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23416B - Electric potential therap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optimal dose amount for human body area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 potential therap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optimal dose amount for human body are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23416B
TW523416B TW090130633A TW90130633A TW523416B TW 523416 B TW523416 B TW 523416B TW 090130633 A TW090130633 A TW 090130633A TW 90130633 A TW90130633 A TW 90130633A TW 523416 B TW523416 B TW 5234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electrode
induced current
potential energy
individ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30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kikuni Hara
Nobuo Uenaka
Original Assignee
Hakuju Inst For Health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kuju Inst For Health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akuju Inst For Health Scienc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23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234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8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monitoring, protecting, controlling or indic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40Applying electric fields by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Apply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Magnetotherapy
    • A61N2/02Magnetotherapy us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ed by coils, including single turn loops or 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523416 玖,:麵說明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內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 發明 Ι^ΜΜΜΜ.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位能治療裝置,藉由對人體的個別 區域施加高壓電來進行治療,以及對人體的個別區域的適當劑 量的控制方法。 技藝之說明 通常,電位能治療裝置被設計成適用於1〇〇伏特(v〇it ’簡 稱 V) :50/60 赫茲(Hertz,簡稱 Hz)、120 V: 50/60 Hz、以及 200 或220 V:50/60 Hz的商用交流電源。此種習知電位能治療裝置 藉由施加高壓電自然地在靠近人體表面處產生電場。並且該電 場在不規則的人體的個別區域的表面的附近呈現電場強度。然 而,習慣上,已進行的電位能治療只是宏觀地觀察到整個人體, 而沒有對人體表面的個別區域進行電場強度的微細控制。簡言 之,在習知電位能治療裝置中,主電極及相對電極已被安裝好, 是藉由將人體放置於電極之間來進行電位能治療。因此,無法 得到充分的電位能治療效果。 發明總結 本發明已解決上述之問題,因而本發明之一目的即是得到 一種電位能治療裝置,用以進行電位能治療’其藉由在人體軀 幹的個別區域流動的非常小的感應電流’控制電場強度,關於 不平衡的人體的軀幹區域。並且,另一個目的爲提供一種用以 控制人體之個別區域(影響的部分,尤其)之適當劑量之方法, 523416 亦即其最佳施加供應量(其是由在組成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流動 之感應電流値與感應電流流動時間之乘積得到的,或是由施加 電壓,一個電極與另一個電極之電壓之加總,與施加時間之乘 積得到的)。 一種電位能治療裝置,包括一電位能處理設備,提供有一 主電極及一相對電極,一高壓電產生裝置,用以施加一高壓電 至該些個別的電極,感應電流控制裝置,用以產生一極小量感 應電流,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流動,隨著該人體軀幹 之一電場之控制,藉由改變施加至該些個別的電極的施加電壓 以及該相對電極與該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以及一電源, 用以驅動該高壓電產生裝置。 另一種電位能治療裝置,包括一電位能處理設備,提供有 一主電極及一相對電極,一高壓電產生裝置,用以施加一高壓 電至該些個別的電極,感應電流控制裝置,用以產生一極小量 感應電流,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流動,藉由控制施加 至該些個別的電極的施加電壓;以及一電源,用以驅動該高壓 電產生裝置。 再一種電位能治療裝置,包括一電位能處理設備,提供有 一主電極及一相對電極,一高壓電產生裝置,用以施加一高壓 電至該些個別的電極,感應電流控制裝置,用以產生一極小量 感應電流,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流動,藉由控制該相 對電極與該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以及一電源,用以驅動 該高壓電產生裝置。 上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之任一個之一較佳形式之特徵爲該 高壓電產生裝置提供有由中間點接地之一升壓線圈所製造之一 組態。 6 523416 上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之任一個之另一較佳形式之特徵爲 在人體之個別區域之體表電場強度E是由表示式E = I/s〇coS得 到的。 上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之任一個之再一較佳形式之特徵爲 在人體之個別區域之感應電流之得到是藉由測量在一測量區域 之該剖面流動之電流以及將其轉換成一電壓信號’將該電壓信 號轉換成一光學信號,然後,將該光學信號再轉換成一電壓仏 號,以及分析該波形及頻率。 上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之又一較佳形式之特徵爲該施加電 壓與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之感應電流爲比例關係。 上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之再一較佳形式之特徵爲該施加電 壓是藉由將由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流動之該感應電流 得到之個別區域之感應電流密度調整至約10.0mA/m2來造成的。 上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之又一較佳形式之特徵爲該相對電 極放置於該頭部之位置,或在人體之頭部、兩肩、腹部、小腿 及臀部之任何位置,以及與該人體軀幹表面之距離分別約爲1 至 25 cm 〇 在上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之再一修飾中’該人體軀幹表面 與該相對電極之間之距離之特徵爲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 域流動之該感應電流密度調整至約10·0 mA/m2或更少。 上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之又一較佳形式之特徵爲該相對電 極係天花板、牆壁、地板、傢倶或其他。 一種用於人體區域之一適當劑量之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 驟,施加一高壓電至一電極,控制由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 區域流動之一感應電流値與一感應電流流動時間之乘積得到之 一劑量,以及將該劑量供應至一人體之個別區域。 7 523416 另一種用於人體區域之一適當劑量之控制方法,包括下列 步驟,施加一高壓電至一電極,控制由施加至一主電極及一相 對電極之一施加電壓與一施加時間之乘積得到之一劑量,以及 將該劑量供應至一人體之個別區域。 上述用於人體區域之適當劑量控制方法之一修飾之特徵爲 對腰痛有效之一劑量是由在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流動之一感 應電流値爲約10.0 mA/m2,最好是約0.5 mA/m2至約5.0 mA/m2, 與該電流供應時間爲約30 nun之乘積得到的。 上述用於人體區域之適當劑量控制方法之另一修飾之特徵 爲對腰痛有效之一劑量是由一施加電壓爲約10至20 KV,最好 是15 KV,與該電流供應時間爲約30 nun之乘積得到的。 依照本發明之電位能治療裝置及人體區域適當劑量控制方 法,可以對每一個人進行精細的區域電場治療,藉由控制以便 供應適當且有效的感應電流至個人的身體軀幹的個別區域,以 及亦可對人體軀幹的個別區域確保高安全性。更進一步,經由 實驗,許多被治療者認爲有效,而且特別是對腰痛有效。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是本發明的電位能治療裝置的架構圖; 第2圖是繪示本發明的電位能治療裝置的電氣組態的圖式; 第3(a)圖至第3(c)圖分別爲虛擬人體的照片前視圖,其透 視圖及顯示電場測量感測器附著至其頸部之狀態之視圖; 第4圖是繪示本發明的電位能治療裝置的測量感應電流的 測量裝置的圖式; 第5圖是繪示施加電壓與感應電流之間的關係的圖式; 第6圖是繪示頭部電極與頸部感應電流之間的關係的圖式; 8 523416 第7(a)圖及第7(b)圖是繪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電位能 治療裝置的視圖; 第8(a)圖及第8(b)圖是繪示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電位能 治療裝置的視圖;以及 第9(a)圖及第9(b)圖是繪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電位能 治療裝置的視圖。 圖式中標示之簡單說明 1電位能治療裝置 2電位能處理設備 2A電位能處理設備 2B電位能處理設備 3高壓電產生裝置 4商用電源 5被治療者 6扶手 7座椅 7a座椅 8第一電極 8a第一電極 8b第一電極 8c第一電極 80b另一第一電極 80c另一第一電極 80c’側電極 9第二電極 523416 9a第二電極 9b第二電極 9c第二電極 10高壓電輸出端 11電線 12、12’絕緣器 20感應電流測量裝置 22短路 23 I/V轉換器 24光學類比資料鏈結 25光纖纜線 26光學類比資料鏈結 31床座 32箱子 33絕緣器 34遮蓋體 35絕緣材料 e電場測量感測器 h虛擬人體 R、R'限流電阻器 s中間點 t升壓變壓器 T升壓線圏 較佳實施例之說明 第1圖是繪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高壓電產生裝置(1)的架構 523416 圖。亦即,電位能治療裝置(1)包括電位能處理設備(2)、高壓 電產生裝置(3)以及商用電源(4)。電位能處理設備(2)包括供被 治療者(5)坐的具有扶手(6)的座椅(7),第一電極(8),當作相 對電極附著在座椅上端且配置在被治療者(5)頭頂,第二電極 (9),當作奧圖曼電極(ottoman electrode),其爲主電極,被 治療者(5)可將腳放在其上面。請注意第一電極(8),其當作主 電極的第二電極(9)的相對電極,也可以是天花板、牆壁、地板、 傢倶或其他的東西。高壓電產生裝置(3)產生一高壓電,藉以在 第一電極(8)與第二電極(9)加上一電壓。高壓電產生裝置(3)通 當安裝在座椅(7)下,在四支腳之間及地板上,或是在座椅(7) 附近。第一電極(8)與第二電極(9)之間的距離(d)[於下面說明] 可以改變。 第一電極(8)及第二電極(9)包括一合成物,被絕緣材料包 圍住。第二電極(9)以電線(11)連接至高壓電產生裝置(3)的高 壓電輸出端(10)。其亦提供高壓電輸出端(10)用以在第一電極(8) 與第二電極(9)加上一電壓。此外,座椅(7)及第二電極(9)包括 絕緣器(12)、(12)’,位於與地板的接觸部位。高壓電產生裝置 (3)具有升壓變壓器(t),如下面所述的第2圖中的電氣組態方 塊圖,用以將商用電源的100V AC的電壓升壓至,例如,15,000V, 以及限流電阻器(R)、(R)’,用以控制流至個別電極的電流。高 壓電產生裝置(3)具有的組態爲其中升壓線圈(T)的中間點(s)接 地,以及地電壓設定爲升壓後的電壓的一半。除此之外,如所 繪示的點狀線所示,點(s’)可以接地。在此處,在第2圖中所 繪示的方塊圖中,高壓電,其高壓側中間點(s)被升壓變壓器(T) 接地,是由經過高壓電產生裝置(3)的電壓控制器的100V交流 電源得到的,以及更進一步,個別的高壓電經由用以保護人體 523416 的限流電阻器(R)、(R),連接至第一電極(8)、(8c)或類似的(下 面將會提到)以及第二電極(9)、(9c)或類似的(下面將會提到)。 並且,電位能治療裝置(1)具有感應電流控制裝置。感應電流控 制裝置可以產生極小的感應電流,在被治療者(5)的身體軀幹所 組成的個別區域流動,隨著身體軀幹電場的控制,其是藉由改 變施加至第一電極(8)及第二電極(9)的施加電壓,以及第一電 極(8)與身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或是藉由控制施加至第 一電極(8)及第二電極(9)的施加電壓,或者更進一步藉由改變 第一電極(8)與身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 如上所述,可以使用當作人體模型的虛擬人體(h)[模擬人 體模型]得到人體區域電場及感應電流的測量資料,如第3(a) 圖、第3(b)圖及第3(c)圖的照片所繪示。虛擬人體(h)是由PVC 製造,其表面以銀與氯化銀的混合溶劑來鍍膜。如此可使其電 阻(1K Ω或更小)與真實的人體的電阻相似。並且此虛擬人體(h) 實際上被廣泛地用來當作護理模擬器,被製成代表平均的人體 的尺寸,以及高度爲174公分。虛擬人體(h)的個別區域的周圍 的尺寸及其剖面如表1所述。使用此種虛擬人體(h),是因爲必 須在人體中植入測量儀器,用以將真實的人體分段以及測量個 別部分的感應電流,以及更進一步要測量壓抑的人體片刻的動 作是很困難的。另一方面,可以將大部分由虛擬人體(h)得到的 資料應用至真實的人體。 .12 [表1] 表1 :虛擬人體區域的測量 區域的分段 周長 剖面面積 (mm) (m2) 眼睛 550 0.02407 鼻子 475 0.01795 頸部 328 0.00856 胸腔 770 0.04718 胃脘 710 0.04012 手臂 242 0.00466 手腕 170 0.00230 軀幹 660 0.03466 大腿 450 0.01611 膝部 309 0.00760 腳踝 205 0.00334 523416 用來測量的虛擬人體(h)安裝在第2圖繪示的電位能處理設 備(2)中,如第3(a)圖及第3(b)圖所繪示。第3(a)圖爲虛擬人 體(h)的前視圖,以及第3(b)圖爲其透視圖。 現在,將要說明上面所提到的感應電流控制裝置可以產生 極小的感應電流,在身體軀幹所組成的個別區域流動,隨著身 體軀幹電場的控制,藉由改變施加至第一電極(8)及第二電極(9) 的施加電壓,以及第一電極(8)與身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 身體表面電場是藉由將碟形電場測量感測器(e)附著至虛擬人體 (h)的測量區域來測量的,如第1圖所繪示。請注意第3(b)圖爲 繪示電場測量感測器(e)附著至虛擬人體(h)的頸部的狀態的視 圖。個別的區域是在115 V/60 Hz及120 V/60 Hz的條件下測 13 523416 量的。 另一方面,感應電流的測量方法及其測量裝置繪示在第4 圖中。在感應電流測量裝置(20)中,如第3(a)圖及第3(b)圖所 繪示,虛擬人體(h)以一般的坐姿放置在座椅(7)上。調整在頭 上的第一電極(8),其相對於頭部,使其安裝在虛擬人體(h)的 頭部上方11 cm處。測量方法是藉由測量個別的部分來達到的, 例如所繪示的k-k’直線部分,經由光學轉送器轉送感應電流波 形,以及在感應電流測量裝置(20)的接地側觀察此波形來達到 的。在此處,施加電壓爲15,000 V。在此測量方法中,在虛擬 人體(h)的個別區域的剖面的感應電流的測量是藉由使用兩條導 線建立流過虛擬人體(h)的剖面的短路(22)[未繪示]來得到的。 測量到的感應電流經由I/V轉換器(23)轉換成電壓信號。其次, 藉由傳輸側的光學類比資料鏈結將該電壓信號轉換成光學信 號。 這些光學信號經由光纖纜線(25)被轉送至接收側的光學類 比資料鏈結(26),並且)轉換成電壓信號。然後以頻率分析器來 處理此電壓信號,用以藉由波形觀察及分析記錄器做頻率分析。 在I/V轉換器(23)與傳輸側的光學類比資料鏈結(24)之間配置 緩衝器及加法器[未繪示]。於是,在115 v/6〇 Hz及120 V/60 Hz 下,在虛擬人體(h)的個別區域的位置測量的電場値及感應電流 如表2所顯示。假如電場値與表2不同,因此,可以得知流過 該處的感應電流値也不同。因此,假設很顯然地可以藉由改變 關於個別區域的電場來得到真實人體軀幹的個別區域的有效的 感應電流。 14 523416 [表2] 表2 ··電場値與箜應電流値之間的^係 取厶· 电^ 〆、 區域的分段 @115V/50Hz @120V/60Hz 電場値 (kV/m) 感應電流 (μΑ) 電場値 (kV/m) 感應電流 (μΑ) 頭頂 182 0.72 190 0.90_ 頭的前部 81 0.32 84 0.40 頭的後部 113 0.44 118 0.55 頸部側邊 16 0.06 16 0.08 肩部 37 0.15 38 0.18 胸腔 19 0.08 20 0.10 手臂 29 0.11 30 0.14 手肘 33 0.14 34 0.17 背部 52 0.20 54 0.25 手的後部 21 0.08 22 0.10__ 尾骨 42 0.17 43 0.21 膝部 11 0.05 12 0.06__ 髖骨 21 0.08 22 0.10 足尖 3.4 0.01 3.5 0.02 腳底 348 1.37 363 1.72 除此之外’可以由第4圖所繪示的個別區域的感應電流的 測量方法得到的感應電流値,使用下面的等式得到人體表面電 場E。亦即,E = I/sqCoS。在此處,ω爲2wf(f :頻率),S爲剖 面的電場測量感測器,ε〇爲真空的感應率(induct ion rate), 以及I爲感應電流。 15 523416 當由前述方法得到個別區域的感應電流時,可以使用下面 的表示式得到個別區域的感應電流密度〗。亦即,Α=2πΓ’Β = πΓ2 ’ Β = Α2/4π,j = Ι/Β,其中Α爲周長,Β爲圓形面積,r爲半徑’ I爲測量到的電流,以及〗爲感應電流密度。 其次,將要說明上面所提到的感應電流控制裝置可以產生 極小的感應電流,在人體軀幹的個別區域流動’當進行電位能 治療時,藉由控制第一電極(8)的電壓以及施加至第二電極(9) 的施加電壓。 表3顯示在頭部(鼻子)、頸部及軀幹於120 W6〇 Hz下的 感應電流(μΑ)及感應電流密度(mA/m2)對施加電壓(KV)°第5 »1 繪示根據前述表3的結果在頭部(鼻子)' 頸部及軀幹的個別施 加電壓(KV)與感應電流(μΑ)之間的關係。可以由第5圖得知在 個別區域的施加電壓與感應電流成正比關係。個別區域的感應 電流密度〗可以使用前述表示式由感應電流得到。並且在此處’ 施加電壓是要用來將個別區域的感應電流密度控制爲約1〇 ·〇 mA/m2或更少。此約1〇·〇 mA/m2或更少的數値是等於或低於國際 非離子化幅射保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 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制定的安全標準的數値。亦 可知道在相同的施加電壓下,在頭部、頸部及軀幹的感應電流 的強度依序爲軀幹、頸部及頭部。 [表3] 表3 :施刀1 施加電壓 [kV] 」酷)蛮興恐卿电肌 感應電流値 感應電流密jf (mA/m2) 荽 頭部(鼻 子) 頸部 軀幹部 分 頭部(鼻 子) 頸部 軀幹部 分 〇 0 0 0 0.0 0.0 0.0 5 10 11 30 0.6 1.3 0.9 10 20 23 61 1.1 2.6 1.7 15 30 34 91 1.7 3.9 2.6 20 40 45 121 2.2 5.2 3.5 25 50 57 152 2.8 6.6 4.4 30 60 68 182 3.3 7.9 5.2 523416 其次,將要說明感應電流控制裝置可以產生極小的感應電 流,在人體軀幹的個別區域流動,藉由使第一電極(8)與人體表 面之間的距離(d)爲可變的。表4顯示在人體的頸部流動的感應 電流値及感應電流密度的變化’藉由改變頭部的第一電極(8)與 人體頭頂之間的距離(d)。第6圖繪示到虛擬人體(h)的頭部的 第一電極(8)的距離(d)與頸部的感應電流之間的關係。 17 [表4] 衣4 ·攸赇頭部电很 頭部電極-頭頂部 分 ί uv iu m 口 :. 一 感應電流値 感應電流密度 距離 (cm) (μΑ)..... (mA/m2) 4.3 50 5.8 5.4 46 5.4 6.3 43 5.0 6.9 40 4.7 8.3 39 4.5 9 38 4.4 9.9 35 4.1 11 34 3.9 12 34 3.9 13 33 3.8 14 31 3.7 15 30 3.5 16.1 30 3.5 17.2 30 3.5 523416 如由表4可以得知的,感應電流在15 cm或更多的距離變 成近似穩定的,在30 μΑ。因此,感應電流値近似於不受頭部第 一電極(8)的影響。於是,感應電流値可以藉由改變在15 cm之 內的距離(d)來控制。其爲合意的,頸部的感應電流密度,虛擬 人體(h)的軀幹的一部分,由此感應電流値得到的,被控制爲約 523416 10 mA/m2或更少,最好是約3.0 mA/m2至約6.0 mA/m2。 第7(a)圖[透視圖]及第7(b)圖[側視圖]繪示具有另一種結 構的電位能處理設備(2A)。此電位能處理設備(2A)爲床舖型的。 用以容納被治療者(5)的箱子(32)配置於床座(31)上。在箱子(32) 中提供個別的電極。簡言之,提供了當作相對電極的第一電極(8a) 以及放置於人體小腿部當作主電極的第二電極(9a)。第一電極 (8a)放置於人體的頭部、兩肩、腹部、小腿及臀部或其他區域。 並且最好,第一電極(8a)具有的形狀爲,寬度及面積近似等於 人體的頭部、兩肩、腹部及臀部。 除此之外,在這些圖式中的空白區域顯示沒有配置電極的 點。電極被配置在絕緣器(33)上。沙發製造的絕緣器(未繪示) 放在床座(31)上的個別電極上。在那裡,製備了不同厚度的沙 發。可以很容地藉著在床座(31)上放置此種不同厚度的沙發來 改變人體表面與第一電極(8a)[請參照上述的第1圖及第2圖] 之間的距離(d)。在此種電位能處理設備(2A)中,以上述感應電 流控制裝置,可以產生極小的感應電流,在人體軀幹的個別區 域流動,隨著身體表面電場的控制,藉由使施加至第一電極(8a) 及第二電極(9a)的施加電壓,以及第一電極(8a)與人體軀幹表 面之間的距離(d)爲可變化的,或藉由控制施加至第一電極(8a) 及第二電極(9a)的施加電壓,或藉由改變第一電極(8a)與人體 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 第8(a)圖[透視圖]及第8(b)圖[側視圖]繪示具有又一種結 構的電位能處理設備(2B)。此電位能處理設備(2B)亦爲床舖型 的,以及用以容納被治療者(5)的箱子(32)配置於床座(31)上。 在箱子(32)中提供個別的電極。在此處,提供了配置於頭部當 作相對電極的第一電極(8b),配置於人體小腿部當作主電極的 19 523416 第二電極(9b),以及配置於腰部上身部分當作相對電極的另一 第一電極(80b)。第一電極(8b)放置於人體頭部,並且最好,第 一電極(8b)具有的形狀爲,寬度及面積近似等於人體頭部。此 外,第二電極(9b)放置於人體小腿部,如前面所提到的。另外, 另一電極(80b)具有的形狀爲,寬度及面積近似等於人體頭部、 兩肩、腹部及臀部。這些電極被配置在絕緣器(33)中。此電位 能處理設備(2B)也是,與第7圖類似,可以很容地藉著將不同 厚度的沙發放置在床座(31)上的至少對應於第一電極(8b)及另 一電極(80b)的位置來改變人體表面與第一電極(8b)或另一電極 (80b)之間的距離(d)。除此之外,在這些圖式中的空白區域顯 示沒有配置電極的點。在此種電位能處理設備(2 A)中’如上面 所提到的,感應電流控制裝置可以個別地控制身體表面電場以 及產生極小的感應電流,在人體軀幹的個別區域流動’藉由使 施加至第一電極(8b)及另一電極(80b)的施加電壓,以及第一電 極(8b)、另一電極(80b)與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爲可變 化的,或藉由控制施加至第一電極(8b)、第二電極(9b)及另一 電極(80b)的施加電壓,或藉由改變第一電極(8b)、另一電極(80b) 與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 第9(a)圖[透視圖]及第9(b)圖[繪示被治療者(5)與以黑色 畫出的個別電極之間的位置關係的側視圖]繪示具有座椅型的又 再一種結構的電位能處理設備(2C)。座椅(7a)提供有前開口遮 蓋體(34),遮蓋被治療者(5)。遮蓋體(34)提供有當作相對電極 的第一電極(8c),用以接納被治療者(5)的頭部,當作主電極的 第二電極(9c),其爲奧圖曼電極,以及另一第一電極(80c),配 置於坐姿的肩部至腰部的位置,當作相對電極,配置於腰部上 身部分。另一第一電極(80(:)具有複數個側電極(80c’),用以由 20 523416 側面分別覆蓋被治療者(5)的身體。最好,第一電極(8 c)沿著人 體頭部佈置,以及另一第一電極(80c)沿著縱向方向由雙肩至腰 部配置在複數個階級。第一電極(8c)、另一第一電極(80c)、側 電極(80c’)及第二電極(9c)佈置在絕緣材料(35)中。 以絕緣器製造的緩衝構件可分離地附著於遮蓋體(34)。於 是,緩衝構件的附者厚度不同可以改變人體表面與第一電極 (8c)、(80c)、(80c’)之間的距離。此電位能處理設備(2c)也是, 如上所述的,感應電流控制裝置可以個別地控制身體表面電場 以及產生極小的感應電流,在人體軀幹的個別區域流動,藉由 使施加至當作相對電極的第一電極(8c)、(80c)、(80c’),以及 第二電極(9c)的施加電壓,以及第一電極(8c)、(80c)、(80c,) 與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爲可變化的,或藉由控制施加!g 第一電極(8c)、(80c)、(80 c')及第二電極(9c)的施加電壓,以 及更進一步藉由改變第一電極(8c)、(80c)、(8〇c,)與人體驅幹 表面之間的距離(d)。 在上面提到的第1圖,頭上的第一電極(8)與被治療者(5) 的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設定爲約1至25 cm,在胃7(a) 圖及第8(a)圖中,第一電極(8a)、(8b)與被治療者(5)的人#躯
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設定爲約1至25 cm,最好是約3 S 以及在第9(a)圖中,第一電極(8c)、(80c)、(8〇c,)跑被产^ (5)的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d)設定爲約1至:者 出〇 cm,最好是 約4至25 cm。 到更高的治療效 藉由增加感應電 此治療可以在比 到相同的治療效 依照本發明的電位能治療裝置(1),可以得 果,即使是等於習知方法的相同的時間週期, 流量,即使是在施加高壓電的狀態下。此外, 以前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並且更進一步’要得 523416 果,可以以較低的電壓以及在與以前相同的治療時間下得到和 習知技藝一樣數値的感應電流。 本發明的電位能治療裝置(1)儘可能地設計成避免受局輸出 電子雜訊、高位準無線電頻率雜訊以及強磁場影響°爲了降低 影響電位能治療裝置(1)的電磁場的干擾,對於其設計及製造最 好使用機械軀動式開關、繼電器及電氣馬達或電氣計時器或其 他電氣元件,而井電子元件、半導體、功率元件(諸如砂控整流 器(thyristor)、三極體(triac))電子計時器或對EMI敏感的微 電腦。然而,如同電子功能元件’用於發光二極體功率源的電 子串列匯流排交換式穩壓器是有效的,並且此發光二極體是用 來當作指示被治療者或操作員關於本發明的電位能治療裝置的 動作或不動作的狀能的光源。 現在,將要說明由超過300個腰痛的案例的治療實驗中發 現的事實,並且發現對於人體腰痛的治療是有效的,以及考慮 人體安全的適當劑量按照下面來控制及得到。簡言之,適當劑 量是由控制流入構成人體軀幹的區域的感應電流値與感應電流 流動時間的乘積來得到的。不然,其是由控制第一電極電壓及 第二電極電壓的施加電壓總和與其施加時間的乘積來得到的。 在此處^表5顯示以115 V/50 Hz在組成虛擬人體(h)的軀幹的 個別區域的剖面測量到的感應電流値,以及由此感應電流値計 算得到的感應電流密度,考慮表1的虛擬人體(h)的尺寸。由表 5,在組成人體軀幹的個別區域的感應電流(μΑ)的測量値以及感 應電流密度(mA/m2)的計算値如後:眼睛;18/〇·8’鼻子,24/1·3 ’ 頸部;27/3.1,胸腔;44/0.9,胃院;8.6/1 ·6,以及軀幹,91/2·8。 22 523416 [表5] 表5 :區域,變—流値,及感應電流度 感應電流 感應電流密度 區域的剖面 @115V/50Hz @115V/50Hz (μΑ) (mA/m2) 一^^眼睛 18 0.8 鼻子 24 1.3 ^^ 頸部 27 3.1 一^ 胸腔 44 0.9 ^^ 胃脘 65 1.6 手臂 8.6 1.8 手腕 3.1 1.3 一^ 軀幹 73 2.1 大腿 46 2.8 膝部 52 6.8 一^ 腳踝 ——--- 58 17 此外,根據前述的感應電流及感應電流密度,在120 V/60 Hz 的感應電流及感應電流密度是依照表示式1及表示式2計算的。 [表示式1] 感應電流: Ι(60Ηζ) = Ι(50Ηζ)χ60/50><120/115 [表示式2] 感應電流密度: J(60Hz)=J(50Hz)x60/50xl20/115 表6顯不人體驅幹在120 V/60 Hz的個別區域的感應電流 23 523416 及感應電流密度的計算結果。由表6,在組成人體軀幹的個別區 域的感應電流(μΑ)的測量値以及感應電流密度(mA/m2)的計算値 如後:眼睛;23/0.9,鼻子;30/1 .7,頸部;34/3.9,胸腔;55/1.2, 胃脘;11/2.3,以及軀幹;114/3.6。 [表6] 表6 :區域,感應電流値,及感應電流密度 區域的剖面 感應電流 @120V/60Hz (μΑ) 感應電流密度 @120V/60Hz (mA/m2) 眼睛 23 0.9 鼻子 30 1.7 頸部 34 3.9 胸腔 55 1.2 胃脘 81 2.0 手臂 11 2.3 手腕 3.9 1.7 軀幹 91 2.6 大腿 57 3.6 膝部 64 8.5 腳踝 72 22 當電極與人體區域之間的距離固定時,則如上所述施加之 電壓,與在人體的軀幹個別區域流動的感應電流成比例關係。 因此,當人體以座椅治療時,可以藉由控制施加電壓與施加時 間的乘積來得到適當劑量,因爲人體個別區域的電場強度幾乎 24 523416 是由施加電壓決定的,假如電極與人體區域之間的距離是以最 大公約數的方式來決定。在使用本發明的電位能治療裝置的情 況時,電壓與時間的乘積最好是450 KV/min。簡言之,其發現 可以增強治療效果是在電壓;約10 KV至20 KV,最好約15 KV, 施加時間;約30 min。 25

Claims (1)

  1. 523416 l · 一種電位能治療裝置,包括: 一電位能處理設備,提供有一主電極及一相對電極; 一高壓電產生裝置,用以施加一高壓電至該些個別的電極; 感應電流控制裝置,用以產生一極小量感應電流,在組成一人體軀幹 帛之獅,軸改麵加至該些個 別的電極的施加電壓以及該相對電極與該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以及 一電源,用以驅動該高壓電產生裝置。 2. —種電位能治療裝置,包括: 一電位能處理設備,提供有一主電極及一相對電極; 一高壓電產生裝置,用以施加一高歷電至該些個別的電極; 感應電流麵麵,腿駐-極小量 之個別區域流動,藉由控制施加至該些個別的電極的施加電壓;以及 一電源,用以驅動該高壓電產生裝置。 3. —種電位能治療裝置,包括: 一電位能處理設備,提供有一主電極及一相對電極; 一高壓電產生裝置,用以施加一高壓電至該些個別的電極; 感應電流控制裝置,用以產生一極小量感應電流,在組成一人體軀幹 之個別區域流動,藉由控制該相對電極與該人體軀幹表面之間的距離;以及 一電源,用以驅動該高壓電產生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 其中該高壓電產生裝置提供有由中間點接地之一升壓線圈所製造之一組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 其中在人體之個別區域之體表電場強度Ε是由表示式E = I/qcoS得到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 其中在人體之個別區域之感應電流之得到是藉由測量在一測量區域之該剖面 流動之電流以及將其轉換成一電壓信號,將該電壓信號轉換成一光學信號, 26 523416 然後,將該光學信號再轉換成一電壓信號,以及分析該波形及頻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其中該施 加電壓與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之感應電流爲比例關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其中該施 加電壓是藉由將由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流動之該感應電流得到之個 別區域之感應電流密度調整0 mA/m2來造成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其中該相· 對電極放置於該頭部之位置,之頭部、兩肩、腹部、小腿及臀部之· 任何位置,以及與該人體軀幹表分別約爲1至25 cm 〇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4第3項所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其中該人 體軀幹表面與該相對電極之間之距離之特徵爲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 流動之該感應電流密度調整至約10.0 mA/m2或更少。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之電位能治療裝置,其中該相 對電極係天花板、牆壁、地板、傢倶或其他。 12· —種用於人體區域之一適當劑量之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施加一高壓電至一電極; 控制由在組成一人體軀幹之個別區域流動之一感應電流値與一感應電 流流動時間之乘積得到之一劑量;以及 將該劑量供應至一人體之個別區域。 13· —種用於人體區域之一適當劑量之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施加一高壓電至一電極; , 控制由施加至一主電極及一相對電極之一施加電壓與一施加時間之乘 - 積得到之一劑量;以及 將該劑量供應至一人體之個別區域。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用於人體區域之一適當劑量之控制 方法’其中對腰痛有效之一^劑重是由在一人體躯幹之個別區域流動之一‘感應 電流値爲約10.0 mA/m2,最好是約0.5 mA/m2至約5.0 mA/m2,與該電流供應 27 523416 時間爲約30 mm之乘積得到的。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用於人體區域之一適當劑量之控制 方法,其中對腰痛有效之一劑量是由一施加電壓爲約10至20 KV,最好是15 KV,與該電流供應時間爲約30 min之乘積得到的。 28
TW090130633A 2000-12-18 2001-12-11 Electric potential therap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optimal dose amount for human body area TW52341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404337A JP2002177402A (ja) 2000-12-18 2000-12-18 電位治療装置および人体部位の最適ドーズ量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23416B true TW523416B (en) 2003-03-11

Family

ID=1886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30633A TW523416B (en) 2000-12-18 2001-12-11 Electric potential therap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optimal dose amount for human body area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183807A1 (zh)
EP (1) EP1216725A3 (zh)
JP (1) JP2002177402A (zh)
KR (1) KR20020048907A (zh)
CN (1) CN1295002C (zh)
CA (1) CA2365175A1 (zh)
NO (1) NO20016146L (zh)
RU (1) RU2215559C2 (zh)
SG (1) SG91949A1 (zh)
TW (1) TW5234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3047B (zh) * 2008-02-08 2014-09-21 Hakuju Inst For Health Science Bedside potential therap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413948B (de) * 2004-03-02 2006-07-15 Felix Dipl Ing Dr Himmelstoss Vorrichtung zur e-feld therapie
WO2005107853A1 (ja) * 2004-05-11 2005-11-17 Hakuju Institute For Health Science Co., Ltd. 非薬理的なリウマチ及び疼痛の電界治療改善方法及び装置
KR100615073B1 (ko) 2005-01-05 2006-08-25 주식회사 대화메디피아 저주파 및 중주파 전기치료기
WO2006082806A1 (ja) * 2005-02-04 2006-08-10 Hakuju Institute For Health Science Co., Ltd. 電位治療装置
JP4678585B2 (ja) * 2005-04-08 2011-04-27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患部治療具
JP4562587B2 (ja) * 2005-05-26 2010-10-13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電位治療装置用検電器
JP2008188200A (ja) * 2007-02-05 2008-08-21 Hakuju Inst For Health Science Co Ltd 電位治療装置
EP2307091A4 (en) * 2008-06-20 2011-12-28 Medrelief Inc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NON-TRANSCRANIAL ELECTROTHERAPY
KR101207315B1 (ko) * 2011-07-11 2012-12-03 장성용 입체형 장식물이 형성된 인조네일 제조방법
JP5235040B1 (ja) 2012-06-26 2013-07-10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電位治療装置
JP5204331B1 (ja) 2012-06-26 2013-06-05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電位治療装置
KR101377749B1 (ko) * 2013-06-10 2014-03-26 세익메디칼 주식회사 정전위 및 간섭전류 복합치료기
KR102287234B1 (ko) * 2014-01-24 2021-08-06 코쿠리츠켄큐카이하츠호진 죠호츠신켄큐키코 전계 검지 출력 장치, 전계 조정 시스템 및 전계 조정 방법
CN111821564A (zh) * 2019-04-23 2020-10-27 上海必修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电场的发生装置
KR102411297B1 (ko) * 2021-12-17 2022-06-22 주식회사 파인셈 사용상 안전장치가 내장된 일체형 전위발생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470A (en) * 1904-06-06 1904-07-19 Robert Friedlander Electric therapeutic apparatus.
US2276995A (en) * 1938-01-22 1942-03-17 A J Ginsberg Electrotherapy
DE1925522B1 (de) * 1969-05-20 1970-10-29 Berckheim Graf Von Anordnung zur Erzeugung eines elektrischen Feldes im Bereich eines Bettes
US3586791A (en) * 1969-12-23 1971-06-22 Intelectron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ring by biodetection and biotransduction of radiofrequency energy
US4094322A (en) * 1976-06-18 1978-06-13 Hakuju Institute For Health Science Co., Ltd. Therapeutical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field
JPS5828602Y2 (ja) * 1978-10-31 1983-06-22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電界治療装置用電極板
US4802470A (en) * 1984-09-27 1989-02-07 Hakuju Institute For Health Science Co., Ltd. Electric field therapy apparatus
DE3437005A1 (de) * 1984-10-09 1986-04-10 Johannes Chr. 3490 Bad Driburg Koziol Elektrisches wechselfeld hochfrequenz therapiegeraet
US5074305A (en) * 1987-07-14 1991-12-24 Venomex,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toxins received from snake bites and the like
JP2517276Y2 (ja) * 1991-10-31 1996-11-20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電位治療器
US5643322A (en) * 1993-01-26 1997-07-01 Institute Of General Beauty & Medical Scie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skin tissue by using high-voltage pulses
JP2521311Y2 (ja) * 1993-01-28 1996-12-25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電位治療器
US6081744A (en) * 1993-05-28 2000-06-27 Loos; Hendricus G. Electric fringe field generator for manipulating nervous systems
KR100191415B1 (ko) * 1995-11-15 1999-06-15 후지마키 도키히로 전위치료기의 전기장 증강체
JPH10216241A (ja) * 1997-01-31 1998-08-18 Hakujiyu Seikagaku Kenkyusho:Kk 電位治療器用足部電極
US6016450A (en) * 1998-07-02 2000-01-18 Crock; Leand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the healing of living tissue using aura therap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3047B (zh) * 2008-02-08 2014-09-21 Hakuju Inst For Health Science Bedside potential therap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177402A (ja) 2002-06-25
CA2365175A1 (en) 2002-06-18
CN1295002C (zh) 2007-01-17
SG91949A1 (en) 2002-10-15
CN1359734A (zh) 2002-07-24
NO20016146L (no) 2002-06-19
EP1216725A2 (en) 2002-06-26
NO20016146D0 (no) 2001-12-17
KR20020048907A (ko) 2002-06-24
RU2215559C2 (ru) 2003-11-10
US20020183807A1 (en) 2002-12-05
EP1216725A3 (en) 2002-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23416B (en) Electric potential therap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optimal dose amount for human body area
CA2978088C (en) Electrical body stimulator cushion device, a medical or therapeut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Bernhardt Non-ionizing radiation safety: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US5643331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US20060224215A1 (en) Digital electromagnetic pulse generator
DE59207554D1 (de) Elektrotherapie-gerät
US6453203B1 (en) Electrode tights for pulse shape-up apparatus
KR101871983B1 (ko) 미세 전류 공급 기능을 갖는 대기압 플라즈마 장치
US5817141A (en) Low frequency therapeutic device and method
KR0169757B1 (ko) 전기자기치료장치
KR101250401B1 (ko) 전위치료장치
KR20050045995A (ko) 전기장을 이용하여 세포막을 통과하는 이온 흐름을 바꿈으로써 질병을 치료하는 방법
KR100514341B1 (ko) 전위치료장치
KR102122147B1 (ko) 전기자극 기능을 가지는 미세전류 공급 마사지 장치
JP2004129699A (ja) 多チャンネル表面機能的電気刺激装置
KR19980016037A (ko) 저주파수 치료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5137384A (ja) 電位治療装置及び誘導電流制御方法
JP4697523B2 (ja) 電位治療装置
JP3120775U (ja) 電位治療装置
Dawson et al. Modeling of cardiac pacemaker interference by low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s
Lu et 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Therapeutic Staff in Deep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JP2023133190A (ja) 健康器具
JP2005102707A (ja) 電位治療装置及び誘導電流制御方法
JP2000217932A (ja) 電位治療器
WO1998047565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s organes et des systemes de l'organis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