述材料形成,或藉由數種材料所 形成。例如在鎂中添加1〜20重量%銀或銅時,可防止 陰極(11)氧化’且提咼陰極(11)與電子注入層(10)之黏合 -26- 1302564 性。此外,在銘中添加0 · 1〜1 0重量%時,提高發光效率。 另外,陰極(11)可以由數層相同組成或不同,組$戶斤$ 的多層構造。例如,爲防止陰極(11)氧化時,在陰極(丨1 ) 沒有與電子注入層(1 0)鄰接的部分設置由具有耐蝕性之 金屬所成的保護層。 該保護層形成用材料例如以銀或鋁等較佳。 陰極(11)係藉由真空蒸鍍法、濺射法、離子蒸鍍法、 離子噴鍍法、電子束蒸鍍法等之習知薄膜成膜方法,在 發光層(5、7、8)、電子輸送層(9)、電子注入層(10)或上 ’述保護層上形成。 陰極(1 1)之膜厚係視使用的電極材料而定,在不含保 護層之厚度下,一般而言爲5nm〜Ιμιη,以5nm〜700nm 較佳,以10nm〜500nm更佳,以50nm〜200nm最佳。 陰極(1 1)之片板電阻以設定爲數百Ω/□以下較佳。 上述各層可具有除上述外之功能,例如上述發光層 (5、7、8)可具備電洞輸送功能、電洞注入功能、電子注 入功能及/或電子輸送功能等。 • 另外,可適當設置除上述外之層。 當然,亦可在基板(1)上依序積層陰極(11)形成有機EL 元件。 【實施方式】 實施例 於下述中,有關本發明之實施例及比較例於下述中記 載,惟本發明不受下述之例所限制解釋者。 而且,使用下述之(化合物)記號說明。 HI :銅酞菁 •27- 1302564 ΗΤ: #[4-[N-(2-萘基)·Ν-苯基胺基]苯基]胺 RH: #[4-[N-(3-甲基苯基)_Ν·苯基胺基]苯基]胺 RD ·· [2·第三丁基-6·[反式-2-(2,3,5,6•四氫-Μ,7,八四 甲基苯并[i,j]喹啉畊-9-基)乙炔基]-4Η-哌喃-4-茚]-1,3-丙 二腈 BH1 : 4,4’-雙(2,2-二苯基乙烯基)聯苯 BH2 : (4-苯基苯酚根)雙(8_喹啉醇根)鋁 BH3: 1,6-二(5-甲基萘-2-基)蒽 BH4: 1,1-二甲基-3,4-二(2-甲基苯基)-2,5-二[6-(4-甲 基卩比Π定-2 -基)卩比π定-2 -基]5夕諾魯 B Η 5 : 4,4 ’ -雙(咔唑-9 -基)聯苯 BD1 : 4,4、雙[2-(9-乙基咔唑-2-基)乙烯基]聯苯 BD2 : 2,8-二(第三丁基)茈 BD3 ··萘并[2,l-d:l,10a-e ·· 10a,ΙΟ-f]蒽 3 04:雙[4,6-二氟苯基吡啶醇根-叱€:2’]吡啶甲酸銥 (III) GH1 :叁(8-喹啉醇根)鋁 GH2: (4-苯基苯酚根)雙(8-喹啉醇根)鋁 GDI :順式-2-(1,3·苯并噻唑-2-基)-3-(8-羥基-2,3,5,6-四氫-1,1,7,7-四甲基苯并[i,j]喹啉阱)-9-基)丙烯酸內酯 GD2: 1,4-雙[2-(4-二甲基胺基苯基)乙烯基]苯 GD3 :面-叁(2-苯基吡啶)銥 GD4 : 2,8-二(2-萘基)茈 ET: 2,9-二甲基-4,7-二苯基啡啉 [實施例1] 使用在一面上形成有膜厚ll〇nm之ITO層的陽極之透 -28 - 1302564 明玻璃、即基板,且進行基板洗淨。基板洗淨係依序鹼 洗淨、純水洗淨,乾燥後,進行紫外線臭氧洗淨。 在進行有基板洗淨之玻璃的陽極上以真空蒸鍍裝置 (碳坩堝、蒸鍍速度0· lnm/s、真空度約5.0xl(T5Pa),製 作膜厚l〇nm之HI層,且以該層作爲電洞注入層。 在電洞注入層上以真空蒸鍍裝置(碳坦渦、蒸鍍速度 O.lnm/s、真空度約5.0xl0_5Pa),製作膜厚.50nm之HT層, 且以該層作爲電洞輸送層。 在電洞輸送層上以真空蒸鍍裝置(碳坩堝、真空度約 B 5.0xl(T5Pa),製作使膜厚5nm、主要材料之HT與紅色摻 雜劑之RD(對紅色發光層全體而言RD爲1重量%)共蒸鍍 的層,且以該層作爲紅色發光層。該共蒸鍍係以Η T之 蒸鑛速度爲O.lnm/s,RD之蒸鑛速度爲〇.〇〇inin/s。 在紅色發光層上以真空蒸鍍裝置(碳坩堝、真空度約 5.0xl(T5Pa),製作使膜厚30nm、主要材料之BH1與藍色 摻雜劑之BD1(對藍色發光層全體而言BD1爲7重量%) 共蒸鍍的層,且以該層作爲藍色發光層。該共蒸鍍係以 Φ BH1之蒸鍍速度爲 O.lnm/s,BD1之蒸鍍速度爲 0.0075nm/s 〇 在藍色發光層上以真空蒸鍍裝置(碳坩堝、真空度約 5.0xl(T5Pa),製作使膜厚l〇nm、主要材料之BH1與綠色 摻雜劑之GDI(對綠色發光層全體而言GDi爲6重量%) 共蒸鍍的層,且以該層作爲綠色發光層。該共蒸鍍係以 BH1之蒸鍍速度爲〇.lnm/s,GDI之蒸鍍速度爲 0.006nm/s 〇 在綠色發光層上以真空蒸鍍裝置(碳坩堝、蒸鍍速度 -29- 1302564 O.lnm/s、真空度約5.〇xl(T5Pa),製作使膜厚30nm2 層’且以該層作爲電子輸送層。在電子輸送層上以 蒸鍍裝置(氮化硼坩堝、蒸鍍速度 O.lnm/s、真空, 5.〇xl(T5Pa),製作膜厚〇.5nm之氟化鋰(LiF)層,且 層作爲電子注入層。 在電子注入層上以鎢舟皿(蒸鍍速度lnm/s、真空 5.〇xl(T5Pa),製作膜厚200nm之鋁(A1)層,且以該層 陰極,製作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 I 貫施例1藍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 材料包含相同的衍生物之BH 1 (二苯乙烯基伸芳基 物)。 [實施例2〜1 4 ] 於實施例2〜1 4中,除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 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衍生物,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 改爲下述表1所示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製作。 換言之,實施例2〜4係與實施例1相同的是, 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包含相 ^ 生物之BH1(二苯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實施例5〜 各藍色發光層之摻雜劑及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包含 的衍生物之BD1及GD2(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實 8、9中藍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主要 包含相同衍生物之 BH2及GH1 (喹啉醇根系金屬 物)。實施例1 0中藍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 之主要材料包含相同衍生物之B Η 5 (咔唑衍生物)。 例11中藍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主 料包含相同衍生物之ΒΗ3(蒽衍生物)。實施例12中 -30- :ΕΤ 真空 度約 以該 度約 作爲 主要 衍生 中皆 光層 藍色 同衍 7中 相同 施例 材料 錯合 光層 實施 要材 藍色 1302564 #%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包含相同衍 生物之BH4(矽諾魯衍生物)。實施例13中藍色發光層之 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包含相同衍生物之 HT(三苯基胺衍生物)。實施例1 4中藍色發光層之摻雜劑 &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包含相同的衍生物之BD2及 G D 4 (茈衍生物)。 而且,實施例1〜14之電子輸送層皆可藉由單一材料 形成一層構造。 [實施例15]
i 實施例1 5中除在藍色發光層及紅色發光層之間使HT 蒸鍍設置膜厚3 nm之嵌段層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製作。 於該實施例15中藍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 之主要材料包含相同衍生物之BH1(二苯乙烯基伸芳基 衍生物)。 [實施例16〜20] 實施例16〜20中除使藍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及電 子輸送層改爲下述表1所示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製作。 鲁於該實施例16〜20中藍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 光層之主要材料包含相同衍生物之BH1(二苯乙烯基伸 芳基衍生物)。 實施例1 6係使用GH 1形成電子輸送層,藍色發光層 之藍色摻雜劑摻雜劑係使用BD2。 實施例17及18之綠色發光層另包含喹_醇根系金屬 錯合物之GH1。GH1對綠色發光層全體而言爲40重量%。 BH1、GH1及GDI之蒸鍍速度各爲0.54nm/s、〇.4nm/s及 0 · 06nm/s 〇 -31- 1302564 而且,實施例19之電子輸送層形成二層構造,且自 陰極依序積層ET、Gm。膜厚皆爲15nm。ET及GH之蒸 .鍍速度各爲0.1nm/s及0.04nm/s下蒸鍍。 另外,實施例20之電子輸送層形成ET及GH1之混 合一層構造(ET : GH1=50重量% : 50重量%)。 [實施例21〜26] 實施例2 1〜26除如表1所示沒有設置電洞輸送層, 綠色發光層所含的ET爲0〜60重量%之範圍內依序增加 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製作。於此等實施例2丨〜26中藍 ® 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包含相同 衍生物之BH1 (二苯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 實施例21係使BH1與BD1(對藍色發光層全體而言藍 色摻雜劑之BD1爲5重量%)共蒸鍍形成藍色發光層,使 BH1與GDI(對綠色發光層全體而言綠色摻雜劑之GDi 爲5重量%)共蒸鍍形成綠色發光層。 實施例22除使BH1、ET與GD1(BH1爲92重量%、ET 爲3重量%及GDI爲5重量%)共蒸鑛形成綠色發光層 φ外,與實施例21相同。 實施例23除使BH1、ET與GD1(BH1爲90重量%、ET 爲5重里%及GDI爲5重量%)共蒸鑛形成綠色發光層 外,與實施例21相同。 實施例24除使BH1、ET與GD1(BH1爲75重量%、ET 爲20重量%及GDI爲5重量%)共蒸鍍形成綠色發光層 外,與實施例2 1相同。
實施例25除使BH1、ET與GD1(BH1爲45重量%、ET 爲50重里%及GDI爲5重重%)共蒸鑛形成綠色發光層 -32- 1302564 外,與實施例21枏同。 實施例26除使BH1、ET與GD1(BH1爲35重量%、ET 爲60重量%及GDI爲5重量%)共蒸鍍形成綠色發光層 外,與實施例21相同。 換言之,實施例21〜26之綠色發光層含有電洞輸送 性材料之BH1、電子輸送性材料之ET及發光摻雜劑之 GDI。 [實施例27〜32] 實施例27爲如下述表1所示之綠色發光的有機EL元 件,除沒有設置藍色發光層、嵌段層、紅色發光層及電 洞輸送層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製作。 實施例28除使BH1、GH1與GD1(BH1爲91重量%、 GH1爲3重量%及GDI爲6重量%)共蒸鍍形成綠色發光 層外,與實施例27相同。 實施例29除使BH1、GH1與GD1(BH1爲89重量%、 GH1爲5重量%及GDI爲6重量%)共蒸鍍形成綠色發光 層外,與實施例27相同。 實施例30除使BH1、GH1與GD1(BH1爲74重量%、 GH1爲20重量%及GDI爲6重量%)共蒸鍍形成綠色發光 層外,與實施例27相同。 實施例31除使BH1、GH1與GD1(BH1爲44重量%、 GH1爲50重量%及GDI爲6重量%)共蒸鍍形成綠色發光 層外,與實施例27相同。 實施例32除使BH1、GH1與GD1(BH1爲34重量%、 GH1爲60重量%及GDI爲6重量%)共蒸鍍形成綠色發光 層外,與實施例27相同。 -33- 1302564 換言之,實施例2 7〜3 2之綠色發光層含有電涧輸送 性材料之Β Η 1、電子輸送性材料之GH 1及發光摻雜劑之 GDI。 [比較例1 ] 比較例1中藍色發光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主要材料不 含相同的衍生物。除藍色發光主要材料爲B Η 2外,與實 施例1相同地製作有機EL元件。參照下述表2。 [比較例2] 比較例2中藍色發光主要材料及綠色發光主要材料不 _ 含相同的衍生物。除綠色發光主要材料爲GH 1外,與實 施例1相同地製作有機EL元件。參照下述表2。 [比較例3〜7 ] 比較例3〜7中除紅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 光層依序並列積層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製作有機EL 元件。參照下述表2。 使所製作的實施例1〜3 2及比較例1〜7之有機EL元 件以玻璃蓋密封,使陽極與陰極以習知驅動電路連接, 在室溫下測定亮度l〇〇〇cd/m2之白色度(x,y)及發光效 鲁率、與室溫下初期亮度5 5 00cd/m2時之電流流動時初期亮 度半衰期壽命(直至亮度爲27 5 Ocd/m2之時間)。亮度係藉 由亮度測定器(頓布空(譯音)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 Β Μ 7 )測定。另外,有關白色度(x,y)係在初期亮度測定及 亮度半衰期時之白色度(x,y)的變化量以下式爲基準計 算。 白色度變化量=[(x之變化量)2/(y之變化量)2]|/2 此等之測定及計算結果以實施例1爲基準,如下述表 1及表2記載。 -34- I3Q2564
i撇 實施例10 i i 1 PQ 6%GD3 PQ 7%BD4 1 1 1 I 1 0.327 丨 0.329 0.0035 1.016 0.989 實施例9 i i 1 1 6%GD2 1 1 1 I 1 i i 0.326 0.329 ! 0.0040 1.048 1.030 實施例8 i 1 I w o 6%GD1 CNl K PQ 7%BD2 1 1 1 1 i 1 1 0.336 0.325 0.0049 1.048 0.984 實施例7 i 1 i CN K o 1 K 7%BDlJ i 1 i i i i 0.324 1 0.329 0.0044 1.048 0.986 實施例6 1 1 1 i 1 7%BD1 1 i i 1 1 1 i 0.325 0.328 1 0.0039 1.065 1.030 實施例5 i 1 i S o 6%GD2 1 7%BD1 1 1 1 1 1 1 0.335 0.325 0.0046 0.984 0.981 實施例4 1 1 1 1 1 1 7%BD4 i 1 1 1 1 1 0.329 0.329 0.0030 1.081 0.946 實施例3 1 1 i 1 1 i 7%BD3 i i i 1 1 1 0.323 0.328 0.0034 1 1.065 1.000 實施例2 1 7%BD2 1 i 丄 1 1 0.329 0.329 0.0033 0.984 0.959 實施例1 fe w s PQ 6%GD1 s PQ 7%BD1 1%RD K E o H 玻璃 0.328 0.328 0.0034 1.000 1.000 膜厚 (nm) o CN o ο o r™H o 1—4 色度X 色度y 色度變化量 效率 綦叩 陰極 電子注入層 1電子輸送層 綠色主要材料 綠色摻雜劑 藍色主要材料 藍色摻雜劑 嵌段層 紅色主要材 料 紅色摻雜劑 電洞輸送層 電洞注入層 陽極 基板 1綠色發; 光層 , 藍色發: 光層 餾 φ] IK ^:釋绷 — se — 1302564
(il)I 撇 實施例20 1 i GH1+ET 1 1 i 1 i 1 1 i 1 1 0.331 0.330 0.0034 1.065 0.949 實施例19 1 i GH1/ET s PQ 1 1 1 1 1 1 I 1 1 0.328 0.326 0.0046 1.016 1.003 實施例18 1 1 1 BH1+4-% GH2 1 1 1 1 1 1 1 1 1 ί 0.327 0.329 0.0043 1.016 0.981 | 實施例17 1 i i BH1+40% GH1 1 i 7%BD3 i 1 1 丄 1 1 0.327 0.326 0.0040 0.968 0.978 實施例16 1 i £ o 1 1 1 7%BD2 1 1 1 1 1 丄 0.322 0.327 0.0044 1.048 0.951 實施例15 1 1 1 s PQ 6%GD1 1 7%BD1 i 1 i 1 i i 0.330 0.327 0.0030 0.968 0.986 實施例14 1 1 1 s o 6%GD4 s PQ 7%BD2 i 1 i 1 1 i ! 0.323 1 0.331 ί 0.0037 r-H g . '< 0.978 實施例13 i 1 1 κ 6%GD1 7%BD3 1 1 1 1 i 1 0.335 0.329 0.0044 0.984 1.016 實施例12 I 1 S PQ 6%GD2 S PQ 7%BD2 i 1 i i i i 0.328 0.326 0.0036 0.984 0.967 1 實施例11 Uh '^3 S m K PQ 6%GD1 m 7%BD1 1%RD s 〇 H ]f 0.328 0.329 0.0036 1.048 1.033 膜厚 (nm) ο OJ o CO o t 1 i 0 1 '< r—i 色度x 色度y 色度變化量 I 壽命 陰極 i電子注入層 電子輸送層 綠色主要材料 綠色摻雜劑 藍色主要材料 藍色摻雜劑 嵌段層 1紅色主要材料1 紅色摻雜劑 電洞輸送層 電洞注入層 圈 基板 餾 ¢3 si is 餾 «] _幽 m ¢3 y is 丨9CO丨 .1302564
(氅)I嗽 實施例26 1 I 1 ΒΗ1+60%ΕΤ 1 1 1 1 1 丄 1 1 0.318 0.319 0.0031 1.113 0.951 實施例25 1 1 I ΒΗ1+50%ΕΤ 1 i i i i 1 1 i 0.321 0.321 0.0032 1.274 0.954 實施例24 1 1 i ΒΗ1+20%ΕΤ 丄 i i 1 1 1 1 0.322 1 0.323 0.0031 丨 1.258 0.867 實施例23 1 1 1 ΒΗ1+5%ΕΤ 1 1 1 I I 1 1 1 0.325 0.322 0.0032 1.210 0.846 實施例22 1 丄 i ΒΗ1+3%ΕΤ i 1 1 1 i 1 1 1 0.325 0.322 0.0032 1.065 0.737 實施例21 fe ω 5%GD1 s PQ 5%BD1 1%RD 〇 Η 玻璃 0.328 0.328 0.0034 1.048 0.729 |膜厚(nm) I 〇 CS1 to ο ο ο 〇 〇 1 < Τ.....< X 色度y 色度變化量 效率 壽命 趣 電子注入層 電子輸送層 綠色主要材料 ί綠色摻雜劑 藍色主要材料 藍色摻雜劑 嵌段層 紅色主要材料 紅色摻雜劑 電洞輸送層 電洞注入層 基板 餾 ¢) M is 微 y is 旧迕職賴 !fte ^ — Li, 1302564 («ιοί 谳 實施例32 I 1 1 ΒΗ1+60%ΕΤ 1 i i i 0.280 0.682 1.290 2.304 實施例31 1 1 1 ΒΗ1+50%ΕΤ 1 i 1 I 0.281 0.681 cn 1 < 2.290 實施例30 1 i 1 ΒΗ1+20%ΕΤ 1 i i i 0.284 0.685 wo νο CO r" i 2.276 實施例29 1 1 ΒΗ1+5%ΕΤ I 1 i 0.279 0.684 1.274 2.195 實施例28 1 i ΒΗ1+3%ΕΤ 1 1 i 1 0.281 0.681 r—H 〇〇 ON ! 崎 實施例27 ΡΧπ δ S I 6%GD1 I E 〇 H 鹪 0.283 0.682 cn < i 1.924 ft百 ο νη ο ο 〇 〇 〇 O | j o r—< m β CN r—H fe 蘅 $ 蘅 X: >> 1V1 in ΙιϋΐΙΗ m *Λ1 1 1 碳 酿 ^111 裸 m yin 撰 制 制 nt Vr] m 州 鹚 州 雜 ¢3 狡 11 φ] ¢1 在1 ¢1 ¢1 i5 _ Μ Μ _ 测 y y _ _ Κ m K 想 m 餾 餾 蠢 想 ¢1 _ ¢31¾ m m Μ ϋ ϋ I® i® _ 1302564
1302564
(«s€
丨0寸丨 I3Q2564 [評估] 實施例1〜20之有機EL元件,皆具有優異的白色,且 - I變化量亦爲充分小値。而且,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皆優 ,異。 胃此而言,可知藍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與綠色發光層之 主要材料不含相同的衍生物之有機EL元件(比較例1及 2) ’與實施例1相比時白色度及發光效率不佳,元件壽命 短。 ^ 另外,可知紅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依序 積層並列的比較例3〜7,與實施例1相比時白色度及發光 效率不佳,元件壽命短。 實施例21〜26之有機EL元件,皆具有優異的白色,且 其變化量亦爲充分小値。而且,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皆優 異。 對此而言,可知在綠色發光層中含有電子輸送性材料之 ET的實施例21〜26,與在綠色發光層中不含ET之實施例 2 1相比時可得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更爲提高者。 ® 實施例27〜32之有機EL元件,具有優異的綠色,且其 變化量亦爲充分小値。而且,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皆優異。 此外,可知在綠色發光層中含有電子輸送性材料之GH 1 的實施例28〜32,與在綠色發光層中不含GH1之實施例27 相比時可得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更爲提高者。 比較表1及2可知,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之發光度的 色度座標皆表示優異白色度或綠色度。對此而言,比較例 之有機EL元件,白色度不優異。 -41 - 1302564 另外,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與比較例之有機EL元件相 比時,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經大幅提高。 因此,於實施例1〜26之有機EL元件中,藉由自其陰 極側依序設置紅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電 子輸送層及陰極,上述藍色發光層中所含的衍生物及上述 綠色發光層所含的衍生物至少一種相同,可得優異的白色 度,同時可得高的發光效率及長的元件壽命。 此外,於實施例27〜32之有機EL元件中,藉由自其陰 極側依序設置綠色發光層、電子輸送層及陰極,可得優異 的綠色度,同時可得高的發光效率及長的元件壽命。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爲說明本發明有機EL元件之層構成例的截面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基板 2…陽極 3…電洞注入層
4···電洞輸送層 5···紅色發光層 6…嵌段層 7···藍色發光層 8 ···綠色發光層 9 ···電子輸送層 1 0…電子注入層 1 1…陰極 -42-

Claims (1)

  1. 1302564 第941 1 6644號「有機EL元件」專利ί (2008年7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有機EL元件,其係於陽極上至少依序| 層、藍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及陰極之有機 特徵爲該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至少含有 衍生物; 其中紅色發光層僅含紅色摻雜劑做爲發光 色發光層僅含藍色摻雜劑做爲發光摻雜劑、 僅含綠色摻雜劑做爲發光摻雜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EL元件,其 層及陰極之間另設置有電子輸送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EL元件, 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所含的至少一種相同的 自於二苯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喹啉醇根系 物、芘衍生物、茈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 生物、咔唑衍生物、矽諾魯(sil〇le)衍生物及 生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E L元件, 發光層之主要材料及該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 一種相同的衍生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 層之主要材料及該綠色發光層之主要材料係 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喹啉醇根系金屬錯合 g们年1月5日修正本 1 5曰修正) 置紅色發光 EL元件,其 一種相同的 摻雜劑、藍 綠色發光層 |該綠色發光 其中該藍色 衍生物係選 金屬錯合 生物、蒽衍 三苯基胺衍 其中該藍色 料含有至少 :該藍色發光 選自於二苯 物、芘衍生 1302564 物、茈衍生物、蒽衍生物、咔唑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 及三苯基胺衍生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藍色 發光層之摻雜劑及該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至少含有一種 相同的衍生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藍色發光 層之摻雜劑及該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係選自於喹啉醇根 系金屬錯合物、芘衍生物、茈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 生物、蒽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及三苯基胺衍生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藍色 發光層之摻雜劑及該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係各含有在該 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中所含的衍生物中螢光量子收 率最高的衍生物。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藍色發光 層之摻雜劑及該綠色發光層之摻雜劑係選自於喹啉醇根 系金屬錯合物、芘衍生物、茈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 生物、蒽衍生物、矽諾魯衍生物及三苯基胺衍生物。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紅 色發光層及藍色發光層之間另設有嵌段層。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電子輸 送層係由1層所形成。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電子輸 送層係由2層所形成。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有機E L兀件’其中在該由2 -2* 1302564 層所形成的電子輸送層中,該陽極側之層爲叁(8-喹啉醇 根)鋁層,該陰極側之層爲啡啉衍生物層或三苯基甲烷衍 生物層。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電子輸 送層係爲使數種衍生物混合所形成的層。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或1 2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該 電子輸送層至少含有1種金屬錯合物。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EL元件,其中含有 磷光物質。
TW094116644A 2004-05-31 2005-05-23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I30256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62042 2004-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9329A TW200609329A (en) 2006-03-16
TWI302564B true TWI302564B (en) 2008-11-01

Family

ID=35451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6644A TWI302564B (en) 2004-05-31 2005-05-23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54998B2 (zh)
EP (1) EP1755362B1 (zh)
JP (1) JP4737086B2 (zh)
KR (2) KR100875872B1 (zh)
CN (1) CN100531498C (zh)
TW (1) TWI302564B (zh)
WO (1) WO20051174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6486B2 (en) 2004-04-02 2009-08-18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having two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through electron barrier layer
KR100706184B1 (ko) * 2005-12-26 2007-04-12 주식회사 디엠에스 형광램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7579773B2 (en) * 2006-06-05 2009-08-2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a phosphor-sensitized fluorescent emission layer
TW200812129A (en) * 2006-08-18 2008-03-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structure
KR101316752B1 (ko) * 2007-05-31 2013-10-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발광소자
JP2009043684A (ja) 2007-08-10 2009-02-2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白色発光有機el(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色度調整方法
KR100899423B1 (ko) * 2007-08-16 2009-05-2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090053557A1 (en) * 2007-08-23 2009-02-26 Spindler Jeffrey P Stabilized white-emitting oled device
KR101407580B1 (ko) * 2007-09-17 2014-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발광소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와 조명장치
US8384283B2 (en) 2007-09-20 2013-02-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09133917A1 (ja) * 2008-04-30 2009-11-0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アントラセン誘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314409B2 (ja) * 2008-12-17 2013-10-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141618B2 (ja) * 2009-03-26 2013-0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347662B2 (ja) * 2009-04-03 2013-11-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891260B (zh) * 2011-07-22 2016-02-10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022986A (ko) * 2011-08-26 2013-03-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KR102126087B1 (ko) 2011-10-11 2020-06-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조명 장치, 및 피렌계 화합물
BE1020675A3 (fr) 2012-05-08 2014-03-04 Agc Glass Europe Dispositif photonique organique.
CN110630976A (zh) * 2018-06-22 2019-12-3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发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8163A (ja) 1994-09-07 1996-03-22 Kemipuro Kasei Kk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103990A (ja) 1996-06-13 1998-01-06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el発光装置
JP2000068057A (ja) 1998-06-12 2000-03-03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0329571B1 (ko) 2000-03-27 2002-03-23 김순택 유기 전자 발광소자
JP2002175879A (ja) 2000-12-08 2002-06-21 Tdk Corp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有機el素子
JP4076769B2 (ja) * 2000-12-28 2008-04-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電気器具
US20030010288A1 (en) * 2001-02-08 2003-01-16 Shunpei Yamazaki Film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film formation method
JP4493915B2 (ja) * 2001-05-16 2010-06-30 ザ、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プリンストン ユニバーシティ 高効率多色電界リン光oled
US6949878B2 (en) * 2001-08-28 2005-09-27 Konica Corporation Multicolor light emission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different wavelength organic elements
JP2003229265A (ja) 2002-01-31 2003-08-1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有機el素子及びカラー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2003272857A (ja) 2002-03-19 2003-09-26 Idemitsu Kosan Co Ltd 白色系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3967946B2 (ja) * 2002-03-26 2007-08-2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4211291B2 (ja) * 2002-06-03 2009-01-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4059733A (ja) * 2002-07-29 2004-02-26 Jsr Corp 電荷注入輸送材料
US6876144B2 (en) * 2002-09-09 2005-04-05 Kuan-Chang Pe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host material layer intermixed with luminescent material
JP2004200141A (ja) * 2002-10-24 2004-07-1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有機el素子
US7247394B2 (en) * 2004-05-04 2007-07-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Tuned microcavity color OLED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117499A1 (ja) 2005-12-08
US20080290788A1 (en) 2008-11-27
JPWO2005117499A1 (ja) 2008-04-03
EP1755362B1 (en) 2011-07-20
EP1755362A1 (en) 2007-02-21
KR20070030808A (ko) 2007-03-16
JP4737086B2 (ja) 2011-07-27
KR20080015481A (ko) 2008-02-19
KR100875872B1 (ko) 2008-12-26
US7854998B2 (en) 2010-12-21
CN100531498C (zh) 2009-08-19
KR100903542B1 (ko) 2009-06-23
EP1755362A4 (en) 2009-08-19
CN1998269A (zh) 2007-07-11
TW200609329A (en) 200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2564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5752806B2 (ja) 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96949B2 (ja) 有機el素子
TWI567163B (zh) 發光元件
TWI273862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4325197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TW200936571A (en) Azaindenofluorenedione derivativ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I464231B (zh) 發光元件材料及發光元件
JP5977227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TW200425794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200840110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03077674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2002100478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98180A (ja) 有機素子
JP2002100482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WO2005099313A1 (ja) 電子障壁層を介して2つの発光層を有す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TW200925241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02063988A (ja) 発光素子
TW200803615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TWI766086B (zh) 化合物、使用其的發光元件、顯示裝置及照明裝置
JP200919416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9158582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TW201114320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JP2007134503A (ja) 低分子有機薄膜を備える有機el素子
JP2001291590A (ja) 発光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