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4555B - Laminated film laminated aluminum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Laminated film laminated aluminum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24555B
TWI224555B TW091106198A TW91106198A TWI224555B TW I224555 B TWI224555 B TW I224555B TW 091106198 A TW091106198 A TW 091106198A TW 91106198 A TW91106198 A TW 91106198A TW I224555 B TWI224555 B TW I2245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minated
aluminum foil
resin layer
lay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6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nichiro Maezono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4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45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aluminium or cop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 B32B37/15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at least one layer is extrud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1/00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 B32B2311/24Aluminium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1224555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將多個樹脂界面,在鋁箔上一體成形, 然後將樹脂層合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及其製造方法。# 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特別適用於電容器外殼等m子* 零件容器。 【背景技術】 以往,對金屬板之薄壁材料進行抽拉加工 等嚴苛加工所成形之有底圓筒狀容器中,前述 使用層合熱塑性樹脂之樹脂的層合材料。這種 材料可使用一般將所要之設計圖案印刷於前述 容器上,且爲了隱蔽該印刷基底之金屬板的顔 屬板上層合含有白色等各種顔料的樹脂薄膜者。 這種樹脂層合材料例如圖7所示,日本特 3 4 8 2 1 8號公報中提案在金屬板3 0上層 多層聚酯系樹脂膜1 〇、2 0所成之著色聚酯 或擠壓加工 薄壁材料可 樹脂之層合 有底圓筒狀 色,而在金 開平1 1 合含顔料之 被覆金屬板 請 先 閱 讀 背 冬 意 事4 裝 訂 線 4 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此外,日本特開平4 — 3 4 號公報提案一種有底 圓筒狀包裝容器,其係於鋁箔之單面上層合於 著色聚醯胺樹脂層之兩側上設置不含有著色劑 胺樹脂層所成之三層結構的複合聚醯胺樹脂層 一面上層合羧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之層合板, 工’使複合聚醯胺樹脂層在外側所成的有底圓 器0 含著色劑之 之透明聚醯 ,同時在另 進行抽拉加 筒狀包裝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餐) -4 1224555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然而’這些層合多層樹脂之樹脂層合材料,其各樹脂 層間之界面分明’當受極嚴苛之成形加工時,因情況不同 ’有時在各樹脂層間會發生剝離的問題。另外,被導入於 前述樹脂之層合材料之將定樹脂層中的著色顔料,當前述 樹脂之層合材料受到非常嚴苛成形加工時,其加工部之樹 脂層厚度變得比原來之厚度薄,因此被導入之著色顔料之 絕對量減少,造成加工部顔色產生變化的問題。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爲了解決前述問題,本發明之第一個課題在於提供一 種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及其製造方法,其係在層合多層樹 脂層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使這些樹脂層間之界面一體 化形成,即使進行嚴苛成形加工,在樹脂層間或在樹脂與 銘箔間也不會産生剝離的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及其製造方 法。 另外’爲了解決前述問題,本發明之第二個課題係在 於提供一種層合積層薄膜之鋁范及其製造方法,其係在層 合多層樹脂層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被導入特定樹脂 層之著色顔料橫跨各樹脂層間,並以特定連續濃度分佈來 分散,即使進行嚴苛成形加工,也能抑制加工部之變色的 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及其製造方法。 【解決問題之手段】 爲了達到前述目的’本發明人等進行了深入硏究結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 ) 發現:首先在層合多層不同樹脂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 ’以這些樹脂之熔點以上,且在分解點以卞之溫度下進行 加熱’能夠使各樹脂層間之界面形成一體,結果在實施嚴 苛成形加工時,也能儘量抑制樹脂層間或樹脂與鋁箔間産 生剝離。另外,被導入特定樹脂層中之著色顔料橫跨各樹 脂層間,並以將定連續濃度分佈進行分散,即使實施嚴苛 成形加工也能抑制加工部之變色。基於這些技術思想遂完 成了本發明。 換言之’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的鋁箔係在含有以鋁 主要成分之鋁箔的至少單面上,層合至少兩層樹脂層之層 合積層薄膜的鋁箔,而構成前述各樹脂層之基體樹脂爲具 有相溶性之樹脂,在前述樹脂層之至少一層中被導入著色 顔料,被層合之前述樹脂層係在構成前述各樹脂層之所有 基體樹脂之熔點以上的溫度,且在分解點以下之溫度,進 行熱處理。 換句話說,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係在含有 鋁主要成分之鋁箔之至少一面上,層合至少兩層樹脂層之 層合積層薄膜的鋁箔,構成前述各樹脂層之基體樹脂是具 有相溶性之樹脂,在前述樹脂層之至少一層中被導入著色 顔料,在前述樹脂層間之界面間,前述基體樹脂互相擴散 至各樹脂層間,渾然成爲一體。 如上述構成,使前述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樹脂,在 樹脂層間互相擴散,使界面一體化,可緩和因各樹脂層所 有之諸特性差異所產生之各樹脂層間的剝離性,且可緩和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 1224555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因成形加工所産生之樹脂層的內部應力,可達成抑制樹脂 層間之密著性或樹脂層與鋁箔間之密著性降低之層合積層 薄膜的鋁箔。依此構成時,由於不必在所有前述二層或三 層之樹脂層中添加著色顔料,因此可得到簡化製造步驟之 層合積層薄膜的鋁箔。 本發明中使用之術語「分解點」係表示如下詳細說明 ,當形成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時,構成層合薄膜 之各樹脂層之基體樹脂配合其目的用途所需之物性的溫度 範圍之上限。 在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被導入於前述樹 脂層中之著色顔料橫越前述各樹脂層間,以所定之連續濃 度分佈進行分散。 依此構成時,由於著色顔料在前述各樹脂層間以連續 之濃度分佈進行分散,因此可製得抑制因成形加工時樹脂 層之厚度變化所產生之顔色不均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依此構成時,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前述 樹脂層係至少由三層所構成,前述三層中,中間層之著色 顔料之濃度分佈最高。 依此構成時,著色顔料之擴散係由前述中間層之樹脂 層向上層及下層之樹脂層擴散,因此可製得著色顔料更均 勻分散之層合積層薄膜的鋁箔。 在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前述樹脂層中至 少一層可爲聚酯系樹脂或聚醯胺系樹脂。 如此之構成時,前述樹脂層中至少一層係以聚醋系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料見格(210'乂 297公釐) 122455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Μ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五、發明説明(5 ) 脂或聚醯胺系樹脂所構成,因此可製成絕緣性及成形加工 性均優異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另外,適用於本發明之 聚酯系樹脂及聚醯胺系樹脂爲該領域中公知、且容易獲得 且價格低廉之物質。這些樹脂之各種物性明確,因此可容 易確定製造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時之條件或品質管 理。 另外,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製造方法由以下 步驟所構成: 藉由將相互具有相溶性且由不同樹脂所構成之至少兩 種基體樹脂同時擠壓成膜狀的狀態下,進行層合之共擠壓 法所製造之層合膜覆蓋於鋁箔之至少一面上的步驟;及在 所有前述基體樹脂之熔點以上之溫度,且在分解點以下之 溫度進行熱處理的步驟。 依據這種製造方法可使製造步驟更加簡化,進一步降 低成本。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製造方法係由以下 步驟所構成: 至少在前述鋁箔之至少一面上形成第一基體樹脂層之 步驟; 在則述第一基體樹脂層上形成由具有與則述弟一基體 樹脂相溶性之第二基體樹脂構成之樹脂層之步驟;及 以前述第一基體樹脂及前述第二基體樹脂之熔點以上 之溫度,且在分解點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熱處理之步驟。 依據這種製造方法時,將具有相溶性之基體樹脂層層 合在銘箱之一面或兩面上,然後在前述基體樹脂層熔點以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〇Χ 297公釐) -8- 122455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涓費合作社印製 A7 _ B7五、發明説明(6 ) 上之溫度,且在分解點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熱處理,使前 述基體樹脂層間之界面形成一體,因此,能有效促進前述 基體樹脂之相溶性,使前述界面有效形成一體。 另外,本發明中,形成前述兩層或三層之樹脂層間之 界面預先形成一體而成之樹脂層之具有相溶性之樹脂層時 ,將以所定比例混合具有彼此不同化學結構之多數樹脂予 以層合,將如此層合之樹脂加熱到熔點以上之溫度,使界 面形成一體。例如,說明使用彼此不周化學結構之樹脂之 A、B兩種樹脂,層合成三層時,混合這些A、B兩種樹 脂使界面形成一體之方法。 換言之,將三層樹脂層從銘材側依序爲第一層、第二 層及第三層時,爲了形成第一層樹脂層,預先製作將A、 B兩種樹脂以A / B = R i二X i / Y i之比例混合之樹脂 膜。同樣,形成第二層樹脂層之樹脂膜之A、B兩種樹脂 之混合比例爲R 2 = X 2 / Y 2,形成第三層樹脂層用之樹 脂膜之A、B兩種樹脂之混合比例爲R 3 = X 3 / Y 3。此 時,由於第一層〜第三層樹脂膜中皆含有樹脂A、B,因 此這些樹脂彼此間有相溶性,這些樹脂層之界面比較容易 形成一體。另外,樹脂A、B之混合比例R 1、R 2及R 3 之數値爲盡可能接近之數値時,這些樹脂層之界面更容易 使形成一體。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另外’本發明並不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v 一口 線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7 ) 僅限於這些實施形態,只要是基於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可 以適當變更。 圖1係表示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結構之模式 剖面圖,圖1 ( a )係在鋁箔上有三層不同之樹脂層,該 樹脂層間之界面形成一體之圖,圖1 (b)係有兩層不同 之樹脂層,該樹脂層間之界面形成一體之圖。 參照圖1 ( a )時,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係 在所疋錦泊A (以下稱作「銘范A」)表面上形成第一^樹 脂層1、第二樹脂層2及第三樹脂層3各界面渾然成一體 所構成。或者參照圖1 ( b )時,在所定鋁箔A之表面上 幵夕成弟一*樹脂層1及弟一>樹脂層2各界面成一體所構成。 以下§兌明包含在本發明中之各部分之結構。 《鋁箔》 如圖1 (a) 、(b)所示之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 鋁箔所使用之鋁箔A係配合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最終形態 之用途,可從過去公知之鋁箔或鋁合金板中適當選擇使用 ,若要求成形加工性時,可以使用J I S 1 0 0 0系之 純鋁、3 0 0 0系或5 0 0 0系之鋁合金,但無特別限制 〇 另外,這種鋁箔A可配合最終形態之用途之目的,可 單獨或適當組合該領域公知之前處理之脫脂、洗滌,鉻酸 鹽、磷酸鉻酸鹽、磷酸鋅等之處理。實施這種前處理可提 高樹脂層1與鋁箔A間之密著合,同時可提高鋁箔A之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0-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 腐飽性。 然後’如下所述,在該鋁箔A之一面或雨面,一層一 層塗覆或層合所定之樹脂(第一種方法),或將互有相溶 性且溶融之兩種或三種樹脂同時擠壓成帶狀,層合於鋁箔 A上’層合樹脂(第二種方法),然後實施所定之熱處理 ,可得到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樹脂》 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可在前述鋁箔之一面 或兩面層合兩層或三層樹脂層,但是這些樹脂層間之各樹 脂層間之界面渾然形成一體。如圖1 ( a )所示,樹脂層 爲形成三層時之各樹脂層所要求之功能係第一樹脂層保持 與还料(鋁箔A )之密著性之功能,第二樹脂層係在成形 加工等之加工時不會産生裂紋,且可將變色抑制到非常低 之功能,第三樹脂層係在成形加工等之加工時或使用時保 護第二樹脂層、第一樹脂層及坯料之功能。如圖1 ( b ) 所示’樹脂層爲形成兩層時之各樹脂層所要求之功能係第 一樹脂層及第二樹脂層都比照前述樹脂層爲三層時之第一 及第二樹脂層所具有之功能。 因此,這些之兩層或三層樹脂層必須不借助其他層進 行連續層合。反之,只要這些之兩層或三層樹脂層連續層 合,如下所述渾然形成一體,且不影響本發明之作用、效 果時,也可以存在其他層,例如在樹脂層與鋁箔間可存在 粘結劑層,或在樹脂層之最上層可設置表塗層。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1 - 1224555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在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構成各樹脂層之 基體樹脂,其鋁箔A表面形成之樹脂層必須具有與鋁箔a 間所需之密著性’且能賦予鋁箔A絕緣性。而且,前述樹 脂必須在層合於鋁箔A之一面或兩面上後,以熔點以上之 溫度且分解點以下之溫度範圍內加熱軟化,不同之樹脂層 間相溶,樹脂層界面形成一體。本發明所使用之樹脂只要 是滿足前述條件之樹脂即可,並沒有特別限制。 滿足這種本發明之必要條件之樹脂例如一般可舉熱塑 性樹脂,具體而言,例如丙烯酸系、乙烯系、聚醯胺系、 氟系及聚酯系樹脂。其中,特別是聚醯胺系樹脂·所包括之 尼龍6 · 6、尼龍6、尼龍6 · 10 '尼龍1〇、尼龍 1 1等之聚醯胺系樹脂及其衍生物,聚乙烯、聚丙烯等聚 烯烴系樹脂及其衍生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 甲酸丁二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之聚酯系樹脂及其衍生 物等。另外,構成本發明之各樹脂層可作爲以單獨構成這 些之樹脂之基體樹脂,或至少混合兩種樹所成之基體樹脂 使用。 《樹脂之組合》 由這種觀點’決定本發明所使用之樹脂組合時,特別 重要是可決定不同樹脂層爲層合成兩層或三層所成之層合 樹脂進行熱處理之溫度範圍爲滿足各樹脂層之條件。換言 之,例如圖6所示,前述層合樹脂爲由樹脂α (熔點τ i °c ,分解點T 4 t )、樹脂石(熔點T 2 t:,分解點T 5 °C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X29*7公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R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555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及樹脂r (熔點τ 3 °c,分解里占丁 %、 % τ 6 c )構成時,這些樹脂 之熔點以上,分解點以下之各溫 別爲 Τΐ$Τα$Τ2 ,丁3$丁@<^ 下 5ST4,T5STrST6, 這些溫度範圍互相重復,對所有這些樹脂層而言,必須選 擇a有滿足fe點以上且分解點以下溫度之溫度丁。之樹脂之 組合。 另外,本發明中使用之術語「分解點」係指形成本發 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時,構成層合膜樹脂層之基體樹 脂能夠保持其目的所需物性之溫度範圍的上限。這種分解 點可以根據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目的用途來適 當選擇’例如可依所定比例(例如1 〇 %以內)之質量變 化、物性變化等標準來使用。一般將熔點+ 1 〇 〇 t作爲 分解點,但是並不特別限定於此數値。 另外,爲了在前述加熱溫度範圍內使不同樹脂層間具 有相溶性時’前述不同樹脂層之高分子結構彼此類似爲佳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換言之,在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層合二 層或三層構成樹脂層之各層,但這些各層彼此以不同之基 體樹脂所構成爲佳。換言之,樹脂層若以相同之基體樹脂 所構成時,經由層合樹脂所得之效果不具有特別明確之意 義,而層合彼此不同之樹脂層,可得到包括具有可發揮密 著性、外觀性或絕緣性等各種要求功能之各種不同結構或 組成之樹脂層所成之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銘箔。 因此,一般選擇同一系列之熱塑性樹脂作爲各層之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3 -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糾) 體樹脂。例如,各樹脂層可使用分子結構(取代基)、分 子量等具有若干差異之聚醯胺系樹脂、聚酯系樹脂或丙燃 酸系樹脂。本發明用之代表性的聚醯胺系樹脂例如有尼龍6 · 6、尼龍6、尼龍6 · 10、尼龍1〇、尼龍工工等 〇 然而,如上所述,以樹脂之熔點及分解點重疊之其他 系列之樹脂作爲各樹脂層之基體樹脂使用,也在本發明之 範圍內。 另外,適用於鋁箔A表面之樹脂層(例如圖1 ( a ) 中之樹脂層1及圖1 ( b )中之樹脂層1 〇 )係與銘箱a 具有所要求之密著性爲佳,對於在表面露出之樹脂層(例 如圖1 ( a )中之樹脂層3及圖1 ( b )中之樹脂層2 0 )具有耐磨損性或耐劃痕性等物性較佳。也可以根據最終 形態之用途賦予耐熱性或疏水疏油性等。 另外,本發明中,層合在鋁箔A上之樹脂層爲3層時 ,這些樹脂層可以由全部不同之樹脂層所構成’或者也可 以由最上層及最下層之樹脂層爲相同之樹脂層,只有中間 層之樹脂層爲不同之樹脂層所構成。 其中前述所謂「不同之樹脂層」係指如下述構成之樹 脂層。 (1 )高分子結構互不相同者。 (2 )即使高分子結構相同,但分子量、著色顔料等 之添加物、著色顔料等之添加物之種類、或著色顔料等之 添加量不同者。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X 297公釐) -1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2) (3 )多種具有相同高分子結構之樹脂以不同比例混 合而成者。 (4 )將具有同一結構之樹脂混合,且某層所使用之 基體樹脂中還混合有其他樹脂者。 另外,本發明中,層合在鋁箔A上之樹脂層爲3層時 ,這些樹脂層可以由全部不同之樹脂層所構成,或者也可 以由最上層及最下層之樹脂層爲相同之樹脂層,只有中間 層之樹脂層爲不同之樹脂層所構成。 這些各層之基體樹脂可根據各層之目的適當選擇,例 如構成與鋁箔直接接觸之樹脂層之基體樹脂與鋁箔具有密 著性者爲佳,另外,構成最上層之基體樹脂其耐腐蝕性、 耐藥品性優良者爲佳。 本發明之樹脂層爲三層時,其樹脂層之理想厚度:基 材側之第一樹脂層之厚度爲0 · 5〜2 0微米,在該第一 樹脂層上所形成之第二樹脂層之厚度爲5〜1 5 0微米, 在該第二樹脂層上所形成之第三樹脂層之厚度爲〇 . 5〜 1 5 0微米。其理由是第一樹脂層之厚度若小於0 . 5微 米時,此樹脂層很難被完全覆蓋基材之表面,因此基材與 第一樹脂層間之密著性不足,第一樹脂層容易從基材上剝 離,若超過2 0微米時,由於與基材之密著性飽和而影響 經濟性。此外,第二樹脂層之厚度若小於5微米時,容易 産生顔色不均,或在成形加工等之加工時容易發生變色, 若超過1 2 0微米時,此樹脂層固化時,內部應力過多, 導致此樹脂層容易出現裂紋或剝離,或容易發生加工密著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555 Μ —___Β7 五、發明説明(13) 性(實施成形加工等之加工後之密著性)降低等不良的情 況。另外,第三樹脂層之厚度若小於〇 . 5微米時,很難 完全防止樹脂層中無法避免所産生之針孔,有不能充分發 揮保護功能之顧慮,若超過5 0微米時,因保護功能飽和 而影響經濟性。另外,本發明之樹脂層爲二層時之樹脂層 之厚度,分別參照前述樹脂層爲三層時之第一樹脂層之厚 度及第二樹脂層之厚度。 《樹脂層之層合方法》 形成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樹脂層的方法可 使用以往公知之各種金屬板之塗覆方法或層合形成樹脂層 之方法。本發明中採用塗覆方法形成樹脂層時,可用輥塗 佈器等將樹脂塗覆在錦范Α上,乾燥形成塗膜後,再於此 塗膜上同樣形成另外之塗膜,形成二層或三層之層合結構 。此時,必要時也可以省略前述乾燥步驟。 另外,在鋁箔A上一層一層粘貼前述樹脂膜層合樹脂 時’在樹脂層界面上之粘結劑層並無特別限制,只要樹脂 層之界面形成一體時所實施之熱處理不會阻礙樹脂層之特 性者即可。另外,不具備前述粘結劑層,而利用熱壓粘等 使樹脂層彼此密著,將樹脂層層合成二層或三層。 此外,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可將互有相溶性 之多個(兩種或三種)不同之樹脂同時擠壓成膜狀的狀態 下,進行層合之共擠壓法所造膜之層合膜以粘貼覆蓋於鋁 箔上。這種共擠壓法之原理如圖8所示。如圖8所示,在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4 ) 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製造方法中採用之共擠壓法 ’例如使用具有將熔融之樹脂分別擠壓成膜狀之樹脂擠壓 部4 1及將由此樹脂擠壓部4 1擠壓成膜狀之樹脂層合之 層合輥4 2之共擠壓裝置4 0 ,將樹脂A、樹脂B由樹脂 擠壓部4 1擠壓成片狀,將該擠壓成片狀之膜狀樹脂A及 B導入層合輥4 2,形成樹脂之層合膜。前述將多個樹脂 預先層合形成樹脂之層合膜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 採用如前述逐層層合之方法,或分別將多個樹脂塊加熱熔 .融,通過擠壓形成具有所定厚度之多個各樹脂膜,同時將 這些多個樹脂膜粘合之方法。 《熱處理》 如此在鋁箔A之一面或兩面上層合樹脂,形成層合樹 脂層後,對此層合樹脂層實施熱處理,使樹脂層之界面形 成一體。此時層合樹脂層之加熱溫度爲前述樹脂層之熔點 以上,且在分解點以下的溫度。前述樹脂層由聚醯胺系樹 脂之尼龍6 · 6及尼龍6兩層所構成時,這些熔點分別爲 2 6 0 °C及2 1 5 °C,根據前述分解點之定義,這些樹脂 之分解點分別爲3 6 0 °C及3 2 0 °C時,於層合這些樹脂 之樹脂層實施熱處理時之加熱溫度可適度設定在2 6 0〜 3 2 0 °C之範圍內。 另外,加熱時間可以根據樹脂之種類或加熱溫度適當 調整。即使在由各樹脂之熔點及分解點所決定之加熱溫度 範圍內,加熱溫度越高,樹脂之溶合進展速度越快。若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〇X297公釐) -17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555 A7 _B7 五、發明説明(15 ) 熱時間充分,樹脂可達到充分均勻分佈之狀態。(圖9之 狀態「Z」) 對上述在鋁箔A之一面或兩面上層合之樹脂層,以各 樹脂層之熔點以上且分解點以下之溫度下進行加熱處理, 可使前述兩層或三層之層合結構之樹脂層間之界面一體化 〇 欲由PET樹脂、前述尼龍6·6及尼龍6三層構成 前述樹脂層時’ P E T樹脂之溶點爲2 5 5 °C,前述尼龍 6 · 6及尼龍6之熔點分別爲2 6 0 °C及2 2 5 °C,對層 合前述樹脂之樹脂層實施熱處理時之加熱溫度之必要條件 如下所述。換言之,根據前述分解點之定義,將P E T樹 脂之分解點設定爲T p °C,將前述尼龍6 · 6及尼龍6之分 解點分別設定爲T N 6 6 °C及T N 6 °C時,通常前述樹脂之分 解點高於熔點,因此2 5 5 °C $ T p,2 6 0 °C S T N 6 6, 2 2 5 °CSTn6,爲了形成前述各樹脂層之界面形成渾然 一體之樹脂層,T n 6至少必須爲2 6 0 °C。T N 6低於 2 6 0 °C時,使前述各樹脂層界面形成渾然一體之樹脂層 形成用之理想之加熱溫度不存在。這種情況下,可採用如 下所述按所定比例混合不同之樹脂層所成之樹脂(以下叫 作「混合樹脂」),可形成使前述各樹脂層之界面形成渾 然一體之樹脂層。此處「樹脂層之界面形成渾然一體」係 指各樹脂層之高分子鏈互相纒繞之狀態。本發明人等用光 學顯微鏡觀察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含有之層合 膜之剖面界面,可以確認這種各樹脂層之高分子鏈互相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555 Μ ____Β7 五、發明説明(16 ) 繞之狀態。 《樹脂之混合》 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爲了形成渾然一體形成 之樹脂層時,不同樹脂根據需要以所定比例混合製成之混 合樹脂來使用。另外,混合不同樹脂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 ,可以適當採用過去公知之方法。例如將尼龍6及尼龍6 • 6混合製成混合樹脂時’在所定容器中分別投入所需量 之尼龍6及尼龍6 · 6,將這些以尼龍6及尼龍6 · 6之 熔點以上且前述分解點以下之溫度進行加熱的狀態下,進 行機械攪拌,可調製成均勻之混合樹脂。如上述製備之混 合樹脂可以添加後述之著色顔料。 《著色顔料》 必要時,可在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層合層 中添加著色顔料。這些著色顔料之種類或特性並無特別限 制’只要不影響本發明所含樹脂層之界面形成一體者,皆 可使用。這種著色顔料,例如作爲白色系著色顔料,可以 使用以二氧化鈦(T i〇2 )爲基料之著色顔料。 (三層樹脂層時,中間層樹脂層之著色顔料濃度最高 ) 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有三層樹脂層時,從簡 化製造步驟及使著色顔料之濃度分佈均勻之觀點,理想爲 僅在三層樹脂層中之中間層內添加著色顔料,利用使樹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_ 1224555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7) 層間界面形成一體而進行之熱處理,使著色顔料熱擴散至 中間層之上層或下層。這種構成,可使著色顔料之濃度分 佈在三層樹脂層中之中間層形成最高濃度。 (著色顔料之平均粒徑) 另外’著色顔料之粒徑只要不超過前述各樹脂層厚度 之下限,換言之,只要是小於〇 · 5微米即可,並沒有特 別限制。爲了使該著色顔料穿過各樹脂層間以所定之連續 濃度分佈進行分散,粒徑越小越好,但主要從經濟性方面 考量’實用性之著色顔料之粒徑爲〇·1〜〇.3微米, 平均粒徑爲0 · 2微米爲宜。 另外,與著色顔料同樣,也可穿過各層間以所定之連 續濃度分佈分散其他之添加劑(粒子)。 《第1實施形態》 (樹脂層1、樹脂層2及樹脂層3爲彼此不相之層合膜)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且由彼此不 同之樹脂層1、樹脂層2及樹脂層3構成之第1實施形態 。梦如如圖1所不之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層合積層薄 膜之鋁箔Μ 1之剖面模式圖時,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1 係由鋁箔Α上由尼龍6 · 6形成之樹脂層1、由尼龍6形 成之樹脂層2及由與樹脂層1之高分子結構相同但分子量 不同之尼龍6 · 6所形成之樹脂層3之三層樹脂層L 1所 構成。另外,其構成爲樹脂層L 1之界面形成一體,這三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tr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1224555 Α7 Β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8) 層樹脂層中添加以二氧化鈦爲主要成分之著色顔料。 (著色顔料之濃度分佈) 圖 2 係表不使用 E P M A ( electoron probe microanalysis :電子探針微量分析)法測定與層合積層薄膜 之銘范Μ 1樹脂層中所含有之著色顔料τ i〇2中之T i原 子濃度具有線性關係之T i信號強度之縱深分佈(樹脂層 深度方向之T i信號強度之變化)結果之曲線圖。圖2中 ’橫軸表示距離樹脂層L 1最外表面之深度,縱軸表示樹 脂層L 1中之著色顔料τ i〇2中之T i原子之ΕΡΜΑ信 號強度。如圖2所示,樹脂層L 1中之T i原子之信號強 度之縱深分佈在樹脂層2中有波峰,且與樹脂層1及樹脂 層3呈連續分佈。 將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1之樹脂層L 1從鋁箔A上 彔!J H ’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樹脂層L 1剖面之界面狀態時 ’完全未發現樹脂層間之邊界。由此結果可證明本發明之 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1之樹脂層間之界面形成一體。 (製造方法) Μ下說明這種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1之製造 方法°圖3係表示製造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1之 步驟流程圖。如圖3所示,首先爲了提高J I S規格之 1 〇 〇 0系純鋁或3〇〇0系合金或5〇〇〇系合金等成 形加工性優良之鋁箔之鋁箔Α與樹脂層之密著性時,實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Χ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555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19) 銘泊之表面處理所吊用之脫脂、洗條處理,接著爲了提高 鋁箔A之耐腐蝕性或與樹脂層之密著性,而施予鋁箔之表 面處理所常用之化成處理。 然後,用過去公知之塗佈器塗覆、刷塗塗覆等在銘箱 A上塗覆含有所定樹脂之塗料,或將事先用共擠壓法製作 之所定樹脂膜粘貼在鋁箔A上,或將多種樹脂熱溶解後, 以所定比例混合之混合聚合物以膜狀連續射出於鋁箔A之 表面,藉由層合使樹脂層層合爲三層。或者在任意基板上 將樹脂層逐層層合成爲三層,然後將預先形成之樹脂膜層 合在鋁箔A上。 此時,在三層樹脂層中,僅在中間層樹脂層中添加著 色顔料時,可省略著色顔料添加於其他樹脂層之步驟,同 時其後之樹脂層間之界面一體形成之步驟中,著色顔料從 中間層熱擴散至上層及下層,著色顔料如圖2所示,在三 個樹脂層具有連續之濃度分佈。另外,將具有上述層合之 樹脂層之鋁箔A加熱至前述各樹脂層熔點以上且分解點以 下之溫度範圍內,進行熱處理。如此可得到本發明之層合 積層薄膜之鋁箔Μ 1。 《第2實施形態》 (樹脂層1與樹脂層3相同,但樹脂層2不同之層合膜) 以下參照圖4說明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且 由樹脂層1 〇 〇及樹脂層3 〇 〇相同,而只有樹脂層 2 〇 〇不同之樹脂層構成之第2實施形態。對於與前述第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家標準(CNS ) μ規格(了1〇>< 297公釐) _〇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555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20 ) 1實施形態相同之結構僅記載結果而省略說明。如圖4所 示,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3係在鋁箔A上由尼龍6 · 6 所構成之樹脂層1 0 0、由尼龍6所構成之樹脂層2 0〇 、以及與樹脂層1 0 0之高分子結構相同,僅分子量不同 之尼龍6 · 6所構成之樹脂層3 0 0之三層所構成。樹脂 層L 3之界面形成一體,在這三層樹脂層中添加以二氧化 鈦爲主要成分之著色顔料。 (著色顔料之濃度分佈) 另外,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使用Ε Ρ Μ A法測定層 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3之樹脂層中所含之著色顔料濃度之 縱深分佈,得到了與圖2大體相同之結果。換言之,得知 此鈦原子之濃度分佈在樹脂層2 0具有波峰,且在樹脂層 1 0 0及樹脂層3 0 0呈連續分佈。 將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3之樹脂層L 3從鋁箔Α上 剝離’用金屬顯微鏡目視觀察樹脂層L 3之斷面,完全未 發現樹脂層間之邊界。由這些結果得知本發明之層合積層 薄膜之鋁箔Μ 3之樹脂層間之界面形成一體。 (製造方法) 以下說明這種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2之製 造方法。製造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2之步驟可 使用前述第1實施形態所使用的步驟,因此使用圖3說明 。如圖3所示,首先爲了提高J I S規格之1 〇 〇 〇系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2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1) 鋁或J I S規格之3 0 0 0系合金或5 0 〇 〇系鋁合金等 成形加工性優異之鋁箔之鋁箔A與樹脂層之密著性時,實 施鋁箔之表面處理所常用之脫脂、洗滌處理,接著爲了提 高鋁箔A之耐腐鈾性或與樹脂層之密著性,而施予鋁箔之 表面處理所常用之化成處理。 然後,在鋁箔A上塗覆含有所定樹脂之塗料,或將所 疋樹脂膜層合在銘范A上,使樹脂層層合成三層。或者在 任意基板上逐層層合樹脂層成三層後,將預先形成之樹脂 膜層合在鋁箔A上。將具有上述層合之樹脂層之鋁箔A加 熱至前述各樹脂層熔點以上且在分解點以下之溫度範圍內 ’進行熱處理。如此可得到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M3。 《第3實施形態》 (具有樹脂層1及樹脂層2之層合膜) 以下參照圖1 ( b ),說明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 銘箔’且由不同之兩種樹脂層1 〇及樹脂層2 〇兩層層合 所構成之第3實施形態。 其中,對於與前述第1、第2實施形態同樣之結構僅 記載結果,省略其說明。如圖1 ( b )所示,層合積層薄 膜之銘箔Μ 2係在鋁箔A上由尼龍6 · 6所形成之樹脂層 1 〇及由尼龍6形成之樹脂層2 0之兩層樹脂層L 3所構 成。另外,其構成爲樹脂層L 2之界面形成一體,在此樹 脂層L 2中添加以二氧化鈦爲主要成分之著色顔料。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楚) -2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555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22 ) (著色顔料之濃度分佈) 圖5係表示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同樣 ,使用X P S法測定與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2樹脂層所 含之著色顔料T i〇2中之Τ 1原子濃度具有線性對應關係 之Ε Ρ Μ A信號強度之縱深分佈(樹脂層之深度方向之丁 i信號強度之變化)結果之曲線圖。圖5中,橫軸表示距 離樹脂層L 2最外表面之深度方向之厚度,縱軸表示在樹 脂層L 2之著色顔料中所含之T i原子之濃度。如圖4所 示,T i原子之縱深分佈在樹脂層2中有波峰,且在樹脂 層1及樹脂層3呈連續分佈。 另外,從鋁箔A上將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2之樹脂 層L 2剝離,用金屬顯微鏡肉眼觀察樹脂層L之剖面時, 完全未發現樹脂層L 2間之邊界。這些結果得知本發明之 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2之樹脂層間之界面形成一體。 (製造方法) 以下說明這種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2之製 造方法。製造本發明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M2之步驟係 因使用前述第1實施形態所使用之步驟,因此使用圖3說 明。如圖3所示,首先爲了提高J I S規格之1 〇 〇 〇系 純銘或j丨s規格之3 〇 〇 〇系合金或5 〇 〇 〇系銘合金 等成形加工性優異之鋁箔之鋁箔Α與樹脂層之密著性時, 貫施鋁箔之表面處理所常用之脫脂、洗滌處理,接著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周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2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24555 Α7 Β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3 ) 提高鋁箔A之耐腐蝕性或與樹脂層之密著性,而施予鋁箔 之表面處理所常用之化成處理。 然後,在鋁箔A上塗覆含有所定樹脂之塗料,或將所 疋樹脂膜層合在鋁箱A上,使樹脂層層合成二層或三層。 或者在任意基板上逐層層合樹脂層成二層或三層後,將預 先形成之樹脂膜或兩種或三種之樹脂塊分別加熱熔融,以 擠壓形成具有兩種或三種之各樹脂膜,然後將這些樹脂膜 以貼合所形成之樹脂膜層合在鋁箔A上。將具有上述層合 之樹脂層之鋁箔A加熱至前述各樹脂層熔點以上且在分解 點以下之溫度範圍內,進行熱處理。如此可得到本發明之 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2。 【實施例】 以下製備滿足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必要條件之實施例 及不滿足本發明必要條件之比較例之各種供試材,進行評 價。本發明並不僅限於這些實施例,可依據本發明之技術 思想適當變更。表1係表示這些實施例及比較例各供試材 所含之層合膜之構成,另外,表2係表示使用這些供試材 ’對其加工性及密著性進行評價試驗之結果。這些實施例 及比較例之供試材均採用前述圖3所示之步驟流程,將表 1所示之層合膜層合在J I SAA 1100-Η24 ( 板厚0 · 3 0毫米)之基材上所製得。 另外,所謂表2之「樹脂混合狀態」係如圖9所示, 用肉眼觀察(光學顯微鏡)觀察樹脂層合施予熱處理形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Τ k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1224555 A7 _____ 五、發明説明(24 ) 之樹脂層(層合膜)之界面之狀態的結果。換言之,圖9 係表示由樹脂A、樹脂B及樹脂C三種不同之樹脂層形成 之層合膜之界面狀態,狀態「X」爲樹脂A、樹脂B及樹 脂C (或樹脂A及樹脂B )之界面爲明確的狀態,狀態「 Y」爲樹脂A、樹脂B及樹脂C之界面幾乎完全融合,但 是樹脂A、樹脂B及樹脂C爲比較不均句分佈之狀態,而 狀態「Z」爲樹脂A、樹脂B及樹脂C之界面幾乎完全融 合,且樹脂A、樹脂B及樹脂C爲充分均勻分佈之狀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27- 1224555 ΑΊ Β7 五、發明説明(25) 表1
No. 層合膜之構成(與基材接觸面側樹脂層/表面側樹脂層) A1 尼龍6(熔點215°C,厚度10微米)/尼龍6 · 6(熔點260°C,厚度1〇微米)_ A2 尼龍6(熔點215°C,厚度10微米)/尼龍6 · 6(熔點260°C,厚度1〇微米) A3 PET共聚物(熔點220°C,厚度5微米) /PET均聚物(熔點255°C,厚度15微米) __ A4 PET共聚物(熔點22CTC,厚度5微米) /PET共聚物(熔點220°C,厚度10微米,Ti〇2:含20質量%) /PET共聚物(熔點220°C,厚度5微米) __ A5 PET共聚物(熔點22CTC,厚度5微米,Ti〇2:含10質量%) /PET共聚物(熔點220°C,厚度10微米,Ti〇2:含50質量%) /PET共聚物(熔點220°C,厚度5微米,Ti〇2:含10質量%) _ A6 PET共聚物(熔點220°C,厚度5微米,Ti〇2:含35質量%) /PET共聚物(熔點220°C,厚度10微米,TiCh:60質量%) /PET共聚物(熔點220°C,厚度5微米,Ti〇2:35質量%) 注l):Ti〇2;顔料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檩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28- 1224555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表2 類 別 No. 層合膜之熱處理溫度及性狀 評價結果_ 層合膜之 構成No.” 樹脂之混 合狀態2) 熱處理溫度 (°C ) 加工性3) 密著性4) 實 施 例 1 A1 Y 265 ◎ δ^ 2 A1 Z 280 ◎ ◎ 3 A2 Y 280 4 A3 Y 280 ◎ 5 A4 Y 240 ◎ 6 A5 Z 225 ◎ 7 A5 Y 240 ◎ 8 A6 Y 240 ◎ ◎ 比 較 例 9 A1 X 205 Δ X 10 A1 X 225 〇 Δ 11 A3 X 215 〇 △ 12 A5 X 215 〇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R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注1):參照表1 , 注2):狀態「X」表示樹脂A、樹脂B及樹脂c (或者樹脂A及樹 脂B)之界面處於明確之狀態;狀態「丫」表示樹脂A、樹脂B及樹 脂C之界面幾乎完全融合,但是樹脂A、樹脂B及樹脂C處於比較 不均勻分佈之狀態;狀態「Z」表示樹脂A、樹脂B及樹脂C之界 面幾乎完全融合,而且樹脂A、樹脂B及樹脂C處於充分均勻分佈 之狀態。(參照圖9) 注3) : ◎(極好):樹脂膜完全不能從鋁箔上剝離者 〇(良好):1毫米以下之層合膜剝離只有一處者 △(實用上沒問題但出現許多缺點):1毫米以下之層合膜 剝離有2〜3處者 x (不良):可以發現1毫米以上剝離者。 注4):(§)(極好):剝離強度在3N/20mm以上者, 〇(良好):剝離強度在2N/20mm以上3N/20mm △(實用上沒問題但出現許多缺點):剝離強度在Λ卞者, 1N/20mm以上肩2〇晒以 X (不良):剝離強度在1N/2〇mm以下者。 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 297公釐) φ4555 Α7 ____Β7_ 五、發明説明(27) 如表1所示,在滿足本發明必要條件之實施例及不滿 足本發明必要條件之比較例之供試材所使用之層合膜A 1 〜A 6都是由互有相溶性且熔點比較接近之聚合物彼此之 組合所構成。 換言之,A 1與A2之各層合膜由熔點2 1 5 °C、層 厚1 0微米之尼龍6與熔點2 6 0 °C、層厚1 〇微米之尼 龍6 · 6之組合而成之兩層結構所構成。A 3之層合膜由 熔點2 2 0 °C、層厚5微米之P 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 酯)共聚物與熔點2 5 5 °C、層厚1 5微米之P E T均聚 物所構成之兩層結構所構成。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另外,A4、A5及A6之各層合膜係由熔點220 °C、層厚5微米之PET共聚物,熔點220 °C、層厚 1 0微米之P E T共聚物及熔點2 2 0 °C、層厚5微米之 P E T共聚物所構成之三層結構,其中a 4僅在中間層含 有2 0質量%之二氧化鈦顔料,a 5在與基材粘著之粘著 面側之樹脂層中含有1 〇質量%之二氧化鈦,在中間層含 有5 0質量%之二氧化鈦,另外最外表面側樹脂層含有 1〇質量%之二氧化鈦,而且,A 6在與基材粘著之粘著 面側樹脂層含有3 5質量%之二氧化鈦,在中間層含有 6 ◦質量%之二氧化鈦,另外在最外表面側樹脂層中含有 35質量%之二氧化鈦。 如此利用前述圖3所示之方法,將具有表1所示組成 之層合膜層合在J I SAA 1 100—H24 (板厚 0 · 3 0毫米)之A 1板上,製作表2所示之供試材,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餐) -30-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8 ) 價這些供試材之加工性及密著性。層合膜加工性之評價係 使用具有表2所示組成之各供試材,製成具有直徑1 〇毫 米、長度2 0毫米大小,且經減薄率爲2 0 %之拉伸一減 薄加工而成之拉伸減薄蓋,再對該拉伸減薄蓋進行修整’ 評價修整部分層合膜之狀態。該評價之標準:樹脂膜完全 不能從鋁箔上剝離之評爲“◎” (極好);1毫米以下之 層合膜剝離只有一處之評爲“〇”(良好);1毫米以下 之層合膜剝離有2〜3處之評爲“△” (實用上沒問題但 有許多缺點);可以發現1毫米以上剝離之評爲“ X ” ( 不良)。 另外,作爲層合膜密著性之評價,測定經過軋製率爲 5 0 %之冷乳處理之前述J IS 5000系合金( A A 1 1 〇 〇 — Η 2 4 )與層合膜之間之1 8 0 °C剝離強 度,剝離強度在3 N / 2 0 m m以上之評價爲“ ◎” (極 好)·,剝離強度在2 N / 2 0 m m以上3 N / 2 0 m m以 下之評價爲“〇”(良好);剝離強度在1 N / 2 0 m m 以上2 N / 2 0 m m以下之評價爲“△” (實用上沒問題 但有許多缺點);剝離強度在1 N / 2 0 m m以下之評價 爲“ X ” (不良)。 滿足本發明必要條件之實施例Ν ο · 1〜8及不滿足 本發明必要條件之比較例N 〇 . 9〜1 2都是採用將兩種 或三種樹脂塊分別加熱熔融,同時將這些樹脂擠壓成膜狀 進行層合之共擠壓法,形成具有所定厚度之樹脂層合膜, 然後貼合在前述A 1板上。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線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31 -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说明(29) 如表2所示,滿足本發明必要條件之實施例N 〇 . 1 〜8都在熱處理溫度爲前述各層合膜中所含樹脂之熔點以 上且在前述分解點以下之溫度下實施熱處理。另一方面, 不滿足本發明必要條件之比較例N 〇 . 9〜1 2在熱處理 溫度爲前述各層合膜所含樹脂之熔點以下或前述分解點以 上之溫度下實施熱處理。 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滿足本發明必要條件之‘實施例 Ν ο · 1〜8以目視觀察(光學顯微鏡)之樹脂混合狀態 均爲狀態「Y」(界面幾乎完全融合,各樹脂處於比較不 均一分佈之狀態)或狀態「Z」(界面幾乎完全融合,各 樹fe處於充分均句分佈之狀態)’界面變成一'體,形成層 合膜。此外,加工性及密著性評價之結果也均爲「◎」( 極好)或「〇」(良好),另外,經目視評價未發現成形 加工造成之顔色不均現象,可以看出,即使經歷苛刻之成 形加工’也未發現樹脂層間之剝離,而且充分保持樹脂層 與鋁箔之間之密著性。 然而,不滿足本發明必要條件之比較例Ν 〇 . 9〜 1 2中’目視觀察(光學顯微鏡)之樹脂混合狀態均爲狀 態「X」,以界面明確存在之狀態形成樹脂層。成形加工 性及密著性之評價結果均爲「△」(實用上沒問題但在部 分處有缺點)或「X」(不良),經目視評價可以發現成 形加工造成之顔色不均,實施苛刻之成形加工時,樹脂層 間出現剝離,也不能保持樹脂層與鋁箔之間之密著性。 以上結果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即使經過苛刻之成形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32- 122455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0) 加工’均能保持樹脂層間以及樹脂層與鋁箔間之密著性, 同時也未出現顔色不均,適於電容器外殼使用之層合積層 薄膜之鋁箔。 〔圖面之詳細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結構之模式剖 面圖,圖1 (a)有三個不同之樹脂層,這些樹脂層間之 界面形成一體;圖1 (b)有兩個不同之樹脂層,這些樹 脂層間之界面形成一體。 圖2係表示在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1之樹脂層厚度 方向上之著色顔料之濃度分佈之曲線圖。 圖3係表示製造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1之步 驟流程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結構之模式剖 面圖’具有三層樹脂層,這三層中,最上層及最下層之樹 脂層相R ’只有中間層樹脂層不同。 圖5係表示在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μ 2之各樹 脂層厚度方向上之著色顔料之濃度分佈之曲線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中所含之各樹 脂層之熔點及分解點範圍之必要條件之圖。 圖7係表示以往例之樹脂之層合材料結構之剖面圖。 圖8係說明本發明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之製造方法所 使用之共擠壓法原理之說明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由樹脂A、樹脂β及樹脂C三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ier線 未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0><29<7公釐) -33- 1224555 A7 B7 五、發明説明(31 ) 不同之樹脂層形成之層合膜之界面狀態之模式圖 【符號說明】 1、2、3 A 鋁箔 1 0〇、2〇〇 樹脂層 0 0 樹脂層 Μ 樹脂層合鋁箔 4 〇 共擠壓裝置 4 1 擠壓部 4 2 層合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34-

Claims (1)

  1. !224555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 一種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其係在含有以鋁爲主 要成分之鋁箔之至少一面上層合至少兩層樹脂層之層合積 層薄膜之鋁箔,其特徵係構成前述各樹脂層之基體樹脂爲 具有相溶性之樹脂,在前述樹脂層中至少一層內導入著色 顔料,層合後之前述樹脂層係以在構成前述各樹脂層之全 部基體樹脂之熔點以上且在分解點以下之溫度下施予熱處 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其中導入前述樹脂層之著色顔料係橫越前述各樹脂層間, 以所定之連續濃度分佈來分散。 ^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前述樹脂層至少由三層構成,前述三層中,中間層之著色 顔料濃度分佈最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其中前述樹脂層中至少一層爲聚酯系樹脂。 5 ·如申請專利$b圍第1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銘范, 其中前述樹脂層中至少一層爲聚醯胺系樹脂。 6 · —種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其係在以鋁爲主要成 分之鋁箔之至少一面上層合至少兩層樹脂層之層合積層薄 膜之纟S范’其特徵係構成前述各樹脂層之基體樹脂爲具有 相溶性之樹脂,在前述樹脂層中至少一層內導入著色顔料 ,在前述樹脂層間之各界面中,前述基體樹脂互相擴散至 各樹脂層,渾然形成一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再 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1?24555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其中導入前述樹脂層中之著色顔料橫越前述各樹脂層間, 以所定之連續濃度分佈來分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其中則述樹脂層至少由三層構成,前述三層中,中間層之 者色顔料濃度分佈爲最高。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箔, 其中前述樹脂層中至少一層爲聚酯系樹脂。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鋁箱 ’其中前述樹脂層中至少一層爲聚醯胺系樹脂。 1 1 ·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 銘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由以下步驟所構成: 藉由將相互具有相溶性且由不同樹脂所構成之至少兩 種基體樹脂同時擠壓成膜狀的狀態下,進行層合之共擠壓 法所製造之層合膜覆蓋在鋁箔之至少一面上之步驟;及以 所有前述基體樹脂之熔點以上之溫度,且在分解點以下之 溫度進行熱處理之步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2 ·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層合積層薄膜之 鋁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由以下步驟所構成: 至少在前述鋁箔之至少一面上形成第一基體樹脂層之 步驟·, 在前述第一基體樹脂層上形成由具有與前述第一基體 樹脂相溶性之第二基體樹脂構成之樹脂層之步驟;及 以前述第一基體樹脂及前述第二基體樹脂之熔點以上 之溫度,且在分解點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熱處理之步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驗(210X297公釐) ~ 35
TW091106198A 2001-03-30 2002-03-28 Laminated film laminated aluminum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22455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01162A JP2002292784A (ja) 2001-03-30 2001-03-30 積層フィルムラミネートアルミニウム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24555B true TWI224555B (en) 2004-12-01

Family

ID=1895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6198A TWI224555B (en) 2001-03-30 2002-03-28 Laminated film laminated aluminum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02292784A (zh)
KR (1) KR100481612B1 (zh)
CN (1) CN1254367C (zh)
MY (1) MY136512A (zh)
TW (1) TWI2245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5777B1 (ko) * 2005-04-22 200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도어의 상하조절 힌지장치
JP5110132B2 (ja) * 2009-08-07 2012-12-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セル用包装材
EP2463931B1 (en) * 2009-08-07 2016-07-1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ackaging material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5556128B2 (ja) 2009-10-30 2014-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電池
KR200451908Y1 (ko) * 2010-07-16 2011-01-18 주식회사 공진 냉장고 힌지용 받침프레임
JP6259719B2 (ja) * 2014-06-06 2018-01-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非水電解質電池および非水電解質電池用外装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8867B2 (ja) * 1998-06-02 2007-08-15 東洋鋼鈑株式会社 着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着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被覆金属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缶の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81612B1 (ko) 2005-04-08
MY136512A (en) 2008-10-31
CN1254367C (zh) 2006-05-03
KR20020077264A (ko) 2002-10-11
JP2002292784A (ja) 2002-10-09
CN1382582A (zh) 2002-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39469C (en) Resin-coated metal sheet for container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02501638A (ja) 積層金属シート
WO2016152168A1 (ja) 容器用樹脂被覆金属板
EP1908583B1 (en) Resin-coated metal plate
JP3768145B2 (ja) 熱可塑性樹脂被覆金属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缶
JP2017512685A (ja) 金属基材に積層するための多層構造を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のような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を有する金属基材、およびこの金属基材から製造された構成部材を有する容器
TWI224555B (en) Laminated film laminated aluminum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958867B2 (ja) 着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着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被覆金属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缶の加工方法
JP3329052B2 (ja) 金属板ラミネート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72600B2 (ja) フィルム貼着金属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ITUA20163676A1 (it) Pellicola multistrato
WO2016203785A1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被覆金属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容器
JP5347343B2 (ja) 容器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被覆金属板
JP4967208B2 (ja) 自己潤滑性を有する樹脂被覆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金属缶及び缶蓋
JP3905316B2 (ja) 化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化粧フィルムを積層した化粧板
JP3282376B2 (ja) 金属板ラミネート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669344B2 (ja) 樹脂被覆鋼板製イージーオープン缶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36260B2 (ja) 多層樹脂シート
JP4422378B2 (ja) 缶形成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被覆鋼板
JP3678339B2 (ja) 耐アルカリ性に優れた化粧板積層用印刷樹脂フィルム、その樹脂フィルムを積層した化粧板、及びその化粧板を用いたユニットバス
JP7307398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3249138A (ja) 樹脂被覆鋼板製イージーオープン缶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58290B2 (ja) 容器用樹脂被覆金属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202931A1 (ja) 容器用樹脂被覆金属板
JP5582939B2 (ja) 化粧板積層用印刷樹脂フィルム、そのフィルムを積層した化粧板、及びその化粧板を用いたユニットバ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