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3632B - Electronic substrat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of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Electronic substrat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of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3632B
TWI243632B TW093109259A TW93109259A TWI243632B TW I243632 B TWI243632 B TW I243632B TW 093109259 A TW093109259 A TW 093109259A TW 93109259 A TW93109259 A TW 93109259A TW I243632 B TWI243632 B TW I2436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ircuit pattern
circuit
electronic substrat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9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5308A (en
Inventor
Minoru Koyama
Yasunori Yamazaki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05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5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3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36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41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ink-jet printing or drawing by dispensing
    • H05K3/12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ink-jet printing or drawing by dispensing by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8Texti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6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 H05K1/162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incorporating print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08Pretreatment of the circuit board, e.g. modifying wetting properties; Patterning by using affinity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06Inorganic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eramic, glas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6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 H05K1/165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incorporating printed i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6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 H05K1/167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incorporating printed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04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H05K2201/0116Porous, e.g. foa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83Dielectric layers
    • H05K2201/0187Dielectric layers with regions of different dielectrics in the same layer, e.g. in a printed capacitor for locally changing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2Fillers; Particles; Fibers;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 H05K2201/0275Fibers and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 H05K2201/0284Paper, e.g. as reinforc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Parts Pri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Description

1243632 (1) 玖、發明說明 本發明之優先權係宣告於2 0 0 3年5月2 8日所申請之曰 本專利申請號No. 2003 - 1 5 1 0 5 9,其中的內容係引爲本案 之參考。 【發明所所屬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大致有關於一種電子電路之製 造技術,詳而言之,係有關於一種電子電路之製造技術, 其可藉由滲入一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至一具有可滲透 性之電子基底來產生任何所要之電路。 【先前技術】 在過去,光學微影技術已被使用來形成電子裝置之微 電子電路圖案,諸如半導體積體電路及其類似者。由於製 造光學微影平版、光阻印刷、曝光、顯影及類似者等程序 已然成爲使用光學微影技術以製造電子電路所不可或缺# ,除了在設有足夠設備之半導體工廠外,無法製造電子% 路。此外,對於電子電路的生產,通常需要製造設備,胃 如,嵌入機台、通風櫃、焊接櫃及類似者,所以需要高昂 的設備投資與複雜的製程管理。因此,在小產量的情形中 ,當製造一電子電路之原型時(例如,在一種原型之製程 中,硏發者使用一種通用基底以裝設大量的元件,並且將 之黏合等),先前技術之方法並不適用,而且需要大量的 勞力與冗長的時間。 -5- (2) 1243632 作爲一種解決上述問題之技術,其被考慮以回應少量 電子電路之需求,其不需要大型設備,係採用噴墨技術將 形成電路之材料釋出在電子基底之上表面上以製造電路。 藉由這種技術,可以滿足各種產品之小生產規模的製 程需求,但在另一方面,卻無法滿足電子電路更加輕薄短 小的要求,而這也正是目前所最迫切的。換言之,隨著半 導體記憶體在容量上的增加以及處理器在速度上的加快與 積集度的提升,對於電子電路之尺寸縮小化的要求在近幾 φ 年來日益嚴苛,且目前急切需要一種可以在電子基底之上 表面上形成電子電路的方法,其可改善先前技術之方法。 本發明係根據上述之缺失而構思,而且其目的在於提 供一種電子基底、電子電路、及其製造方法及裝置,其可 藉由滲入一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至一具有可滲透性之 電子基底來產生任何所要之電路,以滿足電子電路對於減 少尺寸、重量、與厚度的要求。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子基底,其 係由一種多孔材料所形成,其中一種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 案之材料的液體材料可以滲入該多孔材料。藉由這種電子 基底,由於多孔材料呈現極佳的毛細現象,可以快速地吸 收該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的液體材料至該基底內 ,因而可以形成具有高精確度的電路圖案。 該多孔材料之主要成分可以爲一種陶瓷。在此情況下 -6 - (3) 1243632 ,可以形成具有高精確度的電路圖案,因爲這種多孔材料 不僅呈現極佳的毛細現象,並且具有絕緣體的特性、耐熱 的特性、以及質量輕的特性。 此外,該多孔材料之主要成分可以爲一種纖維材料。 在此情況下,可以形成具有高精確度的電路圖案,因爲這 種多孔纖維材料呈現極佳的毛細現象。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子電路,其 包括一電子基底,其主要成分可以爲陶瓷或纖維材料,以 及一種電路圖案,其係由包括以滲入該電子基底並且固化 的方式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的液體材料所形成。根據該 電子電路,該電路圖案係形成於電子基底中。因此,相較 於電路圖案直接形成於電子基底之上表面的情形,由於可 以減少電子電路之厚度,可以實現電子電路之尺寸與重量 的縮減。 作爲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該液體材料可以包括導電 材料、半導體材料、絕緣材料以及介電質之至少一者。在 此情況下,可以形成各種不同型式的電子電路。 該電路圖案可以包括一電容,其係由形成該電路圖案 之材料所形成。在此情況下,可以在該電子電路中提供可 以累積與釋出電性之元件。 該電路圖案可以包括一電感,其係由形成該電路圖案 之材料所形成。在此情況下,可以在電子電路中提供可以 輕易地在低操作頻率通過電流而不會在高操作頻率通過電 流之元件。 (4) 1243632 該電路圖案可以包括一電阻,其係由形成該電路圖案 之材料所形成。在此情況下,可以在該電子電路中提供可 以供應流通電流之適當電阻値之元件。 該電路圖案可以包括一引線或一電極,其係由形成該 電路圖案之材料所形成。在此情況下,可以連接該電子電 路至用來導通電流之元件或至其他電路。 該電路圖案可以包括一主動元件,其係由形成該電路 圖案之材料所形成。在此情況下,可以提供該電子電路僅 在一方向導通電流之元件或其類似者。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造電子電路 之方法,其中該電子電路係以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 料的一液體材料滲入一具有可滲透性之電子基底並且將該 液體材料固化的方式,而形成於該具有可滲透性之電子基 底上。根據該製造電子電路之方法,該電路圖案係形成於 δ亥電子基底內。因此,藉由本製造方法,相較於先前技術 之電路圖案直接形成於電子基底之上表面的情形,由於可 以減少電子電路之厚度,可以實現電子電路之尺寸與重量 的縮減。 根據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造電子電路 之裝置,其可藉由使用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的一 液體材料,而在一具有可滲透性之電子基底上形成所欲之 驚子電路。詳而言之,該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包括一噴墨 頤’其釋出該液體材料至該電子基底,以及一移位裝置, 其彼此相對地移動該噴墨頭與該電子基底。藉由該製造電 -8- (5) 1243632 子電路之裝置,可以使用噴墨技術,其類似於先前技術所 使用者。因此,藉由該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可以輕易且 方便地製造輕薄短小之電子電路。 【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本發明之電子基底、電子電路、及其製造 方法及裝置之較佳具體實施例將藉由參考附圖而詳加說明 〇 用於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電子基底1 〇 〇係由多 孔材料所形成,其主要材料爲一種纖維材料,如砂化物纖 維、氧化銘纖維或類似者,或是陶瓷材料。 在此,用來忍受高溫之多孔陶瓷材料具有獨特之立體 網狀結構,其係由熔化一部分高熔點之陶瓷材料並且熔合 一部分相同陶瓷材料所形成。藉由這種立體結構,由於具 有平坦之牆表面的許多極小孔在高溫下連結在一起,所形 成之多孔陶瓷材料內的空洞比例甚高,因此其包含大量之 彼此連結的空洞,其平均直徑大約爲幾十微米的等級。是 以,多孔陶瓷材料呈現極佳的毛細現象,可以相對高速地 吸收各種液體材料。 由於用來做爲該多孔陶瓷材料之陶瓷材料係爲半導體 或絕緣氧化物,所獲得之多孔陶瓷材料將會是絕緣體。除 了多孔材料之各種功能與特性之外,諸如重量輕、良好的 聲音吸收品質、良好的吸收與分離特性與選擇性透明度等 ,這種多孔陶瓷材料還具有多孔材料之特質,諸如耐熱、 (6) 1243632 抗化學藥劑與類似者;其性能之詳細特性係由其孔洞形狀 、孔洞直徑、孔洞直徑之分布狀態等所決定。因此,藉著 適當控制多孔陶瓷材料之孔洞形狀、孔洞直徑、孔洞直徑 之分布狀態等,可以符合各種需求,使得多孔陶瓷材料可 以適用於廣泛的應用。 因此’由具有這種特性的多孔陶瓷材料所形成的電子 基底1 〇 〇具有快速吸收各種液體的可滲透性、良好的絕緣 特性、良好的耐熱特性、良好的抗化學藥劑特性與重量輕 等特性。藉著適當地改變電子基底1 0 0之厚度與尺寸、孔 洞形狀、孔洞直徑、孔洞直徑之分布狀態等,可以獲得適 用於形成各種電路圖案p之電子基底1〇〇。 II 1係爲根據本發明之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的結構示 意圖。該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包括一或更多噴墨頭20與 一或更多噴墨頭50、一或更多墨匣30與一或更多墨匣60、 一平台裝置70、一固化裝置80、以及一控制裝置90,以藉 由使用噴墨方法釋出液體D與R於電子基底100之表面, 因而滲透該液體D與R至該電子基底1〇〇裡面,進而藉由 形成一預定電路圖案P於該電子基底1〇〇內,以製造一電 子電路C。 噴墨頭2 0與噴墨頭5 〇具有相同之結構,其面對設置於 該平台裝置7 0之兩側的電子基底】〇 〇,且釋出液體D與R 分別於該電子基底100之兩側。 圖2係爲噴墨頭2 〇與噴墨頭5 0之分解圖。如圖2所示, 噴墨頭2 0與噴墨頭5 0係在外殼2 5 0內裝設有提供噴嘴孔2 Π - 10 - (7) 1243632 之噴嘴板2 1 Ο、壓力腔定義板2 2 Ο、以及一振動板2 3 0。 如圖3所不’噴墨頭2 0之基本部分係由將壓力腔定義 板2 2 0包夾於噴嘴板2 1 0與振動板2 3 0所構成。分隔牆2 2 2所 分離之空腔係提供於該壓力腔定義板2 2 0內,其係由|虫刻 單晶矽基底或類似者所形成。詳而言之,複數個腔體2 2 i 、連接腔體221之開口 224、與各開口 224之共通路徑的儲 藏區2 2 3係由分別設置噴嘴板2 1 0與振動板2 3 0於該壓力腔 定義板2 2 0之上下表面所形成,因而阻隔其所定義之空間 的上部與下部。這些腔體221係分別透過開口 224而連接至 該儲藏區223,以作爲一獨立之壓力腔。 連接至腔體2 2 1之該複數個噴嘴孔2 1 1係形成於噴嘴板 2 1 0中。振動板2 3 0係形成以作爲一熱氧化薄膜或類似者。 連接至儲藏區2 2 3的墨匣開口 2 3 1係提供於振動板2 3 0中。 被灌入墨匣3 0、6 0之液體材料1 〇、4 0可以透過墨匣開口 23 1被供應至儲藏區2 2 3。相對於每一腔體221之壓電元件 24〇係提供於振動板2 3 0上。這些壓電元件240係藉由將諸 如PZT元件的壓電陶瓷材料或類似者包夾於一上電極與 一下電極之間所形成(未示於圖中)。這些壓電元件240 根據控制裝置90所施加之釋出訊號Sh、St而經歷體積的 改變。 藉由壓電元件240之體積的改變,具有這種結構之噴 墨頭2 0與5 0可以釋出液體D與R。必須了解,噴墨頭2 0與 5 0並不侷限於上述之結構;舉例來說’其也可以藉由使用 加熱元件而加熱液體材料1 〇、使其體積增加,而釋出液 - 11 - 1243632 (8) 體D與11。 回到圖1,每一墨匣3 0與6 0容納液體材料1 0 ' 4 0,並 且透過供應管而供應該液體材料1 〇、4 0至噴墨頭2 0與5 0之 一者。必須了解,由於墨匣3 0與6 0並未相連接,因此可以 在不同的墨匣內儲存不同類型的液體材料,且對應不同的 噴墨頭2 0、5 0而供應不同類型的液體材料。 每一液體材料10、40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P之形成 電路圖案的材料K。用來形成電路圖案的材料K係爲呈現 不同電性(諸如導電性、半導電性、絕緣特性、介電特性 與類似者)之基底。舉例而言,可能之形成電路圖案的材 料K係爲具有低熔點之金屬基底,諸如焊錫、鎵、鉛或 類似者’其可藉由加熱至其熔點而成爲液體;或是包括高 密度微小粒子並且呈現所欲之電性的基底。不論是採用哪 —種材料,液體材料1 0、4 0之黏性可以藉由溶劑或類似者
而調整,使得其適用於從噴墨頭20、50釋出出液體D與R 〇 可以將該電子基底1 0 0維持於空中的平台裝置(移位 裝置)70也可以在X方向與Y方向移位該電子基底100。 平台裝置70係提供有一下方開口(未示於圖中)於所欲形 成電路圖案(於電子基底1 0 0圖中的下側)之處,使得從 平台裝置70下方之噴墨頭20、50釋出出之液體D與R可 以到達電子基底100之下表面。因此,只有電子基底]00圖 中之Ί、表面的周圍部份接觸到平台裝置7 0。 根據控制裝置90所發出之驅動訊號SX與Sy,平台裝 - 12 - 1243632 Ο) 置7〇可藉由一平台移位部71而移動於X方向與Y方向, 使得被維持於平台裝置7 0上方的電子基底1 〇 〇被傳動於X 方向與Υ方向。基底位置量測部72被提供至平台裝置70 ,且其根據電子基底1 00之位置而發送訊號該控制裝置90 。控制裝置90根據這些訊號以控制電子基底100之位置。 固化裝置80係爲一種在從噴墨頭20、50釋出出之液體 D與R以及在電子基底10 0進行預設之加熱製程的裝置。 固化裝置80包括一上部固化裝置81以及一下部固化裝置82 ,其根據控制裝置90所供應之控制訊號Spa與Spb,對液 體D與R以及在電子基底100進行物理、物理化學及/或 化學加熱或類似者。 控制裝置90係爲一包括CPU、記憶體、介面電路與類 似者之電腦裝置(均未示於圖中)。在製造電子電路之裝 置I中,控制裝置9 0藉由執行預設之程式而實現電子電路 之製造。換言之,其藉由傳送適當釋出訊號S h與S t至噴 墨頭2 0、5 0,而釋出出液體D與R ’並且錯由傳送適當驅 動訊號Sx與Sy至平台移位部71,而控制電子基底100之 位置。 具有這種結構之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的操作將在以 下說明中被描述。 首先,當電子基底1 〇 〇置放於平台裝置7 〇時,控制裝 置9 0輸出驅動訊號Sx與Sy至平台移位部71。平台移位部 71針對驅動訊號Sx與Sy而移動平台裝置70,使得電子基 底100相對於噴墨頭20、50移位,因而使得即將形成電路 -13 - (10) 1243632 圖案處上之電子基底100區域面對噴墨頭20、50。 接著,根據即將形成之電路圖案P之類型(亦即,根 據其係具有導電、半導電、絕緣或介電値等性質),控制 裝置9 0決定所要使用的液體材料1 〇、4 0,並且釋出釋出訊 號Sh與St至相對應的噴墨頭20、50 (事實上,係至壓電 元件2 4 0 )。 在被供應釋出訊號Sh與St之噴墨頭20、50中,壓電 元件2 4 0根據其上電極與下電極之間的電壓,而經歷體積 的改變。這樣的改變會造成振動板2 3 0之擾動,也使得腔 體2 2 1內之容量有所改變。由於液體材料1 0、4 0已被灌入 該腔體221,因此液體材料10、40被腔體221之噴嘴21 1, 以液體D與R的形式釋出於電子基底100之上或下表面。 腔體221內液體材料10、40之不足的量則從墨匣30、60補 充。 因此,黏附在電子基底1 00之上或下表面的液體材料 10、40立刻被吸入並且滲入電子基底100,因其具有可滲 透性(係藉由毛細現象)。可以藉由調整液體材料1 〇、4 〇 內之溶劑的種類與量,而控制液體材料1 〇、40滲入電子基 底100之深度。滲入電子基底100之液體材料10、係藉由 自然乾化或以固化裝置81、82進行固化,以形成一固體膳 。該固體層根據液體材料1 〇、4 0內之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 之特性,而具有所欲之導電、半導電、絕緣或介電値等性 質。 接著,根據本發明之製造包括電子電路元件C (諸如 _ 14 - (11) 1243632 ’電容12,122、線圈123、電阻124、引線125、電極⑴ 與主動元件127 )之電子電路圖案P的方法,將分別說明 之製造方法。 較佳具體實施例1 首先,請參照圖4A與4B,其係爲顯示形成具有面對 表面之電極的電容121之方法的示意圖。圖4a爲電子電路 之平面圖;而圖4B爲圖4A之沿著箭頭IV-IV之截面圖。 在此,假設液體材料1 1、4 1包括一材料(用來形成電 路圖案之材料K ),其具有絕緣特性;而另一液體材料} 2 、42包括一材料(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κ),其具有 導電性。具有導電性之液體材料丨2、4 2包括二氧化釘( Ru〇2)、一氧化銥(Ir〇2)、二氧化餓(qsq2)、二氧化 鉬(Μ 〇 0 2 )、二氧化銶(R e 0 2 )、二氧化鎢(w 〇 2 )、 YBa2Cu307-x、鉑、金、銀、銦、銦鎵合金、鎵' 銲錫或 類似者’以作爲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 ;乙酸丁基二甘醇 月日(butyl car bitol acetate) > 3 - d i m e t h y 1 - 2 - i m i d a z o 1 i t h i n 、BMA或類似者係用來作爲溶劑。具有導電性之液體材 料1 2、4 2也可以是低熔點之金屬薄膜,如銦鎵合金、銦或 類似者’其可以藉由加熱或類似方式而熔化。 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丨係被提供有··容納包括用來形 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的導電材料之墨匣、釋出包括導電 材料之液體材料12、42的噴墨頭22、52,以及容納包括用 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的絕緣材料之墨匣、釋出包括 -15- !243632 (12) 絕緣材料之液體材料]1、4 1的噴墨頭2 1、5 1。 形成導電層的製程: 電子基底100係相對於噴墨頭22、52而移動,其中噴 墨頭2 2、5 2係用來釋出具有導電性之液體材料1 2、4 2並且 分別面對電子基底之上表面與下表面,以使得噴墨頭22、 52面對電子基底上所形成之導電層1〇2的區域。接著,當 電子基底1 0 0相對於噴墨頭2 2、5 2而移動於電子電路所將 形成的區域時,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的導電 材料之液體材料12、42係從噴墨頭22、5 2被釋出,以形成 矩形之導電層1 02 (電容1 2 1之電極)。以這種方式釋出的 液體材料12、42黏著於電子基底1〇〇。該黏著之液體材料 12、42具有大約幾十奈米之直徑。 藉此,兩導電層102、10 2係形成以構成一對電極,其 係相_ 一預定之距離。該兩導電層]〇 2、1 〇 2的寬度與長度 以及其間的間隙係根據即將形成之電容1 2 1的電容値而被 決定。其乃因爲電容121的電容値係由電極之面積(導電 層1 〇 2 )與其間的間隙所決定。 固化導電層的製程: 爲了要獲得所欲之電子特性,必須進行導電層! 〇 2的 固化製程。 如果作爲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之液體材料1 2、4 2 包括導電材料(諸如並不存在於溶液的金屬基底或類似者 (13) 1243632 )的微小粒子,那麼,因爲從噴墨頭22 ' 5 2所釋出的液體 材料1 2、4 2係以散佈於溶劑之微小粒子的方式存在,當溶 劑蒸發時,可能會造成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 (導電材料 的微小粒子)無法連接在一起,使得導電性無法持續。因 此,藉著使用固化裝置80或類似者加熱形成電路圖案之材 料K至導電材料的熔點以上,可以連接散佈於形成電路 圖案之材料K的微小粒子,而形成一個單一基體,因而 確保所獲得之元件的導電性良好。 如果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不溶於液體材料1 2、42 ,可以以固化裝置80蒸發溶劑而使導電材料沈澱,這樣就 不會出現元件之導電性的問題。 在另一方面,如果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係爲一種 諸如金屬基底或類似者的材料,其係已被加熱至超過其熔 點,可以藉著保持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電子基底之區域的 溫度在低於該金屬基底的熔點,將其固化成一導電構件。 如果因爲上述兩電極(導電層)1 〇 2、1 〇 2之間的電絕 緣特性而無法確保電容1 2 1之品質,也可以接受在電極( 導電層)1 0 2、1 0 2之間形成一絕緣層1 0 1。此乃因爲電容 】2 ]的電容値隨著電極之間的介電比値之增加而增加。 在此,用來形成絕緣層1 〇 1的液體材料1 1、4 1包括具 有絕緣特性之二氧化矽(si〇2)或氧化鋁(ai2o3 )、具 有介電特性之氧化緦鈦(S r T i 0 2 )、氧化鋇鈦(B a T i 0 2 ) 、Pb(Z;r5 Ti) 03、或類似者等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以及 P G Μ E A、環已烷(c y c 1 〇 h e X a n e ) 、c a ]· b y d 〇 ] a c e t a t e 或類 -17 - (14) 1243632 似者等,其可用來作爲溶劑。此外,也可以添加甘油、二 甘醇(d i e t h y 1 e n e g 1 y c 〇 1 )、乙二醇(e t h y 1 e n e g I y c ο 1 )或 類似者,以視需要作爲液體材料1 1、4 1之濕潤劑以及黏結 劑。此外,關於包括一種具有絕緣特性之材料的液體材料 1 1、4 1,也可以接受使用包括p 〇 ] y s i 1 a z a η或絕緣材料之 金屬醇氧化合物(alkoxide)。在此情形中,可以藉由加熱 或化學反應或類似者形成該絕緣材料。 形成絕緣層的製程: 電子基底1 〇 〇係相對於噴墨頭2 1、5 1而移動,其中噴 墨頭2 1、5 1可以釋出具有絕緣特性之液體材料11、4 1並且 分別面對電子基底100之上表面與下表面,而且該液體材 料1 1、4 1係由噴墨頭2 1、5 1朝絕緣層1 0 1所將形成之區域 (在導電層102、102之間)釋出。位於導電層102、102之 間的絕緣層1 01之寬度與長度以及具有絕緣特性之該材料 的介電比値係根據即將形成之電容1 2 1的電容値而被決定 。電容1 2 1的電容値亦由電極之間的介電比値所決定。 如果液體材料Π、4 1包括具有絕緣特性之材料’那麼 ’可以接受直接將其中的溶劑成分蒸發’因爲即使藉由固 化所形成之絕緣層1 〇 1並未形成一緊密層,依然不會產生 不良的電性影響。然而,必須進行加熱製程’以固化並強 化該絕緣層1 0 1。 如果絕緣層]01藉由化學反應之過程而被固化’其已 考慮藉由某化學藥劑進行該製程會造成分散系統之損壞。 - 18- 1243632 (15) 舉例來說,如果液體材料i :!、4〗具有作爲主要成分之分散 於本乙細壓克力樹脂材料的有機顏料,那麼氮化鎂之溶液 可以從噴墨頭被釋出以作爲反應液體。此外,如果液體材 料1 1、4 1具有作爲主要成分之環氧樹脂,那麼,胺類材料 可以從噴墨頭被釋出以作爲反應液體。 當形成上述導電層1 〇 2或絕緣層1 〇 1時,在形成一層後 ,必須在形成下一層之前進行固化製程。當包括另一種形 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之液體材料被釋出,以重疊於一尙 未完全固化之液體材料時,材料會混在一起,因而導致所 欲之電子特性無法被獲得。 作爲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而非具有絕緣特性 之材料’也可以接受使用介電材料。此乃因爲可以藉由塡 入介電材料於電極之間,而增加電容1 2 i的電容値。此外 ,也可以接受從複數種材料中形成複數個絕緣層1 〇 1。此 乃因爲可以獲得類似多層結構功用之電容1 2 1功用。 也可以接受在形成導電層1 02之前形成絕緣層1 0 1。尤 其’如果電極之間的間隙很小,必須選擇具有絕緣特性之 材料’其絕緣特性使得絕緣層1 〇]對於隨後被釋出的液體 材料1 2、4 2呈現無親合性之特性。此乃因爲由於首先形成 的絕緣層1 0 1排斥液體材料1 2、4 2,電極短路的風險降低 了。 此外’導電層102並不侷限於圖4所示之結構,其他各 種形式也可以使用。舉例來說,可以藉由形成導電層]02 或絕緣層1 0 ]而增加電容1 2 1的電容値,使得彼此面對之電 - 19- (16) 1243632 極被形成於鋸齒狀或起伏狀。 可以藉由上述之任何製程而在電子基底丨⑽內形成電 容1 2 1 (電路圖案P )。當使用這些製程之一者時,如果 電容]2 1的電容値在實際量測時被發現不足,可以藉由形 成導電層102來微調電容値,且/或藉由釋出介電材料於 延伸之導電層102之間,以增廣面對之電極的面積。在這 種情況下,可以設定最初製成之電容1 2 1略低於所欲的電 容値,再增加其電容値,直到其到達最適合之位準。 如上所述,因爲可以以噴墨方式形成絕緣層1 0 1與/ 或導電層1 0 2 ’不僅可以以小尺寸裝置(例如使用於家用 EP $機或類似者之噴墨頭)低成本地製造任何所欲樣式之 電容1 2 1 ’在必須微調電容1 2〗的電容値時,也可以簡單地 增加其電容値至一定程度。 較佳具體實施例2 參照圖5A與5B,其爲藉由上述之製造電子電路之裝 置1以形成不同於上述類型之另一類型的電路圖案p ( 一 電容122,其具有在電子基底1〇〇之厚度方向面對面之電極 )之方法的範例。圖5A爲電子電路之平面圖;而圖5β爲 圖5 A之沿著箭頭v _ v之截面圖。 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係被提供有:容納包括用來形 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的導電材料之墨匣、釋出包括導電 材料之液體材料12、42的噴墨頭22、52,以及容納包括用 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Κ的絕緣材料之墨匣、釋出包括 - 20> (17) 1243632 絕緣材料之液體材料1 1、4 1的噴墨頭2 1、5 i。 形成絕緣層的製程: 電子基底1 0 0係相對於噴墨頭2 i而移動,其 有絕緣特性之液體材料1 1 ’以作爲形成電路圖案 。至於具有絕緣特性之液體材料1 i之本質,則如 電容中所述者。儘管所形成之絕緣層1 〇〗較寬且 獲得之電容122的電容値較大,絕緣層1〇1必須形 寬度以提供適當的絕緣,否則會有電極之間發生 險。此外,可以藉由從介電材料中形成絕緣層1 加電容1 2 2的電容値。至於絕緣材料之固化,則 第一類之電容中所述之方法完成。 形成上導電層的製程: 電子基底100係相對於噴墨頭22而移動,以 頭2 2於絕緣層1 0 1上;而且絕緣層1 〇丨係相對於噴 移動’同時從噴墨頭2 2釋出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 K的導電材料之液體材料]2,使得液體材料〗2被 叠於絕緣層1 0 1上表面上。而且,藉由將液體材 ’可以形成上電極(導電層)1〇2。具有導電特 材料1 2之本質、以及將之固化的方式,則如第一 中所述者。儘管可以接受形成導電層1 〇2於盡可 域中,以使所獲得之電容I 2 2的電容値盡可能的 確保不會與相對電極發生短路。 係釋出具 之材料K 第一類之 較薄,所 成足夠之 短路的危 01,而增 以相同於 定位噴墨 墨頭2 2而 案之材料 釋出以重 料1 2固化 性之液體 類之電容 能大的區 大,必須 -21 - (18) 1243632 形成下導電層的製程: 電子基底】〇 〇係相對於噴墨頭5 2而移動,以定位噴墨 頭5 2於絕緣層1 0 1下;而且絕緣層1 0 1係相對於噴墨頭5 2而 移動,同時從噴墨頭52釋出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 K的導電材料之液體材料4 2,使得液體材料4 2被釋出以重 疊於絕緣層1 〇 1之下表面上。而且,藉由將液體材料4 2固 化,可以形成下電極(導電層)1 02。具有導電特性之液 體材料42之本質、以及將之固化的方式,則如第一類之電 容中所述者。 儘管,如果絕緣層101沒有伸入電子基底100之下表面 ,成爲下電極之導電層102伸入電子基底100內,相對地, 如果絕緣層1 〇 1的確伸入電子基底1 00之下表面,成爲下電 極之導電層1 02形成於絕緣層1 (M下方。然而,下導電層 102必須不能與上導電層102短路。 可以以此製程在電子基底100內形成電容122 (電路圖 案P.)。必須了解的是,之後必須改變電容1 2 2的電容値 ,接著,在使用噴墨法進行形成操作以增大絕緣層1 0 1之 後,可以輕易地藉由額外地在絕緣層1 〇 1之上、下側形成 上電極與下電極之額外區域,以增加彼此面對之電極的面 積。 藉著此電容]22,在上、下電極102、102之間產生之 層並不侷限於絕緣層,其也可以接受形成一非親合性層, 其對於包括導電材料之液體材料]2呈現非親合性之特性。 ‘22- (19) 1243632 此乃因爲,如果電子基底1 〇 〇本身的絕緣特性已經足夠’ 可以藉由使用排斥液體材料1 2、4 2之非親合性層,降低上 、下電極1 〇 2、1 0 2短路的風險。 根據本方法,由於可以使用噴墨法形成絕緣層及/或 導電層1 02,因此可以以小尺寸裝置(例如使用於家用印 表機或類似者之噴墨頭)低成本地製造任何所欲樣式之電 容。此外,根據本方法,可以製造具有高電容値的電容 1 2 2,因爲可以相對地加大電極之面積。 較佳具體實施例3 參照圖6Α、6Β、7Α與7Β,其爲藉由上述之製造電子 電路之裝置1以形成作爲線圈(一電感1 2 3 )之電路圖案ρ 的方法之範例。圖6Α與7Α爲電子電路之平面圖。圖6Β 爲圖6Α之沿著箭頭VI-VI之截面圖;而圖7Β爲圖7α之 沿著箭頭VII-VII之截面圖。 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係被提供有:容納包括用來形 成電路圖案之材料Κ的導電材料之液體材料]2、4 2之墨 匣、釋出包括導電材料之液體材料1 2、4 2的噴墨頭2 2、5 2 ,以及容納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Κ的絕緣材料 之液體材料1 1、4 1之墨匣、釋出包括絕緣材料之液體材料 1 ]、4 ]的噴墨頭2 1、5 I。 形成螺旋導電層的製程: 在從噴墨頭22、5 2釋出包含導電材料之液體材料]2、 -23- 1243632 (20) 4 2時,電子基底1 0 0係相對於噴墨頭2 2、5 2而螺旋狀地移 動,使得導電層1 〇2a係形成爲螺旋狀,如圖6A所示。螺 旋狀導電層1 02之圈數與其寬度係根據所欲製造之線圈1 2 3 的電桿値而決定。至於液體材料〗2、4 2之特性,以及固化 之製程,係如前述所介紹。 形成絕緣層的製程: 在從噴墨頭2 1、5 1釋出包含絕緣材料之液體材料1 1、 4 1時,電子基底1 0 0係相對於噴墨頭2 1、5 1而移動,如圖 6 A所示,使得絕緣層1 〇 1係形成爲帶狀,其沿著導電層 l〇2a之直徑方向延伸,留下螺旋狀之中央部份未被覆蓋 。藉此,隨著絕緣層1 〇 1藉著滲透而被形成於導電層1 02 a 之螺旋線間,導電層102a亦形成以重疊於導電層102a之 螺旋線上。至於液體材料1 1、4 1之特性,以及固化之製程 ,係如前述所介紹。 形成另一導電層的製程: 在從噴墨頭22釋出包含導電材料之液體材料12時,電 子基底100係相對於噴墨頭22而移動,使得對應一從線圈 ]23延伸的線之導電層1〇2b被形成於絕緣層10]上,藉以 繞過絕緣層1 0 1並且將線圈1 2 3之螺旋狀中央部份與外界連 接。藉此,因爲可以形成對應從線圈1 2 3延伸的線之導電 層102b,藉此,導電層]〇2b被形成而從線圈123之螺旋狀 中央部份連接,而不與構成螺旋狀之導電層]02 a連接, -24- 1243632 (21) 因此可以形成線圈]2 3。至於液體材料1 2之特性,以及固 化之製程,係如前述所介紹。 藉由此製程,可以將線圈123形成爲電子基底100上的 電路圖案P。必須了解,可以連接習用引線至導電層1 0 2 a 中央點,其構成線圈1 2 3,而非形成絕緣層1 〇 1與導電層 1 02b ° 此外,藉由調整滲入電子基底100之導電層102的深度 ,可以形成線圈123而不提供導電層1 02。換言之,如圖7 所示,可以只釋出液體材料12,其藉由使用噴墨頭22而具 有與電子基底1〇〇之上表面相對之導電性,也可以在電子 基底1〇〇之上表面上形成相對薄的導電層l〇2c。接著,在 電子基底100係相對於噴墨頭22、52而移動,使得液體材 料12、42滲入電子基底之上、下表面時,藉由釋出液體材 料1:2、42兩者,其藉由使用噴墨頭22、5 2而具有與電子基 底100之上、下表面相對之導電性,導電層102d被形成於 螺旋之中央部份。此外,另一相對薄之導電層1 0 2 e被形 成於電子基底100之上表面,其藉由使用噴墨頭52而釋出 具有與電子基底1 0 〇之上表面相對之導電性的液體材料4 2 ,以在線圈1 2 3之螺旋狀中央對應從導電層1 〇 2 d延伸至導 電層1 0 2 c外面的引線;而且可以提供線圈1 2 3而不提供任 何絕緣層1 0 2。 此外,在形成線圈】2 3之後,如果要增加線圈I 2 3之電 感値,可以從螺旋之終點部分進一步延伸導電層i 〇 2 a、 102c.。也可以在螺旋狀之導電層l〇2a、] 〇2c之間提供磁 -25- 1243632 (22) 性材料’以增加線圈1 2 3之電感値。在另一方面,在形成 線圈1 2 3之後’如果要減少線圈1 2 3之電感値,可以從螺旋 導電層102之中點部分形成一引出線。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以在電子基底1 〇 〇內形成 作爲電路圖案P之線圈1 2 3。此外,如果在線圈1 2 3製造完 成之後想要增加或減少電感値或類似者,可以輕易地進行 這種微調。必須了解,如果沒有形成螺旋狀之導電層1 〇2 ,而形成鋸齒狀或上、下凹的導電層1 〇 2,可以獲得所欲 之線圈1 2 3的電感値。 接著’參照圖8A、8B、9A與9B,其爲藉由上述之製 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以形成作爲電阻124(電路圖案P)之 方法之範例。圖8A與9A爲電子電路之平面圖。圖8B爲 圖8 A之沿著箭頭Ιΐχ-ΐΐχ之截面圖;而圖9B爲圖9A之沿 著箭頭IX-IX之截面圖。 在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中,包括:容納包括用來形 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的電阻材料之液體材料1 3、4 3之墨 匣、以及釋出液體材料1 3、4 3的噴墨頭2 3、5 3。 包括於液體材料1 3、43以作爲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 料K的電阻材料係根據所欲製造之電路圖案p (電阻1 24 )之電阻値所決定。作爲電阻材料之液體材料1 3、4 3中, 包括導電粉末與具有絕緣特性的粉末所混合,諸如Ni-Cr 、Cr-SiO、C r - M g F、Au-Si02、AuMgF、PtTa205、 AuTa205Ta2、Cr3Si、丁“匕或類似者,以作爲形成電路圖 条之電阻材料;以及P G Μ E A、環已院(c y c 1 〇 h e X a n e )、 -26- (23) 1243632 carbydol acetate或類似者等,其可用來作爲溶劑。根據 所需’也可以添加甘油、一甘醇(diethylene glycol)、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或類似者,以視需要作爲液體 材料1 1、4 1之濕潤劑以及黏結劑。此外,關於包括—種具 有絕緣特性之材料的液體材料1 3、4 3 ,也可以接受使用包 括polysilazan或絕緣材料之金屬醇氧化合物(alk〇xide)。 在此情形中’可以藉由加熱或化學反應或類似者形成該絕 緣材料。 形成電阻層的製程: 在電子基底1 〇 〇係相對於噴墨頭2 3、5 3而移動時,包 含電阻材料之液體材料1 3、4 3以作爲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 ,以連續方式從噴墨頭23、53釋出而具有與電子基底之上 、下表面相封之導電性。錯此’電阻層1 0 3被形成而具有 電性電阻。至於電阻層1 0 3之固化製程係如前述所說明者 。必須了解,所形成之電阻層1 0 3的寬度、厚度與長度係 決定於所獲得之電阻1 2 4之所欲的電阻値。此乃因爲電阻 1 2 4之電阻値係正比於其長度且反比於其截面積。必須了 解,必須設定電阻層1 0 3的寬度、厚度與長度,以獲得較 目標値高的電阻値。此乃因爲可以藉由增加電阻層I 03之 深度或厚度以減少電阻至一適當電阻値,如有需要的話。 當電阻層103被固化時,電子基底100係相對於噴墨頭 22、52而移動,噴墨頭22、52同時釋出具有導電性之液體 材料,因此導電層〗0 2、1 0 2被形成於電阻層1 〇 3之兩側。 -27- 1243632 (24) 至於此導電層1 ο 2之固化製程係如前述所說明者。必須了 解,如圖9所示,可以形成導電層2之結構的電阻1 2 4於 電阻層103之上、下表面,而不在電阻層1〇3之上、下表面 形成導電層1 〇 2。此製程對於具有普通技術者將十分淸楚 ,根據上述之說明,遂予省略。 因此可以形成電阻124以作爲電子基底100內的電路圖 案Ρ。必須了解,如果在電阻1 24形成之後,想要對該電 阻1 24之電阻値進行微調,可以藉由更進一步釋出液體材 料1 3、4 3與增加電阻層1 0 3之寬度與厚度,以降低電阻値 至所欲的適當値。因此,可以使用本噴墨法簡單地製造電 阻2 4。此外’在電阻被生產之後,也可以對該電阻之電阻 値進行微調。 接著,參照圖1〇Α、10Β、11Α與11Β,其爲藉由上述 之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以形成作爲引線2 5與電極2 6之方 法之範例。圖10Α與11Α爲電子電路之平面圖。圖10Β爲 圖10Α之沿著箭頭Χ-Χ之截面圖;而圖11Β爲圖11Α之沿 著箭頭ΧΙ-ΧΙ之截面圖。 上述之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係用於形成這些引線1 2 5 與電極1 2 6的製程。而且,在使用離散元件以作爲電子元 件時,本發明可以應用於離散元件之間之引線的形成。然 而,更進一步的裝置或操作元件被需求以設置這些離散元 件於該電子基底100之上表面與下表面。 元件設置的製程: -28- (25) 1243632 個別元件(離散元件)藉由使用插件機器或純手工來 設置於電子基底100之上表面或下表面之適當位置。其乃 是決定於即將被製造之電路圖案P (電子電路C)。在圖 1 0中,個別元件、電阻1 1 0、電容1 1 1與電晶體1 1 2係以晶 片开> 式被設置。 可以將這些個別元件1 1 〇、1 1 1與1 1 2藉由環氧黏著劑 或類似者預先設置於電子基底1 〇 〇。也可以藉由噴墨法進 行黏著材料之應用。舉例而言,黏著層1 〇 4之形成可以藉 由電子機底1 〇 〇之噴墨頭2 4、5 4釋出包括黏著材料之液 體材料14、44。由於黏著層104僅需要保持元件於定位, 其必須使用一種不會滲入電子基底1 〇〇之材料。此外,可 以接受形成黏著層1 04於一個小於元件所覆蓋之區域。此 外’也可以接受使用插件機器或類似者固定元件於黏著層 1 〇 4上。必須了解’可以耢由能量或類似者強化之氧環樹 月曰或樹脂應該被使用來作爲黏著劑。舉例而言,如果使用 熱設定樹脂或光設定樹脂,可以使用光或熱的輻射將元件 站住’而不會產生噴墨頭2 4、5 4中之材料的固化問題。 引線之製程: 當各種個別兀件被黏在於電子基底1 0 0上時,連接這 些元件的引線125 (.導電層102 )係使用包括一導電材料以 作爲形成電路圖案K之液體材料1 2、4 2而被形成。導電 材料之本質、以及其應用與固化之細節,係如前面所述, 故予以省略。可以形成引線1 25,使其延伸,不僅延伸電 -29- (26) 1243632 子基底100之表面方向(X與γ方向),也沿著其厚度方 向(Z方向)。 此外,藉由釋出液體材料〗2、42,可以形成電極(導 電層1 〇 2 ),其從外界被連接至引線或類似者,部分沿著 引線125。這種電極126可以形成於任何所欲之形式,諸如 圓形、方形、三角形、矩形或類似者。 必須了解,可以接受依附於引線25之間,其係藉由焊 接而由導電層102與各種元件之特定接腳所建構。可以藉 由噴墨法輕易地進行焊接操作,其中銲錫被加熱至一大於 其熔點之溫度,並且被噴墨頭2 0、5 0之一者釋出。 此外,如果引線1 2 5之圖案包括有交叉,如圖1 1所示 ,在形成即將建構下方層之導電層l〇2f後,可以在交叉 之位置提供一絕緣層1 〇 1於該導電層1 0 2 f上,並且在該絕 緣層101上形成又一導電層102g。 必須了解’儘管在上述之以噴墨法製造引線I 2 5的敘 述中,假設個別元件係以習用工具分別製造,可以接受以 噴墨法製造電路元件之部分或整體。換言之,在具有高電 容値、高電感値的線圈、或是複雜結構中的主動元件之電 容的情形中,可以使用分離之元件,而使用前述之噴墨法 在電子基底1〇〇內以簡單的方式形成其他較不需電路的元 件。必須了解,雖然,如上述範例中,首先進行元件的設 置,也可以首先製造引線125。 藉由此製程’可以形成引線1 2 5與/或電極丨2 6 ,以作 爲電子基底1 〇 〇內之電路圖案P。此外,在使用如上所述 -30- 1243632 (27) 之分離元件的情形中,可以使用噴墨法以簡單的方式形成 其引線1 2 5與/或電極1 2 6。 接著’參照圖12A與12B,其爲藉由上述之製造電子 電路之裝置1以形成諸如二極體或電晶體或類似者之主動 兀件1 2 7 (電路圖案p )方法的範例。圖i 2 a爲電子電路 之平面圖。圖12B爲圖12A之沿著箭頭XII-XII之截面圖 〇 1 @之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係用於形成這種主動元 件1 2 7。在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1中,包括:容納包括用來 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的半導體材料之液體材料1 5、4 5 之墨厘、以及釋出液體材料i 5、4 5的噴墨頭2 5、5 5。作爲 這種半導體材料,可以使用摻雜有諸如矽或鍺或類似者之 適當基底。可以接受者,在本發明之形成主動元件127的 製程完成之後再進行摻雜。 如圖12A與12B所示,可以藉由在電子基底1〇〇表面 之方向(即X-Y方向)疊合多重電子載子半導體層1〇5( η層)與多重正電洞載子半導體層106(p層),同時調整 其載子密度,而形成諸如二極體或電晶體或類似者之主動 元件127。可替代地,可以藉由在電子基底100厚度之方向 (即Z方向,未示於圖中)疊合電子載子半導體層1〇5與 正電洞載子半導體層1 06,而形成諸如二極體或電晶體或 類似者之主動元件1 2 7。換言之,根據本發明,可以用噴 墨法製造在先前技術中之磊晶法所製造之半導體元件。換 言之,可以使用根據本發明之噴墨法形成一特定之層結構 -31 - 1243632 (28) ,以製造任何習知之以習用的製程所製造的半導體元件。 藉此,可以形成電子基底100內之主動元件127,作爲 電路圖案P。 根據本發明,如上述各種範例所示範,可以製造一電 子電路C於電子基底1〇〇內,其中各種電路圖案P係爲固 體。換言之,由於電路圖案P係形成於電子基底1 〇〇內, 相較於電路圖案P形成於電子基底1 0 0上表面之情形,可 以降低電子電路C的厚度,因此可以降低電子電路C之 尺寸與重量。此外,由於電子基底1 0 0係以多孔陶瓷材料 形成,因此電子基底1 0 0呈現極佳的毛細現象,使得包括 形成電路圖案之各種材料K的各種液體材料1 〇、4 0可以 快速地被吸收進入電子基底1 00,也因此可以快速且精準 地形成各種電路圖案P。此外,藉著使用各種不同之形成 電路圖案之材料K,可以形成高性能之電子電路C ,其包 括各種不同類型之元件,諸如,電容1 2 1與1 2 2、線圈1 2 3 、電阻124、引線125、電極126與主動元件127等上述者。 必須了解,操作程序係搭配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 而加以說明,而且各種元件之各種形狀與組合方式僅爲說 明之範例;熟習本發明之技術者當可進行各種演譯與變換 。本發明也應該被考慮包括下述之範例。 本發明並不侷限於製造一包括複數個主動元件(諸如 電容12〗與122、線圈123、電阻124、引線125、電極126與 主動元件1 27等)之電路圖案P的情形·,其也可以被使用 來製造個別元件,諸如電容]2 ]與1 22、線圈I 23、電阻]24 -32- 1243632 (29) 、引線1 2 5、電極1 2 6與主動元件1 2 7等。 可以接受者,從噴墨頭2 0、5 0釋出包括不同基底之液 體材料10、40 (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至電子 基底1 0 0之相同位置於相同時間。藉此,可以形成兩層結 構之電路圖案P,其彼此沿著電子基底1〇〇之厚度方向(Z 方向)疊合。 此外,儘管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噴墨頭2 0、 5 〇被設置而從兩側面對電子基底丨〇 〇,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種設置方式;其也可以將噴墨頭僅面對電子基底1 〇 〇之上 表面或下表面。在這種情形中,在電子基底1 〇 〇背面進行 相同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之操作,可以獲得相同的結 果。 電子基底1 〇 〇並不限於使用多孔陶瓷材料;僅必須具 有適當程度的可滲透性。因此,也可以使用紙張、塑膠、 或類似者。然而,必須可以在該電子基底1 0 0上進行硬化 製程。此外,電子基底1 〇 〇並不限於使用具有絕緣特性之 材料。儘管,在使用具有絕緣特性之材料的電子基底丨〇 〇 之情形中,電路圖案P之製造主要係藉由釋出導電材料而 進行;相對地,在使用具有導電特性之材料的電子基底 1 00之情形中,電路圖案P之製造會主要藉由釋出絕緣材 料而進行。 此外,可以藉由重疊複數個根據本發明所製造之電子 基底而形成一多層結構之基底。在這種情形中,可以避免 電子基底]0 0上之各種電路圖案之間的短路。 -33- (30) 1243632 此外,在上述之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中,電子基底 1 〇 〇係藉由平台裝置而相對於噴墨頭2 0、5 0移動,本發明 並不侷限於此架構;唯一的要求在於必須提供一種可以使 得電子基底1 0 0與噴墨頭2 0、5 0彼此相對地移動之架構。 作爲另一種替代方案,可以接受噴墨頭2 0、5 0相對於電子 基底100被移動,或是噴墨頭20、50與電子基底100 —起移 動。 噴墨頭20、50所釋出之液體材料1〇、40並不限於上述 之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K ;其也可以包括黏著基底、具有 排斥特性的基底、顏料或類似者。此外,也可以使用黏著 基底、具有排斥特性的基底、顏料或類似者於形成電路圖 案之材料K中。 最後,藉由噴墨法所形成之電路圖案P並不侷限於一 種電子電路;其也可以形成電子基底100上之一機械或裝 飾物品。其乃因爲可以利用噴墨法之有利特色--亦即以 低成本設備輕易地形成微小圖案之能力。 本發明之圖式與描述以較佳實施例說明如上,僅用於 藉以幫助了解本發明之實施,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精神, 而熟悉此領域技藝者於領悟本發明之精神後,在不脫離本 發明之精神範圍內,當可作些許更動潤飾及同等之變化替 換,其專利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領 域而定。 【圖式簡單說明】 -34- 1243632 (31) 本發明之特色與優點將自以下之說明而顯現’其係參 照附圖並且藉由用以說明卻不因而爲之所侷限之範例,本 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係如以下圖式所示,其中: 圖1係爲根據本發明之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的結構示 意圖; 圖2係爲噴墨頭之分解圖; 圖3係爲噴墨頭之主要部分的橫截面圖; 圖4A、4B、5A與5B係爲顯示兩種形成電容之方法的 示意圖; 圖6 A、6 B、7 A與7 B係爲顯示一種形成線圈之方法的 示意圖; 圖8A、8B、9A與9B係爲顯示一種形成電阻之方法的 示意圖; 圖1 〇 A與1 ο B係爲顯示一種形成引線與電極之方法的 示意圖; 圖1 1 A與1 1 B係爲顯示一種形成引線之方法的示意圖 ;以及 圖1 2 A與1 2 B係爲顯示一種形成主動元件之方法的示 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 10 液體材米斗 ]1 液體材料. -35- 1243632 (32) 1 2 液 體 材 料 13 液 體 材 料 14 液 體 材 料 15 液 體材 料 20 噴 qzi^ 頭 2 1 噴 Ep 頭 22 噴 墨 頭 23 噴 墨 頭 24 噴 qpo 頭 25 噴 墨 頭 3 0 墨 匣 40 液 體 材 料 4 1 液 體 材 料 42 液 體 材 料 43 液 體 材 料 44 液 體 材 料 45 液 體 材 料 50 噴 0ΖΙ 墨 頭 5 1 噴 墨 頭 52 噴 墨 頭 53 噴 墨 頭 54 噴 ΓΤ7Τ 'j , 頭 55 噴 墨 頭 60 墨 匣 -36- 1243632 (33) 70 平台裝置 71 平台移位部 72 基底位置量測部 8 0 固化裝置 8 1 上部固化裝置 82 下部固化裝置 90 控制裝置 1 00 電子基底 10 1 絕緣層 1 02 導電層 10 2a 導電層 102b 導電層 102c 導電層 1 0 2 d 導電層 1 02e 導電層 1 0 2 f 導電層 1 0 2 g 導電層 103 電阻層 10 4 黏著層 105 電子載子半導體層 106 正電洞載子半導體層 110 電阻 111 電容 112 電晶體 -37- (34)1243632 1 2 1 電容 122 電容 1 23 線圈 124 電阻 125 引線 1 26 電極 1 27 主動元件 2 10 噴嘴板 2 11 噴嘴孔 220 壓力腔定義板 22 1 腔體 222 分隔牆 223 儲藏區 224 開口 230 振動板 23 1 墨匣開口 240 壓電元件 250 外殼

Claims (1)

  1. rI243632 ; j 1 h) ^ .............…* 拾、申請專利範圍 第93109259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4年5月19日修$ 1 . 一種電子基底,其係由一多孔材料所形成,其 一液體材料可以滲入該多孔材料,其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口 案之材料,且該液體材料係使用噴墨法而被排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基底,其中該 Μ夕?L材 料之主要成分爲一陶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基底 料之主要成分爲一纖維材料。 丨土啦j 电to· 巴ra知甲g円寻刊車Β闯弟1至3項 任一項之一電子基底,以及一電路圖案,其係由滲 Z /八該霉 子基底並且固化之該液體材料所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電子電路,:g:中 、 、屮作爲形 成電路圖案之該材料,該液體材料包括一導電材料、〜/、 導體材料、一絕緣材料以及一介電質之至少〜者。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子電路,其中該電路圖 案包括一電容’其係由形成該電路圖案之該材料所形成。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子電路,其中該電路圖 案包括一電感,其係由形成該電路圖案之該材料所形成。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子電路,其中該電路圖 案包括一電阻,其係由形成該電路圖案之該材料所形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子電路,其中該電路圖 (2) 1243632 案包括一引線或一電極,其係由形成該電路圖案之該材料 所形成。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子電路,其中該電路 圖案包括一主動元件,其係由形成該電路圖案之該材料所 形成。 1 1 · 一種製造電子電路之方法,其中該電子電路係以 包括用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的一液體材料滲入一具有可 滲透性之電子基底並且將該液體材料固化的方式,而形成 電路圖案於該具有可渗透性之電子基底上,且該液體材 料係使用噴墨法而被排出。 12. —種製造電子電路之裝置,其可藉由使用包括用 來形成電路圖案之材料的一液體材料,而在一具有可滲透 性之電子基底上形成所欲之電子電路,該製造電子電路之 裝置包括一噴墨頭,其釋出該液體材料至該電子基底,以 及一移位裝置,其彼此相對地移動該噴墨頭與該電子基底
TW093109259A 2003-05-28 2004-04-02 Electronic substrat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of the same TWI24363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51059A JP3861854B2 (ja) 2003-05-28 2003-05-28 電気回路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5308A TW200505308A (en) 2005-02-01
TWI243632B true TWI243632B (en) 2005-11-11

Family

ID=33487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9259A TWI243632B (en) 2003-05-28 2004-04-02 Electronic substrat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of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040247842A1 (zh)
JP (1) JP3861854B2 (zh)
KR (2) KR100757024B1 (zh)
CN (1) CN1316859C (zh)
TW (1) TWI243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3014B2 (en) 2010-06-15 2013-02-26 Cabot Corporation Metal nanoparticle compositions
US7824466B2 (en) 2005-01-14 2010-11-02 Cabot Corporation Product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WO2006076613A2 (en) 2005-01-14 2006-07-20 Cabot Corporation Metal nanoparticle compositions
US8334464B2 (en) 2005-01-14 2012-12-18 Cabot Corporation Optimized multi-layer printing of electronics and displays
US8167393B2 (en) 2005-01-14 2012-05-01 Cabot Corporation Printable electronic features on non-uniform substrate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ame
WO2006076604A2 (en) * 2005-01-14 2006-07-20 Cabot Corporation Processes for planarizing substrates and encapsulating printable electronic features
WO2006076607A1 (en) * 2005-01-14 2006-07-20 Cabot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ing of passive electricalcomponents
US7867561B2 (en) 2005-06-22 2011-0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ircuit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nd circuit pattern forming device
US20070048439A1 (en) * 2005-08-24 2007-03-01 Motohiro Yasui Method Of Producing Fil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nk-Jet Head
KR100649445B1 (ko) * 2005-10-17 2006-11-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배선형성 방법 및 장치
FR2893478B1 (fr) * 2005-11-14 2011-05-20 Eads Space Transp Sas Circuit imprime a surface non developpable a trois dimensions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KR100836654B1 (ko) * 2006-10-17 2008-06-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EP1926357A3 (en) * 2006-11-21 2009-09-30 Ricoh Company, Ltd. Functional device fabrication apparatus and functional device fabricated with the same
KR100901490B1 (ko) * 2007-05-15 2009-06-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배선형성장치 및 인쇄회로기판 제조방법
JP4935743B2 (ja) * 2008-04-08 2012-05-23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フラックス形成装置
KR100999502B1 (ko) * 2008-09-05 2010-12-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잉크젯인쇄장치 및 인쇄회로기판의 제조방법
KR100999920B1 (ko) * 2008-09-10 2010-12-1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잉크젯 장치를 이용한 배선 인쇄 방법
KR100999509B1 (ko) * 2008-09-23 2010-12-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보완용 인쇄 노즐을 포함하는 잉크젯 장치를 이용한 배선인쇄 방법
KR101075630B1 (ko) * 2010-08-26 2011-10-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인쇄 회로 기판 제조용 레지스트 도포 장치
KR20120052043A (ko) * 2010-11-15 2012-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트용 기판의 표면 개질 방법
JP2013110369A (ja) * 2011-11-24 2013-06-06 Kyocera Corp 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US20150197063A1 (en) * 2014-01-12 2015-07-16 Zohar SHINAR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US20150197062A1 (en) * 2014-01-12 2015-07-16 Zohar SHINAR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US20150201500A1 (en) * 2014-01-12 2015-07-16 Zohar SHINAR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NL2015400B1 (en) 2015-09-04 2017-03-22 Eurekite Holding B V Ceramic bas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11191678B2 (en) * 2018-02-07 2021-12-07 Raja Singh Tuli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iaper with moisture sens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1756A (en) * 1961-05-04 1965-03-02 Ibm Method of making a printed circuit and base therefor
US3431144A (en) * 1963-12-26 1969-03-04 Nippon Electric Co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icrominiature coils
US3554797A (en) * 1967-05-26 1971-01-12 Hughes Aircraft Co Method of producing an encapsulated inductor with a high value of permeability
US5002824A (en) * 1986-11-28 1991-03-26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ubstrates contain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5041306A (en) * 1986-11-28 1991-08-20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nickel sulfide coatings on dielectric substrates
US5268024A (en) * 1992-07-31 1993-12-07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Formation of inorganic conductive coatings on substrates
JPH101999A (ja) * 1996-06-17 1998-01-06 Kyowa Plast Sangyo Kk 便器用接続フランジおよび同フランジと便器との連結構造
JP4003273B2 (ja) * 1998-01-19 2007-1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および基板製造装置
JP4741045B2 (ja) 1998-03-25 2011-08-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回路、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回路製造装置
WO2003022453A1 (en) * 2001-09-13 2003-03-2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applying a substance to a substrate
US6835889B2 (en) * 2001-09-21 2004-12-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assive element component and substrate with built-in passive element
JP2003100553A (ja) * 2001-09-26 2003-04-04 Toshiba Corp 受動素子部品及び受動素子内蔵基板
JP2003115650A (ja) * 2001-10-03 2003-04-18 Yazaki Corp 回路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57024B1 (ko) 2007-09-07
JP3861854B2 (ja) 2006-12-27
US20070098882A1 (en) 2007-05-03
TW200505308A (en) 2005-02-01
JP2004356296A (ja) 2004-12-16
US20040247842A1 (en) 2004-12-09
KR100695794B1 (ko) 2007-03-16
KR20060085225A (ko) 2006-07-26
CN1575093A (zh) 2005-02-02
KR20040104356A (ko) 2004-12-10
CN1316859C (zh) 200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3632B (en) Electronic substrat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of the same
JP4741045B2 (ja) 電気回路、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回路製造装置
US7103971B2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circuit board
US7566584B2 (en) Electronic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207917B2 (ja) 多層構造基板の製造方法
US7301751B2 (en) Embedded capacitor
CN109640510A (zh) 具有三维印刷的布线结构的部件承载件
TW201238784A (en) Modular printhead for OLED printing
US7793411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substrate
JP4379386B2 (ja) 多層構造形成方法
JP2007329452A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装置および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KR20110081484A (ko) 전자 패키지용 접착제의 제조방법
JP2000306771A (ja)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TW201222574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ectrical multi-layer component and electrical multi-layer component
WO2003009660A1 (en) Method and material for manufacturing circuit-formed substrate
US7805836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board and multilayer wiring board
JP2006073561A (ja) 回路基板
JP2021524671A (ja) 回路ダイを含む極薄でフレキシブルなデバイス
JP2008300892A (ja) 電気回路、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回路製造装置
JP2009164507A (ja) セラミック多層基板及びセラミック多層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8311683A (ja) 電気回路、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回路製造装置
WO2021019675A1 (ja) 3次元積層造形による電子回路製造方法
JP2005203699A (ja) 電子部品内蔵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6173519A (ja) 電子回路部材と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H05315163A (ja) チョーク・コイ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