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8530B - 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8530B
CN113028530B CN202011422613.6A CN202011422613A CN113028530B CN 113028530 B CN113028530 B CN 113028530B CN 202011422613 A CN202011422613 A CN 202011422613A CN 113028530 B CN113028530 B CN 113028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ain body
dehumidifying
heat absorber
body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26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8530A (zh
Inventor
堀达也
下田博树
河本亮太
水谷衣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218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4508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569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298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594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298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28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8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8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8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with both heat and humidity transfer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16Rotary wheel combined with another type of cooling principle, e.g. compression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4Heat exchanger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2Dehumidifying or humidifying bel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改善在吸热器的下部的结霜。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102)和吹出口(103)的主体壳(101)。在主体壳(101)内具有热泵(106)、送风部(107)、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吸湿部(119a)。利用送风部(107)从吸入口(102)吸引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113)、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吸热器(115)、除湿转子(119)的吸湿部(119a)、送风部(107)并输送到吹出口(103),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和吸湿部(119a)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排列。

Description

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作为例如衣物干燥用使用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包括制冷循环、除湿转子、加热部、送风部的除湿装置,该制冷循环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例如,专利文献1)。在此,除湿转子具有吸附水分的吸湿部和释放水分的放湿部,加热部加热供给于放湿部的空气,送风部输送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964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将从除湿转子的放湿部流入蒸发器的空气折回时,从上向下方向进行180度折回,所以需要上下的高度,主体高度变高,并且向蒸发器的下部的风量容易降低,所以具有下部容易结霜之类的课题。
然后,本公开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其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除湿装置在主体壳内具有热泵、送风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热泵通过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形成。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到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和吸热器从吹出口排出。除湿转子的放湿部设置于从吸入口至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的风路内且散热器与吸热器之间。除湿转子的吸湿部设置于从吸入口至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的风路内且吸热器与吹出口之间。利用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吸热器、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向吹出口送风。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配置成沿水平方向排列。
根据本公开,实现吸热器的横向和上下方向上的风速分布的均衡,并能够改善在吸热器的下部的结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该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该除湿装置的散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该除湿装置的吸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概略水平截面图。
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该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1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2是该除湿装置的散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该除湿装置的吸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5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6是该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8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9是该除湿装置的散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0是该除湿装置的吸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1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50、200、300 除湿装置
101、201、301 主体壳
102、202、302 吸入口
103、203、303 吹出口
104、204、304 百叶板
105、205、305 操作部
106、206、306 热泵
107、207、307 送风部
108、208、308 除湿转子部
109、209、309 安装台
109a、209a、309a 安装板
109b、209b、309b 支承腿
109c、209c、309c 空间部
110、210、310 贮水罐部
110a、210a、310a 罐
110b、210b、310b 集水罩
111、211、311 控制部
112、212、312 压缩机
113、213、313 散热器
113a、213a、313a 散热翅片
113b、213b、313b 连结管
114、214、314 膨胀器
115、215、315 吸热器
115a、215a、315a 吸热翅片
115b、215b、315b 连结管
116、216、316 电动机
117、217、317 风扇
117a、217a、317a 主板
117b、217b、317b 叶片
117c、217c、317c 吸入环
117d、217d、317d 旋转轴固定部
118、218、318 壳体
118a、218a、318a 吸气口
118b、218b、318b 排出口
119、219、319 除湿转子
119a、219a、319a 吸湿部
119b、219b、319b 放湿部
120、220、320 转子框
121、221、321 驱动部分
122、222、322 加热部分
123、223、323 第1送风路
124、224、324 第2送风路
125、225、325 折回管道
125a 空间
125b 空间
226、326 连通孔
227、327 第3送风路
228、328 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1和图2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100的图。图3和图4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概略截面图。此外,图3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图4是图1的B-B线截面图。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有时如下记载。即,如图1所示,有时将设置有除湿装置100的状态(以下,“除湿装置100的设置状态”或均简称为“设置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记载。另外,有时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100的上侧的面记载为“顶面”。另外,有时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100的配置有吸入口102的面记载为“后表面”,将与“后表面”相对的面记载为“前表面”。
如图1所示,主体壳101为在设置状态下横向的大小W1比进深方向的大小D1和纵向的大小H1大的形状。在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配置有吸入口102。在主体壳1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103。吹出口103为横长四边形状且开口向主体壳101的顶面和后表面。在主体壳101的顶面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使来自配置于顶面的吹出口103的风向变化的百叶板104。另外,在主体壳101的顶面的前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操作部105。操作部105具有进行电源的接通切断、运转模式的变更等的多个开关。即,除湿装置100包括具有吸入口102和吹出口103的主体壳101。
如图2所示,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101内包括:热泵106、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安装台109、贮水罐部110和控制部111。
热泵106为将压缩机112、散热器113、膨胀器114、吸热器115依次连结成环状而将制冷剂进行循环的结构。即,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101内具有由压缩机112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112的下游的散热器113、膨胀器114和吸热器115形成的热泵106。
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压缩机112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左表面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2~图4)。压缩机112固定于主体壳101的底面上。
散热器113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2和图3)。散热器113在主体壳101的底面上配置为,后述的散热器113的相邻的散热翅片113a与散热翅片113a的间隙即风路与主体壳101的吸入口102相对。
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散热器113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5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100的散热器113的图。
如图5所示,散热器113具有多个散热翅片113a和连结散热翅片113a的连结管113b。
散热翅片113a为纵长方形板形状,材质为铝。多个散热翅片113a配置成,相邻的散热翅片113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散热翅片113a与散热翅片113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113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作为圆筒的连结管113b在散热翅片113a的长边方向上设置多层,且多次弯曲成蛇行状。在连结管113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多个散热翅片113a。多个散热翅片113a在连结管113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层叠。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观察时,吸热器115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侧)。另外,吸热器115在安装台109固定为,后述的吸热器115的相邻的吸热翅片115a与吸热翅片115a的间隙即风路的中心轴沿着主体壳1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图6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吸热器115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6是从主体壳101的左侧观察除湿装置100的吸热器115的图。
如图6所示,吸热器115具有多个吸热翅片115a和连结多个吸热翅片115a的连结管115b。
吸热翅片115a为纵长方形板形状,材质为铝。多个吸热翅片115a配置成,相邻的吸热翅片115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吸热翅片115a与吸热翅片115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115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圆筒的连结管115b在吸热翅片115a的长边方向上设置多层,且多次弯曲成蛇行状。在连结管115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多个吸热翅片115a。多个吸热翅片115a在连结管115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层叠。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送风部107配置成与散热器113相对,并固定于安装台109。送风部107、散热器113、主体壳101的吸入口102在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送风部107具有电动机116、利用电动机116旋转的风扇117、包围风扇117的外壳118。
风扇117为涡轮风扇,具有主板117a、多个叶片117b和吸入环117c。
主板117a为大致圆板形状,中央部成为向下方成凸的形状,在该中央部设置有筒形状的旋转轴固定部117d。旋转轴固定部117d为电动机116的旋转轴进入且可固定该旋转轴的结构。在主板117a的周缘部设置有从主板117a向下方延伸的多个叶片117b。叶片117b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翼形状。叶片117b的主板117a的周缘侧的端部为朝向与风扇117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形状。在多个叶片117b的下端设置有圆环状的吸入环117c。
外壳118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118a,在上表面具有排出口118b。当风扇117利用电动机116旋转时,从外壳118的吸气口118a吸入的空气经由风扇117的吸入环117c内流入风扇117内。该流入的空气以沿着叶片117b的方式,向风扇117的径向吹出,且经由外壳118的排出口118b输送到主体壳101的吹出口103。
即,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101内具有将从吸入口102吸引于主体壳101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113和吸热器115并从吹出口103排出的送风部107。
如图2和图4所示,除湿转子部108配置于送风部107与吸热器115之间。吸热器115、除湿转子部108和送风部107在主体壳101的横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除湿转子部108具有除湿转子119、转子框120、驱动部分121和加热部分122。
除湿转子119作为整体形状成为圆板体。该圆板体是在圆形环内设置通气体的部件。通气体为如下部件,将在两个第1带体(未图示)间锯齿状地设置第2带体(未图示)的物体在圆形环内,从内周向外周卷绕成涡旋状,由此,构成为通风结构。这些第1带体和第2带体利用耐热纤维构成,并设为在其表面使例如沸石那样的吸湿物质利用例如二氧化硅系的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结构。
除湿转子119形成为圆板体且以中心轴沿主体壳10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在转子框120竖立设置成可旋转,并利用驱动部分121旋转。转子框120固定于安装台109。除湿转子119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119a和向空气释放水分的放湿部119b。即,除湿转子119具有放湿部119b,该放湿部119b设置于从吸入口102至利用送风部107将所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103排出的风路(后述的第1送风路123)内且散热器113与吸热器115之间。另外,除湿转子119具有吸湿部119a,该吸湿部119a设置于从吸入口102至利用送风部107将所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103排出的风路内且吸热器115与吹出口103之间。
加热部分122设置成与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相对。加热部分122在后述的风路中配置于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的上游侧。
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台109为主体壳101的底面侧的面和前表面侧的面开口的箱形状,具有安装板109a和支承腿109b。
安装板109a为长方形的大致板形状,在上表面固定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和吸热器115。
支承腿109b为从安装板109a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三张长方形的板,从安装板109a的周缘的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右表面侧、左表面侧向下方延伸,三张板一体地形成。利用支承腿109b,在安装板109a和主体壳101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部109c。空间部109c的高度大致为支承腿109b的高度尺寸,空间部109c中为装配贮水罐部110的结构。
如图4所示,贮水罐部110为配置于主体壳101的下部的空间部109c,且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可拆装的结构。贮水罐部110的拆装方向为主体壳101的前后方向(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在贮水罐部110的上方配置有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和吸热器115。贮水罐部110具有顶面开口的扁平的箱形状的罐110a和漏斗状的集水罩110b。集水罩110b在罐110a的上部设置成可拆装。也就是,贮水罐部110为利用吸热器115进行结露,且将该结露水利用漏斗状的集水罩110b收集并流入罐110a的结构。
如图4所示,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控制部111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左表面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一侧的侧面侧)。控制部111固定于主体壳101的底面上(参照图3)。控制部111基于除湿装置100的使用者进行的操作部105的开关操作控制送风部107的电动机116、压缩机112、除湿转子部108的驱动部分121和加热部分122。此外,控制部111具有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而且,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部111发挥作用。在此,处理器执行的程序预先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但也可以记录于存储卡等非暂态的记录介质并被提供,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等通信线路而被提供。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主体壳101内形成有第1送风路123和第2送风路124。此外,第1送风路123相当于本公开的“风路”。
第1送风路123是如下风路,利用送风部107从吸入口102吸引空气,按照散热器113、加热部分122、放湿部119b、吸热器115、吸湿部119a的顺序供给,且经由送风部107从吹出口103排出。
第2送风路124是如下风路,利用送风部107从吸入口102吸引空气,供给于散热器113并经由送风部107从吹出口103排出。
详细地说明时,第1送风路123中,利用散热器113变暖的室内空气利用加热部分122进一步变暖,并供给到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放湿部119b中,利用吸湿部119a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119的旋转驱动向放湿部119b移动,并释放于通过加热部分122的加热而供给的空气。该高湿的空气如上述供给于吸热器115并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然后,冷却的空气供给于除湿转子119的吸湿部119a,空气中的水分进一步吸附于吸湿部119a,而成为干燥的空气。另外,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湿度降低且温度上升的状态下被吸引于送风部107,并从吹出口103送风到室内。此外,吸热器115中结露的水分作为水滴向下方滴下,并流入贮水罐部110的罐110a内。
第2送风路124中,利用散热器113变暖的室内空气被吸引于送风部107,并从吹出口103送风到室内。也就是,通过第1送风路123的空气和通过第2送风路124的空气成为在送风部107混合的状态,并利用送风部107从吹出口103吹出。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点在于,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和吸湿部119a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排列。具体而言,放湿部119b配置于除湿转子119的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一侧)。吸湿部119a配置于除湿转子119的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吸热器115配置成与除湿转子119的吸湿部119a相对。通过这种结构,利用送风部107从吸入口102吸入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113、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吸热器115、除湿转子119的吸湿部119a、送风部107被送风到吹出口103。
这样,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和吸湿部119a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排列,所以通过了配置于比吸热器115靠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的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的空气进行约180度折回并流入吸热器115,实现吸热器115的上下方向上的风速分布的均衡,除湿性能提高,并且能够降低在吸热器115的下部的结霜。
另外,主体壳101为箱形状。具体而言,主体壳101为横向的大小比进深方向和纵向的大小大的长方体形状,吸入口102设置于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散热器113与吸入口102相对地配置,吸热器115、除湿转子119、送风部107配置成沿着主体壳101的横向排列。吸热器115配置成与主体壳101的右侧的侧面(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相对。除湿转子119设置于比吸热器115靠主体壳的左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一侧)。送风部107设置于比除湿转子119靠主体壳101的左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一侧)。
由此,在第1送风路123中,从吸入口102流入主体壳101内的空气通过散热器113,且向主体壳101的右侧拐弯约90度,并向加热部分122、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流通。此时,向主体壳101的右侧拐弯约90度的内侧的空气123a向除湿转子119的外侧流通,向主体壳101的右侧拐弯约90度的外侧的空气123b通过除湿转子119的内侧(旋转轴侧)。此时,空气123a的风路比空气123b短,所以认为具有风量变多的倾向。但是,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和吸湿部119a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排列,所以通过了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的空气123a和空气123b进行约180度折回,并流入吸热器115。此时,空气123a成为外侧,空气123b成为内侧,所以风路较短的空气123b一方容易流通,作为结果,流入吸热器115时,实现左右方向的风量的均衡。另外,风路沿着主体壳101的前后方向流通,所以难以产生上下方向的风量的差。此外,主体壳101的左侧是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观察的左侧,主体壳101的右侧是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观察的右侧。
(实施方式2)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150的概略水平截面的图。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是折回管道125的形状和吸热器115和除湿转子119的配置。
如图7所示,在主体壳101的右侧的侧面(主体壳1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和除湿转子119之间设置有连通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和吸湿部119a的风路的一部分即折回管道125。折回管道125中,折回管道125的下游侧的空间125b比上游侧的空间125a宽地结构。
这样,通过折回管道125的下游侧的空间125b较宽,降低空气123a的压力损失。作为结果,流入吸热器115时,实现吸热器115的左右方向的风量的均衡。这样,通过实现吸热器115中的上下和左右的风速分布的均衡,能够改善风速局部过快并冷却空气但不能冷却至露点,而除湿能力降低,和相反风速局部过慢而容易结霜,在该部位为吸热器115的下部的情况下,即使除霜也不会熔化而霜进行层叠。
在此,将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的吸热器115和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尺寸设为尺寸A。另外,将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吸热器115和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尺寸设为尺寸B。在该情况下,吸热器115配置成尺寸B比尺寸A大。
由此,容易在吸热器115和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之间的空间收纳折回管道125。也就是,吸热器115和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之间的空间、吸热器115和折回管道125之间的空间变小,能够降低主体壳101的大小。具体而言,折回管道125内的风路为大致三棱柱形状,水平截面形状为大致三角形。大致三角形具有第1边、第2边、第3边。第1边与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大致平行地配置。第2边与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的侧面大致平行地配置。第3边与吸热器115大致平行地配置。吸热器115配置于折回管道125内。
同样,将除湿转子119配置为,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的除湿转子119和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尺寸比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除湿转子119和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尺寸变大。
通过设为该结构,从吸入口102流入主体壳101内的空气通过散热器113向加热部分122、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流通时,钝角地拐弯。由此,降低急剧地拐弯引起的压力损失,所以空气123a的风路比空气123b短的影响程度变多,风量进一步变多的倾向变强。而且,利用折回管道125进行约180度折回并流入吸热器115。此时,空气123a成为外侧,空气123b成为内侧,所以风路较短的空气123b一方容易流通。另外,通过折回管道125的下游侧的空间125b较宽,而降低空气123a的压力损失。作为结果,在流入吸热器115时实现左右方向的风量的均衡。
这样,通过实现吸热器115中的上下和左右的风速分布的均衡,能够改善风速局部过快并冷却空气但不能冷却至露点,而除湿能力降低,和相反风速局部过慢而容易结霜,在该部位为吸热器115的下部的情况下,即使除霜也不会熔化而霜进行层叠。另外,从主体壳101的上方观察时,吸热器115和除湿转子大致平行地配置,吸热器115和除湿转子之间的空间变小,能够降低主体壳101的大小。
(实施方式3)
本公开涉及作为例如衣物干燥用使用的除湿装置。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包括制冷循环、除湿转子、加热部、送风部的除湿装置,该制冷循环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例如,专利文献1)。在此,除湿转子具有吸附水分的吸湿部和释放水分的放湿部,加热部加热供给于放湿部的空气,送风部输送空气。
将从除湿转子的放湿部流入蒸发器的空气折回时,从上向下方向进行180度折回,所以需要上下的高度,主体高度变高,并且向蒸发器的下部的风量容易降低,所以具有下部容易结霜之类的课题。
根据本公开,实现吸热器的横向和上下方向上的风速分布的均衡,并能够改善在吸热器的下部的结霜。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除湿装置在主体壳内具有热泵、送风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热泵通过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形成。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到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和吸热器从吹出口排出。除湿转子的放湿部设置于从吸入口至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的风路内且散热器与吸热器之间。除湿转子的吸湿部设置于从吸入口至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的风路内且吸热器与吹出口之间。利用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依次经由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被输送到吹出口。第1送风路依次经由散热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吸热器的一侧、吸热器的另一侧、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第2送风路依次经由散热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吸热器的另一侧、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
另外,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排列,也可以配置成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的吸热器的下游侧、与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的除湿转子的吸湿部的上游侧相对。而且,也可以设置折回管道,以覆盖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的吸热器的上游侧、第2送风路的除湿转子的放湿部的下游侧。而且,第1送风路也可以使利用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吸热器的一侧、折回管道、吸热器的另一侧、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并输送到吹出口,第2送风路使利用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折回管道、吸热器的另一侧、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并输送到吹出口。
另外,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折回管道也可以具有连通吸入口和吸热器的连通孔,并具有使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依次经由吸热器、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并输送到吹出口的第3送风路。
另外,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折回管道也可以具有使第3送风路中的从吸入口向吸热器流通的空气以向吸热器的上方流通的方式引导的引导板。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200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200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8和图9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200的图。图10和图1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200的概略截面图。此外,图10是图8的C-C线截面图。图11是图8的D-D线截面图。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有时如下记载。即,如图8所示,有时将设置了除湿装置200的状态(以下,“除湿装置200的设置状态”或均简称为“设置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记载。另外,有时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200的上侧的面记载为“顶面”。另外,有时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200的配置有吸入口202的面记载为“后表面”,将与“后表面”相对的面记载为“前表面”。
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主体壳201为在设置状态下横向的大小W2比进深方向的大小D2和纵向的大小H2大的形状。在主体壳201的后表面(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配置有吸入口202。在主体壳2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203。吹出口203为横长四边形状且开口向主体壳201的顶面和后表面。在主体壳201的顶面的后表面侧(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使来自配置于顶面的吹出口203的风向变化的百叶板204。另外,在主体壳201的顶面的前表面侧(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操作部205。操作部205具有进行电源的接通切断、运转模式的变更等的多个开关。即,除湿装置200包括具有吸入口302和吹出口203的主体壳201。
如图9所示,除湿装置200在主体壳201内包括:热泵206、送风部207、除湿转子部208、安装台209、贮水罐部210和控制部211。
热泵206为将压缩机212、散热器213、膨胀器214、吸热器215依次连结成环状而将制冷剂进行循环的结构。即,除湿装置200在主体壳201内具有由压缩机212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212的下游的散热器213、膨胀器214和吸热器215形成的热泵206。
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压缩机212配置于主体壳201的左表面侧(主体壳201的横向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9~图11)。压缩机212固定于主体壳201的底面上。
散热器213配置于主体壳2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9和图10)。散热器213在主体壳201的底面上配置为,后述的散热器213的相邻的散热翅片213a和散热翅片213a的间隙即风路与主体壳201的吸入口202相对。
图1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200的散热器213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12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200的散热器213的图。
如图12所示,散热器213具有多个散热翅片213a和连结散热翅片213a的连结管213b。
散热翅片213a为纵长方形板形状,材质为铝。多个散热翅片213a配置成,相邻的散热翅片213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散热翅片213a和散热翅片213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213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作为圆筒的连结管213b在散热翅片213a的长边方向上设置多层,且多次弯曲成蛇行状。在连结管213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多个散热翅片213a。多个散热翅片213a在连结管213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层叠。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观察时,吸热器215配置于主体壳201的右侧(主体壳2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侧)。另外,吸热器215在安装台209固定为,后述的吸热器215的相邻的吸热翅片215a和吸热翅片215a的间隙即风路的中心轴沿着主体壳2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图1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200的吸热器215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13是从主体壳201的左侧观察除湿装置200的散热器213的图。
如图13所示,吸热器215具有多个吸热翅片215a和连结多个吸热翅片215a的连结管215b。
吸热翅片215a为纵长方形板形状,材质为铝。多个吸热翅片215a配置成,相邻的吸热翅片215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吸热翅片215a和吸热翅片215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215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圆筒的连结管215b在吸热翅片215a的长边方向上设置多层,且多次弯曲成蛇行状。在连结管215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多个吸热翅片215a。多个吸热翅片215a在连结管215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层叠。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送风部207配置成与散热器213相对,并固定于安装台209。送风部207、散热器213、主体壳201的吸入口202在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送风部207具有电动机216、利用电动机216旋转的风扇217、包围风扇217的外壳218。
风扇217为涡轮风扇,具有主板217a、多个叶片217b和吸入环217c。
主板217a为大致圆板形状,中央部成为向下方成凸的形状,在该中央部设置有筒形状的旋转轴固定部217d。旋转轴固定部217d为电动机216的旋转轴进入且可固定该旋转轴的结构。在主板217a的周缘部设置有从主板217a向下方延伸的多个叶片217b。叶片217b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翼形状。叶片217b的主板217a的周缘侧的端部为朝向与风扇217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形状。在多个叶片217b的下端设置有圆环状的吸入环217c。
外壳218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218a,在上表面具有排出口218b。当风扇217利用电动机216旋转时,从外壳218的吸气口218a吸入的空气经由风扇217的吸入环217c内流入风扇217内。该流入的空气以沿着叶片217b的方式,向风扇217的径向吹出,且经由外壳218的排出口218b输送到主体壳201的吹出口203。即,除湿装置200在主体壳201内具有将从吸入口202吸引到主体壳201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213和吸热器215并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送风部207。
如图9和图11所示,除湿转子部208配置于送风部207和吸热器215之间。吸热器215、除湿转子部208、送风部207在主体壳201的横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除湿转子部208具有除湿转子219、转子框220、驱动部分221和加热部分222。
除湿转子219作为整体形状成为圆板体。该圆板体是在圆形环内设置通气体的部件。通气体为如下部件,将在两个第1带体(未图示)间锯齿状地设置第2带体(未图示)的物体在圆形环内,从内周向外周卷绕成涡旋状,由此,构成为通风结构。这些第1带体和第2带体利用耐热纤维构成,并设为在其表面使例如沸石那样的吸湿物质利用例如二氧化硅系的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结构。
除湿转子219形成为圆板体且以中心轴沿主体壳20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在转子框220竖立设置成可旋转,并利用驱动部分221旋转。转子框220固定于安装台209。除湿转子219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219a和向空气释放水分的放湿部219b。即,除湿转子219具有放湿部219b,该放湿部219b设置于从吸入口202至利用送风部207将所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风路内且散热器213与吸热器215之间。另外,除湿转子219具有吸湿部219a,该放湿部219b设置于从吸入口202至利用送风部207将所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风路内且吸热器215与吹出口203之间。
加热部分222设置成与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相对。加热部分222在后述的风路中配置于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的上游侧。
如图9和图11所示,安装台209为主体壳201的底面侧的面和前表面侧的面开口的箱形状,具有安装板209a和支承腿209b。
安装板209a为长方形的大致板形状,在上表面固定送风部207、除湿转子部208、吸热器215。
支承腿209b为从安装板209a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三张长方形的板,从安装板209a的周缘的主体壳201的后表面侧、右表面侧、左表面侧向下方延伸,三张板一体地形成。利用支承腿209b,在安装板209a和主体壳201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部209c。空间部209c的高度大致为支承腿209b的高度尺寸,空间部209c中为装配贮水罐部210的结构。
如图11所示,贮水罐部210为配置于主体壳201的下部的空间部209c,且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可拆装的结构。贮水罐部210的拆装方向为主体壳201的前后方向(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在贮水罐部210的上方配置有送风部207、除湿转子部208、吸热器215。贮水罐部210具有顶面开口的扁平的箱形状的罐210a和漏斗状的集水罩210b。集水罩210b在罐210a的上部设置成可拆装。也就是,贮水罐部210为利用吸热器215进行结露,且将该结露水利用漏斗状的集水罩210b收集并流入罐210a的结构。
如图11所示,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控制部211配置于主体壳201的左表面侧(主体壳201的横向的一侧的侧面侧)。控制部211固定于主体壳201的底面上(参照图10)。控制部211基于除湿装置200的使用者进行的操作部205的开关操作控制送风部207的电动机216、压缩机212、除湿转子部208的驱动部分221和加热部分222。此外,控制部211具有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而且,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部211发挥作用。在此,处理器执行的程序预先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但也可以记录于存储卡等非暂态的记录介质并被提供,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等通信线路而被提供。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点在于,在主体壳201内包括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
第1送风路223是如下风路,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213、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吸热器215的一侧、吸热器215的另一侧、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送风部207并输送到吹出口203。此外,吸热器215的一侧是吸热器215中主体壳201的后表面侧,吸热器215的另一侧是吸热器215中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
第2送风路224是如下风路,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213、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吸热器215的另一侧、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送风部207并输送到吹出口203。
即,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气经由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输送到吹出口203。
这样,第1送风路223中,从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气分成两次通过吸热器215,由此,降低未充分进行热交换地通过吸热器215。由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能够提高除湿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第1送风路223的吸热器215的空气通过吸热器215的一侧和吸热器215的另一侧的热交换而通过两个阶段冷却,吸热器215的另一侧容易成为低温而容易结霜。因此,通过包括第2送风路224,能够将加热的高温空气从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供给到吸热器215的另一侧,能够降低吸热器215的结霜。
另外,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和吸湿部219a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的吸热器215的下游侧、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的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的上游侧配置成相对。而且,以覆盖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的吸热器215的上游侧、第2送风路224的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的下游侧的方式设置折回管道225。
第1送风路223中,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213、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吸热器215的一侧、折回管道225、吸热器215的另一侧、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送风部207被输送到吹出口203。
具体而言,在第1送风路223中,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利用散热器213变暖,利用加热部分222进一步变暖,并供给到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放湿部219b中,利用吸湿部219a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219的旋转驱动向放湿部219b移动,并释放于通过加热部分222的加热而供给的空气。该高湿的空气被输送到吸热器215的一侧并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该冷却且除湿的空气被输送到折回管道225内,改变反向且供给到吸热器215的另一侧并进行冷却,由此结露,而进一步除湿。然后,冷却的空气供给到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另外,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吸湿部219a,而成为干燥的空气。另外,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湿度降低且温度上升的状态下吸引于送风部207,并从吹出口203输送到室内。
在第2送风路224中,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213、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折回管道225、吸热器215的另一侧、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送风部207并被输送到吹出口203。
具体而言,在第2送风路224中,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利用散热器213变暖,且利用加热部分222进一步变暖,并供给到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放湿部219b中,利用吸湿部219a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219的旋转驱动向放湿部219b移动,并释放于通过加热部分222的加热而供给的空气。该高湿的空气被输送到折回管道225内,与折回管道225的内表面碰撞而改变方向,并供给到吸热器215的另一侧且被冷却,由此结露并除湿。然后,冷却的空气供给到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另外,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吸湿部219a,而成为干燥的空气。另外,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湿度降低且温度上升的状态下吸引于送风部207,并从吹出口203输送到室内。
上述结构中,一般而言,当送风路径变长时,送风路径壁面中的摩擦损失增加而风量变小。第2送风路224的送风路径比第1送风路223长,所以具有通过吸热器215的另一侧的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的风量变少的倾向。但是,第2送风路224未通过吸热器215的一侧,所以通风阻力比第1送风路223变小,改善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的风量的偏差,并改善通过吸热器215的风量的偏差。
这样,通过实现吸热器215中的风速分布的均衡,能够改善风速局部过快并冷却空气但不能冷却至露点,而除湿能力降低,和相反风速局部过慢而容易结霜,在该部位为吸热器215的下部的情况下,即使除霜也不会熔化而霜进行层叠。
如图10所示,折回管道225具有连通吸入口202和吸热器215的连通孔226。包括第3送风路227,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依次经由吸热器215的另一侧、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送风部207并输送到吹出口203。
具体而言,在第3送风路227中,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从折回管道225的第2送风路224中的配置于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上游侧附近的连通孔226流入折回管道225内。然后,流入折回管道225内的空气与第2送风路224混合,并向吸热器215的另一侧、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供给。在此,供给第2送风路224和第3送风路227的二风路的混合空气,所以通过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的风量增加,能够增加水分吸附量,所以除湿转子219中的除湿效率提高。
另外,第2送风路224的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上游侧的空气为加热部分222中加热的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因此,与直接在吸热器215的另一侧冷却相比,通过利用第3送风路227混合室内空气,而成为更饱和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能够设为容易在吸热器215的另一侧结露的空气。由此,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图14是图10的E-E线截面图。如图10和图14所示,折回管道225具有引导板228,该引导板228引导为,从第3送风路227的吸入口202向吸热器215的另一侧流通的空气向吸热器215的上方流通。引导板228为从折回管道225的除湿转子219相对面向除湿转子219方向成凸形状的长方形板,并配置于第2送风路224的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上游附近。
具体而言,引导板228为纵长四边形状,一侧的长边固定于折回管道225的内表面,使长边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引导板228的短边从折回管道225的内表面向除湿转子219侧延伸。引导板228的下端(下方侧的短边)与安装台209的上表面相接,在引导板228的上端(上方侧的短边)和折回管道225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第3送风路227中,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从折回管道225的连通孔226流入折回管道225内后,与引导板228面碰撞而改变方向并向吸热器215的上部流通。由此,通过第2送风路224的加热部分222的变暖的空气容易向吸热器215的另一侧的下部方向流通。
在此,吸热器215中在吸热器215内流通的制冷剂为潜热交换的两个相域,制冷剂温度保持成一定,但成为气体的过热度域中,制冷剂温度上升。因此,成为制冷剂路径的两个相域的上游部(吸热器215的下部)的温度较低,成为过热域的下游部(吸热器215的上部)的温度变高,所以容易进行在吸热器215的下部的结霜。
即,通过设置引导板228,能够向吸热器215的温度较低的下部高效地供给通过了第2送风路224的加热部分222的变暖的空气,所以能够降低吸热器215的霜的层叠。
(实施方式4)
本公开涉及作为例如衣物干燥用使用的除湿装置。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包括制冷循环、除湿转子、加热部、送风部的除湿装置,该制冷循环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例如,专利文献1)。在此,除湿转子具有吸附水分的吸湿部和释放水分的放湿部,加热部加热供给于放湿部的空气,送风部输送空气。
将从除湿转子的放湿部流入蒸发器的空气折回时,从上向下方向进行180度折回,所以需要上下的高度,主体高度变高,并且向蒸发器的下部的风量容易降低,所以具有下部容易结霜之类的课题。
根据本公开,实现吸热器的横向和上下方向上的风速分布的均衡,并能够改善在吸热器的下部的结霜。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除湿装置在主体壳内具有热泵、送风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热泵通过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形成。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到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和吸热器从吹出口排出。除湿转子的放湿部设置于从吸入口至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的风路内且散热器与吸热器之间。除湿转子的吸湿部设置于从吸入口至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的风路内且吸热器与吹出口之间。利用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依次经由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向吹出口送风。第1送风路依次经由散热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吸热器、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第2送风路依次经由吸热器、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
另外,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排列,也可以配置成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的吸热器的下游侧、与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的除湿转子的吸湿部的上游侧相对。而且,也可以设置折回管道,以覆盖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的吸热器的上游侧、第1送风路的除湿转子的放湿部的下游侧,折回管道具有连通吸入口和吸热器的连通孔。
另外,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也可以具有第3送风路,使利用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吸热器的一侧、折回管道内、吸热器的另一侧、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送风部并输送到吹出口。
另外,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折回管道也可以具有使第3送风路中的从吸入口向吸热器流通的空气以向吸热器的上方流通的方式引导的引导板。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
图15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300的外观立体图。图16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300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15和图16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的图。图17和图1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300的概略截面图。此外,图17是图15的F-F线截面图。图11是图15的G-G线截面图。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有时如下记载。即,如图8所示,有时将设置了除湿装置200的状态(以下,“除湿装置200的设置状态”或均简称为“设置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记载。另外,有时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200的上侧的面记载为“顶面”。另外,有时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200的配置有吸入口202的面记载为“后表面”,将与“后表面”相对的面记载为“前表面”。
如图15、图16、图17和图18,主体壳301为横向的大小W3比进深方向的大小D3和纵向的大小H3大的形状。在主体壳301的后表面(主体壳3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配置有吸入口302。在主体壳3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303。吹出口303为横长四边形状且开口向主体壳301的顶面和后表面。在主体壳301的顶面的后表面侧(主体壳3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使来自配置于顶面的吹出口303的风向变化的百叶板304。另外,在主体壳301的顶面的前表面侧(主体壳301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操作部305。操作部305具有进行电源的接通切断、运转模式的变更等的多个开关。即,除湿装置300包括具有吸入口302和吹出口303的主体壳301。
如图16所示,除湿装置300在主体壳301内包括:热泵306、送风部307、除湿转子部308、安装台309、贮水罐部310和控制部311。
热泵306为将压缩机312、散热器313、膨胀器314、吸热器315依次连结成环状而将制冷剂进行循环的结构。即,除湿装置300在主体壳301内具有由压缩机312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312的下游的散热器313、膨胀器314和吸热器315形成的热泵306。
从主体壳3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压缩机312配置于主体壳301的左表面侧(主体壳301的横向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16~图18)。压缩机312固定于主体壳301的底面上。
散热器313配置于主体壳3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3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9和图10)。散热器313在主体壳301的底面上配置为,后述的散热器313的相邻的散热翅片313a和散热翅片313a的间隙即风路与主体壳301的吸入口302相对。
图19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300的散热器313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19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300的散热器313的图。
如图19所示,散热器313具有多个散热翅片313a和连结散热翅片313a的连结管313b。
散热翅片313a为纵长方形板形状,材质为铝。多个散热翅片313a配置成,相邻的散热翅片313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散热翅片313a和散热翅片313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313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作为圆筒的连结管313b在散热翅片313a的长边方向上设置多层,且多次弯曲成蛇行状。在连结管313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多个散热翅片313a。多个散热翅片313a在连结管313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层叠。
如图16、图17和图18所示,从主体壳301的前表面观察时,吸热器315配置于主体壳301的右侧(主体壳3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侧)。另外,吸热器315在安装台309固定为,后述的吸热器315的相邻的吸热翅片315a与吸热翅片315a的间隙即风路的中心轴沿着主体壳3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图20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300的吸热器315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20是从主体壳301的左侧观察除湿装置300的散热器313的图。
如图20所示,吸热器315具有多个吸热翅片315a和连结多个吸热翅片315a的连结管315b。
吸热翅片315a为纵长方形板形状,材质为铝。多个吸热翅片315a配置成,相邻的吸热翅片315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吸热翅片315a和吸热翅片315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315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圆筒的连结管315b在吸热翅片315a的长边方向上设置多层,且多次弯曲成蛇行状。在连结管315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多个吸热翅片315a。多个吸热翅片315a在连结管315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层叠。
如图16、图17和图18所示,送风部307配置成与散热器313相对,并固定于安装台309。送风部307、散热器313、主体壳301的吸入口302在主体壳30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送风部307具有电动机316、利用电动机316旋转的风扇317、包围风扇317的外壳318。
风扇317为涡轮风扇,具有主板317a、多个叶片317b和吸入环317c。
主板317a为大致圆板形状,中央部成为向下方成凸的形状,在该中央部设置有筒形状的旋转轴固定部317d。旋转轴固定部317d为电动机316的旋转轴进入且可固定该旋转轴的结构。在主板317a的周缘部设置有从主板317a向下方延伸的多个叶片317b。叶片317b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翼形状。叶片317b的主板317a的周缘侧的端部为朝向与风扇317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形状。在多个叶片317b的下端设置有圆环状的吸入环317c。
外壳318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318a,在上表面具有排出口318b。当风扇317利用电动机316旋转时,从外壳318的吸气口318a吸入的空气经由风扇317的吸入环317c内流入风扇317内。该流入的空气以沿着叶片317b的方式,向风扇317的径向吹出,且经由外壳318的排出口318b输送到主体壳301的吹出口303。
即,除湿装置300在主体壳301内具有将从吸入口302吸引于主体壳301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313和吸热器315并从吹出口303排出的送风部307。
如图16和图18所示,除湿转子部308配置于送风部307和吸热器315之间。吸热器315、除湿转子部308、送风部307在主体壳301的横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除湿转子部308具有除湿转子319、转子框320、驱动部分321和加热部分322。
除湿转子319作为整体形状成为圆板体。该圆板体是在圆形环内设置通气体的部件。通气体为如下部件,将在两个第1带体(未图示)间锯齿状地设置第2带体(未图示)的物体在圆形环内,从内周向外周卷绕成涡旋状,由此,构成为通风结构。这些第1带体和第2带体利用耐热纤维构成,并设为在其表面使例如沸石那样的吸湿物质利用例如二氧化硅系的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结构。
除湿转子319形成为圆板体且以中心轴沿主体壳30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在转子框320竖立设置成可旋转,并利用驱动部分321旋转。转子框320固定于安装台309。除湿转子319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319a和向空气释放水分的放湿部319b。即,除湿转子319具有放湿部319b,该放湿部319b设置于从吸入口302至利用送风部307将所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303排出的风路内且散热器313与吸热器315之间。另外,除湿转子319具有吸湿部319a,该放湿部319b设置于从吸入口302至利用送风部307将所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303排出的风路内且吸热器315与吹出口303之间。
加热部分322设置成与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相对。加热部分322在后述的风路中配置于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的上游侧。
如图16和图18所示,安装台309为主体壳301的底面侧的面和前表面侧的面开口的箱形状,具有安装板309a和支承腿309b。
安装板309a为长方形的大致板形状,在上表面固定送风部307、除湿转子部308、吸热器315。
支承腿309b为从安装板309a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三张长方形的板,从安装板309a的周缘的主体壳301的后表面侧、右表面侧、左表面侧向下方延伸,三张板一体地形成。利用支承腿309b,在安装板309a和主体壳301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部309c。空间部309c的高度大致为支承腿309b的高度尺寸,空间部309c中为装配贮水罐部310的结构。
如图18所示,贮水罐部310为配置于主体壳301的下部的空间部309c,且从主体壳301的前表面(主体壳3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可拆装的结构。贮水罐部310的拆装方向为主体壳301的前后方向(主体壳301的进深方向)。在贮水罐部310的上方配置有送风部307、除湿转子部308、吸热器315。贮水罐部310具有顶面开口的扁平的箱形状的罐310a和漏斗状的集水罩310b。集水罩310b在罐310a的上部设置成可拆装。也就是,贮水罐部310为利用吸热器315进行结露,且将该结露水利用漏斗状的集水罩310b收集并流入罐310a的结构。
如图18所示,从主体壳3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控制部311配置于主体壳301的左表面侧(主体壳301的横向的一侧的侧面侧)。控制部311固定于主体壳301的底面上(参照图17)。控制部311基于除湿装置300的使用者进行的操作部305的开关操作控制送风部307的电动机316、压缩机312、除湿转子部308的驱动部分321和加热部分322。此外,控制部311具有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而且,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部311发挥作用。在此,处理器执行的程序预先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但也可以记录于存储卡等非暂态的记录介质并被提供,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等通信线路而被提供。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点在于,在主体壳301内包括第1送风路323和第2送风路324。
第1送风路323是如下风路,利用送风部307从吸入口302吸引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313和加热部分322、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吸热器315、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送风部307且被输送到吹出口303的风路。第2送风路324是如下风路,利用送风部307从吸入口302吸入的空气依次经由吸热器315、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送风部307且输送到吹出口303。
具体而言,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和吸湿部319a配置成沿着水平方向(主体壳301的前后方向)排列。第1送风路323和第2送风路324的吸热器315的下游侧、与第1送风路323和第2送风路324的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的上游侧配置成相对。设置有折回管道325,以覆盖第1送风路323和第2送风路324的吸热器315的上游侧、与第1送风路323的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的下游侧。折回管道325为配置于主体壳301的右侧的侧面(主体壳301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和除湿转子319之间,且将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和吸湿部319a连通的风路的一部分。此外,折回管道325具有将吸入口302和吸热器315连通的连通孔326。
在第1送风路323中,从吸入口302吸入的空气利用散热器313变暖,且利用加热部分322进一步变暖,并供给到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放湿部319b中,利用吸湿部319a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319的旋转驱动向放湿部319b移动,并释放于通过加热部分322的加热而供给的空气。该高湿的空气被输送到折回管道325内,与折回管道325的内表面碰撞而改变方向,并供给到吸热器315而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然后,冷却的空气供给到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另外,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吸湿部319a,而成为干燥的空气。另外,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湿度降低且温度上升的状态下,吸引于送风部307,并从吹出口303输送到室内。此外,在吸热器315中结露的水分作为水滴向下方滴下,并流入贮水罐部310的罐310a内。
在第2送风路324中,从吸入口302吸入的空气从折回管道325的第1送风路323中的配置于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上游侧附近的连通孔326被输送到折回管道325内。输送到折回管道325内的空气与折回管道325的内表面碰撞而改变方向,并供给到吸热器315的另一侧且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然后,冷却的空气供给到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另外,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吸湿部319a,而成为干燥的空气。另外,干燥的空气被吸引于送风部307,并从吹出口303输送到室内。
在此,第1送风路323依次经由散热器313、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吸热器315、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送风部307,所以通风阻力变大。当吸热器成为低温且结霜时,第1送风路323的通风阻力变得更大,风量降低且除湿量降低,但除湿装置300包括第2送风路324。第2送风路324是依次经由吸热器315、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送风部307的风路,通过包括第2送风路324,至吸热器315的通风阻力较少,能够向吸热器315供给稳定的风量。由此,能够降低吸热器315的结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另外,第2送风路324中,利用送风部307从吸入口302吸入的空气从折回管道325的第1送风路323的配置于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上游侧附近的连通孔326流入折回管道325内,并与第1送风路323混合,且供给到吸热器315、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在此,供给第1送风路323和第2送风路324的两个风路的混合空气,所以能够增加通过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的风量,且增加水分吸附量,所以提高除湿转子319中的除湿效率。
另外,第1送风路323的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上游侧的空气为被加热部分322加热的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所以与直接在吸热器315的另一侧冷却相比,通过利用第2送风路324混合室内空气,而成为更饱和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能够设为容易在吸热器315结露的空气。由此,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另外,在主体壳301内具有第3送风路327。第3送风路327是如下风路,使利用送风部307从吸入口302吸入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313、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吸热器315的一侧、折回管道325内、吸热器315的另一侧、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送风部307并输送到吹出口303。此外,吸热器315的一侧是吸热器315中主体壳301的后表面侧,吸热器315的另一侧是吸热器315中主体壳301的前表面侧。
在第3送风路327中,从吸入口302吸入的空气利用散热器313变暖,且利用加热部分322进一步变暖,并供给到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放湿部319b中,利用吸湿部319a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319的旋转驱动向放湿部319b移动,并释放于通过加热部分322的加热而供给的空气。该高湿的空气被输送到吸热器315的一侧且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该冷却、除湿的空气被输送到折回管道325内,与折回管道325的内表面碰撞而改变方向,并供给到吸热器315的另一侧且被冷却,由此结露并除湿。然后,冷却的空气供给到除湿转子319的吸湿部319a,另外,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吸湿部319a,而成为干燥的空气。另外,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湿度降低且温度上升的状态下,吸引于送风部307,并从吹出口303输送到室内。
这样,第3送风路327分成两次通过吸热器315,由此,降低未充分进行热交换地通过吸热器315,由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能够提高除湿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第3送风路327的吸热器315的空气通过吸热器315的一侧和吸热器315的另一侧的热交换而通过两个阶段冷却,吸热器315的另一侧容易成为低温而容易结霜。因此,通过包括第1送风路323,能够将由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加热的高温空气供给到吸热器315的另一侧,能够降低吸热器315的结霜。
上述结构中,一般而言,当送风路径变长时,送风路径壁面中的摩擦损失增加而风量变小。第1送风路323的送风路径比第3送风路327长,所以具有通过吸热器315的另一侧的主体壳301的前表面(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的风量变少的倾向,但第1送风路323未通过吸热器315的一侧,所以通风阻力比第3送风路327变小,改善第1送风路323和第3送风路327的风量的偏差,并改善通过吸热器315的风量的偏差。
这样,通过实现吸热器315中的风速分布的均衡,能够改善风速局部过快并冷却空气但不能冷却至露点,而除湿能力降低,和相反风速局部过慢而容易结霜,在该部位为吸热器315的下部的情况下,即使除霜也不会熔化而霜进行层叠。
图21是图17的H-H线截面图。如图17和图21所示,折回管道325具有引导板328,该引导板328引导为,从第3送风路327的吸入口302向吸热器315的另一侧流通的空气向吸热器315的上方流通。引导板328为从折回管道325的除湿转子319相对面向除湿转子319方向成凸形状的长方形板,并配置于第1送风路323的除湿转子319的放湿部319b上游附近。
具体而言,引导板328为纵长四边形状,一侧的长边固定于折回管道325的内表面,使长边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引导板328的短边从折回管道325的内表面向除湿转子319侧延伸。引导板328的下端(下方侧的短边)与安装台309的上表面相接,在引导板328的上端(上方侧的短边)和折回管道325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第2送风路324,利用送风部307从吸入口302吸入的空气从折回管道325的连通孔326流入折回管道325内后,与引导板328面碰撞而改变方向,并向吸热器315的上部流通。由此,通过第1送风路323的加热部分322的变暖的空气容易向吸热器315的另一侧的下部方向流通。
在此,吸热器315中在吸热器315内流通的制冷剂为潜热交换的两个相域,制冷剂温度保持成一定,但成为气体的过热度域中,制冷剂温度上升。因此,成为制冷剂路径的两个相域的上游部(吸热器315的下部)的温度较低,成为过热域的下游部(吸热器315的上部)的温度变高,所以容易进行在吸热器315的下部的结霜。
即,通过设置引导板328,能够向吸热器315的温度较低的下部高效地供给通过了第1送风路323的加热部分322的变暖的空气,所以能够降低吸热器315的霜的层叠。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实现吸热器的横向和上下方向上的风速分布的均衡,除湿性能提高,并且可改善在吸热器的下部的结霜,所以作为用于衣物干燥和除湿用的除湿装置等是有用的。

Claims (1)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
在所述主体壳内具有:
热泵,其由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形成;
送风部,其将从所述吸入口吸引到所述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吸热器从所述吹出口排出;和
设置在从所述吸入口至利用所述送风部将从所述吸入口吸引的所述空气从所述吹出口排出的风路内,且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吸热器之间的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设置在所述吸热器与所述吹出口之间的所述除湿转子的吸湿部,
利用所述送风部从所述吸入口吸引的所述空气,依次经由所述散热器、所述除湿转子的所述放湿部、所述吸热器、所述除湿转子的所述吸湿部、和所述送风部被输送到所述吹出口,
所述除湿转子的所述放湿部和所述吸湿部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排列,
所述主体壳为箱形,所述吸入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侧面,
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吸入口相对地配置,
所述吸热器、所述除湿转子和所述送风部配置成在所述主体壳的横向上排列,
所述除湿转子设置于比所述吸热器靠所述主体壳的横向的一侧,所述吸热器配置成与所述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相对,所述送风部设置于比所述除湿转子靠所述主体壳的横向的一侧,所述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的所述吸热器和所述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尺寸,比所述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所述吸热器和所述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尺寸大,
所述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另一侧的所述除湿转子与所述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尺寸,比所述主体壳的进深方向的一侧的所述除湿转子与所述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的尺寸大,
在所述主体壳的横向的另一侧的侧面与所述除湿转子之间设置有折回管道,该折回管道为将所述除湿转子的所述放湿部和所述吸热器连通的所述风路的一部分,
所述折回管道内的风路为大致三棱柱形状,水平截面形状为具有与所述主体壳的横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平行的第1边和与所述主体壳的进深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平行的第2边的大致三角形,
所述折回管道的下游侧与所述吸热器之间的空间比所述折回管道的上游侧与所述吸热器之间的空间大。
CN202011422613.6A 2019-12-09 2020-12-08 除湿装置 Active CN113028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1830A JP7345083B2 (ja) 2019-12-09 2019-12-09 除湿装置
JP2019-221830 2019-12-09
JP2020-056932 2020-03-27
JP2020056932A JP7429841B2 (ja) 2020-03-27 2020-03-27 除湿装置
JP2020-059441 2020-03-30
JP2020059441A JP7429842B2 (ja) 2020-03-30 2020-03-30 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8530A CN113028530A (zh) 2021-06-25
CN113028530B true CN113028530B (zh) 2024-05-17

Family

ID=7645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2613.6A Active CN113028530B (zh) 2019-12-09 2020-12-08 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85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7077A (ja) * 2006-03-08 2007-09-20 Sharp Corp 空気調節装置
JP2009226352A (ja) * 2008-03-25 2009-10-08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JP2010099561A (ja) * 2008-10-22 2010-05-06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CN104807104A (zh) * 2014-01-28 2015-07-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2017223403A (ja) * 2016-06-14 2017-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湿機および乾燥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7077A (ja) * 2006-03-08 2007-09-20 Sharp Corp 空気調節装置
JP2009226352A (ja) * 2008-03-25 2009-10-08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JP2010099561A (ja) * 2008-10-22 2010-05-06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CN104807104A (zh) * 2014-01-28 2015-07-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2017223403A (ja) * 2016-06-14 2017-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湿機および乾燥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8530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6892B2 (en) Humidity controller
KR101954633B1 (ko) 제습기
AU2008263367B2 (en) Humidity controller
US7895856B2 (en) Humidity controller
JP4946800B2 (ja) 調湿装置
CN113028530B (zh) 除湿装置
JP7345083B2 (ja) 除湿装置
JP2018161629A (ja) 除湿装置
WO2022264786A1 (ja) 除加湿ユニット
CN103884049B (zh) 除湿装置
JP7407346B2 (ja) 除湿装置
JP547118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7429842B2 (ja) 除湿装置
JP7429841B2 (ja) 除湿装置
CN110476019B (zh) 调湿单元
CN113048583A (zh) 除湿装置
WO2022201695A1 (ja) 除湿装置
JP5600889B2 (ja) 除湿装置
CN110462297B (zh) 调湿单元
KR101621221B1 (ko) 건식 제습기
JP2023050357A (ja) 除湿装置
JP6563287B2 (ja) 除加湿装置
JP2024009398A (ja) 除湿装置
JP2024046449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1137784A (ja) 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