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1658A - 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1658A
TW202331658A TW112111448A TW112111448A TW202331658A TW 202331658 A TW202331658 A TW 202331658A TW 112111448 A TW112111448 A TW 112111448A TW 112111448 A TW112111448 A TW 112111448A TW 202331658 A TW202331658 A TW 2023316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ody
coin
resin
metal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1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部寛
田中一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旭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345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1525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旭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旭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1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165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3/00Sorting a mixed bulk of coins into denominations
    • G07D3/02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graded apertures
    • G07D3/04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graded apertures arranged on an inclined rail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3/00Handling of coins or of valuable papers, characterised by a combination of mechanis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7D1/00 - G07D11/00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00Coin dispense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3/00Sorting a mixed bulk of coins into denominations
    • G07D3/12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stepped deflectors
    • G07D3/121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stepped deflectors arranged on inclined paths
    • G07D3/123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stepped deflectors arranged on inclined paths the coins being deflected off rails
    • G07D3/125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stepped deflectors arranged on inclined paths the coins being deflected off rails by moving deflecto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3/00Sorting a mixed bulk of coins into denominations
    • G07D3/12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stepped deflectors
    • G07D3/128Rotary de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3/00Sorting a mixed bulk of coins into denominations
    • G07D3/16Sorting a mixed bulk of coins into denomin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coin-count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9/00Counting coins; Handling of coin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9/00Counting coins; Handling of coin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7D9/008Feeding coins from bul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Slot Machines And Peripheral Device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在將硬幣10逐枚放入設在旋轉體5的分離孔6並自既定位置的排出口將硬幣10加以排出的硬幣料斗中,旋轉體5為樹脂製之情形,與硬幣10抵接的部分會磨耗而無法正確的搬運。本發明提供一種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該硬幣料斗具備能夠合宜搬運硬幣10的旋轉體5。將旋轉體5定為第一樹脂部20、第二樹脂部21、及金屬部22的三體結構。將金屬部22的一部分加以彎折,設為用來推動硬幣10的推動片25。推動片25配置成能夠穿過設在第二樹脂部21的貫穿孔並與位於基底上的硬幣抵接。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夾入並嵌合有金屬部22。在使旋轉體5旋轉時,硬幣10受到金屬製的推動片25所推動,在基底上移動。

Description

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將硬幣逐枚送出的硬幣料斗、用於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具備硬幣料斗的硬幣處理裝置。
已知有種硬幣料斗具備存放多枚硬幣的容器,並將存放在容器的硬幣逐枚排出。
例如,日本特開2008-204156號公報記載的硬幣料斗,具備:保留缽,保留多數之硬幣;及送出機構,將保留缽的硬幣逐枚排出。保留缽的底部設有開口。送出機構的上表面配置有旋轉體與該開口相向。旋轉體設有硬幣所進入的多數之通孔。進入至旋轉體之通孔的硬幣固持在配置於旋轉體之背面側的平坦基底上。又,通孔的側面設有推動硬幣的推動凸起。隨著旋轉體之旋轉,硬幣受到推動凸起所推動,在基底上移動。移動到基底上既定位置的硬幣,受到送出機構的銷改變移動方向,排出至出口通道。又,藉由旋轉體旋轉來攪拌保留缽內的硬幣。
推動凸起抵接在進入到通孔的硬幣,隨著旋轉體的旋轉而將硬幣推往移動方向。推動凸起由於與硬幣之接觸而磨耗或受傷。所以,吾人想出以補強構件補強的旋轉體。旋轉體藉由一體成形而將金屬板插入於樹脂之中。旋轉體藉由金屬板補強而提昇耐用性。吾人思及考量到此種耐用性的硬幣料斗。
又,國家所發行的流通貨幣包含多數幣種的硬幣。硬幣依幣種而在直徑、厚度、材質、設計上不同,所以任何人都能輕易辨識幣種。硬幣處理裝置偵測出硬幣的特徵並辨識幣種。又,硬幣處理裝置亦能夠將辨識的硬幣依幣種存放在容器。硬幣處理裝置辨識硬幣的幣種,依幣種存放硬幣,並因應於必要而送出所存放的硬幣。硬幣處理裝置藉由將硬幣依幣種存放在硬幣料斗,並控制硬幣料斗,而得以送出期望金額的硬幣。
例如,就硬幣處理裝置之例而言,已知有日本特開2017-151818號公報的錢幣入出幣機。又,就硬幣處理裝置之例而言,有自動兌幣機等。自動兌幣機依幣種存放所投入的硬幣。並且,自動兌幣機根據兌幣額度運算排出的硬幣之幣種及枚數。並且,自動兌幣機根據運算出的幣種及枚數來控制與各幣種對應的硬幣料斗而排出硬幣。
與金屬製的旋轉體相較而言,樹脂製的旋轉體雖能輕盈化但耐用性不佳。所以,吾人思及使旋轉體的一部分為金屬製。就其中一個方法而言,有種上述旋轉體藉由一體成形來將金屬板插入至樹脂之中。又,就其它方法而言,已知有日本特開2003-20127號公報記載的旋轉碟盤。此旋轉碟盤係將具備金屬製推動凸起的推出碟盤藉由螺釘固定在樹脂碟盤。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0415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7-15181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3-2012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以往,吾人思及將金屬板與樹脂一體成形的旋轉體。習知的旋轉體係以樹脂包覆金屬板的周圍,藉由金屬板來提昇樹脂層的強度。又,推動硬幣的推動凸起係受到樹脂層之中的金屬板所補強。即使將金屬板插入於旋轉體,亦會有露出的樹脂部分由於與硬幣之接觸而損傷的問題。依旋轉體的損傷位置不同,有時會使得旋轉體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又,有時硬幣之外的異物進入容器時,旋轉體與異物接觸、磨耗、損傷。最壞之情形,旋轉體無法使用而必須更換。一體成形的旋轉體在即使只有一部分出問題之情形,亦必須更換整個旋轉體。此種旋轉體會有以下問題:即使有可用的部分也必須更換,浪費可用的部分。
樹脂與金屬所一體成形的旋轉體具有對於金屬與樹脂之連接部分重複給予衝撃會剝離的問題。可藉由金屬零件的表面處理或使形狀複雜化等追加加工來提昇連接部分的強度。然而,另一方面,在對於金屬與樹脂之連接部分的強度加以提昇之旋轉體具有製造行程加長、零件複雜化、零件製造更費時等問題。
又,具備推動硬幣的金屬製之推動凸起的推出碟盤所螺固的旋轉碟盤藉由將金屬板彎折兩次來形成推動凸起。推動凸起的前端抵接於硬幣來推動硬幣。因為推出碟盤螺固於樹脂碟盤,所以推動硬幣時,力量施加在推動凸起的彎折部分。因此,推動凸起的彎折部分有撓曲變形之虞。又,為了充分提高強度必須使用較厚的金屬板,而有旋轉碟盤變重的問題。又,推動凸起係以金屬板的彎折加工來形成,因為金屬板的前端抵接於硬幣,所以有金屬板的邊緣將會傷到硬幣的問題。
又,因為推出碟盤藉由螺釘來固定在樹脂碟盤,所以螺釘的鎖緊作業還有扭力管理等製造程序還有品質管理會複雜化。螺釘鬆掉之情形,推出碟盤相對於樹脂碟盤移動,硬幣會進入到推出碟盤之下,而有產生卡幣之虞。
使用以往硬幣料斗的硬幣處理裝置,於旋轉體故障之情形,會有硬幣的送出發生故障之問題。因此,期望硬幣料斗耐用性較高。期望係防備發生故障之情形而容易維修保養的硬幣料斗。 (解決問題之方式)
本發明之硬幣料斗具有:容器,存放硬幣;基底,支持前述硬幣;旋轉體,具有逐枚固持前述硬幣的多數之分離孔,且固定在旋轉軸,與前述基底相向配置;及控制銷,配置在前述旋轉體所固持的前述硬幣之搬運途徑,抵接在所搬運的前述硬幣,改變前述硬幣之移動方向;且將存放在前述容器的前述硬幣於固持在前述分離孔之狀態下在前述基底上搬運,使前述硬幣抵接在前述控制銷,而使前述硬幣往排出方向移動,其特徵在於,前述旋轉體具有:樹脂製的第一樹脂旋轉體;金屬旋轉體,推動前述硬幣的金屬製推動片配置在每個前述分離孔;及樹脂製的第二樹脂旋轉體;且前述金屬旋轉體具有第一貫穿孔,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或前述第二樹脂旋轉體在與前述第一貫穿孔對應的位置具有定位凸起(壁面),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具有第一抵接部,前述第二樹脂旋轉體具有第二抵接部,前述金屬旋轉體以前述推動片自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露出的狀態,夾入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與前述第二樹脂旋轉體之間,前述定位凸起嵌合在前述第一貫穿孔,並限制與前述金屬旋轉體在旋轉方向上的相對移動,藉由前述第一抵接部與前述第二抵接部勾扣,來固定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前述金屬旋轉體、及前述第二樹脂旋轉體。
本發明之硬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上述硬幣料斗;硬幣承接部,承接收集自前述硬幣料斗排出的前述硬幣; 且前述硬幣料斗係配置多數台,而前述硬幣承接部承接自各個前述硬幣料斗排出的前述硬幣。
本發明之硬幣料斗之旋轉體具有:容器,存放硬幣;基底,支持前述硬幣;旋轉體,具有逐枚固持前述硬幣的多數之分離孔,且固定在旋轉軸,與前述基底相向配置;及控制銷,配置在前述旋轉體所固持的前述硬幣之搬運途徑,抵接在所搬運的前述硬幣,改變前述硬幣之移動方向;且將存放在前述容器前述硬幣在固持於前述分離孔的狀態下在前述基底上搬運,使前述控制銷抵接在前述硬幣,而使前述硬幣往排出方向移動,其特徵在於,前述旋轉體具有:樹脂製的第一樹脂旋轉體;金屬旋轉體,在每個前述分離孔配置有推動前述硬幣的金屬製推動片;及樹脂製的第二樹脂旋轉體;且前述金屬旋轉體具有第一貫穿孔,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或前述第二樹脂旋轉體在與前述第一貫穿孔對應的位置具有定位凸起(壁面),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具有第一抵接部,前述第二樹脂旋轉體具有第二抵接部,前述金屬旋轉體以前述推動片自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露出的狀態夾入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與前述第二樹脂旋轉體之間,前述定位凸起嵌合在前述第一貫穿孔,並限制與前述金屬旋轉體在旋轉方向上的相對移動,藉由前述第一抵接部與前述第二抵接部勾扣來固定前述第一樹脂旋轉體、前述金屬旋轉體、及前述第二樹脂旋轉體。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能夠提昇旋轉體及硬幣料斗之耐用性。依據提昇耐用性的硬幣料斗,能夠減少乃至於防止硬幣處理裝置的硬幣送出不良。又,能夠提供維修保養性優異的旋轉體、硬幣料斗、及硬幣處理裝置。
(實施發明之較佳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各圖僅概略顯示本發明至能夠充分理解的程度。所以,本發明並非僅限定於圖示例。又,在各圖中,對於共通的構成元件還有同樣的構成元件標註相同元件符號,省略此等者的重複說明。
首先,使用圖1來說明硬幣料斗。圖1係硬幣料斗的立體圖。
硬幣料斗1具備:容器2,存放硬幣10;及本體3,將硬幣10逐枚分離送出。容器2可裝上至本體3或拆下。容器2的下部設有:導引部8,係大致圓形的開口部。本體3的上部設有旋轉體5。導引部8沿著旋轉體5的外周配置,將硬幣10引導成堆積在旋轉體5上。
旋轉體5設有多數之分離孔6。分離孔6係貫穿旋轉體5之正反面的貫穿孔。硬幣10進入分離孔6,受到旋轉體5驅使而在基底7之上滑動。基底7的既定位置設有控制銷。抵接到控制銷的硬幣10改變前路往送出口4的方向,自送出口4排出。
本體3的上部具備平坦的基底7,其上方有旋轉體5轉動。容器2的導引部8沿著旋轉體5的外周配置。旋轉體5與導引部8的開口相向。基底7傾斜成配置有送出口4之側在鉛直方向上高於相反側。因為基底7傾斜,所以硬幣10容易集中在容器2較低側。旋轉體5穿過堆積的硬幣10之下,使得硬幣10進入分離孔6。硬幣10受到旋轉體5運至送出口4。
如此,硬幣料斗1將容器2內的硬幣10逐枚裝入旋轉體5的分離孔6並運至送出口4而排出。
又,硬幣10在尺寸、材質、設計等元素依幣種而異。硬幣處理裝置將既定幣種的硬幣料斗1裝設在既定位置上。因此,硬幣料斗1具備與幣種對應的辨識孔9。硬幣處理裝置將與辨識孔9對應的凸起設在既定位置。在硬幣處理裝置之既定位置設好具有對應之辨識孔9的硬幣料斗1。
以下進一步詳述硬幣料斗1。圖2係硬幣料斗之移除硬幣容器的狀態之立體圖。
硬幣料斗1配置有用來驅動旋轉體5的電動機11。藉由未圖示的控制電路來控制電動機11的旋轉。本體3內部配置有未圖示的齒輪將電動機11及固定有旋轉體5的未圖示旋轉軸加以連接。旋轉軸穿過設在基底7的貫穿孔。自基底7凸出的旋轉軸固定有旋轉體5。攪拌部12係配置在旋轉體5之旋轉中心的凸起,攪拌成硬幣10不會持續集中在某個位置。又,攪拌部12內部具備將旋轉體5固定在旋轉軸的機構。又,使固定在旋轉軸的部分為金屬製,能夠提昇強度。例如亦可使攪拌部12為金屬製。又,旋轉體5設有攪拌翼18。攪拌翼18係設在旋轉體5表面的凸起。藉由攪拌翼18來攪拌堆積的硬幣10。自旋轉體5的中心放射狀配置有攪拌翼18。又,為了提高攪拌能力,相鄰的攪拌翼18之間設有凹部,使旋轉體5的表面複雜化。
旋轉體5的表面凹凸可以有效地攪拌堆積的硬幣10,使硬幣10容易進入分離孔6。因此,旋轉體5變厚。為了減輕旋轉體5,而使旋轉體5的一部分為塑膠製,一部分為金屬製。旋轉體5能夠保有強度並且輕盈化。又,藉由使旋轉體5抵接到硬幣10的部分為金屬製,能防止與硬幣10之接觸所致的磨耗還有損傷。
旋轉體5往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體5的背面側設有閃避控制銷13的溝槽。又,旋轉體5的背面側配置有推動硬幣10的推動片。又,旋轉體5的外周部與分離孔6之間配置有溝槽,可使硬幣10穿過。進入至分離孔6的硬幣10抵接到控制銷13,受到導引而往送出口4方向。硬幣10被推抵在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而進入。移動滾輪16受力而往固定滾輪15的方向。硬幣10超過一半進入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時,硬幣10穿過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此際,硬幣10由於移動滾輪16的施力而猛烈往送出口4移動。排出感測器14偵測排出的硬幣10。偵測結果輸出至未圖示的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可計數排出的硬幣10。控制銷13配置在硬幣10由旋轉體5所搬運的搬運途徑。
旋轉體5外周的外側設有限制硬幣10移動的外壁17。為了將硬幣10導引至送出口4,至少在固定滾輪15至移動滾輪16之間未設置有外壁17。可使硬幣10自此部分朝向送出口4移動。
其次說明旋轉體5。圖3係旋轉體的立體圖。一般所使用的硬幣10係金屬製。旋轉體5的上表面側係塑膠等樹脂製的第一樹脂部20。第一樹脂部20的材質由強度、耐用性、加工性等方面而言,宜為工程塑膠。旋轉體5分成後述的三個構件。
旋轉體5與硬幣10接觸而磨耗。所以,旋轉體5為了減少乃至於防止磨耗,而具備金屬製的部分與樹脂製的部分。亦可使整個旋轉體5為金屬製。然而,為了減輕旋轉體5,宜使旋轉體5的一部分為塑膠等樹脂製。又,使旋轉體5的磨耗激烈的部分為金屬製,能提高旋轉體5的耐用性。旋轉體5之中的磨耗激烈部分,係將進入到分離孔6之中的硬幣10加以推動的推動片。推動片在硬幣10抵接在控制銷13(圖2)、固定滾輪15(圖2)、移動滾輪16(圖2)的狀態下進行推動。因此,推動片受到與推力相當的力作為反作用力。在推動片的端部尤其受力。因此,使推動片為金屬製,藉以提昇耐用性。推動片配置在旋轉體5的背面側。
旋轉體5設有五個分離孔6。旋轉體5設有至少一個分離孔6。根據旋轉體5的尺寸與硬幣10的尺寸來決定分離孔6的最大數量。
其次說明旋轉體5的背面側。圖4係說明旋轉體的背面側。
旋轉體5的中央部設有:軸孔23,插入旋轉體5之旋轉軸。旋轉軸具有:卡止部,配置成穿過軸中心而相對於軸方向垂直。與卡止部進行卡合的軸卡止溝槽24配置在旋轉體5的中央部。
第一樹脂部20自旋轉中心而言等距、又等間隔地設有五個分離孔6。分離孔6係貫穿第一樹脂部20正反面的貫穿孔。分離孔6的周圍部分形成為厚壁。金屬部22之推動片25以外的部分係平板金屬製,配置成與基底7(圖2)平行。推動片25形成為將平板的邊緣往基底7(圖2)的方向彎折成大致垂直。推動片25所與硬幣抵接的面係平坦。例如,金屬部22可藉由將平板沖壓加工來切除外周並以沖壓加工彎折推動片25的部分而輕易地製作。金屬部22不必進行在表面設置微小凹凸的表面處理。
旋轉體5的第一樹脂部20之背面側形成有:凹部31,包含軸孔23與軸卡止溝槽24周圍的中央部、第一樹脂部20的周圍部、及分離孔6的周圍部凸出,在旋轉體5的背面側開口。相鄰的分離孔6之間的凹部31設有定位凸起33(壁面)。定位凸起33係設在第一樹脂部20背面側的凸出部。凹部31收納有金屬部22。金屬部22在第一樹脂部20中央凸出的部分及與定位凸起33對應的部分具備貫穿孔。金屬部22嵌合在第一樹脂部20的中央凸出部,固定至第一樹脂部20。又,配置在凹部31的金屬部22嵌合在定位凸起33,固定在第一樹脂部20。金屬部22係不鏽鋼等鐵合金、鋁合金等金屬板。金屬部22在相鄰的分離孔6之間具備彎折部,彎折部作為推動片25來發揮功能。各個定位凸起33配置成自旋轉體5的旋轉中心起等距離。推動片25配置在以自旋轉中心至定位凸起33為止的距離作為半徑的圓周上。又,使旋轉體5倒轉時抵接於硬幣的倒轉片26亦配置在以自旋轉中心至定位凸起33為止的距離作為半徑的圓周上。因為推動片為25彎折平板來構成,所以與硬幣之抵接面為平坦的面。
倒轉片26配置在旋轉體5的分離孔6之順轉方向側。又,推動片25配置在旋轉體5的分離孔6之倒轉方向側。推動片25在旋轉體5為順轉時推動硬幣10,倒轉片26在旋轉體5為倒轉時推動硬幣10。亦即,進入至分離孔6的硬幣位於推動片25與倒轉片26之間並受到搬運。
第一樹脂部20的周圍部且係形成凹部31之內壁的部分形成有線狀的卡止嵌合溝槽37。凹部31的外周側之內壁形成有卡止嵌合溝槽37。卡止嵌合溝槽37係與設於第二樹脂部21的後述卡止嵌合凸起嵌合的溝槽。卡止嵌合溝槽37沿著第一樹脂部20的外周配置,係寬度狹窄細長的形狀。
圖5係旋轉體的背面側之立體圖。係自背面側觀察旋轉體5之情形的立體圖。旋轉體5具備:金屬部22;及樹脂部,即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金屬部22插入於第一樹脂部20的凹部31。第二樹脂部21固定在第一樹脂部20。金屬部22夾在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之間而固定。第二樹脂部21在與金屬部22之推動片25對應的位置設有貫穿孔即推動片孔30。又,第二樹脂部21在與定位凸起33對應的部分設有貫穿孔。第二樹脂部21覆蓋金屬部22,俾使插入於凹部31的金屬部22不會脫落。推動片25配置成穿過推動片孔30而自樹脂部凸出。金屬部22藉由將推動片25嵌合在推動片孔30來固定在第二樹脂部21。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亦可稱為形成旋轉體5之樹脂部的第一樹脂旋轉體,金屬部22亦可稱為形成旋轉體5之金屬部的金屬旋轉體。推動片25配置在每個設於旋轉體5的分離孔6。中央凸部34與推動片25對應,設在與推動片25相鄰的位置。亦即中央凸部34設在每個推動片25,防止推動片25之旋轉體5的旋轉方向之變形。自第二樹脂部21露出基底7側的金屬部分僅有自推動片孔30露出的推動片25。能使金屬零件接觸到硬幣的部分最少。亦可說是將樹脂製的零件之內自硬幣10受力較強的部分替換成金屬零件。
第一樹脂部20的外周部分與各個分離孔6對應配置有第一平台部28與第二平台部29。第一樹脂部20的外周部分藉由與分離孔6對應設置的第一平台部28與第二平台部29形成有凹凸。第一樹脂部20的外周部分形成有五個外周凸部32。外周凸部32之間形成有凹部,使進入到分離孔6的硬幣10能夠穿過。自分離孔6進入的硬幣10能夠在比設在第一樹脂部20、第二樹脂部21背面側的分離孔6之開口更寬闊的通道上移動。因為此通道內設定成能進入一枚硬幣10的寬闊度,所以於存在有硬幣10的狀態下,其它硬幣10不會自分離孔6進入。
第二樹脂部21設有:放射狀延伸的基部36;及自基部36凸出的內周凸部35及中央凸部34。中央凸部34設有使定位凸起33穿過的貫穿孔。第二樹脂部21係塑膠等樹脂製。第二樹脂部21宜係工程塑膠。又,第二樹脂部21宜係與第一樹脂部20相同材質。第二樹脂部21因為不會抵接於硬幣10,所以比起第一樹脂部20而言,可定為與硬幣10之接觸上耐用性較差的樹脂製。
旋轉體5位於基底7(圖2)上方。旋轉體5為了進行旋轉,必須有避讓控制銷13(圖2)的溝槽。推動片25、中央凸部34、及倒轉片26配置在內周凸部35與外周凸部32之間,藉由此等者來形成同心圓狀的凹凸。控制銷13(圖2)在旋轉體5進行旋轉之情形,穿過形成為同心圓狀的凹部。推動片25、中央凸部34、倒轉片26、內周凸部35、及外周凸部32的表面形成為大致同平面。定位凸起33設置成與中央凸部34同平面或不凸出。
進入到分離孔6的硬幣10受到推動片25、倒轉片26、中央凸部34、及外周凸部32所圍繞,限制移動範圍並受到搬運。旋轉體5進行正轉之情形受到推動片25所推動而移動。旋轉體5進行倒轉之情形受到倒轉片26所推動而移動。倒轉片26係樹脂製,但亦可與推動片25同樣將金屬部22加以彎折來形成。旋轉體5倒轉的機會少於正轉的機會。因此,相較於推動片25而言,倒轉片26與硬幣10之接觸所致的磨耗還有損傷的機會較少。亦可使倒轉片26為樹脂製,但較佳者為金屬製。倒轉片26與推動片25同樣可將金屬部22的一部分加以彎折來構成。金屬部22係比第一樹脂部20及第二樹脂部21更硬的材質。旋轉體5由於金屬部22而能充分提高耐用性。只要旋轉體5的耐用性夠高,就能降低旋轉體5的更換頻率。只要旋轉體5的耐用性足夠,亦可將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藉由黏接劑來固定。又,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之固定方法亦可併用嵌合機構與黏接。黏接所致的固定之情形,亦能藉由剝除黏接部分來更換零件。又,可留下金屬部22而更換樹脂部。
硬幣10堆積在第一樹脂部20上。因為有時硬幣10自上方落下碰撞第一樹脂部20,所以需要足夠的耐用性。比較旋轉體5之旋轉方向上相鄰的分離孔6之間的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之厚度時,第一樹脂部20比第二樹脂部21更厚。又,較佳者為在前述之處,使第一樹脂部20比第二樹脂部21與金屬部22所相加的厚度更厚。使第一樹脂部20較厚,能夠提高第一樹脂部20的耐用性。藉由推動硬幣10的金屬部22與第一樹脂部20來提昇旋轉體5的耐用性。此種旋轉體5能夠降低變成必須更換的致命性損傷之可能性。
其次使用圖6與圖7來說明第二樹脂部21與金屬部22。圖6係說明旋轉體之結構的第一圖。圖7係說明旋轉體之結構的第二圖。圖6係自金屬部22側觀察之圖,圖7係自第二樹脂部21側觀察之圖。
第二樹脂部21與推動片25對應設有推動片孔30。推動片孔30係貫穿第二樹脂部21正反面的貫穿孔。推動片25嵌合在推動片孔30。
第二樹脂部21的中央部設有開口為圓形的第一貫穿孔38。金屬部22的中央部設有開口為圓形狀的第三貫穿孔40。第一貫穿孔38與第三貫穿孔40,開口的直徑相同。第一貫穿孔38與第三貫穿孔40嵌合有第一樹脂部20(圖5)中央的凸出部分。金屬部22具備形成有推動片25的五根臂部。五根臂部各自設有推動片25。五片推動片25係以整體的零件構成。金屬部22與第二樹脂部21容易裝上或拆下。
自第二樹脂部21之中央部放射狀延伸的五根臂部各自設有開口為圓形狀的第二貫穿孔39。自金屬部22之中央放射狀延伸的五根臂部各自設有開口為圓形的第四貫穿孔41。第二貫穿孔39與第四貫穿孔41,開口之直徑相同。第二貫穿孔39與第四貫穿孔41具備與定位凸起33(圖5)對應的形狀之開口。亦即第二貫穿孔39與第四貫穿孔41係開口相同形狀的貫穿孔。第二貫穿孔39與第四貫穿孔41嵌合有定位凸起33(圖5)。定位凸起33(圖5)將推動片25與中央凸部34定位在既定位置。亦即,將第二貫穿孔39與第四貫穿孔41嵌合在定位凸起33,藉而得以將推動片25配置在與中央凸部34相鄰的位置。定位凸起33亦可稱為將第二樹脂部21與金屬部22卡合在第一樹脂部20的卡合凸起。
第二樹脂部21與金屬部22在俯視中重疊。俯視中,金屬部22配置成推動片25的部分以外不超出第二樹脂部21。
第二樹脂部21的五根放射狀延伸的部分之前端的臂部側面44,係與凹部31(圖4)對應的弧狀。臂部側面44設有卡止嵌合凸起42。卡止嵌合凸起42係設在臂部側面44的線狀凸起。卡止嵌合凸起42嵌合在卡止嵌合溝槽37(圖4)。將卡止嵌合凸起42嵌合在卡止嵌合溝槽37(圖4),藉而得以將金屬部22及第二樹脂部21固定在第一樹脂部20(圖4)。亦即,可說分別為第一樹脂部20(圖4)具備卡止嵌合溝槽37之類的第一結合部,第二樹脂部21具備卡止嵌合凸起42之類的第二結合部。將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加以結合,而將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加以固定。又,亦能藉由黏接劑使第一樹脂部20與第二樹脂部21之固定牢靠。
自第二樹脂部21中心起五根放射狀延伸的部分之前端部分分別設有厚壁部43。厚壁部43配置成自第二樹脂部21之旋轉中心起等距離。厚壁部43提昇第二樹脂部21的外周部之強度,於固定在第一樹脂部20(圖4)之情形防止撓曲或扭轉等變形。厚壁部43提昇強度使得卡止嵌合凸起42不會變形。厚壁部43大致與金屬部22的厚度相等,係基部36的兩倍厚度。卡止嵌合凸起42配置在厚壁部43的厚度方向中央部。
自第二樹脂部21之基部36起凸出設置的中央凸部34設成與推動片孔30相鄰。亦即,第二樹脂部21與金屬部22嵌合之情形,推動片25與中央凸部34相鄰。藉由推動片25來推動硬幣之情形,推動片25受力。推動片25受力時,推動片25藉由相鄰的中央凸部34來防止變形。中央凸部34係樹脂製,但因為不與硬幣直接抵接,所不會受到硬幣所削減。推動片25在硬幣抵接在控制銷13(圖2)或移動滾輪16的狀態下推動硬幣之情形,推動片25受到強大力量。推動片25係塑膠製之情形,推動片25有破損之虞。即使推動片25係金屬製,亦有相對於旋轉方向往相反側彎折之虞。因為將中央凸部34與推動片25相鄰配置,所以中央凸部34能夠防止推動片25的變形。又,推動片25所接觸於中央凸部34之側的面,整面接觸於中央凸部34而受到支持。因為整面受到支持,所以能夠防止推動片25由於與硬幣10之抵接而彎折。中央凸部34的寬度係與推動片25大致相同,但中央凸部34的長度構成為比中央凸部34的寬度更長,提高旋轉方向的強度。中央凸部34即使自推動片25受力亦不會變形。
其次使用圖8說明自硬幣料斗排出硬幣的動作。圖8係顯示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圖8(a)係顯示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一狀態。圖8(b)係顯示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二狀態。圖8(c)係顯示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三狀態。圖8(d)係顯示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四狀態。圖8(e)係顯示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五狀態。圖8(f)係顯示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六狀態。
圖8(a)~(f)以可得知硬幣10與旋轉體5之抵接狀態的方式,移除容器2(圖1)、第一樹脂部20(圖3)的狀態之俯視圖。自圖8(a)至圖8(f)依序顯示狀態改變的樣子。又,硬幣10以虛線顯示。
旋轉體5往逆時針方向旋轉,使進入旋轉體5之凹部的硬幣10移動。硬幣10在受到外壁17與旋轉體5的凹部所圍繞的狀態下,受到推動片25推動搬運。推動片25穿過兩根控制銷13之間。
圖8(a)顯示硬幣10移動至抵接到控制銷13的位置為止的狀態。又,硬幣10接觸至第二樹脂部21的側壁及推動片25。
隨著旋轉體5的旋轉,硬幣10受到推動片25往旋轉體5之旋轉方向推動。然而,硬幣10受到控制銷13限制往旋轉體5之旋轉方向的移動限制。因此,硬幣10改變移動方向往送出口4的方向。改變硬幣10之移動方向的力量施加在推動片25。
圖8(b)顯示硬幣10往送出口4方向移動接觸於移動滾輪16的狀態。硬幣10隨著旋轉體5的旋轉而受到推動片25所推動。硬幣10離開旋轉體5的中心側之控制銷13,成為接觸於外側之控制銷13的狀態。推動片25所與硬幣10之接觸位置隨著旋轉進行而往遠離旋轉體5之中心的方向移動。
圖8(c)顯示硬幣10隨著旋轉體5的旋轉而往送出口4的方向移動,接觸於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的狀態。受到推動片25所推動的硬幣10往送出口4方向移動,離開控制銷13。在硬幣10未接觸於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的狀態下,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隔小於硬幣10的直徑。然而,隨著旋轉體5的旋轉進行,硬幣10推動移動滾輪16,擴大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隔。因為移動滾輪16能夠往離開固定滾輪15的方向移動,所以硬幣10能夠往送出口4方向移動。推動片25受到推動移動滾輪16的力量。
圖8(d)顯示硬幣10在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往送出口4之方向移動的狀態。硬幣10接觸於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雙方,再受到推動片25所推動之情形,移動滾輪16往遠離固定滾輪15的方向移動。硬幣10穿過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再往送出口4方向移動。
圖8(e)顯示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隔等於硬幣10之直徑的狀態。硬幣10受到推動片25所推動,使得硬幣10往送出口4方向的移動更加前進,直到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隔超過硬幣10的直徑為止。
因為推動片25的旋轉體5之外周方向的端部與硬幣10接觸,所以推動硬幣10時的反作用力施加在推動片25的端部。亦即,因為推動片25施加有強大的力,假設推動片25為樹脂製,則將會變形、磨耗。例如,硬幣10的邊緣強力碰撞到樹脂部時,有時樹脂部會受到削減。
圖8(f)顯示硬幣10離開推動片25,往送出口4方向移動的狀態。移動滾輪16在往靠近固定滾輪15的方向上受到彈簧施力。硬幣10受到推動片25所推動,直到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隔成為硬幣10的直徑。超過該狀態時,硬幣10受到移動滾輪16所推動,往送出口4之方向移動。移動滾輪16推動硬幣10的側面並且往靠近固定滾輪15的方向移動。移動滾輪16回到最初的位置。
因為移動滾輪16在往靠近固定滾輪15的方向上受到彈簧施力,所以由於彈簧的施力而使移動滾輪16往固定滾輪15方向移動。硬幣10受到移動滾輪16所推動,往送出口4方向推出。又,排出感測器14偵測硬幣10穿過。
以推動片25較靠近與旋轉體5之抵接面的中心之側的端部為第一端部,較遠側的端部為第二端部。在硬幣10僅接觸於靠近旋轉體5中心之側的控制銷13的狀態下,為推動片25的第一端部接觸。在硬幣10僅接觸於遠離旋轉體5中心之側的控制銷13的狀態下,為推動片25的第二端部接觸。亦即,在俯視中與穿過旋轉體5中心的線相交的方向上,配置有推動片25所與硬幣10接觸的面。推動片25與硬幣10之抵接位置隨著旋轉體5的旋轉而自旋轉體5的旋轉中心方向側往遠離旋轉中心的方向側移動。硬幣10隨著旋轉體5的旋轉而往遠離旋轉中心的方向移動。因為控制銷13配置在基底7的既定位置,所以硬幣10搬運至此既定位置時會改變移動方向而排出。
推動片25在抵接於控制銷13的位置上,將硬幣10的移動方向自旋轉體5的旋轉方向改變成固定滾輪15與移動滾輪16之間的方向。因此,硬幣10在與旋轉體5之旋轉方向交叉的方向受力。依據受力的方向而言,有可能停止旋轉體5之旋轉,產生卡幣。最差的情形將會使零件破損。
又,抵接在推動片25的硬幣10之面的長度小於兩個控制銷13之間隔。亦即,推動片25伴隨旋轉體5的旋轉,穿過兩個控制銷13之間。又,因為抵接在推動片25的硬幣10之面的端部與硬幣10接觸,所以端部受到強大的力。因此,宜係金屬製,尤其係不鏽鋼等鐵合金、鈦合金、鋁合金等較硬的金屬製品。
其次說明硬幣處理裝置。圖9係說明硬幣處理裝置之例的立體圖。
存放在硬幣處理裝置50之貯留容器60的硬幣10混有多數之幣種。硬幣處理裝置50將存放在貯留容器60的硬幣10依幣種區分存放於硬幣料斗1。又,硬幣處理裝置50係根據來自外部設備的指示而自硬幣料斗1將硬幣10加以排出的裝置。此種硬幣處理裝置50配備於POS系統還有兌幣機等。
硬幣處理裝置50由分離部51、辨識部52、及分配部53所構成。不同幣種的硬幣10在混雜狀態下投入至貯留容器60。在分離部51中,逐枚將硬幣10傳遞至辨識部52。在辨識部52中,藉由未圖示的感測器逐枚偵測所搬運的硬幣10之特徵,特定出幣種。特定出幣種的硬幣10,自辨識部52往分配部53傳遞。在分配部53中,將特定出幣種的硬幣10存放於對應的硬幣料斗1。
在分配部53中,硬幣10沿著軌道58受到搬運銷54搬運。沿著軌道58配置有分幣翻片55。分幣翻片55藉由未圖示的驅動部使得硬幣10的移動道可變。硬幣10因應於分幣翻片55的狀態而落至滑塊56,或不落下並穿過。硬幣10落至滑塊56之情形,穿過引導道57而存放於硬幣料斗1的容器2。
辨識過幣種的硬幣10存放在四個硬幣料斗1其中一者,或引導至退幣通道61並排出至出幣托盤62。因為配置有四台硬幣料斗1,所以能夠存放四個幣種的硬幣10,其它幣種則不接受並排出。自配置成列狀的多台硬幣料斗1將硬幣10排出至排出皮帶59上。亦即排出皮帶59亦可稱為承接自列狀配置多數台的硬幣料斗1排出之硬幣10的硬幣承接部。藉由使排出皮帶59旋轉,可將硬幣10收集在一處。
自硬幣料斗1的送出口4排出的硬幣10,載置於排出皮帶59上。排出皮帶59由未圖示的驅動部所驅動,將硬幣10搬運至出幣托盤62。
其次,使用圖10至圖14來說明旋轉體的第二例。第二旋轉體70可應用在上述硬幣料斗之旋轉體。圖10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立體圖。
第二旋轉體70在第三樹脂部72與第四樹脂部73的兩個樹脂製旋轉體之間夾入有後述金屬製的旋轉體即第二金屬部。樹脂製的旋轉體宜係工程塑膠等加工性佳耐用性高的塑膠。金屬製的旋轉體之材質宜係鐵合金、鈦合金、鋁合金等加工性佳耐用性高的金屬。
第三樹脂部72在分離孔6之間具備將容器內的硬幣加以攪拌的攪拌凸起71。第二旋轉體70在成為旋轉中心的位置具備攪拌部12。攪拌凸起71係自配置在第三樹脂部正面的攪拌部12放射狀延伸的凸起。藉由旋轉第二旋轉體70,攪拌部12與攪拌凸起71將容器內的硬幣加以攪拌。
第四樹脂部73具備沿著外周豎立設置的壁部76。壁部76具備多數之卡止凸起75。卡止凸起75勾扣在第三樹脂部72的外周側既定位置,將第三樹脂部72與第四樹脂部73加以固定。第四樹脂部73具備每個分離孔6排出的硬幣所穿過的排出溝槽27。
分離孔6的第二旋轉體70之旋轉方向下游側具備:倒轉片26,於第二旋轉體70倒轉時抵接到硬幣。排出溝槽27可使硬幣自壁部76的內周側往外周側移動。
其次說明第二旋轉體70的結構。圖11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一圖。又,圖11顯示第二旋轉體70的第四樹脂部73嵌有第二金屬部74的狀態。圖12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二圖。圖12係說明第二旋轉體70的一部分之第四樹脂部73的立體圖。
第二金屬部74的旋轉中心之第三軸孔83插穿有旋轉軸。第二金屬部74在相鄰的分離孔6之間具備以第三軸孔83為中心等間隔往三方向呈放射狀的金屬板之臂部。三方向延展的金屬板之臂部各自的前端側具備大致彎折成直角的彎折部。彎折部係推動硬幣的第二推動片77與第三推動片78。第二推動片77插入於貫穿第四樹脂部73正反面的第二推動片孔79,前端自第四樹脂部73的背面側凸出。第三推動片78插入於貫穿第四樹脂部73正反面的第三推動片孔80,前端自第四樹脂部73的背面側凸出。
沿著第四樹脂部73之壁部76的根基具備外周貫穿孔82。外周貫穿孔82係貫穿第四樹脂部73正反面的貫穿孔。在與卡止凸起75對應的位置具備外周貫穿孔82。將第三樹脂部72勾扣在卡止凸起75時,壁部76容易撓曲,防止損傷。
相鄰的分離孔6之間配置有兩個卡止凸起75。相鄰的卡止凸起75之間配置有第三推動片78。第二旋轉體70的第二金屬部74之旋轉中心固定在旋轉軸。
第二金屬部74的第二推動片77之旋轉方向上游側具備第五貫穿孔84。第五貫穿孔84配置在第二金屬部74的各臂部。第五貫穿孔84係貫穿第二金屬部74正反面的貫穿孔。後述凸起嵌在第五貫穿孔84,藉由凸起來防止第二金屬部74之旋轉方向的搖晃。第四樹脂部73具備第二定位凸起81,嵌合在第二金屬部74的第六貫穿孔85。第二定位凸起81顯示第二金屬部74對於第四樹脂部73的相對性固定位置。
第四樹脂部73在與第五貫穿孔84對應的位置具備第七貫穿孔102。第七貫穿孔102係貫穿第四樹脂部73正反面的貫穿孔。後述凸起嵌在第五貫穿孔84及第七貫穿孔102,藉由凸起來防止第二金屬部74及第四樹脂部73之旋轉方向的搖晃。
第四樹脂部73具備第二軸孔87。第二軸孔87具備停轉孔88。第二軸孔87插入有旋轉軸,停轉孔88嵌有垂直固定在旋轉軸的停轉把手。將旋轉軸與第四樹脂部73固定成第四樹脂部73之旋轉連動於旋轉軸之旋轉。亦可構成為將旋轉軸之剖面定為非圓形,並將停轉孔88定為與其對應的形狀,而同樣將旋轉軸之旋轉傳至第四樹脂部73。
其次說明第三樹脂部72。圖13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三圖。
第三樹脂部72的正面側具備攪拌部12。第三樹脂部72的背面側具備收納第二金屬部74的第二凹部89。第二凹部89沿著第二金屬部74的外形來形成。
第三樹脂部72的旋轉中心具備第四軸孔93。第四軸孔93插入有旋轉軸。
第二凹部89具備三個第三定位凸起90。第三定位凸起90配在與第二金屬部74之第五貫穿孔84及第四樹脂部73之第七貫穿孔102對應的位置,嵌合在各個孔。第三定位凸起90嵌合在第五貫穿孔84與第七貫穿孔102,藉由第三定位凸起90來防止第三樹脂部72及第四樹脂部73與第二金屬部74之間互相在旋轉方向上的搖晃。第二旋轉體70為三個構件成為一體旋轉。第三定位凸起90的剖面係圓形,但不限定於此形,亦可係多邊形還有橢圓等,宜係容易加工的形狀。
第三樹脂部72的側面即周面91具備卡止凹部92。卡止凹部92配置在與卡止凸起75對應的位置。卡止凸起75與卡止凹部92相勾扣,將第三樹脂部72與第四樹脂部73加以固定。第三樹脂部72與第四樹脂部73之間夾入固定有第二金屬部74。第二旋轉體70可以輕易組裝,又亦可分解。卡止凹部92係與卡止凸起75抵接的抵接部,卡止凸起75亦可稱為與卡止凹部92抵接的抵接部。
其次說明第二旋轉體70的背面側。圖14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背面側之立體圖。第二旋轉體70在第三樹脂部72與第四樹脂部73之間夾入第二金屬部74,而將第三樹脂部72與第四樹脂部73嵌合固定。
第二旋轉體70的背面側配置有第四樹脂部73。第四樹脂部73的背面側具備用來在第二旋轉體70旋轉之情形避開控制銷的溝槽。第四樹脂部73的第一餘隙溝槽100與第二餘隙溝槽101係使控制銷不會抵接而穿過的溝槽。為了形成此溝槽,第四樹脂部73具備第二中央凸部97、第二內周凸部98、及第二外周凸部99。
第二內周凸部98配置在第一餘隙溝槽100與第二餘隙溝槽101之間。第二內周凸部98配置在第二推動片77之第二旋轉體70的旋轉方向上游側。第二內周凸部98與第二推動片77相鄰,抵抗第二推動片77抵接在硬幣時的力量,防止第二推動片77之變形。
第二內周凸部98配置有第七貫穿孔102。第二推動片77的第二旋轉體70之旋轉方向上游側配置有第七貫穿孔102,第三定位凸起90嵌合在第七貫穿孔102。硬幣受到第二推動片77所推動時,第二推動片77的第二旋轉體70之旋轉方向上游側最為受力。因此,第二推動片77的第二旋轉體70之旋轉方向上游側具備第三定位凸起90。藉由第三定位凸起90將第三樹脂部72、第四樹脂部73、及第二金屬部74牢靠連結成互相不偏移。
第二內周凸部98的第二旋轉體70之旋轉方向下游側與第二內周凸部98相鄰而具備第二推動片孔79。第二內周凸部98之第二推動片孔79的第二旋轉體70之旋轉中心方向側具備第一緩衝部94。第二外周凸部99之第二旋轉體70的旋轉方向下游側與第二外周凸部99相鄰而具備第三推動片孔80。第二外周凸部99的第三推動片孔80的第二旋轉體70之旋轉中心方向側及外周側具備第二緩衝部95與第三緩衝部96。
第一緩衝部94防止硬幣抵接在第二推動片77的邊緣。硬幣抵接在第二推動片77的邊緣有產生傷害之虞。第一緩衝部94在第二旋轉體70旋轉之情形,覆蓋硬幣最初抵接第二推動片77之側的邊緣。此部分容易傷到硬幣。在此例中,雖係覆蓋第二推動片77的一側之邊緣,但亦可覆蓋兩側。第二緩衝部95與第三緩衝部96覆蓋第三推動片78的兩側之邊緣,防止邊緣與硬幣之抵接。因為第一緩衝部94、第二緩衝部95、第三緩衝部96不會以強力推動硬幣,所以能夠藉由樹脂來形成。
第二軸孔87開口為比第三軸孔83更寬闊。因此,第二金屬部74之第三軸孔83周圍自第二軸孔87露出。第二金屬部74抵接到旋轉軸而固定。藉由抵接固定在旋轉軸的既定位置與第三軸孔83周圍,能夠使第二金屬部74與基底之間隔固定。將預先決定的位置彼此抵接固定。已顯示在第三樹脂部72配置凸起、第四樹脂部73配置貫穿孔之例,但亦可係第三樹脂部72配置貫穿孔、第四樹脂部73配置凸起的構成。
其次使用圖15至圖18來說明旋轉體的第三例。第三旋轉體110可應用於上述硬幣料斗的旋轉體。首先使用圖15與圖18來說明第三旋轉體110的外形。圖15係說明第三旋轉體之例的俯視圖。圖15係自正上方觀察第三旋轉體110之情形。圖18係說明第三旋轉體之例的背面側立體圖。
第三旋轉體110配備有三個分離孔6。第三旋轉體110的上表面自攪拌部12放射狀延展有攪拌凸起71。
第三旋轉體110包含:上表面側的第五樹脂部111、背面側的第六樹脂部112、夾在其間的後述第三金屬部113。第五樹脂部111具備第二卡止凹部115,與第六樹脂部112所具備的第二卡止凸起114卡合,將第五樹脂部111與第六樹脂部112加以固定。第三旋轉體110為容易組裝,且亦可分解。
第二卡止凹部115配置在第五樹脂部111的外周側,係在相鄰的分離孔6之間且夾住攪拌凸起71。
自第六樹脂部112的既定位置往背面側突出有第四推動片116與第五推動片117,推動硬幣。
第五樹脂部111具備第四定位凸起119,嵌合在後述第三金屬部113與第六樹脂部112所具備的貫穿孔。各第四推動片116的第三旋轉體110之旋轉方向上游側且至分離孔6之間配置有至少一個第四定位凸起119。第四定位凸起119嵌入貫穿孔,第五樹脂部111、第六樹脂部112、及後述的第三金屬部113藉由第四定位凸起119而防止旋轉方向上的互相搖晃。又,第四推動片116根基在第三旋轉體110的旋轉方向上游側受到第六樹脂部112所支持。第四推動片116推動硬幣時受力,但防止彎折。
第六樹脂部112的第六軸孔122插入有旋轉軸,第六樹脂部112固定在旋轉軸。
具備:第四定位凸起119,配置在與第四推動片116對應的位置;另一第四定位凸起119,在旋轉中心之間。第五樹脂部111、第六樹脂部112、及後述的第三金屬部113藉由第四定位凸起119來防止互相的搖晃。第三旋轉體110三個構件成為一體而旋轉。
其次說明第三旋轉體110的內部。圖16係說明第三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一圖。係將第五樹脂部111與第三金屬部113加以固定的狀態之立體圖。
第五樹脂部111的背面側具備將第三金屬部113加以收納的凹部,該凹部收納第三金屬部113。凹部具備第四定位凸起119。又,凹部具備第二卡止凹部115。
第三金屬部113在旋轉中心具備第五軸孔118。第五軸孔118插入固定有旋轉軸。第三金屬部113自第五軸孔118等角度往三方向放射狀延展有臂部。第三金屬部113具備第四定位凸起119所嵌合的貫穿孔。第三金屬部113的前端側具備第四推動片116、第五推動片117。
其次,自其他方向說明第三旋轉體110內部。圖17係說明第三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二圖。係將第六樹脂部112與第三金屬部113加以固定的狀態之立體圖。
第六樹脂部112具備:第四推動片孔120,由第三金屬部113的第四推動片116插穿。第四推動片孔120插穿有第四推動片116,往第六樹脂部112的背面側凸出。第五推動片117沿著第六樹脂部112的外周邊緣配置,往第六樹脂部112的背面側凸出。
第六樹脂部112具備第二卡止凸起114。第二卡止凸起114係卡扣配合,勾扣在第二卡止凹部115並將第五樹脂部111與第六樹脂部112加以固定。第二卡止凸起114與第二卡止凹部115具備彼此抵接的抵接部。又,第三金屬部113在與第四定位凸起119對應的位置配置有第八貫穿孔121。
其次使用圖19與圖20來說明旋轉體的第四例。第四旋轉體140可應用在上述硬幣料斗之旋轉體。第四旋轉體140係推動片並非整體而分割配置在每個分離孔之例。圖19係說明第四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一圖。圖19顯示分割的推動片之例。圖20係說明第四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二圖。圖20顯示將分割的推動片加以固定的旋轉體之例。
第四金屬部130係將圖16及圖17所說明的第三金屬部113之包含第四推動片116、第五推動片117、及第八貫穿孔121的部分切出而成。第四金屬部130係彎折板金來形成第四推動片116、第五推動片117,並在板金開孔形成第八貫穿孔121。使推動片為多數並小型化能夠節省材料。然而,因為要組裝多數之零件,所以製造程序變複雜。
第四旋轉體140將第四金屬部130夾在第七樹脂部141與第八樹脂部142之間。又,第四推動片116與第五推動片自第四旋轉體140的背面側凸出。
第四旋轉體140在旋轉中心具備與圖16及圖17所說明的第六軸孔122同樣的孔。第四旋轉體140在第六軸孔122插穿有旋轉軸,並固定在旋轉軸。
第七樹脂部141具備:凹部,在與圖16及圖17中說明的第四定位凸起119同樣的凸起收納第七樹脂部141的第四金屬部130。將第四金屬部130收納在該凹部之情形,第四定位凸起119嵌合在第八貫穿孔121。第四金屬部130藉由第四定位凸起119防止在第四旋轉體140之旋轉方向的搖晃。
第八樹脂部142具備四個與圖16及圖17所說明的第二卡止凸起114及第二卡止凹部115同樣的卡止凸起及卡止凹部。第七樹脂部141在與第二卡止凸起114對應的位置具備卡止凹部。藉由將第二卡止凸起114勾在卡止凹部來將第七樹脂部141與第八樹脂部142夾在第四金屬部130而固定。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能夠利用在逐枚排出硬幣的硬幣料斗、配備硬幣料斗的硬幣處理裝置。
1:硬幣料斗 2:容器 3:本體 4:送出口 5:旋轉體 6:分離孔 7:基底 8:導引部 9:辨識孔 10:硬幣 11:電動機 12:攪拌部 13:控制銷 14:排出感測器 15:固定滾輪 16:移動滾輪 17:外壁 18:攪拌翼 20:第一樹脂部 21:第二樹脂部 22:金屬部 23:軸孔 24:軸卡止溝槽 25:推動片 26:倒轉片 27:排出溝槽 28:第一平台部 29:第二平台部 30:推動片孔 31:凹部 32:外周凸部 33:定位凸起 34:中央凸部 35:內周凸部 36:基部 37:卡止嵌合溝槽 38:第一貫穿孔 39:第二貫穿孔 40:第三貫穿孔 41:第四貫穿孔 42:卡止嵌合凸起 43:厚壁部 44:臂部側面 50:硬幣處理裝置 51:分離部 52:辨識部 53:分配部 54:搬運銷 55:分幣翻片 56:滑塊 57:引導道 58:軌道 59:排出皮帶 60:貯留容器 61:退幣通道 62:出幣托盤 70:第二旋轉體 71:攪拌凸起 72:第三樹脂部 73:第四樹脂部 74:第二金屬部 75:卡止凸起 76:壁部 77:第二推動片 78:第三推動片 79:第二推動片孔 80:第三推動片孔 81:第二定位凸起 82:外周貫穿孔 83:第三軸孔 84:第五貫穿孔 85:第六貫穿孔 87:第二軸孔 88:停轉孔 89:第二凹部 90:第三定位凸起 91:周面 92:卡止凹部 93:第四軸孔 94:第一緩衝部 95:第二緩衝部 96:第三緩衝部 97:第二中央凸部 98:第二內周凸部 99:第二外周凸部 100:第一餘隙溝槽 101:第二餘隙溝槽 102:第七貫穿孔 110:第三旋轉體 111:第五樹脂部 112:第六樹脂部 113:第三金屬部 114:第二卡止凸起 115:第二卡止凹部 116:第四推動片 117:第五推動片 118:第五軸孔 119:第四定位凸起 120:第四推動片孔 121:第八貫穿孔 122:第六軸孔 130:第四金屬部 140:第四旋轉體 141:第七樹脂部 142:第八樹脂部
圖1係硬幣料斗的立體圖。 圖2係移除硬幣料斗的硬幣容器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3係旋轉體的立體圖。 圖4係說明旋轉體的背面側。 圖5係旋轉體的背面側之立體圖。 圖6係說明旋轉體的結構之第一圖。 圖7係說明旋轉體結構之第二圖。 圖8係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圖8(a)係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一狀態。圖8(b)係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二狀態。圖8(c)係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三狀態。圖8(d)係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四狀態。圖8(e)係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五狀態。圖8(f)係說明硬幣料斗的動作之第六狀態。 圖9係說明硬幣處理裝置之例的立體圖。 圖10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立體圖。 圖11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一圖。 圖12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二圖。 圖13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三圖。 圖14係說明第二旋轉體之例的背面側之立體圖。 圖15係說明第三旋轉體之例的俯視圖。 圖16係說明第三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一圖。 圖17係說明第三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二圖。 圖18係說明第三旋轉體之例的背面側之立體圖。 圖19係說明第四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一圖。 圖20係說明第四旋轉體之例的結構之第二圖。
6:分離孔
12:攪拌部
26:倒轉片
70:第二旋轉體
73:第四樹脂部
74:第二金屬部
76:壁部
77:第二推動片
78:第三推動片
79:第二推動片孔
80:第三推動片孔
82:外周貫穿孔
87:第二軸孔
88:停轉孔
90:第三定位凸起
94:第一緩衝部
95:第二緩衝部
96:第三緩衝部
97:第二中央凸部
98:第二內周凸部
99:第二外周凸部
100:第一餘隙溝槽
101:第二餘隙溝槽
102:第七貫穿孔

Claims (10)

  1. 一種硬幣料斗,包含: 容器,存放硬幣; 基底,支持該硬幣; 旋轉體,具有逐枚固持該硬幣的多數之分離孔,並固定在旋轉軸,而與該基底相向配置;及 控制銷,配置在該旋轉體所固持的該硬幣之搬運途徑,並抵接在所搬運的該硬幣,而改變該硬幣的移動方向; 且將存放在該容器的該硬幣於固持在該分離孔的狀態下在該基底上搬運,並使該硬幣抵接在該控制銷,而使該硬幣往排出方向移動,其特徵在於, 該旋轉體具有:樹脂製的第一樹脂旋轉體;金屬旋轉體,在每個該分離孔配置有推動該硬幣的金屬製推動片;及樹脂製的第二樹脂旋轉體; 且該第一樹脂旋轉體具有第一底接部,該第二樹脂旋轉體具有第二底接部, 該金屬旋轉體以該推動片自該第一樹脂旋轉體露出的狀態,夾入該第一樹脂旋轉體與該第二樹脂旋轉體之間, 藉由使該第一抵接部與該第二抵接部相勾扣,俾將該第一樹脂旋轉體、該金屬旋轉體、及該第二樹脂旋轉體加以固定, 且藉由自該第一樹脂旋轉體露出的該推動片,俾將該基底上的該硬幣推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料斗,其中, 該第一樹脂旋轉體或該第二樹脂旋轉體具有收納該金屬旋轉體的凹部; 該金屬旋轉體在進入至該凹部的狀態下,夾入該第一樹脂旋轉體與該第二樹脂旋轉體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料斗,其中, 該推動片係藉由將該金屬旋轉體的端部彎折而形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料斗,其中, 該第一樹脂旋轉體或該第二樹脂旋轉體,具有:壁面,豎立設置在該金屬旋轉體之厚度方向上,並抵接在該金屬旋轉體的側面; 在該金屬旋轉體夾在該第一樹脂旋轉體與該第二樹脂部旋轉體之間而受到固定的狀態下,該金屬旋轉體因該壁面而使得其相對於該第一樹脂旋轉體及該第二樹脂旋轉體在該旋轉體的旋轉方向上的移動受到限制。
  5. 如請求項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硬幣料斗,其中, 該第一樹脂旋轉體具有穿過該推動片的貫穿孔; 該推動片自該貫穿孔凸出; 藉由自該貫穿孔凸出的該推動片,俾將該基底上的該硬幣推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硬幣料斗,其中, 該推動片嵌合在該貫穿孔; 該金屬旋轉體固定在該第一樹脂旋轉體。
  7. 如請求項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硬幣料斗,更包含: 凸部,在該推動片之該旋轉體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沿著該推動片而配置。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硬幣料斗,具有: 凸部,在該推動片之該旋轉體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沿著該推動片而配置。
  9. 一種硬幣處理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料斗;及 硬幣承接部,承接並收集自該硬幣料斗排出的該硬幣; 且配置有多數的該硬幣料斗,該硬幣承接部承接自各個該硬幣料斗排出的該硬幣。
  10. 一種硬幣料斗之旋轉體, 其係被使用於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料斗。
TW112111448A 2020-09-15 2021-08-30 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 TW2023316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4356 2020-09-15
JP2020154356 2020-09-15
JP2021134543A JP7315250B2 (ja) 2020-09-15 2021-08-20 コインホッパ、コインホッパの回転体、およびコイン処理装置
JP2021-134543 2021-08-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1658A true TW202331658A (zh) 2023-08-01

Family

ID=8077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1448A TW202331658A (zh) 2020-09-15 2021-08-30 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
TW110131969A TWI800909B (zh) 2020-09-15 2021-08-30 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969A TWI800909B (zh) 2020-09-15 2021-08-30 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1040A1 (zh)
EP (1) EP4216181A1 (zh)
JP (2) JP7458673B2 (zh)
KR (1) KR20230038288A (zh)
CN (2) CN117315836A (zh)
CA (1) CA3175581C (zh)
MX (1) MX2022011567A (zh)
TW (2) TW202331658A (zh)
WO (1) WO20220596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8657U (zh) * 1988-09-06 1990-03-14
JP3273069B2 (ja) * 1992-12-16 2002-04-08 株式会社オリンピア ホッパー装置
JPH10240993A (ja) * 1997-02-24 1998-09-11 Japan Servo Co Ltd コイン送出装置のコイン送りディスク
JP3419727B2 (ja) * 2000-02-24 2003-06-23 弘美 松下 ホッパー型コイン払出し装置におけるコイン搬送用ディスクローターの補強構造
JP4122414B2 (ja) 2001-07-06 2008-07-23 旭精工株式会社 ホッパの回転ディスク
JP3706838B2 (ja) * 2002-03-20 2005-10-19 弘美 松下 ホッパー型コイン払出し装置におけるコイン搬送用ディスクローターの補強構造
EP2343688A1 (en) * 2003-10-21 2011-07-13 Asahi Seiko Co. Ltd. Automatic coin alig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784805B2 (ja) * 2004-03-31 2011-10-05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コインホッパの回転ディスク
JP2008204156A (ja) 2007-02-20 2008-09-04 Asahi Seiko Kk コインホッパの送り出し用回転体
JP5716199B2 (ja) * 2011-03-17 2015-05-13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分離搬送装置
JP5945773B2 (ja) * 2012-12-18 2016-07-05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コインホッパ
JP6002929B2 (ja) * 2013-01-28 2016-10-05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払出装置
JP5884117B2 (ja) * 2013-07-21 2016-03-15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払出装置
JP6101910B2 (ja) * 2013-12-26 2017-03-29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コインホッパ
JP2017151818A (ja) 2016-02-25 2017-08-31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入出金機
CN205451241U (zh) * 2016-03-22 2016-08-10 北京迪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硬币找零装置
JP6934676B2 (ja) * 2019-01-28 2021-09-15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処理装置の硬貨分離送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23826A (ja) 2023-09-05
CN115298711A (zh) 2022-11-04
TWI800909B (zh) 2023-05-01
MX2022011567A (es) 2022-10-18
US20230141040A1 (en) 2023-05-11
CA3175581C (en) 2024-02-27
JP7458673B2 (ja) 2024-04-01
EP4216181A1 (en) 2023-07-26
CN117315836A (zh) 2023-12-29
TW202213278A (zh) 2022-04-01
JP2024069396A (ja) 2024-05-21
WO2022059631A1 (ja) 2022-03-24
CN115298711B (zh) 2023-10-27
KR20230038288A (ko) 2023-03-17
CA3175581A1 (en)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6099B2 (en) 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EP2521102B1 (en) Coin dispenser and coin handling apparatus
EP2131333A1 (en) Coin throwing device and coin processing machine
EP2063401A1 (en) Coin receiving and ejecting device
EP0469886B1 (en) Coin conveyor for successively transporting coins
TW202331658A (zh) 硬幣料斗、硬幣料斗的旋轉體、及硬幣處理裝置
JP7315250B2 (ja) コインホッパ、コインホッパの回転体、およびコイン処理装置
JP5838432B2 (ja) コイン搬送装置およびコイン払出装置
JP5732640B2 (ja) コイン搬送装置およびコイン払出装置
JP7244101B2 (ja) コイン処理装置
JP2012221281A5 (zh)
JP2022166367A (ja) コイン処理装置
KR20050058970A (ko) 코인 호퍼
JP2013008117A5 (zh)
JP2010262520A5 (zh)
JP2024017583A (ja) コインホッパ、コインホッパの回転体、およびコイン処理装置
JP5990736B2 (ja) コイン搬送装置およびコイン払出装置
WO2024095590A1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6623373B2 (ja) 円板体送出装置、及び円板体送出搬送装置
JP2004086528A (ja) ホッパー型コイン払出し装置
JPH0431644Y2 (zh)
JP2020052743A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2018106370A (ja) 円板体搬送装置
JP2012223385A (ja) メダル投入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メダル貸出機並びに遊技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