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2913B - Brake operat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Brake operat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2913B
TWI232913B TW093108319A TW93108319A TWI232913B TW I232913 B TWI232913 B TW I232913B TW 093108319 A TW093108319 A TW 093108319A TW 93108319 A TW93108319 A TW 93108319A TW I232913 B TWI232913 B TW I2329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operating
lever
frame
m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8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24451A (en
Inventor
Hiroshi Ikegami
Hiroyasu Ishikawa
Minoru Mashiko
Hitoshi Furukawa
Yukimasa Mitsude
Original Assignee
Akebono Brake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873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3674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333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8366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333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8687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kebono Brake Ind filed Critical Akebono Brake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424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4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2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29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0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mechanically
    • B60T11/046Using cables

Description

1232913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煞車裝置,更詳細是有關於一種 車裝置之煞車操作裝置,此煞車裝置較佳是使用於一輪 之載運工具、一工業機器等。 【先前技術】 此種煞車裝置,例如,已知曰本專利早期公開 2 0 0 2 - 0 7 8 7 5 1 號(J P - A - 2 0 0 2 - 0 7 8 7 5 1 )所示之一輪椅的鼓 煞車裝置(drum brake apparatus) ° 在 日 本專利 早 期 公 開 第 2 0 0 2 - 0 7 8 7 5 1 (J P - A - 2 0 0 2 - 0 7 8 7 5 1 )所述之一輪椅的煞車裝置具有一煞 裝置,此煞車裝置係由一位於其軸上之雙向旋轉離合器 構所構成,以及位於煞車裝置内部之離合器機構係藉由 作一個別所提供之操作桿,以做為切換之用。 更詳而言之,可將操作桿切換至一用以操作離合器機 以便只允許輪子正向旋轉之向前轉動位置、一用以操作 合器機構以便只允許輪子反向旋轉之向後轉動位置、及 用以限制正向與反向旋轉之停車位置,以及當操作桿朝 向前轉動位置來操作時,只能實施向前轉動。再者,當 作桿朝著向後轉動位置來操作時,只能實施向後轉動。 外,當操作桿切換至停車位置時,則限制向前與向後之 動。 對於一在上述煞車裝置中可切換至複數個操作狀態 煞車裝置而言,需要一複雜之煞車操作裝置。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椅 第 式 號 車 機 操 構 離 著 操 此 轉 之 6 1232913 再者,在上述煞車裝置中,將一具有複數個導槽(guide grooves)之托架(bracket)固定於一輪椅架上,該等導槽係 提供用以對應到位於個別位置之個別操作狀態。再者,藉 由接合一操作桿之軸部分(上述操作桿係連接到一自煞車< 裝置延伸之連桿臂),以固定至一所需導槽,以便可將操作 桿切換至個別操作狀態,並且保持於個別操作狀態。 同時,依據本發明者之深入研究,已發現到有關於上述 習知技藝之煞車操作裝置所要改善之不同處。 首先,依據習知技藝之操作裝置,藉由將操作桿接合於 導槽,可將操作桿切換至個別操作狀態,並且使操作桿保 持在個別操作狀態。因此當改變操作桿之衝程量(s t r 〇 k e amount)(可移動範圍)時,導槽之形狀及尺寸需每次重新設 計。 再者,雖然導槽(托架)及操作桿係上述同一煞車裝置之 部分,但是導槽及操作桿係藉由個別分開的製造步驟而整 合於輪椅。此外,在製造輪椅架時將托架裝上,以及另一 方面,在將輪子及煞車裝置整合於輪椅架之操作中,整合 操作桿。 因此很難達成調整個別零件中位置之協調性,以及依情 況而定,操作桿在導槽之内部會產生跳動(發出嘎嘎聲)之 現象。 再者,另一針對此種輪椅之煞車裝置之範例係揭露於曰 本專利早期公開第0 7 - 2 2 7 4 0 8號(J P - A - 0 7 - 2 2 7 4 0 8 )。 描述於日本專利早期公開第0 7 _ 2 2 7 4 0 8號之一輪椅的煞 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車裝置包括一用以接觸一輪子之表面的止動構件U 〇 C k m e m b e r )、一用以樞接止動構件之操作桿、一用以依據操作 桿之樞接角度(p i v 〇 t i n g a n g 1 e )以改變止動構件之相對於 輪子的接觸角度之連結機構及一用以在一正常狀態中將操 作桿驅動至一中央位置(neutral position)之張力彈簧。 再者,依據操作桿,中央位置係由一自由位置(f r e e p o s i t i ο η )所構成的,在一輪椅向前及向後移動情況中會在 自由位置處釋放煞車作用。當將操作桿從一中央位置拉至 輪椅之後側時,會將中央位置切換至一止動位置(1 〇 c k ρ 〇 s i ΐ i ο η )。再者,當將操作桿從中央位置推至輪椅之前側 時,會將中央位置切換至一防止反向旋轉位置(r e ν e r s e rotation preventing position) ° 再者,在切換至止動位置時,止動構件會壓住輪子,以 制止輪子之正向旋轉及向後旋轉。因此煞車裝置係用以做 為一停車制動器(p a r k i n g b r a k e )。 此外,在切換至防止反向旋轉位置時,止動構件會依據 輪子之反向旋轉而包住輪子,藉以制止輪子之反向旋轉, 因而只允許輪椅以向前移動來行駛。因此在切換至防止反 向旋轉位置時,煞車裝置係用以做為一傾斜路徑制動器 (sloping path brake) ° 同時,依據本發明者之深入研究,已發現到有關於上述 習知技藝之煞車裝置所要改善之不同處。 首先,依據習知技藝之煞車裝置,藉由張力彈簧之張力 經常會將操作桿從防止反向旋轉位置驅動至自由位置。 8 312/發明說明書 _件)/93-06/93 ] 08319 1232913 因此當在一傾斜路徑上行駛時,會將額外之衝擊力施加 至輪子或一載運工具主體上,以及當在一傾斜路徑上行駛 時,一朝輪子延伸之載乘者的手臂會受到操作桿之阻礙, 操作桿會違反載乘者之意向而回到自由位置(中央位置)’ 以及令人顧慮的是,雖然輪椅在傾斜路徑上行駛,但是會 釋放煞車作用。 再者,依據上述煞車裝置,在設定操作桿之中央位置 時,因考慮到張力彈簧之張力,所以必須適當地設計一整 合於一連桿機構(link mechanism)中之連桿(link)的長 度。因此在設計上之自由度就顯得不足,以及縱使在上述 說明之稍微變化中,亦需要重新計算一連結比率等,此導 致一般目的效能之缺乏。再者,零件之數目較大,且在製 造成本上有較大之改善空間。 此外,已知日本專利早期公開第 2 0 0 1 - 2 4 7 0 2 1 號 (JP-A-2001-247021)所示之一步行輔助器之停車煞車機 構,其可做為一煞車裝置之操作裝置的另一範例。 揭示於曰本專利早期公開第2 0 0 1 - 2 4 7 0 2 1號之停車煞車 機構具有一支撐片整合型式之基架(托架)、一以旋轉方式 連接至一位於基架上之樞接軸(p i v 〇 t i n g s h a f t )的操作桿 及一連接至操作桿之金屬線(w i r e ),其中基架係經由一支 撐片(support piece)(夾钳(clamp))而固定於一握管 (g r i p p i p e ),支撐片係用以夾住握管。 再者,金屬線之一端部係連接至一位於一輪子上之煞車 單元’以及當藉由以握管做為一支點以使操作桿朝握管之 9 3丨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08319 1232913 方向操作時,會施加一張力至金屬線並且產生所要施加之 煞車作用。 同時,依據本發明者之深入研究,已發現到有關於上述 習知技藝之停車煞車機構等所要改善之不同處。 首先,習知技藝之煞車操作裝置係藉由使用例如一夾鉗 等而固定於一載運工具上,因此在操作操作桿時,依據該 操作以集中方式施加一較大的反作用力於上述夾鉗之一點 上。 因此選擇一鐵板之固態材料、一鋁壓鑄產品等製作夾 鉗,以及為了提升夾鉗之美觀,需分別製作一樹脂覆蓋物 (c 〇 v e r )等,以覆蓋夾甜或塗布於夾钳上。 再者,依據習知技藝之煞車操作裝置,夾鉗之一點接收 在操作中所產生之反作用力,因此在固定煞車操作裝置 時,夾鉗需藉由一螺栓等以牢固地固定在握管上。再者, 一操作者需針對每一載運工具調整固定夾鉗的角度及位 置,以及在此方式中,依據習知技藝之煞車操作裝置,需 花費許多時間及人力來整合煞車操作裝置,以及當考慮製 造成本等因素時,仍然有許多待改善之空間。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基於如此之技術背景之考量來實施的。本發明 之一目的係用以提供一煞車裝置之操作裝置,此操作裝置 可完成一般目的效能及能夠更牢固地定位一操作桿。 再者,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煞車操作裝置,煞 車操作裝置能以便宜方式來製造,並且動作敏捷。 1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煞車操作裝置,其 可便於整合至一載運工具中以及能藉由適當選擇來使用一 富有彩色之樹脂材料等。再者,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 一安裝煞車操作裝置之方法。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可藉由依據本發明一用以限制一旋 轉構件旋轉之煞車裝置的操作裝置來達成。此操作裝置包 括一操作桿以及一操作限制部分,其中操作桿能在一可移 動範圍内操作及用以在一正常狀態下自一第一位置朝一第 二位置來驅動,此可移動範圍包括用以允許旋轉構件正向 旋轉及反向旋轉之第一位置及用以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 轉及反向旋轉中之一的第二位置,以及在第一位置時使操 作限制部分與操作桿接觸,以便限制操作桿到達第二位置。 如上述所構成之本發明具有操作桿,其能操作於可移動 範圍中,此可移動範圍包括用以允許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 及反向旋轉的第一位置以及用以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 及反向旋轉中之一的第二位置。再者,在正常狀態中,將 操作桿從第一位置驅動至第二位置。 此外,本發明具有操作限制部分,其藉由在第一位置時 使操作限制部分與操作桿接觸,以限制操作桿移動至第二 位置。 因此依據此驅動藉由一外力使操作桿與操作限制部分 接觸,以及藉由接觸狀態將操作桿定位於第一位置。 亦即,會造成下面之狀態:依據此驅動所生之外力以及 一因抵制此外力所生之反作用力會作用於操作桿上,以及 1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藉由此兩種力之平衡來定位操作桿。因此,相較於依據接 合之定位,可更牢固地定位操作桿。再者,亦不需要用以 做為接合用之導槽,以及藉由改變一接觸部分等即可容易 地處理不同之規格。 再者,更可建構一包含有一用以支樓操作桿之支樓構件 的結構,其中支撐構件包括一可與操作桿接觸之接觸構件 以及一將接觸構件驅動至操作桿之驅動構件,以及操作桿 包括一操作限制構件,其藉由在第一位置使操作限制構件 與接觸構件接觸,以限制操作桿移動至第二位置。 依據此結構,操作桿係連接至支撐構件,並且受支撐構 件之支撐。此外,支撐構件具有一用以將接觸構件驅動至 操作桿之驅動構件,以做為位置限制部分。再者,操作桿 之一側上具有操作限制構件,其中在第一位置之操作中, 可使操作限制構件與接觸構件接觸,以及操作桿係藉由接 觸構件及操作限制構件來定位。 再者,亦可建構一下面之結構:在一不同於第二位置之 處提供一用以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及反向旋轉的第三 位置’以及在正常狀態下朝一方向將操作桿從第三位置經 由第一位置驅動至第二位置。 依據此結構,將用以限制旋轉構件旋轉之第三位置設定 於不同於第二位置之處,以及當操作桿朝第三位置操作 時,限制旋轉構件之旋轉。再者,在正常狀態下朝一方向 將操作桿從第三位置經由第一位置驅動至第二位置。同 時,在操作桿到達第一位置的同時,在操作限制部分上產 1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 ] 08319 1232913 生接觸狀態,以及在第一位置限制操作桿之 操作者可在第三位置與第一位置間操作操作 意朝第二位置來操作。 此外,亦可建構一下面之結構:此煞車裝 車構件、一輔助煞車構件及一操作凸輪。此 以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與反向旋轉,此 藉由在反向旋轉旋轉構件中與旋轉構件接. (s e 1 ί — 1〇c k e d )以限制旋轉構件之反向旋轉, 輪在操作操作桿之後,用以個別操作主煞車 車構件,其中在將操作桿從第一位置切換至 依據一操作量操作此操作凸輪,以藉由一壓 件壓至旋轉構件,以及當操作桿朝著第二位 作此操作凸輪,以便只使輔助煞車構件與旋 亦即,當將操作桿從第一位置切換至第三 其每次之操作力(operating force)藉由壓 件壓至旋轉構件。再者,藉由主煞車構件所 (b r a k e f〇r c e )來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及 外,當操作桿朝著第二操作位置來操作時, 件與旋轉構件接觸,以及藉由輔助煞車構件 力以便只限制旋轉構件之反向旋轉。 再者,亦可建構一更包括有一單向離合器 clutch apparatus)及一釋放裝置(release 結構,此單向離合器只允許操作桿從第一位 位置,以及此釋放裝置用以釋放單向離合器 3丨W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08319 移動。因此, 桿,而不會刻 置包括一主煞 主煞車構件用 輔助煞車構件 觸來自我止動 以及此操作凸 構件及輔助煞 第三位置中, 力將主煞車構 置操作時,操 轉構件接觸。 位置時,依據 力將主煞車構 產生之煞車力 反向旋轉。此 使輔助煞車構 所產生之煞車 裝置(one way apparatus)之 置切換至第三 裝置之操控, 13 1232913 能不受限。 依據此結構,單向離合器裝置係提供用以只允許操作桿 從第一位置切換至第三位置。因此,當將操作桿朝著第三 位置操作時,依據其一操作量將操作桿固定於一位置上。 因此,依據此操作量維持煞車力,而不需操作操作桿。再 者,在操作釋放裝置中,可朝著一所期望之方向來操作操 作桿,以及因此可藉由操作操作桿來削弱或增強煞車力。 再者,如單向離合器裝置,可舉例一單向嚙合型離合器 (one way mesh type clutch)、 一 棘輪裝置(ratchet apparatus)等作為其之一範例。 再者,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以限制一旋轉裝置旋轉之一 煞車裝置的操作裝置,其包括一操作桿,用以在操作桿朝 一預定方向操作時依據其一操作量來操控施加至旋轉構件 之煞車力;一單向離合器裝置,用以只允許操作桿朝預定方 向操作及依據操作量固定操作桿於一位置上;一釋放裝 置,用以釋放藉由單向離合器裝置對操作桿之操控,能不 受限制;以及一操作部分,用以操作釋放裝置,操作部分係 位於一延伸至一在操作桿朝預定方向操作時可與操作桿一 起操作之位置的臂上。 以此方式所建構之本發明具有單向離合器裝置,可允許 單向離合器裝置使用煞車力只朝預定方向操作。因此,在 朝預定方向操作中,依據操作量將操作桿固定於位置上, 之後維持依據操作量之煞車力,而不需要操作操作桿。 再者,提供之釋放裝置係用以釋放操作桿之操作而不受 1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限制,以及釋放裝置之操作部分係位於可以一隻手與操作 桿一起操作之臂上。亦即,當握持操作桿時,同時操作釋 放裝置。因此操作者可釋放操作桿之操作而不受限制,同 時維持煞車力。 再者,可建構一下面之結構:在結構中位於臂上之操作 部分可於臂之周邊方向上操作。 依據此結構,提供能在臂之周邊方向上操作的操作部 分。因此,甚至於在操作操作桿中,同時將操作桿朝臂之 側邊方向拉,亦可容易地以拇指等來操控操作桿,而不會 減緩施加至操作桿之力。 再者,本發明亦可提供一煞車操作裝置,其包括一第一 及一第二操作桿,用以操作一煞車裝置,以便分別限制一 旋轉構件之旋轉,其中第一及第二操作桿可在一可移動區 域中操作,可移動區域包括一用以允許旋轉構件之正向旋 轉及反向旋轉的第一位置、一用以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 轉及反向旋轉中之一的第二位置以及一用以限制旋轉構件 之正向旋轉及反向旋轉之第三位置,以及在一正常狀態中 將操作桿朝著一可到達第二位置之方向驅動。 上述所建構之本發明的煞車操作裝置具有第一及第二 操作桿,其分別用以操作煞車裝置。再者,第一及第二操 作桿係被支撐而可操作於一可移動區域中,此可移動區域 包括用以允許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及反向旋轉的第一位 置、用以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及反向旋轉中之一的第 二位置以及用以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及反向旋轉的第 1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三位置。 再者,最好是在一正常狀態中將第一及第二操作桿分別 朝著一可到達第二位置之方向驅動。 亦即,依據本發明,在可切換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 及第三位置之第一及第二操作桿中,決定驅動方向,以便 第一及第二操作桿最後可到達第二位置。 因此,例如.·當在非一操作者之意向下操作第一及第二 操作桿時,操作桿依據驅動藉由一外力到達第二位置。結 果,限制旋轉構件之旋轉。 再者,在上述中,「到達方向」係用以決定方向及終點, 以及起始點可以是任何地方,以便例如:將操作桿從第一位 置切換至第二位置,結果到達第二位置,以及從第三位置 經由第一位置而到達第二位置。 再者,亦可建構一如下之結構.·第一及第二操作桿分別 以第三位置建構一起始點,以及從第三位置朝著第二位置 之方向經由第一位置來驅動,以到達第二位置,其更包括 一操作限制部分,藉由在第一位置使操作限制部分與操作 桿接觸,以限制操作桿從第三位置到達第二位置之操作。 依據此結構,起始點係由第三位置所構成,以及從起始 點經由第一位置朝著到達第二位置之方向來驅動操作桿。 再者,提供操作限制部分,用以藉由在第一位置使操作限 制部分與操作桿接觸,以限制操作桿從第三位置到達第二 位置之操作。 亦即,依據驅動使操作桿從第三位置經由第一位置到達 16 3丨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第二位置之操作係受限於第一位置中操作限制部分之接觸 狀態。 因此,當在第三位置釋放操作桿時,操作桿會停止於第 一位置,而不會到達第二位置。因此,在切換至第三位置 及第一位置時,操作桿不會有因不小心而切換至第二位置 之錯誤操作。 再者,亦可建構一結構,其更包括一主煞車構件、一輔 助煞車構件及一操作凸輪,此主煞車構件係用以限制旋轉 構件之正向旋轉與反向旋轉,輔助煞車構件藉由與反向旋 轉中之旋轉構件接合來自我止動(s e 1 f - 1 〇 c k e d ),以限制旋 轉構件之反向旋轉,以及操作凸輪在操作第一或第二操作 桿之後,用以個別操作主煞車構件及輔助煞車構件,其中 在將第一或第二操作桿從第一位置切換至第三位置中,操 作凸輪,以便依據其操作量藉由一壓力將主煞車構件壓至 旋轉構件,以及當將第一或第二操作桿切換至第二位置 時,操作操作凸輪,以便只帶動輔助煞車與旋轉構件接觸。 亦即,當將第一或第二操作桿從第一位置切換至第三位 置時,依據其每次之一操作力(operating force)藉由壓力 將主煞車構件壓至旋轉構件。再者,藉由主煞車構件所產 生之煞車力(b r a k e f 〇 r c e )來限制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及 反向旋轉。此外,當操作桿朝著第二位置操作時,使輔助 煞車構件與旋轉構件接觸,以及藉由輔助煞車構件所產生 之煞車力只限制旋轉構件之反向旋轉。 再者,當將第一或第二操作桿朝著第二位置操作時,藉 1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由使輔助煞車構件與旋轉構件接觸,以自我止動輔助 構件,以及藉由輔助煞車構件所產生之煞車力,以便 制旋轉構件之反向旋轉。 再者,亦可建構一更包括有一單向離合器裝置及一 裝置之結構,此單向離合器只允許第一或第二操作桿 一位置切換至第三位置,此釋放裝置用以釋放單向離 裝置之操作而能不受限制。 依據此結構,單向離合器裝置係提供用以只允許第 第二操作桿從第一位置朝著第三位置操作。因此,當 或第二操作桿朝著第三位置操作時,依據其一操作量 一或第二操作桿固定於一位置上。因此,依據操作量 煞車力,而不需操作操作桿。再者,在操作釋放裝置 可朝著一所期望之方向來操作操作桿,以及因此可任 調整煞車力。 再者,如單向離合器裝置,可用舉例一單向嚙合型 器、一棘輪裝置等作為其之一範例。 再者,煞車操作裝置更佳更包括:一連接構件及一 量調整裝置。連接構件用以連接煞車裝置及第一與第 作桿以及將對第一及第二操作桿之操作傳送至煞車裝 其中連接構件包括一自煞車裝置延伸之第一連接構件 將第一連接構件連接到第一及第二操作桿之第二連 件。牽引量調整裝置(pulling amount ad jus a p p a r a t u s )位於第一連接構件與第二連接構件之間, 在第二連接構件上產生一預定負載時,使第二連接構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Μ車 只限 釋放 從第 合器 一或 第一 將第 維持 中, 意地 離合 牽引 二操 置, 及一 接構 ting 用以 件遠 18 1232913 離第一連接構件。 依據此結構,提供自煞車裝置延伸之第一連接構件 以將第一連接構件連接至第一或第二操作桿之第二連 置。再者,牽引量調整裝置係提供於第一連接構件與 連接構件之間。當在第二連接構件上產生預定負載時 引量調整裝置係朝著一使第二連接構件遠離第一連接 之方向來操作。因此將牽引量調整裝置之一操作量(可 量)加入第一或第二操作桿之一牽引量(衝程以及因 操作牽引量調整裝置時,可確保操作桿有較大的牽引 再者,本發明亦提供一煞車操作裝置,其包括一用 作位於一載運工具上之一煞車裝置的操作桿及一以枢 式支撐操作桿之支撐構件,操作桿係經由支撐構件而 給載運工具,其中支撐構件包括:一環狀連接部分,此 連接部分向外地安裝於一朝著載運工具之一預定方向 的第一構架(f i r s t f r a m e )上;以及一樞接移動限制部 使樞接移動限制部分與一朝著不同於第一構架之方向 的第二構架接觸,以限制支撐構件以第一構架之軸為 而轉動。 在此方式所建構之煞車操作裝置包括操作桿及支 件,支撐構件係固定於朝著載運工具之預定方向延伸 一構架以及朝著不同於第一構架之方向延伸的第二構 再者,支撐構件具有向外地安裝於第一構架之環狀 部分以及與第二構架接觸並且固定於載運工具之接 分。藉由環狀連接器部分建立一位於支撐構件與第一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及用 接裝 第二 ,牽 構件 移動 此在 量。 以操 接方 提供 環狀 延伸 分, 延伸 中心 撐構 之第 架。 連接 觸部 構架 19 1232913 間之連接狀態。再者,以第一構架之軸為中心之支撐構件 的旋動(位置位移)可藉由使接觸部分與第二構架接觸之方 式來限制的。 亦即,將支撐構件固定於環狀連接部分及接觸部分,因 此藉由一簡單結構來建構一可固定至個別部分之結構。再 者,在整合煞車操作裝置中,將支撐構件設置於環狀連接 部分及接觸部分,因此一操作者可將支撐構件安裝至一所 期望之位置,而不需調整支撐構件之位置。 再者,沒有必要在連接環狀連接部分與接觸部分時使用 一金屬、鋁等之固態材料,因此,例如:亦可選擇使用一富 有彩色之樹脂材料等。此外,上述「環狀」可包含一封閉 式環狀及一開放式環狀,其中密閉型之環狀之兩端係彼此 連接在一起,而開放式環狀之兩端係以彼此靠近方式來設 置。 再者,亦可建構一結構,在此結構中之環狀連接部分包 括一套管(sleeve)及一壓部(pressing portion),其中套 管具有一可使其向外安裝至第一構架之内徑,以及壓部係 位於套管之内周面,用以在向外安裝至第一構架時,按壓 套管之内周面至第一構架。 依據此結構,使用可向外安裝至第一構架之套管,以作 為環狀連接部分。再者,套管之内周面具有壓部,用以在 向外安裝至第一構架時,按壓套管之内周面至第一構架。 因此,在向外安裝套管時,將套管之内周面壓至第一構 架,因而藉由按壓將套管固定於第一構架。因此可限制套 2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管朝第一構架之軸方向移動以及朝第一構架之一周邊方向 旋轉。 再者,亦可建構一結構,在此結構中之壓部包括一彎曲 部分及一氣隙,此彎曲部分係提供用以自套管之内周面擴 張,而氣隙形成於彎曲部分之後側,用以在向外安裝第一 構架時,允許彎曲部分朝套管之外側變形。 依據此結構,自套管之内周面擴張之彎曲部分係位於套 管之内部。再者,氣隙係位於彎曲部分之後側,以及在向 外安裝至第一構架時,藉由氣隙允許彎曲部分變形至套管 之一外側。 因此,在向外安裝套管至第一構架時,在彎曲部分適當 地壓住套管。再者,在整合套管時,經由氣隙將彎曲部分 或多或少彎曲至套管之外側,以及因此可容易地將套管整 合於彎曲部分。 再者,亦可建構一結構,在此結構中之枢接移動限制部 分具有一對可與第二構架接合之夾片(pinchingpieces)。 依據此結構,此樞接移動限制部分具有此對夾片。再 者,可藉由夾片來止動第二構架,以及藉由接合夾片與第 二構架,形成一位於樞接移動限制部分之連接狀態。因此, 在樞接移動限制部分中,可進一步牢固地限制支撐構件之 轉動。 再者,第一構架可以是一自第二構架延伸之把手 (handle) 〇 再者,依據本發明,為了完成目的,提供下列連接方法。 21 31W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9 1232913 亦即,本發明提供一用以安裝一煞車操作裝置之安裝方 法,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用以操作一煞車裝置之操作桿及 一以樞接方式支撐操作桿於一載運工具中之支撐構件,安 裝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提供一連接部分,此連接部分構成一環狀部至支撐構件 以及自一朝著載運工具之一預定方向延伸之第一構架的端 部插入連接部分;以及 在插入連接部分之後,將支撐構件固定於一第二構架, 此第二構架係在一不同於連接部分之位置上朝著一不同於 第一構架之方向延伸。 依據此方法,首先將環狀之連接部分自第一構架之端部 插入以及將支撐構件連接至第一構架。接下來,將不同於 連接部分位置之位置固定於第二構架,其中第二構架係朝 著不同於第一構架之方向的方向延伸。因此,將支撐構件 設置於至少兩個點上,因此在安裝支撐構件時,操作者可 容易地安裝支撐構件,而不需調整位置。 再者,亦可建構一結構,在此結構中,第一構架係一自 第二構架延伸之把手,以及在將連接部分插入第一構架之 後,將把手之握管(g r i p )自第一構架之端部插入,以將握 管固定於把手。 依據此方法,在將連接部插入第一構架之後,將把手之 握管自第一構架之端部插入,以固定握管。因此,握管構 成支樓構件之止動器(s t 〇 p p e r ),用以防止支樓構件被拉 出,以及藉由握管來限制連接部分朝著第一構架之軸方向 2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移動。 再者,儘可能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及目的範圍 結合上述不同之内容。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本發明能提供煞車裝置之操 裝置,其富有一般目的效能及可牢固地定位操作桿。 再者,依據本發明,提供能以便宜方式來製造以及富 動作敏捷與一般目的效能之煞車操作裝置。 再者,依據本發明,提供可方便整合於一載運工具以 能以適當方式選擇一富有彩色之樹脂材料等的煞車操作 置。此外,可提供一種安裝煞車操作裝置之方法。 【實施方式】 以下將說明有關於所附圖式之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 據上述實施例,來說明將本發明之一操作裝置應用於一 對輪椅的煞車裝置的範例。 [第一實施例] 一第一實施例所顯示之煞車裝置 1 0 0 1係一種通常稱 為 「内擴張型鼓式煞車(inner expanding type dr brake)」之煞車裝置,其具有一與一輪子1201 —起旋轉 煞車鼓(旋轉構件)1 0 0 3 (如圖1至圖3所示)、一主煞車 (main shoe)1004 與一止動煞車皮(lock shoe)1006(輔 煞車構件),用以藉由與煞車鼓1 〇 〇 3之一内周面接觸以 生一煞車力、一背板1 0 0 5,用以在煞車鼓1 0 0 3之内側 支撐主煞車皮1 0 0 4與止動煞車皮1 0 0 6等。 將煞車鼓1 0 0 3固定在一位於輪子1 2 0 1之一旋轉中心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内 作 有 及 裝 依 針 之 u in 之 皮 助 產 上 的 23 1232913 輪轂(h u b ) 1 2 Ο 2或者一自輪轂 1 2 Ο 2以放射狀延伸之輪輻 (spoke)1203(參考圖 2)。 更詳而言之,在將煞車鼓1 0 0 3安裝於輪椅1 2 0 0之狀態 中,煞車鼓 1003係由一固定於上述輪轂 1202或者輪輻 1 2 0 3之圓形基座部分1 0 0 3 a以及一自基座部分1 0 0 3 a之周 邊朝輪椅1 2 0 0構架之一側延伸的之周邊壁1 0 0 3 b所構成。 周邊壁1003b之内周面構成一可與主煞車皮1004與止動煞 車皮1006接觸之面。 如圖3所示,背板1 0 0 5係以一具有一足夠強度之鋼板 等所構成以及安裝於輪椅1 2 0 0構架與輪子1 2 0 1之間。 更詳而言之,將一個軸插入形成於背板 1 0 0 5中心之軸 插孔(axle inserting hole)1005b以及在此狀態下,將背 板1 0 0 5藉由使用一螺栓1 0 0 5 c等固定於軸上。再者,將構 成煞車裝置1 0 0 1之主要組成零件設置在背板1 0 0 5上及煞 車鼓1 0 0 3之内側。 可舉例一對主煞車皮 1 0 0 4、一回力彈簧 1 0 1 3、止動煞 車皮1006、一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1007及一操作凸輪1008 可作為用以構成煞車裝置1 0 0 1之主要組成零件之範例,其 中一對主煞車皮 1 0 0 4 藉由與煞車鼓 1 0 0 3 之一内周面 1 0 0 3 c接觸,以在煞車鼓1 0 0 3之正向旋轉與反向旋轉時施 加煞車力,回力彈簧1 0 1 3用以在與煞車鼓1 0 0 3之内周面 1 0 0 3 c分離之位置上把持個別主煞車皮1 0 0 4,止動煞車皮 1 0 0 6藉由與煞車鼓1 0 0 3之内周面1 0 0 3 c接觸,以只限制 煞車鼓朝反方向旋轉,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1 0 0 7用以在一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24 1232913 與煞車鼓1 Ο Ο 3之内周面1 Ο Ο 3 a分離之位置上把持止動煞 皮1 0 0 6,以及操作凸輪1 0 0 8用以個別將主煞車皮1 0 0 4 止動煞車皮 1 0 0 6 移動至可施加用以抵制個別回力彈 1 Ο 1 3、1 0 0 7張力之煞車力的位置。 每一主煞車皮 1 0 0 4具有一弓形(拱形)之主煞車皮主 10 10,此主煞車皮主體1 0 1 0具有一接觸部分1 0 0 4 a,接 部分1 0 0 4 a之一端與操作凸輪1 0 0 8接觸,以及每一主煞 皮1004具有一連接孔1004b及一襯壁1011,其中連接 1 0 0 4 b用以容納一定位銷(a n c h 〇 r p i η ) 1 0 1 2,此定位銷10 在其一端構成樞接主煞車皮1 0 0 4之中心,以及襯壁1 0 構成與主煞車皮主體1 〇 1 〇及煞車鼓内周面1 〇 0 3 c接觸之 觸面及固定於主煞車皮主體1 0 1 0之側邊。再者,個別主 車皮1 0 0 4係以樞接方式經由連接孔1 0 0 4 b安裝於位在背 1 0 0 5之下側的定位銷1 0 1 2。 亦即,個別主煞車皮1 0 0 4係經由定位銷1 0 1 2而彼此 接在一起,以及依據樞接操作凸輪1 0 0 8,藉由以接觸部 1 0 0 4 a構成施力點及以定位銷 1 0 1 2構成一支點將個別 煞車皮1 0 0 4按壓至煞車鼓内周面1 0 0 3 c,以施加煞車力 再者,個別主煞車皮1 0 0 4藉由回力彈簧1 0 1 3而彼此 接在一起,以及在一正常狀態下保持在與煞車鼓1 0 0 3之 周面1 0 0 3 c分離之位置上。此外,正常狀態係指未將一 據樞接操作凸輪 1 0 0 8之外力施加於主煞車皮 1 0 0 4之 態。再者,稍後將更詳細地描述主煞車皮1 0 0 4之操作c 止動煞車皮1 0 0 6具有一止動襯1 0 6 0及一止動煞車皮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車 與 簧 體 觸 車 孔 12 11 接 敔 板 連 分 主 〇 連 内 依 狀 主 25 1232913 體1065,其中止動襯 1060藉由與煞車鼓1003之内周面 1 0 0 3 c接觸所產生之自我止動來限制煞車鼓1 0 0 3之旋轉, 以及止動煞車皮主體1 0 6 5係以止動襯1 0 6 0來固定。 止動煞車皮主體 1 0 6 5包括一弓形平板,所形成之弓形 平板的整個長度實質上大於定位銷1 0 1 2與煞車鼓1 0 0 3間 之最短距離,以及弓形平板之一端以止動襯1 0 6 0來固定, 而其另一端與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1007連接。 再者,止動煞車皮1006在具有止動襯1060之一端以及 與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1 0 0 7連接之另一端間具有一對應 於一連接部分之連接孔 1 0 0 6 a,連接部分係連接於定位銷 1 0 1 2。此外,止動煞車皮主體1 0 6 5係以樞接方式經由連接 孔1 0 0 6 a安裝於定位銷1 0 1 2。 此外,一與操作凸輪1 0 0 8接觸之接觸部分1 0 0 6 b係位 於止動煞車皮主體1 〇 6 5之一端部的附近,其中止動煞車皮 主體1 0 6 5以止動襯1 0 6 0來固定,以及依據操作凸輪1 0 0 8 之角度,枢接止動煞車皮主體1 0 6 5,因此每一次會改變煞 車鼓内周面1 0 0 3 c與止動襯1 0 6 0間之距離。 再者,藉由朝一正向旋轉方向在一從煞車鼓 1 0 0 3到達 定位銷 1012之徑向線(radial line)L上偏置(offset)止 動煞車皮1 0 0 6,將止動煞車皮1 0 0 6安裝於定位銷1 0 1 2。 因此,縱使當煞車鼓 1 0 0 3以反向旋轉以及使止動煞車皮 1 0 0 6及煞車鼓1 0 0 3彼此接觸時,止動煞車皮1 0 0 6會自我 止動以及在止動煞車皮1 0 0 6與煞車鼓1 0 0 3間會產生一自 緊效應(self energizing effect)。因此,會藉由自緊效 2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應強迫地限制煞車鼓1 Ο ο 3之反向旋轉。止動煞車皮1 Ο Ο 6 以此方法限制煞車鼓1 Ο Ο 3之反向旋轉。 此外,藉由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 1 0 0 7之張力使止動煞 車皮1 0 0 6保持於一與煞車鼓1 0 0 3之内周面1 0 0 3 c分離之 位置上。因此在正常狀態中(未帶動煞車皮1 0 0 6與煞車鼓 1 0 0 3之内周面1 0 0 3 c接觸之狀態),可防止自緊效應之產 生。 操作凸輪1 0 0 8具有一針對主煞車皮1 0 0 4之操作凸輪部 分 1 0 0 8 a 及一針對止動煞車皮 1 0 0 6 之操作凸輪部分 1 0 0 8 b,其中主煞車皮1 0 0 4在接觸部分1 0 0 4 a上與主煞車 皮主體1 0 1 0接觸,而止動煞車皮1 0 0 6進一步朝著一直徑 方向從主煞車皮1 0 0 4之操作凸輪部分1 0 0 8 a向一内侧延 伸。 再者,將個別操作凸輪部分 1 0 0 8 a、1 0 0 8 b連接至一位 於背板1 0 0 5之後側的操作桿1 0 1 5,以及配合操作桿1 0 1 5 以整合方式來樞接操作凸輪部分 1 〇 〇 8 a與操作凸輪部分 1 0 0 8 b ° 此外’操作桿 1 01 5之一端部具有一操作桿回力彈簧 10 15b。操作桿回力彈簧1 0 1 5 b係插入於一自背板1 〇 〇 5延 伸之回力彈簧臂1 0 0 5 a與操作桿1 0 1 5之間,以及通常以朝 著一遠離回力彈簧支撐臂 1 0 0 5 a之方向來驅動操作桿 1 0 1 5 〇 再者,操作桿 1 01 5之一端部係連接至一操作纜線 (operating c a b 1 e ) 1 0 1 5 c。如圖 1 所示,操作纜線 1 〇 1 5 c 2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08319 1232913 係連接至一煞車操作裝置1 1 〇 〇,此煞車操作裝置1 1 〇 〇係 固定於一位於一座位之後背上的一推車者(h e 1 p e r )所用之 把手1 2 0 4上,以及依據整合於煞車操作裝置1 1 0 0中之一 操作桿1 1 1 2的操作,將操作桿1 0 1 5設計成可樞接(轉動)。 接下來,將詳細地描述有關圖9至圖1 2等之煞車操作 裝置1 1 0 0。煞車操作裝置1 1 0 0具有一固定於把手1 2 0 4之 外殼(支撐構件)m 〇、樞接至一位於外殼 111 〇之支撐軸 1 1 1 1的中心之操作桿 1 1 1 2 (參考圖1 1 )、一用以限制操作 桿 1 1 1 2之操作的操作限制部分1 1 2 0、一用以限制位於一 所期望打開程度之操作桿1 1 1 2的單向離合器裝置11 3 0, 以及一用以釋放單向離合器裝置1 1 3 0之釋放裝置1 1 4 0, 以作為主要組成零件。 外殼 1 1 1 0係藉由硬式合成樹脂材料等所形成,並且具 有一與操作桿1 1 1 2及操作限制部分1 1 2 0等整合在一起之 主體部分1 1 1 3、一向外地安裝於把手1 2 0 4之一基座部分 的第一固定部分1 1 1 4,以及一固定於一自座位之後背升起 的垂直架1205之第二固定部分1115。 下面將更詳細描述個別固定部分1 1 1 4、1 1 1 5,第一固定 部分1 1 1 4構成一環狀,其直徑實質上相同於把手1 2 0 4之 外直徑,以及藉由將把手1 2 0 4安裝於第一固定部分1 1 1 4 之内部來設置第一固定部分 11 1 4。此外,第二固定部分 1115沿著垂直架1205之一周邊方向延伸,以及藉由使用 一螺絲等固定於垂直架1 2 0 5。 亦即,外殼1 1 1 0係藉由一固定部分1 1 1 4而固定於把手 2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1 2 Ο 4以及藉由第二固定部分1 1 1 5而朝著把手1 2 Ο 4之 邊方向與一軸方向來設置。 使操作桿1 1 1 2樞接於位在外殼1 1 1 0之支撐軸1 1 及可將操作桿1 1 1 2切換至「主煞車模式」、「輔助煞車4 及「煞車釋放模式」之三個模式(操作位置)。 首先,主煞車模式係一在向前移動與向後移動輪椅 時可藉由一所期望之煞車力來操作煞車的模式,以及 換至主煞車模式中,藉由上述主煞車皮 1 〇 〇 4 來產生 力。 再者,輔助煞車模式係一在向後移動輪椅 1 2 0 0時 動地操作煞車之模式。亦即,在反向運轉輪子1 2 Ο 1及 至輔助煞車模式時,藉由上述止動煞車皮 1 0 0 6產生 力。 此外,煞車釋放模式係一在輪椅 1 2 0 0向前移動或 移動中無法操作煞車之模式,以及在切換至煞車釋放 中,主煞車皮1 0 0 4與止動煞車皮1 0 0 6係由與煞車鼓 之内周面1003c分離之位置所支#。 再者,在煞車釋放模式中操作桿 1 1 1 2構成一中央 (起始位置),以及當操作桿1 Π 2自中央位置朝把手 之一側操作時,會將該模式切換主煞車模式。此外, 著一遠離把手1 2 0 4之方向壓下操作桿1 1 1 2時,該模 切換至輔助煞車模式。亦即,可藉由操作桿1 1 1 2將該 切換至不同模式。 再者,有關於依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事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08319 一周 11以 莫式」 1200 在切 煞車 可自 切換 敏車 向後 模式 1003 位置 1204 當朝 式會 模式 項, 29 1232913 再 0 例 5 殼 當 模 器 彈 中 具 3 1 撐 彈 動 時 以 30 一對應於主煞車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三位置。此外 一對應於輔助煞車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二位置。 者,一對應於煞車釋放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一位置 除了單向離合器裝置1 1 3 0與釋放裝置1 1 4 0外,實施 所示之煞車操作裝置1 1 〇 〇具有一牽引量調整裝置1 1 5 0 用以依據一操作力來改變牽引操作桿之量。 再者,操作桿 π 1 2之一可移動範圍係藉由整合於外 1 1 1 〇與操作桿1 1 1 2之操作限制部分1 1 2 0來限制,以及 所要之操作輸入至操作桿 1 11 2 時,即可切換至個別的 式。 〈單向離合器裝置〉 首先,以下將說明有關於圖1 2及圖1 3等之單向離合 裝置1 1 30。 單向離合器裝置1 1 3 0具有一鋸齒形之接合齒1 1 3 1、 爪形主體(clawinainbody)1132、一支樓軸1133以及一 簧1 1 3 4,其中接合齒1 1 3 1固定於操作桿1 1 1 2之一樞接 心的附近及與操作桿1 1 1 2樞接在一起,爪形主體1 1 3 2 有一爪形物1 1 3 2 a,爪形物1 1 3 2 a之一端朝著接合齒1 1 之一方向與接合齒1131互相嚙合,支撐軸1133用以支 爪形主體1 1 3 2並且與外殼1 1 1 0具有樞接之關係,以及 簧1 1 3 4係用以將位於爪形主體1 1 3 2之爪形物1 1 3 2 a驅 至接合齒1 1 3 1。 再者,接合齒 1 1 3 1係形成於一在切換至主煞車模式 可與爪形主體1 1 3 2 (爪形物1 1 3 2 a )互相嚙合之位置上, 3丨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及當接合齒1 1 3 1與爪形主體1 1 3 2互相嚙合時,會藉由嚙 合來限制操作桿1 1 1 2免以樞接至煞車釋放模式之側邊。 亦即,在使接合齒1 1 3 1與爪形主體1 1 3 2互相嚙合時, 只允許使用一煞車力將操作桿1 1 1 2朝著把手1 1 0 4之側邊 (亦即,主煞車模式之側邊)來操作。再者,依據其操作量 使操作桿1 1 1 2固定(限制)於一位置上。因此,之後維持依 據操作量之煞車力,而不需操作操作桿1 Π 2。 再者,藉由單向離合器裝置 Π 3 0以釋放操作能不受限 制之釋放裝置1 1 4 5的一操作部分1 1 4 5係整合於外殼1 1 1 0 之第一固定部分1 1 1 4。 此外,爪形主體 η 3 2之其它端具有一連桿接觸部分 1 1 3 2 b,此連桿接觸部分1 1 3 2 b可與一自操作部分1 1 4 5延 伸之連桿Π 4 6接觸,以及爪形主體11 3 2藉由朝操作部分 1 1 4 5延伸之連桿1 1 4 6的操作(向上及向下移動)而樞接於 支撐軸1 1 3 3上。 再者,如圖1 4與圖1 5所示,操作部分1 1 4 5具有連桿 114 6、一操作旋鈕1 1 4 7、一操作凸輪1 1 4 8及一彈性構件 114 9,其中連桿1 1 4 6可與爪形主體1 1 3 2之其它端接觸, 操作旋鈕1 1 4 7係向外安裝於把手1 2 0 4及能朝著操作旋鈕 1 1 4 7之一周邊方向來操作,操作凸輪1 1 4 8具有操作旋鈕 1 1 4 7,及彈性構件1 1 4 9係為一葉片彈簧形狀,其可藉由與 形成於第一固定部分1 1 1 4之一内面上之突出物1 1 1 4 a滑動 接觸來變形,以便在操作操作旋鈕 1 1 4 7時提供一適當觸 感。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 31 1232913 此外,說明操作部分 1 1 4 5之一操作狀態,當未操作單 向離合器裝置1 1 3 0時,會造成一將操作凸輪1 1 4 8設置於 連桿1 1 4 6之上端面的狀態(參考圖1 4 ),以及連桿1 1 4 6藉 由操作凸輪1 1 4 8將爪形主體11 3 2之另一端(亦即連桿接觸 部分 1 1 3 2 b )壓下。因此,爪形主體 1 1 3 2 會遠離接合齒 1 1 3 1,以及位於爪形主體1 1 3 2之爪形物1 1 3 2 a會脫離接合 齒 1 1 32。 亦即,當未操作操作旋紐1 1 4 7時,會造成接合齒1 1 3 1 與爪形物1 1 3 2不會互相嚙合之狀態,以及操作者(推車者) 能朝一任意方向來操作操作桿111 2。 同時,在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1 1 3 0中,如圖1 5所示, 藉由朝著把手1 2 0 4之周邊方向來操作操作旋鈕,使操作凸 輪11 4 8與連桿1 1 4 6之上端面分離,以及藉由彈簧之張力 使爪形主體1 1 3 2之爪形物1 1 3 2 a靠近接合齒1 1 3 1及再次 與接合齒1131互相p齒合在一起。 因此,只允許使用煞車力使操作桿1 1 1 2朝著把手1 2 0 4之 側邊來操作。 在操作操作旋鈕1 1 4 7時,藉由突出物1 1 1 4 a使彈性構 件1 1 4 9變形,以突出物1 1 1 4 a來支撐彈性構件1 1 4 9,之 後彈性構件1 1 4 9恢復原狀,以在一樞接位置上保持操作旋 鈕1 1 4 7。因此可防止將連桿1 1 4 6拉出及縮回之位置保持 在中途上,以及可解決爪形物1 1 3 2 a與接合齒1 1 3 1無法完 全互相嚙合之問題。 〈牽引量調整裝置〉 3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接下來,將說明有關於圖1 6及圖1 7之牽引量調整裝置 1150° 此牽引量調整裝置1 1 5 0係由一外殼主體1 1 5 1、一螺旋 彈簧1 1 5 3、一操作板1 1 5 4及一連接纜線1 0 1 5 d所構成, 其中外殼主體1 1 5 1係連接至一從煞車裝置1 0 0 1之操作桿 1 0 1 5延伸的操作纜線1 0 1 5 c,螺旋彈簧1 1 5 3係容納於一位 於外殼主體1 1 5 1内之容納部分1 1 5 2中,並且朝外殼主體 1 1 5 1之一軸方向延伸,操作板1 1 5 4係容納於容納部分1 1 5 2 中,並且藉由位於容納部分1 1 5 2内之螺旋彈簧1 1 5 3朝操 作桿1 0 1 5之側邊來驅動,以及連接纜線1 0 1 5 d之一端係經 由螺旋彈簧1 1 5 3之内部連接至操作板1 1 5 4,而連接纜線 1 0 1 5 d之另一端連接至操作桿1 1 1 2。 再者,施加一適當定位負載(set load)至螺旋彈簧 1 1 5 3,以及施加一適當張力給連接至操作桿1 1 1 2之連接纜 線 1 0 1 5 d。 此外,當在或低於螺旋彈簧 11 5 3之適當定位負載下朝 著主煞車模式之側邊來操作操作桿1 1 1 2時,依據連接纜線 1 0 1 5 d之移動使外殼主體1 1 5 1朝操作桿1 1 1 2之方向來移 動。再者,依據外殼主體1 1 5 1之移動,將操作桿1 0 1 5拉 至操作桿1 1 1 2之側邊。 再者,當在如圖1 7所示之狀態下操作操作桿1 1 1 2時, 壓縮位於外殼主體1 1 5 1内部之螺旋彈簧1 1 5 3,以及依據 一彎曲螺旋彈簧1 1 5 3之量提供一衝程給操作桿1 1 1 2。 藉由在此方法中超過螺旋彈簧 1 1 5 3之定位負載的操作 3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力,可確保一用以移動連接纜線1 Ο 1 5 d之量大於一 動連接至操作桿1 〇 1 5之操作纜線1 Ο 1 5 c的量。結I 操作桿111 2之操作量。 因此,縱使在接合齒1 1 3 1與爪形物1 1 3 2 a很難 一起的位置上,當藉由超過螺旋彈簧1 1 5 3之定位負 作力來操作操作桿1 1 1 2時,使爪形物11 3 2 a與接合 之其它相鄰齒互相嚙合,因此可更牢固地將接合1 與爪形物1 1 3 0 a互相鳴合在一起。 〈操作限制部分〉 接下來,將描述操作限制部分1 1 2 0。 如圖 1 1 所示,操作限制部分 1 1 2 0 具有一 (stopper)1122、一彈簧 1123 及一突出部 1124,·其 器1 1 2 2係整合於一形成於外殼1 1 1 0之主體部1 1 1 3 器容納部1 1 2 1中,彈簧(驅動裝置)1 1 2 3係用以將 1 1 2 2從止動器容納部1 1 2 1驅動至操作桿1 1 1 2,以 部(操作限制構件)1 1 2 4可在外殼1 1 1 0之側邊上與 1 1 2 2接觸。 再者,因為藉由操作桿回力彈簧1 Ο 1 5 b之張力使 1 1 1 2朝著一自主煞車模式經由煞車釋放模式而到 煞車模式之方向來驅動,所以在一正常狀態(當未操 桿時)中,依據驅動藉由一外力使操作桿 1 1 1 2之 1 1 2 4與止動器1 1 2 2接觸以及構成操作桿1 1 1 2之中 的煞車釋放模式係藉由使突出部1 1 2 4與止動器1 1 接觸之狀態來定位。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用以移 :,增加 嚙合在 載的操 齒 1 1 3 1 & 113 1 止動器 中止動 的止動 止動器 及突出 止動器 操作桿 達輔助 作操作 突出部 央位置 22彼此 34 1232913 在此方法中,使實施例所示之煞車操作裝置 Π 0 0處於 下列狀態:將依據驅動之外力及用以抵制外力之反作用力 施加至操作桿1 1 1 2,以及藉由該兩種力間之平衡來定位在 煞車釋放模式中之操作桿Π 1 2。 接下來,將說明有關於圖3至圖8之上述個別組成零件 之操作。再者,圖3顯示對應於主煞車模式之煞車裝置1 〇 〇 1 的操作狀態。此外,圖4說明對應於主煞車模式之操作桿 1 1 1 2的操作狀態。再者,圖5顯示對應於煞車釋放模式之 煞車裝置1 0 0 1的操作狀態。此外,圖6說明對應於煞車釋 放模式之操作桿1 11 2的操作狀態。再者,圖7顯示對應於 輔助煞車模式之煞車裝置 1 0 0 1的操作狀態。此外,圖 8 說明對應於輔助煞車模式之操作桿Π 1 2的操作狀態。 〈主煞車模式:當未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時> 首先,將說明一在未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時,操作操作 桿1 1 1 2之方法。 當未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1 1 3 0時,藉由以把手(臂)1 2 0 4 構成一支點來操作操作桿1 1 1 2,朝著圖4之一箭頭記號A 的方向(順時鐘方向)來樞接操作桿 1 1 1 2,以依據操作量 (樞接量)提供煞車力。再者,當釋放操作時,藉由操作桿 回力彈簧1 0 1 5 b之張力,操作桿1 1 1 2係以圖4之一箭頭記 號A ’方向(反時鐘方向)來恢復及減少煞車力。 再者,煞車裝置1 0 0 1之個別組成零件之操作如下所述: 首先,當緊握操作桿1 11 2來操作煞車時,依據操作量(圖 3中箭頭記號N的方向:反時鐘方向)將操作凸輪部分1 〇 〇 8 a 3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旋轉至一位置。再者,依據上述操作凸輪部分1 Ο Ο 8 a之一 操作角度藉由一壓力將個別主煞車皮 1 0 0 4壓至煞車鼓 1 0 0 3之内周面1 0 0 3 c,以施加煞車力。 同時,當釋放操作時,藉由操作桿回力彈簧1 Ο 1 5 b與回 力彈簧1 Ο 1 3之張力,使操作凸輪部分1 0 0 8 a朝著圖3之一 箭頭記號R之方向(順時鐘方向)恢復。再者,使主煞車皮 1 〇 〇 4與煞車鼓内周面1 0 0 3 c分離,以釋放煞車。 此外,在主煞車模式中,使止動煞車皮 1 0 0 6之操作凸 輪部分1 0 0 8 b朝著圖3中之一箭頭記號Y方向來枢接,因 此藉由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 1007之張力,將止動煞車皮 1006 固定於一可進一步與内周面 1003c 分離的位置。因 此,在主煞車模式中,不提供針對止動煞車皮1 0 0 6之煞車 力。 〈主煞車模式:在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中〉 接下來,將說明一在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 1 1 3 0中操作 操作桿1 1 1 2之方法。 在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1130中,如圖12所示,藉由單 向離合器裝置 1 1 3 0之操作,只允許操作桿 1 1 1 2朝把手 1 2 0 4之側邊來操作,以施加煞車力(圖1 2中之箭頭記號A 的方向)。此外,藉由使操作桿1 1 1 2與爪形主體1 1 3 2 (爪 形物1 1 3 2 a )互相嚙合,以便操作桿1 1 1 2依據操作量保持 於一角度上。 因此,可維持依據操作量之煞車力,直到釋放單向離合 器裝置1 1 3 0之操作不受限制為止。因此,例如:在下坡運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36 1232913 轉時,輪椅1 2 Ο 0可在一斜坡路上向下移動,同時限制其加 速。再者,在一平坦地方,可使用單向離合器裝置,以做 為一停車煞車器。 再者,煞車裝置1 0 0 1之個別組成零件的操作如下所述。 首先,當緊握操作桿 1 0 1 2時,使操作凸輪部分 1 0 0 8 a 朝圖3中之箭頭記號N的方向(反時鐘方向)來旋轉,以及 將個別主煞車皮1 0 0 4壓至煞車鼓1 0 0 3之内周面1 0 0 3 c, 以施加煞車。 同時,當釋放有關於操作桿 1 1 1 2之操作時,藉由單向 離合器裝置1 1 3 0之功能,造成一維持操作桿1 1 1 2之角度 的狀態以及一維持施加煞車之狀態。 〈煞車釋放模式〉 在煞車釋放模式中,如圖6所示,將操作桿1 Π 2之突 出部分1 1 2 4帶至與止動器1 1 2 2接觸,其中止動器1 1 2 2 係操作限制部分 1 1 2 0之一組成零件,以及藉由將止動器 1 1 2 2與突出部分1 1 2 4互相接觸之狀態,可將操作桿1 1 1 2 維持在中央位置P上。再者,同樣地使操作凸輪1 0 0 8 a維 持在一中央位置,以及藉由回力彈簧1 〇 1 3之張力使個別主 煞車皮1 0 0 4維持在與煞車鼓内周面1 〇 〇 3 c分離之位置上。 再者,相似於主煞車模式,亦會使止動煞車皮 1 〇 〇 6處 於一由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1 〇 〇 7所限制之狀態中,以及縱 使在向後移動輪椅1 2 0 0時,亦不會操作煞車。以此方法, 在煞車釋放模式中,使個別主煞車皮 1 〇 〇 7與止動煞車皮 1 0 0 6維持在一與煞車鼓1 〇 〇 3之内周面分離之狀態中,因 3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此會造成在上述輪椅 1 2 0 0 之向前及向後移動的任一方向 中不能操作煞車。 〈輔助煞車模式〉 在切換至輔助煞車模式時,將操作桿 111 2進一步從煞 車釋放模式朝下側壓下,以切換至輔助煞車模式。再者, 在此情況中,依據操作桿1 1 1 2之強制樞接使與止動器Π 2 2 接觸之操作桿1 1 1 2的突出部1 1 2 4支撐於止動器1 1 2 2上, 以及釋放藉由上述操作限制部分1 1 2 0對上述操作桿1 11 2 之定位。 再者,因為以操作桿回力彈簧1 0 1 5 b之張力來操作操作 桿1 1 1 2,所以同時將操作桿1 1 1 2進一步朝下側拉。此外, 使操作桿1 1 1 2與外殼1 1 1 0之主體部分1 1 1 3接觸(參考圖 8中之點X ),藉此定位操作桿1 1 1 2。 再者,煞車裝置1 0 0 1之個別組成零件的操作如下所述。 首先,朝著圖7中之一箭頭記號K的方向(順時鐘方向) 來樞接操作凸輪部分1 0 0 8 b,以使止動煞車皮1 0 0 6與煞車 鼓1003之内周面1003c接觸。 此外,當煞車鼓 1 0 0 3朝著反向旋轉方向旋轉時,自我 止動止動煞車皮1 0 0 6,以便在止動煞車皮1 〇 〇 6與煞車鼓 1 0 0 3間產生自緊效應,進而限制煞車鼓1 〇 〇 3之反向旋轉。 再者,在向前移動輪椅1 2 0 0及正向旋轉輪子1 2 0 1之情 況中,亦會使煞車鼓1 0 0 3正向旋轉,因此釋放止動煞車皮 1 0 0 6之自我止動狀態,以及可使輪椅1 2 0 0向前移動。 亦即,縱使當輪子1 2 0 1在輔助煞車模式中正向旋轉時, 3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維持使止動煞車皮1 Ο Ο 6與煞車鼓内周面1 Ο Ο 3 c彼此接觸之 狀態,然而在正向旋轉煞車鼓 1 0 0 3中,並未完成自緊效 應,因此無法將止動煞車皮1 0 0 6所產生之煞車力施加於煞 車鼓1 0 0 3。 再者,當將操作桿 Π 1 2切換至其它模式時,使操作凸 輪部分1 0 0 8 b朝著圖7中之箭頭記號D的方向樞接,因此 藉由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1007之張力,使止動煞車皮1006 再次回到一與煞車鼓内周面1 0 0 3 c分離之固定位置。因此 會造成無法施加止動煞車皮1 0 0 6所產生之煞車力的狀態。 在此方法中,實施例所示之煞車裝置 1 具有操作桿 1 1 1 2,其可在可移動範圍内操作,此可移動範圍包括煞車 釋放模式,用以允許煞車鼓1 0 0 3朝著正向旋轉方向與反向 旋轉方向來旋轉;輔助煞車模式,用以只限制煞車鼓 1 0 0 3 朝著反向旋轉方向來旋轉;以及主煞車模式,用以限制煞車 鼓1003朝著正向旋轉方向與反向旋轉方向來旋轉。 此外,在正常狀態中使操作桿 1 1 1 2從煞車釋放模式朝 著到達輔助煞車模式之方向來驅動。再者,操作桿 1112 具有操作限制部分1 1 2 0,用以在煞車釋放模式中,藉由與 操作桿1 1 1 2接觸,以限制操作桿1 1 1 2到達輔助煞車模式 之移動。亦即,藉由依據驅動之外力使操作桿1 1 1 2與操作 限制部分1 1 2 0接觸,以及藉由此接觸狀態來定位煞車釋放 模式。 在此方法中,依據此結構,會造成依據驅動之外力與抵 制外力所產生之反作用力作用於操作桿1 11 2,以及藉由此 39 31W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兩種力間之平衡來定位操作桿 1 Π 2的狀態。因為操 1 1 1 2經常係以外力來操作,所以相較於依據接合之哀 可進一步牢固地定位操作桿1 1 1 2。此外,亦不需用到 所需之導槽,以及亦可藉由改變接觸部分等,以容易 理不同規格。 再者,雖然依據實施例,外殼1 1 1 0之側邊具有止動丨 觸構件)1 1 2 2及彈簧(驅動構件)1 1 2 3,以及操作桿1 1 側邊具有用以構成操作限制構件之突出部1 1 2 4,但是 變兩者位置,可在操作桿1 1 1 2之側邊提供止動器1 1 彈簧1 1 2 3,以及可在外殼1 1 1 0之側邊提供突出部1 1 此外,例如:當依據在煞車裝置1 0 0 1之規格的改變 改變操作桿1 0 1 5之中央位置的衝程量時,可藉由調整 纜線1 0 1 5 c之長度(調整操控)或者藉由將操作桿換成 有不同形狀與突出部1 1 2 4位置等的操作桿,以便可容 處理個別規格之改變。 再者,有關於接合齒1 1 3 1 (單向離合器裝置1 1 3 0之 零件)之位置等,依據在煞車裝置1 0 0 1之規格的改變 改變接合齒1 1 3 1之位置、角度等。此外,當藉由一螺 將接合齒1 1 3 1固定於操作桿1 1 1 2時,可藉放鬆螺絲 變接合齒1 1 3 1之位置及調整接合齒1 1 3 1之角度。 此外,雖然依據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已藉由輪椅 之煞車裝置1為範例來說明依據本發明之操作裝置1 : 但是此操作裝置1 1 0 0不但適用於上述輪椅之煞車,亦 於例如一嬰兒車、一腳踏車、一載運車(c a r r i a g e )、 3 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作桿 :位, 接合 地處 i (接 1 2之 可改 1 2與 24 ° ,來 操作 一具 易地 組成 ,可 絲等 來改 1200 100, 適用 一工 40 1232913 業機器、一摩托車、一汽車等之煞車。 再者,雖然依據此實施例,針對推車者 置而言,將煞車操作裝置為推車者安裝於 把手 1 2 0 4,但是可任意地改變安裝位置 作裝置安裝於一延伸於座椅之側邊的扶手 一輪椅1 2 0 0載乘者確實地操作操作桿1 1 (第二實施例) 一顯示於一第二實施之煞車裝置 2 0 0 1 為 「内擴張型鼓式煞車(inner expan brake)」之煞車裝置,其具有一與一輪子 煞車鼓(旋轉構件)2 0 0 3 (如圖1 8所示)、用 車鼓 2 0 0 3之一内周面接觸以產生一煞車 (main shoe)2004 與一止動煞車皮(lock 煞車構件)、一用以在煞車鼓2 0 0 3之内側 2 0 0 4與止動煞車皮2 0 0 6等之背板2 0 0 5。 將煞車鼓2 0 0 3固定在一位於輪子2 2 0 1 轂2 2 0 2或者一自輪轂2 2 0 2以放射狀延# 考圖1 9 )。 更詳而言之,在將煞車鼓2 0 0 3安裝於i 中,此煞車鼓 2 0 0 3係藉由一固定於輪穀 2203之圓形基座部分2003a以及一自基石 邊朝輪椅2 2 0 0構架的一側延伸之周邊壁 邊壁2003b之内周面構成一可與主煞車皮 皮2 0 0 6接觸之面。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用之煞車操作裝 座位之後背上的 ,例如:當可將操 (臂)上時,可使 12° 係一種通常稱之 ding type drum 2201 —起旋轉之 以藉由與上述煞 力之一主煞車皮 shoe)2006(輔助 上支撐主煞車皮 之旋轉中心的輪 7之輪輻2 2 0 3 (參 輪椅2 2 0 0之狀態 2202 或者輪輻 .部分2 0 0 3 a之周 2 0 0 3 b所構成。周 2 0 0 4與止動煞車 41 1232913 背板 2 Ο Ο 5係以一具有一足夠強度之鋼板等所構 係安裝於輪椅2 2 0 0之構架與輪子2 2 0 1之間。 更詳而言之,將一個軸插入形成於背板 2 0 0 5 之 軸插孔2 0 0 5 b以及在此狀態下將背板2 0 0 5藉由使用 2 0 0 5 c等固定於軸上。再者,將構成煞車裝置2 0 0 1 組成零件設置於背板2 0 0 5上和煞車鼓2 0 0 3之内側 可舉例一對主煞車皮 2 0 0 4、一回力彈簧 2 0 1 3、 車皮2 0 0 6、一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2 0 0 7及一操作凸 可做為用以構成煞車裝置2 0 0 1之主要組成零件之I; 中一對主煞車皮 2 0 0 4 藉由與煞車鼓 2 0 0 3 之一 2 0 0 3 c接觸以施加煞車力,回力彈簧2 0 1 3用以在與 2 0 0 3 之内周面 2 0 0 3 c 分離之位置上把持個別主 2 0 0 4,止動煞車皮2 0 0 6藉由與煞車鼓2 0 0 3之内周面 接觸,以只限制煞車鼓朝反方向旋轉,止動煞車皮 簧2 0 0 7用以在一與煞車鼓2 0 0 3之内周面2 0 0 3 a分 置上把持止動煞車皮2 0 0 6,以及操作凸輪2 0 0 8用 移動主煞車皮2 0 0 4與止動煞車皮2 0 0 6至可施加用 個別回力彈簧2 0 1 3、2 0 0 7之張力的煞車力之位置。 每一主煞車皮 2 0 0 4具有一弓形(拱形)之主煞車 2 0 10,此主煞車皮主體2 0 1 0具有一接觸部分2 0 0 4 a 觸部2 0 0 4 a之一端與操作凸輪2 0 0 8接觸,以及每一 皮2004具有一接觸孔2004b及一襯壁2011,其中 2 0 0 4 b用以容納一定位銷2 0 1 2,此定位銷2 01 2在其 成樞接主煞車皮2 0 0 4之中心,以及襯壁2 0 1 1構成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成以及 中心的 一螺栓 之主要 〇 止動煞 輪 2 0 0 8 ί例,其 内周面 煞車鼓 煞車皮 2 0 0 3 c 回力彈 離之位 以個別 以抵制 皮主體 ,此接 主煞車 接觸孔 一端構 與主煞 42 1232913 車皮主體2 Ο 1 0及煞車鼓内周面2 Ο Ο 3 c接觸之接觸面以 定於主煞車皮主體2 Ο 1 0之側邊。再者,個別主煞車皮 係以樞接方式經由連接孔2 0 0 4 b安裝於位在背板2 0 0 5 側的定位銷2 Ο 1 2。 亦即,個別主煞車皮2 0 0 4係經由定位銷2 Ο 1 2而彼 接在一起,以及依據樞接操作凸輪2 0 0 8,藉由以接觸 2 0 0 4 a構成施力點及以定位銷 2 Ο 1 2 為一支點將個別 車皮2 0 0 4壓至煞車鼓内周面2 0 0 3 c,以施加煞車力。 再者,個別主煞車皮2 0 0 4藉由回力彈簧2 Ο 1 3而彼 接在一起以及在一正常狀態下保持於與煞車鼓 2 0 0 3 周面2 0 0 3 c分離之位置上。此外,正常狀態係指未將 據樞接操作凸輪 2 0 0 8之外力施加於主煞車皮 2 0 0 4 態。再者,梢後將更詳細地描述主煞車皮2 0 0 4之操十 止動煞車皮2 0 0 6具有一止動襯2 0 6 0及一止動煞車 體2 0 6 5,其中止動襯2 0 6 0藉由與煞車鼓2 0 0 3之内 2 0 0 3 c接觸所產生之自我止動來限制煞車鼓2 0 0 3之旋 以及止動煞車皮主體2 0 6 5係以止動襯2 0 6 0來固定。 止動煞車皮主體 2 0 6 5包括一弓形平板,所形成之 平板的整個長度實質上大於介於定位銷 2 0 1 2與煞 2 0 0 3間之最短距離,以及弓形平板之一端係以止動襯 來固定’而其另一端與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2 0 0 7連襄 再者,止動煞車皮2 0 0 6在具有止動襯2 0 6 0之一端 與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2 0 0 7連接之另一端間,具有一 於一連接部分之連接孔 2 0 0 6 a,連接部分係連接於定 3丨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及固 2 0 0 4 之下 此連 部分 主煞 此連 之内 一依 之狀 卜 皮主 周面 轉, 弓形 車鼓 2 0 6 0 卜 以及 對應 位銷 43 1232913 2 Ο 1 2。此外,止動煞車皮主體2 Ο 6 5係以樞接方式經由連接 孔2 0 ◦ 6 a安裝於定位銷2 Ο 1 2。 此外,一與操作凸輪 2 0 0 8接觸之接觸部分 2 0 0 6 b係位 於止動煞車皮主體2 0 6 5之一端部的附近,其中止動煞皮主 體 2 0 6 5以止動襯 2 0 6 0來固定,以及依據操作凸輪 2 0 0 8 之角度,枢接止動煞車皮主體2 0 6 5,因此每次會改變煞車 鼓内周面2 0 0 3 c與止動襯2 0 6 0間之距離。 再者,藉由朝一正向旋轉方向在一從煞車鼓 2 0 0 3到達 定位銷2 0 1 2之徑向線L上偏置止動煞車皮2 0 0 6,以將止 動煞車皮 2 0 0 6安裝於定位銷 2 Ο 1 2。因此,縱使當煞車鼓 2 0 ◦ 3以反向旋轉以及使止動煞車皮2 0 0 6與煞車鼓2 0 0 3彼 此接觸時,止動煞車皮2 0 0 6會自我止動以及在止動煞車皮 2 〇 〇 6與煞車鼓2 0 0 3間會產生一自緊效應。因此會藉由自 緊效應強迫地限制煞車鼓 2 0 0 3之反向旋轉。止動煞車皮 2 0 0 6以此方法限制煞車鼓2 0 0 3之反向旋轉。 此外,藉由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 2 0 0 7之張力使止動煞 車皮2 0 0 6保持於一與煞車鼓2 0 0 3之内周面2 0 0 3 c分離之 位置上。因此在正常狀態中(未使煞車皮 2 0 0 6與煞車鼓 2 0 0 3之内周面2 0 0 3 c接觸之狀態),可防止自緊效應之產 生。 操作凸輪2 0 0 8具有一針對主煞車皮2 0 0 4之操作凸輪部 分 2 0 0 8 a 及一針對止動煞車皮 2 0 0 6 之操作凸輪部分 2 0 0 8 b,其中主煞車皮2 0 0 4在接觸部分2 0 0 4 a上與主煞車 皮主體2010接觸,而止動煞車皮2006進一步朝著一直徑 44 31W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方向從主煞車皮 2 Ο Ο 4之操作凸輪部分 2 Ο Ο 8 a向一内側延 伸。 再者,將個別操作凸輪部分 2 0 0 8 a、2 0 0 8 b連接至一位 於背板2 0 0 5之後側的操作桿2 0 1 5,以及配合操作桿2 0 1 5 以整合方式來樞接操作凸輪部分 2 0 0 8 a與操作凸輪部分 2 0 0 8 b ° 此外,操作桿 2 0 1 5 之一端部具有一操作桿回力彈簧 2 0 15b。操作桿回力彈簧2 0 1 5 b係插入於一自背板2 0 0 5延 伸之回力彈簧支撐臂2 0 0 5 a與操作桿2 0 1 5之間,以及通常 以朝著一遠離回力彈簧支撐臂2 0 0 5 a之方向來驅動操作桿 2015° 再者,依據本發明將操作桿 2 0 1 5之一端部連接至一操 作纜線2 0 1 5 c,以做為一連接構件。此外,將操作纜線2 0 1 5 c 分支成一操作纜線2 0 1 5 d及一操作纜線2 01 5 e以及連接至 設置於分支終點上之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2 3 0 0之操作桿, 其中操作纜線2 0 1 5 d延伸至一針對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而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係固定於位於一座椅之後背的 一把手2 2 0 4上,以及操作纜線2 0 1 5 e延伸至一針對載乘者 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而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係固定於位 於座椅之侧邊的一扶手架2 2 0 6上。 此外,操作纜線 2 0 1 5 c係藉由操作一第一操作桿 2 1 1 2 或一第二操作桿2 3 1 2來操作的,其中第一操作桿2 1 1 2與 操作桿2 3 1 2整合於個別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2 3 0 0中,以 及將操作纜線2 01 5 c之移動傳送至操作桿2 0 1 5及將操作凸 4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輪2 Ο Ο 8設計成可樞接。 再者,操作纜線 2 0 1 5 c 之一分支點具有一分支裝置 2 0 1 5 f,以及經由分支裝置 2 0 1 5 f 將個別煞車操作裝置 2 10 0、2 3 0 0之操作分別且獨立地傳送至操作纜線2 0 1 5 c。 接下來,將詳細說明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及載 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的結構。 〈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如圖2 1等所示,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具有一外 殼 2 1 1 0、操作桿(第一操作桿)2 1 1 2、一操作限制部分 2120、一單向離合器裝置2130及一釋放裝置2140,以作 為主要組成零件,其中外殼 2110固定於推車者之把手 2 2 0 4,操作桿2 1 1 2係由外殼2 1 1 0以可操作(可樞接)方式 來支撐,操作限制部分2 1 2 0用以限制操作桿2 1 1 2之操作, 單向離合器裝置2 1 3 0用以將操作桿2 1 1 2保持於一所期望 之打開程度,以及釋放裝置2 1 4 0用以釋放單向離合器裝置 2130° 將外殼2 1 1 0經由一夾鉗2 1 1 0 a固定於把手2 2 0 4之基座 部分。再者,外殼 2 1 1 0具有一用以支撐一支撐軸 2 1 1 2 a 之軸承孔(b e a r i n g h ο 1 e ) 2 1 1 1,支撐軸 2 1 1 2 a與操作桿 2112係整合在一起。 再者,操作桿2 1 1 2係藉由外殼2 1 1 0來支撐,以便能以 支撐軸2 1 1 2 a做為樞接中心,將操作桿2 1 1 2切換至「主煞 車模式」、「輔助煞車模式」及「煞車釋放模式」之三個模 式(操作位置)。 4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此外,主煞車模式係一在向前移動與向後移動輪椅 時可藉由一所期望之煞車力來操作煞車的模式’以及 換至主煞車模式中,藉由上述主煞車皮 2 0 0 4來產生 力。 再者,輔助煞車模式係一在向後移動輪椅 2 2 0 0時 自動地操作煞車之模式。亦即,在反向旋轉輪子2 2 0 1 換至輔助煞車模式時,藉由上述止動煞車皮2 0 0 6產生 力。 此外,煞車釋放模式係一在輪椅 2 2 0 0向前移動或 移動中無法操作煞車之模式,以及在切換至煞車釋放 中,主煞車皮2 0 0 4與止動煞車皮2 0 0 6係由與煞車鼓 之内周面2003c分離之位置所支撐。 再者,操作桿 2 1 1 2在煞車釋放模式時,構成一中 置(起始位置)(參考圖2 6 ),以及當緊握操作桿2 1 1 2 央位置朝把手2 2 0 4之側邊移動時,會將該模式切換至 車模式(參考圖2 1 )。此外,當朝著一遠離把手2 2 0 4 向壓下操作桿2 11 2時,該模式會切換至輔助煞車模5 考圖2 9 )。亦即,可藉由操作桿2 1 1 2將該模式切換至 模式。 再者,有關於依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事 一對應於主煞車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三位置。此 一對應於輔助煞車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二位置 者,一對應於煞車釋放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一位 除了單向離合器裝置2 1 3 0與釋放裝置2 1 4 0之外,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2 2 0 0 在切 教車 ”、、 ^ ,可 及切 煞車 向後 模式 2 0 0 3 央位 自中 主煞 之方 “參 不同 項, 外, 0再 置。 實施 47 1232913 例所示之煞車操作裝置 2100具有一牽引量調整裝置 2 1 5 0,用以依據一操作力來改變牽引操作桿之量。 再者,操作桿 2 1 1 2之一可移動範圍係藉由整合於外殼 2 1 1 0與操作桿2 1 1 2之操作限制部分2 1 2 0來限制,以及在 切換至個別模式之操作中,操作限制部分2 1 2 0可提供一某 種程度之適當感覺。 〈單向離合器裝置〉 首先,以下將說明有關於圖 33 等之單向離合器裝置 2130° 單向離合器2 1 3 0具有一鋸齒形之接合齒 2 1 3 1、一爪形 主體2132、一支撐軸2133以及一彈簧2134,其中接合齒 2 1 3 1形成於操作桿2 1 1 2之一樞接中心的附近及與操作桿 2 1 1 2樞接在一起,爪形主體2 1 3 2具有一爪形物2 1 3 2 a,爪 形物 2132a之一端朝著接合齒 2131 之一方向與接合齒 2 1 3 1互相嚙合,支撐軸2 1 3 3用以支撐爪形主體2 1 3 2並且 與外殼2 Π 0具有樞接之關係,以及彈簧2 1 3 4係用以將位 於爪形主體2 1 3 2之爪形物2 1 3 2 a驅動至接合齒2 1 3 1。 再者,接合齒 2 1 3 1係形成於一在切換至主煞車模式時 可與爪形主體2 1 3 2 (爪形物2 1 3 2 a )互相嚙合之位置上,以 及當接合齒2 1 3 1與爪形主體2 1 3 2互相嚙合時,會藉由嚙 合來限制操作桿2 1 1 2朝著煞車釋放模式之側邊來樞接。 亦即,在使接合齒2 1 3 1與爪形主體2 1 3 2互相噛合時, 只允許使用一煞車力將操作桿2 1 1 2朝著把手2 1 0 4之側邊 (亦即,主煞車模式之側邊)來操作。再者,依據其操作量 4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使操作桿2 1 1 2保持(限制)於一位置上。因此,之後維持依 據操作量之煞車力,而不需操作操作桿2 1 1 2。 再者,如圖34所示,爪形主體2132之另一端具有一釋 放旋鈕2 1 4 1,用以朝著一遠離接合齒 2 1 3 1之方向樞接爪 形主體2 1 3 2。此外,此爪形主體2 1 3 2具有一接合槽2 1 4 2, 用以藉由朝著一相反於接合齒2 1 3 1之方向梅接,以接合外 殼 2 1 1 0。 再者,藉由操作釋放旋鈕2 1 4 1 (圖3 4中一箭頭A的方向) 使爪形主體2 1 3 2遠離接合齒2 1 3 1時,爪形主體2 1 3 2在接 合槽2 1 4 2與外殼2 1 1 0接合,以阻礙爪形主體2 1 3 2不會回 到接合齒 2 1 3 1 之側邊。因此釋放接合齒 2 1 3 1與爪形物 2132a而使其無法彼此接合在一起,進而造成一可釋放單 向離合器裝置2 1 3 0對操作桿2 1 1 2的操作而不受限制的狀 態。 〈牽引量調整裝置〉 接下來,將說明有關於圖3 1及圖3 2等之牽引量調整裝 置 21 50。 牽引量調整裝置2 1 5 0具有一外殼主體2 1 5 1、一螺旋彈 簧2 1 5 3、一可移動板2 1 5 4及一連接纜線2 1 5 5,其中外殼 主體2 1 5 1連接至一從操作桿2 0 1 5經由操作纜線2 0 1 5 c延 伸之操作纜線(第一連接構件)2 0 1 5 d,螺旋彈簧2 1 5 3係容 納於一容納部分2 1 5 2之内部,並且朝外殼主體2 1 5 1之一 軸方向延伸,可移動板2 1 5 4係容納於容納部分中,並且藉 由位於容納部分2 1 5 2内部之螺旋彈簧2 1 5 3朝操作桿2 01 5 4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之側邊來驅動,以及連接纜線(第二連接構件)2 1 5 5之一端 係經由螺旋彈簧 2 1 5 3之内部連接至可移動板2 1 5 4,而連 接纜線2 1 5 5之另一端連接至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之操作桿 2 112° 再者,施力。一適當定位負載(s e t 1 〇 a d )至螺旋彈簧 2 1 5 3,以及施加一適當張力給連接至操作桿2 1 1 2之連接纜 線 2 0 1 5 d。 此外,當藉由螺旋彈簧 2 1 5 3 之適當定位負載或低於定 位負載朝著主煞車模式之方向來操作操作桿2 1 1 2時,依據 連接纜線2 1 5 5之移動使外殼主體2 1 5 1朝操作桿2 1 5 2之側 邊來移動。再者,依據外殼主體2 1 5 1之移動,施加張力於 操作纜線2 0 1 5 d (操作纜線2 0 1 5 c ),以將操作桿2 0 1 5樞接 至操作桿2 11 2之側邊。 再者,當在如圖3 2所示之狀態下緊握操作桿2 1 1 2時, 壓縮位於外殼主體 2 1 5 1側邊之螺旋彈簀 2 1 5 3,以及依據 一彎曲螺旋彈簧2 1 5 3之量,提供一衝程給操作桿2 1 1 2。 藉由在此方法中超過螺旋彈簧 2 1 5 3之定位負載的操作 力,可確保一用以移動連接纜線2 0 1 5 d之量大於一用以移 動連接至操作桿2 0 1 5之操作纜線2 0 1 5 c之量。結果,可增 加操作桿2 1 1 2之操作量。 因此,縱使在接合齒2 1 3 1與爪形物 2 1 3 2 a很難嚙合在 一起的位置上,當藉由超過螺旋彈簧2 1 5 3之定位負載的操 作力來緊握操作桿2 1 1 2時,亦可使爪形物2 1 3 2 a與接合齒 2 1 3 1 之其它相鄰齒互相嚙合,因此可更牢固地將接合齒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50 1232913 2 1 3 1與爪形物2 1 3 0 a互相σ齒合在一起。 〈操作限制部分〉 接下來,將描述操作限制部分1 1 2 0。 如圖3 3至圖3 5所示,操作限制部分2 1 2 0係由 形成於外殼 2 1 1 0上之導槽 2 1 2 1及一形成於操作: 之側邊的導銷(g u i d e p i η ) 2 1 1 2 b所組成。 導槽2 1 2 1具有一針對主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3及 輔助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4,其中路徑2 1 2 3為一以 作桿2 1 1 2之樞接中心上的支撐軸2 1 1 2 a為中心之3 路徑 2 1 2 4為一以支撐軸 2 1 1 2 a為中心之弧形。個 2 12 3、2 1 2 4連接至其個別之端部。 再者,如圖 3 3所示,一自支撐軸 21 1 2 a到達針 車模式之路徑2 1 2 3的距離L 1及一自支撐軸2 1 1 2 a 對輔助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4的距離L 2係彼此不同 煞車模式之路徑 2 1 2 3之側邊係藉由形成一具有較 (L 2 > L 1 )的弧形所形成的。 此外,因為個別路徑 2 1 2 3、2 1 2 4之曲率半徑係 同,所以針對主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3與針對輔助煞 之路徑2 1 2 4的連接部分係以一彎曲部分2 1 2 5所形 中上述彎曲部分2 1 2 5在自針對主煞車模式之路徑 達針對輔助煞車模式之路徑 2 1 2 4的過程中係朝向 支撐軸2U2a方向來彎曲。 再者,在操作操作桿2 1 1 2中,位於操作桿2 1 1 2 銷2 1 1 2 b係沿著導槽2 1 2 1移動。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 ] 08319 包含一 Ψ 2 112 一針對 位於操 i形,而 別路徑 對主煞 到達針 的,主 小直徑 彼此不 車模式 成,其 :1 2 3 到 一遠離 上之導 51 1232913 接下來,將說明在切換至個別模式時,導槽 2 1 2 1與導 銷2 1 1 2 b之相對位置。 首先,如圖 3 3所示,在切換至主煞車模式時,依據朝 向把手2 2 0 4方向來樞接操作桿2 1 1 2,導銷2 1 1 2 b係沿著 主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3來移動。 此外,更詳而言之,當緊握操作桿2 1 1 2朝把手2 2 0 4之 側邊來操作時,導銷2 1 1 2 b係沿著彎曲部分2 1 2 5滑動至一 針對主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3的終端X,其中彎曲部分2 1 2 5 形成於導槽2 1 2 1之内側,用以做為針對主煞車模式之路徑 2 1 2 3的一起始點。 當在此述狀態下釋放操作桿2 1 1 2時,此操作桿2 1 1 2會 藉由操作桿回力彈簧2 0 1 5 b之張力回到輔助煞車模式之側 邊,以及依據該回復,使導銷2 1 1 2 b滑動至一針對主煞車 模式之路徑2 1 2 3的起始點S。 此外,如上述,因為彎曲部分 2 1 2 5係形成於針對主煞 車模式之路徑 2 1 2 3的起始點 S,所以依據將操作桿2 1 1 2 向輔助煞車模式之側邊驅動,使導銷2 1 1 2 b從針對主煞車 模式之路徑 2 1 2 3之側邊與彎曲部分 2 1 2 5接觸(參考圖 34) ° 因此,藉由在彎曲部分2 1 2 5與導銷2 1 1 2 b間形成一接 觸狀態,以限制操作桿2 1 1 2到達輔助煞車模式。再者,藉 由彎曲部分2 1 2 5與導銷2 1 1 2 b間之接觸狀態,實施對應於 中央位置之煞車釋放模式中的定位。 接下來,將說明有關於圖3 5之輔助煞車模式的切換。 5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在切換至輔助煞車模式中,當朝著一相反於支撐軸 2 1 1 2 a之方向來牽引操作桿2 1 1 2時,進一步將操作桿2 1 1 2 朝外殼2 1 1 0之下侧來操作。 再者,依據此操作,將彎曲部分2 1 2 5與導銷 2 1 1 2 b間 之接觸狀態朝著輔助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4來移動。 此外,因為操作桿 2 1 1 2以操作桿回力彈簧 2 0 1 5 b之張 力來操作,所以依據在彎曲部分 2 1 2 5上之接觸狀態的釋 放,使操作桿2 1 1 2滑動至輔助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4的終 點X。再者,使導銷2 1 1 2 b與輔助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4的 終端X接觸(參考圖3 5 ),藉此在輔助煞車模式中定位操作 桿 2 1 1 2。 再者,如上述,使輔助煞車模式之路徑 2 1 2 4 的曲率半 徑大於主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3的曲率半徑。 因此,為了處理曲率半徑間之差異,形成於外殼 2110 之支撐軸接收孔2 Π 1係由一朝著導槽2 1 2 1延伸之略長形 孔所形成。 因此,藉由使形成於長形孔中之支撐軸2 1 1 2 a朝著軸承 孔2 1 1 1的導槽2 1 2 1之側邊來移動,可將導銷2 1 1 2 b從主 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3移至輔助煞車模式之路徑2 1 2 4。 再者,依據此實施例,為了確保介於彎曲部分 2 1 2 5與 導銷2 1 1 2 b間之接觸狀態,決定安裝連接纜線2 1 5 5 (操作 纜線2 0 1 5 d )之角度,以便將一朝向支撐軸接收孔2 1 1 1方 向之力施加於導銷2 1 1 2 b。 此外,有關於圖 2 6之說明,在一使導銷 2 1 1 2 b與彎曲 5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部分2 1 2 5接觸之狀態中,藉由以一用來連接操作桿2 1 1 2 與連接纜線 2 1 5 5之連接部分 2 1 1 2 c所構成一基點(b a s e point),決定安裝連接纜線2 1 5 5之角度,以便使一假設線 (i m a g i n a r y 1 i n e ) P 1與一假設線P 2所形成之一角度Θ變成 一銳角,其中假設線P 1自基點到達導銷2 1 1 2 b,而假設線 P 2自基點沿著連接纜線2 1 5 5之方向來延伸。 因此在切換至煞車釋放模式中,可確保介於導銷 2 1 1 2 b 與彎曲部分2 1 2 5間之接觸狀態。 〈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接下來,將說明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 再者,雖然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3 0 0在形狀上係不 同於上述針對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但是煞車操作 裝置 2 3 0 0之組成零件及組成零件之操作係對應於針對推 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以及有鑑於上述針對推車者之 煞車操作裝置的說明,以下將藉由部分簡化方式來說明針 對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 如圖2 3等所示,針對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具有 一外殼2 3 1 0、操作桿2 3 1 2 (第二操作桿)、一操作限制部分 2 3 2 0、一單向離合器裝置2 3 3 0、一釋放裝置2 3 4 0及一牽 引量調整裝置2 3 5 0,其中操作桿2 3 1 2經由一支撐軸2 3 1 1 樞接至外殼2 3 1 0,操作限制部分2 3 2 0用以限制操作桿2 3 1 2 之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2 3 3 0用以藉由一所期望之打開程 度來限制操作桿2 3 1 2,釋放裝置2 3 4 0用以釋放單向離合 器裝置2 3 3 0,以及牽引量調整裝置2 3 5 0連接至操作纜線 5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2 Ο 1 5 c (操作纜線 2 Ο 1 5 e )。 外殼2 3 1 0具有一用以支撐操作桿2 3 1 2之基座部分的主 體部分2 3 1 0 a及一整合於牽引量調整裝置2 3 5 0之操作纜線 支撐部分2 3 1 0 b,以及外殼2 3 1 0係固定於位於座椅之側邊 上的扶手架2 2 0 6 (參考圖1 8 )。 再者,將自操作桿 2 01 5延伸之操作纜線2 0 1 5 e拉至操 作纜線支撐部分2 3 1 0 b之内部,以及操作纜線2 0 1 5 e之一 前端連接至牽引量調整裝置2350之外殼主體2351。此外, 一連接纜線2 3 5 5自牽引量調整裝置2 3 5 0延伸至一操作桿 2 3 12,以及此操作桿2 3 1 2經由連連接纜線2 3 5 5連接至牽 引量調整裝置2 3 5 0之操作板2 3 5 4。 在輪椅2200向前及向後運轉之方向中,操作桿2312可 以位於外殼2 3 1 0上之支撐軸2 3 1 1為中心來樞接(旋轉), 以及相似於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操作桿2 3 1 2可 切換至「主煞車模式」、「輔助煞車模式」及「煞車釋放模 式」之三個模式(操作位置)。 再者,煞車釋放模式構成操作桿2 3 1 2之中央位置(參考 圖2 7 ),以及當將操作桿2 3 1 2自中央位置拉至輪椅 2 2 0 0 之後側時,會將煞車釋放模式切換至主煞車模式(參考圖 2 3 )。此外,當將操作桿2 3 1 2推至輪椅2 2 0 0之前側時,會 將煞車釋放模式切換至輔助煞車模式(參考圖3 0 )。亦即, 相似於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可藉由操作桿 2 1 1 2 之樞接操作,以將該模式切換至不同之模式。 此外,有關於依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事項, 5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一對應於主煞車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三位置。此外, 一對應於輔助煞車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二位置。再 者,一對應於煞車釋放模式之位置係對應於一第一位置。 再者,藉由整合於外殼2 3 1 0之操作限制部分2 3 2 0來限 制操作桿2 3 1 2之一可移動範圍,以及在輸入所要的操作至 操作桿2 3 1 2中,以將此模式切換至個別模式。 此外,依據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針對組成上述 操作限制部分 2 3 2 0 之零件通常係使用單向離合器裝置 2 3 3 0之組成零件的部分。 有鑑於操作限制部分 2 3 2 0 之說明,以下將詳細說明單 向離合器裝置2 3 3 0。 〈單向離合器裝置〉 相似於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單向離合器裝置 2 3 3 0具有一鋸齒狀接合齒2 3 3 1及一爪形主體2 3 3 2,爪形 主體2332具有一朝著一方向與接合齒2331嚙合在一起之 爪形物2 3 3 2 a。 再者,與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不同之處在於:外 殼2 3 1 0係以接合齒2 3 3 1與爪形主體2 3 3 2所形成,以及釋 放裝置2 3 4 0整合於操作桿2 3 1 2。此外,一用以操作釋放 裝置2 3 4 0之操作部分2 3 4 5係位於操作桿2 3 1 2。 如圖2 3所示,藉由在外殼2 3 1 0之前側提供複數列的齒 狀切口 ,以構成接合齒2 3 3 1。再者,操合齒2 3 3 1形成於 一在使操作桿 2 3 1 2朝主煞車模式方向操作時可與爪形主 體2 3 3 2 (爪形物2 3 3 2 a )互相嚙合之位置上。 5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提供之爪形主體2 3 3 2以一固定於操作桿2 3 1 2之支撐軸 2 3 3 3為中心朝兩個方向上來樞接,其中一個係接近接合齒 2 3 3 1之方向,另一個係遠離接合齒2 3 3 1之方向。 此外,爪形物2 3 3 2 a之其它端連接至一釋放連桿2 3 4 1, 其中釋放連桿2 3 4 1朝著操作桿2 3 1 2之一軸方向,經由操 作桿2 3 1 2之内部延伸,以做為釋放裝置2 3 4 0之組成零件。 再者,釋放連桿2 3 4 1之前端具有一操作鈕2 3 4 6,此操 作鈕 2 3 4 6用以朝操作桿 2 3 1 2之軸方向來操作釋放連桿 2341。此外,操作桿2312之内部具有一彈簧2334,彈簧 2 3 3 4藉由操作鈕2 3 4 6使釋放連桿2 3 4 1朝著操作桿2 3 1 2 前端之側邊來驅動。 因此,藉由彈簧2334之張力,使爪形主體2332在一正 常狀態中朝著接合齒2 3 3 1之側邊來驅動。此外,當靠著彈 簧 2 3 3 4之張力壓下操作鈕 2 3 4 6時,依據釋放連桿 2 3 4 1 之操作,朝著一遠離接合齒 2 3 3 1之方向來枢接爪形主體 2 3 3 2 (參考圖24)。 〈操作限制部分〉 接下來,將說明操作限制部分2 3 2 0。 如圖2 7所示,操作限制部分2 3 2 0具有一止動器2 3 2 2、 一突出部2 3 2 4、一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及爪形主體2 3 3 2, 其中止動器2 3 2 2固定於操作桿2 3 1 2,突出部2 3 2 4位於外 殼 2 3 1 0及在煞車釋放模式之操作中可與止動器 2 3 2 2接 觸,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係一直地位於接合齒 2 3 3 1,以 及爪形主體2 3 3 2係單向離合器裝置2 3 4 0之組成部分。 5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止動器 2 3 2 2係由一彎曲葉片彈簧所構 殼2 3 1 0之突出部2 3 2 4面接觸,以及如圖 桿2 3 1 2切換至煞車釋放模式時,會使止i 2 3 1 0之突出部2 3 2 4接觸,以定位操作桿 再者,相似於形成於接合齒 2 3 3 1 之複 殼2 3 1 0之前端方向切割一直位於接合齒 爪形物 2 3 2 5。此外,當操作桿2 3 1 2切換 時,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係位於一可與;ί、 形物2 3 3 2 a )互相嚙合之位置。 因此,當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與爪形: 合(接觸)在一起時,藉由形成嚙合狀態來 自煞車釋放模式之側邊朝輔助煞車模式之 用以定位操作桿2 3 1 2。 再者,以操作桿回力彈簧 2 0 1 5 b之張 2 3 12,以及在正常狀態中朝著一到達輔助 來驅動操作桿2 3 1 2。因此將一依據驅動之 部分之接觸所生的反作用力施加於操作桿 此兩種力間之平衡在煞車釋放模式中,定 接下來,將說明有關於圖20至圖30中 態之煞車裝置2 0 0 1與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 圖2 0顯示對應於主煞車模式之煞車裝j 態。再者,圖2 1與圖2 2說明在主煞車模 置2 1 0 0之操作狀態。此外,圖2 3與圖2 4 式中載承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的操作;);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成,可與位在外 2 7所示,當操作 I力器2322與外殼 2312° 數列的齒,朝外 2 3 3 1之操作限制 至煞車釋放模式 、形主體2 3 3 2 (爪 t體2 3 3 2互相嚙 限制操作桿2 3 1 2 操作。此外,可 力來操作操作桿 煞車模式之方向 外力及一由個別 2 3 1 2,以及藉由 位操作桿2 3 1 2。 個別零件操作狀 、2300 ° ί 2 0 0 1的操作狀 式中煞車操作裝 說明在主煞車模 i態0 58 1232913 再者,圖2 5顯示對應於煞車釋放模式之煞車裝置 的操作狀態。此外,圖2 6說明對應於煞車釋放模式之 者的煞車裝置2 1 0 0之操作狀態。此外,圖2 7說明對 煞車釋放模式之載承者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的操作片 再者,圖2 8顯示對應於輔助煞車模式之煞車裝置 的操作狀態。圖2 9說明對應於輔助煞車模式之煞車操 置2 1 0 0的操作狀態。此外,圖3 0說明對應於輔助煞 式之載承者的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之操作狀態。 〈主煞車模式:當未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時〉 首先,說明一種在未操作個別單向離合器裝置 21 2 3 3 0時,操作個別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2 3 0 0之方法 為了造成一在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中無法 單向離合器裝置2 1 3 0之狀態,將位於爪形主體2 1 3 2 它端的釋放旋鈕2 1 4 1壓下,以便無法操作單向離合器 2130° 此外,藉由以把手2 2 0 4構成一支點來緊握操作桿 朝把手2 2 0 4之側邊操作,第一操作桿2 1 1 2會朝圖2 1 頭記號A方向(順時鐘方向)來樞接(旋轉),以依據操 (打開程度)提供煞車力。再者,當放鬆此操作時,操 2 1 1 2藉由操作桿回力彈簧2 0 1 5 b之張力,朝圖2 1之箭 記號方向(反時鐘方向)回到原位,以減少煞車力。 同時,在載承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3 0 0中,首先朝 操作桿2 3 1 2之方向壓下操作鈕2 3 4 6,以使單向離合 置2 3 4 0無法操作。此外,藉由朝輪椅2 2 0 0之背面牽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2 0 0 1 推車 應於 欠態。 2 0 0 1 作裝 車模 30、 〇 操作 之其 裝置 2 112 之箭 作量 作桿 頭A, 第二 器裝 引操 59 1232913 作桿2 3 1 2,同時壓下操作鈕2 3 4 6, 朝圖2 4之箭頭記號A 方向(順時鐘方向)來樞接(旋轉)操作桿2 3 1 2,以便依據操 作量來提供煞車力。再者,當放鬆此操作時,操作桿2 3 1 2 藉由操作桿回力彈簧2 0 1 5 b之張力,朝圖2 4之箭頭A ’記 號方向(反時鐘方向)回到原位,以減少煞車力。 此外,以下將說明煞車裝置 2 0 0 1之個別組成零件的操 作。 首先,當操作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或者載承者 之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的操作桿2 1 1 2 ( 2 3 1 2 )時,依據操作 量藉由一操作角旋轉操作凸輪部分2 0 0 8 a (圖2 0之箭頭記 號N方向:反時鐘方向)。再者,依據操作凸輪部分2 0 0 8 a 之操作角,藉由壓力朝煞車鼓2003之内周面2003c壓下個 別主煞車皮2 0 0 4,以施加煞車力。 同時,當放鬆此操作時,操作凸輪部分2 0 0 8 a藉由操作 桿回力彈簧2015b與回力彈簧2013之張力,朝圖20之箭 頭記號R方向(順時鐘方向)回到原位。再者,個別主煞車 皮2 0 0 4係與煞車鼓内周面2 0 0 3 c分離,以釋放該煞車。 此外’在主煞車模式中,當朝圖2 0之箭頭記號 Y方向 來樞接止動煞車皮2 0 0 6之操作凸輪部分2 0 0 8 b時,藉由止 動煞車皮回力彈簧2 0 0 7之張力,將止動煞車皮2 0 0 6維持 在更遠離煞車鼓2003之内周面2003c的位置上。因此,在 主煞車模式中,未施加止動煞車皮2 0 0 6之煞車力。 〈主煞車模式:在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中〉 接下來,將說明一種在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2 1 3 0、2 3 3 0 6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中,操作個別煞車操作裝置2 1 Ο Ο、2 3 Ο 0之方法。 在操作煞車操作裝置2 1 Ο 0之單向離合器裝置2 1 3 0中, 如圖2 2所示,藉由單向離合器裝置2 1 3 0之操作,只允許 操作桿2 1 1 2朝把手2 2 0 4之側邊操作,以施加煞車力。再 者,依據每次操作桿2 1 1 2與爪形主體(爪形物2 1 3 2 a )互相 嚙合之操作量,將操作桿2 1 1 2維持在某一角度。 再者,在操作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3 0 0的單向離合 器裝置2330中,如圖23所示,藉由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 2 3 3 0,只允許操作桿2 3 1 2朝輪椅之背面操作,以施加煞車 力。此外,依據每次操作桿2 3 1 2與爪形主體2 3 3 2 (爪形物 2 3 3 2 a )互相嚙合之操作量,將操作桿 2 3 1 2維持在某一角 度。 因此,之後在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與載乘者之 煞車操作裝置2 3 0 0中,維持依據操作量(打開程度)之煞車 力,直到發生沒有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之狀態為止。因此, 在一下坡等情況下運轉時,可在傾斜路徑上移動,同時限 制輪椅之加速度。再者,在一平坦地面運轉時,亦可使用 該煞車作為一停車煞車。 此外,以下將說明煞車裝置 2 0 0 1 之個別組成零件的操 作。 首先,當操作操作桿 2 1 1 2或操作桿 2 3 1 2以施加煞車 時,使操作凸輪部分2 0 0 8 a朝圖2 1之箭頭記號N方向(反 時鐘方向)來旋轉,以及將主煞車皮2 0 0 4壓至煞車鼓2 0 0 3 之内周面2 0 0 3 c,以施加煞車。 6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同時,當放鬆操作桿 2 1 1 2、2 3 1 2之操作時,藉由單向 離合器裝置2 1 3 0之功能使操作桿2 1 1 2、2 3 1 2維持在某一 角度,以及之後維持煞車狀態。 〈煞車釋放模式〉 當如上所述針對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將模式切 換至煞車釋放模式時,會造成一導槽2 1 2 1之彎曲部分2 1 2 5 與導銷2 11 2 b互相接觸之狀態,以及藉由此接觸狀態使操 作桿2 1 1 2維持在中央位置上。 再者,當如上所述針對載承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3 0 0將 模式切換至煞車釋放模式時,會造成一止動器2 3 2 2與突出 部2 3 2 4互相接觸之狀態及一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與爪形 主體2 3 3 2互相嚙接之狀態,以及藉由在個別部分上,形成 接觸狀態(嚙合狀態),使操作桿2 3 1 2維持在煞車釋放模式 (中央位置)。 因此,亦可將操作凸輪部分2 0 0 8 a維持於中央狀態,以 及藉由回力彈簧2 0 1 3之張力將個別煞車皮2 0 0 4維持在與 煞車鼓内周面2 0 0 3 c分離之位置。 再者,相似於主煞車模式,亦可藉由止動煞車皮回力彈 簧2 0 0 7來限制止動煞車皮2 0 0 6,以及甚至於在輪椅2 2 0 0 向後移動中,無法操作煞車。 依此方法,在煞車釋放模式中,維持個別主煞車皮2 0 0 4 及止動煞車皮2 0 0 6與内周煞車鼓2 0 0 3分離之狀態,因此 造成一在輪椅 2 2 0 0向前及向後移動任一方向中無法操作 煞車之狀態。 6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輔助煞車模式〉 在針對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1 0 0切換至輔助煞車模 式時,將操作桿2 1 1 2進一步從煞車釋放模式朝下側壓下, 以切換至輔助煞車模式。此外,在此情況中,藉由強迫樞 接操作桿 2 1 1 2以釋放已與彎曲部分 2 1 2 5接觸之操作桿 2 1 1 2的導銷 2 1 1 2 b,以及釋放具有彎曲部分2 1 2 5與導銷 2 1 1 2 b之操作限制部分的操作而不受限制。 同時,因為操作桿 2 1 1 2係以操作桿回力彈簧 2 0 1 5 b之 張力來操作,所以針對輔助煞車模式將操作桿2 1 1 2進一步 沿著路徑2 1 2 4移至下側。再者,導銷2 1 1 2 b頂到輔助煞車 模式之路徑 2 1 2 4 的終端 X (參考圖 3 3 ),藉以定位導銷 2 1 1 2b ° 此外,在針對載承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3 0 0切換至輔助 煞車模式中,將操作鈕2 3 4 6壓至操作桿2 3 1 2之側邊,以 釋放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與爪形主體2 3 3 2不會互相嚙合 在一起。再者,當操作桿2 3 1 2朝著一到達上述輔助煞車模 式之方向來操作時,使上述止動器(葉片彈簧)2 3 2 2彎曲, 以便壓在上述外殼2 3 1 0之突出部2 3 2 4上,藉此釋放上述 止動器2 3 2 2與上述突出部2 3 2 4間之接觸狀態。 再者,因為操作桿2 3 1 2係以操作桿回力彈簧2 0 1 5 b之 張力來操作,所以將操作桿 2 31 2 拉至纜線連接部分 2 3 10a。此外,依據實施例,在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之更 前側提供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 a,以及使爪形主體2 3 3 2之 爪形物2 3 3 2 a與操作限制爪形物2 3 2 5 a互相嚙合,藉此在 63 312/發明說明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輔助煞車模式中定位操作桿2 3 1 2。 此外,以下將說明煞車裝置 2 0 0 1之個別組成零件的 作。 首先,朝著圖2 8之箭頭記號K方向(順時鐘方向)來 接(旋轉)操作凸輪部分2 0 0 8 b,以使止動煞車皮2 0 6 5與 車鼓2003之内周面2003c接觸。 再者,當煞車鼓 2 0 0 3朝著反向旋轉方向來旋轉時, 自我止動止動煞車皮2 0 0 6,在止動煞車皮2 0 0 6與煞車 2 0 0 3間產生自緊效應,以及限制煞車鼓朝反方向旋轉。 此外,在輪椅2 2 0 0向前移動及輪子2 2 0 1以正常方向 轉的狀態中,煞車鼓2 0 0 3係以正常方向來旋轉,因此釋 止動煞車皮2 0 0 6之自我止動狀態,藉此使輪子2 2 0 1向 移動。 亦即,甚至於當輪子 2 2 0 1在輔助煞車模式中以正向 旋轉時,維持止動煞車皮2 0 0 6與煞車鼓内周面2 0 0 3 c之 觸狀態。但是,在以正向旋轉煞車鼓時,無法完成自緊 應,因此不會操作煞車於煞車鼓2 0 0 3。 此外,當將操作桿2 3 1 2切換至其它模式時,會朝圖 之箭頭記號D方向樞接(旋轉)操作凸輪部分2 0 0 8 b,因 止動煞車皮2 0 0 6藉由止動煞車皮回力彈簧2 0 0 7之張力 再次回到一與煞車鼓内周面 2 0 0 3 c 分離之固定位置。 此,會造成無法施加止動煞車皮2 0 0 6之煞車力之狀態。 在此方法中,依據此實施例,具有第一與第二操作 2 1 1 2、2 3 1 2,其可操作於可移動範圍内,此可移動範圍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操 柩 煞 則 鼓 旋 放 前 來 接 效 28 此 , 因 桿 包 64 1232913 括可允許煞車鼓 2 Ο Ο 3之正向旋轉與反向旋轉的煞車釋放 模式、用以只限制煞車鼓2 0 0 3之反向旋轉的輔助煞車模式 以及用以限制煞車鼓 2 0 0 3之正向旋轉與反向旋轉的主煞 車模式。 此外,在正常狀態中從煞車釋放模式朝著一到達輔助煞 車模式之方向來驅動個別操作桿2 1 1 2、2 3 1 2。 因此,例如:在藉由切換至輔助煞車模式而運行於上坡 時,縱使當違反操作者之意圖使操作桿2 1 1 2、2 3 1 2朝著煞 車釋放模式之側邊來操作時,依據此驅動之外力會經常施 加於操作桿2 1 1 2、2 3 1 2,因而操作桿2 1 1 2、2 3 1 2會再次 回到辅助煞車模式。因此可限制煞車鼓2 0 0 3之旋轉,以及 可避免因違反操作者之意圖而造成反向運轉等。 此外,依據實施例所示之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2 3 0 0,朝 著一從主煞車模式經由煞車釋放模式到輔助煞車模式之方 向來驅動操作桿2 1 1 2、2 3 1 2,其中主煞車模式構成一起始 點。再者,顯示於實施例之煞車操作裝置2 1 0 0、2 3 0 0具有 操作限制部分 2 1 2 0、2 3 2 0,其藉由在煞車釋放模式(中央 位置)中與操作桿2 1 1 2、2 3 1 2接觸,以限制操作桿2 1 1 2、 2 3 1 2從主煞車模式到達輔助煞車模式。 因此藉由操作限制部分 2 1 2 0、2 3 2 0之接觸狀態,可限 制操作桿2 1 1 2、2 3 1 2朝輔助煞車模式方向來操作,其中操 作桿2 1 1 2、2 3 1 2藉由依據驅動之外力欲從主煞車模式經由 煞車釋放模式到達輔助煞車模式來操作。 因此在主煞車模式與煞車釋放模式間之操作中,將操作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65 1232913 桿2 1 1 2、2 3 1 2停止於煞車釋放模式,而不會到達輔助煞車 模式。因此操作者可於主煞車模式與煞車釋放模式間操作 操作桿2 1 1 2,不會有因不小心而切換至輔助煞車模式之錯 誤操作。 再者,依據此實施例,施加於操作纜線2 01 0 c之張力及 與操作限制部分2 1 2 0、2 3 2 0接觸所產生之反作用力會施加 至操作桿2 1 1 2、2 3 1 2,以及在煞車釋放模式中藉由此兩種 力間之平衡來定位操作桿2 1 1 2、2 3 1 2。因此在設定操作桿 2 1 1 2、2 3 1 2之中央位置時,並不需要有複雜的連桿彈簧 (1 i n k s p r i n g s )等,以及可減少零件之數量。因此可以製 造便宜之煞車操作裝置。 此外,當依據煞車裝置 2 0 0 1之規格中的改變來改變操 作桿2 0 1 5之可移動範圍或中央位置時,可藉由調整例如操 作纜線2 0 1 5 c等之操控來處理改變。再者,亦可藉由將操 作桿換成在一不同位置上具有導銷2 1 1 2 b之操作桿2 1 1 2, 以及藉由將外殼換成具有一不同形狀之導槽 2 1 1 1等的外 殼2 1 1 0來作改變。在此方法中,藉由調整操作纜線2 0 1 5 c 之操控或者更換組成零件可容易地處理規格之改變。 再者’上述貫施例係本發明之一嚴格實施例,以及可依 據不同規格來改變其細節。 例如:雖然依據上述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 2 3 0 0,為了 藉由煞車釋放模式來限制操作,通常會使用操作限制部分 2 3 2 0之一組成零件及單向離合器裝置2 3 3 0之組成零件的 部分,但是這並非是必要的,並且可以只藉由止動器2 3 2 2 6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來限制操作桿2 3 1 2之操作。 再者,有關於接合齒2131(係單向離合裝置2130之一組 成零件)之位置,可上述煞車裝置2 0 0 1規格之改變來改變 位置、安裝角度等。此外,當藉由一螺絲等將接合齒21 31 固定於操作桿2 1 1 2時,可藉由放鬆螺絲以容易地改變接合 齒2131之位置以及容易地調整其角度。 此外,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以針對輪椅之煞車裝置2 0 0 1 做為一範例來說明依據本發明之煞車裝置,但是煞車操作 裝置2 1 0 0、2 3 0 0並非局限於輪椅,其亦可應用於一針對嬰 兒車、腳踏車、載運車、工業機械、摩托車或汽車的煞車。 〈第三實施例〉 一顯示於一第三實施例的煞車操作裝置 3 1 0 0具有一固 定於一輪椅3 2 0 0之構架等的外殼(支撐構件)3 1 1 0以及一 以一支撐轴為中心來樞接支撐的操作桿3 1 1 2,其中支撐軸 係位於外殼3 1 1 0上(未顯示於圖中)。 再者,操作桿3 1 1 2連接到一延伸至一煞車裝置(内擴張 型煞車裝置)3 0 0 1的操作金屬線3 0 1 5,煞車裝置3 0 0 1與一 輪子整合在一起,以及藉由操作桿3 1 1 2來操作操作金屬線 3 0 1 5,以樞接(旋轉)煞車裝置3 0 0 1之一操作凸輪,進而設 計煞車供使用。 外殼3 1 1 0 (煞車操作裝置3 1 0 0之一組成零件)係藉由一 硬式合成樹脂材料等所製成以及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分 3140及一第二固定部分3150,其中第一固定部分3140向 外安裝於針對一推車者之一把手 3 2 0 4 的一基座部分 6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3 2 0 4 a,把手係位於輪椅3 2 0 0之座位的後背上,以及 固定部分 3 1 5 0 係固定於一自座位之後背升起之垂 3 2 0 5 (如圖3 7所示)。 再者,針對一推車者之把手 3 2 0 4係藉由將垂直架 之上部分彎曲至輪椅3 2 0 0之後背所形成的。 如圖39所示,第一固定部分3140具有一套管314] 中套管3 1 4 1具有一非圓形穿孔,此非圓形穿孔之直徑 上等於把手3204之直徑,以及套管3141之一内周面3 具有一壓部 3142,其在向外安裝至把手 3204時用以 管3141之内周面按壓至把手3204。 此外,依據此實施例,在設定壓部 31 4 2 之形狀時 圖 3 9所示,將一自套管 31 41 之内周面擴張的彎曲 3143形成於套管3141之内周面3141a上。再者,一 3 1 4 4形成於彎曲部分3 1 4 3之後側。 因此在將套管(第一固定部分)3 1 4 1向外安裝於 3 2 0 4時,如圖4 0所示,藉由氣隙3 1 4 4或多或少使彎 分3 1 4 3變形,以及因此一操作者可容易地將套管3 1^ 把手3 2 0 4之一端部朝基座部分3 2 0 4 a之側邊來按壓。 再者,在向外安裝套管3 1 4 1時,將彎曲部分3 1 4 3 手3 2 0 4之方向來按壓(驅動),因此藉由依據此按壓而 手3 2 0 4表面之摩擦,可限制套管3 1 4 1在把手3 2 0 4之 方向的位移及套管3 1 4 1朝把手3 2 0 4之一周邊方向的 (旋轉)。 同時,第二固定部分3 1 5 0具有一對夾片3 1 5 1,其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第二 直架 3 2 0 5 ,豆 實質 14 1a 將套 ,如 部分 氣隙 把手 曲部 11從 朝把 與把 一軸 樞接 可接 68 1232913 合於垂直架3205。 夾片3 1 5 1朝一與位於套管3 1 4 1之穿孔相同的方 伸。再者,夾片3 1 5 1間所確保之尺寸具有一實質上 述垂直架3 2 0 5之直徑的數值。 因此當將外殼 3 1 1 0插入把手 3 2 0 4之基座部分 時,將垂直架3 2 0 5夾於夾片3 1 5 1間,以及因此可 片 3 1 5 1來限制套管3 1 4 1以把手 3 2 0 4之軸為中心 (亦即,外殼3 1 1 0相對於把手3 2 0 4之樞接)。 接下來,將說明一種安裝煞車操作裝置3 1 0 0之; 首先,操作者藉由將套管 3 1 4 1自把手 3 2 0 4之 入,以將外殼3 1 1 0連接至把手3 2 0 4。 此外,在此情況中,因為套管 3 1 41之内周面係 部分3 1 4 3所形成的,所以操作者將套管3 1 4 1按壓 3 2 0 4之基座部分3 2 0 4 a,同時施加一可將彎曲部分 其後側之氣隙3 1 4 4方向彎曲的壓力。 接下來,操作者最後調整外殼 3 1 1 0之角度,以 直架3 2 0 5設置於夾片3 1 5 1間,以及之後將套管3 1 , 前狀態按壓至把手3 2 0 4之基座部分3 2 0 4 a,藉以將 插入夾片3 1 5 1之間。 接下來,操作者從把手 3 2 0 4 之端部插入-(grip) 3 2 0 6 ^以及將握管3 2 0 6按壓至把手3 2 0 4之 分3 2 0 4 a,直到使握管3 2 0 6之一開口端3 2 0 6 a與套 之一端面接觸。 再者,如果必要的話,可藉由在握管 3 2 0 6之内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 ] 9 向來延 等於上 3 2 0 4 a 藉由夾 的旋轉 ΐ法。 端部插 以彎曲 至4巴手 朝位於 便將垂 U從目 垂直架 -握管 基座部 t 3141 周面或 69 1232913 者在把手3 2 Ο 4之一表面塗上黏著劑,將握管3 2 Ο 6黏著固 定於把手3 2 0 4。 在此方法中,依據實施例所示之煞車操作裝罝3 1 0 0,首 先自把手 3 2 0 4之端部將位於第一固定部分 3 1 4 0之套管 3 1 4 1 (環狀連接部分)插入,以將外殼 3 1 1 0 連接至把手 3 2 0 4 ° 接下來,將位於不同於套管 3 1 4 1 位置之第二固定部分 3150鎖定於垂直架3205,其中垂直架3205經由夾片3151 朝一不同於把手3204之方向延伸。 亦即,藉由套管3 1 4 1將外殼3 1 1 0連接至把手3 2 0 4,以 及進一步藉由位於第二固定部分3 1 5 0之夾片3 1 5 1來限制 外殼3 1 1 0以把手3 2 0 4之軸為中心來旋轉。 此外,除了位於套管 31 41 之内周面上的彎曲部分 3 1 4 3 (壓部3 1 4 2 )所提供之一摩擦力(阻力)之外,可藉由自 把手3 2 0 4之端部插入之握管3 2 0 6限制套管3 1 4 1朝把手 3 2 0 4之軸方向移動(位置的轉移)。 在此方法中,依據顯示於實施例之煞車操作裝置3 1 0 0, 在固定第一固定部分3140與把手3204時,不需要使用一 夾鉗之固定片等,即可限制外殼3 1 1 0不會相對於把手3 2 0 4 而旋轉。 此外,對於第一固定部分3 1 4 0朝把手3 2 0 4之軸方向的 位移而言,亦可不需使用一固定片等來限制其位移。 亦即,在固定外殼3 1 1 0與把手3 2 0 4中以及在固定外殼 3 1 1 0與垂直架3 2 0 5中,可簡化一所需之固定結構。 7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此外,在此整合操作中,可藉由將第一固定部分 3 1 4 Ο 與第二固定部分3 1 5 0移至預定位置,以自我調整方式來決 定外殼3 1 1 0之位置。因此操作者可將外殼3 1 1 0固定於一 適當位置,而不需調整外殼3 1 1 0之位置。 此外,因為不需要如上所述將外殼 3 1 1 0牢牢地固定於 把手3 2 0 4等,所以可選擇一具有不同顏色之相對軟式材料 的樹月旨等。因此一裝飾用之覆蓋物(c ο ν e r )與外殼可以一樹 脂材料以整合方式來塑成,以及可製造出具有美觀且便宜 之煞車操作機裝置。 再者,上述實施例係本發明之一嚴格實施例,以及可依 據不同規格來改變其細節部分。 例如:雖然依據上述實施例,藉由以輪椅3 2 0 0之煞車裝 置3 Ο Ο 1為範例來說明依據本發明之煞車操作裝置3 1 0 0, 但是煞車操作裝置3 1 0 0不僅可應用於輪椅之煞車,而且可 應用於例如一嬰兒車、一腳踏車、一載運車、一工業機械、 一摩托車、一汽車等之煞車。 再者,雖然依據此實施例,針對推車者將煞車操作裝置 3 1 0 0安裝於延伸至座位之後背的把手3 2 0 4,但是可任意地 改變其安裝位置以及亦可將煞車操作裝置 3 1 0 0例如整合 於一基座部分3 2 0 8 a等,其中一自輪椅3 2 0 0之座位的一側 延伸之扶手架 3208以及一自扶手架 3208下垂至一前輪 3 2 0 9之腳部架3 2 1 0係彼此相交的。 此外,如圖4 1與圖4 2所示,可構想出一種取代夾片3 1 5 1 的結構,其中使一朝垂直架3 2 0 5之一周邊方向延伸的延伸 7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部分3 1 5 2形成於外殼3 1 1 0上,以及藉由一螺絲3 1 5 3等將 其延伸部分3152牢固地旋入垂直架3205中。 再者,螺絲3 1 5 3僅代表用以將第二固定部分3 1 5 0固定 於垂直架3 2 0 5,以及具有細長直徑之螺絲既已足夠用以完 成固定。此外,可使用一具有細長直徑之螺栓來取代螺絲 3 1 53 〇 再者,如圖4 3所示,所形成之第二固定部分3 1 5 0沿著 垂直架 3205之外周邊具有一凹部 3154,以及可藉由使用 一捆綁帶(b i n d i n g s t r i p ) 3 1 5 5等將外殼3 1 1 0捆綁於垂直 架3205,以便凹部3154可經常與垂直架3205之外周面接 觸。 此外,在此結構中,施加於外殼3 1 1 0之操作桿3 1 1 2的 反作用力分散於第一固定部分 3140 及第二固定部分 3 1 5 0。因此縱使使用捆綁帶3 1 5 5等之相對軟式構件,亦可 確保一充分的固定強度。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依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安裝有一煞車裝置之輪椅 的側視圖。 圖2係顯示依據第一實施例之一固定一煞車鼓之狀態的 立體圖。 圖3係用以說明在第一實施例所顯示之煞車裝置的一主 煞車模式中個別組成零件之操作狀態的圖示。 圖4係顯示依據第一實施例之一對應於主煞車模式的一 操作桿之位置(操作狀態)的圖示。 7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圖5係用以說明在第一實施例所顯示之煞車裝置的一煞 車釋放模式中個別組成零件之操作狀態的圖示。 圖6係顯示依據第一實施例之一對應於煞車釋放模式的 上述操作桿之位置(操作狀態)的圖示。 圖7係用以說明在第一實施例所顯示之煞車裝置的一輔 助煞車模式中個別組成零件之操作狀態的圖示。 圖8係顯示依據第一實施例之一對應於輔助煞車模式的 操作桿之位置(操作狀態)的圖示。 圖9係顯示於第一實施例中一操作裝置的側視圖。 圖 1 0 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由輪椅之正面所示之操作裝 置的圖示。 圖 1 1 係第一實施例所示之操作裝置的一内部結構之輪 廓結構圖。 圖1 2係顯示自圖1 1所示之煞車釋放模式切換至主煞車 模式的圖示。 圖 1 3係整合於第一實施例所示之操作裝置之一單向離 合器裝置的重要部分之放大圖。 圖1 4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一實施例之一對應於未操作(釋 放)單向離合器裝置之情況中一操作部分的位置之圖示。 圖 1 5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一實施例之一對應於操作單向 離合器裝置之情況中操作部分的位置之圖示。 圖 1 6係顯示依據第一實施例未操作一牽引量調整裝置 之狀態的圖示。 圖1 7係顯示依據第一實施例操作一牽引量調整裝置之 7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狀態的圖示。 圖1 8係依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安裝有一煞車裝置的輪 椅之側視圖。 圖 19係顯示依據第二實施例將一煞車鼓固定於一輪子 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 2 0 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之一對應於一主煞車 模式之煞車裝置的個別組成零件之操作狀態的圖示。 圖2 1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在主煞車模式(當未操 作一單向離合器裝置時)中針對一推車者之一煞車操作裝 置的一操作狀態之圖示。 圖2 2係用以說明在主煞車模式(當操作單向離合器裝置 時)中針對一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的一操作狀態之圖示。 圖2 3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在主煞車模式(當操作一 單向離合器裝置時)中針對一載乘者之一煞車操作裝置的 一操作狀態之圖示。 圖2 4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在主煞車模式(當未操 作單向離合器裝置時)中針對一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的 一操作狀態之圖示。 圖 2 5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之一對應於一煞車釋 放模式的煞車裝置之個別組成零件的操作狀態之圖示。 圖 2 6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在煞車釋放模式中針 對一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之一操作狀態的圖示。 圖 2 7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在煞車釋放模式中針 對一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之一操作狀態的圖示。 7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圖 2 8 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之一對應於煞車釋放 模式的煞車裝置之個別組成零件的操作狀態之圖示。 圖 2 9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在輔助煞車模式中針 對一推車者之煞車操作裝置的一操作狀態之圖示。 圖 3 0 係用以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在輔助煞車模式中針 對一載乘者之煞車操作裝置的一操作狀態之圖示。 圖 3 1係顯示依據第二實施例一未操作一牽引量調整裝 置之狀態的圖示。 圖 3 2係顯示依據第二實施例一操作牽引量調整裝置之 狀態的圖示。 圖 3 3 係依據第二實施例針對主煞車模式之一操作限制 部分與單向離合器裝置的重要部分之放大圖示。 圖 3 4係依據第二實施例針對煞車釋放模式之操作限制 部分及單向離合器裝置之重要部分之放大圖。 圖 3 5係依據第二實施例針對輔助煞車模式之操作限制 部分與單向離合器裝置的重要部分之放大圖。 圖 3 6係依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安裝有一煞車操作裝置 的輪椅之側視圖。 圖3 7係顯示於第三實施例之煞車操作裝置的側視圖。 圖 3 8 係自一輪椅之正面所觀看之第三實施例所示的煞 車操作裝置之圖示。 圖3 9係顯示一沿著圖3 7之線A - A ’的斷面之剖面圖。 圖 4 0 係顯示第三實施例所示之一將一把手插入一套管 的狀感之圖不。 7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圖 4 1 係顯示第三實施例所示之煞車操作裝置的一修飾 範例的圖示。 圖4 2係自輪椅之正面所觀看之圖4 1所示的煞車操作裝 置之圖示。 圖 4 3係第三實施例所示之煞車操作裝置的一修飾範例 之圖示。 (元件符號 說明 ) 10 0 1 車 裝 置 1003 敏 4 車 鼓 1 0 0 3 a 圓 形 基 座 部 分 1 0 0 3 b 周 邊 壁 1 0 0 3 c 内 周 面 10 04 主 車 皮 1 0 0 4 a 接 觸 部 分 1 0 0 4 b 連 接 孔 1005 背 板 1 0 0 5 a 回 力 彈 簧 臂 1 0 0 5 b 軸 插 孔 1 0 0 5 c 螺 栓 1006 止 動 敔 車 皮 1 0 0 6 a 連 接 孔 1 0 0 6 b 接 觸 部 分 1007 止 動 > η、 車 皮 回力彈簧 1008 操 作 凸 輪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083 ] 9
76 1232913 1 0 0 8 a 操作凸輪部分 1 0 0 8 b 操作凸輪部分 10 10 主煞車皮主體 10 11 襯壁 10 12 定位銷 10 13 回力彈簧 10 15 操作桿 10 15b 操作桿回力彈簧 10 15c 操作纜線 1 0 1 5d 連接纜線 1060 止動襯 1065 止動煞車皮主體 1100 煞車操作裝置 1110 外殼 1111 支撐軸 1112 操作桿 1113 主體部分 1114 固定部分 1115 固定部分 1120 操作限制部分 1121 止動器容納部 1122 止動器 1123 彈簧 1124 突出部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1130 單 向 離 合 器 裝 置 113 1 接 合 齒 1132 爪 形 主 體 1132a 爪 形 物 1132b 連 桿 接 觸 部 分 1133 支 撐 軸 1134 爪 形 物 1140 釋 放 裝 置 1145 釋 放 裝 置 1146 連 桿 1147 操 作 旋 !丑 1148 操 作 凸 輪 1149 彈 性 構 件 1150 牽 引 量 調 整 裝 置 115 1 外 殼 主 體 1152 容 納 部 分 1153 螺 旋 彈 簧 1154 操 作 板 1200 輪 椅 120 1 輪 子 1202 輪 毅 1203 輪 輻 1204 把 手 1205 垂 直 架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78 1232913 2 0 0 1 煞 車 裝 置 2 0 0 3 4 車 鼓 2 0 0 3 a 圓 形 基 座 部 分 2 0 0 3 b 周 邊 壁 2 0 0 3 c 内 周 面 2 0 0 4 主 車 皮 2 0 0 4 a 接 觸 部 分 2 0 0 4 b 接 觸 孔 2 0 0 5 背 板 2 0 0 5 a 回 力 彈 簧 支 撐 臂 2 0 0 5 b 孔 2 0 0 5 c 螺 栓 2 0 0 6 止 動 車 皮 2 0 0 6 a 連 接 孔 2 0 0 6 b 接 觸 部 分 2 0 0 7 止 動 4 W\ 車 皮 回 力彈簧 2 0 0 8 操 作 凸 輪 2 0 0 8 a 操 作 凸 輪 部 分 2 0 0 8 b 操 作 凸 輪 部 分 20 10 主 4 \\\ 車 皮 主 體 2011 觀 壁 20 12 定 位 銷 20 13 回 力 彈 簧 2 0 15 操 作 桿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79 1232913 20 15c 操 作 纜 線 20 1 5d 操 作 纜 線 20 1 5e 操 作 纜 線 20 1 5f 分 支 裝 置 2 0 6 0 止 動 襯 2 0 6 5 止 動 a 4\^\ 車 皮 主 體 2100 煞 車 操 作 裝 置 2 110 外 殼 2 110a 夾 鉗 2 111 轴 承 孔 2 112 操 作 桿 2 112a 支 撐 軸 2 112b 導 銷 2 112c 連 接 部 分 2 120 操 作 限 制 部 分 2 12 1 導 槽 2 123 路 徑 2 124 路 徑 2 125 彎 曲 部 分 2 130 單 向 離 合 器 裝 置 2 13 1 接 合 齒 2 132 爪 形 主 體 2 132a 爪 形 物 2 133 支 撐 軸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80 1232913 2 134 彈 簧 2 140 釋 放 裝 置 2 14 1 釋 放 旋 鈕 2 142 接 合 槽 2 150 牽 引 量 調 整 裝 置 2 152 容 納 部 分 2 153 螺 旋 彈 簧 2 154 可 移 動 板 2 155 連 接 纜 線 2 2 0 0 輪 椅 2 2 0 1 輪 子 2 2 0 2 輪 轂 2 2 0 3 輪 輻 2 2 0 4 把 手 2 2 0 6 扶 手 架 2 3 0 0 Μ 車 操 作 裝 置 23 10 外 殼 23 10a 主 體 部 分 23 11 支 撐 軸 23 12 操 作 桿 2 3 2 0 操 作 限 制 部 分 2 3 2 2 止 動 器 2 3 2 4 突 出 部 2 3 2 5 操 作 限 制 爪 形 物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81 1232913 2 3 2 5 a 操 作 限 制 爪 形 物 2 3 3 0 單 向 離 合 器 裝 置 2 3 3 1 接 合 齒 2 3 3 2 爪 形 主 體 2 3 3 2 a 爪 形 物 2 3 3 3 支 撐 轴 2 3 3 4 彈 簧 2 3 4 0 單 向 離 合 器 裝 置 2 3 4 1 釋 放 連 桿 2 3 4 5 操 作 部 分 2 3 4 6 操 作 紐 2 3 5 0 彈 簧 量 調 整 裝 置 2 3 5 1 外 殼 主 體 2 3 5 5 連 接 纜 線 3 0 0 1 車 裝 置 3100 教 車 操 作 裝 置 3 110 外 殼 3 112 操 作 桿 3140 第 一 固 定 部 分 3 14 1 套 管 3 14 1a 内 周 面 3 142 壓 部 3 143 彎 曲 部 分 3144 氣 隙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82 1232913 3 150 第 二 固 定部分 3 15 1 夾 片 3 152 延 伸 部 分 3 153 螺 絲 3 154 凹 部 3 155 捆 綁 帶 3 2 0 0 輪 椅 3 2 0 4 把 手 3 2 0 4 a 基 座 部 分 3 2 0 5 垂 直 架 3 2 0 6 握 管 3 2 0 6 a 開 口 端 3 2 0 8 扶 手 架 3 2 0 8 a 基 座 部 分 3 2 0 9 前 輪 3210 腳 部 架 8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Claims (1)

1232913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煞車裝置之煞車操作裝置,用以限制一旋轉構件 之旋轉,包括: 一操作桿,可操作於一可移動範圍内,該可移動範圍包 括一允許該旋轉構件正向與反向旋轉之第一位置及一僅限 制該旋轉構件正向旋轉或反向旋轉之一的第二位置,及在 一正常狀態中將該操作桿從該第一位置驅動至該第二位置 以及 一操作限制部分,可在該第一位置與該操作桿接觸,以 限制該操作桿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煞車操作裝置,更包括: 一支撐構件,用以可操作地支撐該操作桿; 一接觸構件,可與該操作桿接觸;以及 一驅動構件,用以將該接觸構件驅動至該操作桿; 其中該操作桿包括一操作限制構件,用以在該第一位置 與該接觸構件接觸,以限制該操作桿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煞車操作裝置, 其中該可移動範圍更包括一用以限制該旋轉構件之正 向旋轉及反向旋轉的第三位置;以及 其中在該正常狀態中使該操作桿自該第三位置經由該 第一位置而朝該第二位置之方向來驅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煞車操作裝置, 其中該煞車裝置包括·. 一主煞車構件,用以限制該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及反向 8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 ] 9 1232913 旋轉; 一輔助煞車構件,用以藉由在反向旋轉該旋轉構件中自 我止動以與該旋轉構件接觸,來限制該旋轉構件之反向旋 轉;以及 一操作凸輪,用以依據對該操作桿之一操作來個別操作 該主煞車構件及該輔助煞車構件; 其中在使該操作桿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三位置操作 中,依據該操作桿之一操作量來操作該操作凸輪,以藉由 一壓力將該主煞車構件按壓至該旋轉構件,以及 Φ 其中當使該操作桿朝該第二位置操作時,操作該操作凸 輪,以只使該輔助煞車構件與該旋轉構件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煞車操作裝置,更包括: 一單向離合器裝置,用以只允許該操作桿自該第一位置 朝第三位置來操作;以及 一釋放裝置,用以釋放該單向離合器裝置之操作不受限
6 . —種煞車裝置之煞車操作裝置,用以限制一旋轉構件 之旋轉,包括: 一操作桿,用以在使該操作桿朝一預定方向操作時,依 據該操作桿之一操作量施加一煞車力至該旋轉構件; 一單向離合器裝置,用以只允許該操作桿朝該預定方向 來操作以及依據該操作量使該操作桿固定於一位置; 一釋放裝置,用以釋放該單向離合器裝置對該操作桿之 操作不受限制;以及 8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一操作部分,用以操作該釋放裝置,該操作部分係位於 一延伸至可在使該操作桿朝該預定方向操作中與緊握該操 作桿一起之位置的臂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煞車操作裝置,其中位於該 臂上之操作部分能朝該臂之一周邊方向來操作。 8 . —種煞車裝置之煞車操作裝置,用以限制一旋轉構件 之旋轉,包括: 一第一與一第二操作桿,用以操作該煞車裝置,以個別 限制該旋轉構件之旋轉; 其中該第一與該第二操作桿可操作於一可移動範圍,該 可移動範圍包括一允許該旋轉構件正向與反向旋轉之第一 位置、一僅限制該旋轉構件正向旋轉或反向旋轉之任一的 第二位置以及一用以限制該旋轉構件正向旋轉與反向旋轉 之第三位置,以及在一正常狀態中使該操作桿朝該第二位 置之方向來驅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煞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 與該第二操作桿分別以該第三位置來構成一起始點以及自 該第三位置經由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之方向來驅動, 更包括: 一操作限制部分,藉由在該第一位置上使該操作限制部 分與該操作桿接觸,以便在該第一位置限制該操作桿自該 第三位置朝該第二位置之操作。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煞車操作裝置, 其中該煞車裝置包括: 8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一主煞車構件,用以限制該旋轉構件之正向旋轉及反向 旋轉; 一輔助煞車構件,用以藉由在反向旋轉該旋轉構件中自 我止動以與該旋轉構件接觸,來限制該旋轉構件之反向旋 轉;以及 一操作凸輪,用以依據對該第一與該第二操作桿中之一 的操作來個別操作該主煞車構件及該輔助煞車構件; 其中在使該第一與該第二操作桿中之一從該第一位置朝 該第三位置操作中,依據該第一與該第二操作桿中之一的 一操作量來操作該操作凸輪,以藉由一壓力將該主煞車構 件按壓至該旋轉構件,以及 其中當使該第一與該第二操作桿中之一朝該第二位置操 作時,操作該操作凸輪,以只使該輔助煞車構件與該旋轉 構件接觸。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煞車操作裝置,更包括: 一單向離合器裝置,用以只允許該第一與該第二操作桿 中之一自該第一位置朝第三位置來操作;以及 一釋放裝置,用以釋放該單向離合器裝置之操作不受限 制。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煞車操作裝置,更包括: 一連接構件,用以將該煞車裝置連接至該第一與該第二 操作桿,以及將該第一與該第二操作桿之一的操作傳送至 該煞車裝置,該連接構件包括一自該煞車裝置延伸之第一 連接構件及一將該第一連接構件連接至該第一與該第二操 8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作桿之第二連接構件;以及 一牽引量調整裝置,位於該一連接構件與該第二連接構 件之間,用以在施加一預定負載至該第二連接構件時,使 該第二連接構件遠離該第一連接構件。 1 3 . —種煞車操作裝置,包括: 一操作桿,用以操作一位於一載運工具之煞車裝置; 一支撐構件,用以以樞接方式支撐該操作桿,其中該操 作桿係經由該支撐構件而提供至該載運工具; 其中該支撐構件包括: 一環狀連接部分,向外安裝於一第一構架上,該第一構 架係朝著該載運工具之一預定方向來延伸;以及 一樞接移動限制部分,可與一第二構架接觸,用以限制 該支撐構件以該第一構架之軸為中心來旋轉,其中該第二 構架係朝著一不同於該第一構架之方向來延伸。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煞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環 狀連接部分包括: 一套管,具有一可向外安裝於該第一構架之内徑;以及 一壓部,位於該套管之内周面,用以在向外安裝至該第 一構架時將該套管之内周面按壓至該第一構架。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煞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壓 部包括: 一彎曲部分,用以自該套管之内周面擴張;以及 一氣隙,形成於該彎曲部分之後側,用以向外安裝至該 第一構架時,使該彎曲部分朝該套管之外側變形。 8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1232913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煞車操作裝置,更包括: 一對夾片,形成於該樞接移動限制部分中,用以接合該 第二構架。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煞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 一構架包括一自該第二構架延伸之把手。 18. —種將一煞車操作裝置安裝至一載運工具之安裝方 法,其中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用以操作一煞車裝置之操 作桿及一以樞接方式支撐該操作桿於該載運工具中之支撐 構件,包括下列步驟: 形成一環狀連接部分於該支撐構件中,及將該連接部分 自一第一構架之一端部插入,其中該第一構架係朝該載運 工具之一預定方向延伸;以及 在插入該連接部分之後,在一不同於該連接部分之位置 上將該支撐構件固定於一第二構架,其中該第二構架係朝 一不同於該第——構架之方向延伸。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安裝方法,其中該第一構 架包括一自該第二構架延伸之把手,以及 其中在將該連接部分插入該第一構架之後,將該把手之 一握管自該第一構架之端部插入,以固定該握管於該把手 上〇 8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8319
TW093108319A 2003-03-27 2004-03-26 Brake operating apparatus TWI23291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87384A JP4136749B2 (ja) 2003-03-27 2003-03-27 ブレーキ装置
JP2003433370A JP4283661B2 (ja) 2003-12-26 2003-12-26 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JP2003433369A JP2005186870A (ja) 2003-12-26 2003-12-26 ブレーキ装置の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4451A TW200424451A (en) 2004-11-16
TWI232913B true TWI232913B (en) 2005-05-21

Family

ID=33033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8319A TWI232913B (en) 2003-03-27 2004-03-26 Brake operat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00755A1 (zh)
CN (1) CN1533754A (zh)
DE (1) DE102004015286A1 (zh)
TW (1) TWI2329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5489B (zh) * 2011-03-11 2013-04-17 许晓华 一种双向刹车限位结构
JP6055184B2 (ja) * 2012-01-16 2016-12-27 浩康 岩田 移動体のブレーキ構造
US10175360B2 (en) * 2015-03-31 2019-01-08 Faro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three-dimensional measuring instrument
USD785512S1 (en) * 2015-09-11 2017-05-02 Rex O. Kuykendall Wheelchair brake
CN107468440A (zh) * 2017-09-05 2017-12-15 杨斗华 一种多功能医用轮椅
US11523953B2 (en) * 2018-11-20 2022-12-13 Direct Supply, Inc. Wheelchair egress system
CN111150570B (zh) * 2020-04-02 2020-10-13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一种医用轮椅
CN114893521B (zh) * 2022-05-27 2023-09-26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转角范围超360°的机械和电气限位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4362A (ja) * 1985-09-28 1987-04-06 日進医療器株式会社 車椅子のブレ−キ装置
US4762332A (en) * 1986-06-17 1988-08-09 Byung D. Yim Wheel chair
US4887830A (en) * 1988-03-29 1989-12-19 Invacare Corporation Wheelchair with combined wheel lock and hill holder
US5657836A (en) * 1995-07-12 1997-08-19 Bevier; Albert C. Coaster hub with brake
WO1997044221A1 (de) * 1996-05-21 1997-11-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eststellbremsanlage
JP3901394B2 (ja) * 1999-05-20 2007-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レバーのロック装置
TW428567U (en) * 1999-08-03 2001-04-01 Ensd Corp Handbrake engagement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s
JP2001247029A (ja) * 2000-03-06 2001-09-11 Takahiro Kogyo Kk ブレーキ装置
US6308804B1 (en) * 2000-03-13 2001-10-30 Jack E. Roberts Quick connect wheelchair brake lock
JP2003090362A (ja) * 2001-09-18 2003-03-28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ブレーキ装置
US6533082B2 (en) * 2000-12-01 2003-03-18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10233673A1 (de) * 2001-07-31 2003-03-20 Tokico Ltd Elektrische Brems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4451A (en) 2004-11-16
DE102004015286A1 (de) 2004-10-21
US20050000755A1 (en) 2005-01-06
CN1533754A (zh) 2004-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663B (zh) 小型电动车辆
JP4887509B2 (ja) 自動車の運転補助装置
TWI232913B (en) Brake operating apparatus
TW397788B (en) Dual mode brake actuator for walker
TWI336303B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GB2418895A (en) Reversible stroller with brake assembly
US20060273552A1 (en) Automatically unfoldable stroller
US6367823B1 (en) Walking aid
TWI290111B (en) Bicycle gear shifting operation device
JP2018140706A (ja) 乳母車
TW201731715A (zh) 交通工具之座椅
JPH09277938A (ja) 手押し車の制動及び停止ロック機構
JPH0867255A (ja) 手押し車のブレーキ装置
JPS632388Y2 (zh)
JPH10114261A (ja) 作業用走行車
JP6471055B2 (ja) 前二輪型三輪車の前二輪固定機構
JPS6346254Y2 (zh)
JP4357350B2 (ja) 手押し車の制動機構
JP4283661B2 (ja) 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JP3772448B2 (ja) 操作ペタル及び操作レバー
JPH0653463B2 (ja) 水田作業車
JP2011168201A (ja) ウォーキングキャリー
WO2021147736A1 (zh) 折叠机构及可折叠车辆
JP2001253328A (ja) ブレーキ機構付き手押し運搬車
JP2005186870A (ja) ブレーキ装置の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