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74082B -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374082B TW374082B TW860101154A TW860101154A TW374082B TW 374082 B TW374082 B TW 374082B TW 860101154 A TW860101154 A TW 860101154A TW 860101154 A TW860101154 A TW 860101154A TW 374082 B TW374082 B TW 37408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zone
- patent application
- unit
- meth
- rea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carboxylic acids or symmetrical anhydrides with th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of 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67/5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 C07C67/5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by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i) 本發明係關於藉將(甲基)丙烯酸與具1至5個碳原子之烷 醇反應以連績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燒基酯之方法及裝置。 如已知的,(甲基)丙烯酸一詞係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締酸之虎基酯爲一般所知且爲重要的,例如, 作爲製備用於作鳴如黏著劑之含水聚合物分散趙之起始單 體。 藉將(甲基)丙烯酸與具1至5個碳原子之單羥基烷醇於均 相液相於升高溫度下及於質子供給催化劑存在下反應以製 備(甲基)丙稀酸燒醋之方法爲已知的且述於,如,DE-A 14 68 932、22 26 829及22 52 334。此處之反應爲典型的平衡反應 ’其中丙晞酸及相關之烷醇轉變爲相對應酯之程度係由平 衡常數而限制。結果,未反應的起始物質需分離成形成之 酯並送回反應區以達成經濟操作。自未反應之(甲基)丙烯 酸分離形成之酯通常特別困難,因其沸點互相十分接近。 爲此理由’已提擬許多增加(甲基)丙烯酸轉化至對應酯之 方法,如使用增加過量燒醇對(甲基)丙晞酸之莫耳量、藉 適當共沸物形成有機夹帶劑來移除反應水或以適當溶劑反 應期間提取酯。然而’此等方法具必需回收大量烷醇或必 需將夹帶劑或提取劑離析之缺點《此外,增加的過量燒醇 會増加其副產物二烷基醚之形成。 GS-B 1 017 522係揭示製備丙烯酸正-丁酯之方法。關於酯 化條件,其建議基於反應物之總質量,(起始)捷醇對(起始) 酸之莫耳比爲2.3比5 ’及0.5至5%以重量計之催化活性續酸 或有機酸。此步骤之缺點爲需要増加過量之烷醇,其促進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____ 五、發明説明(2) 不需要之二烷醚之形成,及基於使用丙烯酸之量,於所述 條件下丙烯酸正-丁酯之產量並不令人滿意。 DE-C 25 52 987係揭示一種於均相、液態、無溶劑相,於升 高溫度下及於硫酸或有機磺酸作爲催化劑存在下將丙烯酸 及具1至4個碳原*子之單羥基烷醇呈1 (烷醇):1 (丙晞酸)至 2(烷醇):1(丙烯酸)之莫耳比例反應以連續製備丙烯酸之 烷基酯之方法,其中丙烯酸;烷醇及催化劑係連續饋入反 應區,形成之丙烯酸烷酯經疊置於反應區上且具頂部壓力 0.1至1大氣壓之精餾塔頂端藉精餾分離出來,於數小時之 逗留期間作爲至少一種含水共沸物之成份,該共沸物除丙 烯酸烷酯外包含水或水及烷醇作爲進一步成份,得到之餾 出物I分離成包含形成之丙晞酸醋之有機相及水相,爲產生 增加分離作用之目的,部分之有機相經頂端精餾區循環及 ,若需要,部分之水相循環以維持含水共沸物之组成物, 坑基醋係以本身已知方法自過量有機相中分離且部分之反 應混合物自反應區中載出,藉蒸餾除去高沸點物質及因此 得到之餾出物回至反應區。 DE-C 25 52 987之主要目的爲避免不需要之醚自(起始)烷醇 中形成。然而,DE-C 25 52 987之步驟之缺點爲雖然將載自反 應混合物者做蒸館處理及將由此得到之齒出物送回反應區 ,但基於使用之丙烯酸、丙烯酸境^旨之產量並不令人滿意 。於二坑基链副產物形成之達到的還原亦不完全令人滿意 。此亦應用至時空產量。其係假設此係由酸醋化催化劑之 低濃度所引起。 _ -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M規格(210 X 297公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 發明説明(3) 因此,於較早(由優先權)之未先公開之EP-A 0 733 617已提 議於増加濃度之催化劑存在下進行酯化方法,其促進於酯 化中作爲另一副產物之形成的氧基酯之再解離且因此基於 在所給逗留時間中使用之(甲基)丙烯酸下增加酯之產量。 於較早(自優先、權)未先公開之歐洲專利申請案第96115454.9 號亦已提出當藉包括至少二個,較佳連續操作,呈序列相 連之反應區域之階式蒸發器之反應區且一反應區域之液態 載出流形成至下一個反應區域之進料流達到高產量酯,使 獲得二烷基醚量之進一步減少。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連續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 3旨之酯化方法,其不僅可產生最佳之產量亦可用較溫和之 反應條件且因此大大減少謎之形成、減少高滞點物質之形 成、具高時空產量、增加工戚操作之彈性外,由於減少儀 器元件之數目亦減低主要之經費。 以連續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之已知方法開始,其 係藉於均相、液態、無溶劑相於升高溫度及於酸酯化催化 劑存在下將(甲基)内晞酸與具丨至5·個碳原子之烷醇反應, 其中(甲基)丙晞酸、烷醇及催化劑饋入反應區,形成之水 於叠置於反應區上之精館單元藉精餘移除於逗留時間期間 作爲包含烷醇之混合物之组份,由此得到之餾出物分離成 包含烷醇之有機相及包含水之水相,有機相送回精餘單元 ,反應混合物自反應區載出並傳送入包括另一個精餘單元 之蒸餾分離區且形成之(甲基)¾烯酸烷酯於後者分離出來 。本發明方法之特徵在於 -6 _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樓準(0奶)八4規格(21(^297公釐) -ml - » *^1 I ^υ§ m^i ml I m md \eJ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 濟 部 .中 標 準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a) (甲基)丙埽酸及具1至5個竣原子之烷醇係以莫耳比1 : 0.75至1 : 2反應, b) 於精館單元形成之有機相基本上係完全送回精館單元, c )於精餾單元形成之水相基本上係自系統移除, d) 載自反應區之,反應混合物,添加水,餘入另一個精館單 元(I)且於比分離成包含催化劑及殘留(甲基)丙晞酸之產 物(Π)及包含(甲基)丙埽酸之烷基酯、殘餘烷醇及水之產 物(I), e) 於精餾單元形成之產物基本上係完全送回反應區, Ο得自精餾單元之產物(I)分離成包含(甲基)丙烯酸之烷基 酯之有機相及水相及 g)於精館早元(I)形成之有機相積入進一步精餘單元(及 於此(甲基)丙晞酸之烷基酯自殘餘烷醇中分離且殘留燒 醇回至反應區。 於精餾單元II形成之底部產物可有利地基本上完全送回 精餾單元I» 於此及以下’名詞精餾單元係指熱輸入產生蒸氣其升高 並與向下流之液相接觸之一般設計之裝置。此等亦包括簡 早蒸館塔。一般而言,然而,此爲具内部零件以提供液禮 及蒸氣間足夠接觸之精餾塔》此内部零件爲塔盤如泡罩拉 盤、多孔塔盤,特別是雙流塔盤、床、墊板或其類似物: 爲簡化連接關係之了解,各種精餾單元以羅馬數字加以編 號。各種特別經敘述產物亦依此-法编號》 由於酸酯化催化劑之相當低的揮發性且亦因爲水經醋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tT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五、發明説明(5) 單元且自反應區移除,於酯化及於精餾單元I兩者之反應混 合物中催化劑之以重量計比例在反應區内自第一反應區至 第二精餾區增加且,若存在數個反應區域,則自反應區至 反應區亦增加。 酯化作用係於減壓下進行以移除反應的水且於空間及藉 調節裝置分離接續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之分離作用。於精 餾區之酯化及接續之(甲基)丙晞酸烷酯之分離可因此非常 彈性地調整。導入第二精餾區作爲用沸移除(甲基)丙烯酸 烷酯之水因此僅對酯化有些微影響。 反應區由一或多個反應區域所組成。於本發明之實例具 複數個反應區域,宰連這些爲有利的。此處一個反應區域 之液體輸出流形成進料至下游反應區域。此可藉溢流發生 。若各別反應區域係各個分開之裝置,則基於主要經費之 考量’其爲2至4個。皆多於1個反應區域係建於一個且相 同反應器内(如,利用分離金屬片),則反應區域之數目亦 可大於4。於複數個反應區域之情況下,蒸氣饋入一般精餾 塔之反應區域,該塔中液體溢流有-利地進入第一反應區域 。冷凝後’館出物分成兩相,包含多數烷醇之有機相及包 含多數水之水相,且有機相係基本上完全,較佳爲完全, 送回精餾單元m » 於各種反應區域之反應混合物之溫度正常係相當於在設 定麼力下’較佳爲0.1至1大氣壓下,特別值爲01至0 5大 氣壓下,相關反應混合物之沸點,亦即其正常係随階式蒸 發器(於數個反應區域之情況)至精餾單元丨底部而增加。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 297公楚 (請先聞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瓦) 訂 A7 五 、發明説明(6)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二離及(甲基)丙烯酸之虎基醋之蒸餘移除可 ^較㈤和反應條件下進行。反應可壓力自⑽毫巴至大氣愿 ,較佳爲於頂部(水分離塔之頂部)自2㈣7〇〇
別佳爲300至450毫巴下,人ηΛ γ W 这_ ,鼋巴下,及於90C至115X:下於所有反應區 ’行。在所有反應區域中壓力可爲相同的1餘單元工 較佳係於大氣壓力及1(){r(^13(rc下操作。於精館單元!反 應區下游之溫度不應超過13rc,爲壓缩不需要之聚合反應 成爲第二反應。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例,於第—反應區域之催化活性酸 之含量,基於存在其中之反應混合物,爲〇丨至丨〇 %以重量 计,較佳爲0· 1至6 〇/〇以重量計,之對甲苯磺酸或與其等莫耳 量之另一種有機確酸及/或硫酸。於精餾單元j之液相中之相 對酸含量,基於其中混合物爲較佳2 5 %至25 %以重量計。 於反應區中反應物之總逗留時間通常爲〇 25至15小時,較佳 爲1至7小時,特別佳爲2至5小時。較佳係區域至區域向下 游方向減少。於精餾單元I之液相,較佳爲〇 2至5小時。於 精餾單元I,由於增加的催化劑含量,使得於酯化作用中形 成之氧基酯部分解離至些微量》此爲本發明方法之重要優點 〇 本發明方法之一實施例包括連續循環部分反應區下游第 一精餾單元之液體至反應區,較佳至第一反應區。爲除去 高沸點物質,此精餾單元I之另一部分底部液體饋入,較佳 係連續饋入至另一蒸餾單元,其中低沸點物質自高沸點物 質(形成之齊聚物及聚合物)分離出來,較佳於一階段且分 -9-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n .H - *1 n - — 1· I n I n II ^ (請先閣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86101 15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87年12月)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批。此等低沸點物質基本上為(甲基)丙缔酸烷酯、水、烷 醇及(甲基)丙烯酸。饋係饋入精餾單元!以增加產量*於^ 外的蒸館單元,部分氧基醋同樣地解離,使得有用物質2 流失可保持非常低。 自精餾單元I,相對應於自最後反應區域饋入此精餾單元工 之量之20 %以重量計至95 %以重量計之部分量,較佳為% 至55 %以重量計,係有利地送回反應區。為限制無法解離 之尚沸點副產物之部分,自精餾單元丨流出,基於饋入反應 區起始物質’ 1至20 %以重量計,較佳為2至1〇 %以重量 *十,至另一蒸館(精館)單元IV為足夠的。自此蒸餘(精餘)單 元IV移除之高沸點物質之量為3至30 %以重量計,一般為5_ 15 %以重量計,基於饋入此區之量。基於形成之丙烯酸烷 酯之總流失為小於1.5 %。 相當於自蒸餾(精餾)單元IV中移除之高沸點物質中存在 之催化劑之量的新鮮催化劑量饋入第一反應區,較佳為連 續地。此使得於反應區及於精餾單元丨中催化劑之所需濃度 維持於固定標準。催化劑之循環使得催化劑完成反應步騾 為多餘的且減少新鮮催化劑的消耗。方法穩定劑亦於液流 中自系統移除,使穩定劑含量安定於一固定值。 基於所使用(甲基)丙烯酸之量的轉化典型地為2 95莫耳 %。有利地’第一反應區係於轉化率$ 9〇莫耳%下操作。 若使用呈序列連接之複數個反應區域(階式蒸發器),較佳 為建構成逗留時間隨自反應區域至反應區域之_連之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貫施例,鎖入丙烯酸對馈入娱1醇之莫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MS ) A4規格(2Ι0χ297公潑) --------- 裝 訂—i-----—線 { 、. (請先閱讀背面 '之·"意事項再嗔專本耳j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8) 耳比爲1 : 0.75至1 ·· 2。特別有利之化學計量比爲1 : i。起 始物質之化學計量之使用具,除酯化之低溫外,達到大大 減少二燒基鍵形成之好處。再者,此導致於升高催化劑濃 度下過量的(甲基)丙烯酸存在於精餾單元I之液相中,其反 過來具優點即由自發形成之烷醇於原處解離而反應得到(甲 基)丙缔酸烷基而非進一步形成二烷基。 使用對甲苯磺酸及/或其它有機磺酸及/或硫酸作爲酯化 催化劑爲特別有利的。其於存在其中之反應混合物,於反 應區中催化活性酸之含量可爲0 · 1至6 %以重量計對甲苯磺 酸及/或與其等莫耳量之其它有機磺酸及/或硫酸。基於存 在其中之反應混合物,精館單元I液相中催化活性酸之含量 可爲2.5至25 %以重量計對甲苯磺酸及/或與其等莫耳量之其 它有機磺酸及/或硫酸。 因使用之丙烯酸包含小量乙酸,除二烷基醚外,乙酸之 烷基酯會形成副產物。於蒸餾移除水時,兩第二組分皆至 疊至於反應區上之精餾單元III之頂端並殘留於烷醇,亦即 ,精餾單元111之有機相有利地係送回反應區。結果,兩不 純物聚積於有機相。使用於乙酸變質之粗丙烯酸特別有利 。在此情況下,由於很小量的二烷醚及丙烯酸烷酯,此情 況係足以流出有機相之支流,通常小於i 〇/〇之使用的烷醇量 。於此法,低沸點物質自系統中移除且不會進入純產物。 於另一實施例’疊至於反應區上精餾塔III之頂部產物之 有機相之支流於另一塔中分離成包含二炫1醚、乙鍵垸g旨、 烷醇及水之頂部產物,及大部分由烷醇所組成之底部產物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瘦) — II - -- - -I 11 - - - - - - - . - -^ν^. -I— -I — i mi I - 1 (請先閉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9) 。得自此精餾塔底部之烷醇以上述方法回至反應區,較佳 係經精餾塔III,以分離低沸點物質。 精餾單元I之頂部產物之有機相包括(甲基)丙烯酸烷酯作 爲主成份及烷醇及水。於此精餾塔,(甲基)丙烯酸及(甲基) 丙烯酸之烷氧基妓酯(於此後亦縮寫成烷氧酯)藉適當設定 流入頂部產物之操作參數而移除且不需進一步分離。 下游精餾單元π (坑醇/酯分離)較佳係操作使得含小量水 及丙晞酸坑酯之燒醇在此精餾塔II之較上端取出作爲頂部 產物且送回到反應區,且純(甲基)丙烯酸烷酯於精餾塔之 較低端取出。炊醇/酯分離之特別佳實例包括於汽化器之上 ’於汽化器及第五塔盤間,最適當爲汽化器上之精餾塔π 之較低端取出蒸氣形式純酯作爲側流。此氣體流以已知方 法使用傲存穩定劑(如氫酿-甲基鍵)冷凝及再穩·定。爲避免 高沸點物質之形成,自精餾塔II之汽化器取出一支流其供以 分離烷醇及酯,通常爲1至20 %,較佳爲1至5 %饋入此塔中 量之支流,並送回反應區或較佳至精餾單元b取出呈蒸氣 形式之純酯不需進一步純化。 - 較佳之實例包括再循環用於烷醇/酯分離之精餾塔II之頂 部產物至疊至於反應區上方之精餾塔III之上部,以避免其 中存在之水流進反應混合物。 於另一實例,(甲基)丙烯酸烷酯呈液態形式於烷醇/酯分 離塔(精餾塔II)取出且所需純(甲基)丙烯酸酯經下游高沸點 物質精餾塔頂部分離出來。包含具相當高沸點之副產物之 得自高沸點物質精餾塔之底部液體係有利地,較佳爲直接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I I I- - I -1 - 1. - - . iJI—. - - - - -I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説明(10 ) 地’送回反應區及/或精餾單元I。 本發明之方法係特別佳用於製備丙烯酸正丁酯。 根據本發明如上述自反應區物理分離之於精餾單元〗形成 之蒸氣饋入反應區。關於經此區頂端分離出來且包含標的 醋之混合物基本士可分辨出兩種情況。若分離出來之混合 物爲雜共沸物’如於製備丙缔酸正丁酯之情況,其滞物於 冷凝後自行分離成水相及有機相《水相正常地主要包含水 及一些烷醇,水相通常基本上包含形成之酯及烷醇。爲調 節精館分離作用,適當之部分有機相經頂部送回精館區。 爲維持含水共沸物之組份,適當的部分水相送回精餾區工 ,較佳係類似地經疊置之精餾塔頂部。存於部分之未循環 之水相的烷醇可藉如汽提(如使用空氣或氣流)分離出來並送 回反應區。較有利係直接送回。棄置此處形成之基本上之 純水。 若經根據本發明方法之精餾區頂部連續分離出來包含標 的酯之含水共沸物並非離共沸物,則其於冷凝後將不會自 行成離成水相及有機相。然而’此分離可容易地藉水提取 存於共沸物之燒醇且藉精館分館出殘留之水/烷醇混合物。 烷醇係有利地送回反應區,較佳係經疊置之反應區頂部。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若雜共沸物形成’特別佳之實例包括將得自疊置於反應 區頂部之精餾塔III之過量水相(得自酯化作用之反應水)傳 送至精餾區I之頂部產物。此雜共沸物之水相於相分離後吸 收較少烷醇因爲有機相之高(甲基)丙缔酸烷酯含量及較低 之烷醇含量。過量的反應水,其包含丨%以重量計至5 %以 —_ -13- 本紙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瘦)~~ 經茇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Η 、 一 ' 重量計,平均2.5 %以重量計之烷醇可自此於精餾單元1頂 部得到之水相中移除β —般而言,進一步包含汽提烷醇之 方法步驟可被省略β 若已正確地調節精餾分離作用,取自精餾單元I之共滩物 通常不含有起始被。然而,若非後者之情況,起始物質可 以水或險性溶液藉提取分離出來且,若適當,提取液可接 著以本身已知方法完成反應。 於本發明之方法,酯化反應及熱分離兩者皆較佳於本身 習用之聚合作用抑制劑之慣用量存在下進行。通常使用, 基於or ’/?-單乙烯未飽和單禮量,0 〇1至〇 1 %以重量計之 適合的聚合作用抑制劑。其係有利地添加於疊置於反應區 上方之精館塔1之頂部、精館單元I之頂部及精館單元II之 頂部(坑醇/酯分離塔)。適合的聚合作用抑制劑爲,例如, 驗系化合物如氫g昆、氫g昆-甲基謎,及對·苯g昆、啡〃塞畊、 甲基、苯二胺及/或空氣。 與前案之方法相較,本發明之方法明顯減少次步驟及分 離操作之數目,因自酯化作用移除-水之分離及藉添加水移 除(甲基)丙晞酸坡酯使具高彈性、減低逗留時間、基於使 用起始酸得到增加之所需酯之產量、產生減少量之醚、導 致少量高滞點副產物之形成及因此減少自反應及精餾單元 之液相之排放並値得注意的是高沸點物質之再解離及有用 物質之回收係於簡單而無另—分離塔的汽化器/冷凝系統( 第四精館單元)中發生。因高沸點物質之移除導致之減少量 的損失可歸因於相當高沸點之氧基酯(如烷氧丙酯)於精餾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 297公瘦)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衮· 訂l· 第86101 15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87年12月) Μ 五、發明説明(12 ) 單元I及IV中之部分再解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整個方法係使用總共僅三個分離塔 (單元)而進行: 1·自反應移除水之精館單元III, 2.自高沸點物質,丙烯酸及催化劑分離(甲基)丙烯酸烷酯 之精館單元I,及 3 _送回烷酵並經侧移離析純酯之精餾單元〖j。 另一實施例需二個額外的分離塔用以 精銷單元⑴之項部產物之有機相移除乙酸J用以^應 水中汽提烷醇。然而,由於是分離小量,分離塔(單元)僅 需小額投資且不含反過來影響本方法之其它優點。 本發明之進一步广節及優點可由圖之輔助見於下述實例 中,其中'此圖示於為用於製備丙烯酸正_ 丁酯之裝置的 示意圖。’ 粽餾塔(單元)係標以羅馬參數。再者,為便利明顯,通 常產物標示係額外精確地以羅馬數字標於特定實例中。 經濟部中央梂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於進行本發明製備丙烯酸正_ 丁酯之方法之於圖之工廠 具有三個精餾塔丨、:Π、ηι及一個蒸餾單元[V ; 丁醇為正· 丁醇。此外,供以二個酉旨化反應器5及6,其係依序經路線 7連接。並因此形成反應階式蒸發器。對流汽化器8及9係與 反應益)及6連接。丙烯酸以4莫耳/小時經路線 反應器5且丁醇以4莫耳/小時由疊置於第—反應器=二 經路線12饋入。再者,作為催化劑之含水對甲苯磺酸,基 於使用之起始物質,係以丨.5%以重量計之量經路線Η導入 -1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愛) A7 B7 五、發明説明(丨3 ) 第一反應器5。於第一反應器5之反應係於1〇〇β(:,於第二反 應器6在105°C下,在系統壓力38〇毫巴及於反應區之逗留時 間約3小時下加以進行。 自反應器5及6升起之蒸氣經路線13及14導入泡罩塔盤塔 III作爲第一精餾單元並於其中精餾。此塔ΙΠ之頂部產物 不含丙烯酸。其於表面冷凝器16中冷凝並運輸至分離器17 。於此,分離出含70 %以重量計丁醇、12 %以重量計丙烯 故丁酯、S 13 %以重量計水、4%以重量計乙酸丁酯及2〇〇〇 PPm分離出之二丁醚。其經路線18完全回流至塔III。於分離 中形成之水相,其仍含有6%以重量計丁醇、300 ppm丙締酸 丁酯、750 ppm乙酸丁酯,被完全分離出來以移除反應平衡 並經路線19饋入精餾塔I下游之潷析器24。 自第二反應器6流出之液態生酯經路線2 1饋入精餾塔I。 其包含78 %以重量計所需產物丙烯酸正-丁酯、約4 %以重 量計每個未反應之起始物質丁醇及丙烯酸,約5 %以重量計 催化劑及0.2 %以重量計水以及最多20 ppm之二丁酯。殘餘 物爲高沸點副產物,特別是氧基酯化合·物。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m - I— » m *^^1 I- 1 I -- —I .- I— , I -e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丙烯酸及高沸點物質與部分產物及醇一起於精餾塔I中分 離出來作爲底部產物(產物II),該精餾塔I係裝配以25個篩 網塔盤並於周圍壓力下操作。底部產物(產物Π)包含20 % 以重量計丙烯酸、45 %以重量計丙烯酸丁酯、3 %以重量計 丁醇、8 %以重量計水。經路線2 1餚入之部分進料量係經 路線22送回第一次反應區域。- 大部分之高沸點物質(最多爲饋入量之80 %)在此於精餾 -1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廣) A7 A7 經濟部中央榡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I發明説明。^ 塔I之液相中裂化以形成起始物質及產物。由於底部產物之 高丙烯酸及水之含量,僅有些做量的低沸點副產物(含2〇〇 ppm二丁醚)在此形成。此等副產物經塔1頂端與主要產物流 :起被分離出來並作爲低沸點最小雜共沸物並經路線23傳 送入冷凝器於此’塔中液體及頂部產物分離成水相及 有機相。爲維持塔I中之雜共沸物,得自頂部24之水相經路 線25饋入塔且有機相經路線26饋入作爲回流。水相包含运 3%以重量計有機成份,主要是丁醇。有機相包含75至8〇% 以重量計丙烯酸丁酯、14至20 %以重量計丁醇、2至3%以重 量計水、1500 ppm乙酸丁酯。相對應於反應中轉化之過量 水經路線27自系統中移除。 基於饋入酯化作用之起始物質之量,5 ❶以重量計底部產 物(產物II)經路線28載出並饋入撥拌容器iv。於該處,產 物於周圍壓力及180 °C下分批蒸發直至黏度明顯地上升β 起始物質丁醇及丙烯酸仍存於其中且產物丙烯酸丁酯首先 被蒸餾出來。基於饋入之量,餾出物之量最多約爲6 5 %以 重量計。於接著之高沸點物質之裂.化,局部排放流蒸發至 約爲原質量之15%,且低沸點物質如丁烯及二丁醚僅於最 後有些微之量形成《於攪拌容器…中得自裂化之冷凝蒸氣 基本上包含丙酸、丙烯酸丁酯、丁醇及水β此產物直接再 循環至塔I之底部以作高沸點物質分離。並不進行進一步之 精餾。 ^ 於塔I自共沸蒸餾所得之有機顶端產物(產物〗),其不含 向滞點物質及丙缔酸,經路線31餚入裝設有25個塔盤之蒸 ___ -17-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Α4規格(2ΙΟΧ 297公釐)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 - I Τ* *τ A7 B7 五 '發明説明(15 i 餾塔II並於其中精餾。丁醇、殘留水及任何存在其中之低 沸點物質經路線32取出做爲頂端產物(產物V)。此包含65至 70 %以重量計丁醇、20至30 %以重量計丙烯酸丁酯、8至10 %以重量計水、蠤500 ppm二丁醚、S 4000 ppm乙酸丁酯。 此頂端產物(產物V)於冷凝器33中冷凝且部份量經路線34回 流至精餾塔II之頂端3殘留量經路線35與經路線12饋入之新 鮮醇一起經第一塔I酯化。丙烯酸丁酯於此塔II之液相中濃 縮且,爲達到所需顏色數及爲分離出方法穩定劑,經路線 36於蒸氣型式取出作爲側流,於冷凝器37中冷凝並經路線 38運輸離開。純產物包含S 50 ppm丁醇、S 50 ppm丁二醚、 S 150 ppm水、各50 ppm丙晞酸。 包含S 2 %以重量計饋入塔之小底部液流(產物VI)係經路 線39傳送至塔I中高沸點物質分離之底部。 殘留物自攪拌容器IV經路線40載出。路線41連接塔III及II 至眞空泵。塔之廢氣經路線42移除《塔I及II之液相分別經 對流汽化器43及44加熱。 純酯具純度S 99.9 %,基於丙烯酸及丁醇之產量於各情況 下爲理論値之98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另一個實驗,第二酯化反應器6停止操作且得自第一反 應器5之生酯經路線7直接導入塔I之底部。反應於1 0 5 °C下 進行。二個不同反應器相較,以相同進料流且因此減低逗 留時間,及其它方面相同之方法參數,則可得到包含71 % 以重量計所需產物丙烯酸正-丁酯、0.4 %以重量計水、最多 20 ppm二丁醚、約7 %以重量計各起始物質(丁醇及丙烯酸) • 18 - 本纸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ι6 及最多5%以重量計催化劑之生醋。殘餘物爲高 麻 ’特別爲氧基酯化合物。 吻 由此製得之生醋於相同方法參數下於完成反應部分以類 似第一個實驗之方法純化,基於起始物質,得到於總產量 98 %之99.9 %純產物。 -----.-----.味! (請先sg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 第8610115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88年8月) A8 B8 C8 D8% ; » 、 侧尤 個精餾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連續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之方法,其係藉於 均相、液態、無溶劑相於升高溫度及於酸酯化催化劑存 在下將(甲基)丙烯酸與具1至5個碳原子之燒醇反應,其 中(甲基)丙烯酸、烷醇及催化劑饋入反應區,形成之水 於疊置於反應區上之精餾單元(111)藉精餾移除於逗留時 間期間作為包含烷醇之混合物之組份,由此得到之館出 物分離成包含烷醇之有機相及包含水之水相,有機相送 回精齒單元(III) ’反應混合物自反應區載出並傳送入包 括另一個精餾單元之蒸餾分離區形成之(甲基)丙缔酸燒 酿於後者分離出來,其中, 丑)(甲基)丙烯酸及具1至5個碳原子之烷醇係以莫耳比 • 1 : 0.75至 1 : 2反應, b )於精餾單元(ΠΙ)形成之有機相基本上係完全送回精館 WO 一 早兀, C )於精餾單元(III)形成之水相基本上係自系統移除, d )載自反應區之反應混合物,添加水,饋入另 單元(I)且於此分離成包含催化劑及殘留(曱基)丙烯酸 之產物(II)及包含(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殘餘境醇及 水之產物⑴, e )於精飽單元⑴形成之產物(u)基本上係完全送回反應 區, Ο得自精餾單元⑴之產物⑴分離成包含(甲基)丙烯酸之 •烷基酯之有機相及水相及 g)於精趨單元⑴形成之有機相饋入另一個精餾單元(^) ϋ—1 HH ϋ·^— —1 nn 1 m^i i^i·— ^^^^1 ft— ^^^^1 ^^^^1 -1 ^4 i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ο 7 0 S 2 ?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及於此(甲基)丙晞酸之垸基醋自殘餘燒醇中分離且殘 留烷醇回至反應區。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反應區包括至少 兩個區域呈序列相連之階式蒸發器,且一反應區域之排 放流形成馈入流至下游反應區域,且其中第一反應域之 溫度為70-150°C,且最後一個反應區域為100_160°C,且 其中反應溫度隨階式蒸發器升高。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於各反應區域之 壓力為100毫巴至大氣壓,其中反應物於反應區域之總逗 留時間為0.25至15小時’且其中逗留時間係隨連續反應 區域減少。 4 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自 反應區域升起之蒸氣饋入精餾單元(ΙΠ),該精餾單元(ΙΠ) 之液態回流僅流回第一反應區域。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使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之催化劑包括對甲笨磺酸及/或另一種有機磺酸如甲磺 酸、苯磺酸、十二苯磺酸及/或硫酸,其中於第一反應區 域之催化活性酸之含量’基於存在其中之反應混合物, 為0· 1至10%以重量計,之對甲苯磺酸或與其等莫耳量之 另一種有機磺酸及/或硫酸,其中於精餾單元⑴之液相 中之催化活性酸之含量,基於存在其中之混合物,為25 至25%以重量計之對甲苯磺酸及/或與其等莫耳量之另一 種有機磺酸及/或硫酸。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甲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说格(21_0)<297公羡)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烯酸及催化劑皆直接饋入反應區,欲醋化之埃 餘…二m丁醇且係經精餘單元⑽饋入反應區,其中销 =早:為—精館塔’且其中反應區包括具對流汽化 益 < 反應4,且並中於社处;cm ;精餘早元(III)頂端得到之水相基 本上完全載出。 ^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泛士 ^ 貝尤万法,其中產物(I)分離成包 括(甲基)丙缔酸正-丁基酷及正_丁醇之有機相與水相, =分水相係回到精料元⑴,液態水相及液態有機相係 存於㈣單元⑴’㈣單別)為精料⑴’載自反應區 义產物混合物係饋入猜餾塔⑴之較低部分且水之添加係 於精館塔⑴之較上部分進行,且其中部A,得到之包含 (T基)丙締酸正-丁基酷及正_ 丁醇之有機相係回到精餘 塔(I)之較上部分。 根據申叫專利範圍罘7項之方法,其中於精餾單元⑴所 形成及包含催化劑與殘留(甲基)丙烯酸之產物(π)基本上 係直接及/或經精餾單元(111)完全送回反應區,較佳為第 一反應區,其中部分於精餾單元⑴形成之產物(11)載出 並饋入蒸掏單元(IV)且於此分離成包含正·丁醇、(甲基) 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之正-丁基酯之產物(m)與包含酸 酯化催化劑及具沸點高於(甲基)丙缔酸之正_ 丁基酯之組 份之產物(IV) ’產物(m)送回精餾單元(1)及/或反應區。 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產物⑴之有機相 馈入精飽單元(II)並於此分離成a)包含殘留正_丁醇及且 >弗點低於(甲基)丙婦酸正-丁 g旨之組份,b )(甲基)丙締酸 -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洗格(210 X 297公嫠) ------ir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正-丁醋及C)具’/弗點咼於(甲基)丙稀酸正-丁酿之產物 (vi),產物(v)送回反應區,係經精餾單元(ΠΙ),產物(VI) 回至精館單元(I),精顧單元(II)為精館塔(η),且其中產 物(V)於精飽塔(π)之上部取出’產物(νι)自精館塔(η)之 底部取出,,且(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係於精餾塔(π)之 較低處以側支流呈蒸氣型式取出。 I 〇.根據申请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階式蒸發器具 有2至4個反應區域。 II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區域係各 別於空間上分離。 1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方法’其中該階式蒸發器具 有2至4個反應區域。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反應區 域之溫度係80- 130°C且在該最後反應區域之溫度係1〇5_ 130〇C。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在各反應區域之 壓力係200毫巴至700毫巴。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催化活性酸之 存在量係該存在之反應混合物之〇_ 1至6重量0/〇。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在該反應區域中 之該反應物之總逗留時間為1至7小時。 17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在該反應區域中 之該反應物之總逗留時間為2至5小時。 1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在各反應區域中 -4-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2 6 Ο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之壓力係相同地。 19. 一種用於進行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 連續製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之方法的裝置’其包括 提供反應物之一的饋入路線(10)及催化劑之饋入路線(11) 之第一反應器(5),及第二反應器(6),其經溢流(7)互相 連接且其兩部分頂端經路線(13,14)連接至精餾單元(III) 之較低部分,其頂部經冷凝器(16)與具使反應水流至分 離器(24)之放流路線(19)之分離器(17)相連接,其中分離 器(24)係經冷凝器(20)連接至精餾塔⑴之頂部且第二反 應器(6)係經路線(21)連接至精餾塔⑴,該精餘塔⑴之底 部係經路線(22)與第一反應器(5)相連接且經路 蒸餾單元(IV)相連接。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 良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準 標 家 國 國 中 用 適 度 I尺 本 釐 一公 97 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9604252A DE19604252A1 (de) | 1996-02-06 | 1996-02-06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374082B true TW374082B (en) | 1999-11-11 |
Family
ID=778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860101154A TW374082B (en) | 1996-02-06 | 1997-01-31 |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945560A (zh) |
EP (1) | EP0795535B1 (zh) |
JP (1) | JPH101455A (zh) |
KR (1) | KR970061851A (zh) |
CN (1) | CN1137875C (zh) |
BR (1) | BR9703407A (zh) |
CA (1) | CA2196915A1 (zh) |
CZ (1) | CZ33597A3 (zh) |
DE (2) | DE19604252A1 (zh) |
DK (1) | DK0795535T3 (zh) |
ES (1) | ES2163671T3 (zh) |
ID (1) | ID15885A (zh) |
MX (1) | MX9700899A (zh) |
MY (1) | MY121248A (zh) |
SG (1) | SG85587A1 (zh) |
TW (1) | TW3740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51983A1 (de) | 1998-11-11 | 2000-05-18 | Basf Ag |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
US6180820B1 (en) * | 1999-09-14 | 2001-01-30 |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butyl acrylate |
US6172258B1 (en) * | 1999-09-14 | 2001-01-09 |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butyl acrylate |
US6926810B2 (en) * | 2001-03-15 | 2005-08-09 | A. E. Staley Manufacturing Co. | Process for obtaining an organic acid from an organic acid ammonium salt, an organic acid amide, or an alkylamine organic acid complex |
US6982026B2 (en) * | 2001-03-15 | 2006-01-03 | Tate & Lyle Ingredients Americas, Inc. |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organic acids or organic acid amides |
DE10127941A1 (de) | 2001-06-08 | 2002-05-29 | Basf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estern |
DE102004038013A1 (de) | 2004-08-04 | 2006-03-16 | Basf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estern |
DE102005010588A1 (de) * | 2005-03-08 | 2006-05-24 | Basf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
DE102005010587A1 (de) * | 2005-03-08 | 2006-06-08 | Basf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
CN101041621B (zh) * | 2006-11-24 | 2010-12-01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 | 制备(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方法 |
US7857944B2 (en) * | 2007-04-25 | 2010-12-28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erification |
US8765217B2 (en) | 2008-11-04 | 2014-07-01 | Entrotech, Inc. | Method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meth)acrylate syrup and adhesives therefrom |
DE102008060218A1 (de) | 2008-12-04 | 2010-06-10 | Evonik Stockhausen Gmbh | Aufarbeitungsverfahren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alkylestern |
US8329079B2 (en) | 2009-04-20 | 2012-12-11 | Entroche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partially polymerized compositions and polymers therefrom |
DE102010062601A1 (de) | 2010-12-08 | 2012-06-14 | Evonik Stockhausen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estern |
CN102627716A (zh) * | 2012-03-29 | 2012-08-08 | 沈阳长城润滑油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
CN103254072A (zh) * | 2013-05-14 | 2013-08-21 | 江门谦信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生产丙烯酸丁酯粗产品的变压工艺 |
CN104418922B (zh) * | 2013-08-23 | 2016-12-28 | 河北科技大学 | 采用一步法连续合成烷基糖苷的苷化反应器 |
JP6287269B2 (ja) * | 2014-01-30 | 2018-03-07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アクリル酸ブチルの製造方法 |
FR3083233B1 (fr) * | 2018-06-27 | 2020-05-29 | Arkema France | Procede de purification d'acrylates legers. |
JP2022529127A (ja) * | 2019-04-16 | 2022-06-17 | ローム アンド ハース カンパニー | 酸触媒によるアクリル酸およびメタノールからのアクリル酸メチルの合成 |
CN113574047A (zh) * | 2019-04-16 | 2021-10-29 | 罗门哈斯公司 | 由丙烯酸和甲醇进行的酸催化的丙烯酸甲酯合成 |
KR20240041972A (ko) | 2021-07-29 | 2024-04-01 | 바스프 에스이 | 아크릴레이트의 연속 증류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017522A (en) * | 1963-09-26 | 1966-01-19 | Distillers Co Yeast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tyl acrylate |
DE1468932B2 (de) * | 1965-09-23 | 1976-01-22 | Röhm GmbH, 6100 Darmstadt |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niedermolekularen aliphatischen acrylsaeureestern |
DE2226829A1 (de) * | 1972-06-02 | 1973-12-20 | Knapsack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rylsaeureestern |
US3776947A (en) * | 1972-10-10 | 1973-12-04 |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 Continuous esterification process |
DE2548561C2 (de) * | 1975-10-30 | 1983-09-29 |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dioctylätherfreien 2-Äthyl- hexylacrylats |
DE2552987C2 (de) * | 1975-11-26 | 1983-09-29 |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ätherfreier Acrylsäurealkylester |
US4733004A (en) * | 1986-06-23 | 1988-03-22 | Ashland Oil, Inc. | Continuous esterifica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product recovery |
FR2723089B1 (fr) * | 1994-07-28 | 1996-09-06 | Atochem Elf Sa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l'acrylate de butyle par esterification directe |
DE19510891A1 (de) * | 1995-03-24 | 1996-09-26 | Basf Ag |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en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
DE19536178A1 (de) * | 1995-09-28 | 1997-04-03 | Basf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Alkylestern der (Meth)acrylsäure |
-
1996
- 1996-02-06 DE DE19604252A patent/DE19604252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7
- 1997-01-28 US US08/791,054 patent/US5945560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1-31 TW TW860101154A patent/TW374082B/zh active
- 1997-02-04 EP EP97101728A patent/EP0795535B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4 SG SG9700250A patent/SG85587A1/en unknown
- 1997-02-04 DE DE59704499T patent/DE59704499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4 DK DK97101728T patent/DK0795535T3/da active
- 1997-02-04 MX MX9700899A patent/MX9700899A/es unknown
- 1997-02-04 ES ES97101728T patent/ES2163671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5 CA CA002196915A patent/CA219691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7-02-05 CZ CZ97335A patent/CZ33597A3/cs unknown
- 1997-02-05 KR KR1019970003628A patent/KR97006185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7-02-05 JP JP9022994A patent/JPH10145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7-02-05 CN CNB971031843A patent/CN113787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5 MY MYPI97000436A patent/MY121248A/en unknown
- 1997-02-05 ID IDP970346A patent/ID15885A/id unknown
- 1997-05-27 BR BR9703407A patent/BR9703407A/pt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163671T3 (es) | 2002-02-01 |
CA2196915A1 (en) | 1997-08-07 |
CN1137875C (zh) | 2004-02-11 |
JPH101455A (ja) | 1998-01-06 |
DE59704499D1 (de) | 2001-10-11 |
DE19604252A1 (de) | 1997-08-07 |
BR9703407A (pt) | 1999-01-05 |
KR970061851A (ko) | 1997-09-12 |
CN1168370A (zh) | 1997-12-24 |
DK0795535T3 (da) | 2001-11-19 |
EP0795535A1 (de) | 1997-09-17 |
CZ33597A3 (en) | 1997-09-17 |
US5945560A (en) | 1999-08-31 |
ID15885A (id) | 1997-08-14 |
MY121248A (en) | 2006-01-28 |
MX9700899A (es) | 1997-08-30 |
EP0795535B1 (de) | 2001-09-05 |
SG85587A1 (en) | 2002-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374082B (en) |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 |
TW374766B (en) |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 |
TWI250148B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utylacetate and isobutylacetate | |
JP4724341B2 (ja) | 酢酸エチ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 |
TW527353B (en) | Process for continuous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f mixtures comprising tetrahydrofuran, gamma-butyrolactone and/or 1,4-butanediol to give at least three fractions | |
US4280010A (en) |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alkyl acrylates free from ether | |
US6072076A (en) |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 |
TWI330178B (en) | Process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methyl acetate | |
US20060014977A1 (en) |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organic acid esters | |
JP3934163B2 (ja) | アクリル酸ブチルの精製方法 | |
US10508074B2 (en) | Method for purifying (meth)acrylic esters | |
MXPA97000897A (en) |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sters of the met acid (acrili | |
MXPA97000899A (en) |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alkyl sters of the acid (met) acril | |
KR20140003445A (ko) | 아크릴레이트 제조 방법 | |
JP3941843B2 (ja) | ブチル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H04500078A (ja) | 低級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連続的製造方法 | |
US4464229A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acrylic or methacrylic esters | |
US11161799B2 (en) | Method for purifying light acrylates | |
TW397818B (en) | Method for the separation of crude ester in the DMT process | |
US11261150B2 (en) | Method for purifying (meth)acrylic esters | |
US20060205973A1 (en) |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kyl esters of (meth)acrylic acid | |
US20240124382A1 (en) | Improve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high-purity alkyl acrylates | |
US6605738B1 (en) | Processes for refining butyl acrylate | |
US6235924B1 (en) | Continuous process for preparing benzoic acid esters | |
US2012008362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multiple es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