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1777A - 气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气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1777A
CN102601777A CN2011100248944A CN201110024894A CN102601777A CN 102601777 A CN102601777 A CN 102601777A CN 2011100248944 A CN2011100248944 A CN 2011100248944A CN 201110024894 A CN201110024894 A CN 201110024894A CN 102601777 A CN102601777 A CN 102601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ake valve
air admission
admission hole
pneumatic tool
mov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48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德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248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1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1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1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动工具,其包括壳体、驱动轴、气缸、进气阀、与切换机构。气缸设置于壳体内部,且具有正转进气孔与逆转进气孔。进气阀设于气缸后,用以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切换机构设于进气阀后方,其包括调整机构、弹力组件、与固定栓。调整机构的部分体积外露于壳体,且于调整机构上设置有滑沟,滑沟两端分别设有卡槽。固定栓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上,而另一端则伸入于滑沟中。调整机构与进气阀相连动,当调整机构被转动一预定角度后,固定栓的位置会与卡槽相对应,此时弹力组件施加于调整机构的弹力会使固定栓进入并卡合于卡槽内。本发明所述气动工具可方便地让用户变换驱动轴的旋转方向。

Description

气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工具,特别是关于一种气动工具。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1所绘示为公知的一种气动工具。此气动工具10具有一呈枪形的壳体11、一驱动轴12、与一扳机13,于驱动轴12的前端可安装有一锁件(未绘示),该锁件为螺栓或螺帽。此外,扳机13则是用以趋动装设于壳体11内部的进气装置(未绘示),当扳机13被按下后,驱动轴12便会转动。
此外,于壳体11的后方则设置有一旋钮141,通过调整该旋钮141可控制驱动轴12的转向,例如将旋钮141顺时针旋转一预定角度后,可使驱动轴12顺时针旋转,若将旋钮141逆时针旋转一预定角度后,则可使驱动轴12逆时针旋转。
请参照图2,图2所绘示为气动工具的部分零组件,由左至右分别为:气缸15、进气阀16、与调整机构14。其中,在气缸15内部设有叶轮(未绘示),叶轮上设置有叶片,进气阀16则包括前盖161与后座162,而调整机构14则包括旋钮141与连动件142。在图2中,除了旋钮141外,其他的零组件皆位于壳体11的内部。通过转动旋钮141,可连带使连动件142与进气阀16转动。此外,气缸15的后端还设置有正转进气孔与逆转进气孔(未绘示),通过旋转前盖161可使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开启或封闭,以控制气缸15内部叶轮的转向,从而控制驱动轴12的转向。
当气动工具10在运作时,其产生的震动可能让进气阀16偏离原本预定的角度,导致气动工具10无法有效运作。为了使进气阀16保持在预定的角度,目前的作法是将后座162上的O型环1621与壳体11的内壁作紧密地接触。通过壳体11与O型环1621间的摩擦力,可使进气阀16保持在预定的角度。然而,当壳体11与O型环1621间的摩擦力愈大,使用者也须花费更大的力量来转动旋钮141,从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而且,O型环1621属于软性材质,使用时间愈久,磨损的问题也愈严重。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气动工具,其可方便地让用户变换驱动轴的旋转方向,已成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值得去思量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气动工具,此气动工具可方便地让用户变换驱动轴的旋转方向。
基于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此气动工具包括一壳体、一驱动轴、一气缸、一进气阀、与一切换机构。其中,气缸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具有正转进气孔与逆转进气孔。进气阀设于气缸之后,用以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从而调整驱动轴的转向。切换机构设于进气阀后方,其包括一调整机构、一弹力组件、与一固定栓。弹力组件施加一弹力于调整机构,而该调整机构的部分体积外露于壳体外,且于调整机构上设置有一滑沟,该滑沟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槽。此外,固定栓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上,而另一端则伸入于滑沟中。而且,调整机构与进气阀相连动,当调整机构被转动一预定角度后,固定栓的位置会与卡槽相对应,此时弹力组件施加于调整机构的弹力会使固定栓进入并卡合于卡槽内。
在上述的气动工具中,进气阀具有一盲孔,而调整机构则包括一扳动件与一连接轴。扳动件设置于壳体上方,且滑沟是设置于扳动件的其中一侧,而弹力组件则施加弹力于扳动件上。连接轴贯穿扳动件,且连接轴的一端是插入于盲孔中。当扳动件被扳动后,会带动连接轴,从而让连接轴带动进气阀,以使进气阀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
而且,进气阀包括一前盖与一后座。通过转动前盖可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以调整气动工具的转向。另外,后座与前盖固定连接,且盲孔是设置于后座上。此外,切换机构更包括一支撑套件,该支撑套件位于盲孔的正上方且承靠在进气阀上。弹力组件是套设于支撑套件上,而连接轴则贯穿支撑套件。
在上述的气动工具中,调整机构包括一旋钮与一连动件。其中,旋钮是设置于壳体的后方,连动件设置于壳体内,该连动件是与旋钮、进气阀相连动。另外,滑沟是设置于连动件上,弹力组件则是施加弹力于连动件上。调整机构更包括多个插销,该插销的一端是插设在旋钮上,而插销的另一端则是插设在连动件上。通过插销,当旋钮被转动时,连动件也会跟着转动。因此,当旋钮被转动后,会带动连动件,从而让连动件带动进气阀,以使进气阀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
由于本发明的气动工具是利用卡合的方式来固定进气阀,故可长久使用,不会像公知的O型环有磨损的问题。而且,由于并非利用O型环的摩擦力来固定进气阀,故相较于公知的气动工具,使用者无须耗费较大的力量来转动旋钮或扳动件。
附图说明
图1所绘示为公知的一种气动工具。
图2所绘示为气动工具的部分零组件。
图3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动工具。
图4A所绘示为第一实施例的气动工具的内部视图。
图4B所绘示为气缸、叶轮与进气阀的爆炸图。
图4C所绘示为气缸的立体图。
图4D所绘示为进气阀与切换机构的爆炸图。
图5A与图5B所绘示为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6A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动工具。
图6B所绘示为第二实施例的气动工具的内部视图。
图6C所绘示为第二实施例的进气阀与切换机构的爆炸图。
图7A与图7B所绘示为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8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气动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图3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动工具。此气动工具20具有一呈枪形的壳体21、一驱动轴22、与一扳机23,在驱动轴22的前端可安装有一锁件(未绘示),该锁件为螺栓或螺帽。此外,扳机23则是用以趋动装设于壳体21内部的进气装置(未绘示),当扳机23被按下后,驱动轴22便会开始转动。此外,在壳体21的后方还设有旋钮2611,当旋钮2611往顺时针方向旋转一预定角度后,驱动轴22便会进行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反之,当旋钮2611往逆时针方向旋转一预定角度后,驱动轴22便会进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请参照图4A与图4B,图4A所绘示为第一实施例的气动工具的内部视图,图4B所绘示为气缸、叶轮与进气阀的爆炸图。气动工具20还包括一气缸24、一叶轮27与一进气阀25,其中气缸24设置于壳体21的内部且具有正转进气孔241与逆转进气孔242(如图4C所示)。此外,进气阀25设于气缸24之后,此进气阀25是用于封闭或开启气缸24的正转进气孔241或逆转进气孔242,以调整驱动轴22(如图3所示)的转向。叶轮27上设置有叶片271,这些叶片271是插设在叶轮27上的间隙272。当高压气体从正转进气孔241或逆转进气孔242进入后,其会推动叶片271并使叶轮27转动,从而使驱动轴22旋转。
此外,请同时参照图4B与图4D,图4D所绘示为进气阀与切换机构的爆炸图。其中,切换机构26(如图4A所示)是设置于进气阀25后方,此切换机构26包括一调整机构261、一弹力组件262、与一固定栓263。调整机构261包括一旋钮2611与一连动件2613,其中旋钮2611是设置于壳体21的后方,连动件2613则是设置于壳体21的内部。由图4D可知,调整机构261还包括二插销2615,此插销2615的一端是插设在旋钮2611上,而插销2615的另一端则是插设在连动件2613上。因此,当旋钮2611旋转时,连动件2613也会被带动并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弹力组件262为螺旋弹簧,但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也可选用其他型态的弹性组件。
请继续参照图4B与图4D,进气阀25包括一前盖252与一后座254,其中前盖252是与后座254锁合。其中,进气阀25还包括二插销253,此插销253的一端是插设在连动件2613的缺孔上,而插销253的另一端则是插设在进气阀25的后座254上。因此,当连动件2613旋转时,也会带动后座254及前盖252旋转。通过前盖252的旋转,可使前盖252的缺口2521对准气缸24的正转进气孔241或逆转进气孔242(如图4C所示),当缺口2521对准正转进气孔241时,正转进气孔241便被开启,而逆转进气孔242便被封闭。当正转进气孔241被开启时,驱动轴22便会以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反之,当逆转进气孔242被开启时,驱动轴22便会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
请参照图5A与图5B,图5A与图5B所绘示为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其中,连动件2613上设置有一滑沟2612,且滑沟26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槽2614。其中,固定栓263的一端是插入于滑沟2612,而固定栓263的另外一端则是固定在壳体21(如图3所示)上。另外,弹力组件262的一端是抵压在进气阀25的后座254,而另一端则是则是抵压在连动件2613上。接着,请参照图5B,当旋钮2611被转动并使固定栓263对应到卡槽2614的位置时,弹力组件262所施加的弹力会使调整机构261往后位移,而使固定栓263与卡槽2614相卡合。也因此,当气动工具20在运作时,进气阀25便会固定在预定的角度,而不会产生偏离。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卡合的方式来固定后座254,从而让前盖252保持在预定的角度,故可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会像公知的O型环1621(如图2所示)会有磨损的问题。而且,由于并非利用摩擦力来固定后座254,故相较于公知的气动工具10,使用者无须耗费较大的力气来转动旋钮2611。
请参照图6A,图6A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动工具。在本实施例中,与图3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将标以相同的符号且不再赘述。相较于图3的气动工具20,本实施例的气动工具30是利用设于壳体31上方的一扳动件3611来控制驱动轴22的转向。
请参照图6B与图6C,图6B所绘示为第二实施例的气动工具的内部视图,图6C所绘示为第二实施例的进气阀与切换机构的爆炸图。进气阀35包括一前盖252与一后座354,其中后座354是与前盖252固定连接,且于后座354上设置有一盲孔351。此外,本实施例的切换机构36包括一调整机构361、一弹力组件362、与一固定栓363,其中调整机构361则包括一扳动件3611、一支撑套件3613、与一连接轴3615。扳动件3611是设置于壳体31上方,连接轴3615是贯穿扳动件3611与支撑套件3613,且其尾端是插入于盲孔351中。而且,支撑套件3613则是承靠在后座354上且位于盲孔351的正上方,弹力组件362是套设于支撑套件3613上。其中弹力组件362的一端是抵压着支撑套件3613的底盘,而另一端则是抵压着扳动件3611,故弹力组件362会施加一弹力于扳动件3611上。
请同时参照图6C、图7A、与图7B,图7A与图7B所绘示为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其中,扳动件3611上设置有一滑沟3612,且滑沟36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槽3614。其中,固定栓363的一端是插入于滑沟3612,而固定栓363的另外一端则是固定在壳体31上。接着,请参照图7B,当扳动件3611被扳动并使固定栓363对应到卡槽3614的位置时,弹力组件362所施加的弹力会使扳动件3611往上移动,而使固定栓363与卡槽3614相卡合。也因此,当气动工具30在运作时,进气阀35便会固定在预定的角度,而不会产生偏离。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也是通过卡合的方式来防止进气阀35偏离,故不会如公知的有O型环1621(如图2所示)被磨损的问题。而且,使用者也可轻易地扳动该扳动件3611,而无须花费较大的力量。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气动工具的壳体皆呈枪形,但其实气动工具的壳体并不限于枪形,上述实施例的切换机构也可适用于其他形态的气动工具。请参照图8,图8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气动工具。此气动工具40的机壳41是呈笔直的形状,其内部各组件(包括:切换机构36)与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类似,故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虽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任意进行修改,均不会脱离如权利要求书中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一驱动轴;
一气缸,该气缸设置于该壳体的内部,该气缸具有正转进气孔与逆转进气孔;
一进气阀,该进气阀设于该气缸之后,该进气阀用以封闭或开启该正转进气孔或该逆转进气孔,以调整该驱动轴的转向;及
一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设于该进气阀后方,该切换机构包括一调整机构、一弹力组件、与一固定栓,该调整机构的部分体积外露于该壳体外,于该调整机构上设置有一滑沟,该滑沟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槽,该弹力组件施加一弹力于该调整机构,该固定栓的一端固定于该壳体上,而该固定栓的另一端则伸入该滑沟中;
其中,该调整机构与该进气阀相连动,当该调整机构转动一预定角度后,该固定栓的位置会与该卡槽相对应,此时该弹力组件施加于该调整机构的弹力会使该固定栓进入并卡合于该卡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进气阀具有一盲孔,而该调整机构则包括:
一扳动件,该扳动件设置于该壳体上方,且该滑沟是设置于该扳动件的其中一侧,该弹力组件是施加弹力于该扳动件上;及
一连接轴,该连接轴贯穿该扳动件,且该连接轴的一端是插入于该盲孔中;
当该扳动件被扳动后,会带动该连接轴,从而让该连接轴带动该进气阀,以使该进气阀封闭或开启该正转进气孔或该逆转进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进气阀包括:
一前盖,通过转动该前盖可封闭或开启该正转进气孔或该逆转进气孔,以调整该气动工具的转向;及
一后座,该后座与该前盖固定连接,且该盲孔是设置于该后座上。
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换机构还包括一支撑套件,该支撑套件位于盲孔的正上方且承靠在该进气阀上,该弹力组件是套设于该支撑套件上,而该连接轴则贯穿该支撑套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整机构包括:
一旋钮,该旋钮设置于该壳体后方;及
一连动件,该连动件设置于该壳体内,该连动件是与该旋钮、该进气阀相连动,且该滑沟是设置于该连动件上,该弹力组件是施加弹力于该连动件上;
当该旋钮被转动后,会带动该连动件,从而让该连动件带动该进气阀,以使该进气阀封闭或开启该正转进气孔或该逆转进气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进气阀包括:
一前盖,通过转动该前盖可封闭或开启该正转进气孔或该逆转进气孔,以调整该气动工具的转向;及
一后座,该后座与该前盖固定连接,且该后座是与该连动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进气阀还包括多个插销,该插销的一端是插设在该连动件上,而该插销的另一端则是插设在该后座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整机构更包括多个插销,该插销的一端是插设在该旋钮上,而该插销的另一端则是插设在该连动件上。
CN2011100248944A 2011-01-24 2011-01-24 气动工具 Pending CN102601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48944A CN102601777A (zh) 2011-01-24 2011-01-24 气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48944A CN102601777A (zh) 2011-01-24 2011-01-24 气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1777A true CN102601777A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19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48944A Pending CN102601777A (zh) 2011-01-24 2011-01-24 气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17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7764A (zh) * 2013-09-11 2016-04-2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工具的绝缘系统和具有绝缘系统的工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6070A (ja) * 2002-09-13 2004-04-08 Shinano Seisakusho:Kk エアインパクトレンチ
CN1494972A (zh) * 2002-09-12 2004-05-12 ��ʽ����ũ�� 气钻
CN2657867Y (zh) * 2003-09-01 2004-11-24 蔡建芳 具有转阀换向装置的气动扳手
US6883619B1 (en) * 2004-01-22 2005-04-26 Yung-Chao Huang Bidirectional pneumatic impact wrench
CN2719502Y (zh) * 2004-08-21 2005-08-24 徐明伟 气动工具的换向调速装置
CN1880028A (zh) * 2005-06-17 2006-12-20 镁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改良的气动工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972A (zh) * 2002-09-12 2004-05-12 ��ʽ����ũ�� 气钻
CN1330445C (zh) * 2002-09-12 2007-08-08 株式会社信浓制作所 气钻
JP2004106070A (ja) * 2002-09-13 2004-04-08 Shinano Seisakusho:Kk エアインパクトレンチ
CN2657867Y (zh) * 2003-09-01 2004-11-24 蔡建芳 具有转阀换向装置的气动扳手
US6883619B1 (en) * 2004-01-22 2005-04-26 Yung-Chao Huang Bidirectional pneumatic impact wrench
CN2719502Y (zh) * 2004-08-21 2005-08-24 徐明伟 气动工具的换向调速装置
CN1880028A (zh) * 2005-06-17 2006-12-20 镁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改良的气动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7764A (zh) * 2013-09-11 2016-04-2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工具的绝缘系统和具有绝缘系统的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0884B1 (ko) 차량용 액추에이터
US8496228B2 (en) Planetary gear ball valve
WO2013176158A1 (ja) ロータリ式バルブ
CN110242770B (zh) 一种三通球阀
US20060219971A1 (en) Bi-directional air flow damper having uni-directional synchronous motor
JP2015028344A (ja) 特に風向きに対して垂直な軸を備えた風力エンジンあるいは水力エンジンにおいて、風向きに対して駆動翼板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風向きに対して制御される駆動翼板を備えた風向きに直交する軸を有する風力エンジン
CA2824345C (en) Planetary gear ball valve
CN102601777A (zh) 气动工具
CN210196527U (zh) 球阀
CN201023226Y (zh) 链条式驱动扳手
KR20100087961A (ko) 압축기의 가변 디퓨저
CN111677919A (zh) 一种蝶式止回阀
CN110388347B (zh) 旋转执行器
CN109751435B (zh) 集成电动四通换向阀
CN213236097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蝶阀阀门
CN215907904U (zh) 一种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的切换装置
CN209818753U (zh) 一种蝶阀
JP2015068572A5 (zh)
CN210050311U (zh) 一种密封圈
KR101127896B1 (ko) 볼 밸브
KR20170079252A (ko) 차압 조절 밸브 구조체
CN218954088U (zh) 一种燃气管道双向密封电机球阀
RU2343329C2 (ru) Двухскоростной ручной привод трубопроводной арматуры
CN217927195U (zh) 燃气截止阀
CN111350843B (zh) 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