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0376B - Pneumatic impact wrench - Google Patents

Pneumatic impact wrenc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0376B
TWI300376B TW92125180A TW92125180A TWI300376B TW I300376 B TWI300376 B TW I300376B TW 92125180 A TW92125180 A TW 92125180A TW 92125180 A TW92125180 A TW 92125180A TW I300376 B TWI300376 B TW I3003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adjuster
valve
rod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25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6288A (en
Inventor
Izumisawa Nobuyuki
Original Assignee
Shinano Seisakush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ano Seisakusho Kk filed Critical Shinano Seisakush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406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6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0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03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1300376 97牟 νβίΐ 補无 玖、發明說明: (一)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氣動衝擊扳鉗,用來進行裝卸螺栓、螺帽 等者。特別是有關方便於安裝、取下汽車用輪胎的氣動衝 擊扳鉗。 再詳言之,係關於一種將衝擊扳鉗之正逆轉動作,及於 正轉時的轉矩之大小調整,作成能藉由在衝擊扳鉗之帽蓋 體後部位置的桿之操作而能容易進行之氣動衝擊扳鉗者。 (二) [先前技術] 氣動衝撃扳鉗係通過設在把手部內的供氣通路供應氣動 馬達壓縮空氣。然後當拉觸發器時則開啓設在該供氣通路 內的開關閥,使壓縮空氣流入氣動馬達,產生旋轉驅動力。 流入的壓縮空氣係進入氣動馬達內以驅動旋轉轉子,但另 外與觸發器,由於用手操作設在觸發器近旁位置的反向閥 ,改變空氣流動方向,可切換氣動馬達之正/逆旋轉方向。 然後,以手指將可旋轉的桿安裝於本體後部內建有氣動 馬達的帽蓋體,依此操作,例如於1〜4段形成爲可改變轉 矩量。 如此一來由於在各別的位置上設置旋轉方向切換用反向 閥及轉矩增減用桿,所以理所當然地,作業者需要在離開 操作反向閥及操作轉矩增減用桿的位置各別操作。如此的 構成,空氣衝擊扳鉗的構造變複雜,同時用以操作正逆切 換或轉矩增減的操作變麻煩。 如此’改良了反向閥及轉矩增減用桿位在各別位置之不 -5- 1300376 便性,使空氣衝撃扳鉗之正轉逆轉切換操作、及於正轉或 逆轉時之轉矩量的調整可透過設在空氣衝擊扳鉗帽蓋體後 部的桿之操作來進行者爲眾所周知。此乃係於支撐馬達側 的後部板與帽蓋體之間,配設有切換氣動馬達之正逆旋轉 ,及可複數段切換正逆兩旋轉方向之供氣量的閥,形成能 以設在帽蓋體外側面的1根桿來進行該閥的切換,而且作 成在以1 ·根桿操作切換成正轉或逆轉後,轉動同樣的桿無 關乎是正轉或逆轉時任一均能作複數段之轉矩調整者(參_ 照專利文獻1 ·)。 [專利文獻1 ] 曰本新型專利第3078664號公報 (三)[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之課題爲提供一種氣動衝擊扳鉗,其正逆轉切換 操作係以設在帽蓋體後部的1根反向桿來進行,一旦切換 爲正轉方向後,於正轉時的轉矩之大小調整,係以與該反 向桿同心位置且設在帽蓋體後部的調整器桿之操作來進行 ,又若切換爲逆轉方向後,在其切換狀態,僅藉由一段就 可供應逆轉方向之大容量的空氣。 [解決課題的手段] 1 ) 一種空氣衝_扳鉗,包含本體及把手部,分別於該本 體的前端連結鎚箱,在本體之後部連結帽蓋體,於本體下 部一體地設置具有供氣通路及排氣通路的把手部, 該本體內內建氣動馬達,該氣動馬達後部安裝有支持馬 -6-
1300376 達軸的背板, 該背板及該帽蓋體之間,配設該氣動馬達之正逆旋轉切 換用反向閥,及可將正旋轉方向供氣量作複數段切換的調整 器閥, 該反向閥之切換係以設在該帽蓋體外側面的反向桿來操 作,該調整器閥係可由設於帽蓋體外側面之與該反向桿同 心位置的調整器桿作複數段操作,
該帽蓋體及該氣動馬達之間,以可相對旋轉地收納具有 實心之中心輪轂部的反向閥,及具筒狀中心輪轂部的調整 器閥, 該反向閥之中心輪轂部嵌合該調整器閥之筒狀中心輪轂 部, 把調整器桿夾持具嵌合於該調整器閥中心輪轂部之端部 ,且把調整器桿固定於該調整器桿夾持具, 且在將該反向桿切換成正轉方向的場合,藉由操作該調 節器桿而可控制正轉方向之複數段的轉矩量,而在將該反 向桿切換爲逆轉方向的場合,不管調節器桿處在什麼位置, 光是往逆轉方向調節一段就可產生最大轉矩。 2)又該反向桿對該帽蓋體,藉由被彈簧賦能的鋼球與凹 部之嵌合而可將正轉位置及逆轉位置定位。 3 )¾安裝在該調整器桿夾持具的調整器桿,於帽蓋體側 具有停止器,用來限制正轉方向最小轉矩位置及最大轉矩 量。 4 )又上述調整器桿藉由設在該桿頂部之被彈簧賦能的鋼 -7- 1300376 9¾¾ 18日修正
I年月補充I 球與設在帽蓋體側的凹部,可在複數個轉矩量調整位置定 位。 5)又該反向閥在對應於正旋轉及逆旋轉位置上設有大開 口的供氣口。 6 )然後又在該調整器閥,具有對應屬大開口的逆旋轉時 用空氣導通口及正轉時的複數個轉矩量之複數正旋轉空氣 導通口。 (四)[實施方式] [發明之實施形態] 茲參照圖面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第1圖係實施本 發明的空氣衝擊扳鉗剖面圖,第2圖爲同第1圖的分解圖 ,第3圖〜第9圖係構成零件的詳細圖。其次在第1圖及 第2圖,1係衝擊扳鉗的本體,在此內部內建有氣動馬達 。本體1之前部連結鎚箱1 a,於其內部設置藉氣動馬達2 之輸出軸3作動的打擊機構4。再者其前端部支撐有透過 打擊機構4傳達氣動馬達2之旋轉力的砧部5。本體1下 部一體設置有把手體6,其內部設置有透過軟管(未圖示) 而連接至供氣源之供氣通路7和與氣動馬達2側連通的排 氣通路8。 9係設在把手體6上部,當以手指將觸發器朝第1圖之 箭頭a方向拉時,藉由連桿機構使開關閥1 0抗拒彈簧力按 下而形成可流通壓縮空氣。 11係在本體1後端隔著馬達墊片12而安裝的帽蓋體’ 對此予以附設有關本發明的調整器機構。1 3係氣動馬達2 -8-
1300376 正逆轉切換用之反向桿,係藉螺絲1 6而固定於帽蓋體1 i 內側(馬達側)的反向閥1 9之中心輪轂部1 9 a的端面。 17爲調整器桿,係隔有嵌合在調整器閥ι5之圓筒狀中 心輪轂邰外周的調整器桿夾持具1 4而作安裝。調整器桿夾 持具1 4係嵌合成不能與調整器閥丨5中心輪轂部1 5 a之端 部外周相對旋轉,而在其直徑方向具有利用螺絲1 7 a將作 成圓板型的g周整益桿1 7結合的一對結合部1 4 a。1 8係與設 在調整器桿17周上的嵌入孔17b嵌合的定位用鋼球(第2 圖),藉彈簧1 8 a賦能於半徑方向朝外。調整器桿1 7之後 面設置有設於直徑方向的旋鈕部17c,係在調整正旋轉時 的轉矩時,以手指捏住使其旋轉。 20係背板,用以將覆蓋構成馬達的轉子2b之氣缸2a後 面予以覆蓋,而藉由軸承2 1來支撐轉子軸2 c。空氣從此 背板之通氣槽送到馬達2使轉子旋轉。 以下參照第3圖〜第9圖,針對上述各構件以及關聯構 成作更詳細的說明。第3圖係覆蓋本體1後部的帽蓋體1 1 之詳細圖。如第3圖(b )所示,在帽蓋體1 1之外側面上部 ,標記有表示正旋轉時轉矩量的1〜4數字。在其數字之下 面,被彈簧18a(第2圖)賦能的鋼球18(第2圖)嵌進設在 調整器桿17(第6圖)旋鈕部17c上部的孔17b,設有固定 調整器桿17之轉動位置的槽18b (第3圖(e) )。1 1 f係嵌進 調整器閥1 5中心輪轂部1 5 a的孔。 1 1 a及1 1 b係設在帽蓋體1 1後部之圓形凹部內壁的調整 器桿17之停止器。更詳言之,調整器桿17透過孔17d而 冬 1300376 97. 3. 18 修正 年月曰^ 安裝調整器桿夾持具14的一對安裝部14a(第5圖),但當 此調整器桿夾持具1 4碰觸停止器1 1 a及1 1 b時,調整器桿 1 7之正旋轉方向的最小轉矩位置及最大轉矩位置被定位。 1 1 c (第3圖(a ))係設在帽蓋體1 1下部內側的空氣導入口, 乃連通於把手體6內的空氣通路7。從導入口 11c通過縱 孔1 1 d所流入的空氣,經由帽蓋體1 1與調整器閥1 5間之 空氣導通空間而被送至馬達。 上述反向桿1 3 (第4圖)係透過孔1 3 a而利用螺絲1 6 (第2 圖)固定在該反向閥1 9 (第7圖)中心輪轂部1 9 a所設螺絲 孔1 9b。反向桿1 3係藉由在中心輪轂部1 9 a設成角型的凹 凸卡合部19c,及在反向桿設成角型的凹凸卡合部13b而 結合。亦即將反向桿13旋轉於正旋轉或逆旋轉方向時,透 過此凹凸卡合,反向閥1 9亦同時旋轉。1 3 c係設在反向桿 1 3的操作部之背面的鋼球安裝孔。亦即鋼球1 3 d藉由彈簧 13e(第2圖)而置位於此孔並落進設在上述帽蓋體11下部 的凹部lie(第3圖(b)) (此時反向桿1 3係碰觸帽蓋體之圓形凹部下部開口緣1 1 g ) 時,反向桿13之正轉方向(F方向)或逆轉方向(R方向)的位 置係被固定。 調整器桿夾持具14(第5圖)乃如同上述,雖調整器閥15( 第8圖)之中空的中心輪轂部1 5 a會嵌入其中心孔1 4b,但 藉由使與中心輪轂部1 5 a前端對向設置的凸起1 5 b (第8圖 (c )),及與夾持具14中心孔14b對向設置的凹槽14c卡合 ,兩者乃一體地作動。 -10- 1300376
上述反向閥1 9 (第7圖)之馬達2側係成爲收容軸承2 1 的凹部1 9 d,其相反側的中心輪轂部1 9 a,嵌插於上述調整 器閥1 5之中心孔15c。在反向閥1 9之圓形凸緣部1 9 e設 有正逆轉時之大的供氣口 1 9 f。 g周整益閥15(第8圖)係爲’反向閥19之輪轂部19a係 以可相對旋轉地嵌入與其中心輪轂部1 5 a同心的中心孔 1 5 c,在中心輪轂部1 5 a之端部安裝有調整器桿夾持具1 4 , 調整器桿17(第6圖)係透過一對安裝孔I7d利用螺絲I7a( 第2圖)而安裝於此調整器桿夾持具14。透過固定在調整 φ 器桿夾持具1 4的調整器桿1 7之操作,調整器閥丨5係旋動 多段(例如4段)以控制正旋轉方向的旋轉轉矩。 如第8圖(c),在調整器閥15(第8圖)之凸緣部15d,在 距離其中心線之一側上設置正旋轉時之空氣導入口 1 5 e、 ' 1 5 f、1 5 g、1 5 h等,當調整器桿1 7轉動至設在上述帽蓋體 · 1 1的1〜4符號之位置時,就可以增減正旋轉方向的轉矩 在上述導入口 15e〜15h之相反側設置大的開口 15i,而 馨 在把反向桿轉動至逆轉方向時,則不管調整器桿1 7是位在 與符號1〜4對應的那個位置,此大開口 1 5 i係開啓而大容 量的空氣係由逆轉時的供氣口 1 9 f導入,可以在要取下汽 車用車輪等螺栓時瞬時地一次放鬆。 背板20 (第9圖)係覆蓋馬達2的氣缸2 a後端部構件, ~ 具有收容上述軸承21的凹部20a,於凸緣部20b具有送氣 _ 口 20c、20 ’ c,此送氣口 20c、20 ’ c係與對稱設置在凸緣 1300376 嗶3月18曰修正 J 補充 部馬達2側的通氣路20d相通。藉由送氣口 20c及與此相 通的通氣路20 d’正旋轉時之空氣朝馬達進入,而藉由送 氣口 2(Tc及與此相通的通氣路20,d,逆轉時的空氣進入 〇 (有關控制方法) 兹針對是以上的構成且爲進行汽車用車輪安裝時之螺栓 鎖緊作業作說明。 有關逆轉 1 )將反向桿1 3轉動至逆轉側[帽蓋體(第3圖(b ))之R側 鲁 ],使反向桿,1 3 .抵接於帽蓋體R側之下部開口緣丨丨g。設 在桿1 3背面的鋼球1 3 d被彈簧1 3 e賦能並落進帽蓋體之凹 部lie而被定位。此時,反向閥19也與反向桿13同時旋 、 轉,形成逆轉操作準備0Κ。 2)在此狀態,當拉動觸發器9時空氣自帽蓋體11下部進 入,經由反向閥1 9及背板20之所要路徑而導入氣動馬達 使馬達2逆轉。 有關正旋轉 ^ 1)朝向F方向[第3圖(b)]轉動反向桿13迄至碰觸帽蓋 體之下側部開口緣1 1 g爲止,以定位反向桿1 3。此時反向 桿1 3也轉動於逆方向。 2 )調整器桿1 7位在最初轉矩量「Ϊ」的符號位置,調整 器桿夾持具1 4前端抵接於帽蓋體1 1側之停止器1 1 a。 - 3 )於是在將調整器桿1 7朝右轉至所希望的轉矩量之位 置時,則其旋轉係藉由調整器桿夾持具1 4而轉動調整器閥
1300376 1 5,朝向馬達之所希望的空氣供應通路係開通。 4)當拉觸發器9時空氣自帽蓋體11下部進入,從調整器 閥1 5之規定的通路經由反向閥1 9之正轉側開口,再終由 背板20之規定通路供應至馬達2內。 5)在需要大轉矩時,轉動至轉矩量「4」的位置,若送人 空氣的話會產生大的轉矩。 [發明之效果] 1. 藉由1根安裝在帽蓋體的反向桿可完成正轉「F」及逆 轉「R」方向之切換。而且逆轉方向係爲藉由在其位置拉觸 隹 發器會產生僅1段之大的轉矩。反之正旋轉係將反向桿轉 動於「F」方向,反向桿乃照原樣,藉由轉動處在與反向桿 同心位置的調整器桿可作複數段之控制。 2. 就是這樣,在帽蓋體後部存在有正逆切換用桿及正轉 複數段控制用之桿。如此一來因爲沒有在像以往反向桿離 開的位置,故構成單純化,同時可在帽蓋體後面1地方進 行操作,變成能容易操作。 3 .特別是在作爲更換汽車輪胎用時,於放鬆螺栓作業中 β 不需要複數段之控制,逆轉操作因爲只要利用大轉矩的一 次操作即可,故本案發明特別有效果。 (五)[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本發明氣動衝‘擊扳鉗的剖面圖。 第2圖本發明氣動衝擊扳鉗的分解圖。 第3圖(a )〜(e )帽蓋體的詳細圖。 第4圖(a )〜(c )反向桿的詳細圖。 -13- 1300376 97年 V8日坪 _補充 第5圖(a )〜(b )調整器桿夾持具的詳細圖。 第6圖(a )〜(d )調整器桿的詳細圖。 第7圖(a )〜(c )反向閥的詳細圖。 第8圖(a )〜(d )調整器閥的詳細圖。 第9圖(a )〜(c )背板的詳細圖。 [主要部分之代表符號說明] 1 本體 2 氣動馬達 3 輸出軸 4 打撃機構 5 砧部 6 把手體 7 供氣通路 8 排氣通路 9 觸發器 10 開關閥 11 帽蓋體 1 2 馬達墊片 13 反向桿 13d 孔 1 3e 彈‘簧 14 調整器桿夾持具 14a 結合部 15 調整器閥 -14- 1300376
15a 中心輪轂部 16 螺絲 17 調整器桿 17a 螺絲 17b 孔 17c 旋鈕部 18a 鋼球 18b 槽 19 反向閥 19a 中心輪轂部 20 背板 A 箭頭
-15-

Claims (1)

1300376 年月9補充I 第92 1 2 5 1 80號「氣動衝擊扳鉗」專利案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氣動衝撃扳鉗。,其包含有本體及把手部,而分別在 該本體前端連結鎚箱,在本體後部連結帽蓋體’且在該 本體下部一體設置具有供氣通路及排氣通路的把手部, 該氣動衝擊扳鉗之特徵爲: 於該本體內內建氣動馬達,在該氣動馬達後部安裝用 來支撐馬達軸的背板;在該背板與該帽蓋體之間,配設 該氣動馬達之正逆旋轉切換用反向閥,及可將正旋轉方 向供氣量作複數段切換的調整器閥;該反向閥之切換係 以設在該帽蓋體外側面的反向桿來操作,該調整器閥係 作成可藉設置於帽蓋體外側面之與該反向桿同心位置的 調整器桿作複數段操作; 在該帽蓋體與該氣動馬達之間,以可相對旋轉地收納 著具有實心之中心輪轂部的反向閥,和具有筒狀之中心輪 轂部的調整器閥; 於該反向閥之中心輪轂部,嵌合該調整器閥之筒狀的 中心輪轂部; 於該調整器閥的中心輪轂部之端部繋合有調整器桿夾 持具,且在該調整器桿夾持具上固定有調整器桿; 在將該反向桿切換爲正轉方向的場合,藉由操作該調 整器桿而可控制複數段正轉方向的轉矩量,而在將該反 向桿切換爲逆轉方向的場合,不管該調整器桿處於什麼 1300376 % 3 18 修正 I年月曰“充| 位置’光是往逆轉方向調整一段就可產生最大轉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氣動衝擊扳鉗,其中該反向桿 相對於該帽蓋體,係作成利用被彈簧賦能的鋼球與凹部 之繫合而可將正轉位置及逆轉位置定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項之氣動衝擊扳鉗,其中安裝在該 調整器桿夾持具的調整器桿,在帽蓋體側具有用來限制 正轉方向之最小轉矩量位置及最大轉矩量位置的停止器 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氣動衝擊扳鉗,其中該調整器 桿係利用設於該桿頂部之被彈簧賦能的鋼球與設於帽蓋 體側的凹部,而可在複數個轉矩量調整位置定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氣動衝擊扳鉗,其中該回動閥 係在對應於正旋轉及逆旋轉的位置設有大開口之供氣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氣動衝擊扳鉗,其中該調整器 閥,具有逆旋轉時用的大開口之空氣導通口,及對應於 正轉時的複數個轉矩量之複數個正旋轉空氣導通口。 -2-
-19- 1300376
Hscn搬
JD81
丽0%職
<丨<r Λ r 一 h Λ、ν Η 1300376 ^3-lf 柒、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1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1,1a 本體 2 氣動馬達 3 輸出軸 4 打撃機構 5 石占部 6 把手體 7 供氣通路 8 排氣通路 9 觸發器 10 開關閥 11 帽蓋體 lid 縱孔 12 馬達墊片 13 反向桿 13d 孔 1 3e 彈簧 14 調整器桿夾持具 15 調整器閥 16 螺絲 17 調整器桿 17a 螺絲 19 反向閥 20 背板 A 箭頭
捌、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4-
TW92125180A 2002-09-13 2003-09-12 Pneumatic impact wrench TWI30037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68170A JP3996475B2 (ja) 2002-09-13 2002-09-13 エアインパクトレン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6288A TW200406288A (en) 2004-05-01
TWI300376B true TWI300376B (en) 2008-09-01

Family

ID=3202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25180A TWI300376B (en) 2002-09-13 2003-09-12 Pneumatic impact wrench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996475B2 (zh)
CN (1) CN100346932C (zh)
DE (1) DE10341796A1 (zh)
TW (1) TWI3003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1201B (zh) * 2013-12-02 2015-02-01 Chang Wei Ting Pneumatic tool rotor and hammer block shell seat fixed structur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5920A (ja) * 2004-09-07 2006-03-23 Kr Kogyo Kk 空気工具
JP4327061B2 (ja) * 2004-10-21 2009-09-09 株式会社マキタ 締付け工具
EP1777041A1 (en) * 2006-01-23 2007-04-25 Mighty Seven International Co., Ltd. Pneumatic tool
DE102007003031B4 (de) * 2007-01-20 2011-01-13 Chang, Hsin-Ho, Taiping Druckluftmotor
US8122907B2 (en) 2008-05-05 2012-02-28 Ingersoll-Rand Company Motor assembly for pneumatic tool
CN102476369A (zh) * 2010-11-23 2012-05-30 大里兴业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冲击扳手的改良构造
DE102010053677B4 (de) * 2010-12-07 2012-08-02 Storm Pneumatic Tool Co., Ltd. Druckluft-Schlagschrauber
CN102601777A (zh) * 2011-01-24 2012-07-25 黄德伦 气动工具
US9592600B2 (en) 2011-02-23 2017-03-14 Ingersoll-Rand Company Angle impact tools
US8925646B2 (en) 2011-02-23 2015-01-06 Ingersoll-Rand Company Right angle impact tool
TWI402144B (zh) * 2011-09-16 2013-07-21 Pneumatic tool cylinder shunt structure
CN102320454A (zh) * 2011-09-23 2012-01-18 大连精意科技有限公司 气动辊筒
JP5760957B2 (ja) * 2011-11-02 2015-08-1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回転工具
US9022888B2 (en) 2013-03-12 2015-05-05 Ingersoll-Rand Company Angle impact tool
CN103522243B (zh) * 2013-10-22 2015-04-08 浙江荣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气动式扭矩扳手
TWI477367B (zh) * 2014-03-06 2015-03-21 Chang Wei Ting Pneumatic tool commutation control structure
CN109153111B (zh) * 2016-06-03 2020-10-30 阿特拉斯·科普柯工业技术公司 具有辅助动力控制装置的脉冲扳手
CN109759982B (zh) * 2017-11-09 2021-01-15 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 枪具组件
CN108838932A (zh) * 2018-09-14 2018-11-20 泰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扳手
CN110039484B (zh) * 2019-05-31 2024-01-12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一种装卸快速切换的螺栓驱动装置
CN111590503B (zh) * 2020-06-05 2021-10-22 郑玲佳 一种气动冲击扳手
CN114102500A (zh) * 2021-11-12 2022-03-0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反力矩组件以及电动扭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2430A (en) * 1982-12-03 1986-06-03 Compair Power Tools Limited Fluid-pressure operated tools
TW235938B (zh) * 1992-06-22 1994-12-11 Ingersoll Rand Co
JPH08336762A (ja) * 1995-06-09 1996-12-24 Hitachi Koki Co Ltd 回転空気工具の回転方向切替レバー
EP0876883B1 (en) * 1997-05-07 2006-05-24 Chicago Pneumatic Tool Company Pneumatic tool with a reverse valve having an overdrive
CN2382514Y (zh) * 1999-07-19 2000-06-14 林震阳 一种气动工具的调速装置
WO2002020221A2 (en) * 2000-09-08 2002-03-14 S. P. Air Kabusiki Kaisha Pneumatic rotary tool
JP3078664U (ja) * 2000-12-28 2001-07-10 株式会社信濃製作所 エアインパクトレン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1201B (zh) * 2013-12-02 2015-02-01 Chang Wei Ting Pneumatic tool rotor and hammer block shell seat fixed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341796A1 (de) 2004-04-15
JP3996475B2 (ja) 2007-10-24
CN100346932C (zh) 2007-11-07
JP2004106070A (ja) 2004-04-08
TW200406288A (en) 2004-05-01
CN1494988A (zh) 2004-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376B (en) Pneumatic impact wrench
JP2537968Y2 (ja) インパクトレンチにおけるレギュレータの構造
AU2002357262B2 (en) Side handles on drill/drivers
JP4629202B2 (ja) ラチェットレンチ
US20020096022A1 (en) Ratchet wrench
JP2001347468A (ja) 回動可能なヘッドを備えたラチェットレンチ
EP0566061A2 (en) Vehicle sun roof fastening device
JP2002126944A (ja) 電動工具
SE533382C2 (sv) Pneumatisk mutterdragare med utloppsenhet för avloppsluft
SE519703C2 (sv) Armmanövrerat, motordrivet handverktyg
AU2007231778B2 (en) Swing Lever Structure for use in Jacks
CN20805923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US7555971B2 (en) Self-contained hydraulically operated tool
US20060288821A1 (en) Ratchet wrench apparatus
JP3078664U (ja) エアインパクトレンチ
JP4526842B2 (ja) 手動操作機構付きバルブ用駆動装置
CN218801915U (zh) 一种棘轮扳杆结构螺丝刀
JP2005029033A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261360B2 (ja) トルクレンチ
CN108507140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3089453B2 (ja) 倍力ラチェットレンチ
CN210616342U (zh) 应用于狭小空间的螺栓紧固件拆装工具
CN217394702U (zh) 一种传动轴转动夹具
CN212480155U (zh) 对夹式蝶阀
JP4336102B2 (ja)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