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8126B - A sheet fabrication center and methods therefor of optimally fabricating worksheets - Google Patents

A sheet fabrication center and methods therefor of optimally fabricating workshee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18126B
TW418126B TW088118253A TW88118253A TW418126B TW 418126 B TW418126 B TW 418126B TW 088118253 A TW088118253 A TW 088118253A TW 88118253 A TW88118253 A TW 88118253A TW 418126 B TW418126 B TW 4181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mentioned
working plate
servo moto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18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ka Virtanen
Jorma Taijonlahti
Original Assignee
Mika Virtanen
Jorma Taijonlaht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263667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418126(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ka Virtanen, Jorma Taijonlahti filed Critical Mika Virtan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18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181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20Applications of drives for reducing noise or w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02Drive of th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12Punching using rotatable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00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 B30B1/40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by wedg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1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driven presses
    • B30B15/148Electr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Description

418126 曰) A7 B7 五、發明說明(丨) 本案係為申請號〇9/〇56,776(申請曰為1998年4月8 的連續申請案。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金屬版製造工作站及其機具,例如轉 臺衝壓機,尤其是關於一種新式金屬版製造機具,其係 藉由伺服馬達作為驅動機構,用以達到最佳的作業效能 並降低製造時產生的噪音。 【發明背景】 t美國專利公告US-5,092,151、US-5,199,293揭露用於 V折的金屬版工作站,藉由分離裝置一方面達到模具的 近接運動,另—方面完成實際的作業運動。其中用以執 行近接運動到模具的裝置,係建構在相對快速的運動, 另—方面用以執行實際作業運動的裝置,與第一裝置相 較,係建構在相對車i慢的運動速度。此外,、第二裝置施 :金屬版作業的作用力,遠大於第一裝置僅完成線性運 動所需的作用力。 在上述美國專利中,第二裝置包含一固定在可垂直 方向運動的緩衝器上&笛 ^ < 打益上的第一滑動裝置、和一藉由致動器 而可在水平方向運動的第二滑動裝置。其中第二裝 t作業運動係由第—和第二滑動裝置之間的楔形作用 _ ♦第矛第一滑動裝置的楔形表面之間具有滾轉 值藉以作水平方向的運動,由楔形的第二滑動裝置 W垂直方向運動’到達緩衝棒的模具作業運動處。 ^^^國家標^ {机--------訂---------線-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2 ㊉然而美國專利公告us_5,〇92,151、us_5,199,293所揭 露的内容有其缺點,近接運動和作業運動的進行係由分 離裝置和致動器作用’因此’第—,此種結構設計太過 複雜而且昂貴’因為必須大量投資在所需的設備上;第 二,必須以複雜的控制系統操控連續的近接和作業運動, 此容易造成作業上的風險。 【發明概述】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消除上述習知技術的缺點,提昇 此項技術的水準。 尤其,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係為一種新式生產機 具,非為油壓機具,而是藉由伺服馬達作為金屬版製造 機構,例如同時使模具和印模在工作版片上進行作業。 為提供上半模具的運動,伺服馬達輸出足夠的扭矩驅動 一滾轴狀的接觸機構,例如可沿著平行於工作金屬版平 面方向運動(例如X轴方向)。f滾軸被祠服馬達沿著χ軸 驅動而運動到預設位置,撞錘在垂直方向驅動一預設距 離時,撞錘頂部與滚軸接觸。撞錘頂部和模具的設置構 成模具裝置’尤其被設置為具有至少一表面,當其與滾 軸接觸時,會帶動模具進行一連串創新的技術,其中包 括但不限疋於工作版片的衝壓、模具長度的計算、參考 模具作業預設基準點、以及工作版片上的成型作業。 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也藉由伺服馬達進行下印模 的運動,使其在垂直方向對應上半模具,用以進行印模 垂直運動的機構,係與驅動上半模具垂直運動的機構類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訂---------線 本·Λ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⑵卜挪公爱
A7 B7 五、 發明說明( 似。印模進行垂直運動時,下印模被設置當下接觸裝置(例 如滾軸)被下伺服馬達驅動接觸到印模底部,印模底部的 設置包括使用楔形體、圓環和螺紋部,與伺服馬達^適 當的機構共同作用,上述設置的均等結構也可採用。 t 此外為能夠計算模具的長度並從中提供一組作業設 定,本發明機具進一纟包括㈣程 <,以提供控制邏輯 並能通知操作者模具組件内衝壓模具需要再調整。本發 明機具其他控制邏輯包括,,前視,,功能,使機具能夠同時加 速和減速模具和工作版片,達到工作版片的最佳製造。 ^制邏輯進-步最小化因模具接觸工作版片所產生的噪 、曰。隨著適當的控制邏輯和硬體設置,與工作版片由上 半模具成型相較,變形作業也能夠由下印模對工作版片 進行兩精確度和無標記作業。 本發明機具中作業模具和印模均由伺服馬達驅動, 比傳統=塵驅動機具,在版片作業時更能達到高精確度。 在提供適當的&體和硬體以最佳化作業速度和最小 化產生的噪音之外,本發明機具也提供一種能量保留系 統:使產生的能量能夠再利用或再循環,因而降低能量 的’肖耗。本發明機具再提供-種溫度維持系統,監控機 具和不同飼服馬達的作業溫度,以確㈣具的作業溫度 在預設時間内不會超過預設的過熱溫度,因此可避免損 傷機具。 ' 本發明提供—種經濟並符合生態環境的金層版製造 機具。 本發明藉由使用伺服馬達驅動機構,進一步提供一 X 297公釐) 本紙張尺^ A7
種能夠在工作版片 _ -, 月上進仃不同形式作業的機具。 本發明再—曰 ^ μ + 的係提供一種金屬版製造機具,在工 卜作鞏0广具有智慧型的,,前視”,使得在工作版片上進 仃工作版片和模具的加速/減速達到最佳化。 本發明再-目的係使因機具作業造成的噪音最小 化例如限制機具的噪音分貝㈣在預定範圍内。 【圖式簡要說明】 為闡明本發明的目的和優點,請參照下列詳細說明 和附圖,將可對本發明得到進—步的瞭解,其中: 第la-c至3a-c圖係為本發明機具三種較佳的撞錘頂 部的實施例,及其對應的能量/時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應用的驅動機構實施例的詳細裝 置結構; 第5圖係為第4圖裝置末端方向的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方法依據第}、4和5圖實施例&到d 不同步驟的裁切作業; 第7圖係為本方法依據第1、4和5圖實施例a到c 不同步驟的模製、成型或標記作業; 第8圖係為本發明機具成型板或撞錘組件凸輪的外 形; 第9a和9b圖係為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的載面圖 和上視圖’包含第4和5圖所示的模具製造機構; 第1 〇a至1 〇e圖係為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印模組件. 的上成型作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L Ο
五、發明說明(与 418 1 .第11圖係為驅動機構驅動第心至圖所示印模 組件的第二實施例; 、 第12圖係為機構驅動第10a至10e圖所示印模組件 的另一實施例; 〜第13圖係為本發明機具的模具組件更詳細 的結構, ^明處於落地作鞏睹,6 |, 第哥自動判斷是否需要調整本發明模 具組件的衝壓模具; 第14圖係為本發明機具的作用力圖,顯示祠服馬達 驅動揸錘的扭矩或作用力輪出; 第15圖係為顯示分離模具和印模的相對距離; 第16a和16b圖係為由本發明上半模具在工作版片 上進行的成型作業; 第17圖係為本發明機具模具組件内衝壓模具的計算 和調整程序的流程圖; 第18a至18d圖係為不同的時序圖,顯示工作版片 運動速度、撞錘與工作版片運動對應的速度和位置、以 及作用於撞錘的相對作用力之間的關係; 第19圖係為本發明機具用以判斷衝壓模具長度所採 取步驟的流程圊; 第20圖係為本發明機具在衝壓作業中判斷基本設定 的程序的流程圖; 第2 1 a和2 1 b圖係為本發明機具有關於智慧型噪音 降低方面撞錘的速度和位置; 第22圖係為本發明機具撞鍾速度和模具裁切區域之· 間的關係,及其與噪音降低方面的關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G) 第23a和23b圖係為本發明機具用以模具和工作版 片的加速和減速運動、最佳化版片和模具的相對作業速 度、和最小化從作業中產生噪音的步驟; ”、 第24圖係為衝壓模具和工作版片的同時加速/減速 的時序對速度圖; ' 第25 ®係、為本發明由控制器控制工作版片和衝壓模 具的加速/減速的流程圖; 、 第26圖係為本發明機具的能量節省系統; 第27圖係為本發明機具不同的伺服馬達加速/減 速’和額外的能量如何再利用以降低能量消耗; 第28a和28b圖係為對機具監控的溫度狀況,監控 機具溫度和控制機具伺服馬達速度; 第29圖係為本發明機具用以維持機具溫度在作業溫 度範圍内程序的流程圖。 ' 【發明詳細說明】· rl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參考第1至3圖所示,一機具本體28具有一緩衝轉 或撞錘1,其在機具本體的一圓柱狀夾鉗或圓筒内作 垂直方向運動;-氣壓t 5(可g己備—彈簧)係於連接緩衝 棒1和機具本體28的凸緣前表面u之間作用,以達成緩 衝棒的回復運動。緩衝棒丨的上部配備有裝置7、9,以 達成緩衝棒1和模具的運動,且在大致垂直於印模平面 的方向,作相同方式的能量傳送(第4圖)。裝置的第一部 分7係可為撞錘的凸輪,固定在緩衝棒丨的頂部,·裝置 的第二部分9係為一可旋轉機構(例如滾軸),作為與第一 本紙張尺度適μ _冢標準(CNS)A4規格咖χ撕公^) 418 12 B7 五、發明說明(7 ::7的接觸裝置’其藉由使用致動、 地固定在機具本體28。 作板T運動 根據本方法,關於機具本體28裝置 的運動’係從第二部分9經由一接觸裝置二 Γ緩衝棒1的運動,隨著凸輪的特殊配置,連接到ί 部分7和模且, 迷接到第— 分7及,或第:部分9二 的縱軸方向,其大致被形成為—斜面。於緩衝棒1 至少:二1ΛΤ的所有實施例,導引面36提供 動,以二第:;:Γ,完成緩衝棒和模具的傳送運 变,富 P 成緩衝棒1和模具29的作 業運=在能量傳送同時連接到工作版片或工作件& 造型版L1二=例中,第-部分7被設置為- 棒的線性運動(箭頭叫方向平行,緩衝 Μ f’使導引面的第—部 开^= e’依序在線性運動U的方向。第二部分9 二::二袞轉裝置(較佳地為一滚轴),其圓周… 接觸面與第一部分7的導引面36接 線性運動IX應用本方法,传 σ 77的 縱轴和運動方向。 係優於直接垂直到緩衝棒1的 點H 1圖所示的實施例中,關於導引面%一半的端 距雜部分7的導引面係形成為對稱、相同成型且等 :二此範例中亦即轉折點或尖點37。應用本方法, i 紙張_轉(CNS)A4 祕⑵ 折點37位於緩衝棒!縱秘方向的令央線職上’其尹 A7 五、發明說明(8 / 上述轉折點心模具作業運動的終點。 ' 例的ί!在2二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與第〗圖所示實施 Α的旋轉運^ 分9的運動被設置為-環繞著抽 ^軸方向,傾斜或較佳地為垂直::棒1中=二 連接造型或凸輪版,成型第一部八…二¥引面36 -弧曲面(特别是圓弧刀’‘衝棒1形成 圓周的方向,可設有在第-部分9旋轉運動 有一或更多的滚轉裝置(較佳地為滾 ^ °又置以70成—接觸面連接到第一部分7的導引 訂 面36。该滾軸裝設在本體機架的軸承上 A旋轉’其旋轉轴係與㈣平行。該弧曲的導 2c圖)被成型為-縱軸弧曲面,其縱軸 :旋轉運動的平面,使弧曲形的第一部36a延== 狀的開始處,第二部遍延伸在弧曲形狀的底部,再延 伸到弧曲形狀的終點37,此處滾轉裝置9脫離導引面%。 導引面36的第三部36c延伸為一分離的弧曲形狀,延伸 到36a和36b處,其中第二部分9被置於緩衝部^的頂 部,在模具交換的期間,在一接觸面連接第三部W。模 具交換之後,當緩衝棒丨開始傳送運動時,第二部分9 從導引面36的第三部36c運動到第—部—,在第Μ 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越過一設於左導引面的第三部3心 和第一部36a之間的嘴部36d,第2c圖進一步顯示導引 面36由一斷線43,分隔第一部3心和第二部3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爱 A7 A7 B7 五、發明說明(? 第 3 a - c 圖 Ss — 述實施例相反,楚示依據本方法發明的實施例,此處與上 與緩衝爐〗μ , 部分9旋轉運動的中央線A對準並 ^ ' 縱軸中央線Ρκκ聯合,於是,可設置滾轉 ===)一、…一部分:: ,.,或0又固疋於緩衝棒1的環狀機架7a軸承 平面C由機架7a支撐,形成第-部分7在水 訂 旋轉,。在此對應方式’導引面36(第化 9,其中包含圓形或圓環形狀,其上設 >或更多區心38,每一區段36〜36c大致相等,使得當 母,轉裝置被機架7a支撐而與接觸面連接的同時二 成第一部分7並旋轉。第3e圖顯示在—平面上,―斷線 表示在導引面36上,第一部36a和第二部36b之間傾 斜部的變化點’第三部36c構成導引面%的凹陷。 第1b到3b圖進一步顯示對應實施例的時序/作用 力曲線,特別是裁切機具的實施例對應導引面36的部分。 線 參考第4到7-圖,本方法發明使用的裝置組成,係 應用在金屬版機具工作站或金屬版製造機具,例如轉臺 衝壓機係以下列方式作業,版片32係由一般夾鉗固定, 在水平工作台上的x和Y方向傳送進行作業,藉由x和 Y轉換裝置3 3,譬如伺服馬達對應於夾鉗進行機具作業, 而將版片置於作業面13上預設位置。作業面13裝配— 印模31,其大致位於相同平面或自一較低終點34稍微向 上突出’在置放作業版片的頂部區域,進行裁切、標纪°、 及/或模製作業《位於版片32相反側的上述印模31之 上,具有一模具29 ’其係與印模3 1相同的設置,固定在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 A7 五、發明說明(10 ) 旋轉的模具旋轉體或轉臺3〇(如斷線所示) 、 ,3〇的模具29和其對應的印模,能藉由轉動模 3〇:,_棒丨和較低終點34的端點35。緩衝棒二 圓垂1為-具:圓截面的伸長件,其固定在圓 圓㈣0’亚連接到機具本體28,而在縱軸方向 f 滑動軸承系統3、6設於緩衝棒1的圓柱狀爽甜 =棒外部之間’撞錘i的圓柱和軸承系統的連結,j 考撞鐘組件。 令 在貫施例(同時參考第】圖)中,在緩衝棒】擴大 :^固定有裝置7、9的第一部分7, 一垂直設置細長 的平板物或&輪件,其上緣形成為導引面36,該第一部 分7於是位於緩衝棒i的頂部,使得導引面%上緣平行 於裝置7、9的第二部分9的線性運動方向。在本發明中 並,限制凸輪7結合緩衝棒】和圓柱狀夾鉗4〇,模具29 亦是如此,模具裝置或衝壓裝置可參考簡化 第二部分9的外表面9a與第一部》7的導引面% 相接觸,第二部分9裝設於機具本體28内輔助體41的 軸承上滾軸狀的第二部分9包含一軸部9b(參考第5圖), 其係在第二部分9的兩側,裝設於輔助體的平板狀元件 41 a、41 b軸承上,該輔助體41也配備有滚轉裝置39與 第一部分9分離。在本實施例中,由第4圖側視方向來 看,有一滾轉裝置39位於第二部分9水平地相反側,在 此一同度位置連接輔助體41,滾轉裝置3 9的外緣與一制 動樑10相接觸,其上部屬於導引裝置與輔助體41相接 觸。制動樑10係為線性,其中輔助體41引導進行一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棵準(CNS)A4規格⑵Q χ撕^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1 8 ί 2 ο Α7 __________Β7 ___ 五、發明說明(Q ) 性運動,而轉換到第二部分9的線性運動,在緩衝棒i 運動功間,第二部分9與導引面36滾轉接觸。在第5圖 ^,標號8顯示第二部分9的滾轉軸承,藉此上述元件 裝設在輔助體41的軸承。此外,輔助體單元41包含一 制動體15,其屬於導引裝置並固定上述機具本體28内的 制動樑ίο,制動樑10被固定在制動體15,例如藉由一 拴鎖接頭。如上所述,辅助體41被固定在機具本體Μ 可以相同方式運動,在第4、5圖中,機具本體28係以 虛線顯示作為較佳的說明。 辅助體41的一垂直末端固定一線性導引設置的水平 轉換杯19,其係固定在線性導引設置的轉換架16、1 7, 依序連接一線性導引18,輔助體41可運動在雙方向傳送 方式轉換體27藉由一球螺旋轴21而裝設在機具本體 2 8 ’螺紅軸端部設有軸承2 〇和2 3。一螺帽2 2設置於螺 旋軸的外緣’螺帽以固定方式依序固定在轉換棒19,球 螺旋軸21的自由4部(如第4圖左側)固定—伺服馬達或 伺服機構裝置25的過載開關24,同時固定到裝設在機具 本體28的轉換體27。連接伺服馬達25有一脈衝感測器 或編碼器26,其中脈衝感測器26和伺服馬達25係偶合 到版片機構工作站的控制系統或中央數值控制(CNc)43, 在此種設置下,滾轴9能夠被伺服馬達25驅動,以便進 行雙方向傳送運動。 進一步來看,第6a-d圖係為第1、4和5圊裁切機構 實施例更細部的動作示意,第6a圖顯示一模具交換工作. 站,在此裝置7、9的第二部分9置於導引面36的第三 本紙張尺度適財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以) {装1T---------線 f靖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五、發明說明(反) 部分36c ’其中模具旋轉體30替換模具29,在此之後緩 衝棒1被裝置35固定至模具29;在第6b圖中’第二部 分9的線性運動前進一階至導引面的第—部36a區域, 此處模具29由接觸面連接完成轉換或近接運動;第& 圖顯示一衝壓運動,其中在衝壓運動進行到最後階段, 一廢料件44在衝壓運動後分離,推入印模3ι内。於是, 在作業運動的最後階段,裝置7、9的第二部分9已經通 過轉折點37 ;接著第6d圖顯示下—新的近接和作業運動 的初始位置,亦即版片的轉換位置,其中在完成前一作 業階段之後,版片32由轉換裝置33移動到新的作業位 置’第二部分9於是位於導引面36的第一部% 第二部分9在第一部36a上的仞罢 ώ 上的位置,自然根據選用的版 片32厚度決定。 第圖揭示第6圖所示裝置在模製上的應用,且 中第二部分9在導引面36的36M〇36b部來回運動^ 不超過轉折點37(參考第lb圖)。第h圖顯示模製機具 的初始階段,此處版片^ 地版片32對者印模31進行模製,同時 第7c圖大致對應第7項的情況,顯示版片的轉換位置。 Λο I t本本發月的方法能夠應用在所有用於版片機械 加的方法上’像鑲邊、弯折、衝壓、和模製等壓製作 包含-第一 ET和—第二般人士而言’作業機具 ,a* 2〇 riq .u, , Λ ( /考第4圖),特別是在機具 本内的上朴下部機構裝置,對應機且本體28至 少第—被移動浅機-本體28至 币—u ’基於施予的壓製作用力, 完成版片材料的機械加^甘心 丁 W表作用力.
, 。其中版片材料置於機構裝置ET 本紙張尺度適財關家辟(CNS)A4 4 18 1 2υ 五、發明說明(β) 矛口 ττ之間作業,於是機構 ' 何装置ΕΤ和ΤΤ至少其一,提 供裝置7、9進行上述模且ρ ^ ,,w ^ m 7 m ^ 和ττ的轉換和作業運動。 裝置的第一部分7固定刭姆# ]機構裝置ΕΤ且/或ΤΤ,裝置 的第二部分9固定到機且,辨。。 π·8* 饵"本體28,由機具本體内的致動 器 10、Π、14-26、39、41 谨釭,描上 1運動(標號U和14係指 的滾轉軸承)。在版片材料>签拉依丄 π 了叶/口耆接觸面由第二部分9
到第一部分7的壓製機械加工 号I 朋間,裝置7、9的第二部 分9係對應機具本體28運動。&1 Λ 裝 递動。裝置7、9的第一部分7 且/或第二部分9配備至少—道?1 =。 V導引面36,對應機構裝置 ET、TT的㈣方向形成-斜面,接觸面位置連接裝置的 第一部分7和第二部分9’決定機構裝置ET且/或ττ 在機具本體28内的位置。 第8圖再次顯^置7作為—凸輪件,用以決定本 發明如何將非垂直運動轉換到垂直運動’以沿著垂直方 向驅動一模具。如前所述,凸輪7區分為%、%和抓 許多部分,尖端並有-轉折點37’其位於二反向傾斜面 36a和36b連接的最高位置。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如第4圖所示,飼服馬達機構襄置25輸出扭矩或作 用力,以驅動球螺旋軸21,螺帽22設置裝設到螺旋軸Μ, 依序偶合到轉換棒19以進行移轉運動到輔助體41帶動 滾軸9。用於機具的範例,假設螺旋軸21每次旋轉一固 定距離(例如約55mm),第4圖進一步顯示編碼器%偶 合到伺服馬達25,以計算從伺服馬達25輸出的脈衝數。 眾所皆知’藉由編碼器26脈衝的輸出,能夠轉換到讀取. 螺旋軸2i已經旋轉多少圈,於是由編碼器%輸出到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〇 x 297公釐 19 A7 五、發明說明(/4 製控制43,亦即本發明版片製造機具的 精確計算螺旋軸21的旋轉數,得到心、數值控制器 經過的距離。 和轉換棒 如同第4圖所示垂直運動實施例,第8 施例說明此種非垂直運動通過的距離,如的凸輪實 沿著一方向運動的模具長度。 11 &用於决定 由經驗可知’第8圖凸輪的設置顯
距區二’第8圖中尖端37作為原點出發,、二 穴螭 的距離為0,向兩側的座標雖有負或 P 端37開始計算,在相同的負或正座標但Ξι 距離相同。因此只以尖# 37左側加以說明,由 訂 出發,發明人設計在5〇處距離為7 65_,此為^區7 區位於50到52之間,52處距離為1G7 75mm;c區依序 位於52到54之間’亦即在107.75〇1〇1和131 54贿之間; D區位於54到56之間,56處距離為i45mm。將撞錘位 置和滾軸9在凸輪' 7表面位置相互關聯,以下公式可提|線 供操作和CNC控制人員精確計算滾軸位置對應撞錘位 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撞錘位詈 Abs (X)=滾軸沿著X軸的位置 當ABX (X) = 0到7.65 mm時,滾軸位置 撞錘位置 55 - cos(arcsin(—)) * 55 (A)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 ) 418126 A7 B7 五、發明說明(佐 當 Abs (X) = 7.66 mm 到 107.75 mm 時,滾轴位置 撞錘位置=〇·535 + tan (8) * (χ·7 65) (Β) 當 Abs (X) = 107.76 mm 到 131.54 mm 時,滾軸位 置 a = (X - 107.75) 撞錘位置=14.6+ ^a + 55-2a*55*cos(9S)~55 (C) 當Abs (X) = 131.55 mm到145 mm時,滾轴位置 撞錘位置=22.49 + tan (30) * (x-131,54)(D) 相反地,已知撞錘位置時,滾軸9位置同 ’月6田以 下公式計算。 撞錘位置X = 〇到0.535 mm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γ _ CC 滾軸位置=sin(arccos(—-- ))*55 撞錘位置X = 0.5 3 6到14.6 m m 滾軸位置=^-~°;535) tan⑻ 撞錘位置x= 14.6到22.48 mm 滾軸位置=107.75 +-15.31 + Vl5.31 + 4*((x-14.6 + 55)-55) 撞鐘位置X = 22·49到30 mm (最大撞擊) (X-22.48) 滾軸位置=131.52 + tan(30) I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衣·-------. I II-----. A7 B7 五、發明說明(K ) 轉動:ί等狀況可知’球螺旋軸21每 的運動处鱼样 又或距離(例如55mm),伺服馬達 的運動点與撞錘1的運動相互關聯。 參考第9a和9b II,_從人 β ffl ^ 圖一種金屬版製造工作站或機具 ^的。結構如圖所示,特別是機具⑼具有—機架^,盆 二為::機架,此外並有—滑架“可移動地裝設在機架 =服馬達(圖未示出)驅動,沿著第一方向運 達 “的X方向。滑架64也可由另一伺服馬 S圖未不出)驅動’以沿著以向運動,使得滑架“可 /。者X和y方向運動。許多夾鉗66沿著滑架“裝嗖, 經由例如美國專利公告us_4,658,682戶斤述的結構沿著 軸向運動,如第9a圖所示失甜66係用以固定金屬版68, 工作版片因此可藉由卫作台7G滑架64的運動,移動到 ::何位置。壓製機構72可為轉臺衝壓壓製機構,其係裝 :又在機架62 ’眾所週知,許多模具可裝設在轉臺周緣, 並選用任何特殊的模具對應印模,在工作版片68上進行 作業。動力經由能量系統74提供給機具6〇,於本發明中 作為包濟便利的系統,此於後面再予討論。本發明機具 的操作控制為中央數值控制器(CNC),由操作顯示’、 選取執行。 不像傳統液壓和老式伺服馬達驅動機構,本發明# 機具除了上半模具由一伺服馬達機構來驅動,同時下半 杈具(亦即印模)’由另一分離的伺服馬達機構驅動,印模 的操作就上成形作業而論,如第l〇a到10e圓所示,在飼 ^紙張尺度剌冢標準(CNS)A4規格⑵CU 297 /i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r.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418126 A7 五 、發明說明(/7 ) ^馬達對印模輸出非垂直作用力,飼服馬…其,且件 ^驅動^換棒19,相同形式的機構,如第⑽到 圖所不,用以驅動轉換棒78。圖中轉換 :,裝㈣-接觸裝置(亦即滾轴82),在印模二 M凸,毒86,其係偶合有楔形體88,模具組件84的 f向上^伸’使其固定到機帛9G處,印模84的内梅承 p内壓縮腔’使印模92裝設到可在軸向對準上半模 方向上運動。 、>' y 畜轉換棒78被伺服馬達機構驅動下半模具,機架8〇 在例如X方向運動,其大致垂直於上和下半模具對準的 垂直方向,結果當滾軸82與楔形體88的表面94接觸時, 印Μ 92被向上驅動,印模92相對於模具29的運動,滾 轴82在楔形體88表面94的來回運動。 參考第10a圖所示,假設工作版片68插入模具29 和印模92之間’由工作台上χ和y轴飼服馬達運動,在 第1 Ob圖中,假設-工作版片68到達計劃位置,上半模具 29從系統操作人員預設的上限值下降到下限值,之後如 第l〇C圖所示,當上半模具29到達計劃下限,印模(亦即 下半模具)由滾軸82向上驅動到上限值,使得成型發生在 工作版片68上,如第1〇d圖所示,當下半模具92到達 计劃上位置’上半模具29縮回到計劃上位置,在此處模 具92退回下限,一成型96立即顯現在第l〇d圖,在模 具92退回計劃下限之後,版片68自由移動且模具29和 P模92專待生產計劃進行下一向上成型作業。工作版片. 上標記作業能同樣地由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的下半模 A7 五、發明說明(π ) 具進行’此種標記作業包括但不限定在工作版片上標記 條碼。 ,第π和η圖揭示不同實施例,藉由裝配件而非楔 形件,偶合到下半模具84的下凸緣%,從伺服馬達卯 轉換非垂直輸出到垂直輸出,用以移動下半模具組件84 在垂直方向運動。在第! !圖顯示的實施例範例中,類似 於第3c圖的部件9,圓環⑽使印模組件84和滾轴μ 共同作用,使得滾軸82沿著乂方向任何的運動,會造成 印核組件在垂直方向運動。儘管參考第i至12圖垂直和 非垂直方向已經討論過,應可體會本發明確實環繞著至 少-模具被驅動在一方向運動,不同於從驅動機構輸出 作用力方向的設計觀點。換言之,並非上和下半模具相 對於彼此係沿著垂直方向運動,這些模具事實上可沿著 水平方向運動,只要輸出作用力在不同於上和下半模具 運動的方向,驅動上和下半模具運動。 在第12圖中,另一實施例顯示在垂直方向驅動印模 ㈣料’對此實_來說’螺紋部1〇2係偶合到印模組 件84的下凸緣86 ’螺紋部1〇2偶合到由飼服馬達旋轉驅 動的齒輪機構1〇4。如圖所示,當齒輪1〇牦轉動時,齒 輪1〇仆同時轉動,因齒輪1〇仆偶合到螺紋部1〇2,依序 方疋轉會造成螺紋部102轉動,可採用嚙合齒輪的形式, 使當螺紋部102轉動時,印模組件84的對應螺旋部(圖未 不出 '會驅動印模92垂直運動。在第12圖實施例中,並 非沿著X軸定位,伺服馬達98可定位在印模組件之下, 使其可直接轉動螺紋部1〇2 ,其他驅動印模組件84的機 丨本紙張尺度適❼關規格⑽χ 297焱
A7 4 18i^ 五、發明說明(办 具必須有至少205mm加上部分距離以穿過版片68,如上 所述第14圖作用力與時序圖係實際計算驅動模具的飼服 馬達的扭矩輸出。如圖標記118作用力開始以快速度增 加,在時間tl明顯地減速,實際上半模具29開始接近印 模92>’在時間模具29已經接觸版片68或沒工作版片 和印杈92,此時從伺服馬達的扭矩輸出再次增加如向上 斜率120所示,到達無論是製造商或操作者所定的預設 限度(例如122)。第14圖限度122係對應模具29已經確 實接觸到硬表面的情況,且作用力仍須繼續增加以進行 作業,限度122係由許多參數決定,包括彈簧11〇(第 圖)產生的作用力。當到達限纟122伺服馬達停止輸出任 何額外的扭矩或作用力,產生的作用力記錄在記伊庫, 隨著儲存的作用力數值,在第4圖所示機具實施例範例 中,球螺旋軸21(第4圖)每次旋轉對應到固定距離(例 如55mm) ’模具29的長度因此能被快速地計算。 除了限度122乏外,在模具組件29需要時,第二限 度(如標號124)也能夠作為上限,以通知操作者調整衝壓 模具1 0 6。 ^進—步參考第14圖,當模具自動設定與工作件或印 杈接觸時,另一方面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能夠參考模 2操作者的輸入,自動設定一組基本設定。在限度122 疋成作用力記錄與機具記憶庫相互關冑’藉由標記作用 力為基本設定,之後所有模具29的作業進行,能夠朱考 相關儲存的作用力數值。當然、,作用力可轉換為基本數 值或其他的計算(例如0),在作業進行之前,使得操作者 準 <CNS)A4 規格⑽ X 297 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Ί --------^---------^(1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貝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A ) 相對於工作版片或印模,快速將模具設定在正確位置。 >考第13、14和15圖所示,當模具25被驅動與工 作版片68或印模92接觸,作用力首先對應限度I?),於 是為了繼續推動模具組件29内的衝壓模具1〇6,以便垂 直接觸工作版片68,飼服馬達需要產生較大的扭矩以在 =作版片68壓下衝壓模具1〇6,最後從工作版片68穿過 =衝壓成型。於是連續增加的扭矩或作用力如第14圖斜 率120,直到到達裁切件從工作版片68衝壓分離,該點 係與工作版片的厚度有關,其並可由經驗計算和設定。 假設該點等於第14圖顯示的上限124,理論上到達 該點柃,仗伺服馬達輸出的作用力將會減少,如第14圖 所不,從伺服馬達輸出的扭矩(由向上斜率12〇表示)超過 上限124會繼續增加,而顯示給操作者需要額外的作用 力以驅動衝壓模具106接觸工作版片68。此意味著衝壓 模具106絕不會在上限124接觸工作版“8,造成衝壓 模具1〇一6的尖部和圓筒114的㈣分離距離d,以刮除板 U6表不’下限122和上限124之間的作用力,推動衝壓 模具106超過到除板116以裁切工作版片68。 在此範例中,當操作者設定後,即使已經到達上限 =4 ’伺服馬達仍繼續產生輸出作用力’當到達上限以 了操作者知道需要調整距離D,以確保衝壓模具】 在工作版片68穿過並衝麼出適當的物件。因此,摔作者 必須停止金屬版製造機具的作業,將模具組件29退出上 轉臺並再次調整距離D。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因此提 供額外的功能,使操作者可視需要作模具組件内衝壓模 本纸張尺€財闕緖準(CNS)A4規格⑵Q χ ,ν--------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_B7 五、發明說明(& ’、的位置調整’此種模具組件内衝壓模具的位整, 可同樣制在由上半模具進行的成型和衝壓作業。 參考第16a和16b圖,滾軸9對應撞錘i的凸輪7 ’接觸位置’ s其沿著凸輪7的表面36& < B區來回運 動時,,依存入機具控制器記憶體的記錄,如第i6b圖所 ^ :田模29大如與工作版片68接觸,滾軸9的位置 可儲存成基本設定,作為以後模具作業的參考,於是滾 軸9在帛16a和i6b圖之間來回運動距離的差異,能夠 清楚地設定,例如在4到5mm之間,使得模具^易於 j工作版片68上進行衝壓、標記或成型作業。如前所述, 撞錘頂部和模具29底部之間的距離設定為例如2〇5mm, 杈具29的長度通常約為2〇9mm,藉由減去從模具μ和 印模92之間的距離F(第15圖)到模具的距離,工作版片 68的厚度可快速計算出。 、/第17圖流程圓說明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的 進行的步驟’其係用以設定模具的長度、工作版片的厚 度和模具組件内衝壓模具的調整;如步驟126所示,一 第一限制(例如關122)預先収,之後在步驟128模具 29被驅動接近印模92或卫作版片68,接著步驟⑽^ 伺服馬達產生的作用力,監控模具是否已經到達第一限 制:以完成設定,·使用-分離的監控裝置(例如感測計或 光感測裝置)’適度監控從伺服馬達的扭矩輸出:若由步 驟130模具尚未到達第一限制,機具的控制器會繼續驅 動松具29接近印模92,另一方面若模具Μ已經到達 第-限制,然後步驟132監控是否已經到達第二限制(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頁 裝 I 訂 本紙張尺度剌t闕家標準(CNS)A4規格(21G x 7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1 8 1 z 6 A7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A
A7 五、發明說明(a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板上的工作版片,步驟! 78偵測是否接觸,若未偵測到 接觸,機具的控制器繼續驅動模具接近印模,若偵測到 接觸(步驟1 80)則設定從伺服馬達的作用力輸出,之後記 錄設定的作用力(步驟182),從模具的作業定義一組點作 為參考(步驟184),之後在步驟186機具使用該組點作為 參考基礎開始作業。 金屬版製造機具的另一功能在第21&到23b圖說明, 特別疋此功能可作為”智慧型噪音降低,,功能,量測衝壓模 具位置對應伺服馬達的扭矩輪出,以設定正確的加速/ 減速點,減速是基於模具的裁切區域,其可隨著不同模 具有所變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第2丨a到21 b圖所示,從時間0到時間、,撞錘速 度以向上斜率1 88增加,當撞錘速度增加,撞錘位置以 向下斜率190快速移動接近工作版片68,然後撞錘速度 在時間和之間如第21 a圖所示不再增加,同時撞錘 位置繼續下降直到到達時間tz,在此點控制器只距離工作 版片68表面很小的距離,指示伺服馬達如向下斜率i 92 開始降低撞錘的速度。在時間t3,模具接觸工作版片68, 隨著彳里錘的減速,當撞錘撞擊工作版片會降低噪音的產 生’在第21a圖的194這段期間撞錘速度維持一定,撞 錘切穿工作版片並通過點196,接著衝壓穿過工作版片的 其餘部分。 在時間%,模具已經穿過工作版片68底面,因衝壓 模具不再作用,於是從伺服馬達輸出的作用力減少。之 後棋具從隶低位置(點19 8)加速’並開始從工作版片6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mo X 297 6¾ ) 418126
五、發明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以斜率200加速,第21a圖向上斜率2()2表示撞鐘的速 度然後在時間L製程重新開始,當模具即將接觸工作 版片時杈具速度減緩,也就是說模具接觸工作版片產生 較低的噪音。此種做法是很重要的,因已知大部分的噪 音係由模具衝壓壓製工作版片所產生,簡單藉由維持速 度的精確控制,使伺服馬達驅動模具在工作版片上進行 作業時,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作業造成的噪音分貝 (dB),能夠控制在低於預設限值之下。 第22圖說明撞錘速度和模具裁切區域之間的關係, 如圖所示係呈現反函數,當模具裁切區域增加,撞錘速 度降低,相反地,當模具裁切區域減少,撞錘速度提高, 此種關係是基於在大部分情況裁切區域與版片線性運動 有關,換句話說,若版片從一衝壓位置運動到下一位置, 大於模具裁切區域最長尺寸時,模具全部的裁切區域均 可用於衝壓作業,另一方面,若裁切位置之間的運動, 並未超過模具裁切區域,無須增加模具速度,只有—部 分模具裁切區域用於工作版片的衝壓。裁切區域和伺服 馬達驅動撞錘速度的相對關係,由以下公式得到: 若 A <= Amin 採用 V = Vmax 若 A > Amin 且 A<=Amax
採用 Vmax = (Vmax-(A-Amin)*(Vmax-Vmin)/(A max-Amin) 若 A > Amax 採用 V = Vmin 此處A係為衝壓模具的裁切區域 --------------------訂---------線, S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惫事項再«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說明(4 不同模具的對應裁切區域,如下所示:
圓形: A = )(*7C*S 矩形: 長方形:A=(2*x+2*yj*s 此處s係為版片厚度,以及 A係為衝壓模具的裁切區域 因此右b(版片的移動)大於等於χ(最長模具尺寸), 則使用區域是全部的模具裁切區域,另一方面,若b小 於x,則使用區域(a)等於區域A*(b/x),其中b等於版片 移動,X等於最長模具尺寸。 上述關於撞錘速度的討論,撞錘位置和模具裁切區 域以及撞錘速度之間的關係’如第23a和23b圖流程圖 所示,在步驟204模具加速接近工作版片,設定模具是 否已經接近預設限‘(第21b圖的點195),若尚未到達預 設限值,機具的控制器繼續加速模具接近工作版片,若 已到達預設限值,則由步驟2〇6進行到步驟2〇8,使得從 伺服馬達的杻矩輸出降低,減緩模具的運動,之後衝壓 工作版片(步驟210)。 第23b圖流程圖進一步說明工作版片的衝壓作業, 在步驟212衝壓模具的裁切區域,當然要在工作版片衝 麼之前完成’在步驟214設定工作版片的線性運動,其 可藉由設定從伺服馬達X和y軸的作用力輸出,控制工 作版片的運動,接著步驟21 6基於模具裁切區域和工作 ϋ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G x 297 & 請 先 閱 讀 背 δ 之 注 項 再〆 1^ 頁I ^ I I I I I I 訂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A7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μ) 版片線性運動之間的關係,計算模具開始減速的點。 β回到第23a ’在步驟21〇之後,步驟218設定模 具是否接近一限值,該限值係接近衝壓件從工作版片分 ^的點(如第2lb圖的196所示),若尚未到達限值,控制 器會如第21b圖向下斜率繼續減速模具的運動,若已到 達限值196,製転繼續進行到下一步驟,當控制器指 示伺服馬達增加扭矩輸出,以加速模具遠離工作版片(第 2化圓向上斜率200),接著製程進行到步驟222以設定是 否到達工作版片上預設的安全位置,若尚未到達該位置, 控制器會繼續指示伺服馬達增加扭矩輸出,以移動模具 遠離工作版片,若已到達工作版片上預設的安全位置, 製程進行到步驟224以移動到工作版片的下一衝壓位置, 只要尚未運動到下-衝慶位4,工#版片t繼續移動, 一旦到達撞錘下衝壓位置,製程繼續進行到步驟226以 設定製程是否結束,若要繼續則製程回到步驟2〇4進行 另一組作業,若製程需要結束,則將製程停止。 參考第24圖顯示一,,前視功能”以同時加速/減速工 作版片和衝壓的運動’如圖所示’相關工作版片和衝壓 運動,每一循環約為7.625ms,工作版片的運動從時間丈 開始加速到tl,一旦工作版片加速到達I,工作版片繼續0 運動到L,此時工作版片如向下斜率2〗8開始減速,在點 220(即時間q)伺服馬達開始輸出作用力以驅動衝壓(向上 斜率222),如圖所示,衝壓運動開始時工作版片的運動 已經停止,此係基於合併工作版片運動和模具運動,以 增加機具的作業速度。
-ίν^--------tl-----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liiS準(CNS)A_4規格⑵Ο X 297 ☆ A7 A7 B7 五、發明說明(21 繼續參考第24圖,在年 句話說,工作版片已敍,間t4工作版片運動停止’換 il· i51 B# ilr ^ -W 、.二定位於衝壓作業進行的位置,在 此冋時衝壓運動繼續加 隹 如圖224所示,時n t J寺間t5(工作版片開始衝壓), 在時間,衝壓作苹^5;"6之間工作版片係進行衝壓, 226. ; 、Μτ止,藉由伺服馬達X和y軸(向 上斜率226)工作版片 丹-人開始運動,同時伺服馬達開始 到工作版片斜率228),直到時間t7衝壓已經移動 ' 丄疋的安全距離,如第24圖所示將工作版 片和衝壓的運動相互關较B ,, A關馬卩’於疋製程繼續進行到達本發 明金屬版製造機具的最古你酱 、们取同作業速度,同時使作業產生的 木曰降到取低。簡言之’第24圖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 在工作版片完全停止之前’即開始衝壓動作,使得版片 運動停止能立即進行工作版片的衝壓。 第25圖流程圖說明工作版片和衝壓同時加速/減速 的相對步驟,如圖所示,在步驟23〇工作版片加速定位 到模具下方,在預設的時間點,伺服馬達控制工作版片 開始減速工作版片的運動(步驟232),工作版片的重量和 慣性會在一預定時間内(如第24圖向下斜率2 1 8)繼續減 速工作版片,在步驟234模具開始加速以在工作版片上 進行作業’此時工作版片繼續減速,步驟236在工作版 片上的作業開始進行,當工作版片的運動停止且模具已 經接觸工作版片時,工作版片上的作業開始進行。 本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在節省能量方面係如第26和 27圖所示,第26圖中本發明能量節省系統包括一 AC/DC. 轉換器238,其可從能量網絡得到3相AC電源,並轉換 木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智)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 i 111 I I *111111 — · — . /n\ J'..---.,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今〇 ) AC %源$ DC電源,提供給機具不同的祠服馬達使用, 轉換後DC f源送到脈波寬度調變器(pw⑷24〇和242, 在此必/貝瞭解,如第26圖所示為簡化的目#,額外的 PWMs係用於本發明系統多於二伺服馬達的情況,p觀 240連接到第—健馬達⑽轉㈣錘和模具運動,第 - PWM放大=242電氣連接到第二飼服馬達鳩,用以 驅動工作版片沿著x方向運動,帛26圖的電路進一步顯 示許多電容248連接於PWM放大器24〇和242之間。 -作業中當词服馬達開始加速時,能量由轉換器挪 輸入’伺服馬達消耗能量以產生扭矩輸出,當其開始減 速P&奴(如向下斜率218所示),因伺服馬達的煞車功能, 飼服馬達作為發動機在減速期間會產生多餘的能量,該 多,的能量由伺服馬達回饋到PWM放大.器,然後儲存在 電容248。因系統具有許多伺服馬達,也常常有許多減速 動作於是電容内儲存的多餘能量在伺服馬達需要時可 線 再予使用’另—方@ ’若多餘的能量龍馬達不需利用, 則回饋到轉換器23 8 ’再轉換到AC ’然後回饋到能量網 、各 '。果,由於不同的伺服馬達在不同的減速期間,本 發明金屬版製造機具的能量消耗,遠少於傳統金屬版製 造機具需要的能量。 _第27圖說明能量的使用、多餘能量的儲存和系統的 伺服馬達或部件回饋能量的使用,虛線表示本發明機具 能量節省系統實際節省的能量數值。 、 本發明機具另一方面具有監控溫度的功能,自動提 供調整,不會因機具過熱浪費製造時間,此特徵如第2仏 紙張尺度剌?iii^Tc_NS)A4規格— X 297 ik ) 4 18 1 26 4 18 1 2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具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A7 __B7_____ 五、發明說明(引) '~ 和28b圖所示,進行溫度調整的程序則於第29圖說明。 參考第28a和28b圖,每一機具伺服馬達的溫度由 系制器監控,可用例如傳統的溫度計,藉由經驗完 成^定,當伺服馬達的溫度超過預定溫度(例如IΜ。匚), 系統關閉伺服馬達,因此機具的作業停止。經驗也顯示 伺服馬達在溫度低於12〇t時能夠有效而連續地作業,因 此本發明的發明人決定預設一第一溫度限值(例如120 C) ’低於機具無限連續作業的溫度,進一步設定略高的 第二溫度限值(例如14(rc)作為警示溫度,於是如第28b 圖所不,只要伺服馬達的作業溫度維持低於120*t,伺服 馬達就能夠無限地作業,然而一旦伺服馬達的溫度偵測 到達12(TC(亦即第-溫度限值),控制器會指示飼服馬達 如向下斜率238減速,於是當伺服馬達的溫度增加到u〇 C,伺服馬達輸出的扭矩數值實際上會降低到最大能量 的30%,成為最小加速度,當任意處溫度超過14〇它,會 有時間限值,使得砮伺服馬達的溫度一段時間内(例如2 分鐘)持續高於140°C,警示饗鈴會發出聲響且系統會自 動停止,若設定時間到達以前,伺服馬達的溫度到達最 高溫度(例如155。(:),系統自動關閉,確保系統不會受損。 參考第28b囷’只要線24〇顯示的溫度持續低於ι2〇 C,伺服馬達的加速就會繼續’任何時候只要伺服馬達 的溫度超過120°C,控制器會指示伺服馬達開始減速,隨 著減速伺服馬達的溫度會降低(如虛線242所示),在設定 時間内,隨著減速伺服馬達的溫度會再次低於120〇c限值 以下’然而若伺服馬達的溫度繼續升高(如虛線244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规格(210 X 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_ 五、發明說明(w) 不)’當溫度到達14(rc,警示訊號會通知操作者在預 設時間之後(例如上述的2分鐘),系統自動關閉。機具溫 度只要到達關閉溫度155°c,無論已經超過14〇。匸多久, 會自動關閉避免機具進一步損毀。 第29圖流程圖係本發明用以監控機具溫度的程序(亦 即監控不同伺服馬達的溫度),如圖所示,在步驟246為 第一溫度(例如設定12〇。(:),步驟248進—步設定警示溫 度(例如140°C) ’步驟250監控機具的溫度,步驟252判 斷機具溫度是否到達第一溫度限值,若尚未到達,流程 回到步驟250繼續監控機具的作業溫度,若到達第一溫 度,則流程進行到步驟254,系統控制器指示伺服馬達開 始降低扭矩輸出,之後再次判斷機具溫度是否繼續超過 第一溫度限值,步驟254若機具溫度不再超過第一溫度 限值,流程回到步驟250繼續監控機具的作業溫度。 然而,若步驟254突破第一溫度,步驟256再判斷 機具溫度是否超過警示溫度,若未到達,流程回到步驟 250,繼續維持監控機具的作業溫度,若溫度超過警示溫 度,流程進行到步驟258,判斷機具溫度超過警示溫度是 否已經超過預設時間,若未超過(步驟260),控制器傳送 指示到伺服馬達降低扭矩輸出’因而降低伺服馬達的溫 度,另一方面,若超過預設時間,則機具停止(步驟262)。 回到步驟260,隨著輸出扭矩降低,步驟264接著判 斷機具溫度是否已經降低,若未降低,步驟258判斷是 否已經超過預設時間’然後步驟262再次判斷機具是否 停止’或繼續降低伺服馬達的扭矩輸出,以降低伺服馬 I -------I ^------I--A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爱) 五、發明說明(% ) 達的⑽度(步驟260),若每次改變機具溫度確實降低,則 二驟266進步判斷溫度是否低於警示溫度,若未低於 警示溫度,流程回到步驟26〇繼續降低飼服馬達的速度, 因而降低機具溫度’另—方面,若溫度偵測到低於垫示 =,流程回到步驟25Q,再次開始監控機具整體的作業 以之限定 圍的精神 皆應為本 以上所述僅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當不育, 本發明得實施的範圍,凡依本發㈣請專^ 和範圍’所作㈣或部分的等效修改與變化, 專利所主張的權利範圍。

Claims (1)

  1.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種π又疋枳具裝置長度的方法, ^ ^ & m ^ %悮旲裝置係由伺服 霉名置驅動,用以沿著大致垂直的 的方向,對工作版片 1乍業’本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將上述模具裝置和印模裝置分離預設的第一間距; 且驅動上述模具裝置接近上述印模裝置,直到上述模 ::置與上述印模裂置’或置於上述印模裝置上的工作 版片相接觸; 當上述模具裝置與上述印模裝置或上述工作版片接 觸日寸,設定上述伺服機構裝置施加的作用力;以及 (d)將上述模具裝置的長度與上述作用力相互關聯。 2·如申請專利範圍帛丨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飼服機 構裝置轉動旋轉裝置,用以驅動上述模具裝置,且上述 步驟d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使上述旋轉裝置的轉動量相當於上述模具裝置的長 度。 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接觸裝置與 上述旋轉裝置偶合,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將上述接觸裝置沿著大致垂直於上述模具裝置的運動 方向的行進距離,與上述模具裝置的驅動距離相互關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接觸裝 置包含滾軸’上述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在上述模具裝置的頂端設置凸輪,形成至少二相對傾 斜面’接合處形成共同最高的區域’上述滾軸和上述傾 斜面之一同時作用,以驅動上述模具裝置接近上述印模 裝置。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接觸裝 置匕3滾軸,上述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在上述模具裝置的頂端設置凸輪,形成至少一弧曲面, 與上述滾㈣時作用,上述滾軸和上述弧曲面係同時作 用,以驅動上述模具裝置接近上述印模裝置。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模具震 置。3 4里錘、杈具圓筒對準上述撞錘、清除裝置可移動 地偶合在上述圓筒的端部、以及模具可移動地置於上述 圓疴内up ,上述方法進—步包含以下步驟: 預吹第一限制條件,在上述伺服機構裝置施力以驅動 上述模具裝置時,作用力遞減; “持續驅動上述模具裝置接近上述印模裝置之後,上述 杈具裝置已經與上述印模裝置接觸;以及 、設定上述圓筒内的上述模具需要的位置調整,如果到 達上述第一限制條件之後,上述伺服機構裝置繼續增加 施力以驅動上述模真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 步驟: 上述圓筒内的上述模具的調整,係將上述模具移動接 近上述清除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 步驟: 將上述作用力的數值儲存於記憶體; 轉換儲存的上述作用力數值,以上述模具裝置的長度 加以表示;以及 —^ϋ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衣_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請專利範圍 顯示上述模具裝置的長度的表示值。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2項 置包含螺紋傳動裝置,豆’,其中上述旋轉裝 下步驟··裝置且其中上述步驟b進一步包含以 將接觸裝置和上述螺紋傳 機構裝置作用時,上述螺紋傳動==當上述伺服 接觸裝置,驅動上述模具裝置。 皮轉動以移動上述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進—步勺八 步驟: 進步包含以下 二字上述伺服機構裝置和與上述模具裝置中 ::,上述飼服機構在非垂直方相 土述中間裝置和上述模具裝置同時作用,以 動上述模具ft置’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向驅 專利_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旋轉裝 7編二1動裝置’上述方法進—步包含以下步驟: 將編碼益和上述伺服機構裝置電氣偶合; 監控上述螺紋傳動裝置的旋轉數目;以及 將上述词服機構裝置的長度與上述螺紋傳動裝 轉數目相互關聯。 Λ 12.如申請專㈣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進-步包含以下 步驟, 將上述工作版片置於上述印模裝置上,在上述模具裝 置與上述工作版片接觸之後,藉由計算上述模具裝置的 長度的上述作用力表示值,和接著由上述伺服機構裝置 作用,以驅動上述模具裝置的作用力之間的差異量^而 請 先 閲 ι6 之 注 3 Γτ 訂 本紙張XJt通用中國國家梯率(CNS ( 2ιοχ297公釐) 2 ·'1 8 Vi 4
    六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丨 社 印 U 申請專利範圍 與工作版片的厚度相互關聯。 —種在金屬版製造機具’用於轉換非垂直運動到大致 :直運動’以驅動彼此對應的模具和印模,對工作版片 進行作業的系統,包含: 伺服機構裝置用以在非垂直方向,驅動至少一接觸裝 罝’以及 印^裝置具有方向轉換部,其被設置與上述接觸裝置 :夺作用,當上述词服機構裝置沿著上述非垂直方向驅 作用接觸裝置,上述方向轉換部與上述接觸襄置同時 :用y吏上述印模裝置在垂直方向運動,大致垂直於上 K工作版片,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如申„月專利祀圍第13項所述的系統 製造機具包含衝床。 金屬版 ^如申請專·㈣13項所述的系統 = 其具有至少一傾斜"其與上: 作、業“作用,上料模裝置對上述卫作版片進行成型 種It屬版製造機具’用於模具裝置進行作業,以 正確设疋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⑷驅動上述模具裝置接近上述印 具裝置與上述印模庐直幻上述杈 版片相接觸或置於上述印模裝置上的工作 :)當上述模具裝置與上述印模裝置或上述工 觸時,設定上述模具裝置施加的作用力;以& 接 ⑷應用上述設定的作用力,參考上述模具褒置的作 --------^---------d.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I I . 本紙張尺度適用 (CNS)A4 ^ (210 X 297 'h)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心 業,定義一組設定。 17.如申料㈣圍第ί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 置包含撞錘,其具有頂 ' ’U 動,上述方法進-步包含以下步 =、.係可猎由上述撞錘彩 由伺服馬達裝置驅動接觸裝置, 述頂部同時作用,以驅動 仏-裝置的上 或上述工作版月接觸;核具裝置與上述印模裝置 自上述飼服馬達裝置讀取輸出作用力;以及 使2上述讀取作用力儲存於記憶體裝置,作為上述設定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 、 含至少一傾斜面,盘上 ’’,、中上述頂部包 ρ + 同時作用,上述飼服 ^達m動域接觸裝置,與上述傾斜面同時作用, 用以驅動上述模且穿:署盘 ㈣,與上杉卩料置或上^作版片 如申請專利範0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接觸裝 置包含滾軸,上述步驟a進—步包含以下步驟: 由上述词服馬達裝置驅動上述滚轴,沿著大致垂直於 上述工作版片的方向,與上述模具裝置的上述頂部同時 作用’上述頂部轉換驅動上述模具裝置的上述作用力方 向’而接近上述印模裝置,對上述玉作版片進行作業。 20.—種金屬版製造機具,包含: 一模具裝置,係可在第一方向運動; -印模裝置,協同上述模具裝置作業,沿著上述第一 方向對準上述模具裝置,上述印模裝置係可沿著上述第 ^ ^--------訂---------線' :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A8 BB C8 D8 418126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方向運動; 用以輸 用以輸 出作A飼·服馬達裝置係與上述模具裝置偶合 著上述第—方向驅動上述模具裝置 田第广伺服馬達裝置係與上述印模裝置、偶合 出作用力,沿著卜抽.势 1 者上11第一方向驅動上述印模裝置, 之門、’:工作版片置於上述模具裝置和上述印模裝置 服输Ϊ 置和上述印模褒置分別被上述第-词 二、和上述第二伺服馬達裝置驅動,對上述工作 版片進行作業。 ^ 21.如申°月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機具,進—步包含. 述模:V二裝置被上述第-伺服馬達裝置驅動,與上 4棋具裝置同時作用; 述印一二接:f置被上述第,馬達裝置驅動,與上 迷即核裝置同時作用; 經濟部智葸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上述第一伺服馬達裝置和第二伺服馬達裝置,八 別在未對準上述第-方向驅動上述第-接觸裝置和第: 接觸裝置’沿著上述第—方向’驅動上述模具裝置 模裝置彼此接近,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第 觸裝置係為滾軸,且其中上述模具裝置包含凸輪, 部與上述滾軸同時作用,上述第—词服馬達裝置沿著大 ί:i:二述第一方向’驅動上述滾軸’當上述滾軸被 述第服馬達m動,而與±述凸輪接觸,上述 杈具裝置相對於上述印模裝置’被驅動沿著上述第一方 向運動^ . 本紙張从逍用中國國家揉率(CN-S)从胁(21gx2wa )---—— _ A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機具,其令 ;裝置係為滚軸,且其中上述印模裝置包含楔子V: :底部與上逑滾軸同時作用,上述第:伺服' 者大致垂直於上述第-方向,驅動上述滚轴,4 = =被=第二伺服馬達裝置驅動,而與上“ 述I3模裳置相對於上述模具裝置 述第-方向運動。 被騙動沿者上 铲:=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印模裝 速第—词服馬達裝置沿著上述第-方向,驅動到 上述工作版片置放位置上;以及 β動到 其中上述模具裴置被上述第—伺服 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t。 &置|5動’對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的機具,盆中上 ::系垂直於上述工作版片的方向,且其中上述模具:: 化著上述第一方向被驅動,對上述、 業。 - < 作版片進行成型作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第一方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黄合作社印製 向係垂直於上述工作版片的方向’且其中上述模且裝置 沿者上述第一方向被驅動,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衝製作 業。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G項所料機具,其中上述模 置被第-伺服馬達裝置沿著上述第—方向,驅動到上述 工作版片置放位置下;以及 其中上述印模裝置被上述第二词服馬達裝置驅動,對 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本紙張从通用中HS家料(CNS ) 21GX25^釐)~
    向=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第一方 二荖:直於上述工作版片的方向’且其中上述印模裝置 ;第-方向被驅動’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成型作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第一方 二沿者上述模具裝置和上述印模裝置的長度方向軸向延 ,且其中上述第-和第二接觸裝置沿著上述工作版片 的方向’被上述第一和第二伺服馬達装置驅動。 爪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機具,其中 設置具有:對第-向上傾斜面,分別延伸到第二向上: 斜面’上述分別的第二向上傾斜面,連接以 成為上述凸輪的最高區域; 其中至少-上述第-向上傾斜面,當與上述滾轴 作用,使上述模具裝置内的模具能夠換成另一模具;· 其中每一第二向上傾斜面,當與上述滾軸同時作用, 使上述模具裝置能勤與上述印模裝置或上述工作版片接 觸’置於上述印模裝置上’上述滚轴和每一第二向上傾 斜面同時仙,進—步使上述模具裝置能夠對上述 版片進行成型作業; 其中當上述滾軸與上述尖端同時作用時,上述模具 置被驅動以穿過上述工作版片。 31.—種金屬版製造機具,包含: 至少一模具裝置,係可在第一方向運動; 至少一印模裝置,協同上述模具裝置作業,沿著上 第一方向對準上述模具裝置,上述印模蓼置係可沿著二 I--------->衣-- -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1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訂 1----- n n I n m I —i ./1- n n n n n u t— 申請專利範圍 述第 方向運動;以及 AS B8 C8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伺二馬達裝置係與上述印模裝置偶合’用以輸"具穿置二述第一方向驅動上述印模裝置,與上述相 具,置協同作業’對置於上述 之間的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這P核裝置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機具,進-步包含: 同m置r上述词服馬達裝置驅動,與上述模具裝置 4㈣馬達裝置在未對準上述第—方向驅 =上•觸裝置’沿著上述第—方向,驅動上述印模裝 33 L由 裝置彼此接近,對上述卫作版片進行作業。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 觸 ::為滾軸,且其中上述印模裝置包含棋子裝置:: 用’上述甸服馬達裝置沿著大致垂 ί述i方向’驅動上述料,當上述滾軸被上述 置驅動,而與上述料裝置接觸,上述印模 動,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弟方向運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 向係垂直於上述工作版片的方向,且其中上述 沿著上述第一方向被驅動,與上 ^ 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成型作業。^具裝置協同作業,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 向係垂直於上述工作版片的方向,且其中上述印模Z =著上述第-方向被驅動’與上述模具裝置協同作業, 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成型作業。 $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I 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识·)" w、申請專利範圍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 二沿著上述模具裝置和上述印模裳置、^第-方 伸;且其中上述接觸裝置沿著上 向延 上述伺服馬達裝置驅動。 版片的方向,被| 3入在金屬版製造機具中具有可 | 置,和沿著上述第一方向對準上 °運動的模具裝! 具裝置協同作業的印模裝置對置二與上述模| 和上述印模穿ft η Μ 種對置於上述模具裝置I 奮 以下步驟間的卫作版片進行作業的方法,包含 輸出(ϋΓ词服馬達裝置係與上述模具裝置偶合,用以 j ,沿者上述第-方向驅動上述模具裝置; 二述印模裝置偶合, 及 第方向驅動上述印模裝置;以 幹S自用上六述第一飼服馬達裝置和上述第二词服馬達裝置 二出作用力,沿著-上述第一方向,對 置和上述印模裝置,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口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方法,進::步包含以下 第一=第Γ司服馬達裳置和上述模具裝置之間 、’使上述第-接觸裝置被上述第-伺服馬 達裝置驅動,與上述模具裝置同時作用; 在上述第—伺服馬達裝置和上述印模襄置之間,插入 接觸裝置’使上述第二接觸裝置被上述第二伺服馬 達裝置驅動,與上述印模裝置@時作用; '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消 合 作 社 印 製 準上、ΐί述第—接觸裝置和第二接觸裝置,分別在未對 …!—方向’被上述第一飼服馬達裝置和第二词服 , 驅動,沿著上述第一方向,驅動上述模且裝置 和印模裝置彼此接近,對上述玉作版片進行作業。、 3舖9胜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第一接 =置係為滾軸,且其中上述模具裝置包含凸輪,其頂 :、上述滾軸同時作用,其中上述第—伺服馬達裝置沿 =致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驅動上述滾轴,當上述滾 破上述第一伺服馬達裝置驅動,而與上述凸輪接觸, ,具裝置相對於上述印模裝置,被媒動沿著上述第 一方向運動。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第二接 觸裝置係為滾軸’ ^其中上述印模裝置包含楔子裝置, ^底部與上述滚軸同時作用’其中上述第二词服馬達裝 置沿著大致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驅動上述滾軸,冬上 2軸被上述第二词服馬達裝置驅動,而與上述楔子裝 =觸:上述印模裝置相對於上述模具裳置,被驅動沿 者上述第一方向運動。 41·在金屬版製造機具中具有一飼服馬達裝置,以輸出作 用力產生非垂直運動,其被轉換為大致垂直運動,用以 ,動模具裝置,對卫作版片進料f,—種上述模且裝 置被上述伺服馬達裝置驅動,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化,和由上述模具裝置接觸上述工作版片產 生的噪音最小化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⑷提高上述词服馬達裝置的輸出作用力,以加速上述 本紙張从咖巾8®家揉準(CNS ) ( 21GX2他f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 -1 I n _ • I- I · 18 1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模具裝置接近上述工作版片的運動,直到上述模具裝置 與上述工作版片之間,大致到達預設距離; (b) 降低上述伺服馬達裝置的輸出作用力,當上述模具 凌置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減速上述模具裝置的運 動;以及 (c) 提咼上述伺服馬達裝置的輸出作用力,在上述模具 裝置完成對上述工作版片的作業,立即加速上述模具裝 置的運動,以便將上述模具裝置移動到上述工作版片的 下一動作位置。 42.在金屬版製造機具中具有至少一伺服馬達裝置,以輸 出作用力產生非垂直運動,其被轉換為大致垂直運動, 用T驅動模具裝置,對工作版片進行作業,一種上述模 具裝置被上述伺服馬達裝置驅動,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 作業的速度最佳化’和由上述模具裝置接觸上述工作版 片產生的噪音敢小化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勾提高上述伺服-馬達裝置的輸出作用力以加速上述 模具裝置接近上述工作版片,直到上述模具裝置與上述 乍版片之間,大致到達作業開始進行的預設距離; μ (b)降低上述伺服馬達裝置的輸出作用力,當上述模具 哀置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減速上述模具裝置的 動; (c) 維持降低的作用力,驅動上述模具裝置對上述工作 版片進行作業,直到上述模具裝置接近上述工作版片上 的作業點’開始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衝製;以及 (d) 在上述作業點提高上述伺服馬達裝置的輸出作用 娜細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經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申請專利範圍 力’以加速移動上述模具裝置到上述工作版片的 作位置。 糾 43·在金屬版製造機具中具有至少一伺服馬達裝置,以輸 出作用力驅動模具裝置’其包含衝模對卫作版片進行作 =種對上述卫作版片進行作業,上述模具裝置運動 速度的最佳化控制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設定上述衝模的裁切區域; (b) 設定上述工作版片的線性運動;以及 ⑷基於上述衝模的裁切區域和上述卫作版片的線性運 動之間的關係,計算上述飼服馬達裝置開始減速上述模 具裝置的運動,當上述衝模接觸到上述工作版片,減緩 上述衝模的速度,因此降低由上述衝模撞擊上述工作版 片產生的噪音。 44.如申明專利範圍帛43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 步驟: (d)右上述衝模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上述工作版 片每次的移動大於上述衝模最長尺寸的裁切區域,則使 用上述衝模的全部裁切區域,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以及 je)右上述衝模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上述工作版 片每-人的移動小於上述衝模最長尺寸的裁切區域則使 用上述衝模的部分裁切區域,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45‘如申切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伺服馬 達裝置驅動上述衝模的速度,係根據以下公式: 若A Ar 採用V = V max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18 1 26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若 A>Amil^A<=Amax 採用 vmax = (Vmax-(A-Amin)*(vmax_v min)/(Amax-Amin) 若 A > Amax 採用 V = Vmin 其中A係為衝模的裁切區域。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驟c 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計算上述衝模的裁切區域和上述工作版片的線性運動 之間的關係,控制上述模具裝置的速度,作為上述衝模 的裁切區域的反向功能。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衝模的 裁切區域,計算如下: 圓形:A = X*71*S 方形: A = 4*x*s 矩形: A = (2*x + 2*y)*s 其中s係為版片厚度,以及 A係為衝备的裁切區域。 48. —種在金屬版製造機具,對工作版片和伺服機構裝置 的加速和減速,以驅動模具裝置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 業’產生同步運動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加速上述工作版片的運動’使上述工作版片在最短 的時間,置於上述模具裝置進行作業的位置; (b) 在上述工作版片到達上述模具裝置進行作業位置之 岫,減速上述工作版片的運動,當上述工作版片停止運 動時,使上述工作版片位於上述模具裝置進行作業的位. 置;以及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1/ 5 2; J 千 你 务 S S Τ ? ? * 、申請專利範圍 Λ8 Β8 C8 D8 減速到以"1服機構裝置輸出作用力,在上述工作版片 前的期間,開始上述模具裝置的加速,使 上述杈具裳置立即接觸上述工 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纟此作業點 :驟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的方法,進-步包含以下 ()同時對上述工作版片施予加速作用力 點完成對上述工作版片的作業,以便在上: " 下開始移動上述工作版片到下一個作業位置; 以及 請 先 閲 背 ii 之 注 I 寫 本 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⑦步驟a至“,直到上述工作版片沒有其他作業 位置’因此在預設的時間内,上述模具裝置能夠在上述 工作版片耗費最少時間’完成最大數量的作業。 5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 步驟: 調整上述伺服機-構裝置輸出到上述工作版片運動的作 用力大小,作為上述模具裝置從上述1版片分離㈣ 離功此’备上述模具裝置和上述工作版片分離到較大距 離時,使上述工作版片以較大速度移動。 Η•在金屬版製造機具中具有伺服馬㈣置,用以驅動模 具裝置,以及至少一其他的伺服馬達裝置,沿著至少二 方向,驅動I作版運動,—難量守恆㈣電氣連接 到能量網絡,包含: -整流裝置,用以雙向變換交流電到直流電,和直流 電到交流電;
    41812ο Α8 -------^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 -第-脈波寬度調變(PWM)電路,電氣偶合到上 服馬達裝置和上述整流裝置; -第二脈波寬度調變(PWM)電路,電氣連接到上述其 他伺服馬達裝置和上述整流裝置;以及 、 至/電令裝置並聯到上述第一和第二PWM電路, 使上述PWM電路彼此電氣連結; 了中田上述伺服馬達裝置減速地驅動上述模具裝置, 上述其他飼服馬達纟置減速地驅動上述工作版片運動, 由上述之-和其他伺服馬達裝置產生的額外能量,係分 另J儲存在上述電容裝置,以便被上述任一伺服馬達裝置 利用,或回饋到上述能量網絡,到電氣連接的系統,因 此降低金屬版製造機具消耗的能量。 5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的系統,其中上述之一和 其他伺服馬達裝置每一均係作為發電冑,當其減速煞車 個別的上述相關的模具裝置和工作版片,上述額外能量 的產生係為副產品,可被其他伺服馬達裝置使用且/ 或儲存在上述電容裝置供以後使用。 5 3.如申M專利範圍第5丨項所述的系統,其中在上述金屬 版製造機具中有許多伺服馬達裝置運作,上述每一伺服 馬達裝置具有各自的PWM電路,且電氣連接到上述至少 一電容敦置,當所驅動的運動減速煞車時,上述每一伺 服馬達裝置產生額外的能量,被儲存在上述電容裝置, 上述儲存的額外能量被其他伺服馬達裝置,或上述機具 其他運動部件所使用,或回饋到上述能量網絡,因此降 低上述機具的能量消耗。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8 B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步驟: 監控每一上述許多伺服馬達裝置的溫度。 57.如申凊專利範圍第5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有至少6個 飼服馬達裝置,分別沿著6個運動轴驅動上述機具内的 運動部件,這些軸係為X、y、指示、轉轴、衝製、和成 型。 本紙張 λα 逍用 (2ΐ〇χ2^*)
    申請專利範圍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5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含 步驟: 卜 又疋第—/皿度南於上述第二溫度,高於此 具即不再作業。 这機 5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模 頂部,其由至少二不同的部分構成,與:述 :二,作用’上述第一祠服馬達裝置驅動上述滾軸, =者大致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運動,當上述滾軸 第-飼服馬達裝置驅動,而接觸到上述圓弧頂部的部分, ==具裝置對應於上述印模裝置,沿著上述第—方向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模具裳 —二3螺紋頂部’其被上述第—伺服馬達裝置沿著非第 二向驅動,當上述滾轴被上述第一伺服馬達裝置驅動, =觸^述螺紋頂部的部分,上述模具裝置對 返印拉裝置,沿著上述第—方向被驅動。 上 置圍I 2°項所述的機具,其中上述印模裝 非第—,/、底部被上述第二伺服馬達裝置沿著 第-方向驅動,應上述螺紋裝置被 Ϊ置f動,上述印《置相對於上述模具裝置,;上; —伺服馬達裝置沿著上述第-方向驅動。 換::明專利把圍第13項所述的系統,其中上述方向# ::用包含圓環’其具有至少二部分,與上述接觸裝置: 成丄 :業以便驅動上述印模裝置,對上述工作版片進,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18 1Ρ β A8 B8 C8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固 作業時,上述上半模具裝置能夠作為參考基準位置以建 立一組設定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⑷驅動上述上半模具裝置和上述下半模具裝置,沿著 驅動方向彼此接近,直到上述上半模具裝置接觸到上述 下半模具裝置,或置於上半和下半模具裝置之間的工作 版片; (b)設定驅動上述上半模具裝置首先接觸到上述下半模 具裝置,或上述工作版片,所需的作用力;以及 ⑷應用上述設定的作用力’參考上述上半模具裝置的 基準位置,定義上述設定。 68.如申明專利圍第67項所述的方法 具裝置包含撞鍾,其具有頂部,且模具係可藉由上2 錘移動,上述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由上述飼服馬達裝置在非對準驅動方向,驅動接觸裝 置’與上述上半模具裝置的上述頂部同時作用,以驅動 上述模具裝置與上述印模裝置或上述工作版片 自上述伺服馬達裝置讀取輸出作用力; 將上述讀取作用力儲存於記憶體裝置;以及 使用上述儲存的作用力,以定義上述設定。 6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頂部 含至少-傾斜面,與上述接觸裝置同時作用,上述飼 馬達裝置驅動上述接觸裝置,與上述傾斜面同 用以驅動上述模具裝置與上述印模裝置或上述 接觸,定義上述設定。 __利範圍第6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 本紙張幻t通心躅國家揉準(CNS)从胁(210><29贈厂—- 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8 126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固 置包含滾轴,上述步驟a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由上述伺服馬達裝置驅動上述滾軸,沿著大致垂直於 ^工作版片的方向,與上述模具裳置的上述頂部同時 乍用’上述頂部轉換驅動上述模具裝置的上述作用力方 向’而接近上述印模裝置,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機且進 -步包含其他伺服馬達裝置,上述方法進一步包 步驟: 利用上述其他伺服馬達裝置在非對準驅動方向,驅動 接觸裝置’與上述下半模具裝置同時作用,以便驅動上 述下半模具裝置接近上述上半模具裝置,對上述工作版 片進行機具作業。 Μ.在金屬版製造機具中具有至少一伺服馬達裝置,以驅 動上半模具裝置和下半模具裝置至少其一,一種當進行 作業時,上述上半模具裝置能夠作為參考基準位置以建 立一組設定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驅動上述上半模具裝置和上述下半模具裝置,沿著 驅動方向彼此接近,直到上述上半模具裝置接觸到上述 下半模具裝置,或置於上半和下半模具裝置之間的工作 版片; (b) 設定上述上半模具裝置首先接觸到上述下半模具裝 置’或上述工作版片的運動距離;以及 (c) 應用上述設定的距離’參考上述上半模具裝置的基 準位置,定義上述設定。 7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上半模 請 λ 閏 讀 背 it 之 注 I 頁 訂 線( 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張 紙_I_一本 絰濟_智慧財產笱員工消费多咋速涎 鐘=包含撞錘’其具有頂部,且模具係可藉由上述指 ,上述方法進—步包含以下步驟: 由上述伺服馬達裝置在非對準驅動方向,驅動 置,與上述上丰描且骷里AA ^ +杈具4置的上述頂部同時作用,以驅 述核具裝置與上述印模裝置或上述工作版片接觸; 自上述伺服馬達裝置讀取輸出作用力; 使上述作用力等於上述設定的距離 將上述设定的距離儲存於記憶體裝置;以及 使用上述設定的距離,以定義上述設定。 74.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7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頂部包 含至少一傾斜面,與上述接觸裝置同時作用,上述伺服 馬達▲置驅動上述接觸裝置,與上述傾斜面同時作用, 用以驅動上述模具t置與上述印模裝置或上述工作版尸 接觸,定義上述設定。 7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接觸舉 置包含滚轴,上述步驟a進-步包含以下步驟: 、由上述飼服馬達裝置驅動上述滾軸,沿著大致垂直灰 上述工作版片的方向’與上述模具裝置的上述頂部同畤 作用,上述頂部轉換驅動上述模具裝置的上述作用力方 向而接近上述印模裝置,對上述工作版片進行作業。 7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機具迮 步包含其他伺服馬達裝置,上述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 步驟: 利用上述其他伺服馬達裝置在非對準驅動方向,驅動 接觸裝置’與上述下半模具裝置同時作用,以便驅動上 从逍用中國两家梂準(CNST^TH^^n~----- 請 先 聞 1¾ 之 注 I 寫 本 頁 訂 線( 4 18 12 3 as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述下半模具裝置接近上述上半模具裝置,對上述工作版 片進行機具作業。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A4洗格(210X29^釐)
TW088118253A 1998-10-19 1999-10-21 A sheet fabrication center and methods therefor of optimally fabricating worksheets TW41812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174,576 US6526800B1 (en) 1998-04-08 1998-10-19 Sheet fabrication center and methods therefor of optimally fabricating workshee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8126B true TW418126B (en) 2001-01-11

Family

ID=2263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18253A TW418126B (en) 1998-10-19 1999-10-21 A sheet fabrication center and methods therefor of optimally fabricating worksheets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6526800B1 (zh)
EP (6) EP1281452B1 (zh)
KR (1) KR100613724B1 (zh)
AT (2) ATE242667T1 (zh)
BR (1) BR9914628A (zh)
DE (2) DE69908799T2 (zh)
ES (2) ES2201772T3 (zh)
TW (1) TW418126B (zh)
WO (1) WO2000023207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1429B (zh) * 2013-04-10 2016-10-01 Smc股份有限公司 衝壓裝置
CN106934450A (zh) * 2017-03-30 2017-07-07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检测装置
TWI628012B (zh) * 2015-11-04 2018-07-01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衝孔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1625901T3 (pl) 2004-08-09 2008-10-31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Co Kg Prasa z urządzeniem do wyznaczania wzajemnego położenia odniesienia części narzędzia tłocznego
JP2006142357A (ja) * 2004-11-22 2006-06-08 Fanuc Ltd ダイクッション駆動装置
JP2007130656A (ja) * 2005-11-09 2007-05-31 Murata Mach Ltd 成形ダイを備えたパンチプレス
JP4099503B2 (ja) * 2005-12-19 2008-06-1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軸の定位置停止制御装置
DE102006015458B4 (de) * 2006-03-31 2019-02-28 Eckold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Werkzeugeinrichtung zum Umformen
FI119281B (fi) * 2006-04-21 2008-09-30 Akseli Lahtinen Oy Lävistyspuristin
EP2177291B1 (de) * 2008-10-20 2015-04-15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schneidenden und/oder umformenden Bearbeiten von Werkstücken
EP2177289B1 (de) 2008-10-20 2011-07-06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Werkzeugmaschinen und Verfahren zum Ausschleusen eines Werkstückteils
GB0917301D0 (en) * 2009-10-02 2009-11-18 Tradewise Engineering Ltd Forming apparatus
ES2636015T3 (es) * 2010-03-05 2017-10-05 Fidia S.P.A. Método para mover una herramienta de una máquina de CNC sobre una superficie
ITMI20101977A1 (it) * 2010-10-26 2012-04-27 Magic Mp Spa Macchina a ridotto consumo di energia per il soffiaggio di contenitori
EP2669024B1 (de) 2012-05-30 2017-07-05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Werkzeug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Ausschieben eines Werkstückteils
CN103071723B (zh) * 2013-01-21 2015-06-24 清华大学 一种机械伺服数控转塔冲床的主传动装置
FR3001649B1 (fr) * 2013-02-04 2015-08-07 Illinois Tool Works Machine et procede de marquage d'articles
JP6046099B2 (ja) * 2014-11-19 2016-12-1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高速応答制御を備えた数値制御装置
TR201902638T4 (tr) * 2015-05-28 2019-03-21 Keba Ag Bir büküm makinesinde sacın kanatları arasındaki büküm açısının ölçülmesinde kullanılan elektronik açı ölçüm cihazı.
US10082783B2 (en) * 2015-12-17 2018-09-25 Feng-Tien Chen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servo drive system
JP6444938B2 (ja) * 2016-05-12 2018-12-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条件指定による加工プログラム先読み開始機能を備えた数値制御装置
CN111014427A (zh) * 2019-12-17 2020-04-17 苏州和林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活动式导向块的侧冲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2613A (en) * 1965-10-23 1968-07-16 Houdaille Industries Inc Punching machine
US3405577A (en) * 1966-11-14 1968-10-15 Champion Spark Plug Co Apparatus for cutting off elongated materials
GB1190072A (en) * 1967-03-06 1970-04-29 Robert Anthony Billet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Thermal E.M.F. in a Machine Tool
US3600655A (en) * 1968-05-21 1971-08-17 Beloit Corp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a plurality of motors which have output shafts to drive elements that are interrelated
GB1293760A (en) * 1969-05-12 1972-10-25 Nat Res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chine tool control systems
GB1334371A (en) * 1970-11-05 1973-10-17 Consiglio Nazionale Ricerche Control of machine tools
DE2628963C3 (de) * 1976-06-28 1986-05-28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zum Stillsetzen der Stößelwelle bei einer numerisch gesteuerten Nibbelmaschine
US4061064A (en) * 1976-12-01 1977-12-06 W. A. Whitney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forming holes in the flanges of structural members
FI68545C (fi) 1984-06-07 1985-10-10 Lillbackan Konepaja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flyttning av ett eller flera fastorgan i ett automatiskt plaotslagericentrum
US4592220A (en) * 1984-08-07 1986-06-03 R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in press adjustment of workpiece holding force
US4696211A (en) * 1984-10-18 1987-09-29 Trumpf Gmbh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ibbling cutouts with rectilinear and curvilinear contours by rotation of tooling with cutting surfaces of rectilinear and curvilinear contours and novel tooling therefor
EP0308857A3 (de) * 1987-09-25 1991-04-10 WindmÀ¶ller & Hölscher Stanzvorrichtung
US4936126A (en) * 1988-05-17 1990-06-26 Daiichi Electric Co., Ltd. Press brake with a displacement sensor of electric signal output
US5020407A (en) 1988-05-17 1991-06-04 Brinlee Charles P Adjustable form tool head
US5199293A (en) 1988-12-29 1993-04-06 Amada Company, Limited Sheet workpiece bending machine
GB2262464B (en) * 1988-12-29 1993-09-08 Amada Co Ltd Sheet workpiece bending machine
US5176923A (en) * 1989-07-24 1993-01-05 Ito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ld-press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electric servo motor and linking mechanism
NL8902274A (nl) 1989-09-12 1991-04-02 Brouwer & Co Machine Ponsmachine.
DE4007204A1 (de) * 1990-03-07 1991-09-12 Otto Bihler Bearbeitungsmaschine, insbesondere stanz- und biegeautomat stichwort: bearbeitungsmaschine mit stangensteuerung
ATE120109T1 (de) * 1990-05-01 1995-04-15 Amada Co Ltd Revolverstanze mit einer matrizenwechseleinrichtung.
US5086633A (en) * 1990-07-05 1992-02-11 Meyerle George M Opposed motion, momentum balanced-at-impact punch press
JP2709755B2 (ja) * 1991-06-28 1998-02-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式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位置決め補正方法及び補正装置
JPH0571369A (ja) 1991-09-13 1993-03-23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US5390574A (en) * 1992-12-15 1995-02-21 Murata Machinery Ltd Control for 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variable pump output pressure of a hydraulically operated punch press
DE4306307C2 (de) * 1993-03-01 1997-08-1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chadensverhütung an numerisch gesteuerten Maschinen bei Netzausfall
US5478301A (en) 1994-08-02 1995-12-26 Amada Engineering And Service Co., Inc. Punch press system
JP3001377B2 (ja) * 1994-08-08 2000-01-2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停電時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H08108300A (ja) * 1994-10-06 1996-04-30 Murata Mach Ltd パンチプレスの動作制御装置
US5742143A (en) * 1995-01-20 1998-04-21 Kabushiki Kaisha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Motor control system with selectively operated A/D convertor
JPH0910858A (ja) * 1995-06-27 1997-01-14 Fanuc Ltd パンチプレス機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US5669866A (en) * 1996-06-10 1997-09-23 W. A. Whitney Co. Punch press with tool changer
EP0831303B1 (de) 1996-08-21 2008-04-23 Endress + Hauser Flowtec AG Wirbel-Strömungsaufnehmer mit einem Turbulenzgitter
US5829115A (en) * 1996-09-09 1998-11-03 General Electro Mechanical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tuating tooling
US5934165A (en) 1997-03-19 1999-08-10 Strippit, Inc. Adjustable punch assembly
FI108924B (fi) * 1997-04-25 2002-04-30 Lillbacka Jetair Oy Menetelmä työstökoneessa
US5941110A (en) * 1997-05-12 1999-08-24 Northern University Adapt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ailor welded blanks
JPH11241608A (ja) 1997-12-24 1999-09-07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機構
US5937694A (en) * 1998-03-03 1999-08-17 Mueller; Tom Portable cam actuated clinching, crimping and punching press
US6112568A (en) * 1999-02-03 2000-09-05 Finn-Power International, Inc. Roll forming using turret punch pres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1429B (zh) * 2013-04-10 2016-10-01 Smc股份有限公司 衝壓裝置
US9981299B2 (en) 2013-04-10 2018-05-29 Smc Corporation Punch apparatus
TWI628012B (zh) * 2015-11-04 2018-07-01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衝孔裝置
CN106934450A (zh) * 2017-03-30 2017-07-07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81455A2 (en) 2003-02-05
WO2000023207A2 (en) 2000-04-27
EP1281454A3 (en) 2009-05-20
EP1281455B1 (en) 2007-06-27
EP1281454A2 (en) 2003-02-05
DE69908799D1 (de) 2003-07-17
DE69936407D1 (de) 2007-08-09
EP1123169A2 (en) 2001-08-16
EP1123169B1 (en) 2003-06-11
ES2201772T3 (es) 2004-03-16
US6386008B1 (en) 2002-05-14
US6526800B1 (en) 2003-03-04
EP1281452A2 (en) 2003-02-05
EP1281452B1 (en) 2012-12-19
ATE365596T1 (de) 2007-07-15
EP1281452A3 (en) 2004-09-01
DE69936407T2 (de) 2008-03-20
BR9914628A (pt) 2001-06-26
KR100613724B1 (ko) 2006-08-23
EP2338619A2 (en) 2011-06-29
EP2338619A3 (en) 2018-05-02
EP1281453A3 (en) 2004-10-13
ES2287212T3 (es) 2007-12-16
ATE242667T1 (de) 2003-06-15
KR20010080233A (ko) 2001-08-22
WO2000023207A3 (en) 2000-11-09
EP1281453A2 (en) 2003-02-05
DE69908799T2 (de) 2004-04-15
EP1281455A3 (en) 2004-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8126B (en) A sheet fabrication center and methods therefor of optimally fabricating worksheets
CN100375658C (zh) 模具缓冲机构控制装置
US8065956B2 (en) Press
CN104209406A (zh) 一种新型汽车大梁成型工艺及冲压模具结构
US6021658A (en) Sheet fabrication machine, and method therefor, for optimally fabricating worksheets
CN207953165U (zh) 一种具有模内攻牙结构的精密连续模
CN104841773A (zh) 一种背板冲压模具
EP1453654B1 (en) A device for processing a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into a substrate
EP217607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bossing braille types onto laminar elements
CN110667170A (zh) 伺服压力机的智能偏心力矩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552463A (zh) 一种模切机
CN103639266A (zh) 一种导磁片落料模具
CN204710932U (zh) 一种具有定位缓冲预热功能的冲切模具
CN113634628A (zh) 一种金属板折弯装置
CN103464600A (zh) 一种高效率冲压模具结构
CN104998933A (zh) 一种双机联动扭轴折弯机控制方法
CN207127044U (zh) 一种冲压机
CN218224290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用冲压模具
JP4804207B2 (ja) プレス加工方法及びプレス加工装置
CN215943272U (zh) 一种3d打印模块化陶瓷产品装置
CN203713094U (zh) 一种新型气动式冲床设备
CN210390266U (zh) 一种纸盒自动压泡机构
CN210907818U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防撞机构
CN103143602B (zh) 双动微调成型机构
CN210876971U (zh) 旋转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