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33627B - Card edge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Card edge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3627B
TW533627B TW090130419A TW90130419A TW533627B TW 533627 B TW533627 B TW 533627B TW 090130419 A TW090130419 A TW 090130419A TW 90130419 A TW90130419 A TW 90130419A TW 533627 B TW533627 B TW 5336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fixing element
narrow
flat plate
spring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30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dahiro Fumikura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660554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53362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3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36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3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ed with pivo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after insertion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範疇】 緣連i:明為關於裝設於主基板、可自由裝卸子基板之卡 【習知之技術】 緣遠it於ϊί板、可1由裝卸simm&mmm等子基板之卡 連接為’通常使用於個人電腦等。 此種卡、、彖連接器通常如圖八所示者(參昭曰太特 2 0 0 0 - 2 0 8 1 8 3號公報)。 .、、' 日本特開 声·# ί種ΐ Ϊ連接器1 〇 1具有:安裝於主基板A、延伸於長 1^ ί) 之#:板接收凹部1 U之絕緣性殼體1 1 0,及沿殼體 4 \向安裝成上下兩列、與主基板A連接之複數端 …此外,殼體u°之長度方向兩端部上,設 第二si r,5插入子基板接收凹部111之後、轉動成為 對:屬:彈ί照D⑻)之子基板6保持於第二角度之- 。各彈簧元件120是由金屬板沖壓加 兩端部之彈菩i收::壓)形成於殼體11 〇長度方向 (m \ ”接收凹部112中,W述壓入板部121之後端 部1〇2‘。此i卜之ί端)以略U字型折返於前方之子基板保持 力防止片邻]竪^板部121設有自前端延伸於前方之過應 内側(圖1 (C ),=„止片部123設有自下端折曲於 接於i【板二),;:側⑴。固定部…係焊 ^ A ^ ^ 〇b弹頁70件12〇可固定於主基板A。 板保持部122具有自壓入板部121彳纟嫂 折曲於前方之板狀邱〗9 9 p U 1後鈿以略U子型 邛2 2 及位於板狀部1 2 2 a之前方、突 533627 五、發明說明(2) 出於内側之鉤形鉤部丨? 、 於内側之子基板彈复y 以及自板狀部1 2 2 a之上端折曲 ⑴中之子基板。當插入子基板接收凹部 部1 2 2 a之彈性力,一曰角度轉動為第二角度時,由於板狀 子基板彈簧片部122 ^ =外側移動,又回復至原本位置, 基板B之上浮,以與定子子基其板/之緣部上面相接’防止子 二角度時,鉤部122b進A 。此外,當子基板位於第 内,防止子基板β自連接,板B之緣部缺口 (圖未示)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接^〇1脫出。 Ξ是由;連,器101,有以下問題點。 力防止片123折曲之彈/元 j之固定部1 24與構成自過應 於卡緣連接器1 0 1之纟且穿狀能 之/、他部分為一體,所以 即使於所定範圍内,卡接,全體之平面度 接時),若主基板Α之彎曲超出°°二干,,(固定部1 24焊 吸收主基板a之彎#,導致包含ϊ ί m圍時’則無法 1 0 1之焊接不良。 ”凡件1 2 0之卡緣連接器 另一方面,焊接於連接器電路 之技術,如圖九所示者(表昭二守 < 吸收電路板彎曲 )。 〃貫開平5〜2 34 2 9號公報 圖九所示之表面黏著型連接器2〇1 , 路板(圖未示)上者,具備有:纟” ’為表面黏著於電 裝於前述殼體21 0上、具有焊接於巴電路设體210,以及安 複數端子2 2 0。殼體2 1 0長度方向、包 反上之焊接部2 2 1之 ^ ’形成有貫通上下方 533627 — 五、發明說明(3) 向之狹孔211 ’狹孔211中安裝有可在上下方向一定範圍内 移動之L字型金屬製固定具2 3 0。固定具23〇下方焊接於電 路板上,藉此補強固定於連接器2 0 1之電路板。 此固定具2 3 0自狭孔211上方向下方%插入狹孔2丨1中, 因為設於固定具230兩緣之刺231及形成於狹孔2ΐι兩側之 肩部212之互動’向上方之移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固 定部2 3 0向下方之移動’由形成於固定具23 緣與自殼體210突出於狹孔211内之突起部213之互動而 限制。 固定具230可對著殼體210移動於 内,所以亦可對端子m之焊接部22;移動於J圍 即使產生電路板之彎曲現象,亦%〃將23之0i f於電路板時, 焊接。 τ 了將之吸收,進行良好之 但是,此種表面黏著型連接哭 具2 3 0直接安裝於形成於絕緣性殼體21 "為將金屬=定 所以安裝時,因設有刺2 3 1 ,狹利? !夕表狹孔2 1 1内 定具2 3 0自狹孔2 1 1脫落之情形常有之。Α側面被削減,固 因此,本發明鑑於以上夂赴 甘α ^ 裝於主基板之固定元件自彈菩本^ 、,於提供不使安 定元件之全體主基板時,可吸==之=接於”固 不良之情形之卡緣連接器。 弓曲、消除:^接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解決上述問題,關於本菸 不七明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
533627 五、發明說明(4) 卡緣連接器,具有··安裝於主基板之絕緣性殼體;及安裝 於該殼體,可將以第一角度插入前述殼體内後轉動成為第 二角度之子基板保持於前述第二角度之彈簧元件,其特徵 為,前述彈簧元件具備:具有保持安裝於前述殼體之殼體 安裝部及前述子基板之子基板保持部之金屬製彈簧本體, 及焊接於前述主基板上、與前述彈簧本體非為一體之金屬 製固定元件,該固定元件安裝成以上下方向移動於前述彈 簧本體彎曲之條部之一定範圍内。
此外,關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卡緣連接 器,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載之發明中,其特徵為,前 述固定元件安裝於前述條部之際,前述條部之彎曲方向之 移動及與前述條部彎曲方向直交之方向之移動受到限制, 對於前述條部上下方向之移動成為可能。
並且,關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卡緣連接 器,於申請專利範圍2所載之發明中,其特徵為,前述條 部具備:自前述彈簧本體折曲之寬廣部及自該寬廣部前端 延伸、較前述寬廣部寬度為狹之狹幅部,位於前述狹幅部 兩側之寬廣部前端面上,形成有卡止肩部之同時,前述狹 幅部上形成有卡止用開口部;前述固定元件具備:具有彈 性卡止片、延伸於前述條部折曲方向之平板頂部;自該平 板頂部之兩側部延伸於下方、其相互間之寬度為可插入前 述狹幅部之一對側板部;以及自前述一對側板部下端向對 方延伸、將與前述平板頂部間之寬度作成較前述狹幅部之 板厚為大之一對平板底部;前述固定元件之側板部之條部
第7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5) 之折曲方向之一緣面,與前述卡止肩部相接之同時,因前 述彈性卡止片與前述卡止用開口部鉤合,所以前述固定元 件之條部之折曲方向移動受到限制;前述固定元件之一對 側板部因與前述狹幅部之側緣相接,所以與前述固定元件 之條部之折曲方向之直交方向的移動受到限制;因前述固 定元件之平板頂部之下方與前述狹幅部之上方相接,所以 前述固定元件往下方之移動受到限制,因前述平板底部之 上方與前述狹幅部之下方相接,所以前述固定元件往上方 之移動受到限制等。
關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卡緣連接器,於申 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載之發明中,其特徵為,前述固定元 件或前述條部之一端附近設有突部,前述固定元件以前述 突部為中心,可上下方向轉動。 【主要元件符號對照說明】 1 卡緣連接器 10 殼體 30 A 左側彈簧元件 3 0 B 右側彈簧元件 40 彈簧本體
41 壓入板部(殼體安裝部) 4 4 條部 44a 寬廣部 4 4b 狹幅部 4 4c 卡止肩部
第8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6) 44 e 卡止用開口部 44 f 突部 4 7 子基板保持部 50 固定元件 5 1 平板頂部 5 2 側板部 53 平板底部 54 彈性卡止片 A 主基板
B 子基板 【發明之實施型態】
接著,參照本發明之實施型態,配合圖面說明之。圖 一顯示關於本發明卡緣連接器之第一實施型態,其中:圖 一 (A)為平面圖、圖一 (B)為正面圖、圖一 (C)為右 側面圖,但是,圖一 (C )中,顯示主基板及子基板。圖 二顯示構成使用於圖一所示卡緣連接器之左側彈簧元件之 彈簧本體,其中:圖二(A)為一部份斷面之正面圖、圖 二(B )為右側面圖、圖二(C )為左側面圖。圖三顯示圖 二之彈簧本體平面圖。圖四顯示圖一所示構成使用於卡緣 連接器之左側彈簧元件之固定元件,其中:圖四(A )為 平面圖、圖四(B)為正面圖、圖四(C)為左側面圖、圖 四(D)為底面圖、圖四(E)為沿圖四(A)之4E-4E線之 斷面圖。圖五為將左側彈簧元件之固定元件焊接於主基板 A之部份斷面之正面圖。
第9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7) 圖一中,卡緣連接器1具備:具有安裝於主基板A上、 沿長度方向(圖一 (B )之左右方向)延伸之子基板接收 凹部1 1之絕緣性殼體1 0,及沿殼體1 0之長度方向配置成上 下兩列之複數端子2 0。各端子2 0具有以表面黏著焊接於主 基板A上之焊接部2 1。殼體1 0之長度方向兩端上,設置有 將以第一角度(斜對於主基板A之角度)插入子基板接收 凹部1 1内後轉動成第二角度(相對於主基板A為略水平角 度)之子基板B保持於第二角度之一對彈簧元件30A、
3 Ο B。子基板B以第一角度接收於子基板接收凹部之際,進 入配置於上下兩列之複數端子2 0間,轉動後保持為第二角 度時,與上下兩列之端子2 0接觸,依此,子基板B與主基 板A通電導通。 在此,殼體1 0為延伸於長度方向略矩形之絕緣元件, 以P B T等合成樹脂成形。較殼體1 0之長度方向中心略右側 上(圖一(B )之右側),設置有防止子基板B誤插之肋部 12 °
此外,一對彈簧元件3 0 A、3 Ο B相對於殼體1 0之長度方 向中心形成對稱形狀,由配置於長度方向中心左側之左側 彈簧元件3 Ο A及配置於前述中心右側之右側彈簧元件3 Ο B所 構成。左側彈簧元件3 Ο A與右側彈簧元件為對稱形狀,所 以以下僅說明左側彈簧元件3 Ο A之構成,省略右側彈簧元 件3 Ο B之說明。 左側彈簧元件3 Ο A如圖一所示,係由金屬製彈簧本體 40及與彈簧本體40非一體之金屬製固定元件50所構成。
第10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8) 其中,彈簧本體40由不鏽鋼等金屬板沖壓加工形成, 如圖二及圖三所示,具有壓入固定於殼體1〇之壓入板部 (殼體安裝部)41。前述壓入板部41之前端(圖三之下端 )’具有過渡部4 3 a延伸於外側斜前方,第一平板部4 3自 過渡部43a之前端向前方延伸。此外,壓入板部之41之前 端上緣形成有一旦延伸於上方後又折曲於内側下方之折返 片42。折返片42之前緣,形成有第一平板部43及略平行向 前方延伸之第二平板部4 6。折返片4 2之外面,形成有為保 持第一平板部4 3與第二平板部4 6之間之距離於所定距離之 向外突出之複數突起48。 第二平板部46之前端上,設有保持子基板b於第一 度之子基板保持部47。子基板保持部47具有自第二平极部 4 6之珂端延伸以一定角度折曲於内側之子基板防止脫落片 4 7 a,及自第二平板部上緣折曲於内側之子基板保持片 4 7b。在此,將以第一角度插入子基板接收凹部丨丨内之子 ^板B轉動至第二角度時,因第二平板部46之彈性力,子 ς =保持片47b —旦向外側移動後會回復至原本之位置, ^緣^面相接’藉以防止子基板b之上浮,俾 Ξ: W 子基板B位於第二角度時進入形成於 片”a與此缺口鉤合,=子因自為二基板脫落防止 脫落。此外,第二平板部46之前基端板下 向前方上 子基板β位於第二角度時延伸於支持後端下緣,°又有 板支持部49a、49b。子基板支持支部持49子基反Β之内侧之子基 、49b於高度方向形
第11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9) 成上面位置不一致之段差。其理由為考慮子基板位於第二 角度日^之子基板B的彎曲。
另一方面,自第一平板部43前後方向略中央部之下 緣’厚板t之條部4 4折曲於内側。條部4 4延伸於第二平板 $46之下方。條部44具有自第一平板部43折曲於内側較為 寬幅之寬廣部44a,及自寬廣部44a之前端延伸於内側較寬 廣部4 4 a為狹窄之狹幅部4 4 b。圖三中,狹幅部4 4 b之寬幅 W2較寬廣部44a之寬幅W1為狹窄。如圖三及圖五所示,位 於狹幅部4 4 b兩側之狹幅部4 4 a之前端緣面上,形成有卡止 肩部44c。此外,條部44之狹幅部44b上,形成有貫通上下 卡止用開口部44e之同時’狹幅部4 4 b之前端形成有自其前 端向卡止用開口部4 4 e傾斜於斜上方之一定幅度之傾斜面 44d。另外,過移動防止片45具備有自第一平板部43之前 端下緣折曲於内側、位於第二平板部4 6下方之連結部分 45a及自連結部分45a前端立起之立起片45b。第二平板部 46位於第一平板部43與立起片45b之間,由第一平板部43 限制第二平板部4 6向外側移動,由過移動防止片4 5之立起 片4 5 b限制第二平板部4 6向内側之移動。
接著,固定元件50由不鏽鋼、銅合金等金屬板彎曲加 工形成,如圖四所示,具備··延伸於條部4 4折曲方向之平 板頂部5 1,及自平板頂部5 1之兩側部向下方延伸之一對側 板部5 2,以及分別自一對側板部5 2下端向對方延伸之一對 平板底部5 3。固定元件5 0為了焊接,係鍍鉛錫或錫。 在此,固定元件5 0之平板頂部5 1上,設有安裝於平板
第12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ίο) 頂部5 1左端部之導引板部5丨a,及自平板頂部5丨之左端側 向右端1 (沿條44之折曲方向)延伸之單片梁狀彈性 片54。彈性卡止片54具有較形成於條部44之傾 =度面自由狀態折曲於直至與平板底部 53上面略同一面之了方。此外,一對側板部52間 較條部44之狹幅度44b之幅度W2為大,構成為可插入狹幅 部44b之幅度。亚且,一對平板部53與平板部。 W B較條部4 4之板厚度t為大。 固定元件50如圖五所示,使平板頂部51之導引板部 5 la沿條部44之狹幅部44b之上方並向彈簧本體4〇之 板部43壓入,安裝^於彈簧本體4〇之條部“。安裝時,條部 4之狹幅部44b自則端插入由平板頂部51、一部5 及一對平板底部53圍出之固定元件5〇之空間内。此時,導 引板部ft條部44之狹幅部44b之上面使狹幅部44b容易 插入。條部44之狹幅部44b自前端插入固定元件5〇之空間 内時,固山元件50之彈性卡止片54之前端滑動於形成於狹 te部44b則^之傾斜面44d上,彈性卡止片54向上方彎曲, 其前端至卡止用開口部44e時,彈性卡止片54回復原本之 位置、進入卡止用開口部44e令,而與卡止用開口部44e之 邊緣鉤合。此外,側板部52之條狀折曲方向之左緣面與形 成於條部44之卡止肩部44c相接。彈性卡止片54鉤合於卡 止用開口部44e時,彈性卡止片54之前端滑動於傾斜面44d 上,所以彈性卡止片5 4之前端順利地導引入用開口部 44e。彈性卡止片54與卡止用開口部44e鉤合之同時,因為
533627 五、發明說明(11) 側板部5 2折曲方向之左緣面與形成於條部44之卡止肩部 4 4 c相接,所以固定元件5 〇之條部44之折曲方向之移動受 到限制。此外,與此同時,與固定元件5 〇之條部4 4之折曲 方向直交方向之移動,因為一對側板部5 2之内面與條部4 4 之狹幅部之44b之側緣相接,所以受到限制。將固定元件 5 0安裝於條部4 4以後固定元件5 〇可相對於條部4 4上下方向 移動(圖五之Z方向),因為固定元件50之平板頂部51下 方與狹幅部4 4 b上面相接,所以固定元件5 〇向下方之移動 义到限制’因為平板底部5 3上面與狹幅部4 4 b下面相接, 所以固定元件5 〇向上方之移動受到限制。 於安裝有複數端子2〇之殼體1〇之長度方向上,安裝左 右一對彈簧元件30 A、30B後,卡緣連接器即完成。其後, ί Ϊ連接器1表面黏著於主基板Α上,配置於個人電腦等 安裝此卡緣連接器1於主基板Α時,如圖一及 五所不,將端子2 0之焊接連接部2丨及彈菩 m ^ ^ /4- u: 「η τ-.. ’、凡件 3 ϋ A、3 0 Β 之 固疋兀件50、50之平板底部53配置於
後,進行回流焊接。依此,卡緣ΐ : 3 ^上所定= 上。 文J戈裝於主基板A 此時,固定元件50對彈簧本體4〇之條 — 可在上下方向移動(圖五之Z方向),所 ;疋犯圍 有彎曲產生,亦可藉固定元件5 〇之上下私既使主基板上 端子20之焊接連接部21及固定元件5〇 5來吸收,可使 A。 几仟”順利垾接於主基板
533627 五、發明說明(12) 另外,彈簧本體40之條部44與固定元件50為金屬製, 所以安裝於固定元件5 0之條部4 4時,不會使一方之元件削 減,亦不因此削減而使固定元件5 0自彈簧本體4 0之條部4 4 脫落。
並且,固定元件50之折曲方向之移動,固定元件50之 側板部5 2之折曲方向左緣面與形成於條部4 4 b之卡止肩部 4 4 c相接之同時,因為彈性卡止片5 4與卡止用開口部4 4 e鉤 合,所以受到限制,而與固定元件5 0之折曲方向直交之移 動,因為固定元件5 0之一對側板部5 2與形成於條部4 4之狹 幅部4 4 b之側緣相接,所以受到限制。固定元件5 0於平板 頂部5 1及平板底部5 3與狹幅部4 4 b相接時,可以上下方向 移動,所以可將固定元件5 0於自彈簧本體4 0對折曲之條部 4 4可於一定範圍内上下方向移動之狀態下,確實安裝於條 部4 4。此外,由平板頂部5 1、一對側板部5 2及一對平板底 部5 3圍起之固定元件5 0之空間中,將條部4 4之狹幅部4 4 b 自前端插入,由於可安裝固定元件5 0於條部4 4,所以可使 固定元件5 0安裝於條部4 4變得簡單。
接著,參照圖六及圖七,說明本發明卡緣連接器之第 二實施型態。圖六為構成卡緣連接器第二實施型態右側彈 簧元件之一部份斷面之正面圖,其中:圖六(A)為顯示 固定元件平行於彈簧部之狀態,圖六(B )為顯示固定元 件轉動,對彈簧部傾斜之狀態。圖七為構成左側彈簧元件 之彈簧本體平面圖。 卡緣連接器之第二實施型態,與圖一乃至圖五所示卡
第15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13) 緣連接器之基本構成相 ' 菁本體4〇及固定元件5Q ^ : t ^彈^元件3〇Α、3()β 彈菩\右側彈簧元件3〇β ,為對稱形狀以^ =彈簧元件 汽兀件3 Ο B之彈簧本體4 〇及固定元件5 〇 呪明構成右側 此彈簧本體4〇,與圖一乃至圖三及圖^ ^ _ 而,基本構成略為同一,由不鏽鋼等金屬板沖黃本體 J。彈簧本體40如圖七所* (圖七所示為構::二 =件之彈簧本體,構成左側彈簧元件之彈簧本體為對^开】 Λ ),具有壓入殼體之壓入板部4 1、折返片4 2、第一平板 F 4 3、第二平板部4 6、子基板保持部4 7、過移動防止片4 5 及條部4 4。 其中,條部44之構成與圖一乃至圖二及圖五所示彈簧 士體40之條部44不同。圖六所示之條部44自第一平板部4 3 觔後方向略中央部下緣彎曲於内側、延伸於第二平板部4 6 之下方。條部44具有自第一平板部43彎曲於内側較為寬幅 之寬幅部4 4 a、自寬廣部4 4 a前端延伸於内側較為寬廣部 狹幅之狹幅部44b、。位於狹幅部44b兩側之寬廣部44a之 前端緣面上,形成有卡止肩部44c。此外,條部44之狹幅 部44b上,形成有貫通上下之卡止用開口部446之同時,狹 幅部44b之前端形成有自其前端向卡止用開口部44e傾斜於 上方所定寬度之傾斜面44d。 一 % 5 @ 條部44之寬廣部44a之上方,與圖女乃至圖三及圖五 所示彈簧本體4〇之條部44相異,上^没突出之兩個突部 44f。另-方面,位於卡土用開口部4側之條部44之狹
第16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14) 幅部44b之上方,突出形成有一對突出部44g。各突出部 44g之突出高度較突部44f之突出高度低。 另一方面,固定元件50與圖一、圖四及圖五所示固定 元件5 0之基本構成相同’以不鑛鋼、銅合金等金屬板彎曲 加工形成。固定元件5 0如圖六所示,具有延伸於條部4 4折 曲方向之平板頂部5 1、自平板頂部5 1之兩側延伸於下方之 一對側板部5 2及自一對側板部5 2之下端各自互相向對方延 伸之一對平板底部5 3 °固定元件5 0為了焊接,係鍍鉛錫或 錫。
在此’固定元件5 0之平板頂部5 1上,設有設於平板頂 部5 1之左端部之導引板部5 1 a及自平板頂部5 1之左端側向 右端侧(沿條4 4之折曲方向)延伸之單片懸梁狀彈性卡止 片5 4。彈性卡止片5 4,較形成於條部4 4之傾斜面4 4 d之寬 度為小,其前端至較平板底部5 3之上方位置以自由狀態折 曲於下方。一對側板部5 2間之寬幅,成為較條部4 4之狹幅 部4 4 b之寬幅略大,可插入狹幅部4 4 b。 此外’ 一對平板底部5 3與平板頂部5 1間之寬幅,與圖一、 圖四及圖五所示固定元件5 〇不同,較條部4 4之板厚與突部 44f之突出高度合計後之長度為長。
此固定元件5 〇如圖六(A )所示,使平板頂部5 1之導 引板部5 1 a沿條部4 4之突出部4 4 g、突部4 4 f之上方,對向 彈簧本體40之第一平板部43,壓入後安裝於彈簧本體40之 條部4 4。安裝時,條部4 4之狹幅部4 4 b自前端插入由平板 底部5 1、一對側板部5 2及一對平板底部5 3圍起之固定元件
第17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15) 5 0之空間中。條部4 4之狹幅部4 4 b自前端插入固定元件5 0 之空間内時,固定元件5 0之彈性卡止片5 4之前端,滑動於 形成於狹幅部4 4 b前端之傾斜面4 4 d,彈性卡止片5 4向上方 彎曲,其前端至卡止用開口部4 4 e時,彈性卡止片5 4回復 至原來位置,進入卡止用開口部44e中,而與卡止用開口 部4 4 e之邊緣鉤合。
此外,側板部5 2折曲方向之左緣面與形成於條部4 4之 卡止肩部4 4 c相接。彈性卡止片5 4向卡止用開口部4 4 d鉤合 之際,彈性卡止片5 4之前端滑動於傾斜面4 4 d上,所以彈 性卡止片5 4之前端可順利導引於卡止用開口部4 4 e。彈性 卡止片5 4卡止於卡止用開口部4 4 e之同時,側板部5 2之折 曲方向之圖六中右緣面與形成於條部44之卡止肩部44c相 接,因此固定元件5 0之條部4 4折曲方向之移動受到限制。 與此同時,與固定元件5 0之條部4 4之折曲方向直交之方向 的移動,因為一對侧板部5 2之内面與條部4 4之狹幅部4 4 b 之側緣相接,所以受到限制。將固定元件5 0安裝於條部4 4 後,與圖五之情形不同,固定元件50如圖六(B)所示, 以突部44f為中心,成為可以上下方向(圖六(B)之X方 向)轉動。固定元件50由於固定元件50之平板頂部51之下 方與突出部4 4 g上面相接,所以向下方之轉動受到限制, 而平板底部5 3上方與狹幅部4 4 b下方相接,所以向上方之 轉動受到限制。 第二實施型態之卡緣連接器中,將卡緣連接器向主基 板A (參照圖五)安裝時,固定元件50以突部44f為中心,
第18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16) 可上下轉動時,即使主基板A上產生彎曲,其彎曲可因固 定元件5 0之上下方向轉動而被吸收,所以可將端子2 〇之焊 接連接部2 1與固定元件5 0順利焊接於主基板A上。此外, 卡緣連接器1或彈簧元件本體4 〇之往上方之力作用時,突 4 4 4 f與導引板部5 1 a相接,所以不易施加衝擊力於固定元 件50。因此,不會產生焊接裂縫。此外,突部44f與導引 板部51a相接,所以可藉彈簧本體4〇與固定元件50而與主 基板A及子基板b接地連接。 〜 、 以上,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可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固定元件5 〇及條部4 4之形狀,為可使固定元件 圍^彈簧ί體4〇對彎曲之條部44上下方向移動於一定之範 之狀態,若是可安裝於條部4 4者,則不限於圖一 五所示之形狀。 ㈢ ί外丄可以樹脂覆蓋彈簧本體40之子基板保持部47。 者,^ ^定元件5 0為以其突部4 4 f為中心可上下方向轉動 側。、热須設於條部4 4側,突部4 4 f亦可設於固定元件5 0 【發明之效果】
如 U 連接器,ί ί明’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載之卡緣 部及^美彈餐元件具備:具有保持安裝於殼體之殼體安裝 基板上t f i子基板保持部之金屬製彈簧本體與焊接於主 該固定]與!!述彈菁本體非為一體之金屬製固定元件’而 凡件安裝成可上下方向移動於自前述彈簧本體彎曲
第19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17) 之條部之一定範圍内。焊接於包含固定元件之連接器整體 之主基板時,主基板上產生彎曲時,其彎曲亦可因固定元 件之上下移動而被吸收,可將連接器整體順利焊接於主基 板上。此外,彈簧本體之條部與固定元件為金屬製,所以 向固定元件之條部安裝時,——部份之元件不會被削除,所 以不會有因此削除而產生固定元件自彈簧本體之條部脫落 之情形。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載之卡緣連接器,於申 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前述固定元件安裝於前述條部之 際,前述條部之彎曲方向之移動及與前述條部彎曲方向直 交之方向之移動受到限制,因為對於前述條部上下方向之 移動成為可能,所以可將固定元件以自彈簧本體對彎曲之 條部上下方向移動之狀態,確實安裝於條部。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載之卡緣連接器,於申 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載之發明中,固定元件之側板部之折 曲方向之一緣面與形成於條部之卡止肩部相接之同時,因 設於固定元件之彈性卡止片與形成於條部之卡止用開口部 鉤合,所以固定元件之條部之折曲方向之移動受到限制; 固定元件之一對側板部因與條部之狹幅部之側緣相接,所 以與固定元件之條部折曲方向直交之方向的移動,受到限 制;因前述固定元件之前述平板頂部下方與前述狹幅部上 方相接,所以前述固定元件往下方之移動受到限制,因前 述平板底部上方與前述狹幅部下方相接,所以前述固定元 件往上方之移動受到限制,可將固定元件,以自彈簧本體
第20頁 533627 五、發明說明(18) 對彎曲之條部上下方向移動於一定範圍内之狀態,確實安 裝於條部。此外,可將條部之狹幅部自前端插入由平板頂 部及一對側板部以及一對平板頂部圍起之固定元件之空間 内,而將固定元件安裝於條部,所以對於固定元件之條部 之安裝,成為簡單。
本發明中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載之卡緣連接器,於 請求項第1項所載之發明中,該固定元件或前述條部之一 端附近設有突部,前述固定元件安裝成可以前述突部為中 心,在上下方向轉動,所以主基板上產生彎曲時,其彎曲 亦可因固定元件之上下移動而被吸收,可將端子之焊接連 接部及固定元件順利焊接於主基板上。此外,突部與固定 元件或條部相接,所以卡緣連接器或彈簧本體往上方之力 作用時,不易施加衝擊力於固定元件。因此,可抑制焊接 裂縫產生之同時,可藉彈簧本體與固定元件而與主基板及 子基板接地連接。
533627 圖式簡單說明 圖一顯示本發明之卡緣連接器之實施型態,其中:圖 一 (A)為平面圖、圖一 (B)為正面圖、圖一 (C)為右 側面圖。但圖一 (C )中顯示主基板及子基板。 圖二顯示構成使用於圖一所示卡緣連接器之左侧彈簧 元件之彈簧本體,其中:圖二(A)為一部份斷面之正面 圖、圖二(B)為右側面圖、圖二(C)為左側面圖。 圖三顯示於圖二之彈簧本體平面圖。
圖四顯示構成使用於圖一所示卡緣連接器之左側彈簧 元件之固定元件,其中:圖四(A)為平面圖、圖四(B) 為正面圖、圖四(C)為左側面圖、圖四(D)為底面圖、 圖四(E )為沿圖四(A ) 4 E - 4 E線之斷面圖。 圖五為將左側彈簧元件之固定元件焊接於主基板上狀 態之一部份斷面之正面圖。 圖六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卡緣連接器之第二實施型 態之右側彈簧元件之一部份斷面之正面圖,其中:圖六 (A )為顯示固定部對彈簧部平行之狀態、圖六(B )顯示 固定元件轉動,對彈簧部傾斜之狀態。 圖七構成左側彈簧元件之彈簧本體之平面圖。
圖八顯示習知之卡緣連接器,其中:圖八(A )為子 基板以第一角度插入狀態之斷面圖、圖八(B )為子基板 以第二角度插入狀態之斷面圖、圖八(C )為彈簧元件安 裝於殼體狀態之部分平面圖。 圖九顯示習知之表面黏著型連接器,其中:圖九(A )為底面圖、圖九(B )為沿圖九(A )之9B-9B線之斷面
第22頁 533627 圖式簡單說明 〆 圖、圖九(C)為沿圖九(A)9C_9C線之斷面圖。

Claims (1)

  1. 533627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卡緣連接器,具有:安裝於主基板之絕緣性殼 體;及安裝於該殼體,可將以第一角度插入前述殼體 内後轉動成為第二角度之子基板保持於前述第二角度 之彈簧元件,其特徵為,前述彈簧元件具備··具有保 持安裝於前述殼體之殼體安裝部及前述子基板之子基 板保持部之金屬製彈簧本體,及焊接於前述主基板 上、與前述彈簧本體非為一體之金屬製固定元件,該 固定元件安裝成以上下方向移動於前述彈簧本體彎曲 之條部之一定範圍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特徵為, 前述固定元件安裝於前述條部之際,前述條部之彎曲 方向之移動及與前述條部彎曲方向直交之方向之移動 受到限制,對於前述條部上下方向之移動成為可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特徵為, 前述條部具備:自前述彈簧本體折曲之寬廣部及自該 寬廣部前端延伸、較前述寬廣部寬度為狹之狹幅部, 位於前述狹幅部兩側之寬廣部前端面上,形成有卡止 肩部之同時,前述狹幅部上形成有卡止用開口部;前 述固定元件具備:具有彈性卡止片、延伸於前述條部 折曲方向之平板頂部;自該平板頂部之兩側部延伸於 下方、其相互間之寬度為可插入前述狹幅部之一對側 板部;以及自前述一對側板部下端向對方延伸、將與 前述平板頂部間之寬度作成較前述狹幅部之板厚為大 之一對平板底部;前述固定元件之側板部之條部之折
    第24頁 533627 六、申請專利範圍 曲方向之一緣面,與前述卡止肩部相接之同時,因前 述彈性卡止片與前述卡止用開口部鉤合,所以前述固 定元件之條部之折曲方向移動受到限制;前述固定元 件之一對側板部因與前述狹幅部之側緣相接,所以與 前述固定元件之條部之折曲方向之直交方向的移動受 到限制;因前述固定元件之平板頂部之下方與前述狹 幅部之上方相接,所以前述固定元件往下方之移動受 到限制,因前述平板底部之上方與前述狹幅部之下方 相接,所以前述固定元件往上方之移動受到限制等。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特徵為, 前述固定元件或前述條部之一端附近設有突部,前述 固定元件以前述突部為中心,可上下方向轉動。
    第25頁
TW090130419A 2000-12-08 2001-12-07 Card edge connector TW53362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75054 2000-12-08
JP2001119444A JP4527310B2 (ja) 2000-12-08 2001-04-18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3627B true TW533627B (en) 2003-05-21

Family

ID=2660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30419A TW533627B (en) 2000-12-08 2001-12-07 Card edge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517378B2 (zh)
EP (1) EP1213797B1 (zh)
JP (1) JP4527310B2 (zh)
KR (1) KR100829657B1 (zh)
CN (1) CN1230945C (zh)
DE (1) DE60110022T2 (zh)
SG (1) SG101526A1 (zh)
TW (1) TW5336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0116B2 (ja) * 2000-12-21 2005-12-2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US6743028B2 (en) * 2002-09-16 2004-06-01 Speed Tech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ttaching a circuit board
US6796825B2 (en) * 2002-10-17 2004-09-28 Speed Tech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ttaching a circuit board
JP2004235142A (ja) * 2003-01-08 2004-08-19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用ラッチ
CN100435066C (zh) * 2003-03-03 2008-11-1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基座
TWI222244B (en) * 2003-07-04 2004-10-11 Chou-Hsuan Tsai Side fastened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0386922C (zh) * 2003-07-17 2008-05-07 蔡周旋 电连接器的侧扣装置
JP2005056748A (ja) * 2003-08-06 2005-03-03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表面実装型コネクタ
CN1293791C (zh) * 2003-10-30 2007-01-03 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US7210955B2 (en) * 2005-08-01 2007-05-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ully buffered press-fit DIMM connector
JP4556135B2 (ja) * 2005-08-22 2010-10-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756598B2 (ja) * 2006-04-21 2011-08-24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カード基板ラッチ
US7484983B2 (en) * 2007-04-19 2009-02-03 Lotes Co., Ltd. Card edge connector
JP4922379B2 (ja) * 2009-11-06 2012-04-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TWM396512U (en) * 2010-07-30 2011-01-11 Tyco Electronics Holdings Bermuda No 7 Ltd Card-edge connector
JP5745792B2 (ja) * 2010-08-02 2015-07-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に実装する部品の固定金具
TWM401900U (en) * 2010-11-10 2011-04-11 T-Conn Prec Corporation Improved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02107B1 (en) * 2010-12-16 2012-06-1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8388373B2 (en) * 2011-01-26 2013-03-05 Proconn Technology Co., Ltd. Connector with movable soldering attachments
US20130109214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Hsu-Mao CHING Card edge connector
US9335797B1 (en) 2014-05-01 2016-05-10 Google Inc. Supporting computer boards
CN106997993B (zh) * 2016-01-25 2020-06-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9411A (en) * 1983-03-21 1986-04-01 Amp Incorporated Latch system for ZIF card edge connectors
US5163847A (en) * 1991-08-05 1992-11-17 Molex Incorporate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US5267872A (en) * 1992-05-22 1993-12-07 Foxconn International, Inc. Card-edge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olding the same
JP2603509Y2 (ja) * 1992-12-28 2000-03-15 日本エー・エム・ピ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2595580Y2 (ja) * 1993-05-31 1999-05-31 日本エー・エム・ピ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US5827085A (en) * 1994-03-25 1998-10-27 Berg Tech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al latch thereof
US5511985A (en) * 1994-06-16 1996-04-30 Burndy Corporation Angled card edge connector
EP0878035B1 (en) * 1995-07-06 1999-10-13 Berg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B.V. Socket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W362298B (en) * 1995-07-11 1999-06-21 Whitaker Corp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retaining device for the same
JP2747264B2 (ja) * 1995-12-19 1998-05-06 東北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用コネクタ
JP3023668B2 (ja) * 1997-05-29 2000-03-21 日本エー・エム・ピ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TW347927U (en) * 1997-07-19 1998-12-11 Speed Tech Corp Jack connector for random access memory of computer
JPH1185861A (ja) 1997-09-11 1999-03-30 Toshiba Corp サービス情報個別提供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サービス情報個別提供方法
TW356970U (en) * 1998-02-17 1999-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lock apparatus
US6030245A (en) * 1998-03-13 2000-02-2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with hybrid latch device
JP2000208183A (ja) * 1998-07-27 2000-07-28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3326120B2 (ja) * 1998-09-14 2002-09-1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コネクタ
TW383925U (en) * 1998-12-11 2000-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421338U (en) * 1999-11-23 2001-0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110022D1 (de) 2005-05-19
KR20020046158A (ko) 2002-06-20
JP4527310B2 (ja) 2010-08-18
US6517378B2 (en) 2003-02-11
US20020072263A1 (en) 2002-06-13
EP1213797A2 (en) 2002-06-12
EP1213797B1 (en) 2005-04-13
SG101526A1 (en) 2004-01-30
EP1213797A3 (en) 2003-06-18
CN1230945C (zh) 2005-12-07
DE60110022T2 (de) 2006-01-26
KR100829657B1 (ko) 2008-05-16
CN1357943A (zh) 2002-07-10
JP2002237342A (ja) 200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3627B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8454397B2 (en) Anti-wicking terminal and connector
US2005015360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ti-mismating arrangement
JP3421835B2 (ja) 接点支持体
US79096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portion
JP2000208183A (ja) カ―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US7507101B2 (en) Socket connector
JP2004356096A (ja) コンタクト構造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JP2008539557A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TW531943B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7494361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JPH10302916A (ja) 中間電気コネクタ
JP6192567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TWI313085B (en) Connector improved in reliability of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TWM380606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133464B2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656119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7289452B2 (ja) リセプタクル端子及び基板コネクタ
CN115642422A (zh) 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JP2004296419A (ja) コネクタ
US20100055945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KR101177739B1 (ko) 컨택트 및 커넥터
JP2003022851A (ja) コネクタ
TWI418098B (zh) 卡緣連接器
CN108075291B (zh) 电连接器及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