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6517B - The novel ethylene copolymers and their use - Google Patents

The novel ethylene copolymers and their us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6517B
TWI246517B TW090118277A TW90118277A TWI246517B TW I246517 B TWI246517 B TW I246517B TW 090118277 A TW090118277 A TW 090118277A TW 90118277 A TW90118277 A TW 90118277A TW I246517 B TWI246517 B TW I2465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thylene
amount
vinyl
copolymer
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8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tatsu Murakami
Mamoru Takahashi
Shigenobu Ikenag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6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65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8L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4/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way of preparation
    • C08L2314/06Metallocene or single site cataly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526/00Synthetic resins or natural rubbers -- part of the class 520 series
    • Y10S526/905Polymerization in presence of transition metal containing catalyst in presence of hydrogen

Description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乙烯系共聚物,及其製造方法。尤 指機械物性優良,造型加工性和成型加工時的熱安定性 優異之乙烯系共聚物。 背景技術 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等之聚烯烴,因經濟性優異,廣 用於擠壓成型等各種成型,或樹脂改質等。可是此等乙 烯· α -烯烴共聚物雖然物性優良,但耐熱性,尤其是耐 熱老化性方面,尙亟需改進。 於此,本發明人等發現於此等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在 共聚物末端大多留有雙鍵,而此等雙鍵對聚合物的耐熱性 有所影響。因此,本發明人等基於保持優良物性,同時改 進耐熱老化性之目的,更加潛心硏究。結果發現共聚物主 鏈之雙鍵控制在特定範圍,且具有特定密度之乙烯· α-烯 烴共聚物,可以解決上述所有問題,而完成本發明。 日本專利特開平1 1 -60632號公報揭示一種乙烯聚合物 ,係乙烯均聚物,或乙烯與C3-C2。α -烯烴之共聚物,其 特徵爲,(Α)在190 °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指數爲 0.000 1 〜1 000g/10 分鐘,(B)密度 0.90g/cm3 〜0.9 8 5 g/cm3 ,(C)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得分子量分佈爲3〜7,(D)聚合 物分子末端存在之乙烯基,在0.02(個/ 1 000個碳)以下, (E)聚合物分子末端存在之亞乙烯基在0.02(個/1000個碳) 以下,(F)鍩在lOppb以下。可是此聚合物因密度高’不 適合作衝擊強度改質劑,而且透明性不佳,熱封性劣,都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 是問題。 發明目的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乙烯系共聚物,機械物 性優,成型加工性和成型加工時之熱安定性優,且耐熱 老化性亦優。 發明槪沭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乙烯系共聚物,係乙烯與C3-C2。α -烯烴之共聚物(A-l),其特徵爲 (a) 在19(T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指數(ΜΙ2)爲 0.000 1 〜1 000g/10 分鐘, (b) 密度在0.899g/cm3以下, (c) 聚合物的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 (乙烯基量:個 /1 000 個碳)S 0.0 1 8038 + 0.003259 Xlog(MI2) …[c] (d) 聚合物的亞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d]: (亞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 0.01 8038 + 0.003259 Xlog(MI2)…[d]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更好是: (c-Ι)聚合物的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Ι]: (乙烯基量:個 /1 000 個碳)S 0.004509 + 0.0008 1 5 Xlog(MI2) …[c-1 ] (d-Ι)聚合物的亞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d-Ι]: (亞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 0.0 1 3 528 + 0.002445 Xlog(MI2) …[d-1] 1246517 五、發明說明(3) 又’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係乙烯與C3-C2。α -烯烴之共 聚物(Α-2),其特徵爲 (a) 在190°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指數(ΜΙ2)在 0·000 1 〜l〇〇〇g/l〇 分鐘, (b) 密度在 0.875 〜0.899g/cm3, (Ο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 (乙烯基量:個 /1 000 個碳)S 0.0 1 803 8 + 0.00 3 25 9 Xlog(MI2)…[c]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2)更好是: (c-Ι)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l] = (乙烯基量:個 /1 000 個碳)S 0.0045 09 + 0.0008 1 5 Xlog(MI2) …[c-1]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係乙烯與C3-C2Qa -烯烴及環烯烴 之共聚物(A-3),其特徵爲 (a) 環烯烴含量在0.01莫耳%以上, (b) 在190°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指數(MI2)在 0.0001 〜1 000g/l 0 分鐘, (C)聚合物的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 = (乙烯基量:個/1 000 個碳)S0.018038 + 0.003259 Xl〇g(MI2) …[c] (d)聚合物的亞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d]: (亞乙烯基量:個/1 000 個碳)S 0.0 1 8038 + 0.003259 Xl〇g(MI2) …[d]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3)更好是: 1246517 五、發明說明(4) (c-1)聚合物的乙烯基量與Μ 12之關係滿足下式[c-1]: (乙烯基量··個 /1 000 個碳)S 0.0045 09 + 0.0008 1 5 Xlog(MI2) …[c-1 ] (d-Ι)聚合物的亞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d-Ι]: (亞乙烯基量··個/1 000 個碳)S 0.013528 + 0.002445 Xlog(MI2) …[d-1]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以13C-NMR測得 C3-C2。α -烯烴之位置規則性宜滿足下式[e-l] Ία β /(Ύ α β λ-Ί a α ) ^ 0.25-0.0020 X χ …[e-1] 式中Τα々表示在13C-NMR光譜中的α位和々位有支鏈 的碳原子之高峰強度,Τα α表示在兩α位有支鏈的碳原 子之高峰強度,X爲聚合物中的乙烯含量(莫耳%)。 另外,前述乙烯系共聚物(Α-1)〜(Α-3)更好是以13C-N M R測得C3 - C2。α -靖烴的位置規則性滿足下式[e _ 2 ]: Ί β γ β γ β β )^0.30-0.0015Χχ …[e-2] 式中Τ冷r表示在13C_NMR光譜中的yS位和7有支鏈的 碳原子之高峰強度’ Τ/3 β表示在兩Θ位有支鏈的碳原子 之高峰強度,X爲聚合物中的乙烯含量(莫耳%)。 又,前述乙烯系共聚物(Α-1)〜(Α-3),以GPC測得分 子重分佈(Mw/Mn)爲1·2〜1〇,以ι·6〜1〇範圍更好。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宜滿足ΜΙ10/ΜΙ2< (Mw/Mn) + 5.5 5。 又,前述乙烯系共聚物以滿足Mnsnoogxh]·5.2486 爲佳。 另外,則述乙烯系共聚物(A」)〜(A-3)在乙烯系共聚物 1246517 五、發明說明(5) 中的充份’以在l,〇〇〇ppm以下之量爲佳。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在乙烯系共聚物中所含 鈦兀素和/或銷元素在l〇ppm以下爲佳。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宜在溶液狀態或半析出 狀態,不與共聚物重量的1 /1 0以上水和/或醇接觸而製造 爲佳。 又,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以附加鏈移動50% 以上的氫分子製造爲佳。 乙烯系共聚物製造之際,以在溶液狀態或半析出狀態 ’不與聚合物重量1 /1 0以上之水和/或醇接觸爲佳。 本發明成型體係由前述乙烯系共聚物或含有該共聚物 的組成物所製成。本發明樹脂改質材係由前述乙烯系共 聚物製成。 寬_施本發明之鮫佳息體例 茲具體說明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及其製法如下。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係由下述乙烯與C3_C2Qa _烯烴之 共聚物(A-1)(Α-2)或(A-3)(以下在本說明書內單稱乙儲系 共聚物)所製成。 乙稀系共聚物(A_n 乙烯系共聚物(A-1)係乙烯與c^C^a -烯烴之共聚物。 ^^^:-烯烴有丙烯〜丁烯-卜戊烯-卜^甲基丁嫌“、 己;fe-Ι、4 -甲基戊儲-1、辛嫌-1、癸烯、十二碳嫌―工、 十六碳綠-1、十八碳嫌-1、二十碳嫌-1等。再者,乙嫌 基環己烷或苯乙烯及其衍生亦可用。必要時,含有少量 1246517 五、發明說明(6) 1,5-己乙烯、1,7-辛二烯等非共軛多烯之共聚物亦可。其 中以C4-C2Q,尤以C5-C2Q α -烯烴爲佳。此時,無論單用 或與其他樹脂混用,其強度均優,且低溫脆化溫度,抗 拉伸長率等特性尤佳。 乙烯系共聚物(Α-1)由乙烯所構成重複單位量(乙烯含量) ,只要密度在後述範圍內則無特別限制,即通常爲50-97 莫耳%,以5 0-95莫耳%爲佳,50-93莫耳%更好,55-93 莫耳%尤佳,而以60-92莫耳%最好。其他係由C3-C2()a-烯烴衍生之重複單位等。 乙烯系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係按照前述「高分子分 析手冊」(日本分析化學會,高分子分析硏究懇談會編, 紀伊國屋書店發行)所載方法,以13C-NMR測定。 此等乙烯系共聚物(A-1)之特徵爲,滿足下列(a)〜(d) 之各條件。 (a) 熔體指數 乙烯系共聚物(A-1)在190°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指 數(以下稱「MI2」)爲0.0001〜100 0g/10分鐘,MI2上限以 5 00以下爲佳,下限以0.01以上爲佳,例如在0.001〜 500g/10分鐘,而以〇.〇1〜500g/10分鐘範圍爲佳。 Μ 12在此等範圍時,可製成高強度之成型品。MI2係 根據ASTM D 1 2 3 8測量。 (b) 密度 乙烯系共聚物(A-1)密度上限在0.899g/cm3以下,0.895 g/cm3以下爲佳,〇.894g/cm3以下更好。密度下限雖無特 1246517 五、發明說明(7) 別限制,但通常在0.850g/cm3以上,0.855g/cm3以上爲佳。 具體而言,例如密度在〇.899g/cm3以下,以0.899〜 0.8 5 0g/cm3爲佳,而以0.895〜0.85 5 g/cm3範圍更好。 密度超過〇.899g/cm3之乙烯系聚合物,結晶度高,有 時不適合作衝擊強度改質劑,但一如本發明,密度在 0.899g/cm3以下時,結晶度高,可用作衝擊強度改質劑 。密度係按後述實施例所載方法測量。 (c)聚合物之乙烯基量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A-1),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 之關係滿足下式: (乙烯基量:個/1 000 個碳)S 0.0 1 8038 + 0.003259 Xlog(MI2) …[c] 更好是滿足下式: (乙燒基量:個/1000 個碳)S 0.004509 + 0.000815Xlog(MI2) …[c-1 ] 乙烯基量超過上式範圍多時,聚合體之乙烯基量變多 ,即末端乙烯基之含量增加,加熱成型時的交聯或聚合物 主鏈易斷,成型加工時容易發生MI2變化或麻煩等問題。 乙烯基通常存在於聚合物末端 乙烯基量按後述方法測定時,檢驗限度最好如下: (檢驗限度爲0.002個/1000C以下。) 乙稀基的定量’使用日本分光公司製紅外線分光光度 計FT-IR3 5 0型,按下述測定。 標準試料係使用不含乙烯和亞乙烯型不飽和鍵的聚乙烯 1246517 五、發明說明(8) (三井化學公司製品HZ2200J)之粉末,乙烯基型烯烴係使 用(雙鍵量已知之)1,2-聚丁二烯(JSR公司製品BR8 3 0), 秤量約5克到小數點以下4位數,在23 °C溶於氯仿後, 將氯仿蒸發,作爲混合試料,利用180°C熱壓延法製成紅 外線吸收測量用之薄膜。又,JSR公司BR8 3 0的乙烯基 含量爲93莫耳%(型錄値),由此可算出1,2-聚丁二烯每 1〇〇〇個碳之乙烯基型雙鍵數。改變聚乙烯和乙烯基型烯 烴之混合量比,就乙烯基型雙鍵數(η:每1 000個碳之末 端乙烯基量)不同之試料,於η自0.05至1之範圍,進行 5個水準的紅外線吸收測量,劃出940〜85 0cm·1附近極 大點的共同切線,以此爲基線讀取乙烯基關鍵帶(910cm·1) 中的吸光度Ds和基線値。各試料的厚度L(cm)使用測 微計正確讀取,算出各試料關鍵帶每單位厚度之吸光度 D/L = (Ds-DG)/L,此與乙烯基雙鍵數n間之關係,可由圖 示得到有關每1 000個碳數的乙烯基量之檢驗線。 關於測量試料也是利用熱壓延法,製成紅外線吸收測 量用薄膜,按上述同樣方法求出D/L,使用上述所得檢驗 線’算出每1000個碳數的乙烯基量。 (d)聚合物之亞乙烯基量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A-1),聚合物之亞乙烯基量與 MI2之關係滿足下式: (亞乙烯基量:個/1 000 個碳)S0.018038 + 0.003259 Xlog(MI2) …[d] 更好滿足下式: -10- 1246517 五、發明說明(9) (亞乙烯基量:個/1 000 個碳)S 0.0 1 3528 + 0.002445 Xlog(MI2) …[d-1] 亞乙烯基量超過上式範圍多時,聚合物之亞乙儲基量 變多,即末端亞乙烯基量增加,加熱成型時容易引起交 聯或聚合物主鏈切斷,會發生成型加工時Μ12之變化或 麻煩等問題。亞乙烯基通常存在於聚合物末端。 亞乙嫌基之定量係使用日本分光公司製紅外線分光光 度計FT-IR3 50型,按下述測定。關於測定試料係利用 1 8 0 °C熱壓延法,製成紅外線吸收測量用薄膜,讀取亞乙 嫌基在關鍵帶(8 9 0 c ηΤ1)的吸光度D s和基線値D Q,並使 用測微計正確讀取各試料厚度L( cm),就各試料算出關鍵 帶每單位厚度的吸光度D/L^Ds-DJ/L。根據算出的D/L ’由下列換算式算出亞乙烯基數。 n = (kl XD)/(aXk2XL) 式中η爲亞乙烯基數(個/1000個碳原子),a爲乙烯基係 數’ kl爲含乙烯基的模式化合物在910cm·1的分子吸光 係數,k 2爲含乙儲基的模式化合物在8 9 0 c πΓ 1的分子吸 光係數。係數係使用以1 -亞己烯爲含乙烯基的模式化合 物’以2,4,4-三甲基-2-戊烯爲含亞乙烯基的模式化合物 ,所得(a X k2)/kl = l 1 .2。 乙烯系共聚物(A-2) 乙烯系共聚物(A-2)係乙烯與C3-C2Q α -烯烴之共聚物。 C3-C2。α -烯烴有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丨)所列舉。 乙烯系共聚物(A-2)由乙烯構成的重複單位量(乙烯含量), -11-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0) 只要密度在後述範圍內,並無特別限制,惟通常在8 0 - 9 5 莫耳%,以82-95莫耳%爲佳,而以85-93莫耳。更好。 其他爲C3-C2。α -烯烴衍生之重複單位等。 此等乙烯系共聚物(Α-2)之特徵爲滿足下列(a)〜(c)各條 件。 (a) 熔體指數 乙烯系共聚物(A-2)在190°C,於2·16公斤負重之溶體 指數(以下稱「ΜΙ2」)爲0.000 1〜1 000g/10分鐘,ΜΙ2上 限以5 0 0以下爲佳,下限在〇.〇1以上爲佳。例如以 0.001〜5 00g/10分鐘爲佳,而以0.01〜500g/10分鐘範圍 更好。MI2在此範圍時,可製成高強度成型品。MI2係根 據 ASTM D 1 23 8 測定。 (b) 密度 乙烯系共聚物(A-2)之密度上限在〇.899g/cm3以下,以 〇.895 g/cm3以下爲佳,〇.894g/cm3以下更好。密度下限爲 〇.875g/cm3 以上,以 〇.880g/cm3 以上爲佳,〇.885g/cm3 以上 更好。例如具體而百,〇·875〜0.899g/cm3,以〇,880〜 0.899g/cm3爲佳’而以0.885〜0.895g/cm3範圍更好。密 度在前述範圍時,剛性與衝擊強度之平衡優良。密度超 出〇.899g/cm3之乙烯系聚合物,剛性雖高,衝擊強度即 下降,而密度在0.87 5 g/cm3以上時,剛性夠,適於單項 使用。密度係以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i)同樣方法測得。 (〇聚合物之乙烯基量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A-2),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 -12- 工246517 五、發明說明(11) 關係滿足下式[c ] ·· (乙烯基量··個 / 1 000 個碳)S0.01803 8 + 0.003 25 9 Xlog(MI2) …[c] 更好是滿足下式: (乙烯基量:個/1 000 個碳)S 0.0045 09 + 0.0008 1 5 Xlog(MI2) …[c-1] 乙烯基量超過上式範圍多時,聚合體之乙烯基量變多 ’即末δ而乙細基之含星增加’加熱成型時容易引起交聯 或聚合物主鏈易斷,成型加工時會發生ΜΙ2變化或麻煩 等問題。乙烯基通常存在於聚合物末端。乙烯基的定量 是利用前述乙烯系共聚物(Α-1)同樣方法進行。 乙烯系共聚物(Α-3、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Α-3)係乙烯與c3-C2Q α -烯烴和環 嫌之共聚物。C3-C2Qa-烯烴有前述乙烯系共聚物(^:^所 列舉。環烯烴有環戊烯,環庚烯,原冰片烯,5 _甲基_ 2 -原冰片稀,四環十二碳嫌,2 -甲基_1,4,5,8 -二甲醇_1,2,3,4,4&,5,8,8&-八氫萘等(:4-0:2。環烯烴。 此等乙燦系共聚物(A_3)之特徵爲滿足下列(a)〜(d)之 各條件。 Ο)環烯烴含量 乙燒系共聚物(A-3)中由環烯烴構成的重複單位量(環烯 j含量)在0.1莫耳%以上,以0.1-70莫耳%爲佳,0.5-70 莫耳%更好’丨-50莫耳%尤佳,1-40莫耳%最好。乙烯系 共聚物(A-3)中乙烯和α -烯烴所構成重複單位量,通常爲 -13-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2) 卜99.9莫耳%,3〇·99.9莫耳%爲佳,3Q_99 5莫耳 ’莫耳珊’ 6〇-99莫耳%最好。乙稀與c〆一 -烯烴之吴耳比,乙烯:<:3_(:2()爲99 9: 〇 ι〜ι〇· 以 99.9 : 0」〜5 0 : 50爲佳,而以99 9 : 〇卜7〇 : 3〇範圍 更好。 乙烯系共聚物中的環烯烴含量,是按照「高分子分析 手冊」(日本分析化學會,高分子分析硏究懇談會編,紀 伊國屋書店發行)所載方法,以nC-NMR測定。 (b) 熔體指數 乙嫌系共聚物(A-3)在190°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 指數(ΜΙ2)爲0.000 1〜l〇〇〇g/10分鐘,ΜΙ2上限在5〇0以 下爲佳’下限在0.01以上爲佳。例如〇·〇〇!〜 SOOg/iO* 鐘,以0.01〜500g/10分鐘範圍爲佳。MI2在此範圍時, 可製造高強度的成型品。 (c) 聚合物之乙烯基量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A-3),聚合物的乙烯基量與Μ12 之關係滿足下式: (乙烯基量:個 /1 000 個碳)S 0.0 1 803 8 + 0.003 259 Xlog(MI2) …[c] 更好是滿足下式: (乙烯基量:個/1 000 個碳)g〇.0045〇9 + 0.0008 1 5 Xlog(MI2) …[c-1] 乙烯基量超出上述範圍多時,聚合體的乙烯基量變多’ 即末端乙烯基含量增加,加熱成型時易引起交聯或聚合物 -14-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3) 主鏈切斷’而發生成型加工時Μ12變化或麻煩等問題。 乙烯基通常存在於聚合物末端。乙烯基定量係按前述乙 烯系共聚物(Α-1)同樣方法進行。 (d)存在於聚合物末端之亞乙烯基量 本發明乙燒系共聚物(A-1),聚合物的亞乙烯基量與 MI2之關係滿足下式: (亞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 0.0 1 8038 + 0 003259 ><1〇g(MI2) …[d] 更好是滿足下式: (亞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 0.0 1 3528 + 0.002445 Xlog(MI2) …[d-1] 亞乙烯基量超過上式範圍多時,聚合體的亞乙烯基量 變多’即末端亞乙烯基含量增加,加熱成型時易引起交 聯或聚合物主鏈切斷,發生成型加工時MI2變化或麻煩 等問題。亞乙烯基通常存在於聚合物末端。亞乙烯基的 定量係按照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同樣方法進行。 共聚物(A-1)〜(A-3)中,熱安定性指標之成型加工時 Μ12變化,可例如按下述確認。即於乙烯聚合物添加 IrganoxlOlO計l〇ppm,在190。〇利用短軸擠壓製粒。所 得九粒再於3 00°C重複製粒10次,然後評估MI2,以 MI2變化程度評鑑熱安定性。 或將MI計於300 °C通過10次亦可評鑑。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3)密度雖無特別限制,惟以0.850 〜1.100g/cm3爲宜,以0.899以下爲佳,0.895以下更好, -15-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4) 0 · 8 94以下尤佳。或以0.9 8 6以上爲佳。具體例以0 · 8 5 5 〜0.899g/cm3 或 〇.9 8 6 〜11〇〇g/cm3 範圍爲宜。 上述乙烯系共聚物(A-丨卜,以13C-NMR測得 C3-C2。α -烯烴的位置規則性滿足下式μ—〗]爲佳。 Ία β/(Ύα /3+Τα α ) ^ 0.25-0.0020 x χ …[e-1] 式中Τα泠表示I3c-NMR光譜中的α位和冷位具有支鏈 的碳原子之高峰強度,Τα α表示在兩α位具有支鏈的碳 原子之高峰強度,X爲聚合物中的乙烯含量(莫耳%)。 即13C-NMR光譜中的τ a冷和Τ α α ,係C4以上α -烯 烴衍生的構成單位中CH2之高峰強度,表示下列三級碳 原子位置不同之二種C Η 2 ··
R —— C — H I· Η10 丨 Η θ. Η丨 二 R — C —— H
R丨CIH- HIC —— H α ·_ ^ R——Chun T- HIC —— H 此Τα 々/(Τα 々+Τα α)強度比,可由下述求得。 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之i3C-NMR光譜,係例如使用日 本電子公司製JOEL-GX2 70 NMR測量裝置測定。測定時 使用試料濃度調節到5重量%的六氯丁二烯/d6-苯=2/1 (容量比)之混合溶液,按67.8MHz,25°C,d6·苯(128ppm) 基準進行。測得13C-NMR按照林德曼,亞當斯所倡議(<< 分析化學 >>43,pl245(1971)),J· C. Randall(<<巨分子化 學物理評論>〉(29,2〇 1 (1 989))解析,求得丁61/3/(丁(2/5+丁0 α )強度比。 -16-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5) 能滿足上式[e -1 ]所示關係式時,薄片厚度分佈較窄。 另外,乙烯系共聚物(A-1)〜(A-3)以I3C-NMR測得 C 3 - C 2 〇 α -嫌煙位置規則性滿足下式[e - 2 ]爲佳。 γ / (Ύ β r +Τ/3 /3 ) ^ 0.30-0.00 1 5 X x …[e-2] 式中T/3 r表示13c-nmr光譜中的々位和r位具有支鏈 的碳原子之高峰強度,ΤΘ yS表示在兩/3位具有支鏈的碳 原子之高峰強度,X表示聚合物中的乙烯含量(莫耳%)。 上述値與前述Ταα,Τα/3同樣,利用13C-NMR測定。 若滿足上式[e-2]所示關係式,則薄片厚度分佈較窄。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以GPC測得分子量 分佈(Mw/Mn)下限無特別限制,惟以1.2以上爲佳,1.6 以上更好,1.7以上尤佳。上限亦無特別限制,惟10以 下爲佳,3以下更好,2.9以下尤佳。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以GPC測得分子量 分佈(Mw/Mn)例如1.2〜10,以1.2〜3.0範圍爲佳,而以 1.6〜2.9更好。 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係以鄰 二氯苯爲溶劑,在溫度1 40°C測定。 Mw/Mn在前述範圍時,可得成型性和機械物性均優之 共聚物。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A-1)〜(A-3)之重量平均分 子量雖無特別限制,惟以1,〇〇〇〜1 0,000,000爲宜,1,000 〜1,000,000爲佳,10,000〜1〇〇,〇〇〇範圍更好。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又以滿足以下關係式[f] 爲宜。 -17-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6) MI 1 0/MI2 < (Mw/Mn) + 5.55 …[f] 式中MI10係在19(TC,以10公斤負重測得熔體指數, MI2爲前述在190°C,於2.16公斤測得熔體指數。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更好是以滿足下式爲特徵: MI2 > 1 9.009 X [ ;/ ]_ 5.2 4 8 6 ... [g] 乙烯系共聚物滿足上述關係式[f],[g]時,具有特徵是 共聚物中的長支鏈少。此等共聚物有優良之強度等機械 物性。因此,特別可用作各種成型品或樹脂改良劑。 又,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在乙烯系共聚物 中的灰份在lOOOppm以下,3 00ppm以下爲佳,而以 lOOppm以下之量更好。 灰份是乙烯系共聚物煅燒時殘留之成份,通常爲聚合 時所用金屬觸媒之殘渣。具體例有鈦化合物,鉻化合物 ’鋁化合物,鎂化合物,鋅化合物等。 灰份量在前述範圍內時,聚合物內所含金屬成份少, 透明性良好。灰份超出1 000ppm時,金屬成份多,實質 上不能使用。 另外’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就乙烯系共聚 物中灰份而言,含鈦和/或銷化合物時,鈦和/或鍩元素量 在lOppm以下,5ppm以下爲佳,而以3ppm以下更好。 前述乙錄系共聚物(A])〜(A_ 3)在溶液狀態或半析出狀 態’以不與共聚物重量的1 / i 〇以上,更好是1 /丨〇 〇以上 的水和/或醇接觸製造爲佳。如此乙烯系共聚物之製法, 在製程中使用之溶劑,以及水和/醇之去除設備簡單,故 -18- 1246517 五、發明說明(η ) 價廉。按後述製法所得共聚物,可得不與水,醇等接觸 ,且灰份少之共聚物。 前述乙烯系共聚物(A-1)〜(A-3),宜附對加氫使鏈移 5 0 %以上,更好是80%以上製造爲佳。如此乙烯系共聚物 在分子末端的乙烯基和亞乙烯基數量少,又因不用特殊 鏈移劑,故可廉價製造。 如此乙烯系共聚物(A-1)〜(A-3)之製法,只要可製造具 有上述特性的共聚物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使用 由(a)載體物質與(b)有機鋁化合物,(c)具有活性氫之硼酸 鹽化合物,和(d)環戊二烯基或被取代環戊二烯基,π結 合之過渡金屬化合物調製之載體觸媒,在溶液狀態或半 析出狀態,把乙燦和C3-C2() α -烯烴共聚合而得。 茲就本發明此項乙烯系共聚物製法說明如下。 乙_烯系共聚物之製法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係例如由乙烯,與C3-C2Qa -烯烴 ,必要時再加環烯烴,在下列過渡金屬化合物(a)(亦稱二 絡金屬化合物)存在下共聚合,更好是以無規共聚合製得。
式[I]中Μ爲周期表上第4族或鑭系過渡金屬,具體例 有 Ti,Zr,Hf,Nd,Sm,Ru,以 Ti,Zr,Hf 爲佳,Cpl 係M與7Γ結合之環戊二烯基,茚基,荞基,或其衍生物, -19-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8) X1和X2爲陰離子性配體或中性路易士鹼配體,Y爲含氮 原子’氧原子’磷原子,或硫原子之配體,z爲碳,氧, 硫,硼,或周期表第1 4族元素(例如矽,鍺,錫),以碳 ,氧,矽之任一爲佳,Z亦可爲具有取代基。 Z和Y亦可形成縮合環。 進一步詳述之,Cp 1爲配位於過渡金屬之配體,具有 環戊二烯基,茚基,莽基,或其衍生物基等的環戊二烯 基骨架之配體,具有此環戊二烯基骨加之配體,可具有 烷基,環烷基,三烷基甲矽烷基,鹵素原子等取代基。 Z係邊自C’ 0,B,S,Ge,Si,Sn之原子,Z亦可有院 基’烷氧基等取代基,Z之取代基亦可彼此結合形成環。 X1和X2爲陰離子性配體或中性路易士鹼配體,彼此可 相同或相異,爲氫原子或鹵素原子,亦可爲含C2。以下, 矽原子或鍺原子之烴基、甲矽烷基或甲鍺烷基。 女口此式[I]所示化合物具體例有: [二甲基(三級丁醯胺)(四甲基-77 5-環戊二烯基)亞甲矽 基]二氯化鈦, [(三級丁醯胺)(四甲基-77 5-環戊二烯基)-1,2-乙烷二醯 基]二氯化鈦, [二甲基(苯醯胺)(四甲基-5-環戊二烯基)亞甲矽基]二 氯化鈦, [二甲基(三級丁醯胺)(四甲基-5-環戊二烯基)亞甲矽 基]二甲基鈦, [二甲基(4-甲基苯醯胺)(四甲基-7? 5-環戊二烯基)亞甲 -20- 1246517 五、發明說明(19) 矽基]二氯化鈦, [二甲基(三級丁醯胺)(7? 5-環戊二烯基)亞甲矽基]二氯 化鈦, [四甲基(三級丁醯胺)(四甲基-7? 5 _環戊二烯基)亞甲矽 基]二氯化鈦等。 使用前述過渡金屬化合物(a)爲觸媒時,與該過渡金屬 化合物(a)同時可用輔觸媒,例如 (b)可與該過渡金屬化合物(a)中之過渡金屬Μ反應生成 離子性錯合物之化合物(亦稱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 (〇有機鋁氧基化合物。 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b)具體例有路易士酸、離子性化 合物,硼烷化合物和碳硼烷化合物。 路易士酸有BR3所示化合物(式中R爲可具有氟原子, 甲基,三氟甲基等取代基之苯基,或氟原子),具體例有 三氟化硼,三苯基硼,參(4-氟苯基)硼,參(3,5-二氟苯基) 硼,參(4-氟甲基苯基)硼,參(五氟苯基)硼,參(對甲苯基) 硼,參(鄰甲苯基)硼,參(3,5-二甲基苯基)硼等。 離子性化合物有三烷基取代之銨鹽,N,N-二烷基苯銨 鹽,二烷基銨鹽,三芳基鳞鹽等。具體而言,三烷基取 代銨鹽有例如三乙基銨四(苯基)硼,三丙基銨四(苯基)硼 ,三(正丁基)銨四(苯基)硼等。二烷基銨鹽有例如二(1-丙 基)銨四(五氟苯基)硼,二環己基銨四(苯基)硼等。 離子性化合物還有三苯基銀肆(五氟苯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肆(五氟苯基)硼酸鹽,二(環戊二烯)亞鐵四(五 -21 -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〇) 氟苯基)硼酸鹽等。 硼烷化合物有癸硼烷(14),雙[三(正丁基)銨]壬硼酸鹽 氫化十二硼酸鹽),鎳酸鹽(III)等金屬硼烷陰離子鹽等。 碳硼烷化合物有4-碳壬硼烷(14),1,3-二碳壬硼烷(13) ,雙[三(正丁基)銨]雙(十一氫化-7-碳十一硼酸鹽)鎳酸鹽 (IV)等金屬碳硼烷陰離子鹽等。 上述化合物(b)可單獨或二種以上組合使用。 (c)有機鋁氧基化合物(鋁氧烷)可爲公知之鋁氧烷,亦 可如特開平2-78678號公報列舉的苯不溶性有機鋁氧基 化合物化合物。 習知鋁氧烷具體例有如下通式所示。
R2A1—eO-Al·)^ —0A1R2 I 2 …(i) R
R (ii) 式中R爲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烴基,以甲基,乙 基爲佳,而以甲基尤佳。 m爲2以上之整數,以5〜40之整數更好。 於此,鋁氧烷亦可由式(OA^R1))所示烷氧基鋁單位和 (0A1(R2))所示烷氧基鋁單位(其中Ri和R2係與r同樣烴 基,R 1和R2不同)所構成混合烷氧基鋁單位所形成。 此等(b)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或(c )有機鋁氧基化合物, 亦可承載於粒狀載體上使用。 上述過渡金屬化合物(a)用作觸媒時,可倂用(b)離子化 -22-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1) 離子性化合物或(c)有機鋁氧基化合物之任一,更好是過 渡金屬化合物(a)同時與(b)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及(c)有機 鋁氧基化合物倂用。 必要時,有機鋁氧基化合物和/或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 ,還可同時使用(d)有機鋁化合物。 有機銘化合物可利用分子內具有至少一個A1 - C鍵之化 合物。此等化合物有例如下列通式所示有機鋁化合物: (R1)mAl(0(R2)nHpXq 式中R1和R2彼此可相同或相異,爲Ci_Ci5,更好是 CVC^烴基,X爲鹵素原子,瓜爲0<Π1^3,11爲〇^η<3 ’ p 爲 0Sp<3’ q 爲 〇Sq<3,而 m + n + p + q = 3。 本發明更好是在上述二絡金屬觸媒存在下,由乙烯與 C3-C2()a -烯烴,必要時再與環烯烴共聚合。進行如此共 聚合之反應相雖無特別限制,惟宜在例如溶液狀態進共 聚合,一般使用烴溶劑。亦可使用a -烯烴爲溶劑。共聚 合可用分批法或連_法之任意方法進f了。 使用上述二絡金屬系觸媒,以分批法實施共聚合時, 在聚合系內之二絡金屬化合物濃度,以聚合容積每1公 升,通常使用0.00005〜1毫莫耳,而以0,0001〜0.5毫 莫耳量爲佳。 有機鋁氧基化合物用量,使鋁原子(A1)對二絡金屬化合 物中過渡金屬原子(M)之莫耳比(Al/Μ)爲1〜1 0000,以 10〜5000爲佳。 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用量,使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對二 -23-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2) 絡金屬化合物之莫耳比(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二絡金屬化 合物)爲0.5〜20,更好是1〜1〇。 使有機鋁氧化合物時,聚合容積每1公升,通常使用 約0〜5毫莫耳,更好是約〇〜2毫莫耳量。 共聚合反應在通常聚合物可以保持溶液狀態的條件下 ,於低溫進行爲佳,例如溫度在-78至20 °C以下之範圍 進行。在如此低溫進行共聚合時,可以減少存在於聚合 物分子末端之乙烯基和亞乙烯基。另外,壓力以超過0到 80kg/cm2爲止,而更好是超過〇到50kg/cm2爲止之範圍 的條件下爲宜。 反應時間(以連續法實施共聚合時,指平均滯留時間), 因觸媒濃度、聚合溫度等條件而異,惟通常爲5分鐘〜3 小時,以1 0分鐘〜1 .5小時爲佳。 乙烯與C3-C2Q α -烯烴,和必要時之環烯烴,以可得上 述特定組成份之共聚物的量,供應至聚合系。再於共聚 合之際,必要時使用分子量調節劑。分子量調節劑之種 類有氫,烷基金屬,烷基矽等,爲了廉價製得乙烯基或 亞乙烯基量少的共聚物,以氫爲宜。氫量無特別限制, 惟附加氫分子使鏈移5 0 %以上製成乙烯系共聚物時,相 對於飽和分子末端聚合物1莫耳,必須用0.5莫耳以上。 以2〜1 0 0 0莫耳更好。氫附加型鏈移以鏈移爲主的觸媒/ 條件中,如此添加氫時,可得分子末端乙嫌基或亞乙烯 基少之乙烯系共聚物。 例如具體而言,在上述所示觸媒系,製造條件中,以不 -24-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3) 加入分子調節劑(氫)的條件,製造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 ’可以把握得到多少程度的共聚物。 另方面根據所要製造的本發明範圍內乙烯· α -烯烴共 聚物之分子量,可預測存在多少程度的分子末端,對此 加入上述範圍之分子量調節劑(氫),製成特定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必要時可用其他聚合物和塡料, 滑粉等無機材料之摻合物、混合物,再使用一般公知之 改質技術加以改質。例如順丁烯二酐等不飽和羧酸等。 另外可添抗氧化劑、耐光劑、離型劑等添加劑。 本發明乙烯聚合物可利用擠壓成型、吹塑成型、管、 膜、壓縮成型等己知成型法成型。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可用作各種成型體,尤其是薄膜 、薄片。亦可用作樹脂改質劑。 具體而言可用作防水片、舖墊、地毯塡充材料、炕用 熱水管、瓦斯管、自來水管等建築、土木用管、裏傷用 膜、濕布、導尿管等醫藥用途,熔體排氣管、絲織結合 劑、包裝用管、氣囊、雪靴、涼鞋等日常用品,灑水軟 管、保護膜等產業用途。 其次,說明本發明此種乙烯系共聚物組成物。本發明此 種乙烯系共聚物組成物,係選自上述(Α-1)〜(Α-3)乙烯系 聚合物之至少一種以上,與其他熱塑性聚合物之組成物。 具體例爲乙烯系共聚物以外之聚烯烴,例如(密度 -25-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4) 0.900g/cm3以上之聚乙烯,密度〇.9〇〇g/cm3以下符合本 案申請專利範圍之其他乙烯系共聚物,密度〇 . 9 0 0 g / c m3 以下符合本案申請專利範圍之乙烯系聚合物,丙烯均聚 物,或丙烯與選自C 2或C 4以上α -烯烴一種以上之無規 共聚物,丙烯與選自C2或C4以上之α -烯烴一種以上之 嵌段共聚物,丁烯-1之均聚物,丁烯_1與選自C2-C3或 C5以上α -烯烴之共聚物),聚醯胺、聚酯、聚碳酸酯、 聚縮醛、聚苯乙烯等。 其他熱塑性聚合物以聚烯烴爲佳,例如聚丙烯等爲宜 。尤以丙烯均聚物,或丙烯與選自C2或C4以上α -烯烴 一種以上之無規共聚物,丙嫌與選自C2或C4以上α-燒 烴一種以上之嵌段共聚物爲佳。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組成物中的乙烯系共聚物,與其他 熱塑性聚合物之比率,重量比爲〇·〇1/99·99〜99.99/〇.〇1以 〇·〇1/99·99 〜50/50 爲佳,而以 0.01/99.99 〜40/60 更好。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可由擠壓成型、吹塑成型、管、 膜、壓縮成型等已知成型法成型。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可用作各種成型體,尤其是薄膜 、薄片。 具體例有防水片、舖墊、地毯塡充材料、坑用熱水管、 瓦斯管、自來水管等建築、土木用管、裏傷用膜、濕布、 導尿管等醫藥用途,熔體排氣管、絲織結合劑、包裝用管 、氣囊、雪靴、涼鞋等日常用品,灑水軟管、保護膜等產 檠用途。 -26-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5) 發明效果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因具有特定熔體指數、密度、乙 烯基量、亞乙烯基量,故機械物性優,成型加工性和成 型加工時的熱安定性優,且耐熱老化性亦優。 本發明乙烯系共聚物可用作各種成型體,尤其是薄膜 、薄片、樹脂改質劑、橡膠彈性體。 實施例 茲利用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如下,惟本發明不限於此等 實施例。 實施例1 乙烯系共聚物之合成 於充分氮氣排淨過,附設攪拌器的1公升內容量之玻 璃製分液燒瓶,在23 °C充塡除去雜物之庚烷75 0毫升, 此玻璃製分液燒瓶在氮氣流通下冷卻到1 0°C,到1 〇°C時 停止氮氣流通,改爲氫5N1/小時,乙烯85N1/小時,丙烯 1 5N1/小時的條件流通。其次先投入0.3 75毫莫耳的三異 丁基鋁,接著分別投入0.0 02毫莫耳/毫升濃度的(三級丁 醯胺)二甲基(四甲基-7? 5-環戊二烯基)矽烷二氯化鈦之己 烷溶液〇·75毫升(0.0015毫莫耳),以及預先接觸30分鐘 的硼濃度〇·〇〇4毫莫耳/毫升,A1濃度0.012毫莫耳/毫升 的(C6H5)3CB(C6F5)4-甲基鋁氧烷之甲苯混合液3.75毫升( 相當於B原子爲0.015毫莫耳)。 (C6H5)3CB(C6F5)4-甲基鋁氧烷混合液投入後1〇分鐘,在 1 〇°C進行聚合。在規定時間,於玻璃製分液燒瓶內投入甲 -27-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6) 醇〇 · 5克,停止聚合。 聚合溶液經減壓乾燥,得共聚物。 對所得聚合物,測量MFR(2.16公斤負重),密度,乙 烯基量和亞乙烯基量,[??]。 結果,得密度 〇.862g/cm3,MI2 爲 320g/10 分鐘,[7? ]0.62,乙烯基量0.002個以下/1000個碳,亞乙烯基量 0·〇〇2個以下/1000個碳之乙烯系共聚物14.7克。 以上結果如表1所示。 各項測定按下述方法評鑑。 熔體指數(ΜΙ2):使用共聚物製成九粒,按照ASTM D 1 2 3 8-8 9,在19(TC,於2.16公斤負重的條件下測定。 密度:使用設定在1 7 0 °C的神籐金屬工業公司製油壓式 熱壓機,於l〇〇kg/Cm2壓力,成型爲〇.5mm厚之薄片, 使用設定在20°C的另一油壓式熱壓機,於i〇〇kg/cm2壓 力壓縮,冷卻,製成測量用試料。此壓片在1 2 0 °C熱處理 1小時,經1小時徐冷至室溫,以密度斜管測量。 [W ]極限黏度;在萘烷中,於1 3 5 °C,以濃度約 lmg/ml 測量,按[7? ]= ;? sp + (C(l+〇.2 8 7? sp))換算式求得 。其中C爲溶液濃度(g/dl),π sp表示比黏度(_)。乙烯基 量和亞乙烯基量按上述方法測定。 實施例2 乙烯系共聚物之合成 於充分氮氣排淨過,附設攪持器的1公升內容量之玻璃 製分液燒瓶,在2 3 °C充塡除去雜物之庚烷7 5 〇毫升,此玻 -28- ^____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7) 璃製分液燒瓶在氮氣流通下冷卻到1 0 °c,到1 〇 t;時停止 氮氣流通,改爲氫1N1/小時,乙烯85N1/小時,丙烯 15N1/小時之條件流通。 其次,先投入0.3 75毫莫耳三異丁基鋁。接著分別投入 0.002毫莫耳/毫升濃度的(三級丁醯胺)二甲基(四甲基-” \ 環戊二烯基)矽烷二氯化鈦之己烷溶液0.1875毫升(0.000375 毫莫耳),以及預先接觸30分鐘之硼濃度0.004毫莫耳/毫升 ,鋁濃度0.012毫莫耳/毫升之(C6H5)3CB(C6F5)4-甲基鋁氧烷 混合液3.75毫升(相當於B原子0.015毫莫耳)。 (C6H5)3CB(C6F5)4-甲基鋁氧烷的混合液投入後10分鐘 ’在l〇°C進行聚合。規定時間後,於玻璃製分液燒瓶投 入甲醇0.5克,停止聚合。 聚合溶液經減壓乾燥,得共聚物。 結果,得密度 〇.8 5 8g/cm3,ΜΙ2(2·16 公斤負重)l.lg/l〇 分鐘,MI10(10公斤負重)8.0g/10分鐘,[7? ]1·93,乙烯 基量0.002個以下/1 000個碳,亞乙烯基量0.002個以下 /1 000個碳,Mw/Mn2.1,乙烯含量爲72.4莫耳%,Τα /3 /(Τα 冷+Τα α)爲 0.058,7/(Τ泠 r+T/3 /3)爲 0.087 之乙烯系共聚物10.4克。 比較例1 乙烯系共聚物之合成 於充分氮氣排淨過,附設1公升內容積的玻璃製分液燒 瓶,在23 t充塡除去雜質的庚烷75 0毫升,此玻璃製分液 燒瓶在氮氣流通下冷卻到l〇°C,到l〇°C時停止氮氣流通, -29- 1246517 五、發明說明(28) 改爲氫0.25N1/小時’乙烯30N1/小時’丙烯7〇Ν1/小時條 件流通。其次,先投入0 · 3 7 5毫莫耳三異丁基鋁。接著分 別投入〇·〇1毫莫耳/毫升濃度的環戊一^燒基二氯化銷的己 烷溶液4.5毫升(0.045毫莫耳),以及0.004毫莫耳/毫升的 (C6H5)3CB(C6F5)4己烷溶液22.5毫升(0.09毫莫耳)。 (C6H5)3CB(C6F5)4溶液投入後10分鐘,在l〇°C進行聚 合。規定時間後,在玻璃製分液燒瓶內投入甲醇0.5克, 停止聚合。 聚合液經減壓乾燥。 結果,得密度 0.860g/cm3,MI2 1.8g/10 分鐘,[7? ]1.73,乙烯基量0.064個/1000個碳,亞乙烯基量0.092 個/10 00個碳之乙烯系共聚物53克。 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觸媒 (三級丁醯胺)二甲 基(四甲基-7? 5-環 戊二烯基)矽烷二 氯化鈦 (三級丁醯胺)二甲基 (四甲基-々環戊二 烯基)矽烷二氯化鈦 環戊二烯基 二氯化锆 輔觸媒 迄 gi3(^(C6F5)4-甲 基鋁氧烷 (C6H5)3CB(C6F5)4_ 甲 基鋁氧烷 (c6h5)3cb(c6f5)4 密度g/cm3 0.862 ' 0.858 0.860 MI g/10 分 320 1.1 1.7 乙嫌基量 個/1000個碳 0.002 0.002以下 0.064 亞乙嫌基重 個/1000個碳 0.002 瓦 0.002以下 1 0.092 -30-

Claims (1)

  1. I2465I7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9 0 1 1 8 2 7 7號「新穎乙烯系共聚物及其用途」專利案 ( 2005年8月29日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乙烯系共聚物,係乙烯與C3_C2q α _烯烴之共聚物 (Α-1 ),其特徵爲: (a) 在190°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指數(ΜΙ2)爲 0.0001 〜1 000g/10 分鐘, (b) 密度在〇.899g/cm3以下, (c) 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 (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〇.〇18〇38+0.003259 xlog(MI2)…[c ] (d) 聚合物之亞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d] ·· (亞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 0.018038+0.003259 xlog(MI2) …[d ]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乙烯系共聚物,其中該乙烯 系共聚物(A -1 )爲: (c-Ι)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1]: (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 0.004509+0.000815Xlog(MI2) ··· [c-1] (d-1)聚合物之亞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d-1]: (亞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 0.013528+0.002445 xlog(MI2) …[d-1]。 3 .—種乙烯系共聚物,係由乙烯與C3-C2Qa -烯烴之共聚 物(A-2),其特徵爲: 1246517 六、申請專利範圍 (a) 在190°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指數(MI2)爲 0.0001 〜1000g/10 分鐘, (b) 密度爲 0.875 至 0.899g/cm3, (c) 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 (乙烯基量:個/ 1000 個碳)$ 0.018038+0.003259 xlog(MI2)…[c ] 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乙烯系共聚物,其中·· (c-Ι)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1]: (乙烯基量:個/ 1000 個碳)S 0.004509+0.000815 xlog(MI2) …[c -1 ] 〇 5.—種乙烯系共聚物,係乙烯與C3-C2〇a -烯烴及環烯烴 之共聚物(A-3),其特徵爲: (a) 環烯烴含量在0.01莫耳%以上, (b) 在190°C,於2.16公斤負重之熔體指數爲 0.0001 〜1000g/10 分鐘, (c) 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c]: (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〇.〇18038+0.003259 xlog(MI2) …[c ] (d) 聚合物之亞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d]: (亞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〇.〇18〇38+0.003259 xlog(MI2) …[d ] 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乙烯系共聚物,其中該乙烯 系共聚物(A-3)進一步之特徵爲: 1246517 六、申請專利範圍 (c - 1 )聚合物之乙烯基量與μ丨2之關係滿足下式[c - 1 ]: (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O.004509+0.000815 Xlog(MI2)…[c -1 ] (d-1)聚合物之亞乙烯基量與MI2之關係滿足下式[d-l]: (亞乙烯基量:個/1000 個碳)S〇.〇13528+0.002445 Xlog(MI2)…[d-1] 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中以13C-NMR測得C3-C2Qa -烯烴之位置規則性滿 足下式[e-Ι]: Τα β / (Τα /5+Τα a )^0.25-0.0020Χχ 式中Τα /3表示13C-NMR光譜中α位和々位具有支鏈的 碳原子之高峰強度,Ta a表示兩a位具有支鏈的碳原 子之高峰強度,X表示聚合物中之乙烯含量(莫耳%)者 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中以13C-NMR測得C3-C2Qa -烯烴之位置規則性滿 足下式[e-2]: T/3 r / (T/3 r+T/S β )^0.30 -0.00 15Χχ ...[e-2] 式中τ/3 r表示13c -丽R光譜中石位和r位具有支鏈的 碳原子之高峰強度,T/5 yS表示兩/3位具有支鏈的碳原 子之高峰強度,X表示聚合物中之乙烯含量(莫耳%)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中以GPC測得分子量分佈(Mw/Mn)在1.2至10之 1246517 六、申請專利範圍 範圍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中以GPC測得分子量分佈(^/^在至之 範圍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中該乙烯系共聚物滿足MI1〇/MI2<(Mw/Mii;) +久55 者(式中、MI10係表示在190°C、於10公斤負重之熔 體指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中該乙烯系共聚物滿足]·5.24 86 者。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中乙烯系共聚物中之灰份量在1000ρρπι以下者。 1 4 .如申i靑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燦系共聚物 ,其中乙烯系共聚物中之鈦元素在10ρρπι以下,及/或 乙烯系共聚物中之鍩元素在l〇ppm以下者。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中該乙嫌系共聚物係附加氫分子使鏈移在5〇 %以上 製成者。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係用於成型體。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係用於樹脂改質材。 1246517 六、申請專利範圍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乙烯系共聚物 ’其係用於與其他熱塑性聚合物所製成之組成物。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乙烯系共聚物,其中其他熱 塑性聚合物係聚烯烴者。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乙烯系共聚物,其中組成物 中乙烯系聚合物與其他熱塑性聚合物之比率(重量比) 係 0.01/99.99 至 99.99/0.01 者。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乙烯系共聚物,其係用於成 型體。
TW090118277A 2000-07-26 2001-07-26 The novel ethylene copolymers and their use TWI24651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25759 2000-07-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46517B true TWI246517B (en) 2006-01-01

Family

ID=1871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8277A TWI246517B (en) 2000-07-26 2001-07-26 The novel ethylene copolymers and their us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91018B2 (zh)
EP (1) EP1264848B1 (zh)
KR (1) KR100522322B1 (zh)
CN (1) CN1250587C (zh)
DE (1) DE60120930T2 (zh)
TW (1) TWI246517B (zh)
WO (1) WO20020083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4848B1 (en) * 2000-07-26 2006-06-21 Mitsui Chemicals, Inc. Novel ethylene copolymer and uses thereof
US8637616B2 (en) 2010-10-07 2014-01-28 Chevron Phi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Bridged metallocene catalyst systems with switchable hydrogen and comonomer effects
US8629292B2 (en) 2010-10-07 2014-01-14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bridged metallocene complexes
US8609793B2 (en) 2010-10-07 2013-12-17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atalyst systems containing a bridged metallocene
EP2928958B1 (en) * 2012-12-05 2019-08-21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Hdpe modified polyethylene blown film compositions having excellent bubble stability
US10093838B2 (en) 2013-10-18 2018-10-09 Mitsui Chemicals, Inc. Adhesive including ethylene⋅α-olefin copolymer
CN112874063B (zh) 2015-12-29 2023-07-07 达纳帕克软包装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耐化学品的膜的方法
KR101958015B1 (ko) * 2016-11-08 2019-07-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에틸렌/알파-올레핀 공중합체
CN112088177B (zh) * 2018-05-04 2023-06-02 Lg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EP3513965B1 (en) 2018-08-08 2022-05-04 Danapak Flexibles A/S Improved films and laminates for use in packaging reactive compoun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50065C3 (de) * 1973-10-05 1980-06-26 Chemische Werke Huels Ag, 4370 Marl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Niederdruckco- und terpolymeren des Äthylens mit niedriger Dichte
US4349648A (en) 1981-07-31 1982-09-14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Catalyst composition for copolymerizing ethylene
US4988783A (en) * 1983-03-29 1991-01-29 Union Carbide Chemicals And Plastics Company Inc.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using supported vanadium catalyst
US6025448A (en) 1989-08-31 2000-02-15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Gas phas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NZ235032A (en) * 1989-08-31 1993-04-28 Dow Chemical Co Constrained geometry complexes of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comprising a substituted cyclopentadiene ligand; use as olefin polymerisation catalyst component
KR930703390A (ko) * 1991-01-14 1993-11-29 리챠드 지. 워터맨 안정화된 폴리에틸렌 수지 및 안정화 방법
US5608009A (en) 1992-10-28 1997-03-04 Idemitsu Kosan Co., Ltd. Olefin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
WO1994018250A1 (en) 1993-02-05 1994-08-18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ethylen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ethylene
JPH06298825A (ja) 1993-02-22 1994-10-25 Idemitsu Kosan Co Ltd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たエチレン系重合体
ES2179066T3 (es) 1993-02-22 2003-01-16 Idemitsu Kosan Co Copolimero de etileno, composicion de resina termoplastica que lo contiene y procedimiento de produccion de este copolimero.
US5773106A (en) 1994-10-21 1998-06-30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exhibiting heat resistivity, low hexane-extractives and controlled modulus
ES2277381T5 (es) * 1997-02-07 2014-02-06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reparación de macrómeros que contienen vinilo
JPH1160632A (ja) 1997-08-11 1999-03-02 Asahi Chem Ind Co Ltd エチレン重合体
JP3744659B2 (ja) * 1997-10-06 2006-02-15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改質エチレン重合体及びその製法
JP2000239457A (ja) 1999-02-22 2000-09-05 Mitsui Chemicals Inc 改質剤用エチ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4439642B2 (ja) 1999-11-24 2010-03-24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変性エチレン重合体
EP1264848B1 (en) * 2000-07-26 2006-06-21 Mitsui Chemicals, Inc. Novel ethylene copolymer and use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120930T2 (de) 2007-06-21
EP1264848A4 (en) 2004-10-27
CN1250587C (zh) 2006-04-12
CN1392880A (zh) 2003-01-22
KR20020035151A (ko) 2002-05-09
EP1264848A1 (en) 2002-12-11
US20030008997A1 (en) 2003-01-09
WO2002008305A1 (fr) 2002-01-31
EP1264848B1 (en) 2006-06-21
KR100522322B1 (ko) 2005-10-18
US6891018B2 (en) 2005-05-10
DE60120930D1 (de) 200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3931B (en) Polymer blends
JP3656324B2 (ja) プロピレン/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818472B2 (en) Cyclic olefin copolymers, compositions and molde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copolymers
KR20080059242A (ko) 에틸렌계 중합체, 이 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열가소성 수지조성물 및 성형체
WO2002079322A1 (fr) Composition de polymere de propylene, objet moule et copolymere de polyolefine
JP2022510678A (ja) 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269798B (zh) 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高丙烯含量ep
JP4414513B2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46517B (en) The novel ethylene copolymers and their use
WO2002016450A1 (fr) Polymere de 1-butene et produit moule a base de ce polymere
JP2001064426A (ja) 多孔質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法
JP4869514B2 (ja) 軟質シンジオタクティックポリプロピレン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
JP7308011B2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成形体
WO2013158254A1 (en) Blocky ethylene propylene copolyme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m
JP2000198893A (ja) 結晶性α―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を含む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0072824A (ja)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その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のフィルム
JP2001181360A (ja) プロピレン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
JP4916628B2 (ja) シンジオタクティックポリプロピレン組成物積層体
JP3656321B2 (ja) オレフィン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97933A (ja) オレフイン系共重合体
JP3610377B2 (ja) ブロー成形用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医療用容器
JPH1077371A (ja) ポリエチレン組成物
JPWO2003087218A1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WO2009131081A1 (en) Resin composition
JP3746348B2 (ja) プロピレン系共重合体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