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74082B -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74082B
TW374082B TW860101154A TW860101154A TW374082B TW 374082 B TW374082 B TW 374082B TW 860101154 A TW860101154 A TW 860101154A TW 860101154 A TW860101154 A TW 860101154A TW 374082 B TW374082 B TW 3740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zone
patent application
unit
meth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60101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lbrecht Dams
Holger Herbst
Heinrich Aichinger
Gerhard Nestler
Herbert Exner
Gabriele Iffland
Alexander Weck
Original Assignee
Basf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Ag filed Critical Basf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74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740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carboxylic acids or symmetrical anhydrides with th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of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67/5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 C07C67/5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by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i) 本發明係關於藉將(甲基)丙烯酸與具1至5個碳原子之烷 醇反應以連績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燒基酯之方法及裝置。 如已知的,(甲基)丙烯酸一詞係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締酸之虎基酯爲一般所知且爲重要的,例如, 作爲製備用於作鳴如黏著劑之含水聚合物分散趙之起始單 體。 藉將(甲基)丙烯酸與具1至5個碳原子之單羥基烷醇於均 相液相於升高溫度下及於質子供給催化劑存在下反應以製 備(甲基)丙稀酸燒醋之方法爲已知的且述於,如,DE-A 14 68 932、22 26 829及22 52 334。此處之反應爲典型的平衡反應 ’其中丙晞酸及相關之烷醇轉變爲相對應酯之程度係由平 衡常數而限制。結果,未反應的起始物質需分離成形成之 酯並送回反應區以達成經濟操作。自未反應之(甲基)丙烯 酸分離形成之酯通常特別困難,因其沸點互相十分接近。 爲此理由’已提擬許多增加(甲基)丙烯酸轉化至對應酯之 方法,如使用增加過量燒醇對(甲基)丙晞酸之莫耳量、藉 適當共沸物形成有機夹帶劑來移除反應水或以適當溶劑反 應期間提取酯。然而’此等方法具必需回收大量烷醇或必 需將夹帶劑或提取劑離析之缺點《此外,增加的過量燒醇 會増加其副產物二烷基醚之形成。 GS-B 1 017 522係揭示製備丙烯酸正-丁酯之方法。關於酯 化條件,其建議基於反應物之總質量,(起始)捷醇對(起始) 酸之莫耳比爲2.3比5 ’及0.5至5%以重量計之催化活性續酸 或有機酸。此步骤之缺點爲需要増加過量之烷醇,其促進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____ 五、發明説明(2) 不需要之二烷醚之形成,及基於使用丙烯酸之量,於所述 條件下丙烯酸正-丁酯之產量並不令人滿意。 DE-C 25 52 987係揭示一種於均相、液態、無溶劑相,於升 高溫度下及於硫酸或有機磺酸作爲催化劑存在下將丙烯酸 及具1至4個碳原*子之單羥基烷醇呈1 (烷醇):1 (丙晞酸)至 2(烷醇):1(丙烯酸)之莫耳比例反應以連續製備丙烯酸之 烷基酯之方法,其中丙烯酸;烷醇及催化劑係連續饋入反 應區,形成之丙烯酸烷酯經疊置於反應區上且具頂部壓力 0.1至1大氣壓之精餾塔頂端藉精餾分離出來,於數小時之 逗留期間作爲至少一種含水共沸物之成份,該共沸物除丙 烯酸烷酯外包含水或水及烷醇作爲進一步成份,得到之餾 出物I分離成包含形成之丙晞酸醋之有機相及水相,爲產生 增加分離作用之目的,部分之有機相經頂端精餾區循環及 ,若需要,部分之水相循環以維持含水共沸物之组成物, 坑基醋係以本身已知方法自過量有機相中分離且部分之反 應混合物自反應區中載出,藉蒸餾除去高沸點物質及因此 得到之餾出物回至反應區。 DE-C 25 52 987之主要目的爲避免不需要之醚自(起始)烷醇 中形成。然而,DE-C 25 52 987之步驟之缺點爲雖然將載自反 應混合物者做蒸館處理及將由此得到之齒出物送回反應區 ,但基於使用之丙烯酸、丙烯酸境^旨之產量並不令人滿意 。於二坑基链副產物形成之達到的還原亦不完全令人滿意 。此亦應用至時空產量。其係假設此係由酸醋化催化劑之 低濃度所引起。 _ -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M規格(210 X 297公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 發明説明(3) 因此,於較早(由優先權)之未先公開之EP-A 0 733 617已提 議於増加濃度之催化劑存在下進行酯化方法,其促進於酯 化中作爲另一副產物之形成的氧基酯之再解離且因此基於 在所給逗留時間中使用之(甲基)丙烯酸下增加酯之產量。 於較早(自優先、權)未先公開之歐洲專利申請案第96115454.9 號亦已提出當藉包括至少二個,較佳連續操作,呈序列相 連之反應區域之階式蒸發器之反應區且一反應區域之液態 載出流形成至下一個反應區域之進料流達到高產量酯,使 獲得二烷基醚量之進一步減少。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連續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 3旨之酯化方法,其不僅可產生最佳之產量亦可用較溫和之 反應條件且因此大大減少謎之形成、減少高滞點物質之形 成、具高時空產量、增加工戚操作之彈性外,由於減少儀 器元件之數目亦減低主要之經費。 以連續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之已知方法開始,其 係藉於均相、液態、無溶劑相於升高溫度及於酸酯化催化 劑存在下將(甲基)内晞酸與具丨至5·個碳原子之烷醇反應, 其中(甲基)丙晞酸、烷醇及催化劑饋入反應區,形成之水 於叠置於反應區上之精館單元藉精餘移除於逗留時間期間 作爲包含烷醇之混合物之组份,由此得到之餾出物分離成 包含烷醇之有機相及包含水之水相,有機相送回精餘單元 ,反應混合物自反應區載出並傳送入包括另一個精餘單元 之蒸餾分離區且形成之(甲基)¾烯酸烷酯於後者分離出來 。本發明方法之特徵在於 -6 _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樓準(0奶)八4規格(21(^297公釐) -ml - » *^1 I ^υ§ m^i ml I m md \eJ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 濟 部 .中 標 準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a) (甲基)丙埽酸及具1至5個竣原子之烷醇係以莫耳比1 : 0.75至1 : 2反應, b) 於精館單元形成之有機相基本上係完全送回精館單元, c )於精餾單元形成之水相基本上係自系統移除, d) 載自反應區之,反應混合物,添加水,餘入另一個精館單 元(I)且於比分離成包含催化劑及殘留(甲基)丙晞酸之產 物(Π)及包含(甲基)丙埽酸之烷基酯、殘餘烷醇及水之產 物(I), e) 於精餾單元形成之產物基本上係完全送回反應區, Ο得自精餾單元之產物(I)分離成包含(甲基)丙烯酸之烷基 酯之有機相及水相及 g)於精館早元(I)形成之有機相積入進一步精餘單元(及 於此(甲基)丙晞酸之烷基酯自殘餘烷醇中分離且殘留燒 醇回至反應區。 於精餾單元II形成之底部產物可有利地基本上完全送回 精餾單元I» 於此及以下’名詞精餾單元係指熱輸入產生蒸氣其升高 並與向下流之液相接觸之一般設計之裝置。此等亦包括簡 早蒸館塔。一般而言,然而,此爲具内部零件以提供液禮 及蒸氣間足夠接觸之精餾塔》此内部零件爲塔盤如泡罩拉 盤、多孔塔盤,特別是雙流塔盤、床、墊板或其類似物: 爲簡化連接關係之了解,各種精餾單元以羅馬數字加以編 號。各種特別經敘述產物亦依此-法编號》 由於酸酯化催化劑之相當低的揮發性且亦因爲水經醋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tT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五、發明説明(5) 單元且自反應區移除,於酯化及於精餾單元I兩者之反應混 合物中催化劑之以重量計比例在反應區内自第一反應區至 第二精餾區增加且,若存在數個反應區域,則自反應區至 反應區亦增加。 酯化作用係於減壓下進行以移除反應的水且於空間及藉 調節裝置分離接續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之分離作用。於精 餾區之酯化及接續之(甲基)丙晞酸烷酯之分離可因此非常 彈性地調整。導入第二精餾區作爲用沸移除(甲基)丙烯酸 烷酯之水因此僅對酯化有些微影響。 反應區由一或多個反應區域所組成。於本發明之實例具 複數個反應區域,宰連這些爲有利的。此處一個反應區域 之液體輸出流形成進料至下游反應區域。此可藉溢流發生 。若各別反應區域係各個分開之裝置,則基於主要經費之 考量’其爲2至4個。皆多於1個反應區域係建於一個且相 同反應器内(如,利用分離金屬片),則反應區域之數目亦 可大於4。於複數個反應區域之情況下,蒸氣饋入一般精餾 塔之反應區域,該塔中液體溢流有-利地進入第一反應區域 。冷凝後’館出物分成兩相,包含多數烷醇之有機相及包 含多數水之水相,且有機相係基本上完全,較佳爲完全, 送回精餾單元m » 於各種反應區域之反應混合物之溫度正常係相當於在設 定麼力下’較佳爲0.1至1大氣壓下,特別值爲01至0 5大 氣壓下,相關反應混合物之沸點,亦即其正常係随階式蒸 發器(於數個反應區域之情況)至精餾單元丨底部而增加。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 297公楚 (請先聞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瓦) 訂 A7 五 、發明説明(6)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二離及(甲基)丙烯酸之虎基醋之蒸餘移除可 ^較㈤和反應條件下進行。反應可壓力自⑽毫巴至大氣愿 ,較佳爲於頂部(水分離塔之頂部)自2㈣7〇〇
別佳爲300至450毫巴下,人ηΛ γ W 这_ ,鼋巴下,及於90C至115X:下於所有反應區 ’行。在所有反應區域中壓力可爲相同的1餘單元工 較佳係於大氣壓力及1(){r(^13(rc下操作。於精館單元!反 應區下游之溫度不應超過13rc,爲壓缩不需要之聚合反應 成爲第二反應。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例,於第—反應區域之催化活性酸 之含量,基於存在其中之反應混合物,爲〇丨至丨〇 %以重量 计,較佳爲0· 1至6 〇/〇以重量計,之對甲苯磺酸或與其等莫耳 量之另一種有機確酸及/或硫酸。於精餾單元j之液相中之相 對酸含量,基於其中混合物爲較佳2 5 %至25 %以重量計。 於反應區中反應物之總逗留時間通常爲〇 25至15小時,較佳 爲1至7小時,特別佳爲2至5小時。較佳係區域至區域向下 游方向減少。於精餾單元I之液相,較佳爲〇 2至5小時。於 精餾單元I,由於增加的催化劑含量,使得於酯化作用中形 成之氧基酯部分解離至些微量》此爲本發明方法之重要優點 〇 本發明方法之一實施例包括連續循環部分反應區下游第 一精餾單元之液體至反應區,較佳至第一反應區。爲除去 高沸點物質,此精餾單元I之另一部分底部液體饋入,較佳 係連續饋入至另一蒸餾單元,其中低沸點物質自高沸點物 質(形成之齊聚物及聚合物)分離出來,較佳於一階段且分 -9-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n .H - *1 n - — 1· I n I n II ^ (請先閣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86101 15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87年12月)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批。此等低沸點物質基本上為(甲基)丙缔酸烷酯、水、烷 醇及(甲基)丙烯酸。饋係饋入精餾單元!以增加產量*於^ 外的蒸館單元,部分氧基醋同樣地解離,使得有用物質2 流失可保持非常低。 自精餾單元I,相對應於自最後反應區域饋入此精餾單元工 之量之20 %以重量計至95 %以重量計之部分量,較佳為% 至55 %以重量計,係有利地送回反應區。為限制無法解離 之尚沸點副產物之部分,自精餾單元丨流出,基於饋入反應 區起始物質’ 1至20 %以重量計,較佳為2至1〇 %以重量 *十,至另一蒸館(精館)單元IV為足夠的。自此蒸餘(精餘)單 元IV移除之高沸點物質之量為3至30 %以重量計,一般為5_ 15 %以重量計,基於饋入此區之量。基於形成之丙烯酸烷 酯之總流失為小於1.5 %。 相當於自蒸餾(精餾)單元IV中移除之高沸點物質中存在 之催化劑之量的新鮮催化劑量饋入第一反應區,較佳為連 續地。此使得於反應區及於精餾單元丨中催化劑之所需濃度 維持於固定標準。催化劑之循環使得催化劑完成反應步騾 為多餘的且減少新鮮催化劑的消耗。方法穩定劑亦於液流 中自系統移除,使穩定劑含量安定於一固定值。 基於所使用(甲基)丙烯酸之量的轉化典型地為2 95莫耳 %。有利地’第一反應區係於轉化率$ 9〇莫耳%下操作。 若使用呈序列連接之複數個反應區域(階式蒸發器),較佳 為建構成逗留時間隨自反應區域至反應區域之_連之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貫施例,鎖入丙烯酸對馈入娱1醇之莫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MS ) A4規格(2Ι0χ297公潑) --------- 裝 訂—i-----—線 { 、. (請先閱讀背面 '之·"意事項再嗔專本耳j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8) 耳比爲1 : 0.75至1 ·· 2。特別有利之化學計量比爲1 : i。起 始物質之化學計量之使用具,除酯化之低溫外,達到大大 減少二燒基鍵形成之好處。再者,此導致於升高催化劑濃 度下過量的(甲基)丙烯酸存在於精餾單元I之液相中,其反 過來具優點即由自發形成之烷醇於原處解離而反應得到(甲 基)丙缔酸烷基而非進一步形成二烷基。 使用對甲苯磺酸及/或其它有機磺酸及/或硫酸作爲酯化 催化劑爲特別有利的。其於存在其中之反應混合物,於反 應區中催化活性酸之含量可爲0 · 1至6 %以重量計對甲苯磺 酸及/或與其等莫耳量之其它有機磺酸及/或硫酸。基於存 在其中之反應混合物,精館單元I液相中催化活性酸之含量 可爲2.5至25 %以重量計對甲苯磺酸及/或與其等莫耳量之其 它有機磺酸及/或硫酸。 因使用之丙烯酸包含小量乙酸,除二烷基醚外,乙酸之 烷基酯會形成副產物。於蒸餾移除水時,兩第二組分皆至 疊至於反應區上之精餾單元III之頂端並殘留於烷醇,亦即 ,精餾單元111之有機相有利地係送回反應區。結果,兩不 純物聚積於有機相。使用於乙酸變質之粗丙烯酸特別有利 。在此情況下,由於很小量的二烷醚及丙烯酸烷酯,此情 況係足以流出有機相之支流,通常小於i 〇/〇之使用的烷醇量 。於此法,低沸點物質自系統中移除且不會進入純產物。 於另一實施例’疊至於反應區上精餾塔III之頂部產物之 有機相之支流於另一塔中分離成包含二炫1醚、乙鍵垸g旨、 烷醇及水之頂部產物,及大部分由烷醇所組成之底部產物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瘦) — II - -- - -I 11 - - - - - - - . - -^ν^. -I— -I — i mi I - 1 (請先閉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9) 。得自此精餾塔底部之烷醇以上述方法回至反應區,較佳 係經精餾塔III,以分離低沸點物質。 精餾單元I之頂部產物之有機相包括(甲基)丙烯酸烷酯作 爲主成份及烷醇及水。於此精餾塔,(甲基)丙烯酸及(甲基) 丙烯酸之烷氧基妓酯(於此後亦縮寫成烷氧酯)藉適當設定 流入頂部產物之操作參數而移除且不需進一步分離。 下游精餾單元π (坑醇/酯分離)較佳係操作使得含小量水 及丙晞酸坑酯之燒醇在此精餾塔II之較上端取出作爲頂部 產物且送回到反應區,且純(甲基)丙烯酸烷酯於精餾塔之 較低端取出。炊醇/酯分離之特別佳實例包括於汽化器之上 ’於汽化器及第五塔盤間,最適當爲汽化器上之精餾塔π 之較低端取出蒸氣形式純酯作爲側流。此氣體流以已知方 法使用傲存穩定劑(如氫酿-甲基鍵)冷凝及再穩·定。爲避免 高沸點物質之形成,自精餾塔II之汽化器取出一支流其供以 分離烷醇及酯,通常爲1至20 %,較佳爲1至5 %饋入此塔中 量之支流,並送回反應區或較佳至精餾單元b取出呈蒸氣 形式之純酯不需進一步純化。 - 較佳之實例包括再循環用於烷醇/酯分離之精餾塔II之頂 部產物至疊至於反應區上方之精餾塔III之上部,以避免其 中存在之水流進反應混合物。 於另一實例,(甲基)丙烯酸烷酯呈液態形式於烷醇/酯分 離塔(精餾塔II)取出且所需純(甲基)丙烯酸酯經下游高沸點 物質精餾塔頂部分離出來。包含具相當高沸點之副產物之 得自高沸點物質精餾塔之底部液體係有利地,較佳爲直接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I I I- - I -1 - 1. - - . iJI—. - - - - -I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説明(10 ) 地’送回反應區及/或精餾單元I。 本發明之方法係特別佳用於製備丙烯酸正丁酯。 根據本發明如上述自反應區物理分離之於精餾單元〗形成 之蒸氣饋入反應區。關於經此區頂端分離出來且包含標的 醋之混合物基本士可分辨出兩種情況。若分離出來之混合 物爲雜共沸物’如於製備丙缔酸正丁酯之情況,其滞物於 冷凝後自行分離成水相及有機相《水相正常地主要包含水 及一些烷醇,水相通常基本上包含形成之酯及烷醇。爲調 節精館分離作用,適當之部分有機相經頂部送回精館區。 爲維持含水共沸物之組份,適當的部分水相送回精餾區工 ,較佳係類似地經疊置之精餾塔頂部。存於部分之未循環 之水相的烷醇可藉如汽提(如使用空氣或氣流)分離出來並送 回反應區。較有利係直接送回。棄置此處形成之基本上之 純水。 若經根據本發明方法之精餾區頂部連續分離出來包含標 的酯之含水共沸物並非離共沸物,則其於冷凝後將不會自 行成離成水相及有機相。然而’此分離可容易地藉水提取 存於共沸物之燒醇且藉精館分館出殘留之水/烷醇混合物。 烷醇係有利地送回反應區,較佳係經疊置之反應區頂部。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若雜共沸物形成’特別佳之實例包括將得自疊置於反應 區頂部之精餾塔III之過量水相(得自酯化作用之反應水)傳 送至精餾區I之頂部產物。此雜共沸物之水相於相分離後吸 收較少烷醇因爲有機相之高(甲基)丙缔酸烷酯含量及較低 之烷醇含量。過量的反應水,其包含丨%以重量計至5 %以 —_ -13- 本紙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瘦)~~ 經茇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Η 、 一 ' 重量計,平均2.5 %以重量計之烷醇可自此於精餾單元1頂 部得到之水相中移除β —般而言,進一步包含汽提烷醇之 方法步驟可被省略β 若已正確地調節精餾分離作用,取自精餾單元I之共滩物 通常不含有起始被。然而,若非後者之情況,起始物質可 以水或險性溶液藉提取分離出來且,若適當,提取液可接 著以本身已知方法完成反應。 於本發明之方法,酯化反應及熱分離兩者皆較佳於本身 習用之聚合作用抑制劑之慣用量存在下進行。通常使用, 基於or ’/?-單乙烯未飽和單禮量,0 〇1至〇 1 %以重量計之 適合的聚合作用抑制劑。其係有利地添加於疊置於反應區 上方之精館塔1之頂部、精館單元I之頂部及精館單元II之 頂部(坑醇/酯分離塔)。適合的聚合作用抑制劑爲,例如, 驗系化合物如氫g昆、氫g昆-甲基謎,及對·苯g昆、啡〃塞畊、 甲基、苯二胺及/或空氣。 與前案之方法相較,本發明之方法明顯減少次步驟及分 離操作之數目,因自酯化作用移除-水之分離及藉添加水移 除(甲基)丙晞酸坡酯使具高彈性、減低逗留時間、基於使 用起始酸得到增加之所需酯之產量、產生減少量之醚、導 致少量高滞點副產物之形成及因此減少自反應及精餾單元 之液相之排放並値得注意的是高沸點物質之再解離及有用 物質之回收係於簡單而無另—分離塔的汽化器/冷凝系統( 第四精館單元)中發生。因高沸點物質之移除導致之減少量 的損失可歸因於相當高沸點之氧基酯(如烷氧丙酯)於精餾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 297公瘦)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衮· 訂l· 第86101 15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87年12月) Μ 五、發明説明(12 ) 單元I及IV中之部分再解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整個方法係使用總共僅三個分離塔 (單元)而進行: 1·自反應移除水之精館單元III, 2.自高沸點物質,丙烯酸及催化劑分離(甲基)丙烯酸烷酯 之精館單元I,及 3 _送回烷酵並經侧移離析純酯之精餾單元〖j。 另一實施例需二個額外的分離塔用以 精銷單元⑴之項部產物之有機相移除乙酸J用以^應 水中汽提烷醇。然而,由於是分離小量,分離塔(單元)僅 需小額投資且不含反過來影響本方法之其它優點。 本發明之進一步广節及優點可由圖之輔助見於下述實例 中,其中'此圖示於為用於製備丙烯酸正_ 丁酯之裝置的 示意圖。’ 粽餾塔(單元)係標以羅馬參數。再者,為便利明顯,通 常產物標示係額外精確地以羅馬數字標於特定實例中。 經濟部中央梂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於進行本發明製備丙烯酸正_ 丁酯之方法之於圖之工廠 具有三個精餾塔丨、:Π、ηι及一個蒸餾單元[V ; 丁醇為正· 丁醇。此外,供以二個酉旨化反應器5及6,其係依序經路線 7連接。並因此形成反應階式蒸發器。對流汽化器8及9係與 反應益)及6連接。丙烯酸以4莫耳/小時經路線 反應器5且丁醇以4莫耳/小時由疊置於第—反應器=二 經路線12饋入。再者,作為催化劑之含水對甲苯磺酸,基 於使用之起始物質,係以丨.5%以重量計之量經路線Η導入 -1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愛) A7 B7 五、發明説明(丨3 ) 第一反應器5。於第一反應器5之反應係於1〇〇β(:,於第二反 應器6在105°C下,在系統壓力38〇毫巴及於反應區之逗留時 間約3小時下加以進行。 自反應器5及6升起之蒸氣經路線13及14導入泡罩塔盤塔 III作爲第一精餾單元並於其中精餾。此塔ΙΠ之頂部產物 不含丙烯酸。其於表面冷凝器16中冷凝並運輸至分離器17 。於此,分離出含70 %以重量計丁醇、12 %以重量計丙烯 故丁酯、S 13 %以重量計水、4%以重量計乙酸丁酯及2〇〇〇 PPm分離出之二丁醚。其經路線18完全回流至塔III。於分離 中形成之水相,其仍含有6%以重量計丁醇、300 ppm丙締酸 丁酯、750 ppm乙酸丁酯,被完全分離出來以移除反應平衡 並經路線19饋入精餾塔I下游之潷析器24。 自第二反應器6流出之液態生酯經路線2 1饋入精餾塔I。 其包含78 %以重量計所需產物丙烯酸正-丁酯、約4 %以重 量計每個未反應之起始物質丁醇及丙烯酸,約5 %以重量計 催化劑及0.2 %以重量計水以及最多20 ppm之二丁酯。殘餘 物爲高沸點副產物,特別是氧基酯化合·物。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m - I— » m *^^1 I- 1 I -- —I .- I— , I -e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丙烯酸及高沸點物質與部分產物及醇一起於精餾塔I中分 離出來作爲底部產物(產物II),該精餾塔I係裝配以25個篩 網塔盤並於周圍壓力下操作。底部產物(產物Π)包含20 % 以重量計丙烯酸、45 %以重量計丙烯酸丁酯、3 %以重量計 丁醇、8 %以重量計水。經路線2 1餚入之部分進料量係經 路線22送回第一次反應區域。- 大部分之高沸點物質(最多爲饋入量之80 %)在此於精餾 -1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廣) A7 A7 經濟部中央榡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I發明説明。^ 塔I之液相中裂化以形成起始物質及產物。由於底部產物之 高丙烯酸及水之含量,僅有些做量的低沸點副產物(含2〇〇 ppm二丁醚)在此形成。此等副產物經塔1頂端與主要產物流 :起被分離出來並作爲低沸點最小雜共沸物並經路線23傳 送入冷凝器於此’塔中液體及頂部產物分離成水相及 有機相。爲維持塔I中之雜共沸物,得自頂部24之水相經路 線25饋入塔且有機相經路線26饋入作爲回流。水相包含运 3%以重量計有機成份,主要是丁醇。有機相包含75至8〇% 以重量計丙烯酸丁酯、14至20 %以重量計丁醇、2至3%以重 量計水、1500 ppm乙酸丁酯。相對應於反應中轉化之過量 水經路線27自系統中移除。 基於饋入酯化作用之起始物質之量,5 ❶以重量計底部產 物(產物II)經路線28載出並饋入撥拌容器iv。於該處,產 物於周圍壓力及180 °C下分批蒸發直至黏度明顯地上升β 起始物質丁醇及丙烯酸仍存於其中且產物丙烯酸丁酯首先 被蒸餾出來。基於饋入之量,餾出物之量最多約爲6 5 %以 重量計。於接著之高沸點物質之裂.化,局部排放流蒸發至 約爲原質量之15%,且低沸點物質如丁烯及二丁醚僅於最 後有些微之量形成《於攪拌容器…中得自裂化之冷凝蒸氣 基本上包含丙酸、丙烯酸丁酯、丁醇及水β此產物直接再 循環至塔I之底部以作高沸點物質分離。並不進行進一步之 精餾。 ^ 於塔I自共沸蒸餾所得之有機顶端產物(產物〗),其不含 向滞點物質及丙缔酸,經路線31餚入裝設有25個塔盤之蒸 ___ -17-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Α4規格(2ΙΟΧ 297公釐)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 - I Τ* *τ A7 B7 五 '發明説明(15 i 餾塔II並於其中精餾。丁醇、殘留水及任何存在其中之低 沸點物質經路線32取出做爲頂端產物(產物V)。此包含65至 70 %以重量計丁醇、20至30 %以重量計丙烯酸丁酯、8至10 %以重量計水、蠤500 ppm二丁醚、S 4000 ppm乙酸丁酯。 此頂端產物(產物V)於冷凝器33中冷凝且部份量經路線34回 流至精餾塔II之頂端3殘留量經路線35與經路線12饋入之新 鮮醇一起經第一塔I酯化。丙烯酸丁酯於此塔II之液相中濃 縮且,爲達到所需顏色數及爲分離出方法穩定劑,經路線 36於蒸氣型式取出作爲側流,於冷凝器37中冷凝並經路線 38運輸離開。純產物包含S 50 ppm丁醇、S 50 ppm丁二醚、 S 150 ppm水、各50 ppm丙晞酸。 包含S 2 %以重量計饋入塔之小底部液流(產物VI)係經路 線39傳送至塔I中高沸點物質分離之底部。 殘留物自攪拌容器IV經路線40載出。路線41連接塔III及II 至眞空泵。塔之廢氣經路線42移除《塔I及II之液相分別經 對流汽化器43及44加熱。 純酯具純度S 99.9 %,基於丙烯酸及丁醇之產量於各情況 下爲理論値之98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另一個實驗,第二酯化反應器6停止操作且得自第一反 應器5之生酯經路線7直接導入塔I之底部。反應於1 0 5 °C下 進行。二個不同反應器相較,以相同進料流且因此減低逗 留時間,及其它方面相同之方法參數,則可得到包含71 % 以重量計所需產物丙烯酸正-丁酯、0.4 %以重量計水、最多 20 ppm二丁醚、約7 %以重量計各起始物質(丁醇及丙烯酸) • 18 - 本纸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ι6 及最多5%以重量計催化劑之生醋。殘餘物爲高 麻 ’特別爲氧基酯化合物。 吻 由此製得之生醋於相同方法參數下於完成反應部分以類 似第一個實驗之方法純化,基於起始物質,得到於總產量 98 %之99.9 %純產物。 -----.-----.味! (請先sg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第8610115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88年8月) A8 B8 C8 D8
    % ; » 、 侧尤 個精餾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連續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之方法,其係藉於 均相、液態、無溶劑相於升高溫度及於酸酯化催化劑存 在下將(甲基)丙烯酸與具1至5個碳原子之燒醇反應,其 中(甲基)丙烯酸、烷醇及催化劑饋入反應區,形成之水 於疊置於反應區上之精餾單元(111)藉精餾移除於逗留時 間期間作為包含烷醇之混合物之組份,由此得到之館出 物分離成包含烷醇之有機相及包含水之水相,有機相送 回精齒單元(III) ’反應混合物自反應區載出並傳送入包 括另一個精餾單元之蒸餾分離區形成之(甲基)丙缔酸燒 酿於後者分離出來,其中, 丑)(甲基)丙烯酸及具1至5個碳原子之烷醇係以莫耳比 • 1 : 0.75至 1 : 2反應, b )於精餾單元(ΠΙ)形成之有機相基本上係完全送回精館 WO 一 早兀, C )於精餾單元(III)形成之水相基本上係自系統移除, d )載自反應區之反應混合物,添加水,饋入另 單元(I)且於此分離成包含催化劑及殘留(曱基)丙烯酸 之產物(II)及包含(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殘餘境醇及 水之產物⑴, e )於精飽單元⑴形成之產物(u)基本上係完全送回反應 區, Ο得自精餾單元⑴之產物⑴分離成包含(甲基)丙烯酸之 •烷基酯之有機相及水相及 g)於精趨單元⑴形成之有機相饋入另一個精餾單元(^) ϋ—1 HH ϋ·^— —1 nn 1 m^i i^i·— ^^^^1 ft— ^^^^1 ^^^^1 -1 ^4 i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ο 7 0 S 2 ?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及於此(甲基)丙晞酸之垸基醋自殘餘燒醇中分離且殘 留烷醇回至反應區。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反應區包括至少 兩個區域呈序列相連之階式蒸發器,且一反應區域之排 放流形成馈入流至下游反應區域,且其中第一反應域之 溫度為70-150°C,且最後一個反應區域為100_160°C,且 其中反應溫度隨階式蒸發器升高。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於各反應區域之 壓力為100毫巴至大氣壓,其中反應物於反應區域之總逗 留時間為0.25至15小時’且其中逗留時間係隨連續反應 區域減少。 4 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自 反應區域升起之蒸氣饋入精餾單元(ΙΠ),該精餾單元(ΙΠ) 之液態回流僅流回第一反應區域。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使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之催化劑包括對甲笨磺酸及/或另一種有機磺酸如甲磺 酸、苯磺酸、十二苯磺酸及/或硫酸,其中於第一反應區 域之催化活性酸之含量’基於存在其中之反應混合物, 為0· 1至10%以重量計,之對甲苯磺酸或與其等莫耳量之 另一種有機磺酸及/或硫酸,其中於精餾單元⑴之液相 中之催化活性酸之含量,基於存在其中之混合物,為25 至25%以重量計之對甲苯磺酸及/或與其等莫耳量之另一 種有機磺酸及/或硫酸。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甲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说格(21_0)<297公羡)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烯酸及催化劑皆直接饋入反應區,欲醋化之埃 餘…二m丁醇且係經精餘單元⑽饋入反應區,其中销 =早:為—精館塔’且其中反應區包括具對流汽化 益 < 反應4,且並中於社处;cm ;精餘早元(III)頂端得到之水相基 本上完全載出。 ^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泛士 ^ 貝尤万法,其中產物(I)分離成包 括(甲基)丙缔酸正-丁基酷及正_丁醇之有機相與水相, =分水相係回到精料元⑴,液態水相及液態有機相係 存於㈣單元⑴’㈣單別)為精料⑴’載自反應區 义產物混合物係饋入猜餾塔⑴之較低部分且水之添加係 於精館塔⑴之較上部分進行,且其中部A,得到之包含 (T基)丙締酸正-丁基酷及正_ 丁醇之有機相係回到精餘 塔(I)之較上部分。 根據申叫專利範圍罘7項之方法,其中於精餾單元⑴所 形成及包含催化劑與殘留(甲基)丙烯酸之產物(π)基本上 係直接及/或經精餾單元(111)完全送回反應區,較佳為第 一反應區,其中部分於精餾單元⑴形成之產物(11)載出 並饋入蒸掏單元(IV)且於此分離成包含正·丁醇、(甲基) 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之正-丁基酯之產物(m)與包含酸 酯化催化劑及具沸點高於(甲基)丙缔酸之正_ 丁基酯之組 份之產物(IV) ’產物(m)送回精餾單元(1)及/或反應區。 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產物⑴之有機相 馈入精飽單元(II)並於此分離成a)包含殘留正_丁醇及且 >弗點低於(甲基)丙婦酸正-丁 g旨之組份,b )(甲基)丙締酸 -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洗格(210 X 297公嫠) ------ir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正-丁醋及C)具’/弗點咼於(甲基)丙稀酸正-丁酿之產物 (vi),產物(v)送回反應區,係經精餾單元(ΠΙ),產物(VI) 回至精館單元(I),精顧單元(II)為精館塔(η),且其中產 物(V)於精飽塔(π)之上部取出’產物(νι)自精館塔(η)之 底部取出,,且(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係於精餾塔(π)之 較低處以側支流呈蒸氣型式取出。 I 〇.根據申请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階式蒸發器具 有2至4個反應區域。 II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區域係各 別於空間上分離。 1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方法’其中該階式蒸發器具 有2至4個反應區域。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反應區 域之溫度係80- 130°C且在該最後反應區域之溫度係1〇5_ 130〇C。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在各反應區域之 壓力係200毫巴至700毫巴。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催化活性酸之 存在量係該存在之反應混合物之〇_ 1至6重量0/〇。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在該反應區域中 之該反應物之總逗留時間為1至7小時。 17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在該反應區域中 之該反應物之總逗留時間為2至5小時。 1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在各反應區域中 -4-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2 6 Ο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之壓力係相同地。 19. 一種用於進行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 連續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之方法的裝置’其包括 提供反應物之一的饋入路線(10)及催化劑之饋入路線(11) 之第一反應器(5),及第二反應器(6),其經溢流(7)互相 連接且其兩部分頂端經路線(13,14)連接至精餾單元(III) 之較低部分,其頂部經冷凝器(16)與具使反應水流至分 離器(24)之放流路線(19)之分離器(17)相連接,其中分離 器(24)係經冷凝器(20)連接至精餾塔⑴之頂部且第二反 應器(6)係經路線(21)連接至精餾塔⑴,該精餘塔⑴之底 部係經路線(22)與第一反應器(5)相連接且經路 蒸餾單元(IV)相連接。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 良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準 標 家 國 國 中 用 適 度 I尺 本 釐 一公 97 2
TW860101154A 1996-02-06 1997-01-31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TW37408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604252A DE19604252A1 (de) 1996-02-06 1996-02-06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74082B true TW374082B (en) 1999-11-11

Family

ID=778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60101154A TW374082B (en) 1996-02-06 1997-01-31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5945560A (zh)
EP (1) EP0795535B1 (zh)
JP (1) JPH101455A (zh)
KR (1) KR970061851A (zh)
CN (1) CN1137875C (zh)
BR (1) BR9703407A (zh)
CA (1) CA2196915A1 (zh)
CZ (1) CZ33597A3 (zh)
DE (2) DE19604252A1 (zh)
DK (1) DK0795535T3 (zh)
ES (1) ES2163671T3 (zh)
ID (1) ID15885A (zh)
MX (1) MX9700899A (zh)
MY (1) MY121248A (zh)
SG (1) SG85587A1 (zh)
TW (1) TW374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1983A1 (de) 1998-11-11 2000-05-18 Basf A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US6180820B1 (en) * 1999-09-14 2001-01-30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butyl acrylate
US6172258B1 (en) * 1999-09-14 2001-01-09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butyl acrylate
US6926810B2 (en) * 2001-03-15 2005-08-09 A. E. Staley Manufacturing Co. Process for obtaining an organic acid from an organic acid ammonium salt, an organic acid amide, or an alkylamine organic acid complex
US6982026B2 (en) * 2001-03-15 2006-01-03 Tate & Lyle Ingredients Americas, Inc.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organic acids or organic acid amides
DE10127941A1 (de) 2001-06-08 2002-05-29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estern
DE102004038013A1 (de) 2004-08-04 2006-03-16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estern
DE102005010588A1 (de) * 2005-03-08 2006-05-24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DE102005010587A1 (de) * 2005-03-08 2006-06-0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CN101041621B (zh) * 2006-11-24 2010-12-01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 制备(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方法
US7857944B2 (en) * 2007-04-25 2010-12-28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erification
US8765217B2 (en) 2008-11-04 2014-07-01 Entrotech, Inc. Method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meth)acrylate syrup and adhesives therefrom
DE102008060218A1 (de) 2008-12-04 2010-06-10 Evonik Stockhausen Gmbh Aufarbeitungsverfahren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alkylestern
US8329079B2 (en) 2009-04-20 2012-12-11 Entroche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partially polymerized compositions and polymers therefrom
DE102010062601A1 (de) 2010-12-08 2012-06-14 Evonik Stockhaus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estern
CN102627716A (zh) * 2012-03-29 2012-08-08 沈阳长城润滑油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54072A (zh) * 2013-05-14 2013-08-21 江门谦信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丙烯酸丁酯粗产品的变压工艺
CN104418922B (zh) * 2013-08-23 2016-12-28 河北科技大学 采用一步法连续合成烷基糖苷的苷化反应器
JP6287269B2 (ja) * 2014-01-30 2018-03-0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酸ブチルの製造方法
FR3083233B1 (fr) * 2018-06-27 2020-05-29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purification d'acrylates legers.
JP2022529127A (ja) * 2019-04-16 2022-06-17 ローム アンド ハース カンパニー 酸触媒によるアクリル酸およびメタノールからのアクリル酸メチルの合成
CN113574047A (zh) * 2019-04-16 2021-10-29 罗门哈斯公司 由丙烯酸和甲醇进行的酸催化的丙烯酸甲酯合成
KR20240041972A (ko) 2021-07-29 2024-04-01 바스프 에스이 아크릴레이트의 연속 증류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17522A (en) * 1963-09-26 1966-01-19 Distillers Co Yeast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tyl acrylate
DE1468932B2 (de) * 1965-09-23 1976-01-22 Röhm GmbH, 6100 Darmstadt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niedermolekularen aliphatischen acrylsaeureestern
DE2226829A1 (de) * 1972-06-02 1973-12-20 Knapsack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rylsaeureestern
US3776947A (en) * 1972-10-10 1973-12-04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Continuous esterification process
DE2548561C2 (de) * 1975-10-30 1983-09-29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dioctylätherfreien 2-Äthyl- hexylacrylats
DE2552987C2 (de) * 1975-11-26 1983-09-29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ätherfreier Acrylsäurealkylester
US4733004A (en) * 1986-06-23 1988-03-22 Ashland Oil, Inc. Continuous esterifica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product recovery
FR2723089B1 (fr) * 1994-07-28 1996-09-06 Atochem Elf S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l'acrylate de butyle par esterification directe
DE19510891A1 (de) * 1995-03-24 1996-09-26 Basf A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en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DE19536178A1 (de) * 1995-09-28 1997-04-03 Basf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163671T3 (es) 2002-02-01
CA2196915A1 (en) 1997-08-07
CN1137875C (zh) 2004-02-11
JPH101455A (ja) 1998-01-06
DE59704499D1 (de) 2001-10-11
DE19604252A1 (de) 1997-08-07
BR9703407A (pt) 1999-01-05
KR970061851A (ko) 1997-09-12
CN1168370A (zh) 1997-12-24
DK0795535T3 (da) 2001-11-19
EP0795535A1 (de) 1997-09-17
CZ33597A3 (en) 1997-09-17
US5945560A (en) 1999-08-31
ID15885A (id) 1997-08-14
MY121248A (en) 2006-01-28
MX9700899A (es) 1997-08-30
EP0795535B1 (de) 2001-09-05
SG85587A1 (en) 2002-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74082B (en)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TW374766B (en)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TWI250148B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utylacetate and isobutylacetate
JP4724341B2 (ja) 酢酸エチ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TW527353B (en) Process for continuous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f mixtures comprising tetrahydrofuran, gamma-butyrolactone and/or 1,4-butanediol to give at least three fractions
US4280010A (en)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alkyl acrylates free from ether
US6072076A (en)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TWI330178B (en) Process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methyl acetate
US20060014977A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organic acid esters
JP3934163B2 (ja) アクリル酸ブチルの精製方法
US10508074B2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meth)acrylic esters
MXPA97000897A (en)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sters of the met acid (acrili
MXPA97000899A (en)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sters of the acid (met) acril
KR20140003445A (ko) 아크릴레이트 제조 방법
JP3941843B2 (ja) ブチル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H04500078A (ja) 低級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連続的製造方法
US4464229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crylic or methacrylic esters
US11161799B2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light acrylates
TW397818B (en) Method for the separation of crude ester in the DMT process
US11261150B2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meth)acrylic esters
US20060205973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US20240124382A1 (en) Improve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high-purity alkyl acrylates
US6605738B1 (en) Processes for refining butyl acrylate
US6235924B1 (en) Continuous process for preparing benzoic acid esters
US201200836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multiple e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