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8583A - 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8583A
CN113048583A CN202011547797.9A CN202011547797A CN113048583A CN 113048583 A CN113048583 A CN 113048583A CN 202011547797 A CN202011547797 A CN 202011547797A CN 113048583 A CN113048583 A CN 113048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ain body
body case
heat absorb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77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本亮太
下田博树
水谷衣里
田中裕基
堀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378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0734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326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458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48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58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 F24F2003/146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using rotating regen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目的在于利用易于在室内晾晒衣物的正下方配置主体的、高度较低的主体来缩小室内的衣物干燥空间。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内具有热泵(106)、送风部(107)、和除湿转子(119)。送风部(107)将从吸入口吸引至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113)、吸热器(115)而从吹出口排出。除湿转子(119)具有在从吸入口至吹出口为止的风路内,设置于散热器(113)与吸热器(115)之间的放湿部(119b)、和设置于吸热器(115)与吹出口之间的吸湿部(119a)。压缩机(112)、送风部(107)、除湿转子(119)、和吸热器(115)配置为沿主体壳的长度方向排列。

Description

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例如用作衣物干燥用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包括制冷循环、除湿转子、加热部、和送风部的除湿装置,所述制冷循环通过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以及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而形成(例如,专利文献1)。此处,除湿转子具有吸附水分的吸湿部和释放水分的放湿部,加热部对供给至放湿部的空气进行加热,送风部吹送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964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使用除湿装置通过所谓的室内晾晒使衣物干燥的情况下,期望将房间中的衣物干燥空间尽量控制在较狭小的范围。因此,考虑在晾晒的衣物的正下方配置除湿装置来进行干燥。
但是,在除湿装置的高度较高时,难以配置在晾晒的衣物的正下方的位置,因而存在例如不得不在晾晒的衣物的前侧配置除湿装置,衣物干燥空间较大的问题。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更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的除湿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主体壳,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在设置状态下呈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内具有热泵、送风部、和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所述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位于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为止的风路内。热泵由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形成。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至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和吸热器从吹出口排出。除湿转子的放湿部设置于散热器与吸热器之间,除湿转子的吸湿部设置于吸热器与吹出口之间。并且,压缩机、送风部、除湿转子、和吸热器配置为沿主体壳的长度方向排列。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能够在更小的空间使衣物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该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该除湿装置的散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该除湿装置的吸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该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0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1是该除湿装置的散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该除湿装置的吸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该除湿装置的分隔部的立体图。
图14是该除湿装置的分隔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 除湿装置
101 主体壳
102 吸入口
103 吹出口
104 百叶板
105 操作部
106 热泵
107 送风部
108 除湿转子部
109 安装台
109a 安装板
109b 支承腿
109c 空间部
110 贮水箱部
110a 箱
110b 集水罩
111 控制部
112 压缩机
113 散热器
113a 散热翅片
113b 连结管
114 膨胀器
115 吸热器
115a 吸热翅片
115b 连结管
116 电动机
117 风扇
117a 主板
117b 叶片
117c 吸入环
117d 旋转轴固定部
118 壳体
118a 吸气口
118b 排出口
119 除湿转子
119a 吸湿部
119b 放湿部
120 转子框
121 驱动部分
122 加热部分
123 第1送风路
124 第2送风路
200 除湿装置
201 主体壳
202 吸入口
203 吹出口
204 百叶板
205 操作部
206 热泵
207 送风部
208 除湿转子部
209 安装台
209a 安装板
209b 支承腿
209c 空间部
210 贮水箱部
210a 箱
210b 集水罩
211 控制部
212 压缩机
213 散热器
213a 散热翅片
213b 连结管
214 膨胀器
215 吸热器
215a 吸热翅片
215b 连结管
216 电动机
217 风扇
217a 主板
217b 叶片
217c 吸入环
217d 旋转轴固定部
218 壳体
218a 吸气口
218b 排出口
219 除湿转子
219a 吸湿部
219b 放湿部
220 转子框
221 驱动部分
222 加热部分
223 第1送风路
224 第2送风路
230 分隔部
230a 第1面
230b 第2面
230c 分隔连结部分
D1 进深方向的大小
H1 纵向的大小
W1 横向的大小
D2 进深方向的大小
H2 纵向的大小
W2 横向的大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主体壳,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在设置状态下呈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内具有热泵、送风部、和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所述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位于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为止的风路内。热泵由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形成。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至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和吸热器从吹出口排出。除湿转子的放湿部设置于散热器与吸热器之间,除湿转子的吸湿部设置于吸热器与吹出口之间。并且,压缩机、送风部、除湿转子、和吸热器配置为沿主体壳的长度方向排列。
像这样,本公开的除湿装置配置为压缩机、送风部、除湿转子、和吸热器在设置状态下沿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体壳的长度方向即横向排列。因此,与在压缩机的上部配置吸热器、送风部和除湿转子的情况相比,本公开的除湿装置能够抑制主体的高度。即在使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通过室内晾晒使衣物干燥的情况下,本公开的除湿装置易于配置于衣物的正下方,因而能够在更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
此外,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除湿转子、和送风部的最低点也可以配置在与压缩机的上表面相比靠下方的位置。
此外,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也可以在膨胀器、吸热器、除湿转子、和送风部的下方具有贮存从吸热器滴下的结露水的贮水箱部。并且,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贮水箱部和压缩机也可以配置为沿主体壳的长度方向排列。
此外,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散热器的表面积比吸热器的表面积大,散热器的下端也可以配置在与贮水箱部的上端相比靠下方的位置。
此外,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送风部也可以具有风扇。并且,风扇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风扇的径向的尺寸小,风扇可以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风扇的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1和图2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100的图。图3和图4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概略截面图。另外,图3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图4是图1的B-B线截面图。
另外,为便于说明,在下文中存在以如下方式记载的情况。即,存在将如图1所示那样设置除湿装置100的状态(以下,也称为“除湿装置100的设置状态”或仅称为“设置状态”)下的铅垂方向记载作上下方向的情况。此外,存在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100的上侧的面记载作“顶面”的情况。此外,存在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100的配置有吸入口102的面记载作“后表面”、将与后表面相对的面记载作“前表面”的情况。
如图1所示,主体壳101呈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具体而言,主体壳101在设置状态下呈与进深方向的大小D1和纵向的大小H1相比,横向的大小W1较大的形状。在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配置有吸入口102。在主体壳1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103。吹出口103以横长的四边形状在主体壳101的顶面和后表面开口。在主体壳101的顶面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百叶板(louver)104,其用于改变来自配置于顶面的吹出口103的风向。此外,在主体壳101的顶面的前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操作部105。操作部105具有电源的开关、进行运转模式的变更等的多个开关。即除湿装置100包括具有吸入口102和吹出口103且在设置状态下呈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体壳101。
如图2所示,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101内包括热泵106、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安装台109、贮水箱部110、和控制部111。
热泵106成将压缩机112、散热器113、膨胀器114、吸热器115依次连结成环状以供制冷剂循环的结构。即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101内具有热泵106,所述热泵106由压缩机112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112的下游的散热器113、膨胀器114和吸热器115形成。
在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压缩机112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左面侧(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2~图4)。压缩机112固定在主体壳101的底面上。
散热器113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2和图3)。散热器113以风路与主体壳101的吸入口102相对的方式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底面上,所述风路是后文所述的散热器113中相邻的散热翅片113a与散热翅片113a的间隙。
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散热器113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5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100的散热器113的图。
如图5所示,散热器113具有许多散热翅片113a和连结许多散热翅片113a的连结管113b。
散热翅片113a呈纵长的四角板形状,材质为铝。许多散热翅片113a配置为相邻的散热翅片113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散热翅片113a与散热翅片113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113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圆筒的连结管113b沿散热翅片113a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段,且以蜿蜒状弯折多次。在连结管113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许多散热翅片113a。许多散热翅片113a以沿连结管113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方式层叠。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观察时,吸热器115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侧)。此外,吸热器115以风路的中心轴沿主体壳10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台109,其中,所述风路为后文所述的吸热器115中的相邻的吸热翅片115a与吸热翅片115a的间隙。
图6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吸热器115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6是从主体壳101的左侧观察除湿装置100的吸热器115的图。
如图6所示,吸热器115具有许多吸热翅片115a和连结许多吸热翅片115a的连结管115b。
吸热翅片115a为纵长的四角板形状,材质为铝。许多吸热翅片115a配置为相邻的吸热翅片115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吸热翅片115a与吸热翅片115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115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圆筒的连结管115b沿吸热翅片115a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段,且以蜿蜒状弯折多次。在连结管115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许多吸热翅片115a。许多吸热翅片115a以在连结管115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的方式层叠。
如图2和图4所示,送风部107配置为与散热器113相对,固定于安装台109。送风部107、散热器113、和主体壳101的吸入口102在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在一条直线上。送风部107具有电动机116、利用电动机116而旋转的风扇117、和包围风扇117的壳体118。
风扇117为涡轮风扇,具有主板117a、许多叶片117b、和吸入环117c。
主板117a为大致圆板形状,呈中央部向下方凸的形状,在该中央部设置有筒形状的旋转轴固定部117d。旋转轴固定部117d采用电动机116的旋转轴进入其中且能够固定该旋转轴的结构。在主板117a的周缘部设置有从主板117a向下方延伸的多个叶片117b。叶片117b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翼形状。叶片117b的主板117a的周缘侧的端部为朝向风扇117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形状。在多个叶片117b的下端设置有圆环状的吸入环117c。
壳体118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118a,在上表面具有排出口118b。在风扇117利用电动机116而旋转时,从壳体118的吸气口118a吸入的空气经由风扇117的吸入环117c内而流入风扇117内。该流入的空气以沿着叶片117b的方式向风扇117的径向吹出,经由壳体118的排出口118b向主体壳101的吹出口103送风。
即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101内具有将从吸入口102吸引到主体壳101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113和吸热器115从吹出口103排出的送风部107。
如图2和图4所示,除湿转子部108配置于送风部107与吸热器115之间。吸热器115、除湿转子部108、和送风部107在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配置在一条直线上。除湿转子部108具有除湿转子119、转子框120、驱动部分121、和加热部分122。
除湿转子119作为整体形状呈圆板体。该圆板体在圆形环(未图示)内设置有通气体(未图示)。通气体是将在两片第1带体(未图示)之间以之字状设置有第2带体(未图示)的结构在圆形环内从内周朝向外周卷曲成漩涡状而构成通气结构的部件。这些第1带体和第2带体由耐热纤维构成,为利用例如二氧化硅类的粘接剂将例如沸石那样的吸湿物质粘接于其表面的结构。
除湿转子119形成为圆板体,且以中心轴沿主体壳10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于转子框120,利用驱动部分121而旋转。转子框120固定于安装台109。除湿转子119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119a和向空气放出水分的放湿部119b。除湿转子119的吸湿部119a和放湿部119b配置为沿除湿转子119的左右方向排列。具体而言,吸湿部119a配置于除湿转子119的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侧)。放湿部119b配置于除湿转子119的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
即,除湿转子119具有放湿部119b,所述放湿部119b在利用送风部107将从吸入口102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103排出为止的风路(后文所述的第1送风路123)内,设置于散热器113与吸热器115之间的位置。此外,除湿转子119具有吸湿部119a,所述吸湿部119a在利用送风部107将从吸入口102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103排出为止的风路(第1送风路123)内,设置于吸热器115与吹出口103之间的位置。
加热部分122设置为与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相对。加热部分122在后文所述的风路中配置于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的上游侧。
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台109呈主体壳101的底面侧的面和前表面侧的面开口的箱形状,具有安装板109a和支承腿109b。
安装板109a为长方形的大致板形状,在上表面固定有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和吸热器115。
支承腿109b为从安装板109a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3张长方形的板,从安装板109a的周缘的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右面侧、和左面侧向下方延伸,3张板一体形成。利用支承腿109b在安装板109a与主体壳101的底面之间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部109c。空间部109c的高度几乎为支承腿109b的高度尺寸,采用在空间部109c安装有贮水箱部110的结构。
如图4所示,贮水箱部110配置于主体壳101的下部的空间部109c,呈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可拆装的结构。贮水箱部110的拆装方向为主体壳101的前后方向(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在贮水箱部110的上方配置有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和吸热器115。贮水箱部110具有顶面开口的偏平的箱形状的箱110a和漏斗状的集水罩110b。集水罩110b可拆装地设置于箱110a的上部。换句话说,贮水箱部110采用了使吸热器115处发生结露,用漏斗状的集水罩110b收集该结露水并使其流入箱110a的结构。即,如图2和图4所示,除湿装置100在膨胀器114、吸热器115、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和送风部107的下方具有贮存从吸热器115滴下的结露水的贮水箱部110。
如图4所示,在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控制部111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左面侧(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控制部111固定于主体壳101的底面上(参照图3)。控制部111基于除湿装置100的使用者对操作部105进行的开关操作而控制送风部107的电动机116、压缩机112、除湿转子部108的驱动部分121和加热部分122。另外,控制部111具有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并且,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部111而发挥作用。处理器所执行的程序此处是预先记录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的,但也可以记录在存储卡等非暂时性记录介质来提供,或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电信线路来提供。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主体壳101内形成有第1送风路123和第2送风路124。另外,第1送风路123相当于本公开的“风路”。
第1送风路123是利用送风部107从吸入口102吸引空气,并按散热器113、加热部分122、放湿部119b、吸热器115、吸湿部119a的顺序供给,然后经由送风部107从吹出口103排出的风路。另外,第1送风路123采用了通过放湿部119b的空气在两次通过吸热器115后流入吸湿部119a的结构。具体而言,在吸热器115中,如图3所示,来自放湿部119b的空气首先沿着从主体壳101的左侧(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向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方向通过吸热器115。该通过吸热器115的空气在吸热器115与主体壳101的右侧面(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之间的空间内在水平方向上调转180度。接下来,该在水平方向上调转180度的空气再次沿着从主体壳101的右侧(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向主体壳101的左侧(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方向通过吸热器115。换句话说,来自放湿部119b的空气首先通过吸热器115中的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在水平方向上调转180度。该在水平方向上调转180度的空气接下来通过吸热器115中的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侧)。
即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101内具有将从吸入口102吸引到主体壳101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113和吸热器115从吹出口103排出的送风部107。此外,第1送风路123是利用送风部107将从吸入口102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103排出为止的风路。并且,除湿装置100具有在第1送风路123内设置于散热器113与吸热器115之间的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和设置于吸热器115与吹出口103之间的除湿转子119的吸湿部119a。
第2送风路124是利用送风部107从吸入口102吸引空气,向散热器113供给,并经由送风部107从吹出口103排出的风路。
若详细说明,在第1送风路123中,由散热器113温热的室内空气由加热部分122进一步温热,并被供给至除湿转子119的放湿部119b。在放湿部119b中,由吸湿部119a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119的旋转驱动而向放湿部119b移动,并被释放到通过加热部分122的加热而供给的空气中。该高湿的空气如上文所述在吸热器115沿水平方向180度调转而供给2次,并被冷却从而结露,水分被作为水滴而取出。然后,冷却的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119的吸湿部119a,空气中的水分被进一步吸附于吸湿部119a,从而成为干燥的空气。进一步,在吸附水分时会产生吸附热,因而室内空气在湿度降低且温度上升的状态下,被吸引至送风部107,从而从吹出口103被吹送到室内。另外,在吸热器115处结露的水分作为水滴向下方滴下,流入贮水箱部110的箱110a内。
在第2送风路124中,由散热器113温热的室内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107,从吹出口103被吹送到室内。换句话说,通过第1送风路123的空气和通过第2送风路124的空气在送风部107成为混合的状态,由送风部107从吹出口103吹出。
如上文所述,本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0的特征在于主体壳101。主体壳101在设置状态下呈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换句话说主体壳101具有吸入口102和吹出口103,呈与进深方向的大小D1和纵向的大小H1相比,横向的大小W1较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如图2和图4所示,在该主体壳101内,压缩机112、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和吸热器115配置为沿着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排列。此处,压缩机112、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和吸热器115配置为沿着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排列是指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在横向的位置上,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和吸热器115分别与压缩机112重叠地配置。换句话说,不仅包括以压缩机112、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和吸热器115各自的最低点一致的方式配置情况,还包括以下的情况。即还包括以在压缩机112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存在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和吸热器115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的方式配置的情况。
像这样,在除湿装置100中,压缩机112、送风部107、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吸热器115配置为沿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排列。由此,与主体壳101的横向的大小W1相比,除湿装置100能够缩短主体壳101的进深方向的大小D1和纵向的大小H1。例如,通过室内晾晒进行衣物的干燥(以下,也称为“室内晾晒干燥”)是指使用室内晾衣杆或晾衣架(hanger rock)等(以下,也称为“室内晾晒衣架”)进的晾晒干燥。在这样的情况下,除湿装置100具有高度较低的横长的形状,因而易于配置于室内晾晒衣架的正下方且衣物的正下方,作为结果,能够在房间中较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此外,吸热器115没有配置在压缩机112的上方,所以除湿装置100能够抑制吸热器115处结露的结露水向压缩机112滴下。此外,主体壳101呈与进深方向的大小D1和纵向的大小H1相比横向的大小W1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换句话说,除湿装置100为高度较低的横长的形状,所以可以抑制主体壳101的上部处的压缩机112导致的振动。此外,在除湿装置100中,除湿转子119的吸湿部119a和放湿部119b配置为沿除湿转子119的横向(主体壳101的前后方向)排列。由此,空气以在水平方向上调转的方式被向吸热器115供给两次,所以即使在吸热器115中具有较多的结露水的情况下,吸热器115的下部也难以结霜。因此,除湿装置100能够防止低温时的除湿性能的下降。
此外,散热器113、膨胀器114、吸热器115、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和送风部107的最低点也可以配置在与压缩机112的上表面相比靠下方的位置。
除湿装置100的压缩机112为了呈纵长形状而对除湿装置100的纵向尺寸即主体壳101的纵向的大小H1具有较大的影响。在除湿装置100中,与其压缩机112的上表面相比,散热器113、膨胀器114、吸热器115、除湿转子部108、和送风部107的最低点低。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纵向的大小H1,除湿装置100更易配置于室内晾晒衣架的正下方且衣物的正下方。作为结果,除湿装置100能够在房间中更为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
此外,除湿装置100在膨胀器114、吸热器115、除湿转子部108(除湿转子119)、和送风部107的下方具有贮存从吸热器115滴下的结露水的贮水箱部110。而且,贮水箱部110和压缩机112也可以配置为沿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排列。此处,贮水箱部110和压缩机112配置为沿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排列是指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在上下方向的位置,贮水箱部110配置为与压缩机112重叠。换句话说,不仅包括以贮水箱部110与压缩机112各自的最低点一致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也包括以贮水箱部110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位于压缩机112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方式配置的情况。
贮水箱部110需要蓄积除湿水的容积,因此对主体壳101的高度也就是纵向的大小H1具有较大影响。该贮水箱部110如图2所示,呈主体壳101的横长,纵向较低的形状,例如,能够以在使高度比压缩机112低的同时能够确保必要的贮水量的方式来决定横向的大小。并且,贮水箱部110以沿压缩机112和主体壳101的横向(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式收纳。因此,贮水箱部110难以对主体壳101的纵向的大小H1造成影响,所以除湿装置100可确保箱110a的必要的贮水量,并且易于配置在室内晾晒衣架的正下方且衣物的正下方。作为结果,除湿装置100能够在房间中更为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
此外,散热器113的表面积比吸热器115的表面积大,散热器113的下端也可以配置在与贮水箱部110的上端相比靠下方的位置。
散热器113为了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而对主体壳101的纵向的大小H1具有较大影响。如图2所示,该散热器113配置为在从主体壳101的后表面侧观察时,与配置于主体壳101的下部的贮水箱部110重叠。因此,除湿装置100能够进一步缩短主体壳101的纵向的大小H1,更易于配置于室内晾晒衣架的正下方且衣物的正下方。作为结果,除湿装置100能够在房间中更为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
此外,风扇117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风扇117的径向的尺寸小,风扇117也可以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风扇117的旋转轴固定部117d沿上下方向延伸。
风扇117为了确保必要的风量而对主体壳101的纵向的大小H1具有较大影响。根据上述结构,除湿装置100能够通过调整风扇117的径向的尺寸来调整风量,所以能够以难以对主体壳101的纵向的大小H1产生影响的方式构成。因此,除湿装置100能够在确保必要风量的同时易于将主体配置于室内晾晒衣架的正下方且衣物的正下方。作为结果,除湿装置100能够在房间中更为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
(实施方式2)
本公开涉及例如用作衣物干燥用的除湿装置。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在主体壳内包括热泵、从供给的空气中吸收湿气的吸湿部、对供给的空气释放湿气的放湿部、和将供给的空气吸引至主体壳内的送风部的除湿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参照)。此处,热泵具有从供给的空气中吸收热量的吸热器和向供给的空气释散热量的散热部。
然而,在使用除湿装置通过所谓的室内晾晒使衣物干燥的情况下,期望将房间中的衣物干燥空间尽量控制在较狭小的范围。因此,考虑在晾晒的衣物的正下方配置除湿装置来进行干燥。但是,在除湿装置的高度较高时,难以配置在晾晒的衣物的正下方的位置,因而存在例如不得不在晾晒的衣物的前侧配置除湿装置,衣物干燥空间较大的问题。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更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的除湿装置。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箱形状的主体壳,且在主体壳内包括送风部、热泵、除湿转子、和第1送风路。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至主体壳内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热泵由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形成。除湿转子具有设置于散热器与吸热器之间的放湿部和设置于吸热器与吹出口之间的吸湿部。第1送风路连通吸入口、散热器、放湿部、吸热器、吸湿部、送风部、和吹出口。送风部具有风扇,风扇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风扇的径向的尺寸小,风扇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风扇的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能够在更小的空间使衣物干燥。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箱形状的主体壳,且在主体壳内包括送风部、热泵、除湿转子、和第1送风路。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至主体壳内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热泵由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形成。除湿转子具有设置于散热器与吸热器之间的放湿部和设置于吸热器与吹出口之间的吸湿部。第1送风路连通吸入口、散热器、放湿部、吸热器、吸湿部、送风部、和吹出口。送风部具有风扇,风扇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风扇的径向的尺寸小,风扇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风扇的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
像这样,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送风部的风扇配置为径向的尺寸更小地构成的旋转轴在设置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延伸。因此,与风扇的旋转轴在设置状态下沿水平方向配置的情况相比,本公开的除湿装置能够将主体的高度抑制地较低。即在使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通过室内晾晒使衣物干燥的情况下,本公开的除湿装置易于配置于衣物的正下方,换句话说易于配置在衣物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内,所以作为结果,能够缩小衣物干燥空间。即本公开的除湿装置能够在更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
此外,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主体壳也可以呈在设置状态下,与进深方向的大小和纵向的大小相比横向的大小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吸入口设置于主体壳的短边方向的一侧的侧面,散热器配置为与吸入口相对,吸热器、除湿转子、送风部可以配置为沿主体壳的长度方向排列。
此外,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吸入口、散热器、送风部配置为沿主体壳的短边方向排列,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也可以还包括连通吸入口、散热器、送风部、和吹出口的第2送风路。
此外,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也可以在送风部的上风侧还包括分隔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的分隔部。
此外,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分隔部与第1送风路中的除湿转子的吸湿部之间的风路也可以在设置状态下沿主体壳的横向延伸。此外,分隔部与第2送风路中的散热器之间的风路也可以在设置状态下沿主体壳的进深方向延伸。并且,分隔部也可以具有在设置状态下配置于风扇的下方,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构成第1送风路的一部分的第1面、和在设置状态下配置于风扇的下方,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构成第2送风路的一部分的第2面。
此外,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在设置状态下从主体壳的上方观察时,相对于从第1送风路中的除湿转子的吸湿部朝向分隔部的送风方向,第1面可以倾斜地配置。此外,在设置状态下从主体壳的上方观察时,相对于从第2送风路中的散热器朝向分隔部的送风方向,第2面可以倾斜地配置。
此外,在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中,送风部也可以具有使风扇旋转的电动机和包围风扇的壳体。壳体在设置状态下向下方开口,且具有在风扇旋转时供空气进入壳体内的吸气口,在设置状态下,分隔部的上端可以延伸至壳体的下端。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200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20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7和图8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200的图。图9和图10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200的概略截面图。另外,图9是图7的A-A线截面图。图10是图7的B-B线截面图。另外,为便于说明,在下文中存在以如下方式记载的情况。即,存在将如图7所示那样设置除湿装置200的状态(以下,也称为“除湿装置200的设置状态”或仅称为“设置状态”)下的铅垂方向记载作上下方向的情况。此外,存在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200的上侧的面记载作“顶面”的情况。此外,存在将设置状态下的除湿装置200的配置有吸入口202的面记载作“后表面”、将与后表面相对的面记载作“前表面”的情况。
如图7所示,主体壳201呈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具体而言,主体壳201呈在设置状态下,与进深方向的大小D2和纵向的大小H2相比,横向的大小W2较大的形状。在主体壳201的后表面(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配置有吸入口202。在主体壳2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203。吹出口203以横长的四边形状在主体壳201中的顶面和后表面开口。在主体壳201的顶面的后表面侧(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使来自配置于顶面的吹出口203的风向变化的百叶板204。此外,在主体壳201的顶面的前表面侧(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侧)设置有操作部205。操作部205具有进行电源的开关、运转模式的变更等的多个开关。即,除湿装置200包括具有吸入口202和吹出口203的箱形状的主体壳201。
如图8所示,除湿装置200在主体壳201内具有热泵206、送风部207、除湿转子部208、安装台209、贮水箱部210、和控制部211。
热泵206为将压缩机212、散热器213、膨胀器214、和吸热器215依次连结成环状以供制冷剂循环的结构。即热泵206由压缩机212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212的下游的散热器213、膨胀器214、吸热器215形成。
压缩机212在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配置于主体壳201中的左面侧(主体壳2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8~图10)。压缩机212固定在主体壳201的底面上。
散热器213配置于主体壳201中的后表面侧(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参照图8和图9)。散热器213以风路与主体壳201的吸入口202相对的方式,配置于主体壳201的底面上,其中,所述风路为后文所述的散热器213中相邻的散热翅片213a与散热翅片213a的间隙。即,散热器213配置为与吸入口202相对。
图1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200的散热器213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11是从后表面侧观察除湿装置200的散热器213的图。
如图11所示,散热器213具有许多散热翅片213a和连结许多散热翅片213a的连结管213b。
散热翅片213a呈纵长四角板形状,材质为铝。许多散热翅片213a配置为相邻的散热翅片213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散热翅片213a与散热翅片213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213b为圆筒形状,材质为铜。圆筒的连结管213b在散热翅片213a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段,且以蜿蜒状弯折多次。在连结管213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许多散热翅片213a。许多散热翅片213a以沿着连结管213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方式层叠。
如图8、图10所示,吸热器215在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观察时,配置于主体壳201的右侧(主体壳201的横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侧)。此外,吸热器215以风路的中心轴沿主体壳20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台209,其中,所述风路为后文所述的吸热器215中相邻的吸热翅片215a与吸热翅片215a的间隙。
图1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200的吸热器215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12是从主体壳201的左侧观察除湿装置200的吸热器215的图。
如图12所示,吸热器215具有许多吸热翅片215a和连结许多吸热翅片215a的连结管215b。
吸热翅片215a呈纵长四角板形状,材质为铝。许多吸热翅片215a配置为相邻的吸热翅片215a的面与面相对。相邻的吸热翅片215a与吸热翅片215a的间隙成为风路。
连结管215b呈圆筒形状,材质为铜。圆筒的连结管215b在吸热翅片215a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段,且以蜿蜒状弯折多次。在连结管215b的直管部分固定有许多吸热翅片215a。许多吸热翅片215a以沿着连结管215b的直管部分的中心轴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方式层叠。
如图8和图10所示,送风部207配置为与散热器213相对,固定于安装台209。送风部207、散热器213、和主体壳201的吸入口202在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送风部207具有电动机216、利用电动机216而旋转的风扇217、和包围风扇217的壳体218。
风扇217为涡轮风扇,具有主板217a、许多叶片217b、和吸入环217c。
主板217a呈大致圆板形状,中央部向下方呈凸形状,在该中央部设置有筒形状的旋转轴固定部217d。旋转轴固定部217d采用了电动机216的旋转轴进入其中且能够固定该旋转轴的结构。在主板217a的周缘部设置有从主板217a向下方延伸的多个叶片217b。叶片217b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翼形状。叶片217b的主板217a的周缘侧的端部呈朝向风扇217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形状。在多个叶片217b的下端设置有圆环状的吸入环217c。
壳体218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218a,在上表面具有排出口218b。在风扇217利用电动机216而旋转时,从壳体218的吸气口218a吸入的空气经由风扇217的吸入环217c内而流入风扇217内。该流入的空气以沿着叶片217b的方式朝风扇217的径向吹出,经由壳体218的排出口218b而向主体壳201的吹出口203送风。
即,除湿装置200在主体壳201内包括将从吸入口202吸引到主体壳201内的空气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送风部207。
如图8和图10所示,除湿转子部208配置于送风部207与吸热器215之间。吸热器215、除湿转子部208、和送风部207在主体壳201的横向(长度方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除湿转子部208具有除湿转子219、转子框220、驱动部分221、和加热部分222。
除湿转子219作为整体形状呈圆板体。该圆板体在圆形环内设置有通气体。通气体是将在两片第1带体(未图示)之间以之字状设置有第2带体(未图示)的结构在圆形环内从内周朝向外周卷曲成漩涡状而构成通气结构的部件。这些第1带体和第2带体由耐热纤维构成,为利用例如二氧化硅类的粘接剂将例如沸石那样的吸湿物质粘接于其表面的结构。
除湿转子219形成为圆板体,以中心轴沿主体壳20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于转子框220,利用驱动部分221而旋转。转子框220固定于安装台209。除湿转子219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219a和向空气释放水分的放湿部219b。即除湿装置200包括除湿转子219,该除湿转子219具有设置于散热器213与吸热器215之间的放湿部219b和设置于吸热器215与吹出口203之间的吸湿部219a。
加热部分222设置成与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相对。加热部分222在后文所述的风路中配置在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的上游侧。
如图8和图10所示,安装台209是主体壳201的底面侧的面和前表面侧的面开口的箱形状,具有安装板209a和支承腿209b。
安装板209a呈长方形的大致板形状,在上表面固定有送风部207、除湿转子部208、和吸热器215。
支承腿209b为从安装板209a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3张长方形的板,从安装板209a的周缘中的主体壳201的后表面侧、右面侧、和左面侧向下方延伸,3张板一体地形成。利用支承腿209b在安装板209a与主体壳201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部209c。空间部209c的高度几乎为支承腿209b的高度尺寸,构成为在空间部209c安装有贮水箱部210。
如图10所示,贮水箱部210配置于主体壳201的下部的空间部209c,呈可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可拆装的结构。贮水箱部210的拆装方向为主体壳201的前后方向(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在贮水箱部210的上方配置有送风部207、除湿转子部208、和吸热器215。贮水箱部210具有顶面开口的偏平的箱形状的箱210a和漏斗状的集水罩210b。集水罩210b可拆装地设置于箱210a的上部。换句话说,贮水箱部210采用使吸热器215处发生结露,用漏斗状的集水罩210b收集该结露水并使其流入箱210a的结构。
如图10所示,控制部211在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配置于主体壳201的右面侧(主体壳201的横向上的一侧的侧面侧)。控制部211固定在主体壳201的底面上(参照图9)。控制部211基于由除湿装置200的使用者进行的操作部205的开关操作来控制送风部207的电动机216、压缩机212、除湿转子部208的驱动部分221和加热部分222。另外,控制部211具有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并且,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部211而发挥作用。处理器所执行的程序此处是预先记录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的,但也可以记录在存储卡等非暂时性记录介质来提供,或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电信线路来提供。
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主体壳201内形成有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
第1送风路223是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引空气并依次向散热器213、加热部分222、放湿部219b、吸热器215、吸湿部219a供给,然后经由送风部207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风路。即,除湿装置200包括连通吸入口202、散热器213、放湿部219b、吸热器215、吸湿部219a、送风部207、和吹出口203的第1送风路223。
第2送风路224是利用送风部207从吸入口202吸引空气并供给至散热器213,然后经由送风部207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风路。
若详细说明,在第1送风路223中,由散热器213温热的室内空气由加热部分222进一步温热,并被供给至除湿转子219的放湿部219b。在放湿部219b中,悠吸湿部219a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219的旋转驱动而向放湿部219b移动,通过加热部分222的加热而释放到供给的空气中。该高湿的空气被供给至吸热器215,通过冷却而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然后,冷却的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然后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于吸湿部219a,成为干燥的空气。进一步,在吸附水分时会产生吸附热,因而,室内空气以湿度下降且温度上升的状态被吸引至送风部207,从吹出口203被吹送至室内。另外,在吸热器215结露的水分作为水滴向下方滴下,流入贮水箱部210的箱210a内。
在第2送风路224中,由散热器213温热的室内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207,从吹出口203被吹送至室内。换句话说,通过第1送风路223的空气和通过第2送风路224的空气在送风部207呈混合的状态,由送风部207从吹出口203吹出。
本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200的特征如图8和图10所示,在于送风部207。具体而言,送风部207具有风扇217,风扇217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从主板217a的外侧至吸入环217c的外侧的尺寸)比风扇217的径向的尺寸(风扇217的直径)小。并且,风扇217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风扇217的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
由此,与风扇217的旋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在除湿装置200中,送风部207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变小。因此,能够维持风扇217的直径并使除湿装置200的高度较低,因而在通过室内晾晒对衣物进行干燥的情况下,易于将除湿装置200配置于衣物与地面之间的空间,作为结果,能够减小衣物干燥空间。换句话说,除湿装置200能够在房间中更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
此外,主体壳201呈在设置状态下,与进深方向的大小D2和纵向的大小H2相比,横向(主体壳201的左右方向)的大小W2较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吸入口202设置于主体壳201的后表面(短边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散热器213配置为与吸入口202相对。吸热器215、除湿转子219、和送风部207配置为沿主体壳201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排列。此处,吸热器215、除湿转子219、和送风部207配置为沿主体壳201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排列是指以如下的方式配置。即,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吸热器215、除湿转子219和送风部207配置为彼此重叠。换句话说,不仅包括以吸热器215、除湿转子219和送风部207各自的最低点一致的方式配置的情况,还包括如下的情况。即例如包括以在送风部207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存在吸热器215和除湿转子219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方式配置的情况。
由此,在除湿装置200中,吸热器215、除湿转子219、和送风部207不会在高度方向上层叠。因此,除湿装置200能够进一步减小其高度,因而在通过室内晾晒对衣物进行干燥的情况下,易于配置于衣物与地面之间的空间,作为结果,能够缩小衣物干燥空间。换句话说,除湿装置200能够在房间中更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
此外,吸入口202、散热器213、和送风部207配置为沿主体壳201的前后方向(短边方向)排列。除湿装置200还包括连通吸入口202、散热器213、送风部207、和吹出口203的第2送风路224。此处,吸入口202、散热器213、和送风部207配置为沿主体壳201的前后方向(短边方向)排列是指以如下方式配置。即指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吸入口202、散热器213和送风部207配置为彼此重叠。换句话说,不仅包括以吸入口202、散热器213和送风部207各自的最低点一致的方式配置的情况,还包括以下的情况。即还包括例如以在送风部207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存在吸入口202和散热器213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的方式配置的情况。
由此,在除湿装置200中,散热器213、吸热器215、除湿转子219、和送风部207不会在高度方向上层叠。因此,除湿装置200能够进一步降低其高度。此外,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均是经由壳体218的吸气口218a从吹出口203送风的风路。因此,即使在吸热器215结霜时等第1送风路223的压损上升、第1送风路223的风量显著下降的情况下,第2送风路224的风量也增加,所以除湿装置200能够抑制风量平衡被打破,可提高安全性。
图13是从主体壳201的前方观察分隔部230的立体图,图14是从主体壳201的后方观察分隔部230的立体图。
如图10、图13和图14所示,除湿装置200在送风部207的上风侧包括分隔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的分隔部230。能够利用该分隔部230将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在送风部207的上游分开。分隔部230与第1送风路223中的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之间的风路在设置状态下沿主体壳201的横向(左右方向)延伸。分隔部230与第2送风路224中的散热器213之间的风路在设置状态下沿主体壳201的进深方向延伸。换句话说,除湿装置200能够用一个风扇217构成独立的2个送风路(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
具体而言,壳体218具有在设置状态下向下方开口、在风扇217旋转时供空气进入壳体218内的吸气口218a。分隔部230配置于吸气口218a的下方。在设置状态下,分隔部230的上端延伸至壳体218的吸气口218a的开口缘的下端。即在设置状态下,分隔部230的上端延伸至壳体218的下端。作为结果,通过第1送风路223中的吸湿部219a的空气和通过第2送风路224中的散热器213的空气在送风部207内首次混合。由此,通过第1送风路223中的吸湿部219a的空气和通过第2送风路224中的散热器213的空气在进入送风部207内之前不混合,所以除湿装置200能够抑制扰乱空气流。
如图8、图13和图14所示,分隔部230具有第1面230a、第2面230b、和分隔连结部分230c。
第1面230a是能够从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侧观察到的分隔部230的侧面。第1面230a在设置状态下配置于风扇217的下方,至与送风部207的吸气口218a相比低的位置为止沿上下方向(从第1送风路223的内表面向上方)延伸,构成第1送风路223的一部分。
第2面230b是能够从散热器213侧观察到的分隔部230的侧面。第2面230b在设置状态下配置于风扇217的下方,至与送风部207的吸气口218a相比低的位置为止沿上下方向(从第2送风路224的内表面向上方)延伸,构成第2送风路224的一部分。另外,第1面230a和第2面230b也可以是凸型或凹型等。
分隔连结部分230c在设置状态下连结第1面230a的上端和第2面230b的上端。
在第1送风路223中,通过了吸湿部219a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分隔部230的第1面230a流入到送风部207的吸气口218a。此外,在第2送风路224中,通过了散热器213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分隔部230的第2面230b流入到送风部207的吸气口218a。由此,空气易于流入送风部207的吸气口218a,在除湿装置200中,能够抑制风路阻力的上升。
此外,第1面230a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从主体壳201的上方观察时,相对于第1送风路223中的除湿转子219的吸湿部219a向分隔部230的送风方向倾斜。第1面230a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的左侧面侧向主体壳201中的后表面侧的右侧面侧延伸。具体而言,呈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的从吸湿部219a至分隔部230的距离比主体壳201的后表面侧的从吸湿部219a至分隔部230的距离长的结构。碰到第1面230a而沿第1面230a流动的空气被认为会在向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流动的同时,向上方流动。
通过像这样倾斜地配置第1面230a,在空气因送风部207而碰到第1面230a时,该空气易于向斜上方流动。朝向第1面230a而来的空气流与碰到第1面230a而沿着第1面230a流动的空气流所成的角度为钝角,认为碰到第1面230a时产生的声音变小。
第2面230b配置为在设置状态下,在从主体壳201的上方观察时,相对于从第2送风路224中的散热器213朝向分隔部230的送风方向倾斜。第2面230b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的左侧面侧向主体壳201的后表面侧的右侧面侧延伸。具体而言,呈主体壳201的左侧面侧的从散热器213至分隔部230的距离比主体壳201的右侧面侧的从散热器213至分隔部230的距离长的结构。碰到第2面230b而沿着第2面230b流动的空气被认为在向主体壳201的左侧面侧流动的同时,向上方流动。
通过像这样倾斜地配置第2面230b,在空气因送风部207而碰到第2面230b时,该空气易于向斜上方流动。朝向第2面230b而来的空气流与碰到第2面230b而沿着第2面230b流动的空气流所成的角度为钝角,认为碰到第2面230b时产生的声音变小。
此外,在设置状态下从主体壳201的上方观察壳体218的吸气口218a时,由第1面230a和吸气口218a的开口缘包围的半圆的面积比由第2面230b和吸气口218a的开口缘包围的半圆的面积大。这是因为与第2送风路224相比第1送风路223的风路阻力高,所以第1送风路223的风量增加而导致的。换句话说,通过改变由第1面230a和吸气口218a的开口缘包围的半圆的面积与由第2面230b和吸气口218a的开口缘包围的半圆的面积的比例,能够改变第1送风路223和第2送风路224的风量平衡。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200作为用于衣物干燥用的除湿装置等有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作为用于衣物干燥用的除湿装置等有用。

Claims (5)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壳,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在设置状态下呈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在所述主体壳内具有:
热泵,其由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形成;
送风部,其将从所述吸入口吸引至所述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吸热器而从所述吹出口排出;和
在利用所述送风部将从所述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所述吹出口排出为止的风路内,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吸热器之间的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设置于所述吸热器与所述吹出口之间的所述除湿转子的吸湿部,
所述压缩机、所述送风部、所述除湿转子和所述吸热器,配置成在所述主体壳的长度方向上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所述膨胀器、所述吸热器、所述除湿转子和所述送风部的最低点,配置在比所述压缩机的上表面靠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膨胀器、所述吸热器、所述除湿转子和所述送风部的下方,具有贮存从所述吸热器滴下的结露水的贮水箱部,
所述贮水箱部和所述压缩机配置成,在所述主体壳的所述长度方向上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的表面积比所述吸热器的表面积大,所述散热器的下端配置在比所述贮水箱部的上端靠下方。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部具有风扇,
所述风扇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所述风扇的径向的尺寸小,
所述风扇在所述设置状态下配置成所述风扇的旋转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CN202011547797.9A 2019-12-27 2020-12-24 除湿装置 Pending CN1130485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7818A JP7407346B2 (ja) 2019-12-27 2019-12-27 除湿装置
JP2019-237818 2019-12-27
JP2020-032648 2020-02-28
JP2020032648A JP7445832B2 (ja) 2020-02-28 2020-02-28 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583A true CN113048583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0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7797.9A Pending CN113048583A (zh) 2019-12-27 2020-12-24 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858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6352A (ja) * 2008-03-25 2009-10-08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CN104251521A (zh) * 2013-06-27 2014-12-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2017223403A (ja) * 2016-06-14 2017-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湿機および乾燥システム
CN108534241A (zh) * 2017-03-01 2018-09-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6352A (ja) * 2008-03-25 2009-10-08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CN104251521A (zh) * 2013-06-27 2014-12-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2017223403A (ja) * 2016-06-14 2017-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湿機および乾燥システム
CN108534241A (zh) * 2017-03-01 2018-09-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1186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실외기
KR101127377B1 (ko) 조습장치
KR20180099274A (ko) 제습기
JP5796618B2 (ja) 空調室外ユニット
JP6998501B2 (ja) 除湿装置
CN113048583A (zh) 除湿装置
JP7345083B2 (ja) 除湿装置
JP7445832B2 (ja) 除湿装置
CN103884049B (zh) 除湿装置
CN113028530B (zh) 除湿装置
JP7407346B2 (ja) 除湿装置
US20060054712A1 (en) Vertical dehumidifier
EP2116783A2 (en) Dehumidifier having dehimidifying rotor
JP7429842B2 (ja) 除湿装置
JP6956311B2 (ja) 除湿装置
JP7429841B2 (ja) 除湿装置
CN219346663U (zh) 抗摔型除湿机
JP7507336B2 (ja) 除湿装置
JP586205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565995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200405319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21137784A (ja) 除湿装置
JP6563287B2 (ja) 除加湿装置
WO2015076289A1 (ja) 空調室外ユニット
JP202403953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