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7382A - 連接器構件及其組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構件及其組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7382A
TW202217382A TW110121748A TW110121748A TW202217382A TW 202217382 A TW202217382 A TW 202217382A TW 110121748 A TW110121748 A TW 110121748A TW 110121748 A TW110121748 A TW 110121748A TW 202217382 A TW202217382 A TW 2022173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riction imparting
friction
sheet
connector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1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津田紘一
清水裕介
福浦伸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7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738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5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58Clamping, i.e. with only elastic deform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16Holders, macro size fixtures for mechanically holding or positioning fibres, e.g. on an optical benc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74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tubes, sleeves to align ferrules
    • G02B6/3878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tubes, sleeves to align ferrul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ferrules, branching and break-out means
    • G02B6/3879Linking of individual connector plugs to an overconnector, e.g. using clamps, clips, common housings comprising several individual connector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連接器構件1將光纖2固定。連接器構件1具備光纖2、夾持光纖2之夾持構件3、及介存於光纖2與夾持構件3之間之摩擦賦予構件4。

Description

連接器構件及其組裝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連接器構件及其組裝方法。
先前,已知有一種固定光纖之光連接器。
例如,提案有一種光連接器,該光連接器具備:連接器本體,其具有圓錐孔;及芯線固定單元,其收納於圓錐孔(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光連接器之芯線固定單元具備圓筒形狀之臨時固定夾具、與圓錐孔對應之圓筒形狀之正式固定夾具、及螺母。藉由將光纖插入至臨時固定夾具、正式固定夾具、及螺母,且由螺母將臨時固定夾具緊固,而由臨時固定夾具將光纖臨時固定。藉由使正式固定夾具嵌合於連接器本體之圓錐孔,而由芯線固定單元將光纖正式固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8-18010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存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零件個數較多,構成較為複雜之不良狀況。
又,存在光纖之固定較為繁雜之不良狀況。
本發明提供一種構成簡單之連接器構件、及可簡便固定光纖之連接器構件之組裝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1)包含一種連接器構件,該連接器構件係將光纖固定者,且具備:上述光纖;夾持構件,其夾持上述光纖;及上述摩擦賦予構件,其介存於上述光纖與上述夾持構件之間,且構成為對上述光纖賦予抑制上述光纖於上述長邊方向移動之摩擦力。
於該連接器構件中,摩擦賦予構件可對光纖賦予抑制光纖於長邊方向移動之摩擦力。藉此,夾持構件可確實地固定光纖。再者,連接器構件為具備夾持構件與摩擦賦予構件之簡單構成。
本發明(2)包含(1)所記載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摩擦賦予構件之材料為橡膠。
於該連接器構件中,因摩擦賦予構件之材料為橡膠,故摩擦賦予構件可簡易且確實地對光纖賦予摩擦力。
本發明(3)包含(1)或(2)所記載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摩擦賦予構件具備第1摩擦賦予片、及相對於上述光纖配置於上述第1摩擦賦予片之相反側之第2摩擦賦予片。
於該連接器構件中,夾持構件可經由2個摩擦賦予構件確實地固定光纖。
本發明(4)包含(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夾持構件具備本體及蓋;且上述光纖由上述本體與上述蓋予以夾持。
於該連接器構件中,夾持構件為簡易之構成,且可固定光纖。
本發明(5)包含(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連接器構件,其進而具備:套圈,其收納於上述夾持構件,且將上述光纖之上述長邊方向一端部固定。
於該連接器構件中,藉由套圈,可確實地固定光纖之長邊方向一端部。
本發明(6)包含(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光纖包含塑膠光纖。
本發明(7)包含一種連接器構件之組裝方法,該組裝方法係固定光纖之連接器構件之組裝方法,且具備如下步驟:將第1摩擦賦予片配置於本體;將上述光纖配置於上述第1摩擦賦予片;將第2摩擦賦予片配置於上述光纖;及將蓋配置於上述本體,藉由上述本體與上述蓋,隔著上述第1摩擦賦予片與上述第2摩擦賦予片而夾持上述光纖。
於該組裝方法中,本體與蓋經由第1摩擦賦予片與第2摩擦賦予片夾持光纖,因而可簡便地固定光纖。
本發明(8)包含(7)所記載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光纖為塑膠光纖。
且,塑膠光纖之耐彎曲性優異。因此,於第2步驟中,可抑制光纖之彎曲引起之破損。因此,可簡便地實施該組裝方法之第2步驟。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連接器構件為簡單構成。
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構件之組裝方法,可簡便地固定光纖。
<連接器構件之一實施形態> 參照圖1A~圖3C說明本發明之連接器構件之一實施形態。
如圖1C及圖3C所示,連接器構件1固定複數條(2條)光纖2。連接器構件1以將複數條光纖2光學性地設為光纜(未圖示)之方式構成。連接器構件1具備複數條光纖2、夾持構件3、摩擦賦予構件4、及複數個(2個)套圈5。
<光纖> 複數條光纖2之各者例如具有大致圓柱形狀。複數條光纖2之各者具備核心(未圖示)、配置於其周面之包覆層(未圖示)、及配置於其周面之被覆層(未圖示)。與光纖2之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依序向外側配置有核心、包覆層、及被覆層。
核心之折射率較包覆層之折射率更高。作為核心與包覆層之材料,列舉例如塑膠、陶瓷等之透明材料。作為塑膠,列舉例如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等樹脂。作為陶瓷,列舉石英、玻璃等。作為核心與包覆層之材料,較佳為塑膠。若核心與包覆層之材料為塑膠,則核心與包覆層構成塑膠光纖。塑膠光纖之耐彎曲性優異。因此,於鋪設具備塑膠光纖之光纖2時,可抑制光纖2之彎曲引起之破損。因此,於後述之組裝方法中,光纖2之操作較為簡單,因而可簡便地組裝連接器構件1。作為被覆層之材料,列舉例如氯乙烯樹脂等。光纖2之直徑為例如100 μm以上,較佳為200 μm以上,又,為例如1000 μm以下,較佳為700 μm以下。
<夾持構件> 如圖1B及圖3B所示,夾持構件3收納光纖2之長邊方向上之一側部分24。夾持構件3例如例示殼體。具體而言,夾持構件3具備作為本體之一例之夾持本體7、及作為蓋之一例之夾持蓋8。
如圖1A及圖3A所示,夾持本體7具有於一側開口之大致矩形箱形狀。夾持本體7一體地具有底壁10、第1插入壁11、第2插入壁12、及兩側壁13。
底壁10具有沿光纖2之長邊方向延伸之大致矩形板形狀。底壁10具有厚度方向一面16。
如圖1A所示,第1插入壁11具有自底壁10之長邊方向一端部向底壁10之厚度方向一側延伸之大致矩形平板形狀。如圖2A所示,第1插入壁11具有複數個(2個)第1貫通孔14。第1貫通孔14於厚度方向貫通第1插入壁11。第1貫通孔14之貫通方向相當於光纖2延伸之方向。後述之套圈5插入至第1貫通孔14。
如圖1A所示,第2插入壁12相對於第1插入壁11,於長邊方向另一側隔著間隔對向配置。第2插入壁12具有自底壁10之長邊方向另一端部向底壁10之厚度方向一側延伸之大致矩形平板形狀。如圖2A所示,第2插入壁12具有複數個(2個)第2貫通孔15。第2貫通孔15於厚度方向貫通第2插入壁12。如圖2B所示,光纖2插入至第2貫通孔15。第2貫通孔15之貫通方向相當於光纖2之一側部分24延伸之方向。又,於在光纖2延伸之方向投影時,第2貫通孔15與第1貫通孔14重疊。
如圖2A及圖3A所示,兩側壁13之各者配置於底壁10之寬度方向兩端部之各者。寬度方向為與光纖2延伸之方向、及底壁10之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兩側壁13之各者自底壁10之寬度方向兩端部之各者向厚度方向一側延伸。兩側壁13之各者具有沿光纖2之長邊方向延伸之大致矩形板形狀。
如圖1A及圖3A所示,於夾持本體7中,藉由底壁10、第1插入壁11、第2插入壁12、及兩側壁13,區劃收納部9。具體而言,收納部9向夾持本體7之厚度方向一側開放。又,收納部9經由第1貫通孔14與第2貫通孔15,與外部連通。
如圖1B之上側圖及圖3B之上側圖所示,夾持蓋8具有沿光纖2之長邊方向之大致矩形平板形狀。如圖1C及圖3C所示,夾持蓋8收納於收納部9。夾持蓋8具有與底壁10之厚度方向一面16於厚度方向對向之厚度方向另一面17。夾持蓋8之厚度方向另一面17與底壁10之厚度方向一面16平行。
另,夾持蓋8具有俯視時與收納部9實質性相同之尺寸。因此,夾持蓋8之周側壁具有與第1插入壁11、第2插入壁12、及兩側壁13之內側面接觸之部分。因夾持蓋8之周側壁具有上述之部分,而可抑制夾持蓋8自收納部9脫離,藉此,夾持蓋8可對摩擦賦予構件4加壓。
夾持構件3之材料例如為硬質材料。具體而言,作為夾持構件3之材料,例如可舉出丙烯酸樹脂、聚烯烴樹脂等硬質樹脂、及例如不鏽鋼、鎳等金屬,較佳可舉出硬質樹脂。夾持構件3於25℃下楊氏係數例如超過0.1 GPa,較佳為0.5 GPa以上,更佳為1 G以上,又,例如為1000 GPa以下。
<摩擦賦予構件> 如圖1C及圖3C所示,摩擦賦予構件4收納於收納部9。摩擦賦予構件4具備第1摩擦賦予片21、及第2摩擦賦予片22。較佳為摩擦賦予構件4僅具備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
如圖2A所示,第1摩擦賦予片21具有大致平板形狀。第1摩擦賦予片21具有俯視時與收納部9實質性相同之尺寸。如圖1A及圖3A所示,第1摩擦賦予片21配置於底壁10。具體而言,第1摩擦賦予片21與底壁10之厚度方向一面16整面接觸。
如圖1C及圖3C所示,第2摩擦賦予片22配置於夾持蓋8。具體而言,第2摩擦賦予片22與夾持蓋8之厚度方向另一面17整面接觸。第2摩擦賦予片22具有與第1摩擦賦予片21相同之形狀。
再者,摩擦賦予構件4亦相對於光纖2配置。摩擦賦予構件4如圖3C所示,於與厚度方向正交之剖面,埋設有複數條光纖2各者。具體而言,第1摩擦賦予片21與複數條光纖2各者之周面上之底壁側部分接觸(密接)。第2摩擦賦予片22與複數條光纖2各者之周面上之蓋側部分接觸(密接)。另,於剖面中,第1摩擦賦予片21中位於較與複數條光纖2接觸之部分(第1接觸部分)31更外側之部分(第1外側部分)33、與第2摩擦賦予片22中位於較與光纖2接觸之部分(第2接觸部分)32更外側之部分(第2外側部分)34彼此接觸。
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各者例如為彈性片。作為摩擦賦予構件4之材料,可舉出例如橡膠等之彈性材料,較佳可舉出橡膠。若摩擦賦予構件4之材料為橡膠,則摩擦賦予構件4可簡易且確實地將對光纖2賦予摩擦力。橡膠之種類未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丙烯酸橡膠、聚胺酯橡膠等。摩擦賦予構件4於25℃下之楊氏係數例如為0.01 MPa以上,較佳為0.1 MPa以上,又,為例如100 MPa以下,較佳為50 MPa以下。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各者之厚度為例如300 μm以上,較佳為500 μm以上,又,為例如2000 μm以下,較佳為1000 μm以下。第1摩擦賦予片21之厚度相對於光纖2之直徑之比為例如0.6以上,較佳為1以上,又,為例如4以下,較佳為2以下。第2摩擦賦予片22之厚度相對於光纖2之直徑之比與第1摩擦賦予片21之厚度相對於光纖2之直徑之比同樣。若第1摩擦賦予片21及第2摩擦賦予片22之厚度及比位於上述範圍內,則夾持構件3可經由摩擦賦予構件4確實地固定光纖2。
<套圈> 如圖2B所示,複數個套圈5之各者收納於第1插入壁11之第1貫通孔14。套圈5具有軸沿光纖2之長邊方向之圓筒形狀。套圈5之軸與第1貫通孔14之軸共通。套圈5具有孔25。光纖2之長邊方向一端部插入至孔25。另,套圈5亦可相對於第1插入壁11固定,或,亦容許相對於第1插入壁11移動1 mm以內。套圈5之長邊方向一端部自第1插入壁11向一側突出。作為套圈5之材料,列舉由夾持構件3列舉之硬質材料。
<各構件之配置順序及光纖之固定> 如圖1C及圖3C所示,於通過光纖2之剖面中,底壁10、第1摩擦賦予片21、光纖2、第2摩擦賦予片22、及夾持蓋8依序向厚度方向一側配置。
夾持蓋8對夾持本體7之底壁10加壓。壓力並未特別限定,例如為100 Pa以上,較佳為1 kPa以上,更佳為10 kPa以上,又,為例如100 kPa以下。藉此,夾持構件3經由摩擦賦予構件4夾持光纖2。具體而言,底壁10與夾持蓋8經由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對光纖2加壓。藉此,對光纖2賦予抑制光纖2於長邊方向移動之摩擦力。
<連接器構件之組裝方法> 接著,說明連接器構件1之組裝方法。
該組裝方法具備第1步驟、第2步驟、第3步驟、及第4步驟。
如圖1A、圖2A及圖3A所示,於第1步驟中,將第1摩擦賦予片21配置於夾持本體7。具體而言,將第1摩擦賦予片21置於收納部9中底壁10之厚度方向一面16。同時,於第1步驟中,將套圈5配置於夾持本體7之第1貫通孔14。
如圖1B、圖2B及圖3B所示,於第2步驟中,將複數條光纖2配置於第1摩擦賦予片21。具體而言,將複數條光纖2各者之一側部分24依序插入至複數個第2貫通孔15之各者、與複數個孔25之各者。此時,以一側部分24具有由套圈5被覆之基端部28、與自套圈5露出之自由端部29之方式,將光纖2插入至孔25。光纖2之一側部分24配置於第1摩擦賦予片21。具體而言,光纖2之周面上之底壁側部分與第1摩擦賦予片21之厚度方向一面對向。另,具體而言,光纖2之底壁側部分可與第1摩擦賦予片21之厚度方向一面接觸,或者亦可隔著微小間隔。
於本實施形態中,同時執行第3步驟與第4步驟。如圖1C及圖3C所示,於第3步驟中,將第2摩擦賦予片22配置於複數條光纖2。於第4步驟中,將夾持蓋8配置於夾持本體7。
如圖1B及圖3B之上側圖所示,首先,將第2摩擦賦予片22積層於夾持蓋8之厚度方向另一面17,且準備附片蓋構件26。附片蓋構件26具備第2摩擦賦予片22與夾持蓋8。另,亦可於附片蓋構件26備置介存於第2摩擦賦予片22與夾持蓋8之間的黏著層(未圖示)。
繼而,如圖1B及圖3B之箭頭、與圖1C及圖3C之實線所示,將附片蓋構件26配置於收納部9。具體而言,將附片蓋構件26嵌入及/或壓入收納部9。藉此,將第2摩擦賦予片22配置於複數條光纖2,實施第3步驟。例如,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彈性變形而將光纖2埋設。具體而言,於第1摩擦賦予片21與光纖2接觸之部分(後述之第1接觸部分31),第1摩擦賦予片21朝底壁10側凹陷。於第2摩擦賦予片22與光纖2接觸之部分(後述之第2接觸部分32),第2摩擦賦予片22朝夾持蓋8側凹陷。
同時,將夾持蓋8配置於夾持本體7,實施第4步驟。將夾持蓋8嵌入及/或壓入收納部9。藉此,夾持蓋8對摩擦賦予構件4加壓。因此,夾持構件3隔著摩擦賦予構件4而夾持複數條光纖2。
藉此,組裝連接器構件1。
其後,根據需要,例如藉由切割器等之切斷構件27切斷自由端部29。藉此,使複數條光纖2之長邊方向一端面20、與套圈5之一端面為齊平面。
其後,將連接器構件1之複數條光纖2各者與未圖示之複數條光纖各者光學連接。
<一實施形態之作用效果> 且,於該連接器構件1中,摩擦賦予構件4可對複數條光纖2各者,賦予抑制光纖2於長邊方向移動之摩擦力。藉此,夾持構件3可確實地固定光纖2。再者,因連接器構件1具備夾持構件3與摩擦賦予構件4,故與具備臨時固定構件、正式固定構件及螺母之專利文獻1之光連接器相比,構成更簡單。
又,於該連接器構件1中,若摩擦賦予構件4之材料為橡膠,則摩擦賦予構件4可簡易且確實地對光纖2賦予摩擦力。
又,於該連接器構件1中,夾持構件3可經由2個摩擦賦予構件4確實地固定光纖2。
進而於該連接器構件1中,夾持構件3為簡易之構成,且可固定光纖2。
再者又,於該連接器構件1中,藉由套圈5,可確實地固定光纖2之一側部分24之基端部28。
又,於上述之連接器構件1之組裝方法中,夾持本體7之底壁10與夾持蓋8經由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夾持複數條光纖2。因而,夾持構件3可對摩擦賦予構件4加壓。其結果,可簡便地固定複數條光纖2。
光纖2較佳包含之塑膠光纖,耐彎曲性優異。因此,於第2步驟中向第1摩擦賦予片21配置光纖2時,可抑制光纖2之彎曲引起之破損。因此,於後述之組裝方法中,光纖2之操作較為簡單。其結果,可簡便地組裝連接器構件1。
<變化例> 於以下各變化例中,關於與上述一實施形態同樣之構件及步驟,附註相同參照符號,且省略其詳細說明。又,各變化例除特別提及外,可發揮與一實施形態同樣之作用效果。再者,可使一實施形態及其變化例適當組合。
雖未圖示,但連接器構件1中,光纖2之數亦可為1。若光纖2之數為1,則第1貫通孔14、第2貫通孔15、及套圈5各者之數亦為1。
雖未圖示,但摩擦賦予構件4可不具備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之兩者,而僅具備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中任一者。較佳為,摩擦賦予構件4具備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之兩者。藉此,摩擦賦予構件4為簡易構成,且可將抑制光纖2之移動之摩擦力確實地賦予至光纖2。
雖未圖示,但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之各者亦可配置於收納部9中長邊方向之一部分。較佳為,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之各者配置於收納部9中長邊方向全部。藉此,摩擦賦予構件4可將抑制光纖2之移動之摩擦力確實地賦予至光纖2。
如圖3A~圖3C之虛設線所示,第1摩擦賦予片21可不具有第1外側部分33,而僅具有第1接觸部分31。第2摩擦賦予片22可不具有第2外側部分34,而僅具有第2接觸部分32。
於該變化例中,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之各者具有沿光纖2之長邊方向之帶形狀。
較佳為,第1摩擦賦予片21具有第1外側部分33與第1接觸部分31,且具有沿底壁10於寬度方向擴展之片形狀。藉此,於第2步驟中,可對第1摩擦賦予片21簡便且確實地配置光纖2。
較佳為,第2摩擦賦予片22具有第2外側部分34與第2接觸部分32,且具有沿夾持蓋8於寬度方向擴展之片形狀。藉此,於第3步驟中,可對光纖2簡便且確實地配置第2摩擦賦予片22。
若第1摩擦賦予片21進而具有第1外側部分33,第2摩擦賦予片22進而具有第2外側部分34,則連接器構件1之組裝方法變得簡便。另一方面,若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之各者為帶形狀,則無法確實地實施上述第2步驟及第3步驟,因此,有組裝方法變得繁雜之情形。
夾持構件3未以單體具備夾持本體7與夾持蓋8,可具有沿光纖2之長邊方向延伸之角筒形狀。
較佳為,夾持構件3以單體具備夾持本體7與夾持蓋8。藉此,夾持構件3可於厚度方向上經由摩擦賦予構件4簡便且確實地對光纖2加壓,可簡便且確實地固定光纖2。
作為摩擦賦予構件4,可取代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或除第1摩擦賦予片21與第2摩擦賦予片22外,將高摩擦處理部設置於光纖2之周面、底壁10之厚度方向一面16、及夾持蓋8之厚度方向另一面17之至少1者。作為高摩擦處理部,列舉例如粗面化處理部等。
組裝方法中,可依序實施第3步驟、與第4步驟。雖未圖示,但亦可首先將第2摩擦賦予片22相對於光纖2與第1摩擦賦予片21配置,其後將夾持蓋8相對於第2摩擦賦予片22配置。
另,上述發明作為本發明之例示之實施形態而提供,但其僅為例示,並非限定性解釋。由該技術領域之熟知本技藝者明確之本發明之變化例包含於後述申請專利範圍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連接器構件固定光纖。
1:連接器構件 2:光纖(塑膠光纖) 3:夾持構件 4:摩擦賦予構件 5:套圈 7:夾持本體 8:夾持蓋 9:收納部 10:底壁 11:第1插入壁 12:第2插入壁 13:兩側壁 14:第1貫通孔 15:第2貫通孔 16:厚度方向一面 17:厚度方向另一面 20:長邊方向一端面 21:第1摩擦賦予片 22:第2摩擦賦予片 24:一側部分 25:孔 26:附片蓋構件 27:切斷構件 28:基端部 29:自由端部 31:第1接觸部分 32:第2接觸部分 33:第1外側部分 34:第2外側部分
圖1A~圖1C係說明本發明之連接器構件之一實施形態之組裝方法之步驟之側剖視圖。圖1A顯示第1步驟。圖1B顯示第2步驟。圖1C顯示第3步驟與第4步驟。 圖2A~圖2B係與圖1A~圖1C所示之組裝方法對應之俯視圖。圖2A顯示第1步驟。圖2B顯示第2步驟。 圖3A~圖3C係與圖1A~圖2B所示之組裝方法對應之正剖視圖。圖3A顯示第1步驟。圖3B顯示第2步驟。圖3C顯示第3步驟與第4步驟。
1:連接器構件
2:光纖(塑膠光纖)
3:夾持構件
4:摩擦賦予構件
5:套圈
7:夾持本體
8:夾持蓋
9:收納部
10:底壁
11:第1插入壁
12:第2插入壁
14:第1貫通孔
15:第2貫通孔
16:厚度方向一面
17:厚度方向另一面
20:長邊方向一端面
21:第1摩擦賦予片
22:第2摩擦賦予片
24:一側部分
25:孔
26:附片蓋構件
27:切斷構件
28:基端部
29:自由端部
32:第2接觸部分
34:第2外側部分

Claims (8)

  1. 一種連接器構件,其係固定光纖者,且具備: 上述光纖; 夾持構件,其夾持上述光纖;及 摩擦賦予構件,其介存於上述光纖與上述夾持構件之間,且構成為對上述光纖賦予抑制上述光纖於上述長邊方向移動之摩擦力。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摩擦賦予構件之材料為橡膠。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摩擦賦予構件具備: 第1摩擦賦予片;及 第2摩擦賦予片,其相對於上述光纖配置於上述第1摩擦賦予片之相反側。
  4.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夾持構件具備本體及蓋;且 上述光纖由上述本體與上述蓋予以夾持。
  5.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構件,其進而具備:套圈,其收納於上述夾持構件,且將上述光纖之上述長邊方向一端部固定。
  6.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構件,其中上述光纖包含塑膠光纖。
  7. 一種連接器構件之組裝方法,其係固定光纖之連接器構件之組裝方法,且具備如下步驟: 將第1摩擦賦予片配置於本體; 將上述光纖配置於上述第1摩擦賦予片; 將第2摩擦賦予片配置於上述光纖;及 將蓋配置於上述本體,由上述本體與上述蓋隔著上述第1摩擦賦予片與上述第2摩擦賦予片而夾持上述光纖。
  8. 如請求項7之連接器構件之組裝方法,其中上述光纖包含塑膠光纖。
TW110121748A 2020-06-15 2021-06-15 連接器構件及其組裝方法 TW2022173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3273 2020-06-15
JP2020103273 2020-06-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7382A true TW202217382A (zh) 2022-05-01

Family

ID=79267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1748A TW202217382A (zh) 2020-06-15 2021-06-15 連接器構件及其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8948A1 (zh)
EP (1) EP4167003A1 (zh)
JP (1) JPWO2021256374A1 (zh)
KR (1) KR20230020986A (zh)
CN (1) CN115698799A (zh)
TW (1) TW202217382A (zh)
WO (1) WO202125637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3013B2 (ja) * 2010-01-14 2013-06-2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コネクタ、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融着接続部の補強方法、光コネクタの組立工具および光コネクタ組立セット
TWI490575B (zh) * 2010-12-14 2015-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纖耦合連接器
CN103959120B (zh) * 2011-09-27 2016-08-17 安费诺有限公司 光连接器组件
WO2013089737A2 (en) * 2011-12-15 2013-06-20 Yazaki Corporation Optical connector
JP5851947B2 (ja) * 2012-06-29 2016-02-0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ガイド部品
JP5875079B2 (ja) * 2013-03-07 2016-03-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ホルダ
JP6342859B2 (ja) * 2015-08-18 2018-06-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JP6885771B2 (ja) 2017-04-06 2021-06-16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20986A (ko) 2023-02-13
WO2021256374A1 (ja) 2021-12-23
EP4167003A1 (en) 2023-04-19
US20230228948A1 (en) 2023-07-20
CN115698799A (zh) 2023-02-03
JPWO2021256374A1 (zh)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4024B2 (ja) 光コネクタ
US5909528A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JP4915243B2 (ja) 光コネクタ
TWI434092B (zh) 光連接器、將光連接器安裝至具有包覆之光纖之方法、及光連接構件
TWI439745B (zh) 光連接部件及其裝設方法
JP5510003B2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ファイバアレイの接続方法
JP5677182B2 (ja) 光コネクタ
JP2011033731A (ja) 光コネクタ
WO2016039096A1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構造、光ファイバ接続器
CZ282267B6 (cs) Spojka optických vláken
JP6506157B2 (ja) 光コネクタ、光ファイバ接続装置、光コネクタ製造方法及び光ファイバ接続方法
TW202217382A (zh) 連接器構件及其組裝方法
JP2012063648A (ja) 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4789217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elongate members of generally cylindrical form in end-to-end relationship
JP4097113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および複合材料構造
WO2022039008A1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67498B2 (ja) 光伝送部品の接続構造および光学接続方法
JP2006227560A (ja) メカニカルスプライス、光通信用回路部品、中継用光伝送路及び光伝送路
JP2005345753A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896860B2 (ja) 光多芯コネクタ
JP3993590B2 (ja) 光学接続構造とその作製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支持部材
JP5927229B2 (ja) 受け側光ファイバ付き光ファイバ接続構造体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の接続方法
JP2010286793A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器
JP3950781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方法及び接続構造
JP3364638B2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と光ファイバの組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