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1640B - Strain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 Google Patents

Strain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1640B
TWI301640B TW093125598A TW93125598A TWI301640B TW I301640 B TWI301640 B TW I301640B TW 093125598 A TW093125598 A TW 093125598A TW 93125598 A TW93125598 A TW 93125598A TW I301640 B TWI301640 B TW I3016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ermanium
thickness
concentration
tantal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5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4022A (en
Inventor
Mohamad A Shaheen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24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4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1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16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04Chemical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436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s and 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439Materials
    • H01L21/02441Group 14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H01L21/0245Silicon, silicon germanium, germa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436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s and 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494Structure
    • H01L21/02496Layer structure
    • H01L21/0251Grad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24Group 14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H01L21/02532Silicon, silicon germanium, germa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12Formation types
    • H01L21/02617Deposition types
    • H01L21/0262Reduction or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e.g. CV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Recrystallisation Technique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1301640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所揭示者大體上係關於電路處理。 【先前技術】 各種不同的半導體裝置(諸如電晶體)之性能級數係 至少部分地取決於電荷載子(例如,電子及/或電子空 隙,其亦被稱之爲電洞)通過該半導體裝置的移動率。在 一電晶體中,該電荷載子通過通道區域之移動率尤其特別 重要。 電荷載子之移動率會受到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例 如,一裝置之一特定層之粗糙表面會降低電荷載子通過裝 置之該的移動率。電荷載子的錯位亦可能會由於產生電荷 載子之局部散射區域而降低電荷載子移動率,其中該散射 區域會成爲一拽漏路徑而造成通過該裝置之該區域的功率 損失。 與錯位相關的問題並非僅單獨發生在該裝置之單一層 體。g羊g之’在一既有裝置層體上之錯位會散播至形成在 該既有層體上之額外層體。因此,一層體所具有之錯位接 下來會遷移,進而禁止電荷載子移動通過最終裝置之一或 多個層體。 已有許多技術被用來增進在半導體裝置中之電荷載子 移動率。例如,一般用以形成一裝置之諸層體的晶膜生長 方法可被大大地減緩以降低在最終裝置中之瑕疵(例如, -4 - (2) 1301640 錯位)數量。然而,依照此技術所建構之裝置通常仍將具 有大約每平方公分約有1⑽〇 〇 〇個錯位。 或者,可採用一種化學機械拋光(“CMP”)來降低一 裝置之層體的厚度,同時使該降低厚度之層體的表面光 滑,這可以增加電荷載子移動率。然而,該CMP方法相 當花費成本且複雜,因爲CMP方法除了晶膜成長模組以 外尙需要至少兩個額外模組(例如,CMP模組及一用以在 CMP程序之後淸潔該裝置層體之淸潔模組)。從一基礎結 構之觀點而言,用於CMP程序之額外模組通常需要花費 成本的項目,諸如漿液供應、廢棄物處理及額外的空間。 再者,該 CMP方法需要在諸模組之間移動裝置層 體,這會使該裝置層體曝露於大氣污染物及自然氧化物 中,兩者皆會導致雜質而增加裝置層體上之瑕疵。依照 CMP技術所建構之裝置層體通常具有每平方公分大約 1 0 0 0 0個錯位。 【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以下之說明及隨附之圖式提供用於闡釋目的之實例。 然而,該等實例不應被解釋爲具有限制之意涵,因爲其並 非提供所有可行實施方式的唯一淸單。 現請參照圖1,其中顯示一用於在現場形成一低瑕疵 之緊貫的砂之方法的流程圖。在區塊10中,在一處理腔 室中將一矽鍺層形成在一基板上。在各個不同實施例中, 該基板係由矽所形成。該處理腔室例如可以爲一化學蒸汽 -5- (3) 1301640 沉積(“CVD”)腔室、一有機金屬CVD(“MOCVD”)腔室 或一電漿強化CVD ( “PECVD”)腔室。 在一實施例中,該矽鍺層可以由一形成在基板上之分 級的矽鍺層以及形成在該分級的矽鍺層上之一鬆弛的矽鍺 層所構成。例如,該分級的矽鍺層具有之鍺濃度會增加該 分級的矽鍺層的整個厚度。在各個實施例中,該鍺遍及該 分級之矽鍺層的濃度可以介於大約 〇%及 3 0%之間。然 而,亦可採用超過此範圍的濃度。 針對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裝置(“PMOS”),在一 實施例中,該鍺在分級的矽鍺層的上方部分中之濃度係介 於大約25 %及30%之間。針對η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裝置 (“NMOS”),在一實施例中,在分級矽鍺層之上方部分 中之鍺濃度係介於大約20%及25 %之間。然而,同時針對 PMOS及NMOS裝置而言,在分級矽鍺層之上方部分中具 有3 0%之濃度亦可以具有良好的作用。雖然針封PMOS裝 置及NMOS裝置之鍺的較佳濃度已說明如上,然而亦可採 用其他的濃度。 在一實施例中,在分級的矽鍺層中之鍺濃度可針對分 級矽鍺層之每一微米厚度增加1 〇%。例如,一具有3微米 厚度之分級矽鍺層可以在8 -1 2小時的期間成長且在層體 之底部處從〇%的鍺濃度增加至層體之上方部分的30%濃 度。在各個實施例中,視所需要的鍺內容物而定,用以形 成矽鍺層之化學物質(例如,可具有一分級層及一鬆弛 層)可包括一或多個矽烷(例如,SiH4 )、鍺烷(例如, -6 - (4) 1301640 G e Η 4 )及二氯矽烷(例如,c丨2 s i 4 )。每—特定成份之濃 度(例如’矽烷、鍺烷及二氯矽烷)在被導入至一處理腔 室(例如,一化學蒸汽沉積(“CVD,,)腔室)期間可予以 改變’以達成所需要的分級效果。 鬆弛的矽鍺層可具有固定的鍺濃度,其大約相同於分 級的矽鍺層之上方部分中的濃度。再者,鬆弛的矽鍺層所 形成之厚度可介於大約〇. 5及i微米之間。 在圖1之區塊1 2中,該矽鍺層之一部分在處理腔室 中會被移除,以移除可能具有比矽鍺層之下方部分具有數 量還要更高的錯位的矽鍺層之上表面。在各個實施例中, 介於大約0.1及0.2微米之間的矽鍺層會被移除。將矽鍺 層之一部分移除可包括將一鈾刻劑導入至矽鍺層之表面 中。該蝕刻劑可例如爲HC1及HBr之至少其中之一。 在矽鍺層包含一分級矽鍺層及一鬆弛矽鍺層之實施例 中,該蝕刻劑可在該鬆弛矽鍺層形成之前及/或之後被導 入。若被施加至該鬆弛矽鍺層之表面,則該蝕刻劑可相當 具有優點地移除由在分級矽鍺層中已向上傳播至該鬆弛矽 鍺層之表面的錯位所造成之該鬆弛矽鍺層之任何交叉排線 表面粗糙。 在區塊14中,矽鍺層之表面(例如在區塊1 2中的移 除所外露出來者)可在處理腔室中被整平。雖然顯示爲兩 個不同區塊,然而在區域12中之移除及在區域14中的整 平可以同時或依序來進行。藉由整平外露表面,錯位可被 消除及/或減小以防止錯位從該砂鍺層被向上傳播至在區 (5) 1301640 域1 6中所形成之矽層。 在各個實施例中,整平包含將一整平劑(例如,氫) 導入至該矽鍺層之表面。與蝕刻劑一樣,該整平劑可在該 鬆弛矽鍺層形成之前及/或之後被導入。導入一諸如氫之 整平劑可在大約1 100 °C (例如,高溫退火)之溫度下來 進行。 在區塊16,一砂層形成在砂鍺層之整平表面上。用以 形成矽層之化學物質可包括矽烷。在各個實施例中,該矽 層形成之厚度介於大約50埃及1000埃之間。在區塊16 形成之該矽層可具有較平整之表面及較低程度的瑕疵(例 如,小於每平方公分大約1 0 0 0 0個錯位,且較佳小於每平 方公分大約1 〇〇〇個錯位),因爲在矽鍺層中的許多瑕疵 已被腐蝕掉,且該矽鍺層之頂面已被整平以防止瑕疵向上 傳播至該矽層。 在矽鍺層上形成矽層會造成一緊實的矽層,這是由於 在矽及矽鍺(例如,由於鍺成份而使其具有較大的晶格) 之間的晶格尺寸的失配所造成。因此,爲了與矽鍺晶格相 配合,該矽層需膨脹(例如,變成緊實)。緊實之矽可相 當具有優點的增進通過該裝置之電荷載子移動率。在其他 優點當中,在處理期間的瑕疵及/或錯位的減少有助於最 大化該緊實之矽的優點。 如圖1所示,從區塊10至區塊16,該基板停留在相 同的處理腔室中。再者,在各個實施例中,該處理腔室可 從至少在將矽鍺層之部分移除期間(例如’區塊1 2 )之前 -8 - (6) (6)1301640 直到在矽層完成(例如’區塊1 6 )之後的時間內保持真空 狀態。 直到矽層形成之後才將該基板從處理腔室中移開之一 優點在於可以減少(若未消除)在處理期間將氣態污染物 導入在基板上,這可以減少在基板上之瑕疵的數量。此優 點可進一步藉由在處理期間保持處理腔室內部爲真空來實 現,這可限制會沉積在基板上之雜質(例如,氣態污染物 及自然氧化物)的量。 圖2至圖5顯示依照一實施例在現場形成低瑕疵之緊 實矽之順序。詳言之,圖2顯示基板20及形成在基板20 上之分級矽鍺層1 8。如上所述,分級矽鍺層1 8在其整個 厚度上具有增加濃度的鍺。在各個實施例中,鍺的濃度可 針對分級矽鍺層1 8之每一微米厚度增加1 0%。 圖3顯示形成在圖2之分級矽鍺層1 8上之鬆弛矽鍺 層22。在各個實施例中,鬆弛矽鍺層22在其整個厚度上 具有固定的鍺濃度,其大約相等於分級矽鍺層1 8之上方 部分的濃度。再者,在一實施例中,鬆弛矽鍺層22可具 有介於大約0.5及1微米之間的厚度。 圖4顯示以混合物24型式被導入至鬆弛矽鍺層22之 一表面上的蝕刻劑及整平劑。如上所述,該蝕刻劑及整平 劑可獨立地或一起被導入以移除該鬆弛矽鍺層22之一部 分及整平由於該鬆弛砂鍺層2 2之一部分的移除而外露出 來的鬆弛矽鍺層22之一表面。該混合物24之導入結果爲 降減的(例如厚度)鬆弛矽鍺層26,如圖5所示。圖5顯 冬 (7) 1301640 示形成在降減的鬆弛矽鍺層26上之矽層28。在各個實施 例中,矽層28可具有介於大約50埃及1 000埃之間的厚 度。 在各個實施例中,該矽層2 8之瑕疵密度小於每平方 公分大約1 0000個錯位,且更佳地小於每平方公分大約 1 000個錯位。若圖5之裝置係依照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各個 實施例之教示所建構,則在矽鍺層與矽層之間的界面將會 具有良好的邊緣均勻度,且沿著該界面不會存在蝕刻殘留 物。該界面之此兩特徵係與使用一 CMP方法所建構成之 裝置不同,該CMP方法會由於其特性而留下蝕刻殘留物 及一非均勻的界面。再者,圖5之裝置在矽鍺層與矽層之 間的界面上不會具有氣態污染物,這是由於裝置係在一單 一處理腔室中形成。 在此所述之各個實施例可用以形成例如圖6之裝置 2 9。裝置2 9包括具有第一源極/汲極區域3 2及形成於其 中之第二源極/汲極區域3 4之複合基板3 1。閘極3 6係形 成在該複合基板3 1之一表面上。在此實施例中,複合基 板31亦包括砂之基底基板3 〇。 該裝置2 9之通道區域(例如,在閘極3 6下方,如圖 6所示)包括分級矽鍺層3 8、鬆弛矽鍺層4 〇及矽層42。 在其他實施例中,一單一矽鍺層(例如,可具有一分級或 一固定的鍺濃度)可用以取代該分級矽鍺層3 8及鬆弛矽 鍺層4 0的組合。 分級矽鍺層3 8被配置在基底基板3 〇上。如上所述, -10- (8) 1301640 在一實施例中,分級矽鍺層38在其整個厚度上具有一增 加之鍺濃度。例如,分級矽鍺層3 8針對每一微米之厚度 可具有10%的鍺濃度增加。 鬆弛矽鍺層4 0係配置在分級矽鍺層3 8上且在其整個 厚度上具有一固定的鍺濃度。在一實施例中,鬆弛矽鍺層 4 0具有大約相同於在分級矽鍺層3 8之上方部分中之鍺濃 度。在各個實施例中,鬆弛矽鍺層4 0可具有介於大約〇. 5 及1 . 〇微米之間的厚度。 矽層42係配置在鬆驰矽鍺層40上。在各個實施例 中,矽層42可具有大約介於50埃及1 000埃之間的厚 度。由於在鬆弛矽鍺層4 0及矽層4 2之晶格尺寸的差異, 該矽層42會緊實,這可以增進通過該裝置29之通道區域 的電荷載子移動率。具有增進之電荷載子移動率的裝置29 可以相當有利地作爲例如在任何適當電路中之電晶體。 應瞭解即使已在上述說明中闡述各個實施例之數種特 徵及優點,以及各個實施例之結構及功能的細節,然而此 一說明僅作爲闡釋之用。在細節上可作變更,尤其關於部 件的結構及配置,這並不違背後附申請專利範圍之廣義用 語所表達之各個實施例的範疇。 【圖式簡單說明】 各個實施例係以示例方式而非限制方式配合附圖中之 諸圖式來予以闡釋,其中在諸圖式中相同之參考符號標示 相同的元件。在此應注意,在本說明書之參考術語中之,, -11 - (9) 1301640 一 ( a n )、 一個(0 n e ) ”、”其他”、”替代性”或’’各個” 實施例並不一疋爲相同實施例,此等參考術語係表示至少 一個。 圖1係一流程圖,其中顯示在現場形成低瑕疵之緊實 矽之方法的一個實施例。 圖2係顯示依照一實施例在一基板上形成一分級矽鍺 層。 圖3係顯示在圖2之分級矽鍺層上形成一鬆弛矽鍺 層。 B 4係顯示將一蝕刻劑及一整平劑導入至圖3之鬆弛 矽鍺層之一表面上。 圖5係顯示在一鬆弛矽鍺層之該整平表面上形成一矽 層。 國6係依照本發明所述之方法所建構成之裝置的一個 實施例。 【主荽元件符號說明】 1 〇區塊 12區塊 14區塊 1 6區塊 1 8分級砂鍺層 2 0基板 22鬆弛矽鍺層 -12- (10)1301640 2 4混合物 26降減的鬆弛矽鍺層 28 矽層 29 裝置 3 0基底基板 3 1複合基板
32第一源極/汲極區域 34第二源極/汲極區域 3 6 閘極 3 8 分級砂鍺層 4 0鬆驰砂鍺層 4 2 矽層
-13 -

Claims (1)

1301640
(1)申請專利範圍
附件2A : 第93 1 25598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 民國95年11 月8日 1· 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之方法,其包含: 在一處理腔室中於一基板上形成一砂鍺層,其中 鍺層包含鬆弛砂鍺層; 在該處理腔室中移除該矽鍺層之一部分; 在該處理腔室中整平該矽鍺層之一表面;及 在該矽鍺層之整平表面上形成一矽層,其中該矽 晶格間隔係與鬆驰矽鍺層之晶格間隔相互失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直到該矽 成之前該基板並未從該處理腔室中被移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處理腔 至少在將矽鍺層之一部分移除期間之前直到在矽層完 後的時間內保持真空狀態。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該矽 包含: 在一砂基板上形成第一砂鍺層’其中該% —層體 整個厚度上具有一增加的鍺濃度;及 在第一砂鍺層上形成一第二砂鍺層,其中該弟一 在其整個厚度上具有一固定的濃度,其中該第二矽鍺 含該鬆弛矽鍺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形成該第 修正 該矽 層之 層形 室從 成之 鍺層 在其 層體 層包 一層 (2) (2)1301640 體包含: 增加在第一層體中之鍺濃度,使得針對該第一層體之 厚度的每一微米增加1 0 %的鍺濃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形成第二層體 包含: 在第二層體中的鍺濃度包括大約相同於在第一層體上 方部分中之鍺濃度。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層體形 成之厚度係介於大約0 · 5及1微米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移除步驟包 含: 導入一蝕刻劑至該矽鍺層之表面。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蝕刻劑包 含: 氯化氫(HC1)及溴化氫(HBr)之至少其中一者。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矽鍺層之大 約介於〇 · 1及〇 . 2微米之間的厚度被移除。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整平步驟 包含: 導入一整平劑至該矽鍺層之表面。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方法,其中該整平劑包 含氫。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該氫係以大 約1 10(TC之溫度被導入。 -2- (3) (3)1301640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矽層所形 成之厚度係介於大約50埃及1 000埃之間。 15.—種半導體裝置,其包含: 一基板; 一形成在基板上之矽鍺層,其中該矽鍺層包含鬆弛矽 鍺層,其中該矽鍺層之表面係在該矽鍺層之部份被移除後 而被整平;及 一形成在該矽鍺層之整平表面上之矽層, 其中該矽層具有小於每平方公分大約1 0000個錯位之 瑕疵密度,其中該矽層之晶格間隔係與鬆驰矽鍺層之晶格 間隔相互失配。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矽 鍺層包含: 一形成在該基板上之第一矽鍺層,其中該第一層體在 其整個厚度上具有一增加的鍺濃度;及 一形成在第一矽鍺層上之第二矽鍺層,其中該第二層 體在其整個厚度上具有一固定的濃度,其中該第二矽鍺層 包含該鬆驰矽鍺層。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在第 一層體中之鍺濃度係針對該第一層體之每一微米厚度增加 10%。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 二層體之厚度係介於大約0.5及1微米之間。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 -3- (4) 1301640 二層體包含: - 在第二層體中之鍺濃度大約相同於在第一層體之上方 - 部分中之鍺濃度。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矽 層具有大約50埃及1000埃之間的厚度。 21.—種製造半導體裝置之方法,其包含: 在一處理腔室中於一矽基板上形成第一矽鍺層,其中 該第一矽鍺層在其整個厚度上具有一增加的鍺濃度; 鲁 在該處理腔室中於該第一矽鍺層上形成一第二矽鍺 層,其中該第二層體在其整個厚度上具有一固定的鍺濃 度; 在該處理腔室中移除該第二層體之一部分; 在該處理腔室中整平該第二層體之一表面;及 在第二層體之整平表面上形成一矽層。 2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直到該矽層 完成之前該基板並未從該處理腔室中被移開。 馨 2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方法,其中該處理腔室 從至少在將矽鍺層之一部分移除期間之前直到在矽層完成 之後的時間內保持真空狀態。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一 層體包含: 增加在第一層體中之鍺濃度,使得針對該第一層體之 厚度的每一微米增加1 〇 %的鍺濃度。 2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第二層 -4 - (5) (5)1301640 體包含: 在第二層體中的鍺濃度包括大約相同於在第一層體上 方部分中之鍺濃度。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方法,其中移除步驟包 含: 導入一蝕刻劑至該矽鍺層之表面。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該蝕刻劑包 含·· 氯化氫(HC1)及溴化氫(HBr)之至少其中一者。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該整平步驟 包含: 導入一整平劑至該矽鍺層之表面。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方法,其中該整平劑包 含氫。 3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a )該整平 步驟係在該移除步驟之後而執行。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b )使用只 含有鹽酸或是氫溴酸之鈾刻劑而執行該移除步驟,且使用 只含有氫氣之試劑而執行該整平步驟。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矽鍺層 之被整平表@上之該矽層係爲變形,以增進該半導體裝置 之電荷載子移動率。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矽層係爲 擴展變形之矽層。 -5-
TW093125598A 2003-09-23 2004-08-26 Strain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TWI30164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669,063 US7157379B2 (en) 2003-09-23 2003-09-23 Strain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4022A TW200524022A (en) 2005-07-16
TWI301640B true TWI301640B (en) 2008-10-01

Family

ID=34313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5598A TWI301640B (en) 2003-09-23 2004-08-26 Strain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157379B2 (zh)
CN (1) CN1607643B (zh)
TW (1) TWI301640B (zh)
WO (1) WO20050318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6925A1 (en) * 2003-12-22 2005-09-08 Kim Sang H. Method of forming stress-relaxed SiGe buffer layer
US7402872B2 (en) * 2004-11-18 2008-07-2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7877115B2 (en) * 2005-01-24 2011-01-25 Broadcom Corporation Battery management in a modular earpiece microphone combination
US8466490B2 (en) * 2005-07-01 2013-06-18 Synopsys, Inc. Enhanced segmented channel MOS transistor with multi layer regions
US7508031B2 (en) * 2005-07-01 2009-03-24 Synopsys, Inc. Enhanced segmented channel MOS transistor with narrowed base regions
JP4203054B2 (ja) * 2005-08-16 2008-12-24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膜の成膜方法
US20090146194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1916770B (zh) * 2010-07-13 2012-01-18 清华大学 具有双缓变结的Si-Ge-Si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2468303B (zh) * 2010-11-10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存储单元、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8916428B2 (en) * 2012-01-05 2014-12-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 of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3065938B (zh) * 2012-12-31 2015-06-1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制备直接带隙Ge薄膜的方法
KR102104062B1 (ko) 2013-10-31 2020-04-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기판 구조체, 이를 포함한 cmos 소자 및 cmos 소자 제조 방법
TW202128273A (zh) * 2019-10-08 2021-08-01 荷蘭商Asm Ip私人控股有限公司 氣體注入系統、及將材料沉積於反應室內之基板表面上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16129B2 (en) * 1997-06-24 2009-06-1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ntrolling threading dislocation densities using graded layers and planarization
US6489241B1 (en) * 1999-09-17 2002-12-03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rface finishing a silicon film
EP1252659A1 (en) 2000-01-20 2002-10-30 Amberwave Systems Corporation Strained-silicon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US6426265B1 (en) * 2001-01-30 2002-07-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corporation of carbon in silicon/silicon germanium epitaxial layer to enhance yield for Si-Ge bipolar technology
EP1399974A1 (en) * 2001-06-21 2004-03-2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osfets with strained semiconductor layers
JP5144002B2 (ja) * 2002-08-23 2013-02-13 台湾積體電路製造股▲ふん▼有限公司 減少した転位パイルアップを有する半導体ヘテロ構造および関連した方法
US8187377B2 (en) * 2002-10-04 2012-05-29 Silicon Genesis Corporation Non-contact etch annealing of strained lay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07509A1 (en) 2007-01-11
CN1607643B (zh) 2010-05-26
CN1607643A (zh) 2005-04-20
US7157379B2 (en) 2007-01-02
US20050064715A1 (en) 2005-03-24
WO2005031826A1 (en) 2005-04-07
US7723749B2 (en) 2010-05-25
TW200524022A (en) 2005-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3749B2 (en) Strain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CN100405534C (zh) 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US20100003803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rained si substrate
US7550370B2 (en) Method of forming thin SGOI wafers with high relaxation and low stacking fault defect density
US10985049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moothing a semiconductor surface
US20050148162A1 (en) Method of preventing surface roughening during hydrogen pre-bake of SiGe substrates using chlorine containing gases
KR100742680B1 (ko) 실리콘-게르마늄층을 가진 반도체 웨이퍼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390919B1 (ko) 반도체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4654710B2 (ja) 半導体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4894390B2 (ja) 半導体基板の製造方法
US20060138540A1 (en) Semiconductor wafer having a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an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layer beneath i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US9217209B2 (en) Methods for epitaxial silicon growth
US7344951B2 (en) Surface preparation method for selective and non-selective epitaxial growth
TWI261351B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apacitor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Yamauchi et al. Fabrication of high aspect ratio doping region by using trench filling of epitaxial Si growth
Yamauchi et al. Defect-less trench filling of epitaxial Si growth by H/sub 2/annealing
JP5378287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4122023A (ja) 半導体ウエハ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509361A (ja) 多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CN104392919A (zh) Nmos器件的硅衬底表面的处理方法及nmos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06571287A (zh) 外延层的形成方法
CN104392922B (zh) 嵌入式碳化硅的制备方法
KR20000018992A (ko) 에피택셜 층 성장을 위한 저온 세정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110221A (ja) 貼り合わせウェーハ用の支持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貼り合わせ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H06216357A (ja) 半導体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単結晶半導体積層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