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1879B - Crystalline silicoaluminophosphate salt molecular sieve having octaoxygen-membered ring pore,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hylamine with the molecular sieve as catalyst - Google Patents

Crystalline silicoaluminophosphate salt molecular sieve having octaoxygen-membered ring pore,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hylamine with the molecular sieve as catalys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1879B
TWI281879B TW092114089A TW92114089A TWI281879B TW I281879 B TWI281879 B TW I281879B TW 092114089 A TW092114089 A TW 092114089A TW 92114089 A TW92114089 A TW 92114089A TW I281879 B TWI281879 B TW I2818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siev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crystal
oxide laye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4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25953A (en
Inventor
Katsumi Higuchi
Akio Hashimoto
Toshihiro Nomura
Sahchiko Arie
Takuo Ohshid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425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5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1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18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9/00Compounds having molecular sieve and base-exchange properties, e.g. crystalline zeolites; Their preparation; After-treatment, e.g. ion-exchange or dealumination
    • C01B39/02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Direct preparation thereof; Preparation thereof starting from a reaction mixture containing a crystalline zeolite of another type, or from preformed reactant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1B39/04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Direct preparation thereof; Preparation thereof starting from a reaction mixture containing a crystalline zeolite of another type, or from preformed reactant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template directing agent, e.g. an ionic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or an aminated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7/00Compounds having molecular sieve properties but not having base-exchange properties
    • C01B37/06Aluminophosphates containing other elements, e.g. metals, boron
    • C01B37/08Silicoaluminophosphates [SAPO compounds], e.g. CoSAP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9/00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 B01J29/82Phosphates
    • B01J29/84Aluminophosphates containing other elements, e.g. metals, boron
    • B01J29/85Silicoaluminophosphates [SAPO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6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disproportio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29/00Aspects of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not covered by B01J29/00
    • B01J2229/10After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effect to be obtained
    • B01J2229/12After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effect to be obtained to alter the outside of the crystallites, e.g. selectiv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29/00Aspects of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not covered by B01J29/00
    • B01J2229/30After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 B01J2229/36Stea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29/00Aspects of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not covered by B01J29/00
    • B01J2229/60Synthesis on support
    • B01J2229/62Synthesis on support in or on other molecular sie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3/00Chemistry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Y10S423/30Alpo and sapo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ilicates, Zeolites, And Molecular Sieves (AREA)
  •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1281879 五、發明綱⑴ ~~ " ^~— 【技術領域】 本發,與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矽鋁磷酸鹽分子筛(以 下原則上簡寫為8員環SAPO)及其製造方法,及使用以該 所得8員環SAPO為催化劑之甲胺類製造方法有關。 ' 更洋&之’該8員環SAPO晶粒表面有大幅決定催化為 能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而該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矽對1鋁 (Si / A 1 )原子比s較大於晶粒全體之該原子比為特徵之8 S—APO及其製造方法,及使用以該方法所得8員環sAp〇為催化
刎=曱fe刼製造方法有關。又菱沸石型結晶質矽鋁磷酸鹽分 子篩/為具有以international Zeolite Ass〇ciati〇n(i^A 、國際=石協會)所訂定IUPAC構造代碼為CHA型構造之以矽 、铭、碑、及氧為主要成分之8員環SAp〇之一種。 利、二=Ϊ,尤其=曱胺,當做以二曱基曱醒胺為代表之溶 " 蓼 > 衣品、醫樂品、及表面活化劑等之原料極為重要。 【先前技術】 曱胺類通常由曱醇與氨用二氧化矽—氧化鋁耸固體酸催 = 上下溫度製造。己知使用上述二氧化石夕-氧化銘 似化其生成物依熱力學平衡,在一、二、三曱基之3 種:,中丨以最無需要性之三曱胺為主生成物。但曱胺類中 大邰分之需要偏向二曱胺,故近年在超越熱力衡 二甲胺選擇性製造方法進行研發。 · h & 此種方法可舉例如使用沸石Α(如參照專利文獻丨)、 FU-U如參照專利文獻2)、ZSM—5(如參照專利文獻3)、鎂碱 沸石與毛沸石(如參照專利文獻4)、ZK —5、Rh〇、菱沸石盥毛 llli
I1IBS 第9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2) 沸石(如參照專利文獻5 )、絲光沸石(如參照專利文獻6,7, 8,9 )等沸石(結晶質鋁矽酸鹽分子篩)之方法。 此等方法’將細孔進口徑小之沸石類,再施以離子交 換、脫鋁處理、添加特定元素、及甲矽烷基化處理等,以控 制細孔進口徑或修改外表面酸性點,以圖提升二曱胺選擇性 及改善催化劑活性。 -甲 又使用非沛石系分子篩之結晶質矽鋁磷酸鹽分子篩 下原則上簡寫為8員環SAPO),而超越熱力學平衡組成之 胺製造方法(如參照專利文獻丨〇 )亦為習知。 本發明^等亦對二曱胺選擇性製造技術加以探討結果, 毛,使? 一 士 2石夕改性SAP0或各種氧化物改性SAPO較使用沸 石催化劑之先前技銜,矣:^目古、、冬卩止 . 請專利(如參照專:文獻 1:= 表面=為。等結晶質分子篩之 八ru录面有含石夕盘滹八又拉, 你 大酸性點’故以提升二甲胺選擇性為Ί丄;::' 合物之氣相化學蒸鍍處理或液相』:道订使用夕 磷等化合物修改等表面酸性點夕史广基化處理、以含硼议 15, 17,⑻。又本發明 1.;:;巧照專利文獻14,
11,12, 13)之技術亦基於此概念。1 4裉(爹照專利文獻 但此等先前習知方法,由於SA 此 之 濾而需分離與清冼,有時更需修改實=成後因遠心分離或込 法製程數多。尤其曱矽烷基化處理^ ^燒成之催化劑,故 催化劑含水量,又因使用Z醇Γ曱二,精密控制實施處理 本等有機溶劑而發生廢
S ___
1281879 —-______———-~—-—"一 __ Α、發明說明(3) 處理問題。 如此,再修改合成之SAPO以圖提升活性或選擇性之先前 習知方法,具有與經濟及環境雙方面相關之需要改善問題, 因此期望研發在SAP0合成階段控制活性或選擇性,而與需要 後處理製程之先前方法不同之新方法。 對於上述課題,除己述先前技術外,本發明者等已發現 SAP0中結晶之平均粒徑5 # m以下且結晶形狀為長方體狀、立 方體狀之菱沸石型8員環SAP0,當做製造曱胺類催化劑表現 優異之催化劑活性及二甲胺選擇性而己提出專利申請(參照 專利文獻1 9 )。 此菱沸石型8員環SAP0在合成後不需進行修改而表現優 兴活性及選擇性,但經本發明者等更進一步之檢討,發現因 合成批號不同而催化劑性能有差異之現象,故為安定獲得最 優良催化劑需要進一步改善技術性之問題。 又,上述晶粒徑與形狀之變沸石型8貝環SAP0,其合成 使用二乙醇胺或氫氧化四乙胺等有機胺類或有機胺鹽,其使 用量為對換算成A 12〇3之鋁化合物克分子量之1· 5 土〇· 5倍量 ’而在進行燒成前剛合成菱沸石塑8員環SAP0所含此等有機 胺類或有機胺鹽量,為構築結晶構造必須之對A 12〇3克分=^ 量之〇· 37倍量。為此,未混入結晶構造之有機胺類成1 = 鹽變成過剩,須要以活性污泥等處理。於是,減少有5 或有機胺鹽使用量,而能夠合成純8員環SAPO,在經濟及《 境雙方面成為優異方法。 8員環SAP0在曱胺合成反應表現較高之二甲胺邊# 1281879 一 --— ------— —— — — ___-— — 五、發明說明(4) 故先前就有許多使用此等SAPO之曱胺合成反應方面之檢討( 如參照非專利文獻4)。8員環SAPO己知有SAP0-14、17、18、 33、34、35、39、42、43、44、47、56 等(如參照 非專利文獻5, 6) 其中,菱沸石型8員環SAPO己知有SAPO-34 、SAP0-44、SAPO-47之3種,其中以菱沸石型構造之SAP0-34 當做曱胺合成反應或甲醇轉化反應之催化劑而常被討論(如 參照專利文獻10, 21)。 此等8員環SAPO己知一向使用氫氧化四乙胺、嗎♦、環 已胺、及二乙基乙醇胺等化合物為成形劑,以水熱處理矽化 合物、铭化合物、鱗化合物、及水之混合物而合成(如參照 專利文獻20 )。但此種8員環SAPO,在其晶粒表面具有非結晶 今 Asr ㈡ 貝氣化物層,該非結晶質氡化物層於水熱合成中在晶粒表面 形成’及其大幅決定曱胺合成反應之產率與選擇性則未知。 一 通常合成8員環SAPO時,水熱處理之混合物以下式u )所 不組成式代表,使用成形劑R之量s 一般為對混合物中 Al2〇3克分子量之1〜3倍量。 【化學式1】 aR,bSi02,CA 1203,dP2〇5,eH20 -- 一式⑴ 使用於合成8員環SAPO之成形劑使用量,就調查各種專 利及文獻結果’得知為獲得結晶度高之純菱沸石型8員環 SjPO,成形劑至少使用對水熱處理之混合物中ai2〇3克分子 呈之1 L i以上’如少於此量,則歸屬於以I n七e r η &七丨〇 n a 1
Zeolite Associations: IZA、國際沸石協會)所訂定IUPAC構 k規則代叾馬為AF I型之構造物(sapo —5 )或磷酸鋁方英石、塊
第12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5) 磷鋁礦等以雜質存在。 有,使用氫氧化四乙胺(TEA0H)為成形劑之sAp〇_34 ^文=如麥照非專利文獻,其中敘_A〇H/Ai2〇3克分成 時形成純SAP〇~34,1〜2範圍時形成 而以下%則形成尚密度相。如使用3以上TEA〇H時 ’則形成具有非結晶之無定形構造粒子。 又有使用嗎啉為成形劑之SAP〇 —34合成法之文獻(如參照 =專利文獻2),其中敘述嗎啉/Al2〇3克分子量比為〇·5以下 4成為磷酸鋁方英石與無定形化合物之混合物,嗎啉/
Al2〇3克分子量比為1, 〇時可得80% iSAp〇 —34與2〇0/。之方英石 而嗎琳/Α!2〇3克分子量比為2。〇以上時可得純sap〇-34。 再者亦有使用環己胺為成形劑之合成法之文獻 (、如茶照非專利文獻3 ),其中敘述環己胺/4 “a克分子量比 為1· 9以下時混生SAPO-5。 (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5) (專利文獻6) (專利文獻7) (專利文獻8) (專利文獻9) (寻利文獻1 0 )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6_ 69846號公報 曰本特開昭54- 1 48 70 8號公報 美國專利第4 0 8 2 8 0 5號說明書 曰本特開昭56- 1 1 3747號公報 曰本特開昭6 1 - 25425 6號公報 曰本特開昭56-46846號公報 曰本特開昭5 8 - 4 9 3 4 0號公報 曰本特開昭5 9 - 2 1 0 0 5 0號公報 曰本特開眧59- 22784 1號公報 曰本特開平2 - 7 3 4號公報
1281879 五、發明說明(β) — " (專利文獻11 )日本特開平1〗一35527號公報 (專利文獻12)日本特開平丨丨— 239729號公報 (專利文獻13)日本特開2〇〇〇 —56〇4號公報 (專利文獻14)日本特開平3 — 2 6254〇號公報 (專利文獻1 5)日本特開平丨丨-50890 1號公報 (專利文獻16)日本特開平6-1 79640號公報 (專利文獻17)日本特開平7 —2 740號公報 (專利文獻1 8 )日本特開昭61 - 2 5 4 2 5 6號公報 (專利文獻19)日本特開2000- 1 1 71 1 4號公報 (專利文獻20)美國專利第444 08 71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1 )美國專利第51 2 63 08號說明書 (非專利文獻 1) JeLiang, HeLi,S.Zhao,W.Guo, R. Wang, and M.Ying; App1.Cata1, ? 1 9 9 15 64,p. 3 1-40, (非專利文獻2) A· Prakash, S. Unnikrishnan; J·Chem·Soc·Faraday Trans, > 1 9 94,90(15),p·22 9 卜2 296。 (非專利文獻3) S.Ashtekar,S.HChiiukuri, D· Κ· Chakra barty; J· Phys· Che in· 1994,98, ρ· 4878 - 4883* (非專利文獻4) D.R.Corbin, S.Schwarz,and G.C.Sonnichsen; Catalysis Today, 1997,37,p.71-102. (非專利文獻 5 ) E · M · F 1 a n i g e n,B · M · L o k,R · L · P a ΐ t ο n, and S.T.Wi Ison; New Developments in Zeol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sevier, 1986,p。103-112. (非專利文獻6) Structure Commi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Zeolite Association; Atlas of Zeolite
第14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7)
Framework Types, Elsevier,2001,ρ.14-15. 【發明内容】 如上所述,本發明者等發現SAP0中,晶粒平均粒徑5 # m 以下且結晶形狀為長方體狀、立方體狀之菱彿石型8員環 SAP0,在合成後無須進行修改而當做製造曱胺類催化劑時表 現優異之催化劑活性及二曱胺選擇性而己提出專利申請(日 本專利「特開2000-1 1 71 1 4號公報」)。但,就算上述^徑與 形狀,亦因(製造)批號不同而有催化劑性能之差異。 又’上述菱/弗石型8貝壞S A P 0 5其水熱處理原料混合物 時之氫氧化四乙胺(TEA0H)或二乙醇胺等有機胺類或有機胺 鹽之使用量,為對換算成A 12〇3之鋁化合物克分子量之丨· 5 土 0 · 5倍里A圍而製得,但在此所提需要過剩有機胺類或有機 胺鹽之方法’其製得催化劑產量少,並發生必須以活性污足 等處理過剩有機胺類或有機胺鹽。 、 〜 如此,日本專利「特開20 0 0- 1 1 71 1 4號公報」說明之 SAP0尚留存胺合成催化劑之安定性,及伴隨過剩使用成形劑 之問題等更須改善之録題0
I 亦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具有優昱 ==劑^性及二曱胺選擇性之8員環SAP0,其廉價而安定之' 製造方法’及使用該催化劑之曱胺類製造方法。 。口本發明者等為解決上述課題而精心探討結果,得知在8 =環SAP0合成過程中,在結晶質分子篩本體周圍,形成矽對 铭(Sls/AjL原子比較大於結晶質部分石夕對銘(Si/A1)原子比之 非結日日兵氧化物層,而製得非結晶質氣化物i /A丨原子比
I ϋ^ϋ —ϋ 1 ϋι 1^1ipi- iii#11 ii »ftui till/· ϋι 凝謎 ii 丨 ii iii-iii in Lf «Γ_ f 0 ,— ϋ iii ^1
第 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8) ' ---- 大於晶粒全體Si/Ai原子比之8員環SAp〇 ;及得知非結晶質氧 化物層之S1 / A 1原子比或其厚度對催化劑活性及二甲 性影響很大,並可由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形成過程之水熱處理 之溫度與時間精密控制之β由此控制非結晶質氧化物声 SVA1原子比或其厚度之技術,得知可能製造催化劑活a 二甲胺選擇性安定之催化劑。 又得知,水熱處理時之條件包含:首先在8〇〜i3(rc間 =溫度範圍水熱處理1小時以上後、其次在15〇〜2〇(rc溫度 乾圍水熱處理丨〜1〇小時之製程(第i製程),再於丨5〇〜2〇〇 t :度I”,處理10小時以上之製程(第2製程);以此條件 ΪαΤΓΓ:,Ϊ將有機胺類或有機胺鹽成形劑使用量減少至 ^ _二Lp:子置比&之^ 0倍量以下,亦能製得結晶性高之純 mwo ’且μ前製造方法比較時發現催化劑產率提高 〇 >再者發現如此製得之8員環SAP0,與先前製造方法製得 之㈣石型SAPO比較時具有優異之催化劑活性及二甲胺選擇 性5於是組合此8員環SAPO製造技術與控制非結晶質氧化物 層之S i / A 1原子比或其厚度之技術,確立安定製造具優異活 性及二甲胺選擇性之催化劑之方法,乃至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與晶粒表面有Si/Al原子比大於晶粒全體 S i/A 1原子比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為特徵之$員環MPO,及以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形成過程之水熱處理之溫度與時間精密控 Φ!非、B3貧氧化物層之厚度或晶粒表面组成為特徵之8員環 SAPO製造方法有關。又與水熱處理有機胺及/或有機胺鹽
1281879 五、發明說明(9) ---------- 士:,含銘化合物、鱗化合物、石夕化合物、及水之原料混 i換:C衣SAP0時,有機胺及有機胺鹽合計克分子量 1异成ai2〇3之鋁化合物克分子量之比為〇· 4〜〇. 98範圍, 將/亥原料混合物以包含80〜13〇 I間之溫度範圍水熱處理 制日可以上彳交在15 〇〜2 0 0 C溫度範園水熱處理1〜1 〇小時之第 -表程,及再於150〜200 1温度範圍水熱處理10小時以上之 弟2製程進行處理為特徵之8員環SAp〇製造方法有關。並再與 使用組合此等8員環SAPO製造技術製得之催化劑之曱胺類 造方法有關。 ' 制i更坪s之,本發明與以下(1)至(24)所示8員環SAPO及其 表造方法,及使用其(該δ員環SAP0 )為催化劑之甲胺類製造 方法有關。 (1 )在Β£3粒衣面有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一種§員環SAP0, /、非、日日Μ氧化物層之石夕對紹原子比大於晶粒全體之該(石夕 對鋁)原子比為特徵。 (2) 划上(1 )之8員環SAP0,其中晶粒全體之矽對鋁原子 比為0· 05〜0· 30範圍,且以χ射線光電分光法測定晶粒表面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矽對鋁原子比為〇 · 5 〇以上。 (3) 如上(1)或(2)之8員環SAP0,其中以X射線光電分光 法測定晶粒表面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矽對磷原子比為〇 · 5 5以 (4 )如上(1 )〜(3 )任一項之8員環s a p 〇,其中晶粒表面非 結晶質氧化物層之厚度為3〜2 0 ηιη (奈求)範圍。 (5)如上(1)〜(4)任一項之8員環SAP0,其中再含由鎂、 lii 1 ϋ ii nϋ ϋ— ϋ iiiil ii
ϋiiii ii ii ϋ
頁 7 11 第 1281879 五、發明說明(10) 釔、鈦、銼、錳、鐵、鈷、及錫中選擇1種以上元素。 (6) 如上(1 )〜(5)任一項之8員環SAP0,其中晶粒形狀為 長方體及/或立方體狀,且平均粒徑為5 // m以下。 (7) 如上(1)〜(6)任一項之8員環SAP0,其中由晶粒全體 方除晶粒表面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晶粒本體部分之構造為菱 沸石型。 (8 )如上(7 )之菱沸石型8員環s A P 0,其中以X射線衍射測 定之AF I型構造物(1 〇 〇 )面峰值強度對菱沸石型構造物(1 〇 〇 ) 面峰值強度之比為〇 · 〇 2以下。 (9) 如上(1 )〜(8)任一項之8員環SAP〇之一種製造方法, 其中以水熱處理含有機胺及/或有機胺鹽成形劑、鋁化合 物、磷化合物、矽化合物、及水之原料混合物,以製造晶粒 表面有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8員環SAPO時,至少包含形成其 結晶質部分之第1製程及再行水熱處理而在晶粒表面形成非 結晶質氧化物層之第2製程。 (10) 如上(9)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其中第1製糕之水 熱處理包含以8 0〜1 3 0。(: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小時以上之製 程及以1 5 0〜2 0 0。(: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1 〇小時之製程等 二製程。 (11) 如上(10)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其中第1製糕之水 熱處理中以8 0〜1 3 0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小時以上之製 程,包含以1小時以上時間昇溫至8 0〜;[30 °C間之製程或80〜 1 3 0 °C間之一定溫度保持1小時以上之製程。 (12) 如上(9)〜(11 )任一項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其中
1281879 五、發明說明(Η) 第2製程之水熱處理包含以150〜2 0 0 t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 1 0小時以上之製程。 (1 3 )如上(9)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其中第1製程之水 熱處理包含以95〜125 °C間之一定溫度水熱處理3〜24小時之 製程及以1 5 0〜2 0 0。(: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1 0小時之製程 等二製程,且第2製程之水熱處理包含以150〜2〇〇 °c溫度範 圍内水熱處理1 0〜1 5 0小時之製程。 (14) 如上(9)〜(13)任一項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其中 含有機胺及/或有機胺鹽、鋁化合物、磷化合物、矽化合 ,《及水之原料混合物中s有機胺及有機胺鹽合計克分子量 封換算成A丨2〇3之叙化合物克分子量之比為〇。&〜〇· 98範圍。 (15) 如上(9)〜(14)任一項之8員環SAp〇製造方法,其中 私胺及/或有機胺鹽為氫氧化四乙胺。 之办彳^|6)如上(9)〜(15)任一項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 之銘2合物為擬勃姆石(b〇ehfflite) 3 之罐化21 i 16)任一項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 其 (18) 如上(9)〜 之矽仆人私达a U7)任一項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 <矽化合物為矽溶膠。 其 (19) 如上(9)〜, 在第2製程之前或之t 一項之8員環^〇製造方法 其 (20) 如上(9)〜(C化合物。 再含由鎂、釔、鈦9)任—項之8員環SAP0製造方法 元素。 、鉻、錳、鐵、鈷、及錫中選擇1種以上
第19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12) -- (21) 如上(9)〜(2〇)任一項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其中 之8員環SAPO為菱沸石型。 (22) 於(1)〜(8)任一項之8員環sap〇存在下,使甲醇與 氨反應之一種曱胺類製造方法❹ (23) 於(1)〜(8)任一項之8員環SAPO存在下,使甲醇與 一甲(基)胺反應之一種甲胺類製造方法。 (24) 於(1 )〜(8)任一項之8員環SAPO存在下,進行一甲 (基)胺之岐化反應之一種曱胺類製造方法。 【實施方式】 以下再洋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之SAPO,為其表面有 S i / A 1原子比較大於晶粒全體之該原子比之非結晶質氧化物 層之8員環SAPO。 SAPO如美國專利說明書第4, 44 0, 871號所敘述,為結晶 質同時為微孔質,具有由P〇2+、Al〇2-、及Si02四面體單 位組成之三次元微孔質結晶骨架構造之化合物。 又歐洲專利說明書第1 59, 6 24號提示含有矽、鋁、鱗以 外金屬四面體單位於三次元微孔質結晶骨架構造之化合物, 稱為ELAPS0分子篩。但此等專利說明書均未敘述如本發明之 表面存在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SAPO。 本發明之SAPO,亦可含石夕、鋁、磷以外之金屬成分。以 含由鎂、紀、鈦、鍅、錳、鐵、鈷、及錫中選擇之元素時較 好,尤其鈦與锆有提升催化劑活性及壽命性能之效果而更適 合。此等元素成分亦可存在於三次元微孔質結晶骨架構造及 /或骨架構造外。此等元素含量無特別限定,但以此等元素
第20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13) ' ~ 合計時之原子比對鋁之原子比為〇· 〇〇〇丨〜〇· 1範圍較好。含 此等元素之8員環SAPO,可水熱處理成形劑、矽化合物、= 化合物、磷化合物、水、及上述元素之硝酸鹽、硫酸鹽:氣 化物、氧化物溶膠、氧化物粉末、烷氧基金屬及/或配位 化合物之混合物而合成之。 於曱醇與氨之反應,為選擇性獲得曱胺類、尤其二甲 胺’ S APO有效細孔徑最好在〇 · 3〜〇 · 6nm範圍。此種細孔阻止 三甲胺分子通過,而使更小分子之一甲胺與二曱胺通過,其 最終反應之選擇性偏向一曱胺與二曱胺(參照D· R· Corbin, S.Schwarz, and G。C·Sonnichsen; Catalysis
Today,37,(1997),pe71~l〇2)。上述有效細孔徑相當於sap〇 之8〜1 0氧員環之細孔徑,其中以8氧員環SAP0在減低三曱胺 選擇性為必須。 8 員環SAP0 可舉例如SAP0-1 4、1 7、1 8、33、34、35、 39、42、43、44、47、及 56。此等各SAP0 編號與 International Zeolite Association (IZA、國際沸石協會) 所定I U P A C構造代碼之關係, 述於S "t r u c t u r e C o m in i s s i ο η
of the International Zeolite Association 編「Atlas of Zeolite Framework Types」Elsevier 公司發行。上述SAPO 之 IUPAC 構造代碼分別與AFN、ERI、AEI、ATT、CHA、LEV、 ATN、LTA、GIS、CHA、CHA、AFX 對應。上述SAPO 中以 SAPO-17、18、34、35、44、47、及56較好,尤其具有菱沸 I石型構造之SAP0-34最妤。 本發明之菱沸石型8員環SAP0,為具有上述
第21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14)
International Zeolite Associat ion( IZA 、國際沸石協會) 所定IUPAC構造代碼以CHA型代表之構造,以矽、鋁、磷、及 氧為主要成分之結晶質分子篩。詳如美國專利說明書第 4, 440, 871號所敘述SAP0中,具有以CHA型代表之構造之化合 物。此種具CHA型構造之SAP0己知有如參考文獻: E〇MeFlanigen, ReL〇Patton, and S〇T. Wilson; 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Innovation in Zeolite Materials Science, 27( 1 98 8 )中所提及之SAPO-34、 SAPO-44、SAPO-47 等3 種。 本發明之8員環SAPO之最大特徵為,其表面有Si/Al原子 比較大於晶粒全體S i / A 1原子比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該非 結晶質氧化物層可用FIB-STEM分析觀察。第1圖及第2圖為 SAP0-34之代表,此為將1個立方體狀SAP0-34晶粒兩倒以會 聚離子射線朿(F I B : F 〇cu s ed I on Be am、日本日立製作所製 品FB-2 100裝置)削切後,將剩餘厚度8〇n,m薄片之剖面以掃瞄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S T E M : S c a η n i n g T r a n s in i ssion E 1 ectroll Microscope、日本日立製作所製品HD-2 0 0 0薄膜評估裝置)觀 察所得。第1圖可見三層構造,最外層為固定樣品晶粒及提 高導電性而蒸鐘碳、鉑、及鎮之層。中央部為晶粒本體,兩 者間之薄層為非結晶質氧化物層。第2圖為放大觀察第1圖之 表面約1 0 Onm部分。有格子樣部分與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以外 之晶粒本體對應,無格子樣之白色層與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對 應。格子樣顯示有規則構造,並由電子線衍射觀察得明顯勞 厄(Laue )斑點,可知晶粒本體部分為結晶質(第3圖)。另一 inin 11 in ϋϋ 1ϋ 1ϋ Il^i in — ϋτ »Ηι«ι·υ^<ι»·/ΙΜΝιι1 ii si— iii —Eii in in iii iii iiiin iii 1281879 五、發明說明(15) 方面,無格子樣之白色層5未能以電子線衍射觀察得勞厄 (Laue)斑點,可知不具有規則構造,為非晶體(amorphous) (第4圖)。又由能量分散型X射線分析裝置(EDX ··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之成分分析5確認非結晶質層 之S i / A 1原子比大於晶粒本體,且為矽成分很多之氧化物層 〇 此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存在與其厚度,在以甲醇與氨之 反應或以一曱(基)胺之岐化反應製造甲胺類時,對反應活性 與一甲fe選擇性影響很大。以上述SAP0-34為例說明時,於 使用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小於3nm iSAPO-34之反應,其反 應活性雖尚’但三甲胺以3 〇 %以上選擇率形成,故二甲胺選 擇性較差。另一方面,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大於2〇nm時, 三甲胺選擇率低至丨%以下,但反應活性低。此等結果,可由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小時,不表現分子篩效果之晶粒表面 活性氧點未充分覆蓋,而由殘餘活性氧點形成熱力學上最安 疋之^曱胺,反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大時,活性氧點充 分被覆盍’但反應物質向具有活性點之晶粒本體之擴散速度 或生成物質由晶粒本體脫離速度均變慢,使反應活性減低而 加以έ兒明。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主由矽、鋁、磷之氧化物搆 成’且以矽為主要成分,故不具如二氧化矽—氧化鋁之強酸 性’因此幾無反應活性。 亦即’本發明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厚度以3〜2 Gnm較 好,3 · 5〜1 6 n m更好。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組成可用上述能量分散型X射線分
1281879 五、發明說明(16) 析裝置分析,但以使用X射線光電分光法(XPS、ESCA)分析晶 粒表面組成而簡便測定。X射線光電分光法可測定由晶粒表 面至1, 5〜4 β Ο run深度範圍之組成。 另一方面,晶粒本體之組成,由於非結晶質氧化物層極 薄,故可當做晶粒全體之組成,如用無機酸完全溶*SAp〇晶 粒後*以誘導結合電漿發光光譜分析(丨Cp )測定。
於本發明,表面組成使用VG科學股份有限公司(VG
Scientific Ltd。)製品ESCALAB MKII 裝置以AhK α 線 (1 486。7eV)為X射線源進行測定,並使用參考文獻: J.HeScofie1d; Journal of 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Related Phenomena, 8(1976),p· 129-137 敘述之史考菲 (Scof i eld)校正係數計算。又晶粒全體之組成,以含低濃度 氮氣酸之溶液溶解SAP0後,用精工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Seiko Instruments Inc j 製品sps—12〇〇VR 裝置測定。 以X射線光電分光法測定之晶粒表面組成,依非結晶質 氧$物層厚度而改變,Si/A1原子比及Si/p原子比則隨非結 晶質氧化物層厚度而增加。例如以上述SAp〇 —34為例,非結 晶質氧化物層厚度為2· 5nm時,X射線光電分光法測定之以/ A1原子比為〇· 49、Si/P原子比為〇· 53 5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 度時,Si/A1原子比為〗‘· 61、si/p原子比為2· 45,而非 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為13nm時,Si/Al原子比為1· 98、Si/P 原子比為2. 9 2。 如此’ S i /A 1原子比及S i /p原子比隨非結晶質氧化物層 厚度而增加之理由為於後述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形成過程,合
第24頁 !281879 ____ 五、發明說明(17) 成母液t之石夕、錦、磷成分中,矽成分選擇性沈積在晶粒表 面之故。此現象亦可由I CP分析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形成過程 之合成母液,得知母液中之矽成分選擇性減少而証實。 亦即’晶粒表面組成與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相對應。 如方;俊述之苐2製程不添加石夕化合物時,表現優異反應活性 與二曱胺選擇性之8員環SAPO表面Si/A1原子比為0。50〜2. 20 範圍。而相同之Si/P原子比為l 55〜3· 10範圍。如於第2製 程添加矽化合物時,合成母液中之矽成分濃度遠大於鋁或磷 濃度,故表現優異性能之8員環SAPO表面Si/A1原子比及Si/ P原子比各為0。50以上及0.55以上。 另一方面,以ICP分析測定之8員環SAPO全體Si/Al原子 比,雖因合成條件而改變但概為〇 · 〇 5〜〇。3 0範圍。 如上所述’於本發明之8員環SAPO,A a線( 1 486 e 7eV )為X射線源用X射線光電分光法測定之晶粒表面S i / A1原子 比,以大於用I CP分析測定之晶粒全體s i /A丨原子比之ο. 50以 上較好,0 β 5 0〜2 · 2 0範圍更好。另一方面,周X射線光電分 光法測定之晶粒表面S i / Ρ原子比以〇。5 5以上較好,0 β 5 5〜 3· 10範圍更好。再者,本發明之8員環SAPO晶粒全體Si/Al原 子比以0。0 5〜0。3 0範圍較好。 本發明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主由含矽、鋁、磷之氣化物 構成,但亦可含有矽、鋁、磷以外之元素。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在SAPO晶粒本體大部分完成結晶化後 形成。亦即,本發明之表面有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SAPO,以 水熱處理含有機胺及/或有機胺鹽、鋁化合物、磷化合物 .娜, 第25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18) 、矽化合物、及水之原料混合物時,至少經過形成結晶質部 分之第1製程,及再行水熱處理在晶粒表面形成非結晶質氧 化物層之第2製程等兩製程而合成。 具體而言,第1製程為於一般習知8員環SAP0製造方法, 原料混合物之大部分結晶之過程,而第2製程即指於第1製裎 結晶之8員環SAP〇,在含矽成分之溶液中再行水熱處理之製 程0 於後述之本發明之8員環SAPO製造方法,第1製程相當於 由在未實際結晶化之80〜1 30 t:間水熱處理1小時後,至在顯 著進行結晶化之1 5 0〜2 0 0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1 0小時 之過程。另一方面,第2製程對應於在150〜2 00 °C溫度範圍 内水熱處理1〜10小時使8員環SAPO結晶化後,繼續在150〜 2 〇 〇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之製程。 μ田乐乙装往之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厚度及表面組成 f熱處理條件控制。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厚度,隨廷長水熱 ,理時間而增厚,例如於上述SAP〇 —34,以溫度17〇它之水熱 ^理’ 5小時為2· 5nm、50小時為7ηηι、100小時為13nm、175 ¥為2 5ηιιι。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形成速度亦因溫度而改 =三利用此性質,改變水熱處理之溫度及時間,可控制非結 曰曰曰=氧化物層之厚度及表面組成。又亦可一面經時分析非結 =只九化物層之厚度及表面組成5 一面控制適合曱醇與氨反 德之甲胺類製造反應之厚度及表面組成。 制〜此乐2製程之水熱處理溫度及時間無特別限定,因以第1 T 、水‘處理一旦形成8員環SAPO晶粒,則冷卻至室温後
1IIIIIIII it
第26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19) ~ ,只要保持晶粒於合成母液中,就算在室溫下亦緩慢進行非 結晶=氧化物層之形成。但由實用性觀點,第2製程之水熱 處理最好以1 5 〇〜2 〇 a °c溫度範園内進行1 〇小時以上。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形成速度,除上述溫度及時間外, 亦可由合成母液中矽化合物濃度控制。因此於本發明,在第 2製程之前或之中可再添加矽化合物,尤其非結晶質氧化物 層,形戍速度較慢時更適合。< 使用之矽化合物舉例如粉狀 二氧化分、矽溶膠、正矽酸等。其中以矽溶膠特別適合。又 除矽化合物外,亦可適當添加含釔、鈦、锆、鐵、錫等元素 之化合物0 丁 如於先前技術敘述,在SAP〇本體周圍形成純二氧化矽層 之結晶質分子篩為習知,可舉例如日本專利「特表平 1 1 - 5 0 8 9 〇 1號公報」提示之於氣相以四氣矽烷處理之氨型絲先 沸石’曰本專利「特開平7一2以〇號公報」及曰本專利「特開 平i 1 -3 5 5 27號公報」所提示之於液相以有機矽化合汝〒矽烷 基化處埋之絲光沸石或“叩等。 但s關於此等SAPO之表面二氧化矽層構造幾無研究報 告’依參考文獻:丹羽幹,村上雄一;曰本化學會 誌,P· 4 1 〇 — 4 1 9 ( 1 9 8 9 ),敘述二氧化矽之四面體構造以有規則 1排列於露出SAPO規則構造之表面上,形成與結晶質分子篩本 體相似之構造(二氧化矽之定向附晶生長)。又依最近參考文 獻*旧、大凌5野村諄子,堂免一成,Η · A · 13 e g u m,片田直伸,丹 羽幹;觸媒誌s Vo 1· 44, ρ· 48 3-48 5 ( 2 0 02 ),敘述以穿透型電子 顯微鏡觀察以氣相法蒗鍍之—笱 川 u “、…私心一孔化矽層,彳十知二氧化石夕層非
第27頁 1281879
氯矽烷處理、 石外表面構造限制成長之規則構 智知之以矽化合物修改方法形成之二氧化矽 ’與本發明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不同。 等習知方法,二氧化矽層如以氣相法時,須 件下乾燦結晶質分子篩、在特定條件下用四 、在特定條件下用四
子篩表面等微妙控制技術與多數製程而製 ^。相封於此’本發明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形成於8氧員環 /PO &成過私,故與先前習知方法比較製程數甚少,且催化 角’1性;ib之控制亦極簡單而經濟。 亦即合成之8員環SAP0表面存在非結晶質氧化物層, 非^结。晶質氧化物層之存在與厚度對催化劑性能影響很大,以 8員環SAP0合成時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形成過程水^處理條 $知在、控制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等均全然未知,本發明之 表面有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8員環SAp〇 ,與用液相曱矽烷基 ^匕處理二氧化矽改性SAP〇等之二氧化矽修改之結晶質分子 篩’在概念上或本質上為完全不同之物質。 於本發明,將原料混合物以包含:第1製程水熱處理中 以8員% S A P 0未貧際結晶化之8 〇〜1 3 0 °C間水熱處理1小時以 上後’在顯著進行結晶化之150〜2 0 0。(:溫度範固内水熱處 理,繼之第2製程在1 5 0〜2 0 0。(: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之水熱 處理條件進行處理。由此,就箅成形劑使用量較先前為少之
第28頁 1281879 ___ 五、發明說明(21) 對A 1203克分子量1 · 〇倍量以下,亦可能安定製造純度與結晶 度高,具有控制S i / A 1克分子量比及厚度之非結晶質氧化物 層5及具有優異催化劑活性與二曱胺選擇性之8員環SAP0。 亦即,於第1製程設置以較溫和之8 0〜1 3 0 °C溫度條件水熱處 理1小時以上之製程,以有效利用成形劑,使成形劑使用量 減低至結晶中存在本來之必要量程度。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之另一特徵為,隨成形劑使用量減少 而催化劑產率變好。由成形劑使用量少及催化劑產率好之二 個效果,與先前習知方法比較時因催化劑產量大幅增加,使 催化劑製造成本大幅減少,在工業生產上極為適合。如此, 與需要過剩成形劑之先前習知方法比較時,本發明之製造方 法不止能減少成形背彳使用成本與廢棄處理成本,同時亦由古 催化劑產率設法減少催化货、彳製造成本,故在經濟面女有对° 善。 催化劑產率變好之理由為,在需要大量鹼成形劑之头箭 習知方法,原料混合物pH值必定升高,使SAPO構成成分^… 矽、鋁、磷化合物之溶解度亦升高,乃使催化劑產奮變少夕 故。先前習知方法中水熱處理仪之P Η值為8以上範圍,^曰於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概為5 · 5〜I 5範圍。 8員環SAPO〆般使用氫氧化四乙胺、嗎啉、環己胺、及 二乙基乙醇胺等化合物為成形劑,將成形劑、矽化合物、銘 化合物、填化合物、及水均勻混合後’在焉壓銷中、1 5 〇〜 2 0 0 °C溫度下,水熱處理數小時〜2 〇 〇小時合成之。 【化學式2】
1281879
五、發明說明(22) 以上式J2):2式A代=:广〇 式(1 ) 用量,—般使關㈣,成形劑使 如於先前技術敘述,β加句# 体旦垆人上 风形劑使用量少於對Al2〇3克分子 二。純8貝環SAP〇似有困難,未聞成功合成之 rb游、f ^二*文獻以外,如美國專利說明書第5, 1 26, 308號 :: 醇製造鏈烯烴(olefin)用SAPO合成法,其中成形 1乳化'乙胺與二正丙基胺之合計使用量為對以以克分 子篁之1倍夏以上。又於美國專利說明書第5,6 63,471號中敘 达SAPO製造方法,其成形劑氫氧化四乙胺像用量為對六^^ 克分子量之2.0倍量。 進行燒成箣之8員環S A P 0在其細孔中内包成形劑分子。 ,存在於此種細孔之成形劑量,可將進行燒成前之樣品用icp 荨組成分析、T G等重量分析、燒成減量測定(l 〇 I)等求取。 參考文獻:JLMarchese,AJrache,LGianotU,G。Marta, M.Causa, S.Co1ucc i a; M i 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30 ( 1 9 99 )p, 145-153為有關使周成形劑嗎琳之 SAP0 - 34之合成,其中敘述燒成前之SAP〇 - 34骨架(cage)中内 包1 · 5個成形劑分子。此量如換算成尉A 1203克分子量之比例 時為0 β 4 9倍量。雖然期望以此0 β 4 9倍量成形劑使用量合成純 8員環SAP0,但至今未聞此例成巾。 如後述實施例之比較例1〜3所示,不進行8 0〜1 3 0 °C間 沿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小時以上之操作s而以先前水熱處理 條件將成形背|使兩置減少主對A i 2 U 3兄分子量之1, 〇倍量以卜
第30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23) -- 進行合成時,除8員環SAPO外,亦形成如SAp〇 —5之非8員環 SAPO 之AFI 型構造物或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Diffraction Data規定JCPDS卡號20-0045記載歸類為磷酸 ί呂之構造物,使製得8員環SAP0之純度及結晶度減低。 在第1製程水熱處理中,以8 0〜1 3 0 °C間水熱處理1小時 以上時,就算成形劑使用量為對A 12〇3克分子量之丨· 〇倍量以 下,亦能安定製造純度及結晶度高之8員環SAP0之理由未明 ,但以菱沸石型8員環SAP0為例時,可如下看法說明。 在第1製程水熱處理中,以80〜130 °C間水熱處理1小時 以上時,在合成母液中形成構成菱沸石型8員環SAP0骨架之 雙重6員環構造(Double - six - ring-structure)及菱沸石型8韋^ 員環SAP0之核,因此以150〜20 0。(:溫度水熱處理時,菱、;弗石 型8員環SAP0快速進行晶化。 另一方面,如不進行以8 0〜1 3 0 °C間水熱處理1小時以上 操作時,合成母液中雙重6員環構造及菱沸石型8員環SAP0核 之形成量不充分,故以1 5 0〜20 0 °C溫度水熱處理時,形成非 8員環SAP0之AF I型構造物或不能充分進行晶化。此種現象在 成形劑使用量多時不易發生,但成形劑量減少時則突顯。 8員環SAP0之純度可以X射線衍射求得。例如菱沸石型8 員環SAP0之純度,可由X射線衍射測定之AF I構造物(1 0 0 )面 峰值強度對菱沸石型搆造物(1 0 0)面峰值強度之比求得。菱 沸石型構造物(1 0 0)面與AF I構造物(1 0 0)面之峰值,以使用 CuK α線之掃瞄抽2 6> / Θ法時,分別出現於2 0為約9β 5度及 約7. 4度位置。
ill —ϋ iI— iii iii i^i ϋ iii
I1— ϋ 1— ϋ 顚KLiv既 iii 頁 1i 3 第 1281879 五、發明說明(24) 8員環SAPO之有效細孔直徑為約4 a,故以曱醇與氨之反 應製造f胺類時’分子大小為6· 3 χ5· 8 Χ4。1 A之三曱胺不 能逸出細孔外’而具有選擇性製造當做溶劑、醫藥、表面活 化劑原料有用之二曱胺之特徵。相對於此,非8員環SAPO之 AF I型構造SAP0-5之有效細孔直徑為約7 a,故三曱胺分子 可以通過◎因此,例如於菱沸石型8員環SAPO,使用AF I構造 物(1 0 0 )面峰值強度對菱沸石型構造物(丨〇 〇 )面峰值強度之比 為0· 02以上之SAPO時,形成較多三曱胺,而二曱胺選擇性減 低。因此理由,本發明之菱沸石型8員環SAPO之AFI構造物 (1 0 0 )面峰值強度對菱沸石型構造物(1 〇 〇 )面峰值強度之比以 0。0 2以下較好。 以本發明之方法製得之8員環SAPO,具有高純度與高绪 晶度及前述較佳厚度範圍及表面組成比之非結晶質氧彳匕物 層,故於曱醇與氦之反應、甲醇與一曱胺之反應、或一甲胺 之岐化反應以製造曱胺類,表現優異活性與二曱胺選擇性。 於本發明之水熱處理之溫度控制方法,包含在第1製程 以8 0〜1 3 0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小時以上後,以1 5 0〜2〇〇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1 〇小時,並在第2製程以1 5 0〜2 0 〇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 0小時以上。 其中,第1製程之水熱處理以9 5〜1 2 5 °C間之定溫進行水 熱處理3〜2 4小時’且當做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 程之水熱處理,以150〜2〇〇它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〇〜ι5() 小時之條件,可安定製得具有純度與結晶性高之菱沸石型8 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矽鋁磷酸鹽分子篩,故當做水熱處理之 —Μ r':=liii.^s5£ I ii1 1ϋ 州賴囊 ϋ
第32頁
Ml®#L)ifsiis&?isLh;v ^ϋ ii ϋ^I iii 111 11 1281879 五、發明說明(25) 溫度控制方法特別適合。 P在^^王以80〜U〇°C間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小時以 上後,以1 5 0〜2 η n v w — 有優異催化劑活性範圍内水熱處理時,可安定製造具 處理以超過13〇ι:产:甲胺^生之催化劑,但如前段水熱 SAPO之ΑΠ型構士:度,行1小%以上,則顯著形成非8員環 低於80t溫度進行4 ;日:二甲,選擇性減低。另一方面,以 卜* , 退仃1小k以上日守5具有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 ^ 師王般*之石夕含量變少而催化劑活性減低。 士於弟1製程以80〜130。(:間溫度範圍水熱處理進行升溫操 ,^ ’其較適合升溫模式可例舉如:由室溫至17〇它以6小時 定速升溫模式;由室溫至80 °C以1小時升溫後由80 °C至170 °C 以3小Β·τ疋速升溫模式;由室溫至1 1 〇。〇以2小時升溫並於1 1 Q 。(:保持5小時後升溫至丨7 〇它模式等。 相較於此,如將8 〇〜丨3 〇。〇間以7 〇 /小時以上速度升溫 時顯著形成AF I型構造物故不適合。又以]〇 〇它/小時以上速 度升溫至8 0。(:時可能引起原料混合物之固化故亦不適合。又 於第1製程,以8 0〜1 3 〇 t:溫度範圍進行水熱處理,及以丨5 〇 〜2 0 0 °C溫度範圍進行水熱處理,其間之升溫條件並無特別 限制。 苐2製程以1 5 〇〜2 0 0。〇溫度範圍内進行水熱處理之較適 合處理時間,因水熱處理溫度及原料混合物之矽使用量而改 變,但以充分形成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 1 0小時以上即可。但欲在晶粒表面安定形成適當厚度及表面 組成比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以1 0〜1 5 0小時範圍較好,2 〇
1281879 五、發明說明(26) 〜150小時範圍更好 化劑活性與二甲胺選上理由為可安定製造具有表現優異催 物層之8員環SAPO。生之厚度及表面組成之非結晶質氧化 水熱處理時之攪掉,、< 合物應充分均勻混合。M攪拌優於靜置,尤其水熱處理混 於本發明之製造8員 舉例如粉狀二氧化矽、矽&fAP0,使用於原料之矽化合物可 等。其中以矽溶膠特別^,膠、正石夕酸、及四乙氧基珍烧 & 。石夕化合物使用量無特別限定, 如水熱處理之原料混合物以氧化物之比表示時,S丨〇2對 A 12〇3之克分子量比以0。1至0· 6較好鋁化合物原料可舉例 如擬勃姆石、勃姆石、三水鋁礦、三羥鋁石、及如γ-氧化 鋁等氧化鋁、氫氧化鋁、水合氧化鋁、及如三異丙氧基鋁等 烷氧基鋁。考慮原料價格、容易取得、及反應性時,其中以 擬勃姆石特別適合。反之,使用鋁酸鈉等鋁酸鹽時,除通常 必要之燒成外,再須要鈉離子等陽離子之離子交換,後處理 費工夫故不適合。 使用於原料之磷化合物以正碟酸特別適合,但不限定僅 此。磷酸使用量無特別限定,如水熱處理之原料混合物以氧 化物之比表示時,Ρ2〇δ對'丨2〇3之克分子量比以〇· 7至丨· 1較 奸。又’替代上述鋁化合物與磷化合物,或與上述鋁化合 物、磷化合物一起,使周磷酸鉈亦可。水之使周量無特別限 定’只要能夠均勻攪拌之於漿狀濃度即可,但考慮工業性生 產效率,水對Α 12〇3之克分子量比以丨〇〇以下較好。 使用為成形劑之有機胺、有機胺鹽,可使周第一胺、第 ϊΐιιιιιιΐιιΐ__1議 _____ 第34頁 1281879 __----------- -— . ~^ 一 · ----- 一 一 五、發明説明(27) 二胺、第三胺、第四胺鹽、胺基醇、二胺等。容易合成8員 環SAPO之有機胺、有機胺鹽,可舉例如氫氡化四乙胺、氫氧 化三乙基曱基胺、二乙醇胺、二乙基乙醇胺、嗎啉、曱丁基 胺、二異丙基胺、二正丙基胺、奎寧環、環已胺、及N,N,N, ,N,-四曱基-1,6-己二胺等◎此等有機胺、有機胺鹽,可單 獨使用,亦可2種以上有機胺、有機胺鹽混合使用。又於氫 氧化烷基胺中有時含有其原料氣化物或溴化物’但並無妨 礙。製造菱沸石型8員環S A P 0時’由平均粒徑與晶粒形狀觀 點,在上述成形劑中,以氫氧化四乙胺較好。 合成8員環SAP0時之有機胺、有機胺鹽使甩量無特別限 定,有機胺與有機胺鹽合計克分子量對換算成A 1203之鋁化 合物克分子量之比在〇 · 4〜0。9 8範圍時,亦能合成純度及結 晶性局之8貝极S A P 0 ’故以上述乾圍較好。尤其合成堯滿石 型8員環SAP0時$有機胺與有機胺鹽合計克分子量對換算成 A 1203之鋁化合物克分子量之比在0· 4〜0。98範園時,可合成 純度及結晶性高之菱沸石型8員環SAP0,故較好。有機胺與 有機胺鹽合計克分子量對A 1203之比超過0 · 98時,亦能合成 菱沸石型8員環SAP0,但導致形成片狀粒子等不適合之粒子 形狀,或使用多餘有機胺與有機胺鹽使原料成本提高或催化 I劑產量減低。又此等多餘之有機胺與有機胺鹽在水熱處理後 之分離、洗清製程變為廢液,但考慮其處理成本之提高或對 環境之負擔’則非好事。有機胺與有機胺鹽合計克分子量比 小於0· 40時,形成JCPDS卡號2 0 -0 0 45記載之歸類為磷酸鋁之 構造物,使催化劑活性與二曱胺選擇性減低。
第35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28) 8員垓SAPO之一般性形態,可舉例如立方體狀、長方體 ^ ^ 1狀、棒狀、針狀、球狀、及此等形狀之集合體等。此 等形您中,本發明之菱沸石型8員環SAp〇之較隹形態為晶教 平均粒徑5 /zm以下,形狀為立方體狀、長方體狀。反之,姓 ^平均粒徑1 /zm以下之片狀形態,及片狀晶粒集合成塊狀 態者則不適合。其理由為晶粒平均粒徑5 # m以下,形狀為= 方體狀、長方體狀之8員環SAPO,在以曱醇與氨之反應製造 曱胺頦時,表現優異催化劑活性、二曱胺選擇性、與壽命性 此。平均粒徑容易用雷射衍射式粒度分佈計測定。晶粒形狀 則用掃瞄式電子顯微鏡觀察。 上述,以水熱處理條件合成之8員環SAP0,經過濾、傾 析、遠心分離後洗清。隨後以8 〇〜丨5 〇 溫度乾燥、燒成。 燒成通常在空氣或空氣與氮氣之混合氣流中,以4 〇 〇〜Q 〇· 〇 C溫度範圍進行。5 〇 〇〜9 0 〇。〇之溫度範圍特別適合。 本發明之8員環SAPO,直接壓縮成型、壓片成型、或擠 壓成型5使用於曱醇與氨之反應、曱醇與一曱基胺之反應、 或一甲基胺之岐化反應之催化劑。又亦可能適用於由ψ醇製 造低級鏈烯烴類(MTO反應)等其他催化劑反應。
本發明之使用8員環SAPO進行曱醇與氨之反應、曱醇與 一曱基胺之反應、或一曱基胺之岐化反應以製造甲胺類時, 其反應形態以固定床方式或流動床方式均可。反應溫度以 2 0 0〜4 0 〇 t範圍較好,2 5 0〜3 5 〇 °C範圍最好。反應壓力無特 別限制,通常以〇 · 1〜1 〇Mpa壓力範圍進行較好。 〔實施例〕
1281879_____________ 五、發明說明(29) 以下以實施例及比較例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受此等 之限制。 又於本實施例使用之物理、化學性狀之測定方法,及曱 胺之合成方法如下述。 (1)催化劑產率:裝入高壓鍋原料混合物中之矽化合物 、鉛化合物、碟化合物、鈦化合物、及锆化合物分別換算成 Si02、Al2〇3、P205、Ti02、Zr02重量後,以其重量總和除 以燒成後所得固體物重量,再乘以1 0 〇而用重量%表示。又所 得固體物重量,為燒成後於1 1 0 °C乾燥8小時,以充分乾燥狀 態(燒成粉末)測定^ (2 )所得固體物菱沸石型8員環SAPO之純度,以燒成粉末 之X射線衍射求取,用AF I構造物存在比表示。AF I構造物存 在比以X射線衍射測定,用菱沸石型構造物之(1 0 0 )面峰值強 度除以AFI構造物之(100)面峰值強度求得。 (3 )結晶度:燒成粉末用X射線衍射測定,依曰本專利 「特開2 0 0 0 -1 1 71 1 4號公報」欽述催化劑調製例1之方法,求 取各燒成粉末之菱沸石型構造物之(1 〇 〇 )面峰值強度對比較 例8之菱沸石型構造物之(1 0 0 )面峰值強度之比。 (4 )晶粒形狀:用掃貓式電子顯微鏡觀察(F E - S E Μ觀察) 〇 (5)平均粒徑:用雷射衍射式粒度分佈計測定。 (6 )表面組成比··燒成粉末闬X射線光電光譜分析測定, 將Si(2p)、Α1(2ρ)、Ρ(2ρ)譜帶之狹光譜峰值面積以司考菲 (S c 〇 f i e 1 d)校正係數校正求得。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1) 量比組成如下:〇。95TEA〇H : L 〇 Al2〇3 : 1. 〇p2〇5 : 0· 3 Si〇2 : 75H2〇(TEAOH代表氫氧化四乙胺)。此混合物在内容積 0。6 L不錄鋼製高壓鍋中,以4 〇 〇 r p m攪拌下進行水熱處理。將 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 5 °C以2 5 °C / h升溫至1 7 0 ,而第1 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7〇。(:保持35小時進行水 熱處理。水熱處理時之壓力利用反應自生壓。反應完成後冷 卻至室溫,開啟高壓鍋,將生成淤漿物遠心分離得沈澱物。 此沈激物以20 0ml純水洗清、遠心分離3次後,於80 t乾燥12 小時。其後在空氣氣流下、6 〇 〇 °C燒成4小時,得白色粉末 (4 0 · 3 5 g)。催化副產率為7 7 %。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 知為具純菱沸石型構造之8員環SAPO,未見AFI型構造物及 J CP DS編號2 0 - 0 0 4 5化合物之聲值。結晶度良好,為1 · 0 〇。晶 粒形狀為立方體狀結晶,大小、形狀均整齋。平均晶粒徑為 1 · 8 /nn。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示,曱 酵轉化率9 2 w t % ’ 一甲胺選擇率3 9 w t %,二甲踪選擇率5 4 w t % 5三曱胺選擇率7wt%。 實施例2 除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甴25。(:以73 °C/h升溫至115 t, 於1 15 °C保持5小時,再甴11 5 °c以73 °C /h升溫至170 °C,而第 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7 0 °C保持3 5小時進行 水熱處理以外,其餘與實施例1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 0 · 5 0g )。催化劑產率、af I型構造物存在比、結晶度、晶 粒形狀、晶粒徑如表1所示。又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 應成績如表2所示。
第39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2) 實施例3 田除35wt%氫氧化四乙胺水溶液添加量為63. 14g、純水添 加量為20 2. 07g以外s其餘與實施例2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 6。15g)。水熱處理混合物之氧化物克分子量比組成如下: 0· 75TEAOH : 1β 〇 Al2〇3 : ι 〇p2〇5 : 〇· 3 Si〇2 ·· 75H2〇。催化 别產率、AF I型構造物存在比、結晶度、晶粒形狀、晶粒徑 如表1所不。又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 示〇 實施例4 除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 5 t以7 3 °C /h升溫至8 0 t:, 由80t以50°C/h升溫至130°C,由i3〇°C以7(TC/h升溫至170 C,其彳交5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γ 〇。〇保 持35小時進行水熱處理以外,其餘與實施例3相同得白色燒 成粉末(46。〇5g)。催化劑產率、AF I型構造物存在比、結晶 度、晶粒形狀 '晶粒徑如表1所示。又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 時之汉應成績如表2所示。 實施例5 除3 5 w t: %氫氧化四乙胺水溶液添加量為4 2 · 1 〇 g、純水添 加量為2 1 5 ^ 7 4 g以外,其餘與實施例2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 5· 94g、催化劑產率88%)。水熱處理混合物之氧化物克分子 量比组成如下·· 〇· 50TEAOH : i· 〇 Ai2〇3 : 1· 0P2〇5 : 〇· 3 5 i 02 : 75H2〇 ◊所得燒成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除觀察得純 菱濟石型構造物之峰值外,亦有J C P D S編號2 0 - 〇 〇 4 5化合物之 峰值,但未見以相同TEAOH/ A 12〇3克分子量比合成之比較例 —ϋii ϋ —ϋ iii ii ii ii ϋiiii n ϋii ϋ 第40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3) ~---- 3所得催化劑之AF I型構造你+ & & 龢相丨q曰柄轳此* 物之蜂值。結晶度為〇· 65,高於七 較例3〜拉形狀為立方體狀結晶 七 由此例得知,TEA〇H/ Al2〇3克分子量比…?例广门 ,。可:::;】1曰製程水熱處理時於115。。心 °衣仟又日日化度更良好之具有菱沸石型構造之8員環 〇 A r U ° 災 實施例6 85wt%磷酸(46el2g)與純水〇〇 8 99g)、及35紂%氫氧化 四乙胺水溶液(63J4g)之均勻混合物冷卻至3(rc以下,在 拌下對此添加擬勃姆石(26· 32g :德國SASOL·股份有限公 製品、商品名PURAL SB 'ΑΙΑ含量77·5%)。此混合物攪拌; 小時後’加矽溶膠(1 8 · 0 4g :日本日產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 司製品、商品名史諾帝克斯N、Si02含量20wt%)與鈦溶膠A (4。0 4g :日本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品、商品名STS〜〇工、 T i 〇2含置2 9 _· 5 w t % ) ’再權掉3 G分鐘。此混合龄之氧化物克分 子量比組成如下:0· 75TEA0H : 1· 〇 Ai2〇3 : 1. 〇p2〇5 ·· 〇· 3 刀 Si 02 : 0, 0 7 5 T i 02 : 5 Ο H20。此原料混合物在内容積〇 · 6L不 銹鋼製高壓鍋中,以5 0 0 r pm攪拌下進行水熱處理。將内容物 溫度於第1製程由2 5 t以6 5 °C /h升溫至1 1 〇。(:,於11 〇勹保持 5小時後,再由1 1 〇 r以65 t: /h升溫至1 6 〇它,而第1製程之部 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6 〇 C保持3 5小時進行水熱處理。 水熱處理時之壓力利用反應自生壓。反應完成後冷卻至室 溫,開啟高壓鍋,將生成淤漿物遠心分離得沈澱物。此沈殿 物以2 0 Q m 1純水洗清、遠心分離3次後,於8 0 °C乾燥1 2小時。 11Kiii—ϋ m 1 isi ii m
1 I—ϋ ϋ li iii—ϋ IIniiiiiiIii I 頁 41 第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4) 其佼在空氣氣流下、8 0 0 C燒成4小時,得白色粉末(4 8 · 3 0 g ) 。催化劑產率為90%。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為具純 菱沸石型構造之8員環SAPO,未見AF I型構造物及JCPDS編號 2 0 - 0 0 4 5化合物之峰值。結晶度良好,為1 1 〇。晶粒形狀為 立方體狀結晶s大小、形狀均整齋。平均晶粒徑為丨· 8 # m。 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示,曱醇轉化率 94wt%,一甲胺選擇率37wt% ,二曱胺選擇率6〇wt%,三曱胺 選擇率3wt%。 實施例7 除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5 t以65 〇c/h升溫至125艺 = 125 °C保持24小時,再由125 〇c以65,c/h升溫至17〇它,而 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丨7〇保持35小時進 行水熱處理以外,其餘與實施例6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7:81g)。催化劑產率、AFI型構造物存在比、結晶度、晶 小時之反 粒形狀、晶粒倥如表1所示。又原料流動開始後第 應成績如表2所示。 ‘ 賞施例8 除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5°C以65°C/h升溫至9(TC, 於保持5小時.,再由9〇t以65r/h升溫至,而第! ,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65 t 4呆持12小時進行„
熱處理以外,其餘與實施似β 1 π a — κ 1T o , ^ ^ ^ 例6稆H付白巴燒成粉末(47. 09g)
0似化劑產率、AFI型構徉此各、I 晶粒徑如表i所示。又尸存在…晶度、晶粒形狀、 表2所示。 …4 <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5) 實施例9 除35wt%氩氧化四乙胺水溶液添加量為42. 〇9g、純水添 加量為118。OOg,及以内容物溫度於第i製程由25 °C以20 °C/h 升溫至11 5 °C,於11 5 °C保持5小時,再由11 5 °C以2 0 °C / h升溫 至1 70。〇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丨7 〇保 持5 0小時進行水熱處理以外,其餘與實施例6相同得白色燒 成粉末(5(h 43g、催化劑產率92%)。水熱處理混合物之氧化 物克分子量比組成如下:〇· 50TEAOH : 1. 0 A 1203 : 1. 0 P2〇5 : (h 4 Si02 : 075 Ti〇2 : 5〇h2〇。催化劑產率、AFI 型 構造物存在比、結晶度、晶粒形狀、晶粒徑如表1所示^又 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示。 比較例1 除將内容物溫度於第i製程由2 5以79 〇c /h升溫至} 7〇 t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丨7〇它保持42小 時進打水熱處理外,其餘與實施例1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 〇 · 3 2gj。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除具有菱沸石型構 造之8員极SAP0峰値外,亦有非8員環SAp〇AFi型構造物之峰 值。AFI型構造物存在比為〇3。雖未見几⑼^編號2〇 — 牝合物之峰值,但結晶度不良5為〇· 89。晶粒形狀為立方體 狀结晶,並觀察得似AFI型構造物之六角柱狀結晶。平均晶 輯牲為1 β 8 // ιη。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 比較例2 除將内容物溫度於第i製程由25以78。〇/}1升溫至
第43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6)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70 °C保持35小 時進行水熱處理外,其餘與實施例3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3。30g)。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除具有菱沸石型構 造之8員環SAP0聲值外,亦有非8員環SAP0AFI型構造物之峰 值及JCPDS編號20~〇〇45化合物之峰值。AFI型構造物存在比 為0。0 3。結晶度不良,為〇 · 7 9。晶粒形狀為長方體狀結晶, 並觀察得似A F I型構造物之六角柱狀結晶及似不定形化合物 之不定形物質。平均晶粒徑為1 · 5 μ m。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 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示。 比較例3 除將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5 °C以78 t:/h升溫至170 t: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7 0 °C保持3 5小 時進行水熱處理外,其餘與實施例5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3· 40g)。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除具有菱沸石型構 造之8員環SAP0峰值外,亦有非8員環SAPO AFI型構造物之峰 值及J C P D S編號2 0 ~ 〇 4 5化合物之峰值。A F I型構造物存在比 為0.03。結晶度不良$為〇β32。 比較例4 除3 5wt%氳氧化四乙胺水溶液添加量為21 · 〇5g、純水添 加量為229· 43g以外,其餘與實施例2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 5 · 5 1 g)。水熱處理混合物之氧化物克分子量比組成如下: 〇· 25TEA0H : 1· 0 Al2〇3 : 1· 0P2〇5 : 〇· 3 Si02 : 75H20。所得 燒成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為JCPDS編號20-0 045化合物之 構造物,但未見菱沸石型構造物及AF I型構造物之峰值。 ϋ I— iiϋn 1i ii ϋκ Hi mwwMW ^ li ii ii 頁 4 4 第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7) 比較例5 〇„ 物》皿度於第1製程由25 °C以65 °C/h升溫至135 °C 3於1 d 5 C保拉ς , 士 剎加 付b小#,再由135 °C以65 t/h升溫至170 °C,而 第i製程之部公曰几牛〗扣π 斤▼ & * 刀日日化W転及第2製程則於1 7 0 °C保持3 5小時進 仃水熱處理外s甘於&虛l 卩 ’、餘兵声'轭例6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 ^ 2 °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除具有菱沸石型 才I二物峰值外,亦有AFI型構造物之峰值。但未見JCPDS編號 2 〇45化合物之峰值° AF!型構造物存在比為0. 04,結晶度 為〇& 98。晶粒形狀為除立方體狀結晶外,並觀察得似AF][型 ,&物之針狀結晶。平均晶粒徑為U #瓜。原料流動開始後 第6小時之反應成绩如表2所示。 比較例6 ' &,内容物溫度於第!製程由2 5 〇c以65。〇 /h升溫至7〇它 二方iJ'C保持5小時後,再由70 °C以65 °C/h升溫至170 °C,而 ^ 私之部分晶化製裎及第2製程則於1 70°C保持35小時進 心个热終理外,其餘與實施例6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j5* 65g)。此粉末經义射線衍射結果,得知除具有8員環SAp〇 愛沸石型構造物峰值外,亦有AF!型構造物之峰值。但未見 50?03碥唬2〇~〇〇45化合物之峰值。^^1型構造物存在比為 結晶度為0· 90。晶粒彤狀為厚片狀結晶。平均晶粒徑 為。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示。 比較例7 署J35wt%氫氧化四乙胺水溶液添加量為1〇5.23g、純水添 加里:76. 9 3g、水熱處理時之攪拌速度為2〇〇rpm以外,其
第45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8) 與實施例9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3 6 · 4 〇 g、催化劑產率6 6 % )。 水熱處理混合物之氧化物克分子量比組成如下· 1 · 2 5 T E A Ο Η :1。Ο Α12〇3 : Ie 〇ρ2〇5 : 〇· 4 Si02 : 0· 075 Ti02 : 5 0Η2〇 0 所得燒成粉末經χ射線衍射結果,為純菱沸石型構造物,但 未見乂?1型構造物及1(^1^編號20-0 045化合物之峰值。結晶 度不良,為0。6 5。晶粒形狀為薄片狀結晶,平均晶粒徑為 Ο β 6 # in。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示。 比較例8 依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〇 —117114號公報」說明催化劑調 製例1相同方法,合成二氧化鈷改性3八?〇-34。將35\\4%氫氧 化四乙胺水溶液(151。41 g)與純水(84· 6Og)之均勻混合物冷 部至5 C,添加異丙氧基鋁〔8 1 · 8 〇 g、日本那卡來帝司克股 份有限公司製品〕,高速攪拌丨5分鐘。其次加矽溶膠 (18。04g)興氧化鈷粉(2e 4〇g、日本第一稀有元辛化學股份 限公司製品、RC-動,高速师分鐘至均::再;次:有 85wt%磷酸(46。20g),同樣高速攪拌5分鐘至均勻,接續進 擂潰處理1小時。此混合物之氡化物克分子吾仃 Ι.δΟΤΕΑΟΗ :1.〇 Αί203 :1.〇P2〇5 :0.3 S i 〇2 〇;; .
Zr02 : 57H2G。此混合物在内容積Q. 6L不錄鋼製高壓財, 以2〇〇rPm授拌下進行水熱處理。將内容物溫度由25。〇以” /h升溫至20 0 C,於20 0。(:保持4小時進行水熱處理。水埶卢 理時之壓力利用反應自生@ 反_ …竣 1鋼’,游聚物遠心分離得沈職物。此沈…;啟 水洗>«、达心分離4次後,於8(rc乾燥12小時。其後在
第46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39) 空氣氣流下、600 °C燒成4小時,得白色粉末(34e 21g)。催化 劑產率為621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為具有純菱沸 石型構造物’未見AFI型構造物或JCpDS編號2〇 —〇〇45化合物 之峰值。晶粒形狀為立方體狀結晶,大小、形狀均整齋。平 均晶粒徑為1 · 4 /i in。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 表2所示,甲醇轉化率9〇wt%,一曱胺選擇率41 wt%,二甲胺 選擇率54wt%,三曱胺選擇率5wt%。 比較例9 與比較例8相同方法,合成二氧化鈷改性SAp〇_34,得白 色燒成粉末(3 2 ^ 5 5g、催化劑產率5 9% )。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 結果,得知為具有純菱沸石型構造物,未見AF I型構造物或 JCPDS編號2 0-0 045化合物之峰值。晶粒形狀為立方體狀結晶 5大小、形狀均整齊。平均晶粒徑為1·6#ίη。原料流動開始 後弟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2所示。 ϋ,ϊι^κίι^· —ϋ 1 —ϋ 1— 111 1iiiiii ϋ ϋ 47 第 1281879 关i i態柳^袈冰制民戀呢。£ ·· SO 〜一30ο°ϊ51ΡΛ 50o°/h 2ii。 *3 :^^K:PDSil^20.004s δΜκ擊碲 tl οTEAOH/Alo3^^-Hs^TEAOH8>+_f^fi^AlpKS^n>tn^H^Krr。 >^s^m^T>^ss^ooolsi - 1¾爾"Φ»譜窆8S^N·證SM®燄業looii霉窗厨礴/ ttss盩{c^ni>#J "Μ變当 一〜9 藝I寒MHrtbiij 一 〜7M__gul/ r FFS5 it—
Itl rrs震 6 wmi 1 t— til »靈 9 3養oo s靈7
s霞S 3靈4 si S_!J 2 -in 一 SI】 w「 lboo lboo 1·25 P75d叫 P25 0.50 P75 P95 P50 0.75 P75 P75 P50 P75 0.75 0.95 P95 ITEAOH/Alp 豕mtt ‘ 57 57 50
50 IF 75 75 75 75 50 50 50 50 75 75 75 75 75 ,Hbl/AIA寧?s 75 75 20 1150P5 11 200OP4 h 200OP4 li 70OP5011 65 135p°5h 70op5 h . 70OP3511 ^lpl—35 h 59 62 66 009 004 —0013 0.96 lbo P65 a 9s 73 700 700 79 20 65 65 65 73 73 73 73 25 rc/h) H5pc5 170oc,35il 87 170p°35hco3 17°op35!l S3 170p°42h 77 1150p5h. 90p°5h 125o°,2411 noocvl 一 115o°,5h 关2 1150P5 115p°5h ?嬡11 s 0si 17°op50h 1650P1211 17°op35 h 16CTP35 h 17s:,35h 17°op35 li J70c1,35il roleiilr 170P35J1 铖 2Iii一議尹一 *3 o10 0.03 0.03 P32 0.79 0.CO9 92
SS S9 90
SS 88 cooc 77 77 產謹 響· 9>) 0 1·05 104 109 U0 0 P65 1,04 U5 0 0 ΛΗrs i_ 窃^一、·!: so
Jbo S0
I i 3 1.6 0.6 1.5 svs 1.9 S0 trvj 譲 S0 sii S0 s.m S0 S0 S0 S0 pis^^
U 1,00 1*00 1.6 1.7
IJ π h5 1.7 u 广00 p 震p (μ m) 1281879 五、發明說明(41) 【表2】 例別 甲醇轉化率 (wt%) *甲基胺 選擇率(wt%) 甲基胺 選擇率(wt%) .MS5(wt%)
反應條得:溫度305°c、壓力2MPa、GHSV2500h一1 氫氧化四乙胺使同量對換算成A丨2〇3之鋁化合物克八 量為少於1· 0倍量,且於第1製程由80 t至130 °C之斗:子 小 於1小時進行水熱處理之比較例1〜3、5、6所得催化气{ ) 成非8員環SAPO之AF I型構造物,其結晶度低。而伸/形 1人用等倍 化劑之反應,其曱醇轉化率及二曱基胺選擇率亦低。但於〒 1製程由8 0 °C至1 3 0 °C之升溫以1小時以上進行水熱處理之賃^ 施例1〜9所得催化劑,未見AFI型構造物及JCPDS卡號20-、 0 0 4 5化合物,且結晶度良好。又使用此等催化劑之反應,其 曱醇轉化率及二甲基胺選擇率優於比較例1、2、5、6之催化 劑。尤其成形劑氫氧化四乙胺使闬量對換算成A丨2〇3之鋁化
第49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42) 合物克分子量為(K 75倍量,且於第1製程在溫度115 °C及125 °C保持1小時以上進行水熱處理之實施例3及6所得催化劑其 甲醇轉化率及二曱基胺選擇率優異。比較例7〜9為氫氧化四 乙胺使用量對換算成A 1203之鋁化合物克分子量為1。0倍量以 上之合成例◎由此等得知,TEA0H/Ai203克分子量比大於 Ο β 9 8時,亦能合成純菱沸石型8員環SAPO,但催化劑產率低 至59〜66%,故催化劑生產性低。又其曱醇轉化率及二曱基 胺選擇率亦低於實施例1〜9所得催化劑,尤其比較例7片狀 結晶之催化劑性能甚低。由此等例可知,向來認為困難之使 用少量成形劑,以控制水熱處理溫度,亦可製得純度、結晶 度、催化劑性能良好之菱沸石型8員環SAPO,ΤΕΑΟΗ/Α12〇3克 分子量比寧可小如0 · 7 5,反而結晶度、催化劑性能優良。尤 其比較例8及9為檢討曰本專利「特開200 0- 1 1 7 1 1 4號公報」 說明之催化劑調製例之合成再現性,得知如比較例9無法再 現曱醇轉化率。比較例4為氫氡化四乙胺使周量對換算成 Α 1203之擬勃姆石克分子量為〇· 25倍量之合成例,所得固體 生成物為J C P D S卡號2 0 - 0 0 4 5化合物之構造物,無法製成菱滿 石型8員環SAPO。另一方面,於氫氧化四乙胺使用量為〇. 5〇 倍量之實施例9,能夠合成純菱沸石型8員環SAPO,催化劑性 能亦良好。 2 ·使用氫氧化四乙胺與二乙醇腔、環己胺為成形劑之祝 實施例1 0使周氫氧化四乙胺與二乙醇胺混合物為成形 劑,實施例11使用環己胺為成形劑之菱沸石型8員環SAPO合 成例。所得催化劑之反應試驗結果整理如表3。反應試驗與
第50頁 1281879 卜"ασ时 五、發明說明(43) 實施例1〜9相同方法進行。 實施例1 0 將85wt%填酸(41*51g)與純水(98,70g)、35wt%氫氧化四 乙胺水溶液(42 JOg)、及二乙醇胺(6。30g)之均勻混合物冷 卻至3 0 °C以下,在攪拌下對此添加擬勃姆石(2 6 · 3 2 g :德國 SASOL股份有限公司製品、商品名PURAL NF、Al2〇3含量 7 7· 5%)。此混合物攪拌1小時後加矽溶膠(Μ· G6g :日本曰產 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品、商品名史諾帝克斯N、s丨〇2含 量20wt%)與氧化鉛粉(i.25g、日本第一稀有元素化學股份有 限公司製品、RC-1〇〇),再攪拌30分鐘。此混合物之氧化物 克分子量比組成如下·· 〇. 50TEA〇H ·· 〇。3〇DEa : κ 〇 A 1203 : 0· 9P2〇5 : 0· 5 Si02 : 〇· 05 Zr〇2 : 45H2〇(DEA 代表二乙醇胺) 。此混合物在不銹鋼製高壓鍋中,攪拌進行水熱處理。將内 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5cc “65t/h升溫至115它, 保持5小時,再由ll5r以65芯/}1升溫至17(r(:,第^丨製程之部 分晶化製程與第2製程則於17〇 〇c保持35小時以進行水埶處 理、。水熱處理時之壓力利用反應自生壓。反應完成後冷卻至 室溫’開啟南壓㉟,將生成於m物遠心分離得沈激物。此沈 殿物以200M純水洗清、遠心分離3次後,於8〇。〇乾燥ι2小時 /其^ ΐ氣流下、6〇〇°C燒成4小時,得白色粉末 ϋ 產率為85% °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结果,得 二;η二二石型構造物,未見AF 1型構造物或JCPDS編號 2 0 - 0 0 4 5化合物之峰俏。紝曰洚自 异方μ狀社曰,* , :、口日日又良好,為1. 〇3。晶粒形狀為 長方胆狀、..口日日大小、形狀均整齋。平均晶粒徑為2,5以 m
1281879 五、發明說明(44) 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3所示。 實施例11 將85wt%磷酸(43· 82g)與純水(145. 5〇g)之均勻混合物冷 部至30 C以下,在攪拌下對此添加三異丙氧基鋁(81. 7 Og、 曰本史諾帝克斯股份有限公司製品)。此混合物攪拌3〇分鐘 後’在攪拌下添加環己胺(15e 90g)。此混合物攪拌1小時後 加石夕溶膠(24· 〇5g :日本日產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品、 商品名史諾帝克斯N、S i 02含量2 〇 w t % ),再攪拌3 0分鐘。此 混合物之氧化物克分子量比組成如下· 〇 · 8 〇環己胺:】· 〇
Al2〇3 : 0· 95P2〇5 : 〇· 40Si 02 : 47· 5H20。此混合物在不銹鋼 製南壓錯中,攪拌進行水熱處理。將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 由25 °C以65 t/h升溫至115 °C,於1 15。(:保持5小時,再由115 。(:以6 5 °C /h升溫至1 8 0 °C,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與第2製 程則於1 8 0。(:保持3 5小時以進行水熱處理。水熱處理時之壓 力利用反應自生壓。反應完成後冷卻至室溫,開啟高壓鍋, 將生成於漿物遠心分離得沈職物。此沈澱物以2〇 〇ηι1純水洗 清、遠心分離3次後,於80 t乾燥1 2小時。其後在空氣氣流 下、6 0 0 °C燒成4小時,得白色粉末(43· 9〇g)。催化劑產率為 84%。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為具純菱沸石型構造 物,未見AFI型構造物或JCPDS編號20 -0 045化合物之峰值。 結晶度良好’為1 · 0 0。晶粒形狀為立方體狀結晶,大小、形 狀均整赀。平均晶粒徑為3 β 5 “ m。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 之反應成績如表3所示。 I -^Μϋ y—η» —hMt—ΠΜΓ ii ϋ ini iiiϋ iiiiiii ii iiiI— ®VJT vl^Lptkrb---------- ----- iii iii ii iii IMSI liii妙?膝ssr iii 頁 57 第 1281879 第53頁 * 一 ”(2rDi>m 一Μίι;έ:鸮Φ^^ΙΜΜ。 ¾¾逵/Α1ο3^φί41:ΓΓ: #il®)i4懿薄隱;έι^φ^ΛΜ 聲寤 1¾ Alo&icvDl>t^M^屮 1;βΓΓ。 DMA : Ζ1(Ν_。 渖^察卒二I?»3050? Mbh2Mpa ' GHSV2500hlr 實施例11 實施例10 例別 環己胺 1 TEAOH十 DEA 成形劑 〇 ·〇〇 〇 *00 c〇f ^ JX tT- ^ 〇 u> 〇\ ON 水熱處理 升溫速度 (°C/h) |ll5〇C,:5h ! 115〇C,5h 第1製程 保持 溫度,時間 g p° 'Lj o p° 'uj i第1製程 保持*1 溫度,時間 g 、公 甲醇轉化率 (wt%) CO 一甲胺 選擇率 (vvt%) y Q\ 二甲胺 選擇率 (wt%) 〇\ 三甲胺 (wt%) S3】 1281879 五、發明說明(46) 入物吞彳于知5然論何例,使用對換算成A ^03之鋁化 :刑構:之8^為h 〇倍量以下成形劑量’均可製得具純菱沸 環SAP0,催化劑性能亦良好。 及厚度與催仆劑性能之關係 。:〜1 7及比較例1 〇、1 1為有關具菱沸石型構造8 貝, 、、’°曰9質氡化物層表面組成及厚度與催化劑性能之 關係之例.。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催化劑晶粒全體si/Al原子 比(正奴S i / A 1原子比)、表面s丨/ A丨原子比、表面s i / p原子比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等整理如表4,反應試驗結果則如 表5。反應試驗與實施例1〜9相同方法進行。 實施例12 將實施例2所得燒成粉末以ICP及XPS分析結果s晶粒全 體之Si/Al原子比為〇。15,表面之Si/Al原子比為〇· 6〇,表面 之Si/P原子比為〇。66。 實施例1 3 將實施例6所得燒成粉末以I CP及XPS分析結果,晶粒全 體之Si/Al原子比為〇。14,表面之Si/Al原子比為1。〇7,表面 之Si/P原子比為1β24。 實施例1 4 „ 85wt%磷酸(89.8g)與純水(I83.9g)、及35wt%氫氧化四 乙胺水溶液(122· 9g)之均勻混合物,在攪拌下對此添加擬勃 姆石(51 · 3 g ·德國S A S 0 L股份為限公司製品、商品名pural SB、A 1203含量7 7. 5%)。此混合物攪拌1小時後,加矽溶膠 (46· 8g :曰本曰產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品、商品名史諾
第54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47) 帝克斯N、S i 〇2含量2 0 w ΐ %)與鈥溶膠(5 · 3 g :日本石原產業股 份有限公司製品、商品名STS-01、Ti02含量29· 5wt9〇 ,再攪 拌3 0分鐘◎此混合物之氧化物克分子量比組成如下: (L 75TEA0H : 1, 〇 Al2〇3 : 1· 〇p2〇5 : 〇e 4 Si02 : 〇· 〇5 Ti02 : 5010。此原料混合物在内容積6L不銹鋼製高壓鍋中,以 7OOrpm攪拌下進行水熱處理。將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5 。(:以2 0。(: /h升溫至1 1 5 °C,於11 5 °C保持5小時後,再由1 1 5 〇C 以2 0 °C /h升溫至1 7 0。(:,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 程則於1 7 0 C保持5 0小時進行水熱處理。水熱處理時之壓力 利用反應自生壓。反應完成後冷卻至室溫,開啟高壓鍋,將 生成;於漿物运心分離得沈殿物。此沈殿物以2 〇 〇 m 1純水洗清 、遠心分離3次後,於80 °C乾燥1 2小時。其後在空氣氣流下 、6 0 0 C燒成4小時,得白色粉末(88· 2g)。催化劑產率為83% 。此粉末级X射線衍射結杲,得知為純菱沸石型構造物,未 見AFI型構造物及jCPDS編號2〇 —〇〇45化合物之峰佳3結晶度 良好’為1 · 0 5。晶粒形狀為立方體狀結晶s大小、形狀均整 齋。平均晶粒徑為2 · 2 /z m。所得燒成粉末之晶粒全體之s 土 / ,表面之Si/Al原子比為1。61,表面之Si/P 原子比為2· 45。以掃貓型電子顯微鏡觀察結果,燒成粉末晶 粒具有厚度7nm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 時之反應成績如表5所示。 實施例1 5 除將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 5 t以20它/h升溫至丨丨5它 ’於1 1 5 C保持5小時後,再由1 ;[ 5。〇以2 0 °C / h升溫至1 7 0 °C,
第55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48)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苐2製程則於1 70 °c保持1 〇 0小時 進行水熱處理外,其餘與實施例1 4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86· 2g、催化劑產率為81 %)。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 知為具純菱沸石型構造之8員環SAP〇,未見AFI型構造物及 JCPDS編號20-0 045化合物之峰值。結晶度良好,為1· 03。晶 粒形狀為立方體狀結晶,大小、形狀均整齋。平均晶粒徑為 2 · 4 # m。所得燒成粉末之晶粒全體之S i / A 1原子比為〇 · 1 5 , 表面之Si/Al原子比為1 β 9 8 5表面之Si/P原子比為2. 92。以 掃瞄型電子顯微鏡觀察結果,燒成粉末晶粒具有厚度1 3nm之 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 表5所示。 實施例1 6
除將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 5 °C以2 0 °C /h升溫至11 5 °C ,於115 °C保持5小時後,再由115 °C以20 t:/h升溫至170 t:,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70 °C保持3 0小時 進行水熱處理外,其餘與實施例3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4 5 · 7 g、催化劑產率為8 7 % )。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 知為純菱滞石型構造物,未見A F I型構造物及J C P D S編號 2 0 - 0 〇 4 5化合物之峰值。結晶度為1 · 〇 〇。晶粒形狀為立方體 狀結晶’大小、形狀均整齋。平均晶粒控為1 · 9 // m。所得燒 成粉末之晶粒全體之Si/Ai原子比為〇· 14,表面之Si/Ai原子 比為0 · 6 5 ^表面之S i / P原子比為0 · 7 5。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 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5所示。 實施例1 7
第56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49) —-— — — s /余將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 5 °C以2 0 /h升溫至1 1 5 t: 『C保持5小時後,再由115它以2〇 〇c/h升溫至17〇 〇c,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70。(:保持20小時 制,夂添^石夕溶膠(6·丨2 :日本日產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名史諾帝克斯N、Si02含量20wt°/。)於此水熱處理 =^物’再於170 °c進行第2製程水熱處理1 0小時外,其餘與 M %例16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46e 21g、催化劑產率為88%) 。所添加碎溶膠對a!2〇3克分子量氧化物比Si02/Al203為 〇 · 1 °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為具純菱沸石型構造 之^員環SAPO ’未& AFI型構造物及JCpDS編號2〇 —〇〇45化合物 之峰值。結晶度為1 · 〇 〇。晶粒形狀為立方體狀結晶,大小、 形狀均整常。平均晶粒徑為丨· 9 # m。所得燒成粉末之晶粒全 體之Si/A1原子比為〇· 15,表面之si/A1原子比為2· 13 ;表面 之S1 /P原子比為3 · 0 1。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 如表5所示。,甴此例得知在水熱處理中途添加矽溶膠時 > 與 溫度1 7 0 C之水熱處理時間相同之實施例1 β比較,其表面之 S i / A 1原子比較大,二曱验選擇率亦有改善。 比較例1 0 除將内谷物溫度方;第1製程由2 5 °C以2 0 °C / h升溫至11 5。〇 ,於115 °C保持5小時後,再由i 1 5。(:以20 °C/h升溫至1 70 °c,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1 7 〇它保持5小時進 行水熱處理外,其餘與實施例1 4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84· 7g、催化劑產率為80%)。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 知為純菱沸石型構造物’未見AFI型構造物及JCPDS編號
1281879 五、發明說明(50) ----- 20 - 0045化合物之峰信Λ0 θι ,日 手值、。口日日度為〇。9 8。晶粒形狀為立方體 狀結晶,大小、形狀均整齋。平均晶粒徑為2· 5 #瓜。所得燒 成粉末之晶粒全體之Si/A1原子比為〇。14,表面2Si/Ai原子 比,0。49,表面之Si/P原子比為〇 53。以掃瞄型電子顯微鏡 觀祭結果5燒成粉末晶粒具有厚度2 · $ηπι之非結晶質氧化物 層。原科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5所示。 比較例11 除將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 5。〇以2 0 t: /h升溫至11 5 °C ’於Π 5 C保持5小時後,再由11 5 °C以2 0 °C / h升溫至1 7 0 °C , 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丨7〇 t保持丨75小時 進行水熱處理外,其餘與實施例丨4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 (85. Og、催化劑產率為8〇%>。此粉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 知為具純菱沸石型構造之8員環SAP0,未見AF I型構造物及 JCPDS編號20-0 045化合物之峰值。結晶度為1 · 〇1。晶粒形狀 為it方體狀結晶,大小、形狀均整齋σ平均晶粒徑為2. 7 // m。所得燒成粉末之晶粒全體之s i / a 1原子比為0 β 1 4,表面 之Si/Al原子比為2· 26,表面之Si/p原子比為3· 13。以掃瞄 型電子顯微叙觀祭結果,燒成粉末晶粒具有厚度2 5 n m之非結 晶質氧化物/f °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5所 示。
1281879 * 2:眾 170p°铖 221 熱 ia^li。 HW>olok$i - ^露詗# 窗;έ:·^ίΗΜ議雖f100)_liif^lt/tb 露s繼 sm隄 _資 100)11«窗 。 比較例11 比較仿Ϊ10 1 實施例17 1 實施例16 ! 實施例15 ! 實施例14 ! 實施例13 i 實施例12 例別 I 0*75 Π (X75 ! ___I 0.75 0.75 0.75 L^Z5_____I 0.95 ^ w Φ> Ή s »1 〇 h2o/ai2o3 克分子ffi比 H-* 〇° >—A D- 170〇C,5h | 170°C,30h*2; 〇° 170°C,l〇〇li p° 〇 160〇C,35h 一 〇 p° C/1 ϋ菊骢 1—A Ο 0.9S O 〇 μ—a •s •s s 〇 o 結晶度 1立方體 I立方體 1立方體 I立方體 1立方體 bl El |立方體 1立方體 1 晶粒形狀 to to 1/¾ °Ό 'Ο to to •to * 1晶粒徑 (/zm) to ΪΟ ί/> 1 I Η—λ UJ 1 1 非結晶質氧 化物層厚度 (臟) 0。14 0.14 0.15 0.14 0.15 0.16 0.14 0.15 1 全體之 Si/Al 原子比 2.26 | 0.49 2.13 0.65 v〇 CO CN 一 h—i o 0.60 ! 表面之 Si/Al 原子比 !—» u> ο u> U) ο 1 ο^751 2.92 to ►—l to | 0.66 1 表面之 Si/P 原子比 〔鏘4】 第59頁 1281879 【表5】 例別 甲醇轉化率 (wt%) 一甲基胺 選擇率(wt%) 二甲基胺 選擇率(wt%) 實施例12 96 36 56 mm i3 94 37 60 實施例14 93 ~39*~ 59 —---- 實施例15 91 41 58 實施例16 95 ~37~ 55 實施例17 93 卜59 比較例ίο 97 1——35~~ 48 :^^ 比較例11 89 ~45~~~ 「54 反應條件:溫度 3〇5°C、壓力 2MPa、GHSV25001T1。 ^ # S A ? 〇 由上述各例得知,本發明之具菱沸石型構造8貞冰
其晶粒表面具有Si / A1原子比大於晶粒全體(Si / W 原孑比 )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又於曱醇與氨反應之製造肀胺踢 催化劑性能,與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及X射線光電分光/ 所測定其表面之S i / A 1原子比及表面之s i /P原子比有相關關 係。亦即,隨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增加,及隨表面之S i / A1原子比、表面之S i / P原子比增大,曱醇轉化率與三曱胺選 擇率減低,面二甲胺選擇率剔增大。兼顧曱醇轉化率與二甲 胺選擇率時,得知具有厚度3〜20nm範圍非結晶質氧化物 之菱滿石型SAPO,或表面之Si/Ai原子比為〇. 50〜2 2Π f • υ摩巳歷] 之菱沸石型SAPO,或表面之Si/P原子比為〇· 55〜3. 1 〇 r力 菱沸石型SAPO表現優異催化劑性能。隨水熱處理經過脖 〈
丨日 J 生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厚度及表面組成比之變化速廣, Λ TEAOH/A 12 03克分子量比或H20/A 12〇3克分子量比影氅, 入 —一 a 但隨 第二段水熱處理時間之增長’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增* 之S i / A 1原子比、表面之S i /P原子比增大,曱醇轉化农7岛 曱胺選擇率則減低。實施例1 4之催化劑,在反應原料供 i ii^ iiϋ- iii iii ii iii ϋ iiiiwi ^li—1 il ii ϋ 1281879 五、發明說明(54) 115°C以20°C/h升溫至170°C,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 第2製程則於1 70 °C保持75小時進行水熱處理。水熱處理時之 壓力利用反應自生壓。反應完成後冷卻至室溫,開啟高壓 鍋$將生成淤漿物遠心分離得沈澱物。此沈殿物以2 0 0 m 1純 水洗清、遠心分離3次後,於8 0 °C乾燥1 2小時。其後在空氣 氣流下、6 0 0 C燒成4小時’得白色粉末。此粉末經X射線衍 射結果,得知為具純8氧員環細孔之SAPO-56。此燒成粉末之 晶粒全體之Si/A1原子比為〇· 27,表面之Si/A1原子比為1。75 ,表面之S i /P原子比為2 · 7 1。以掃瞄型電子顯微鏡觀察結 果’燒成粉末晶粒具有厚度1 〇 n m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原料 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6所示。 實施例1 9 85wt% 磷酸(52.0g)與純水(I76.6g)、及奎寧環(37.6g) 之均勻混合物,在攪拌下對此添加擬勃姆石(2 9 · 7g :德國 SASOL股份有限公司製品、商品名PURAL sb、αι2〇3含量 7 了 · 5 %)。此混合物攪拌1小時後,加霧狀二氧化;g夕(〇 r二氣 化石夕氣溶膠)(4 · 1 g :日本霧劑(a E R 0 S I L )股份有限公司製σ 、商品名AEROSIL-2 00 ),再攪拌3〇分鐘。此混合物之氧化物 克分子量比組成如下·· 1. 5Qn : h 〇 Al2〇3 : 1. 〇ρ2〇5 : 3 “ S i 〇2 · 5 010 ( Q η代表奎寧環)。此原料混合物在不銹銅製高 壓鍋中,攪拌下進行水熱處理。將内容物溫度於第丨製程由 2 5 °C以20 t/h升溫至1 15。(:,於115。(:保持5小時後,再由u 。(:以2 0 C /h升溫至1 70 eC,而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 製程則於1 7 0 C保持5 〇小時進行水熱處理。水熱處理時之屙 1281879 五、發明說明(55) 力利用反應自生壓。反應完成後冷卻至室溫,開啟高壓鋼, 將生成淤漿物遠心分離得沈澱物。此沈殿物以2 〇 〇 1純水洗 清、逆心分離3次後’於8 0。(3乾燥1 2小時。其後在空氣氣流 下、6 0 0 °C燒成4小時,得白色粉末。此粉末經χ射線衍射結 果’得知為具純δ氧員環細孔之SAPO-17。此燒成粉末之晶粒 全體之Si/Al原子比為0· 1 1,表面之Si/Ai原子比為1 · 〇1,表 面之S i /P原子比為L 3 6。以掃瞄型電子顯微鏡觀察結果,燒 成粉末晶粒具有厚度5nm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原料流動開 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6所示。 比較例1 2 除内容物溫度於第1製程由2 5 °c以2 0 °C / h升溫至11 5 °C, 於1 1 5 C保持5小時後,再由1 1 5 °C以2 0 °C / h升溫至1 7 G °C,而 第1製程之部分晶化製程及第2製程則於丨7〇保持5小時進行 水熱處理外,其餘與實施例18相同,得白色燒成粉末。此粉 末經X射線衍射結果,得知為具純8氧員環細孔之sap〇-56 ^ 此燒成粉末之晶粒全體之Si/Al原子比為〇.25,表面之Si/A1 原子比為0 · 4 8,衣面之S i / P原子比為〇 β 5 ^。以掃瞄型電子顯 微鏡觀察結果,燒成粉末晶粒具有厚度2nm之非結晶質氧化 物層。原料流動開始後第6小時之反應成績如表6所示。 由此寻例得知’具菱沸石型構造以外之8員環SAp〇,在 其晶粒表面亦有本發明之Si/iU原子比大於晶粒全體(Si/Ai f子比)之非結晶質氡化物層。又具有較佳範圍厚度或較佳 祀圍組成比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此等8員環SAp〇 ,在曱醇 與氨之反應製造曱胺類時,表現優異催化劑活性與二甲胺選
I lie
第63頁 1281879 五、發明說明(57) 使用依日本專利「特開2 〇 〇 〇 -· 1 1 7 1 1 4號公報」說明催化 巧調製例1方法合成之比較例8催化劑之比較例1 3結果比較, λ %例6之具菱)弗石型構造&員環g a P 〇如實施例2 0所示,在— 甲胺岐化反應亦表現優異性能。 [發明效果] 由以上實施例、比較例之說明可知,本發明之8員環 SAPO晶粒表面有矽對鋁之原子比較大於晶粒全體(矽對鋁之 原子比)之非結晶質氧化物層,該分子篩在工業上應用之甲 醇與氨之反應、一曱胺岐化反應製造曱胺類時,較先前技術 衣現優異催化劑活性與二曱胺選擇性。此非結晶質氧化物層 之厚度與表面組成,對催化劑性能影響很大,但以本發明之 催化劑合成條件容易控制。又依本發明之8員環SAPO製造方 法,可用少量向來合成困難之成形劑,即可製造純度及結晶 度高之8員環SAPO。因此,較先前技術能夠減低原料成本、 廢棄物處理成本,故以廉價且良好效率製造催化劑。又因廢 棄物少,在減低對環境之負擔方面亦有貢獻。是故,本發明 提供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石夕銘麟酸鹽分子篩及其製造 方法及甲胺類製造方法之工業性價值極大。
第65頁 1281879_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圓為實施例1 4之催化劑之掃瞄穿透型電子顯微鏡照 片(X 8萬倍)。 第2圖為第1圖左邊白框部分之放大照片(X 1 0 0萬倍)。 第3圖為第2圖之可見格子樣部分之電子線衍射照片。 第4圖為第2圖之未見格子樣部分白色層之電子線衍射照 片0
第66頁

Claims (1)

1281879 案號92114Q89 j/^今,/月典Hj) P:弟修正_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一 二一」 1 · 一種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矽鋁磷酸鹽分子篩, 其特徵為:在其晶粒表面有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且該非結 晶質氧化物層之矽對鋁原子比大於晶粒全體之(矽對鋁)原 子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其中晶粒全體之矽對鋁原子比為0 , 0 5 〜0. 3 0範圍,且以X射線光電分光法測定晶粒表面非結晶 質氧化物層之矽對鋁原子比為0. 5 0以上。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其中以X射線光電分光法測定晶粒表 面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矽對磷原子比為0. 5 5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其中晶粒表面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厚 度為3〜20nm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其中再含由鎂、釔、鈦、锆、錳、 鐵、鈷、及錫中選擇1種以上元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其中晶粒形狀為長方體及/或立方 體狀,且平均粒徑為5 // m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其中由晶粒全體去除晶粒表面非結晶 質氧化物層之晶粒本體部分之構造為菱沸石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第67頁 1281879 _案號 92114089_年月日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其中以X射線衍射測定之A F I型構造物 (1 0 0 )面峰值強度對菱沸石型構造物(1 0 0 )面峰值強度之 比為0 . 0 2以下。 9 · 一種製造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 結晶質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方法,其特徵為水熱處理含有 機胺及/或有機胺鹽成形劑、鋁化合物、磷化合物、矽化 合物、及水之原料混合物,以製造晶粒表面有非結晶質氧 化物層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矽鋁磷酸鹽分子篩時, 至少包含形成其結晶質部分之第1製程,及再行水熱處理 而在晶粒表面形成非結晶質氧化物層之第2製程。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第1製程之水熱處理 包含以80〜1 30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小時以上之製程及 以1 5 0〜2 0 0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1 0小時之製程等二 製程。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 質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第1製程之水熱處 理中,以8 0〜1 3 0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小時以上之製程 ,包含以1小時以上時間升溫至8 0〜1 3 0 °C間之製程或8 0〜 1 3 0 °C間之一定溫度保持1小時以上之製程。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或第1 0項或第1 1項之具8氧 員環細孔之結晶質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第 2製程之水熱處理包含以1 5 0〜2 0 0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 1 0小時以上之製程。
第68頁 1281879 案號 92114089 Λ_Μ 曰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第1製程之水熱處理 包含以9 5〜1 2 5 °C間之一定溫度水熱處理3〜2 4小時之製程 及以1 5 0〜2 0 0 °C溫度範圍内水熱處理1〜1 0小時之製程等 二製程,且第2製程之水熱處理包含以1 5 0〜2 0 0 °C溫度範 圍内水熱處理1 0〜1 5 0小時之製程。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有機胺與有機胺鹽合 計克分子量對含有機胺及/或有機胺鹽、铭化合物、麟 化合物、矽化合物、及水之原料混合物中換算成A 1 203之鋁 化合物克分子量之比為0 . 4〜0 . 9 8範圍。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之有機胺及/或有 機胺鹽為氫氧化四乙胺。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石夕I呂雄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之銘化合物為擬勃姆 石(boehmi te) 〇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之磷化合物為磷酸。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之矽化合物為矽溶 膠。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8氧員環細孔之結晶質 矽鋁磷酸鹽分子篩之製造方法,其中在第2製程前或之中
第69頁 1281879 案號 92114089 曰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物 合 化 加 添 再 質 晶 結 之 孔 細 環 員 氧 8 具 之 項 9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申 如 法擇 方選 造中 製錫 之及 篩、 子姑 分、 鹽鐵 酸、 磷錳 鋁、 矽锆 鈦 乙 β 、 ,c二、 # 由 含 再 中 其 素 元 上 以 種 β b ί氧 環8 員具 氧之。 Jsy 中型 其石 ,沸 9法菱 第方為 圍造篩 範製子 利之分 專篩鹽 請子酸 申分鱗 如鹽鋁 •酸矽 21磷質 lg晶 矽結 具 之 項 質 晶 結 之 孔 之 孔 細 環 員 第下 圍 範在 利存 專篩 請子 申分 於鹽 為酸 徵磷 特鋁 其矽 , 質 法晶 方結 造之 製孔。 類細應 胺環反 曱員氨 種氧與 IL8醇 具 2之 2項 甲 使 第下 圍 範在 利存 專篩 請子 申分 於鹽 為酸 徵磷 特鋁 其矽 , 質 法晶 方結 造之 製孔 類細 胺環 曱員 種氧 具 3·之 2項 基 圍 範 利 專 請 申 於 為 徵 特 其 0 ? 應法 反方 胺造 丨製 類 曱胺一曱 與種 醇一 曱· 吏4 /1 2 第下 具 之 項 行 進 在 存 篩 子 分 鹽 酸 磷 鋁 球。 質應 晶反 結化 之岐 孔之 細胺 環丨 員 I 氧曱 基
第70頁
TW092114089A 2002-05-24 2003-05-23 Crystalline silicoaluminophosphate salt molecular sieve having octaoxygen-membered ring pore,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hylamine with the molecular sieve as catalyst TWI28187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51551 2002-05-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5953A TW200425953A (en) 2004-12-01
TWI281879B true TWI281879B (en) 2007-06-01

Family

ID=2956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4089A TWI281879B (en) 2002-05-24 2003-05-23 Crystalline silicoaluminophosphate salt molecular sieve having octaoxygen-membered ring pore,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hylamine with the molecular sieve as catalyst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115238B2 (zh)
EP (1) EP1512667B1 (zh)
KR (1) KR100987726B1 (zh)
CN (1) CN1329296C (zh)
AU (1) AU2003242437A1 (zh)
TW (1) TWI281879B (zh)
WO (1) WO20030997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5050B2 (en) * 2003-04-28 2008-05-20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Synthesis and use of aluminophosphates and silicoaluminophosphates
US7090814B2 (en) * 2004-11-10 2006-08-15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ethod of synthesizing silicoaluminophosphate molecular sieves
WO2008118434A1 (en) 2007-03-26 2008-10-02 Pq Corporation Novel microporous crystalline material comprising a molecular sieve or zeolite having an 8-ring pore opening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EP2391424B1 (en) 2009-01-30 2016-12-28 Beiersdorf AG Cosmetic or dermatological preparation comprising cell growth promoting peptide and cellular complex
JP5385682B2 (ja) * 2009-05-19 2014-01-08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実装構造
EP2440328B1 (en) 2009-06-12 2016-08-17 Albemarle Europe Sprl. Sapo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s
WO2012029159A1 (ja) 2010-09-02 2012-03-08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シリコアルミナリン酸塩、ハニカム構造体及び排ガス浄化装置
DE102010055728A1 (de) * 2010-12-22 2012-06-28 Süd-Chemie AG Verfahren zur Umsetzung stickstoffhaltiger Verbindungen
GB2514945B (en) 2012-01-31 2018-01-31 Johnson Matthey Plc Catalyst blends
IN2015DN02095A (zh) 2012-09-26 2015-08-14 Dalian Chemical Physics Inst
KR101763498B1 (ko) * 2012-09-26 2017-07-31 달리안 인스티튜트 오브 케미컬 피직스, 차이니즈 아카데미 오브 사이언시즈 Sapo-34 분자체 및 그 합성 방법
WO2014061569A1 (ja) * 2012-10-15 2014-04-2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メチルアミン類製造用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メチルアミン類の製造方法
CN103801377B (zh) * 2012-11-13 2016-08-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法
CN103801372B (zh) * 2012-11-13 2016-0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分子筛和无定形硅铝的加氢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DE112018001751T5 (de) * 2017-03-31 2019-12-19 Ngk Insulators, Ltd. Zeolithmembran mit einer afx-struktur, membranstruktu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embranstruktur
CN112079363A (zh) * 2019-06-14 2020-12-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fn结构硅磷铝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13813879B (zh) * 2021-08-30 2022-05-27 北京鑫美格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混合器及甲胺合成装置
CN114054081B (zh) * 2021-11-08 2022-10-21 吉林大学 一种sapo-34/sapo-14复合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02041B (zh) * 2022-03-25 2023-09-01 常州工学院 一种类球状多孔级sapo-20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3334A (en) * 1985-04-30 1987-07-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Modified 8-ring zeolites as catalysts for conversion of methanol and ammonia to dimethylamine
US5443812A (en) * 1989-04-24 1995-08-22 Kanebo Ltd. Stabilized synthetic zeolite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US5126308A (en) * 1991-11-13 1992-06-30 Uop Metal aluminophosphate catalyst for converting methanol to light olefins
JPH08310810A (ja) * 1995-05-17 1996-11-26 Nippon Kayaku Co Ltd 高純度結晶質シリコアルミノリン酸塩の製造方法
JP2001504084A (ja) * 1996-05-29 2001-03-27 エクソン・ケミカル・パテンツ・インク トルエンのパラキシレンへのメチル化
TWI234556B (en) * 1997-07-23 2005-06-21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Catalysts for methanol conversion reactions
JP4174634B2 (ja) 1997-12-26 2008-11-0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シリカ変性シリコアルミノホスフェート触媒、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メチルアミン類等の製造方法
JP4168214B2 (ja) 1998-10-15 2008-10-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メチルアミン製造触媒及び該触媒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12667B1 (en) 2014-07-23
AU2003242437A1 (en) 2003-12-12
CN1656019A (zh) 2005-08-17
US7115238B2 (en) 2006-10-03
EP1512667A1 (en) 2005-03-09
KR100987726B1 (ko) 2010-10-13
TW200425953A (en) 2004-12-01
KR20050024285A (ko) 2005-03-10
WO2003099720A1 (fr) 2003-12-04
EP1512667A4 (en) 2009-08-26
CN1329296C (zh) 2007-08-01
US20050249661A1 (en) 200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1879B (en) Crystalline silicoaluminophosphate salt molecular sieve having octaoxygen-membered ring pore,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hylamine with the molecular sieve as catalyst
JP7443474B2 (ja) 合成ガスからパラキシレンを直接製造する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使用
JP6371476B2 (ja) モレキュラーシーブssz−98の製造方法
JP6381797B2 (ja) モレキュラーシーブssz−98
AU2008207503B2 (en) Small crystallite zeolite CHA
CN104039704B (zh) 用于制备cha型结构的沸石材料的无有机模板合成法
JP6081460B2 (ja) N,n−ジメチル有機テンプレートを用いるゼオライト系材料の合成
CN101318666B (zh) Izm-1结晶固体和它的制备方法
CN102099293A (zh) 直接合成具有CHA结构的含Cu沸石的方法
JP5898187B2 (ja) Lev型構造ゼオライト系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6470945A (zh) 使用分子筛ssz‑98的方法
JP2002521303A (ja) 分子ふるいの製造方法
US7658909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beta zeolite
US20130101503A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re/Shell Zeolitic Material Having A CHA Framework Structure
CN103917492B (zh) 使用再循环母液的无有机模板合成制备沸石材料的方法
CN106241830A (zh) 一种eri构型的磷铝分子筛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17552A (zh) 多级孔道sapo-18分子筛、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2004043296A (ja) 8酸素員環細孔を持つ結晶質シリコアルミノリン酸塩モレキュラーシ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触媒とするメチルアミン類の製造方法
TWI277602B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oped pentasil-type zeolites using a doped reactant
EP3337759A1 (en) Synthesis of aluminosilicate rth framework type zeolites
WO2015021611A1 (zh) 一种ZSM-22分子筛及Me-ZSM-22的合成方法
CN110139831A (zh) 分子筛ssz-108、其合成及用途
FR2893019A1 (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zeolithes de type zbm-30 utilisant un compose de type etherdiammonium comme structurant organique
CN103118981A (zh) Lev型结构的沸石材料的无碱合成
CN112239212A (zh) Mfi拓扑学结构硅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