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92847B - Dual roll cas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ast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Dual roll cas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asting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92847B
TW592847B TW092120551A TW92120551A TW592847B TW 592847 B TW592847 B TW 592847B TW 092120551 A TW092120551 A TW 092120551A TW 92120551 A TW92120551 A TW 92120551A TW 592847 B TW592847 B TW 5928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trip
cooling
seal
cas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0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5834A (en
Inventor
Isamu Nakayama
Katsumi Nakayama
Shiro Osada
Original Assignee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filed Critical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405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5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92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928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6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moulds with travelling walls, e.g. with rolls, plates, belts, caterpillars
    • B22D11/0622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moulds with travelling walls, e.g. with rolls, plates, belts, caterpillars formed by two casting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6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moulds with travelling walls, e.g. with rolls, plates, belts, caterpillars
    • B22D11/0637Accessories therefor
    • B22D11/0697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casting in a protected atmosphe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 B22D11/128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for removing
    • B22D11/1287Rolls; 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while in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5/00Casting using a mould or core of which a part significant to the process is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e.g. chill casting; Mould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2D15/005Casting using a mould or core of which a part significant to the process is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e.g. chill casting; Mould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of rolls, wheel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592847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雙輥鑄造機及其運轉方法。 【先前技術】 第1圖爲表示根據日本特開平8-300108號公報中所 揭示之發明的習知例雙輥鑄造機。 該雙輥鑄造機,具備有:一對冷卻輥1 ;附帶在該冷 卻輥1上的一對側堰2 ;夾持著冷卻輥1所鑄造的帶鋼3 並且是將其輸送至輥軋成形等下一步驟的一對夾送輥4 ; 具有對峙在帶鋼3板寬廣方向緣部的左右側壁並且是包圍 著冷卻輥1至夾送輥4間帶鋼3的移動路徑的包圍箱體 5 ;設置在該包圍箱體5內部的延續台6和複數台輥7 ; 連接於包圍箱體5的帶鋼3移動方向上游部份形成爲可抵 接於各冷卻輥1外周圍面的密封構件8 ;及,連接於包圍 箱體5的帶鋼3移動方向下游部份形成爲可抵接於各夾送 輥4外周圍面的密封構件9。 冷卻輥1,是被配置成互相平行成水平,形成爲可視 要鑄造的帶鋼3板厚來擴縮調整其輥間隙。 冷卻輥1的旋轉動向和速度,是設定成各輥外周圍面 是從上側朝輥間隙以等速進行移動。 此外,冷卻輥1,在其內部是形成爲可流通有冷卻 水。 一方的側堰2,是面接觸於各冷卻輥1的一端面,當 (2)592847 冷卻輥I和側堰2所包圍的空間內供給有熔化金屬時,該 金屬會形成熔態金屬1 〇。 當邊對冷卻輥1進行除熱邊形成著上述熔態金屬1 0 並且使冷卻輥〗旋轉時,金屬會凝固在冷卻輥]的外周圍 面,藉由輥間隙朝下方送出帶鋼3。 夾送輕4,是被設置在比冷卻輥1還下側處且是靠近 要搬運帶鋼3的下個操作處。
延續台6,是構成爲可設定其位置是爲將冷卻輥1所 送出的帶鋼3朝夾送輕4側進行引導的狀態或不接觸於帶 鋼3的狀態。 另外,台輥7,是被配置成可將經延續台6由朝夾送 輥前進的帶鋼2從其下側支撐著。 於包圍箱體5的下部,中介著密封構件8 0連接有廢 料箱1 1使其是位於冷卻輥1的正下方位置,鑄造開始時 所產生的瑕疵形狀帶鋼3是可回收在該廢料箱π內。
再者,於包圍箱體5及廢料箱1 1的內部,輸送有來 自於管路1 2的惰性氣體(氮氣)G,將包圍箱體5內部 保持成不氧化環境來防止高溫帶鋼3的氧化。 此外,上述惰性氣體G,是由介於包圍箱體5和冷卻 輥1間的密封構件8,及介於包圍箱體5和夾送輥4間的 密封構件9來抑制其往外部流出。 然而,於第1圖所示的雙輥鑄造機中,因受到高溫熔 態金屬1 3的影響,包圍箱體5內容的環境溫度是愈靠近 帶鋼3移動路徑上游側會愈高,又加上冷卻輥1是位於包 -6- (3) (3)592847 圍箱體5的最上部,所以煙囪效應使惰性氣體G會從冷 卻輥1和密封構件8間吹出至包圍箱體5的外部,使視惰 性氣體G .流出量而定的外氣經由夾送輥4和密封構件9 間流入包圍箱體5內部。 因此,針對著流出到外部的惰性氣體G流出量,若 不對包圍箱體5重新供給惰性氣體G時,就無法防止高 溫帶鋼3的氧化。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實情而爲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 供一種可削減帶鋼氧化防止用惰性氣體供給量的雙輥鑄造 機及其運轉方法。 【發明內容】 於本發明例舉的一例雙輥鑄造機中,是由擺動壁用密 封構件來閉塞第1及第2擺動壁的周緣部和包圍箱體側面 間的空隙,將第1及第2擺動壁轉動成第1及第2密封輥 是位於最接近帶鋼的位置,以抑制惰性氣體從夾送輥側往 冷卻輥側的流動。 在該狀態下,是將第〗及第2密封輥旋轉成可應對於 帶鋼的移動方向,以減輕這些密封輥抵接到帶鋼時所造成 的損傷。 此外,藉由設置在第1及第2擺動壁上的止動件,使 第1密封輕和第2密封輥的間隙是保持在帶鋼最大厚度以 上,以防止第1及第2密封輕夾持著帶鋼。 再者,以控制手段來起動第1及第2引動器,使軸支 (4) (4)592847 在第1及第2擺動壁上的第1密封輥和第2密封輥保持成 所設定的間隔,將各密封輥和帶鋼間的空隙成爲一定距 離。 .· 於本發明例舉的另一例雙輥鑄造機中,是由擺動壁用 密封構件來閉塞第3擺動壁的周緣部和包圍箱體側面間的 空隙’將第3擺動壁轉動成第3密封輥是位於最接近帶鋼 的位置,以抑制惰性氣體從夾送輥側往冷卻輥側的流動。 在該狀態下,是將第3密封輥旋轉成可應對於帶鋼的 移動方向,以減輕密封輥抵接到帶鋼時所造成的損傷。 此外,藉由能夠限制擺動壁轉動的止動件,使第3密 封輥和台輥的間隙是保持在帶鋼最大厚度以上,以防止第 3祀、封輥和台輥夾持著帶鋼。 於本發明例舉的又另一例雙輥鑄造機中,是將冷卻輥 用密封構件靠近於各別的冷卻輥,使密封構件對冷卻輥的 間隔是縮小到不妨礙冷卻輥旋轉的最小限度,以抑制惰性 氣體從包圍箱體內部吹往外部。 此外,從冷媒供給手段將冷媒連續性輸送至冷卻輥用 密封構件內,以防止該冷卻輥用密封構件的熱變形。 於本發明的雙輥鑄造機運轉方法中,是以相等於帶鋼 移動速度的圓周速度來旋轉密封輥,在帶鋼抵接過各密封 車昆時’不會有明顯的擦過痕形成在帶鋼上。 【實施方式】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8 - (5) (5)592847 根據所附圖面,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說明。 第2圖至第8圖是表示本發明的雙輥鑄造機實施形態 例第1例圖,圖中與第1圖爲同一圖號的部份是表示同一 物。 該雙輥鑄造機,具備有:被配置在包圍箱體5內部並 且其則_部是可接近或離開帶鋼3 —面(上側夾送輕4抵 接的面)的擺動壁1 3 ;軸支在該擺動壁1 3的前端上與冷 卻輥1平行的密封輥1 4 ;被配置在包圍箱體5內部並且 其削_部是可接近或離開帶鋼3另一面(下側夾送輕4抵 接的面)的擺動壁1 5 ;軸支在該擺動壁1 5的前端上與冷 卻輥1平行的密封輥1 6 ;配置在包圍箱體5內部可將帶 鋼3從這些密封輥1 4、1 6朝夾送輥4成略水平搬運的複 數台輥1 7 ;在包圍箱體5內部被配置成是位於台輥1 7上 方並且其前端是可接近或離開帶鋼3 —面的擺動壁18; 軸支在該擺動壁1 8前端上與冷卻輥1平行的密封輥1 9 ; 及,對於該密封輥1 9所要接近的台輥i 7是從下側吐出惰 性氣體G的氣腔2 0。 擺動壁1 3、15、1 8,是由:配置成沿著包圍箱體5 左右側壁的臂2 1、2 2 ;介於兩臂2 1、2 2間並且是將其左 右緣部從這些臂2 1、22的基端部固定到前端附近部份的 區隔板23 ;被締結在一方臂2 1的基端部上貫穿著包圍箱 體5側壁成可轉動的支撐軸24 ;被締結在另一方臂222 的基ί而部上貝芽者包圍箱體5側壁成可轉動的中空構造支 撐軸2 5 ;及被設置在包圍箱體5外部並且是軸支著支撑 -9- (6) (6)592847 軸2 4、2 5的軸承2 6、2 7所構成。 於軸承26、27和包圍箱體5間,蛇腹狀的密封構件 28、29是被配置成於周圍方向包圍著支撐軸24、25。 密封構件2 8、2 9,其一端部是被安裝在軸承2 6、2 7 的端面,另一端部是被安裝在包圍箱體5的側壁外面。 密封輥1 4、1 6、〗9,是由圓筒狀的胴部3 〇和嵌入在 該胴部3 0各端部內的輪穀3 1、3 2所構成。 一方的輪穀3 1,是中介著軸承3 3被軸支在臂2 1靠 近前端的位置上,另一方的輪穀32,是中介著軸承34被 軸支在臂2 2靠近前端的位置上,各別是設置成密封輥 1 4、1 6、1 9外周圍面對區隔板2 3緣部的間隔能盡量變 小。 上述擺動壁13、15、18,是構成爲由擺動機構35、 3 6、3 7來轉動;密封輥14、1 6、1 9,是構成爲由驅動機 構38、39、40來旋轉。 擺動機構35、36、37,是由:被配置在包圍箱體5 外部並且是往帶鋼3移動方向可擴縮的耳軸形缸筒4 1 ; 及,被嵌裝在支撐軸24端部並且連結著缸筒41的活塞桿 42的操縱桿43所構成。 缸筒4 1的擴縮起動,是從操縱桿4 3傳達至擺動壁 1 3、1 5、1 8的支撐軸2 4,藉此,使密封輥! 4、1 6、1 9接 近或離開帶鋼3。 驅動機構38、39、40,是由:配置在包圍箱體5外 部其驅動軸4 4是正對著支撐軸2 5的馬達4 5 ;被插通在 -10- (7) (7)592847 支撐軸2 5內部並且是將其一端嵌裝在驅動軸44上的中間 軸4 6 ;由軸承4 7、4 8軸支在臂2 2的基端部內方並且是 嵌裝著中間軸4 6另一端的鏈輪4 9 ;被配置在臂2 2前端 部內方並且嵌裝著密封輥1 4、1 6、1 9另一端部輪穀3 2的 鏈輪5 0 ;及,圈掛在該鏈輪4 9、5 0上無端狀的鏈條5 1 所構成。 馬達4 5的驅動軸44的旋轉,是經由中間軸4 6、鏈 輪49、鏈條51、鏈輪50傳達至輪穀32,藉此,使密封 輥1 4、1 6、1 9旋轉。 因此,只要用從冷卻輥1往夾送輥4前進的帶鋼3搬 運速度所應對的圓周速度來旋轉密封輥1 4、1 6、1 9時, 帶鋼3會振擺於其板厚方向,即使帶鋼3和密封輥1 4、 16、19的外周圍面抵接著,於帶鋼3上也不會有明顯的 擦過痕。 於擺動壁13、15、18的臂21、22上,從其靠近基端 的部份延伸至前端部份遍及全長的密封構件5 2、5 3,是 被安裝成可滑動於包圍箱體5的側壁。 在包圍箱體5內側面最靠近擺動壁1 3、1 5、1 8基端 部的位置上,朝橫向延伸的密封構件5 4,是被安裝成可 滑動於臂2 1、22的基端部和區隔板23的上緣部份。 這些密封構件52、53、54,是由具耐熱性並且是可 彈性變形的素材所形成。 即,擺動壁1 3、1 5、1 8和包圍箱體5內側面間的空 隙,是由上述密封構件5 2、5 3、5 4閉塞著。 -11 - (8) (8)592847 於擺動壁13的臂21、22前端部,設有止動件55, 此外,於擺動壁1 5的臂21、22前端部,設有可抵接上述 止動件5 5的止動件5 6。 止動件5 5、5 6的形狀,是設計成當擺動壁1 3、1 5的 前端部相對性接觸使止動件5 5、5 6互相抵接時,各密封 輥1 4、1 6的胴部3 0的間隙是不會使冷卻輥1所鑄造的帶 鋼3最大板厚往下降的値。 因此,即使止動件5 5、5 6互相抵接,兩密封輥1 4、 1 6也不會夾持著帶鋼3,而對該帶鋼3保持著指定間隙。 於包圍箱體5的內側面,在擺動壁1 8的臂2 1、22設 有從下側成對峙的止動件5 7。 止動件57的位置,是設定成當擺動壁1 8前端部接近 台輥1 7時,密封輥1 9的胴部3 0和與其應對的台輥1 7的 間隙,是不會使冷卻輥1所鑄造的帶鋼3最大板厚往下 降。 因此,即使臂2 1、22抵接於止動件5 7,台輥1 7和 密封輥1 9也不會夾持著帶鋼3,而對該帶鋼3保持著指 定間隙。 再者,於可使擺動壁1 3、1 5轉動的擺動機構3 5、 3 6,附帶著控制機構5 8。 控制機構5 8 ’是由·設置在各缸同4 1上的流路切換 閥5 9 ;被安裝在一方擺動機構3 5所組裝的缸筒4 1上並 且應對著活塞桿42的位置發出檢測訊號60的位置檢測器 6 1 ;具有以手動操作就可傾動的操作把手62並且可視傾 -12- (9) (9)592847 動角度發出指令訊號63的位置設定器64 ;藉由手動操作 就可發出指令訊號6 5的開放指令器6 6 ;及,可視檢測訊 號6 0以及指令訊號6 3、6 5對流路切換閥5 9送出切換訊 號67、68的控制器69所構成(參考第8圖)。 流路切換閥5 9,是按照來自於控制器6 9的切換訊號 6 7、6 8,被設定成以下狀態:將缸筒4 1的桿側流體室及 頭側流體室從外部遮住的狀態;將缸筒4 1的桿側流體室 連通於泵接口 P並且將頭側流體室連通於油箱接口 T的狀 態;及,將缸筒4 1的頭側流體室連通於泵口 P並且將桿 側流體室連通於油箱口 T的狀態。 控制器69,是根據來自於位置設定器64的指令訊號 63,將切換訊號67送訊至一方擺動機構35的缸筒41所 連接的流路切換閥5 9,於同時根據位置檢測器6 1的檢測 訊號60將切換訊號68送訊至另一方擺動機構36 .的缸筒 4 1所連接的流路切換閥5 9,使各缸筒4 1起動成密封輥 1 4、1 6是保持著一定間隔的同時,擺動壁1 5是追隨著擺 動壁1 3進行轉動。 此外,當控制器69收到來自於開放指令器66的指令 訊號6 5時,是對各流路切換閥5 9送出切換訊號6 7、 6 8,使各缸筒4 1起動成擺動壁1 3、1 5是轉動在密封輥 1 4、1 6分開方向。 氣腔2 0,爲在其上部具有惰性氣體G吐出用開口的 中空構造體,其是被設置在包圍箱體5內底部位於密封輥 1 9所要接近的台輥1 7下側。 -13- (10) (10)592847 於該氣腔2 0內部,是輸送有來自於管路7 0的惰性氣 體G。 另外,於包圍箱體5上,連接有可分別對比擺動壁 1 3、1 5還靠近冷卻輥1側的空間7 1,及擺動壁1 3、1 5和 擺動壁1 8間的空間72,以及比擺動壁1 8還靠近夾送輥4 側的空間7 3輸送惰性氣體G的管路7 4、7 5、7 6。 以下是對第2圖至第8圖所示的雙輥鑄造機起動進行 說明。 在帶鋼3鑄造開始前,由管路7 4、7 5、7 6對包圍箱 體5內部輸送惰性氣體g,先將該包圍箱體5內部形成爲 不氧化環境。 再者,藉由手動操作開放指令器66,以對控制器69 送出指令訊號65,使該控制器69發出切換訊號67、68, 將擺動機構3 5、3 6的各缸筒4 1所連接的流路切換閥5 9 設定成該當缸筒4 1是起動成擺動壁1 3、1 5爲相互遠離的 狀態’使密封輥1 4、1 6是迴避在離開帶鋼3搬運路徑的 位置上。 此外,將擺動機構3 7的缸筒4 1起動成是將擺動壁 1 8的前端部從台輥1 7離開,使密封輥i 9是迴避在離開 帶鋼3搬運路徑的位置上。 於該狀態下’對側堰2和冷卻輥〗所圍成的空間供給 熔化金屬以形成熔態金屬1 〇,接著旋轉冷卻輥1從輥間 往下側送出帶鋼3。 此時,是由延續台6將帶鋼3從台輥1 7引導夾送輥 -14- (11) (11)592847 4然後送往下一步驟。 另外,使驅動機構3 8、3 9、4 0的馬達4 5起動,以帶 鋼3的移動方向及速渡所應對的圓周速度來旋轉密封輥 14、 16、 19° 其次,用手動操作位置設定器6 4的操作把手6 2,對 控制器6 9送出指令訊號6 3使擺動壁1 3是轉動成密封輥 1 4是朝帶鋼3接近。 藉此,使來自於控制器69的切換訊號67被送訊至一 方擺動機構3 5的缸筒4 1所連接的流路切換閥5 9,於同 時根據來自於位置檢測器6 1的檢測訊號6 0,使來自於控 制器6 9的切換訊號6 8被送訊至另一方擺動機構3 6的缸 筒4 1所連接的流路切換閥5 9,使各缸筒4 1起動成密封 輥1 4、1 6是保持一定間隔的同時,擺動壁1 5是追隨著擺 動壁1 3進行轉動,兩密封輥1 4、1 6對帶鋼3的間隔會變 狹窄,使帶鋼3和密封輥1 4、1 6的間隔成略一定。 這些擺動壁1 3、1 5和包圍箱體5內側面間的空隙, 如上述般,是由密封構件52、53、54閉塞著,所以爲擺 動壁1 3、1 5所區隔的空間7 1、72,是形成爲僅是以各密 封輥1 4、1 6和帶鋼3間的小空隙連通著的狀態,因此可 抑制因空間7 1、72環境溫度差造成的惰性氣體G從空間 7 2流往空間7 1。 另外,密封輥14、1 6的間隔,在臂21、2 2的止動件 5 5、5 6即使是抵接著時也是可保持成超過帶鋼3最大板 厚的狀態,所以各密封輥1 4、1 6並不會夾持帶鋼3,因 -15- (12) (12) 592847 此可避免帶鋼3的板厚不均現象產生。 再:加上’即使因帶鋼3往其板厚方向振擺,或擺動壁 1 3 ' 1 5的姿勢未設定成適當狀態造成帶鋼.3抵接於密封 輕1 4、1 6 ’但因爲是以帶鋼3的移動方向及速度所應對 的圓周速度來旋轉密封輥1 4、1 6,所以在帶鋼3上不會 形成有明顯的擦過痕。 再者’將擺動機構3 7的缸筒4 1起動成擺動壁1 8前 端部是朝台輥1 7接近,使密封輥1 9靠近帶鋼3的搬運路 徑’除了使密封輥1 9對帶鋼3的間隔變窄外,將來自於 管路7 〇的惰性氣體G連續性輸送至氣腔2 0。 擺動壁1 8和包圍箱體5內側面間的空隙,因是由密 封構件5 2、5 3閉塞著並且從氣腔20朝台輥1 7吐出惰性 氣體G,所以由擺動壁1 8所區隔的空間7 2、7 3,是形成 爲僅是以各密封輥1 9及台輥1 7和帶鋼3間的小空隙連通 著的狀態,因此可抑制因空間7 2、7 3環境溫度差造成的 惰性氣體G從空間73流往空間72。 此外,密封輥1 9和台輥1 7的間隔,即使臂21、22 是抵接著止動件5 7時也是可保持成超過帶鋼3最大板厚 的狀態,所以密封輥1 9和台輥17並不會夾持帶鋼3,因 此可避免帶鋼3的板厚不均現象產生。 再加上,即使因帶鋼3往其板厚方向振擺,或擺動壁 1 8的姿勢未設疋成適當狀態造成帶鋼3抵接於密封輥 1 9,但因爲是以帶鋼3的移動方向及速度所應對的圓周速 度來旋轉密封輥1 9,所以在帶鋼3上不會形成有明顯的 -16- (13) (13)592847 擦過痕。 再者,又因擺動機構3 5、3 6、3 7和驅動機構3 8、 3 9、4 0是配置在包圍箱體5外部,所以能夠容易對這些 機構進行檢查維護作業。 另外,因是將締結在各擺動壁1 3、1 5、1 8上的支撐 軸24、25和包圍箱體5的側壁間由密封構件28、29封鎖 著,所以包圍箱體5的氣密性不會降低。 如此般,於第2圖至第8圖所示的雙輥鑄造機中,受 到熔態金屬1 〇影響的包圍箱體5內部的環境溫度,是愈 接近帶鋼3移動路徑上游側就愈高,即使空間7 1的惰性 氣體G會從冷卻輥1和密封構件8間吹出包圍箱體5的 外部,擺動壁1 3、1 5和密封輥14、1 6及擺動壁1 3、15 所附帶的密封構件5 2、5 3、5 4也可抑制惰性氣體G從空 間72流往空間71,於同時,擺動壁1 8和密封輥1 9及擺 動壁1 8所附帶的密封構件5 2、5 3、5 4以及從氣腔2 0朝 台輥1 7吐出的惰性氣體G,也可抑制要從空間7 3流往空 間72的惰性氣體G的流動,所以就可抑制大氣經由夾送 輥4和密封構件9間流入包圍箱體5內部。 如此一來,就可削減高溫帶鋼3氧化防止用的惰性氣 體供給量。 第9圖至第1 1爲表示本發明的雙輥鑄造機實施形態 第2例圖,圖中與第2圖至第8圖爲同一圖號的部份是表 示同一物。 於該雙輥鑄造機中,是將密封櫸件8 (參考第2圖) -17- (14) (14)592847 取代成是把具有平行於冷卻輥1軸線的密封緣部8 1的中 空構造密封構件82分別配置在各冷卻輥1上,使該密封 緣部8 1是對峙於冷卻輥1外周圍面且可接近或離開冷卻 輥1外周圍面。 密封構件8 2,具有:可將管路8 3所輸送的冷媒(冷 卻水)C引導至構件內方的引入口 84 ;及可將冷媒C從 構件內方送往管路8 5的導出口 8 6。 於密封構件8 2內部,設有流路形成構件使冷媒C流 通距離能夠盡量延伸以提昇除熱效果。 此外,密封構件8 2,是構成爲可藉由橫行機構8 7進 行水平移動。 橫行機構8 7,是由:對冷卻輥1軸線方向是隔著間 隔設置的一對台盤8 8 ;水平底設在該台盤8 8上並且是與 冷卻輥1軸線成直角的引導構件8 9 ;嵌合在該引導構件 89上可移動的活動承座90;安裝在該活動承座90上的托 座91 ;從該托座9 1往側方突出的臂92 ;及,於該臂92 連結有活塞桿並且是將殼身締結於台盤8 8的缸筒9 3所構 成。 密封構件8 2是位於托座9 1間,以延伸於上下的釘銷 94連結於該托座91。 此外,一方釘銷94的密封構件82插通位置的間隙, 是設定成已有考慮熱膨脹的尺寸。 缸筒93的擴縮起動,是從臂92傳達至托座91及活 動承座90,使密封構件82的密封緣部8 1是對冷卻輥1 -18- (15) (15)592847 外周圍面接近或離開。 缸筒93’如第9圖及第1〇圖所示也可在其桿突出 時’密封構件8 2是配置成接近冷卻輥1,又反之;,也可 在其桿縮入時,密封構件82是配置成接近冷卻_ !。 以下以下是對第9圖至第1 1圖所示的雙輥鑄造機起 動進行說明。 在帶鋼3鑄造開始前’由惰性氣體g,先將該包圍箱 體5內部形成爲不氧化環境。 其次,伸展缸筒9 3使密封構件8 2靠近冷卻輥1,事 先將冷卻輥1外周圍面和密封緣部81的間隔在不妨礙冷 卻輥1旋轉的狀況下縮窄成最小限度。 此外,由管路8 3、8 5將冷媒/ c連續性流通在密封構 件82的內部。 於該狀態下,對側堰2和冷卻輥1所圍成的空間供給 熔化金屬以形成熔態金屬1 0,接著旋轉冷卻輥1從|昆間 往下側送出帶鋼3。 此時,因冷卻輥1外周圍面和密封緣部8 1的間隔是 被縮窄,所以藉由冷媒C就可防止密封構件82的熱變 形,因此可抑制惰性氣體G從包圍箱體5內部流出外 部。 再者,如上述般,由擺動壁1 3、1 5和密封輕d 4、! 6 及密封構件52、53、54來抑制惰性氣體G從空間72流 往空間7 1,此外,由擺動壁1 8和密封輥1 9及密封構件 5 2、5 3、5 4以及從氣fe 2 〇朝台f昆1 7吐出的惰性氣體〇 -19- (16) 592847 來抑制要從空間73流往空間72的惰性氣 即,於第9圖至第1 1圖所示的雙輥 用密封構件82來抑制制惰性氣體G的吹 加用擺動壁1 3、1 5、1 8和密封輥1 4、1 6 52、53、54來抑制惰性氣體G的流動… 氧化防止用惰性氣體G的供給量得以削減 再者,也可視包圍箱體5的容積或內 使用密封輥1 4、1 6,以密封構件8 2和密 到削減惰性氣體G的供給量。 另,本發明的雙輥鑄造機及其運轉方 上述實施形態。 即,按照連續鑄造的操作條件,可將 爲是具備著第1及第2密封輥與冷卻用密 輥鑄造機,此外,也可將其構成爲是具備 與冷卻用密封構件雙方的雙輥鑄造機。 再者,例如也可將密封輥及台輥設置 和其下游側的一列式軋機間的包圍箱體內: 【圖式簡早5兌明】 第1圖爲表示習知例的雙輥鑄造機槪: 第2圖爲表示本發明的雙輥鑄造機實 念圖。 第3圖爲第2圖所關連之帶鋼移動方 壁和密封輥的橫向剖面圖。 體G的流動。 鑄造機中,是以 出爲前提,再附 、1 9及密封構件 ί吏高溫帶鋼3的 〇 部溫度條件而不 封輥1 9就可達 法,並不限定於 雙輥鑄造機構成 封構件雙方的雙 著密封輥及台輥 在是位於夾送輥 念圖。 施形態第1例槪 向上游側的擺動 -20- (17) (17)592847 第4圖爲第3圖IV — IV箭頭方向視圖。 第5圖爲第2圖所關連之帶鋼移動方向下游側的擺動 壁和密封輥的橫向剖面圖。 第6圖爲第5圖VI— VI箭頭方向視圖。 第7圖爲第5圖VII — VII箭頭方向視圖。 第8圖爲第2圖所關連之擺動機構及其控制機構的槪 念圖。 第9圖爲表示本發明的雙輥鑄造機實施形態第2例槪 念圖。 第1〇圖爲第9圖所關連之包圍箱體和密封構件的局 部縱向剖面圖。 第1 1圖爲第9圖所關連的密封構件橫向剖面圖& 主要元件對照表 1冷卻輥 2側堰 3帶鋼 4夾送輥 5包圍箱體 6延I賈台 7台輥 8密封構件 9密封構件 1 〇熔態金屬 -21 - (18)592847 1 1廢料箱 12管路 1 3擺動壁 14密封輥 1 5擺動壁 16密封輥 17台輥
18擺動壁 19密封輥 20氣腔 2 1臂 22臂 、
2 3區隔板 24支撐軸 2 5支撐軸 2 6 軸承 2 7軸承 2 8密封構件 29密封構件 3 0胴部 3 1輪榖 32輪穀 3 3軸承 3 4 軸承 -22- (19) (19)592847 35擺動機構 36擺動機構 37擺動機構 3 8,3 9驅動機構 40驅動機構 4 1缸筒 42活塞桿 43操縱桿 44驅動軸 4 5 馬達 4 6中間軸 4 7 軸承 4 8 軸承 4 9鏈輪 50鏈輪 51鏈條 5 2密封構件 5 3密封構件 5 4密封構件 5 5,5 6止動件 5 7止動件 58控制機構 5 9流路切換閥 60檢測訊號 …23- (20) (20)592847 61位置檢測器 6 2操作把手 63指令訊號 64位置設定器 65指令訊號 66開放指令器 67切換訊號 6 8切換訊號 69控制器 70管路 71 空間 72 空間 73 空間 7 4管路 75管路 76管路 8 0密封構件 8 1密緣部 8 2密封構件 83管路 84引入口 85管路 86 導出口 87橫行機構 -24 (21) (21)592847 88 台盤 89引導構件 9 0活動承座 9 1托荜 92 臂 93缸筒 94釘銷 C冷媒(冷卻水) G惰性氣體 P泵接口 T油箱接口 -25-

Claims (1)

  1. 592847 Π)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雙輥鑄造機,其特徵爲,具備有:一對冷卻 輥;夾持著該冷卻輥所連續性鑄造的帶鋼並且是將其送至 下個作業步驟的一對夾送輥;具有對峙於帶鋼板寬度方向 緣部的左右側壁並且是包圍著冷卻輥至夾送輥爲止之帶鋼 搬運路徑的包圍箱體;附設在上述一對冷卻輥外周圍面和 包圍箱體間的冷卻用密封構件;附設在上述一對冷卻輥外 周圍面和包圍箱體間的夾送輥用密封構件;被配置在冷卻 輥下游附近的包圍箱體內並且是可接近或離開帶鋼表面的 第1擺動壁;軸支在該第1擺動壁的前端與冷卻輥爲略平 行的第1密封輥;被配置在冷卻輥下游附近的包圍箱體內 並且是可接近或離開帶鋼背面的第2擺動壁;軸支在該第 2擺動壁的前端與冷卻輥爲略平行的第2密封輥;附設成 可密封上述第1及第2擺動壁的周緣部和包圍箱體壁間隙 的擺動壁用密封構件;及,可對上述包圍箱體內部輸送惰 性氣體的氣體供給手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輥鑄造機,其中, 是分別針對第1及第2密封輥具備有驅動機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輥鑄造機,其中, 是設有可使第1及第2擺動壁互相抵接的止動件,當各自 的該止動件互相抵接時,該止動件的形狀是設計成第1密 封輥和第2密封輥的間隙是在所送出的帶鋼最大厚度以 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輥鑄造機,其中, -26- (2) (2)592847 設有可使第1及第2擺動壁互相抵接的止動件,當各自的 該止動件互相抵接時,該止動件的形狀是設計成第1密封 輥和第2密封輥的間隙是在所送出的帶鋼最大厚度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雙 輥鑄造機,其中,是具備有:可分別使第1及第2擺動壁 轉動的第1及第2引動器;及,可擺動起動著第1及第2 引動器使第1及第2密封輥間的間隔可保持成期望間隙的 控制手段。 6 . —種雙輥鑄造機,其特徵爲,具備有:一對冷卻 輥;夾持著該冷卻輥所連續性鑄造的帶鋼並且是將其送至 下個作業步驟的一對夾送輥;具有對峙於帶鋼板寬度方向 緣部的左右側壁並且是包圍著冷卻輥至夾送輥爲止之帶鋼 搬運路徑的包圍箱體;附設在上述一對冷卻輥外周圍面和 包圍箱體間的冷卻用密封構件;附設在上述一對冷卻輥外 周圍面和包圍箱體間的夾送輥用密封構件;配置在可將帶 鋼從上述冷卻輥搬運往夾送輥的水平部上並且是在包圍箱 體內部的台輥;於包圍箱體內部是被配置在該台輥上部並 且是在夾送輥上游側附近的可接近或離開帶鋼上面的第3 擺動壁;軸支在該第3擺動壁前端與台輥爲略平行的第3 密封輥;附設成可密封著上述第3擺動壁的周緣部和包圍 箱體壁間隙的擺動用密封構件;及,可對上述包圍箱體內 部輸送惰性氣體的氣體供給手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雙輥鑄造機,其中, 是針對第3密封輥具備有驅動機構。 (3) (3)592847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之雙輥鑄造 機,其中,當要使第3密封輥接近於與其應對的台輥時, 是設有可限制輥間隙的止動件,其間隙是設定成帶鋼最大 厚度以上的距離。 9· 一種雙輥鑄造機,其特徵爲,具備有:一對冷卻 輥;夾持著該冷卻輥所連續性鑄造的帶鋼並且是將其送至 下個作業步驟的一對夾送輥;具有對峙於帶鋼板寬度方向 緣部的左右側壁並且是包圍著冷卻輥至夾送輥爲止之帶鋼 搬運路徑的包圍箱體;附設在略平行對峙於上述冷卻輥外 周圍面的包圍箱體上的冷卻輥用密封構件;可使該冷卻輥 用密封構件抵接或離開冷卻輥外周圍面的引動器;附設在 上述一對夾送輥的外周圍面和包圍箱體間的夾送輕用密封 構件;及,可對上述包圍箱體內部輸送惰性氣體的氣體供 給手段。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雙輥鑄造機,其 中,是將冷卻輥用密封構件形成爲中空構造,設有可對該 冷卻輥用密.封構件輸送冷媒的冷媒供給手段。 1 1 . 一種雙輥鑄造機的運轉方法,其爲申請專利範圍 第2項或第7項所記載之雙輥鑄造機的運轉方法,其特徵 爲,將驅動機構起動成密封輥是以帶鋼的移動方向及速度 所應對的圓周速度來進行旋轉。 28
TW092120551A 2002-08-12 2003-07-28 Dual roll cas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asting machine TW59284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34995 2002-08-12
JP2003182528A JP2004130385A (ja) 2002-08-12 2003-06-26 双ロール鋳造機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5834A TW200405834A (en) 2004-04-16
TW592847B true TW592847B (en) 2004-06-21

Family

ID=3189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0551A TW592847B (en) 2002-08-12 2003-07-28 Dual roll cas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ast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7093646B2 (zh)
EP (2) EP1800772B1 (zh)
JP (1) JP2004130385A (zh)
KR (1) KR100801866B1 (zh)
CN (1) CN1293963C (zh)
AU (2) AU2003285052B2 (zh)
BR (1) BR0305775B1 (zh)
DE (2) DE60323640D1 (zh)
TW (1) TW592847B (zh)
WO (1) WO20040163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6641B2 (en) * 2004-11-16 2012-06-12 Rti International Metals, Inc. Continuous casting sealing method
CN101663086B (zh) * 2006-10-27 2012-10-03 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带材排出装置
US9925591B2 (en) 2014-08-21 2018-03-27 Molyworks Materials Corp. Mixing cold hearth metallurgical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JP7334507B2 (ja) * 2019-07-03 2023-08-2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シール構造、真空処理装置及びシー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0220B2 (ja) 1987-12-24 1995-11-01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双ロール連鋳法
BR9505870A (pt) * 1994-04-04 1996-02-21 Nippon Steel Corp Método e aparelho de fundição continua de cilindro duplo
JPH08197200A (ja) * 1995-01-27 1996-08-06 Nippon Steel Corp 双ドラム式連続鋳造機の断気室およびドラムの保守管理方法
AUPN101495A0 (en) * 1995-02-10 1995-03-09 Bhp Steel (Jla) Pty Limited Casting steel strip
AUPN733095A0 (en) * 1995-12-22 1996-01-25 Bhp Steel (Jla) Pty Limited Twin roll continuous caster
AUPN872596A0 (en) * 1996-03-19 1996-04-18 Bhp Steel (Jla) Pty Limited Strip casting
AUPO749697A0 (en) * 1997-06-23 1997-07-17 Bhp Steel (Jla) Pty Limited Twin roll continuous casting installation
JP4542247B2 (ja) * 2000-08-08 2010-09-08 キャストリップ・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カンパニー ストリップ連続鋳造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326093D1 (de) 2009-03-19
AU2003285052B2 (en) 2008-08-21
EP1800772A1 (en) 2007-06-27
TW200405834A (en) 2004-04-16
EP1529581B1 (en) 2008-09-17
JP2004130385A (ja) 2004-04-30
WO2004016371A1 (ja) 2004-02-26
CN1293963C (zh) 2007-01-10
US20060196629A1 (en) 2006-09-07
DE60323640D1 (de) 2008-10-30
EP1529581A4 (en) 2006-11-02
US20040250980A1 (en) 2004-12-16
CN1596165A (zh) 2005-03-16
BR0305775A (pt) 2004-10-05
KR100801866B1 (ko) 2008-02-12
BR0305775B1 (pt) 2011-06-28
US7246651B2 (en) 2007-07-24
EP1800772B1 (en) 2009-02-04
US7093646B2 (en) 2006-08-22
AU2008203214A1 (en) 2008-08-07
AU2003285052A1 (en) 2004-03-03
EP1529581A1 (en) 2005-05-11
KR20050032499A (ko) 2005-04-07
AU2008203214B2 (en)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07306B1 (en) Continuous strip cas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AU2001283674A1 (en) Continuous strip cas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AU20162034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ariable shell thickness in cast strip
KR960005882B1 (ko) 금속 박판 연속 주조기
US6018855A (en) Movable insulated conveyor for the continuous casting of slabs
TW592847B (en) Dual roll cas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asting machine
JPH02165848A (ja) スチールの高速連続鋳造方法及び装置
JP3898045B2 (ja) 板状ガラス成形装置及び板状ガラスの成形方法
JP4658896B2 (ja) 鋳造機の無端キャスティングベルト支持装置
JPS6264456A (ja) 鋼の薄板連鋳装置
JPH10297804A (ja) 金属帯の蛇行修正装置
EP1260291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 seized or still standing roller
JPS60128219A (ja) 帯板冷却装置
JP2020015634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JPH0774393B2 (ja) カテナリ型ストリップ連続熱処理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