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6552A - 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6552A
TW202216552A TW110120459A TW110120459A TW202216552A TW 202216552 A TW202216552 A TW 202216552A TW 110120459 A TW110120459 A TW 110120459A TW 110120459 A TW110120459 A TW 110120459A TW 202216552 A TW202216552 A TW 2022165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portion
base strip
base
zipper tape
zipp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0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片田亮
戶髙匠
太田耀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出光統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出光統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出光統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6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655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16End- or aperture-clos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65D33/25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 B65D33/2508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using slide fasteners with interlocking member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section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fastener; Slid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16End- or aperture-clos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65D33/25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 B65D33/2508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using slide fasteners with interlocking member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section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fastener; Sliders therefor
    • B65D33/2541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using slide fasteners with interlocking member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section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fastener; Sli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lide fastener, e.g. adapted to interlock with a sheet between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having sections of particular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10Slide fasteners with a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 on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16Interlocking member having uniform section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stri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夾鏈帶,其具備:第1構件,該第1構件包含第1基部條片、及自第1基部條片突出之第1卡合部;及第2構件,該第2構件包含第2基部條片、及自第2基部條片突出並可與第1卡合部卡合之第2卡合部;第1基部條片與第2基部條片相互對向,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時之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間之最小間隔為1.1 mm以下。

Description

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
先前以來,於製造附有夾鏈帶之袋時,於將夾鏈帶接合於袋本體之步驟,一面以稱為板片(或隔板)之金屬板引導夾鏈帶一面進行加熱壓接之方法。於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297653號公報),記載有於將夾鏈帶熱密封於薄膜時,防止夾鏈帶熔接於隔板之技術。一般而言,此種板片有約1.1 mm以上之厚度,為了減少板片通過時之阻力而將夾鏈帶之間隔設計成超過1.1 mm。
然而,若考慮防止產生因夾鏈帶之端部之壓擠加工所致之氣孔、或捆束製造之附有夾鏈帶之袋時之操作性,則期望夾鏈帶薄型化。然而,如上所述,受製造步驟上之制約,夾鏈帶之間隔,即卡合部卡合時之夾鏈帶之間隔超過1.1 mm,結果,薄型化受限。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將夾鏈帶較先前薄型化之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
[1]一種夾鏈帶,其具備:第1構件,該第1構件包含第1基部條片、及自第1基部條片突出之第1卡合部;及第2構件,該第2構件包含第2基部條片、及自第2基部條片突出並可與第1卡合部卡合之第2卡合部;第1基部條片與第2基部條片相互對向,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時之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間之最小間隔為1.1 mm以下。
[2]如[1]記載之夾鏈帶,其中第1及第2基部條片各自包含:第1部分,其包含第1或第2卡合部突出之面;及第2部分,其包含與第1或第2卡合部為相反側之面;且形成第1部分之第1樹脂組成物之熔點高於形成第2部分之第2樹脂組成物之熔點。
[3]如[2]記載之夾鏈帶,其中第1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為聚丙烯,第2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為聚乙烯。
[4]如[2]或[3]記載之夾鏈帶,其中第1部分之厚度為100 μm以上,第2部分之厚度為5 μm以上,第1及第2基部條片各者之厚度為105 μm以上。
[5]如[1]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夾鏈帶,其中第1構件具有形成於與第1卡合部相同側之面之第1肋部,第2構件具有形成於與第2卡合部相同側之面之第2肋部,第1基部條片與第2基部條片相互對向,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時之第1肋部與第2肋部之間的最小間隔為1.1 mm以下。
[6]如[1]至[5]中任一項記載之夾鏈帶,其中第1及第2基部條片具有形成於與第1或第2卡合部為相反側之面之厚壁部。
[7]如[6]記載之夾鏈帶,其中厚壁部係於第1及第2基部條片之寛度方向端部以外之區域,以小於第1及第2基部條片之寬度之一半之寬度形成。
[8]一種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其具備:如[1]至[7]中任一項記載之夾鏈帶;及容器本體,其具有接合第1基部條片之第1面、及接合第2基部條片之第2面。
[9]如[8]記載之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其中第1卡合部為母型卡合部,第2卡合部為公型卡合部,夾鏈帶與形成於第1面與第2面之間之收納空間相接配置,第1基部條片相對於第1卡合部於收納空間側不與第1面接合,相對於第1卡合部於與收納空間為相反側與第1面接合。
[10]如[8]或[9]記載之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其中容器本體為袋狀。
[11]一種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其係如[8]至[10]中任一項記載之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於在容器本體之內側介插夾鏈帶將第1及第2基部條片分別接合於第1面及第2面之步驟中,於第1基部條片與第2基部條片之間未介插板片。
根據上述構成,可將夾鏈帶較先前薄型化。藉此,例如容易防止於附有夾鏈帶之袋產生因對夾鏈帶之端部進行壓擠加工所致之氣孔,又,減少捆束附有夾鏈帶之袋時之體積,藉此操作性提高。
以下,一面參照附加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另,本說明書及圖式中,對於實質上具有同一功能構成之構成要件,藉由附加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圖1係具備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夾鏈帶之附有夾鏈帶之袋之剖視圖。本實施形態之附有夾鏈帶之袋包含構成袋本體之第1面111及第2面112、與夾鏈帶120。夾鏈帶120包含可相互卡合之母型卡合部121A、121B及公型卡合部122、與基部條片123、124。於以下之說明中,亦將包含母型卡合部121A、121B及基部條片123之部分稱為母側構件120A(第1構件),將包含公型卡合部122及基部條片124之部分稱為公側構件120B(第2構件)。圖1亦顯示製造附有夾鏈帶之袋時使用之密封條510、520。夾鏈帶120之基部條片123使用密封條510接合於袋本體之第1面111,基部條片124使用密封條520接合於袋本體之第2面112。
於如上所述之夾鏈帶120中,基部條片123與基部條片124相互對向,母型卡合部121A、121B與公型卡合部122相互卡合時之母側構件120A與公側構件120B之間之最小間隔d min為1.1 mm以下。此處,最小間隔d min係於母型卡合部121A、121B或公型卡合部122之至少任一者與對向之基部條片接觸之狀態下測定之母側構件120A與公側構件120B之間之間隔。於圖示之例,於公型卡合部122與基部條片124接觸之狀態下測定最小間隔d min。另,於測定最小間隔d min時,為基部條片123與基部條片124相互對向,即基部條片123、124沿相互平行之1對基準平面P1、P2延伸之狀態。最小間隔d min定義為相對於基準平面P1、P2垂直之方向之距離。不考慮於卡合部以外之部分因基部條片123、124彎曲引起最小間隔d min變化的情況。如稍後敘述之例般,於基部條片123、124之卡合部側之面有肋部等突出物之情形時,藉由自基部條片123、124之間之間隔減去突出物之突出高度來測定最小間隔d min。最小間隔d min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0.95 mm以下,進而佳為0.90 mm以下,進而更佳為0.8 mm以下,尤佳為0.7 mm以下,進而尤佳為0.6 mm以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0,但基於使卡合部彼此容易卡合之觀點,較佳為0.01 mm以上。
第1面111及第2面112係例如由單層或多層之熱塑性樹脂薄膜形成。熱塑性樹脂具體而言可為低密度聚乙烯(LDPE,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或聚丙烯(PP,polypropylene)。PP亦可為均聚丙烯(HPP,homo-polypropylene)、無規聚丙烯(RPP,Random polypropylene)、或嵌段聚丙烯(BPP,block-polypropylene)。於袋本體由多層薄膜形成之情形時,亦可對表基材使用雙軸延伸聚丙烯(OPP)、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OPET,Orient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雙軸延伸尼龍(ONy,Oriented nylon)。該等不限定於源自化石燃料之樹脂,亦可為友善環境之生物塑膠,亦可併用源自化石燃料之樹脂與生物塑膠。又,形成袋本體之薄膜亦可包含藉由鋁蒸鍍或鋁箔之積層等形成之無機材料之層。
夾鏈帶120係例如藉由聚烯烴系樹脂之擠出成形而形成之長條狀之構件,且配置於袋本體之第1面111與第2面112之間與收納空間相接。夾鏈帶120由例如聚烯烴系樹脂形成。更具體而言,夾鏈帶120亦可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聚丙烯(PP)形成。PP可為均聚丙烯(HPP)、無規聚丙烯(RPP)、或嵌段聚丙烯(BPP)。該等不限定於源自化石燃料之樹脂,亦可為友善環境之生物塑膠,可併用源自化石燃料之樹脂與生物塑膠。作為生物塑膠,列舉例如使用源自植物之原料之生物聚乙烯、或生物聚丙烯。可將形成夾鏈帶120之樹脂組成物中之一部分設為如上所述之生物聚乙烯,亦可將全部設為生物聚丙烯。亦可視需要,於夾鏈帶120之材料,添加周知之添加劑,例如穩定劑、抗氧化劑、潤滑劑、抗靜電劑、或著色劑等。
圖2係用於對夾鏈帶之構件間之最小間隔之測定方法之例進行說明之圖。於圖示之例,基部條片123、124之厚度於寬度方向上不均一,但於此種情形時亦可將基部條片123、124設為沿1對基準平面P1、P2延伸之狀態,測定相對於基準平面P1、P2垂直之方向之距離作為最小間隔d min
此處,於如圖3所示之先前之附有夾鏈帶之袋體之情形時,於在袋本體之第1面111及第2面112分別接合夾鏈帶120P之基部條片123P、124P時,在介插於袋本體之內側之夾鏈帶120之基部條片123P、124P之間,介插厚度d p至少為1.1 mm以上之板片(或隔板)530A、530B。於此情形時,為了減少搬送夾鏈帶120時之阻力,而設計成使母型卡合部121A、121B與公型卡合部122相互卡合而相互按壓基部條片123P、124P時之基部條片123P與基部條片124P之間的最小間隔d 0至少超過1.1 mm之方式設計。
於本實施形態,如圖1所示,於在袋本體之第1面111及第2面112分別接合夾鏈帶120之基部條片123、124之步驟中,因於基部條片123、124之間未介插板片,故可將母型卡合部121A、121B與公型卡合部122相互卡合時之母側構件120A與公側構件120B之間之最小間隔d min設為1.1 mm以下,如上所述亦可將最小間隔d min設為0。其中,藉由不介插板片,而利用密封條510、520之熱密封將第1面111及第2面112接合於基部條片123、124時,基部條片123與基部條片124之間可能會產生熔接。為了應對此,於本實施形態,基部條片123、124各自包含由相互不同之樹脂組成物形成之第1部分123A、124A及第2部分123B、124B。第1部分123A、124A包含各者之卡合部自基部條片123、124突出之面,第2部分123B、124B包含與卡合部為相反側之面。形成第1部分123A、124A之樹脂組成物(第1樹脂組成物)之熔點高於形成第2部分123B、124B之樹脂組成物(第2樹脂組成物)之熔點。藉此,例如以密封時之基部條片123、124之溫度成為低於第1樹脂組成物之熔點,而高於第2樹脂組成物之熔點之溫度之方式調節密封條510、520之溫度,可防止基部條片123與基部條片124之間之熔接。
另,於上述之例中,為了容易調節密封條510、520之溫度,而例如較佳使第1樹脂組成物之熔點高於第2樹脂組成物之熔點。此時之熔點之溫度差為例如3℃以上,較佳為5℃以上,更佳為10℃以上,進而佳為15℃以上。溫度差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大體為90℃以下。又,第1樹脂組成物及第2樹脂組成物之具體之成分並無特別限定,作為一例,亦可將第1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設為聚丙烯,將第2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設為聚乙烯。於此情形時,較佳使用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此處,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意為單層樹脂組成物之全體、或形成多層樹脂組成物之各層之樹脂成分之中含有率最大之樹脂成分。不限定於上述之例,例如可將第1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設為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將第2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設為較第1樹脂組成物更低密度之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或,亦可將第1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設為聚乙烯,將第2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設為乙烯乙酸乙烯酯(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形成與卡合部為相反側之面之樹脂組成物(於上述之例為第2樹脂組成物)之熔點較佳為110℃以下,更佳為105℃以下,進而佳為100℃以下。熔點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大體為60℃以上。
又,基部條片123、124亦可包含第1部分123A、124A及第2部分123B、124B以外之部分。例如,於上述之例,各個基部條片由第1及第2部分之2層構成,但於其他之例,基部條片亦可由3層以上構成。例如,於藉由使形成母型卡合部121A、121B及公型卡合部122之樹脂組成物之熔點低於第1樹脂組成物之熔點進行製袋時,端部之壓擠性提高,可抑制因氣孔等產生與外部之洩漏之缺陷。另,夾鏈帶120藉由例如第1及第2樹脂組成物之共擠出成形而形成,但因密封時第1部分123A、124A與第2部分123B、124B之間之界面熔融,故於製造附有夾鏈帶之袋後,可能無法明確識別第1部分123A、124A與第2部分123B、124B。
藉由將第1部分123A、124A、第2部分123B、124B各者之厚度、及基部條片123、124之全層厚度設為如下說明之特定範圍,亦可防止向第1面111及第2面112密封時之基部條片123與基部條片124之間之熔接。
具體而言,第1部分123A、124A各者之厚度為例如100 μm以上,較佳為110 μm以上,更佳為120 μm以上。又,第1部分123A、124A各者之厚度為例如600 μm以下,較佳為350 μm以下,更佳為320 μm以下。另,第1部分123A、124A各者之厚度包含如稍後敘述之肋部之突出部之高度,不包含卡合部121A、121B、122之高度。另,肋部之高度為例如50 μm以上,較佳為70 μm以上,更佳為80 μm以上。又,肋部之高度為例如500 μm以下,較佳為350 μm以下,更佳為200 μm以下。
另一方面,基於稍後敘述之密封性之觀點,第2部分123B、124B各者之厚度為例如5 μm以上,較佳為10 μm以上,更佳為20 μm以上。又,第2部分123B、124B各者之厚度為例如100 μm以下,較佳為80 μm以下,更佳為60 μm以下。另,第2部分123B、124B各者之厚度包含如稍後敘述之厚壁部之突出部之高度。
包含第1部分123A、124A及第2部分123B、124B之基部條片123、124之全層厚度為例如105 μm以上,較佳為110 μm以上,更佳為120 μm以上。又,包含第1部分123A、124A及第2部分123B、124B之基部條片123、124之全層厚度為例如700 μm以下,較佳為400 μm以下,更佳為350 μm以下。另,包含第1部分123A、124A及第2部分123B、124B之基部條片123、124之全層厚度包含如稍後敘述之肋部或厚壁部之突出部之高度,不包含卡合部121A、121B、122之高度。
此外,如上所述,於第1面111及第2面112分別接合基部條片123、124之步驟中未介插板片之情形時,與將基部條片123、124夾入於密封條510、520與板片之間之情形相比,接合可能不夠充分。對此,例如可藉由將構成密封層之第2部分123B、124B各者之厚度設為如上所述之範圍而使密封性提高來應對。具體而言,第2部分123B、124B各者之厚度為例如5 μm以上,較佳為10 μm以上,更佳為20 μm以上。又,第2部分123B、124B各者之厚度為例如100 μm以下,較佳為80 μm以下,更佳為60 μm以下。藉此,例如即使於以密封時之基部條片123、124之溫度低於第1樹脂組成物之熔點之方式將密封條510、520之溫度調節為相對低溫之情形時,亦可將基部條片123、124確實地接合於第1面111及第2面112。
於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藉由夾鏈帶120中母型卡合部121A、121B與公型卡合部122相互卡合時之母側構件120A與公側構件120B之間之最小間隔d min為1.1 mm以下,而將夾鏈帶120薄型化。藉此,例如容易防止於附有夾鏈帶之袋產生因夾鏈帶120之端部之壓擠加工所致之氣孔,又,減少捆束附有夾鏈帶之袋時之體積,藉此操作性提高。
另,針對形成於夾鏈帶120之卡合部,於圖示之例形成母型卡合部121A、121B及公型卡合部122,但不限定於圖示之例,亦可採用組合爪狀、鉤狀、或瘤狀之周知之各種夾鏈帶之卡合部之形狀。又,於圖示之例雖顯示1對母型卡合部121A、121B及公型卡合部122,但亦可形成2對以上之卡合部。於此情形時,可分別配置1對以上形狀不同之卡合部(例如公型及母型以及鉤模),亦可配置2對以上相同形狀之卡合部(例如公型及母型)。
圖4係用於對基部條片之構成例進行說明之圖。另,於圖4僅圖示夾鏈帶中包含公型卡合部122及基部條片124之公側構件120B,關於包含母型卡合部121A、121B及基部條片123之母側構件120A亦可同樣構成。於圖4所示之例,於基部條片124之與公型卡合部122為相反側之面形成厚壁部125A、125B。該等厚壁部係於基部條片124之寬度方向(圖中之左右方向)端部以外之區域,以小於基部條片124之寬度之一半之寬度形成,並相對於非厚壁部之部分(以符號127所示)相對突出之部分。藉由形成此種厚壁部,而於密封時基部條片124與第2面112之接觸穩定,例如可實現於更低之密封條510、520之溫度下穩定之密封。又,藉由於厚壁部確保密封所需之厚度,於非厚壁部之部分將基部條片薄化,而可削減基部條片之樹脂量。
又,於圖4之例,厚壁部125A、125B中於基部條片124之寬度方向兩側形成傾斜面128A、128B。藉由將厚壁部125A、125B之兩側設為傾斜面128A、128B,而可維持密封時之基部條片124與第2面112之穩定之接觸,且防止空氣殘留於厚壁部之間之部分(以符號127所示)而於密封後產生氣泡。形成於厚壁部125A之頂部之溝槽部126作為用於識別夾鏈之方向之記號使用,並非必須。
圖5及圖6係用於對基部條片之另一構成例進行說明之圖。另,於圖5及圖6僅圖示於夾鏈帶中包含公型卡合部122及基部條片124之公側構件120B,關於包含母型卡合部121A、121B及基部條片123之母側構件120A亦可同樣構成。於圖5所示之例,於基部條片124之與公型卡合部122為相反側之面形成厚壁部125A、125B、125C、125D。該等厚壁部係形成於基部條片124之寬度方向(圖中之左右方向)端部以外,相對於非厚壁部之部分(以符號127所示)相對突出之部分。厚壁部125A~125D之頂部亦可以如圖所示之例般皿狀凹陷。形成於厚壁部125A、125B之間之凸部129作為用於識別夾鏈之方向之記號使用,並非必須。
於圖6所示之例,於基部條片124之與公型扣合部122為相反側之面形成厚壁部125A、125B、125C、125D、125E。該等厚壁部係形成於基部條片124之寬度方向(圖中之左右方向)端部以外,相對於非厚壁部之部分(以符號127所示)相對突出之部分。厚壁部125A~125E之頂部與圖5之例不同,為平坦。藉由形成如上述圖5及圖6之例般之厚壁部,而於密封時可使基部條片124與第2面112之接觸穩定。藉由形成此種厚壁部,而於密封時可使基部條片124與第2面112之接觸穩定。又,藉由於厚壁部確保密封所需之厚度,於非厚壁部之部分將基部條片變薄,而可削減基部條片之樹脂量
另,於上述參照圖4至圖6說明之基部條片之構成不限定於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說明之母型卡合部與公型卡合部相互卡合時之母側構件與公側構件之間的最小間隔為1.1 mm以下之夾鏈帶,亦可應用於各種夾鏈帶。
圖7係用於對基部條片之另一構成例進行說明之圖。於圖7所示之例,於基部條片123之與母型卡合部121A、121B相同側之面形成肋部221,於基部條片124之與公型卡合部122相同側之面形成肋部222。例如,如上所述,除由熔點較高之樹脂組成物形成基部條片之卡合部之側之面以外,藉由形成肋部221、222,而於熱密封時維持基部條片123與基部條片124之間之間隔,容易防止熔接。又,於圖示之例,於基部條片123之與母型卡合部121A、121B相同側之面形成頂部平坦之厚壁部223,於基部條片124之與母型卡合部122相同側之面形成同樣之厚壁部224。厚壁部223、224作為用於識別夾鏈之方向之記號而使用,並非必須。又,為了防止厚壁部223、224之熔接,較佳為使厚壁部223、224之位置於夾鏈帶之寬度方向上偏移。
另,於圖7之例中,基部條片123與基部條片124相互對向且母型卡合部121A、121B與公型卡合部122相互卡合時之肋部221、222之間的間隔為母側構件120A與公側構件120B之間之最小間隔d min,該最小間隔d min為1.1 mm以下。關於最小間隔d min之較佳之範圍,與上述圖1之例同樣。
另,於圖7之例圖示因肋部221、222於夾鏈帶120之寬度方向(圖中之左右方向)之相同位置對向,故肋部221、222之頂部彼此之間之距離成為最小間隔d min。但不限定於此種例,例如即使於肋部221、222之位置於夾鏈帶120之寬度方向上相互偏移之情形時,亦可如已敘述般,藉由自基部條片123、124之間之間隔d base減去形成於卡合部側之面之肋部或厚壁部等突出物之突出高度(之最大值)而算出最小間隔d min。具體而言,使用肋部221、222之突出高度d rib1、d rib2,以d min=d base-d rib1-d rib2算出最小間隔d min
另,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因可將基部條片123、124之間之間隔d base設定為小,故亦可能存在以下情形:例如於突出物於夾鏈帶120之寬度方向上交錯突出之情形時,突出物之突出高度d rib1、d rib2成為接近間隔d base之大小,作為其結果,以d min=d base-d rib1-d rib2算出之最小間隔d min成為負值。於此情形時,最小間隔d min實質上可視為0。
圖8係用於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變化例進行說明之圖。於圖示之例中,夾鏈帶120與形成於袋本體之第1面111與第2面112之間之收納空間SP相接配置。基部條片123相對於母型卡合部121A、121B於收納空間SP側不與第1面111接合,相對於母型卡合部121A、121B於與收納空間SP為相反側之袋本體之開口101側與第1面111接合。另一方面,基部條片124相對於公型卡合部122於收納空間SP側及開口101側之兩者與第2面112接合。藉由此種構成,例如如國際公開第2015/005214號所記載,可兼備附有夾鏈帶之袋之耐內壓性與易開封性。於上述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若使母型卡合部121A、121B及公型卡合部122較先前小型化則卡合強度變低,因而藉由如上所述之構成,可有利於提高耐內壓性。
另,於上述已對容器本體為袋狀之袋本體之例進行說明,但亦可於袋狀以外之容器本體接合夾鏈帶而提供附有夾鏈帶之容器。 實施例
接著,對本實施形態之實施例進行說明。針對以下表1所示之實施例1至實施例4,測定可將基部條片接合於薄膜之密封溫度之下限(最低密封溫度)、及密封時不產生基部條片彼此之間之熔接的密封溫度之上限(最高密封溫度)。於各實施例中,基部條片之第1部分由無規聚丙烯(密度900 kg/m 3、熔融流率(MFR)7.0 g/10分鐘、熔點132℃)100質量%之樹脂組成物形成。又,基部條片之第2部分由以茂金屬系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密度900 kg/m 3、MFR 4.0 g/10分鐘、熔點95℃)為主成分之樹脂組成物形成。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於上述實施例,於第2部分之厚度為28 μm~31 μm之實施例2~實施例4中最低密封溫度為110℃,相對於此,於第2部分之厚度為40 μm之實施例1中最低密封溫度為105℃,認為這與第2部分之厚度與薄膜之間之密封性之間有相關性。另一方面,於實施例2~實施例4,可知隨著第1部分之厚度變大最高密封溫度上升,藉由增加第1部分及基部條片全體之厚度,可抑制密封時之基部條片彼此之間之熔接。又,於在基部條片之相互對向之面形成有肋部之實施例1中,最高密封溫度亦上升,可知即使形成肋部亦可抑制密封時之基部條片彼此之間之熔接。
以上,已一面參照附加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該等例。若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業者,當明瞭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技術思想之範疇內,可想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應瞭解該等當然亦屬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內。
101:開口 111:第1面 112:第2面 120:夾鏈帶 120A:母側構件 120B:公側構件 120P:夾鏈帶 121A:母型卡合部 121B:母型卡合部 122:公型卡合部 123:基部條片 123A:第1部分 123B:第2部分 123P:基部條片 124:基部條片 124A:第1部分 124B:第2部分 124P:基部條片 125A:厚壁部 125B:厚壁部 125C:厚壁部 125D:厚壁部 125E:厚壁部 126:溝槽部 127:部分 128A:傾斜面 128B:傾斜面 129:凸部 221:肋部 222:肋部 223:厚壁部 224:厚壁部 510:密封條 520:密封條 530A:板片 530B:板片 d 0:最小間隔 d base:間隔 d min:最小間隔 d p:厚度 d rib1:突出高度 d rib2:突出高度 P1:基準平面 P2:基準平面 SP:收納空間
圖1係具備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夾鏈帶之附有夾鏈帶之袋之剖視圖。 圖2係用於對卡合部之突出高度之測定方法進行說明之圖。 圖3係先前之附有夾鏈帶之袋之剖視圖。 圖4係用於對基部條片之構成例進行說明之圖。 圖5係用於對基部條片之另一構成例進行說明之圖。 圖6係用於對基部條片之另一構成例進行說明之圖。 圖7係用於對基部條片之另一構成例進行說明之圖。 圖8係用於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變化例進行說明之圖。
111:第1面
112:第2面
120:夾鏈帶
120A:母側構件
120B:公側構件
121A:母型卡合部
121B:母型卡合部
122:公型卡合部
123:基部條片
123A:第1部分
123B:第2部分
124:基部條片
124A:第1部分
124B:第2部分
510:密封條
520:密封條
dmin:最小間隔
P1:基準平面
P2:基準平面

Claims (11)

  1. 一種夾鏈帶,其具備: 第1構件,其包含第1基部條片、及自上述第1基部條片突出之第1卡合部;及 第2構件,其包含第2基部條片、及自上述第2基部條片突出並可與上述第1卡合部卡合之第2卡合部;且 上述第1基部條片與上述第2基部條片相互對向,上述第1卡合部與上述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時之上述第1構件與上述第2構件之間的最小間隔為1.1 mm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夾鏈帶,其中 上述第1及第2基部條片各自包含:第1部分,其包含上述第1或第2卡合部突出之面;及第2部分,其包含與上述第1或第2卡合部為相反側之面;且 形成上述第1部分之第1樹脂組成物之熔點高於形成上述第2部分之第2樹脂組成物之熔點。
  3. 如請求項2之夾鏈帶,其中上述第1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為聚丙烯,上述第2樹脂組成物之主成分為聚乙烯。
  4. 如請求項2或3之夾鏈帶,其中 上述第1部分之厚度為100 μm以上, 上述第2部分之厚度為5 μm以上,且 上述第1及第2基部條片各者之厚度為105 μm以上。
  5. 如請求項1之夾鏈帶,其中 上述第1構件具有形成於與上述第1卡合部相同側之面之第1肋部, 上述第2構件具有形成於與上述第2卡合部相同側之面之第2肋部, 上述第1基部條片與上述第2基部條片相互對向,上述第1卡合部與上述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時之上述第1肋部與上述第2肋部之間的最小間隔為1.1 mm以下。
  6. 如請求項1之夾鏈帶,其中上述第1及第2基部條片具有形成於與上述第1或第2卡合部為相反側之面之厚壁部。
  7. 如請求項6之夾鏈帶,其中上述厚壁部係於上述第1及第2基部條片之寛度方向端部以外之處,以小於上述第1及第2基部條片之寬度之一半之寬度形成。
  8. 一種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其具備: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夾鏈帶;及 容器本體,其具有接合上述第1基部條片之第1面、及接合上述第2基部條片之第2面。
  9. 如請求項8之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其中 上述第1卡合部為母型卡合部,上述第2卡合部為公型卡合部,且 上述夾鏈帶與形成於上述第1面與上述第2面之間之收納空間相接配置, 上述第1基部條片相對於上述第1卡合部於上述收納空間側不與上述第1面接合,相對於上述第1卡合部於與上述收納空間為相反側與上述第1面接合。
  10. 如請求項8之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其中上述容器本體為袋狀。
  11. 一種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其係如請求項8至10中任一項之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且 於在上述容器本體之內側介插上述夾鏈帶而將上述第1及第2基部條片分別接合於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2面之步驟中,於上述第1基部條片與上述第2基部條片之間未介插板片。
TW110120459A 2020-06-05 2021-06-04 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 TW2022165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8790 2020-06-05
JP2020098790 2020-06-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6552A true TW202216552A (zh) 2022-05-01

Family

ID=7883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0459A TW202216552A (zh) 2020-06-05 2021-06-04 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7212A1 (zh)
JP (1) JPWO2021246501A1 (zh)
KR (1) KR20230021654A (zh)
CN (1) CN115666315A (zh)
TW (1) TW202216552A (zh)
WO (1) WO202124650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7653A (ja) 1997-04-28 1998-11-10 Okura Ind Co Ltd チャックテープ、及びチャック付き袋
JP4856853B2 (ja) * 2004-05-21 2012-01-18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チャックテープ及び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包装袋
JPWO2006090693A1 (ja) * 2005-02-22 2008-07-24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咬合具付きテープ
JP2009131355A (ja) * 2007-11-29 2009-06-18 Senpuku Sogyo:Kk チャックテープ及び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合成樹脂製袋
JP2014196145A (ja) * 2014-06-16 2014-10-16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ジッパーテープ、及び、包装袋
JP6487257B2 (ja) * 2015-03-31 2019-03-20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ジッパーテープ体およびジッパーテープ付袋体の製造方法
JP7290929B2 (ja) * 2018-05-16 2023-06-14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袋体および袋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27212A1 (en) 2023-07-20
JPWO2021246501A1 (zh) 2021-12-09
WO2021246501A1 (ja) 2021-12-09
KR20230021654A (ko) 2023-02-14
CN115666315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3011B2 (en) Easily openable fastener tape, packaging bag with easily openable fastener tap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asily openable fastener tape
US7736058B2 (en) Chuck tape and packaging bag with chuck tape
EP2045191B1 (en) Packaging bag with fastener tape
JP5319987B2 (ja) ジッパーテープ及びジッパーテープ付包装袋
JP5639091B2 (ja) ジッパーテープおよびジッパーテープ付包装袋
US20090300891A1 (en) Tape with interlocking device
EP1982610A1 (en) Zipper tape, packing bag with zipper tape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acking bag with zipper tape
WO2008023631A1 (fr) Ruban de serrage avec ruban coupé,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et sac d'emballage avec ruban de serrage
US9694943B2 (en) Zipper tape with cut tape, and packaging bag provided with zipper tape with cut tape
US11414255B2 (en) Bag bod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g body
TW202216552A (zh) 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附有夾鏈帶之容器之製造方法
JP2010195459A (ja) 合成樹脂製袋の製造方法
JP6126886B2 (ja) 嵌合具付き袋体
JP6852994B2 (ja) ジッパーテープ、袋体、および袋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充填方法
TW202327945A (zh) 附有夾鏈帶之容器
US20140233869A1 (en) Easily openable fastener tape, packaging bag with easily openable fastener tap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asily openable fastener tape
CN112739235B (zh) 夹链带及带有夹链带的容器
WO2019221049A1 (ja) 袋体および袋体の製造方法
TW202333599A (zh) 夾鏈帶、附有夾鏈帶之容器、及防止竄改方法
JP2021159240A (ja) ジッパーテープおよびジッパーテープ付き容器