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0825A - 除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0825A
TW202300825A TW111109780A TW111109780A TW202300825A TW 202300825 A TW202300825 A TW 202300825A TW 111109780 A TW111109780 A TW 111109780A TW 111109780 A TW111109780 A TW 111109780A TW 202300825 A TW202300825 A TW 2023008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humidification
heat exchanger
evaporator
unit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川圭介
甲田幸大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愛麗思歐雅瑪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愛麗思歐雅瑪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愛麗思歐雅瑪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0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82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提供可提高除濕效率的除濕裝置。 除濕裝置(X)具備:框體(1),是具備有吸入口(11b)與排出口(11c);除濕部(2),是具備有對於從吸入口(11b)吸入的空氣中的水分進行除濕的除濕轉子(21);以及冷卻部(42),是冷卻從吸入口(11b)前往除濕部(2)之空氣。

Description

除濕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去除空氣中的水分的除濕裝置。
就除濕裝置來說,例如已提案有「除了在連結被設在本體1的背面的吸入口2與被設在上面前部的吹出口4的空氣通路依序配設蒸發器10、結露用散熱器11、冷凝器12、吸熱用散熱器13之外,將和被設在本體1的前面下部的吸入口3對置,對空氣中的水分進行吸濕的吸濕轉子8轉動自如地作設置,並將該吸濕轉子8藉由配管連接在前述結露用散熱器11與前述吸熱用散熱器13」之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 上述除濕裝置中,從蒸發器10通過冷凝器12來到吸出口4的空氣通路、與從吸濕轉子8來到吹出口4的空氣通路在途中合流。亦即,蒸發器與冷凝器所致的空氣的凝結、與除濕轉子所致的吸附是被個別進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4253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除濕裝置有想要提高除濕效率的需求。 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可提高除濕效率的除濕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除濕裝置具備:框體,是具備有吸入口與排出口;除濕部,是具備有對於從前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中的水分進行除濕的除濕轉子;以及冷卻部,是冷卻從前述吸入口前往前述除濕部之空氣。 [發明的效果]
根據上述構造,為了將被冷卻的空氣供給到除濕部而可提高除濕效率。
<概要>
實施形態的一樣態的第1之除濕裝置,係具備:框體,是具備有吸入口與排出口;除濕部,是具備有對於從前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中的水分進行除濕的除濕轉子;以及冷卻部,是冷卻從前述吸入口前往前述除濕部之空氣。藉此,相對於不具備冷卻部之構造,可降低除濕轉子的溫度,也可提高除濕轉子的吸濕效率。 實施形態的其他樣態的第2之除濕裝置在第1之除濕裝置中,前述除濕部具備:加熱器,是對前述除濕轉子進行加熱;驅動馬達,是將前述除濕轉子旋轉驅動;以及熱交換器,是與被前述加熱器所加熱,且通過前述除濕轉子之空氣進行熱交換,前述熱交換器被設在前述除濕轉子與前述冷卻部之間。藉此,為了將被冷卻部所冷卻的低溫空氣供給到熱交換器(碰到),所以促進熱交換可提升除濕效率。 實施形態的其他樣態的第3之除濕裝置在第2之除濕裝置中,前述除濕轉子,是以從與前述加熱器對置的第1區域經過沒有和前述加熱器與前述熱交換器對置第2區域前往與前述熱交換器對置的第3區域地被旋轉驅動。藉此,使得在冷卻部被冷卻的低溫空氣通過被加熱器所加熱的除濕轉子的高溫部分,使除濕轉子降到可儘快吸濕的溫度,而可提高吸附效率。
實施形態的其他樣態的第4之除濕裝置在第2或第3之除濕裝置中,前述冷卻部,是與前述熱交換器對置且接近的狀態下被設置。藉此,形成用低溫空氣冷卻熱交換器,使除濕部的循環路被冷卻,在熱交換器容易產生結露,可提高除濕效率。 實施形態的其他樣態的第5之除濕裝置在第2~4中任一除濕裝置中,被前述加熱器所加熱之空氣,即從前述除濕轉子被供給到前述熱交換器之空氣,是通過和前述除濕轉子對置的前述冷卻部的周邊部。藉此,除濕部的循環路被冷卻,在熱交換器容易產生結露,可提高除濕效率。 實施形態的其他樣態的第6之除濕裝置在第1~5中任一除濕裝置中,前述框體內具備有冷凍循環式的第2除濕部,該第2除濕部具備有壓縮器與蒸發器和散熱器,前述冷卻部為前述第2除濕部的前述蒸發器。藉此,可藉由第2除濕部提高除濕效率,並且比起將不構成第2除濕部的冷卻部另外設置的情況可使裝置小型化。 實施形態的其他樣態的第7之除濕裝置在第6之除濕裝置中,前述除濕部被配置在前述蒸發器與前述散熱器之間。藉此,可使裝置小型化。 實施形態的其他樣態的第8之除濕裝置在第6或第7之除濕裝置中,前述蒸發器與前述除濕部的距離比前述除濕部與前述散熱器的距離更小。藉此,既提高除濕效率,又可使裝置小型化。
[實施形態] 1.除濕裝置 主要使用圖1(a)、(b)及圖2進行說明。 除濕裝置X具備具有吸入口11b與排出口11c之框體1。除濕裝置X,是至少在框體1設有:對於從吸入口11b被吸入的空氣進行除濕的第1除濕部2;以及冷卻從吸入口11b前往第1除濕部2之空氣的冷卻部。 除濕裝置X,是如圖2所示在框體1設有從吸入口11b吸入空氣,將吸入的空氣從排出口11c排出用的送風部3。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X,是在框體1內具備第2除濕部4,利用第2除濕部4的蒸發器42作為冷卻部的一例。 第1除濕部2與第2除濕部4為了將兩者作區別,為了方便而標上「第1」或「第2」。第1除濕部2與第2除濕部4在框體1內被框架7所支承。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X,是將貯留被除濕後的水的槽81相對於框體1可裝卸地作設置。除濕裝置X具備有將使用者操作裝置用的操作部5、以及電源部和控制部一體設置的電路單元6。 於此,說明的方便上,分別將槽81存在之側稱為前側,將吸入口11b存在之側稱為後側,將排出口11c存在之側稱為上側,將前後方向與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稱為左右方向。 以下,針對各部進行說明。
2.各部 (1)框體 框體1為箱狀,分別在前側下部具有槽81用的開口11a,具有從後側的中部跨到上部的吸入口11b,在上側前部具有排出口11c,在上側後部具有操作部5用的開口。 如圖1的(a)、(b)及圖2所示,在吸入口11b設有過濾器82,在排出口11c將散熱孔13可轉動地設置。
(2)第1除濕部 (2-1)概要 主要使用圖4及圖5進行說明。 第1除濕部2至少具備對於從吸入口11b吸入的空氣中的水分進行除濕的除濕轉子21。亦即,第1除濕部2為乾燥劑式除濕部。 第1除濕部2除了除濕轉子21以外,在第1框架72設有:對除濕轉子21作加熱的加熱器22;將除濕轉子21旋轉驅動的驅動馬達23;將空氣送入加熱器22的送風器24;熱交換器25,是與被加熱器22加熱,且藉由送風器24通過除濕轉子21之空氣作熱交換;以及循環路26,是藉由送風器24讓空氣循環。此外,循環路26具有:連接送風器24與加熱器22的第1通路261、連接加熱器22與熱交換器25的第2通路262、連接熱交換器25與送風器24的第3通路263,且是利用第1框架72作設置。 第1除濕部2,是被設在從吸入口11b被吸入的空氣從排出口11c被排出為止的空氣的流路上。
第1除濕部2的除濕如接下來的方式被進行。首先,從吸入口11b被吸入的空氣通過除濕轉子21時,空氣中的水分(濕氣)被吸附在除濕轉子21上。 除濕轉子21中吸附水分的部分,是藉由除濕轉子21的旋轉而到達加熱器22時被加熱。藉由加熱而蒸發的水分,是藉由送風器24通過第2通路262被送到熱交換器25,成為被熱交換器25冷卻而被凝結的水而被貯留在槽81內。另一方面,除濕轉子21中被加熱器22加熱的部分將水分放出(烘乾),藉由旋轉再次吸附來自吸入口11b的空氣的水分。
(2-2)除濕轉子 除濕轉子21例如由沸石等的吸水材(吸濕材)所構成,形成圓盤狀,而可旋轉地被第1框架72所支承。 (2-3)加熱器 加熱器22,是在相對於除濕轉子21被配置在與吸入口11b相反側的加熱器殼體221上具備有加熱器,且夾著除濕轉子21在加熱器殼體221的相反側具備有接收器222。加熱器殼體221與第1通路261連接,接收器222與第2通路262連接。 加熱器22如圖8(a)所示,與圓盤狀的除濕轉子21同心被配置,且是形成與除濕轉子21相同半徑的扇狀。加熱器22若從吸入口11b側觀看,相對於通過除濕轉子21的中心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線位在左右方向的一方側,即被配置其上部。
(2-4)送風器 送風器24,是如圖4所示位在與第1框架72中的吸入口11b相反側,即被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下部,具備有風扇241(參照圖2)與馬達242(參照圖4)。送風器24被設在構成第1通路261的第1通路罩蓋264上。
(2-5)熱交換器 熱交換器25相對於除濕轉子21被配置在吸入口11b側,利用從吸入口11b被吸入的溫度低的空氣,與被加熱器22所加熱的空氣作熱交換。熱交換器25如圖5所示,被配置在第2除濕部4的蒸發器42與除濕轉子21之間。熱交換器25如圖8之(a)所示,若從吸入口11b側觀看,相對於通過除濕轉子21的中心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線被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另一方側。 這裡的熱交換器25具備有:如圖2、圖5及圖6的(a)、(b)所示,由許多根的樹脂管251形成的熱交換部252;如圖2及圖6的(a)、(b)所示支承熱交換部252的上端部之上支承部253;以及如圖2所示支承熱交換部252的下端部的下支承部254。 樹脂管251,是橫剖面形成矩形狀或方形狀,並支承使其筒軸成為平行。樹脂管251,是以其筒軸與上下方向成平行的狀態下被配置。 上支承部253如圖6的(a)、(b)所示被配置在第2通路262的下游端部,在左右方向具有與樹脂管251的內部連通的連通孔253a,並且具有從連通孔253a的周緣部朝下方延伸的肋部分253b。此外,在圖6的(a)、(b),是以第2通路262的引出線作為箭頭印,與構成通路的第1框架72作區別。 下支承部254被配置在第3通路263的上游端部,且與上支承部253同樣具有連通孔與肋部分。前後作並設的複數根的樹脂管251,是藉由上支承部253及下支承部254的肋部分從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被支承。
(2-6)循環路 第1通路261,是由第1框架72的前面與第1通路罩蓋264所構成。第2通路262,是由第1框架72的後面與第2通路罩蓋265所構成。第3通路263,是由第1框架72的後面與第3通路罩蓋266所構成。 第2通路罩蓋265如圖6的(a)、(b)所示,在與左右方向正交的剖面,形成「コ」字狀,並以其開口側成為第1框架72側地被安裝。第2通路罩蓋265如圖8的(a)所示,跨接收器222的外周側與熱交換器25的上部側被配置。用圖8(a)的箭頭印A示意表示在第2通路262的內部移動的空氣。 第2通路262如圖6的(a)、(b)所示,被配置在蒸發器42的周邊部。亦即,從除濕轉子21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的空氣通過除濕轉子21、和熱交換器25對置的蒸發器42的周邊部。藉此,藉由蒸發器42冷卻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的空氣。 第2通路262如圖6的(a)所示具有:位在熱交換器25的上方的第1空間262a、以及位在蒸發器42的上方的第2空間262b。換言之,第2通路262構成從熱交換器25的上方朝蒸發器42的上方突出地被構成。此外,突出部分接近蒸發器42的上方作突出。
(3)送風部 送風部3如圖2所示,在吸入口11b到排出口11c的流路中,被配置排出口11c的上游側。於此,是被設在排出口11c的下方。送風部3如圖4及圖5所示,具備有:被安裝在與除濕轉子21對置的送風框架73上的送風罩蓋31、被設在送風罩蓋31中的吸入口11b側的風扇32、以及被設在與送風罩蓋31中的吸入口11b相反側,且將風扇32作旋轉驅動之馬達33。此外,送風罩蓋31被安裝在與送風框架73中的吸入口11b相反側,送風框架73具有讓來自吸入口11b的空氣和送風部3側連通用的貫穿孔732。
(4)第2除濕部 (4-1)概要 第2除濕部4至少具備壓縮器41與蒸發器42和散熱器43。亦即,第2除濕部4,是利用冷凍循環的壓縮機式(冷凍循環式)的除濕部。此外,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X,是具備乾燥劑式的第1除濕部2與壓縮機式的第2除濕部4之所謂的混合式。 第2除濕部4除了壓縮器41、蒸發器42、散熱器43以外具備有減壓器44,該等是藉由熱媒體流動的配管45被連接。藉此,熱媒體,是從壓縮器41流出,經由散熱器43、減壓器44、蒸發器42流入到壓縮器41進行循環。此外,就熱媒體來說,例如可利用氫氟碳化物(HFC)冷媒。
第2除濕部4的除濕如接下來的方式被進行。首先,從吸入口11b被吸入的空氣中的水分通過蒸發器42時,藉由熱媒體奪走熱(被冷卻)而被凝結成為水,而被貯留在槽81內。蒸發器42的熱媒體,是藉由通過的空氣在氣化的狀態下被送到壓縮器41,在壓縮器41被壓縮成為高壓高溫,而被送到散熱器43。 通過蒸發器42的低溫的空氣,在散熱器43從熱媒體奪取熱(被升溫),從排出口11c被排出。散熱器43的熱媒體,是藉由通過的空氣在液化的狀態下被送到減壓器44,在減壓器44被壓縮成為低壓低溫,而被送到蒸發器42。
(4-2)壓縮器 壓縮器41是由壓縮機所構成。壓縮器41,是對經由配管411(參照圖3的(a)、(b))從蒸發器42流入的熱媒體進行壓縮。被壓縮後的熱媒體,是經由配管412(參照圖3的(a)、(b))流出到散熱器43。壓縮器41是重型結構物,即被配置在框體1的下部。
(4-3) 蒸發器42被配置在框體1的吸入口11b側,將通過蒸發器42的空氣藉由低溫的熱媒體作熱交換(冷卻)。蒸發器42具備由熱傳導性好的材料(例如:銅、鋁)形成的管材421,使熱媒體在管材421的內部流動。管材421為了提高與通過蒸發器42的空氣的熱交換效率,而構成鋸齒狀。於此,管材421,是在左右方向作延伸,在左右方向的端部朝相反側進行複數次反轉。 蒸發器42具有保持鋸齒狀的管材421的保持構件422。保持構件422,是在管材421中朝左右方向延伸的複數個地方,由在上下方向上連結的薄壁的板材(例如為金屬、樹脂等)所構成。此外,保持構件422在圖3的(a)、(b)、圖4及圖5,由1片的板狀表示。 蒸發器42在吸入口11b到排出口11c的流路中,被配置在第1除濕部2的熱交換器25的上游側,亦即,被配置在吸入口11b側。藉此形成被蒸發器42所冷卻的空氣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可提高熱交換器25的熱交換效率。尤其,蒸發器42因為和熱交換器25被靠近配置,而形成在蒸發器42被冷卻的空氣就這樣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而可更進一步提高熱交換效率。此外,這裡所謂的靠近配置,是指蒸發器42與熱交換器25的間隔(間隙)為0mm以上10mm以下的範圍。
(4-4)散熱器 散熱器43被配置在框體1的排出口11c側。換言之,散熱器43在吸入口11b到排出口11c的流路中,被配置在第1除濕部2的下游側。亦即,散熱器43以與蒸發器42夾著第1除濕部2的方式被設置。 散熱器43,是將通過散熱器43的空氣藉由高溫的熱媒體作熱交換(加熱)。散熱器43與蒸發器42同樣,具備由熱傳導性好的材料(例如:銅、鋁)形成的管材431,使熱媒體在管材431的內部流動。管材431為了提高與通過散熱器43的空氣的熱交換效率,而構成鋸齒狀。 於此,管材431,是在左右方向作延伸,在左右方向的端部朝相反側進行複數次反轉。散熱器43,是將上述的鋸齒狀的2根管材431以前後方向重疊的狀態作設置。 散熱器43具有保持鋸齒狀的管材431的保持構件432。保持構件432,是在管材431中朝左右方向延伸的複數個地方,由在上下方向上連結的薄壁的板材(例如為金屬、樹脂等)所構成。此外,保持構件432在圖3的(a)、(b)、圖4及圖5,由1片的板狀表示。 散熱器43在吸入口11b到排出口11c的流路中,被配置在第1除濕部2的除濕轉子21的下游側,亦即,被配置在與吸入口11b相反側。
(4-5)減壓器 減壓器44例如由膨脹閥、毛細管等所構成,這裡是利用膨脹閥。減壓器44,是對經由配管441(參照圖3的(a)、(b))從散熱器43流入的熱媒體進行減壓。被減壓後的熱媒體,是經由配管442(參照圖3的(a)、(b))流出到蒸發器42。
(5)操作部 操作部5如圖4及圖5所示,在基座53的背面的操作基板54上設有:使用者操作裝置用的複數個操作手段51、以及顯示裝置的運轉狀況、使用者的操作內容的複數個顯示手段52。此外,操作手段51被基座53所支承,基座53被安裝在框體1上。安裝狀態中,操作手段51與顯示手段52是如圖1的(a)、(b)所示,在框體1的上面露出。
(6)電路單元 電路單元6具有電源部與控制部,該電源部,是從電線62接收電後的商用電源生成將第1除濕部2、送風部3、第2除濕部4、操作部5的顯示手段52等驅動用的驅動電力,該控制部,是依據使用者的操作控制第1除濕部2、送風部3、第2除濕部4、操作部5的顯示手段52等。電源部及控制部,是藉由將複數個電子零件實際安裝在構成電路的電路基板上而被構成,且如圖4及圖5所示被收容在電路盒61內。
(7)框架 主要使用圖7進行說明。 框架7例如由基座框架71、第1框架72、以及送風框架73形成。 (7-1)基座框架 基座框架71在框體1內被配置在下部側,具有縱板部711與橫板部712。縱板部711朝上下方向延伸,在框體1的內部,在縱板部711的前側配置有槽81,在後側配置有壓縮器41(參照圖3的(a)、(b))。此外,縱板部711在與上下方向正交的剖面,彎曲成「W」字狀。藉此,可提升穩定性。 橫板部712朝前後左右方向變寬,第1框架72與送風框架73以立設狀態被安裝在上面。橫板部712具有:固定第1框架72的第1框架固定部713、從下方支承第2除濕部4的蒸發器42之蒸發下支承部分714、固定送風框架73的送風框架固定部分715、以及從下方支承第2除濕部4的散熱器43的散熱下支承部分716。此外,橫板部712,是位在蒸發器42及第1除濕部2的下方的部分成為傾斜面717,將在蒸發器42、熱交換器25被冷卻而凝結的水分誘導到槽81。
(7-2)第1框架 第1框架72主要為第1除濕部2用(也是構成第1除濕部2的循環路26的構成零件)。在第1框架72安裝有除濕轉子21、加熱器22、驅動馬達23、送風器24、熱交換器25,由第1通路罩蓋264、第2通路罩蓋265及第3通路罩蓋266構成循環路26。 在第1框架72安裝有第2通路罩蓋265(參照圖4),第2通路罩蓋265具有從上方支承蒸發器42的管材421中的反轉部分的左右方向的內側之蒸發上支承部分265a。 藉此,使用支承第1除濕部2的第1框架72、安裝有第1框架72的橫板部712、第1通路罩蓋264可在定位狀態下支承蒸發器42,而可用簡單的構造安裝蒸發器42。
(7-3)送風框架 送風框架73主要為送風部3用(也是構成送風部3的排出路35的構成零件)。在送風框架73安裝有安裝了風扇32與馬達33的送風罩蓋31,而構成與送風罩蓋31和排出口11c作連接的排出路35(參閱圖2)。 在送風框架73的後面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將散熱器43作位置限制的散熱位置限制部731,並且,安裝有從上方支承散熱器43的散熱上支承體75。此外,散熱上支承體75具有支承散熱器43的管材431(參照圖4、圖5)中的反轉部分的左右方向的內側的散熱上支承部751。此外,散熱上支承部751在保持構件432的左右方向的外側對置。 藉此,可藉由支承送風部3的送風框架73、能安裝送風框架73的橫板部712、以及散熱上支承體75將散熱器43作定位狀態下加以支承,在支承送風部3的以往的構造上可以設置散熱上支承體75的簡単的構造進行安裝。
3.關於蒸發器的位置 使用圖8的(a)、(b)進行說明。 第1除濕部2若從吸入口11b側觀看,如圖8的(a)所示,以和除濕轉子21對置的方式設有熱交換器25與加熱器22(接收器222)。亦即,除濕轉子21在周向上具有將與加熱器22對置的第1區域、沒有和加熱器22與熱交換器25的第2區域、與熱交換器25對置的第3區域以該順序作設置。 除濕轉子21,是從第1區域經第2區域朝向第3區域的方式被旋轉驅動。此時、除濕轉子21,是在第1區域被加熱之後,在第2區域被自然冷卻,在第3區域藉由被熱交換器25作熱交換(冷卻)的空氣被冷卻。藉此,通過第3區域的空氣的溫度變低,空氣中的水分容易凝結,而容易被吸附在除濕轉子21上。
第2除濕部4的蒸發器42,是如圖8的(b)所示,比熱交換器25更大,被配置成覆蓋熱交換器25。藉此,通過蒸發器42被冷卻的空氣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可提高熱交換效率。又,被作熱交換的空氣雖然溫度上升,可是溫度比起不具備蒸發器42時被作熱交換的空氣更低,可提高除濕轉子21的水分吸附率。 蒸發器42相對於熱交換器25為平行,且以靠近的狀態被配置。藉此,可防止從蒸發器42前往熱交換器25的空氣吸熱的情況。 第2除濕部4的蒸發器42若從吸入口11b側觀看,則如圖8的(b)所示,相對從除濕轉子21的左右方向的一方側端(在圖8的(b)為左側端)通過直徑大致1/4的位置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線被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另一方側。亦即,除濕轉子21的第2區域中,左右方向的約一半與蒸發器42對置。藉此,除濕轉子21的第2區域成為藉由來自蒸發器42的空氣被冷卻,且和不具備蒸發器42的情況相比可使水分吸附率提升。 在實施形態,熱交換器25雖被配置在蒸發器(冷卻部)42與除濕轉子21之間,可是,例如通過蒸發器(冷卻部)42的空氣只要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即可,由此觀點,熱交換器25,是在從吸入口11b被吸入的空氣到從排出口11c被排出的為止的空氣的流路中,只要位在蒸發器(冷卻部)42與除濕轉子21之間即可。此外,被蒸發器(冷卻部)42所冷卻的空氣的全部也可被供給到熱交換器,也可供給被冷卻的空氣的一部分。
以上雖針對實施形態作了說明,可是,不是被該實施形態所限制者,例如也可為以下這樣的變形例。又,也可是將實施形態與變形例、各變形例彼此作組合者。 又,即便有沒有記載於實施形態、變形例的例子、不偏離要旨的範圍的設計變更也包含於本發明。
<變形例> 1.框體 框體1只要具有吸入口11b及排出口11c即可,其位置不是特別限定者。可是,除濕部(第1除濕部2)與冷卻部(蒸發器42)必須位在從被設在從吸入口11b被吸入的空氣從排出口11c被排出的流路上。
2.冷卻部 (1)位置 冷卻部(第2除濕部4的蒸發器42)從吸入口11b觀看時比熱交換器25更大,雖以覆蓋熱交換器25的方式被配置是也可比熱交換器25更小。 此時,形成冷卻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的空氣,可提高熱交換效率。亦即,只要可冷卻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的空氣,冷卻部的大小、位置並不是特別限定者。 可是,如實施形態,藉由作成比熱交換器25更大,且覆蓋熱交換器25,便可獲得高的熱交換效率。又,相對於熱交換器25將冷卻部(42)配置在吸入口11b側可提高熱交換效率。 吸入口11b、冷卻部(42)、熱交換器25、除濕轉子21雖以在前後方向排列的方式被設置,可是,例如將吸入口設在框體的側面時,只要有從吸入口朝向熱交換器的空氣的流路上的冷卻部即可,而不是限定於前後方向者。
(2)構成 冷卻部(42)只要可冷卻被供給到熱交換器25的空氣即可,也可為第2除濕部4的蒸發器42以外者,例如也可為利用熱電元件的冷卻。 就在蒸發器42內流動的熱媒體來說,雖利用氫氟碳化物冷媒,可是例如也可讓水、空氣在管材421內循環這樣的冷卻部(散熱器等)。 作為冷卻部的蒸發器42雖是構成在與熱交換器25的樹脂管251的筒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作延伸,且在筒軸方向上隔著間隔的鋸齒狀,可是,例如也可在樹脂管的筒軸方向上延伸,且在與筒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著間隔的鋸齒狀。 作為冷卻部的蒸發器42,雖是將1根管材421作成鋸齒狀,且相對於熱交換器25在吸入口11b側設成1層,可是,也可使用複數根的管材,且相對於熱交換器25設成許多層。設成許多層時,也可將管材的延伸方向設成相同,也可設成不同。
3.除濕部(第1除濕部) (1)構造 第1除濕部2的構造雖不是特別限定者,熱交換器25相對於除濕轉子21位於吸入口11b側,在冷卻部(42)與除濕轉子21之間為理想。藉此,可提高第1除濕部2的除濕效果。 (2)除濕轉子 第1除濕部2的除濕轉子21,雖是從與加熱器22對置的第1區域朝向和加熱器22與熱交換器25不對置的第2區域被旋轉驅動,可是,也可從第2區域朝向第1區域的方式被旋轉驅動。可是,從第1區域朝向第2區域之方式,除濕機能變高。 (3)第2通路(第2通路罩蓋) 第2通路262(第2通路罩蓋265)雖是在熱交換器25的上側,朝向加熱器22與除濕轉子21並排的方向(前後方向)凸出地被設置,可是,第2通路(第2通路罩蓋),是從加熱器22前往熱交換器25的空氣只要可藉由冷卻部(42)(藉由空氣通過冷卻部的周邊)被冷卻即可,則第2通路(第2通路罩蓋)的位置就不是特別限定者。亦即,藉由冷卻部被冷卻的位置,也可相對於冷卻部位在上下左右前後位於任一處。例如也可設置成通過熱交換器的左右方向(從空氣吸入口11b前往除濕轉子21的流動的方向與樹脂管的筒軸正交的方向)的兩側的至少一方。
X:除濕裝置 1:框體 2:第1除濕部(除濕部) 3:送風部 4:第2除濕部 11a:吸入口 11b:排出口 21:除濕轉子 22:加熱器 23:驅動馬達 24:送風器 25:熱交換器 41:壓縮器 42:蒸發器(冷卻部) 43:散熱器 44:減壓器
[圖1]為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的立體圖,其(a)是從前側上方觀看的圖,其(b)是從後側上方觀看的圖。 [圖2]為除濕裝置的剖視圖。 [圖3]為卸下框體的狀態的立體圖,其(a)是從前側上方觀看的圖,其(b)是從後側上方觀看的圖。 [圖4]是從前側上方觀看將框體卸下後的裝置的分解狀態之立體圖。 [圖5]是從後側下方觀看將框體卸下後的裝置的分解狀態之立體圖。 [圖6]為裝置的上部的剖面放大圖,其(a)是從左右方向觀看的圖,其(b)是從左右方向的上方觀看的圖。 [圖7]為框架的分解立體圖。 [圖8]其(a)是從吸入口側觀看第1除濕部等的圖,其(b)是從吸入口側觀看蒸發器等的圖。
1:框體
2:第1除濕部(除濕部)
3:送風部
4:第2除濕部
5:操作部
6:電路單元
7:框架
11a:開口
11b:吸入口
11c:排出口
21:除濕轉子
35:排出路
42:冷卻部
81:槽
82:過濾器
241:風扇
252:熱交換部
253:上支承部
254:下支承部
263:第3通路
X:除濕裝置

Claims (8)

  1. 一種除濕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有:框體,是具備吸入口與排出口; 除濕部,是具備對於從前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中的水分進行除濕的除濕轉子;以及 冷卻部,是冷卻從前述吸入口前往前述除濕部之空氣。
  2. 如請求項1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除濕部具備有: 加熱器,是加熱前述除濕轉子; 驅動馬達,是將前述除濕轉子旋轉驅動;以及 熱交換器,是與被前述加熱器所加熱,且通過前述除濕轉子的空氣進行熱交換, 前述熱交換器被設在前述除濕轉子與前述冷卻部之間。
  3. 如請求項2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除濕轉子,是以從與前述加熱器對置的第1區域經過沒有和前述加熱器與前述熱交換器對置第2區域前往與前述熱交換器對置的第3區域地被旋轉驅動。
  4. 如請求項2或3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冷卻部,是與前述熱交換器對置且接近的狀態下被設置。
  5. 如請求項2~4項中任1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被前述加熱器所加熱之空氣,即從前述除濕轉子被供給到前述熱交換器之空氣,是通過和前述除濕轉子對置的前述冷卻部的周邊部。
  6. 如請求項1~5項中任1項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框體內具備有冷凍循環式的第2除濕部,該第2除濕部具備有壓縮器與蒸發器和散熱器, 前述冷卻部為前述第2除濕部的前述蒸發器。
  7. 如請求項6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除濕部被配置在前述蒸發器與前述散熱器之間。
  8. 如請求項6或7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蒸發器與前述除濕部的距離比前述除濕部與前述散熱器的距離更小。
TW111109780A 2021-03-26 2022-03-17 除濕裝置 TW2023008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4422A JP2022151382A (ja) 2021-03-26 2021-03-26 除湿装置
JP2021-054422 2021-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825A true TW202300825A (zh) 2023-01-01

Family

ID=83396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780A TW202300825A (zh) 2021-03-26 2022-03-17 除濕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51382A (zh)
TW (1) TW202300825A (zh)
WO (1) WO202220169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5603A (ja) * 2000-12-27 2002-07-10 Fujitsu General Ltd 除湿機
JP4775623B2 (ja) * 2004-10-26 2011-09-21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除湿システム
JP2006220385A (ja) * 2005-02-14 2006-08-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JP4781384B2 (ja) * 2008-04-11 2011-09-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7372313B2 (ja) * 2019-03-26 2023-10-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湿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1695A1 (ja) 2022-09-29
JP2022151382A (ja) 2022-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8263367B2 (en) Humidity controller
JP2014087797A (ja) 低消費電力の除湿装置
JP2008200615A (ja) 除湿装置
JP2008111649A (ja) 除湿空調装置
JP2013132607A (ja) 除湿機
JP5575029B2 (ja) デシカント式換気扇
JP3837339B2 (ja) 除湿冷却ユニット
JP4296187B2 (ja) デシカント空調機
JP4760095B2 (ja) 除湿装置
JP7372313B2 (ja) 除湿機
TW202300825A (zh) 除濕裝置
TW202103774A (zh) 除濕機
JP2006220385A (ja) 除湿装置
JP7407346B2 (ja) 除湿装置
KR101452420B1 (ko) 공기조화기
JP7345083B2 (ja) 除湿装置
JP201105288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028530B (zh) 除湿装置
JPWO202021734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7429841B2 (ja) 除湿装置
JP5417712B2 (ja) 除湿装置
JP7429842B2 (ja) 除湿装置
WO2022191023A1 (ja) 除湿機
JP5358951B2 (ja) 除湿装置
JP2002089904A (ja) 空気調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