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019B - 调湿单元 - Google Patents

调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019B
CN110476019B CN201880022255.4A CN201880022255A CN110476019B CN 110476019 B CN110476019 B CN 110476019B CN 201880022255 A CN201880022255 A CN 201880022255A CN 110476019 B CN110476019 B CN 110476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fan
rotor
regener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22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6019A (zh
Inventor
木泽敏浩
白井晶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76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6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8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抑制背面与壁相向设置的调湿单元的厚度并实现紧凑化。外壳(50)被设置成背面(50b)与沿着铅垂方向的壁面(WS)相向。外壳(50)具有与背面(50b)相向的正面(50a)。吸附转子(32)绕相对于背面(50b)倾斜的第1旋转轴(32d)旋转。吸附用风扇将吸附前空气引导至吸附转子(32),并且,吹出在沿着第1旋转轴(32d)的方向上通过吸附转子(32)而被吸附转子(32)夺走水分的吸附后空气。再生用风扇(35)将再生前空气引导至吸附转子(32),并且,吹出在沿着第1旋转轴(32d)的方向上通过吸附转子(32)而被吸附转子(32)赋予了水分的再生后空气。

Description

调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湿单元,特别涉及使外壳的背面与沿着铅垂方向的壁面相向设置的调湿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如下的加湿单元:与进行室内的空气调和的空调机分体构成,且对空调机的室内机供给加湿用空气。在这种加湿单元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9950号公报)记载的那样,还存在安装于安装有室内机的壁的加湿单元。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湿单元在安装于壁的情况下,当从外气吸入口朝向开设于壁的贯通孔配置有加热器、吸附转子和风扇时,加湿单元变厚,加湿单元从壁大幅突出。在加湿单元这样从壁大幅突出的情况下,用户在设计上难以接受,并且,为了确保加湿单元的安装强度,用于采用加湿单元的成本增加。此外,优选加湿单元的平面形状也较小,优选在加湿单元的面内方向上也实现紧凑化。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抑制背面与壁相向设置的调湿单元的厚度并实现紧凑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1观点的调湿单元具有:外壳,其被设置成背面与沿着铅垂方向的壁面相向,且具有与背面相向的正面;吸附转子,其收纳于外壳,绕相对于背面倾斜的第1旋转轴旋转;吸附用风扇,其收纳于外壳,将吸附前空气引导至吸附转子,并且,吹出在沿着第1旋转轴的方向上通过吸附转子而被吸附转子夺走水分的吸附后空气;以及再生用风扇,其收纳于外壳,将再生前空气引导至吸附转子,并且,吹出在沿着第1旋转轴的方向上通过吸附转子而被吸附转子赋予了水分的再生后空气。
在第1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转子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相对于背面倾斜配置,因此,在外壳内的狭窄空间内抑制间隙的增加,并且容易配置构成调湿单元的设备。
第2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1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用风扇具有从吸附转子吸入吸附后空气的吸附用风扇吸入口,再生用风扇具有从吸附转子吸入再生后空气的再生用风扇吸入口,吸附用风扇和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吸附用风扇吸入口和再生用风扇吸入口中的至少一方与吸附转子的一部分区域重叠。
在第2观点的调湿单元中,从正面观察时,吸附用风扇吸入口和再生用风扇吸入口中的至少一方与吸附转子的一部分区域重叠,因此,关于与背面平行的面内尺寸,在吸附用风扇吸入口和吸附转子的一部分区域重叠的情况下,吸附用风扇和吸附转子的占有面积较小,在再生用风扇吸入口和吸附转子的一部分区域重叠的情况下,再生用风扇和吸附转子的占有面积较小。
第3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2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转子的一部分区域配置于吸附用风扇与外壳的正面之间。
在第3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转子的一部分区域配置在吸附用风扇与外壳的正面之间,由此,能够形成通过吸附转子的一部分区域而以较短距离向吸附用风扇流动的吸附前空气的气流,因此,能够将在将吸附前空气引导至吸附转子时的流路阻力抑制为较低。
第4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3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用风扇是具有喇叭口的离心风扇,吸附转子被配置成,离喇叭口的吸入圆孔最远的最远部位离开吸入圆孔的半径的10%以上。
在第4观点的调湿单元中,离喇叭口的吸入圆孔最远的最远部位离开吸入圆孔的半径的10%以上,因此,对于吸附用风扇的喇叭口的吸入圆孔中的不与吸附转子重叠的区域,空气容易在吸附用风扇与吸附转子之间流动。
第5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4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转子的最远部位离开吸入圆孔的半径的40%以上,离吸入圆孔最近的最近部位离开小于吸入圆孔的半径的40%。
在第5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转子的最近部位离开小于喇叭口的吸入圆孔的半径的40%,因此,空气容易在吸附用风扇与吸附转子之间流动,并且能够使吸附转子和吸附用风扇接近。
第6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1观点~第5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用风扇和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各自的重心位于与外壳的正面相比更接近背面的点。
在第6观点的调湿单元中,作为重物的吸附用风扇和再生用风扇的重心位于接近外壳的背面的点,因此,与重心位于接近正面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在使调湿单元从壁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的力矩减小。
第7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1观点~第6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调湿单元中,调湿单元还具有再生用热交换器,该再生用热交换器对贯通吸附转子的再生前空气进行加热,再生用热交换器被配置成,重心位于与外壳的正面相比更接近背面的点。
在第7观点的调湿单元中,作为重物的再生用热交换器的重心位于接近外壳的背面的点,因此,与重心位于接近正面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在使调湿单元从壁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的力矩减小,因此,容易使背面与壁面相向设置。
第8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7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再生用热交换器以沿着吸附转子的方式倾斜配置。
在第8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再生用热交换器以沿着吸附转子的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倾斜配置,因此,能够使再生用热交换器整体上接近吸附转子。
第9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1观点~第8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用风扇具有绕第2旋转轴旋转的吸附用风扇转子,再生用风扇具有绕第3旋转轴旋转的再生用风扇转子,吸附用风扇和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第2旋转轴和第3旋转轴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背面倾斜且沿着第1旋转轴。
在第9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用风扇和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第2旋转轴和第3旋转轴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背面倾斜且沿着第1旋转轴,因此,能够使吸附用风扇和/或再生用风扇以及吸附转子均倾斜配置且彼此接近。
第10观点的调湿单元在第1观点~第9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转子与对吸附转子进行加热以实现再生的加热装置一起收纳于吸附转子单元,吸附转子单元被配置成,与外壳的正面和背面接触或接近,吸附用风扇被配置成,与外壳的正面和/或背面接触或接近,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与外壳的正面和/或背面接触或接近。
在第10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转子单元被配置成与外壳的正面和背面接触或接近,因此,外壳的厚度成为和吸附转子单元在与背面垂直的垂直方向上的大小相同的程度。
发明效果
在第1观点或第9观点的调湿单元中,能够抑制调湿单元的厚度并实现紧凑化。
在第2观点的调湿单元中,调湿单元的面内尺寸也能够实现紧凑化。
在第3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吸附用风扇的小型化容易,容易实现调湿单元的紧凑化。
在第4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即使紧凑化,也容易确保调湿性能。
在第5观点的调湿单元中,能够确保调湿性能并提高调湿单元的紧凑化。
在第6观点或第7观点的调湿单元中,在使调湿单元从壁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较小,容易使背面与壁面相向设置。
在第8观点的调湿单元中,能够减小从再生用热交换器对再生前空气赋予的热能的损失并实现紧凑化。
在第10观点的调湿单元中,能够实现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回路图。
图2是图1所记载的加湿单元的概念图。
图3是包含安装于壁的图1所记载的加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加湿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6是图4的加湿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7是图4的加湿单元的下侧视图。
图8是沿着图4的I-I线切断并从右侧观察的加湿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4的I-I线切断并从左侧观察的加湿单元的剖视图。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加湿单元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位置关系的吸附转子、吸附用风扇转子和再生用风扇转子的概念图。
图13是变形例1A的加湿单元的剖视图。
图14是变形例1B的加湿单元的右侧面。
图15是变形例1B的加湿单元的左侧面。
图16是从右正面观察变形例1C的加湿单元的立体图。
图17是从左背面观察变形例1C的加湿单元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变形例1D的加湿单元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变形例1D的加湿单元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20是包含第2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回路图。
图21是图20所记载的除湿单元的概念图。
图22是包含安装于壁的图20所记载的除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图23是包含变形例2A的除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回路图。
图24是包含第3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回路图。
图25是图24所记载的加湿单元的概念图。
图26是包含安装于壁的图24所记载的加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变形例3A的调湿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28是包含第4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回路图。
图29是图28所记载的除湿单元的概念图。
图30是包含安装于壁的图28所记载的除湿单元的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图31是用于说明变形例4A的调湿单元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调湿单元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装入空调装置中的加湿单元作为调湿单元的例子进行说明。
(1)整体结构
图1中示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此外,图2中示出图1所示的加湿单元30的结构的概念。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1具有室外机2、室内机4和制冷剂联络管5、6,在空调装置1安装有加湿单元30。如图3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中,室外机2设置于室外OD,室内机4安装于室内ID,室外机2和室内机4借助制冷剂联络管5、6等联络。室外机2具有压缩机21、四通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电动阀24、截止阀25、截止阀26、室外风扇27和气液分离器28。此外,室内机4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2和室内风扇41。
室外机2和室内机4借助制冷剂联络管5、6连接,由此,在空调装置1中形成有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在制冷剂回路10装入有压缩机21。压缩机21吸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对所吸入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机21例如是能够进行基于变频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变频压缩机。压缩机21的运转频率越高,则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循环量越多,相反,当运转频率变低时,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循环量减少。
四通阀22是用于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切换时对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阀。四通阀22在第1阀口连接有压缩机21的排出侧(排出管21a),在第2阀口连接有室外热交换器23,在第3阀口连接有气液分离器28,在第4阀口经由截止阀26连接有制冷剂联络管6。该四通阀22能够对虚线所示的状态和实线所示的状态进行切换,该虚线所示的状态是制冷剂在第1阀口与第2阀口之间流动、并且制冷剂在第3阀口与第4阀口之间流动的状态,该实线所示的状态是制冷剂在第1阀口与第4阀口之间流动、并且制冷剂在第2阀口与第3阀口之间流动的状态。
加湿单元30的详细结构在后面叙述,但是,加湿单元30具有再生用热交换器31,该再生用热交换器31被插入到制冷剂联络管6。因此,在制热运转状态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以高温高压的状态直接被送到再生用热交换器31。该加湿单元30利用再生用热交换器31对送入吸附转子32的再生前空气进行加热,由此能够生成湿度较高的再生后空气,因此,主要在制热运转状态时对室内ID进行加湿。
在配置于四通阀22的第2阀口与电动阀24之间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在传热管(未图示)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2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从制冷剂释放热的散热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对制冷剂提供热的蒸发器发挥功能。
电动阀24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3与室内热交换器42之间。电动阀24是膨胀阀,具有使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与室内热交换器42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膨胀来进行减压的功能。电动阀24构成为能够对膨胀阀开度进行变更,通过减小膨胀阀开度,能够增加通过电动阀2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通过增大膨胀阀开度,能够减小通过电动阀2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这种电动阀24在制热运转中使从室内热交换器42朝向室外热交换器23流动的制冷剂膨胀来进行减压,在制冷运转中使从室外热交换器23朝向室内热交换器42流动的制冷剂膨胀来进行减压。
此外,在室外机2设置有室外风扇27,室外风扇27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外机2的内部,向室外热交换器23供给室外空气后,向室外机2的外部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借助该室外风扇27,促进将室外空气作为冷却源或加热源而使制冷剂冷却或蒸发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功能。室外风扇27被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外风扇马达27a驱动。通过对该室外风扇27的转速进行变更,来变更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3的室外空气的风量。
此外,在室内机4设置有室内风扇41,室内风扇41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机4的内部,向室内热交换器42供给室内空气后,向室内机4的外部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借助该室内风扇41,促进将室内空气作为冷却源或加热源而使制冷剂冷却或蒸发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功能。室内风扇41被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内风扇马达41a驱动。通过对该室内风扇41的转速进行变更,来变更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2的室内空气的风量。
另外,在截止阀25、26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加湿单元30的设置。而且,在加湿单元30的设置结束时,截止阀25、26成为打开状态。
(2)基本动作
主要在室内ID干燥时利用加湿单元30对室内ID进行加湿,利用加湿单元30对室内ID进行加湿的时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日本,多数情况下在冬季室内干燥,因此,多数情况下在制热运转时利用加湿单元30进行加湿。
(2-1)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四通阀22成为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此外,截止阀25、26成为打开状态,电动阀24以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方式进行开度调节。
在这种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中,当压缩机21被驱动后,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21b被吸入到压缩机21,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而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排出管21a)排出。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阀22的第1阀口、第4阀口、截止阀26和制冷剂联络管6被送到再生用热交换器31。在再生用热交换器31中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联络管6和连接管71进入室内热交换器42。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中借助与从室内风扇41吹出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进行散热。散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通过连接管72、制冷剂联络管5和截止阀25被送到电动阀24。通过了电动阀24的制冷剂在电动阀24中被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电动阀24出来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进入室外热交换器23。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借助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进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23出来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阀22的第2阀口、第3阀口和气液分离器28再次被送到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吸入管21b)。
(2-2)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四通阀22成为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此外,截止阀25、26成为打开状态,电动阀24以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方式进行开度调节。
在这种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中,当压缩机21被驱动后,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21b被吸入到压缩机21,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而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排出管21a)排出。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阀22的第1阀口和第2阀口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借助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进行散热。散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被送到电动阀24。通过了电动阀24的制冷剂在电动阀24中被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截止阀25、制冷剂联络管5和连接管72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中,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借助与从室内风扇41吹出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进行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42出来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连接管71、插入有再生用热交换器31的制冷剂联络管6、截止阀26、四通阀22(从第4阀口到第3阀口)和气液分离器28再次被送到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吸入管21b)。
(3)详细结构
(3-1)加湿单元30
图4中示出从加湿单元30的正面观察的外观。图4所示的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X轴方向是左右方向。图4所示的加湿单元30安装于壁面WS。壁面WS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此外,图5中示出加湿单元30的右侧面50e,图6中示出加湿单元30的左侧面50f,图7中示出加湿单元30的下侧面50d。此外,图8中示出沿着图4的I-I线切断加湿单元30而从右侧观察的状态,图9中示出沿着图4的I-I线切断加湿单元30而从左侧观察的状态。在图8和图9中,Y轴方向是前后方向。另外,在图8和图9等剖视图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而省略一部分斜线等剖面线。
如图1所示,加湿单元30具有再生用热交换器31、吸附转子32、转子用马达33、吸附用风扇34、再生用风扇35和加湿软管36。再生用热交换器31、吸附转子32、转子用马达33、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收纳于图4至图9所示的外壳50的内部。
在加湿单元30中,如图2所示,吸附前空气从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被取入而被送到吸附转子32中的吸附区域。在吸附转子32的吸附区域被夺走水分的吸附后空气从吸附用风扇吹出口56吹出。这些吸附前空气和吸附后空气的气流借助吸附用风扇34产生。此外,再生前空气从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被取入,在通过再生用热交换器31时被加热而被送到吸附转子32中的再生区域。在吸附转子32的再生区域中被赋予水分的再生后空气通过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和加湿软管36被吹出到室内机4的内部。这些再生前空气和再生后空气的气流借助再生用风扇35产生。
(3-1-1)外壳50
如图4至图9所示,加湿单元30的外壳50的形状是以长方体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因此,在外壳50中,正面50a、背面50b、上侧面50c、下侧面50d、右侧面50e、左侧面50f占据外观的大部分。正面50a是与背面50b相向的面。上侧面50c、下侧面50d、右侧面50e和左侧面50f是位于正面50a与背面50b之间的侧面。另外,在右侧面50e与背面50b之间存在斜着倾斜的右倾斜面50g,在左侧面50f与背面50b之间存在斜着倾斜的左倾斜面50h(参照图7)。
图3所示的加湿单元30以背面50b与沿着铅垂方向的壁面WS接触的方式进行安装。但是,外壳50也可以不以与壁面WS接触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外壳50的背面50b与壁面WS相向的方式进行安装即可。例如,也可以在与壁面WS平行配置的框体安装外壳50。在图3所示的壁100形成有贯通孔101。制冷剂联络管5、6和加湿软管36在该贯通孔101中通过。
外壳50在图5所示的与背面50b垂直的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M1(正面50a与背面50b之间的距离)比与背面50b平行的方向(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小。在与背面50b平行的方向上,正面50a的尺寸最小的是右侧面50e与左侧面50f之间的距离(X轴方向上的尺寸M2(参照图7))。在图7中对尺寸M1、M2进行比较可知,正面50a与背面50b之间的距离(尺寸M1)比右侧面50e与左侧面50f之间的距离(尺寸M2)小。即,外壳50被薄型化。此外,如后所述,使吸附转子32相对于背面50b倾斜,由此,与使吸附转子32的第1旋转轴32d与背面50b垂直的情况(使吸附转子32的表面32a与背面50b平行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Z轴方向上的尺寸M3(参照图4)。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外壳50中,外壳50的最长的边沿着Z轴方向配置,从上侧起依次(从接近上侧面50c的一侧起依次)排列有再生用风扇35、吸附转子32和吸附用风扇34。
如图4所示,在外壳50的正面50a安装有格栅51。图10中示出从加湿单元30的正面50a去除了格栅51的外观。图10所示的外壳50是从左斜下方观察的。在外壳50的正面50a,在正面50a的比中央部稍微靠下的部位形成有半圆形状的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能够从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看到露出的吸附转子32。
在外壳50的左侧面50f安装有配管连接部罩53。图11中放大示出去除了配管连接部罩53的状态的加湿单元30的外观的一部分。配管连接部罩53覆盖配管连接部31a、31b。配管连接部31a与制冷剂联络管6连接,该制冷剂联络管6与截止阀26连接。配管连接部31b与制冷剂联络管6连接,该制冷剂联络管6与室内机4的室内热交换器42连接。在外壳50的左侧面50f形成有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此外,形成有用于将加湿软管36从外壳50的内部取出到外部的开口部55(参照图6)。如图5所示,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还形成于右侧面50e。在外壳50的下侧面50d形成有吸附用风扇吹出口56(参照图7)。
(3-1-2)吸附转子单元39
吸附转子单元39构成为包含再生用热交换器31、吸附转子32和转子用马达33。吸附转子32是圆盘状的部件。在从吸附转子32的圆形的表面32a到圆形的里面32b为止的转子主体32c形成有多个贯通的孔(未图示),构成为空气从表面32a到里面32b在吸附转子32中穿过。在该吸附转子32包含有高分子的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具有从穿过吸附转子32的空气吸附水分的功能,具有在被加热到比常温高的温度的空气在吸附转子32中通过时将水分脱离到该被加热的空气中的功能。在配置有吸附转子32的圆盘状的区域中,从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取入的空气在从吸附用风扇吹出口56吹出之前通过的区域是吸附区域,从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取入的空气在通过加湿软管36被送到室内机4之前通过的区域是再生区域。这些吸附区域和再生区域以不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在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中,吸附区域大致占据圆盘状的区域的下半部分,再生区域大致占据圆盘状的区域的上半部分。另外,吸附区域和再生区域的占有比例能够适当设计,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设再生区域为扇形,设其余区域为吸附区域。
如图9所示,吸附转子单元39以吸附转子32绕第1旋转轴32d旋转的方式支承吸附转子32。吸附转子32绕相对于背面50b倾斜的第1旋转轴32d旋转。以图9所示的第1旋转轴32d和X轴所成的角α例如成为10度~30度的方式配置有吸附转子32。这里,以第1旋转轴32d和X轴所成的角α成为大约15度的方式进行配置。吸附转子32例如1小时旋转30圈。当吸附转子32绕第1旋转轴32d旋转1圈时,通过吸附区域和再生区域,进行水分的吸附和水分的脱离。因此,吸附转子单元39保持再生用热交换器31,并且形成在通过了再生用热交换器31后进一步通过再生区域的空气的路径,以使得通过再生用热交换器31而被加热的再生前空气能够全部通过吸附转子32。
与这样配置的吸附转子32的里面32b平行地配置有再生用热交换器31。例如,再生用热交换器31的翅片的正面侧端部的包络面31P实质上与吸附转子32的里面32b平行。关于再生用热交换器31,为了使再生用热交换器31接近吸附转子32来减小热能的损失,优选沿着吸附转子32倾斜地配置。该情况下,相对于吸附转子32的里面32b倾斜±10度的方式也包含在沿着吸附转子32的方式中。再生用热交换器31以重心位于与外壳50的正面50a相比更接近背面50b的点的方式进行配置。当该再生用热交换器31的重心位于接近外壳50的背面50b的点时,与重心位于接近正面50a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在使加湿单元30从壁100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的力矩减小,因此,容易使背面50b与壁面WS相向设置。
被送到再生用热交换器31的再生前空气是从形成于右侧面50e和左侧面50f的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被取入的。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包含倾斜切割部54a,该倾斜切割部54a是沿着吸附转子32的倾斜斜着切割而成的。由于这种倾斜切割部54a,开口部扩展,相应地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增大,再生前空气的流路阻力减小。
(3-1-3)吸附用风扇34
这里,示出吸附用风扇34使用西洛克风扇的例子,但是,吸附用风扇34能够使用的风扇不限于西洛克风扇。但是,优选吸附用风扇34使用容易满足占有体积和送风量的条件的离心风扇。吸附用风扇34具有绕第2旋转轴34b旋转的吸附用风扇转子34a、吸附用马达34c、吸附用风扇壳体34d和吸附后空气用管道34e。第2旋转轴34b在与背面50b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吸附用马达34c使吸附用风扇转子34a旋转。吸附用风扇34借助吸附用风扇转子34a将吸附前空气从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引导至吸附转子32。然后,吸附前空气被吸附用风扇转子34a输送而在吸附区域处通过吸附转子32。通过吸附转子32而被吸附转子32夺走水分的空气成为吸附后空气。此时通过吸附转子32的空气与吸附转子32的第1旋转轴32d平行地通过吸附转子32。这样,当空气与第1旋转轴32d平行地通过吸附转子32时,与空气相对于第1旋转轴32d倾斜、例如倾斜大于30度地通过吸附转子32的情况相比,通过吸附转子32的空气受到的阻力较小。
在吸附转子32的里面32b的一侧配置有吸附后空气用管道34e。从正面观察时,吸附后空气用管道34e比吸附转子32和吸附区域重叠的部分大,此外,比吸附用风扇34的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大。而且,从正面观察时,吸附后空气用管道34e以覆盖吸附转子32和吸附区域重叠的部分以及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的方式进行配置。从吸附后空气用管道34e通过吸附用风扇34的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被吸入到吸附用风扇34的吸附后空气从吸附用风扇吹出口56吹出。
如图8所示,吸附用风扇34被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的区域RE1和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RE2重叠。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RE2配置于吸附用风扇34与外壳50的正面50a之间。由于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RE2配置在吸附用风扇34与外壳50的正面50a之间,从而能够将在将吸附前空气引导至吸附转子时的流路阻力抑制为较低,能够实现吸附用风扇34的小型化。
而且,在图8所示的吸附转子32的里面32b中的、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的投影范围(从正面观察时与吸入圆孔34f重叠的部分)内,离吸入圆孔34f最远的最远部位P1离开吸入圆孔34f的半径r1的60%。关于吸附用风扇34的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中的不与吸附转子32重叠的区域,为了使空气容易在吸附转子32与吸附用风扇34之间流动,优选以最远部位P1离开半径r1的10%以上的方式进行配置。此外,若吸附转子32离吸附用风扇34过远时,加湿单元30难以薄型化,因此,吸附转子32例如以如下方式进行设定:在最远部位P1离开吸入圆孔34f的半径r1的40%以上的情况下,离吸入圆孔34f最近的最近部位P2离开的距离小于吸入圆孔34f的半径r1的40%。这里,从吸入圆孔34f到最近部位P2的距离成为吸入圆孔34f的半径r1的大约35%。
吸附用风扇34被配置成,重心位于与外壳50的正面50a相比更接近背面50b的点。当作为重物的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的重心位于接近外壳50的背面50b的点时,与重心位于接近正面50a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在使加湿单元30从壁100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的力矩减小,因此,容易使背面50b与壁面WS相向设置。
(3-1-4)再生用风扇35
这里,示出再生用风扇35使用涡轮风扇的例子,但是,再生用风扇35能够使用的风扇不限于涡轮风扇。但是,优选再生用风扇35使用容易满足占有体积和送风量的条件的离心风扇。再生用风扇35具有绕第3旋转轴35b旋转的再生用风扇转子35a、再生用马达35c、再生用风扇壳体35d和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第3旋转轴35b在与背面50b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再生用马达35c使再生用风扇转子35a旋转。再生用风扇35借助再生用风扇转子35a将再生前空气从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引导至吸附转子32。然后,再生前空气被再生用风扇转子35a输送而在再生区域处通过吸附转子32。通过吸附转子32而被吸附转子32赋予水分的空气成为再生后空气。再生前空气在到达吸附转子32的里面32b之前被再生用热交换器31加热。此时通过吸附转子32的空气与吸附转子32的第1旋转轴32d平行地通过吸附转子32。这样,当空气与第1旋转轴32d平行地通过吸附转子32时,与空气相对于第1旋转轴32d倾斜、例如倾斜大于30度地通过吸附转子32的情况相比,通过吸附转子32的空气受到的阻力较小。
在吸附转子32的表面32a的一侧配置有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从正面观察时,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比吸附转子32和再生区域重叠的部分大,此外,比再生用风扇35的吸入口35f大。而且,从正面观察时,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以覆盖吸附转子32和再生区域重叠的部分以及吸入口35f的方式进行配置。再生用风扇35利用沿着外壳50的正面50a配置的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将从再生用热交换器31按照吸附转子32的里面32b、表面32a的顺序通过的再生后空气送到吸附转子32的吸入口35f。从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通过再生用风扇35的吸入口35f被吸入到再生用风扇35的再生后空气通过加湿软管36吹出。
再生用风扇35被配置成,其重心位于与外壳50的正面50a相比更接近背面50b的点。当作为重物的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的重心位于接近外壳50的背面50b的点时,与重心位于接近正面50a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在使加湿单元30从壁100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的力矩减小,因此,容易使背面50b与壁面WS相向设置。
(3-1-5)吸附转子32、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的位置关系
吸附转子32、吸附用风扇转子34a和再生用风扇转子35a沿着背面50b在一个方向(Z轴方向)上并排排列。吸附转子32的第1旋转轴32d、吸附用风扇转子34a的第2旋转轴34b和再生用风扇转子35a的第3旋转轴35b在穿过沿Z轴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L1的YZ平面内排列。在沿吸附转子32、吸附用风扇转子34a和再生用风扇转子35a的排列方向观察时,即沿着直线L1从下侧面50d向上侧面50c观察时,如图12所示,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和吸附用风扇转子34a的一部分与再生用风扇转子35a的一部分重叠,能够缩小正面50a与背面50b的距离而减小Y轴方向上的尺寸M1,加湿单元30能够薄型化。
此外,第1旋转轴32d、第2旋转轴34b和第3旋转轴35b在穿过沿Z轴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L1的YZ平面内排列,因此,吸附用风扇转子34a和再生用风扇转子35a不会从吸附转子32在X轴方向上露出,因此,能够减小X轴方向上的外壳50的尺寸M2。
在吸附转子32中,在吸附区域中,空气从吸附转子32的表面32a朝向里面32b流动,在再生区域中,空气从吸附转子32的里面32b朝向表面32a流动。即,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被配置成,吸附前空气的气流和再生前空气的气流成为相向流。由于吸附前空气的气流和再生前空气的气流成为相向流,由此,与这些气流向相同方向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加湿能力。
(4)变形例
(4-1)变形例1A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被配置成,吸附前空气的气流和再生前空气的气流成为相向流,但是,也可以如图13所示,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被配置成,吸附前空气的气流和再生前空气的气流朝向相同方向流动。在图13所示的加湿单元30A中,在外壳50A的正面50a形成有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7。从正面观察时,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7形成为具有与再生用热交换器31实质上相同的大小的长方形状。在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7安装有格栅58。另外,在正面50a形成有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7的情况下,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使再生前空气取入口接近正面50a而设置于右侧面50e和左侧面50f。
(4-2)变形例1B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形成于外壳50的正面50a的情况,但是,吸附前空气取入口也可以形成于侧面。例如,也可以如图14和图15所示,将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9形成于右侧面50e和左侧面50f。
(4-3)变形例1C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于将加湿软管36从外壳50的内侧向外侧拉出而进行配置的开口部55形成于左侧面50f的情况,但是,例如如图16和图17所示,开口部55也可以形成于右侧面50e。
此外,也可以在彼此相向的右侧面50e和左侧面50f双方形成有开口部55。通常,仅使用开口部55中的一方,因此,例如还可以构成为利用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盖覆盖开口部55中的一方。在壁面WS形成有贯通孔101的情况下,能够选择使右侧面50e朝向贯通孔101的对应、以及使左侧面50f朝向贯通孔101的对应,因此,与将开口部55设置于任意一方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加湿单元30的设置的自由度。
(4-4)变形例1D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仅吸附转子32的第1旋转轴32d相对于背面50b倾斜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吸附用风扇34的第2旋转轴34b和/或再生用风扇35的第3旋转轴35b相对于背面50b倾斜。在图18所示的加湿单元30B中,吸附转子32的第1旋转轴32d和吸附用风扇34的第2旋转轴34b相对于背面50b倾斜。在图18所示的加湿单元30B中,以第1旋转轴32d和第2旋转轴34b平行的方式配置有吸附转子32和吸附用风扇34。此外,从正面观察时,以吸附转子32和吸附用风扇34的吸附用风扇转子34a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在图18所示的加湿单元30B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同样,以第1旋转轴32d、第2旋转轴34b和第3旋转轴35b在沿Z方向延伸的YZ平面内排列的方式配置外壳50B的中心。图18所示的加湿单元30B构成为第1旋转轴32d和第2旋转轴34b平行,但是,例如也可以被配置成第1旋转轴32d和第2旋转轴34b在YZ平面内相交,相对于背面50b的倾斜角度不同。例如,以图18所示的第2旋转轴34b和X轴所成的角β例如成为10度~30度的方式配置有吸附用风扇34。另外,在加湿单元30B中,再生用风扇35的第3旋转轴35b在与背面50b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此外,与背面50b平行的方向上最小的X轴方向的尺寸M2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M4比X轴方向上的尺寸M2小,这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外,使第2旋转轴34b相对于背面50b倾斜,由此,Z轴方向上的尺寸M5较小而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尺寸M3相同的程度。
在图19所示的加湿单元30C中,吸附转子32的第1旋转轴32d、吸附用风扇34的第2旋转轴34b和再生用风扇35的第3旋转轴35b相对于背面50b倾斜。在图19所示的加湿单元30C中,以第1旋转轴32d、第2旋转轴34b和第3旋转轴35b平行的方式配置有吸附转子32、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此外,从正面观察时,吸附转子32的第1旋转轴32d和吸附用风扇34的吸附用风扇转子34a重叠配置。因此,能够使外壳50C的Z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1实施方式的外壳50小。从正面观察时,吸附转子32和再生用风扇35被配置成除了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的部分以外不重叠。另外,在图19的加湿单元30C中,从正面观察时,以除了再生后空气用管道35e以外的再生用风扇35和吸附转子32不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但是,也可以以它们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在图19所示的加湿单元30C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同样,以第1旋转轴32d、第2旋转轴34b和第3旋转轴35b在沿Z方向延伸的YZ平面内排列的方式配置外壳50C的中心。图19所示的加湿单元30C构成为第1旋转轴32d、第2旋转轴34b和第3旋转轴35b彼此平行,但是,例如也可以被配置成,第1旋转轴32d和第2旋转轴34b、第1旋转轴32d和第3旋转轴35b、第2旋转轴34b和第3旋转轴35b在YZ平面内相交,相对于背面50b的倾斜角度不同。以图19所示的第3旋转轴35b和X轴所成的角γ例如成为10度~30度的方式配置有再生用风扇35。另外,与背面50b平行的方向上最小的X轴方向的尺寸M2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M6比X轴方向上的尺寸M2小,这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外,第3旋转轴35b也相对于背面50b倾斜,由此,Z轴方向上的尺寸M7比第1实施方式的尺寸M3小。
(4-5)变形例1E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A~1D中,说明了被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换言之,在厚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作为吸附用风扇吸入口的吸入圆孔34f与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重叠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被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作为再生用风扇吸入口的吸入口35f与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重叠。
(4-6)变形例1F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A~1E中,以外壳50、50A~50C的长度方向(尺寸M3、M5、M7的边延伸的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的方式安装有加湿单元30、30A~30C,但是,也可以将加湿单元30、30A~30C安装成,在与背面50b平行的面内旋转,例如外壳50、50A~50C的长度方向在X轴方向上延伸。
(5)特征
(5-1)
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变形例1A的加湿单元30A和变形例1D的加湿单元30B、30C是调湿单元的一例。吸附转子32绕相对于外壳50、50A、50B、50C的背面50b倾斜的第1旋转轴32d旋转。吸附转子32相对于背面50b倾斜配置,因此,在外壳50的内部的狭窄空间内抑制间隙的增加,并且容易配置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等构成加湿单元30、30A~30C的设备。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加湿单元30、30A~30C的厚度(尺寸M1、M4、M5),并且减小与背面50b平行的面内方向上的尺寸M3、M5、M7,实现紧凑化。
(5-2)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A~1F中,吸附转子32、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被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作为吸附用风扇吸入口的吸入圆孔34f和作为再生用风扇吸入口的吸入口35f中的至少一方与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重叠。在吸入圆孔34f和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重叠的情况下,关于与背面50b平行的面内尺寸,吸附用风扇34和吸附转子32的占有面积较小,具体而言,能够减小吸附用风扇34和吸附转子32排列的方向上的尺寸M3、M5、M7,加湿单元30、30A~30C的面内尺寸能够实现紧凑化。同样,在吸入口35f和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重叠的情况下,关于与背面50b平行的面内尺寸,再生用风扇35和吸附转子32的占有面积较小,具体而言,能够减小再生用风扇35和吸附转子32排列的方向上的尺寸,加湿单元30、30A~30C的面内尺寸能够实现紧凑化。
(5-3)
在加湿单元30、30A~30C中,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配置于吸附用风扇34与外壳50的正面50a之间。根据这种配置,能够形成通过吸附转子32的一部分区域而以较短距离向吸附用风扇34流动的吸附前空气的气流,因此,能够将向吸附转子32引导吸附前空气时的流路阻力抑制为较低。其结果是,吸附用风扇34的送风能力较小即可,因此,吸附用风扇34的小型化容易,容易实现加湿单元30、30A~30C的紧凑化。
(5-4)
吸附用风扇34是具有喇叭口34g的离心风扇,吸附转子32被配置成,离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最远的最远部位P1离开吸入圆孔34f的半径的10%以上。根据这种结构,关于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中的不与吸附转子32重叠的区域,空气容易在吸附用风扇34与吸附转子32之间流动,能够容易地将充分量的吸附前空气引导至吸附转子32,因此,即使紧凑化,也容易确保加湿性能。
(5-5)
关于吸附转子32,吸附转子32的最远部位P1从吸入圆孔34f离开吸入圆孔34f的半径r1(参照图8)的40%以上,离吸入圆孔34f最近的最近部位P2从吸入圆孔34f离开小于吸入圆孔34f的半径r1的40%。吸附转子32的最近部位P2位于离开小于喇叭口34g的吸入圆孔34f的半径r1的40%的部位,因此,空气容易在吸附用风扇34与吸附转子32之间流动,并且能够使吸附转子32和吸附用风扇34接近。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加湿性能并提高加湿单元30的紧凑化。
(5-6)
在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30A~30C中,以吸附用风扇34的重心和再生用风扇35的重心位于与外壳50、50A~50C的正面50a相比更接近背面50b的点的方式进行配置。作为重物的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的重心位于接近外壳50、50A~50C的背面50b的点,因此,与它们的重心位于接近正面50a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在使加湿单元30、30A~30C从壁100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的力矩减小。例如,当用手支承加湿单元30、30A~30C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时,向壁100的方向倾倒。这样,在使加湿单元30、30A~30C从壁100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较小,容易使背面50b与壁面WS相向设置。
(5-7)
上述加湿单元30、30A~30C被配置成,再生用热交换器31的重心位于与外壳50、50A~50C的正面50a相比更接近背面50b的点,因此,与再生用热交换器31的重心位于接近正面50a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在使加湿单元30、30A~30C从壁100分离的方向上作用的力的力矩减小,因此,容易使背面50b与壁面WS相向设置。
(5-8)
再生用热交换器31以沿着吸附转子32的方式倾斜配置,因此,能够使再生用热交换器31整体上接近吸附转子32。其结果是,从再生用热交换器31对再生前空气赋予的热能难以逃离到周围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小热能的损失并实现紧凑化。
(5-9)
如变形例1D说明的那样,加湿单元30B、30C的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被配置成,第2旋转轴34b和第3旋转轴35b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背面50b倾斜且沿着第1旋转轴32d。这样,当被配置成第2旋转轴34b和第3旋转轴35b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背面50b倾斜且沿着第1旋转轴32d时,能够使吸附用风扇34和/或再生用风扇35以及吸附转子32均倾斜配置且彼此接近。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加湿单元30B、30C的厚度(尺寸M4、M5),并且减小与背面50b平行的面内方向上的尺寸M5、M7,实现紧凑化。
(5-10)
在加湿单元30、30A~30C中,吸附转子32与对吸附转子进行加热以实现再生的加热装置即再生用热交换器31一起收纳于吸附转子单元39。例如,如图8和图9所示,吸附转子单元39被配置成,在接触部位P3、P4处与外壳50的正面50a和背面50b接触。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吸附用风扇34被配置成与外壳50的背面50b接触,再生用风扇35被配置成与外壳50的正面50a和背面50b接近。这样,内包着倾斜配置的吸附转子32的吸附转子单元39被配置成与外壳50的正面50a和背面50b接触,因此,外壳5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M1成为和吸附转子单元39在与背面50b垂直的垂直方向上的大小相同的程度。这样,实现加湿单元30的薄型化。
实现加湿单元30的薄型化即可,因此,吸附转子单元不需要与外壳的正面和背面接触,也可以被配置成接近。同样,吸附用风扇被配置成与外壳的正面和/或背面接触或接近,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与外壳的正面和/或背面接触或接近即可。
<第2实施方式>
(6)整体结构
在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和变形例1A~1F的加湿单元30A~30C中,作为装入空调装置1中进行室内ID的加湿的调湿单元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将与这些加湿单元30、30A~30C相同的单元设置于室内并将再生后空气排出到室外,由此能够用作除湿单元。
图20中示出安装有除湿单元30D的空调装置1。此外,图21中示出图20所示的除湿单元30D的结构的概念。该除湿单元30D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调湿单元的一例。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同样,第2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30D具有再生用热交换器31、吸附转子32、转子用马达33、吸附用风扇34、再生用风扇35和外壳50,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所具有的加湿软管36而具有排气软管37。关于排气软管37以外的结构,第2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30D和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7)除湿单元30D的动作
图22中示出在室内ID安装有除湿单元30D的外壳50的状态。排气软管37从除湿单元30D通过贯通孔101延伸到室外OD。通过贯通孔101从室外机2配置到室内ID的制冷剂联络管6与除湿单元30D的配管连接部31a连接,通过贯通孔101从室外机2配置到室内ID的制冷剂联络管5与室内机4(连接管72)连接。室内机4(连接管71)和除湿单元30D的配管连接部31b借助在室内ID配置的制冷剂联络管6连接。除湿单元30D例如安装于与室内机4不同的房间,例如配置于干燥室。
在除湿单元30D进行除湿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从室内ID通过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取入吸附前空气并将其输送到吸附转子32。然后,被吸附转子32夺走水分而干燥的吸附后空气借助吸附用风扇34从吸附用风扇吹出口56吹出到室内ID。此外,利用再生用风扇35从室内ID通过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取入再生前空气并将其输送到吸附转子32。被吸附转子32赋予水分后的再生后空气借助再生用风扇35通过排气软管37吹出到室外OD。
(8)变形例
(8-1)变形例2A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图20中说明了一并使用室内机4和除湿单元30D的情况,但是,如图23所示,还可以去除室内机4,直接连接除湿单元30D和室外机2来使用。
<第3实施方式>
(9)整体结构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室内ID设置除湿单元30D而对室内ID进行除湿的情况,但是,还可以构成为将图24所示的加湿单元30E设置于室内ID而对室内ID进行加湿。另外,图25中示出图24所示的加湿单元30E的结构的概念。
该加湿单元30E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调湿单元的一例。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同样,第3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E具有再生用热交换器31、吸附转子32、转子用马达33、吸附用风扇34、再生用风扇35、外壳50和加湿软管36。第3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E还具有:用于通过贯通孔101(参照图26)从室外OD取入吸附前空气的供气软管38;以及用于通过贯通孔101向室外OD排出吸附后空气的排气软管37。另外,加湿单元30E的加湿软管36是在室内ID中连接加湿单元30E和室内机4的软管。关于排气软管37和供气软管38以外的结构,第3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E和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10)加湿单元30E的动作
图26中示出在室内ID安装有加湿单元30E的外壳50的状态。在加湿单元30E进行加湿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从室外OD通过供气软管38和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取入吸附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然后,被吸附转子32夺走水分而干燥的吸附后空气借助吸附用风扇34从吸附用风扇吹出口56通过排气软管37吹出到室外OD。此外,利用再生用风扇35从室内ID通过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取入再生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被吸附转子32赋予水分后的再生后空气借助再生用风扇35通过加湿软管36被送到室内机4。
(11)变形例3A
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于室内ID的加湿单元30E。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于室内ID的除湿单元30D。通过设置对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的吸排气进行切换的风门,还能够一并具有这些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的除湿加湿单元。
图27中示出一并具有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的调湿单元30F。调湿单元30F相对于加湿单元30E的结构还具有4个风门61~64。风门61、62以从室内ID取入吸附前空气和再生前空气中的一方、从室外OD取入另一方的方式进行切换。风门63、64以将借助吸附用风扇34吹出的吸附后空气和借助再生用风扇35吹出的再生后空气中的一方吹出到室内ID、将另一方吹出到室外OD的方式进行切换。在风门61、62成为图27的实线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通过供气软管38从室外OD取入吸附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利用再生用风扇35从室内ID取入再生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在风门63、64成为图27中实线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将吸附后空气通过排气软管37吹出到室外OD,利用再生用风扇35将再生后空气通过调湿软管36A吹出到室内ID,进行室内ID的加湿。
与此相对,在风门61、62成为图27的虚线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从室内ID取入吸附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利用再生用风扇35从室外OD通过供气软管38取入再生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而且,在风门63、64成为图27的虚线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将吸附后空气通过调湿软管36A吹出到室内ID,利用再生用风扇35将再生后空气通过排气软管37吹出到室外OD,进行室内ID的除湿。另外,风门61~64可以由挡板构成,此外,也可以设置于外壳之外。
<第4实施方式>
(12)整体结构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室外OD设置加湿单元30而对室内ID进行加湿的情况,但是,还可以构成为将图28所示的除湿单元30G设置于室外OD而对室内ID进行除湿。另外,图29中示出图28所示的除湿单元30G的结构的概念。
该除湿单元30G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调湿单元的一例。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同样,第4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30G具有再生用热交换器31、吸附转子32、转子用马达33、吸附用风扇34、再生用风扇35和外壳50。第4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30G还具有用于通过贯通孔101(参照图30)从室内ID取入吸附前空气的供气软管38、以及用于通过贯通孔101向室内ID输送吸附后空气的调湿软管36A。关于调湿软管36A和供气软管38以外的结构,第4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30G和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单元3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13)除湿单元30G的动作
图30中示出在室外OD安装有除湿单元30G的外壳50的状态。在除湿单元30G进行除湿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从室内ID通过供气软管38和吸附前空气取入口52取入吸附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然后,被吸附转子32夺走水分而干燥的吸附后空气借助吸附用风扇34从吸附用风扇吹出口56通过调湿软管36A吹出到室内ID。此外,利用再生用风扇35从室外OD通过再生前空气取入口54取入再生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被吸附转子32赋予水分后的再生后空气借助再生用风扇35被吹出到室外OD。
(14)变形例4A
在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于室外OD的除湿单元30G。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于室外OD的加湿单元30。通过设置对吸附用风扇34和再生用风扇35的吸排气进行切换的风门,还能够一并具有这些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的除湿加湿单元。
图31中示出一并具有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的调湿单元30H。调湿单元30H相对于加湿单元30的结构还具有4个风门66~69。风门66、67以从室内ID取入吸附前空气和再生前空气中的一方、从室外OD取入另一方的方式进行切换。风门68、69以将借助吸附用风扇34吹出的吸附后空气和借助再生用风扇35吹出的再生后空气中的一方吹出到室内ID、将另一方吹出到室外OD的方式进行切换。
在风门66、67成为图3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从室外OD取入吸附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利用再生用风扇35从室内ID通过供气软管38取入再生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在风门68、69成为图31中实线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将吸附后空气吹出到室外OD,利用再生用风扇35将再生后空气通过调湿软管36A吹出到室内ID,进行室内ID的加湿。
与此相对,在风门66、67成为图3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从室内ID通过供气软管38取入吸附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利用再生用风扇35从室外OD取入再生前空气并将其送到吸附转子32。在风门68、69成为图3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时,利用吸附用风扇34将吸附后空气通过调湿软管36A吹出到室内ID,利用再生用风扇35将再生后空气吹出到室外OD,进行室内ID的除湿。另外,风门66~69可以由挡板构成,也可以设置于外壳之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能够理解到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方式和详细情况的多种变更。
标号说明
1 空调装置
2 室外机
4 室内机
30、30A~30C、30E 加湿单元(调湿单元的例子)
30D、30G 除湿单元(调湿单元的例子)
30F、30H 调湿单元
31 再生用热交换器
32 吸附转子
34 吸附用风扇
34a 吸附用风扇转子
34f 吸入圆孔(吸附用风扇吸入口的例子)
34g 喇叭口
35 再生用风扇
35a 再生用风扇转子
35f 吸入口
36 加湿软管
36A 调湿软管
37 排气软管
38 供气软管
39 吸附转子单元
50、50A~50C 外壳
52 吸附前空气取入口
54、57 再生前空气取入口
56 吸附用风扇吹出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9950号公报

Claims (9)

1.一种调湿单元,该调湿单元具有:
外壳(50、50A~50C),其被设置成背面与沿着铅垂方向的壁面相向,且具有与所述背面相向的正面;
吸附转子(32),其收纳于所述外壳,构成为绕相对于所述背面倾斜的第1旋转轴旋转;
吸附用风扇(34),其收纳于所述外壳,具有构成为绕第2旋转轴旋转的吸附用风扇转子(34a),所述吸附用风扇构成为,借助所述吸附用风扇转子,将吸附前空气引导至所述吸附转子,并且,吹出在沿着所述第1旋转轴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吸附转子而被所述吸附转子夺走水分的吸附后空气;以及
再生用风扇(35),其收纳于所述外壳,具有构成为绕第3旋转轴旋转的再生用风扇转子(35a),所述再生用风扇构成为,借助所述再生用风扇转子,将再生前空气引导至所述吸附转子,并且,吹出在沿着所述第1旋转轴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吸附转子而被所述吸附转子赋予了水分的再生后空气,
所述第2旋转轴和所述第3旋转轴在与所述背面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或者,所述第2旋转轴和所述第3旋转轴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背面倾斜且沿着所述第1旋转轴,
所述吸附转子、所述吸附用风扇转子和所述再生用风扇转子沿着所述背面在一个方向上并排排列,在沿所述吸附转子、所述吸附用风扇转子和所述再生用风扇转子的排列方向观察时,所述吸附转子、所述吸附用风扇转子和所述再生用风扇转子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单元,其中,
所述吸附用风扇具有用于从所述吸附转子吸入所述吸附后空气的吸附用风扇吸入口(34f),
所述再生用风扇具有用于从所述吸附转子吸入所述再生后空气的再生用风扇吸入口(35f),
所述吸附用风扇和所述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所述吸附用风扇吸入口和所述再生用风扇吸入口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吸附转子的一部分区域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湿单元,其中,
所述吸附转子配置于所述一部分区域比所述吸附用风扇更接近所述外壳的所述正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湿单元,其中,
所述吸附用风扇是具有喇叭口(34g)的离心风扇,
所述吸附转子被配置成,离所述喇叭口的吸入圆孔最远的最远部位离开所述吸入圆孔的半径的1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湿单元,其中,
所述吸附转子的所述最远部位离开所述吸入圆孔的半径的40%以上,离所述吸入圆孔最近的最近部位离开小于所述吸入圆孔的半径的4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湿单元,其中,
所述吸附用风扇和所述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各自的重心位于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正面相比更接近所述背面的点。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湿单元,其中,
所述调湿单元还具有再生用热交换器(31),该再生用热交换器(31)对贯通所述吸附转子的所述再生前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再生用热交换器被配置成,重心位于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正面相比更接近所述背面的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湿单元,其中,
所述再生用热交换器以沿着所述吸附转子的方式倾斜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湿单元,其中,
所述吸附转子与用于对所述吸附转子进行加热以实现再生的加热装置一起收纳于吸附转子单元(39),
所述吸附转子单元被配置成,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接触或接近,
所述吸附用风扇被配置成,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正面和/或所述背面接触或接近,
所述再生用风扇被配置成,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正面和/或所述背面接触或接近。
CN201880022255.4A 2017-04-07 2018-04-02 调湿单元 Active CN110476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6981 2017-04-07
JP2017076981A JP2018179363A (ja) 2017-04-07 2017-04-07 調湿ユニット
PCT/JP2018/014078 WO2018186337A1 (ja) 2017-04-07 2018-04-02 調湿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019A CN110476019A (zh) 2019-11-19
CN110476019B true CN110476019B (zh) 2021-03-16

Family

ID=6371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2255.4A Active CN110476019B (zh) 2017-04-07 2018-04-02 调湿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79363A (zh)
CN (1) CN110476019B (zh)
WO (1) WO20181863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85975B2 (ja) 2022-09-09 2024-05-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換気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9882A (ja) * 2000-04-25 2001-10-30 Daikin Ind Ltd 空気浄化装置
JP2005185891A (ja) * 2003-12-24 2005-07-14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除湿装置および除湿装置用の吸着材
JP4682667B2 (ja) * 2005-03-30 2011-05-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JP2008073651A (ja) * 2006-09-22 2008-04-03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08126205A (ja) * 2006-11-24 2008-06-05 Zojirushi Corp 除湿機
JP2008249211A (ja) * 2007-03-29 2008-10-16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9168281A (ja) * 2008-01-11 2009-07-30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加湿装置
JP2011007408A (ja) * 2009-06-25 2011-01-13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5126443B1 (ja) * 2011-07-11 2013-01-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JP2013128866A (ja) * 2011-12-20 2013-07-04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JP2014202426A (ja) * 2013-04-05 2014-10-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加湿装置
CN106062483B (zh) * 2013-10-25 2019-06-11 艾尔研究公司 热泵除湿的增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79363A (ja) 2018-11-15
WO2018186337A1 (ja) 2018-10-11
CN110476019A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028171A (ko) 제습기
WO2015076287A1 (ja) 空調室外ユニット
CN107110528B (zh) 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CN104603546A (zh) 调湿装置
CN110476019B (zh) 调湿单元
JP2002089902A (ja) 空気調和機
JP496198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10462297B (zh) 调湿单元
WO2022264786A1 (ja) 除加湿ユニット
WO2015045708A1 (ja) 空調室外ユニット
JP2018179364A (ja) 調湿ユニット
JP3731570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加湿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14119180A (ja) 調湿装置
JP7445149B2 (ja) 換気装置
WO2015046013A1 (ja) 空調室外ユニット
JP565995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WO2015076289A1 (ja) 空調室外ユニット
CN110621939B (zh) 调湿单元
WO202405359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62153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405319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04069173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7101057A (ja) 加湿ユニット
JP2024039432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4077084A (ja) 給排気ユニット、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及び排気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