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4384B - Heat-dissipating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Heat-dissipating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24384B
TWI224384B TW92100906A TW92100906A TWI224384B TW I224384 B TWI224384 B TW I224384B TW 92100906 A TW92100906 A TW 92100906A TW 92100906 A TW92100906 A TW 92100906A TW I224384 B TWI224384 B TW I2243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ng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thermally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00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2557A (en
Inventor
Hiroaki Tezuka
Kunihiko Mita
Kunihiro Yamada
Yoshitaka Aoki
Tsutomu Yoneyama
Original Assignee
Shinetsu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124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441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942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2894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etsu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hinetsu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302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2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4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43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2013/005Thermal joints
    • F28F2013/006Heat conductiv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52Of asbestos
    • Y10T428/31663As siloxane, silicone or sila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224384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使散熱電子組件冷卻之散熱元 件,其包括聚矽氧樹脂及導熱性塡料,當電子組件之溫度 上升時’散熱元件之形狀可逆地自固體改變爲糊或液體, 且其具有適合使ic封裝散熱的優異導熱性質。 【先前技術】 使用於電視、收音機、電腦、醫療裝置、辦公室機器.設 備及通信裝置之電子組件的電路設計變得愈來愈複雜。舉 例來說,由於此等裝置及積體電路之製造相當於其他裝置 之數十萬個電晶體,因而設計變得更爲複雜,同時電子組 件變得較小’因而要將再更大量的組件內建於再更小的表 面積中’且裝置持續變得更爲精簡。 此等電子組件,尤其係1C封裝諸如裝置於印刷電路板上 之CPU,會由於伴隨在使用時發出之熱而來之溫度上升而 發生性能減低,且此會導致瑕疵及功能損失。爲解決此問 題,在相關技藝中,將具良好導熱性質之散熱片材或散熱 油脂插置於1C封裝與熱輻射散熱片之間。然而,隨組件持 續變得更爲精簡且其之性能改良,其之發熱量逐年增加, 因此須要具有優異散熱性質之散熱元件。 尤其,近年來,使用於電子儀器諸如個人電腦、數位錄 影碟片(DVD)及行動電話中之CPU,或驅動器1C或記憶體 中之LSI,變得更高度積體,且其之操作變得更快速,因 此其之功率消耗增加。此增加的熱發射係電子設備之操作 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失誤或電子組件損壞的其中一原因,因此處理熱發射之有 效率的方式係重要的問題。 在相關技藝中,在電子設備中,使用利用具高導熱性之 金屬板諸如黃銅或其類似物的散熱器於抑制電子組件在使 用時的溫度上升。此散熱器傳導由電子組件所產生之熱, 並由於與外部空氣之溫差而將其排至表面。 爲使散熱器有效率地傳導由電子組件所產生之熱,散熱 器必需與電子組件密切接觸。然而,各種組件之高度會有 差異且組合程序會有偏差,因此將撓性導熱性片材或導熱 性油脂插置於電子組件與散熱器之間,且經由此導熱性片 材或導熱性油脂將來自電子組件之熱傳導至散熱器。 相關技藝之散熱片材有可容易安裝的優點,但由在製造 程序中之工作性的觀點來看,對其所可包含之導熱性塡料 有所限制,且由於當將其安裝時會有高的邊界熱阻,因而 其實際上無法展現其之完全的散熱性質。 前述之導熱性片材係,例如,由導熱性聚矽氧橡膠形成 之導熱性片材(導熱性聚矽氧橡膠片材),且導熱性油脂係 導熱性聚矽氧油脂。然而,相關技藝中使用之導熱性聚矽 氧橡膠片材在與電子組件之界面中會產生間隙,因此邊界 接觸電阻增加,且導熱性質不適當。此瑕疵係使具有大熱 發射之高頻驅動cPU冷卻的主要問題,因此亟需降低邊界 接觸電阻。 另一方面,導熱性油脂接近液體,且其之邊界接觸電阻 實際上可忽略,除此之外,其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質。然而, 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必需裝設特殊的分配器,且其不易回收。此外,如導熱性 油脂在室溫與電子組件之操作溫度(60_120°C )之間進行熱 循環長時間時,會發生泵出(p u m ρ - 〇 U t)的問題。在栗出時, 包含於油脂中之液態油成份分離並自電子組件與散熱元件 之間滲出,因此油脂固化,且其中出現裂紋或空隙。結果, 熱阻增加,且不再可使來自電子組件之熱消散。因此,雖 然散熱油脂有其可依從並與經塗布表面接觸,而不會受 C PU或散熱片之表面瑕疵影響,且其之邊界熱阻低的優 點,但其會弄污其他組件,且其中之油於長期使用後會滲 出。 爲解決以上問題,已有一種在室溫下爲固體片材,但其 由於在電子組件之操作過程中釋放之熱而軟化,以致其之 邊界接觸電阻達到可忽略之値的相變化散熱元件(相變化 片材)經提出。舉例來說,美國專利第4 4 6 6 4 8 3號揭示一種 形成於非金屬片材之兩表面上之相變化鱲層,及美國專利 第5 9047 96號揭示一種形成於金屬箔之一表面上之相變化 石纖或凡士林及形成於另一表面上之層。此外,JP-A No. 2000-509209(Koh〇)揭示一種包含丙烯酸系黏合劑、蠟及導 熱性塡料之相變化片材’其中並未提供包含網狀結構或薄 膜的中間層。 然而,在前述之相關技藝中,由加工及操作之容易度的 觀點來看,對於導熱性塡料材料量會有限制。此外,即使 係於相轉變之後,接觸表面亦僅與作爲主體的樹脂成份密 切接觸。因此,雖然由於樹脂本身之導熱性低而可防止邊 9 3 Π/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4/921009〇6 1224384 界接觸電阻之增加,但仍無法滿足進一步降低邊界接觸電 阻的需求。 本發明人進行密集的硏究以解決以上之問題。結果發現 一種具優異散熱性質之散熱元件,其在常溫下爲固體,可 成爲任何需要的形狀,包括片材之形狀,且經由使未固化 成份中之導熱性塡料完全相轉變,而可顯著降低邊界接觸 電阻。亦發現當製造此組成物時,其具有優異的均勻度, 且可經由使用經控制顆粒直徑之低熔點金屬粉末,及將其 在低於其之熔點的溫度條件下摻混/捏合,而容易地成形 成任何期望的形狀,包括片材之形狀。 明確言之,將經由選擇在常溫下爲固體,在固定的溫度 範圍內軟化,且具有低黏度或熔體,且若須要,使用具有 2 5 0 °C或以上之熔點之導熱性粉末作爲塡料之聚矽氧樹脂 而製得的組成物設置於散熱電子組件與散熱組件之間(邊 界),及經由使低熔點金屬而非使樹脂產生相轉變,而達到 期望的散熱。 尤其,在包含可容易地附著至電子組件或散熱器或自其 移除之低熔點金屬之在常溫下爲固體片材之散熱元件的情 況中,邊界接觸電阻經降低至可忽略的値,且於長時間內 達到優異的散熱性能而沒有泵出。此係由於低熔點金屬而 非樹脂被在電子組件之操作過程中發出之熱’或被在裝設 過程中之高於包含在組成物中之低熔點金屬之熔點的暫時 施加熱熔融軟化所致,本發明因此而完成。 因此,本發明之第一目的爲提供一種具有較相關技藝之 1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熱軟化散熱元件優良之散熱性質的散熱元件,其使用低培 點金屬之相轉變。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爲提供一種在常溫下爲片材或薄 膜’在使用時具有夠小的邊界接觸電阻’且於長時間內具 有優褢的散熱性質而無泵出的散熱元件。 本發明之第三目的爲提供一種使用低熔點金屬之相轉 變之具有較相關技藝之熱軟化散熱元件優良之散熱性質之 散熱元件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第四目的爲提供一種在常溫下爲片材或薄 膜’且被使用中之熱作用可逆地熔融軟化之散熱元件的製 造方法。 本發明之第五目的爲提供一種充分利用本發明之散熱 元件之性能的裝設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以上目的係由一種裝設於散熱電子組件(其由 於其之操作而達到較室溫高之溫度)與散熱組件(其使由散 熱電子組件所產生之熱消散)之間(在邊界)的散熱元件所 達成,其中此散熱元件係包含100份重量之聚矽氧樹脂及 1,0 0 0 - 3,0 0 0份重量之導熱性塡料的導熱性聚矽氧樹脂組成 物,此元件在電子組件之操作前在室溫下爲非流體’但由 於當電子組件操作時所發出之熱,元件失去其黏度’軟化 或熔融,而有效地塡補在電子組件與散熱組件之間的間 隙,導熱性塡料包含具有4 0 - 2 5 0 °C之熔融溫度及0 ·卜1 0 〇 微米之顆粒直徑的低熔點金屬粉末(1)以及具有超過250 °C 1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之熔融溫度及0. 1 〇〇微米之平均顆粒直徑的導熱性粉末 (2),此塡料係以(1)/[(1) + (2)] = 〇.2-1.0 使用。 尤其,如散熱元件具有包括厚度1 - 5 0微米且導熱性爲 10-500瓦/米K(W/mK)之金屬箔及/或金屬網的中間層, 及將包括含100份重量之聚矽氧樹脂及1,000-3,000份重量 之導熱性塡料之導熱性組成物的層形成於中間層之兩表面 上’以致總厚度係在40- 5 00微米之範圍內,則強度增加且 元件較容易使用1。 【實施方式】 可使用作爲本發明之散熱元件之介質(基質)的聚矽氧樹 脂係可使散熱元件在常溫下有效地爲固體(非流體),且在 固定溫度下軟化,成爲較低黏度或熔體,以致其流體化, 此固定溫度以4 0 °C或以上,但低於由於由散熱電子組件所 發出之熱而達到之最大溫度較佳,明確言之係在40-丨5 0^ 左右之溫度範圍內,但更尤其係4 0 - 1 2 0 °C。此介質係造成 軟化的一項因素,且其亦有作爲使賦予導熱性之導熱性塡 料具有工作性及容易操作性之黏合劑的功能。 在此’軟化、低黏度或熔融溫度係指散熱元件,且聚矽 氧樹脂之本身可具有低於4 0 °C之熔點。造成軟化之介質可 選自如前所述的任何聚矽氧樹脂,但爲在常溫下維持非流 動性,可使用,例如,包含R_Si〇3/2單元(以下稱爲T單元) 及/或Si〇2單元(以下稱爲q單元)之聚合物,及其與 hSiO2”單元(以下稱爲D單元)之共聚物。亦可加入包含〇 單元之聚砂氧油或聚矽氧天然橡膠。其中,在25t下具有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 1224384 100帕斯卡/秒(Pa/s)或以上之黏度之包含T單元之聚矽氧 樹脂及聚砂氧油或聚矽氧天然橡膠的組合爲較佳。聚矽氧 樹I亦可經R 3 S 1 ◦⑺單元(Μ單元)封端。 &此’ 述之R係具1 -1 0個碳原子,但以1- 6個碳原子 $父佳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烴基。R之明確例子爲烷基諸 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 庚基、新戊基、己基、環己基、辛基、壬基及癸基;芳香 基諸如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及萘基;烯基諸如苄基、 本乙基及苯丙基;烯基諸如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異 丙稀基、丁.燒基、己烯基、環己烯基及辛烯基,且此等基 團中之部分或全部的氫原子可經,例如,氯甲基、氯丙基、 漠乙基、二氟丙基或氰乙基取代。其中甲基、苯基及乙烯 基爲較佳。 更詳細說明聚砍氧樹脂,使用於本發明之聚矽氧樹脂包 含T單元及/或Q單元,且經設計成具有μ單元及τ單元、 或Μ單元及Q單元。爲製得在固化過程中具優異韌性之物 質(及使其較不易碎,以防止在操作時的損壞),可有效地 引入Τ單兀,且使用D單元爲較佳。在此,τ單元中之取 代基(R)爲甲基及苯基較佳,及D單元中之取代基爲甲基、 苯基及乙燒基較佳。Τ單元對D單元之比例爲1 〇 : 9 0 - 9 0 : 1 0 較佳,但2 0 : 8 0 - 8 0 : 2 0更佳。 即使係在一般使用之由Μ單元及τ單元、或Μ單元及Q 單元合成得之樹脂的情況中,亦可經由包含Τ單元,及將 其與高黏度油(1〇〇帕斯卡/秒或以上)或主要包含D單元 1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之橡膠化合物(經Μ單元封端)混合,而降低脆性。此亦可 防止當施加熱驟變時之泵出(由於塡料及基質矽氧烷之分 離所產生的氣泡,或基質矽氧烷之流出)。 因此,基於以上的理由,如具有軟化點之聚矽氧樹脂包 含Τ單元但不包含D單元,則可經由加入具有D單元作爲 主成份之高黏度油或天然橡膠,而製得具優異操作性質之 材料。在此情況,相對於1 00份重量之具有高於室溫之軟 化點或熔點之聚矽氧樹脂,具有D單元作爲主成份之高黏 度油或天然橡膠化合物的添加量係1 -1 00份重量較佳,但 2- 1 0份重量更佳。如其低於1份重量,則有發生泵出的高 度可能性,及如其超過1 00份重量,則有散熱性能不夠的 危險。 如前所述,可降低聚矽氧樹脂之黏度,只要其可作爲塡 料之黏合劑即可。此較低熔點聚矽氧樹脂之分子量係 500-20,000 較佳,但 1,〇〇〇-1〇,〇〇〇 更佳。 如本發明所使用之聚矽氧樹脂可使本發明之散熱元件 具有撓性及黏性將有利。在此情況,可使用具單一黏度之 聚合物,但如將兩種以上之具有不同黏度的聚合物混合在 一起,則可製得具優異平衡的片材,因此可使用兩種以上 之不同黏度的聚合物。 本發明之散熱元件係於先熱軟化、降低黏度或熔融之後 再交聯較佳,由於此可改良再加工性質。明確言之,經由 先熱軟化,此組成物可緊密地黏著至散熱電子組件及散熱 組件。由於後續的交聯’其可緊密地順從與其密切接觸之 1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表面同時並維持低熱阻,且由於其經交聯,因而當需要再 加工時,其可容易地剝除。此外,由於交聯,因而即使當 其超過相關技藝之軟化點時,其仍可維持形狀,且其即使 係在局溫下仍可作爲散熱元件。 基於此等理由,此組成物以具有由於交聯反應所產生的 固化性貞較佳。爲滿足此目的,則述之聚合物以於端基或 於側鏈中具有固化官能基較佳。此等官能基之常見例子爲 脂族不飽和基團、矽烷醇基及烷氧矽烷基。 使用於本發明之導熱性塡料包含成份(1)及成份(2)。成份 (1)熔融並不受瑕疵影響而與散熱電子組件及散熱組件之 表面密切接觸’且實際上沒有散熱元件之相轉變,且由於 顯著程度的邊界電阻,及經由與其他塡料或與其本身結 合,而展現高散熱性質。加入成份(2)僅係要賦予導熱性質 而非相轉變。 •-般將成份(1)稱爲低熔點金屬,且在本發明中,其係以 微粒化粉末使用。如此較低熔點金屬粉末之熔點低於4 0 °C,則操作困難,及如其高於2 5 0 °C,則其會損壞經裝設 的散熱電子組件及散熱組件。因此,其必需在40-250 °C之 範圍內,但以1 00-220 °C較佳。如低熔點金屬粉末之平均 顆粒直徑低於0 · 1微米,則製得組成物之黏度太高,擠塑 性質差,且很難形成片材或薄膜。如平均顆粒大小超過1 00 微米,則製得之組成物不均勻,且當形成片材或薄膜時, 表面會變粗糙。因此,其之平均顆粒直徑必需在0.1-100 微米之範圍內,但以20- 25 0微米較佳。顆粒之形狀可爲球 15 31W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形或不規則。 成份(1)之低熔點金屬粉末可爲單一金屬諸如銦或錫,或 其可爲數種金屬之合金。此合金之例子爲包含鉍、鉛、錫 或鍊之馬洛特(m a 1 〇 11 e )合金、鉍合金(c e r r 〇 m a t r 1 X)、包含 錫、鉛、鉍、銦、鎘、鋅、銀或銻之焊料、伍德合金(Wood’s metal)、鉍錫合金(cerrotrue alloy)、及包含鋁、鋅、錫、 鉛或鎘之鋁焊料(「基礎化學手冊(Handbook of Basic Chemistry)」,第 4 版:曰本化學學會(Chemical Institute of Japan),1993 年 9 月 30 日,547 頁)。 如成份(2)之平均顆粒直徑低於〇.1微米,則製得組成物 之黏度太高且擠塑性質差,因此很難將散熱元件形成爲片 材或薄膜。如平均顆粒直徑超過1 〇 〇微米,則製得之組成 物不均勻,當嘗試將其形成爲片材或薄膜時,其之表面粗 糙,且由於電子組件與散熱組件之間之間隙變得較大,因 而可能無法得到足夠的散熱性能。因此,其之平均顆粒直 徑必需在0.1-100微米之範圍內,但以2 0 - 5 0微米較佳。 成份(2)之導熱性塡料僅係要賦予導熱性質而非相轉 變。其之平均顆粒直徑必需在〇· 1-丨00微米之範圍內,但 以20-5 0微米較佳。對於成份(2)之導熱性粉末並無特殊之 限制,只要其之導熱性良好且其之熔點超過25 0 °C即可。 其例子爲鋁粉末、氧化鋅粉末、氧化鋁粉末、氮化硼粉末、 氮化鋁粉末、氮化矽粉末、銅粉末、銀粉末、鑽石粉末、 鎳粉末、鋅粉末、不銹鋼粉末及碳粉末,但本發明並不受 限於此。其之顆粒形狀可爲球形或不規則,其係單獨使用, 1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或結合使用兩者以上。 相對於1 0 0份重量之聚矽氧樹脂之成份(1)及(2)的總重 量爲1,000- 3,000份重量,且成份(1)及(2)係以 (1)/[(1) + (2)] = 0·2-1.0摻混。如成份(1)及(2)之總重量低於 1,000份重量,則製得組成物之導熱性質差,及如其大於 3,0 0 〇份重量,則操作困難。根據本發明,其爲1,5 〇 〇 - 2,5 0 0 份重量特佳。此外,如(1)/[ (1) + (2)]低於0.2,則無法期望 散熱性質的太多改良。 根據本發明,成份(1)係不可或缺,但成份(2 )則非不可或 缺。然而,如亦結合使用成份(2),則散熱性能、片材加工 性及操作容易度可獲改良。 在本發明之散熱元件中,亦可有效地加入助熔劑成份, 以移除在導熱性塡料之表面上的氧化物薄膜及改良塡料性 質。先將助熔劑成份塗布在作爲稍後說明之中間層的金屬 箔或金屬網上,然後再將導熱性組成物之層形成於兩表面 上。接著可將助熔劑成份塗布於導熱性組成物層表面上, 以改良中間層與組成物層、或電子組件與組成物層表面(散 熱元件表面)的密切接觸性質。助熔劑成份可大致分爲無 機、有機及樹脂型。無機型之例子爲無機酸諸如正磷酸、 氫氯酸、氫溴酸及氫氟酸、氯化鋅、氯化錫(II)、氯化銨、 氟化銨、氟化鈉及無機酸諸如氯化鋅/氟化銨=75 /25。有 機型之例子爲有機酸諸如甲酸、乙酸、油酸、硬脂酸、己 二酸、乳酸、麩胺酸、有機酸鹽諸如甲酸銨及乳酸甲胺、 胺諸如乙二胺、及胺基氫鹵化物諸如氫氯酸甲胺、氫溴酸 1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丁妝、氫m 乙二胺、氫氯酸三乙醇胺及氯化苯胺。 樹脂之例子爲松香及活性松香。尤其,本發明之組成物 亦可包含不僅容易摻混及捏合,並且亦可溶解於溶劑中, 且易塗布在形成片材上的有機酸型或樹脂型助熔劑。如此 助熔劑相對於1 〇〇份重量之聚矽氧樹脂的摻混量係低於 0.05份重量’則其幾乎沒有效果,然而即使其多於4〇份重 量’亦不會有增加的效果,因此其係在0.05_40份重量之 範圍內較佳,但〇 · 1- 3 0份重量更佳。 本發明之散熱元件亦可在不會干擾本發明之目的的範 圍內包含一般使用於合成橡膠中作爲任意成份之添加劑或 塡料。此等添加劑之明確例子爲作爲脫模劑之聚矽氧油; 經氟改質之聚矽氧表面活性劑;作爲著色劑之碳黑、二氧 化鈦及紅赭石;作爲阻燃劑之鉑催化劑;金屬氧化物諸如 氧化鐵、氧化鈦及氧化鈽、或金屬氫氧化物;作爲製程增 進劑之製程油、反應性矽烷或矽氧烷;及催化劑諸如反應 性鈦酸鹽催化劑或反應性鋁催化劑。此外,可視須要加入 極細小的粉末諸如當導熱性塡料在高溫下時作爲抗沈降劑 之沈降或燒結聚矽氧,或搖變性質增進劑。 本發明之散熱元件可經由使用橡膠捏合機器諸如料團 混合機(捏合機)、框式混合機(gate mixer)或行星混合機, 將前述成份在低於低熔點金屬粉末之熔點的溫度下摻混及 捏合,而容易地製得。如其係在高於低熔點金屬之熔點的 溫度下摻混及捏合,則其變得不均勻且於捏合後之低熔點 金屬粉末的顆粒直徑增加,因此製得之組成物變得不均勻 1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且形成片材或薄膜之表面變得較粗糙,此並不佳。 本發明之散熱元件一般係以片材或薄膜的形態使用。此 片材或薄膜可經由於溶解於溶劑中之後,經由於捏合、壓 延成型、輥壓成型、壓機成型、或經由塗布成型等等之後 將散熱元件擠塑成型而形成。對於片材或薄膜之厚度並無 特殊之限制,但其爲0.0 2 - 2毫米較佳,0.0 3 - 1毫米更佳, 及0·1-0.4毫米又更佳。此外,可在使用之前加上脫模片材。 不論形態爲何(即片材或薄膜),本發明之散熱元件的導 熱性爲0 · 5瓦/米K或以上較佳。如導熱性低於〇. 5瓦/ 米K,則自電子組件至散熱組件之熱傳導較差,且無法得 到足夠的散熱性能。 此外,由塡補在電子組件與散熱組件之間之空間的觀點 來看,不管低熔點金屬是否係爲熔融狀態,本發明之散熱 元件之在8 0 °C下的黏度係在1 X 1 〇2 - 1 X 1 〇5帕斯卡/秒之範 圍內較佳,但在5 X 1 0 2 - 5 X 1 0 4帕斯卡/秒之範圍內更佳。 如黏度低於1 X 1 02帕斯卡/秒,則元件會自在電子組件與 散熱組件諸如散熱器之間的空間之中流出,然而如其超過 1 X 1 〇5帕斯卡/秒’則在電子組件與散熱組件之間的間隙 不會減小,且可能不再可得到足夠的散熱性能。 於本發明中使用作爲中間層之金屬箔及/或金屬網具 有增進片材或薄膜散熱元件之強度之支承物的功能。明確 言之,其可改良當將本發明之散熱元件在室溫下安裝至電 子組件或散熱元件諸如散熱器或自其移除時的操作容易 度。金屬箔及金屬網係具有1 0-500瓦/米κ之高導熱性的 1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金屬較佳。此等金屬之明確例子爲鋁合金、鎂合金、銅、 鐵、不銹鋼、銀及金。金屬網係具有經由打印而形成之多 個孔洞開口的金屬箔,或將前述之金屬線製成爲織物。金 屬箔及金屬網之厚度必需在1- 5 0微米之範圍內。如其低於 1微米,則其無法提高作爲支承物之散熱元件的強度,及 如其超過5 0微米,則熱散元件之撓性減小,且空氣有在裝 設過程中被吸入至在電子組件或散熱器與散熱元件之間之 間隙中的傾向。 金屬箔或金屬網亦有抑制導熱性組成物泵出的功能。〜 般而言,組合散熱片材,以致其可接受來自電子組件及散 熱元件之壓縮應力。本發明之樹脂成份及低熔點金屬在熱 之作用下軟化或熔融,及在此過程中,導熱性組成物由於 壓縮應力而自電子組件及散熱元件的接觸表面滲出,以致 厚度減小,然而,摩擦力作用於中間層與導熱性組成物之 間,因此可相較於沒有中間層的情況而抑制此滲出。此外, 液體成份之滲出(泵出)亦以相同的方式藉由摩擦力而受到 抑制。如中間層爲金屬網,則導熱性組成物埋置於網之開 口中,而可更有效地抑制泵出。 當設置中間層時之本發明之散熱元件的總厚度係在 40-5 00微米之範圍內較佳。如其低於40微米,則剛性不足 且當其在操作過程中操縱時,散熱元件會變形,然而如其 超過500微米,則熱阻增加,此並不佳。 '如前所述,本發明之導熱性組成物的導熱性爲0.5瓦/ 米K或以上較佳,及無論其是否包含熔融狀態之低熔點金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20 1224384 屬粉末,其在8 (TC下之黏度係在1 χ 1 〇 Μ χ 1 Ο 5帕斯卡/秒 之範圍內較佳。如導熱性低於0.5瓦/米K,則在電子組 件與散熱器之間的導熱性質減低且無法得到足夠的散熱性 能,且其爲1.0瓦/米K或以上特佳。 如在8 0 °C下之黏度低於1 X 1 0 2帕斯卡/秒,則液體成份 會自電子組件與散熱器之間泵出,然而如其大於1 X 1 〇5帕 斯卡/秒,則其由加工性的觀點來看不利,在電子組件與 散熱器之間的間隙不會變薄且導熱性質減低,因此無法得 到足夠的散熱性能。 如前所述,散熱元件可僅由成份(1)形成而不使用成份 (2),但經由結合使用成份(1)及成份(2),可進一步增進散 熱元件之散熱性能、片材加工性及操作容易度。 包含中間層之本發明之散熱元件可經由利用擠塑、壓機 或塗布方法將前述之導熱性組成物與金屬箔或金屬網形成 爲複合片材而製得。在塗布方法之情況中,將導熱性組成 物熱熔融或溶解於溶劑中而得塗布溶液較佳。此溶劑之例 子爲甲苯、二甲苯、稀釋劑或礦油精。熱熔融程序係如同 摻混及捏合之情況在低於低熔點金屬粉末之熔點的溫度下 進行。 當將本發明之散熱元件裝設於散熱電子組件及使由散 熱電子組件所產生之熱消散之散熱組件之間時,將其暫時 加熱至高於包含在本發明之散熱元件中之低熔點金屬粉末 之熔點的溫度較佳。以此方式,本發明之散熱元件由於熱 之作用軟化並與散熱電子組件及散熱組件兩者密切接觸, 2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因此其之散熱效率經完全利用。此外’如其經由此暫時加 熱而交聯,則當需要再加工時’其可容易地剝除。 本發明之散熱元件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質,及與散熱電子 組件及散熱組件之良好接觸’医1此經由將其插置於此兩類 型之組件之間’可使由散熱電子組件所產生之熱有效率地 消散。此大大地改良散熱電子組件及使用此等組件之裝置 的壽命。 實施例 本發明現將參照特定實施例作更詳細說明,但不應因此 將其以任何方式解釋爲受限制。 本發明之散熱元件包含下列成份。 聚矽氧樹脂: 聚矽氧樹脂:D25TD φ 5Dvi2。(軟化點:30-5CTC ),數字爲莫耳 百分比,其中D爲Me2Si〇2",ΤΦ爲PhSi〇3/2,DVi爲
ViMeSi〇2/2’ Me爲甲基’ Ph爲苯基,Vi爲乙燦基。d、τΦ、 DVl之比爲莫耳百分比。 導熱性塡料: 成份(1 ):低熔點金屬粉末 卜1 :平均顆粒直徑1 8 · 4微米之銦粉末[熔點1 5 6 7 t ] 1-2 :平均顆粒直徑47.6微米之銦粉末[熔點i 5 6 7它] 卜3:平均顆粒直® 26.9微米之錫(42重量百分比)/鉍(58 重量百分比)之粉末狀合金[熔點1 3 9 °C ] 1 - 4 :平均顆粒直徑1 1 〇微米之銦粉末[丨5 6 · 7艺] 成份(2):金屬塡料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22 1224384 2 - 1 :平均顆粒直徑7.4微米之鋁粉末 2 - 2 :平均顆粒直徑1 . 0微米之氧化鋅粉末 2 - 3 :平均顆粒直徑1 0.0微米之鎳粉末 2 - 4 :平均顆粒直徑1 2 0微米之鋁粉末 助熔劑:松香粉末 實施例1 - 6 將以上成份引入至行星混合機中而得表1所示之組成 物,及經由在70°C (低於成份(1)之熔點)下攪拌而混合1小 時。接下來將製得之化合物塗布,而形成預定形狀之經熱 軟化的片材。 使用表面糙度儀(MitsutoyoLtd.,型號:Sufect-501),由 算術平均糙度(截止値:λ c = 8毫米)評估當片材形成時的表 面狀態。 接下來將經熱軟化之片材夾於兩標準鋁板之間,施加大 約1.80公斤/平方公分之壓力,並在170 °C下加熱15分 鐘。於製備得如前所述之熱阻測量樣品之後,測量兩標準 板之各者的厚度,及經由將總厚度減去標準鋁板之厚度而 測得有效片材厚度。以上之測量係使用測微計(VH ts II toy 〇, 型號:M 8 20- 25 VA)進行。此外,使用熱阻測量裝置 (Horometrics: Microflash)測量最終固化產物之熱阻。此等 測量結果不於表1。 2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表1] 單位:重量份數 實施例 1 2 3 4 5 6 聚矽氧樹脂:02510550722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導熱性塡料 1-1 1200 〇 0 1300 1000 1-2 0 1200 0 500 0 1-3 0 0 1200 0 0 1500 1-4 0 0 0 0 0 〇 2-1 400 400 400 0 2-2 100 100 100 0 200 2-3 0 0 0 0 800 500 2-4 0 0 0 0 0 0 助熔劑:松香粉末 0 0 0 0 0 (1)/[(1)+(2)] 0.706 7 06 0.706 1.0 0.5 0.75 片材形成時之表面狀態算 術平均糙度 Ra( # m) 2.6 2.9 2.7 3.0 3.2 3.2 熱阻 (mm2-K/W) 4.3 5·2 5.4 4.0 6.2 6.5 厚度(// m) 25 ^35 30 30 35 38 比較實施例1-5 使用下表2中之成份替代表1中之成份,以與實施例1-6 相同之方式製得固化產物。以與實施例1 -6相同之方式於 製得之固化產物上進行的測量結果示於表2。 2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表2] 單位:重量份數 比較實施例 1 2 3 4 5 聚矽氧樹脂:D25TO) 55Dvi20 100 100 100 100 100 導熱性塡料 1-1 600 0 1600 0 1200 1-2 0 0 0 0 0 1-3 0 300 0 0 0 1-4 0 0 0 1200 0 2-1 200 1000 1200 400 2-2 100 300 400 0 100 2-3 0 0 0 200 0 2-4 0 0 0 0 400 助熔劑:松香粉末 0 0 1.0 0~ 0 (1)/[(1)+(2)] 0.75 0.19 非常脆、 非常低自 支承 0.7 0.706 片材形成時之表面狀態算 術 平均糙度 Ra( μ m) 2.4 2.9 8.6 7.1 熱阻 (mm2-K/W) 15.3 16.7 5.2 〜8 · 8 a) 39.5 厚度(// m) 35 4 5 3 5a) 95 (a)由於材料不均勻,因而即使係對於相同厚度仍有熱阻的 分散。 表1、表2之結果顯示本發明之散熱元件的效力。 實施例7-12及比較實施例6-10 中間層:鋁箔5 0微米 聚矽氧樹脂:具有3 0-50 °C之軟化點之以55DVi2。表示 的聚矽氧樹脂,其中D爲Me2Si〇2/2,ΤΦ爲PhSi〇3/2,f 爲ViMeSi〇2/2,Me爲甲基,Ph爲苯基,Vi爲乙烯基。D、 Τ Φ、D v 1之比爲莫耳百分比。 導熱性塡料 成份(1):低熔點金屬粉末 2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1 i :平均顆粒直徑1 8.4微米之銦粉末[培點1 5 6 7] 1- 2 :平均顆粒直徑47.6微米之銦粉末[培點1 5 6 7。〇] 卜3 :平均顆粒直徑26.9微米之錫(42重裊百分比祕(5 8 重量百分比)之粉末狀合金[熔點1 3 9 °C ] 卜4 :平均顆粒直徑1 1〇微米之銦粉末[熔點i 5 6 7。〇] 成份(2):金屬塡料 2- 1 :平均顆粒直徑7.4微米之鋁粉末 2 - 2 :平均顆粒直徑1 · 0微米之氧化鋅粉末 2 - 3 :平均顆粒直徑1 0.0微米之鎳粉末 2-4 :平均顆粒直徑120微米之鋁粉末 助熔劑:主成份爲松香之膠 將以上成份引入至行星混合機中而得表3 (實施例)及表 4(比較實施例)所示之組成物,及經由在70 °C (低於成份(1) 之熔點)下攪拌而混合1小時。接下來將製得之化合物於以 上之鋁箔的兩表面上塗布至相同厚度,而形成總厚度3 0 0 微米之預定形狀的散熱元件。 使用表面縫度儀(MitsutoyoLtd.,型號:Sufect-501),由 算術平均糙度(截止値:λ c = 8毫米)評估當片材形成時的表 面狀態。 接下來將前述之散熱元件夾於兩標準鋁板之間,施加大 約1.80公斤/平方公分之壓力,並在170 °C下加熱15分 鐘。於製備得如前所述之熱阻測量樣品之後,測量兩標準 板之各者的厚度,及經由將總厚度減去標準鋁板之厚度而 測得有效片材厚度。以上之測量係使用測微計(Μ11 s u t 〇 y 〇, 2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型號:Μ 8 2 Ο - 2 5 V A )進行。此外’使用熱阻測量裝置 (Η 〇 r 〇 m e 11· i c s: M i c r 〇 f 1 a s h)測量最終固化產物之熱阻。此等 測量結果示於表3及表4。 [表3] 單位:重量份數 實施例 7 8 9 10 11 12 聚矽氧樹月旨:D25TO>55Dvi2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導熱性塡料 1-1 1200 0 0 1300 1000 1-2 0 1200 0 500 0 1-3 0 0 1200 0 0 1500 1-4 0 0 0 0 0 0 2-1 400 400 400 0 2-2 100 100 100 0 200 2-3 0 0 0 0 800 500 2-4 0 0 0 0 0 0 助熔劑:松香粉末 0 0 0 0 0 (1)/[(1)+(2)] 0.706 0.706 0.706 1.0 0.5 0.75 片材形成時之表面狀態 算術平均撻度 Ra(// 2.8 3.2 2.9 3.2 3.5 3.4 熱阻(包括接觸電阻) (m m2 - K / W ) 12.7 13.9 16.2 12.2 16.5 16.9 厚度(// m) (包括鋁箔) 120 160 145 120 135 140 2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224384 [表4] 單位:重量份數 單位:重量份數 比較實施例__- 6 7 8 9 10 麥矽氧樹脂:D25TO) 55Dvi20 100 100 100 100 100 導熱性塡料 1-1 600 0 1600 0 1200 1-2 0 0 0 0 0 1-3 0 300 0 0 0 1-4 0 0 0 1200 0 2-1 200 1000 1200 400 2-2 100 300 400 0 100 2-3 0 0 0 200 0 2-4 0 0 0 0 400 鼓溶劑:松香粉末 0 0 1 .0 0 0 UiAi(i) + (2)] 0.75 0.19 0.500 0.66 feTToT 片材形成時之表面狀態算 ίΐϋ% 糙度 Ra( // m) 2.5 2.7 組成物非常 脆,自鋁箔 掉落 9.4 8.3 熱阻 (mm2-K/W) ί鱼括接觸電阻) 3 1.5 26.7 由於厚 度分散 而難以 製備 28.5 220 厚度(“ m) 鋁箔) 120 130 實施例1 3 將於實施例8中製得之散熱元件(厚度3 00微米)打印成 直徑1 2.7毫米之圓,並夾於兩玻璃板之間(圖1)。接下來, 1經由利用夾子夾住以上之兩玻璃板對散熱元件施加1.8 &斤/平方公分之壓力,邊進行以下的熱驟變試驗,及進 行栗出評估。所得結果示於表5。 熱驟變試驗: 一循環爲(125°C / 15 分鐘—25°C /10 分鐘—50°C /15 分鐘—25。(:/10分鐘),及進行25循環。 泵出評估: 四個直徑方向之平均比較自起始狀態至外圍的滲出 2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程度(圖2)。 泵出比=(於熱驟變後於四直徑方向中的長度平均)/(於 四起始直徑方向中之長度平均:12.7毫米) 比較實施例1 1 以與實施例1 3相同之方式計算泵出比,除了將實施例8 中所使用之組成物形成爲樣品片材(厚度25 0微米),而未 使用鋁箔。結果示於表5。 比較實施例1 2 以與實施例1 3相同之方式計算泵出比,除了將市售的導 熱性聚矽氧油脂(G746: Shin-Etsu Kogyo Ltd·)形成爲50微 米厚度之樣品。結果示於表5。 [表5] 實施例 13 比較實施例 11 比較實施例1 3 厚度 (β m) 3 00(包括 鋁箔) 2 5 0 (沒有鋁 箔) 市售的導熱性油 脂(G746 : S h i η - E t s u Chemicals) 泵出比 1.24 1.43 1.98. .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用於評估泵出性質之裝置的示意圖。 圖2係說明泵出比之圖式。 2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Claims (1)

1224384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散熱元件,其係裝設於散熱電子組件(其由於其之 it fp胃_到較室溫高之溫度)與散熱組件(其使由該散熱電 子組件所產生之熱消散)之間(在邊界),其中該散熱元件係 包含100份重量之聚矽氧樹脂及LOOO-3,000份重量之導熱 1'生塡料的導熱性聚矽氧樹脂組成物,該元件在該電子組件 之操作前在室溫下爲非流體,但由於當該電子組件操作時 所發出之熱’該元件失去其黏度,軟化或熔融,而有效地 塡補在該電子組件與該散熱組件之間的間隙,該導熱性塡 料包含具有40-25 0°C之熔融溫度及0.1-100微米之顆粒直 徑的低熔點金屬粉末(1)以及具有超過2 5 0 °C之熔融溫度及 0.1-100微米之平均顆粒直徑的導熱性粉末(2),該塡料係 以(1)/[(1)+(2)]=0.2-1.0 使用。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散熱元件,其中該散熱元件 之形狀係爲片材或薄膜之形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散熱元件,其中該散熱元件 的內部包含厚度1-50微米且導熱性爲10-50瓦/米κ (W/mK)之金屬箔及/或金屬網作爲中間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散熱元件,其中包含該中間 層之散熱元件的總厚度係在40-5 00微米之範圍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散熱元件,其中該聚砂氧樹 脂包括於分子中具有RSi〇3/2(T單元)及R2Si〇2,2(D單元)之 聚砂氧樹脂(其中R爲具1 0個碳原子之未經取代或,經取 代的單官能烴基)。 3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122438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散熱元件,其中該聚砂氧樹 月曰包括於分子中具有RSiCh/WT單元)之聚矽氧樹脂(其中r 爲具1-10個碳原子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單官能烴基), 且包括在25°C時具有黏度100帕斯卡/秒(1^/5)或以上之 聚矽氧油或聚矽氧天然橡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散熱元件,其中該導熱性組 成物包含相對於100份重量之聚矽氧樹脂爲0 05 _40份重 量之助熔劑成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散熱元件,其中不管低熔點 金屬粉末是否係爲熔融狀態,該導熱性組成物之導熱性係 0.5瓦/米K或以上,及80。(:下之黏度係在id 〇Μ χ1〇5 帕斯卡/秒之範圍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散熱元件,其中將助熔劑成 份塗布於該散熱元件之表面上。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散熱元件,其中該中間層係 於表面上經塗布助熔劑之中間層,及將助熔劑成份塗布在 形成於該中間層之兩側上之導熱性聚矽氧樹脂組成物之表 面上。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散熱元件,其中該中間層係 選自鋁合金、鎂合金、銅、鐵、不銹鋼、銀、金及鎢之至 少一類型的金屬。 12.—種散熱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將1,000-3,000份重 量之具有40-25 (TC之熔融溫度及0.卜100微米之顆粒直徑 的低熔點金屬粉末(1)及作爲塡料之具有超過2 5 (TC之熔融 3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M/92100906 1224384 溫度及0.1-100微米之平均顆粒直徑的導熱性粉末(2)(其中 (1) / [ (1) + (2) ] = 〇 · 2 -1 · 〇)在低於該低熔點金屬之熔點的溫度 下與1 0 0份重量之聚矽氧樹脂混合及捏合。 1 3 · —種散熱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將包含1 00份重量之 聚矽氧樹脂及1,〇〇〇-3,000份重量之導熱性塡料的導熱性 組成物塗布於選自金屬箔及金屬網之中間層的兩表面上, 其中該導熱性塡料包含具有4 0 - 2 5 0 °C之熔融溫度及 0.1-100微米之顆粒直徑的低熔點金屬粉末(1)及具有超過 25 0 °C之熔融溫度及0.1-100微米之平均顆粒直徑的導熱性 粉末(2)(其中(1)/[ (1) + (2)] = 0.2-1.0),及該導熱性組成物係 經由在低於該低熔點金屬之熔點的溫度下將成份混合及捏 合而製備得。 1 4. 一種散熱元件之安裝方法,其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2項之散熱元件安裝於散熱電子組件與使由該電子,組{ 牛戶斤 產生之熱消散之散熱組件之間的方法,其中當裝設胃#才才 時,暫時施加高於該低熔點金屬粉末(1)之熔點的_。 1 5 · —種散熱元件之安裝方法,其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3項之散熱元件安裝於散熱電子組件與使由該_ + ,組{牛戶斤 產生之熱消散之散熱組件之間的方法,其中當_設^ # 時,暫時施加高於該低熔點金屬粉末(1)之熔點的j _。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0906 32
TW92100906A 2002-01-22 2003-01-16 Heat-dissipating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WI22438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12430A JP3844125B2 (ja) 2002-01-22 2002-01-22 放熱部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敷設方法
JP2002194200A JP3928943B2 (ja) 2002-07-03 2002-07-03 放熱部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敷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2557A TW200302557A (en) 2003-08-01
TWI224384B true TWI224384B (en) 2004-11-21

Family

ID=2766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00906A TWI224384B (en) 2002-01-22 2003-01-16 Heat-dissipating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40722B2 (zh)
KR (1) KR100574289B1 (zh)
TW (1) TWI2243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2068A (zh) * 2010-03-26 2012-11-14 栗村化学株式会社 散热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59522B1 (ko) 2003-09-30 2011-08-26 트랜스퍼시픽 소닉, 엘엘씨 히트 파이프를 이용한 통신장비의 방열장치
CN100561602C (zh) 2004-07-16 2009-11-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聚热元件
US20070031684A1 (en) 2005-08-03 2007-02-08 Anderson Jeffrey T Thermally conductive grease
US7593228B2 (en) 2005-10-26 2009-09-22 Indium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chnique for forming a thermally conductive interface with patterned metal foil
JP4905454B2 (ja) * 2006-05-31 2012-03-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イヤーグリッド用金属板、ワイヤーグリッド、およびワイヤーグリッド用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US20080182011A1 (en) * 2007-01-26 2008-07-31 Ng Hou T Metal and metal oxide circuit element ink formulation and method
US8381990B2 (en) * 2007-03-30 2013-02-26 Sony Corporation Antenna module
JP4234181B1 (ja) * 2007-08-23 2009-03-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イヤーグリ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65771B1 (ko) 2007-12-31 2008-10-28 주식회사 리뷰텍 방열용 코팅제 조성물
KR101035011B1 (ko) * 2010-01-19 2011-05-17 한국전기연구원 방열 코팅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열판
EP2584603A4 (en) * 2010-06-17 2016-01-06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HEAT TRANSFER FOIL,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HEAT TRANSFER FILM AND HEAT RADIATOR
KR101189990B1 (ko) 2010-07-05 2012-10-12 율촌화학 주식회사 방열 테이프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136316B1 (ko) * 2010-07-09 2012-04-19 율촌화학 주식회사 Led 백라이트 유닛
JP6087518B2 (ja) * 2012-05-14 2017-03-0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シート供給体及び熱伝導性シートの供給方法
KR102639302B1 (ko) * 2015-10-15 2024-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9563348B (zh) 2016-08-03 2021-10-15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导热性有机硅组合物
US11639426B2 (en) 2016-12-28 2023-05-02 Resonac Corporation Heat conduction shee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eat conduction sheet, and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CN107603224B (zh) * 2017-09-14 2021-01-1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热导率低粘度的导热硅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85893B (zh) * 2020-08-04 2022-06-21 湖南恒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化自凝固的大型机柜循环散热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2257B2 (ja) * 1993-02-02 2001-07-03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放熱シート
US6391442B1 (en) * 1999-07-08 2002-05-21 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Corporation Phase chang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JP2001118973A (ja) * 1999-10-20 2001-04-27 Fuji Kobunshi Kogyo Kk 熱伝導性膜の形成方法
JP2001212909A (ja) * 2000-02-01 2001-08-07 Tokai Rubber Ind Ltd 熱伝導性ゴム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実装圧着用シート、ならびにフィルムキャリアの取付け方法
US6372997B1 (en) * 2000-02-25 2002-04-16 Thermagon, Inc. Multi-laye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thermal interface with low contact resistance between a microelectronic component package and heat sink
US6620515B2 (en) * 2001-12-14 2003-09-16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Thermally conductiv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S6791839B2 (en) * 2002-06-25 2004-09-14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2068A (zh) * 2010-03-26 2012-11-14 栗村化学株式会社 散热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82068B (zh) * 2010-03-26 2014-02-19 栗村化学株式会社 散热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51898A1 (en) 2003-08-14
KR20030063176A (ko) 2003-07-28
KR100574289B1 (ko) 2006-04-26
US6940722B2 (en) 2005-09-06
TW200302557A (en) 200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4384B (en) Heat-dissipating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JP3928943B2 (ja) 放熱部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敷設方法
JP3938681B2 (ja) 放熱構造体
US7484556B2 (en) Heat dissipating member
JP6136952B2 (ja) 熱伝導性複合シリコーンゴムシート
TWI822954B (zh) 導熱性矽氧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導熱性矽氧硬化物
TW201014884A (en) Heat-conductive silicone composition
JP2004090516A (ja) 熱伝導性複合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44125B2 (ja) 放熱部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敷設方法
JP6020187B2 (ja) 熱伝導性複合シート
JP2018193491A (ja)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複合シート
JP2020002236A (ja)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69353A1 (ja) 半導体装置
JP5114112B2 (ja) 樹脂組成物、熱伝導シート、金属箔付高熱伝導接着シート、ならびに、金属板付高熱伝導接着シート
WO2022230600A1 (ja) 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及び半導体装置
JP2007150349A (ja) 熱軟化性熱伝導性部材
JP2007214224A (ja) 放熱性に優れる電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25805B2 (ja) 放熱部材
JP3932125B2 (ja) 熱軟化性熱伝導性部材
JP2011138857A (ja) 放熱性及びリワーク性に優れる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装置
TW201811961A (zh) 熱傳導性複合薄片
CN117355570A (zh) 热传导性硅酮组合物
JP2012162718A (ja) 金属箔付高熱伝導接着シート、又は、金属板付高熱伝導接着シートの接着された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