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95025B -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nd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rray - Google Patents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nd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rr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95025B
TW595025B TW092107326A TW92107326A TW595025B TW 595025 B TW595025 B TW 595025B TW 092107326 A TW092107326 A TW 092107326A TW 92107326 A TW92107326 A TW 92107326A TW 595025 B TW595025 B TW 5950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ection
recording
solid
ferromagnetic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7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6026A (en
Inventor
Shiho Nakamura
Shigeru Haneda
Hiroaki Yod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6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6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95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950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10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5/00Nanomagnetism, e.g. magnetoimpedance,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or 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thin-film elements
    • G11C11/15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thin-film elements using multiple magnetic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details concerning the memory cell structure, e.g. the layers of the ferromagnetic memory cel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53Address circuits or decoders
    • G11C11/1655Bit-line or column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53Address circuits or decoders
    • G11C11/1657Word-line or row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59Cell acces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73Reading or sens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75Writing or programm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0Thin magnetic films, e.g. of one-domain structure
    • H01F10/32Spin-exchange-coupled multilayers, e.g. nanostructured superlattices
    • H01F10/324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 H01F10/3263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the exchange coupling being symmetric, e.g. for dual spin valve, e.g. NiO/Co/Cu/Co/Cu/Co/NiO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0Thin magnetic films, e.g. of one-domain structure
    • H01F10/32Spin-exchange-coupled multilayers, e.g. nanostructured superlattices
    • H01F10/324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 H01F10/329Spin-exchange coupled multilayers wherein the magnetisation of the free layer is switched by a spin-polarised current, e.g. spin torque effec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1/0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 H10B61/2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 H10B61/22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of th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type

Description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固體磁性元件及固體磁性元件陣列,更 詳言之,係有關一種可藉由電流直接驅動型的記錄及藉由 磁性電阻效果再生之固體磁性元件及固體磁性元件陣列。 【先前技術】 在由強磁性體/非磁性體/強磁性層所構成的積層構造 上之面內使電流流動時,發現巨大磁性電阻效果(Gia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以來,開發有使電流與積層構造 相對在垂直方向流動的 CPP(Current Perpendicular to Plane)型磁性電阻效果元件、或非磁性層由絕緣體構成的 強磁性通道磁性電阻效果元件作爲具有大的磁性電阻變化 率之系統。 再者,發現具有使兩個針狀的鎳(Ni)緊鄰的「磁性微 小接點」(N.Garcia,M.Munoz,and Y.-W.Zhao, Physical Review Letters,vol.82, p2923(1999)),或是使兩個磁鐵礦 接觸之磁性微小接點(J.J.Versluijs,M.A.Bari and J.M.D.Coey,Physical Review Letters,vol.87,p2660 1 -1 (20 0 1 ))之磁性電阻效果元件作爲更大的磁性電阻效果之 系統。 上述的磁性電阻效果元件不僅作爲磁性感應器或磁性 記錄再生系統的再生元件使用,亦促進非揮發性的固體磁 性記憶體之展開。 -6 - (2) 當磁性電阻效果元件作爲固體磁性元件使用時,寫入 時係依據所謂磁性電阻效果元件的附近設計的配線所施加 的電流磁場之漏洩磁場。然而,此時將導致用來記錄的磁 化反轉之所需電流具有所謂數毫安培以上之過大電流的缺 點。 相對於此,發現藉著在磁性記錄部直接使電流流動而 引起用以記錄之磁化反轉的「電流直接驅動型磁化反轉」 (J.C.Slonczewski,J.Magn.Magn.Mater.l59,Li(1996).E.B.M yers.et al. ? S cience 2 8 5,867( 1 999).J. A. Katine,et. ? Phy s . Rev. Lett. 14.3 149(2000).F.J.Albert?et al., Appl. Phy. Lett. 77.3809(2000).J.-E.Wegrowe,et al., Europhys. Lett., 45,626(1 999).J.Z. Sun,J.Magn.Magn.Mater.202,1 57(1 999).) o 此一現象係藉由在通過參照磁性部或周圍的磁性層之 際,使已旋轉偏極之電流流動而產生旋轉偏極電子的角運 動量傳達至記錄磁性部的角運動量而藉以磁化反轉者。根 據此一現象,由於更可直接作用於記錄層,故期待可減少 記錄時的磁化反轉所需之電流。 以上的直接通電型之磁性記錄元件與磁性電阻元件係 分開使用者。然而,若組合上述元件使用時,可以一個兀 件進行記錄再生,對於元件的微細化有幫助。 然而,包含記錄磁性部的記錄部之電阻極小。因此’ 難以組合電阻大於記錄部的磁性電阻效果部而動作。又’ 由於記錄部的電阻小,故在進行元件陣列化時,元件選擇 (3) (3)595025 特別困難。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利用電流直接驅動型磁化反轉的磁性兀件係期待可使 之低電流化且低電阻。因此,難以組合電阻大於㊆錄部的 磁性電阻效果部。又,在陣列化時有難以進行選擇元件之 問題。 【發明內容】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第1固體磁性元件’其特 徵在於具備有: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1方向的第1強磁性體之第 1參照磁性部;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2方向的第2強磁性體之第 2參照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參照磁性部之間,包含第3強 磁性體之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的 磁區分斷部;以及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的 中間部, 藉由在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使 寫入電流流動,使上述第3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與上 -8 - (4) (4)595025 述第1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藉由在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使 感應電流流動,可檢測出與上述第2方向相對之上述第3 強磁性體的磁化方向之相對的關係。 又,本發明之第2固體磁性元件,其特徵在於具備有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1方向的第1強磁性體之第 1參照磁性部;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2方向的第2強磁性體之第 2參照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參照磁性部之間的中間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中間部之間,具有 第3強磁性體之第1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中間部之間,具有 第4強磁性體之第2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i記錄磁性部之 間的第1磁區分斷部;以及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的第2磁區分斷部; 藉由在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寫入電流流動’使上述第3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 與上述第1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藉由在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寫入電流流動’使上述第4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 -9 - (5) (5)595025 與上述第2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藉由在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感應電流流動,可檢測出上述第3強磁性體與上述第 4強磁性體的磁化方向之相對的關係。 另外,本發明之固體磁性元件陣列,其特徵在於係具 備有設置複數個上述本發明之固體磁性元件;以及選擇手 段,係選擇上述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中任一元件,使上述 寫入電流或上述感應電流流動。 【實施方式】 [發明的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第1圖係例示有關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固體磁性元 件的基本剖面構造之模式圖。該磁性元件係具有:藉由電 流直接進行寫入之記錄部W、及藉由磁性電阻效果進行讀 取的再生部R。記錄部W與再生部R係共同具有記錄層 亦即,記錄部W係具有積層由硬磁性體所構成的參 照磁性部A、由非磁性體構成的磁區分斷部B、及比參照 磁性部A更具有磁性的軟記錄磁性部C之構造。此外, 再生部R係具有:記錄磁性部C、中間部D、及比記錄磁 性部C更具有磁性的硬磁性體構成的參照磁鐵部E。 參照磁性部A、記錄磁性部C、參照磁性部E係分別 連接有電極El、E2、E3。中間部D係由導電性金屬及/或 -10- (6) (6)595025 絕緣體所構成。 電極的取出方向雖在第1圖中具有橫向與上下方向, 惟爲了方便,亦可爲任一方向或傾斜方向。此後所有的圖 中皆相同。 在第1圖所示的固體磁性元件中,「寫入」係在記錄 部W中可藉由電流直接驅動型的磁化反轉機構進行。即 ’藉由旋轉偏極電流使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反轉。 第2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固體磁性元件的記錄部W之 動作的模式圖。 亦即,首先如第2(a)圖所示,從參照磁性部A朝向 記錄磁性部C使電子電流流動時,可對記錄磁性部C進 行與參照磁性部A的磁化Μ 1相同方向的寫入。換言之, 在該方向使電子電流流動時,電子的旋轉首先在參照磁性 部Α中因應該磁化Μ1的方向而偏極。然後,使已旋轉偏 極之電子流入記錄磁性部C,使該磁化M2反轉至與參照 磁性部Α的磁化Μ1相同方向。 相對於此,如第2(b)圖所示,使電子電流從記錄磁性 部C朝向參照磁性部Α流動時,可進行與此反方向的寫 入。亦即,與參照磁性部A的磁化Μ 1對應的旋轉電子可 谷易通過參照磁性部A,相對地,與磁化Μ1反方向的旋 轉電子在磁區分斷部Β與參照磁性部Α之界面上以高的 準確率反射。然後,藉此方法反射的旋轉偏極電子藉由回 到記錄磁性部C,使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M2反轉至與參 照磁性部A的磁化Μ 1的反方向。 11 - (7) (7)595025 如此,在本發明中,藉由旋轉偏極電流進行電流直接 驅動型的磁化反轉機構,可在記錄磁性部C寫入特定的磁 化。因此,與藉由漏洩電流磁場使記錄層磁化反轉的習知 之記錄元件比較,在記錄時可減少磁化反轉所需的電流。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讀取」係可於 再生部R中藉由磁性電阻效果進行。 第3圖係說明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再生部R 的動作模式圖。 亦即,如第3 (a)圖所示,當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M2 與參照磁性部E的磁化M3平行時’在該圖中以箭頭表示 的方向(或與此相反的方向亦可)使感應電流流動所獲得之 電阻小。 此外,如第3(b)圖所示’當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 M2與參照磁性部E的磁化M3反平行時電阻變大。因而 ,與上述電阻輸出對應,藉由分配「〇」位準與「2」位準 ,可進行2維資訊再生。 在本發明中,可於再生部R中藉由磁性電阻效果,可 以高感度使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再生。再者’如後所詳述 ,藉由適當的加強中間部D的材料或構造’可提筒使感 應電流流動之再生部的電阻至最佳的位準。結果’使元件 陣列化時之元件選擇變爲容易,可實現將該固體磁性元件 積體化的記憶體元件或邏輯電路等。 繼而,詳述構成本發明的固體磁性元件之各要件。 首先,參照磁性部A及E與記錄磁性部C的材料係 -12- (8) 可使用:由鐵(Fe)、鈷(Co)、鎳(Ni);或鐵(Fe)、鈷(Co)、 鎳(Ni)、錳(Μη)及鉻(Cr)組成的群組中至少選擇包含一群 組元素的合金亦稱爲鈹莫合金之NiFe系合金、或CoNbZr 系合金、FeTaC系合金、CoTaZr系合金、FeAlSi系合金 、FeB系合金、CoFeB系合金等的軟磁性材料、郝斯勒 (Heusler)合金、磁性半導體、Cr02、Fe304、
La^SfxMnCh等的半金屬磁性體氧化物(或半金屬磁性體 氮化物)中的任一種材料。 在此,「磁性半導體」可使用鐵(Fe)、鈷(Co)、鎳 (Ni)、鉻(Cr)、錳(Μη)中至少一種的磁性元素與化合物半 導體或是氧化物半導體所構成者,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 有(Ga、Cr)N、(Ga、Mn)N、MnAs、CrAs、(Ga、Cr)As、 ZnO : Fe、(Mg、Fe)0 等。 在本發明中,亦可因應用途從上述材料適當選擇具有 磁性特性的者作爲磁性層A、C及E的材料。 在本發明中,亦可使用連續性的磁性體,或是在非磁 性矩陣中析出或形成有由磁性體構成的微粒子之複合體構 造作爲上述磁性層的材料。 又,尤其是記錄磁性部C,亦可使用[(C 〇或C 〇 F e合 金)/(NiFe或NiFeCo所構成的鈹莫合金或Ni)]所構成的 雙層構造,或[(Co或CoFe合金)/(NiFe或NiFeCo所構成 的鈹莫合金或Ni)/ ( Co或CoFe合金)]所構成的三層構 造。由上述的多層構造構成磁性層時,外側的C 〇或C 〇 F e 合金的厚度在〇.2nm至3nm的範圍內較佳。藉由採用這 -13- 595025 Ο) 種多層構造,可使記錄時所需的電流下降。 再者,已經層間交換結合的[(鈹莫合金或CoFe等磁 性層)/(Cu,Ru等非磁性層(厚度在0.2nm以上3nm以下))/ (鈹莫合金或C 〇 F e等磁性層)]所構成之三層膜作爲記錄磁 性部C,尤以反強磁性地進行層間交換結合的多層膜作爲 記錄磁性部單元,用以縮小開關電流或開關磁場最爲有效 〇 另外,爲了固接參照磁性部A的磁化Μ1或參照磁性 部Ε的磁化M3,分別在參照磁性部A、Ε的外側設置未 圖示的反強磁性層而施加交換偏壓亦可。或是積層鎘(Ru) 或銅(Cu)等非磁性層與強磁性層及反強磁性層且施加交換 偏壓時,可控制磁化方向,對於獲得磁性電阻效果的大信 號輸出有效。特別是,藉著使用反強磁性地進行層間交換 結合之(CoFe等磁性層)/(Cu,Ru等非磁性層)/ (CoFe等磁 性層)/反強磁性層,可縮小來自參照層的漏洩磁場,亦可 以小的電流寫入至記錄磁性部。 因此,反強磁性材料期望可使用鐵錳(FeMn)、鉑錳 (PtMn)、鈀錳(PdMn)、鈀鉑錳(PdPtMn)等。 第4圖係使用反強磁性結合的多層膜之固體磁性元件 的剖面作爲多層化記憶層及參照層之例。如該圖所例示, 分別組合反強磁性體膜AF、強磁性體F、非磁性體膜NM ,形成固體磁性元件的參照磁性部A、磁區分斷部B、記 錄磁性部C、中間部D、參照磁性部E。此外,第4圖以 箭頭表不強磁性體F的磁化方向。 -14- (10) (10)595025 又,磁區分斷部B係具有在參照磁性部A與記錄磁 性部C之間分斷磁區的功能。再者,磁區分斷部b亦具 有作爲旋轉偏極電子的通路之功能。其構成係:〇)包含 Cu,Ag,Au等非磁性貴金屬元素中任一個或是從該群組選 擇的至少任一元素之金屬;或(2)由與參照磁性部或記錄 磁性部相同的磁性體之構成元素所構成,惟包含結晶缺陷 等的結晶變質,或以設置有表面凹凸且磁壁形成凹陷的方 式形成。該結晶缺陷係可以電子線照射或離子照射製作。 又,表面凹凸係在細線設置凹凸而成。 此外,磁區分斷部B的材料係期望使用如Cu、Ag、 Au等之低電阻材料。 又’中間部D的材料係可使用包含由鋁(A1)、鈦(Ti) 、隹乙(Ta)、鈷(Co)、鎳(Ni)、矽(Si)及鐵(Fe)構成的群組中 至少選擇一群組元素之氧化物或氮化物、氟化物構成的絕 緣體。又’中間部D的材料係可使用銅(Cu)、金(Au)、銀 (Ag)或是上述任何材料的一種以上之合金。 爲提高再生部的元件電阻,使用絕緣性的材料作爲中 間部D的材料較爲有利。 參照磁性部A及E的厚度可設爲〇 6nm至100nm的 範圍內’記錄磁性部C的厚度係可設爲〇 2ηιη至5〇nm的 範圍內。又’磁區分斷部B的厚度可設爲0 211111至100nm 的範圍內。再者,中間部D係可設爲0.2nm至10nm的範 圍內。 另外’記錄磁性部C與參照磁性部e及中間部D係 -15- (11) 在製作元件時,期望以薄膜狀或細線狀形成。 此外’本發明的固體磁性元件之平面形狀係例如以長 方形、菱形或縱長(橫長)的6角形的方式,形成記錄磁性 部C的平面形狀。其縱橫比設爲1 : 1至1 : 5的程度,使 一軸性的形狀磁性各向異性容易產生。 又,記錄磁性部C的尺寸係長邊方向的一邊期望設爲 5nm至lOOOnm左右的範圍內。在第1圖中,雖然參照磁 性部A、E與記錄磁性部C的寬度相同,惟本發明並不限 定於此。亦即,爲了連接配線或控制磁化方向,如第5圖 所例示,固體磁性元件的各層寬度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亦可 〇 第6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變型例的 模式剖面圖。該圖與第1圖至第5圖所述之要件相同者附 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 上述變型例係在其中間部D設置有「點接觸」亦即 接觸面積低於1 OOnm2以下的磁性微小接點P。該磁性微 小接點P係由參照磁性部E或記錄磁性部C的材料所構 成,在中間部D上之周圍係藉由絕緣體予以覆蓋。 然後,該磁性微小接點P係具有如第6(a)圖所例示的 圓錐狀之剖面亦可,或是具有如該圖(b)所例示的柱狀剖 面亦可。再者,如該圖(c)及(d)所示,亦可設有複數個磁 性微小接點P。 當這種磁性微小接點P的尺寸微細化時,藉由施加磁 場,使電阻減少。雖發現減少這種電阻所需的尺寸係依據 -16 - (12) (12)595025 微小接點P的剖面形狀’惟根據本發明者等的檢討結果, 大槪將微小接點P的最大寬度設爲20nm以下時,判斷可 使電阻明顯減少。此時,產生磁性電阻變化率變成2 0 %以 上之大的磁性電阻效果。然而’微小接點p的剖面形狀在 極端扁平時等,其最大寬度即使超過20 nm,亦有因磁場 的施加而產生電阻減少之情況。具有這種微小接點P的固 體磁性元件亦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亦即,藉由設置這種磁性微小接點P時,在再生部R 中可以極高的感度讀取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 又,在設置這種磁性微小接點P時,在中間部D之 微小接點P周圍的材料係藉由絕緣性的材料形成,又,中 間部D的膜厚則厚膜化至0.2nm至lOOOnm左右的範圍。 而且,該磁性微小接點P除了由參照磁性部E或記錄 磁性部C的材料構成之外,亦可以銅(Cu)構成。此時,接 觸部由銅(Cu)所構成,其周圍亦可由鋁(A1)等氧化物構成 。如此’由於可使電流通道(Path)變窄,因此比_*般的 CPP-MR更可提升感度。 第7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又一變型 例的模式剖面圖。在該圖中,與第1圖至第6圖所述之要 件相同者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 在本變形例中,雖於中間部D的上下分別積層有記 錄磁性部C及參照磁性部E,惟在第丨圖中,積層設置於 其上側的磁區分斷部B、與積層設置於其上的參照磁性部 A係分別與面內方向鄰接。換言之,磁區分斷部B與參照 -17- (13) (13)595025 磁性部A係不積層在與記錄磁性部C相對之膜厚方向, 而與面內方向鄰接設置。 即使以這種配置關係配列固體磁性元件的各層,亦可 同樣進行與第2圖相關之上述旋轉偏極電流的輸入動作、 與第3圖相關之上述磁性電阻效果的輸出動作。 又,在此,中間部D雖形成單一的絕緣層,惟如第6 圖所例示,藉由設置一個或複數個磁性微小接點P,可同 樣獲得與第6圖有關之上述作用效果。 第7(b)圖係例示第7(a)圖之固體磁性元件的使用形態 之模式圖。亦即,使電極E1與開關元件S W連接,使電 極E2與寫入配線連接,使電極E3與讀取配線連接。可 在開關元件SW導通的狀態下,藉由使寫入電流從開關部 SW流至寫入配線的路徑進行記錄。又,可在導通開關元 件S W的狀態下,藉由使感應電流從開關部S W流至讀取 配線的路徑進行讀取。 此外,在第1圖至第7圖中,相同元件內的參照記錄 層之磁化方向雖表示相同的方向,惟係僅爲例示,與此互 爲反平行或呈9 0度傾斜者亦可。 以上,如參照第1圖至第7圖之說明,本發明之固體 磁性元件係在記錄部W中藉由旋轉偏極電流以小的寫入 電流在記錄磁性部C寫入磁化M2,又,於再生部R中, 使用磁性電阻效果以高感度讀取出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 M2。而且,再生部R的阻抗亦即元件電阻可提高至最適 當的範圍,具有容易陣列化或容易積體化之優點。 -18· (14) (14)595025 在此,說明陣列化該固體磁性元件的構造。 第8圖係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 陣列之胞的等效電路模式圖。亦即,本發明之元件陣列的 胞係具有與第1圖至第7圖相關之上述的固體磁性元件 1 〇與選擇該元件使電流流動之開關部20。固體磁性元件 1 〇係如上所述具備有:使電流流動並進行寫入之記錄部 W、共同具有記錄部W的記錄磁性部C並藉由磁性電阻 效果進行讀取的再生部R。 然後,再生部R與開關部20之間設置有記錄部W, 於再生部R與記錄部W之間連接有寫入用配線WL2。根 據該構造,藉著導通開關部20使電流在b-c間流動而進 行寫入,又,導通開關部使電流在a - c間流動,並可藉著 檢測出a-c間的電阻(電壓)進行再生。亦即,b係與寫入 用配線WL2連接。 該連接關係爲記錄部W的電阻小於再生部R的電阻 。亦即,當記錄部W與再生部R的位置關係與第8圖所 示的關係相反時,因爲再生部R的大電阻使得進行寫入時 記錄部W進行磁化反轉時電流無法充分流動。爲避免此 一情況發生,再生部R與開關部20之間設置記錄部W, 在再生部R與記錄部W之間連接寫入用配線WL2。如此 ,可藉由一個開關部20進行寫入及讀取的胞之選擇,可 大幅簡化積體化時的構成。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陣列 一部份之模式電路圖。亦即,該元件陣列係例如可作爲磁 -19- (15) (15)595025 性陣列使用,具有以陣列狀連接第8圖所示的胞之構造。 繼而,在胞間除了共有第8圖所示的寫入用配線WL2之 外,尙有與此平行的再生用配線WL 1、與此垂直之胞選 擇的配線BL 1之所謂三條配線。 根據該構造,使用與指定的胞之順序對應的字元線 (WL1、WL2)與位元線(BL1),使可進行選擇任意的胞之寫 入及再生。 第1 〇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陣 列的又一具體例之模式電路圖。該具體例亦可作爲磁性記 憶體使用。 本具體例之情況係於再生部R連接有開關部20A,在 記錄部W連接有開關部20B。然後,於再生部R與記錄 部W之間連接有寫入用配線WL 1。開關部20 A係藉由配 線BL 1予以導通,開關部20B係藉由配線BL2予以導通 〇 在該陣列之情況下,藉由開關部20 A與配線WL 1選 擇任意的胞之在生部R以進行讀取,另外,藉由開關部 2 〇B與配線WL1選擇任意的胞之記錄部W進行寫入。 以上,係說明第1圖至第1 〇圖所例示的固體磁性元 件及其應用例作爲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 繼而,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 第1 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 件的剖面構造之模式圖。 亦即’本實施形態之固體磁性元件係以在中央部具有 -20- (16) (16)595025 再生部R,且以在其兩側分別共有記錄磁性部的方式,具 有兩個記錄部Wl、W2。 說明其積層構造時,具有依序積層有參照磁性部A、 磁區分斷部B、記錄磁性部C、中間部D、記錄磁性部E 、磁區分斷部F、及參照磁性部G之構造。然後,藉由參 照磁性部A、磁區分斷部B、及記錄磁性部C構成記錄部 W1,藉由記錄磁性部C、中間部D、及記錄磁性部E構 成再生部R,藉由記錄磁性部E、磁區分斷部F、及參照 磁性部G構成記錄部W2。 上述各層的材料或膜厚、尺寸等係可設爲與第1實施 形態相關之上述的材料或膜厚、尺寸。 說明其動作時,首先該寫入動作係藉著在電極E1至 E2間使電流流動,進行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反轉,以對 記錄磁性部C進行寫入,藉著在電極E3至E4間使電流 流動,進行記錄磁性部E的磁化反轉,以對記錄磁性部E 進行寫入。上述寫入的機構係與第2圖相關之上述寫入機 構相同,係使用旋轉偏極電流之電流直接驅動型的磁化反 轉機構。 此外,再生係藉由使感應電流在電極E 3至E4間流 動,檢測出記錄磁性部C與E之間的磁化之相對角度作 爲磁性電阻。其機構係與第3圖相關之上述機構相同。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可分別在 兩個記錄磁性部獨立儲存資料。 第1 2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變型例 -21 - (17) 的模式剖面圖。在該圖中,與第1 1圖所述之要件相同者 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 亦即’上述變型例係與第6圖所示的元件相同,具有 點接觸即磁性微小接點P。如上所述,藉由設置這種微小 接點P ’可獲得高的磁性電阻變化率,可以極高的感度讀 取記錄於記錄磁性部C及E的磁化。 此外,在第1 1圖至第12圖中,相同元件內的參照記 錄層之磁化方向雖表示相同的方向,惟此僅爲例示,亦可 互爲反平行或9 0度傾斜之方向。 第1 3 (a)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變型 例的模式剖面圖。在該圖中,與第1至12圖所述之要件 相同者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 在本變形例中,雖然在中間部D的上下分別積層有 記錄磁性部C及E,惟磁區分斷部B、F、參照磁性部A 、G係與記錄磁性部C、E相對,不積層於膜厚方向而分 別與面內方向鄰接而配置。然後,電極E 1與參照磁性部 A連接,電極E2與記錄電磁部C連接,電極E3與記錄 電磁部E連接,電極E4與參照磁性部G連接。 即使以這種配置關係配列固體磁性元件的各層,亦同 樣可進行與第2圖相關之上述旋轉偏極電流的輸入動作、 與第3圖相關之上述磁性電阻效果的輸出動作。 又,在此’中間部SP雖形成單一的絕緣層,惟如第 6圖或第12圖所例示,藉由設置一個或複數個磁性微小 接點P’可同樣獲得與第6圖及第12圖相關之上述作用 -22- (18) (18)595025 效果。 第13(b)圖係例示第13(a)圖之固體磁性元件的使用形 態之模式圖。亦即,分別使電極E 1、E4與開關元件S W1 、SW2連接,分別使電極E2、E3與寫入配線1、2連接 。藉由在開關元件SW 1導通的狀態下,使寫入電流從開 關部S W1流經寫入配線1的路徑,可朝向特定的方向記 錄記錄磁性部C的磁化。又,在開關元件SW2導通的狀 態下,藉由使寫入電流從開關部SW2流經寫入配線2的 路徑,可將記錄磁性部E的磁化朝向特定的方向記錄。 第1 4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又一變 型例的模式剖面圖。亦即,該圖(a)係其之平面圖,該圖 (b)係其之正面圖。在該圖中,與第1至13圖所述之要件 相同者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 在本變形例中,依序將參照磁性部A、磁區分斷部B 、記錄磁性部C、磁區分斷部Η、參照磁性部I配置在大 致相同的平面內。繼而,在記錄磁性部C上積層有中間部 D,並於其上積層有參照磁性部Ε。 中間部D的大小必須與記錄磁性部c與參照磁性部Ε 之重疊部分相同或與其大小相同。因而,中間部D即使 覆蓋記錄磁性部C的全體,或是覆蓋至磁區分斷部Β,亦 可連接電極Ε1與Ε2。 又’期望參照磁性部I的磁化方向與參照磁性部Α爲 反平行。電極E2與參照磁性部I連接。藉由兩個磁區分 斷部B及Η可分別使參照磁性部a與記錄磁性部C、或 -23- (19) (19)595025 記錄磁性部C與參照磁性部I的磁化方向朝向反平行。 在此使用電極E 1與E 2使電子從E 1流向E 2,記錄磁 性部C的磁化係朝向與參照磁性部A相同的方向。反之 ’使電子從電極E2流向電極E1時,記錄磁性部c的磁 化則成爲與參照磁性部I相同的方向。 分別使開關部、寫入配線、讀取配線與E 1、E2、E3 連接時,可進行與第7(b)圖所述相同的動作。 第15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又一變 型例的模式剖面圖。亦即,該圖(a)係其之平面圖,該圖 (b)係其之正面圖。在該圖中,與第1至14圖所述之要件 相同者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 在本變形例中,依序將參照磁性部A、磁區分斷部B 、記錄磁性部C、磁區分斷部Η、參照磁性部I配置在大 致相同的平面內。繼而,在記錄磁性部C上積層有中間部 D ’再於其上積層有記錄磁性部Ε,在記錄磁性部Ε兩側 分別介以磁區分斷部F、J大致在同一面內配列有參照磁 性部G、Κ。中間部D的大小必須與記錄磁性部C與記錄 磁性部Ε之重疊部分相同或是與其大小相同。 又,在本具體例中,期望參照磁性部G的磁化方向 與參照磁性部Κ的磁化方向爲反平行。藉由兩個磁區分 斷部Β及Η可分別使參照磁性部Α與記錄磁性部C、或 記錄磁性部C與參照磁性部I的磁化方向朝向反平行。同 樣地,藉由兩個磁區分斷部F及J可分別使參照磁性部G 與記錄磁性部E、或記錄磁性部E與參照磁性部K的磁化 -24- (20) 方向朝向反平行。 第1 6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固體磁 性元件陣列的模式電路圖。該固體磁性元件陣列係具有第 1 1圖或第1 2圖所示之固體磁性胞、及以陣列狀連接有選 擇該胞使電流流動的兩個開關部3 0 A、3 0B所構成的胞之 構造。上述胞係分別與和兩個開關部30A、30B連接的兩 條位元線BL1與BL2連接;與再生部R和兩個記錄部W1 、W2之間連接的字元線WL1和WL2連接;以及與和一 方的開關部連接之字元線WL3連接。 寫入係以如下之方式進行。首先,在記錄部W 1的記 錄磁性部C進行寫入時,使開關部3 0 A導通並使電流流 入該開關部3 0 A的一端(圖中爲下端)與配線WL 1以進行 寫入。又,對記錄部W2的記錄磁性部E進行之寫入,係 導通開關部30B並使電流流入字元線WL2與WL3。 另外,再生有如下之三種方法。 第1方法係導通兩個開關部3 0 A、3 0B,檢測出開關 部3〇A的下端(第16圖中)與字元線WL3之間的磁性電阻 〇 第2個方法係僅導通開關部3 0 A,檢測出開關部3 0 A 的下端(第16圖中)與字元線WL2之間的磁性電阻。 第3個方法係僅導通開關部3 0B,檢測出字元線WL 1 與WL3之間的磁性電阻。 在上述任一種情況下,由於記錄磁性部C、E的電阻 小,因此可檢測出再生部R的電阻。 -25- (21) (21)595025 【實施例】 &下參照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胃1實施例) 首先,製作第1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作爲本發明 的第1實施例。 第1 7(a)圖及(b)圖係表示本實施例之固體磁性元件的 ± δ部分剖面構造之模式圖。 上述的積層構造係使用超高真空濺鍍裝置所製作。首 先’藉由一般的CM0S製程在Si晶圓上形成FET作爲基 ^ °於其上形成由釔(T a)與銅(Cu)所構成的下側電極膜(未 ®示)’以與圖上下相反的順序形成第17(a)及(b)圖的積 ® 0莫’再形成上部電極層。藉由在該積層膜上塗敷 EB(electron beam)抗蝕劑,進行EB曝光使之剝落,首先 將積層膜加工至60nmx 240nm的尺寸之後,再使用EB描 繪、剝落,除去微小積層膜的一部份至記錄層出現爲止, 以製作第1圖所示的構造。再者,各電極如第9圖所示, 係與讀取用及寫入用字元線與FET連接。 與該固體磁性元件相對,導通開關用電晶體,先使負 3Ma(毫安培)的脈衝電流在b-c間流動,在磁化初期化之 後,使具有正符號的脈衝電流流動,藉由a-c間的磁性電 阻變化檢測出記錄磁性部C的磁性反轉。結果,第1 7(a) 及(b)圖皆使電漿〇.2mA的寫入電流在b-c間流動時,在 -26- (22) (22)595025 a_c間所獲得的通道磁性電阻的價沒有變化,並未產生磁 化反轉’具有第17(a)圖的構造之元件係在b-c間使電漿 0.9mA的電流流動時,在a_c間所獲得的磁性電阻產生變 化,又具有第17(b)圖的構造之元件係在b-c間使電漿 〇.6mA的電流流動時,在a-c間所獲得的磁性電阻將產生 變化,確認皆已進行磁化反轉。 而且,使該固體磁性元件陣列化爲4x 4的矩陣狀, 製作出如第9圖所示的已連接之固體磁性元件陣列。在該 陣列構造中,藉由適當選擇位元線BL與字元線WL,可 對任意的胞進行寫入與讀取。 (第2實施例) 然後,製作第1 1圖所示的第2實施形態之固體磁性 元件作爲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亦即,在本實施例中,記 錄磁性部C及E係使用由鎳鐵鈷(NiFeCo)所構成的磁性體 膜,中間部D則使用鋁土,參照磁性部a及G係使用鈷 鐵(CoFe)。又,參照磁性部A及G的外側係分別設置由 鎘(Ru)/鈷鐵(CoFe)/銷銦锰(PtlrMn)構成的積層膜,且具 有交換向異性。 以此方法形成的第2實施形態之固體磁性元件係可以 一個元件進行邏輯處理。亦即,該元件係藉由分別輸入至 記錄磁性部C與記錄磁性部E的「0」、「1」信號之組 合,例如可進行邏輯積(AND)或邏輯和(OR)或上述的否定 (NAND、NOR)之各種邏輯處理。再者,藉著放大處理該 -27- (23) (23)595025 再生輸出結果且輸入至下一個胞,可進行各種複雜的運算 處理。 (第3實施例) 繼而,如第1 4圖所示,說明兩條細線交叉構造的固 體磁性元件之製作方法作爲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 第1 8圖係表示本實施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製造方法 的步驟圖。 亦即,首先以參照磁性部A、磁區分斷部B、記錄磁 性部C、磁區分斷部Η、參照磁性部I形成由CoFe構成 的磁性膜。在其膜上塗敷抗蝕劑,使用EB描繪裝置形成 細線狀遮罩。然後,以微影離子鈾刻裝置除去細線以外的 部分,形成如第18(a)圖所示的細線100。 與該細線相對,在第18(a)圖表示的L1與L2上藉由 掃描電子束,如第18(b)圖所示,形成由結晶變質部構成 的磁區分斷部B、Η。 然後,如第18(c)圖所示,在細線100上形成具有中 間部D及參照磁性部Ε之磁性層1 1 0。繼而,以與第 1 8 (a)圖相關之上述相同的方法使該磁性層1 1 0細線化。 此時,細線1 20的方向以與下面的細線1 00大致呈垂直方 向之方式形成。 爲使參照磁性部A與參照磁性部I之磁化方向反平行 ,例如在參照磁性部I直接積層PtMn襯墊或介以RU(膜 厚約1 n m )積層P t Μ η襯墊。最後則安裝配線。 (24) (24)595025 藉由以上所說明的方法,介以中間部D,例如可形成 具有兩條寬度5 0 n m的交叉細線之固體磁性元件。 以上’參照具體例並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然而, 本發明係不限定於上述具體例者。例如,關於構成固體磁 性元件之各要素的具體例之尺寸關係或材料、其他材料、 電極、鈍化絕緣構造等的形狀與材質,業者藉由從週知的 範圍進行適當的選擇,同樣實施本發明,在可獲得相同的 功效之範圍內,皆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又,固體磁性元件之反強磁性層、強磁性層、間層、 絕緣層等的構成要素可分別形成單層,或可爲積層兩層以 上的構造。 此外’以上述的固體磁性元件及固體磁性元件陣列爲 基準作爲本發明的實施形態,該業者進行適當的設計變更 之固體磁性元件及固體磁性元件陣列亦同樣屬於本發明的 範圍。 [發明之功效] 如以上所詳述,根據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固體磁性元 件’係具備有··利用電流直接驅動之磁化反轉,以低電流 確實寫入之記錄部;以及,利用磁性電阻效果,可具有高 的元件阻抗之再生部。 結果’在已陣列化時,可進行胞選擇,可實現高積體 化及低消耗電力化之磁性記憶體或各種邏輯電路,在產業 上極具優勢。 -29- (25) (25)595025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例示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固體磁性 元件的基本剖面構造之模式圖。 第2(a) 、( b )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固體磁性元件的 記錄部W之動作的模式圖。 第3 ( a ) 、( b )圖係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 元件之再生部R的動作之模式圖。 第4圖係以記憶層及參照層作爲多層化之例,例示使 用反強磁性結合的多層膜之固體磁性元件的剖面之模式圖 〇 第5圖係以固體磁性元件的各層之寬度相異的方式袠 示所形成的固體磁性元件之模式圖。 第6 ( a ) 、( b ) 、( c ) 、( d )圖係表示第1實施 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變型例的模式剖面圖。 第7 ( a ) 、( b )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 元件之變型例的模式剖面圖。 第8圖係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 陣列之胞的等效電路模式圖。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陣列 一部份之模式電路圖。 第1 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障 列的又一具體例之模式電路圖。 第1 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 -30- (26) (26)595025 件的剖面構造之模式圖。 第12(a) 、( b ) 、( c ) 、(d)圖係表示第2實施 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變型例的模式剖面圖。 第13(a) 、( b )圖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固體磁 性元件之又一變型例的模式剖面圖。 第1 4 ( a ) 、( b )圖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固體磁 性元件之又一變型例的模式剖面圖。 第1 5 ( a )、( b )圖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固體磁 性元件之又一變型例的模式剖面圖。 第1 6圖係表示使用第2實施形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 固體磁性元件陣列的模式電路圖。 第17(a) 、( b )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固體 磁性元件的主要部分剖面構造之模式圖。 第1 8圖係作爲本發明第3實施例的固體磁性元件之 製造步驟圖。 [圖號說明] A、 E、G、I、K參照磁性部 B、 F、J、Η磁區分斷部 C、 Ε記錄磁性部 D 中間部 Ε 1至Ε 3 電極 Μ 1至Μ 3 磁化 R再生部 -31 - (27)595025 W記 P微 S W f 10 @ 20 _ WL2 WL1 BL2 1、2 100 ' 110 錄部 小接點 兩關元件 3體磁性元件 3關部 寫入用配線 再生用配線 配線 寫入配線 120細線 磁性層 -32-

Claims (1)

  1. (1) (1)595025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固體磁性元件,其特徵在於具備有: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1方向的第1強磁性體之第 1參照磁性部;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2方向的第2強磁性體之第 2參照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參照磁性部之間,包含第3強 磁性體之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的 磁區分斷部,以及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的 中間部, 藉由使寫入電流在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 性部之間流動,使上述第3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與上 述第1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藉由在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使 感應電流流動,可檢測出與上述第2方向相對之上述第3 強磁性體的磁化方向之相對的關係。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更具 備有: 與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開關部;以及 與上述記錄磁性部連接的寫入配線, 在導通上述開關部的狀態下,從上述開關部至上述寫 入配線的路徑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 -33- (2) (2)595025 在導通上述開關部的狀態下,從上述開關部至上述第 2參照磁性部的路徑使上述感應電流流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更具 備有: 與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第1開關部; 與上述記錄磁性部連接的寫入讀取配線;以及 與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第2開關部, 在導通上述第1開關部的狀態下,從上述第1開關部 至上述寫入讀取配線的路徑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 在導通上述第2開關部的狀態下,從上述第2開關部 至上述寫入讀取配線的路徑使上述感應電流流動。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藉由 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使已旋轉偏極的電子電流流入至上 述記錄磁性部,藉由上述已旋轉偏極之電子電流,使該記 錄磁性部的強磁性體之磁化朝向上述大致平行或反平行的 方向, 在上述感應電流流動時,因應上述磁化方向之相對的 關係使電阻變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上述 中間部係以電性絕緣性的材料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上述 中間部係包含從相鄰接的磁性層延伸之磁性接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具有 上述記錄磁性部之上述強磁性體,係由比具有上述參照磁 -34 - (3) (3)595025 性部之上述強磁性體軟磁性的材料所構成。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更具 備有在上述第1及第2強磁性體施加交換偏壓磁場之反強 磁性層。 9 . 一種固體磁性元件,其特徵在於具備有: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1方向的第1強磁性體之第 1參照磁性部;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2方向的第2強磁性體之第 2參照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參照磁性部之間的中間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中間部之間,具有 第3強磁性體之第1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中間部之間,具有 第4強磁性體之第2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之 間的第1磁區分斷部;以及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的第2磁區分斷部; 藉由在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寫入電流流動,使上述第3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 與上述第1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藉由在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寫入電流流動,使上述第4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 與上述第2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35- (4) (4)595025 藉由在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感應電流流動,可檢測出上述第3強磁性體與上述第 4強磁性體的磁化方向之相對的關係。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更 具備有: 與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第1開關部; 與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第2開關部; 與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連接的第1寫入配線;以及 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連接的第2寫入配線, 在導通上述第1開關部的狀態下,藉由從上述第1開 關部至上述第1寫入配線的路徑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使 上述第3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與上述第1方向平行或 反平行的方向, 在導通上述第2開關部的狀態下,藉由從上述第2開 關部至上述第2寫入配線的路徑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使 上述第4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與上述第2方向平行或 反平行的方向。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藉 由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使已旋轉偏極的電子電流流入至 上述記錄磁性部,藉由上述已旋轉偏極之電子電流,使該 記錄磁性部的強磁性體之磁化朝向上述大致平行或反平行 的方向。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上 述中間部係包含從相鄰接的磁性層延伸之磁性接點。 -36- (5) (5)595025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上 述中間部係藉由電性絕緣性的材料所形成。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上 述中間部係包含從相鄰接的磁性層延伸之磁性接點。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具 有上述記錄磁性部之上述強磁性體,係由比具有上述參照 磁性部之上述強磁性體軟磁性的材料所構成。 Ι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體磁性元件,其中更 具備有在上述第1及第2強磁性體施加交換偏壓磁場之反 強磁性層。 1 7 . —種固體磁性元件陣列,其特徵在於具備有: 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係具備有: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1方向的第1強磁性體之第 1參照磁性部;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2方向的第2強磁性體之第 2參照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參照磁性部之間,包含第3強 磁性體之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的 磁區分斷部;以及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的 中間部, 藉由在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使 寫入電流流動,使上述第3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與上 -37- (6) (6)595025 述第1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藉由在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記錄磁性部之間使 感應電流流動,可檢測出與上述第2方向相對之上述第3 強磁性體的磁化方向之相對的關係;以及 選擇手段,係選擇上述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中任一個 元件,使上述寫入電流或上述感應電流流動。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固體磁性元件陣列,其 中係具備有: 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係更具備有: 與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開關部;及 與上述記錄磁性部連接的寫入配線, 在導通上述開關部的狀態下,從上述開關部至上述寫 入配線的路徑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 在導通上述開關部的狀態下,從上述開關部至上述第 2參照磁性部的路徑使上述感應電流流動而構成;以及 選擇手段,係選擇上述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中任一個 元件’使上述寫入電流或上述感應電流流動。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固體磁性元件陣列,其 中係具備有: 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係更具備有: 與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第1開關部; 與上述記錄磁性部連接的寫入讀取配線;及 與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第2開關部, 在導通上述第1開關部的狀態下,從上述第1開關部 -38- (7) (7)595025 至上述寫入讀取配線的路徑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 在導通上述第2開關部的狀態下,從上述第2開關部 至上述寫入讀取配線的路徑使上述感應電流流動而構成; 以及 選擇手段,係選擇上述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中任一個 元件,使上述寫入電流或上述感應電流流動。 2 0 . —種固體磁性元件陣列,其特徵在於具備有: 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係具備有: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1方向的第1強磁性體之第 1參照磁性部; 包含有磁化方向固接於第2方向的第2強磁性體之第 2參照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參照磁性部之間的中間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中間部之間,具有 第3強磁性體之第1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中間部之間,具有 第4強磁性體之第2記錄磁性部; 設置於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之 間的第1磁區分斷部;以及 設置於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的第2磁區分斷部, 藉由在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寫入電流流動,使上述第3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 與上述第1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39- (8) 藉由在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寫入電流流動,使上述第4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 與上述第2方向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向, 藉由在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之 間使感應電流流動,可檢測出上述第3強磁性體與上述第 4強磁性體的磁化方向之相對的關係;以及 選擇手段,係選擇上述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中任一個 元件,使上述寫入電流或上述感應電流流動。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固體磁性元件陣列’其 中係具備有: 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係更具備有: 與上述第1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第1開關部; 與上述第2參照磁性部側連接的第2開關部; 與上述第1記錄磁性部連接的第1寫入配線;及 與上述第2記錄磁性部連接的第2寫入配線, 在導通上述第1開關部的狀態下,藉由從上述第1開 關部至上述第1寫入配線的路徑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使 上述第3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與上述第1方向平行或 反平行的方向, 在導通上述第2開關部的狀態下,藉由從上述第2開 關部至上述第2寫入配線的路徑使上述寫入電流流動’使 上述第4強磁性體的磁化朝向大致與上述第2方向平行或 反平行的方向;以及 選擇手段,係選擇上述複數個固體磁性元件中任一個 -40- 595025 Ο) 元件,使上述寫入電流或上述感應電流流動。
    -41 -
TW092107326A 2002-03-29 2003-03-28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nd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rray TW59502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96345 2002-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6026A TW200306026A (en) 2003-11-01
TW595025B true TW595025B (en) 2004-06-21

Family

ID=27800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7326A TW595025B (en) 2002-03-29 2003-03-28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nd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rray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6906949B1 (zh)
EP (1) EP1349184B1 (zh)
KR (1) KR100574713B1 (zh)
CN (1) CN1254790C (zh)
DE (1) DE60300157T2 (zh)
TW (1) TW5950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00157T2 (de) * 2002-03-29 2005-11-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sche Speichereinheit und magnetische Speichermatrix
JP2005294376A (ja) * 2004-03-31 2005-10-20 Toshiba Corp 磁気記録素子及び磁気メモリ
US7315041B2 (en) * 2004-05-21 2008-01-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witching devices based on half-metals
US7369427B2 (en) 2004-09-09 2008-05-06 Grandis, Inc. Magnetic elements with spin engineered insertion layers and MRAM devices using the magnetic elements
FR2879349B1 (fr) * 2004-12-15 2007-05-11 Thales Sa Dispositif a electronique de spin a commande par deplacement de parois induit par un courant de porteurs polarises en spin
US7061797B1 (en) * 2004-12-30 2006-06-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Hybrid memory cell for spin-polarized electron current induced switching and writing/reading process using such memory cell
US7745893B2 (en) * 2005-10-17 2010-06-29 Northern Lights Semiconductor Corp. Magnetic transistor structure
JP4187021B2 (ja) * 2005-12-02 2008-1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憶素子及びメモリ
JP5396281B2 (ja) * 2007-01-24 2014-01-22 アレイオミッ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を配列する方法、前記方法に用いる磁気配列装置、前記方法に用いるマイクロデバイス製品、および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の配列システム
US7573736B2 (en) * 2007-05-22 2009-08-1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pin torque transfer MRAM device
US7688616B2 (en) * 2007-06-18 2010-03-30 Taiwan Semicondcu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gramming a magnetic memory element
JP2009049264A (ja) * 2007-08-22 2009-03-05 Toshiba Corp 磁気記憶素子及び磁気記憶装置
JP5455313B2 (ja) * 2008-02-21 2014-03-2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記憶素子及び磁気記憶装置
US8310861B2 (en) * 2008-09-30 2012-11-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STT-MRAM cell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piezoelectric stress material
US7876603B2 (en) * 2008-09-30 2011-01-25 Micron Technology, Inc. Spin current generator for STT-MRAM or other spintronics applications
US8102700B2 (en) 2008-09-30 2012-01-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Unidirectional spin torque transfer magnetic memory cell structure
US7944738B2 (en) * 2008-11-05 2011-05-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Spin torque transfer cell structure utilizing field-induced antiferromagnetic or ferromagnetic coupling
US8553449B2 (en) 2009-01-09 2013-10-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STT-MRAM cell structures
US7957182B2 (en) * 2009-01-12 2011-06-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cell having nonmagnetic filament contact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and fabricating the same
EP2453482A4 (en) * 2009-07-09 2013-04-24 Univ Kyushu Nat Univ Corp MAGNETIC INVERSION APPARATUS, MEMORY MEMBER, AND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APPARATUS
JP5486731B2 (ja) 2011-03-22 2014-05-07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磁気メモリ
US8697484B2 (en) 2011-12-20 2014-04-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a pinned layer in a 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
US9082494B2 (en) 2012-01-13 2015-07-14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cells having a common gate terminal
US9048410B2 (en) 2013-05-31 2015-06-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devices comprising magnetic tracks individuall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agnetic domains having domain wall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 memory device comprising magnetic tracks individuall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agnetic domains having domain walls
JP2018152432A (ja) * 2017-03-10 2018-09-27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磁気記憶装置
CN108500968B (zh) * 2018-02-26 2021-04-30 中国矿业大学 磁流变液软体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5864A (en) * 1995-09-28 1997-12-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magnetic components
US6111784A (en) * 1997-09-18 2000-08-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thin film memory element utilizing GMR effect, and recording/reproduction method using such memory element
US6130814A (en) * 1998-07-28 2000-10-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urrent-induced magnetic switching device and memory including the same
US6259586B1 (en) * 1999-09-02 2001-07-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sensor with AP-coupled free layer
US6611405B1 (en) * 1999-09-16 2003-08-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 and magnetic memory device
US6730949B2 (en) * 2001-03-22 2004-05-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device
DE60300157T2 (de) * 2002-03-29 2005-11-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sche Speichereinheit und magnetische Speichermatrix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49184A1 (en) 2003-10-01
CN1448917A (zh) 2003-10-15
US20050190594A1 (en) 2005-09-01
DE60300157T2 (de) 2005-11-10
KR20030078766A (ko) 2003-10-08
CN1254790C (zh) 2006-05-03
US7042762B2 (en) 2006-05-09
US6906949B1 (en) 2005-06-14
DE60300157D1 (de) 2004-12-23
KR100574713B1 (ko) 2006-04-28
TW200306026A (en) 2003-11-01
EP1349184B1 (en) 2004-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95025B (en)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nd solid-state magnetic element array
TWI222763B (en) Magnetic logic element and magnetic logic element array
JP4371781B2 (ja) 磁気セル及び磁気メモリ
JP3891540B2 (ja) 磁気抵抗効果メモリ、磁気抵抗効果メモリに記録される情報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mram
JP5377547B2 (ja) 磁気トンネル接合素子
US7378699B2 (en) Magnetic head having a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 and highly polarized spin injection layer
JP3897348B2 (ja) 固体磁気素子及び固体磁気素子アレイ
US7486486B2 (en) Magnetic device to reduce reversal current in current-driven magnetic reversal and magnetic memory using same
JP4594679B2 (ja)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磁気メモリ
JP2006114868A (ja) 磁気記録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磁気記録装置
JP3916908B2 (ja)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メモリ及び磁気ヘッド
JP2005294376A (ja) 磁気記録素子及び磁気メモリ
JP2001237472A (ja)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および磁気抵抗効果記憶素子およびデジタル信号を記憶させる方法
JP2007012264A (ja) 磁気ヘッド及び磁気記録装置
JP2004146688A (ja)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メモリ、及び磁気ヘッド
WO2011081051A1 (ja) 磁気メモリセル及び磁気メモリ
JP3785153B2 (ja) 磁性体論理素子及び磁性体論理素子アレイ
JP3836779B2 (ja)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及び磁気メモリ
JP2001076479A (ja) 磁気メモリ素子
JP2013008984A (ja) 磁気記録素子及び磁気メモリ
US7948717B2 (en)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element, magnetic head,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and magnetic memory
JP3813920B2 (ja) 磁気デバイス及び磁気メモリ
JP2003031771A (ja) 記憶セル構造およびこの構造を備えた4値記憶固体磁気メモリ
JP2000100154A (ja) 磁気メモリ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再生方法
Fukuzawa et al.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 including connection layers with magnetization alignment angles therebetween of 30 to 60 between metallic magnetic lay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