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0839B -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0839B
TW550839B TW091116314A TW91116314A TW550839B TW 550839 B TW550839 B TW 550839B TW 091116314 A TW091116314 A TW 091116314A TW 91116314 A TW91116314 A TW 91116314A TW 550839 B TW550839 B TW 5508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yp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16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ya Ishizaki
Original Assignee
Shinetsu Handota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251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7724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073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162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etsu Handotai Kk filed Critical Shinetsu Handotai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0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08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6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 H01L33/28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 and Group VI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367Substrates
    • H01L21/0237Materials
    • H01L21/0242Crystalline insulat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436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s and 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439Materials
    • H01L21/02469Group 12/16 materials
    • H01L21/02472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436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s and 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439Materials
    • H01L21/02483Oxide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not being Group 12/16 materials, e.g. ternary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51Group 12/16 materials
    • H01L21/02554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65Oxide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not being Group 12/16 materials, e.g. ternary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7Doping during depositing
    • H01L21/02573Conductivity type
    • H01L21/02576N-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7Doping during depositing
    • H01L21/02573Conductivity type
    • H01L21/02579P-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7Doping during depositing
    • H01L21/02584Delta-do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12Formation types
    • H01L21/02617Deposition types
    • H01L21/0262Reduction or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e.g. CV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0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 H01L33/0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within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e.g. quantum confinement structure or tunnel b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550839 A7 ___B7_ 五、發明說明(/ ) 枝術領域 ------一丨卜——#·丨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半導體之發光元件、尤其是適用於 藍色光或紫外線的發光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使用帶隙能(band gap energy)爲2· 2eV以上的寬帶隙 型之半導體結晶之發光元件,尤其是進行藍色光區域的短 波長發光之高亮度發光元件,一直被殷切期望著。直到最 近,藉由使用於室溫下之帶隙能可於2.0eV~6.2eV之間 變化之寬帶隙型的氮化鎵系原料,例如使用AlGalnN系 材料,乃實現了這樣的發光元件。又,藉由紅色以至於綠 色的高亮度發光元件的組合,以謀求應用在全彩發光裝置 及顯示裝置等也急速的進展。 -線- 然而’ AlGalnN系材料,由於係以比較稀少的金屬之 Ga與in爲主成份,故難以避免成本之增高。又,成長溫 度高達7〇〇~l〇〇〇°C,於製造時相當耗費能源,也是大問 題之一。就此點而言,於降低成本的觀點上自不待言,又 對於節約能源與抑制地球溫室化之相關議論喧囂塵上之最 近來g兌’更是連背潮流的作法,亦非所期望。因而,曾提 出一種發光元件,其在發光層部係使用氮化鎵系以外的材 料之較廉價的氧化鋅(ZnO)、氧化鎂(Mg0)及其等的混晶 之氧化鋅鎂(MgxZn^xO (〇<χ$ι):以下亦有僅記爲 MgZnO。又,本組成式中之X係定義爲混晶比)。 氧化鋅鎂’爲一種在室溫下之帶隙能爲 3.25eV~4.〇2eV之典型的寬帶隙型氧化物,於波長半導 -----j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550839 A7 ____B7_ 五、發明說明(2 ) 體雷射、高亮度藍色LED或紫外線發光元件等的高效率發 光元件方面之應用正受到檢討中。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 2〇〇1-445〇0號公報中,揭示於藍寶石基板上使Zno系化 合物半導體層進行異質磊晶成長的發光元件。又,於特開 平11-168262號公報中,揭示使用這樣的Zn〇系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之二維陣列面型發光裝置。 於特開2〇〇卜445〇〇號公報中,作爲ZnO系化合物 半導體層的成長方法,例示出MBE (Molecular Beam Epitaxy)、法與 MOVPE (Metalorganic Vapour Phase Epitaxy)法。然而,MBE法由於成長環境氣氛的壓力低 ,故欲抑制氧不足的發生並不容易,於用以構成發光元件 上所不可或缺的P型或本徵半導體型(以下,使用「 intrinsic」的字首,亦稱爲「i型」)ZnO系氧化物層 的形成有困難。又,MBE法,必須使用紫外線雷射,而只 能在雷射照射的區域得到良好的結晶,故大面積的結晶成 長會有困難,於產業上的應用有困難,是其問題點所在。 另一方面,使用MOVPE法之氣相成長法,爲不使用紫外線 雷射之製法,由於係在氣相狀態下移送原料,故容易因應 大面積化是其優點,惟,於使用ΖΠΟ系氧化物之場合,亦 有發生氧不足的問題,P型或i型的氧化物層的形成’於 工業上等未能實現,是爲現況。 又,使用MgZnO來構成發光元件之場合,與其他的異 質接合構造型發光元件同樣地,採用將活性層以p型及η 型的包覆層包夾之雙異質(double-hetero)構造是有效的。於 ___;s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織 訂.· 550839 A7 ___ B7__ 五、發明說明($ )
MgZnO混晶中,隨著混晶比的增加帶隙能亦跟著增大,故 欲藉由活性層之載體封入效果來提高發光效率,減少活性 層的混晶比X、提高包覆層的混晶比X,是有效的。 然而,於未摻雜者中,由於ZnO爲η型半導體,MgO 爲絕緣體,故MgZnO混晶,隨著混晶比X的增加,結晶的 絕緣性變強。其結果,作爲包覆層的材質,若採用混晶比 X高的MgxZn^xO,則欲藉由摻雜來提高包覆層的有效載 體濃度會有困難,爲了作成設定之載體濃度,須將用以構 成包覆層的MgZnO混晶的混晶比X壓低到一定程度。然而 ,降低包覆層之混晶比X,會使得其帶隙能也降低。因此 ,會抑制對注入活性層之載體的封入效果,其結果,會導 致無法製得高亮度的發光元件,是其問題。 本發明之第一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高品質、確實 地形成由MgaZn^O型氧化物所構成之p型層或i型層, 進而得到高性能且廉價的紫外線或藍色發光型的發光元件 及其製造方法。又,本發明之第二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在使 用寬帶隙型氧化物半導體之雙異質構造型發光元件中,具 有可有效率地將載體注入活性層中、可提高發光效率之構 造的發光元件。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之第一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發光層部具有 雙異質構造,且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活性層及p型包覆層 之至少一者主要係由MgaZn^aO (惟,型氧化 物所構成之MgZnO層,且於該jyfgMo層中夾插著與該 -------— 行__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I I Γ I I I ^ ·11111111 I 550839 A7 __B7__ 五、發明說明(f )
MgaZn^O型氧化物爲相異種類並顯示P型導電性之P型 氧化物層。 又,本發明的第一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係用以製造 發光層部具有雙異質構造’且於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活性 層及P型包覆層之至少一者主要係由MgaZn^aCM惟,〇€ a$l)型氧化物所構成之MgZnO層之發光元件;其特徵在 於’在該MgZnO層的成長過程中’形成與該MgaZrii-aO型 氧化物爲相異種類並顯示有P型導電性之P型氧化物層。 如上述說明般,MgaZn^O型氧化物於成長時,由於 容易發生氧不足,故若因襲習用的製造方法’只能得到η 型者。從而,若欲製得作成發光元件時所不可或缺的Ρ型 或i型的MgaZn^O型氧化物,該氧化物中的電子濃度必 須降低。作爲降低電子濃度之一個作法’爲將電子以電洞 來補償之作法。此乃將用以產生電洞之Li等的P型摻質( 受體)以對Mgazni-a0型氧化物進行摻雜來補償供體,以 期得到i型或P型的氧化物。 · 然而,因於氧不足所發生之電子濃度,其最大級數亦 有達到1019cnT3程度以上,欲使如此大量的電子經由ρ型 摻質的均一地摻雜而作全面的補償,P型摻質必須爲電子 濃度以上的大量,會於MgZnO中形成以;ρ型摻質爲主體之 粗大的異相結晶,因此,會導致無法得到良好品質的p型 或i型的MgaZn^O型氧化物。 然而,依據本發明的第一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於做爲活性層或P型包覆層之MgZnO層中,經由插入與 _______2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aJ- •線· 550839 A7 ___B7___ 五、發明說明(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MgaZn^aO型氧化物爲相異種類並顯示有P型導電性之p 型氧化物層,可解決此問題。依據此構成,電子之吸收與 補償之作用可由Mgzno層中局部地存在之p型氧化物層擔 負,故不須添加大量的P型摻質,即可得到品質良好的p 型或i型的MgaZn^O型氧化物,從而可作成高發光效率 的紫外線或藍色發光型發光元件。 如上述般的前述P型氧化物層的形成層數並無特別限 定,惟,欲期待高發光效率,使電子補償效果於MgZn0層 中均一的產生當然是所期望的。因此,若將複數的P型氧 化物層,沿著Mgzno層的厚度方向分散形成,例如以週期 性地形成是較佳者。 作爲P型氧化物層,可使用例如以CuO、Ni0及Li〇 之任一者爲主體者。又,於使用CuO之場合,du的—部 份亦可用Ga等之III族元素或Sr等之;[I族元素取代。 其次,本發明的第二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發光層 部具有雙異質構造,且於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p型包胃胃 主要係由MgaZnwO(惟,O^aSl)型氧化物所構成,且 於該P型包覆層中,形成有P型摻質濃度較該p型包覆層 的平均濃度高的高濃度摻雜層(具有該P型包覆層的1 9 + 層以下的區域寬度)。 又,本發明之第二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係用以製造 發光層部具有雙異質構造,且於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p型 包覆層主要係由MgaZru — aCM惟,OSaSl)型氧化物所構 成者之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係於該P型包覆層的成長 _____S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_規格(210 X 297公Θ ' 550839 A7 —----一 —_B7____ 五、發明說明(士) 過程中’形成較該p型包覆層的平均濃度高之高濃度摻雜 層。 依據本發明的第二發光元件,於主要由Mgazni_a0型 氧化物所構成之p型包覆層中,經由使p型摻質的高濃度 摻雜層形成爲具有該p型包覆層的1分子層以下的區域寬 度’可使P型摻質沿著層厚方向局部存在。由於此p型摻 質白勺局部存在化層之高濃度摻雜層擔負著電子之吸收與補 償的作用’故不須添加大量的p型摻質,而可得到良好品 質的P型包覆層。 又’該高濃度摻雜層,並非形成p型摻質的集合體之 粗大的異相結晶,而係形成爲具有p型包覆層的1分子層 以下的區域寬度者,故不易形成造成載體的散亂要因之非 整合的異相界面或差排等。 其次,本發明之第三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係具有 由帶隙能爲2.2eV以上之寬帶隙型氧化物半導體所構成之 發光層部;該發光層部具有由p型包覆層、活性層及η型 包覆層相互積層之雙異質構造,並且,該ρ型包覆層與該 η型包覆層中之至少一方,具有··第一結晶層,係以與該 活性層鄰接的方式做異質接合,對載體具有障壁層的作用 ;以及,第二結晶層,係在該第一結晶層之與該活性層之 相反側,與第一結晶層做異質接合,帶隙能較該第一結晶 層爲低。 於上述本發明的第三發光元件中,係形成有:以與包 覆層的活性層鄰接之部分作爲位能障壁而作用之第一結晶 __ ________2__—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550839 A7 ___B7_____ 五、發明說明(r/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層,並以在此第一結晶層之與活性層之相反側鄰接之形態 形成帶隙能較低之第二結晶層。於第二結晶層內移動之載 體受到形成有第一結晶層之位能障壁阻止,暫時性地駐留 在第一結晶層與第二結晶層的交界附近的區域,使載體的 密度增高(以下,將該載體密度增高之區域稱爲載體駐留 區域)。藉此,即使是在由只能得到低載體密度之結晶所 構成之包覆層中,由於位於活性層附近之載體駐留區域處 亦可積聚載體,從而,可提高對活性層之載體注入效率而 作成高亮度的發光元件。 爲了對活性層有效地以較大密度注入載體,第一結晶 層的厚度t,以調整於50A〜500A的範圍爲佳。於載體駐 留區域之載體,或可越過第一結晶層所形成之位能障壁, 或經由穿隧效果通過位能障壁而流入活性層。爲了提高對 活性層的載體注入效率,提高在載體駐留區域的載體駐留 效果是有效的方法,因此,必須對載體之經由穿隧效果而 通過位能障壁加以抑制。第一結晶層的厚度t若未滿5QA ,則上述的穿隧效果會較顯著而損及載體駐留區域之載體 密度的提高效果,致發光亮度提高效果無法充分達成。另 一方面,第一結晶層的厚度t若增大,則穿隧效果的影響 會減輕,惟,於厚度t超過500A的場合,載體駐留區域 的載體越過第一結晶層的位能障壁而流動之際的阻力變得 過大,致流入活性層之載體密度降低,終究無法充分地達 成發光亮度提高的效果。 又,在由II-IV族間化合物所構成之寬帶隙型氧化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A7 ___B7__ 五、發明說明(δ ) 半導體中,如後述以MgZnO所代表般,欲製得低電阻率( 亦即高載體密度)的P型半導體層並非容易。又,p型載體 (電洞)之有效質量較η型載體大,遷移度則較小,因此, 如何提高對活性層之該Ρ型載體的注入效率,於製得高亮 度的發光元件上是關鍵所在。因此,至少在ρ型包覆層的 一側形成上述第一結晶層與第二結晶層,則可有效地提高 對活性層之ρ型載體的注入效率,而可更佳提高發光效率 〇 其次,第一結晶層,可構成爲由具有互異的帶隙能 之障壁層與井層交互積層之量子井構造。於量子井構造中 ’由於載體在井層之局部存在化而不易受到散亂的影響, 可將量少的載體不浪費的注入到活性層中,故可提高發光 效率。例如,於採用單一量子井構造的場合,於井層中之 載體係以量子化的狀態封入,形成較第一結晶層所形成之 位能障壁之値低的封入能階。其結果,於載體駐留區域的 載體’經由較低的封入能階而流往活性層,故可使注入活 性層之載體密度提高。另一方面,於多重量子井構造的場 合’由於係形成較單一量子井構造的封入能階更低之次能 帶(sub-band),可使載體駐留區域之載體更有效率地注 入到活性層中,而可提高發光效率。 於採用量子井構造之場合,爲了使載體的量子封入效 果發揮,障壁層的厚度tB以調整於5〇A~15〇A的範圍,井 層的厚度tw以調整於i5A~i5〇A的範圍爲佳。井層的厚度 tw若較i5〇A大,則載體的量子封入效果無法發揮。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痛 訂·- •線- 550839 A7 --- -B7___ 五、發明說明() 井層的厚度t若未滿15A,則欲維持用以維持作成量子井 構造之較佳的能帶構造之結晶構造會有困難。另一方面’ 於採用單一量子井構造的場合,障壁層的厚度tB若未滿 soA,則因於穿隧效果致障壁層的功用會降低,故同樣地 無法發揮載體的量子封入效果。又,障壁層厚度tB若大於 i5〇A,則於將載體駐留區域的載體注入活性層的過程中’ 因於穿隧效果,通過障壁層的機率會減少,而發生注入活 性層之載體密度降低之不良情形。又,於多重量子井構造 中,較佳者爲,以不妨礙到上述之次能帶之形成的方式’ 將與活性層及第二結晶層鄰接之量子井構造的障壁層以外 之障壁層的厚度tB作成爲5〇A~15〇A,其外的障壁層的厚 度tB,則與上述單一量子井構造的障壁層同樣地作成爲 5〇A〜15〇A。 於第三之本發明的發光元件中,作爲寬帶隙型氧化物 半導體係採用 MgxZribxOioSxSl)。於該 MgxZn;L-x〇(〇 Sx^l)中,ZnO爲未摻雜之n型半導體,MgO爲未摻雜 之絕緣體,故隨著混晶比的增加,離子結晶性(絕緣化)會 增強。其結果,於MgxZnHCMOSxS 1)中,隨著混晶比 (X)的增加,經由摻雜之載體注入變難。其理由乃,欲由 Mgxzni_xo(o<x$i)來作成p型包覆層及η型包覆層時, 無法摻雜充分的載體數量,於高亮度的發光元件之製造上 是一項障礙。然而,上述之本發明中之發光層部,即使在 由僅能得到低載體密度的結晶來構成之包覆層中,由於能 使位於活性層附近之載體駐留區域中之載體密度提高,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550839 A7 ___B7__ 五、發明說明(γ ) 即使在由MgxZn^CMCKxSl)來形成p型包覆層及η型包 覆層的場合中,使注入活性層之載體密度提高亦成爲可能 〇 於第一結晶層爲單一層的場合,MgxZni_xO(0SxSl) 隨著混晶比X的增加帶隙能會增大,故於以第一結晶層的 混晶比X作爲Xh,以第二結晶層的混晶比X作爲Xh之時 ,爲了使第一結晶層發揮作爲障壁層的作用,使乂^/^是 必要的。又,各層的混晶比Xh及Xl,以調整於〇 · 1$XH €0.65、0·01$Χι^0·40的範圍爲佳。第二結晶層的混 晶比xH若大於〇·40,則經由摻雜之載體產生效率會降低 ,若加大摻質量以求彌補,則會造成結晶品質的惡化。另 一方面,Χι^若未滿〇.〇1,則無法充分地使活性層與第二 結晶層的帶隙能的差拉大,致無法有效率地使載體注入到 活性層中。 又,第一結晶層的混晶比XH,若未滿0.01,則第一 結晶層之作爲障壁層的作用會不充分,致往載體駐留區域 之載體駐留效果不充分。又,xH若大於0.65,則載體駐 留區域的載體之無法越過第一結晶層的位能障壁的機率會 增加。任一種情形,皆會導致發光效率的降低。又,第一 結晶層之對於第二結晶層之障壁的階差,以 0 · 15eV〜1 · OOeV爲佳。又,因此之故,以將Xh-Xl設定 爲 0·14~0·69 爲佳。 又,以使第一結晶層較第二結晶層之載體濃度低之方 式來調整爲佳。理由在於,由於第一結晶層之混晶比X大 __________η —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 •線· 550839 A7 _______B7_____ 五、發明說明(,丨) 、絕緣性的MgO的含有率高,欲將載體濃度提高,則會隨 著摻質量的增加而發生結晶品質變差之故。又,第一結晶 層爲未摻雜層亦可。 其次,第一結晶層爲量子井構造之場合,若將障壁層 的混晶比X作爲,及將井層的混晶比X作爲Xw,貝[| xB>Xw是必要的。又,各層的混晶比〜及Xw,以分別調整 於 0·1^χβ$0·65、0·〇1$Χν$〇·4〇 的範圍爲佳。井層 的混晶比xw若大於〇·4〇,則經由摻雜之載體產生效率會 降低,若加大摻質量以求彌補,則會造成結晶品質的惡化 。xw若未滿0.01,則無法充分地使活性層與井層的帶隙 能的差拉大,致無法有效率地使載體注入到活性層中。 另一方面,障壁層的混晶比ΧΒ若未滿〇.1〇,則障壁的 階差不充分’載體自井層流往障壁層側的機率會增加,而 無法期待量子井構造之封入效果。又,xB若大於〇·65, 則載體駐留區域的載體之無法越過障壁層的位能障壁的機 率會增加。任一種情形,皆會導致發光效率的降低。又, 障壁層之對於井層之障壁的階差,以 0·15eV~l·OOeV 爲 佳。又,爲此之故’以將xB-xw設定爲0·14~0·69爲佳 〇 又’障壁層係以使其載體濃度較井層低的方式作調整 爲佳。理由在於,由於障壁層之混晶比X大、絕緣性的 MgO的含有率高,欲將載體濃度提高,則會隨著摻質量的 增加而發生結晶品質變差之故。又,障壁層爲未摻雜層亦 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550839 A7 ----—_ B7_____ 五、發明說明(& )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由MgZnO型氧化物所構成之p型包 覆層’係含有 Li、Na、Cu、N、P、As、Al、Ga、In 之 1種或至少2種作爲p型摻質。經由以I族元素之Li、 Na取代II族元素的Mg、Zn格點,以V族元素之N、P、 As取代VI族之〇格點,可進行p型載體之摻雜。又, Cu0 ’係未摻雜之p型半導體,故經由以Cu進行摻雜生成 Cu〇’ cu可發揮作爲p型摻質之作用。另一方面,A1、 Ga > In、Li,經由與N 一起添加,可更確實地得到良好 的P型特性。於MgZnO型氧化物中,作爲p型摻質,宜 選擇與Zn或Ο元素離子半徑相近者,考量之理由乃爲, 於不使p型包覆層的結晶品質降低方面較有利。因而,作 爲P型摻質,宜選用N,與Ga、A1及In中的一種或至少 2種,尤以選擇Ga爲佳。 又,由MgZnO型氧化物所構成之n型包覆層,係含有 B、Al、(?a、ιη的1種或至少2種作爲n型摻質。以 工工工族7C素之B、Al、Ga、In取代工工族元素之Mg、Zn ,可進行η型載體之摻雜。與上述p型摻質同樣地,就n 型包覆層的結晶品質加以考量,以選擇與Zn元素的離子 半徑相近的Ga作爲η型摻質爲佳。
MgaZn^O型氧化物可經由氣相成長法來形成,雖亦 可採用例如濺鍍法或MBE法,惟,使用M0VPE法之場合 ,有下述之優點。於MOVPE法中,由於可自由地對結晶成 長中的氧氣分壓加以改變,故藉由使環境氣氛壓力作一定 程度的上昇,可有效地抑制氧的脫離乃至於氧不足。其結 ______U^ 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訂-----II--線· » 'ϋ n ϋ ϋ .1 n n I- ϋ n n . 550839 A7 ____B7______ 五、發明說明(β ) 果,可作成發光元件中所不可或缺的Ρ型MgaZn^O層, 尤其是氧不足濃度成爲10個/cm3以下之p型MgaZnw〇 層。氧不足濃度以愈低爲愈佳(亦即,作成爲Q個/cm3亦 無妨)。 藉由MOVPE法之p型MgZnO包覆層或MgZnO活性層 的成長,經由在iOTorrU.3 Xi〇3Pa)以上的壓力之環 境氣氛下進彳了’可更有效地抑制成膜過程中的氧不足之產 生,而可得到有良好的特性的P型MgZnO包覆層或 MgZnO活性層。此場合,更佳者爲,將氧分壓(〇2以外之 含氧的分子,亦將其所含有之氧換算成〇2而計入)作成爲 lOTorr (1.3 X103Pa)以上爲佳。 另一方面,於使用MBE法之場合,爲了在超高真空 (〜lO’Torr)中進行MgZnO包覆層或MgZnO活性層的成 長,與上述MOVPE法相比較,於氧不足的發生雖無法抑制 ,惟,在原子層層次能發揮層控制效用,是其優點。其結 果,可提高P型MgZnO包覆層或MgZnO活性層的結晶性 。再者,於上述本發明的第一發光元件中,藉由使用MBE 法,可高精密度地對於在p型包覆層中插入之p型氧化物 層或/及高濃度摻雜層進行層控制,使形成更高品質的p 型包覆層成爲可能。 作爲P型摻質,必須使用對於MgZnO型氧化物可發揮 有效的P型摻質作用者。作爲這樣的p型摻質,可使用N 、Ga、A1、工η、Li、Si、C、Se中的一種或至少2種。 此等之中’尤其是使用N,在得到]y[gZnO之良好的p型特 ---—_— 1行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f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嫌 ----II I 訂· I---II--線 — -H ϋ n ϋ .^1 I n ϋ ϋ n ϋ - 550839 A7 __B7 五、發明說明(少)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性上是有效的。又,作爲金屬元素摻質,可使用Ga、A1 、工η及Li中的1種或至少2種,尤以使用Ga特別有效 。此等,藉由與N —起添加’可更確實地得到良好的p型 特性。又,經由構成較這樣的P型摻質更高濃度的摻雜層 ,使得主要由MgZnO型氧化物所構成之p型包覆層的高品 質化成爲可能。 又,爲了充分確保發光特性,宜使p型MgZnO型氧化 物層(例如P型包覆層)中的P型載體濃度作成爲1 X 1016個/cm3~8 X1018個/cm'p型載體濃度若未滿;]_ X 1016個/cm3,欲得到充分的發光亮度會有困難。另一方面 ,P型載體濃度若超過8 X 1018個/ cm3,則注入到活性層 中之P型載體的量會過剩,導致往p型MgZnO型氧化物 層(例如η型包覆層)之逆向擴散,或越過障壁而流入到η 型包覆層中,致使對於發光沒有貢獻之ρ型載體增加,而 有導致發光效率降低的情形。又,即使於η型MgZnO型氧 化物層中,由於同樣的理由,η型載體濃度以作成爲i X 1016 個/cm3〜8 X1018 個/cm3 爲佳。 其次,作爲層成長的基板材質,可使用例如,氧化鋁 、氧化鎵、氧化鎂、氧化鋅、氮化鎵、氮化鋁、矽、碳化 矽、砷化鎵、銦錫複合氧化物或玻璃等。又,作爲本發明 中特佳的基板的樣態,有下述者。亦即,MgaZn^O型氧 化物,如圖2所示般,具有沿著c軸方向交互積層之金屬 原子層與氧原子層所構成之纖鋅礦型結晶構造,其氧原子 係呈六方晶系原子排列。從而,於氧原子呈六方晶系原子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A7 ____Β7____ 五、發明說明(d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排列之同時,以該六方晶系原子排列的c面(( 0001)面) 作爲主表面來作爲氧化物單結晶板,係與MgaZn^O型氧 化物之結晶整合性良好者,因而在製得結晶性良好的發光 層部上是有效的。此場合,以緩衝層的全體作爲MgaZni-a〇型氧化物層,以使纖鋅礦型結晶構造的C軸沿著層厚方 向配向之形態,來形成氧化物單結晶板的主表面。作爲這 樣的氧化物單結晶基板,有例如具有剛玉型構造之氧化物 ,作爲更具體的例子可例示如藍寶石基板。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爲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中之由MgZnO所構成之 雙異質構造的發光層部的示意圖。 圖2 ’爲表不MgZnO的結晶構造的不意圖。 圖3,爲表示MgZnO層的金屬離子與氧離子的排列形 態之示意圖。 ί線· 圖4,爲使用形式I型能帶排列的結合構造的發光元 件之能帶的示意圖。 圖5,爲表示本發明之發光元件的具體例之示意圖。 圖6,爲表不圖5的發光元件之p型MgZnO包覆層的 構造之示意圖。 圖7,爲表示經由MOVPE法形成圖6的p型MgZnO 包覆層的場合之氣體供給程序的一例之示意圖。 圖8,爲表示將p型摻質以5摻雜所成之MgzZiU-zO 型氧化物層的構造之示意圖。 圖9,爲表示經由MOVPE法形成圖8的MgzZnhzO包 ___ ,_L8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A7 _B7_ 五、發明說明(A) 覆層的場合之氣體供給程序的一例之示意圖。 圖10,爲表示使5摻雜層與p型氧化物層以雙重週期 形成之P型MgZnO包覆層的構造之示意圖。 圖11,爲表示對p型MgZnO活性層以週期性形成p 型氧化物層之例的示意圖。 圖12A,爲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發光元件的槪 念之積層構造截面圖。 圖12B,爲圖12A的積層構造之傳導電子帶底的能階 (EC)之示意圖。 圖13,爲表示以MgZnO來構成圖12A的發光層部之 發光元件的一例之積層構造截面圖。 圖14A,爲圖13的積層構造之傳導電子帶底的能階 (Ec)之示意圖。 圖14B,爲圖13的變形例之價電子帶上端的能階 (Εν)的示意圖。 圖15Α及15Β,爲表示將第一結晶層作成量子井構造 之例的示意圖。 圖16Α,爲表示採用15Α的量子井構造之場合的傳導 電子帶底的能階(EC)之示意圖。 圖16Β,爲表示採用15Β的量子井構造之場合的傳導 電子帶底的能階(EC)之示意圖。 圖17Α、17Β及17C,爲表示量子井構造的各種變形 例之說明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熊 ___L2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550839 A7 ____B7_ 五、發明說明(Π )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形態。 (實施形態1) 圖1爲表示作爲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之發光元件( 第一之本發明的發光元件)之重要部分的積層構造的示意 圖,具有由η型包覆層34、活性層33及p型包覆層32 依序積層之發光層部。且,各層32〜34之任一者皆以 MgaZru-aO型氧化物層(0$a$i :以下,亦記爲MgZiiO, 惟,由混晶比a的範圍可知,即使記爲MgZnO,並非表示 MgZnO的組成比爲]Vlg : Zn : 0 = 1 : 1 : 1,而且槪念上亦 包含著MgO及ZnO的各單體氧化物)形成。於該p型 MgZnO包覆層32中,作爲p型摻質,係微量含有著例如 N、Ga、A1、工η、Li中的一種或2種以上。又,p型載體 濃度係如前述般調整於1 X1016個/cm3~8 X1018個 /cm3,例如1017個/cm3〜:L〇i8個/cm3程度的範圍。 圖2,爲表示MgZnO的結晶構造者,爲所謂之纖鋅礦 (wurtzite)型構造。於該構造中,係氧原子層與金屬原子 (Zn離子或Mg離子)層沿著c軸方向交互積層的形態,如 圖3所示般,c軸係沿著層厚方向而形成。若欠缺氧離子 產生空孔,則成爲氧不足,會產生η型載體之電子。若這 樣的氧不足形成過多,則η型載體會增加而失去Ρ型導電 性。從而,於形成ρ型MgZnO包覆層32或Μ9Ζη0活性 層33之場合,謀求抑制此氧不足的發生是重要的。 活性層33,可使用具有因應於要求的發光波長之適當 的帶隙能者。例如,使用於可見光發光者’宜選擇具有於 _ ,_?〇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嫌 --線- 550839 A7 ___2Z_— ______- 五、發明說明(u)
波長40 0nm~57 0nm可發光的帶隙能Eg (3 · 10eV〜2 · 18eV 程度)者。此在橫跨由紫色到綠色之發光波長帶,特別地 使用於藍色發光的場合,則宜選擇具有於波長 4 5 0nm~50 0nm可發光的帶隙能Eg (2 · 76eV〜2 · 4 8eV程度 )者。又,使用於紫外線發光者,宜選擇具有於波長 2 80nm~4 0 0nm可發光的帶隙能Eg (4 · 43eV~3 · 10eV程度 )者。 例如活性層33,可由在p型MgxZn^O型氧化物層 之間形成型式工的能帶排列(band line-up)之半導體來 形成。這樣的活性層33,可形成作成爲例如MgyZnwO型 氧化物層(惟,〇€y<:L,x>y :以下,亦稱爲MgZnO活性 層)。所謂之「在活性層與P型MgZnO包覆層之間形成型 式工的能帶排列」,係如圖4所示般,係指在p型包覆層 (p型MgZnO包覆層32)的導帶底及價電子帶上端的各能 階Ecp、Ενρ,與活性層的導帶底及價電子帶上端的各能 階Eci、Evi之間成立著下述般的大小關係之接合構造: Eci <Ecp (1)
Evi >Evp (2) 該構造中,有關於自活性層33往η型包覆層34之電 洞的順向擴散,與往Ρ型包覆層32之電子(η型載體)的 順向擴散之任一者,皆會產生位能障壁。而且,若以於活 性層33與η型包覆層34之間形成與圖4同樣的型式I型 的能帶排列的方式來選擇η型包覆層34的材質,則於活 性層的位置,在導帶底及價電子帶上端的兩方,可形成井 _____21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广請先聞讀背面之江意事項存填寫本 ,--------訂— 1· ϋ ϋ n 1 I I »!ί______________ 550839 A7 __ B7_ ___ 五、發明說明(θ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狀的位能障壁,可提高對於電子與電洞雙方的封入效果。 其結果,載體再結合之促進乃至於發光效率的提高可更加 顯著。 於MgZiiO活性層33中,混晶比y的値,亦爲決定帶 隙能Eg的因素。例如,於進行波長280nm~400nm的紫 外線發光的場合,係選擇於O^y^O.5的範圍。又,形成 之位能障壁的高度,於發光二極體中以定爲〇 · lev ~〇.3eV程度,於半導體雷射光源中以定爲 0 · 25eV〜0 · 5eV程度爲佳。此値,可由p型Mgxzni_x〇層 32、MgyZn^yO活性層33及η型MgzZnKO層34之各混 晶比X、y、z的數値之選擇而決定。 ;線· 其次,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6所示般,於p型 MgZnO包覆層32中係夾設著與Mgen^O型氧化物爲相 異種類的氧化物,例如CuO、NiO或LiO所構成之p型氧 化物層32b。且,對該p型氧化物層32b,係交互積層著 摻雜成P型之MgzZni_z〇型氧化物層32a。經由採用這樣 的構造,於P型MgZnO包覆層32中的作爲背景載體存在 之電子,可被P型氧化物層32b所吸收與補償,故 MgzZxu-zO型氧化物層32a中的p型摻質濃度即使降低亦 可得到良好的p型導電性。其結果,使得p型摻質集合成 的異相區域難以形成,而可得到良好品質的p型或i型的 MgZnO氧化物層。 P型氧化物層32b的層厚,係薄化至能夠發揮量子效 果之程度的膜厚,以利用穿隧效果而不致成爲發光層之作 ___22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A7 B7 五、發明說明(γ) 用的方式來調整。另一方面,與該ρ型氧化物層32lD相鄰 接之MgzZn^O型氧化物層32a係相當於一種障壁層,由 於須要求具有整體結晶的性質,相反地須以穿隧效果的影 響不致太過顯著的方式將其層厚調整爲15nm以上爲佳。 上述P型氧化物,與Μ^Ζη0之結晶構造之晶格常數亦 相異。另一方面,ρ型氧化物層32b於Ρ型MgZnO包覆 層32中若未形成與MgzZru-zO型氧化物層32a爲晶格整 合之形態,則會因差排的產生造成載體散亂’而導致發光 效率的降低。此場合,若p型氧化物層32匕的層厚若過大 ,則可緩和晶格,於與該P型氧化物層32b相接之 MgzZn^O型氧化物層32a之間會產生晶格不整合的情形 ,而產生在其後的成長層形成貫通差排之不良情況。爲了 避免此情形,於形成P型氧化物層32b之際’必須形成未 達到晶格緩和之程度的膜厚(臨界膜厚)’具體而言’以形 成20nm以下的層厚爲佳。例如,使P型氧化物層32b以 Cu〇或NiO構成的場合,由於用以與MgZnO進行晶格整 合的臨界膜厚爲3~5分子層程度,故以使p型氧化物層 32b成爲臨界膜厚以下的方式作成1分子層以上3〜5分子 層以下的範圍,將與其相接的MgZnO層32a的層厚作成 2 0nm以下,例如形成爲15nm程度的層厚爲佳。 上述般的P型氧化物層32b的形成層數並無特別限定 ,惟,欲期待得到高發光效率,當然以使電子補償效果均 一地於對象MgZnO層中產生爲佳。爲此目的,較佳者爲, 如圖6所示般,將2層以上,亦即複數的p型氧化物層 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WV 言
550839 A7 __B7 五、發明說明(7/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2b沿著p型MgZnO包覆層32的厚度t方向分散而形成 ,例如週期性地形成爲佳。將p型氧化物層32b如此般地 形成複數層之場合,以將各p型氧化物層32b和與其交互 積層之各MgzZn^O型氧化物層32a的層厚調整於前述之 範圍爲佳。 以下,就上述發光元件的製造製程的一例加以說明。 首先,如圖5所示般,於藍寶石基板10上,進行由ZnO 所構成之緩衝層11的磊晶成長。然後,使η型MgZnO包 覆層34、MgZnO活性層33及p型MgZnO包覆層32依序 進行磊晶成長(32~34的磊晶成長順序反過來亦可)。此等 各層的磊晶成長,可經由前述的MOVPE法或MBE法進行 成長。下面,以MOVPE法爲代表進行說明。 經由MOVPE法,使緩衝層11、n型MgZnO包覆層34 、MgZnO活性層33及p型MgZnO包覆層32 (含圖6的p 型氧化物層32b) ’於同一的反應容器內進行成長。又, 反應容器內的溫度’爲了促進用以使層形成的化學反應, 可經由加熱源(於本實施形態中爲紅外線燈)調整。作爲各 層的主原料,可使用後述者: •氧源氣體:固然可使用氧氣,惟,以氧化性化合物 氣體的形式來供給’就後述之與有機金屬的過度反應之抑 制的觀點考量,是較佳者。具體而言,有N20、NO、N02、 C〇等。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N20(氧化亞氮)。 • Zn源氣體··二甲基鋅(DMZn)、二乙基鋅(DEZn)等 〇 ______Μ_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釐) 550839 A7 --------B7_____ 五、發明說明(7l) • Mg源氣體:雙環戊二烯鎂(Cp2Mg)等。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Cu源氣體:六氟化乙醯基乙醯酯銅等。 • Ni源氣體:環戊二烯鎳、甲基環戊二烯鎳等。 • Li源氣體:正丁基鋰等。 又,Cu源氣體、Ni源氣體及Li源氣體爲p型氧化 物原料氣體。 另外,作爲P型摻質氣體,可使用後述者: • Li源氣體·正丁基錐等。 • Si源氣體:單矽烷等之矽氫化合物等。 • C源氣體:烴類(例如含C至少1個之烷基等)。 • Se源氣體·砸化氣等。 又,經由將Al、Ga及In等之III族元素的1種或 至少2種,與V族元素的N —起添加,可發揮作爲良好的 P型摻質的作用。作爲摻質氣體,可使用下述者: •線· • A1源氣體··三甲基鋁(TMA1)、三乙基鋁(TEA1)等 〇 • Ga源氣體:三甲基鎵(TMGa)、三乙基鎵(TEGa)等 〇 • In源氣體··三甲基銦(TMIn)、三乙基銦(ΤΕΙη)等 〇
作爲P型摻質,於將N與金屬元素(Ga)—起使用之場 合,於進行P型MgZnO包覆層的氣相成長之時,須將作爲 N源的氣體,與作爲Ga源的有機金屬氣體一起供給。例如 ,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爲氧成分源使用之N20亦兼作爲N _______25__ _ -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ΚΙ ____Β7___ 五、發明說明(d) 源的作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另一^方面,η型MgZnO包覆層34,亦可經由降低成 長時之氧分壓積極地形成氧不足以得到η型導電性,亦可 經由將Β、Al、Ga及工η等的I工工族元素作爲11型摻質進 行單獨添加以得到η型導電性。作爲摻質氣體,關於Α1、 Ga及In,在ρ型摻質的項目所說明者可同樣地使用。又 ,關於B,可使用例如二硼烷(B2H6)。 將上述的各原料氣體以載氣(例如氮氣)適度地稀釋, 供給到反應容器內。又’各層的混晶比之相異,可將對各 層所供給之作爲Mg源及Zn源的有機金屬氣體M0的流量 比藉由流量控制器MFC加以控制來達成。又,作爲氧源氣 體之N20及摻質源氣體的流量亦藉由流量控制器MFC加以 控制。 緩衝層11的成長,係以例如下述的方式進行。首先 ,進行層的成長之基板10爲結晶主軸爲c軸的藍寶石(亦 即氧化鋁單結晶)基板,係使用氧原子面側的主表面作爲 層成長面。於進行層成長之前,使基板10在氧化性氣體 環境氣氛下充分地進行退火處理。氧化性氣體,可選擇〇2 、CO、N20之任一者,惟,爲了與後述之層成長時的氧源 氣體共用,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N2o。退火處理溫度, 於以MOVPE的反應容器內進行的場合,以在750°C以上( 惟,較基板的融點低的溫度)保持時間30分鐘以上來施行 爲佳。惟,於欲藉由濕式洗淨等可充分地進行基板表面的 淸淨化的場合,將退火處理時間縮短亦無妨。 ____26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550839 _^B7_____ 五、發明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上述退火處理完成後,在保持於氧化性氣體的環境 氣氛下,使基板溫度降低到用以抑制氧不足發生所設定之 250 ~350°C (於本實施形態中爲35〇°C)之第一溫度。然 後,於溫度於設定値達到安定後,停止氧化性氣體的供給 ,以氮氣將反應容器內部置換,將氧化性氣體充分地淨化 趕出。淨化時間固依於反應容器的形狀及體積而異’惟’ 若確保有5秒以上可產生效果。 然後,將有機金屬氣體MO供給到反應容器內,將例 如成爲圖1的緩衝層11的一部份之最初的金屬原子層藉 由ALE法(Atomic Layer Epitaxy法)开多成爲單原子金 屬層。於ALE法中,經由自行停止之作用,金屬原子層的 成長達1原子層厚即飽和,即使繼續供給有機金屬氣體M0 ,金屬原子層並不會再繼續成長。其後,將有機金屬氣體 M0的供給停止,以氮氣將反應容器內置換而將有機金屬氣 體M0充分地淨化趕出後,導入作爲氧源氣體(亦爲氧化性 氣體環境氣氛)之N20,經由ALE法,使氧原子層形成1 原子層厚。藉此,在基板1〇上可形成1分子層厚的 MgZn〇層。 其後,於保持氧化性氣體環境氣氛之狀態下,將反應 容器內的溫度昇溫到設定成4〇0〜8〇〇°C之第二溫度(於本 實施形態中爲75〇°C),再以有機金屬氣體(金屬源氣體) 連續地流通,經由通常的M0VPE法成長緩衝層的殘餘部分 。又,就得到更佳的結晶性及平坦性的觀點,亦可經由 ALE法來成長最初的複數分子層。 _____27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一 550839 A7 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A)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緩衝層11的形成完成後,經由MOVPE法依序形成 η型MgZnO包覆層34、MgZriO活性層33及p型MgZnO 包覆層32。其中,p型Mgzno包覆層32,須如圖6所示 般,成長成由MgzZnnO型氧化物32a與p型氧化物層 32b交互積層所成者。圖7,係表示於成長p型MgZn〇包 覆層32之際之氣體供給程序的一例。於此程序中, MgZnO金屬源氣體的流量係以NS1之大流量期間與較NS1 小之NS0之小流量期間做交替之方式來切換,另一方面, p型氧化物金屬源氣體則以與金屬源氣體的大流量期間對 應之小流量期間(流量:NAO = 〇)、同樣地與小流量期間對 應之大流量期間(流量:NA1)做交替之方式而切換。另一 方面,氧源氣體係以既定之流量ΝΧ0恆定地繼續流通。藉 此,於Ρ型MgZnO包覆層32的成長過程中,可間歇性地 成長複數的P型氧化物層3 2b。 於使P型氧化物層32b間歇性地成長之際,可一邊使 MgzZni-zO型氧化物層32a繼續成長一邊使ρ型氧化物層 32b之成長亦同時進行。此場合,如圖7中所示般, MgZnO金屬源氣體的供給,係以即使於小流量期間亦爲非 零的一定流量値NS0'之方式作流量控制。此場合,ρ型氧 化物層32b,係成爲ρ型氧化物與MgZnO混合存在之區域 〇 另一方面,亦可於使MgzZnnO型氧化物層32a的成 長停止之狀態下,使ρ型氧化物層32b成長。此乃意味著 將圖7中小流量期間之MgZnO金屬源氣體的流量NS0設 _ 28__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五、發明說明( 定爲零。於MgzZni_z〇型氧化物層32a的成長停止之狀勤、 下,使P型氧化層32b成長,藉此’其停止期間作爲 種熱處理期間作用的結果,可改善結晶性’而可成長成缺 陷更少的P型MgZnO包覆層32。又,將MgZn〇金屬源乘^ 體的供給阻斷,僅以氧源氣體繼續供給一定時間後’再切 換爲P型氧化物金屬源氣體的供給,則可更有效地防止氣 不足等的缺陷之發生。 又,於MgzZn^O型氧化物層32沒的成長時,進行以 p型摻質(例如Ga與N —起添加)之摻雜。P型摻質氣體 ,可於MgzZn^O型氧化物層32a的原料氣體(金屬源氣 體+氧源氣體)之繼續供給之同時,以一定流量進行供給。 如此的作法,則MgzZn^O型氧化物層32a可作成爲P型 摻質均一地摻雜之構造者。 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般,亦可將P型摻質濃度較P 型MgZnO包覆層3 2 (或MgzZru-zO型氧化物層3 2a)的平 均濃度高的高濃度摻雜層(以下,稱爲(5摻雜層)32c以具 有MgzZn^O型氧化物層32a的1分子層以下的區域寬度 的方式來形成(本發明的第二發光元件)。如此的作法,則 減低背景電子濃度的效果會更加顯著,由於可減低p型 MgZnO包覆層32全體的平均p型摻質濃度,故可更進一 步改善發光效率。藉由6摻雜層32c在MgzZn^O型氧化 物層32a中以2層以上的週期形成,可更加提高電子補償 效果。 5摻雜層32C中之p型摻質的供給量,以使p型摻質 -----7Q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 先 閱 讀 背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本 頁 m 訂 線
550839 A7 一 —_B7 ___ 五、發明說明(7 9) 氣體分子之被覆率成爲1/2〇至1/4分子層的方式來調整 爲佳。若未滿1/2〇分子層,背景的電子濃度減低效果會 不充分。又,若超過1/4分子層,則p型摻質的添加量容 易變成過剩,導致發光效率之減低等。又,δ摻雜層32c 的形成間隔’以MgΖηΟ層32a的分子層來換算,以 10〜50 0分子層的範圍爲佳。若未滿10分子層,則p型摻 質的添加量容易變成過剩,致發光效率降低。另一方面, 若超過500分子層,則背景的電子濃度減低效果或p型導 電性的賦予會有不充分的情形。 上述5摻雜層32c,可將對於MgzZn^O型氧化物的 原料氣體(金屬源氣體+氧源氣體)之p型摻質氣體的供給 濃度比暫時性增加來形成。於使複數的5摻雜層32c沿著 層厚方向分散而形成的場合,可經由使p型摻質氣體的供 給濃度比間歇性地增加來形成。圖9,爲表示該氣體供給 程序的一例者,係將MgZnO金屬源氣體的流量以NS1之 大流量期間與較NS1小之NS0之小流量期間做交替之方式 而切換,又,將氧源氣體的流量,以NX1之大流量期間與 較該NX1小之ΝΧ0之小流量期間做交替之方式而切換,另 一方面,P型摻質氣體,則以與MgZnO原料氣體的大流量 期間對應之小流量期間(流量:ND0)、同樣地與小流量期 間對應之大流量期間(流量:ND1)做交替之方式而切換。 又,因於(5摻雜層32C的形成所導致的背景電子濃度 減低效果,當5摻雜層32C中之p型摻質濃度的變化曲線 愈陡峭則愈顯著。欲得到這樣的曲線,於形成6摻雜層 ______ J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雄· --線. A7 550839 _ B7__ 五、發明說明(d) 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2C之際,使MgzZn^O原料氣體停止供給是有效的。具 體而言,係指於圖9中之NS0與ΝΧ0皆成爲零。又,於 (5摻雜層32C未形成時’使P型摻質氣體的流量ND〇作 成爲零,係在欲形成更陡峭的濃度變化曲線上所希望者。 再者,於MgzZru-zO型氧化物層32a中形成(5摻雜層 之際,於剛要供給P型摻質氣體之前,將藉由movpe法之 MgzZn^O型氧化物層32a的成長模式,切換成與緩衝層 11的形成時之同樣的ALE模式亦爲有效。亦即,只要使 得P型摻質氣體供給前之MLZni-Z〇型氧化物層32a的至 少最後的1分子層經由ALE形成後自行停止,在該狀態下 供給P型摻質氣體,則可得到極爲陡峭的濃度變化曲線。 圖10,爲表示經由上述的方法最後所得到之P型 MgZnO包覆層32的詳細構造之示意圖。於此構造中,複 數的占摻雜層32c係於MgzZnnO型氧化物層32a中週期 性地形成,對於該MgzZn^◦型氧化物層32a,更進一步 週期性地形成P型氧化物層32b,成爲所謂之雙重週期性 構造。藉此,可使背景電子濃度減低效果發揮到最大限度 ,可確實地施行對於P型MgZnO包覆層32之p型導電性 之賦予,並且,對於作成爲圖1的構造之時的發光元件的 發光效率乃至於亮度的提高會有貢獻。 又,如圖11所示般,即使對於MgZnO活性層33,亦 可完全同樣地形成P型氧化物層33b,對於背景電子濃度 之減低,乃至於發光效率的提高上會有貢獻。此場合, MgZnO活性層33的全體必須具有本徵半導體型(i型)的 _____31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A7 五、發明說明() 導電特性,MgzZni_z〇型氧化物層33a則作成爲無摻雜者 〇 又,於使MgZnO活性層33及p型MgZnO包覆層32 成長之際,爲了抑制氧不足發生,使反應容器內的壓力保 持在lQTorr以上是有效的。藉此,可對氧的脫離更加抑 制,而可成長成氧不足少的Μ9ΖηΟ層。尤其是’使用N2〇 作爲氧成分源的場合,經由上述的壓力設定’可防止n2o 的解離之急速進行,可更有效地抑制氧不足的發生。環境 氣氛壓力愈高,氧脫離的抑制效果可增高,惟,迄 760Torr(1.01 X105Pa或1氣壓)程度效果即已相當顯 著。例如,若爲760Torr以下,反應容器內爲常壓或減 壓狀態,故容器密封構造比較簡單即可,是其優點。另一 方面,於採用超過760Torr的壓力之場合,容器內成爲 加壓狀態,故爲了不使內部的氣體漏出,須考慮稍強固的 密封構造,又,壓力爲相當高的場合,則須考慮耐壓構造 ,惟,氧脫離的抑制效果可更加顯著。此場合,壓力的上 限,可在兼顧設備成本與氧脫離抑制效果之下決定適當的 値(例如,76 0 0Torr(1.01 Xl〇6Pa 或 10 氣壓)程度)。 如上述般的作法,於發光層部的成長完成後,如圖5 所示般將活性層33及p型MgZnO包覆層32的一部份經 由光微影術等進行部分去除,形成由銦錫氧化物(ITO)等 所構成之透明電極125,同時於殘餘的p型MgZnO包覆層 32上形成金屬電極122,其後,與基板10 —起進行切割 ,則可得到發光元件1。此發光元件1,明顯地係於基板 ___. - _ V) __________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雄· 訂: :線· 550839 A7 ____B7 __ 五、發明說明(P) 10上形成由MgZnO所構成之緩衝層11 ’再形成由MgZnO 所構成之發光層部者。光之發出,主要係自藍寶石基板10 側進行。 又,於上述說明之製造方法中,各層的成長雖係經由 MOVPE法來進行,惟,亦可採用MBE法。於例如形成Li〇 層作爲P型氧化物層,或使用Li作爲p型摻質的場合, 亦可使用固體Li作爲p型氧化物形成原料或摻雜源。 (實施形態2) 圖12A,爲表示本發明之發光元件的第二實施形態( 本發明的第三發光元件)之重要部分的積層構造之示意圖 。由分別由寬帶隙型氧化物半導體所構成之η型第二結晶 層2、η型第一結晶層3、活性層4、ρ型第一結晶層5、 Ρ型第二結晶層6,依此順序作成晶格整合的形態進行積 層,藉此形成藉由雙異質接合所成的發光層部1。η型第 二結晶層2與η型第一結晶層3構成爲η型包覆層7,ρ 型第一結晶層5與ρ型第二結晶層6構成爲ρ型包覆層8 。又,η型第一結晶層3,係由較η型第二結晶層2帶隙 能大的寬帶隙型氧化物半導體所構成,而ρ型第一結晶層 5,係由較ρ型第二結晶層6帶隙能大的寬帶隙型氧化物 半導體所構成。圖12Β ’爲表不圖12Α的積層構造之施加 電壓下之傳導電子帶底的能階(Ec)之示意圖。對於發生於 η型第二結晶層2之載體,η型第一結晶層3係具位能障 壁的功用,於η型第一結晶層3與η型第二結晶層2的交 界附近的區域(圖12Β的斜線區域··載體駐留區域)載體會 _____ 33____ 衣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雄· ;線_ 550839 B7 五、發明說明(?丨) 暫時地駐留,使載體密度提高。於圖12B中,雖僅顯示傳 導電子帶底的能階,但於價電子帶上端,在P型第二結晶 層6處所產生之載體,亦受到P型第一結晶層5的位能障 壁,致在形成P型第一結晶層5與P型第二結晶層6的積 層界面附近之載體濃度增大。藉由形成圖12A所示之積層 構造,即使在由只能得到低載體密度的結晶所構成之包覆 層中,仍可使活性層附近之載體密度提高,而使活性層之 發光效率提高。 圖13,爲表示採用Mgxzni_x0(0$xgl)作爲寬帶隙 型氧化物半導體的場合的發光元件的實施形態之積層構造 的截面圖。亦即,於藍寶石基板上進行Zno緩衝層I2 之磊晶成長,然後,使η型MgxZn^O層(η型第二結晶層 )2、η 型 MgxZn!_xO 層(η 型第一結晶層)3、MgxZnnO 活 性層4、p型MgxZnHCHp型第一結晶層)層5及p型 MgxZnpxCMp型第二結晶層)6,依此順序成長。此等各層 的磊晶成長,可經由前述之MOVPE法或MBE法來成長。 各層的主原料,係與實施形態1相同,故省略其詳細的說 明。
Mgxzni_x0,係非摻雜之η型半導體之ZnO,與絕緣 體之MgO的混晶,故隨著對於Zn之混晶比X之增加,離 子結晶性會變強。其結果,於MgZnO結晶中,混晶比X的 增加,可使由摻雜所致的載體發生效率降低。然而,隨著 混晶比之增加,MgZnO結晶的帶隙能亦增加,故由MgZnO 所構成之包覆層,混晶比X愈多,活性層中之載體的封入 ___ 34 _ 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550839 ΚΙ _______Β7_ 五、發明說明(β) 效果愈高,而可提高發光效率。在由MgZnO所構成之包覆 層中’爲了賦予對活性層的載體之封入效果與有效的產生 載體之2種作用,圖13之n型第一結晶層3之帶隙能須 較η型第二結晶層2者大,ρ型第一結晶層5之帶隙能須 較Ρ型第二結晶層6大,以此方式來調整混晶比X。具體 而言’係作成爲第一結晶層的混晶比X較第二結晶層者大 〇 如此般,將包覆層作成爲至少有第一結晶層與第二結 晶層的2層構造,使鄰接於活性層之第一結晶層的混晶比 X較第二結晶層大,藉此,第一結晶層,對於在第二結晶 層所產生之載體,具有位能障壁的功用,使載體在第一結 晶層與第二結晶層的交界附近的區域暫時地駐留,不僅有 提高載體密度的效果,而且,對於注入活性層之載體的封 入效果可提高,有此2種效果。 圖14Α,爲圖13的積層構造之發光層部的施加電壓 之傳導電子帶底的能階(EC)之示意圖。η型載體(電子)係 駐留於作爲載體駐留區域之η型第一結晶層3與η型第二 結晶層2的積層界面附近,η型載體密度變高。其結果, 可提高注入到活性層4之η型載體密度。又,於圖14Α中 ,雖僅顯示傳導電子帶,惟,於價電子帶中,亦同樣地, Ρ型載體(電洞)會駐流於作爲載體駐留區域之ρ型第一結 晶層5與ρ型第二結晶層6的積層界面附近,而可提高注 入活性層4之ρ型載體密度。又,如圖14Β所示般,亦可 只在Ρ型包覆層8側形成ρ型第一結晶層5。 ________π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虜 訂· i線· 550839 A7 ___B7___ 五、發明說明(〇) 其次,圖15Α,爲表示將圖13中之η型第一結晶層 3與Ρ型第一結晶層5作成爲單一量子井構造之例,圖 15Β,則係作成爲多重量子井構造之例。於單一量子井構 造中,1個井層(η型井層14或ρ型井層16)係由2個障 壁層包夾著之形態,於多重量子井構造中,則爲由複數的 井層與障壁層所積層之構造。圖16Α、圖16Β,爲圖15Α 、圖15Β的積層構造之施加電壓下的傳導電子帶底之能階 (EC)的示意圖。圖16Α係對應於圖15Α,圖16Β係對應 於圖1ΞΒ。如圖16Α所示般,圖15Α之η型第一結晶層3 及ρ型第一結晶層5爲單一量子井構造的場合,對於井層 的載體,可形成在井層的EC與障壁層的EC的中間所封入 之能階(虛線)。於η型第二結晶層2所產生之載體,由於 會經由該能階注入到活性層4中,故可抑制因於散亂等之 能量損耗。又,於由圖16Β所示之多重量子井構造所構成 之場合,由於係形成較上述的封入能階更低之次能階(點 線),故效果可更加提高。圖16Β的多重量子井構造,爲 了圖示上的方便起見,係以單一量子井構造的3週期來表 示,惟,此週期數並無限制,作成2週期或4週期以上皆 屬可能。惟,若就載體於多重量子井構造內之遷移度考量 ,以1週期週期爲佳。又,於MgZnO結晶中,亦可只 在ρ型包覆層側形成由上述量子井構造所成之第一結晶層 〇 活性層4亦可使用經由混晶比之調整而具有對應於所 要求的發光波長之適當的帶隙能者。例如,使用於可見光 ___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f 550839 A7 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發光者,可選擇具有可在波長400nm~570nm下發光之帶 隙能Eg(3·l0eV~2·18eV程度)者。此爲涵蓋由紫色到綠 色之發光波長帶,尤其是使用於藍色發光的場合,可選擇 具有可在波長45〇nm~5〇〇nm下發光之帶隙肯g Eg(2.76eV〜2.48eV程度)者。又,使用於紫外線發光 者,可選擇具有可在波長280nm~400nm下發光之帶隙能 Eg(4.43eV~ 3.10eV 程度)者。 於發光層部1的成長完成後,如圖13所示般將η型 MgZnO層3及ρ型MgZnO層6的一部份經由光微影術等 進行部分去除,形成由銦錫氧化物(ITO)等所構成之透明 電極25,同時於殘餘的ρ型MgZnO包覆層6上形成金屬 電極22,其後,與基板11 一起進行切割,則可得到發光 元件1Q0。光之發出,係自藍寶石基板11側進行。 如此般,藉由形成以MgxZnuCMO^x^i)來構成發 光層部1之發光元件100,即使在爲了確保結晶品質而只 能得到低載體密度之包覆層(尤其是ρ型包覆層)中,於活 性層附近之載體密度可得以提高,短波長發光可有效率地 發出。 圖1?A及圖lTB,爲表示第一結晶層的形成形態之各 種的變形例之能帶圖(只顯示導帶底的能階)。圖17A,係 使得η型第二結晶層2及ρ型第二結晶層6分別以與n型 第一結晶層3及Ρ型第一結晶層5接近時之帶隙能會慢慢 減小之方式來形成的例子。藉此,可更加提高載體之駐留 效果。圖,係將η型第一結晶層3與ρ型第一結晶層 ----------22___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A7 ___^_ 五、發明說明(β) 5作成多重量子井構造,且以使該量子井構造之各井層朝 向活性層4之帶隙能漸次減小的方式來形成的例子。於這 樣的多重量子井構造內形成之次能帶的帶隙能愈接近活性 層4愈低。其結果,經由次能帶將載體注入活性層4中之 際的能量損耗可更減小,而可提高於活性層4的發光效率 。又,於圖17C中,雖亦採用多重量子井構造,惟,此處 ,係以使混晶比X自層兩端朝向中心連續地變高(階段性 地變高亦可)的方式作變化,爲對位能障壁賦予傾斜之形 態。其結果,可促進次能帶的形成,而可提高注入到活性 層4之載體密度。 又,代之以對於基板以η型包覆層、活性層、ρ型包 覆層的順序進行積層,改爲對於基板以ρ型包覆層、活性 層、η型包覆層的順序進行積層,亦可達成本發明之效果 爲不言而喻者。 元件符號說明 1 發光元件(發光層部) 2 η型第二結晶層 3 η型第一結晶層 η 型 MgZnO 層(圖 13 ) 4 活性層 5 P型第一結晶層 6 P型第二結晶層 7 η型包覆層 8 Ρ型包覆層 - __ 38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鳙 線- 550839 A7 _B7__ 五、發明說明(讣) 10 基板(藍寶石基板) 11 緩衝層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藍寶石基板(圖13) 12 Zno緩衝層 13 η型障壁層 14 η型井層 15 ρ型障壁層 16 ρ型井層 22 , 122金屬電極 25, 125透明電極 32 Ρ型包覆層(Ρ型MgZnO包覆層) 3 2a, 3 3a MgzZnbZ0型氧化物層 32b, 33b ρ型氧化物層(ρ型MgZnO包覆層) 32c 6摻雜層 33 活性層(MgZnO活性層) 34 η型包覆層(η型MgZnO包覆層) 1〇〇 發光元件 ___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50839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發光層部具有雙異 質(dcmble-hetero)構造,且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活性層及p 型包覆層之至少一者主要係由MgaZn^O (惟,O^aSl) 型氧化物所構成之MgZnO層,且於該MgZnO層中夾插著 與該MgaZnwO型氧化物爲相異種類並顯示p型導電性之 P型氧化物層。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元件,係使複數的 該P型氧化物層沿著該MgZnO層的層厚方向分散形成。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P 型氧化物層係以1分子層以上、20nm以下之厚度來形成 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p 型氧化物層係以1分子層以上、20nm以下之厚度來形成 〇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之發光元件 ,其中,該P型氧化物層,係以Cu〇、Ni〇及Li〇之任一 者爲主體。 6· —種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發光層部具有雙異 質構造,且於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p型包覆層主要係由 Mgazni_a0(惟,o^aSi)型氧化物所構成,且於該p型包 覆層中,形成有p型摻質濃度較該p型包覆層的平均濃度 高的高濃度摻雜層(具有該p型包覆層的1分子層以下的區 域寬度)。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光元件,係使複數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雄· Ϊ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A8B8C8D8 κ、申請專利範圍 該高濃度摻雜層於該Ρ型包覆層中沿著層厚方向分散形成 0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光元件,其於該高濃 度摻雜層中係同時添加Ga與Ν做爲該ρ型摻質。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發光元件,其於該高濃 度摻雜層中係同時添加Ga與N做爲該ρ型摻質。 10· —種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發光層部具有雙異 質構造,且於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ρ型包覆層主要係由 MgaZni_a〇(惟,o^agiL)型氧化物所構成,且於該ρ 型包覆層中,沿著層厚方向分散形成有:ρ型摻質濃度較 該P型包覆層的平均濃度高的高濃度摻雜層、和與該 Mgazni_a〇型氧化物爲相異種類之顯示有p型導電性之p 型氧化物層;而且該高濃度摻雜層係具有該ρ型包覆層的 1分子層以下的區域寬度,另一方面,該ρ型氧化物層係 形成1分子層以上且爲2 Onm以下的厚度。 11· 一種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係用以製造發光層 部具有雙異質構造,且於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活性層及ρ 型包覆層之至少一者主要係由MgaZn^CH惟,O^aSl) 型氧化物所構成之MgZnO層之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 在該MgZnO層的成長過程中,形成與該MgaZn^O型 氧化物爲相異種類並顯示ρ型導電性之ρ型氧化物層。 I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係於該MgZnO層的成長過程中,使複數的該ρ型氧化物 層間歇性地成長。 ___2— __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薄· 訂: 線 098825 ABCD 550839 六、申請專利範圍 I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係於經由氣相成長法進行該Mgzno層成長過程中,使該 P型氧化物層在該MgaZn^O型氧化物的成長停止之狀態 下進行成長。 I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係於經由氣相成長法進行該MgZnO層成長過程中,使該 P型氧化物層在該MgaZn^aO型氧化物的成長停止之狀態 下進行成長。 I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14項中任一項之發光元 件之製造方法,係使該MgZnO層經由MOVPE法來形成。 I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14項中任一項之發光元 件之製造方法,係使該MgZnO層經由MBE法來形成。 1?· 一種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係用以製造發光層部 具有雙異質構造,且於該雙異質構造所含之P型包覆層主 要係由Mgazni-a0(惟,O^aSl)型氧化物所構成者之發 光元件;其特徵在於,係於該p型包覆層的成長過程中, 形成較該P型包覆層的平均濃度高之高濃度摻雜層。 1S·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係於使該P型包覆層經由氣相成長法進行成長的過程中 ,使P型摻質氣體相對於該MgaZn^aO型氧化物的原料氣 體的供給濃度比做暫時性的增加,藉此形成該高濃度摻雜 層。 I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係使該P型摻質氣體的供給濃度間歇性地增加,以使複 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3公釐)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訂·· 線 550839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數的該高濃度摻雜層於該P型包覆層中沿著層厚方向分散 形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係於形成該高濃度摻雜層之際,停止該MgaZni_aO型氧 化物的原料氣體的供給。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20項中任一項之發光兀 件之製造方法,係使該P型包覆層經由MOVPE法形成。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20項中任一項之發光元 件之製造方法,其係使該P型包覆層經由MBE法形成。 23. —種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 係具有由帶隙能爲2.2eV以上之寬帶隙型氧化物半導 體所構成之發光層部, 該發光層部具有由P型包覆層、活性層及η型包覆層 相互積層之雙異質構造,並且,該Ρ型包覆層與該η型包 覆層中之至少一方,具有: 第一結晶層,係以與該活性層鄰接的方式做異質接合 ,對載體具有障壁層的作用;與 第二結晶層,係在該第一結晶層之與該活性層之相反 側,與第一結晶層做異質接合,帶隙能較該第一結晶層爲 低。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第一結晶層的厚度t係調整於50Α〜500Α的範圍。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具 有該第一結晶層及第二結晶層之包覆層,係ρ型包覆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具 有該第一結晶層及第二結晶層之包覆層,係P型包覆層。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第一結晶層,係由彼此具有不同帶隙能之障壁層與井層做 交互積層之量子井構造所構成者。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第一結晶層,係由彼此具有不同帶隙能之障壁層與井層做 交互積層之量子井構造所構成者。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第一結晶層,係由彼此具有不同帶隙能之障壁層與井層做 交互積層之量子井構造所構成者。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第一結晶層,係由彼此具有不同帶隙能之障壁層與井層做 交互積層之量子井構造所構成者。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障壁層的厚度tB係調整於5〇A~15〇A的範圍,該井層的厚 度tw係調整於15A〜150A的範圍。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障壁層的厚度tB係調整於5〇A~15〇A的範圍,該井層的厚 度tw係調整於15A〜150A的範圍。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障壁層的厚度tB係調整於5〇A〜150A的範圍,該井層的厚 度%係調整於15A〜150A的範圍。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1ΤΪ 線 550839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障壁層的厚度tB係調整於5〇A~15〇A的範圍,該井層的厚 度tw係調整於15A~15〇A的範圍。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34項中任一項之發光元 件,其中,該寬帶隙型氧化物半導體爲MgxZni_xO(0SxS 1)。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發光元件,其中,當 該第一結晶層爲單一層,且該MgxZrikCMOgxSl :以下 ,將X稱爲混晶比)所構成之該第一結晶層的混晶比X爲 、該第二結晶層的混晶比爲時,係成爲ΧΗ>Χι^。 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混晶比xH與,係分別調整於〇 · 1 $ 〇 · 65、0 · 01 $ xLS 0 ·40的範圍。 3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第一結晶層較該第二結晶層之載體濃度低。 線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第一結晶層較該第二結晶層之載體濃度低。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第一結晶層爲具有該量子井構造者,當該 $1)所構成之該障壁層的混晶比X爲xB、該井層的混晶比 X爲XW時,係成爲XB>XW。 4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混晶比xH與xL,係分別調整於0·1$χη$0·65、0.01$ 〇 · 40的範圍。 4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0839 合I D8 $、申請專利範圍 障襞層較該井層之載體濃度低。 4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障襞層較該井層之載體濃度低。 4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發光元件,其中,由 Mg^ZrU-xO ( 0<χ$ 1)所構成之該p型包覆層,係含有Li、 Na、Cu、N、P、As、Al、Ga、In 之 1 種或至少 2 種作 爲P型摻質。 4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發光元件,其中,由 MgJnHCMC^xgl)所構成之該p型包覆層,係含有Li、 Na、Cu、N、P、As、Al、Ga、In 之 1 種或至少 2 種作 爲P型摻質。 4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發光元件,其中,由 MgxZnuCMOcxgl)所構成之該p型包覆層,係含有Li、 Na、Cu、N、P、As、Al、Ga、In 之 1 種或至少 2 種作 爲P型摻質。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p型摻質係含有N,與Ga、A1及工η中之1種或至少2種 〇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ρ型摻質係含有Ν,與Ga、Α1及工η中之1種或至少2種 〇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ρ型摻質係含有Ν,與Ga、Α1及工η中之1種或至少2種 〇 ______Ί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訂: 線 550839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5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MgxZn^CMOfxgl)所構成之該η型包覆層,係含有Β、 Al、Ga、In的1種或至少2種作爲η型摻質。 5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MgxZru-xCMCUxSl)所構成之該η型包覆層,係含有Β、 Al、Ga、In的1種或至少2種作爲η型摻質。 5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發光元件,其中,該 MgxZnnCMOsxSl)所構成之該η型包覆層,係含有Β、 Al、Ga、工η的1種或至少2種作爲η型摻質。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1T: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1116314A 2001-07-25 2002-07-23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55083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25139A JP4277246B2 (ja) 2001-07-25 2001-07-25 発光素子
JP2001307324A JP4016245B2 (ja) 2001-10-03 2001-10-03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0839B true TW550839B (en) 2003-09-01

Family

ID=2661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16314A TW550839B (en) 2001-07-25 2002-07-23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82438B2 (zh)
CN (1) CN100356590C (zh)
TW (1) TW550839B (zh)
WO (1) WO20030302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1925B2 (ja) * 2000-11-30 2010-03-17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050141800A1 (en) * 2002-09-17 2005-06-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Waveguide semiconductor optical device and process of fabricating the device
JP3720341B2 (ja) * 2003-02-12 2005-11-24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4034208B2 (ja) * 2003-02-25 2008-01-16 ローム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
JP2004296796A (ja) * 2003-03-27 2004-10-21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発光素子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050051781A1 (en) * 2003-09-08 2005-03-10 United Epitaxy Company,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NO20041523L (no) * 2003-09-19 2005-03-2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ysemitterende halvlederelement
KR100571819B1 (ko) * 2003-10-16 2006-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질화물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262318B2 (en) * 2004-03-10 2007-08-28 Pfizer, Inc. Substituted heteroaryl- and phenylsulfamoyl compounds
US20060049425A1 (en) * 2004-05-14 2006-03-09 Cermet, Inc. Zinc-oxide-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
US20050288340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Pfizer Inc Substituted heteroaryl- and phenylsulfamoyl compounds
FI20041213A0 (fi) 2004-09-17 2004-09-17 Optogan Oy Puolijohdeheterorakenne
KR100662191B1 (ko) * 2004-12-23 2006-12-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0356642C (zh) * 2005-01-28 2007-12-19 浙江大学 一种c-MgxZn1-xO/MgO多量子阱异质结构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JP4210665B2 (ja) * 2005-03-24 2009-01-21 ローム株式会社 酸化亜鉛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4212105B2 (ja) * 2005-03-24 2009-01-21 ローム株式会社 酸化亜鉛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
CN1317749C (zh) * 2005-04-05 2007-05-2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含三种掺杂剂的p型氧化锌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303237A (ja) * 2005-04-21 2006-11-02 Sharp Corp 化合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
JP4994235B2 (ja) * 2005-08-09 2012-08-0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ZnO結晶とその成長方法、及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988179B2 (ja) * 2005-09-22 2012-08-01 ローム株式会社 酸化亜鉛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
US20070126021A1 (en) * 2005-12-06 2007-06-07 Yungryel Ryu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lm structures and methods
WO2007067166A1 (en) * 2005-12-06 2007-06-14 Moxtronics, Inc.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film structures and methods
JP2009043913A (ja) * 2007-08-08 2009-02-26 Rohm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0933754A (en) * 2007-08-27 2009-08-01 Rohm Co Ltd Zno-based thin film and semiconductor element
CN101419988B (zh) * 2008-10-14 2011-07-27 中山大学 一种p-NiO/n-MgxZn1-xO禁带宽度梯度化p-n结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7547B (zh) * 2008-12-26 2010-09-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制备镍离子掺杂氧化锌/锌铝尖晶石发光薄膜的方法
JP4806111B1 (ja) * 2010-04-20 2011-11-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
JP2011238678A (ja) * 2010-05-07 2011-11-24 Panasonic Corp 半導体発光装置
CN103843083B (zh) * 2011-10-06 2015-11-18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结晶及层叠体
CN104124282B (zh) * 2013-04-25 2018-04-1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Si/NiO:Na异质pn结二极管
US11355666B2 (en) 2019-05-07 2022-06-07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Bonding methods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CN112670356B (zh) * 2020-12-24 2023-05-12 湖南科莱特光电有限公司 单分子层内δ掺杂的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探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2930A (ja) 1995-09-25 1997-04-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装置
JP3658112B2 (ja) 1995-11-06 2005-06-0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ダイオード
KR100267839B1 (ko) * 1995-11-06 2000-10-16 오가와 에이지 질화물 반도체 장치
JP3433038B2 (ja) 1997-02-24 2003-08-04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装置
JPH11168262A (ja) 1997-09-30 1999-06-22 Canon Inc 面型光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H11243251A (ja) * 1998-02-26 1999-09-07 Toshiba Corp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
KR100648759B1 (ko) 1998-09-10 2006-11-23 로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도체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EP1199755A4 (en) 1999-07-26 2004-10-20 Nat Inst Of Advanced Ind Scien ZNO COMPOSIT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JP4425376B2 (ja) 1999-07-26 2010-03-03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シリコン基板を用いたZnO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JP4404995B2 (ja) 1999-07-26 2010-01-27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A面サファイア基板を用いたZnO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JP3472791B2 (ja) * 1999-08-27 2003-12-02 大阪大学長 導電性材料、導電性薄膜、複合膜、及び導電性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001237460A (ja) 2000-02-23 2001-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素子
JP4431925B2 (ja) 2000-11-30 2010-03-17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2289918A (ja) * 2001-03-26 2002-10-04 Sharp Corp p型半導体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デバイ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82438B2 (en) 2006-01-03
US20040235212A1 (en) 2004-11-25
CN1524299A (zh) 2004-08-25
CN100356590C (zh) 2007-12-19
WO2003030273A1 (fr) 200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50839B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KR101067122B1 (ko)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의 제조 방법,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및 램프
KR100406201B1 (ko) 이중 헤테로 구조체를 구비한 발광 질화갈륨계 화합물 반도체 장치
JP3551101B2 (ja)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
US8823033B2 (en) Nitride semiconductor 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evice
US9184344B2 (en) Lighting-emitting device with nanostructured lay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0840096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yer,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amp thereof
US8445938B2 (en) Nitride semi-conductive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200838000A (en) Group-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group-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amp
CA2504023A1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0307149A (ja)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
KR20110045056A (ko)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및 램프
KR20080098550A (ko) Ⅲ족 질화물 화합물 반도체 적층 구조체
WO2004109782A1 (ja) 窒化物系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086521A1 (ja) 発光素子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401145B2 (ja) Iii族窒化物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6581216B (zh)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
KR101030823B1 (ko) 투명 박막,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소자와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JP5777196B2 (ja)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1330121B (zh) 氮化物半导体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1201641B1 (ko) 투명 박막,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소자와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JP5105738B2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積層物の製造方法
JP4016245B2 (ja)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66555A (ja) 半導体装置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法
JP2006060197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積層体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