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0725B - Product from melt of wholly aromatic polyester and aromatic polycarbon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Product from melt of wholly aromatic polyester and aromatic polycarbon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0725B
TWI230725B TW090114748A TW90114748A TWI230725B TW I230725 B TWI230725 B TW I230725B TW 090114748 A TW090114748 A TW 090114748A TW 90114748 A TW90114748 A TW 90114748A TW I230725 B TWI230725 B TW I2307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aromatic
patent application
melt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4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nori Miyoshi
Hiroshi Sakurai
Shunichi Matsumura
Toyoaki Ishiwata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0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07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08L69/005Polyester-carbon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30725 A7 B7 五、發明説明(1) 背景技術 本發明係有關全芳香族聚酯,特別是全芳香族聚酯碳 酸酯與芳香族聚碳酸酯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熔融摻合物 (以下亦簡稱爲「熔融摻合物」)及其製造方法。更詳細 地說係有關具有優良色調,透明性且熔融加工時著色較少 之前述熔融摻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目前技術 近年來對具有高耐熱性之優良機械強度的機械性塑膠 之性能要求逐步升高。其中,非晶性機械性塑膠係來自芳 香族二醇及芳香族二羧酸之全芳香族聚酯。例如,芳香族 二醇爲2,2-雙(4 一羥基苯基)丙烷(以下簡稱雙酚A)及 ,芳香族二羧酸爲對苯二甲酸與間苯二甲酸所形成之全芳 香族聚酯具有較均衡之特性,而適用於各種用途。 但,全芳香族聚酯具有流動性較低之缺點。爲了改善 該缺點,而有其與聚碳酸酯之樹脂組成物。 發明揭示 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全芳香族聚酯,特別是全芳香 族聚酯碳酸酯與芳香族聚碳酸酯之熔融摻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爲,提供具有優良色調,透明性且 熔融加工時著色較少之上述熔融摻合物。 本發明又一目的爲,提供製造上述熔融摻合物之方法 及該熔融物所形成之成型品。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優點可利用第1,一種熔融摻合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1230725 A7 -----B7_ 五、發明説明(2) (以下稱爲第1熔融摻合物),其特徵爲, (1 )其爲,下列式(I ) f . Ϊ 2 —C—a1—C—Ο—A2—0— .··(丨) (式中’ A1及A2爲相同或相異之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基) 所示重覆單位50至99莫耳%及下列式(n ) 0 II Λ 3 —c—o—A3—0— …(II) (式中,Α爲取代或未取代方香族基)所示重覆單位50至1 莫耳%所形成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1至99重覆胃{立|§|男:香 族聚碳酸酯99至1重量單位熔融混合而得之生成物,且全芳 香族聚酯碳酸酯與芳香族聚碳酸酯之合計量爲i 00重量單位 (2) 厚2mm成型板之全光線透射率超過85% ; (3) JISK7103之黃色度(YI値)爲28以下; 而達成。 又,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優點可利用第2,一種熔融摻 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 (1 )以兩者合計爲100重量單位之方式’將下列式(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 5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3072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 -δ-Α1—S—o—A2—〇—…(丨) (式中,A1及A2爲相同或相異之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基) 所示重覆單位50至99莫耳%及下列式(E ) 0 II 3 —C—0—a —ο— ...(II) (式中,A3爲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基)所示重覆單位5〇至1 莫耳%所形成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1至99重覆單位與芳香 族聚碳酸酯99至1重量單位熔融混合而生成第1熔融摻合物 ,而達成。 另外’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優點可提供第3,本發明之 上述熔融摻合物的成型品,特別是射出成型品。 最後,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優點可利用一種熔融摻合 物(以下稱爲第2熔融摻合物),其特徵爲, (1) 其爲,實質上由上述式(I)所示重覆單位形成 之全芳香族聚酯1至99重量單位與芳香族聚碳酸酯99至1重 量單位熔融混合而得之生成物,且全芳香族聚酯及芳香族 聚碳酸酯之合計量爲100重量單位; (2) 厚2mm成型板之全光線透射率超過85% ; (3) JIS K7103之黃色指數(YI値)爲28以下; 而達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言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 123072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4) 發明較佳實施態樣 下面將詳述本發明。首先將說明本發明第1熔融摻合物 。本發明之第1熔融摻合物爲,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及芳香 族聚碳酸酯熔融混合而得之生成物。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 係由上述式(I)所示重覆單位及上述式(Π)所示重覆單 位开^成。以上述式(I)所不重覆單位及上述式(jj )所示 重覆單位之合計量爲基準下,式(I)所示重覆單位及式( Π )所示重覆單位之比率分別爲50至99莫耳%及50至1莫耳 %,又以50至97莫耳%及50至3莫耳%爲佳,更佳爲55至97 莫耳%及45至3莫耳%。 上述式(I )中,A1及A2爲相同或相異之取代或未取代 方香族基’上述式(Π )中’ A3爲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基 。該芳香族基之取代基如,鹵原子,碳數1至6之烷基,碳 數5至6之環烷基,碳數7至12之芳烷基。 鹵原子如,氟,氯等。碳數1至6之烷基如,甲基,乙 基’ η-丙基,i 一丙基’ η - 丁基,η —己基等。 碳數5或6之環烷基如,環戊基、環己基。 碳數7至12之芳烷基如,苄基,苯乙基等。 Α1之未取代芳香族基較佳如,1,4一亞苯基,1,3-亞苯 基,2,6-亞萘基,2,7—亞萘基,1,4—亞萘基,4,4,一二g 苯基,雙(4 一亞苯基)醚,雙(4 一亞苯基)硯及二亞苯 基茚滿等。A2之未取代芳香族基如,亞芳基及下列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7 - ---------批衣----Ί--、玎------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1230725 五、 發明説明( 5 〜A41 — X — A42 — (I) - a 所示之基
該亞芳基如,1,4一亞苯基,4 54’一聯亞苯基等。 又,A41及A42爲取代或未取代亞苯基,X爲下列式(IV (式中,R1及R2相互獨立爲氫原子,鹵原子,碳數1至6之 烷基,碳數5至6之環烷基,碳數6至12之芳基或碳數7至12 之芳烷基)所示之基或下列式(IV) - b
...(IV)-b 11 11 n ϋ I n I - IΙΊ n 訂 I - 1111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式中,R3及R4同式(IV) — a中R1及R2,q爲4至10之整數 )所示之基或下列式(IV ) - c
…(IV)-c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8 - 123072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所示之基。 A41及A42之亞苯基的取代基同上述取代基例示。 A3之未取代芳香族基同上述A2之未取代芳香族基例示 〇 又·,式(I )之A2及式(Π )之A3較佳爲相同之物。此 時,A2及A3又以上述式(I ) 一 a所示之物爲佳,特別佳爲 A41及A42同爲1,4—亞苯基,且X之R1及R2同爲甲基。 於不損及本發明之目的下,本發明之全芳香族聚酯碳 酸酯除了上述式(I)所示重覆單位及上述式(Π )所示重 覆單位外,可含有全部重覆單位之10莫耳%以下的其他酯 單位或碳酸酯單位。 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末端基較佳爲,實質上係由羧 基,苯酚性OH基及芳基形成。又,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較 佳爲’所含末端羧基及末端苯酚性OH基之合計量爲300當量 /l〇6g以下,且所含末端羧基爲20當量/l〇6g以下。 如上述般,末端苯酚性OH基及末端羧基之合計量較佳 爲3 00當量/ 106g以下。此量下可抑制熔融摻合物於熔融加 工時產生激烈著色。末端苯酚性OH基及末端羧基之合計量 又以0.05至250當量/106g爲佳,更佳爲〇.1至200當量/ l〇6g。爲了使末端苯酚性OH基及末端羧基之合計量低於 〇·〇5當量/ 106g,而需與特殊末端封止劑反應或需長時間反 應,結果會使所得聚合物著色而不佳。 又,末端羧基較佳爲20當量/10 6g以下。此量下可抑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30725 A7 B7 五、發明説明(7) 制熔融摻合物於熔融加工時起泡。又,末端羧基超過20當 量/ 106g時’會使熔融摻合物於熔融加工時起泡。末端殘 基量又以0.01至18當量/106g爲佳,更佳爲0.05至15當量/ 1〇 6g。爲了使末端羧基低於0.01當量/106g,而需使用特殊 末端封止劑或需長時間反應,結果會使所得聚合物著色而 不佳。· 同樣地’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較佳爲,以末端苯酚性 OH基及末端芳基之合計丨當量爲基準下,所含末端苯酚性 OH基爲0.95當量以下,又以〇·8當量以下爲佳,更佳爲0.7當 量以下。 本發明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較佳爲,芳香族二羧酸 ’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及碳酸二酯熔融聚合而得之無規聚 合物。 驚訝地係使用熔融聚合所得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而 得之熔融摻合物於溶融時著色程度比使用表面聚合所得之 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而得之熔融摻合物少。該原因雖不明 ’但推測爲,相對於難由表面聚合所得之全芳香族聚酯碳 酸酯聚合物中完全去除氯原子,而熔融聚合所得之全芳香 族聚酯碳酸酯幾乎或完全不含氯原子。 本發明所使用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的氯含量最高爲 lOOppm,又以最高80ppm爲佳,更佳爲最高50ppm,特別佳 爲最高lOppm。超過lOOppm時,易使熔融摻合物於熔融成 型加工時產生激烈著色而不佳。 上述芳香族二羧酸如,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甲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123072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基對苯二甲酸,甲基間苯二甲酸,萘一 2,6 —二羧酸,萘一 2,7 — 一殘酸’萘—1,4 一二殘酸,二苯基二殘酸,二苯基酸 二羧酸’二苯基碩二羧酸,二苯基茚滿二羧酸等。 該芳香族二羧酸可單獨使用或複數倂用。特別佳爲對 苯二甲酸及間苯二酸倂用。此時,對苯二甲酸及間苯二甲 酸之比·率較佳爲20/ 80至80/ 20莫耳%。 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如,雙酚A,1,1 一雙(4 一羥基苯 基)環己烷,2,2-雙(3 —甲基一 4 —羥基苯基)丙烷,2,2 一雙(3,5—二甲基一 4 一羥基苯基)丙烷,2-(4 一羥基苯 基)一 2-(3,5 -二氯一 4一羥基苯基)丙烷,氫醌,4,4, —二羥基聯苯等。其中又以雙酚A,1,1 一雙(4 —羥基苯基 )環己院’ 2,2-雙(3—甲基—4 一經基苯基)丙院爲佳。 又’該二醇成分可2種以上倂用。 碳酸二酯如,二苯基碳酸酯,二一 p-甲苯基碳酸酯, 一蔡基碳酸醋’ 一 一 P —氯苯基碳酸醋,苯基一 P -甲苯基 碳酸酯等。其中又以二苯基碳酸酯爲佳。該碳酸二酯可受 取代,又,可單獨使用或2種以上倂用。 由上述化合物熔融聚合而製造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時 ,又以所使用之各成分的莫耳比率同時符合下列式(1 ), (2) 0.5 ^ A/ B ^ 0.99 ...... ( 1 ) 0.95 ^ C/ ( A + B ) ^1.05 ...... ( 2 ) — I I I I n辦衣 n Ί I訂 I I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 1230725 A7 A7 B7 五、發明説明(9) (式中,A爲芳香族二羧酸之莫耳數,B爲芳香族二羥基化 合物之莫耳數,C爲碳酸二酯之莫耳數)爲佳。 相對於式(1)中A/ B實質上爲!時,所得之全芳香族 聚酯碳酯中不含碳酸酯鍵結,而A/B小於1時,全芳香族聚 酯碳酸酯中殘存碳酸酯鍵結。 式(1)中A/BC0.5時,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耐熱 性將不足而不佳。 又,式(2)中C/(A+B) <0.95時,爲了使所得全 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羧酸末端基爲20莫耳/t以下而需長時 間,故不佳。C/ ( A + B) > 1.05時,會使所得全芳香族聚 酯碳酸酯產生激烈著色而不佳。 製造本發明所使用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時,於不損 及物性下,上述化合物可與少量(例如全體之2 0莫耳%以 下)之琥拍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 酸,癸二酸(sebacylic acid),癸二酸(decanic diacid) ,月桂二酸,1,4 —環己烷二羧酸酯般脂肪(環)族二羧酸 及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乙二醇,三甲二醇,四甲二醇,】,4 -環己院二甲醇般脂肪(環)族二醇及其醋形成性衍生物 ;P—羥基安息香酸,m-羥基安息香酸,6 —羥基一 2-萘 酸般羥基羧酸及其酯形成性衍生物等共聚合。又,可2種類 以上組合使用。 製造本發明所使用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時,較佳於 存在觸媒下使上述化合物反應。 所使用之觸媒較佳爲,本發明者於特開平7- 1 3 3 3 45號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Γ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12 - 1230725 A7 B7 五、發明説明(1ί5 公報中所提案之特定吡啶化合物。例如,4 一二甲基胺基口比 啶,4 一二甲基胺基吡啶,4 一吡咯烷基吡啶,4 一哌啶基吡 啶,4 一吡咯基吡啶,2 -甲基一 4 一二甲基胺基吡啶等。該 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該化合物對芳香族 二羥基化合物之使用量較佳爲0.01莫耳%至1〇莫耳%,又以 〇·〇5莫耳%至1莫耳%爲佳。又,該吡啶化合物形態可爲有 機酸鹽或無機酸鹽。 另外’可倂用上述吡啶化合物及目前之酯交換觸媒作 爲觸媒。 該酯交換觸媒如’錫,銻,緦,鋅,鈷,鎳,鈦,鍺 ’鹼金屬’鹼土類金屬等單體,氧化物,氫氧化物,鹵化 物’碳酸鹽等無機酸鹽類’有機酸鹽類,配鹽等。目前已 知之酯交換觸媒的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但,對芳香族二 控基化合物較佳爲0.001莫耳%至1莫耳%,又以0005莫耳 %至0.1莫耳%爲佳。 使用上述般觸媒時,易製得末端苯酚性0Η基及末端羧 基之合計量爲300當量/l〇6g以下,且末端羧基爲2〇當量/ l〇6g以下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 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熔融聚合時之聚合溫度較佳爲280 至400 °C。又,聚合溫度係指聚合後期或結束時之溫度。聚 合溫度低於280°C時,會升高聚合物之熔融粘度而無法得到 高聚合度聚合物,又,高於400。(:時易產生不良聚合物等而 不佳。熔融聚合時較佳爲,聚合反應初期較低溫,再緩緩 升溫至最終前述聚合溫度。該聚合反應可於常壓下或減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穿--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30725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1) 下進行。又,常壓下又以於氮,氬等不活性氣體下爲佳。 聚合反應時間並無特別限制,大約爲1至20小時。 本發明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可單獨使用或2種以上倂 用。 又,必要時本發明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於熔融聚合 時可添·加安定劑,著色劑,顏料,滑劑等各種添加劑。 其次將說明本發明所使用之芳香族聚碳酸酯。 本發明所使用之芳香族聚碳酸酯較佳爲,芳香族二羥 基化合物及碳酸二酯之溶融聚合生成物。其因爲,與全芳 香族聚酯碳酸酯具有良好相熔性。 該芳香族聚碳酸酯較佳爲,主要由下列式(瓜) Ϊ —C—Ο—Α4—〇— ...(III) (式中,A4爲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基)所示重覆單位,又 以式(m )所示重覆單位80至100莫耳%爲佳所形成。 式(m)中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基與上述芳香族二羥 基化合物及碳酸一醋之例示同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所記載 之,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基(式(π)所示)肖芳香族二 羥基化合物及碳酸二酯例示。 又,式(瓜)所示重覆單位較佳爲,下列式(w) 訂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〇
ΑΊ Β7 1230725 五、 發明説明( 12、
式中,A41及A42爲取代或未取代亞苯基,X爲下列式(IV (式中,R1及R2相互獨立爲氫原子,鹵原子,碳數1至6之 烷基,碳數5至6之環烷基,碳數6至12之芳基或碳數7至12 之芳烷基)所示之基或下列式(IV) - b
…(IV)-b (式中,R3及R4同式(IV) — a之R1及R4,q爲4至10之整數 裝 „ 訂 I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列 下 或 基 之 示 所
C 叫 爲 。佳 位更 單酯 覆酸 重碳 示聚 所族 ] 香 基芳 之該 示 所 式 由 質
覆 重 示 所 \ly IV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3072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巧 單位所形成,且A41及A42同爲未取代ι,4 一亞苯基,X爲式( IV) —a中R1及R2同爲甲基之物。 於不損及特性之範圍下,該芳香族聚碳酸酯可添加耐 熱安定劑,著色劑,塡充劑,耐衝擊改良劑,防氧化劣化 劑,耐候劑,滑劑,離模劑,可塑劑,難燃劑,流動性改 良劑,·防靜電劑,酸性物偵捕捉劑,光安定劑,紫外線吸 收劑,金屬不活性化劑,金屬皂,造核劑,加工安定劑等 。又,該各種添加劑可添加於上述聚合反應中。 本發明之熔融摻合物的100重量單位係由,上述全芳香 族聚酯碳酸酯1至99重量單位及芳香族聚碳酸酯99至1重量 單位所組成。 所使用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及芳香族聚碳酸酯較佳 爲,二醇成分相同之物。 就方便性,上述熔融摻合物可區分爲,(i )全芳香 族聚酯碳酸酯50至99重量單位及芳香族聚碳酸酯50至1重量 單位所形成之熔融摻合物,(ϋ)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1重 量單位且低於50重量單位及芳香族聚碳酸酯超過50重量單 位且99重量單位以下所形成之熔融摻合物。 前者之熔融摻合物因含有50重量單位以上全芳香族聚 酯碳酸酯,故可維持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高耐熱性。又 ,芳香族聚碳酸酯爲1重量單位以上,因此可降低熔融摻合 物之熔融粘度,而使成型時其良好流動性及提升耐衝擊性 。前者之熔融摻合物又以由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50至95重 量單位及芳香族聚碳酸酯5至50重量單位所形成爲佳,更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16 - ---------批衣----Ί--1T------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1230725 _ _B7___ 五、發明説明( 爲由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60至90重量單位及芳香族聚碳酸 酯40至10重量單位所形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後者之熔融摻合物因含有超過50重量單位之芳香族聚 碳酸酯,故能使熔融摻合物維持高流動性及機械特性。又 ’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低於50重量單位,因此可提升熔融 摻合物·之耐熱性。但,芳香族聚碳酸酯超過99重量單位時 會減少耐熱性提升效果而不佳。後者之熔融摻合物又以由 芳香族聚碳酸酯超過50重量單位且95重量單位以下及全芳 香族聚酯碳酸酯5重量單位且低於50重量單位所形成爲佳, 更佳爲由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碳酸酯60至90重量單位及全芳 香族聚酯碳酸酯40至10重量單位所形成。 本發明之熔融摻合物較佳爲,實質上具有1個玻璃化點 。該玻璃化點之溫度可不同於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玻璃 化點的溫度及芳香族聚碳酸酯之玻璃化點的溫度。 本發明之熔融摻合物的特徵爲,厚2mm成型板之全光 線透射率超過85%,又以超過87%爲佳,又,JIS K7103所 得之黃色度(YI値)爲28以下,又以20以下爲佳,更佳爲 10以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本發明之熔融摻合物具有優良且均衡之透明性及 所希望之色調。 本發明之熔融摻合物的製法可爲,將全芳香族聚酯碳 酸酯及芳香族聚碳酸酯熔融混合。 又’較佳爲高於能使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及芳香族聚 碳酸酯中任何一方,較佳爲使用率較多一方熔融之溫度下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23072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δ) 熔融混合。一般熔融混合之適當溫度爲260至3 60 °C。 熔融混合時間又以直到生成實質上具有1個玻璃化點之 熔融摻合物爲佳。熔融混合時間會因所使用聚合物種類, 量或溫度等而異,業者可易由數次賓驗後而決定。 熔融混合可利用已知之熔融混煉方法,例如擠抽機, 班伯里·混合機,滾筒,捏和機等進行。 於不損及特性之範圍下(例如對熔融混合物爲1 0重量 %以下之比率),本發明之熔融摻合物可添加亞磷酸,磷 酸金屬鹽,亞磷酸酯等安定劑或顏料,染料,補強劑,塡 充劑,耐衝擊改良劑,耐熱劑,防氧化劣化劑,耐候劑, 滑劑,離模劑,可塑劑,難燃劑,流動性改良劑,防靜電 劑等,又,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因本發明之熔融摻合物具有優良透明性及色調,故可 製得運用該特性之各種成型物。又,可利用各種成型方法 使成型品成型,例如擠押成型品,射出成型品。 由本發明之熔融摻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如,方向燈之透 鏡頭,座位燈之透鏡,後窗玻璃及邊窗玻璃等汽車用部品 ,或信管罩等電器電子部品或各種部品箱等。 同樣地,本發明所提供之式2熔融摻合物,即以全芳香 族聚酯取代第1熔融摻合物之芳香族聚酯碳酸酯的熔融摻合 物具有同第1熔融摻合物之優良透明性及色調。 全芳香族聚酯之較佳製法爲,上述製造全芳香族聚酯 碳酸酯之方法中,以下列式(1 )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n 11111111 111ΙΊ -「II n 訂 1111 11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30725 A7 B7 五、發明説明(巧 0.99<Α/Β<1·1......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式中,Α及Β同上述)取代式(1)之方式使用二羧酸及芳 香族二羥基化合物。 第2熔融摻合物之使用用途同第1熔融摻合物。 實施例 下面將以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非限於此例。 又,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末端基係以1Η - NMR測定 (以四甲基矽烷之化學位移爲Oppm )。 末端羧基係由鄰接於末端羧基之苯環質子(來自對苯 二甲酸之8.2ppm及來自間苯二甲酸之8.9ppm)決定。 末端苯酚性OH基係由鄰接於末端苯酚性OH基之苯環質 子(6· 7ppm )決定。 測定氯含量之方法爲,於燃燒氣體吸收裝置內(900 °C ,Ar — 02氣體下)處理試料l〇〇mg後,以純水吸收所產生之 氣體,再以離子色譜法測定CP。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玻璃化點(Tg)係由升溫速度1(TC /min下測定DSC而 求得(測定裝置:ΤΑ Instruments公司製2950型)。 實施例1 準備下列PAR— 1及PC。 PAR— 1 :將對苯二甲酸46.5重量單位,間苯二甲酸 19.9重量單位,雙酚A1 00.03重量單位,二苯基碳酸酯179.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以· 1230725 A7 B7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重量單位及觸媒4-二甲基胺基吡啶0.049重量單位放入具有 備攪拌裝置及氮導入口之真空餾出系的反應容器中,使反 應容器內爲氮氣下’常壓下以20(TC引發熔融聚合反應。其 後以30分鐘升溫至22 (TC,同溫下確認餾出苯酚後,將系內 慢慢減壓。反應開始3小時後,確認原料均勻溶解後再升溫 ’減壓,使反應開始5小時後系予內溫度爲3 2 °C,真空度爲 〇.5mmHg ( 66.7Pa )。同條件下進行2小時熔融聚合,得全 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所得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對苯二甲 酸殘基,間苯二甲酸殘基,雙酚A殘基之莫耳比爲0.7 : 0.3 :1.1’上述式(1)所示重覆單位及式(Π)所示重覆單位 之莫耳比爲91: 9。又,35 °C下苯酚/1,1,2,2 —四氯乙烷 混合溶劑(重量比60/ 40 )中以1.2g/ l〇〇ml測得之還原粘 度爲0.63dl/g,末端羧基當量爲1〇當量/106g,末端苯酚 性OH基及末端羧基之合計量爲42當量/10 6g,對末端苯酚 性OH基及末端芳基之合計量的末端苯酚性0H基比率爲62莫 耳%,氯含量爲測定界限(lOppm )以下。Tg爲194°C。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PC:由雙酚A及二苯基碳酸酯熔融聚合而得之芳香族聚 碳酸酯(35°C下苯酚/ 1,1,2,2 —四氯乙烷混合溶劑(重 量比60 / 40 )中以1.2g/ 100ml測得之還原粘度爲0.71 dl/ g )。Tg爲 150°C。 利用設定爲340 °C,100 rpm之30mm同方向雙軸擠押機 (池貝(股)製PCM — 30)將上述PAR — 1 ( 70重量單位) 及PC ( 3 0重量單位)擠押成顆粒。 其次利用射出成型機以汽缸溫度3 4 0 °C,模具溫度1 0 0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30725 A7 B7 五、發明説明(18ι °C方式,將所得顆粒製成厚2mm之成型板。依據ns K710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測定其黃色度(YI値)。又,利用NDH — 2000 (日本電色 工業)測定全光線透射率。結果Y1値爲27 ’全光線透射率 爲 92%,Tg爲 1 74。(:。 實施例·2 除了將PAR— 1及PC之使用量改爲20重量單位及80重量 單位外,其他同實施例1,得YI値爲4.2,全光線透射率爲 93%之熔融摻合物。又,Tg爲176°C。 實施例3 將PAR — 1 ( 80重量單位)及PC ( 20重量單位)放入備 攪拌裝置之混合容器中,氮氣下以300 °C進行熔融混合。混 合開始15分鐘後爲透明狀且熔融摻合物之Tg爲1點。所得熔 融摻合物之YI値爲7,全光線透射率爲91%,Tg爲176 °C。 實施例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將PAR - 1 ( 80重量單位)及PC ( 20重量單位)放入備 攪拌裝置之混合容器中,氮氣下以3 4 (TC進行熔融混合。混 合開始1 〇分鐘後爲透明狀且熔融摻合物之Tg爲1點。所得熔 融摻合物之YI値爲9,全光線透射率爲90%,Tg爲176°C。 實施例5 將PAR — 1 (33重量單位)及PC (67重量單位)放入備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30725 A7 B7 五、發明説明(1’ 攪拌裝置之混合容器中,氮氣下以3 00 °C進行熔融混合。混 合開始3 1分鐘後爲透明狀且熔融摻合物之Tg爲1點。所得熔 融摻合物之YI値爲3,全光線透射率爲93%,Tg爲160°C。 實施例6 將PAR - 1 (33重量單位)及PC (67重量單位)放入備 攪拌裝置之混合容器中,氮氣下以340 °C進行熔融混合。混 合開始28分鐘後爲透明狀且熔融摻合物之Tg爲1點。所得熔 融摻合物之YI値爲4,全光線透射率爲92%,Tg爲159°C。 裝 I ..J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Claims (1)

  1. ABCD 1230725 六、申請專利範圍 (3 ) ns K7 103所得之黃色度(γι値)爲28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熔融摻合物,其 ψ,全方香 族聚酯碳酸酯中’以末端苯酚性〇Η基及末端芳a < 口 δ卞]® 請 先 W 讀 背 ιέ i 事 項 再 量爲基準下,末端苯酚性〇H基含量爲0.95當量以卞。 3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1項之溶融摻合物,其中 # π,全方香 族聚酯碳酸酯爲芳香族二羧酸、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及碳 酸二酯之熔融聚合摻合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融摻合物,其中,全芳香 族聚醋碳酸醋之氣含量最高爲lOOppm。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融摻合物,其中,全芳香 族聚醋碳酸醋係由,式(I)所示重覆單位50至9 7莫耳%及 式(Π )所示重覆單位50至3莫耳%所形成。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融摻合物,其係由全芳香 族聚酯碳酸醋.50至99重量單位及芳香族聚碳酸酯50至丨重量 單位所形成。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融摻合物,其係由全芳香 族聚酯碳酸酯1重量單位且低於50重量單位及芳香族聚碳酸 酯超過50重量單位且99重量單位以下所形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涓費合作社印製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熔融摻合物,其爲,實質上 具有1個玻璃化點。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熔融摻合物,其中,玻璃化 點之溫度不同於全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玻璃化點的溫度及 芳香族聚碳酸酯之玻璃化點的溫度。 ]〇.—種熔融摻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將(】)下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洗格(2】〇><297公釐) 1230725 A8 B8 C8 ____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列式(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1—!—〇—A2 一 Q 一 …(I) (式中,A1及A2爲相同或相異之由鹵素原子、碳數1〜6之 院基、碳數5或6之環烷基及碳數7〜16之芳烷基所成群中選 出之取代基所取代之芳香族基或未取代芳香族基)所示重 覆單位50至99莫耳%及下列式(Π ) 〇 ——C——Ο——A3——〇—— …(1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式中,A3爲由鹵素原子、碳數1〜6之烷基、碳數5或6之 環烷基及碳數7〜1 6之芳烷基所成群中選出之取代基所取代 之芳香族基或未取代芳香族基)所示重覆單位50至1莫耳% 所形成之末端羧基與末端苯酚性〇H基之合計量爲含有300當 量/106g以下,且末端羧基爲含有20當量/106g以下之全芳香 族聚酯碳酸酯1至99重覆單位,與 粘度平均分子量爲1 5,000〜35,000之芳香族聚碳酸酯99 至1重量單位,以兩者合計量爲1 00重量單位之方式熔融摻 合,而生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融摻合物。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製造方法,其中,熔融摻 合進行至生成實質具有1個玻璃化點之熔融摻合物。 5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父297公釐1 ABCD 1230725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製造方法,其係於2 6 0至 3 6 0 °C下進行熔融摻合。 1 3 . —種成型品,其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融摻 合物所形成。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成型品,其爲射出成型品 或擠押成型品。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融摻合物,其係用於製造 成型品所使用之原料。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融摻合物,其係用於製造 射出成型品或擠押成型品所使用之原料。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6^·
    以上各欄由本局填註) 明 新型 專利説明書 中 文 全芳香族聚酯與芳香族聚磺酸酯之金芳香族聚酯磺酸酯熔融摻合物及其 製造方法 荚 文 姓 名 則志一 孝博俊 好井村 三櫻松 ⑴0S 國 籍 (1)日本國山口縣岩國市日之出町二番一號 司岩國研究中心内 帝人股份有限公 裝 發明 創作/ 住、居所 (2)日本國山口縣岩國市日之出町二番一號 司岩國研究中心内 帝人股份有限公 ⑶日本國山口縣岩國市日之出町二番一號 帝人股份有限公 司岩國研究中心内 (1) 訂 姓 名 (名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國 籍 三、申請人 住、居所 (事務所) 代表人 姓 名 (1).日本 (1)日本國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南本町一丁目六番七號 (1)安居祥策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11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董)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全方香族聚酯碳酸醋熔融摻合物,其特徵爲, (])其爲下列式(;[) ? , Ϊ 2 C—A —C——〇—A —〇— ...(I) (式中,A]及A2爲相同或相異之由鹵素原子、碳數!〜6之 烷基、碳數5或6之環烷基及碳數7〜16之芳烷基所成群中選 出之取代基所取代之芳香族基或未取代芳香族基)所示重 覆單位50至99莫耳%及下列式(Π ) 〇 II 3 ——C—〇一A3—〇— ...(II) (式中,A3爲由鹵素原子、碳數1〜6之烷基、碳數5或6之 環烷基及碳數7〜16之芳烷基所成群中選出之取代基所取代 之芳香族基或未取代芳香族基)所示重覆單位50至]莫耳% 所形成之末端羧基與末端苯酚性〇H基之合計量爲含有300當 量/〗〇6g以下,且末端羧基爲含有20當量/106g以下之全芳香 族聚酯碳酸酯]至99重覆單位,與 粘度平均分子量爲15,000〜35,000之芳香族聚碳酸酯99 至1重量單位熔融摻合而得之摻合物,且全芳香族聚酯碳酸 醋與芳香族聚碳酸酯之合計量爲100重量單位; (2)厚2mm成型板之全光線透射率超過8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一釐 公
TW090114748A 2000-06-19 2001-06-18 Product from melt of wholly aromatic polyester and aromatic polycarbon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23072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82974 2000-06-19
JP2000213947 2000-07-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30725B true TWI230725B (en) 2005-04-11

Family

ID=2659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4748A TWI230725B (en) 2000-06-19 2001-06-18 Product from melt of wholly aromatic polyester and aromatic polycarbon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25504A1 (zh)
EP (1) EP1293537A4 (zh)
KR (1) KR20030011351A (zh)
CN (1) CN1437637A (zh)
TW (1) TWI230725B (zh)
WO (1) WO20010984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2370A1 (fr) * 2000-06-01 2001-12-06 Teijin Limited Carbonate de polyester totalement aromatique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US6858701B2 (en) 2000-06-01 2005-02-22 Teijin Limited Wholly aromatic polyester carbonate and process therefor
JP2002069281A (ja) * 2000-09-01 2002-03-08 Teiji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WO2002031022A1 (fr) * 2000-10-11 2002-04-18 Teijin Limited Carbonate de polyester aromatiqu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112005000346T5 (de) * 2004-02-19 2007-01-18 Idemitsu Kosan Co.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carbonatcopolymer
US7655737B2 (en) * 2006-11-16 2010-02-02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olycarbonate-polyester blend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s of use
JP6614734B1 (ja) 2019-04-25 2019-12-04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より得られる成形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7061B1 (zh) * 1971-03-08 1975-09-04
JPS5661429A (en) * 1979-10-24 1981-05-26 Mitsubishi Chem Ind Ltd Production of aromatic polyester-polycarbonate
US4710548A (en) * 1981-09-30 1987-12-0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Blends of a polycarbonate with a polyester-polycarbonate copolymer
US4469850A (en) * 1982-11-05 1984-09-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positions
US4436879A (en) * 1982-12-27 1984-03-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polyester-carbonate blends
DE3537622A1 (de) * 1985-10-23 1987-04-23 Bayer Ag Mischungen aromatischer polycarbonate und aromatischer polyestercarbonate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koerpern, folien, fasern, filamenten und beschichtungen
US4918149A (en) * 1988-11-04 1990-04-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phthalatecarbonate/polycarbonate resin blends
DE3927771A1 (de) * 1989-08-23 1991-02-28 Bayer Ag Polyester und polyestercarbonate
US5045610A (en) * 1989-08-31 1991-09-03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Blend of copolyestercarbonate polymer derived from diaryl dicarboxylic acid
US5252681A (en) * 1991-08-22 1993-10-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Blend of a polyester and a polycarbonate
US5202393A (en) * 1991-08-22 1993-04-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Blend of a polyester and a polycarbonate
US5252680A (en) * 1991-08-22 1993-10-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Blend of a polyester and a polycarbonate
US5194520A (en) * 1991-08-22 1993-03-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Blend of a polyester and a polycarbonate
US5278279A (en) * 1992-03-11 1994-01-11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polycarbonate with transesterification catalyst and compound
JP4100734B2 (ja) * 1997-04-30 2008-06-11 Sabicイノベーティブプラスチッ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25504A1 (en) 2003-07-03
WO2001098412A1 (fr) 2001-12-27
KR20030011351A (ko) 2003-02-07
CN1437637A (zh) 2003-08-20
EP1293537A4 (en) 2004-07-21
EP1293537A1 (en) 2003-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4535B2 (en) Polymer compound and method of synthesizing the same
US5138022A (en) Thermoplastic polyesters containing biphenylene linkages
KR101801704B1 (ko) 폴리에스테르/폴리카보네이트 블렌드
TW200411000A (en) Ester-modified dicarboxylate polymers
US20060205894A1 (en) High flow misible polycarbonate polyester composition
JPS60106833A (ja) 改善された加工性を示すコポリエステル−カ−ボネ−ト組成物
JPH08157703A (ja) 透明な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エステルブレンド物
JP2002146003A (ja)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30725B (en) Product from melt of wholly aromatic polyester and aromatic polycarbon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H09136946A (ja) ポリアリレート
US20050228122A1 (en) Esteramide compositions, copolymers and blends thereof
JP3995341B2 (ja) 被膜形成用樹脂の製造方法
US20060058495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rylate having high thermo-resistance and high transparency
JP2020520405A (ja) ポリエステルコポリマー
JP4338243B2 (ja) 被膜形成用樹脂
JP4326048B2 (ja) 被膜形成用樹脂
JP4338244B2 (ja) 被膜形成用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699465B2 (ja) 成形品
JP3111322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の射出成形品
JPH02140263A (ja) 迅速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JP4339431B2 (ja) 絶縁性被膜
JP3732754B2 (ja) 生分解性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H09157367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フィルムシート用ポリエステル重合体
JP2000159871A (ja) 被膜形成用樹脂
EP3894461B1 (en) Polyesters with specified crystallization half-tim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