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9648B -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 Google Patents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509648B TW509648B TW090133099A TW90133099A TW509648B TW 509648 B TW509648 B TW 509648B TW 090133099 A TW090133099 A TW 090133099A TW 90133099 A TW90133099 A TW 90133099A TW 509648 B TW509648 B TW 50964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omotive
- center
- impact
- shock absorbing
- impact memb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7/00—Safety equipment
- B62J27/30—Crash bars; Crash bu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F16F7/121—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the members having a cellular, e.g. honeycomb, struc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F16F7/123—Deformation involving a bending action, e.g. strap moving through multiple rollers, folding of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Toys (AREA)
Description
509648 A7 B7 五、發明説明(彳) 【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使吸撞構件從車體突出,藉由壓 潰該吸撞構件來吸收衝擊力的機車之吸撞構件。 【習知技術】 關於機車的吸撞構件的技術,在日本特開平1 〇 — 6 7 3 7 4號公報「具備了乘降部的車體框架」中有提出 。藉由這種技術,在前輪的上方具備有變形元件(以下稱 作「吸撞構件」),在受到衝擊時會藉由壓潰吸撞構件來 吸收衝擊力。 除此之外,同公報的機車,藉由在較車輛全體的重心 位置更高的位置具備吸撞構件,就可以在衝撞到障礙物時 防止後輪的浮起。就可以防止車輛巔簸(也就是車體的前 傾或後仰)的產生。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藉由將吸撞構件的縱長(車體長度方向)、橫長(車 體寬度方向)、或高度(上下方向)增加,將吸撞構件作 成很大的形狀,就可以吸收更大的衝擊能量。 可是如果爲了要將吸撞構件設定成很大的形狀,而把 吸撞構件的高度(上下方向)或縱長(車體長度方向)力口 大的話,搭乘者的前方視野就有可能會被吸撞構件遮住。 如果爲了要將吸撞構件大型化,而把吸撞構件的橫長 (車體寬度方向)加大的話,吸撞構件的左右側面就會從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509648 A7 ___ B7____ 五、發明説明(2 ) 車體的左右側面朝外側突出。因此,在機車行駛時,吸撞 構件的左右側面就可能會撞到障礙物。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機車之吸撞構造 ,可以完全吸收衝擊,可以良好的保有搭乘者的前方視野 ’且能夠防止吸撞構件受到撞擊。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用來達成上述目的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是使吸撞 構件從車體突出,藉由壓潰該吸撞構件來吸收衝擊的機車 ,其特徵爲:是將吸撞構件的前端位置作在前輪的更前方 處或在其附近的位置,是將吸撞構件的上端位置作在不會 妨礙搭乘者的視野的位置,且是將吸撞構件的前端接觸面 的中心位置作在較機車與搭乘者的合倂重心更高的位置, 將吸撞構件的左右側面位置作在較車體的左右側面更靠近 車體中心的位置。 藉由將吸撞構件的前端位置作在前輪的更前方處或在 其附近位置。萬一前端衝撞到障礙物時,就可以有效率地 將吸撞構件壓潰到前輪。藉由有效率地壓潰吸撞構件,就 可以吸收衝擊力。 而是將吸撞構件的上端位置作在不會妨礙搭乘者的視 野的位置。因此,就可以舒適地確保搭乘者的前方視野。 並且,是將吸撞構件的前端接觸面的中心位置作在較 車輛與f合乘者的合併重心更局的位置。如此一來,藉由將; 吸撞構件的前端接觸面的中心位置作在較車輛與搭乘者白勺 $^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7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呑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964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 ) 合倂重心更高的位置,在機車行駿時,萬一吸撞構件的前 端衝撞到障礙物時,在吸撞構件的前端周圍,就會產生將 車體向下壓的力矩,就可以防止後輪浮起。 除此之外,是將吸撞構件的左右側面的位置作在較車 體的左右側面更靠近車體中心的位置。藉此,當機車行駛 時,就可以防止吸撞構件接觸到障礙物。 【發明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圖面是從圖 號的方向來看。 第1圖是本發明的具備了吸撞構造的機車的側面圖, 顯示了作爲例子的機車1〇。 機車1 〇是以:車體框架1 1 、安裝在車體框架1 1 的頭管1 1 a的前叉1 2、安裝在前叉1 2的前輪1 3、 連結於前叉1 2的車把1 4、安裝於車體框架1 1的後部 的擺動單元1 5 (引擎1 5 a、傳導機構1 5 b )、安裝 於擺動單元1 5的後部的後輪1 6、配置在車體框架1 1 的後上部的座墊1 7、用來覆蓋頭管1 1 a的前部的前車 殻1 8 a 、從前車殼1 8 a朝後方延伸且用來覆蓋車體框 架1 1的中央部的中心車殼1 8 b、從中心車殻1 8 b朝 後方延伸且用來覆蓋車體框架1 1的後部的側車殻1 8 c 、及在前車殼1 8 a所具備的本發明的吸撞構造2 〇爲主 要構造的速克達型車輛。 吸撞構造2 0,是用締結手段(沒有圖示)將吸撞構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0Χ 297公釐) -6- 509648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件2 1的框體2 2安裝到前車殻1 8 a ,在這個框體2 2 的空間2 5具備了複數的補強肋部3 0 ·..。 框體2 2 ,是由:在略中央部彎折成略V字型的頂壁 部2 3、與在頂壁部2 3的周邊部所具備的周壁部2 4所 構成,且將周壁部2 4的後端2 4 d安裝在前車殼1 8 a 〇 * 可以將框體2 2安裝到前車殼1 8 a也可以將其安裝 到車體框架1 1 。藉此,就可以更堅固地將吸撞構件2 1 安裝到車體。 吸撞構件2 0是樹脂製的構造體,是將吸撞構件2 1 的前端(前端接觸面)2 4 a的位置作在前輪1 3的更前 方距離L 1的位置,萬一機車1 〇衝撞到障礙物時,藉由 壓潰吸撞構件2 1就可以吸收衝擊。 這裡的距離L 1的尺寸是因應機車1 〇的機種來作適 當設定。 吸撞構件2 0是樹脂製的構造體,也可將吸撞構件 2 1的前端2 4 a的位置作在前輪1 3的附近的位置,萬 一機車1 0衝撞到障礙物時,藉由壓潰吸撞構件2 1就可 以吸收衝撃。 第2圖是本發明的具備吸撞構造的機車的平面圖,是 將吸撞構件2 1安裝在前車殼1 8 a的前端,將該吸撞構 件2 1的左右側面2 4 b、2 4 c的位置配置在較車體的 左右側面也就是較左右的車把1 4、1 4的各自的端面 1 4 a、1 4 b更靠近車體中心2 8側距離W的位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9648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周壁部2 4則是以:作爲前壁部的前端部2 4 a 、左 右的側壁部2 4 b、2 4 c、及後壁部2 4 d所構成。 藉由使吸撞構件2 1的左右側面2 4 b、2 4 c的位 置較左右的車把1 4、1 4的各個端面1 4 a 、1 4 b更 靠近車體中心2 8側,則在機車1 〇行駛時,就可以防止 吸撞構件2 1接觸到障礙物。於是,就可以保有良好的機 車1 0的操縱性。 在第2圖中雖然是針對把左右車把1 4、1 4的各自 的端面1 4 a、1 4 b當作車體的左右側面來加以說明, 而也可以適用於把其他構件當作車體的左右側面的機車。 第3圖是本發明的具備吸撞構件的行駛中的機車的側 面圖,是顯示了,將吸撞構件2 1的上端(頂壁部)2 3 的位置作在不會妨礙搭乘者4 0的視野的位置也就是在搭 乘者4 0的可見視線2 9的下方的狀態。 如此一來,藉由將吸撞構件2 1的頂壁部2 3的位置 作在不會妨礙搭乘者4 0的視野的位置,就可以舒適地確 保搭乘者4 0的前方視野。於是,就可以良好地保有機車 1 0的操縱性。 可見視線2 9,就是搭乘者看見從吸撞構件2 1的前 端2 4 a距離L 2的路面4 5的位置P時的視線。距離 L 2的尺寸是因應機車1 〇的機種來作適當設定。 在這個圖中是顯示了,將吸撞構件2 1的前端(前端 接觸面)2 4 a的中心位置2 4 e作在較車輛(機車) 1 〇與搭乘者4 0的合倂重心G的高度更高距離Η的位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7^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9648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的狀態。 如果前端(前端接觸面)2 4 a的高度爲2 X Η 2, 中心位置2 4 e是位於吸撞構件2 1的下端2 6上方的 Η 2的高度的位置。 藉由將吸撞構件2 1的前端2 4 a的中心位置2 4 e 作在較車輛1 〇與搭乘者的合倂重心G更高的位置,在機 車1 0行駿時,萬一吸撞構件2 1的前端2 4 a衝撞到障 礙物時,在吸撞構件2 1的前端2 4 a周圍,就會產生將 車體向下壓的力矩(後轉方向的力矩),就可以防止後輪 1 6浮起,也就是可以防止顛簸情形的產生。 第4圖是第1圖的4 一 4線剖面圖,是顯示吸撞構件 2 1的一個例子。 框體2 2的周壁部2 4,是剖面形成爲略U字型的壁 部,是由:在頂壁部2 3 (也參照第1圖)的前端朝寬度 方向直線延伸的前端部2 4 a、從前端部2 4 a的左端朝 後方延伸並且將其中一部分(前端部)形成爲彎曲狀的左 側壁部2 4 b、從前端部2 4 a的右端朝後方延伸並且將 其中一部分(前端部)形成爲彎曲狀的右側壁部2 4 c、 及聯繫左右的側壁部2 4 b、2 4 c的後端並且模仿前外 殼1 8 a的形狀形成爲彎曲狀的後壁部2 4 d所構成。 藉由在頂壁部2 3具備周壁部2 4,就可以在框體 2 2形成空間2 5。 吸撞構件2 1 ,該構造體是藉由在上述的框體2 2的 空間2 5具備複數的補強肋部3 0 · ·,在框體2 2內以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9- 50964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7 ) 補強肋部3 0 · •分隔出複數的空洞部3 2 ·.,在這些 補強肋部3 0 · •中的其中一部分的補強肋部3 0 a〜 3 0 g是分別形成了細肋部3 5 a〜3 5 g。 是將複數的補強肋部3 0 · •配置成可以讓框體2 2 維持所需要的強度。 而補強肋部3 0 ..的配置處所並不限定於第2圖所 示的位置,可以對應吸撞構件2 1所要求的強度來任意改 變 〇 細肋部3 5 a〜3 5 g,作爲一個例子,是從承受壓 縮荷重的補強肋部3 0 ··之中選擇出適當的補強肋部 3 0 a〜3 0 g,讓細肋部3 5 a〜3 5 g形成於所選出 來的補強肋部3 0 a〜3 0 g。 也就是說,所具備的補強肋部3 0 a〜3 0 g是在吸 撞構件2 1的右側與左側以車軸3 7爲軸線互相對稱,在 左右的補強肋部3 0 a〜3 0 g分別具備有細肋部3 5 a 〜3 5 g 〇 藉由這個吸撞構件2 1 ,當衝撃力F如白箭頭所示作 用到前端2 4 a時,壓縮力同時會作用到右側的補強肋部 3 0 a〜3 0 g與左側的補強肋部3 0 a〜3 0 g的軸方 向。藉此,細肋部3 5 a〜3 5 g會破損或變形且會遍布 中央部2 7全部區域壓潰吸撞構件2 1。 於是,可以完全壓潰吸撞構件2 1 ,就可以確實地吸 收衝擊力。 由於右側的補強肋部3 0 a〜3 0 g與左側的補強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10- 509648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部3 〇 a〜3 0 g是同樣的構造,所以以下針對右側的補 強肋部3 0 a〜3 0 g且省略左側的補強肋部3 0 a〜 3 g的說明。 接下來'說明以上所敘述的本發明的吸撞構造2 0的作 用。 第5圖(a ) 、( b )是比較例的作用說明圖。 在(a )圖中,當機車5 0行駛時,萬一吸撞構件 5 1的前端5 2衝撞到障礙物4 2時,衝擊所產生的衝擊 力F,是作用在機車5 0與搭乘者4 0的合倂重心G 1的 位置的下方Η 1處。 因此,是將吸撞構件5 1的前端5 2作爲支點,在重 心G 1會產生如箭頭所示的逆時鐘方向的力矩Μ 1。 在(b )圖中,機車5 0的後輪5 3會如箭頭1所示 的浮起,產生了顛簸現象。 第6圖(a ) 、( b )是本發明的吸撞構造的作用說 明圖。 在(a )圖中,當機車1 0行駛時,萬一吸撞構件 2 1的前端2 4 a衝撞到障礙物4 2時,衝擊所產生的衝 擊力F,是作用在機車1 0與搭乘者4 0的合倂重心G的 位置的上方Η處。 因此,是將吸撞構件2 1的前端2 4 a作爲支點,在 重心G會產生如箭頭所示的順時鐘方向的力矩μ 2。 在(b )圖中,可以防止機車1的後輪1 6的浮起, 可以防止顛簸現象的產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1 - 509648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然是針對在補強肋部3 0 . •中的一部分的補強肋部3 0 a〜3 0 g形成有細肋部 3 5 a〜3 5 g的例子來加以說明,而並不限於此,也可 以在令部的補強肋部3 0 · •都形成細肋部。而細肋部 3 5 a〜3 5 g的形成處所可以任意設定。 藉由適當設置細肋部,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壓潰形態或 衝擊吸收特性。 並且,雖然是針對以樹脂來形成吸撞構件2 1的例子 來加以說明,而也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像鋁合金或鋼材來形 成。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是針對將吸撞構件2 1安裝 在車體前端的例子來說明,可是即使將吸撞構件2 1安裝 在車體後端或左右側部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 並且,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是以機車1 〇爲例來 說明,而並不限於機車1 0,也可以適用於其他的速克達 型車輛或機器腳踏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效果】 本發明藉由上述的構造而可以發揮如下的效果。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是將吸撞構件的前端位置作在 前輪的更前方處或在其附近位置。藉此,萬一前端衝撞到 障礙物時’就可以有效率地將吸撞構件壓潰到前輪。 而是將吸撞構件的上端位置作在不會妨礙搭乘者的視 野的位置。因此,就可以舒適地確保搭乘者的前方視野 本紙張尺度適财卿家縣(CNS ) A4^ ( 210X297公釐)_ 50964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五、發明説明(彳〇 ) 所以可以良好地保有機車的操縱性。 是將吸撞構件的前端接觸面的中心位置作在較車輛與 搭乘者的合倂重心更高的位置。如此一來,藉由將吸撞構 件的前端接觸面的中心位置作在較車輛與搭乘者的合倂重 心更高的位置,在機車行駛時,萬一吸撞構件的前端衝撞 到障礙物時,在吸撞構件的前端周圍,就會產生將車體向 下壓的力矩,就可以防止後輪浮起。 除此之外,是將吸撞構件的左右側面的位置作在較車 體的左右側面更靠近車體中心的位置。藉此,當機車行駛 時,就可以防止吸撞構件接觸到障礙物。所以可以良好地 保有機車的操縱性。 【圖面說明】 第1圖是本發明的具備了吸撞構造的機車的側面圖。 第2圖是本發明的具備吸撞構造的機車的平面圖。 第3圖是本發明的具備吸撞構件的行駛中的機車的側 面圖。 第4圖是第1圖的4 一 4線剖面圖。 第5圖是比較例的作用說明圖。 第6圖是本發明的吸撞構造的作用說明圖。 【圖號說明】 1 0 :機車 1 3 :前輪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ι〇Χ297公釐)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 509648 A7 B7五、發明説明(Μ ) 1 4 a :車把的左端面(車體的左側面) 1 4 b :車把的右端面(車體的右端面) 2 0 :吸撞構造 2 1 :吸撞構件 2 3 :頂壁部(上端) 2 4 a :前端部(吸撞構件的前端接觸面) 2 4 b :左側壁部(左側面) 2 4 c :右側壁部(右側面) 2 4 e :前端接觸面的中心位置 2 6 :下端部 2 8 :車體中心 2 9 :預計視線 4 0 :搭乘者 G :重心 Η :到重心的距離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Τ 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4-
Claims (1)
- 509648 A8 B8 C8 D8 、申請寻利教圍 1 1 、一種機車之吸撞構造,是使吸撞構件從車體突出 ,藉由壓潰該吸撞構件來吸收衝擊的機車,其特徵爲: 是將上述吸撞構件的前端位置作在較前輪的更前方處或在 其附近的位置,是將吸撞構件的上端位置作在不會妨礙搭 乘者的視野的位置,且是將吸撞構件的前端接觸面的巾心、 位置作在較機車與搭乘者的合倂重心更高的位置,將@ J童 構件的左右側面位置作在較車體的左右側面更靠近車II φ 心、的位置。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ji 裝· 訂 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023830A JP4520055B2 (ja) | 2001-01-31 | 2001-01-31 | 二輪車の衝撃吸収構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09648B true TW509648B (en) | 2002-11-11 |
Family
ID=18889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0133099A TW509648B (en) | 2001-01-31 | 2001-12-31 |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04355B2 (zh) |
JP (1) | JP4520055B2 (zh) |
CN (1) | CN1204017C (zh) |
DE (1) | DE10203844B4 (zh) |
TW (1) | TW5096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07272B1 (de) * | 2004-06-16 | 2008-08-13 | Jacob Composite GmbH | Bauteil zur Energieaufnahme bei einem Aufprall |
DE102006004141B4 (de) * | 2006-01-27 | 2012-06-28 |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 Energieabsorptionskörper, Vorrichtung zum Schutz gegen einen Aufprall, Kraftfahrzeug-Innerverkleidungsteil und Querträger |
JP4908126B2 (ja) * | 2006-09-21 | 2012-04-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 |
JP4757757B2 (ja) * | 2006-09-26 | 2011-08-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ロントバンパー |
JP4767819B2 (ja) * | 2006-11-15 | 2011-09-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5451272B2 (ja) * | 2009-03-31 | 2014-03-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
GB2470369A (en) * | 2009-05-19 | 2010-11-24 | Andrew Michael Selman |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weakening feature to promote predetermined failure mode |
JP5285554B2 (ja) * | 2009-09-11 | 2013-09-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
CN102442380B (zh) * | 2010-10-08 | 2013-12-25 |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
CN107571949A (zh) * | 2017-08-30 | 2018-01-12 | 贵州百能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踏板摩托左右平衡调整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65113A (en) * | 1976-01-27 | 1979-08-21 | Paulstra | Multicellular elastomeric shock-absorbing device |
US4227593A (en) * | 1976-10-04 | 1980-10-14 | H. H. Robertson Company | Kinetic energy absorbing pad |
US4416465A (en) * | 1980-04-24 | 1983-11-22 | Martha Winiecki | Crash resistant motorcycle |
JPS6092178A (ja) * | 1983-10-26 | 1985-05-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三輪車のカバ−類の取付構造 |
US4573724A (en) * | 1983-11-28 | 1986-03-04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Hardbar energy absorbing and vibration damping bumper system damping feature |
JP2528288B2 (ja) * | 1986-08-21 | 1996-08-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ナ装置 |
GB8821261D0 (en) * | 1988-09-10 | 1988-10-12 | Jobel Eng Ltd | Impact absorbing support member |
JP3270918B2 (ja) * | 1994-05-12 | 2002-04-0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4輪車用フロントキャリーバー |
DE19629879A1 (de) | 1996-07-24 | 1998-01-2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Fahrzeugrahmen mit Durchstieg, insbesondere für ein Zweirad |
US5746419A (en) * | 1996-10-16 | 1998-05-05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
DE19737599A1 (de) | 1997-08-28 | 1999-03-04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Federnde, lenkbare Achsaufhängung für ein Zweirad |
DE19745821C2 (de) | 1997-10-16 | 2001-08-23 | Albrecht Hartmann | Motorgetriebenes, von einem Fahrer betätigbares Einspurfahrzeug |
FR2790527B1 (fr) * | 1999-03-05 | 2001-05-11 | Plastic Omnium Cie | Absorbeur de chocs cloisonne realise en deux blocs emboites et poutre de pare-chocs comportant un tel absorbeur de chocs |
-
2001
- 2001-01-31 JP JP2001023830A patent/JP452005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2-31 TW TW090133099A patent/TW50964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
- 2002-01-30 CN CNB021032300A patent/CN120401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1-31 US US10/059,325 patent/US720435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1-31 DE DE10203844A patent/DE10203844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9401A (zh) | 2002-09-18 |
US20020100651A1 (en) | 2002-08-01 |
DE10203844A1 (de) | 2002-08-22 |
DE10203844B4 (de) | 2007-06-28 |
JP4520055B2 (ja) | 2010-08-04 |
US7204355B2 (en) | 2007-04-17 |
JP2002225767A (ja) | 2002-08-14 |
CN1204017C (zh) | 2005-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509648B (en) |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 |
US6764099B2 (en) |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s | |
TW495465B (en) | Swing arm type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 |
JP5776207B2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CN106005015B (zh) |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结构 | |
CN110481477A (zh) |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US8042640B2 (en) | Vehicle-body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
CN101939213B (zh) | 踏板型车辆 | |
TWI243778B (en) |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s | |
JP2009023638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4757757B2 (ja) | フロントバンパー | |
JP2516212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US7464954B2 (en) | Motorcycle skidplate | |
JP4353421B2 (ja) | 二輪車の乗員制止装置 | |
JP2007030778A (ja) |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 |
JP4787051B2 (ja) | 二輪車の衝撃吸収構造 | |
JP5109569B2 (ja) | 前部バンパ構造 | |
CN210191599U (zh) | 一种乘用车前纵梁结构 | |
US8820787B2 (en) | Knee bolster of vehicle | |
JP3127696B2 (ja) | 自動車のバンパ取付け構造 | |
JP4532003B2 (ja) | 二輪車の衝撃吸収構造 | |
JP4745516B2 (ja) | キャビン付き二輪車の衝撃吸収構造 | |
JP4908126B2 (ja) |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 | |
JP4225497B2 (ja) | 二輪車の乗員制止装置 | |
US20220411001A1 (en) | Personal mobility device with a guar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