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69232B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s - Google Patent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69232B
TW469232B TW089120285A TW89120285A TW469232B TW 469232 B TW469232 B TW 469232B TW 089120285 A TW089120285 A TW 089120285A TW 89120285 A TW89120285 A TW 89120285A TW 469232 B TW469232 B TW 4692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gear
torque transmission
shaft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20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aki Hori
Takashi Shichinohe
Tohru Nishi
Noriaki Takano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69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692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clutc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the gearbox is associated or combined with a crank case of an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8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16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successively actuated by progressiv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18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successively actuated by progressiv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ca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149Gearing with fluid dr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Description

A7 *469232 B7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具備:具有與引擎之曲柄軸(crank shaft )—體旋轉的泵(pump )的轉矩變速器(torque converter ),及可擇一方式確立複數變速段之齒輪組的齒輪變速機 ,及能遮斷在該齒輪變速機之輸入軸及前述轉矩變速器之 汽輪(turbine )間的動力傳動的離合器(clutch )的車輛 傳達裝置。 〔以往之技術〕 向來,如此的動力傳動裝置,如在曰本專利特開昭 47 - 407 1 7號公報等上所揭示,係既知者。 〔發明擬解決的課題〕 上述向來之動力傳動裝置中,曲柄軸與齒輪變速機之 輸入軸係經配置於同軸上,而轉矩變速器、離合器以及齒 輪變速機係經配置爲串聯方式者,在如此的排列之動力傳 動裝置,如引擎之曲柄軸(crank case )與變速機之傳動齒 輪箱係分開的另體的情形,則很好用。然而,如對引擎之 曲柄箱內收容齒輪變速機的構成之動力傳動裝置適用如此 的排列,則在沿著曲柄軸之軸線的方向|動力傳動裝置將 變大,而在車輛上的動力傳動裝置之裝載性變差》特別是 裝載於不規則地行駛用騎鞍型車輛的情形,當使曲柄軸之 軸線順沿車輛之寬幅方向時踏板寬將增大而招致乘車姿勢 不佳,當使曲柄軸之軸線順沿車輛之前後方向時車輛之重 --------1—— — - il·! — t·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4, 46 92 3 2 A7 B7 五、發明說明(2 ) 心位置將往前方移動而招致駕駛柄之操作負荷增大。 本發明係鑑於如此情況而開發者,而以提供作成爲曲 柄箱內能收納齒輪變速機之方式的構成之後,往順沿曲柄 箱之軸線的方向達成小型化(compact )的車輛之動力傳達 裝置爲目的。 〔解決課題之方法〕 爲達成上述目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之車輛 之動力傳達裝置,係具備:具有與引擎之曲柄箱一體旋轉 的栗的轉矩變速器,及可擇一方式確立複數變速段之齒輪 組的齒輪變速機,及能遮斷在該齒輪變速機之輸入軸與前 述轉矩變速器之汽輪間的動力傳達的離合器的車輛之動力 傳達裝置,而其特徵爲:具有互相平行的軸線的曲柄軸及 前述輸入軸係經按旋轉自在之方式支承於引擎之曲柄箱, 前述轉矩變速器,係經安裝於前述曲柄軸之一端部,沿著 前述曲柄軸之軸線方向而經配置於從前述轉矩變速器挪移 的位置的前述離合器,從前述曲柄軸之軸線方向觀看,係 按對前述轉矩變速器疊合一部分之方式經安裝於前述輸入 軸之一端部。 依如此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之構成,由於轉 矩變速器及離合器係分別安裝於互相平行的曲柄軸及輸入 軸之故,可將按能於曲柄箱內收納齒輪變速機之方式所構 成的動力傳達裝置,在順沿曲柄軸之軸線的方向使之小型 化」並且’可使離合器配置爲近接於曲柄軸側,且亦可抑 — — — — — — — — — — — — I灰 — — 訂-—!線—ί (請先《蟥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 46923 2 A7 B7 五、發明說明(3 ) 制在與曲柄軸之軸線垂直相交的方向的動力傳達裝置之大 型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恚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係加上上述申請專 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之構成,其特徵爲:對從前述曲柄箱 所突出的前述曲柄軸之一端部安裝有轉矩變速器,經配置 於前述轉矩變速器與曲柄箱之間而以油壓操作的前述離合 器,係經安裝於從前述曲柄箱所突出的前述輸入軸之一端 部,爲給油於前述離合器而在前述轉矩變速器之側方按與 前述輸入軸同軸之方向延伸的給油管,係經設置於覆蓋前 述轉矩變速器及離合器而與曲柄箱結合的蓋子(cover ), 和前述輸入軸之一端部之間者,依如此的構成,可有效活 用產生在轉矩變速器之側方的空間以構成對離合器的操作 油給油系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係加上上述申請專利範 圍第2項之構成,其特徵爲:控制使前述離合器產生作用 的油壓的離合器用控制用閥,係經接續於前述給油管而設 置於前述蓋子者,依如此的構成,離合器及離合器用控制 閥將配置於互相靠近的位置,而可提升因離合器用控制閥 之操作的離合器之操作響應性。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係加上上述申請專利範 圍第2項或第3項之發明之構成,其特徵爲:前述離合器 具備;連結有與前述轉矩變速器之汽輪一體旋轉的主動齒 輪咬合的從動齒輪而在前述輸入軸之軸線周圍旋轉的離合 器中心1及在該離合器中心之外周按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固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6- 4 6 923’匕 A7 __B7__ 五、發明說明(4 ) 咬合的第1離合器板,及經疊合配置於第1離合器板的第 2離合器板,及收納第1及第2離合器板之同時,使第2 離合器板及外周按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咬合並與前述輸入 軸一體旋轉的離合器筒輪(clutch drum ),及能使第1及 第2離合器板摩擦扣合並按滑動自在之方式嵌合於前述離 合器筒輪的活塞(piston ),依如此的構成,可將具有比 較大直徑的離合器筒輪的離合器,作成爲沿著曲柄軸之軸 線而於前述轉矩變速器相鄰接的位置離合器不致於干擾曲 柄軸之方式以有效配置之。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係加上上述申請專利範 圍第4項之發明之構成,其特徵爲:於前述離合器中心與 前述輸入軸之間,設置有能進行從前述輸入軸往離合器中 心的動力傳達的第1 一方向離合器,依如此的構成’當踩 引擎制動器(engine brake )時可將來自齒輪變速機側的動 力傳達至轉矩變速器側。 再者,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係加上上述申請 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5項之發明之構成,其特徵爲:僅能 使前述轉矩變速器之定子(stator )往一方向旋轉的第2 -方向離合器,係經設置於前述定子與曲柄箱之間,前述主 動齒輪,係經配置於沿著前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而於前述第 2 -方向離合器與前述轉矩變速器之間1而前述離合器’ 係使前述離合器筒輪之至少一部分沿著前述第2 -方向離 合器之軸線方向而於前述第2 -方向離合器之側方相鄰接 並經安裝於前述輸入軸之一端部,依如此的構成,作成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β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泫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Ή· ,線 Γ r0 I ¢3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923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5 ) 僅能以第2 -方向離合器使定子進行空轉之方式,而能提 升轉矩變速器之效率,並且在對應於離合器筒輪之至少一 部分而對該離合器筒輪與曲柄軸之間所產生的空間,可有 效配置比較小直徑的第2 -方向離合器。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就本發明之實施之形態,依據所附之圖面所示的 本發明之實施例,加以說明。 第1圖至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者,第1 圖係不規則地行駛用騎乘型車輛之側面圖,第2圖係從第 1圖之箭視方向2所觀看的動力單元之經簡略化的放大圖 ,第3圖係從第1圖之箭視方向3所觀看的動力單元之經 簡略化的放大圖,第4圖係沿著第2圖之A - A線的剖面 之中表示前半部的剖面圖,第5圖係沿著第2圖之A_A 線的剖面之中表示後半部的剖面圖,第6圖係第2圖之6 一 6線剖面圖,第7圖係第6圖之7 — 7線放大剖面圖, 第8圖係換擋(shift change )機構之一部分之分解斜視圖 ,第9圖係油壓線路圖。 首先,於第1圖中,此不規則地行駛騎乘型車輛,係 具備有焊接鋼管所構成的車體架1 5,各安裝有低壓輪胎 (balloon tyre )的左、右一對前輪W F .........經懸架於車 體架1 5之前部,各安裝有低壓輪胎的左、右一對之後輪 WR .........經懸架於車體架1 5之後部。又在車體架1 5 之前端,配設有駕駛左、右一對之前輪W F ..........的駕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袼(210 X 297公釐) -8- IIIIIII — — — — t I I ΙΓ I I I — — — — —— — It —/MM.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69232 _ B7___ 五、發明說明(6 ) 柄1 6,在車體架1 5之前後方向中間部配設有燃料油箱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瑱窝本頁> 1 7 ’在較該燃料油箱1 7爲後方側而於車體架1 5之上 部配設有跨坐式座墊1 8。 在前述燃料油箱1 7及座墊1 8下方而車體架1 5上 ,裝載有包含驅動又是駕駛輪又是驅動輪的前輪WF…… …’及驅動輪的後輪WR的引擎E的動力單元P。引擎E ,係使曲柄軸19 (參照第2圖至第6圖)順沿騎乘型車 輛之前後方向,例如按縱型所配置者,而連至引擎E的汽 缸頭2 0之前面側上所設置的排氣口(未圖示)的排氣管 2 1 ,係往車體架1 5之右側彎曲1 8 0度並使動力單元 P之右側延出後方,以接續至車體後右側所配置的排氣管 2 2。 於前述引擎E之後方側而前述座墊18下方|配置有 空氣濾淸器2 3,及接續至該空氣濾淸器2 3的氣化器 2 4,而該氣化器2 4係接續至經設置在前述汽缸頭2 0 後面側的吸氣口(未圖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合倂參照第2圖至第5圖可知,引擎E之汽缸體2 8 ,係往車體右側稍微傾斜而略爲直立’汽缸頭2 0係結合 於該汽缸體2 8之上部。又於經設置於汽缸體2 8的汽缸 襯筒2 9中,按滑動自在之方式嵌合有活塞3 0。 於汽缸體2 8下部,按能使前述汽缸襯筒2 9之下部 突入曲柄箱3 3內之方式結合有將前部箱半體3 1及後部 箱半體3 2互相結合而成的曲柄箱3 3,具有順沿騎鞍型 車輛之前後方向的軸線的曲柄軸1 9 ’係被曲柄箱.3 3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固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9 - ‘469232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__五、發明說明(7 ) 旋轉自在之方式所支承’介由錐形桿(cone rod ) 3 4及 曲柄銷(crank pin)而前述活塞3 〇係被連結於曲柄軸 19° 於前部箱半體31 ’經形成爲筒狀而往騎乘型車輛之 前方側延伸的前部外殼(casing ) 36,及閉塞該前部外 殻3 6之前端開口部的前部蓋子3 7,將在與前部箱半體 3 1之間形成前部司動室而結合。又於後部外殻半體3 2 ,在與該後部箱半體3 2之間結合有形成後部司動室4 1 的後部外殻3 8,於與曲柄軸1 9所對應的部分覆蓋後部 外殼3 8所設置的開口部3 8 a的後部蓋子3 9將結合於 後部外殼3 8。 於曲柄軸19與前部箱半體31之間設置有球軸承 4 2,而於曲柄軸1 9與後部箱半體3 2之間設置有球軸 承4 3。又從前部箱半體3 1往前部司動室4 0側所突出 的曲柄軸1 9之前端,係介由球軸承4 4而按旋轉自在之 方式被前部蓋子37所支承。 動力單元P,係具有:前述引擎E,及經安裝於該引 擎E之曲柄軸1 9的轉矩變速器4 5,及可擇一方式確立 複數變速段之齒輪組Gl ,G2,G3,GR的齒輪變速 機4 6,能遮斷該齒輪變速機4 6與轉矩變速器4 5之間 的動力傳動的油壓式離合器4 7者,而由齒輪變速機4所 輸出的動力,係介由從動力單元P往前方延伸的前部推進 軸4 8及前部差動裝置(未圖示)而傳動至左、右前輪 W F .........的同時,介由從動力單元P往後方延伸的後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JSJ ;線· ,/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规格(210 X 297公釐) .-|〇. 469232 a7 ___B7___ 五、發明說明(8 ) 推進軸4 9及後部差動裝置(未圖示)而傳動至左、右後 輪 W R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再一倂參照第6圖,齒輪變速機46具備:具有與曲 柄軸1 9平行的軸線而被曲柄箱3 3按旋轉自在之方式所 支承的輸入軸5 0及輸出軸5 1,及具有與曲柄軸1 9平 行的軸線而被曲柄箱3 3所固定的中間軸5 2。 於輸入軸5 0與前部箱半體3 1之間設置有球軸承 5 4,輸入軸5 0與後部箱半體3 2之間設置有球軸承 5 5,而輸入軸5 0之前端係從前部箱半體3 1往前部司 動室4 0側突出。又於輸出軸5 1與前部箱半體3 1之間 設置有球軸承5 6,於輸出軸5 1與後部箱半體3 2之間 設置有球軸承5 7,而輸出軸5 1之後端係從後部箱半體 32往後部司動室41側突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齒輪變速機4 6所具備的複數變速段之齒輪組G 1 , G2 ,G3 ,GR係被收納於曲柄箱33內。而第1擋齒 輪組G 1係由:與輸入軸5 0 —體形成的主動齒輪5 7, 及被輸出軸51按相對旋轉可能之方式所支承而與前述主 動齒輪5 7晈合的從動齒輪5 8所構成。第2擋齒輪組 G2,係由:與輸入軸50 —體形成的主動齒輪59,及 被輸出軸51按相對旋轉可能之方式所支承而與前述主動 齒輪5 9咬合的從動齒輪6 0所構成。第3擋齒輪組G3 係由:被輸入軸5 0所固定的主動齒輪6 1,及被輸出軸 5 1按相對旋轉可能之方式所支承而與前述主動齒輪6 1 咬合的從動齒輪6 2所構成。又後退擋齒輪組GR.,.係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权 厶 6 92 3 2 A7 __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9 ,) :前述主動齒輪5 9 ,及被中間軸5 2按旋轉自在之方式 所支承而與即述主動齒輪5 9咬合的第1中間齒輪6 3 , 及與第1中間齒輪6 3成爲一體的第2中間齒輪6 4,及 被輸出軸51按相對旋轉自在之方式所支承而與第2中間 齒輪6 4咬合的從動齒輪6 5所構成。 於第1擋齒輪組G 1之從動齒輪5 8以及第3擋齒輪 組G 3之從動齒輪6 2之間而輸出軸5 1上,能使軸方向 之滑動之方式方栓(spline )嵌合有第1擋,3擋切換用 犬牙離合器(dog clutch )體66,而如使此1擋.3擋切 換用犬牙離合器體6 6與從動齒輪5 8扣合,則確立第1 擋齒輪組G1 ,如使1擋.3擋切換用犬牙離合器體6 6 與從動齒輪62扣合’則確立第3擋齒輪組G3。又,於 第2擋齒輪組G 2之從動齒輪6 0以及後退擋齒輪組GR 之從動齒輪6 5之間而中間軸5 1上,能使軸方向之滑動 之方式方栓嵌合有2擋.後退擋切換用犬牙離合器體6 7 ’而如使此2擋·後退擋切換用犬牙離合器體6 7與從動 齒輪6 0扣合,則確立第2擋齒輪組,如使2擋·後退擋 切換用犬牙離合器體6 7與從動齒輪6 5咬合,則確立後 退檔齒輪組G R。 抱持前述1擋· 3擋切換用犬牙離合器體6 6的換擋 叉(shift fork ),及抱持前述2擋.後退擋切換用犬牙離 合器體6 7的換撞叉6 9 ,係被具有與輸出軸5 1平行的 軸線而經設置於曲柄箱3 3的換擋叉軸7 0能往該移動叉 軸7 0之軸線方向的滑動之方式所支持,此等換撑叉6 8 ---------11 I i I I l· ---^--I 11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 A7 469232 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10 ) ,6 9 ’係分別經扣合於換擋筒輪(shift drum ) 7 1之外 周所設置的凸輪槽(camslot) 7 1 a,7 1 b。 此換擋筒輪7 1之前端部,係介由球軸承7 2而被前 部箱半體3 1所支持,而換擋筒輪7 1之後端部,係被直 接支持於後部箱半體3 2。此換擋筒輪7 1 ,係藉由經連 結於該換擋筒輪7 1之前端部的換擋機構7 2所回轉者, 由於因此換擋筒輪7 1之回轉而產生叉6 8,6 8之滑動 ,而可擇一確立各齒輪組G 1至G 3,RG中之一個。 換擋筒輪7 1之回轉位置亦即換擋位置(shift p0sit10n ),係使用由電位計(potentiometer )而成的換撞位置檢 出器7 3所檢出者,該換擋位置檢出器7 3係經固定於後 部外殼3 8而接續於換擋筒輪7 1之後端。 在後部司動室4 1內而於輸出軸5 1後端,固定有主 動齒輪7 4。另一方面,具有與輸出軸5 1平行的軸線的 主動軸7 5,係作成爲在與前部箱半體3 1之間介在球軸 承7 6之同時,在與後部箱半體3 2之間介在滾柱軸承之 方式按旋轉自在之方式被曲柄箱3 3所支承,而前述主動 齒輪7 4將與在後部司動室4 1內而於主動軸7 5之後部 所固定的從動齒輪7 8咬合。 主動軸7 5之前端係從前部箱半體3 1經突入於前部 司動室4 0 ,於該主動軸7 5前端’按同軸方式連結有連 結軸7 9之一端,並於連結軸7 9與前部蓋子3 7之間介 裝有滾柱軸承8 0,而連結軸7 9之他端係從前部蓋子 7經向前方突出,於連結軸7 9之他端連結有前部推進 ------------ 裝 ----L---訂--- * 線 (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3- 46 92 3 2 A7 ___B7 五、發明說明(11 ) 軸4 8。又主動軸7 5之後端係在與後部外殻3 8之間介 在有密封構件8 1並從後部外殼3 8經向後方突出,於主 動軸7 5後端連結有後部推進軸4 9。 在後部司動室4 1內於前述主動軸7 5之外周突設有 複數個突起8 2 .........,而於後部外殻3 8 |裝配有依據 藉由其等突起8 2 .........所檢出的主動軸7 5之旋轉數以 檢出車速的車速感測器8 3。 —併參照第7圖及第8圖可知,換擋機構7 2具備: 具有與換擋筒輪7 1平行的軸線的換擋軸(shift spindle ) 8 7,及經固定於該換擋轉向節8 7的臂8 8,及經固接 於按相對旋轉自在之方式安裝於換擋軸8 7之外周的軸環 (collar) 8 9的變速桿(change arm) 9 0,及經固接於 前部箱半體3 1而被插通於前述變速桿9 0的調整銷9 1 ,及發揮使變速桿9 0恢復至中立位置的彈簧力的第1扭 力盤簧9 2,及作成能使被沿著換擋軸8 7之半徑方向所 限制的範圍進行與前述變速桿9 0的相對移動之方式被該 變速桿9 0所支持的換擋板9 3,及發揮使該換擋9 3往 前述半徑方向內方側附勢的彈簧力的第2扭力盤簧( torsion coil spring ) 9 4,及與換擋板9 3相對向而被固 定於換擋筒輪7 1之前端的同時,植入設置有6只進給銷 9 5 .........的銷板(pin plate ) 96,以及被往與該銷板 9 6之外周擋接的方向彈簧附勢的滾柱(roller )。 在後部箱半體3 2按旋轉自在之方式支承後端之同時 ,使前部箱半體31按旋轉自在之方式貫通並使前部司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0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 297公釐) -------------(M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 92 3 2 A7 B7 五、發明說明(12 ) 室4 0內往前方延出的換擋軸8 7之前端’係將前部外殼 3 7按旋轉自在之方式貫通’並介由球軸承9 9而於被前 部外殼3 7鎖結的齒輪箱9 8所支承。又於換擋軸8 7與 前部外殼3 7之間介裝有滾柱軸承1 〇 〇及密封構件 10 1。 於變速桿9 0,設置有開口部1 〇 2,及將該開口部 1 0 2之外緣部折彎而形成的彈簧支架部1 0 3,被軸環 8 9所支持的第1扭力盤簧9 2之兩端部係當變速桿9 0 在中立位置的狀態時將與前述彈簧支架部1 0 3之兩側頂 接。叉桿88之前端部88a及調整銷91 ,係在前述第 1扭力盤簧9 2之兩端部之間被開口部1 0 2所插通。 當變速桿9 0在中立狀態時’如換擋軸8 7往正·反 任一方向回轉時,桿8 8之前端部8 8 a將一邊使第1扭 力盤簧9 2撓曲,一邊與開口部1 0 2之左、右任一方之 側邊緣頂接以使變速桿9 0往正·反任一方向回轉,而變 速桿9 0將回轉至前述開口部1 0 2之左、右任一另一方 之側邊緣會頂接調整銷爲止。並且在此狀態,如作用於換 擋軸8 7的動力成爲「0」時,藉由第1扭力盤簧9 3所 發揮的彈簧力,桿8 8亦即換擋軸8 7及變速桿9 0將恢 復至中立位置。 在沿著換擋軸8 7之一半徑方向而隔著間隔的2處, 於前述變速桿9 0分別自鎖固定有導銷1 0 4,1 〇 5。 另一方面,於換擋板9 3,按沿著前述半徑方向延長之方 式形成有使前述導銷1 0 4,1 0 5分別插通,扣合的長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5- 111 — I — · 1---r I — I --------h,— (請先Μίι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 6 92 3 2 ____B7 五、發明說明(13 ) 孔1 0 6 ’ 1 07。藉此,換擋板9 3將按能使沿著前述 換擋軸8 7之一半徑方向的滑動之方式被支持在變速桿 90之換擋筒輪71側之面。 於換擋板9 3之兩側設置有經往換擋筒輪7 1側彎曲 的進給爪1 0 8,1 0 9 ,並於其等進給爪1 0 8, 1 0 9之外側形成有凸輪1 1 0,1 1 1。 第2扭力盤簧94 ,係前述兩導銷104 ,105之 中被外方側之導銷1 0 4所支持,藉由此第2扭力盤簧 9 4之兩端部被頂接於前述換擋板9 3之兩個進給爪 108,109,而換擋板93將被對變速桿90沿著往 換擋軸8 7之半徑方向的內方側彈簧附勢。 銷板9 6之外周係經形成爲具有在周圍方向隔著等間 隔的6個凹部9 6 a .........的星形,並按在前述換擋板 9 3之兩個進給爪108 ,10 9之間能配置2只進給銷 9 5 ,9 5之方式將6只進給爪9 5 .........植入設置於銷 板9 6上。 滾柱9 7係一端爲介由支軸1 1 2而對前部箱半體 3 1按能搖動之方式指示的桿1 1 3之另一端所軸支,藉 由前部箱半體3 1與桿1 1 3之間所設置的第3扭力盤簧 1 1 4之彈簧力,桿1 1 3將被使滾柱9 7往與銷板9 Θ 之外周頂接的方式所附勢。 於如此的換擋機構7 2中,藉由對應於換擋軸8 7之 正·反任一回轉的變速桿90往正·反任一方向的回轉’ 而換擋板9 3之兩個進給爪1 0 8 ,1 〇 9之一方將扣合 --I I---I I I I I t ----l·---^illn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f -16- 4 6 92 3 2 Α7 Β7 五、發明說明(14) 銷板9 3之進給銷9 5 .........之一個,而換擋筒輪7 1被 回轉驅動爲正‘反任一方。並且當以第1扭力盤簧9 2所 發揮的彈簧力而變速桿9 0恢復中立位置之際,藉由銷板 9 6之進給銷9 5 .........之1個頂接換擋9 3之兩個進給 爪108,109所形成的凸輪1 1〇,1 1 1之一方, 而換擋板9 3將對抗第2扭力盤簧9 4之彈簧力並移動至 換擋軸8 7之半徑方向外方,前述兩個進給爪1 〇 8, 1 0 9之一方即超越進給銷9 5 ........之1個。並且銷板 9 6之回轉位置將由於滾柱9 7扣合於銷板9 6之外周之 凹部8 6 a .........之1個而可保持。 詳看第6圖即可知,於換擋機構7 2之換擋軸8 7上 ,介由減速齒輪組119而連結有正·反任一方向均能旋 轉的電動馬達1 1 8。 電動馬達1 1 8,係具有與換擋軸8 7平行的軸線而 裝配於齒輪箱9 8,而減速齒輪組1 1 9,係被收納於前 部蓋子3 7與齒輪箱9 8之間所形成的齒輪室1 2 0內。 減速齒輪組1 1 9,係由:經設置於電動馬達1 1 8 之輸出軸的第1減速齒輪121 ,及與第1減速齒輪咬合 的第2減速齒輪1 2 2,及與第2減速齒輪1 2 2 —體旋 轉的第3減速齒輪1 2 3,及與第3減速齒輪1 2 3晈合 的第4減速齒輪1 2 4,及與第4減速齒輪1 2 4 —體旋 轉的第5減速齒輪1 2 5,以及與第5減速齒輪1 2 5晈 合而與換擋軸8 7 —起回轉的第6減速齒輪1 2 6所構成 -17- (請先《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蜆格(210 X 297公藿)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69232 A7 ___B7___ 五、發明說明(15 ) 第2及第3減速齒輪122,123,係經一體設置 於被前部蓋子3 7及齒輪箱9 8按旋轉自在之方式所支承 的第1減速軸127,第4及第5減速齒輪1 24, 1 2 5,則經一體設置於被前部蓋子3 7及齒輪箱9 8按 旋轉自在之方式所支承的第2減速軸1 2 8。又,第6減 速齒輪126,係扇形齒輪,而被換擋軸87所固定。 齒輪箱9 8上,裝配有本身爲電位計的旋轉相位檢出 裝置1 2 9,而該旋轉相位檢出裝置,係經接續於換擋軸 8 7之前端。 詳看第4圖及第6圖即可知,離合器4 7,係經安裝 於從曲柄箱3 3突出於前部司動室4 0的輸入軸5 0之一 端部亦即前端部者,而具備:在输入軸5 0之軸線周圍旋 轉的離合器中心1 3 0,及經按相對旋轉不能之方式咬合 於該離合器中心1 3 0之外周的複數片之第1離合器板 13 1 .........,及經叠合配置於第1離合器板1 3 1…… …的複數片之第2離合器板1 3 2 .........,及收納第1及 第2離合板1 3 1 ..........1 3 2 .........的同時,使第2 離合器板1 3 2 .........之外周按相對旋轉不能之方式咬合 以與前述輸入軸5 0 —體旋轉的離合器筒輪1 3 2,及能 使第1及第2離合器板1 3 1 ......... >13 2 .........摩擦 扣合而經按滑動自在之方式嵌合於前述離合器筒輪1 3 3 的活塞1 3 4。 於輸入軸5 0之前端部外周上,固定有按同軸之方式 圍繞的套筒1 3 5,離合器中心1 3 0係按相對旋轉自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8 - —"— !! 裝! l· — — — 訂·!--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智 d 6 92 3 2 A7 __B7________ 五、發明說明(16 ) 之方式被套筒1 3 5所支承,離合器筒輪1 3 3係被套筒 1 3 5所固定。活塞1 34係與第2離合器板1 3 2… …之1個頂接而被按滑動可能之方式嵌合於離合器筒輪 1 3 3,於離合器筒輪1 3 3與活塞1 3 4之間形成有油 壓室136。又,離合器筒輪133與活塞134之間設 置有回程彈簧(return spring) 1 3 7 1活塞1 3 4係被刖 述回程彈簧1 3 7往減少油壓室1 3 6之容積之側彈簧附 勢。 於前述離合器中心1 3 0中,在來自離合器筒輪 1 3 3的突出端部上,介由緩衝彈簧1 3 8而連結有將被 傳達來自轉矩變速器4 5的動力的從動齒輪1 3 9 ’在沿 著輸入軸5 0之軸線方向而對應於前述離合器筒輪1 3 3 與前述從動齒輪1 3 9之間的位置,於經固定於輸入軸 5 0的套筒1 3 5與離合器1 3 0之間,設置有能使從輸 入軸5 0至離合器中心1 3 0的動力傳達的第1 -方向離 合器1 4 0。 轉矩變速器4 5 ,係經安裝在從曲柄箱3 3往前部司 動室4 0側所突出的曲柄軸1 9之一端部亦即前端部者, 而沿著曲柄軸1 9之軸線方向並對應於前部蓋子3 7與離 合器4 7之間的位置,轉矩變速器4 5將被安裝於曲柄軸 1 9i: 3並且齒輪變速機4 6之輸入軸5 0與曲柄軸1 9 .之Γ4 β距離,係經設定爲從曲柄軸1 9之軸線方向觀看時 按轉矩變速器4 5上能疊合離合器4 7之一部分的方式。 申專矩變速器4 5 ,係具備泵1 4 1 ,定子1 4 .2以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咖x 297公爱) -19- -------- 1-------I L----t------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6 923 2 B7 1 1 " — - - 五、發明說明(17 ) 汽輪1 4 3的向來周知者,泵1 4 1係被固定於曲柄軸 1 9,經結合於定子1 4 2而按同軸之方式圍繞曲柄軸 1 9的圓筒狀之定子軸1 4 4 ,係按相對旋轉自在之方式 被曲柄軸1 9所支承,經結合於汽輪1 4 3而按同軸之方 式圍繞定子軸1 4 4的圓筒狀之汽輪軸1 4 5 ,係按相對 旋轉自在之方式被前述定子軸1 4 4所支承。 汽輪軸1 4 5上固接有主動齒輪1 4 6 ,此主動齒輪 1 4 6 ,係被經連結於離合器4 7之離合器中心1 3 0的 從動齒輪所咬合。 在經固定於曲柄箱3 3之前部箱半體3 1的支持構件 1 4 7與前述定子軸1 4 4之間,設置有容許定子軸 1 4 4及定子1 4 2往一方肉旋轉的第2 —方向離合器 148 ,前述主動齒輪146 ,係經沿著曲柄軸19之軸 方向而配置於第2 _方向離合器1 4 8與轉矩變速器4 5 之間=並且前述離合器4 7,係該離合器4 7所具備的離 合器筒輪1 3 3之至少一部分按沿著曲柄軸1 9之軸線方 向而與第2 -方向離合器1 4 8之側方相鄰接的配置,經 安裝於輸入軸5 0之前端部。 又,轉矩變速器4 5之泵1 4 1與經固定有主動齒輪 1 4 6的汽輪軸1 4 5之間,設置有能從汽輪軸1 4 5動 力傳達至泵1 4 1的第3 —方向離合器1 5 0。 詳看第5圖即可知,在從曲柄箱3 3之後部箱半體 3 2突入於後部司動室4 1內的曲柄軸1 9之後端上1固 接有發電機1 5 1之轉子1 5 2,該發電機1 5 1 .之定子 I I----------* 裝- III· — II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瀠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0- A7 46 9232 B7___ 五、發明說明(18 ) 1 5 3係被固定於後部蓋子3 9。 在與前述發電機1 5 1之轉子1 5 2相鄰接的位置, 於曲柄軸1 9按相對旋轉自在之方式支承有經連結於未圖 示的起動馬達的啓動齒輪1 5 4,而該啓動齒輪1 5 4, 係介由第4-方向離合器1 5 5而結連接於前述轉子 1 5 2。藉此,如開動起動馬達而驅動啓動齒輪1 5 4, 則可介由第4 一方向離合器1 5 5及轉子1 5 2而使曲柄 軸搖動(cranking ),而由於其搖動而引擎E啓動時 >則 第4 -方向離合器1 5 5成爲自由狀態而從轉子1 5 0至 啓動齒輪1 5 4的動力傳達將被遮斷。 於曲柄軸1 9之最終端上固接有啓動項圈(starting collar ) 156,並在後部蓋子39裝配有對此啓動項圈 1 5 6能進行爪扣合的彈回起動機(recoil starter )。因此 ,藉由牽引操作彈回起動機1 5 7之繩索1 5 8亦可使曲 柄軸1 9搖動。 於轉子1 5 2外周突設有複數個突起1 8 0 .......... 並按與前述突起1 8 0 .........相對向之方式於後部蓋子 3 9裝配有檢出該突起1 8 0 .........以檢出曲柄軸1 9之 旋轉數的引擎旋轉數感測器1 8 1。 第9圖中,經形成於曲柄箱3 3內之底部的貯油盆 1 5 9所貯留的潤滑油,將被以曲柄軸1 9所驅動的回油 栗(scavenge pump ) 1 6 1 介由濾器(strainer ) 1 6 0 所吸;、1而從該回油泵所排出的潤滑油將介由油冷卻器( 〇!丨c ο 〇丨e r ) 1 6 2返回貯油盆1 5 9中,而於回油栗 -----I------ ---I L----訂·------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副权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樁(210 X 297公楚) -21 - 經濟部智慧財產扃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翌 46 92 3 2 A7 ___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19 ) 1 6 1及油冷卻器1 6 2間,接續有第1放泄閥(relief valve ) α 油壓式之離合器4 7,係以與將齒輪變速機4 6變速 驅動的電動馬達另外獨立的作動器(actuator ) 1 6 4所驅 動者1此作動器1 6 4具備:由曲柄軸1 9所驅動的油壓 泵1 6 5 ,及控制該油壓泵1 6 5之排出壓以作用於離合 器4 7之油壓室1 3 6的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 貯油盆所貯留的潤滑油,係介由濾器而被油壓泵所吸 引,而從該油壓泵1 6 5所排出的潤滑油,係介由第2放 泄閥1 6 7及濾油器1 6 8而供給於離合器用控制閥 16 6° 離合器用控制閥166,具備:具有輸入口 169及輸 出口 1 7 0的閥罩(valve housing ) 1 7 1 ,乃作成爲能 切換輸入口169及輸出口170間之連通·遮斷之方式 並被按滑動自在之方式嵌合於閥罩1 7 1的短管(spool ) 1 7 2,及經設置於短管1 7 2與閥罩1 7 1間的彈簧 1 7 3 ,以及按同軸之方式經連接於該短管1 7 2的直線 螺線管(linear solenoid) 1 7 4 ’輸入口 1 6 9係經接續 於濾油器1 6 8,輸出口 1 7 〇係經接續於離合器4 7之 油壓室1 3 6。 閥罩1 7 1 ,係具有開放兩端的滑動孔1 7 5者’而 在經閉塞滑動孔1 7 5之一端的帽(cap ) 1 7 6與經按能 滑動之方式嵌合於滑動孔1 7 5的短管1 7 2之一端之間 設置有彈簧1 7 3 ,並按閉塞滑動孔1 7 5之另一端之方 裝-----r---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疋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 ^(21〇x 297公f ~2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5农 d6 9232 A7 _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20 ) 式經鎖結於閥罩1 7 1的直線螺線管1 7 4之桿(rod ) 1 7 4 a係經頂接於短管1 7 2之另一端。 前述彈簧1 7 3,係往連通輸入口 1 6 9與輸出口 1 7 0之間之側使前述短管1 7 2予以彈簧附勢,而來自 可發揮響應於輸入電流的推力的直線螺線管1 7 4之推力 ,係按往遮斷輸入口 1 6 9與輸出口 1 7 0之間之側使前 述短管172移動之方式,從桿174a附與短管172 0 並且於閥罩1 7 1與短管1 7 2之間,形成有使輸出 口 17 0之壓力發揮作用的環狀之壓力室1 7 6 ,從直線 螺線管1 7 4側面臨該壓力室1 7 6的短管1 7 2之受壓 面積,係經設定爲較彈簧1 7 3側面臨前述壓力室1 7 6 的短管1 7 2之受壓面積爲小。因此,壓力室1 7 6之油 壓,將按往連通輸入口 1 6 9與輸出口 1 7 0之間之側使 前述短管1 7 2移動之方式對該短管1 7 2發揮作用。 依如此的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 ,油壓泵1 6 5之油 壓將經控制爲按隨著直線螺線管1 7 4之輸入電流之增大 而成爲低壓之方式而從輸出口 1 7 0輸出。 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之閥罩1 7 1 ,如第4圖所示 ,係在略對應於離合器4 7的位置經裝配於前部蓋子3 7 之外面側,而於輸入軸5 0之前端部與前述蓋子3 7之間 設置有連結通至離合器4 7之油壓室1 3 6並經設置於輸 入軸5 0之前端部的油路1 7 7 ,與通至前述離合器用控 制閥1 6 6之輸出口 1 7 0並經設置於前部蓋子3 .7的油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釐) -23- A7 B7 A69232 五、發明說明(21 ) 請 先 閲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本 頁 路778的給油管178,係經設置於輸入軸50之前端 部與前部蓋子3 7之間’而該給油管1 7 8 ’係經配置爲 在前述轉矩變速器4 5之側方按與輸入軸5 0同軸方向延 伸之方式。 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之輸出口 1 7 0上接續有蓄力 器(accumulator ) 183,而該蓄力器18 3 ’具備:固 定之罩184,及與罩184之間形成通至輸出口 170 的環狀之蓄壓室1 8 5並經按能滑動之方式嵌合於罩 1 8 4的蓄力器活塞1 8 6,及發揮增大前述蓄壓室 1 8 5之容積之側之彈簧力並經設置於罩1 8 4與蓄力器 活塞1 86之間的彈簧187。又’於蓄力器活塞186 與罩1 8 4之間形成有對縮小前述蓄壓室1 8 5之容積之 側能發揮使前述蓄力室活塞1 8 6彈簧附勢的油壓力的導 向(pilot )室188,而該排障器188,係介由第1小 孔(orifice ) 1 8 9而經接續於前述離合器用控制閥 166之輸出口17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具工消費合作社印數 如此的蓄力器1 8 3,係有效用爲發生轉矩大的車輛 者,使用蓄力器1 8 3可緩和因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引 起的控制油壓之變化,並可緩和離合器4 7之變速震盪。 於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之輸出口 1 7 0上,接續有 響應該輸出口 1 7 0之油壓低落而開關並將離合器4 7中 之油壓室1 3 6之潤滑油排出於潤滑油貯油盆1 5 9內的 開閉閥190 >藉由此開閉閥190之作用而離合器47 可迅速作用至遮斷動力傳達之側。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藿) .24 - 46 92 3 2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22 ) 濾油器1 6 8之出口,係經接續於前述離合器用控制 閥1 6 6之輸入口 1 6 9的同時’經接續於轉矩用控制閥 1 9 1之輸入口 1 9 2。 此轉矩變速器用控制閥1 9 1 ,具備:具有輸入口 192與輸出口 193的閥罩194 ’及作成爲能使輸入 口 1 9 2與輸出1 9 3之間之連通·遮斷切換之方式並按 滑動可能之方式嵌合於閥罩1 9 4的短管1 9 5 ,及發揮 使短管1 9 5往連通輸入口 1 9 2與輸出口 1 9 3之間的 方向予以彈性附勢的彈簧力並將設置於閥罩1 9 4與短管 1 9 5之一端之間的彈簧1 9 6。又,經安裝於閥罩 1 9 4的帽1 9 7與前述短管1 9 5之另一端間形成有往 遮斷輸入口 1 9 2與輸出口 1 9 3之間的方向發揮使短管 1 9 5予以彈性附勢的油壓力的導向室1 9 8,而該導向 室1 9 8係經連通至輸入口 1 9 2。 依如此的轉矩變速器用控制閥1 9 1 ,油壓泵1 6 5 之輸出油壓將可控制爲一定而從输出口 1 9 3輸出。 該轉矩變速器用控制閥1 9 1之閥罩1 94,如第4 圖所示,係在略對應於曲柄軸1 9的位置經裝配於前部蓋 子3 7,並介由前部蓋子3 7所設置的第2小孔2 0 0而 對通至轉矩變速器4 5內並經設置於曲柄軸1 9的油路 1 9 9接續有前述輸出口 1 9 3。又,曲柄軸1 9上設置 有將從轉矩變速器4 5所排出的潤滑油導至曲柄銷3 5側 的油路2 0 1 2 前部蓋子3 7及前部外殼3 6上設置有通至前述轉矩 I ---I-----------I l·---訂--------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D X 297公釐) -25- A7 46 92 3 2 ____B7 五、發明說明(23 ) 變速器用控制閥191之輸出口193的油路202 ,經 挾持於前部蓋子3 7與前部外殻3 6之間的第3小孔 2 0 3,係經介設於前述油路2 0 2。又,前述油路 2 0 2 ,係介由第4小孔2 〇 4而經接續於汽紅蓋2 〇內 之油路(未圖示)的同時,經接續於後部外殻3 8所設置 的油路2 0 5 (參照第5圖)’該油路2 0 5 ,係介由第 5小孔2 0 7而經接續於齒輪變速機4 6之輸出軸5 1所 設置的油路2 0 6。再者,前述油路2 0 2之潤滑油,係 介由第6小孔2 0 8而供給於離合器4 7內。 將齒輪變速機4 6予以變速驅動的電動馬達1 1 8, 及前述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之直線螺線管1 7 4,係被 按與齒輪變速機4 6之變速動作連動而使前述離合器4 7 斷·接動作之方式控制單元2 0 8所控制者,而該控制單 元208中將被輸入:檢出切換變擋位置爲「L」、「D j , 「N」、「R」之4種並能操作的選擇桿(select lever ) 2 0 9之操作位置的選擇位置檢出器2 1 0之檢出 信號,及爲切換當選擇桿2 0 9作成爲「D」位置時之齒 輪變速機4 6之速變段而能操作的動力鈕2 1 1之通·斷 (Ο N · 0 F F )信號,及檢出引擎E之節流閥(throttle )開度的節流閥感測器2 1 2之檢出信號,及換擋位置檢 出器7 3,連速感測器8 3,旋轉相位檢出裝置1 2 9以 及引擎旋轉數感測器1 8 1之檢出信號。 並且控制單元2 0 8 ,係當使用選擇桿2 0 9選擇「 L_位置時按能確立齒輪變速機46之第1速變段.G 1之 I — — — — — I —— — — — — ----r I I I I--— H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郎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狂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26- 4 6 92 3 - A7 ___ B7 五、發明說明(2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方式控制電動馬達1 1 8,當使用選擇桿2 0 9選擇「D 」位置的同時動力鈕2 1 1在斷狀態時按能確立齒輪變速 機4 6之第2速變段G 2之方式控制電動馬達1 1 8,當 使用選擇桿2 0 9選擇「D」位置的同時動力鈕2 1 1在 通狀態時按能確立齒輪變速機4 6之第3速變段G 3之方 式控制電動馬達1 1 8 ,當使用選擇桿2 0 9選擇「N」 位置時按在齒輪變速機4 6均不會確立各速變段G 1至 G3 ,GR的方式控制電動馬達1 18,再者,當使用選 擇2 0 9選擇「R」位置時按能在齒輪變速機4 6確立後 退齒輪組G R之方式控制電動馬達1 1 8。 又,控制單元208 ,係當使用選擇桿209選擇「 L」、「D」、「R」位置時按離合器47能成爲動力傳 達狀態之方式控制直線螺線管,惟當使用選擇桿2 0 9選 擇「N」位置時,按離合器4 7能成爲動力遮斷狀態的方 式控制直線螺線管。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並且當選擇桿209按能切換「L」、「D」、「N 」、「R」之各位置之選擇之方式動作時將離合器47從 動力遮斷狀態切換爲動力傳達狀態之際,控制單元2 0 8 ,將檢討節流閥感測器2 1 2,換擋位置檢出器7 3,車 速感測器8 3以及引擎旋轉數感測器1 8 1之檢出信號, 以控制往直線螺線管1 7 4的輸入電流亦即離合器4 7之 油壓 其次就此第1實施例之作用加以說明。由於齒輪變速 機4 6係被電動馬達1 1 8所變速驅動,而另方面.,離合 -27-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69232 A7 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2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器4 7係被非前述電動馬達1 1 8而經獨立的作動器 1 6 4所驅動之故,如和齒輪變速機4 6與離合器4 7之 間被連結(link )機構等按機械方式連結者相比較時,即 使隨著引擎E之排氣量增大而離合器4 7之負荷增大,仍 不需要增大連結機構等之剛性而可避免重量增加。又,由 於離合器4 7之負荷不致於影響在齒輪變速機4 6的換擋 負荷或換擋動作衝程之故,可提升變速操作性。 又,前述齒輪變速機4 6 ,係具備被曲柄箱3 3按旋 轉自在之方式所支承的輸入軸5 0者,由於在從曲柄箱 3 3所突出的輸入軸5 0之前端部上安裝有被油壓所動作 的離合器4 7,而構成作動器1 6 4之一部分的離合器用 控制閥1 6 6係覆蓋離合器4 7及轉矩變速器4 5並經設 置於曲柄箱所結合的前部蓋子3 7之故,可將離合器4 7 及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配置於互相靠近的位置,以提升 藉由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之動作的離合器4 7之動作響 應性。 再者,由於曲柄軸1 9之前端部設置有轉矩變速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5 ,前部蓋子3 7設置有控制對轉矩變速器4 5施加作 用的油壓的轉矩變速器用控制閥1 9 1之故,可將離合器 控制閥1 6 6及轉矩變速器用控制閥1 9 1 一起設置於前 部蓋子3 7之方式,在前部蓋子3 7側集中進行在兩控制 閥1 6 6 ,1 9 1的漏壓檢查,對生產性之提升有所貢獻 並且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係由於將通至離合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6923^ A7 _ B7___ 五、發明說明(26 ) 4 7之油壓室1 3 6的來自輸出口 1 7 0的輸出油壓按控 制可能之方式構成爲對應於往直線螺線管1 7 4的輸入電 流的値之故,可依往直線螺線管1 7 4的輸入電流控制而 控制作用於離合器4 7的油壓。因此,依對離合器施加作 用的油壓之控制而可使該離合器4 7之動作特性變化,並 依其動作特性之變化可補償第1及第2離合器板1 3 1… .......13 2 .........之摩耗量之故 > 離合器4 7上不需要 設置調整器。 又,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所具備的直線螺線管 1 7 4之動作,以及電動馬達1 1 8之動作,係被控制單 元2 0 8所控制者,作成爲將離合器用控制閥1 6 6及電 動馬達118—起按電氣性控制之方式以連動於齒輪變速 機4 6之變速動作而使離合器4 7之動作容易進行之同時 ,可連動於以電動馬達1 1 8使齒輪變速機4 6變速驅動 以使離合器4 7自動進行斷·接動作,並可變化離合器 4 7之動作特性之故,可達成在離合器4 7的變速震盪之 緩和。 又,沿著曲柄軸1 9之軸線方向從轉矩變速器4 5偏 移的位置所配置的離合器4 7,從曲柄軸1 9之軸線方向 觀看,係按對轉矩變速器4 5疊合一部分之方式被安裝於 前端部之故,能將按曲線箱3 3內能收納齒輪變速機4 6 之方式所構成的動力傳達裝置,往順沿曲柄軸1 9之軸線 的方向予以小型化。並且,可使離合器4 7近接於曲柄軸 1 9側而配置,亦可抑制往與曲柄軸1 9之軸線垂直相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藿) .09- " --------I---« I I I l· I I I ^ ! I — MM I UM. ί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江中製 46 92 3 2 A7 _B7__ 五、發明說明(27 ) 的方向的動力傳達裝置之大型化。 於覆蓋轉矩變速器4 5及離合器4 7並被結合於曲柄 箱3 3的前部蓋子與輸入軸5 0之一端部之間,設置有在 轉矩變速器4 5之側方往與前述輸入軸5 0同軸方向延伸 的給油管1 7 9 ’可有效利用轉矩變速器4 5之側方所產 生的空間以構成往離合器4 7的操作油給油系統。 並且離合器4 7 ’係具備有:連結有從動齒輪1 3 9 的離合器中心1 3 0 ,及於該離合器中心1 3 0之外周按 相對旋轉不能之方式所咬合的第1離合器板131 ,及於 第1離合器板1 3 1 .........所疊合配置的第2離合器板 13 2 .........,及收納第1及第2離合器板1 3 1 ......... 13 2 .........的同時使第2離合器板1 3 2 .........之外 周按相對旋轉不能之方式咬合並與輸入軸一體旋轉的離合 器筒輪1 3 3 ’及將使第1及第2離合器板1 3 1 ......... '13 2 .........摩擦扣合的油壓力作成爲能發揮之方式並 按滑動自在之方式被嵌合於前述離合器筒輪1 3 3的活塞 1 3 4者’可沿著曲柄軸1 9之軸線而於轉矩變速器4 5 相鄰接的位置並按從動齒輪1 3 9及離合器筒輪1 3 3不 致於干擾曲柄軸19之方式有效配置具有比較大直徑之離 合器筒輪1 3 3的離合器4 7。 由於在離合器中心1 3 0與輸入軸5 0之間,設置有 能使從輸入軸5 0往離合器中心的動力傳達的第1 -方向 離合器I 4 0之故,踩引擎刹車時可將來自齒輪變速機 4 6側的動力傳達於轉矩變速器4 5側,再者,來1自踩引 I I----I--^-----„--11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0- A7 4 6 92 3 2 _ B7_____ 五、發明說明(28 ) 擎刹車時之齒輪變速機4 6側的動力,將被第3 -方向離 合器1 5 0迂回轉矩變速器4 5而傳達至曲柄軸1 8。 再者,於定子1 4 2與曲柄箱3 3之間設置有僅許轉 矩變速器4 5之定子1 4 2往一方向旋轉的第2 —方向離 合器1 4 8 ,沿著曲柄軸1 9之軸方向而於前述第2 —方 向離合器1 4 8與前述轉矩變速器4 5之間配置有與轉矩 變速器4 5之汽輪1 4 3 —體旋轉的主動齒輪1 4 6 ’則 述離合器筒輪1 3 3之至少一部分沿著前述曲柄軸1 9之 軸線方向並按於前述第2 -方向離合器1 4 8之側方相鄰 接的配置,於輸入軸5 0之前端部安裝有離合器4 7。因 此’能作成爲以第2 -方向離合器1 4 8容許定子1 4 2 之空轉之方式並提升轉矩變速器4 5之效率,並可對應於 離合器筒輪1 3 3之至少一部分而對該離合器筒輪1 3 3 與曲柄軸1 9間所產生的空間,有效配置比較小直徑的第 2_方向離合器1 48。 第1 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者,如適用於發 生轉矩比較小的車輛時,能省略蓄力器1 8 3及開閉閥 1 5 0,亦可不用轉矩變速器用控制閥1 9 1而以第6小 孔2 1 5替代使用。 以上’經已詳述本發明之實施例,惟本發明並非被上 述實施例所限定者,而不逸脫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的 本發明之下,能進行種種設計之變更。 例如本發明,不僅可適用於不規則地行駛用騎鞍型車 輛,尙可廣泛適用於有關具備:轉矩變速器,及可擇一方 本紙張反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II--I--I--11 — I--r 11 I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製 -31 - 經濟郭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 92 32 A7 ____B7 五、發明說明(29 ) 式確立複數變速段之齒輪組的齒輪變速機,及能遮斷該齒 輪變速機之輸入軸與前述轉矩變速器之汽輪之間的動力傳 達的離合器的車輛之動力傳達裝置。 又在上述實施例中,離合器4 7係經安裝於輸入軸 5 0之前端部,而轉矩變速器4 5係經安裝於曲柄軸1 9 之前端部,惟對離合器4 7係經安裝於順沿車輛之前後方 向的輸入軸5 0之後端部,轉矩變速器4 5係經安裝於順 沿車輛之前後方向的曲柄軸1 9之後端部的動力傳達裝置 亦可適用本發明。 〔發明效果〕 如上所述,如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能使經 構成爲曲柄箱內能收納齒輪變速機的方式的動力傳達裝置 ,在順沿曲柄軸之軸線的方向予以小型化1由於能使離合 器近接於曲柄軸側之方式予以配置之故,亦能抑制往與曲 柄軸之軸線垂直相交的方向的動力傳達裝置之大型化。 又,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可有效活用於轉 矩變速器之側方所產生的空間以構成對離合器的操作油給 油系統。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離合器及離合器用控 制閥將配置爲互相靠近的位置,可提升藉由離合器用控制 閥之動作的離合器之操作響應性。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在順沿曲柄軸之軸線 而與前述轉矩變速器相鄰接的位置,離合器不致干擾曲柄 ---I-------ίΐ -----^ I I I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2- 缏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46 92 3 2 A7 __B7 五、發明說明(3〇 ) 軸的方式有效配置具有比較大直徑的離合器筒輪的離合器 〇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在踩引擎制動時可將 來自齒輪變速機側的動力傳達至轉矩變速器側。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能以第2 -方向離合 器作成容許定子之空轉之方式以提升轉矩變速器之效率’ 並且可在對應於離合器筒輪之至少一部分而該離合器筒輪 與曲柄軸之間所產生之空間,有效配置比較小直徑的第2 _方向離合器。 〔圖面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第1實施例的不規則地行駛用騎鞍型車輛 之側面圖。 第2圖:由第1圖之2箭視方向觀看的動力單元經簡 略化的放大圖。 第3圖:由第1圖之3箭視方向觀看的動力單元經簡 略化的放大圖。 第4圖:沿著第2圖之A—A線的剖面之中表示前半 部的剖面圖。 第5圖:沿著第2圖之A - A線的剖面之中表示後半 部的剖面圖。 第6圖:係第2圖之6_6線剖面圖。 第7圖:係第6圖之7 一 7線放大剖面圖。 第8圖:係換擋機構之一部分之分解斜視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听公釐) -33- ------裝-----r---訂---------線 H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9232 A7 _ B7 五、發明說明(31 ) 第9圖:係油壓線路圖。 第1 0圖:對應於第2實施例之第9圖的油壓線路圖 a 〔符號之說明〕 19:曲柄軸 3 3 :曲柄箱 3 7 :前部蓋子 4 5 :轉矩變速器 4 6 :齒輪變速機 4 7 :離合器 5 0 :輸入軸 1 3 0 ·‘離合器中心 1 3 1 :第1離合器板 1 3 2 :第2離合器板 1 3 3 :離合器筒輪 1 3 4 :活塞 1 3 9 :從動齒輪 140:第1一方向離合器 1 4 1 :泵 1 4 2 :定子 1 4 3 :汽輪 1 4 6 :主動齒輪 1 4 8 :第2 —方向離合器 裝-----r---訂------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34- :46 92 3 2 A7 B7 五、發明說明(32 ) 1 6 6 :離合器用控制閥 1 7 9 :給油管 E :引擎 0G1至G3,GR:齒輪組 t — 裳-----:----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科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35 -

Claims (1)

  1. 4 6 92 3 2 A8 ύ、Π: ·, Γ Β8 _ g§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車輛之動力傳達裝置,係具備:具有與引擎 之曲柄箱一體旋轉的泵的轉矩變速器,及可擇一方式確立 複數變速段之齒輪組的齒輪變速機,及能遮斷在該齒輪變 速機之輸入軸與前述轉矩變速器之汽輪間的動力傳達的離 合器之車輛之動力傳達裝置,而其特徵爲:具有互相平行 的軸線的曲柄軸及前述輸入軸,係經按旋轉自在之方式支 承於引擎之曲柄箱,前述轉矩變速器係經安裝於前述曲柄 軸之一端部,沿著前述曲柄軸之軸線方向而經從前述轉矩 變速器挪移的位置的前述離合器,從前述曲柄軸之軸線方 向觀看,係按對前述轉矩變速器疊合一部分之方式經安裝 於前述輸入軸之一端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車輛之動力傳達裝置, 其中對從前述曲柄箱所突出的前述曲柄軸之一端部安裝有 轉矩變速器,經配置於前述轉矩變速器與曲柄箱之間而以 油壓操作的前述離合器,係經安裝於從前述曲柄箱所突出 的前述輸入軸之一端部,爲給油於前述離合器而在前述轉 矩變速器之側方按與前述輸入軸同軸之方向延伸的給油管 ,係經設置於覆蓋前述轉矩變速離合器而與曲柄箱結 合的蓋+Γ…和前述輸入軸之一端部'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車輛之動力傳達裝置, 其中控制使前述離合器產生作用的油壓的離合器用控制用 閥.係經接續於前述給油管而設置於前述蓋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之車輛之動力傳 達裝置,其中前述離合器具備:連結有與前述轉矩變速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規格(210 χ 297公釐)-36-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經漓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货 469232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 I ^^1 m r - — ^^1 .^^" - - I p >*^1 —^ϋ m I (請先聞讀背面之.江意事項存填寫本萸} 之汽輪一體旋轉的主動齒輪咬合的從動齒輪而前述輸入軸 之軸線周圍旋轉的離合器中心,及在該離合器中心之外周 按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咬合的第1離合器板,及經疊合配 置於第1離合器板的第2離合器板,及收納第1及第2離 合器板之同時,使第2離合器板之外周按不能相對旋轉之 方式咬合並與前述輸入軸一體旋轉的離合器筒輪,及能使 第1及第2離合器板摩擦扣合並按滑動自在之方式嵌合於 前述離合器筒輪的活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車輛之動力傳達裝置, 其中於前述離合器中心與前述輸入軸之間,設置有能進行 從前述輸入軸往離合器中心的動力傳達之第1一方向離合 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脅合作社印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車輛之動力傳達裝置, 其中僅能使前述轉矩變速器之定子往一方向旋轉之第2 -方向離合器,係經設置於前述定子與曲柄箱之間,前述主 動齒輪,係經配置於沿著前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而於第2 -方向離合器與前述轉矩變速器之間,而前述離合器,係使 前述離合器筒輪之至少一部分沿著前述第2 -方向離合器 之軸線方向而於前述第2 —方向離合器之側方相鄰接並經 安裝於前述輸入軸之一端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車輛之動力傳達裝置’ 其中僅能使前述轉矩變速器之定子往一方向旋轉的第2 -方向離合器,係經設置於前述定子與曲柄箱之間’前述主 動齒輪,係經配置於沿著前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而於第.2 - 未紙杀尺度適用中國躅家標率(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_ 37 - 2 3 2 9 6 d- ,3 8 88 8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方向離合器與前述轉矩變速器之間,而前述離合器,係使 前述離合器筒輪之至少一部分沿著前述第2 —方向離合器 之軸線方向而於前述2 -方向離合器之側方相鄰接並經安 裝於前述輸入軸之一端部。 --------裝一------訂 (請先鬩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炅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38 ·
TW089120285A 1999-10-05 2000-09-29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s TW46923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420899A JP4555418B2 (ja) 1999-10-05 1999-10-05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69232B true TW469232B (en) 2001-12-21

Family

ID=1767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20285A TW469232B (en) 1999-10-05 2000-09-29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s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6516686B1 (zh)
EP (1) EP1090797B1 (zh)
JP (1) JP4555418B2 (zh)
KR (1) KR100396995B1 (zh)
CN (1) CN1191946C (zh)
AR (1) AR022663A1 (zh)
AT (1) ATE289927T1 (zh)
BR (1) BR0004683A (zh)
CA (1) CA2322104C (zh)
CO (1) CO5031258A1 (zh)
DE (1) DE60018346T2 (zh)
ES (1) ES2237371T3 (zh)
ID (1) ID27407A (zh)
PT (1) PT1090797E (zh)
TW (1) TW4692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0997B (zh) * 2020-11-19 2023-05-01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裝置和車輛
TWI832155B (zh) * 2021-02-18 2024-02-1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3014B2 (ja) * 2001-10-31 2007-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ャフト駆動車両の出力軸構造
JP2003166617A (ja) * 2001-11-28 2003-06-13 Honda Motor Co Ltd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付き内燃機関
JP4145589B2 (ja) 2002-07-17 2008-09-03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鞍乗り型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2004116545A (ja) * 2002-09-24 2004-04-15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変速装置
JP4316390B2 (ja) * 2004-01-09 2009-08-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鞍乗り型四輪車
JP4602026B2 (ja) * 2004-08-10 2010-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を備えるエンジン
JP4473740B2 (ja) * 2005-01-24 2010-06-0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レジャービィークル用エンジン
JP4606224B2 (ja) * 2005-03-31 2011-0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4698367B2 (ja) * 2005-09-30 2011-06-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
JP4773201B2 (ja) * 2005-12-27 2011-09-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JP4974134B2 (ja) * 2006-02-28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のシフト位置検出装置
JP4762031B2 (ja) * 2006-03-31 2011-08-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
JP4832254B2 (ja) * 2006-10-31 2011-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リバースインヒビタ機構
DE102008040815A1 (de) * 2008-07-29 2010-02-04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eines Antriebsstrangs
JP5093090B2 (ja) * 2008-12-25 2012-12-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電磁弁装置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905755B2 (ja) * 2012-03-22 2016-04-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変速装置
US8939859B2 (en) * 2012-10-19 2015-01-27 Caterpillar Inc. Torque converter with stator clutch
KR101882527B1 (ko) * 2013-05-24 2018-07-27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가변속 유체 커플링 동력 전달 장치
CN104350877B (zh) * 2014-11-13 2016-07-13 甘肃农业大学 玉米/豌豆间作模式下豌豆联合收获机传动装置
KR20210047035A (ko) * 2019-10-21 2021-04-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과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DE112021001505T5 (de) * 2020-03-10 2022-12-29 Denso Corporation Positionserfassungsvorrichtung
CN113954817B (zh) * 2021-03-02 2023-12-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车辆的换挡方法、控制器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27922A (en) * 1964-10-20 1968-09-18 Ferguson Res Ltd Harry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tor vehicle drive arrangements
US3628619A (en) * 1968-12-02 1971-12-21 Yamah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miniature snow endless-track vehicle
JPS55107151A (en) * 1979-02-10 1980-08-16 Yamaha Motor Co Ltd Shock absorber for speed changing gear
JPS5625025A (en) * 1979-08-04 1981-03-10 Yamaha Motor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motor cycle
JPS6119940Y2 (zh) * 1979-08-29 1986-06-16
JPS5751550A (en) * 1980-09-12 1982-03-26 Nissan Motor Co Ltd Driving device of industrial car
JPS5761847A (en) * 1980-09-29 1982-04-14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
JPS57191132A (en) * 1981-05-18 1982-11-24 Honda Motor Co Ltd Speed changer for vehicle
DE3321948A1 (de) * 1983-06-18 1985-01-03 Renk Ag Zahnraeder Antriebs- und bremsanlage fuer fahrzeuge
JPS601030A (ja) * 1983-06-20 1985-01-07 Mazda Motor Corp 4輪駆動車の駆動力伝達装置
JPS6052131U (ja) * 1983-09-20 1985-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
JPH0446254U (zh) * 1990-08-27 1992-04-20
JPH05231450A (ja) * 1992-02-20 1993-09-07 Honda Motor Co Ltd 遠心クラッチの連結構造
JPH07195949A (ja) * 1993-12-29 1995-08-01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3321493B2 (ja) * 1994-06-24 2002-09-03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油圧無段変速装置付き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KR100255050B1 (ko) * 1996-12-26 2000-08-01 정몽규 무단 변속 장치
KR19990001231A (ko) * 1997-06-13 1999-01-15 박병재 전륜 구동용 토로이달 무단 변속(FF용 Toroidal CVT) 구조
JP3148704B2 (ja) * 1997-12-25 2001-03-2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四輪不整地走行車両の変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0997B (zh) * 2020-11-19 2023-05-01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裝置和車輛
TWI832155B (zh) * 2021-02-18 2024-02-1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D27407A (id) 2001-04-05
CA2322104A1 (en) 2001-04-05
JP2001105933A (ja) 2001-04-17
KR100396995B1 (ko) 2003-09-02
CO5031258A1 (es) 2001-04-27
BR0004683A (pt) 2001-06-12
ATE289927T1 (de) 2005-03-15
KR20010050864A (ko) 2001-06-25
ES2237371T3 (es) 2005-08-01
CN1290614A (zh) 2001-04-11
CN1191946C (zh) 2005-03-09
JP4555418B2 (ja) 2010-09-29
DE60018346D1 (de) 2005-04-07
US6516686B1 (en) 2003-02-11
EP1090797A3 (en) 2002-08-14
DE60018346T2 (de) 2005-08-04
PT1090797E (pt) 2005-06-30
EP1090797B1 (en) 2005-03-02
CA2322104C (en) 2004-01-06
AR022663A1 (es) 2002-09-04
EP1090797A2 (en) 2001-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69232B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s
JP4163356B2 (ja) 不整地走行用鞍乗型車両
US6443275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JP2008110665A (ja)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AU2014200265B2 (en) Clutch control device in power unit for vehicle
JP4291927B2 (ja)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US7721614B2 (en) Gear transmission including improved shifter engag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US9056545B2 (en) Power unit for vehicle
JP4082926B2 (ja) 自動変速装置
CN102844211B (zh) 混合动力单元及鞍乘型车辆
US6802233B2 (en) Transmissi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763736B2 (en) Transmission
US20030136221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orque converter
JP2003139167A (ja)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機構
US8997916B2 (en) Power unit for vehicle and four-wheeled vehicle
JP4246306B2 (ja) 作業車両の変速装置
JP2007182988A (ja) 伝動装置
JPH04131523A (ja) 車輌の動力伝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